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马行空造句范文
时间:2023-03-26 17:36:1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天马行空造句,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天马行空,汉字成语,拼音是tiān mǎ xíng kōng。用于比喻才思敏捷;豪放不羁。一般作谓语、定语。天马行空般的创意又好学不倦,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成语天马行空的相关内容,供大家参考。
一、天马行空成语解析天马:神马。天马奔腾神速,象是腾起在空中飞行一样。比喻诗文气势豪放。也比喻人浮躁,不踏实。元·刘廷振《萨天锡诗集序》:“其所以神化而超出于众表者,殆犹天马行空而步骤不凡。”
二、天马行空成语近义词无拘无束 [ wú jū wú shù ]
不受任何约束,形容自由自在。
挥洒自如 [ huī sǎ zì rú ]
挥:挥笔;洒:洒墨。形容画画、写字、作文,运笔能随心所欲。
龙飞凤舞 [ lóng fēi fèng wǔ ]
形容气势奔放雄壮。宋苏轼《表忠观碑》:“天目之山,苕水出焉,龙飞凤舞,萃于临安。” 后多形容书法笔势有力,活泼舒展。
三、天马行空成语造句1、凭借他那天马行空的想象力,得到了众多创意杂志和广告的青睐。
2、李白才气纵横,行文如天马行空,一气呵成。
3、令人佩服的是他天马行空的想象力,让电影给我们展示了一个全新的外星生活。
4、她天马行空、无奇不有的的想象力是无人能及的。
5、我们的语文老师写的字天马行空,非常有才气。
6、他的电影总是天马行空,很有想像力。
7、这位少年书法家在众目睽睽之下,挥洒自如,犹如天马行空。
8、天马行空而步骤不凡。
9、这个辩论家的口才极好,说起话来行云流水,天马行空。
10、小明的作文如同天马行空,大家都看不明白。
11、其所以神化而超出于众表者,殆犹天马行空而步骤不凡。
12、文章脉络构,如天马行空,全然具有个人风格,不类之前种种。
13、画家运笔有如天马行空,飘逸自然。
14、说这种话,犹如天马行空,不着边际,怎能令人相信。
15、你认为这架无人飞机是否天马行空?
16、鱼鱼的想法就像天马行空,可以很听话很唯命是从,可以猛然的很个性坚强。
17、大多数天马行空的幻想都是不切实际的。
18、鸡毛蒜皮无所不包,天马行空八竿子打不到。
19、这几个字写得太好了,犹如天马行空。
20、我喜欢将自己天马行空的幻想用笔描绘出来。
21、苏轼诗文,豪迈奔放,犹如天马行空。
22、随兴所至,胡乱道来,天马行空,请勿在意。
23、鼓励孩子天马行空,保护孩子珍贵的想象力。
24、同时,在月球快递,jain的想象力却天马行空。
25、书中比较明显的一个特色是丰富的想象力,真的是天马行空。
26、这个小朋友画的画如同天马行空,非常好看。
27、我小时候画东西就像天马行空,现在久不画差劲了。
28、有时,你并不需要有奢侈的愿望,或是天马行空的想象。
29、这本书内容天马行空,乱七八糟,不知道说什么。
30、孩子的想象力真是天马行空,妈妈们要懂得如何带动孩子的想象力。
31、小说的情节铺陈,有时是天马行空,毫无逻辑可言。
32、此人站在台上风度翩翩,帅气逼人,文章讲得犹如天马行空一般。
33、作品的构思,更像是一种天马行空的遨游。
34、某书法家的字写得龙飞凤舞,天马行空。
35、如今交易衍生物的交易所在创造新的交易产品方面非常天马行空。
36、他写文章总是天马行空,不知所云。
37、这位书法家的字大气磅礴遒劲有力犹如天马行空。
38、在这篇散文里,可以看出作者天马行空般的才思,真令我大开眼界。
39、天马行空的中国艺术市场回到了现实。
40、宝宝想象力天马行空,妈妈应给予支持。
41、媒体试驾向来是天马行空,独往独来。
42、天马行空的胡思乱想,有真有假。
43、考试一离开试卷,似乎就天马行空起来。
篇2
教我们主课的老师是一位风度翩翩的男老师,他就是这样一个人.关于成语风度翩翩的那些可以摘抄的呢?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成语风度翩翩,供大家参考。
一、风度翩翩含义表:外。出乎人们意料之外。
二、风度翩翩造句1.有的风度翩翩,有的和蔼可亲;
有的温柔贤惠,有的严肃认真,各自风格独特。
2.风流潇洒,玉树临风,风度翩翩,一树梨花压海棠。
3.二十年前风度翩翩的老张,经过多年生活的磨难,已变成蓬头厉齿了。
4.这小伙子一表人才,风度翩翩,真让人爱。
5.门外走进一位男士,身材修长、风度翩翩。
6.走进来一个青年,朗目疏眉,风度翩翩。
7.想不到这个“风度翩翩”的少年,竟是个扒手。
8.没想到他平日风度翩翩,原来竟是个无恶不作的衣冠禽兽。
9.那个人夭矫不群,风度翩翩。
10.和布拉特同场竞技的是一个高大英俊、风度翩翩的现代集团世家贵公子,腰缠万贯,养尊处优,仪态从容大方。
11.如果想成为风度翩翩的惨绿少年,就得好好充实自己。
12.彼饶舌家着实仪表堂堂,并素以风度翩翩自豪。
现将话题转至本人服装上,对天气之乍变,愤然予以谴责。众人则大赞此公所提方案。
13.此人站在台上风度翩翩,帅气逼人,文章讲得犹如天马行空一般。
14.耳顺之年过后,他才开始环保事业,那时他风度翩翩,头发开始花白。
15.那喀索斯,人称风度翩翩美少年,惟心性高傲锱铢必较蔑视一切,令人不堪。
16.女人著晚礼服楚楚有致,男人黑领带宽腰带风度翩翩。
17.剧中最可鄙的人物是风度翩翩的花花公子奥斯里克.
18.温婉而端庄的婵媛微笑,往往成为社交礼仪中不可或缺的文化财富,风度翩翩的名绅们,风流依旧的雅士们,在尊仪的微笑中拓步前行。
19.四十七岁的李景相貌俊雅,风度翩翩,单论外貌的话,怎么看都不像是个贪财好色、不学无术之徒。
20.洪一顿时看见自己风度翩翩,天地间驭剑而行,举手抬足都能翻江倒海,天崩地塌,一阵YY。
21.譬若现在,风度翩翩的萧大公子眼中那慧黠的神色又出现了,果然又是来揩油的。
22.看上去刚过知命之年的安东尼温文尔雅、风度翩翩,但是没有人知道,他是一个血族,以血为食的血族。
23.只见镜子里的一少年,风度翩翩,气宇不凡,英俊潇洒,眉清目秀。
24.孔武有力的斯特拉虫族武者,轻灵飘逸的精灵原力士,风度翩翩的夜冥信仰使,追随着楚元一起,在这众神频现,圣域辈出的世界,打造出属于自己的辉煌。
25.石晋巍毫不介怀,若无其事地打着饱嗝,风度翩翩的走到那包子摊点,那姑娘顿时紧张起来,结结巴巴道:“官人,吃包子吗?”。
26.另外一个少年,一身白衣,风度翩翩,只是那张俊逸的脸上,有着不为人知的阴鸷,有种浑然天成的冰冷气息。
篇3
关键词:语言训练;观念;方法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对语文阅读的要求之一是:积累字、词、句,运用于说话、写话中,提高说话、写话的能力,生动地表述见闻和感受。然而,在如今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尤其是低年级,很多教师专注于文章的思想教育和朗读、概括能力的培养,忽视了语言积累和运用的训练。
一、重塑教学观念
知识与技能目标是小学语文教学目标的维度之一,应该对学生进行全面而深入的培养。对知识的掌握,不能仅仅停留于记忆,必须学会在实践中运用;对技能的锻炼,不能仅集中于某一种技能,应该是多种技能综合培养,即使某些技能的效果并不能显现于试卷的分数上;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尤其不能忽视的是语言技能的发展,其不仅直接关系到成绩的优劣,更与是否能够成为谈吐大方、举止优雅的人息息相关。
二、训练方法
1.培养学生语言积累的习惯
语言积累的一个主要渠道便是阅读教学,所以,教师在课堂上需尽可能地抓住机遇,使学生品味到语言的独具特色。在小学低年级,主要是通过朗读、背诵、造句、听写等方式增加学生的词汇量、发展学生的语感。同时,也要教会学生文章是如何进行构造的,潜移默化地在学生头脑中塑造多样的表达技巧,以免学生写作时杂乱无章或平淡无味。
比如,教学《秋游》时,教师通过示范读、让学生自读、背诵课文、听写字词、运用新词语造句等方式,让学生积累郊外、秋风、渐渐、凉、郊外、游玩、蓝蓝的、一望无边、白兔、绵羊、棉花、农田、嗓子、奔跑追逐、笑着喊着、开心这些词语。同时,从头至尾逐句分析,让学生了解作者组织文章的手法:在哪里―有什么―怎么样;以及运用的修辞方法及所起效果:反复强调秋天到来的变化以及对秋天的喜爱之情,用比喻形象地展现了秋天白云的变化,用排比,生动地体现出秋天庄稼的变化及喜悦之情,这些鲜明的变化和色彩组成了五光十色的图画,最后运用排比表达了孩子们在秋天的郊外尽情玩耍是多么的无忧无虑、自由自在。
2.训练学生的想象与联想能力
联想与想象是创造的必备能力,知识是有限的,想象和创造却是无限的。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必须善于利用阅读材料,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学生的创造潜力。对于学生天马行空的联想,教师应当予以尊重并加以引导。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主要是通过字、词、文本,使学生在五官上加以丰富,补充色彩、形象、声音、味道、触感等想象,组成无数有意思的画。
比如,教学“山”字时,可以告诉学生:“在地平线上,一座高山立中间,两座小山立两边。”教学“沙”字时,可以引导学生想象“很少水的地方是沙漠”。在正式教学之前,先列出文中的词串,以《秋天到》为例,把梨、灯笼、苹果、脸颊、稻子、柿子、大豆、高粱、腰、葡萄等陈列出来,引导学生在色彩、形状等方面发挥想象,然后通过自己的语言把这些词语联系起来;在教学之后,可以对课文进行补充,在教学完成《秋天到》后,列举在秋天里还有哪些景象,草地、大树、玉米、枫叶、等,引导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事物,然后用五官去感受这些事物的个性之处,发挥想象,将个性拓展开来,运用课文的表达方式对其进行描写。
3.附加写作小练习
写作是语言的实际运用的一个方面,却也是能够促进语言表达的有效途径。长于写作的人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经年累月地坚持所致。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必须抓住可能的写作空间,让学生进行写作练习。低年级学生的字词量和表达方法有限,教师可以先提供材料让学生摹写,材料可以是课文,可以是课外阅读材料,可以是韵文,可以是简单的小诗,可以记人也可以叙事,可以状景,也可以说故事。
比如,在完成《看》教学后,教师可以布置学生写作《秋风的五光十色》,可以提供给学生苹果、梨、葡萄、、枫叶等事物让学生选择,也可以留给学生自行选取的空间。教师也可以让学生自己选择题目进行仿写。多写多练,才不会下笔无神。
4.锻炼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说是语言实际运用的另一方面,同样是提高语言表达行之有效的方法。说话有度、进退得宜并非一日之功,需要持之以恒地说话练习。体现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就是善于提问和巧于回答。教师需引导学生大胆发问,问比较有价值的问题,而不是闷头苦思或东拉西扯无意义发问。关于学生回答问题,教师需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语、组织成中心答案,而不是哩嗦难寻重点或浑浑噩噩不知所云。在学生回答完毕后,需针对学生回答的用词及组织做些许点评,无关答案对错,只是表达在哪些方面可以更加完善。
综上所述,可以运用多种方式,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训练语言能力,以使学生熟练并推敲语言运用,体味语言的魅力,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使学生成为有品位的人。
篇4
一、积累看图写话的优秀素材
低年级的语文教学侧重于音、字、词的识记,教师较少关注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使字词学习和写话学习相分离,虽然在平时通过死记硬背掌握了一些好词好句,却难以灵活用到写作中。看图写话能力的培养重在引得一泉活水,让其汇成涓涓细流,就是要让学生在情境中激烈词语,真正能够做到活学活用。在写作前,教师可以选取一些精彩而又间断的故事讲给学生,故事要有一定的趣味性,教师在朗读时要注意自己的语气和所要表达的感情,应以真情的流露来感染和打动学生,使其能够在轻松欢快的氛围中走入看图写话的世界里,如在讲《小母牛的归宿》时,有这样一句话:“格罗里亚登台了,它身穿一条舞裙十分肥大,用它做七块桌布都绰绰有余。”可以将“绰绰有余”这个词”提炼出来,先讲解这个词的具体意思,然后在举一个新的例子,注意例子一定是学生熟悉的内容,如“用熊大的智慧来对付光头强绰绰有余了”,然后再让后让学生用这个词造句。看图写话,看图时基础,应引导学生全面、有目的地去观察图意,应选择有趣的图片去激发学生的情趣,满足其好奇心,应让学生自己去想,充分发挥其创造力,有“手可摘星辰”的想法,才能惊得天人。看图写话的优秀素材并不局限在课堂上,更多是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就像叶圣陶先生所言:“生活犹如泉眼,文章犹如溪流,泉源丰盈,溪流才会活泼地奔流不息。”不断积累生活中的所见所闻,孩子们都拥有一双美丽的眼睛,他们更能够发现生活中的美。
二、重视图片选择和写话训练
看图写话是先有图后有话,首先要注意选图,图片的选择要符合学生的特点,将一幅图片与多福图片相结合,培养学生写话的总分意识,通常一幅图片承载的信息有限,而且又以静态事物为主,难以将学生带入更大的想象空间,这时可以选用组图,化静为动,激发学生的创作思维,使写出来的语句更加生动、形象。对于低年级学生的教学,应遵循直观性原则,所选择一些彩色鲜艳的图片,能够形成一定的视觉冲击,同时还应借助现代化多媒体教学手段,突破传统课堂教学的局限性,图片的选择再也不是印刷图片“一枝独秀”,应将其与多媒体图片相结合,形成“满园是春”的景象。如选取《狼和小羊》的故事图集,让学生看图讲述故事经过,猜想角色对话和心理活动,续编故事结局,可与学生一起分别扮演不同的人物,通过诙趣的语言和夸张的动作来活跃课堂气氛,达到教学目的。具体来讲,图片的选择要做到三点,即符合童性、易于想象、贴近生活。学生走进看图写话的殿堂并不是一个大跨步完成的,需要一步步的迈进,尤其是写话的训练,先以说带写,从口头训练到书面训练,再以少带多,从一句话训练到几句话,最后教师要逐步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完成构思,不再是依葫芦画瓢,而是能够通过自己的双手去种出自己想要收获的东西。
三、保证教学的有序性和评价的有效性
学生所掌握的知识毕竟有限,对他们而言,想象力要比智力更加重要,依靠他们自己的想象力能够开出世界上最奇美的花朵,也是写作的原动力,但是往往静止的图片难以激发学生多分想象力,因此,在教学中,有必要从情境、动作和对话入手,去拓展学生的想象空间。如上完《会摇尾巴的狼》这一课后,向学生提出问题:其他动物经过这里,狼会怎么说?如果是我们,应该怎样回应狼?即让学生续编故事,各抒己见。同时还要注重看图写话的有序性,有序看图时为有序写话服务的,学生可以天马行空的想,但是落到笔下就不能再漂浮不定,就好比描写一个人的肖像,写完了眼睛就写脚,然后又想写鼻子,这是在教学中必须予以更正的,同时一发现学生写话中的亮点,则应及时给予奖励和表扬,进而激发学生继续创造的热情。
结论:
篇5
【关键词】高中英语;英语教学;英语写作
一、高中英语写作中常见的问题
(一)语言问题
语言的基本要素之一是词汇,要表达自己的思想必须要有足够的词汇量。在我国中学英语教学中,语法训练普遍是强调知识传授、详细讲解, 重视书面练习、语法分析和掌握规则,却轻视了技能上的反复训练,以及口头练习,轻视了语法的使用及实例的掌握。因此,如果是做纯粹的语法选择题,情况相对好一些,但是碰到口头表达或者写作,语法错误密度就相当大,而且错误的程度也较严重。现举例作以说明:
1.词法错误
(1)同义词语的重复使用。例如:
He repeated it again.(去掉 again)
(2)用词或搭配不当。例如:
It only spends us 15 minutes to go to the park from the center of the city by bus.(spends 改为 takes)
(3)选词不确切。例如:
I saw several teaching buildings that around with many trees.(around改为 were surrounded)
2.句法错误
(1)残缺句。例如:
Many people prefer taking subway to go to work, Because it is faster and cheap.(去掉 work 后的句号,Because 改为 because)
(2)连缀句。常见的类型有:
两个独立句子连在一起,中间并没有任何标点符号。例如:
误:The girls made the fire the boys cooked the food.
正:The girls made the fire. The boys cooked the food.
(3)句子成分不均衡。例如:
He listened to his teacher with care and attentively.(把 with care 改为 carefully)
(二)语篇问题
中国学生的语篇布局能力较弱,不懂得在写作中使用语篇联结手段将写作主题有机地连接,文章前后没有明显的照应,意义很难连贯。语篇的衔接手段是多种多样的,重要的有:语法手段,词汇衔接,逻辑连接词和语用上与语义上的意涵。语法手段包括时间关联、地点关联、照应、代替、省略、所指、时体配合等。词汇衔接包括复现关系和同现关系。逻辑关系语可分为增补、转折(让步)、原因(结果)和时间四类。学生在写作中不懂得使用这些方法,使得文章如天马行空,句子之间、段落之间、主题与各段落之间缺乏有机的联系、照应和连贯性。
二、高中英语教学中学生写作能力培养的策略
(一)在写作教学中融合语言要素的训练
英语写作要想充分地表达自己的思想,除了要拥有足够的词汇量、准确掌握词的涵义外,还要能写出语法正确、符合英语表达习惯的句子。重要的是创造条件多练,让学生在练中熟悉词汇的用法,掌握句型。
(1)缩写:缩写下列句子,但不改变原句意思:
If we had your help, we might succeed in finishing our task. With your help, we might succeed in finishing our task.
(2)扩写:扩展句子,给原句做出合理的补充:
The clothes must have been washed by Mary.I think the clothes must have been washed by Mary; the little girl is quite a help to her mother, you know.
(3)仿写:通过背诵重要句型,使学生在不断地机械操练中,逐渐学会灵活运用做到举一反三。比如:知道 so……that 是“如此……以至于……”后可以让同学模仿该句型造句。
(二)在写作教学中融合篇章结构的训练
由于我国传统高中英语教学仍比较侧重语句和语法,忽视语篇、语义,所以学生的写作缺乏逻辑条理。为了提高学生的英语写作水平,应当把语篇分析纳入课文教学中。如:根据标题列写作提纲,然后再对提纲进行细化;将一些短文中的句子顺序颠倒,让学生再重新做出符合逻辑的调整;给未写完的短文配上开头、结尾或者其中某些细节等等。
(三)在写作教学中训练用英语思维的能力
在外语环境里学习第二语言,语言结构的学习真正困难是缺乏真实而丰富的语境,教师也不一定能够提供所需的非语言信息。由于配合语言结构学习的相关非语言信息欠缺,外语的接触量又有限,再加上大脑有利用先前语言学习经历的强烈倾向,因此,包括跟母语配套的非语言信息在内的母语知识不可避免地发生迁移,用以补缺,这才是造成母语干扰的重要原因之一,也是造成外语学习主要障碍的原因之一。因此,要克服母语对英语写作的干扰,就必须创设一系列中英文思维转换训练。
三、小结
写作能力的表现是多方面的,对写作能力的训练亦应采取不同的题型和不同的形式。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尽可能采用多种方式和手段,从语言基本要素、语言基本技能、思维能力等方面对学生进行多层次和综合性的写作训练,并依次促进学生其他各项语言能力的提高。从基础抓起,坚持从易到难,从少到多,从课本到课外,从慢到快的循序渐进的原则,激发学生学习写作的兴趣和积极性,全面培养学生良好的英语写作能力。
参考文献:
篇6
关键词:小学语文;语言文字;加强与提高
语文是一门语言的学科,对此,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这是语文回归的重要标志。新课程标准突出了对于语言文字运用的学习,这就告诉我们语言能力并不是通过讲课听课就能学会的,语文教学不能仅仅局限于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体会。我们应该根据语言的表达规律和学生学习语言的学习规律着重锻炼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从整体上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我们现在的小学语文教学,从低年级开始,教师就把学习的重点放在了对课文的阅读和分析上,完全是奔着做题去的。教师注重语句的分析,注重情理的推理,却偏偏忽略了对语言的积累和运用。很多时候,学生似乎理解了课文,也能按照要求解答,然而我觉得这并不是真正的理解,他们也不能够运用。他们只是在教师的循循善诱下说出了教师希望的答案而对于文字的真正意义,学生只是把它作为课文的一部分记下来,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慢慢忘却,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并没有得到锻炼。
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往往停留在对思想内容、主题情感的理解上,这无可厚非,这也正是语文教学的重点。然而,我们总是忽略了该如何理解并运用语言。新课程标准指出:“低年级在理解词句中培养准确地遣词造句的能力;中年级在整合信息中,培养分析、概括能力;高年级在进行评价中,培养个性化理解能力,培养富于个性活力地运用母语评论的积极的语用能力。”目前,小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还非常欠缺,在生活中他们可以喋喋不休,口若悬河,可是在课堂上他们的发言却毫无条理,说话没有重点,不能围绕中心,往往是词不达意,漏洞百出。而在作文中更是暴漏出了他们语言的苍白、语法错乱、错别字层出不穷等问题,学生更没有掌握有效的描写方法,也谈不上生动描写了。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必须逐渐加强对小学生语言文字运用能力的培养。
一、用兴趣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
教师要懂得利用兴趣来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低年级学生注意力集中的时间短,教师只有激发他们的兴趣才可能延长他们注意力集中的时间。教师可以通过抑扬顿挫的朗读、具有新奇特点的提问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课堂在一种轻松愉悦的氛围里进行。教师应该善于鼓励学生说话,还要懂得怎样诱导学生说话。在学生表达自己的想法时,教师要学会认真聆听,这不仅是一种尊重,也是对学生表达欲望和兴趣的保护。教师还要学会找到学生的发光点并给予必要而准确的表扬,从而让他们发现自己的优点。事实证明,教师越是夸赞学生的某一个亮点,这个亮点往往也就会更加明亮起来。只有在教师不断的鼓励和表扬下,学生的兴趣才会更加浓烈,积极性才会更高。当你看到课堂上一片高高举起的小手和闪闪发亮的眼睛时,你就会知道你的调动获得了成功。
教师要善于保护学生的积极性,不能武断地打击他们。有一次我听二年级的课,那堂课教学的是《称赞》,有个学生表扬小獾做的小椅子“太给力了”。学生的回答引来了同学们会心的微笑,然而却惹来教师的不满。当这个学生正准备洋洋自得地坐下时,教师说:“以后少用网络语言,会学坏的!”这个孩子就蔫焉地坐下了,剩下的时间他再也不兴奋地发言了。结果,其他的孩子也怕说错了惹教师生气,也怯怯地不敢发言了。依我看,学生说的完全没有错,“给力”是个表达形象而准确的词,是完全可以用的。教师不能够与时俱进,不能接触新鲜事物,以至于变得迂腐而保守,所以才会排斥那些富有生命力的新词。可见,教师要不断学习、不断进步,否则就会阻碍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提升。
教师还要学会用赏识的目光看待学生,用真诚的语言夸奖学生。一个不屑的眼神,一句冰冷的话都可能挫伤学生想要表达的欲望。孩子们的世界是一个完美的世界,他们具有和我们截然不同的思维方式。教师只有拥有一颗童心才能走进他们的世界,体会到他们的喜怒哀乐。语文教学没有标准答案,学生的思维又如此活泼,所以在课堂中总是会有出乎你意料之外的回答,教师一定要懂得保护和珍惜。
当然,课堂必须是有节制的,教师要善于控制课堂,调控学生的情绪,千万不可让学生跟着兴奋走,而应该巧妙地把训练融入到兴趣中,以期达到训练的目的。
二、用活动增加语言表达练习
教材中的课文为我们的语言表达练习提供了具体生动的情境,教师应该借助课文情境设计形式丰富的实践活动。实践活动的设计既要具体可行,又要让学生有话可说。一个教师总是问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懂得了什么诸如此类笼统的问题,学生是很难作答的。而且,教师在这样问的时候似乎也没有要学生来具体作答的意思,所以这样的问题是没有意义的。教师在设计实践活动的过程中应该展开想象,把人物、情节和背景都鲜明地呈现出来,这样才能把语言文字的运用落实到实处。例如,在教学《亡羊补牢》这一课时,我让学生当堂饰演,用表演的方式把这个故事呈现出来。我让他们先看一遍课文,然后把课本都收起来,让学生饰演羊、狼、主人这三类角色,让他们根据情境自己设计合理的台词。文中缺少对狼的描写,但这一形象大家并不陌生,而且狼偷羊的故事也经常见诸书本,问题是如何设计它的心理活动的台词。有的学生很兴奋,张牙舞爪,凶恶狠毒,说了好多“哈哈,终于有羊吃了”诸如此类的台词。但我觉得不够,我引导大家注意这篇课文的题目和主题。这个故事要说的是,犯了错及时改正,为时不晚。主人错就错在围墙有破损而他没有发现上,所以狼在表演时必须体现出墙上的破洞这个重点。经过提醒和点拨,学生懂得了,那只“狼”在见到墙壁的时候惊喜地大喊:“呵呵呵,这里有个洞唉,正好我可以钻进去,谢天谢地有个洞,没有这个洞,我还吃不到羊呢。”这样的台词设计突出了重点,是一次非常成功的语言运用实例。
三、善用写作锻炼词语的运用能力
写作的概念不仅仅是指写作文。对于小学生来说写作文是一件比较恐怖的事情,因为他们的生活阅历太短,学习经历也非常少,所以不容易有感而发,也难以记叙和描写。所以,除了作文之外,教师必须懂得运用其他方式来让学生写,帮助他们增加运用语言文字的机会。我经常用的方式有多选词语写一个段落,或者用相同的情境写一个片段。前者是对造句练习的延伸和拓展,增加了难度,但也增加了趣味性,学生可以天马行空地展开想象。而后者不要求有多么积极鲜明的主题,只要能够正确地使用词语即可。
参考文献:
篇7
“无中生有”的剧本
1943年,任国立中央大学校长,邀请中文系的三位教授吃年夜饭。到底给不给他这个面子呢?三位教授各怀心思,很是纠结。
2011年9月,这则在南京大学的老教授中流传很广的传说――“天子呼来不上朝”,成了吕效平教授给大三学生温方伊布置的命题论文。“吕老师跟我讲这个在南大中文系流传很广的故事时,讲得绘声绘色”“说三位教授,一位是胡小石先生,一位是陈中凡先生,还有一位不知道是谁”“可这到底是个传说,究竟当时是什么情形,我们都不知道”。
“我当时对她的要求就是,要表现出人性的纠结,把人的灵魂放在火上烤。”吕效平教授的要求,让温方伊很抓狂。温方伊专门去请教了吕效平的老师――年近8旬的师爷董健,故事中的一位教授陈中凡曾做过他的老师。可是董健教授证实,那些故事根本对不上号,“这完全成了一件没有的事情”。
然而,得出了这样的结论,温方伊反倒觉得更放心了。“对一个创作者来说,条条框框越少,越方便创作。”虽然可以天马行空自行想象,但对于从来没写过一个可演的剧本的温方伊而言,“如何凑够两万字”,是摆在面前的很现实的问题,而且,细节也是创作剧本的另一个拦路虎。
为了还原那个背景下的文人思想和精神风貌,温方伊到图书馆查了很多史料,搜了一堆关于民国的关键词。《东大史料汇集本》《联大抗战史》《联大教授》《民国文人》《吴宓日记》《朱自清日记》等,她全都熟读了一遍,认真地找一些散布其中的细节,比如买只鸡要多少钱,几点上课、下课等。后来演出时,茶馆里的那副对联――“空袭无常,贵客茶钱先付;官方有令,诸位国事莫谈”便是出自一本名为《红色激流》的书。“大家觉得其中有些教授的台词写得很老辣,事实上,有些话就是从当时一些教授的日记里摘抄出来的。”温方伊说。
从2011年9月开始准备,到2012年3月交稿,温方伊顺利地把剧本《蒋公的面子》写完了。她战战兢兢地把初稿交给老师,却意外地得到了老师的表扬:“写得不错,改几稿子,五月中旬校庆的时候要演。”
场场爆满的演出
然而,剧本完成了,温方伊心中那根紧绷着的弦却并没有得以松开。为了精益求精,吕效平教授带着她数易其稿,直到升级至5.0版,这部话剧才最终搬上了舞台。
“排练才是真正枯燥的时期,我真佩服那些演员,15天就背出了全部的台词。”让温方伊惶恐的是,排练时一点喜剧效果都没有。“我当时心里很发虚,觉得我剧本写得还挺有趣的呀,可是为什么没有笑声呢?大家都很严肃。”温方伊的这种焦虑,直到带观众彩排那天才消除。“那天,当我看到台下的观众会心地笑了之后,终于舒了一口气,演员终于找到了演出的节奏。”
2012年5月,时值南京大学建校110周年庆,《蒋公的面子》首轮公演在南京大学鼓楼校区礼堂拉开帷幕。令编剧温方伊和导演吕效平都没有想到的是,演出赢得了极好的口碑,连演四场,一票难求。“首演时,没有一个校领导来看。”吕效平说,没想到后来巨大的口碑引发了《蒋公的面子》的二轮演出,观众不停地要求加演,直至公演了30多场。“当时火到什么程度?校长想要票也不行。最后,他是自己排队买的票。”不仅南大校长陈骏亲自买票去看演出,党委书记洪银兴也领着数位外宾前往观看。
2013年年初,《蒋公的面子》走出了校园,连作数十场公演。越来越多的人不远千里来到南京,观看这部传说中的“神剧”,每个人都在台下品味着剧中所蕴含的深刻意义。知名剧评人水晶,专程从北京坐火车到南京,看完戏之后评价说:“很久没看过这么有文化、有生活、有趣味的中国故事了,这堪称是一部有氧气、有养分的喜剧。”
爱打“仙剑”的90后
因为话剧演出的成功,温方伊荣获“神编剧”封号,并被保送至本校影视文学专业读硕士研究生。她将正式成为吕效平的硕士生,继续她的戏剧创作生涯。
然而,故事背后的温方伊其实也只是一个20岁出头的小姑娘。在通过自主招生进入南京大学学习前,出生于1990年的南京姑娘温方伊从未发表过文章,也不知道自己能写剧本,还以为进校后自己会主攻戏曲专业,不料却在大三的这篇学年论文中找到了新的方向。
温方伊自幼热爱阅读,后来渐渐迷上了历史,曾一度想报考南京大学的历史系,但因为英语成绩不够高,最后在父亲的建议下,“曲线救国”考到了南大的影视戏剧文学专业。
温方伊与戏剧之间的故事也非常有趣。她小时候特别喜欢看电视,而第一次接触戏剧大概是在她小学6年级时,“有一天晚上,妈妈要看第一届昆曲戏迷票友大赛,我抢电视抢不过,只好陪她一起看,没想到还挺有意思”。后来,温方伊也就经常去昆剧院听戏;再后来,逐渐沉迷,她也会填填词,写写小令,自己唱上几句。
“在读大学之前,可以说是完全没有接触过真正的话剧。”温方伊认真地说。考进南大文学院的第一年,她被院里的学年大戏《雷昂采与蕾娜》所震撼,但很有趣的是,首先震撼她的不是舞台,而是台词:“‘看,一个鼻子,但他的身体还没有越过国界!’这种台词在现实中说出来就是笑话,但在舞台上说就觉得很有趣,很有想象力。”
之前最忙的时候,温方伊说她一天之间要往来南大鼓楼校区与仙林校区两三次,忙得根本没有自己的时间。“如果给我放三天假,什么事情都不让我做,那么,我会去打《仙剑奇侠传五》,我之前已经玩过两遍通关了,还想再来第三次。”温方伊热衷于“仙剑”系列游戏,《仙剑奇侠传四》中的男主角最令她难忘。与大多数女孩子一样,温方伊喜欢玩,也喜欢看电视剧,“英剧《神探夏洛克》《唐顿庄园》,我一直在追”。
至于将来,温方伊并没有做明确的职业规划,“有时间想那些,还不如认真多读几本书呢”。但她很清楚接下来的生活,“上上课,创作一些新的东西,写一些小散文”。
篇8
关键词 初中语文 写作教学 对策
1 前言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写作的教学是一个重点内容。在素质教育全面开展的大环境下,初中语文教学应该进行全面改革,以适应改革创新的年代。初中语文写作是其他写作的基础,是一个人重要的基础素质。写作是运用语言和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法,是一种重要的沟通和交流的方式。写作能力还会体现出一个人的文学素养和表达能力,是一个人表达自我和与他人沟通和交流的一种工具。初中语文的写作教学可以给一个人打下坚实的语言文字功底,对学生以后的生活和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2 初中语文写作教学的现状
作为初中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写作的教学一直是让老师和学生比较头疼的问题。语文教学似乎更加注重的是工具性和应试性,缺乏基本的文学素养的培养和人文精神的塑造。这种传统的教学理念使得初中的语文教学缺乏基本的科学性,违背了写作方法和内容的规律性,取而代之的是技巧性的写作和章法式的考场作文,这些纯粹都是为应试准备的,违背了初中语文教学应该遵循的规律性、趣味性和人文性。这些教学目的和方法的混乱导致了学生的作文都缺乏真情实感,言之无物,内容缺乏真实性,纯粹是无病,缺乏必有的感彩和真情实感,成为初中语文教学的败笔之作。如何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如何使写作质量更高,是初中语文写作教学所面临的重要课题。写作能力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是综合素养的一个重要体现。在写作的过程中可以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这是踏上工作岗位不可缺少的能力。在写作的过程中可以进行自我学习和积累,可以更好的培养发展性。同时,写作过程还是一个自主学习的过程,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可以进行探究活动,可以更好地把握和领会语言和文字的魅力,提高文学素养和语言领会能力。
3 提高初中语文写作教学质量的对策
3.1观察生活,寻找写作素材
生活是真实的,是鲜活的,是写作取之不尽和用之不竭的宝贵资源,闭门造车是写作忌讳的方式。初中的课堂写作教学要把课堂的教学内容进行延伸和拓展,要积极的向外进行辐射、把空洞的和枯燥的课堂教学与丰富多彩的学校生活和社会实践活动结合起来,用鲜活的事实和真实的生活打动学生,让学生真正觉得有话可说,有感而发。学会观察是写作的重要一步。在观察的基础上进行思考、积累和表达把新颖的素材用语言文字的形式进行整理和发挥。
老师平时要注意对学生进行训练,要及时地把所看到的写成文字,注意对生活现象进行表达,习惯用文字的形式记录生活现象,做到熟能生巧和习惯成自然,把对生活的感知和热爱,以及对生活的感悟转化成文字,这样可以更好的养成良好习惯,培养理性思维和感性思维方式。平时注重积累,在需要时才会做到厚积薄发,才会有足够的语言文字功底进行写作,才会有充沛的感情。
3.2多练基本功,列好提纲,多借鉴别人的文章
在写作之前要列好提纲,只有提纲才会显示出明确的思路。要写什么,要表达什么,要有一个大体的思路,做到心中拥有数,这样才会表达出想要表达的中心思想,才会达到预期的写作目的。另外,提纲还可以约束写作内容,避免天马行空,想到哪里就写到哪里。如果没有事先列好提纲,很容易出现跑题的现象,远离中心思想,达不到预期的写作要求。所以,在教学中要强调列提纲的重要性,并且要在实际的教学中进行强化和监督,督促学生注意到这一点,并且要努力执行。积极主动的帮助学生养成列提纲的良好习惯是一个极其重要的教学环节,这是写作的基础。
3.3教师要做好修改和批改工作
初中生的作文需要老师用心修改。修改作文也是初中语文教师的一项重要工作之一,是教学的重要环节。教师的批改工作将会很大程度上影响到学生的作文质量以及坏习惯的改正和良好习惯的养成。但是,传统的教师修改不容易让学生领会作文的不足之处。在这个环节中可以采用学生之间相互批阅和相互修改的方式。批阅之前老师要讲解清楚注意哪些闪光点和哪些不足之处,让学生心中有数。互相批改可以快速的发现别人的闪光之处,进行对比较会有更大的进步,会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在发现别人不足之处的同时也会反省自己,更有利于改正错误和避免新错误的出现。最后再由老师进行汇总和批阅。
3.4扩大知识面,增加阅读量
大量的阅读一直是写作的重要法宝。阅读可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可以学习作者的写作思路,可以潜移默化的学习作者的遣词造句。让学生进行大量的优秀文学作品的阅读,不仅可以在写作上起到直接的作用,还可以陶冶情操,塑造高尚的人格,完善思维体系,为写作提供坚实的基础。阅读是一种需要长期坚持的活动,要养成习惯,才会潜移默化,才会学习观察的思路和方法。在阅读中提高写作的水平一直是备受推崇的好方法,老师要在这方面加倍努力。
参考文献:
[1]张学忠.写作教学几个可操作性做法[J]。文学教育,2009(10)
篇9
一、运用教材,力求做到文道统一
叶老说:“语文是交际和交流思想的工具,它既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而且是一门以情动人的艺术。”选编在语文教材中的篇章,大多都是见解精辟、文情并茂的优秀作品,思想底蕴深厚,人物刻画生动,绘景状物逼真,而这些都离不开遣词造句、布局谋篇。所以,讲授教材,就应抓住语言文字,反复推敲,真正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深入思考文章的内涵,从而感染学生,做到文道统一。比如,讲《谈骨气》一文时,根据衡量骨气的标准,以“坚定不移地为当时的进步事业服务”加以阐发本文由收集整理,无论什么时代、什么阶层的人,只要他做的事是为当时进步事业服务的,他就是有骨气的;再抓住“每个时代都有很多有骨气的人”这句话,让学生举出自己知道的事例,不仅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而且对骨气有更深层次的理解;最后,再结合无产阶级的骨气,谈谈跨世纪的一代该如何做有骨气的人。这样层层深入地挖掘文章的思想意义,才能提高学生的道德修养,达到文道统一。
二、鼓励多思善想,促使学生大胆质疑
中学生对各种事物都充满好奇,喜欢天马行空的想象,所以教师应鼓励学生多思善想,大胆质疑,这不仅可以使学生的想象力得到充分发挥,而且能提高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如:学习《草船借箭》时,学生毕晓说“如果鲁肃不帮诸葛亮怎么办?”学生李征对答:“诸葛亮就请别人帮忙。”毕晓说:“如果鲁肃在周瑜处泄密怎么办?”李征说:“诸葛亮早已安排好密探,跟踪鲁肃。”刘飞说:“如果三天后没有大雾,诸葛亮借不到箭怎么办?”韩英说:“诸葛亮有三十六计,心中已有‘走为上计’的打算”……在争辩的过程中,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提出自己的见解和异议,不仅使学生的口才得到了锻炼,而且也提高了他们学习的积极性,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三、培养绘画能力,发挥学生想象力
为了帮助学生加深对所学内容的理解,发展学生的想象力。教学中,我还让学生根据课文内容自己动手画画。如杨万里的《宿新市徐公店》这首诗,反映了作者热爱农村生活的思想感情,在学生理解了这首诗的诗意后,我让学生画了一幅描绘农村田园生活的图画,学生兴趣盎然。这样,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培养了学生的绘画和审美能力。
四、运用语言魅力,激发学习兴趣
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布鲁纳说:“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教材的兴趣。”要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首先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充分发挥语言特有的感染力、说服力、动之以情、授之以趣。用语言本身去吸引学生,精心设计课堂教学的每一个环节。在教马克.吐温小说《竞选州长》之前,我先给学生讲马克.吐温的一件轶事:马克.吐温在发表《竞选州长》之后,曾经在大街上遇到了纽约州州长霍尔曼。霍尔曼见到这位大名鼎鼎的小说家,极端仇视,对他说:“马克.吐温,你知道世界上什么东西最坚固吗?什么东西最锐利吗?我告诉你,我防弹轿车的钢板是最坚固的,我手里的子弹是最锐利的!”马克.吐温听了微微一笑说:“先生,我了解的跟你不一样,我说世界上最坚固的最厚实的是你的脸皮,而最锐利的是你的胡须。你的脸皮那样厚,可是你的胡须居然能刺破它长出来了,还不锐利吗?”讲到这里,学生们哈哈大笑,在笑声中我立即引入课题,要求同学们说说马克.吐温
的语言有什么特点,大家异口同声地说:“幽默、辛辣、讽刺性强。”我说你们读一读《竞选州长》这篇小说更能了解马克.吐温语言的幽默性,这个开篇看似闲笔,却调动了学生的兴趣,从而,主动的去学习文章,这就是激发兴趣在语文教学中的效益。
五、利用电教手段,激发学生情感
教育家赞可夫说过:“学生积极的情感、欢快的情绪,能使他们精神振奋、思维活跃,形成新的联想。而消极的情绪则会抑制学生的智力活动。”语文教学如何激发学生的情感,我认为利用现代的电教手段(如幻灯、投影仪、录像、录音、电视、电脑等)是非常重要的。它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在意境里赏美,在兴趣中生情,在愉悦的氛围中得到知识的积累。在讲《谁是最可爱的人》时,为了让学生了解战士崇高的品质和精神境界,树立起“向他们学习”的决心,我先用录像播出一段“抗美援朝”的记录片,让学生亲眼目睹志愿军战士在战场上奋勇杀敌的事迹,然后我又满怀激情地向学生讲述自己知道的“抗美援朝”故事,同时又结合1998年6月全国发生大面积水灾时,解放军“抗洪抢险”的英勇作为,使他们真正感到我们的战士是最可爱的人,从而激发他们对“钢铁长城”的热爱之情。实践证明,运用现代教学手段进行多媒体教学,视听结合,可以激发学生情感,加深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充分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获得课堂教学的高效率。
六、以文学作品为媒介,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教育家叶圣陶说:“教师不仅要授于学生以各种知识,尤其重要的在于启发学生,熏陶学生,让他们衷心乐意向爱美、创造美的道路昂首前进”。语文教学除了在德育、智育等方面培养学生外,还应该通过丰富多彩的文学作品激发学生对美的感受,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这就要求语文教师在钻研教材时,要使自己从“境”中见到“形”,从“形”中领略“美”,从“美”中产生“情”,再以自己精湛的教学艺术,激发学生的审美情趣,把科学美和艺术美有机结合,并熔语言、造型、视听于一炉,以作品为媒介,在学生心中架起感受生活美、享受艺术美的桥梁。在引导学生朗读《沁园春.雪》时可以想象着自己正置身于“广阔无垠、白雪纷飞”的北国大地,或正站在雪峰之巅,极目远眺阳光照耀下银装素裹的世界,从而真切的领略作者“倶往矣,数风流从物,还看今朝”的英雄气概。让学生在享受美的过程中,激发他们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和民族自豪感。
篇10
那么用什么方法使随文练笔得到改观,让它既合乎原文又变得优美深邃呢?通过实践,我觉得采用“等待”策略,让练笔出现了峰回路转、柳暗花明的新局面。因为等待,让学生有了深入阅读、理解课文的时间,有了尽情阐述想法的机会,有了发表自己见地的舞台,从而提高与彰显自己的写作水平。
1抓时机,激发吐的欲望,诱发写的冲动――想写是前提
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练笔首先要让学生有写的欲望与冲动,这是决定练笔成功与否的关键。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深入钻研教材、文章结构、布局谋篇,善于留意文章的精彩部分,寻找写的突破口,适时营造写的契机,让学生有材可写、有话可说。让随文练笔体现写的价值。
1.1令人回味处。有些文章为了表达的需要。常在某些情节处戛然而止留下一个空白,以起到意犹未尽、令人回味的作用。针对这样的点,我常要求学生根据故事情节、事物变化过程等进行合乎情理的补充,把它潜藏的内容扩充出来,让文章变得更加立体与丰满。如《和他的大黑骡子》一课中有这么一处描写:“枪声响了,向着斜倒下去的大黑骡子,缓缓地摘下了军帽……”这一处的省略号,包孕着许多内容、许多情感。在深切了解过草地的历史背景、了解后,我适时让学生补写,让学生走进彭总的内心,从他的一言一行中揣摩他的无奈、不舍、悲痛,让学生更加了解彭总伟大的一面。
1.2给人启迪处。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借练笔挖掘文章含义深刻的地方,两只眼看课文,从主人公的精神中,从故事包含的意蕴里,读懂语言文字背后潜藏的意思,思索人生哲理,感悟生命价值,明白处世道理,从而铺垫人生,积淀阅历。如学了《最大的麦穗》、《爷爷的芦笛》、《山谷中的谜底》等课文,就可引导学生根据文章中心段落,结合生活实际畅谈感受。它可以开启学生心智,洞察生活,诠释真理,启迪人生,明白真谛。虽然学生的话语可能稚嫩。但字字珠玑,是他们思考后发自内心的感言,如纯净的心灵鸡汤滋养了他们心田。
1.3评价人物处。在随文练笔时,可让学生来评价人物,因为学生对人物的评价过程也是反省自躬的过程。学生虽以旁观者、局外人的身份评述人物,但他们也在对自己进行全面剖析,走进文本与文中人物进行比照,“以人为镜”,从人物身上感受为人处世等方法,让自己走向成熟。如学了《草船借箭》,可评评曹操、诸葛亮;学了《林冲棒打洪教头》,可分析分析林冲与洪教头等。让学生结合课外阅读,抓住人物特点,洞察人物内心,思接千载,视通万里,在冷眼看人物中全面、正确地看待人物,剖析、评价人物,从他们的个性特点上观照自己的影子,以达到反省自躬之目的。
1.4感悟佳景处。文章是案头之山水,山水是地上之文章。语文教材中的内容丰富多彩,不局限于人物与事件,还有许多描写名山大川、江河湖海的佳作。面对这样的美文,面对这样的美景,可让学生通过阅读理解,借助生活,抓住文本中的空白点,用练笔还原表象,用自己的生活积累补充文本画面,使“案头之山水”活起来、美起来,成为“地上之文章”。如古诗《游园不值》,作者以凝练优美的笔触,用寥寥28字描绘了美妙的春景。为了把这幅美景再现,可让学生把诗文解压、还原,让语言文字膨胀起来、丰富起来,感受美景。
1.5放飞想像处。学生是最富想像力的一个群体,天马行空、异想天开是他们的专利。他们常常在现实和想像世界之间自由驰骋,甚至有时模糊了幻想和现实的界限。这些想入非非的幻想、标新立异的见解。是智慧的花蕾、创新的萌芽。因此,让学生自由地在精神家园中徜徉,他们创造的灵感就会在笔端汩汩流淌,斑斓的神奇之梦就会在纸上尽情挥洒。教学中,我利用文本让学生投身虚拟世界,想像神奇时空,进行想像训练。如学了《神奇的克隆》,写写《假如我能克隆》;学了《火星――地球的孪生兄弟》,写写《漫游火星》……通过放飞学生的想像,反映出他们真挚的童心.展现他们非凡的想像力。
1.6知识创生处。“不以写作知识为纲。但学生掌握一定的写作知识并化为写作技巧是必要的”,“写作知识的教学力求精要有用”。可见,练笔还应延续与创生知识。
现行的语文教材,大都是古今中外的名家名篇从遣词造句到谋篇布局,从语言文字到思想内容,起承转合,匠心独到,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因此在随文小练笔时,可挖掘教材中的某些知识点,精选学生练笔中感到困惑或是课文中着重体现的内容,引导学生仔细揣摩,反复吟诵,熟记于心,然后有的放矢地进行练笔,以“润物细无声”地把知识传授给学生。
2给时间,培植写的信心,培养写的能力――能写是关键
2.1课前感知。“言为心声”,要写好练笔,课前预习至关重要,它是学生与文本进行的第一重对话。在预习时,学生与文本倾心交谈,表达真实思想、真实感情,展示阅读原生态。学生从整体入手感知全文主要内容。结合句子片段斟词酌句,走向文本质疑问难。虽然感悟只停留在粗浅的阶段,但为语文课上的“熟读”、“精讲”做了充分准备。
如果说文章是一条迷人的溪涧,那么课前阅读是让学生自己下水享受溪水的过程。在初读过程中,语言文字世界的博大与深邃、清灵与鲜活,在他们头脑中深深镌刻,从而唤醒学生潜在的阅读情趣,在情趣的孕育下,转化为内心世界的灵动与真诚,继而在洁白的纸上释放个性的体验与感悟。
2.2课时碰撞。课前,学生经历了自读、浅悟、质疑的过程,就能较快进入课堂学习状态。学生在教师的引领下,沉浸文本思考感悟,在探究、研读过程中,来来回回地潜入文本,与作者的情思贴近,与文中的主人公交谈,多元扁悟,感受形象,体察情感,为“疑”而读。为“疑”而思,为“疑"而学。师生、同学间思维的碰撞,产生多元的感悟,智慧的火花如百花盛开,学生在思考、倾听、交流中全方位地接收着精辟的见解,为适时的练笔储备着资源。
2.3课后提升。朱熹说:“大抵观书先须熟读,使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口。继而精思,使其意皆若出于吾之心。然后可以有得耳。”“出于口”,只是把握了语育的表层。而“出于心”才达到了语言的深层。从表层到深层的理解。只有通过思维才能实现。经历了课前预习与课时碰撞、“学生、教师、文本”的深沉对话后,学生思维豁然开朗,感悟比课前深刻,看法比课前深邃,课后的练笔成了学生心扉敞开后的真情流露,思维碰撞后的智慧释放。因为阅读是一种由浅入深的理解,在不同阅读阶段有不同的阅读理解,阅读得越深入,理解得越透彻。课后的反思,是学生站在较为高远的地方重新审视文本,再次与文本倾情对话。这时的对话,由于学生的思维、情感、体验,随着教师的点拨引导发生了变化,因此批注较前有了质的飞跃,更理性、更深层、更有见地。
3搭平台,注重评的过程,展示写的成果――会写是目的
文章不厌百回改。《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要学生学会修改习作,但“当局者迷,旁观者清”,身在此“山”中的学生,往往不能真切地看到自己练笔时的“庐山”真面目,因此依靠个人力量很难将习作修改到令人满意的程度。只有在自改的基础上,结合众人智慧才能把练笔改得更臻于完美。因此,教师要多方搭台,给学生评议练笔的机会,鼓起学生勇气展示写作成果,使其在交流、切磋中充实自己的内存,优化自己的语言,提高写作水平。
3.1组际交流,各抒己见。小组的建立要按照“互补互助、协调和谐”的原则,特别要有利于成员之间相互帮助、监督、竞争、合作。教师综合学生的学习基础、能力、特长、性别等因素把学生编成若干小组,应做到“差异组合、男女搭配、自由组合”。小组长主持小组活动,组员当评委,组织大家轮流阅读练笔,要求每个成员按每次练笔不同的侧重点评价练笔,充分发表各自的意见,增强群体意识,团结互助,正当竞争,从练笔的内容、结构、文采等多方面多角度地提出修改意见,进行交流、争辩,提高习作质量,共同创作出满意的作品。
3.2相互切磋,取长补短。“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在各组学生完成练笔交流、评价的基础上,我又鼓励他们寻找各自切磋的对象,如与写作水平比自己高超的或旗鼓相当的同学交换习作,进行互相评议。学生在评议过程中,每一句话都要认真阅读、反复推敲,抓住要点实实在在地评价同学的练笔,做到褒贬有加,遇到疑难之处可征询老师、同学的意见。在切磋中,要欣赏、学习别人的优点,汲取他人的长处,及时内化为自己的收获,并运用于自己的练笔中。让每个人都有机会获得成功感,也使学生在与同学的交往、学习中逐渐形成用他人的眼光看问题、向他人学习的能力、交往合作的能力,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激发学生的好胜心,在学习中展开良性的竞争。
3.3当众寅读,全班品评。在自我修改、组际交流、同伴切磋后,学生的练笔不管结构还是内容,抑或语句和文采,较前有了很大的改观。这时,教师可挑选学生当众宣读,在选择时兼顾好、中、差三个层面,选择代表性的练笔,尽量让不同的学生在品评中都有不同的收获。其他学生有的放矢地听、评,做到评之有理,评之有据,对一些不能达成共识的地方作全班性探讨,在品评中再次让学生吸收与汲取,并感受“山外有山,人外有人,强中更有强中手”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