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调查研究范文
时间:2023-03-16 14:31:2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社会调查研究,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中图分类号] G642.4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5-4634(2014)02-0099-05
目前中国已经进入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社会建设的卓越成果与社会问题的层出不穷并发。无论是在政府管理还是企业决策中,都迫切需要能对社会事实有本质性认知和创建性决策的人才。同时,信息化时代中信息的冗杂性致使对关键信息的把握成为了考量人才的重要标准,无论是危机的应对还是信息的提取,都共同表明社会调查研究能力的至关重要性。因此,社会发展对社会调查研究人才的迫切需要,表明了社会调查方法课程在当代社会发展过程中的独特地位。
1 社会调查研究能力培养的挑战与机遇
通过当前国内外社会调查研究方法课程的地位与现状,明确社会调查研究能力实验教学所面临的一系列挑战,如课程的孤立化表现、学科的内部化趋势与教学的理论化特点。而改变这一现状的主要途径是凸显社会调查研究课程在实验教学中的优势性、可行性与有效性。
1.1 现实挑战:孤立化、内部化与理论化
社会调查研究课程是一门基础性、交叉性学科,目的是教会学生掌握研究社会、认识社会的各种方法,自主开展研究活动。由于发展的差异,国内外呈现出以下几种全然不同的趋势。
1)平台化与孤立化。在国外,该课程已成为各个社会学分支学科自身不断完善与理论对话的发展依托。以社会调查研究方法为基础,在系统、直接地收集有关社会现象经验材料的基础上,为各社会学分支学科根据自身知识体系开展系统研究提供平台。而国内自社会学学科重建以来,社会学的发展不断推陈出新的同时也面临着一系列问题。表现在方法论上,更显出社会调查研究方法课程仅仅作为一门孤立的分支而存在着,方法课程与理论课程的相关性不大,国内社会调查研究方法课程的平台地位尚未体现出来。
2)通识化与内部化。社会调查研究方法在国外被看作是一种社会现象和问题的研究方法,推广到了其他多个社会科学类专业中。在部分发达国家,社会调查研究方法被作为高等院校的通识课程开设。但在国内,社会学学科与其他学科中的社会调查研究方法课程之间缺少信息互补,以致出现方法课程拥有浓郁的学科理论色彩,这表现出社会调查研究方法的学科内部化趋势,不但制约了社会调查研究方法学科自身的发展空间,也影响到各个学科方法论基础的完善。
3)技术化与理论化。在国外,社会调查研究方法课程充分体现了技能性与操作性,在社会研究中涵盖了抽样技术、社会测量技术、概念操作化技术、问卷设计技术、实地观察与访谈技术、调查组织技术、数据处理技术等等,并且该课程的讲授极为重视行动学习,让学习者在大量的社会实验中不断创新。目前国内在研究方法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没有重视研究方法课程与学科理论课程的区别,完全采用理论课程教学模式。主要表现在信息流动的单向性、以记忆为基础的考核方式、教师的绝对主导性与权威性等方面。长期形成的教学观念、教学方式的惯性以及教学条件的限制造成理论与实际、学习与运用的相互脱节。
1.2 未来机遇:优势性、可行性与有效性
作为社会学专业核心技能的社会调查研究技术受制于学科的孤立化、内部化、理论化,改变这一现状的有效途径在于突出社会调查研究的实践性,即通过实验教学促进社会调查研究的“三结合”:即理论知识与实践活动相结合,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结合,抽象思维与形象思维相结合。因此,提高社会调查研究能力,就要不断推进社会调查研究课程的实验教学。
1)实验教学的优势主要表现为以下三点。(1)教学理念的转换――从传统课堂讲授到参与式研究性教学。实验教学带领学生进行研究性教学,实现从信息提供向知识传授转化的教学目标。综合来看,这一形式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将学习的过程系统化;(2)教学方式的转变――从理论走向实践。不同于以往单纯的理论教学,实验教学借鉴理工科的教学模式,通过加强教学过程中的实践环节,鼓励学生进行自主设计和实地调查,在过程中积累经验,在实践中掌握技巧;(3)教学中心的转移――从教师到学生。在实验教学过程中,教师的角色从以往的课堂“控制者”转变为“引导者”,学生由被动的接受者、依赖者向主动的学习者、知识的建构者和问题的研究者转变。这有利于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高学生主体地位[1]。
2)实验教学的可行性主要表现为以下两点。(1)实验条件的具备。社会科学的很多分支学科,正是由于研究对象的抽象性,缺少实验教学的发展依托才不适合于实验教学,但社会调查研究课程独具优势。相对于自然科学对精密的仪器设备的要求,社会调查研究课程的开展对实验教学中仪器设备的要求就较为简单,大多数的实验项目只需要为学生每人配备一台电脑即可。此外,不同的实验项目之间还可以共享实验器材。如进行数据处理实验时,可调用SPSS软件和相应的数据库。进行电话调查实验时,再适时调用或安装电话调查系统;(2)师资条件的具备。良好的实验教学效果除了需要实验软硬件的支撑,还需要有丰富、优秀的教师资源作保证。有资料显示,社会学者的专业素质大大提高,高等院校的社会学在社会学者人数、科研成果数量以及社会影响力上都具有明显的优势。这也为社会调查研究课程在高校开展实践教学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3)众所周知,实验教学是理工科专业的重要教学环节,科学实验不仅包括理工科的实验,还涉及到社会科学中的社会实验。但因缺少发展依托,实验教学局限于理工科专业。因此,将实验教学引入社会学专业学生调查研究能力的培养中,对于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方面具有无可替代的作用。
2 提升社会调查研究能力的实验教学设计 思路
近年来,实验教学在培养社会学专业人才核心技术能力上的作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随着教学条件的改善,教学理念的转变,加之社会调查研究方法的方法论支撑,实验教学在社会调查研究中的实施兼具现实意义和可操作性,如图1。
2.1 实验教学模式主导下社会调查研究方法课程 体系的系统性
社会调查研究方法实验教学的转向过程中,原有课程体系与实验教学理念之间必然存在各种各样的冲突,现有的社会调查研究方法课程的孤立化、内部化与理论化问题需要对实验教学进行适应性改进。传统教学模式下,社会调查研究课程中对理论和具体方法与技术内容的教学是分开的,而两者本来就是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关系,分开教学往往导致学生的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脱节。这种模式下,学生不能通过理论的指导,对实际的调查方法和技术做出正确的选择,类似地,学生对调查方法和技术的掌握也是孤立的,缺少理论的指导,学生很难就实际问题灵活地运用不同的调查方法和技术,缩小了实践技术能力的操作空间。相反的,实验教学模式主导下的社会调查研究课程,按研究程序将课程分为不同的实验项目,各项目之间相互独立,每个项目内部都体现了社会调查研究的理论要求和技术要求;另一方面,所有的实验项目又可以连成整体,组成一项完整的社会调查研究,并不破坏研究的整体完整性。这种教学安排,在每个实验内部都将理论与技术紧紧地联结在一起,两者相互促进,以达到学生充分掌握每一个实验教学要求的目的;在此基础上,将每一个实验项目串联在一起,再进行反复的操练,理清各实验项目之间的思路关联,最终形成整合的知识体系,达到整体提升社会调查研究能力的目标。
2.2 实验教学主导下社会调查研究方法课程实验 环节的开放性
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需要在实验教学中给予其充分的自主空间,让学生在切身参与中学习课程的理论、验证现有理论的解释力以及挖掘草根经验的价值。这是开放式实验教学的要求,也是行动理论的参与式学习的理念。实验教学注重实践过程,强化方法教学。不同于以往单纯的理论教学,实验教学借鉴理工科的教学模式,通过加强教学过程中的实践环节,鼓励学生进行自主设计和实地调查,让其在切身参与中践行课堂教授的调查研究方法,在过程中积累经验,在实践中掌握技巧,从而加深学生对调查研究方法的理解,使它真正变成一门技术,更好地为学生所用。
《社会调查方法与技术》课程的实验教学上:(1)实验整体框架的构建。框架的内容有课程总教学时数的设置,其中实验时数的比重设计要合理,在可能的情况下尽量增加实验的教学时数,以占1/3到1/2间为宜;也有实验时机的把握,哪个实验安排在本次理论教学之前?哪个实验安排在全部理论教学结束后进行?教师都要认真全面考虑;还要区分一般实验与重点实验的差别,如“概念操作化”、“抽象社会指标测量表的设计”等可作为一般实验对待,而“社会调查方案设计”、“抽样问卷调查现场实践”等就应作为重点实验来对待;(2)每一个实验的设计思路,主要考虑本实验的实验内容、实验方法或原理、实验实践、实验步骤、实验要求等。
具体来讲,教师(研究者)与学生(被研究者)一起进行社会调查研究方法课程的实验教学,这种教学方式对教师提出了更大的挑战。在实验过程中,强调学生的主动探索和发现,在自我建构的过程中掌握、理解知识。学生首先提出自己的问题与渴望的结果,教师就此设计方案帮助他们解决问题。这种打破研究者与被研究者之间差别的研究范式便于突出开放式实验的特色,促使研究者换位思考,从而使实验教学成为教师与学生平等地共同完成的成长过程。突出了社会调查研究方法课程在实验自组织和实验环节自主设计上的特别之处。
2.3 实验教学主导下社会调查研究方法课程实验 教学的拓展性
传统教学由于管理体制与资源约束的双重限制,往往将教师与学生集中在课堂内,而课堂上关于研究对象的抽象概念和重复使用的经典案例,使得学生缺少与社会中真实研究对象的互动。对于注重实际的社会学来讲,这种教学形式显然降低了教学质量,不利于培养学生的专业核心技术能力。不过,这种情况在实验教学中可以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因为通过实验仪器,学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达到与真实社会研究对象的接触(如电话调查实验),另一方面,有实验仪器参与的教学过程,可避免学生对理论的理解只停留在纸上谈兵层面上的现象。长期以来,社会科学专业的教学总是停留在理论层面,对于方法层面的探究只是略通皮毛,难以深入。
而社会调查研究方法课程具备的技术性、实践性,与实验教学的要求不谋而合,再加上调查研究方法课程是和理工科实验最密切相关的社会实验课程,它可以为实验教学在社会学专业中的实际开展提供方法论支撑、奠定坚实的基础。基于“社会学调查研究能力提升”的目标,实验教学将整个社会学专业体系综合化、系统化、全面化,借助社会学调查研究方法课程这一平台,通过加强实践操作环节,训练学生熟练掌握问卷设计、实地观察、访谈等调查分析技术,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作风和实事求是、严格认真的科学态度,切实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和核心竞争力。
总而言之,在社会科学中,实验教学不再因缺少发展依托而成为无本之木。社会调查研究方法课程的三个独特优势决定了该课程不但可以进行实验教学的改革,而且能够成为实验教学向社会科学迈进的重要基石。这对于促进实验教学工作、提高实验教学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
3 社会调查研究能力实验教学的模式探索
实验教学是随着近代自然科学的不断发展而逐渐兴起的,本质上属于一种创新活动。它从自然科学而来,所强调的是基于科学、客观思维的指导,通过引入实验这种技术手段对问题进行探索性研究或验证性研究,对于培养学生的独立探索能力、实际操作能力和科学研究兴趣大有裨益。通过对大量以往理论研究成果进行总结与归纳,当前实验教学研究的趋势主要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以问题为驱动的实验教学模式,主要是指于具体存在的教室或实验室等教学场所开展的,注重“内部”,强调规范化与标准化的教学流程与形式,从理论知识的层面解决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疑问,并以此为出发点,教授学生如何解决和分析问题;第二类则是以实践为主要表现形式的教学模式,不强调实验对象的特定性,也不过分强调学生对书本理论知识的掌握,而是将注意力放在“外部”,认为广泛的实践活动是获取知识的主要途径与手段,尤其注重以实践能力为主的整体系统框架的构建[2]。
作为开展社会学专业实验教学各方面工作的首要条件――社会调查研究能力培养中的实验教学建设,可以说其教学建设质量与水平对整体教学效果与成果有着非常显著的影响,并在此过程中,反映了实验室功能的齐全与否、与社会学学科开展实验教学的需求相符与否。故而,在实验教学设计中必须要做到充分考虑,重点把关,总结为如下两大原则。
3.1 科学规划原则:明确形成实验教学设计的全 局规划
明确社会学实验教学模式的顶层设计和全局规划,是确立科学完善的社会学实验教学体系的重中之重。首先,以社会学学科的应用特性为出发点,让学生熟悉与社会学学科相关的各类软硬件操作(如SPSS数据统计分析软件等),根据发展的不同阶段对社会学学科在实际应用与社会生活中的方式方法加以把握,明确社会学学科在社会生活的实际应用领域里对社会学专业人才的社会调查研究能力、实地观察与研究能力等各项能够服务社会的能力的具体要求。
与此同时,培养方案的制定修订工作应相应开展,管理制度建设完善工作应继续加强。并在此基础上规划出与社会学学科在社会生活的实际应用领域中能够形成基本一致的实验教学环境。力争做到让学生可以在这种实验教学环境下真切体会到社会学学科无限接近真实的环境状态,在一定程度上让学生感受到团队合作与协调能力的重要性。
首先,以培养和强化社会调查研究能力为目的的实验教学,其建设的落脚点应该以服从于整体社会科学学科建设与发展为准。在当前教育教学改革风潮的大背景下,必须以社会学学科体系建设的要求与任务为基石,同时以社会学学科发展趋势为风向标,立足于本专业实际能力,贴近实际地在不同阶段确定社会调查研究能力发展与提升的侧重点;其次,在充分满足内部实验教学需求的基础上,实验教学需要加强与人文社科类相关或交叉类专业的资源共享[3]。以相关或交叉类专业实验室资源共享为例,这不仅与加强学科融合的发展趋势相吻合,而且能为国家与社会培养复合型专业人才提供强有力的支持。同时尽最大可能地提高实验室的利用率,做到物尽其用。
3.2 准确定位原则:切实发挥实验教学体系的综 合功能
具体来讲,作为实验教学载体的实验室,应该发挥其综合性平台与实践性基地的双重功效。一方面,实验教学体系是一个多层次、多面向、多模块的系统框架,其综合性较强,并不会拘泥于某一个专业或院系的学生进行学习使用。因此,它的形成是为了满足社会学学科下设不同专业方向以及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差异。根据社会学实验教学课程内容的要求,对专业选修课、专业必修课以及任意选修课等采取不同的设置方式,放置于对应的人才培养方案中,将其规范化与标准化。从低年级至高年级分别提供开放时机,并且以实际情况为准,为其他交叉相关类专业提供准入途径,加强资源共享和利用功效。
另一方面,鉴于实验教学着重于实践性,尤其是以强调社会调查研究能力的社会学专业来讲,则更为关注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动手能力[4]。在此,需以社会学学科实验教学为依托,努力建成全校范围的实践基地。具体而言,如加大对学生独立或团队申报科研立项的扶持力度、拓宽学生(包括本科生)参与教师科研项目的渠道等等,总之,从各方面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学类专业方向的调查研究项目、实地调研等实践项目,从而不断完善实践教学体系,增强学生的创新研究能力。在条件成熟时,还能够将理论研究成果深入运用到社会生活中,不断推广研究成果,开展民意调查、改善政务工作等实际存在的各类问题,为政府排忧解难,为社会积极服务。
综合来看,以《社会调查方法与技术》的课程教学为中心展开的实验教学活动,既是提高本课程教学质量的有效手段,也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社会研究能力等综合素质的得力措施。因此,构建实用的教学模式,符合教学规律,适应学生实际,通过试验运行取得较好效果,将会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参考文献
[1]徐晓军,郑伦楚.“社会调查研究方法”课程参与式研究性教学模式[J].中国大学教学,2010,(2):48-50.
[2]熊彦.基于建构主义教育思想的统计实验教学改革[J].鄂州大学学报,2012,(3):46-48.
篇2
关键词:社会调查;领导干部信息化能力;关键步骤
一、引言
当今社会,科技迅速发展,社会调查作为一种研究工具,应用范围越来越广泛,它不仅应用于经济管理、数学、教育、生物、医学、心理学,而且还应用于人力资源管理中的满意度调查、薪酬调查等方面。另外,它也越来越受社会工作者的青睐,成为他们了解社会、研究社会现象、研究对策的最好工具。做好社会调查工作越来越受到各界政府部门的重视,因为社会调查结果越来越成为政务部门工作实现科学化管理的基础。正像同志所说“不做调查没有发言权”、“不做正确的调查同样没有发言权”、“实事求是”、“深入实地”的调查研究才是正确之路。
社会调查研究的重要意义在于:它是人们正确认识社会的基本途径;它是制定、执行正确的路线、方针和政策的依据;它是密切党和政府与社会公众联系的桥梁。
社会调查研究的学科性质可以用四句话表述:社会调查研究是一门方法性学科;社会调查研究是一门综合性学科;社会调查研究是一门应用性学科;社会调查研究是一门带有认从论的学科,它包含管理学基本原理和统计学,基础学科是统计学,所以涉及很多统计学的原理和方法,尤其是对社会调查数据统计分析过程中,必须应用的统计学知识和方法。之所以说社会调查包含管理学的基本原理,是因为在社会调查的组织实施过程中贯彻着管理学的思想,如社会调查目标确定、调查计划制定、实施调查的组织监督与实施、调查工作的控制与调整、调查工作总结等,这一系列动作,不仅构成了社会调查的完整过程,而且还体现了管理学在社会调查工作中的重要性,所以做好社会调查的管理工作是实现社会调查目标的重要保障。
二、社会调查的关键步骤
作为一种系统的、科学的认识活动,社会调查有着一种比较固定的程序,这种固定程序具有内在的逻辑结构,大体上可以分为五个步骤:选题、准备、调查、分析和总结。
关键步骤一:选题。选一个合适的调查问题在初学者看来并不困难,但在实际操作上却并非一件简单的事情。从程序上看,选择调查问题是一项社会调查活动的起点,是整个调查工作的第一步,调查问题一旦确定,整个调查活动的目标和方向也就随之确定,调查问题选择得如何,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整个调查工作的成败,决定着调查成果的优劣。因此,应当对选题阶段的工作给与高度的重视。选题阶段的主要任务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从现实生活中存在的大量现象、问题和焦点中,恰当地选出一个有价值的、创新的、可行的调查问题。二是将比较含糊、比较笼统、比较宽泛的调查问题具体化和精确化,明确调查问题的范围,澄清调查工作的思路。
关键步骤二:准备。如果选择调查问题的意义在于确定调查的目标,那么准备阶段的全部工作就可以理解成为实现调查的目标而进行的道路选择和工具准备。所谓道路选择是指为达到调查的目标而进行的调查设计工作。它包括从思路、策略到方式、方法和具体技术的各个方面。就像实施一项工程之前必须进行工程设计一样,要保证一项社会调查工作的顺利进行,保证调查目标的完满实现,也必须进行周密的调查设计。这里所说的工具准备,主要是指调查所用的测量工具或信息收集工具――问卷的准备,当然,同时还包括调查信息的来源――调查对象的选取工作。
关键步骤三:调查。调查阶段也被称为收集资料阶段或调查方案的实施阶段。这个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具体贯彻调查设计中确定的思路和策略,按照调查设计中所确定的方式、方法和基础进行资料的收集工作。在这个阶段,调查证往往要深入实地,接触被调查者,调查工作中所投入的人力也最多,遇到的实际问题也最多。因此,需要很好地组织和管理。另外,需要注意的是,由于社会现象的复杂性,或者由于现实条件的变化,我们事先所考虑的调查设计往往会在某些方面与现实之间存在一定的距离或偏差,这就需要我们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修正和弥补,发挥研究者的灵活性和主动性。
关键步骤四:分析。分析阶段也被称为研究阶段。这一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对实地调查所收集到的原始资料进行系统的审核、整理、统计、分析。就像从地里打下的粮食,要经过很多道加工工序,才能成为香甜可口的食品一样,从实地调查中所得到的众多信息和第一手资料也要经过调查研究者的多种“加工”和“处理”,才能最终变成调查研究的结论。这里既有对原始资料的整理、转换和录入计算机等工作,也有利用各种方法对资料进行分析的工作。需要特别指出的是,这种加工、处理得方式及手段主要是定量的统计分析,这是由现代社会调查的特定方式、方法,以及所收集的资料的性质所决定的。
不同类型的社会调查研究,使用不同的方法,描述性研究侧重于单、双变量的描述统计和推论统计,解释性研究和预测性研究主要依赖于双变量和多变量的相关分析、回归分析,以及事件分析等多种量化分析方法,而探索性研究则往往倾向于定性分析方法。
关键步骤五:总结。总结阶段的任务主要是撰写调查报告,评估调查质量、应用调查成果。调查报告是一种以文字和图表将整个工作所得到的结果系统、集中、规范地反映出来的形式。它是社会调查成果的体现。撰写调查报告也可以说是对整个社会调查工作进行全面的总结,从调查的目的、方式、到资料的收集分析方法,以及调查得出的结论、调查成果的质量,都要在调查报告中进行总结和反映。同时,还要将社会调查的成果以不同的形式应用到实践中去,真正发挥社会调查在认识社会现象、探索社会规律中的巨大作用。
在本阶段,需要注意的是在修改调查报告时要考虑以下问题:调查报告的主题是否符合时代的要求;调查报告的整体机构是否完整,各部分的安排是否符合一定的逻辑顺序;检查观点是否明确,表达是否准确;检查引用的材料是否恰当,是否有说服力;通读全篇报告,检查语言是否流畅,图表的制作是否清晰美观。
三、实例说明社会调查的关键步骤
为了更好地说明以上关键步骤的具体内容,下面举一个实际的社会调查准备阶段产生的社会调查规划的例子作为参考:
第一步:选题。根据要研究的问题,进行社会调查的需要分析,本例是党校中对干部信息化能力的调查,希望根据本次调查获得三方面信息:一要了解领导干部对信息化知识和技能的需求;二要了解领导干部现有的信息化能力和水平;三要了解他们对已开的信息化课程的满意度及意见。学校根据调查结果,作出相应的课程更新与调整,更切实地满足领导干部信息化能力提高的需求。确定了调查目的后,确定调查题目为“领导干部信息化技能水平及需求调查”。
第二步:准备。根据调查目的和题目,进行调查前的准备,首先,确定调查对象,确定调查时间,调查实施部门和具体人员职责,确定调查方式;其次,确定调查工具,即调查问卷;再次,进行相应的调查前培训。
调查方式可以有多种,包括访谈、座谈、电话访谈、问卷调查等,本例因为调查的人员比较多,希望了解的信息比较普及,所以选用调查问卷调查的方式。
调查问卷的设计与制定需要非常科学的方法,问题不能太多,最多让填写答案的人在半个小时内完成。问卷涉及的问题要有针对性,并要覆盖要调查的内容。语言要简洁易懂,尽量减少专业用语,如果有专业用语,需要加以说明。
调查前的培训工作,是针对实施调查的工作人员进行的,主要是要讲解如何进行调查前的指导语的陈述,如何辅助调查,还要针对可能发生的情况进行如何处理的培训,这个培训关系到是否能获得全面而真实的调查数据。
第三步:调查。实施调查期间,需要认真执行计划中的步骤,调查员要组织好被调查的学员,宣读调查问卷填写规则,并负责说明解释。最后,收回整理调查问卷并统计回收率。
第四步:分析。统计分析可以通过专门的软件进行,当前,用于社会科学调查比较好的统计软件有SPSS(Statistical Packageforthe Social Sciences,即“社会科学统计软件包”)。SPSS是世界上最早采用图形菜单驱动界面的统计软件,他最突出的特点就是操作界面极为友好,输出结果美观漂亮。SPSS采用类似EXCEL表格的方式输入与管理数据,数据接口较为通用,能方便的从其他数据库中读入数据。其统计过程包括了常用的、较为成熟的统计过程,完全可以满足非统计专业人士的工作需要。
第五步:总结。调查报告是整个社会调查工作非常重要的环节,它描述了整个调查工作,也体现了调查结果。通过调查结果,提出存在的一些问题,分析一些结果的产生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下面是该实例准备阶段的规划文档。
对党校学员的信息化能力调查规划:
第一,调查目的:领导干部信息化水平是否达到一定标准,让学员了解自己的信息化水平,和应达到的标准之间的差距。另外,通过对学员信息化水平的调查,给党校计算机课程设置和课程的侧重点提供依据。
第二,调查标题:领导干部信息化技能水平及需求调查。
第三,调查范围:在党校学习的全体学员。
第四,调查时间:入校初期(培训前)和毕业前期(培训后)。
第五,调查内容:(详细内容请参见“信息化能力调查问卷”)(略)。操作系统的基本操作能力;办公软件Word、Excel、PowerPoint的应用能力;局域网组件、维护、管理的能力;现代网络媒体的使用(物联网、微博);电子商务与电子政务(网上购物、预订机票和酒店);数字图书馆的使用和信息检索能力;办公安全管理能力;工作计划进度管理软件Project的使用能力;社会调查与统计软件的使用SPSS;常用软件的使用能力(如杀毒软件、压缩软件winRAR、备份软件gost、PDF阅读器、聊天软件QQ或MSN、图片处理软件、人力资源管理软件、多媒体播放器);常用办公设备的使用(打印机、扫描仪、刻录机、数码相机、移动存储设备);综合应用能力。
第六,调查形式:调查问卷(或电话访谈)。
第七,调查统计、分析内容:根据培训前调查确定哪些知识需要确定为信息化能力培训课程的重点内容;分析培训后调查问卷结果,与培训前的调查问卷比较,得到培训效果评估结果;分析哪些培训内容完成较好,哪些培训需要加强,哪些内容需要调整。
第八,调查数据分析软件:SPSS。
第九,调查报告:调查报告的读者是校级领导、教务处、计算机教研室教师。
第十,组织调查部门及人员:计算机教研室教师及教务处教学管理人员。
从这个例子看出,要想实现高效的社会调查,必须从两方面入手,既要抓好组织实施社会调查的管理工作,又要运用好统计方法和统计软件,具体内容要经过深思熟虑,问题设计要有能体现显示情况,并能反映正确的信息。规划必须周密,尽力将社会调查中可能遇到的问题都在规划中设计出来。只有将五个关键步骤的工作都认真执行了,才能够得到预期的结果。
四、总结
社会调查是一个实践过程,每一步骤都至关重要,关系到整个调查结果的科学性、具体表现在:数据来源的代表性、数据信息的准确性、数据处理结果对问题或情况的说明性、解释性,最终关系到根据调查结果作出的决策的正确性。
参考文献:
篇3
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是党的十七大提出的构建和谐社会的一项重大任务。总书记指出,“社会建设与人民幸福安康息息相关。必须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建设,推动建设和谐社会”,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指出,“造就一支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迫切需要”。
社会工作人才是社会公共服务的重要提供者,是社会保障政策的重要传递者,是社会安定有序的重要维护者,是和谐社会的重要传播者,是体现党和政府关怀、温暖的重要使者。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是适应体制转轨、社会转型需求,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创新社会管理体制的重要切入点;是转变政府职能、降低管理成本、提高服务效能的重要措施;是整合社会资源,凝聚社会力量,服务社会建设的重要抓手。加强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关系重大,影响深远。民政工作是我国社会工作的重要领域,民政领域和民政范围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是我国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加强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是摆在各级民政部门面前的一项重大而紧迫的任务。
按照科学发展观和《**州人才队伍建设中长期规划编制工作方案》的要求,州民政局组织对我州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的现状和培养开发对策进行了研究。
一、**州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基本情况
(一)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分布广泛。社会工作人才是社会工作从业人员的一部分,社会工作从业人员是指职业从事社会工作的所有人员,而社会工作人才是社会工作从业人员中那些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一定的社会工作专业知识或技能,创造性地进行社会服务与管理的社会工作人员。我州社会工作人才主要分布在民政、劳动和社会保障、人口、教育、卫生、公安、司法、、工、青、妇、残联等部门和团体,担负着大量社会管理和社会服务工作,就民政系统调研显示,主要涉及城乡老年人、残疾人、孤残儿童、社会福利、城乡低保、农村五保供养、减灾救灾、流浪乞讨人员、流浪儿童、服刑人员子女临时性社会救助、艾滋孤儿救助、优抚安置、儿童收养、婚姻家庭服务、殡葬服务、残障康复、城乡社区建设、精神病患者康复、慈善事业等多个领域。目前,我州现有社会福利类事业单位17个、社会救助类事业单位117个、收养服务类事业单位15个、优抚安置类事业单位14个、慈善事业(包括慈善类事业单位、民间组织)27个、减灾救灾类事业单位5个、家庭生活服务类事()业单位(包括婚姻登记、婚介服务、家庭教育、婚育服务等)59个、殡葬服务类14个,城乡社区单位2609个,共2877个单位。现有专兼职工作人员12152人。从年龄结构看,35岁以下的2092人,36—50岁的8785人,51岁以上的1275人;从学历结构看,初中以下的2457人,中专(高中)的8015人,大专的1481人,大学及以上的199人;从专业结构看,社会工作专业毕业的极少,社会工作相关专业毕业的也很少。
(二)社会事业逐步发展。“十五”以来,我州各级党委、政府在科学发展观的统领下,不断加强对社会事业发展的重视,社会工作力度不断加大。全州基本建立了以城乡低保、农村救灾救济和五保供养为主体,医疗、教育、住房、法律援助等专项救助相配套、政策优惠为辅助、临时救济和社会互助为补充的覆盖城乡的社会救助体系;形成了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人民群众广泛参与的城市社区建设新格局,兴办了一批社区便民服务站点、建成了一批社区办公和服务用房;坚持政府投入为主,鼓励和引导社会力量兴办福利事业,全州城市社会福利院改扩建后,床位达到1500多张,每个乡镇都建设了中心福利院,共收养近万名院民,全州福利救助类机构达到134个,设置床位15000多张,还有服务类事业单效发挥而不愿在社会工作岗位上工作;另一方面是人员编制受到限制。以州、县民政部门城乡低保工作机构为例,工作人员只有19人,而面对的是全州25万多名的城乡低保对象,以及其它70余万名困难对象;州老龄办长期只有1人,而全州老年人服务对象(60岁以上)却有45万多名,编制、人员、经费多年来都没有等到较好解决,制约了此项工作的开展。
二、加强**州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培养开发的对策措施
(一)明确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的主要目标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牢固树立科学的人才观,坚持培养专业化人才和集聚社会化人才并重原则,充分借鉴发达地区社会工作先进经验,综合运用法律、行政、经济手段,建立法律规范、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社会工作体制,建立和健全社会工作人才培养体系、评价使用体系、多元化的投入机制和有效的激励保障制度,全面提高社会工作人才队伍素质,着力提升社会工作专业化、职业化、社会化水平。
(二)积极营造有利于社会工作人才健康成长的良好环境
1、优化政策环境。进一步研究建立统一、规范的社会工作和人才队伍建设政策法规体系,切实解决有关党政部门各自为政、政出多门问题,为社会工作事业的发展和人才的健康成长提供强有力的政策保障。
2、优化舆论环境。充分发挥宣传部门、新闻媒体的舆论导向作用,注重发现、培养和宣传在社会工作岗位上奋发成才的先进典型,积极营造促进社会工作发展、适应社会工作人才成长的良好社会氛围,激励、吸引更多的优秀人才投身社会工作。
3、优化工作生活环境。统筹协调现有政府信息网络资源,建设社会工作信息服务平台,及时相关社会工作和具体岗位需求信息,吸引和鼓励社会和个人兴办社区社会服务机构,通过各种方式参与社区服务。各类组织和个人到社区兴办公益性社会服务机构的,可免费使用城镇社区现有公共服务设施。要重视解决社会工作人才的户籍迁移、档案管理、社会保险、子女入学等实际困难。
(三)努力健全和完善社会工作人才培养体系
1、制定社会工作人才培养规划。将社会工作人才培养纳入人才发展战略总体规划,抓紧制定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发展规划和年度培训计划,进一步增强社会工作人才培养的计划性、系统性和针对性,整体推进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改革现有人才统计制度,切实掌握社会工作人才状况,为制定人才发展总体规划提供依据。
2、加强社会工作学科建设。充分发挥高等院校和社会科学研究机构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方面的优势,整合教学资源,鼓励高水平教师和专家担任社会工作专业教学任务。加强高校社会工作实习基地建设,积极组织学生到社会服务机构实习和见习。高校社会工作实习基地建设情况纳入年度教学工作考核内容。
3、开展社会工作人员岗位培训。采取集中培训、个人自学、远程教育相结合的方式,有计划、分层次地对现有政府社会服务机构工作人员进行社会工作专业知识和职业道德培训,力争在2年内将所有工作人员轮训一遍,基本实现所有社会工作人员达到相应的岗位素质要求。鼓励和支持城乡社区、村(居)委会工作人员参加进修、见习、短训、函授等素质培训,切实提高他们的社会工作专业知识水平和专业化社会服务能力。
(四)建立和完善社会工作人才评价使用体系
1、完善职业资格制度。所有社会工作人员均应参加国家职业资格考试,取得相应的《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证书》。具有其他专业技术职称的社会工作人员,可按国家有关规定转评社会工作者职业资格,晋升上一级职业资格时,其转评前和转评后的任职年限可合并计算。逐步推行社会工作职业资格注册登记制度。取得《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证书》或医师、护师、心理咨询师、律师等其他职业资格的社会工作人员,应进行社会工作职业资格注册登记,力争在5年内全面实行社会工作职业资格注册制度。
2、完善岗位设置制度。调整优化布局结构,科学设置政府社会服务机构,研究建立州、县、乡政府社会服务事业机构定编标准。明确政府社会服务机构岗位设置和结构比例,原则上社会工作岗位不低于岗位总数的90%。研究探索城乡社区、村(居)委会岗位设置办法,在法定岗位之外增设2—4个社会工作专职岗位。鼓励和支持村(居)委会、社区企业和个人创办民间社会服务组织,因地制宜开发和设置社会工作岗位。
3、完善人才使用制度。建立柔性人才引进机制,鼓励社会服务机构采取不迁户口、不转关系、聘用兼职、聘请顾问和短期服务等方式引进社会工作专门人才。州、县市政府部门社会服务机构的工作人员在晋升职称前,必须到基层社会服务机构服务一年;择优选派基层社会服务机构工作人员到州、县政府部门社会服务机构挂职进修。以品德诚信、工作绩效和服务对象满意度为主要标准,加强岗位考核工作,考核结果作为奖惩或续聘、解聘和调整岗位的依据。
(五)建立多元化的投入机制和激励保障机制
1、完善政府财政投入机制。按照公共财政“以钱养事”的改革要求,研究制定政府财政按社会工作项目任务和社会服务人数核拨财政经费的具体办法,加大财政资金向社会公共服务领域的投入力度。积极探索政府购买社会服务的运作模式,完善政府按服务项目、服务人群购买社会服务的具体办法,鼓励民间社会服务组织提供社会福利和慈善事业服务。
2、健全民间资金投入机制。研究制定工商、税收、土地等优惠政策,鼓励社会团体、企业和个人举办民间社会服务机构。研究制定《**州公益事业捐赠实施办法》,进一步明确税收优惠政策,积极鼓励企业、社会团体和个人捐款资助社会工作。研究制定国内外慈善组织来我州举办非营利性社会服务机构的管理办法,吸引和鼓励州外资金投入和资助社会工作。
3、建立合理的薪酬制度。制定社会工作人才薪酬指导政策和奖励政策。政府社会服务机构中取得社会工作职业资格的社会工作人员,应聘到管理岗位工作的,可选择按所聘管理岗位或本人具备的社会工作职业资格享受工资福利等待遇。进一步落实财政专项补助,切实解决社区居委会成员、福利服务机构工作人员及其聘用服务人员的生活补贴、工资、保险等福利待遇问题,并使待遇水平随经济发展而适当增长。
4、建立优先晋升(录用)制度。研究制定优惠政策和措施,吸引高校毕业生到城乡社区从事社会工作。凡到城乡社区工作3年以上、且年度考核称职以上的社会工作人员,可提前1年参加全国助理社会工作师、社会工作师职业资格考试;参评高级社会工作师的,在同等条件下优先晋升职业资格;参加全州各地事业单位公开招聘的,在同等条件下优先录用;报考州、县市机关公务员的,笔试成绩可适当加分;报考乡镇办机关公务员的,优先予以录用。工作满1年,且年度考核称职以上的高校毕业生,在报考本省高校研究生时,考试总分可加10分。
篇4
目前,全国有320多所高校设立社会工作专科和本科,60所高校和科研机构设立社会工作硕士专业学位,每年培养2万余名社会工作专业学生。另外,2010年,《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将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列入国家重点发展的六大人才队伍并且制定了发展目标:适应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以人才培养和岗位开发为基础,以中高级社会工作人才为重点,培养造就一支职业化、专业化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到2015年,社会工作人才总量达到200万人。
但是面对如此好的发展局面,社会上又出现了一个奇怪的局面。人们对社会工作的认识了解很少,不少人根本不知道社会工作是怎样的一个专业。而且社会工作专业的学生在一开始对本专业的了解也不够,很多是在不了解的情况下填报的这一专业或者是在录取时调剂到该专业。据统计,由于缺少社会认知、发展环境和使用平台,自1988年至2003年的15年间,8万余名社会工作专业本科毕业生基本流失。
这种反差就带来了这样的疑惑,社会工作专业的学生真的认同自己的专业吗?他们会认真学习社会工作专业吗?他们以后从事社会工作的可能性有多大。本研究就试图对社会工作学生的专业认同做一些探索,以更加深刻的了解社会工作学生对本专业的认同状况,分析产生这种状况的原因,最后找出一些可以帮助提高社会工作专业学生专业认同的途径。
二、研究过程
(一)社会工作专业认同界定
社会心理学家艾尔克森对认同的纬度进行了界定(见表1),认为认同形成和确立从理论上可以分为个人的、相互的、集体的三个因素,每个因素又包含了认知、情感、行为和社会四个方面。
国外对专业认同地界定主要包括三方面,第一,专业认同认同被定义为一种职业认知、态度和情感的移入过程最终实现同一性,在这一过程中并试图对职业的价值观、技能等产生一致感。代表学者有Twiselton(2004)、Flores(2006)。第二种是从静态角度界定专业认同,他们认为专业认同是一种同一性状态,是从业者与职业在目的、利益、认知倾向等方面的同一性状态,代表学着有Maclure(1993)。除了这两种比较主流的认识之外,Sara Alves、Nicola Gazzola(2011)的观点也对专业认同概念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他们从系统层面界定专业认同,认为专业认同分为三个系统层次,第一个是中心区,它主要包括自我认同感;第二个是基础区,它包括工作经验和角色等;第三个是辅助层面,它包括认证。
表1 认同三因素模式
综上所述,本次研究界定社会工作的专业认同度其本质上就是社会工作学生对于本专业的态度。因此按照霍夫兰和罗森堡的态度三要素说,态度是按照一定的方式对特定对象的预先反应倾向。这种预先反应倾向由三种要素构成:情感、认知和行为。
(二)研究对象与研究工具
本次研究的研究对象是国内Z大学社会工作专业的本科生,共217人,其中男生77人,女生140人。样本选取符合国内社会工作专业男女的基本比例。
本次研究编制了问卷,利用spss19.0对问卷的各维度和整个问卷的信度进行了分析,结果如表2所示。
表2 专业认同信度分析表
通过分析可以看到问卷的三个维度的克隆巴赫系数都在0.7以上,特别是行为性认同维度超过了0.9,而且整个问题的克隆巴赫系数也达到了0.93。因此可以说整个问卷的信度还是相当高的,测量的稳定性也有很好的保证。
三、研究发现
(一)社会工作学生专业认同总体状况
本次研究的量表采用的是李克特5点量表,在记分时1代表非常认同,2代表认同,3代表一般,4代表不认同,5代表非常不认同。通过分析社会工作学生专业认同在各维度和总分如下表3所示。
表3 社会工作学生专业认同总体状况
从表中可以看出社会工作专业学生在专业认同总分均值为2.793,得分相对中间水平偏高,总体上认同度一般偏低,而在各维度来说,专业认知性认同最高,专业情感性认同次之,专业行为性认同最差。
(二)社会工作学生专业认同差异分析
通过方差分析(one-way ANOVA)对各年级社会工作学生在专业认同上的差异进行研究,在情感性认同方面大一与大四年级存在显著性差异(F=3.536,df=216,p
在进行不同选择方式的社会工作专业学生得专业认同差异分析时,发现选择社会工作方式不同的社会工作学生在专业认同上存在差异,特别是高考第一志愿和被调剂的学生在专业认同上存在显著性差异,认知性认同(F=3.666,p
综上可以看出,在专业行为认同上不同年级以及不同选择方式的学生都存在显著性差异。而在专业认知、专业情感认同维度以及专业整体认同,仅高考第一志愿和被调剂的学生存在显著差异。
(三)专业认同不同维度的关系分析
通过相关分析,研究社会工作专业认同的三个维度之间是否存在相关关系,如表4所示。
表4 专业认知性认同与专业情感性认同的相关情况
注:*表示p
总结上述情况可以看出,社会工作专业认同的三个维度之间的相关性相当强烈,而且彼此之间都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
为了更加明确社会工作专业认同三个维度之间的相互关系,做好专业认同方面的预测,对社会工作专业认同各维度进行了线性回归性分析。通过线性回归分析,可以看出专业行为性认同(beat=0.44,sig
四、结论与讨论
(一)研究结果
1.社会工作学生专业认同偏低。在以往的研究中发现社会工作的专业认同偏低,最主要的表现为对专业价值认同低,对专业的学习兴趣低。本次研究选取了217名中国青年政治学院社会工作专业本科生进行了专业认同方面的调查,结果发现社会工作学生专业认同总体水平偏低。而过往许多研究发现,高校学生的专业认同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其在专业学习、实践过程的心理状态,更有可能对以后的择业和在专业上的深造产生巨大的影响。因此提高社会工作专业学生的专业认同势在必行,这也很大程度上影响着社会工作专业的发展和未来。
2.专业行为性认同过低。在前文曾提到过,社会工作专业人才流失严重,仅在1998至2003年间就有8万余名专业人才流失。可以看出社会工作学生虽然能在大学期间学习该专业,但是最后留在这个行业的人少之又少。而本次研究发现,在社会工作学生专业认同中,最低的一个方面是专业行为性认同,平均得分趋向于不认同状态,这也印证了社会工作专业人才流失严重这一现象。
3.学生的意愿和兴趣对社会工作专业认同有很大影响。社会心理学的相关理论告诉我们人的第一印象对以后对事物的认知和学习的态度起比较关键的重要。从研究发现,第一志愿填报社会工作专业的学生和被调剂到社会工作专业的学生在专业认同上存在显著性差异。因此如何进行宣传提升学生对社会工作专业的兴趣,尊重学生的志愿选择对提高社会工作专业认同有很重要的影响。
4.社会工作专业认同各维度之间相互影响。从研究中我们可以看见社会工作专业认同的三个维度之间是存在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而且利用线性回归分析发现,专业认知性认同对于剩余两个维度的专业认同的预测性很强。因此在需要把发展专业认知性认同放在核心地位,进而提升社会工作整体的专业认同水平。
(二)建议
1.加强社会工作专业的宣传,尊重学生的志愿选择。前面的研究发现社会工作学生的兴趣和意愿对社会工作专业认同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笔者认为在高考志愿填报前,高校社会工作专业可以通过组织校园社会工作专业参观日,在网络上开辟专家平台,实现专业专家和学生面对面的沟通,为他们解答关于专业办学、师资队伍,就业状况等各方面的问题,让他们对社会工作专业有更加全面的了解。另外,现在高考录取时,应该尽量尊重学生的专业选择,尽量少调剂学生到社会工作专业,可以适当放宽对第一志愿选择社会工作专业的学生的分数划线,让更多志愿选择社会工作专业的学生能被最终录取。
篇5
关键词:社会安全感;影响因素;长春市;居民
中图分类号:F29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3)09-0175-05
中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社会的改变不可避免地会带来人们心态的变化。社会的有序变迁、平稳运转、稳定发展是人们的共同愿望,社会的安全感是对这种愿望满足程度的反映。随着长春市经济与社会的高速发展,安全感问题逐渐成为人们密切关注的问题,而在当前长春市争创文明城的大背景下,了解长春市居民的安全感现状,对于制定政策、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都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1.数据来源。本文进行分析的数据来源于对长春市南关区、朝阳区、宽城区、二道区、绿园区、净月区等六个城区进行的实地问卷调查。共计发放160份问卷,其中有效问卷145份,问卷有效率为90.625%。
在145位接受调查者中,男性有80人,占总人数的55.2%,女性65人,占总人数的44.8%。从年龄构成来看,18岁及以下占10%;19~25岁占13%;26~30岁占7%;31~45岁占27%;45~60岁占22%;60岁以上者占总体的21%。从受教育程度来看,小学及以下者占8%;初中学历者占23%;高中(含中专)者为26%;大专学历者占17%;本科及以上者占总体的26%(见图1)。
2.研究方法。本文采用SPSS中相关分析和主成分分析方法,对收集到的相关数据进行了系统的处理,并对长春市居民安全感的现状、变化情况、影响因素以及长春市居民所关心的社会问题进行了探讨。
二、长春市居民社会安全感现状及特点
(一)居民安全感水平总体较高
为了直观地了解长春市居民安全感的现状及其变化情况,本研究中设定了“您感觉自己的生活安全吗?”和“相比过去,您的安全感有何变化?”两个问题,并针对第二个问题进行了细化,设计了“极不安全”、“不安全”、“安全”、“很安全”四个选项,并按照社会统计学中系数制的计分办法,把“极不安全”记做1分;把“不安全”记做2分;把“安全”记做3分;把“很安全”记做4分[1]。由调查统计结果可知90.4%的居民认为自己的生活是安全或很安全的,安全感数值的平均值为3.2,总体来看长春市居民的安全感水平较高(见图2和下页图3)。
(二)居民安全感与过去相比有所下降
在对“相比过去,您的社会安全感有何变化”问题结果进行统计后发现,被调查者认为“没有什么变化”的有35人,占24.1%;认为“下降了”的有75人,占51.7%;认为“提高了”的有35人,占24.1%(见图4)。由此,不难发现,大部分被调查者的社会安全感降低了,表明长春市的居民安全感是有所下降的。
(三)长春市居民安全感的影响因子分析
在对被调查者的基本情况及居民总体安全感研究的基础上,本文进一步对影响长春市居民社会安全感的因子进行了主成分分析[2],得出了影响居民社会安全感的主要因子。
1.性别对安全感的影响。首先,女性的安全感略高于男性(本次调查中,男性、女性安全感数值的均值分别为2.90和3.20)。通过应用SPSS对各年龄段的男性、女性安全感数值及其相关影响因子进行分析,我们发现导致男性比女性的安全感数值相对较低的主要原因是男性所面临的生活压力更大。其次,总体而言,性别并不是影响居民安全感的主要因素。通过SPSS相关性分析与检验[3],长春市居民的性别与安全感的相关系数为0.020(见表1),在P
2.受教育程度和年龄对安全感的影响。根据SPSS相关性分析,长春市居民安全感数值与受教育程度之间的相关系数为-0.038,在P
如表中所示,年龄与安全感之间的相关系数为0.063,经检验,达不到检验系数标准,故在安全感的评价上,不同年龄段间也不存在着显著的差异,即年龄对安全感的影响不明显。
3.小区物业管理、防灾措施、熟悉程度和邻里关系对安全感的影响。
从表4中可以看到,在可能对居民的社区安全感产生影响的诸多因素中,小区居民的熟悉程度和小区的邻里关系与安全感不相关,不是影响安全感的因素。而小区的生活环境、治安力量、基础设施对居民的社区安全感都有显著的影响,相关关系明显,是居民社区安全感的影响因素。小区的物业管理和防灾措施与居民社区安全感密切相关,是影响居民社区安全感的重要影响因素。
在关注小区内部情况对居民安全感影响的同时,我们发现社会和心理因素对居民安全感也存在着影响。被调查者中,认为现在生活压力为“没有压力”的有20人,占总人数的13.8%;认为“压力不大”的有52人,占35.9%;认为“压力大”的,有57人,占39.3%;认为“压力很大”的有16人,占11%。由此可见,当今长春市居民所面临的压力越来越大,这不可避免地会对居民的安全感产生影响。
4.居民安全感影响因素“降维”分析。通过相关分析可以发现,诸多因子对居民的安全感有着影响,但这些因子都不是单独起作用的,它们之间存在着相关关系,即彼此存在着相互影响。为了进一步探寻影响长春市居民安全感的主要因素,本文在对各因素进行相关性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运用SPSS中“降维”的方法对各影响因素进行了主成分分析(见表5)。
从表5可知,经过降维后,可提取出四个主成分,这四个主成分的累积贡献率达到了93.46%,第一、第二、第三、第四主成分的特征值均大于1满足主成分分析的要求,为有重要意义的主成分,各主分包括的内容(见表6)。
从上页表6可知,“社区生活环境”、“社区治安力量”、“社区物业管理”、“社区基础设施”和“社区防灾措施”与主成分1有较大的正相关,可以判断出,这是社区内基本状况的主成分;主成分2与“收入水平”、“职业”、“文化程度”有较大的正相关,这三个要素都是与经济情况有关的,因此第二个主成分是经济状况的主成分;主成分3与“社区居民的熟悉程度”密切相关,这是人际交往情况的主成分;主成分4的主要组成要素为“生活压力”,可见,这是生活压力的主成分。
由此可见,影响长春市居民安全感的主要因素为社区的生活条件、个人的经济状况、人际交往情况和生活压力。
(四)各城区居民安全感差异较明显
通过SPSS相关分析,我们进一步发现影响安全感的主要因素存在着明显的不同。其中,影响朝阳区居民安全感的主要因素为“小区的治安力量”和“居民的生活压力”,其与安全感的相关系数均达到了0.462(P
三、长春市居民安全感存在的主要问题
1.交通事故、公共秩序混乱是影响居民安全感的重要问题。通过对“当前哪一类治安问题最影响您的安全感”这一问题的回答进行统计,得到如图6所示的结果,从中可见,交通事故、公共秩序混乱是影响长春市居民安全感的重要问题。
2.庞大的人流量与车流量是导致南关、宽城和朝阳三区居民安全感水平较低的重要原因。南关区与朝阳区位于长春市的核心地区,有人民大街、自由大路、解放大路、南湖大路等多条城市主干道或重要道路贯穿,交通车流量很大,同时,这两区有大量的商场(如长春市“三大商圈”:红旗街、桂林路和重庆路都在此区域内)等公共设施与场所,人流量和人口密度相对其他区比较大,导致交通问题和公共秩序问题相对其他区更为突出。宽城区的居民安全感较低也出于类似的原因。宽城区被铁路贯穿,火车站坐落于该区内,并有轻轨站、客车站等交通枢纽,庞大的车流量与人流量,使得三区的安全感数值较低,居民的安全感相对其他区较差。
3.诈骗、未成年人违法犯罪和盗窃是居民最关心的社会犯罪现象。通过对长春人所关心的社会犯罪现象进行研究,17.5%的人认为“诈骗现象”是当今社会存在的普遍犯罪现象;18.4%的人认为“未成年人违法犯罪”为当今社会重要的犯罪现象;另有16.9%的人认为“盗窃现象”是社会重要的犯罪现象,在调查结果中,这三者所占的比例最大。
4.食品安全、物价上涨、社会治安是影响安全感的主要社会问题。伴随着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社会问题的出现,引起了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对安全感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调查中发现,人们认为“最影响安全感的主要社会问题”主要是“食品安全”(占总数24%),“物价上涨”(占总数17.8%)以及“社会治安”(占总数15.1%)。
四、提升长春市居民安全感的对策建议
总体而言,长春市居民的安全感状况比较良好,但仍有影响居民安全感的社会问题及生活问题存在。这些问题对经济社会发展以及人们的生活都带来了很大的负面影响。有68.3%的人认为这些问题的存在会使群众对政府的信任度降低,使政府的公信力减弱,有13.8%的被调查者认为,这些问题会使群众对改革信心产生动摇,也会对经济与社会带来极大的不利影响。
本研究对提升长春市居民的安全感有以下建议:
1.加强对交通的组织,加强道路建设,加大交通法规的教育力度,加强交通安全宣传队伍建设,提高宣传民警的素质[4],让大众都自觉地遵守交通秩序,以提升交通安全。
2.加强对公共场所秩序的维护力度,提升居民的道德修养,自觉地遵守公共秩序,形成良好的习惯。
3.加强青少年教育。在调查过程中我们还发现长春市居民有16.7%的人认为,当前我们应该加强对青少年的教育。具体地来说,首先要加强青少年的法制教育,完善青少年法制教育的内容,注重对青少年法制观念的培养;改善法制教育的手段,采取青少年喜闻乐见的法制教育形式,充分发挥网络教育的作用[5]。同时,我们还应进一步加强青少年的社会公德教育,继承传统优秀教育理念,创新教育方式和方法,完善教育机制和体制[6]。
4.加强对警察及执法队伍的建设,改善警察设备,提升执法人员的素质,严格执法,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公正执法,加大执法力度,构筑治安防控体系,严防重特大刑事案件的发生,完善治安长效管理机制,确保人民群众安全。同时,规范外来流动人口管理[7],进一步加强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和政法队伍建设,对重点要害部位要加强物防、技防措施[8]。
5.加大对食品安全的控制力度,从源头抓起,严管严控,做好监察检疫工作。同时,严格控制物价,严厉打击不合理的涨价现象,使人民的生活更加安全。
同时,应注意到,长春市各区之间影响安全感的因素存在着不同,故针对不同区,有如下建议:(1)朝阳区和绿园区应加强治安力量建设,加强巡逻力度,完善小区内部保安设施,营造安全环境。朝阳区居民应注意自身的身心调节,积极参与一些有利于舒缓压力的活动;(2)二道区和净月区应注意加强小区内部基础设施与环境建设,营造令人舒适的,赏心悦目的生活环境;(3)南关区应加强小区内部的物业管理,用优质的物业服务为业主打造安全的社区环境。
参考文献:
[1] 王大为,张潘仕.中国居民社会安全感调查[J].统计研究,2002,(9):23-29.
[2] 郝黎仁,樊元,郝哲欧.SPSS实用统计分析[M].北京:水利水电出版社,2002:304-315.
[3] 尹海洁,刘耳.社会统计软件SPSS for Windows 简明教程[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91-94.
[4] 李文松,吴锦财.加强交通安全教育宣传教育工作的探讨[J].公安研究,2001,(3):79-82.
[5] 金文玺.加强法制教育是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的重要举措[J].中国青年研究,2010,(11):36-38.
[6] 刘治国.新形势下如何进一步加强青少年社会公德教育[J].教育理论研究,2011,(5):243-244.
篇6
摘 要 社会体育指导员是指在竞技体育、学校体育、部队体育以外的群众性体育活动中从事技能传授、锻炼指导和组织管理工作的人员。我国的社会体育指导员制度的起步晚,理论研究和实践研究都比较匮乏。文章旨在通过对青岛市的社会体育指导员的基本情况进行调查和分析,为今后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的培养建设提供参考。
关键词 社会体育指导员 现状调查 青岛市
国务院1995年6月20日颁布“全民健身计划纲要”,表明我国将提高国民素质,提高人民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推动人类向前发展作为体育的重要任务。社会体育指导员制度在这一社会背景下应运而生。在近10年的发展时间里,国家体育总局组织专家对全国的社会体育指导员进行的总体调查研究,结果显示我国社会体育指导员的总体数量少,平均下来就更少,登记数量比例不协调,年龄结构、学历层次、指导内容和方法、管理等方面都存在问题。我国社会体育指导员的完善发展要有一个过程,因此,开展广泛的实地调查仍是我国社会体育指导员研究工作的主要内容。
一、青岛市社会体育指导员的现状
(一)青岛市社会体育指导员的专业技术等级现状分析
根据调查数据显示,青岛市社会体育指导员总人口为10357人,其中国家级33人(0.32%),国家一级267人(2.58%),国家二级2001人(19.32%),国家三级8026人(77.78%)。反映出等级结构不够合理,三级社会体育指导员的比例偏大。目前作为青岛社会体育指导员主体的三级指导员大部分认为社会体育指导员的工作就是领着大家运动,因此希望获得更高级别指导员资格的人数比例不大。
(二)青岛市社会体育指导员的学历现状分析
本研究调查对象中本科以上学历的占9%,专科学历占24%,高中学历占28%,初中学历占39%,这反映出青岛市社会体育指导员学历层次偏低,不利于服务质量的提高和相关科研工作的开展。生活在青岛这样一个沿海开放的城市,社会竞争十分激烈,学历层次较高的年轻虽然他们平时也在社区参加体育活动,但不了解社会体育指导员的职责,对于社区体育指导员的工资报酬也不满意,对体育指导员工作没有太大的兴趣,因而没有担当体育指导员的愿望。
(三)青岛市社会体育指导员的职业现状分析
在青岛市登记在册的10357名社会体育指导员中,专职占25.1%,兼职占74.9%,这说明大部分的社会体育指导员只是把指导体育活动作为一种业余活动。由于目前社会体育指导员的社会地位和他们的劳动价值还没有得到社会的足够重视和承认,收入与他们的投入不成正比,影响了社会体育指导员的工作积极性,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青岛市专职社会体育指导员人数的增加。
(四)青岛市社会体育指导员年龄结构现状分析
在10357名青岛市社会体育指导员中60岁以上的占21%,46—60岁占46%,30-45岁占23%,30岁以下占10%。主体是一些中老年体育爱好者,大多数是退休工人。这些退休人员中很大一部分经常在社区内进行体育锻炼,并吸引了一批同龄人跟随他们一起运动,自发的形成了25人左右的小型体育锻炼群体,这些退休人员经过培训成为了社会体育指导员。
二、结论
(一)青岛市社会指导员的技术等级结构不合理,低级别指导员占比例过大,提高队伍整体技术水平势在必行。
(二)青岛市社会指导员的学历层次偏低,不利于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的发展需要和相关培训、科研工作的开展。
(三)青岛市社会指导员队伍专兼职人员比例结构失调,专职人员不足,兼职人员过多,待遇低。
(四)青岛市城市社会体育指导员年龄结构偏大,中老年人居多,不利于青岛市社区体育指导员队伍的建设和可持续发展。
三、建议
(一)整合高校资源,拓宽社会体育指导员的培养途径
作为培养专业体育人材的高校可以增设“社会体育指导员”专业,明确社会体育指导员专职化的方向,建立高校和社会共同的培养目标。充分发挥高校人、财、物的优势,重点培养掌握全面多样的运动技能与知识,具备较强的社会科学知识基础和较深的文化艺术修养的人才,以适应当前与未来社会发展的需要。
(二)政府加大财政投入,争取多方融资,提高社会体育指导员的待遇
政府要加大对社区体育工作的财政投入,放宽政策,并通过各方资金的融入,提高社会体育指导员的待遇,增加社会体育指导员的工作积极性,吸引更多的专业人才加入到这个行业里来。社区体育指导员也应在政府政策的倾斜扶持下,利用自身的优势,在市场经济中寻找自身的发展途径,以便更好地为社区体育和社区建设做贡献。
(三)加强对社会体育指导员的培训
21世纪是终身学习的世纪,作为社会体育指导员也要不断更新知识结构,培养终身学习的意识。社区体育主管部门要完善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制度,加强社区体育理论研究,增强培训内容的针对性和科学性。明确不同类别、不同级别、不同项目的社会体育指导员在社会体育指导中的具体作用和分工。
(四)完善青岛市社会体育指导员的管理制度
创建一个有弹性、有张力的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的运行机制,建立开放的管理系统。改变计划体制下各自为政或者多头管理的现象,各社区之间的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形成灵活、方便、流动的格局,以便增强活力扩大服务范围,提高进行社会体育指导的效率和效益。
参考文献:
[1] 晓敏.提高认识开拓创新努力实现社会体育指导员工作的新发展新跨越.新体育社会体育指导员.2010.6:14-15.
[2] 贾春佳.浅谈社会体育指导员制度[J].哈尔滨体育学报.2001.19(3):19-20.
篇7
【 关键词 】社会音乐教育 许昌地区 现状
一、许昌地区社会音乐教育现状的调查分析
(一)许昌地区社会音乐教育对象的调查
据调查数据统计,许昌地区社会音乐教育对象对科目的选择多以器乐或舞蹈为主,也有20%的学生选择声乐,学习音乐理论的很少只占5%。
许昌地区社会音乐教育的对象主要以少年儿童为主,教育对象主要以学前或小学儿童为主,占全部学生的71%。很多青少年从小学习音乐,到初中、高中阶段由于文化课压力大,就逐渐放松了对音乐的学习,初高中阶段学习音乐的学生也多以考学为目的,占24%。20岁以上的在社会音乐培训机构学习的非常少,只占3%。
(二)许昌地区社会音乐教育师资的调查
许昌地区社会音乐教育机构的教师分为四类:一是高等音乐院校的音乐教师;二是中小学校的音乐教师;三是一些音乐院校的在校学生;四是在音乐方面有一定的基础,但是没有受过专业的音乐训练的音乐爱好者。许昌地区的社会音乐教育的教师以三类、四类居多,这些教师的教学经验太少,教育机构在对教师的聘用上不够严格和规范,所以许昌地区社会音乐教育的师资力量还有待提高。
二、许昌地区社会音乐教育现状中存在的问题
许昌地区社会音乐教育是丰富了人们的艺术文化生活,提高了人们的音乐文化修养,但在许昌地区社会音乐教育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存在着一些不利于其快速发展的问题。
(一)社会音乐教育管理不规范
许昌地区的社会音乐教育的种类大致包括:琴行,艺术中心,培训班和私人授课。这些培训机构以不同的形式存在,大小规模也不同,相关政府部门也没有足够重视对社会音乐教育机构的管理。没有相关的,明确的法律法规去制约和引导社会音乐教育机构。有些培训班或者私人授课的教师根本就没有在相关部门进行登记,这就难免会有些教育机构在经济利益的驱使下,为获得最大利益而忽视了社会音乐教育的过程和成果。
(二)社会音乐教育的功利思想严重
1、教育机构的功利性
如今,琴行、培训学校、艺术中心是我们经常接触的社会音乐教育机构。但其中不少的机构都是打着教育的门面,从教育活动中谋取尽可能大的利润。老师的专业知识和教育水平也是参差不齐,也有些老师为了获得经济利益去招生,对教育结果从不考虑。我认为,既然是教育机构就应该把教育放在第一位,实际上,也只有先把教学质量抓上去了,这个经济效益才可能接踵而至。那种把经济效益放在第一位,或者说是太过功利的做法,势必偏离社会音乐教育的正确轨道。
2、学生学习的功利性
近年来的高考队伍中,艺术类考生人数在逐年增加,很多学生和学生家长为了考试升学或获得某类证书而加入到社会音乐教育中,这种现象也是一种特别的学习目的。社会音乐教育本来是不断学习和不断自我检查的过程,但是由于功利思想的参与,把社会音乐教育的目的变为升学,考试。使社会音乐教育的功利思想越来越重,离素质教育的本质越来越远。
(三)社会音乐教育的收费混乱问题
经济在快速发展,许昌地区社会音乐教育的收费,也有趋高的势头。并且,这种趋高也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譬如,有些社会音乐教育机构打着名师的旗号,宣传老师的名气与教学水平,从而提高学费。这就很难界定了,如果收费问题没有规范,有的教育机构随意定价,从商业角度看,影响了市场的合理,却带来了经济利益,但却使许昌地区社会音乐教育收费变得混乱,由此带来的负面影响却也同样不可小觑。
三、对许昌地区社会音乐教育的建议
(一)相关管理部门对其进行统一管理
管理部门应该对其进行重新整合,规划完整的体系。对于社会音乐教育机构收费混乱的问题,教育管理部门制定一个统一的收费标准,或设定一个上限,以有效的控制学费不断高涨的问题。对于社会音乐教育机构老师上岗的问题,应该从专业知识到综合素质全面的进行严格考核。这样才能使社会音乐教育快速稳步的发展。
(二)提高社会音乐教师的综合素养
教师除了必须具备的专业知识技能和精湛的业务外,还要提高自身的素质。加强师德师风的修养,形成高尚的人格,有一颗进取的心。不断拓宽自己的知识视野,增加自身的知识含量。
(三)加强以素质教育为主的思想转变
社会音乐教育的本质是培养艺术教育所特有的、能对学生终生发展产生影响和作用的基本能力和素质,如:审美情操、审美趣味、审美理想、想象力、创造力等。社会音乐教育注重培养高素质的公民,这是适应社会发展的科学道理。但是好多学生参加社会音乐教育学习的目的就是为了考学、加分、文聘。这种太过目的性和功利性的学习态度违背了社会音乐教育的真正目的,不利于人的全面发展。通过音乐媒体进行教育的一种审美教育,注重情感体验和个人特点,因材施教,使学生积极主动的、生动活泼的学习。从而促进智力和身心的健康发展。
近年来,社会音乐教育迅速发展,教育规模不断扩大,教育形式逐步规范,教育质量也良性发展,不仅提高了学习者的音乐知识,更陶冶了人们的情操,有利于整个社会素质的提升,同时也为社会培养了一大批高素质的音乐人才,这些都是值得我们骄傲的。但在社会音乐教育快速发展的同时,我们不难看出其存在的问题,这些问题阻碍或不利于社会音乐教育更好的发展。
在经济快速发展的社会,人们逐渐开始重视精神文明建设,社会音乐教育作为音乐文化传播的一种形态,在加快社会的良好发展进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在提倡构建和谐社会的今天,素质教育已经成为教育的主要方向,而社会音乐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发展素质教育的今天发挥着它独一无二的作用,所以社会音乐教育的健康发展促进社会全面发展,全面进步。
【参考文献】
[1]管建华.21世纪中国音乐教育展望[J].中国音乐,1996
[2]陈雅先.社会音乐教育的着眼点[J].中国音乐教育,1999
[3]舒泽池.世纪之交的中国社会音乐教育[J].人民音乐出版社,2000
篇8
【关键词】大学生 社会调查 工作室 机制
社会调查室是社会科学研究中应用最为广泛的方式之一,在社会调查活动中,在问题的提出、方案的设计、资料的搜集、数据的分析等相关系列活动中,学生可以提高自身综合实践的能力。大学生社会调查工作室主要从增加接触社会的机会、锻炼学生与人交往能力和沟通能力这三方面着手,它采取项目制的工作模式,通过综合开展课题申报辅导讲座、撰写社会调查报告及科研讲座等一系列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参与到社会科研实践中。同时,在大学生社会调查工作室建设过程中也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它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工作室健康有序的发展,因此对大学生社会调查工作室建设机制进行研究能进一步发挥工作室应有的作用,更好的为学生的成长成才提供有力保障。
一、大学生社会调查工作室建设现状
大学生社会调查工作室于2013年3月正式成立,已运营3年多时间。它以创新、科研、实践和育人为宗旨,在培养师生活跃的创造性思维的同时,还培养了学生认真务实的工作态度以及协调合作的团队精神。大学社会调查工作室为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增强他们社会参与度,引导其将专业学习与社会实践相结合,提升学生研究能力和创新意识。工作室根据这四个目的性,开展了一系列相关的培训课程。通过工作室的搭建,旨在引导学生在各类创新性竞赛中不断成长,在这个过程中,工作室有大量的优秀作品推选参加各级各类社会调研比赛,近三年取得较好的成绩,其中国家三等奖1项、省级一等奖3项、省级二等奖3项、省级三等奖3项,一名指导老师被评为省级优秀指导老师。
二、大学生社会调查工作室建设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
1、活动形式单一并陈旧。工作室的活动形式基本上是由答辩会、分享会、规定主题类社会调查问卷设计大赛、社会调查方案设计比赛等相关活动组合而成。在3年建设过程中,活动并无太大变化,也无任何形式上的创新,这些都很大程度降低了学生参与的兴趣。
2、学生参与社会调查的行为比较被动。学生在社会调查活动中往往较为被动,很难发挥自己的自主性和积极性。加之工作室的指导老师较少且都为兼职教师,精力有限。久而久之活动对学生缺乏吸引力,慢慢流于形式,学生就不愿意认真地参与其中。
3、大学生社会调查工作室活动经费缺乏。在大学生社会调查工作室运行的过程中,我们发现经费是制约工作室发展最重要的原因之一,工作室基本上没有充足的资金给予支持和保障。用于学生社会调查活动的经费往往是杯水车薪,难以满足学生活动的需要。
4、大学生社会调查工作室缺乏长效性运行机制。大学生社会调查工作室作为一社团组织载体,由学生处、团委、学院等多重管理,缺乏统一有力的领导和协调。同时工作室管理规范化程度较低,服务指导跟不上,缺乏全局和整体规划。同时,社会调查活动开展不够制度化、经常化,缺乏长效保障机制。
三、完善大学生社会调查工作室建设机制
1、进一步完善大学生社会调查工作室的组织保障机制。建立健全大学生社会调查工作室的领导机制,学校、学院两级部门应把大学生社会调查工作室的建设纳入建设学生思想道德工作中来,并提高必要的支持和关注。同时,对于大学生社会调查工作室的建设过程要有研究过程、部署过程、落实过程、检查过程,环环设置内容,不让工作室的建设流于形式。相关部门要对工作室的指导老师和组织机构骨干成员进行定期培训和考核,充分发挥职能作用,以保证各项措施的落实。要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对工作室经费的投入,通过学校、学院的资源为工作室搭建一批质量高的合作单位。
2、进一步完善大学生社会调查工作室的考核评价机制。大学生社会调查工作室的考核评价体系不够完善,学校、学院两级相关部门对大学生社会工作室基本上是没有考核过程,往往只是通过比赛结果来对工作室进行评价。对于社会调查活动的开展情况,这样的评价方式缺少有效的监督和考核。同时,基本上活动过程中,只重前期发动不重后期总结,只追求比赛结果忽视长效建设,社会调查活动的作用和效果得不到充分展现,缺乏激励性。
3、进一步完善大学生社会调查工作室的经费保障机制。要建立大学生社会调查工作室的经费保障制度,从制度上对经费进行合理化管理。学校、学院两级相关部门可以划出一定比例的经费作为工作室的建设经费,同时对工作室的校内外合作事项进行监督,提高工作室自主“造血”功能。这样才能保障工作室工作的有序开展,保证学生进行社会调查活动的有序开展。
4、进一步完善大学生社会调查工作室的师资保障机制。工作室应该努力搭桥,将学生的社会调查与教师的科研课题相结合,鼓励学生参与教师的科研项目提高创新和实践能力,这样才能进一步提高教师的参与力度,才能保障工作室能有一支优秀的指导老师团队。
5、进一步完善大学生社会调查工作室的项目合作机制。在立足校园,走向社会的过程中,工作室应充分整合校内现有资源,积极与企业、社会团体等加强合作。在合作过程中,必须完善好相关的规章制度,有章可依,这样才能减少活动中的随意性和差错率。项目合作的规章制度搭建好,工作室能进一步加强与校内外相关单位的合作,从而为团队成员搭建了实践的平台,为工作室提供了一定经济来源,也为学校赢得了良好的声誉。
大学生社会调查工作室建设不仅引导学生内化知识与能力,还提高了学生社会参与度。在完善的建设机制体系下,大学生社会调查工作室作为学校可靠的社团组载体,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自主意识,还可以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对于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与应用能力具有重要而特殊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孙桂丽.大学生从事社会调查的意义浅析[J].河南教育. 2010(2)
篇9
前言
河南省是全国人口最多的省份之一,也是农业大省。虽然预计在今后20年内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镇人口比重将有大幅度提高,但河南却难以改变农村人口占较高比重的状况。而且,在广大农村,由于家庭规模逐渐萎缩,子女数量持续下降,青壮年劳动力大量流入城市,农村人口老龄化的速度比城镇发展更快,未来河南省养老问题的难点在农村,重点也在农村。
河南省农村养老问题一直是备受关注的话题。农村条件落后,受老年人观念影响,河南农村养老方式单一,农村老龄化问题突出。农村老年人的生活缺乏可靠保障,家庭养老功能日益弱化,空巢家庭增多,传统的土地保障功能面临严峻挑战。本文将对河南省农村养老问题展开详细具体说明,并在一定程度上提出措施与建议。
一、导论
(一)调研地点概况
河南是中华民族与中华文明的主要发祥地之一,中国古都数量最多最密集的省区,河南是中国人口大省、第一农业大省、新兴工业大省和劳动力输出大省。河南文物古迹众多,旅游资源丰富。
许昌,位于河南省中部,是中原城市群、中原经济区核心城市之一。许昌地处平原地带,农产品丰富,农业发达。近年来科技的发展使得农业实现了大规模的机械化作业,解放了农村大批的劳动力,由于当地没有大规模的产业能够解决众多农民的就业问题,很多农民为了谋求更好的生活,就不得不背井离乡,常年在外打工生活,使得农村遗留了大批老年人和留守儿童,这些老年人如今老无所依,只能遭遇孤苦无依的悲凉困境。
本调研选取了许昌市禹州市花石乡白沙村为代表。该行政村是中原地区典型的传统农业行政村,经济发展状况一般,绝大部分农民以种地为生。大部分年轻人都外出打工,平时很少回家看望老人,孩子基本都留在家里面由老人抚养,大部分人都是春节或者假期回家,有的人甚至常年不回家。这种状况反映了河南大部分地区的基本情况,这里的老年人生活状况也和大部分地区相似,因此选择此地为调研地点。
(二)调研样本特征
本次调研对象为 60 岁以上的农村老年人,因此,考虑多方因素,本次调研时间选择在 2016 年7月份的农闲时节与学生的暑期进行,这时赋闲在家的农村人多为 60 岁以上的老年人,且调研成员均时间充裕,本调研是以白沙村所有老年人为调研对象不会刻意区别对待。
(三)调研方式
本次调研主要采用问卷调查、半结构访谈等社会学研究方法来收集资料,所有的问卷都是由社会调研队队员入户对被调查者进行当面访谈,并按照被调查者的回答填写而完成的,通过调查获取了丰富的第一手资料。
二、农村老年人养老现状分析
(一)调研地老年人生活现状概述
从文化程度来说,90%以上的农村老年人受到很低的教育即小学水平以下或从未受过教育;从婚姻状况来看,虽然一般以上的老年人尚有老伴陪伴,但是丧偶的比例却比较高,从老年人的居住情况看出,纵然有儿有女,老年人的生活还要靠自己,儿女能够进行日常照料的可能性并不高。从身体健康状况来看,几乎一半的老年人身体状况良好,但是还有 26.3%的老年人身体状况非常糟糕;从养育子女情况来看,绝大部分老年人养育的子女数集中在 1―6 个,但是也有 3.7%的老年人无儿无女;从年收入水平来看,很多老年人的收入水平较低,维持在 3000 元以下,还有部分老年人收入较高,这部分人主要是集中在低龄老人(70 岁以下),即低龄老人尚在参加劳动赚取养老费。
(二)老年人养老观念倾向
根据调查得知,不同养老意愿的老年人分别面临着不同的情况。大部分家庭比较正常的老年人比较倾向于居家养老,而部分选择机构养老的老年人面临着家庭变故、身体患病、无人照管等各种情况,选择社区养老的老年人多为无儿无女或者没有家庭的老年人,他们把希望寄托在国家和社会,希望通过社会的力量去养老。
这些受访者的基本家庭人员状况就明显反映出,在河南省广大农村地区居民家庭仍然是农民养老保障的“天然”场所,居家养老、养儿防老等养老模式依旧为更多的农民所接受。河南省农村居民的自身特征严重影响、制约着其基本养老理念社会化的转变。
(三)养老问题
1.经济拮据
从调研情况来看,目前农村老年人的收入来源有限,收入水平低下,子女对老人的经济支撑力度不够,无论老年人收入状况如何,他们能够从子女那里获得的经济支持都显得不足,都无法满足需求。在老年人身体健康的情况下,他们的微薄收入尚能够勉强度日,但是,当老年人身体出现疾病等状况时,他们就会陷入经济困境,以此造成因病返贫现象愈演愈烈,一旦老年人陷入经济困境,随之而来的心理上和精神上就会出现各种问题,这些心理问题随之而来会加重老年人身体上的疾病,这种恶性循环是身处老年阶段的人们最应该避免的。
2.精神方面
竞争压力增加、人口流动加快、代际倾斜严重,现代社会人口流动越来越快,大量农村的年轻人进城打工,迫于岗位的竞争压力,忙于工作和事业,使他们无暇顾及老父和老母,同时,一些青年夫妇较重视子女的教育和成长问题,有限的时间、精力和财力都向独子或独女倾斜,产生了“重幼轻老现象”,这对老年父母的心理健康和实际的生活质量都产生了负面影响,目前很多老年人与子女之间的代际关系比较紧张,来自家庭方面的精神慰藉都难以满足,更不用说更高层次的精神追求了。
3.服务不足
目前,农村老年人普遍面临服务缺失甚至无人服务的困境,由于城乡二元结构特征明显,城乡发展差距大,绝大部分农村地区尚未建立完善的社会养老保障制度,目前的农村养老服务供给依然严重不足,具体表现在自我服务能力下降、家庭养老服务功能弱化、社会化养老服务缺乏等。
4.其他方面
日趋严重的农村老龄化问题,必将对农村老年人口养老问题提出严峻挑战,老年人口的高龄化降低了老年人的自我养老能力,农村老年人口受教育程度比较低,未读过书的占一半以上,受教育程度在小学及以下的占到九成以上,低素质决定了农村老年人口大部分都是体力劳动者,年龄对他们的自我养老能力影响很大,老年人口中高龄人群比重的增加,降低了老龄人口的自我养老能力,同时也降低老龄人口自理能力。农村老年人口高龄化和健康状况的下降,无疑加重了农村养老的负担和压力。
三、中国典型农村养老模式及对河南启示
(一)当前我国农村养老的基本方式
现代社会,中国农村的养老方式已不再是单一的家庭养老,而是以家庭养老为主,多种养老方式并存的农村养老格局。许多新的养老方式在市场经济的今天,正在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通过实地考察查与查阅资料,我们共得出已以下几种养老模式并加以分析:
1.家庭养老
这是当前我国农村最普遍的养老方式,也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体现,农村家庭养老之所以如此重要,其原因在于:第一,我国农村老年社会保障体系尚不完善,由于农村地区间发展差异大,经济发展不平衡,短时间内不可能在全农村范围内建立、推广养老保险制度,这决定了家庭养老会在相当长时间内成为农村养老的基本方式;第二,农村家庭服务业不发达,即使部分老人拥有数目可观的养老金,但由于疾病缠身、自理能力较差,他们仍然难以安度晚年;第三,传统的思想文化观念对农村老人生活习惯的感染和影响,“子孙满堂”的天伦之乐仍是他们所渴求、向往的,且随着年岁的增加,农村老人抵御生活风险的能力越来越有限,对家庭人员的物质、精神依赖亦会增加。
2.集体养老
是由集体经济组织对年老多病、无依无靠的老人进行赡养的制度,目前我国农村集体养老的形式主要有“五保制度”和“养老院制度”,集体养老作为由家庭养老向社会化养老过渡的一种形式,是以集体为单位对老人进行集中供养的养老方式,尽管集体养老在历史上发挥了不小的作用,但现在看来,其作用仍然有限,第一,养老对象过窄,集体养老的范围事实上就是对五保户的供养,然而,五保户的供养条件非常苛刻,对于只有女儿的老人一般不予“五保”;第二,没有敬老院的农村地区主要由村组负责对“五保户”实行分散供养,集体养老保障也仅仅停留在维持其温饱;第三,对集体养老认识明显不足,在农村地区,许多符合条件的农民不愿享受“五保户”待遇,只要尚有一点点劳动能力,或者有亲人可以依靠,谁也不愿享受“五保户”的供养。
3.储蓄养老
是一种最典型的自我养老方式,即老年人依靠日积月累、勤俭节约的积蓄养老,但这种养老方式在农村越来越缺少实用价值。农民从农业生产中获得的收入有限,尽管辛苦劳作和省吃俭用,但盖房、子女教育、医疗等各项开支却很大。到了晚年,其积蓄难以保障养老的基本需求。
(二)预期理想的养老形式
认真分析比较研究不同的养老方式,寻求一种适合中国农村情况的养老制度,对于农村经济的发展将具有重要意义。
要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地发展适合当地情况的养老方式,不能盲目地追求表面上的虚华,而忽视了内在的实用性和适用性。如河南省目前的经济实力较为薄弱,广大农民的收入普遍偏低,在进行诸如养老服务体制建设中要考虑到农民的实际承受能力,并尽可能地争取政府和社会力量的扶持和帮助。
随着改革开放和十的深入,相应的,农村养老方式也将出现新的转型,农村老年人走上“阳光养老”“快乐养老”的幸福之路,这样理想化的养老形式无疑要建立在经济发展状况良好的基础之上,在经济上,由依靠子女养老的形式转换为由政府发放养老金,使得老人老而不愁。其次,新型的农村医疗保障体系也可为老人的养老提供基本保障;最后,大力发展农村养老设施,为老年人提供健身场所,使之娱乐化。
四、河南省农村养老发展之路
1.加大宣传力度,切实转变人民群众的思想观念。
据了解,政府斥巨资建立了规模大的养老院,可大多数老年人不愿意住进养老院,最根本的原因在于老年人的养老观念。老年人认为住进养老院代表着无人赡养,因此,要做好养老事业关键是转变人们的思想观念,改变传统的养老方式和生活习惯。需要全社会关注,更需要持之以恒的宣传教育,引导广大人民群众尤其是老年人树立新的养老观念,转变新的生活方式,在全社会营造一个敬老、养老的良好氛围。
2.加快建立、健全农村社会养老保障体系。
在继续保障家庭养老的同时,政府应健全农村社会养老保障体系。为老年人提供健全的可养老的场所和设施,为老年人建立健全的养老队伍,将精神和身体养老都尽可能达到理想效果。不仅仅是为老年人提供健康保障,也应关注老年人的精神状况。据了解,“空巢老人”的增多,独身老人比重上升,加大了农村养老的社会化需求。传统的家庭养老不仅由子女为老人提供经济保障,更重要的是生活照顾和精神抚慰。农村青壮年进城务工后,虽然也履行了在经济上供养父母的义务,但考虑到进城农民的自身经济状况,供养的程度是有限的,而且无法给予老人必要的生活照料和精神慰藉。因此,社会和政府应在精神上给予支持。
3.加快推行农村医疗救助制度,解决农村老人的就医难问题。
政府下发的养老保障基金应落实到位,真正做到钱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在精神上的支持的同时,关注老年人的身体健康状况,为老年人提供方便快捷的医疗道路,在老年人就医方面,应为老年人提供优惠政策、同时,也可为老年人制作医疗手册,普及健康知识,及时记录老年人的就医情况,真正从根本上解决老年人的就医难问题。
4.培养老年人积极的生活观
据调查,大多数老年人精神时常感到空虚无望,当前社会发展情况和未来发展状况将持续外出务工人员流动的情况,因此老年人只有树立积极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提高自身的素养,积极面对生活,才能不断提高自我保障能力,社会也应该形成尊老爱幼的氛围,让老年人感受到生活的温暖。
5.弘扬孝文化,重塑家庭养老的重要地位
随着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深入,我国经济社会处于高速发展期,人们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思想观念也随之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各种形式的个人主义、拜金主义冲击着年轻人的头脑,使得他们对“孝”的理解和诠释也发生了较大的偏差,应大力弘扬双向互动的新型孝文化,即子女孝顺父母,父母理解子女,子女尽可能地从经济上供养、生活上照料、精神上安慰老人,父母尽其所能为子女减轻负担,发挥力所能及的作用,如帮助照看孩子,收拾家务等,以达到“父慈子孝”的良性互动。
五、参考价值与意义
人总是要老的,这是一种客观而又不可逆转的趋势。人老的直接后果就是获得生存条件的各种能力逐渐丧失,那么,曾经为这个社会做出过贡献的老人们在其获得生存的能力正在逐渐失去时,谁应该向老人伸出援助之手,为其提供物质和精神的帮助呢?这就是养老问题。随着计划生育政策在农村的实施,拥有中国大多数老年人口的农村地区将迅速出现家庭小型化的倾向。同时,农村劳动力向城市的流动、农村年轻一代道德观念的下降等因素,都使得传统的家庭养老形式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不难想象,在新的世纪,农村养老问题将是我国最大的社会问题之一。农村养老这个被我们回避了半个世纪的课题,在人权制度逐渐完善、社会物质文化水平不断提高的今天,我们已经没有了回避理由。
综上所述,农村养老问题直接关系到中国农村秩序的稳定与农业的可持续发展,由于固有的道德体系的崩溃和农村商品经济的发展,通过构建和不断完善农村养老法律体系来规范农村养老已是大势所趋。“以家庭养老为主导,强化社会养老保险、引进商业养老保险,建立多种形式并存的农村养老保障体系”的价值定位既符合中国农村的实际,又有利于操作和实施,相信其研究对国家今后的农村立法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参考文献:
[1]郑功成 中国社会保障改革与发展战略―――理念、目标与行动方案.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
[2]郑功成.社会保障学.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5.
[3]李东钦,蔡树峰.河南省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问题研究
[4]林宪斋,赵保佑. 2010年河南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蓝皮
作者简介:
杨柳,女 1996年4月 在读本科生 岭南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学生。
刘嘉航男 1996年3月 在读本科生 岭南师范学院法政学院学生。
孙建龙男 1993年6月 在读本科生 岭南师范学院法政学院学生。
篇10
【关键词】农民工子女 社会融合 现状
1 社会融合研究的理论背景
社会融合的概念来源于欧洲学者对于社会排斥的研究,欧洲学者在研究社会排斥的过程中,不断丰富社会排斥的内涵,社会排斥的研究也越来越全面,使得其方面的排斥研究也开始出现,此时与社会排斥相对的社会融合的概念也就随之产生,与社会排斥相比,社会融合不像社会排斥那样假定存在一个目标群体被社会所排斥,社会融合是构建了一个未来的社会目标,描述了一个人人都可以参与建设的过程,更为学者和政府所接受,并逐渐被学者和政府采用和推广,成为西方社会社会研究的重要部分。
国外学者对于社会融合的研究主要集中于来自其他国家的国际移民与主流社会的关系问题,分为“同化论”和“多元论”两大流派,“同化论”源于法国裔美国学者埃克托.圣约翰#克雷夫科尔提出的“熔炉论”,该理论的基本观点是美国作为一个“大熔炉”正在不断将来自不同民族的个人熔化成新“美国人”,“熔炉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有特纳、肯尼迪以及斯图尔特等。1924年,卡伦提出了与“同化论”相对的“文化多元论”,“多元论”者主张外来移民与当地主流文化并存,保留自己原有的社会文化传统和习惯。
社会融合理论被引入我国以后,我国学者关于社会融合的研究主要包括四个方面:(1)是移民,主要指一些基建工程造成的非自愿性移民的社会融合情况;(2)是指对于城市农民工社会融合状况的研究;(3)主要是对智障人士,残疾人士的社会融合情况的研究;(4)主要是对流浪儿童的社会融合情况的研究。
2 问题的提出
北京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首都,国家的政治和文化中心,也是一个重要的经济城市,并且有着较高的城市化和工业化水平,吸引大量农民工参与城市建设,北京的农民工多来自周围省市,数量已超过三百万。这庞大的数字背后还隐藏着超过20万的农民工子弟,孩子是初生的太阳,祖国的外来,特别是这些出身地位的农民工子弟,他们的生活状况,教育以及其他方面,对于未来的人生发展有着重要意义,因此对农民工子女社会生活的关注是应该的也是义不容辞的,农民工子弟对迁入地社会融合朝良好方向发展是解决农民工子弟问题的一个重要条件,也对稳定庞大的农民工群体具有重要意义。
3 研究框架、方法及工具
3.1 研究框架
本文我们对朝阳下辛堡在校农民工子女社会融合现状的研究采用了了北京大学人口学博士周皓的社会融合研究的测量维度,从经济层面、文化层面、社会层面、身份层面和结构层面五个维度对农民工子弟的社会融合现状进行了考察,经济层面主要是包括农民工子弟自身对于家庭经济和父母收入的判断,以及是否具有稳定的,另农民工子弟满意的居住条件来考量;文化层面主要是从农民工子弟对于北京语言的喜好与掌握程度,以及对于北京饮食,历史文化的热衷程度;社会层面主要是从农民工子弟的心理层面,以及对与社会个个方面的满意度来进行考量的;身份层面,主要是通过考查农民工子弟对于北京的认同感,是否被北京的文化所同化,以及对于北京人的认可和接纳程度,最后一个是结构维度,也是非常重要的维度,主要是从农民工子弟的交友圈,周围所处环境北京人的比重等方面进行的考量。
3.2 研究方法
我们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通过对问卷数据分析来达到对于朝阳下辛堡在校农民工子女社会融合现状的定量研究,本研究的目标群体是来自北京市朝阳区下辛堡村的约100名在校农民工子女,女生55人,男生45人,年龄集中在7岁到15岁之间,80%的被调查者在北京居住时间达三年以上。本次问卷调查共发放100份调查问卷,回收有效问卷93份。
3.3 研究工具
本次研究用的调查问卷是借鉴其他一些在社会融合的测量方面卓有成就的学者所提出的测量指标体系,如北大的周皓老师,人大的杨菊华老师等。本次针对朝阳下辛堡在校农民工子女的社会调查问卷共从五个维度设置了23道题,每道题五个分值,总分115分。第一维度是经济融合维度,这一部分共设置五道题,总分25分,主要调查农民工子女的父母的工作稳定羁觯父母的收入情况,自身的零花钱的数量,休闲旅游的情况和对居住条件的满意度;第二维度是文化适应维度共设置了三道题,共15分,主要调查北京话的掌握,北京风俗习惯的了解和北京生活的适应程度;第三维度是社会适应的维度共设置了5道题,总分25分,主要调查农民工子女的心理自卑情况,受到歧视情况,人际交往,入境后精神面貌和对城市的喜好;第四维度是结构融合维度,共设置7道题,总分35分,主要调查和本地孩子的交往,和本地人的相处,朋友数量,邻里关系,社区附近北京人的比重和与家乡的联系状况;第四维度是身份认同维度共设置3道,总分15分,主要考查在北京的居留意愿,对自己的身份看法和对家的新的看法。
4 研究结果
4.1 总的社会融合现状
本次问卷调查共有100名农民工子女参与,回收有效问卷93份,满分115分,社会融合状况评定如下:
社会融合程度极好:分数≥103.5分
社会融合程度较好:103.5分>分数≥92分
社会融合程度一般:92分>分数≥69分
社会融合程度差:分数
本次回收93分问卷,总分7932分,平均分约85.3分,最低分55,最高分108,85.3分大于69分,小于92分,可以得出北京下辛堡在校农民工子女的社会融合程度一般,可以推断,北京下辛堡在校农民工子女社会融合现状并不乐观。
4.2 各个维度的社会融合现状
五个测量维度的社会融合程度如表1所示。
从表1可以看出,接受问卷调查的朝阳下辛堡在校农民工子女在经济融合、社会适应、结构认同和身份认同四个测量维度的社会融合程度评定为一般,在文化适应维度的社会融合程度评定为较好。
4.3 不同条件的农民子女社会融合现状
4.3.1 不同性别的农民工子女的社会融合现状
根据调查问卷显示,接受的调查的农民工子女有男生41人,平均分数84.61,属于社会程度一般;有女生52人,平均分数85.83,属于社会融合程度一般女生的平均社会融合程度要比男生稍高。
4.3.2 不同监护人的农民工子女的社会融合现状
根据调查问卷,接受调查的农民工子女有88人其目前监护人为双亲,平均分数85.5,属于社会融合程度一般;有3人目前的监护人是父亲或母亲,平均分数89.3,也属于社会融合程度一般;另有2人其监护人为其他亲人,平均分数为71.5,社会融合程度一般。抛弃人数的影响因素,单纯根据数据我们可以看出监护人是单亲,双亲或者是其他人的农民工子女,其社会融合程度都是一般;但监护人是单亲的农民工子女的社会融合程度最高,监护人是其他人的农民工子女的社会融合程度最低。
4.3.3 不同居住时间的农民工子女的社会融合现状
根据调查完卷显示,除了6人未提供居住时间的以外,本次接受调查的农民工子女有13人在北京居住三年以下,有14人在北京居住3至5年,有43人在北京居住5至10年,有17人在北京居住十年以上,如图1所示。
从被调查的农民工子女的居住时间的分布表,再根据分数对社会融合进行评定,我们可以看到,85%被调查者在北京的居住时间在三年以上,约70%的调查者在北京的居住时间超过5年,约20%的被调查者在北京的居住时间在十年以上。
从不同居住时间的农民工子女的社会融合的趋势图显示,各个居住时间段的平均得分都超过了80,属于社会融合程度一般的行列,从趋势图我们可以看出,随着居住时间的增长,其社会融合程度的总体趋势是不断上升的。
4.3.4 不同年龄段的农民工子女的社会融合现状
从上述被调查农民工子女的年龄分布表和不同年龄的社会融合的程度趋势,本次被调查农民工子女集中于7岁―15岁,人数最多的为12岁,8岁的社会融合程度达到了较好程度,其他年龄的农民工子女的平均社会融合程度也都达到了一般,从趋势图上来看,随着年龄额增长,农民工子女的社会融合程度整体成降低趋势,如图2所示。
5 结语
本次研究只是浅显的对北京市朝阳区下辛堡村的在校农民工子女的社会融合现状进行了调查,下辛堡村的农民工子女社会融合现状不能够代表整个北京市的农民工子女的社会融合现状,但我们可以从下辛堡村去窥探北京农民工子女社会融合现状的一角。
从对下辛堡地区回收的调查问卷的定量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出,下辛堡农民工子女的社会程度处于一般状态,农民工子女并不是与大城市格格不入的,在大城市中的农民工子女的社会融合程度并没有像人想象的那样糟糕。
从起初本次农民工子女社会融合的五个研究维度来看,农民工子女在文化适应维度的融合程度较高,在经济融合,结构融合,身份认同,社会适应的维度的社会融合程度一般,这也就需要政府和社会采取各种措施从这些方面加强,来不断改善农民工子女的社会融合现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