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暗时代的人们范文

时间:2023-03-29 11:14:3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黑暗时代的人们,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黑暗时代的人们

篇1

【关键词】中世纪;章法结构;紫色;看得见风景的房间

已经有人在论文中探讨过《看得见风景的房间》(ARoom with a View)中“view”的象征意义和引申出来的:乔治·爱默生与父亲的对话:“我有一间可以看得到美景的房间(I have a view)。这是我的儿子,他的名字叫乔治,他也有一间可以看得到美景的房间(He has a view,too)。如果你们愿意的话,我愿意把我们的房间让给你们去住。”及女主人公露西的姓“Honeychurch”的寓意。

本文欲从小说的目录“中世纪的遗风”和“中世纪的结束”,紫罗兰的紫色的象征含义,及小说的“章法结构”来做小说的分析。

中世纪(Middle Ages)(约公元476年-公元1453年),是欧洲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主要是西欧),由西罗马帝国灭亡(公元476年)数百年后,在世界范围内,封建制度占统治地位的时期,直到文艺复兴时期(公元1453年)之后,资本主义抬头的时期为止。“中世纪”一词是从15世纪后期的人文主义者开始使用的。这个时期的欧洲没有一个强有力的政权来统治。封建割据带来频繁的战争,造成科技和生产力发展停滞,人民生活在毫无希望的痛苦中,所以中世纪或者中世纪的早期在欧美普遍称作“黑暗时代”,传统上认为这是欧洲文明史上发展比较缓慢的时期。

中世纪或者中世纪的早期在欧美普遍称作“黑暗时代”,既然是“中世纪的结束”,那就意味着“黑暗时代”的结束。也象征着人们封建思想意识的结束,曙光开始照耀在每一个人的身上,人们的思想开始解放,不再受到传统思想的束缚,开始寻找属于自己内心的自己和自己想要的生活。露西同乔治的结合就是打破了“中世纪”思想的约束,开启“黑暗时代”的钥匙,冲破世俗观念,结为连理。

小说第二部分以“中世纪的遗风”来开头,首先意味着小说的故事进程要受到封建遗留思想的制约和影响。这个阻力就是来自中产阶级腐朽的价值观和习俗,而塞西尔就是这个阻力的代表。刚从意大利旅游回到家,露西不久就与塞西尔订婚,他们的故事就在这个“阻力”身边慢慢地开始起程了。“中世纪的遗风”阻碍思想和人身自由的前进,而露西是“遗风”的叛逆者,她想追求自己属于自己的婚姻,但又迫于中产阶级腐朽的价值观和习俗而不敢显示自己的内心世界。

小说最后一节的标题是“中世纪的结束”,则象征着两人的爱情是冲破“黑暗时代”迎来黎明的明天。结束与开始在这里象征着露西与乔治的爱情是在如同“中世纪”的环境下开始,并冲破中世纪黑暗的阴影束缚,走向黎明,走向属于自己的恋爱空间。

小说以“河水把冬天的积雪冲进了地中海”做结语。“河水”指意大利社会和文化,而“冬天的积雪”则指露西心中笼罩的中产阶级腐朽的价值观和习俗。福斯特将英国人的文化身份置于意大利文化背景中加以审视,希望通过意大利文化将英国人从僵硬的道德教条从解救出来。福斯特为何将解决当时英国社会世俗之风的希望寄托于“他者”文化。

乔治在紫罗兰花丛里“一时打量着她(露西),好象她是突然从天上掉下来似的。他看出她容光焕发,花朵像阵阵蓝色的波浪冲击着她的衣裙。他们头顶上的树丛闭合着。他快步走向前去吻了她”,美景中的天人合一似乎使这一吻有了自然的必然性,文字所浮现出的佳人相拥意象令人回味无穷。

在紫罗兰丛中给予露西猝不及防的吻,乔治以这种方式向露西表达了自己的爱情。因为这种爱的方式让人回味,让人铭记于心。

紫色代表高贵,常成为贵族所爱用的颜色。紫色在基督教中,代表的意义是哀伤。紫色也代表胆识与勇气。

紫色是贵族所喜欢的颜色,在这里衬托两人爱情的圣洁,是高贵的爱情。同时他们的爱情又充满了淡淡的哀伤,因为是来自两个不同阶级人物的爱情,要冲破这个阶级界限是需要更大的勇气和胆识,因此紫色又代表这勇气与胆识。

小说的章法结构也是一个很明显的象征手法的运用。小说开始时叙述的是露西在表姐的陪同下去意大利旅游,在意大利呆一段时间后又返回英国,这如同一个圆形的结局。即是由来有回。第二部分,开头的标题就是“中世纪的遗风”,结尾的章节是“中世纪的结束”,这又是一个圆形的结局。同时,目录同含有露西对周围的一切人撒谎:“对乔治说谎”,“对塞西尔说谎”,“对毕比,霍尼切·弗雷迪及仆人们说谎”,“对埃默森先生说谎”。对周围的一切人说谎就自身是一个圆形的结构氛围。第十四部分“路西勇敢地面对外部的局势”与第十五部分“内部的灾难”,这由外到内,有自我到周围构成一个圆形的轮回模式。

篇2

那昂然于碧海蓝天的巅峰伟人们啊,他们用自己辉煌的业绩向世人阐释了一个真理——历史上,所有伟大成就的创造者,他们都选择了一条相似的路——一条为庸俗之辈所恐惧和鄙弃的通天大道!

他,二十岁离开故里漫游天下,胸怀大济苍生的宏愿。但是,当他耳闻目睹了朝廷内的种种黑暗现实后,眉峰忿然皱起,挥笔书下一句“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便毅然决然地摘下翰林高冠,重新开始游历四海的浪漫生活。面对人生的岔路,李白明智地选择了那条通天大道。“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若不是他举足踏上这条路,恐怕诗坛上也难以留下这些千古绝唱吧?!

他,黑暗时代的叛逆者,田园诗派的开启人。“五斗米”引诱他弯腰屈膝时,他微笑着摇摇头,朝另一个方向走去——他选择了田园,选择了,选择了烈酒,选择了梦中的桃花源。是因为一时愤世就妄下抉择吗?不。陶渊明那充满淡泊与智慧的傲岸目光,早已看穿了那个时代的本质。他明白,在那伸手不见五指的天地间,唯有宁静的田园是他的通天大道。于是,他走上了这条道路,创造了另一种人生的高度。

远方,一道道耀眼的光芒在峰顶闪烁,我遥望着这人类智慧结晶的圣火,我想,只有巅峰伟人们才有能力和资格来点燃它们吧!

从先哲们用科学的目光看待世界起,人们便明晰了眼前的一条通向人类认知最高端的大道。在这条道路上,曾有无数真理的坚持者被无知的教会所指责、判刑、甚至处死。先是苏格拉底的哲学思想被认为是“宣扬新的神明”,最终被判死刑;后有哥白尼的“日心说”被神论者压迫了半个世纪;而支持这种假说的伽利略又被终身软禁……尽管人们都知道通天大道上荆棘丛生,但是他们仍无所畏惧,即便由此牺牲。因为他们既然选择了这条真理的道路,就要坚定不移地走下去!

这也许正是伟人们不同于常人之处吧!

人与人的对比会让弱者的本性更加明显,时代与时代的对比则能让人更清楚那“通天大道”是什么样的。

今天的我们,海滩边无人问津的粒粒沙石。在我们周围,天天有变成珍珠的,也天天有被风浪销蚀的。也许我们只看见那些仍然是沙子的沙子享受着安逸的快乐,却不曾知道那些成为珍珠的沙子得到的是另外一种怎样的快乐。

篇3

他告诉我,自己在上海某高校学经济学,除了专业学习外,他将大部分时间放在了人文阅读上。高中时老师推荐的一些书,当时没有时间读,现在陆续补上,获益良多。我问他是哪些书,他说除了文学名著,还涉猎了如汉娜・阿伦特《黑暗时代的人们》《极权主义的起源》、萨义德《知识分子论》一类书,对独立知识分子、极权主义等关涉现实的重大主题,有了一定了解;读书的过程则如同树的生长:沿着一位作者、一本书、一个主题深入阅读,延伸阅读,就如同枝叶围着着主干不断生长,在阅读中,生命的根基深入土壤,枝叶则朝着自由的天空舒展。和周围的同学相比,他有一个相对自足的精神世界,对未来也有明确的规划,因此少了许多盲目和浮躁。

他还说起同在上海的几位同学经常联系,交流阅读心得;到对方宿舍去,第一件事就是看看书架上又多了哪些新书。有一位高中时代热爱诗歌的同学,现在学的是计算机专业,生活的两大内容即编程和写诗。他在数学语言和诗歌语言间徘徊,乐而忘返,还为自己找到了理论依据: 据说诗歌和数学同为人类最古老的发明,牧羊人计算绵羊的只数产生了数学,祈求丰收的祷告衍变为诗歌。自己在这两大发明中获得的宁静和喜悦,虽千金而不易。

听了这些,我很为他们高兴。许多理科的学生在高中毕业后就停止了人文阅读,除了专业书、英语书之外,基本不读书。他们的精神成长就此停滞,甚至日渐倒退――高中时获得的有限的人文滋养很快干枯,精神园地一片荒芜。即使是文科的学生,或囿于本专业,视野狭窄,或受社会风气熏染,急功近利,能沉潜读书者,少之又少!相关调查显示,我国的国民图书阅读率最近10年呈持续走低态势,整个社会的读书风气日趋快餐化、娱乐化、恶俗化、商业化。一个不读书的民族,将有什么样的未来?

语文教育如仅仅着眼于考试,将造成何等严重的后果,这本是常识,也是教育界人士的共识。但知易行难,工作在教育一线的教师们,都知道分数和升学率是如何让常识不“常”,共识不“共”的。

我敬重的前辈王栋生老师对于语文教育的目标曾有精要的概括:“让学生喜欢语文课,让学生喜欢语文学科,让学生有终生学习语文的意识。”如果多年的语文教育仅仅为升学服务,高考将成为语文学习的终点。如果让语文教育回归它的本质,高考将是一个新的起点――高考之后,学生将进入更自由、更广阔的阅读天地与生命空间。

作为一线的语文教师,难道只能停留于感慨与批评,实际上却不作任何努力?难道只能在应试的大潮中随波逐流,甚至推波助澜,分一杯羹?

篇4

6月29日到7月30日,一个月的时间,杨德昌、伯格曼、安东尼奥尼,3位影像大师像是约好,匆匆在这热辣的季节里离我们而去,让这个夏天充满回忆。

之所以我们这个世界还没有沉沦至沉默的全部,就是因为在如此窒息的时代里,总会有不肯沉默的少数,无论多么少,他们总会存在。

这便是我们纪念他们的理由。

杨德昌属于少年,拒绝沉湎虚伪或在青春还没到一半就感叹“我觉得我已经老了”的年轻病患,可以在他的光影之中尽情开膛破肚、宣泄愤怒、嘲弄权威、砸碎面具。他的作品是刽子手和盗窃犯的聚集地,这些从来不在节日互寄圣诞卡片的边缘人,寻到一个免费场所得知了彼此的存在,暴怒并且感伤。

伯格曼属于幻境,玄妙的感觉从瑞典乌普萨拉小镇蒙蒙的雾霭中就开始了。这个从36岁起便开始向世界传道的男人,用电影读懂了社会,读懂了死亡与痛苦,甚至读懂了宗教,他将每一部作品化为投向众生的长矛,擦亮地狱的魔灯和撒旦对弈,89岁这一年,他决定把问题留给上帝。

安东尼奥尼属于哲学。这位先生一生中的绝大部分时间,都在诠释一种怪异可怕的美, 他总是倾向于迫使他的演员保持沉默,或者用念电报的方式读台词,他更愿意用场景本身来代替传统的辅助元素,他坚持说这是“内心写实主义”。

永远的青春期

1956年,34岁的伯格曼让两个东征归来的十字军骑士和死神下棋,这个镜头在西方世界引起了轩然大波,正值壮年的伯格曼用最激烈的方式表达了他的世界观和对信仰与生死的、伟大又充满痛苦的思考。而此时距安东尼奥尼拍摄第一部作品起已经过去6年了,他并没有获得大众的认可,《不戴茶花的茶花女》、《失败者》、《小巷之爱》、《女朋友》……奖项倒是捧回几座,但反应平平,也许这是他的创作瓶颈期。没有人告诉他,四年之后,一部《奇遇》将会使他蜚声国际。同一时期,东方的一个小岛上,一个男孩对这一切一无所知,要等三年之后,他才得考上建国中学初中夜间部,这个热爱漫画的男孩经常在墙壁上涂鸦,街道就是他的作品。多年之后,他将自己略显孤寂的少年生活用胶片记录了下来,据说那是一个叫牯岭街的地方。

即使,他们中有人拍了一部叫《中国》的纪录片后,得到了来自祖国意大利和中国的双重鞭挞,使得这部纪录片的放映时间整整迟到了32年,在他垂垂老矣已经扛不了摄影机之时,他仍旧是说:“去中国吗?我们一起走,赶快。”即使,他们中有人被诊断出罹患大肠癌,他依然风尘仆仆地抱病到嘎纳电影节担任短片单元评审团主席。即使,他们中有人胆敢3次失约嘎纳――这明显是不招待见,他还是宁愿呆在人迹罕至的费罗岛上离群索居。

这3个人的脑子一定出了什么问题,使他们的心智的一部分,永远停留在了青春期。

那些逼仄的选择

我们如果在翘完班灌够啤酒唱完卡拉OK神情专注地抠手指甲缝里的泥时,用闲着的脚趾头想想,其实他们做的事情足够简单:做自己。听上去多么熟悉。我们这个年代不缺少流行,尤其不缺少流行的特立独行,比如说“我要秀自己,有什么不可以。”所以我们目光所到之处都是向上向善的人类,盛世太平下的理想光芒格外耀眼,人人仿佛都活得遗世而独立。你肯定记得你的身边曾有人像苍蝇一般在你耳畔对你言传身教,大书特书自我的种种,你对他嗤之以鼻,同时在内心深处喊了一嗓子,“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因为你也有阳春白雪、高堂明月、情深深雨蒙蒙,因此你收纳了心灵的褶皱、赋予了悲悯的情怀、感受到世事之无常。

没有人告诉你,你其实不是欲求信仰而不得的布洛克和没有信仰的琼斯(《第七封印》.伯格曼,1956)。你不是小丑,不是演员夫妇,你不必和死神进行一场性命攸关的谈话和棋局。最后除了小丑之外,所有人都被死神带走,并且死于瘟疫。没有告诉你,你也不是小四(《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杨德昌,1991)。小四的爸爸因政治迫害而消沉到底,心爱的小明也跟小马好上了。陷入一片黑暗中的小四带着刀要找小马寻仇,结果碰上了小明,小明骂他:“你的意思是要帮助我来改变我是不是?你怎么跟别人一样啊,我看错你了……对我好,只是想要交换我对你的感情。这样你就安心了,是不是?你太自私了,我就跟这个世界一样,这个世界是不会改变的。你以为你是谁啊?”也许你以为你至少是一个英俊的男人,爱上了一个姑娘。那个姑娘是不是修女?当他告诉她,“如果我对你说我爱你会怎样?”“就像在光亮的房间点燃蜡烛。”冰冷的雨夜,他离开了教堂。(《云上的日子》,安东尼奥尼,1995)

他们选择了一条异常难走的路,在“正常人”眼里那里或许根本就没有路,所以他们思考的是我们没有想过的问题,做的是我们没做过的事,此种特立独行是无论如何都模仿不来的。顺理成章地,他们成为自然界的稀有金属。

镜头下的时代痕迹

电影毫无疑问地镌刻着导演独一无二的烙印,如果把电影看作是生活中的人、事件、情感的放大,那我们出演的这部电影的烙印,叫做时代。

“这是信仰的时期,这是怀疑的时期;这是光明的季节,这是黑暗的季节;这是希望之春,这是失望之冬。”再没有比狄更斯这段描写更精辟的时代寓言了。

很多时候时代都像是一个暴君,明灭交替却要它的子民臣服于脚下,反抗的结果是什么,看看《牯岭街杀人事件》里的小四就知道了。小四是杨德昌童年的一个侧影:因为战乱而离开家乡,毫无祖产,但却具备“非常独立的性格”,所以小四的脑袋不肯为任何人低下,老师、同学、甚至父亲。所以当小明说出“你以为你是谁”时,插向她的那把刀使她成为这自尊心可悲的牺牲品,然而隐藏在他们身后的台湾1960年,却毫发无伤。无奈,已经成为世上人们最习惯的感受,就好像一首歌唱到:寂寞很OK,一个人OK,习惯就OK。

如果说写实电影是一剂强心针,那么,口水歌就是一针麻醉剂。很矛盾吧?更大的矛盾在于《野草莓》。在拍摄《野草莓》前后,伯格曼和他的第三任妻子关系恶化,为此他无数次反思少年时代目睹父母恶劣关系时的感受,“我创造的这个角色(伊萨克,一个神父,一个令女儿失望、冷漠得令人窒息的父亲,编注),大家都说像我父亲,但其实彻彻底底是我……”时代在伯格曼的童年划下痛苦的痕迹,使他一生都无法自拔,人们从未见过一个如此痛苦的导演,身上永远都像背负着十字架,一次次在怀疑上帝的过程中叩问上帝,人类的救赎何在?(《处女之泉》)。

有人说,伯格曼离中国很远,离人类很远,那么拍摄过纪录片《中国》的安东尼奥尼是否离我们近些呢?倒也未必。《中国》虽然是一部有趣的纪录片,但从电影角度和政治角度来看都乏善可陈。况且他的创作方式也相当隐晦,刻意地使用大色块,以及通过灯光的运用来表达人与人之间的疏离和建筑质感,这些方式对于当代的普通观影者来说还很难接受,尤其是当一部作品需要用解构的方式去读懂的话,那么它拍摄的初衷就令人反感且怀疑:我们是为什么而纪念?是真正的他,还是我们心中的幻像?我们不妨看作这个时代对大师的误读吧:因为不懂,所以觉得好伟大,所以忧愁、感伤,但是无言。

不肯沉默的大多数

篇5

关键词:情感因素; 人体尺度; 人文尺度

Abstract:Emotion has been a popular word in the field of architecture。with the development of society ,people are more in need of a comfortable living space。This designers are required to take into account people's affective element and mental receptivity as well as basic design element。As for design principles,both human body dimension and humanistic yardstick should be considered in order to meet the need of the development of human beings.

Key words:affective element; human body dimension;humanistic yardstick

中图分类号:B845.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0422(2008)05-0098-03

世间万物都是有情感的,无论是社会中的人,还是我们平时所感知,所触摸的事物,情感无处不在,是艺术之本,创作源泉,而艺术品则是情感的最佳表现形式,建筑也正是艺术、情感、技术的结合,是人们可以享受到其使用空间的艺术品。也正是由于艺术中的情感因素,古希腊的雕塑、中国的书法以及德国的古典音乐才能璀璨于历史长河而经久不衰。

1建筑情感

“情感”这个词更多的时候是被人们理解为人与人之间的情感发生。随着社会观念的转变,“情感”二字广泛地运用于多种具象的事物中,也被人们越来越多地用来表达建筑,表达空间。这是由于社会分工把我们的生活设计成为越来越多地与建筑在一起的模式,无论是工作、学习、购物或是娱乐,我们无不是在建筑空间里;影剧院给人们提供了一个包容情感并供观赏的场所,在一个有限的空间里给予了人们丰富的情感慰藉;纪念馆、故居、祠堂、陵墓等空间,则能自然地引导人们的思绪,使人们沉浸于往事的悼念之中,这正是情感空间的魅力所在。空间正是有了情感的融合才生机盎然,使人感动。

建筑中的情感因素很多,我们在设计过程中首先必须满足建筑空间的人体尺度和人文尺度这两大方面,使之和谐。这两者的和谐则表现为一种“人与物,物与环境,物与文化”之间的和谐,“人”指的是建筑空间的行为主体。使用主体和审美主体,“物”是指建筑空间本身,“环境”是指人类所处的自然和社会环境以及生存空间,“文化”则是指设计师必须考虑不同文化、宗教、习俗等对建筑空间的影响。只有把握好这种尺度,空间才会有情感,才会和谐,才会丰富。常德市中国常德诗墙及保护长廊把人与物、物与环境、物与文化之间的和谐表现得淋漓尽致(图1~6)。

修建防洪墙,创建了一个常德诗墙,加高防洪墙能否再建一座常德城墙?长期以来,以“笔架城”为特征的常德古城墙声名久远,已成为常德城的一道风景,牢固地屹立在常德人民心中。为保护和拯救古城墙常德人民曾努力不止。加高防洪墙,有机会将防洪墙、诗墙和“城墙”融为一体,将人的情感融合于防洪墙上,又建古典式保护长廊相映衬,人们在欣赏诗墙的同时,了解到常德人民曾为这个城市不断努力奋斗的很多优秀事迹,诗墙保护长廊不仅保护了诗墙不受日晒雨淋,同时也保护了站在诗墙前欣赏风景的观光者。

2人体尺度

人体尺度主要包括人的生理机能和心理机能,是建筑空间的设计基础。室内空间的大小、高低、以及室内布置陈列,都取决于人体尺度,这里的人体尺度是指建筑大小与人体大小的相对关系,涉及具体的尺寸大小,考虑如何正确地反映建筑物的真实大小,避免大而不大,小而不小的现象,从人体最基本的生活机能出发来把握这种尺度感。在不同情况下,人体尺度的标准不同,其心理和生理的需要也不同。幼儿园要有幼儿园的空间尺度,这种尺度首先要符合未入学儿童的生理需求,同时也需要满足幼儿园人群的心理需要,以及整个空间对儿童潜移默化的影响。室内设计主要通过室内空间的大小,活动空间的大小,室内设置的高低,色彩的取向,室内明亮度的多少等问题来取决。功能不同的空间对人体尺度的要求也是不同的,同时心理感受也不尽相同。普通的工作间除了最基本的生理尺度,还要考虑个人空间的相对私密性等一系列心理需要,要做到互不影响,同时又要便于交流。而展览馆要求充分展示的空间,美术馆要求相对自由的空间,图书馆则要求相对严谨、安静的空间。在每个空间里,人体尺度是随时变化的,所以我们在进行空间设计的同时,必须对空间使用群体进行充分地考察了解,从使用群体本身的需求出发,从而创作出符合现代人需要的情感空间。

3人文尺度

另一个方面是人文尺度。人文尺度有多种含义,最重要的是建筑的地域性,建筑无不生长于特定的地域中,不同的地域文化会造就不同的建筑形态和空间风格,地域文化涵盖很多,包括它的地域特征、生活方式、民族文化、地形地貌、气候条件、建筑材料的地方性等种种因素,地域文化往往烙印在居住者的精神追求及生活方式中,使得建筑的空间布局、使用方式、建筑特征都不相同。对一个地方建筑传统的深入了解和对空间的仔细研究有利于建筑设计的地域性特征的形成。我国江南雨水比较多,它就需要比较开敞通透、遮风避雨的建筑,例如竹楼;北方气候比较寒冷干燥,考虑到建筑的保温需要,建筑浑厚凝重。

建筑之美源于自然,源于生命。在不同的时代,不同历史背景下,人们的审美价值就不同,这就直接影响着建筑空间。朗香教堂是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勒・柯布西耶一件最引人注目的作品,位于法国威斯吉斯山顶,粗犷的建筑外观和雄浑的材料质感直接把人们带进了艺术般的情感殿堂之中。巴黎圣母院诞生于中世纪的欧洲封建社会,这个时期的精神支柱是基督教,中世纪是上帝主宰的时代,是神灭掉人的最黑暗时代,而巴黎圣母院的建筑空间是封建统治阶级利用基督教麻痹和毒害人民的工具,整个教堂空间威严、阴森、黑暗,它体现更多的是统治阶段的政治利益。所以我们说建筑是有情感的,建筑空间反映现实的社会,现实的宗教思想,这也是不同时代,不同社会历史背景影响下的人们审美价值的不同取向。

人们在使用城市与建筑空间的同时,都会进行着不自觉的情感交流,从而获得喜怒哀乐等不同的感受,因为建筑是有情感的,空间是有情感的,环境是有情感的,只要我们把情感当作构成空间的主要因素,从人对空间的真实感受出发进行设计实践,才是真正的“以人为本”的设计思想。只有在生存空间中注入更多的情感,我们的社会生活才会更加丰富生动,充满活力。常德市城市防洪墙上,共嵌书法家书写的诗词1267首,石壁画43幅,被称为“世界上最长的诗书画刻艺术墙”,把城市防洪建设与文化、休闲结合起来,一举多得,即可以增强城市防洪能力,又提升了城市的文化品位,让常德人民的生活更加丰富生动、充满活力。

只要我们把情感当作构成空间的主要因素,我们就会发现情感空间无处不在,设计师会用情感创作空间,就会使人耳目一新。现代人的情感状态和传统的精神之间虽然有着巨大的矛盾,但也一直延续这样的文脉,对于情感空间的设计,我们需要用极大的热情去获得,所有的东西都在那里,一切都要看我们的努力和对情感的把握。

参考文献:

篇6

一、什么是关键字词

在理解阅读文段中关键词、句的含义和作用前,首先要了解什么是关键词、句。那么,什么是关键词、句呢?我们可以从以下5个方面来判断:

1.标志文章层次转换的关联词或过渡句

2.准确、生动、极富表现力的词句

3.对于理解文意起关键作用的词句

4.凸现人物形象和表现事物特征的词句

5.标志文章线索或主旨的词句

二、怎样理解文章中关键词句的含义和作用

在现代文阅读中,若能正确理解和分析这些词句,有助于把握文意和全文的主旨,那么,怎样理解文章中关键词句的含义和作用呢?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结合上下文,分析词语表情达意的作用

上下文,就是语言因素的语境。它对词语的意义有过滤作用,它能滤掉多义词中与语境不合的义项,只留下有关义项,它能滤掉有歧义的句子中与语境不合的意思,留下相合的意思。语境可使词义、句义更具体明确、内涵更丰富。下面我们来看以下两个句子。

(1)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朱自清《背影》)

(2)卢进勇蹒跚地跨过两道水沟。来到一棵小树底下,才看清楚那个打招呼的人。(王愿坚《七根火柴》)

以上两句“蹒跚”一词意思一样,但表达的作用不一样。前一句“蹒跚”意在表明“父亲”虽然年老体胖,走路腿脚不灵便,却坚持爬上爬下,穿越铁道,为儿子买橘子,充分表达了父子情深。后一句“蹒跚”则表现卢进勇跨越水沟时一瘸一拐,步履艰难的样子,有力塑造了一个带伤在雨后的泥泞草地上顽强追赶队伍的战士形象。

2.联系词语的色彩

同一个词,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感彩有了变化,我们看下面一个句子。

夺取全国胜利,这只是万里走完了第一步。如果这一步也值得骄傲,那是比较渺小的,更值得骄傲的还在后头。(《继续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

第一个“骄傲”的含义是“自满、自大”的意思;第二个“骄傲”的含义是“自豪”的意思。显然前一个“骄傲”是作为贬义词来用的,而后一个“骄傲”则是褒义词了。

3.结合时代背景和主旨来理解语句的深层含义

我提着这灵巧的小橘灯,慢慢地在黑暗潮湿的山路上走着。这朦胧的橘红的光,实在照不了多远,但是小姑娘的镇定、勇敢、乐观的精神鼓舞了我,我似乎觉得眼前有无限的光明!(冰心《小桔灯》)

结合文章的社会背景和思想内容,可以体会到其中语句的深层含义:小橘灯是小姑娘美好心灵的象征,那镇定、勇敢、乐观的精神,正是那个黑暗时代中的一线光明。最后一句是点睛之笔,既揭示了小橘灯在文中的象征意义,又升华了文章的主题。

4.以修辞知识来分析语句、体味语句的情味和含义

记叙文常以多种修辞方法使语句更生动、更形象、更有情味。阅读时,作一点修辞分析,理解可以更准确、更深刻,对语句中的情味感受更真切。

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园子里,田园里,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朱自清《春》)

“钻”字形象生动地表现出春草顽强的生命力,前面再用“偷偷地”加以修饰,又写出小草是在人们不知不觉中出现的,生动地描写了春草的活力与长势。“嫩嫩”“绿绿”则传神地写出春草的质地、色泽。抓住了这些词语,便会在头脑中浮现出一幅春意盎然、生机勃勃的春草图了,便会体会到朱自清先生对草的喜爱。

篇7

[关键词] 灵魂;《悲惨世界》;时代与人;局限性

大多数的影片都是根据小说改编的,越著名越经典的小说,改编的空间和价值也就越大,而著名作家雨果所著的小说《悲惨世界》一共有六个版本的电影,可以说是已经改编版本非常多的小说,由于影片与小说在艺术形式和内容上的表达多有不同,因此在影片中对于小说有一定情节和人物的重构,而这些重构有可能会引起原作小说内容的一些变化,这些变化又会体现出一种特定的艺术效果,比如让人对于当时的时代和社会有一定的思考,而这些思考,也是一些经典影片存在的价值所在。

一、影片《悲惨世界》对小说的重构

《悲惨世界》的剧情是一部彻头彻尾的悲剧,并且这悲剧并不仅仅是人物的悲剧,还包括时代的悲剧。

故事的主人公冉阿让刚刚结束了19年的苦役生活,他当年仅仅是因为偷一块面包就背判处了19年的苦役,他刚刚获释,但是由于曾经囚犯的身份,让他在生活中处处碰壁,他因为疲惫和困苦,偷了教堂的银器打算逃跑,但是没想到却被警察捉回,善良的米里哀主教却为他做了证明,说银器是他送给冉阿让的,并且通过自己的言行,感化了冉阿让,从此冉阿让化名马德兰来到了另外的一个小城,决定在这里洗心革面,好好过自己的生活,十年后,他已经成为一名成功的商人,并且因为自己的善举和成功,获选了市长。

但是由于冉阿让的相貌和善举引起了警长沙威的注意,沙威曾经在苦役场看到过冉阿让,并且在处理芳汀的问题上,冉阿让和沙威产生了分歧。芳汀是一名貌美的少女,她因为被人欺骗于是未婚生子,生下了私生女柯赛特,如今的芳汀命在旦夕,惟一的愿望就是想再看一眼寄养在别人家的女儿柯赛特。在这一时候,冉阿让知道了有另外一个人正在替自己受审,于是他最后选择了投案自首。冉阿让在芳汀的面前,承认了自己是苦刑犯的身份,这让芳汀绝望死去。冉阿让这一次被抓捕,判的是终身苦役,但是又一次他寻找到了时机,成功逃狱,他在柯赛特寄养的德纳第家,赎回了芳汀的私生女柯赛特,并且带着柯赛特逃到了巴黎,在巴黎,他又一次得到了短暂的平静生活。但是这样平静的生活,却止于贵族青年马吕斯爱上了柯赛特。当年的无赖德纳第撞见冉阿让,并且设计让马吕斯知道了他的苦刑犯的身份,德纳第被捕入狱,冉阿让又一次逃跑。

马吕斯和柯赛特陷入了热恋,这两人之间的恋情让冉阿让决定成全他们,但是在冉阿让讲清楚了自己与柯赛特的身世后,马吕斯却选择不原谅冉阿让,直到最后才选择了接受他。但是,这时候的冉阿让却只希望在自己死后,柯赛特能够为他立一块无字墓碑。

这是《悲惨世界》的最基本剧情,而根据这个剧情改编的电影,却对于这个剧情进行了一定的重构,而最主要的重构就是时代情节的重构和人物的重构。

(一)影片《悲惨世界》的时代情节重构

对于《悲惨世界》时代情节重构比较经典的就是1998年导演比尔・奥古斯特改编的《孤星泪》,这一部影片对故事情节进行了大幅度的改动与删减。电影相比较小说而言,是存在一定的限制的,其中最大的限制就是由于电影的时间限制,所以对于小说中的很多情节不能完全表现出来,比如说,在电影中就只将所有的视线聚焦在了主人公冉阿让的身上,而对于第一个女主角芳汀、德纳第夫妇等人的生活状态进行了一定的删减,因为对于影片中的主人公冉阿让来说,这些次要情节与冉阿让没有什么特别重要的关系,而有一些对于电影主线发展存在相连关系的人物和事件,也对此进行了一定的改动。比如说,在小说中,冉阿让偷取教堂的银器这一故事情节,主教对于冉阿让的偷偷潜入并不知情,而且冉阿让看到主教的仁慈面容时,差一点就要放弃偷取银器了,而在电影中,则是主教被冉阿让惊醒,然后冉阿让出于本能的反应,将主教打晕逃跑,这一情节的改动加强了电影情节的冲击性。

(二)影片《悲惨世界》的人物重构

由于要适应电影改编情节,所以在电影中人物的形象也进行了一定的重塑,比如对于冉阿让这一个主要人物的重塑,在小说中,冉阿让拥有着非比寻常的高尚情怀和独当一面的能力,但是在电影中,他则成了一个有七情六欲、会犯错误并且需要人原谅的普通人。在小说中,他是越狱逃出苦役生活的,但是在电影中,则改编成了借助于群众换装和警察队长的徇私,可以说,电影比较侧重于对于主角和其他人物的平凡性,例如在电影中,冉阿让没有隐居的桥段和拼命逃亡的剧情,也没有冒充死尸的惊险刺激,而是在救走柯赛特后,他选择了直接向修道院的修女寻求庇护和帮助,通过修道院这一途径,找到一个地方安居乐业。可以说,相比较小说中对于人物传奇性的塑造,电影则更加重视故事情节的戏剧性。并且,电影中对于人物的悲剧性进行了一定的删减,比如在冉阿让的晚年,自从沙威投河自尽后,他得到了一个相对安定的晚年生活,这与小说中最后冉阿让几近绝望的生活是完全不同的。

二、影片《悲惨世界》中时代的局限性

(一)对于地狱式时代的刻意描画

通过《悲惨世界》这一个名字就可以看出,这并不是在简单地讲述一个悲剧的故事,而是通过这样的故事,表现出一定的时代特点。雨果所在的时代是19世纪的巴黎,在这个时候,由于资本主义的扩张和侵略,富贵的人们可以享受奢华的生活,而穷人连一顿饱饭都不能吃到,为了生存,就只能选择去做偷窃的事情,故事的主人公冉阿让就是因为想要帮7个儿童生活下去,选择去偷面包,但是被抓住后,判处了五年监禁。

这是冉阿让的悲剧人生的开始,5年的狱中生活并不算长,但是他因为逃狱未果,又被判处了14年的加狱,也就是说,他一共经历过了19年的苦役生活,这是一种相对于比较夸张的故事情节设定,但是这样的故事情节能够反映出19世纪由于资本主义的金钱至上理论,多少穷苦的人民生活如此艰难。

之后冉阿让的悲剧人生更加让人同情。不公正的判刑让他忍受了19年的痛苦,而之后在社会上受到的百般刁难和嘲弄让他的整个人生都产生了一种悲剧效果,这样的悲剧笼罩了冉阿让的一生。可以说,这种悲剧是《悲惨世界》小说的作者雨果和电影的导演共同设定的,这样的人生悲剧体现的是一种社会和时代的悲剧,而对于时代悲剧的刻意描画,就成为一种对于时代的局限性。历史上的每一个时代,都有着独特的黑暗和光明,对于黑暗时代的描画,虽然会让当代的和后代的人警醒,并且寻找祛除黑暗的方法,但是过于刻意的描画黑暗则就容易让人失去一定的希望,而人们生活在世上,虽然需要警醒,但是也仍旧需要希望的支持,在《悲惨世界》中人们也存在着一定的希望,而这样的希望,是人们对于神圣力量的追捧。

(二)对于“心灵朝圣”时代神圣力量的追捧

“心灵朝圣”是一种非常主观化的内心活动,这种内心活动没有人能够看见,也没有人能够逼迫和监督,对于个人来说完全是自愿的,这是一种内心的战斗,这种战斗决定了人最终会选择善还是恶,可以说,在人们的生活中,每一个人都会有这样“心灵朝圣”的时刻,但是之所以说“心灵朝圣”是影片《悲惨世界》的局限性,就是因为,原作者和导演制造了一个充满绝望和痛苦的时代,在这样的时代中出现的惟一一抹希望是依托于神圣力量的“心灵朝圣”,这就会让人觉得,作者和导演还并没有走出宗教统治的时代。

这种宗教统治并不是说是物质世界的,更多的则是精神世界的,冉阿让充满痛苦和绝望,但是被教堂的主教感化,一心向善,选择做一个纯善的人,这体现出了作者和电影导演对于宗教这种神圣力量的盲目崇拜,而这种崇拜,由于雨果生存时代所限,体现得较为明显,而电影对于情节和人物的重构,虽然对这种崇拜因素减弱,但是仍旧存在局限性。,

三、影片《悲惨世界》中人物的局限性

影片中人物的局限性主要是体现在,影片中的故事情节对于人物的重塑,丧失了悲怆性的效果。电影中对于人物的重塑对人物之间的关系和人物命运产生了很大的变化,《悲惨世界》这一故事的名字就体现了其是一个悲剧故事,在原作小说中,雨果对于人物性格和人物关系极尽悲剧之能事,让人感觉无助绝望,而电影对于人物的重塑,将这种无助和绝望弱化,导致出现了人物形象丧失悲怆性的后果。

比如说,在电影中,冉阿让在巴黎的街巷战中救了马吕斯的生命,这让两个相爱的年轻人一直对他心存感恩,对他感激不尽,冉阿让在沙威投河自尽后,拥有了一个相对比较稳定的晚年生活,可以说在电影的最后,冉阿让经过一生的劫难,最后获得了平静,但是小说中的剧情是马吕斯一直不肯原谅冉阿让,而当他终于选择接受冉阿让的时候,冉阿让的身体已经非常糟糕,在这个时候,他只想着柯赛特能为他造一座无字的墓碑,可以说,直到冉阿让的最后,他都生活在绝望和悲惨之中,这就让读者产生一种悲怆的阅读体验,而在电影中,则弱化了这一点。可以说,在电影中,人物的转变过于理想化,这更像是读者对于人物的一种同情,而后根据自己的理解,将人物之间的悲剧进行一定的弱化,从而达到安慰其他观众的效果。

四、结 语

影片对于小说的改编可重构,可以说,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将小说的经典部分和精华部分进行重新梳理,让观众更加清晰地明白小说中的故事脉络,另外一方面却是极可能对于小说的深刻含义造成误解,在影片《悲惨世界》中,对于人物和时代的塑造有一定的独特性,可以说这部电影将《悲惨世界》中那些扭曲灵魂的挣扎塑造得非常成功,而由于原著小说的内容以及电影改编形式的限制所在,对于当时故事所在的时代和人物是存在一定的局限性的,这种局限性并不是说不好,甚至可以说,就是因为这些局限性的存在,让电影有了继续讨论下去的可能。从这一点来看,虽然影片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但这些局限性并不是需要一味进行批判,更多的,却是由这些局限性产生自己的思考和反思。

[参考文献]

[1] 董克林.一个扭曲灵魂的再生――谈《悲惨世界》中的冉阿让[J].商丘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03).

[2] 胡山林.惊心动魄的灵魂之战――评《悲惨世界》中的冉阿让[J].平顶山学院学报,2007(03).

[3] 张蓬.创造性叛逆――《悲惨世界》从小说到电影的改编[J].电影文学,2012(08).

篇8

作为读书编辑,自然能在回顾时对一年来好书坏书了如指掌,亦会尴尬于大部分书名之下只不过翻翻罢了――所以还是不提为好,更何况纵使细读,也不过是捧一个流行性阅读的场。从一个普通读者的阅读年历可能看不出任何读书界与出版业的走向,但往往普通读者的身份才是以评介书籍为职业的编辑所向往的,至少现在我是。

年初的三部本土制作堪称大手笔――阎连科的《丁庄梦》(上海文艺出版社,2006年1月)、莫言的《生死疲劳》(作家出版社,2006年1月)和余华的《兄弟》(下,上海文艺出版社,2006年3月),都无可非议地引起了轰动,这三部小说都有不能让人忽视的特别好的东西,对我来说就是《丁庄梦》的细节,《生死疲劳》的某些章节,《兄弟》(下)的故事。尽管它信都有一定的中国文学分量(不是因其重量而言),但那么厚的三本小说,读起来让人气喘吁吁(仅限前两部)。但是,不可忽视的是,这些能够代表中国目前长篇小说水准的著作,不约而同地粗疏、不耐读。相比阿富汗籍作家卡勒德・胡赛尼那本改改就可以当做好莱坞剧本的《追风筝的人》(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4月),它们自然不够好读,在叙述方法上不能尽如人意,留下不少缺憾。不过说实话,《追风筝的人》好读是好读,但我以为这是格调不高的小说。感天动地的不一定是好作品。也许,今年最好看的纯文学作品当属土耳其作家奥尔罕・帕慕克的《我的名字叫红》(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8月),这本同样厚厚的小说在全世界都赢得了好看之名,10月,诺贝尔文学奖颁给了这位敢于大声说话的作家。《我的名字叫红》读起来是一种享受,这种享受有别于读以色列作家梅厄・沙莱夫的《蓝山》(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年3月),《蓝山》不仅容量庞大,叙述分陈,还在于它整个氛围的博大厚重。从俄罗斯大地迁徙到以色列的第一代犹太人,他们开拓土地繁衍子孙的故事,这里有很多“奥雷连诺上校”。这部小说写得艰苦、粗砾、偶有癫狂,而正是偶有癫狂让小说谱上了“叙事曲”的调子。我非常喜欢那个老是把奶牛背在背上的舅舅!

对于中文读者而言,一个外国作家往往会给他国家的文学魅力定下调子,梅厄-沙莱夫正是这样的人,虽然他不如阿莫斯・奥兹那么著名,但他的小说传达出了以色列文学的某种品质(正如耶胡达・阿米亥的诗歌带给我的)。读过阿伦德哈蒂・罗易小说的读者或许也会这样认为,在她的小说里,印度的迷人融化在充满想像力的阅读瞬间――只是我个人觉得,这种体验会在《卑微的神灵》(南海出版公司,1998年)里而不是《微物之神》(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年),尽管前者不过是八年前的旧版而后者还是引进台湾版。

好看不是一部作品高下的判断标准,但好看的作品势必能在读者那里赢得一个不错的印象分,对学术著作而言,这尤其重要。王笛的《街头文化:成都公共空间、下层民众与地方政治,1870-1930》(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2月)和白谦慎的《傅山的世界:十七世纪中国书法的嬗变》(三联书店,2006年4月),一个考察成都的茶馆变迁,一个研究明清际代人物的书画作品,两本书都写得娓娓动人,没有常见的学术理论、学术名词,真正的深入浅出写法,这也是田野调查、艺术史的一种写法。同样,艰深也未必是判别作品高下的标准,《法国与德雷福斯事件》(江苏教育出版社,2006年3月)和其后出版的汉娜・阿伦特作品《黑暗时代的人们》、《精神生活・意志》、《精神生活・思维》(江苏教育出版社,2006年7月、8月)都是不可不读的发人深省之作。不过,相比之下,我更喜欢这些人这些书――捷克诗人赛弗尔特的回忆录《世界美如斯》(中国青年出版社,2006年1月)何兆武先生的回忆录《上学记》(三联书店,2006年8月),《雷蒙・阿隆回忆录:五十年的政治反思》(新星出版社,2006年9月),胡颂平编著的《之先生晚年对话录》(新星出版社,2006年10月)。在这些回忆录中。不仅有所谓八卦故事,更有所谓时代氛围及其个人智慧。也正是因为这些书,对我来说阅读是无法盘点的,不会因为出版时间作出个人阅读的划分。这也是我觉得为何卡尔维诺《为什么读经典》给我最大触动的原因:书诚然是一本本读的,更是_天天读的,在时间之中,区分了速食阅读、流行阅读以及经典阅读。对我而言,《雷蒙・阿隆回忆录》和《世界美如斯》都是将会带到明年去的书,这两本书引发的对法国知识群体的阅读、对东欧文学的阅读会波及更长的时间。

今年阅读起来最开心的是新星出版社翻译出版的劳伦斯,布洛克侦探小说系列。每一本我都是心急火燎地捧读,这是我在约翰-勒卡雷和格雷厄姆,格林之后发现的另_一个需要追捧的人。读这样的书,或许不足以让自己的见识多一分、心灵成长一分,但至少这种阅读没有修炼的苦涩味,觉得读书很幸福。

篇9

专家解读超级细菌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染病预防控制所所长徐建国说,NDM-1其实是一种新的超级耐药基因,一种能分解多种抗生素的高效酶,不是一种新的细菌。细菌可以通过这种酶大量复制、传播。

(1)目前只有替加环素和多粘菌素能对付超级细菌

带有NDM-1的耐药菌,多为大肠杆菌或肺炎杆菌,对绝大多数常用抗生素耐药,其中包括头孢类、碳青霉烯类、氨基糖苷类等,甚至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也有耐药性,碳青霉烯类抗生素一般是紧急治疗抗药性病症的最后方法。

根据今年8月11日医学权威杂志《Lancet》报道,现在可以治疗NDM-1病菌的药有替加环素和多粘菌素。

(2)目前发现只在院内感染

浙医一院感染科主任盛吉芳医师说,NDM-1是一种感染性的病菌,并不像SARS或甲流一样是传染性疾病,不会大流行,大家不必恐慌。感染性的病菌会通过暴露的伤口、血液和接触粪便直接传播,相当于病菌从一个人的体内直接跑到另一个人的体内,离开人体或离开粪便,病菌就没有了活力。从国际上报道的病例来看,全部都是在医院里面受感染的,普通人很难传播。

滥用抗生素是罪魁祸首

从人类发明抗生素以来,细菌与抗生素之间就在不断博弈。美国塔夫斯大学微生物学教授勒维表示,由于人类滥用和误用抗生素,把细菌“锻炼”成了“超级细菌”。

在英国人弗莱明发现青霉素之前,细菌感染曾是人类的第一杀手,夺去无数生命。上世纪40年代开始被广泛应用的青霉素,是最早的抗生素,它的出现被誉为“医学上的革命”。

自此之后,抗生素就和细菌开始了一场“赛跑”:细菌对抗生素产生抗药性,迫使研究者研发出新的抗生素。在研究者看来,细菌耐药性是无法避免的,但人类滥用抗生素加快了“超级细菌”的成长过程。使用抗菌药物,相当于对细菌进行“筛选”,使得耐药细菌在体内繁殖。而频繁大量地使用抗生素,使得病菌迅速适应了抗生素环境,加快了耐药细菌的产生。“超级细菌”就是这样被“锻炼”成的。

中国每年有20万人死于药物不良反应,其中因抗生素滥用造成的死亡占到40%。

滥用抗生素的直接恶果就是耐药性的日渐严重。以中国细菌耐药性最为严重的地区之一上海为例,上海人群感染的金黄色葡萄球菌中,80%已经产生了对青霉素G的耐药性。一些药品的有效率已经跌到了20%。在一些地方,预防结核病的卡介苗的有效率只有30%。

超级细菌的真正威胁

世界卫生组织驻华代表处新闻发言人陈蔚云表示,超级耐药细菌并非第一次出现。除了媒体报道的携带了NDM-1基因的“超级细菌”外,还有很多对多种抗生素具有抗药性的细菌,它们被称为多重耐药性细菌。其实,过去几十年中,人类多次遭遇过“超级细菌”挑战。

上世纪40年代青霉素发明后,可引起多种感染的金黄色葡萄球菌有所收敛,但随着青霉素的广泛使用,出现了耐青霉素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当科学家研制出对付这种病菌的甲氧西林后,上世纪60年代,又出现了耐甲氧西林的金黄色葡萄球菌,被称为MRSA。MRSA一度被称无药可治,直到万古霉素等药物被研制出来。不过1997年,美国又发现了变体的MRSA,不但能感染住院病人,还能够感染健康人。随着时间推移,“超级细菌”名单越来越长。

长期从事抗生素临床研究的肖永红认为,这次出现的“超级细菌”本身并不可怕,但从长远看来,真正具有威胁性的,是不断产生新的“超级细菌”,它们会对越来越多的抗生素产生抗药性。

最让科研人员担心的是,如果有一天,出现一种超“超级细菌”,所有的抗生素都对它不起作用时,怎么办?

“那人类就相当于重新回到了没有抗生素的年代,也就是所谓的‘后抗生素时代’。”肖永红说。 “后抗生素时代”描绘的是一幅可怕的景象:全球将面临抗生素类药品无效,人类将再次经历无法控制感染类疾病的黑暗时代。

在北京市疾控中心副主任贺雄看来,“超级细菌”的出现,为医疗机构和公共卫生部门敲响了警钟。

“超级细菌”来临,公众如何应对

“超级细菌”拥有超强抗药基因,难治但易防控。对普通人来说,应该如何应对“超级细菌”呢?

第一,不要惊慌。普通公众要学会鉴别信息,不要因为“超级细菌”而过度恐慌。“超级细菌”抗药性超强,但致病性却不强,不会像病毒那样造成传染病。

第二,采取预防措施。“超级细菌”主要通过接触传播,感染发病的主要是抵抗力低的人群,对普通人群不会产生大的危害。预防的措施最主要的是注意个人卫生,尤其是正确洗手,加强身体锻炼,合理膳食,注意休息,提高机体的抵抗力。

第三,减少院内感染机率。“超级细菌”感染通常是在医院内,因此在医院就诊时要遵守和配合相关规定。

篇10

走进《兰亭集序》,首先需要走近作者的情感世界,既要知晓魏晋名士崇尚清谈,崇尚虚无的大背景,也要熟悉作者的乐观、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的个体生命感悟,以及文本隐现出的文人雅士无意仕途、纵情山水的志趣与六朝文人强烈的生命意识。基于这样的体悟,再来观照文本的情感气韵,解构兰亭的情感大厦就不是难事了!

324字的《兰亭集序》,放眼整个宇宙的视角,跨越古今时空,突破生死迷局,带领读者走了一趟追问生命价值的情感旅程,那就是由“乐”而“痛”,再由“痛”而“悲”,“乐”“痛”“悲”组合在一起,共同支撑着兰亭的情感大厦。

乐从何来?来之于良辰美景赏心乐事,来之于纵情山水的自由,来之于知音知己的欢聚与畅达。登临山水是当时的一大习俗,也可以说是南朝知识分子诗意栖居的一种生活方式。王曦之胸怀旷达,爱好自然山水,厌恶仕途人事,暮春时节,万木向荣,百花吐艳,能与知音知己徜徉山水,得之于心,赋之于诗,娱情山水、放浪形骸,何等高雅快慰;美景,美酒,美诗,其乐无穷,尽享人生的快乐。此时此地生乐,也彰显了作者清幽淡雅的情怀。

良辰美景滋润之下,文人墨客们畅谈玄理、寄情山水,不亦乐乎!此时此景此境也拨动了王曦之的神思,引发了他神游万仞、思接千载的无限感慨:人生处世,内外有别,取舍不同,静躁殊异,如此良辰美景赏心乐事,俯仰之间已化为陈迹,放眼人生,也不过是终期于尽,人生苦短,世事无常,生命就像是一列飞速前行的动车,蓦然回首,发现曾经的家园已经越来越远,曾经的风景只能化作回忆,曾经的热情已经凋零,心中不免泛起空洞无边的忧伤,于是,痛由心生!

痛向深广处发展即为悲,一位有着旷达胸怀的知识分子经历了大喜大痛之后仍不满足,把情感向更深更广处激发,一个“悲夫”,承载了千古悲情!为何而悲呢?(1)悲古人,与“昔人兴感之由”吻合,临文感慨颇多,却不能喻之于怀。(2)悲时人,一方面高压与黑暗的政治环境使得一些有抱负的知识分子无法践行自己的理想,另一方面那些在士族制度保护下的士人们,欠缺了生活积极进取的动力,于是纵情山水,归隐江湖,崇尚老庄,大谈玄理,思想虚无,一如浮萍寄生于天地之间,死了就死了,无所谓,因为死就是生,生就是死,“一死生”“齐彭殇”。(3)悲后人,物换星移,人世沧桑,可风景依旧,“后之观今,亦犹今之视昔”,同悲于大喜大痛之后的人生悲情!文章以“悲”煞尾,把前面的生命个体大喜大痛的情感体悟,上升到一种普遍的人生体悟,跨越时光隧道,贯穿过去现在与未来,由己悲人,营造一种千古同悲的哲学气韵。生命情绪是一种永恒的存在,一悲,悲出了一个时代的创痛,至今细细品读,依旧感慨万端!这实际上也是诗人对生命终极价值追问的一种哲学思索。

“乐”“痛”“悲”是三根台柱,一直默默地支撑着《兰亭集序》这座唯美的情感大厦,同时,也是三把灵巧的钥匙,启动厚重的情感大门,把我们领进这座用324块精美的砖块砌成的巧夺天工的艺术圣殿,流连观瞻,唏嘘不已!以乐导引:仰观宇宙,俯察万物,是极视觉之娱;竹木萧萧,流水潺潺,是尽听觉之乐;流觞曲水,一觞一咏,是畅叙幽情之快。以痛导引:“感慨”生命,在历史的长河当中,只能是白驹过隙;“感慨”生命的一切美丽,“俯仰之间,已为陈迹”;更“感慨”生命之长短之存灭,全然取决于自然的造化,以及最终的殊途同归。以悲导引:世事无常,人生苦短,该做什么,该干什么,却不能明白于怀;生死长短有别,却要舍弃真实的差异去追求虚诞的统一;世殊事异,寄之兴怀,不知道后之览者是否有着同样的万千感慨!由此观之,文本叙述与描写视听之“乐”是为了引出死生怅惘之“痛”与生命无为的精神之“悲”;“乐”极而生“痛”,“痛”极而生“悲”;从感性出发,走了一段颇有波折的单线条的精神旅程!不过,这个单线条是可以弥补的,时间是一种特殊的粘合剂,存乎读者善感的心灵,当我们的精神旅程走到“悲”之极时,那份彻悟的体验拉着我们的灵魂回归原点,或许,“悲”之极也能走向“乐”,不过,此“乐”非彼乐也,一定是一种艺术的熏染、灵魂的畅达、思想情感的升腾之乐吧!也正是此三者的导引,把读者一颗颗陌生的心灵濡染成山水气韵,如惊龙般腾挪,顺着《兰亭集序》的脉管,飘向艺术的天空,卧兰亭一角,久久不散!

从这三者出发,一步步解构文本,走完这段情感旅程,也就能走进文本的灵魂!解构的目的并非要把一件完美的艺术品拆解得支离破碎,而是为了重构,也即还原作者所流溢在文本底层的幽情。就本文而言,主要还是解决一个悬而未决的问题:王羲之是以怎样的情绪来建构其情感大厦的。有人认为作为文本的情感回落点——“悲”——是文本的情感主色调,良辰美景赏心乐事转眼已成为陈迹,这是一种生命缺憾,且无法弥补和纠正,由痛生悲,悲之痛也,“悲”是昔人之“兴感”,加深了这种“悲”的意韵;时人之“一死生”、“齐彭殇”的虚无,也为这“悲”笼罩了一层迷幻的色彩;而“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更是生命的一种大无奈了。鉴于此,言及《兰亭集序》是作者一种消极情绪的隐现并非没有道理。

清人吴楚材、吴调侯选注的《古文观止》如此评《兰亭集序》:通篇着眼在“死生”二字;只为当时士大夫务清谈,鲜实效,一死生而齐彭殇,无经济大略,故触景兴怀,俯仰若有余痛;但逸少旷达人,故虽苍凉感叹之中,自有无穷逸趣。[1]这里的一个“但”字,显然把王羲之的情感拉向了一个新高度,“旷达”一词并非臆造,王羲之少有美誉,朝廷公卿皆爱其才器,频召为侍中、吏部尚书,皆不就,复授护国将军,又推迁不拜。扬州刺史殷浩遗书,劝使应命,乃拜护军。又苦求宣城郡,不许,以为右军将军,会稽内史。羲之素好服食养性,不乐在京师,初度浙江,便有终老之志。[2]知人论世是我们解读文本的经典良方,论世而知其为人,其“旷达”是经得起考量的,既然如此,言其消极显然是一种偏见。

其实,“死生亦大矣”是文本情感的一个关键的转择点,把向前的对于良辰美景赏心乐事之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的创痛,借助于古人之语追问“修短随化,终期于尽”的生命之价值,世风日下,那样一个士族制度保护下的黑暗时代,“学而优则仕”的儒家传统成了泡影,知识分子对于学识的社会价值失落感横生,“无为”是一种最好的精神归宿了,势必会产生消极思想,就像浮萍之于海水,随波荡漾,飘到哪里就是哪里。于此种情绪笼罩下的精神状态,“一死生”与“齐彭殇”也就不足为奇了。可是,古人所云“死生亦大矣”之“大”于何处?死和生不是一回事,向死而生与虽死犹生都是大事啊!司马迁说:“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臧克家说:“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生与死怎么可以等同呢?作者在文本中毅然决然地否定了“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一个“固”字可以品读出来。李白虽有“明朝散发弄扁舟”的失落,但依然高唱“直挂云帆济沧海”;鲁迅于“绝望和深渊”中“直面惨淡的人生,正视淋漓的鲜血”,虽也想“躲进小楼成一统,管他春夏与秋冬”,然而并没有在十字街头徘徊,仍勇敢地在铁屋中呐喊。钱钟书先生说过:“目光放远,万事皆悲。”“目光放近,则自应振作,以求乐观。”……人类社会是很难达到认知的完美境界的,此等境界恰如作者所言“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千古同乐、痛、悲之时,也会千古同悟,人类精神文化的承传或许就是这么一步步走来!

参考文献:

[1](清)吴楚材/吴调侯选注,中华书局出版社1987年版,第26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