立春诗词范文
时间:2023-04-06 09:55:2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立春诗词,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立春日》
【南宋陆游】
日出风和宿醉醒,山家乐事满系龄。
年丰腊雪经三白,地唆春郊已遍青。
菜细簇花宣薄饼,湖村好景吟难尽。
酒香浮蚁泻长瓶,乞与侯家作画屏。
立春诗词诗歌2:
《汉宫春·立春日》
【宋辛弃疾】
春已归来,看美人头上,袅袅春播。无端风雨,未肯收尽余寒。年时燕子,料今宵、梦到西园,浑未办、黄柑荐酒,更传青韭堆盘?却笑东风从此,便薰梅染柳,更没些闲。闲时又来镜里,转变朱颜。清愁不断,问何人、会解连环?生怕见、花开花落,朝来塞雁先还。
立春诗词诗歌3:
《立春》
[唐杜甫]
春日春盘细生菜,忽忆两京梅发时。
盘出高门行白玉,菜传纤手送青丝。
巫峡寒江那对眼,杜陵远客不胜悲。
此身未知归定处,呼儿觅纸一题诗。
立春诗词诗歌4:
《立春日感怀清江引·立春》
[元贯云石]
金权影摇春燕料,木秒生春叶。
水塘春始波,火候春初热。
土牛儿载将春到也。
立春诗词诗歌5:
《立春日感怀》
【明于谦】
年去年来白发新,匆匆马上又逢春。
关河底事空留客?岁月无情不贷人。
一寸丹心图报国,两行清泪为思亲。
孤怀激烈难消遣,漫把金盘簇五辛。
立春诗词诗歌6:
《立春》
朱淑贞
停杯不饮待春来,和气先春动六街。
生菜乍挑宜卷饼,罗播旋剪称联权。
休论残腊千重恨,管入新年百事谐。
从此对花并对景,尽拘风月入诗怀。
立春诗词诗歌7:
立春诗
南宋 范成大
竹拥溪桥麦盖坡,土牛行处亦笙歌。
曲尘欲暗垂垂柳,酷面初明浅浅波。
日满县前春市合,潮平浦口暮帆多。
春来不饮兼无句,奈此金幡彩胜何。
立春诗词诗歌8:
七律.立春前二日
作者/肖连成(笔名,笑雨)
又闻玉笛弄初春,燕子归来穿柳频。
塞北梅红正艳艳,江南水碧复新新。
我怀逸兴高声咏,谁抱幽情远意陈?
时见花丛蜂蝶舞,题诗把酒赛仙人。
立春诗词诗歌9:
咏柳
(唐代)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立春诗词诗歌整10:
《立春》——唐:韦庄
青帝东来日驭迟,暖烟轻逐晓风吹。
罽袍公子樽前觉,锦帐佳人梦里知。
篇2
关键词:小品 偏离 词汇
小品是一个综合性的艺术门类,集表演、说唱等于一身。[1]随着三十多年来小品的成熟与发展,学术领域把关注的焦点也越来越多地放到小品上。
我们主要以偏离为视角,以2013―2014年的央视春晚小品为语言材料,从词汇偏离对其语言进行深入地、系统地分析和说明。偏离理论以西方语言学家索绪尔的语言学理论为基础。在这一基础之上,王希杰先生又进一步结合汉语修辞学特点,一步步地建立起了零度和偏离在修辞学和整个语言学中的理论框架。一般而言,合乎规范的形式为零度,那么不合乎规范的形式则成为偏离。
词汇,是把某种语言里所有的(或者特定范围的)词和固定词组汇合在一起,又可以称为语汇。[2]
一、词语新造
词语新造是打破语法规则,把本无内在联系的字词拼凑在一起,从而形成一个具有新义的词语。
(1)蔡明:你啊选秀的时候最好成绩是5000进4900,人送外号“淘汰郎”。(2014《扰民了你》)
(2)郝建:前夫哥。要不你们先聊,正好我那还有个会。(2013《今天的幸福2》)
(3)老板前夫郝建:打败你的不是天真,是“无鞋”!(2013《今天的幸福2》)
(4)沈腾:大妈,你这么顽皮,你家里人知道吗?(2014《扶不扶》)
在以上对话中,“淘汰郎”是对“××郎”形式的套用,这里的“淘汰”既利用了它与“桃太郎”同音异形的关系,来影射《桃太郎》这一日本著名民间故事;又可以反映出大鹏对选秀的执着,虽然一直被淘汰但是依然不放弃。蔡明将其套用为“淘汰郎”这种网络流行语的形式,反映出蔡明的机智与幽默。“前夫哥”是对“××哥”形式的套用,这里的“前夫”指的是一种身份,是老板的前任丈夫,而郝建故意将其套用为“前夫哥”。采用这种流行的网络用语的形式一方面体现出小品具有强烈的时代气息,能够与时俱进,也反映出网络文化的影响,另一方面这种形式比较新颖,给观众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又引人发笑。
除了词语新形式的套用之外,一些在网络上流行的新型句式也很受大家的喜欢,人们对其进行各种套用,促使其逐渐固定下来,进而形成稳定的句式。例如:(主语)+谓语+的不是+宾语,(而)是+名词。这个句式来源于网络,某个网友在网上发了一张吃面的图片,上面写得却是“哥吃的不是面,是寂寞。”因为这个句子的句式比较特别,跟帖者很多,借以表达某种思想或者感情。自此这样的形式流行开来,大家纷纷使用这种句式来表达、宣泄内心的情感,幽默而深刻。《今天的幸福2》中同样也对这个句式进行了套用,如例(3)。同时这句话中的“无鞋”与“无邪”同音异形,“无邪”与又与上句的“天真”是近义词,利用了这两个词的同音异形现象使“无鞋”除了实指郝建没穿鞋以外,还具有了一个与“无邪”相关的新的意思,构思新颖,富于幽默感。
又如“你××,你家里人知道吗?”这一句式最近在网络和小品中刮起了一阵旋风。这个句式首先出现在豆瓣的广播中:“你在网上这么牛你家里人知道吗?”然后一传十,十传百,大家使用它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或者讽刺某种不合理的社会现象,得到了很多网友的共鸣,这一句式很快成了网络流行语。到现在为止,这一个句式已成为百搭的网络用语,如“这次考试又挂掉,你家里人知道吗”等等。《扶不扶》中也使用了这一句式,如例(4),体现出了强烈的幽默意味,同时又具有讽刺色彩。
小品中使用了很多网络上或者生活中流行的新词和新句,给广大的观众熟悉而又陌生的感受,能够产生共鸣。
二、 语码混用
语码混用是一种常见的语言现象,它以一种语言代码为主体,然后混合其他类型的代码。它是随着时展而出现的,是不同的文化碰撞和融合的反映。
(5)常远:One and two and three and four , go !……就是1和2和3和4,溜达!……然后,摆一个pose啊。(2013《大城小事》)
例(5)中“One and two and three and four , go !”是对汉语中“1和2和3和4,溜达”的对译,富有音乐感。后面的“pose”是“姿势,造型”的意思,“摆一个pose”即为“摆造型”的意思,是照相时常说的一句话,富有创造力。
(6)老绍:我可是我儿子的亲爹啊,我都不如你,你说这是肿么回事呢?(2014《人到礼到》)
这个例子中的词码混用现象比较特殊,和英汉双语混合使用不同,这是地方方言和现代汉民族共同语――普通话的混用。“肿(zhǒng)么了”是山东省枣庄一带的土语,意义与“怎么了”一致。在电视剧《爱情公寓》中,唐悠悠说过这句话之后,它便红了起来。
这些不同形式的词码混用现象反映出社会上多种语言和文化的融合,也是一种对实际生活中零度语言形式的偏离。
三、 词语误用
词语误用是说话人在使用某一词语时故意打破它原本的表义模式,改变这一词语的部分字或者词,形成新的意义和解释,达到幽默和诙谐的效果。小品中人物的对话常常为了配合语境的需要,故意偏离词语等语言单位的常规用法,进行灵活地变化。
(7)郝建:前夫哥长得也算是一表人渣吧!(2013《今天的幸福2》)
以上例子中是成语的误用。小品中使用的成语一些保留了其原来的意思,但大多数都被赋予了新的内涵,是对成语本意的一种偏离。“一表人渣”是对“一表人才”故意误用,也是对它的偏离使用。“一表人才”一般用于用来形容人的长相英俊潇洒的,是对人的赞美。“人渣”在《现代汉语词典》第五版中的解释是人类社会的败类。[3]此处,郝建故意将其说成“一表人渣”是对前夫的一种讽刺,同时达到了幽默的效果。
(8)岳云峰:被蹬了,没事,天涯何处无芳草,何必单恋一铁锤。(2014《扰民了你》)
(9)王宁:你看你长得那么帅,帅人不计小人过。(2013《大城小事》)
例(8)中,岳云峰安慰自己的话“天涯何处无芳草,何必单恋一铁锤”是对“天涯何处无芳草,何必单恋一支花”的改编,是对其常规用法的偏离。例(9)中,“帅人不计小人过”是对“大人不计小人过”的改编。“大人不计小人过”是指有地位、有修养的人胸怀豁达,不计较他人的过错。[3]这个词是对对方的赞美,这里改为“帅人不计小人过”后恭维奉承的作用更加明显,在常远要求换人正要给模特公司打电话时,这两个贴小广告的为了防止自己的身份露出破绽,就对常远灌迷魂汤,极尽恭维奉承之能事,既表现出了兄弟俩的机智狡猾,又可以看出常远的虚荣。
四、 词语新解
词语新解,是对本来就已出现且有着固定含义的词语的意义进行全新的解释,甚至改变了本来的词语使用的范围和意义。它把汉语词语的灵活性发挥地淋漓尽致,充分表现了汉字独特的魅力,同时新义也别出心裁,独具匠心。
(10)老板:小建呐,明天陪我去打高尔夫。
郝建:打他还用明天啊?你叫尔夫啊?(2013《今天的幸福2》)
作为一种体育运动的高尔夫,在构词形式上与中国传统的姓名构成相似,恰好小品中老板的前夫姓“高”,这里郝建说“打他还用明天啊?你叫尔夫啊?”把老板口中的一项运动解释成打高尔夫这个人,即老板的前夫。意义迥然不同,具有幽默讽刺的效果。
(11)大鹏:不是,我那时练海豚音呢,你知道海豚音吗?
蔡明:你海选的时候用臀部发出的声音?(2014《扰民了你》)
“海豚音”一般用来泛指人类发出的极高的音调。蔡明故意将大鹏口中音乐上的“海豚音”做出不同的理解,一方面是为了打击大鹏的积极性,另一方面也可以展现出蔡明这个独居老太的毒蛇风采。
(12)郝建:一不留神就走上仕途了,哈哈哈。(2013《今天的幸福2》)
“仕途”是“做官的道路”。[3]这个词时代色彩和语体色彩较强,一般理解为读书人或者知识分子转变成国家管理者的过程;此外,还可以指做官的途径和过程。在这个小品中,郝建的一段话对“仕途”一词做了全新的解释:从“服务员”到“大堂经理”,这个解释偏离了“仕途”这个词本身的语体色彩和时代色彩,也偏离了它本身的常规意义。
(13)郝建:前夫哥。要不你们先聊,正好我那还有个会。
老板:啥会啊?
郝建:误会! (2013《今天的幸福2》)
郝建的一席话对“误会”做了全新的解读。这里很明显偏离了这个词的常规意义和用法,即“对对方所表达意思的误解”。这里将“误会”进行重新切割:“误DD会”,与“开会”中的“会”意思一致,理解为一种会议的名称。这样的理解极具吸引力,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形象生动,富有创造力,幽默色彩极浓。
(14)保安:我站岗的这个地方不是一般的地方,写字楼,这个楼里面的人全会写字儿。(2013《你摊上事了》)
“写字楼”多是指配备现代化设施的商用办公楼。[3]这里保安口中的“写字楼”却是理解为“楼里面的人全会写字”,与保安本身的知识文化水平相符,也很幽默。
随着零度与偏离理论的发展,一方面我们逐渐加深了对它的认识,另一方面零度与偏离理论的实际应用也日趋广泛。我们从语言自我调节功能说明这一理论方法论上的指导性意义,以及其具体应用。
语言有自我调节功能。世界是变化的,一切事物都在运动与变化,这就导致了调节的出现,同时需要控制运动变化的方向。语言同样也是如此。从本质来看,语言的自我调节其实就是对语言规范的一种维护。例如上文中所提到的“主语+动词+的不是+宾语,(而)是+形容词(或名词)”和“你××,你家里人(爸妈 ,父母等等)知道吗”这些句式的偶然出现与飞速发展,“×拖”、“×霸”、“××郎”和“××哥”等网络词语套用现象的流行与发展。
因此,我们在做研究时需要在零度形式的基础上进行一些调节或者做出相关的预测,力图把零度偏离意识转变为一种自觉的方法论原则。
参考文献
[1] 王希杰.零度和偏离面面观[J].语文研究,2006(2):3-5.
[2] 康家珑.趣味修辞仁[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
[3] 晁继周,韩敬体.现代汉语词典(第五版)[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
篇3
2.母爱是把伞,红尘滚滚让我们感到温暖;母爱是双鞋,人在旅途让我们不怕艰难;母爱是头牛,大千世界让我们享受幸福;妈妈,祝你生日快乐又吉祥!
3.有一种关爱特温馨,有一种牵挂心连心,有一首诗歌游子吟,有一种称谓叫母亲,妈妈生日来临,短信表我心,感恩春晖明,祝福献母亲。祝妈妈生日快乐!
4.亲爱的妈妈,您的生日让我们想起您用爱心为我们建构的一个温馨世界。我们只希望您所给予我们的幸福,我们将同样回报给您。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祝您福同海阔寿比南山,事事顺心,幸福无边!
5.爷爷,70年了,你用你弯如弓箭的躯体见证了几个世纪,你用你指如槁木的双手写下了岁月沧桑;爷爷,你是我们的依靠,愿你生日幸福,健康平安。
6.您的生日让我想起您对我的体贴,还有您为我所做的一切。我只希望您所给予我的幸福,我将同样回报给您。祝福您事事顺心,幸福无边!祝您生日快乐!
7.亲爱的外婆,今天是您的xxx岁大寿,希望你在100岁大寿的时候,比现在还要精神百倍!我们永远爱你!
8.愿您在这只属于您的日子里能幸福地享受一下轻松,弥补您这一年的辛劳。
9.松鹤长春,春秋不老,古稀重新,欢乐远长。同时也祝愿在场嘉宾的每一位来宾都幸福安康!最后祝各位嘉宾万事如意,心想事成。
10.今天是个喜庆的日子,大家欢聚一堂,我代表兄弟姐妹们,为母亲拜寿祝母亲:生日快乐!福、禄、寿三星高照,如意吉祥!
11.生日快乐!最最最亲爱的姨夫!祝愿您永远年轻快乐,你永远是我们值得依赖的大树!
12.今天是您的寿诞之日,不管我们距离多么遥远,但晚辈的祝福与思念却不会被距离冲淡。祝福您,岁岁平安,天天快乐!
13.父爱如秋日枫叶,红火满心房。
14.祝你幸福,为你干杯。
15.祝爷爷:体福安康永远年轻健康长寿开开心心度过每一天!!!
16.把祝福串成一首诗,一段旋律启开一片温馨的天地,父亲生日到啦,祝天下父亲三“好”:吃好睡好玩好,事事如意,一切顺意!父亲生日快乐!
篇4
【摘要】文章在阐述体验性阅读教学内涵的基础上,以《春望》、《望岳》两首古诗的教学为例,从初步感受,提出疑惑;以情入境,以读启思;紧扣意象,体会情感;知人论诗,知时论诗;发挥想象,感受意境五个方面探讨了古诗词鉴赏课体验性教学的一般方法。
关键词 古诗词;鉴赏课;体验性阅读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0568(2015)21-0102-02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对初中学段的阅读明确要求:“注重个性化的阅读,充分调动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积累,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获得独特的感受和体验。”新课程教学实践证明,阅读经典的古诗词不仅可以陶冶学生的情操,也能净化学生的心灵,博大他们的情怀,收益匪浅。苏教版语文初二上册教材第二、四单元分别选入了唐代诗人杜甫的《春望》和《望岳》两首诗。杜甫是文学史上成就斐然的大诗人,所以笔者把这两首古诗组合在一起来探索古诗鉴赏课体验性教学的一般方法。
一、体验性阅读教学的内涵
体验式阅读教学是以学生主体学习和发展为前提,通过具有启发性的阅读情境创设和引导策略,使学生建构语文知识,提高鉴赏能力,提升语文素养,获得创造性体悟,内化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语文教学模式。体验式阅读教学能促进学生的情感体验,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能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促进学生个性化阅读和自主阅读;有利于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满足学生的发展需要和成功欲望。体验式阅读教学应该具有情境性、参与性、发展性、创新性的特征。
二、《春望》《望岳》两首古诗的体验性教学过程
1.初步感受,提出疑惑。新课标指出:“阅读教学要防止逐字逐句地过深分析和远离文本的过度发挥。”古诗鉴赏课绝不能上成诗句的翻译课,据此,笔者布置学生在预习中利用书下的注释来思考理解和初步感受诗句,并在不懂的地方做上记号,以便在课上讨论时提出,由师生共同来解惑。这样既能促进学生自主预习和问题意识的养成,还能给课堂互动增加生成性的教学资源。
2.以情入境,以读启思。情境性是体验式阅读教学的特征之一,为此笔者设计了如下导入情境:我很喜欢学者于丹对古诗理解的一段话,每个中国人,都是在诗歌里不知不觉中完成了自己生命的成长。小时候,我们谁没有读过“床前明月光”?虽然不懂得什么叫思乡,但孩子的眼睛却像月光一样清亮。长大一些开始学习工作,每当读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他的诗意温暖了匆匆的岁月。其实,我们在初一就读到了古诗。古诗让我们静听古院钟磬之声,感受岳阳楼畔乾坤朗朗之气,体会游子的思乡之切,感悟月亮阴晴圆缺对人生的启示。原来,诗歌就是通过对自然情境寄予的无限深情来净化我们的心灵,博大我们的情怀。那么有没有一种古诗,它蕴含的情境虽然早已远去,但是作家用热泪涤荡过的江山永在,它激发我们更爱我们的祖国。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唐代大诗人杜甫的《春望》和《望岳》就是这样的两首古诗。
通过这段导语的缓缓叙述,学生的心渐渐沉静下来,联系旧知,明确学习的新知,营造古诗教学情境。接着是初步朗读。开门见山告诉学生《春望》就是在春天里望到的景象,继而就是反复诵读。期间可突出关键诗句,如第二联“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第四联“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可在教师的范读下多读几遍,以初步体会到杜甫的爱国情怀。
3.紧扣意象,体会情感。接下来以问题为引导:“阅读书下的注释,感受诗歌的大意。思考该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你从哪里读出来的?可以小组合作讨论,并写下来。”
该环节体现了体验式阅读教学的参与性特征。学生热烈地质疑、讨论,教师就较普遍的问题,如“深”“溅”“浑”等字的意思,做面上的指导,引导学生理解诗句内容,谈谈诗中蕴含的情感,关键是要引导学生解读出这种情感是从哪些诗句里体会到的。学生慢慢领悟到破碎的山河、幽深繁芜的草木、花鸟、白头等景物都寄托着诗人丰富的情感,从而自然而然地导出“意象”的概念。有的学生读出了杜甫的忧国之情;有的读出了杜甫的悲哀,不管是触景生情,还是移情于物,都表达了作者感叹伤心的感情;更有一些体验细腻的学生读出了杜甫对战争的厌恶、对在战乱中离散家人的思念,盼望得到亲人音讯的心情;当然,也有学生谈到最后一联中杜甫的忧虑,联系前文读出杜甫为国家命运担忧、为家人的安危担忧的情感。这时,教师再引导学生回忆初一学过的杜甫的《登岳阳楼》,背诵其后两联,“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说明作者的感情是一脉相通的。
最后教师再次强调:古诗鉴赏一定要抓住诗中的山河、草木、花鸟、白头等景物来理解诗人的情感。这些寄托了诗人情感的想象就叫做意象,从而使“意象”这一难懂概念在实践体验过程中有效建构。可见,紧扣意象、体会感情是古诗鉴赏的有效方法。
4.知人论诗,知时论诗。至此,教师才告知学生本诗的写作背景和作者经历。原来,756年6月,爆发了安史之乱,叛军攻下了唐朝都城,杜甫在投奔唐肃宗的途中被俘虏带回长安,《春望》就写于第二年的3月。这样结合写作背景就能更深刻地体会作者的情感,这就是“知时论诗”“知人论诗”。这样做可防止学生先入为主,带着固有的思维定势去解读诗歌。联想到中考的诗歌鉴赏题也不会给出过多的背景资料,因为这对学生自主阅读能力的提升反而是一种牵绊和束缚。
体验性阅读的发展性特征体现在引导学生把掌握的古诗鉴赏方法迁移到解读《望岳》中来。对于首联,学生不难读出“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的景象有一种浑然之感,举目四望,南方的鲁地和北方的齐地尽收眼底,绵延无尽,这样的开篇非常大气,能看出诗人的心胸开阔,充满自信。而对于颔联,也能说出其内涵是大自然聚集了最神奇秀丽的景象!同一个时刻,山南的青翠是明亮的,山北的青翠是沉郁的,那是什么原因呢?试想,这山得有多么遮天蔽日、高峻绵长啊!这神奇秀丽、高峻的泰山形象寄托了杜甫那凌云的壮志,远大的抱负!此时教师再补充:诗人写此诗时才23岁,正值意气奋发,全诗气象豁然开朗。
5.发挥想象,感受意境。针对颈联书下注释很少,学生一时难以理解的状况,笔者要求大家尽情发挥想象,用第一人称“我”来写写杜甫当时的心境,这是体验性阅读创新性特征的运用。学生的想象是绚烂的,呈现的成果是丰富的。这时教师可点拨一二,登山在古诗中,大多不是人对自然的征服,而是人与自然的融合,当杜甫与云朵、飞鸟、山峦都能融为一体时,才会有“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豪兴万丈。联系杜甫当时才23岁,那个充满朝气、期待攀登绝顶的杜甫同样让我们印象深刻。这样在体验性阅读中又引领学生学会了“发挥想象、感受意境”的学习方法。
杜甫在23岁时写了《望岳》,在45岁时写了《春望》,两首诗的写作背景不同,诗的风格也迥异。相信在这节课上学生不但学会了古诗鉴赏的一般方法,而且体验到发挥想象、感受意境之重要。课的最后,笔者留给学生一片新的天地,用今天所学的古诗词鉴赏的一般方法来解读杜甫的另外几首代表作《登高》《蜀相》《登岳阳楼》等,还推荐了两本通俗易懂古诗鉴赏书籍,尤其是于丹的《最美古诗词》。以此打开学生课外阅读这扇广阔的大门,让他们真切体验古诗词之美。
总之,古诗鉴赏课“有规律可循”,体验性阅读教学“有方法可依”。引导学生在学习中学会学习这是学生成长过程中最宝贵的财富,也是伴随学生终身学习的资本,这对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是莫大的促进。笔者相信,师生在古诗词的体验性教学探索中定能共同成长发展。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编辑:杨迪)
湖北省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规划纲要获教育部认可
根据国家教育体制改革领导小组安排,2015年7月5日至7日,教育部党组成员、纪检组长王立英率检查组,对湖北省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颁布实施5年来的情况进行专项检查。
7月6日,检查组分两组实地检查了武汉市东西湖区、黄冈市团风县两地,召开市县教育、发改、财政、编制、人社等部门座谈会,了解重大教育政策落实情况。实地考察了部分幼儿园、中小学,听取校长、教师、学生和家长的意见建议。7日,检查组在武汉分别召开部分高校和省直部门座谈会,听取下一步推进教育改革发展的工作思路和对编制“十三五”教育规划的意见建议。
王立英代表检查组对湖北省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规划纲要情况充分肯定、高度评价。她认为,国家教育规划纲要颁布实施5年来,湖北教育改革发展有规划、有重点、有部署、有创新,进展顺利,成绩喜人。湖北教育发展态势良好,教育公平得到全面保障,教育质量得到整体提升,教育活力普遍增强。
篇5
新春处处祝鸿福、万马奔腾除旧岁,电视机前的观众朋友们:
大家过年好!我是主持人________。在这新春佳节到来之际,首先在此祝愿大家新春快乐、万事如意!为了让大家过上一个喜庆祥和的春节,嘉积中学艺术团带着全校六千多名师生的祝福精心准备了一台精彩纷呈的艺术大餐献给全市人民。他们将用乐器敲击新年的节奏、用歌曲吟唱新年的甜美、用舞步旋转新年的欢欣,送上他们对新年最真诚的祝福。
男子舞蹈《边关沉月》之前
女子舞蹈《春晓》之前
嘉积中学在88年的办学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办学经验,近几年在拓展教育空间方面进行了大胆的探索、实践。2003年为了解决初中、高中分离办学,扩大教育资源问题,在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嘉积中学以其校名及管理经验参与,与琼海海桂教育实业有限公司联合创办了嘉积中学海桂学校。通过三年的办学探索,海桂学校为琼海市的基础教育锦上添花,成为琼海教育的一个亮点。她就好比是初春里的一抹新绿,在时代风雨的孕育下茁壮成长。
教师女子四重唱之前
嘉积中学能有如此辉煌的今天,那是因为她拥有一支优秀的领导班子和一支老、中、青相结合的一流教师队伍。由刘校长领导的领导班子当中,刘校长就多次在国内省内的各项比赛中获得一等奖,就五年来说他在首届“泛珠三角区域中小学校长论坛”中发表的论文荣获了一等奖;李世怡副校长荣获了全国普通高中历史课堂教学竞赛一等奖。教师队伍中符芳芹老师荣获“第二届全国中小学优秀外语 教师”称号;陈道兴老师设计的教学案例荣获全国一等奖等等。
管乐合奏《快乐的夏令营》之前
嘉积中学在近几年的教育教学质量是稳步提高且硕果累累。高考成绩辉煌:2002至2005年共有35位同学考入北大、清华、人大、科技大、复旦等全国名牌大学,05年的高考中考生893人就有466人考上国家重点大学分数线;而各类学艺竞赛也是捷报频传:吴多常和马强同学分别获得全国物理奥赛和全国数学奥赛的二等奖,05年两人已分别北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免试录取。体育教学方面学校男子排球队在05年八月荣获了全国中学生“优胜者杯”排球赛冠军。
大型歌舞《欢聚一堂》前
八十八年风雨兼程,八十八年拼搏进取,八十八年痴心不悔,八十八年壮志凌云。倾一腔热情,耕耘不辍,洒一路汗水,开拓创新。2005年11月18日,在嘉积中学的多媒体报告厅,海南省人民政府办学水平评估组的领导和专家向嘉中全体教职工郑重宣布,嘉积中学以941.5的高分通过省人民政府督导评估被评为省一级甲等高级中学。这历史性的一刻充分体现了嘉中八十八年来从创业到立业,从改革到发展,她所走过的不平凡的岁月虽然艰辛但确是值得的,因为她为琼海的教育事业谱写了辉煌的教育篇章。
结束语
篇6
《鹊桥仙·立春除夕》
年代:宋 作者: 郭应祥
立春除夕,并为一日,此事今年创见。
席间三世共团栾,随分有、笙歌满院。
一名喜雪,二名饯岁,三则是名春宴。
从教一岁大家添,但只要、明年强健。
元日 玉楼春
(宋)毛滂
一年滴尽莲花漏,碧井屠苏沉冻酒。
晓寒料峭尚欺人,春态苗条先到柳。
佳人重劝千长寿,柏叶椒花芬翠袖。
醉乡深处少相知,只与东君偏故旧。
除夜
(南宋)文天祥
乾坤空落落,岁月去堂堂;
末路惊风雨,穷边饱雪霜。
命随年欲尽,身与世俱忘;
无复屠苏梦,挑灯夜未央
水调歌头
辛弃疾
头白齿牙缺,君勿笑衰翁。
无穷天地今古,人在四之中。
臭腐神奇俱尽,贵贱贤愚等耳,造物也儿童。
老佛更堪笑,谈妙说虚空。
坐堆豗,行答飒,立龙钟。
有时三盏两盏,淡酒醉蒙鸿。
四十九年前事,一百八盘狭路,拄杖倚墙东。
老境竟何似,只与少年同。
《卖痴呆词》
(唐)范成大
除夕更阑人不睡,厌禳钝滞迫新岁;
小儿呼叫走长街,云有痴呆召人卖。
《除夜》
(唐)来鹄
篇7
霹雳声中旧岁除,为惊疫魃燃青竹。一自火药发明后,难止新年放鞭俗。
据《神异经》载:西方山中有山臊,犯之则令人寒热。但它怕竹子爆声。于是人们烧竹来赶走它。
唐代诗人来鹄诗云:“新历才将半纸开,小庭犹聚爆竿灰。”
宋代王安石诗:“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人屠苏。”
在火药发明之后,人们在春节仍然燃爆竹。
范成大《爆竹行》中描写燃爆竹的过程:“截筒五尺煨以薪,节间汗流火力透,健仆取将仍疾走。儿童却立避其锋,当阶击地雷霆吼。一声两声百鬼惊,三声四声鬼巢倾。十声连百神道宁,八方上下皆和平。却拾焦头叠床底,犹有馀威可驱疠。”
在南宋出现用草纸裹火药扎成卷形的爆仗。《武林旧事》:“至于爆仗,内藏药线,一连百馀不绝。”此指用药线串在一起的鞭炮。
明代黎淳有《爆竹》・诗:“自怜结束小身材,一点芳心不肯灰。时节到来寒焰发,万人头上一声雷。”所咏的是“升天雷”,北方称为“二踢脚”。
火药的发明,本是为和平生活用的,后来用于战争,乃是人类的不幸;用于侵略战争,更是人类的大不幸。
宋 教坊自乐
良辰美景奈何天,泪眼装欢又一年。堪喜岁首无官役,相聚青楼奏管弦。
宋代教坊原属宫廷,是为官妓;“绍兴年问,废教坊职名,如遇大朝会、圣节,御前排当及驾前导引奏乐,并拨临安府衙前乐人……”另有私妓,在市井演唱。官府有事,如设酒库卖酒,为招揽生意,“官私,顾倩只应”。
一年之内,难得休息。只有新岁初一有空闲自娱。
明 拜年送名片
拜年不必进府门,送上名片抵见人。各处贺岁皆如此,赠予纸店大笔金。
宋代已用名片拜年,称为“飞帖”。各家门前贴一红纸袋,上写“接福”,即承放飞帖之用。
《清波杂志》载:“元年间,新年贺节,往往使用佣仆持名刺代往。”到明代仍然如此。
文徵明《拜年》诗云:“不求见面惟通谒,名纸朝来满敝庐。我亦随人投数纸,世情嫌简不嫌虚。”
清代《燕台月令》也形容北京“是月也,片子飞,空车走。”现代的贺年片、贺年卡,可以说是其遗风。
唐 饰梅花妆
初七人日又立春,梅花点额颜色新。此身若在含章殿,疑是寿阳宫里人。
古代以正月初七日为“人日”,《事物记》载:东方朔最初置“人日”。
传说宋武帝时,寿阳公主在人日卧含章殿,檐下梅花飘落在公主额上,形成一种装饰;宫女效之,以红点额为“梅花妆”。
此俗传至唐宋,妇女多在脸上画各式图案;有“斜红、面靥”等名目;涂唇有“万金红、大红春、内家圆”等名目。
其实,妇女在脸上点画装饰,早在春秋战国时已经兴起了;长沙出土楚国女俑的脸上就有圆点的图案可证。到唐展为往脸上贴金箔花钿,成为一种化妆时尚。
晋 馈春盘
立春咸作春盘尝,芦菔芹芽伴韭黄。互赠友僚同此味,果腹勿须待膏粱。
古代在立春有吃五辛盘的风俗。如《荆楚岁时记》载:“元日,……进屠苏酒,下五辛盘。”
周处《风土记》:“元日造五辛盘。”注云:“五辛所以发五藏之气,即大蒜、小蒜、韭菜、云苔、胡荽是也。”五辛盘又称春盘。
《摭遗》载:“东晋李鄂立春日命以芦菔、芹芽为春盘馈贶。”《本草纲目》中说:“五辛菜,乃元旦、立春以葱、蒜、韭、蓼蒿、芥辛嫩之菜杂和食之,取迎新之意。”这一风俗传到唐、宋、金、元。如元代耶律楚材有《立春日驿中作穷春盘》诗,其中说到用藕、豌豆、葱、萎蒿、韭黄和粉丝作春盘。
宋 宫中赐银幡
新春拜过至初三,大内银幡赐百官。朝回两袖天香满,帽饰招得笑语喧。
《东京梦华录》:“春日,宰执亲王百官,皆赐金银幡胜,入贺讫,戴归私第。”
苏辙《除夜元日省宿致斋》诗云:“今岁初辛日正三,明朝风气渐东南。还家强作银幡会,雪底蒿芹欲满篮。”
南宋仍沿北宋风习。《梦粱录》:“立春日,宰臣以下,皆赐金银幡胜,悬于幞头上,入朝称贺。”
明 鞭春牛
年年春打六九头,烟火爆竹放未休。五彩旌旗喧锣鼓,围看府尹鞭春牛。
《清嘉录》载:“先立春一日,郡守率僚属迎春娄门外柳仙堂,鸣驺清路,盛设羽仪,前列社夥,殿以春牛。观者如市。”明周希曜《宝安春色篇》:“掀天爆声彻夜闹,沸地歌喉板敲檀。春牛高拥巡陌上,瑞麟婆娑影盘桓。”
袁宏道有《迎春歌》,证明迎春仪式已经演化为一种盛大的歌舞活动。明代鞭春牛,还有麒麟搭配,清代年画,更画出大象和春牛作伴,取意“万象更新”。
唐 放灯
火树银花不夜天,游人元宵多留连。灯山星桥笙歌满,金吾放禁任狂欢。
正月十五日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故称“元月宵夜”。道家以正月十五日为上元节。早在汉代已有庆贺元宵之俗,至唐规模更为盛大。
苏味道的《正月十五日夜》诗:“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暗尘随马去,明月逐人来。游伎皆浓李,行歌尽落梅。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成为元宵诗经典之作。
唐睿宗时元夕作灯树高二十丈,燃灯五万盏,号为“火树”。“金吾不禁夜”是说京城破例取消夜间,允许市民逛灯三整夜,又称“放灯”。
宋 蚕卜
捉弄米粉状蚕丝,内藏吉语待尔食。喜得佳兆虽自设,依然欢乐不可支。
宋杨万里有《上元夜里俗粉米为蚕丝,书吉语置其中以占一岁之祸福,谓之蚕卜,因戏作长句》诗:“今年上元家里住,村落无灯惟有雨。隔溪丛祠稍箫鼓,不知还有游人否?儿女炊玉作蚕丝,中置吉语默有祈,小儿祝身取官早,小女只求蚕事好。”云云。
既说是里俗,可知是杨万里家乡江西吉州地方的风俗;也即南方养蚕地区的风俗。
明 走百病上城头
姐妹元宵结伴游,金吾不禁登城头。走出深闺祛百病,胜到岳阳万丈楼。
六对山人《锦城竹枝词》:“为游百病走周遭,约束簪裙总取牢。偏有风鞋端瘦极,不扶也上女墙高。”描写当时成都妇女在元宵夜遍游城墙为乐事。
清 猜灯谜
弹壁灯贴三面题,摩肩搭背来猜谜。本似前朝射覆事,文思机敏方解疑。
《武林旧事》等载:“以绢灯剪写诗词,时富讥笑,及画人物,藏头隐语,及旧京诨语戏弄行人。元宵佳节,帝城不夜。春宵赏灯之会,百戏杂陈。诗谜书于灯,映于烛,列于通衙,任人猜度;所以称为灯谜。”好谜者更组织有谜社。
谜社在清代亦极为流行。如光绪年间有竹西后社、射虎社,萍社等灯谜组织;其间谜手云集,每以茶馆酒肆,或在自家私宅作为灯谜活动场所。或研究探讨;或张灯悬谜,招引猜射,娱乐民众。谜灯有四面,三面贴题签,一面贴壁,此灯又名弹壁灯。猜中者揭签,获小礼品留念。
清家震涛有《打灯谜》诗云:“一灯如豆挂门旁,草野能随艺苑忙。欲问还疑终缱绻,有何名利费思量。”
清 请紫姑神
元宵之夜请紫姑,保佑吉祥赐安福。终归女儿同情意,焉辨荒唐事有无。
刘向《异苑》载:“紫姑本人家妾,为大妇所妒。正月十五日感激而死。故世人作其形迎之,祝云:“子胥不在,云是其婿,曹夫人已行,云是其大妇,小姑可出。于猪栏边或厕边迎之,捉之觉重,是神来也。”后来成为传说:唐代寿阳刺史李景,纳何媚为妾;为大妇曹氏所嫉。正月十五日夜,杀何于厕中。天帝悯之,命何为厕神。
《荆楚岁时记》:“其夕迎紫姑,以h将来蚕桑,并占众事。”故民间每于正月十五夜用畚箕为架,以扶乩形式迎接她降临,请她保佑蚕桑丰收,人畜平安。陆游曾有诗讥之:“孟春百草灵,古俗迎紫姑。厨中取竹箕,冒以妇裙襦。竖子夹扶持,插笔祝其书。俄若有物凭,对答不须臾。岂必考中否,一笑聊相娱。诗章亦间作,酒食随所须。兴阑忽辞去,谁能执其祛。持箕畀灶婢,弃笔卧墙隅。几席亦已彻,狼藉果与蔬。纷纷竞何益,人鬼均一愚。”
虽为一种迷信活动,实则含有对旧社会不幸妇女的深刻同情,并希望她有保护善良人们的神力。
元 结羊肠
篇8
总有属于我的季节,对于我来说,春天何尝不在我的心里长住呢?
古代各位诗词大家们对春天也是特别青睐。宋代白玉蟾的《立春》中说:“东风吹散梅梢雪,一夜挽回天下春。”;唐代贺知章在长安写的《咏柳》中有“碧绿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宋代李时的《十二月立雪》写到:“盘状芥菜迎春饼,瓶插梅花带雪枝。”……
我们从各色的诗句中不难看出,春天是多么美妙啊,春天值得我去热爱。春天带走了严寒冷酷的冬,带来了阳光,带来了希望。人们习惯把春天誉为希望的开端。而赞扬、描写春的词语更是你、更是不胜枚举,“春意盎然”、“春色满园”、“春暖花开”……
“春天在哪里,春天在哪里?它在碧绿的树丛里,它在小朋友的眼睛里。”但我感觉,春天不仅如此,它还在世界的每一个角落,它带给世界以蓬勃向上的生命力。春风“沙沙沙”轻拂着万物,她给柳树梳妆;春雨“滴答滴答”,他把桃花染红了,把小草染绿了,滋润着万物;春光淡雅、微弱,给万物以能量,他笑对世界,把人们的心温暖。
我爱春天,我爱春天万物的蓬勃,我爱春风的轻抚,我爱春雨的滋润,我爱春光的温暖,我爱春天的一切!
篇9
有一种“复字诗”,每一句诗中反复嵌入一个相同的字。“春日春风动,春江春水流。春人饮春酒,春官鞭春牛。”这是在华北一带民间广为流传的一首《春字歌》。诗的前两句每句第一、三字的位置及后两句第一、四字的位置都嵌入了一个“春”。前两句描写了春天到来的春景,后两句则描写了古代立春时饮酒和鞭牛两种民间习俗。这首诗浅显易懂,明白晓畅,流传甚广。
“春日春江春水流,春园春野放春牛。春花开在春山上,春鸟花在春枝头。”这是一首题为《春帖儿》的复字诗。全诗巧妙地嵌入了10个“春”字,把生机盎然的新春景象描绘得淋漓尽致,栩栩如生。一句诗就是一幅画,有人有物,人物协调;有声有色,声色俱佳;有动有静,动静相宜;有情有景,情景交融。全诗通俗洗练,韵味十足,充满了诗情画意。
明代诗人蒋一葵曾写过一首只有10个字的《咏春》:“莺啼岸柳弄春晴,晓月明。”这首诗能读成:“莺啼岸柳弄春晴,柳弄春晴晓月明。明月晓晴春弄柳,晴春弄柳岸啼莺。”这首独具一格的咏春诗,妙趣横生地描绘出了一幅江南春景图。
有一个叫溥行的文人留下这样一首趣味无穷的对联咏春诗:“清波碧柳春归燕,细雨红窗晚落花。”倒读却面貌一新:“花落晚窗红雨细,燕归春柳碧波清。”这首回文诗令人击掌赞妙之处是在倒读后上联与下联易位。按我国对联的格局,上下联不能易位,而这一回文诗,顺读则“清波”为上联,“细雨”为下联,倒念则“花落”为上联,“燕归”为下联,平仄对仗十分工整,而且仍不失诗意,足以看出撰联作者独具匠心,艺术造诣高深。
篇10
按照分类,伯劳是雀形目,伯劳科野生鸟类的通称。据野生鸟类学家统计,全世界共有72种伯劳,我国有11种。常见的有红尾伯劳、荒漠伯劳、灰伯劳、楔尾伯劳等。如果你稍加注意,就会发现这种犹如戴着黑色眼罩,个性独特且美丽的野生鸟类。它们特立独行,并发出孤独的鸣叫声。在高出草丛的枯枝上,时常会发现它们那自信的身影。
大家知道:雀形目作为鸟纲中种类最庞大的一个目,通常都是些体型较小,性情温和,善于鸣叫的野生鸟类,故称为鸣禽。如山雀、百灵、八哥等。但是,也归属于鸣禽类的伯劳,却显得比较“另类”。因为,它们身上不仅缺少一般鸣禽的多姿体态,艳丽羽色,悦耳鸣声等特征,相反,却具有近似猛禽的凶残狰狞,性情残暴的生活习性。它们的眼神,以及从容的姿态,都与猛禽神似。
再看它们的嘴巴,不仅短粗,而且上嘴的尖端呈钩状。脚爪尖利,强壮有力,并有敏锐的视觉。勇猛强悍的它们,常栖息于树梢,俯视四周,伺机而动。一旦发现猎物,便高速俯 荒漠伯劳多栖于枝头
冲而下,将其制服。它们特别喜欢捕食昆虫、蜥蜴、蛙类、雏鸟等活体动物。有时,甚至能捕杀比它们身体还大得多的野生鸟类,故有“雀中猛禽”之称。
正因为如此,它们还具有一种极为特殊的习性――将猎物曝尸。伯劳常将捕获的猎物,悬挂在荆棘或树杈,甚至是铁丝网的倒钩上,然后,再用嘴撕食。过去,有人认为伯劳的这种举动是在为过冬储存食物,但野生鸟类学者经过仔细观察后发现,伯劳并不喜欢吃那些风干的小动物。此外,其他地区的伯劳种群,也同样喜欢把猎物挂在枝头上。如此看来,把捕获的猎物挂在枝头上,这只是伯劳的一种习性罢了。 荒漠伯劳的雏鸟
我的一位好友,就曾用相机拍下过一只红尾伯劳捕食蜥蜴,将之挂在树刺上,再慢慢地撕食享用的全过程。这种将猎物“曝尸示众”的恶作剧,确实有点残忍,也使它得到了“屠夫鸟”的恶名。
在我国古代,伯劳就被看作是一种恶鸟。因其独来独往,高高在上,且有掠食青蛙等小动物的习性,便成了“恶鸟”的代名词。三国时期的曹植,在其《令禽恶鸟论》中,还曾专门为其正名:禽鸟鸣声出于天性,无关善恶。俗传,鸟之所谓“善恶”,是“愚民之所信,通人之所略也”。但终究是难以改变人们对伯劳的看法。 荒漠伯劳
伯劳虽然臭名昭著,但它们的身上,也不乏具有一些值得称道的美德。比如在孵卵期间,为了让雌伯劳吃得好些,安心孵卵,雄伯劳会整天不停地去捕捉食物给“娇妻”享用。甚至,心甘情愿地让自己忍饥挨饿,极尽“丈夫”的义务,可谓鸟中“模范”。
同时,伯劳也和其他野生鸟类一样,具有很强的领地意识。也就是说,当一对伯劳选址筑巢后,周围的地域便成了它们的领地,而且,不会随季节转变而更换,终年共同守卫着一片属于自己的领地。一旦发现入侵者,雌鸟便会鸣叫恐吓,一旁助威。而雄鸟会毫不犹豫地奋起攻击,直到对方离开。尤其在产卵和育雏期,这种捍卫领地的警惕性和攻击性更强,即使是人类靠近也难以幸免。 红尾伯劳
在我国的民俗文化里,也常能见到伯劳的身影,并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据《左传》记载,作为上古五帝之一的少昊,就非常注重节令与气候。他们以鸟为图腾,用5种候鸟不同的迁徙时间来制定历法。“凤鸟”为掌管历法的总负责人,称为“历正”,位列百官之首。其余的四种,则为历正的属官。分别是“玄鸟”(燕子),春分来,秋分走,掌管春分秋分;“伯赵”(伯劳),夏至鸣,冬至止,掌管夏至冬至;“青鸟”,立春鸣,立夏止,掌管立春立夏;“丹鸟”(锦鸡),立秋鸣,立冬止,掌管立秋立冬。“凤鸟”究竟为何种鸟类,现已难以考证。但“伯劳”,却因我国悠久历史和古老文化的传承而同样青史留名。
此外,伯劳也常被文人墨客写进诗词中来。唐代著名诗人孟郊就有“池中春蒲叶如带,紫菱成角莲子大。罗裙蝉鬓倚迎风,双双伯劳飞向东。”(《临池曲》)的诗句,形象地描写了那种亲人的思念之情。不过,最为著名的当数南朝梁武帝萧衍的《东飞伯劳歌》。“东飞伯劳西飞燕,黄姑织女时相见。谁家女儿对门居,开颜发艳照里闾。南窗北牖挂明光,罗帷绮箔脂粉香。女儿年几十五六,窈窕无双颜如玉。三春已暮花从风,空留可怜谁与同。”成语“劳燕分飞”便是典出于此,伯劳便又有了“生离死别”的象征。 楔尾伯劳
这里的“劳”是伯劳,“燕”就是燕子。因为伯劳和燕子是两种不同类型的候鸟,燕子于春暖花开出现,秋天离开;而伯劳却是秋天出现,而春天离去。二者只在夏末秋初有短暂的相遇,且一往南飞,一往北去。对于这不可知的神秘,难免古人会产生“劳燕分飞”的感慨。于是,在古典诗歌中,伯劳和燕子,通常用来比喻夫妻情侣、亲人朋友的别离之苦,思念之痛。“东飞伯劳西飞燕”,原本也只是表达离愁别绪,后被引申为“各奔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