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体育特长生范文

时间:2023-03-26 07:00:2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高考体育特长生,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高考体育特长生

篇1

关键词:高考体育特长生;训练;管理

中图分类号:?摇G633.9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25-0074-02

一、近几年来我省体育特长生招生情况

随着高考体育招生政策的变化和体育特长生群体的不断增加,越来越多的学生加入到了体育训练的行列,招生录取比例也变得越来越低,从江苏省考试院颁布的信息获知,2011年江苏省参加体育高考人数为6731人,而2012年参加体育高考人数为7077人,相对增加了346人,增长5.1%,如果按照这样的比率逐年递增,体育高考将会变得越来越难。如何在这种情况下提高体育高考升学的录取比率,是学校体育工作者所要面临的一个关键问题。

二、高考体育特长生队伍的构成和来源

很多学校高考体育特长生的选材是由本地区的实际情况而定的,有些特长生是从初中开始就一直参加体育训练,有些是步入高三年级由于文化课成绩下降而身体素质较好走上体育特长生这条改变人生的道路上来的,前者由于一直参加体育训练,文化课成绩一般;后者一直进行理论学习,文化课成绩较好;但是大家都有一个共同的心愿,就是想最后拼搏一下考上体育本科,改变自己的命运。

三、科学的训练

要想把一个队伍带好,首先教练员应该具备一定的理论基础,只有一定的理论基础做支撑,我们才能对体育特长生们进行循序渐进、科学有效的训练。训练初期我们都应该以身体素质为主,配合一些小力量和局部力量练习来增加部分肌肉群的力量。让学生在刚刚参加训练的同时,逐步的适应训练,慢慢的提高力量素质。这一阶段配合协调性的练习也是非常重要的,要让学生多拉伸韧带,多做踢腿和支撑后蹬跑的练习,在提高力量的同时,体会跑动中的加大步长和快速进行蹬地的能力。身体素质上来以后,我们就要针对不同学生的不同特点,进行因材施教,结合高考考试的项目对学生们进行技能教学。这一阶段,全面而快速的掌握技术动作是根本目标,通过示范、讲解和优秀运动员的视频让学生去模仿、领悟,最终为提高成绩而努力,克服困难去完成动作。训练后期我们要多尝试一些模拟考试,以模拟考试的形式让学生去体会高考术科考试时的紧张气氛,去适应考场,调整自己的身体状况,以便准备的更加充分去进行高考的备考。对于我个人而言,平时的训练安排是这样的,周一主要以多种形式的跑为主(变速跑、上坡跑和下坡跑等);周二是小力量练习(小哑铃摆臂、提踵、快挺、弓步交换跳,负重高抬腿、腰腹肌练习等);周三是速度练习(30米、50米、100米等短距离快速计时跑);周四是大力量练习(负重深蹲到半蹲,深蹲每组2~3次,半蹲10~20次,力量要适度,尽量达到运动员的极限为止。大力量结束后一定做加速跑、快速高抬腿、原地纵跳和跨步跳练习等);周五是耐久跑(指定时间的进行耐久跑练习,可以安排3000米、5000米,也可安排越野跑等);周末安排专项(要求学生巩固专项技术并提高专项成绩,也可以对前几天的训练进行调整),这只是个人的训练习惯,请同行们参考。每一位教练员都有自己的一整套训练手段和方法,但大家的最终目标是一致的,就是让学生们提高体育术科成绩,为高考术科顺利达线打下基础。

四、严格的管理

衡量一个团队的标准是看有没有严格的规章制度去进行管理,我们教练员老师在带高考体育特长生的时候一定要制定一套适合学生们的规章制度,也叫做队规。我们在执行队规的时候也应非常严格,按照要求去做,不能忽略一些小的细节,比如一个学生犯了一个小小的错误,教练员老师一笑了之,这样长此下去,队规就起不到任何震慑学生的作用了。现在的孩子都是比较难管的,高中学生的生理和心理都不是较成熟,他们做起事来从来不计后果,所以在训练的时候我们要严抓每一个细节,按照要求去不断的发现和完善队规,这样我们的管理制度才能起到约束学生们的效果。

五、考试前有针对性的进行心理疏导

体育特长生们在考试前都时不时的会有一些紧张、焦虑的心理状况发生,有时上文化课时会不注意听讲,有时在训练时精神不够集中等,这是正常状态下考前紧张的表现。临近考试,有些运动员会保持非常好的运动状态,这样的学生很适合比赛,在比赛时也会发挥出非常好的成绩;有些运动员越到考试就越紧张,做什么都是有心无力,还时常询问带队老师,为什么自己的成绩会这么差呢?前者心理调控能力较强,考试时勇于向前绝不退缩,往往考试结果令人意想不到的好。后者心理调控能力较差,越临近考试就越紧张,所以我们教练员和体育老师们一定要有针对性的对他们进行心理疏导,和他们多交流,为他们树立坚定的信心,让他们相信自己一定能行,比如在赛前听一些舒缓的音乐、大喊“几声”等都是能够让他们去缓解自己紧张情绪的方法,这样对考试也会起到促进的作用。每个运动员的特点不同,疏导的方法也不同,我们要找到适合运动员的方法让他们学会自身调控,这样才能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并有所突破。

总之,我们在处理高考体育特长生的训练和管理工作时千万不能麻痹大意,在训练过程中一定要时刻关注学生的成长,要相信学生,学生把一个人生中最重要的转折点交到了你的手中,你一定要给他们指引好前进的道路。作为道路的指引者,你一定要协调好他们和家长、学校、教师、队友之间的关系,让学生在刻苦训练的同时还能够认真的学习文化课和训练,只有在文化课和体育术科都达到要求的情况下才能够考上体育本科,这也是为国家培养优秀的体育后备人才,提高学校的高考升学率积累经验。我坚信,只要我们努力去做了,做到问心无愧,学生们一定会用良好的成绩来回报我们的!

参考文献:

[1]马允乐.浅谈体育特长生的学习与训练[J].山东教育学院学报,2002,(04).

[2]唐军.高中的体育特长生成才培养[J].内江师范学院学报,2005,(S1).

篇2

一、招收体育特长生是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需要

1.招收体育特长生可以为学校获得各种荣誉,每所高中除了认真抓好学习外,还必须组建运动队参加省市县各类运动会,而一般学生主要把精力放在学习上,组织他们参加各类大型比赛,由于竞技水平能力较弱,比赛成绩可想而知。而招收体育特长生则可以改变这一现状,因为只需在他们原有基础上加以科学训练,就可以在短时间里取得较好的成绩,使学校真正成为具有特色的学校。

2.招收体育特长生可以带动全校学生课余体育活动的蓬勃开展,学生课余体育活动开展得如何,将是衡量一所学校办学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但是目前很多学校规模大,班级学生人数较多,体育老师的工作量很大,要组织好学校各个班级的课外体育活动是非常困难的,不可能每个班级都由体育老师亲自辅导,必须依靠班干部、体育尖子生负责组织实施,这时候体育特长生们就可以起到“小老师”的作用,这时候同班同学互相模仿、互相交流、互相促进,从而产生良性竞争现象,推动学校课余体育活动开展。

3.体育特长生可以在优越的环境里早日成才。

高中一般是上级主管部门重点发展的学校,在财力、物力、人力方面均有政策的倾斜,而且学风、校风相对较好,特别具有雄厚的师资力量,师资配备比一般学校要好,他们中间有很多具有丰富教学经验和较高的训练水平,而且责任心比较强的老师,学校管理比较严格。所以如果体育特长生在这样的条件下学习,将会在老师科学的、系统的培养下,使运动水平在原有基础上不断提高,同时文化成绩一定会得到较大的提高。另外,高中一般拥有设施齐全的场地器材,基本都配备了标准的田径场、足球场、多功能的体育馆、健身房等,给体育特长生训练带来许多有利条件。因此,在这样的环境中,体育特长生一定会得到更好的发展。

二、正确处理招收体育特长生带来的各种矛盾

不可否认招收体育特长生的确会给正常教学带来一系列问题,例如:一般来说从小搞体育的学生极有可能相对来说活泼好动,在纪律方面比较涣散,如果管理不善,有可能成为班里调皮的学生,成为班主任和科任老师的眼中钉,如果学习、训练的关系没有正确处理好,文化课成绩就有可能较差,不受任课教师的欢迎,认为影响教学班级的文化成绩,这就存在如何正确管理好体育特长生的问题。

1.思想上关心他们,体育特长生一般比较早熟,而且逆反心理较强,所以班主任和任课教师,特别是训练队的教练员要经常与他们沟通,对他们进行各方面的引导,善于发现他们的优点,经常对他们进行德育方面的教育,让他们充分认识社会主义体育道德的含义和精神实质。

2.学校、教练员、家长多方面教育管理,对体育特长生的教育并不是某一班主任、老师、教练员、家长的事情,必须学校、教练员、家长共同管理。教师、教练员要切实加强家访、、电访,充分了解体育特长生家庭环境的特点和校外活动的具体情况,掌握好第一手资料。家长要切实配合好学校教育好自己的子女,不要过于溺爱,而且要相信学校、相信老师、相信教练,互相交流信息,切实有效地对体育特长生进行各方面教育。

篇3

高考有体育的,不过普通高考生高考不用参加体育考试,只需要参加当地的高考就可以。而体育特长生需要参加体育考试,因为体育特长生只有向高校展示自己的体育成绩,才能证明是否是体育特长生。体育特长生只有体育成绩合格了,才会有被录取的资格。随后还需要和普通高考生一样参加文化课考试。

最终文化课和体育成绩同时达标,才能被高校录取,否则只能和普通高考生一样报名普通专业。

(来源:文章屋网 )

篇4

【关键词】 体育 特长考生 自然选拔

【中图分类号】 G633.9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72(2013)07-023-01

自实行“体育特长生加分政策”后,作为一线教师,我欣喜地看到,学校的篮球场、田径场和体育馆,比以前热闹多了。晚霞铺满田径场,着运动服的学生在霞光中练枪舞棍,身姿矫健,这成了校园最美的风景。

更重要的是,多年任教高三的我,发现“练枪舞棒”的学生比以前的学生,更具活力和生气,思维更活跃,性格更坚强。体育加分的目的是要“克服高考制度中‘唯分数论’的弊端,激励广大学生注重自身素质的全面提高”。心平气和地讲,据我观察,这目的部分达到了。并且力争“体育特长加分”的波浪正以旺盛的势头,荡漾开来,这势必影响教育的发展方向,促使教育向注重综合素质方面改变。

而加分政策的改变,是对这一良好势头的阻遏,令人叹惜。我为此于2013年3月对高一学生及其家长进行了调查,也跟一些高一班主任进行了交流,发现与以往相比,学生为“体育特长加分”而锻炼的意愿大大降低,家长出钱支持的意愿也大为减少,事实明摆着,“10分”“5分”,做两个选择题就解决了。

“体育特长生加分制度”实行不久,处于幼儿期,本有很好的发展前景,可由于环境制度这“水”较脏,弄得名声不好。我们不是积极想办法,去把“水”弄清,弄纯,而是压制“幼儿”的生长,甚至要把它压制成“婴儿”状态。这真让人生出莫名的悲凉。

确实,现在“体育特长生加分政策”广受诟病,弄坏这政策的是“权” 与“钱”。背后原因是制度设计不严密,运作过程不透明,对权力的制约监督形同虚设。

但这是“环境与制度”这“水”的问题,我们要摸索方法,把“已脏的水”澄清,积极创造让这个“幼儿政策”健康成长的条件。

“权” 与“钱”侵蚀了“裁判”过程的公正性,但我认为因“加分运动员的来源”不公,导致真正有运动天赋的学生不能进入赛场,即使裁判很公正,也不能选出高校满意的特长生。

考察体育加分过程,可发现运动员是这样产生的:高中学校主导,盯着高考,盯着清华北大等名校,选择文化成绩优秀且家境较好的学生,聘请教练,利用休息时间,集中进行训练。这种选择“加分运动员”的方式,我把它命名为“强力选拔(或目的性选拔)”,这种选拔最显著的特点是临时性(运动员没有真正爱好与天分,不会长久练习)功利狭隘(以冲刺名校为主要特征)范围狭隘(只涉及少部分学生)。

要改变这种局面,只有采取另一种选拔方式,我把这种方式叫“自然性选拔”:即学校有充裕的师资,保证每个学生都能自由参加训练(不受家庭条件限制),每个学生在自由的训练中,充分展示自己的才能,这样冒出来的优异者,才是真正的体育特长生。这种选拔运动员的方式,优点非常明显:①公正公平:选拔范围广,运动员自然优秀,竞争性强,裁判操作的空间窄,“商业中货比三家”,就是此理。②素质教育充分展示:能真正部分落实教育主管单位制订的“体育特长生加分政策”的目的。

因此我认为,高考体育加分只有由“强力选拔”让位于“自然选拔”,才会消除政策实施中最大的不公,才会有良好的社会效果,才会有长久的生命力。

循此方向思考,那么怎样才能确保“自然选拔”学生的“参与面”及实施效果呢?我认为该让三方面“动”起来。这三方面是学校、学生与家长。而让这三方面都“动”起来的根本是“分数”。故特提出如下建议:

1. 要使“体育特长加分”单项最高分达到40分,共分为四个等级,分别为一等级10分,二等级20分,三等级30分,四等级40分。分值高,诱惑大,学校、学生与家长才会真正“动”起来。

2. 加分人数要覆盖所有高中毕业生,除了身体有残疾的学生,经体检豁免外(计第一等级分),所有高中毕业生均需参加体育特长测试,人人有一个分数,且计入高考总分。

3. 体育特长测试分为省市两级教育单位组织。市里组织的测试评定第一、二等级,优秀者参加省里的测试,去争取第三、四等级。但不重复计分。假设AB两学生在市里测试,都被评为第二等级,获加分20分。两人同到省里测试,A同学被评为四等级,B同学被淘汰,则A同学的高考特长分为40分,B同学的高考特长分20分。

4. 第三、四等级的人数应占高中毕业生的百分之二十。

5. 各校高中毕业生的“体育特长平均分”与“优秀率”,应为衡量学校高考成绩与素质教育的重要指标。

篇5

[关键词]体育特长生;培养;选拔

[中图分类号] G633.9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7)18-0052-01

如今,各学校都大力发展体育特长生,竞争激烈,而要想在新的高考制度下让体育特长生更好地发展甚至有所突破,教师必须在让学生全面发展的基础上,探寻出一条适应素质教育和特长发展的双重道路,对此,我提出了以下几个方面的想法,供体育教育界同仁思考。

一、明确学校发展总体要求,建立中学体育特长生培养目标

中学要发展,就要能培养出综合全面的人才,就要把中学生综合素质教育放在首位,中学生综合素质教育中,体育教育对其各方面素质发展又起到推动作用。因此,各学校要把体育教学工作作为一项长期工作来抓好抓实。利用学校的各种资源,加强对体育特长生的培养,不仅能提高学生的运动水平和能力,还可以为学校组建一支高水平的业余代表队。代表学校参加各级各类的体育比赛,既锻炼了学生也为学校争得荣誉,使学校的知名度得到提升。学校对体育特长生的培养,不仅可以代表学校参赛争光,而且可以为学生参加体育高考积累经验,使他们毕业时能顺利升入高一级的学校。因此学校对体育特长生培养的方向很明确:为高等院校输送体育人才。

二、明确中学培养体育特长生重要性,打造培养体育特长生的品牌

普通中学对体育特长生的培养,不仅是学校体育工作的重要指标,也是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的亮点。学校体育工作要加大普及力度,只有普及了才有提高,才可以挖掘出更多更好的体育特长生,学校参加各级各类比赛也有了更多选择,选择多了就会有好成绩。所以要有提高,要有好的比赛成绩,就得对体育特长生进行专门的选拔与培养。

三、明确导向要求,全面抓好中学体育特长生培养工作

1.选材是关键。如何选拔体育特长生,要根据教师制定的培养目标进行。把身体条件好、热爱从事体育运动的人才选,进行系统的、有目的地培养,以取得好的运动成绩。好的选材可以利用各种方法来预测,依靠多方面的数据和材料综合地加以判断,比如说遗传学、形态学、生理学和统计学等,让选材更加专业化、科学化。

2.目标管理为导向。(1)以学生为主体,制定的目标要符合学生的实际情况。(2)在符合学生实际情况的基础上把目标定得比实际水平要高,这样学生才能够加倍努力,更好地完成制定目标。(3)体育教师要因材施教,让学生了解自己,明_个人目标。学生及时向指导教师反馈问题,师生共同解决问题,让学生参与其中才能有更大的动力去完成任务。

3.重视体育特长生。(1)体育特长生的培养与选拔要作为一个长期工作来抓,要适应发展的需要,把学校、家庭、社会结合起来,给他们创设一个和谐的发展空间。要注重体育特长生的全面发展,要为他们的前途负责,让他们有更多的人生选择。(2)针对体育特长生制定专门的管理制度,在训练中出现的问题要及时给予帮助并解决,对他们的心理健康要及时关爱,让他们在一个和谐、有爱的教育环境中成长。所以一定要在思想上高度重视体育特长生。

四、明确培养体育特长生的任务,促进特长生德智体全面发展

1.培养体育特长生良好的思想品德。重视特长生的思想品德教育,严格要求他们,把德育放在首位,使之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和行为习惯,让家长放心,让学生成人、成才。

篇6

关键词: 高中体育教学 体育特长生 培养与训练

高中体育特长生的教学在高中教育中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培养体育特长生可以对整个学校的运动锻炼氛围起到活跃的作用,带动整个学校的师生积极投入体育锻炼中,养成健康向上的生活学习习惯。但是由于体育特长生在进行体育训练的同时还必须兼顾文化学习,这就使广大体育特长生产生较大压力,容易引发体育训练与文化教学失衡的现象。我们必须在寻求科学合理的体育训练方法,保证体育特长生正常学习的同时,大幅度强化训练效果。

一、转变思想观念,重视体育特长生

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则会对物质产生反作用,只有树立正确的观念,才能有效提高高中体育特长生训练的效率和质量。首先,学校必须给予体育特长生足够的重视,不能将眼光和精力全部放在文化学习成绩优异的学生身上,老师及学校教职工要把精力投入到专业特长生身上,特别是体育特长生的教育和培训上,使他们够对自己有正确的认识,消除自卑心理,树立体育学习信心,把体育训练当成一个光荣使命,在体育训练中快乐学习。其次,体育特长生应该积极参与相关体育动员大会,认清自己的位置,重新审视体育这个专业,积极主动地参加各种体育训练。此外,通过与老师沟通交流等方式了解体育专业未来的发展方向和就业前景,培养体育事业的使命感,争取通过大型体育大赛为校为国争光。

二、科学合理地调整体育项目布局

学校体育训练和田径项目的设置必须以本校师生的专长项目和教学设施为基础,在充分了解教师体育特长和学生兴趣偏向的前提下,因地制宜地进行田径项目的布局,突出本校的强项,争取建立本校的优势体育项目,以点带面,科学合理地设置学校体育教学项目。一方面,针对设置频率高但是人才培养效果欠佳的项目,挖掘和分析其中的原因并对症处理。如人才培养受阻是因为教练员的教学水平和科研水平低下,学校就要通过强化培训等方式提高训练员的素质,或者可以从外部引进一些高素质体育教学人才,加强学校的体育训练队伍建设。如果导致人才培养效果不佳的原因是训练场地和训练设施落后,学校就应该适当加大对体育场地建设和器材的投入,争取引进更多与时俱进的训练设施,优化硬件环境。另一方面,对于开设率不高,潜在优势不明显的项目,学校应该及时将项目废止,避免造成资源浪费。通过这种方式有效优化体育教学结构和田径项目布局,在凸显本校优势的基础上全面推进整个高中体育特长生的体育教学,提高人才培养效率。

三、协调体育教学中的“学训矛盾”

高中体育特长生中普遍存在的一个状况是,体育训练与文化学习出现冲突,如无法找到两者间的平衡点,就很容易造成体育特长生的文化课成绩低下,严重降低体育训练效率,不利于体育特长生的全面发展。针对这种状况,教师首先必须根据体育特长生的特征制订适合的教学方案和学习方法,对特长生文化课上的薄弱环节进行有针对性的辅导,根据体育生的高考特点进行有重点的课堂讲解。其次,体育特长生的训练应该尽可能地选择在无教学任务的课余活动时间进行,避免影响正常的文化教学活动的开展,尽量压缩运动时间,提高体育训练效率,将挤出来的时间进行有效的文化学习和训练。为防止“一头倾,一头热”,必须兼顾体育训练和文化学习,树立“读训并重”的意识。高长生的体育训练要安排在下午5点到6点之间进行,针对高三学生课业较繁重的特点,要尽可能地保证正常的文化学习,在体育考试即将到来的那段时间,要科学安排学生的训练时间,选择与考试进行时间一致的时间段开展体育训练,有效培养考生的兴奋点,保证体育考试的稳定发挥甚至超常发挥。最后,相关调查显示,过早开展体育训练确实可以提高学生的体育成绩,但是最终高考时体育术科上线率高,文化课成绩却明显跟不上,为了保证学生正常的文化学习,必须合理安排训练项目,例如,在高考前两个月内的早训活动中,尽量安排铅球等运动量较小的项目,避免对学生的学习产生过大影响。

四、完善教练员培训制度

我们要增加学校田径训练员的培训机会,不断更新训练员的观

,与时俱进,为学生的体育培训提供保障。首先,每隔一段时间就举办有规律的体育训练研讨会,邀请有经验的体育专家和学者授课,分享心得和体会。其次,把握每一次外出培训的机会,鼓励教练员积极主动参加外地培训,促使其思想及教学技能与外界接轨,提高专业素质。最后,建立健全田径教练员岗位培训制度,逐步完善体育训练员的在职进修制度,有效培养其竞争意识,不断提高竞争能力,进而提升体育教练员的专业水平和教学水准。体育教学相关管理部门必须主动为学校教练员的科研活动提供环境和条件,监督训练员进行理论学习,同时提高他们的实践技能和水平,不断积累实践经验。学校教练员要注意培养科研意识,主动参加各种体育科学研究活动,争取将新技术和新成果大量投入田径训练中,强化高中体育特长生的体育训练效果。

综上所述,对高中体育特长生的有效训练具有重要意义,学校要想强化体育特长生的体育训练效果,促进体育特长生的全面稳定发展,必须重视对体育特长生的培养,使其树立正确的体育训练观念和体育学习信心。其次,综合考虑学校师生的专长特点和客观条件,因地制宜地制定适合本校的项目结构,形成本校的优势项目,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再次,协调好高中体育特长生体育训练和文化教学之间的关系,坚持训练与文化学习统筹兼顾,合理安排培训时间,避免因培训影响正常学习。最后,学校不断增加对体育教练员的培训投入,创造机会使教练员进行省外培训或参加相关体育研讨会,提高教练员的专业素质和教学水准,强化高中体育特长生的训练效果。

参考文献:

篇7

【关键词】特长生;文化生;心理健康

中图分类号:G6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0278(2015)09-164-01

一、导言

随着特长生教育的迅速发展,特长生队伍在日益壮大。作为一个特殊群体的中学生,他们因为在本专业上花费太多时间,导致文化课相对较弱,在专业和文化之间难以找到平衡点,相对其他高中生来说面临着更多的心理冲突。且他们纪律观念比较淡薄,自我约束能力较差,又喜欢和社会不良青年打交道,沾染了不少不良习惯和毛病,心理问题已经成为他们身心健康成长的最大障碍,阻碍了他们的成才。能不能处理好特长生的心理问题已经成为学校着重研究的问题。

本研究旨在通过调查特长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从而探讨解决特长生心理问题的对策,对特长教育起到重要的指导作用。

二、方法

(一)被试

随机选取本校230名学生,其长生115名和文化生115名。

(二)研究工具

问卷选自周步成修订的心理健康诊断测验(MentalHealthTest)。全量表的分半信度为0.90,重测信度0.66-0.87,量表内容效度良好。根据以往研究经验,本研究选取该测验的5个维度:学习焦虑、对人焦虑、自责倾向、过敏倾向、冲动倾向进行施测。

(三)程序

被试以班级为单位集体施测。

(四)数据处理

用SPSS12.0对数据进行统计处理与分析。

三、结果与分析

我校中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总体上处于中等水平。对文化生与特长生进行比较分析,发现他们在在学习焦虑(F=7.76,p

四、讨论与对策

从结果中可以看出,特长生的学习焦虑、冲动倾向、总体心理健康水平均要差于文化生,这与众多研究结果相同。

在特长生的培养实践过程中,高考压力下特长生教育的功利性日益凸显。一般而言,对特长生的培养很多时候就是围着高考转,而不是从特长生长期发展的角度入手。所以在实际中,学校一般会从文化成绩较低的学生中选择部分学生专攻艺术、体育走捷径来提高考生的总上线人数。因此,对于这部分学生来说,文化课从一开始就相对薄弱,在文化考试方面自然会遇到比一般学生更多的困难和挫折,而当他们面临困难和挫折时,往往会想到自己和文化课学生的差距等实际的问题,又给自己造成一定的心理困扰和障碍,自然会产生更多的学习焦虑。

另外,据调查发现,特长生的人际交往能力较差。他们经常被当成差生,在文化课堂上难以获得成就感,且易与老师和同学发生争执和矛盾,不断的挫败感也容易让他们产生各种焦躁、不安、冲动的情绪。另外,他们也缺乏有效的社会支持系统,当他们产生不良情绪时,会发现身边没有可以倾诉的朋友,很多心理问题没法得到排解,所以极易产生冲动行为。如有研究表明中学体育特长生的问题行为多为外向性的问题行为,攻击性、破坏性较强,因此更易违反班级、学校纪律。另有研究表明,成绩差的学生在消极情感和冲动倾向上都显著高于成绩好及中等的。

因此,在教育与教学活动中,要关注特长生的心理动向,培养其积极的人生态度和信念。

首先,学校应注重特长生培养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制定相应的管理模式,比如开展班级分层教学,组建合作学习小组,分阶段地更加细致地指导其合理分配文化课与专业课时间,正确处理文化学习和专业训练之间的矛盾。

其次,组织学校、班级文体活动,给特长提供发挥优势的机会,增强他们的成就感、班级荣誉感,也帮助他们能更好地融入到集体之中。

再次,面对特长生的心理问题,学校应从多方面入手,心理室建立特长生心理档案,定时开展心理辅导。而班主任和任课老师应以教育为主,通过讲课、辅导和心理训练等形式,提高学生心理承受力和耐挫力。当学生出现心理问题时,利用班级活动刺激学生积极向上的情绪,对其心理问题进行及时干预,提高他们的心理素质和战胜心理问题的能力。

最后,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的补充,学校要加强家校联盟所发挥的积极作用。班主任要通过定期召开班会、家长会、家访、电访、网谈等形式与家长保持联系,及时将特长生的问题反馈给家长,对特长生的心理动态进行及时地监控。

总之,学校要从各方面逐步建立、完善特长生心理健康水平的监控、预警和危机干预机制,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实施和渗透,正确处理好特长生的心理问题。

参考文献:

[1]王桂平,陈会昌.中学生面临学习应激的应对方式与控制点、自尊心和心理健康的关系[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1,15(6).

[2]孙轻骑,周建红.重点高中生的心理状态与高考成绩的相关性研究[J].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1,9(1).

篇8

关键词:高中体育 特长生 训练 效率方法

高中阶段的学生学习都比较紧张,特别是体育特长生每天还要训练,每天训练的时间很有限,那么怎样才能在有限的时间里使学生们更快、更好、更科学的提高体育成绩呢。本文就针对高中体育特长生如何展开训练来进行讨论。

1.当今高中体育特长生现状

要提高高中体育特长生的训练效率,就要了解体育特长生的各方面状况,包括生活、学习及训练等,要及时了解学生的身体状况及心理状况,这是一套提高体育特长生训练效果的前提条件。

1.1高中体育特长生的生活学习状况

根据相关调查显示,体育特长生一般都是在班级里面学习成绩不太优秀的学生,是学生中的边缘部分,这部分学生学习成绩比较差,普遍处于中下游位置,但是,这部分学生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体育成绩优秀,有良好的体格,其体育成绩与学科成绩相差太大。这部分学生一般从小就表现出了其体育天赋,并且一直坚持体育,他们的学科成绩一直都是呈下滑趋势的。

1.2高中体育特长生的训练现状

由于受传统教育的影响,体育老师在对体育特长生进行体育训练的时候都采取的是一视同仁的方法,没有对学生展开一对一指导。没有根据学生的体制来进行训练,在教学内容上也比较单调,总是围绕着考试内容来进行训练,使训练氛围太过压抑,进而降低学生积极性。

1.3体育特长生的个人状况

根据相关的调查显示,体育特长生只是体育技能比较突出,对其相关的体育知识及社会体育知识等认识不够,对两者之间的区别更是知之甚少,大部分的学生对前途一片迷茫,还存在着一定的悲观情绪,由于学科成绩比较差的因素,总感觉自己比别人差。

2.高中体育特长生的训练方法

1.训练特点对训练方法选择的要求

1.1要在不同的年级阶段选择相应的、行之有效的教学法

中学生的身体素质训练建立在掌握一定数量的动作技术基础上,因此,这一时期需要建立技术可能获得发展的、大量的基础性条件反射。基本技术的教学在中小学生的训练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是最主要的训练内容之一,这就使身体素质训练中的教学法与技术训练中的教学法一样占有显著的地位。高中不同年级阶段的学生其心理特征的发展表现出相当显著的差异。在教学、训练过程中必须考虑这一点。低龄阶段应重在发展他们的形象思维,此时直观性教学方法就应作为主要的方法。随着年龄的增长,教师应当逐渐引导他们向抽象思维发展。在低龄阶段强调直观性教学时,一定要注重各种技术动作的正确性,要使学生掌握正确的要领,进而结合技术教学内容把对身体素质的培养融会在一起。在高中高年级阶段的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利用已具备的技术基础,丰富运动员的想象,形成有关身体素质的正确格念,把身体素质的表现与运动技术的各个环节联系起来,明确各种身体素质在技术中的作用。使身体素质的训练成为运动员自觉、有目的的行动。发展身体素质的最佳效果,取决于针对不同年级阶段所采用的不同的教学方法。

1.2身体素质的训练务必要考虑不同年级学生表现出来的发展敏感期身体素质的训练要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这就需要根据中学生不同年级所表现出来的“素质发展敏感期”的时间来安排训练内容,所选择的手段与方法一定要有利于学生该敏感期某些持定的索质的发展。

2.对选择身体素质训练方法的限制

2.1高强度、强制性的间歇方法一定要慎用

高强度、强制性间歇的训练方法对运动成绩的提高在短时期内会产生显著的作用,可是这种方法对心血管系统与神经系统的刺激极其强烈,而且在训练结束后这些方法的后效作用

不易解除,依然会使这些系统产生强烈的反应。高一年级学生这些系统的发育并不完全,采用这类方法不仅在训练过程中对他们的有机体是严重的负担,而且这种负担在训练结束后的恢复过程中仍难以消除。多次、频繁地动用这种高强度的训练方法对心血管、神经系统造成损害是无疑的。因此,在低年级原则上不宜使用这类方法。就是对高年级的中学生使用这些方法时,也一定要加强观察和医务监督,尤其对出现“青春期高血压“的运动员,更不宜使用。

2.2低强度、长时间工作的训练方法不宜过多、过频

往往有人认为,中小学生应当多使用促使心血管系统发展的手段与方法。这有利于心脏腔编的加大与心壁的肥厚,认为这是耐力的发展基础。因此,经常使用这类方法做主要的训练内容与方式。其实,这仅仅反映了事物的一个方面。许多学者的研究表明,心壁肥厚的程度应当适当,过度的肥厚台产生病理性改变,而且心脏腔隙的加大与心壁的肥厚本身就是矛盾的。中学时期这方面过度的发展很可能在成年后表现出负面的作用,并且不利于身体的健康。

2.3要找准体育训练与文化学习的平衡点

如果不能够找准体育训练与文化学习的平衡点,那么文化学习就会成为影响体育训练效率的影响因素。在这方面,教师必须要正确的认识到体育特长生的特点,要了解高考对其的要求,并要针对高考的具体要求和各个体育特长生文化上的薄弱环节和特长环节制定有针对性的学习方法。首先,文化学习的任务不能够过于繁重,在完成训练之后,应该给予适当量的文化学习任务,否则不但不会受到任何效果,还会使其因为休息不足而影响第二天的训练。其次,体育特长生的文化学习必须要以体育训练为主,穿插在训练的“空档”中,这样才能够避免文化课学习影响体育训练的训练效率。

3、 总结

总而言之,要想全面提高高中体育特长生体育训练的训练效率,学校领导和相关教师、教练员就必须要加强对体育特长生的现状的了解,并要掌握能够影响体育训练的因素,继而采取有效地措施调整、完善体育训练,只有这样才能够有效地提高体育训练的训练效率,实现训练的目标。

参考文献

[1]戴晶晶.高中体育教学中提高体育特长生训练效果的方法[J].体育世界(学术版),2012(6).

篇9

高考体育类考生可以报考普通类学校。高考体育类考生可以兼报普通大学和专业,在报考体育类大学的同时,也可以报考普通大学和专业。

体育类考生包括体育特长生和体育单招。体育特长生又叫高水平运动员招生,是指经过教育部批准的招生高校根据本校高水平运动队项目的建设需要,推进素质教育,从参加全国普通高校统一招生考试的学生招有体育项目特长且又符合高等学校年度招生工作规定的`学生。体育单招就是不分体育专业单独招生的简称,是指经教育部、国际体育总局批准的部分院校可以对运动训练、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实行单独招生。

(来源:文章屋网 )

篇10

关键词:高中体育;特长生;培养策略

随着时代的发展,高中体育教学也越来越引起重视,而高中体育也成为满足各大高等院校和社会对体育人才需要的重要途径。如何才能最大效率地满足社会各界对体育人才的需要是我们高中体育的重要目标,下文就高中w育特长生的培养战略做出了简要说明。

一、高中体育特长生的现状

随着新课改对高中体育教学要求的提高,高中体育教学水平明显改善,体育特长生的人数较往年也不断增加,且取得了不错的成绩,许多通过高中体育完成了自己的梦想,开启了人生新的方向。目前高中体育教学仍存在许多不足之处,在课堂教学中我们要“扬长补短”,不断总结与反思,在摸索中不断地探索前进。下面就高中体育生的现状进行简要分析。

(一)文化课成绩不理想

高中体育特长生大部分的时间都放在训练上,以“训练”为重,忽视文化课的学习,认为只要锻炼好体育项目,文化课学习无关紧要。然而,没有文化课作为基础,体育锻炼的意义也就不复存在。文化课学习是体育教学最好的辅助,是体育教学的重要保障,在体育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时时提醒学生不忘学习文化课程,不以体育训练为借口无故旷课,不要忘记体育训练的根本目标。

(二)体育素质较差

近几年来,由于很多高等院校急于扩大招生规模,利用各种特长降低招考分数线,体育考试成为很多“奔名校”的学生的首要考虑。他们当中不乏真正的体育佼佼者,但是也存在很多身体素质不过关仍然坚持训练,不达目的不罢休的“角逐者”。体育课堂学习人员的水平参差不齐,相距甚远,这样也会影响体育教学的正常进行,给体育教学带来一定的难度。教师根据整体制定的培养计划必然不能整体实行,这就造成体育课堂效率的降低,拉慢整体的训练进度,为体育训练的高手裁定了框架,影响培养的进程。

(三)思想素质较差

古有“德艺双馨”,古人尚且看重,今人亦要潜心继承。高中的体育特长生除了文化课以外,接触最多的就是体育,因此在体育教学中教师不仅要教会学生如何锻炼,更要教会学生如何做人。但是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大部分教师只做到“授艺”,对于“德”的发展似乎并没有列入教学计划。教学勿忘德是新课改对体育改革的要求,也是社会给予体育教学工作者的厚望,如何教学勿忘德也是我们高中体育教学重点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

(四)体育指导教师整体素质不高

现在体育特长生面临的重要问题之一就是专业的体育教师匮乏,选拔高质量的体育老师迫在眉睫。但是在我国应试教育的背景下,体育课程较少,体育教师工资报酬不高,选拔高质量的体育老师更是难中之难。教师整体素质关系着学生的学习质量,因此提高体育教师素质,优化体育教师管理,是教育部体育改革必须提上日程之事。

(五)训练强度较大

大部分体育特长生,在实现“名校梦”的路上,不仅要努力学习文化课知识,更要加大训练力度,强化训练成绩,他们往往承载着比普通高中生更多的身体与精神的双重压力。但是在体育课堂教学中,大部分教师不仅没有帮助他们释放压力,反而制定更加繁重的训练计划,督促他们完成计划,然而这样往往会适得其反,反而不利于体育教学的正常开展。

二、培养战略

(一)合理教之,有序训之

在课堂教学前,教师要制定合理的教学计划,明确教学目标,充分考量学生的实践能力,将课堂变成学生提高体育成绩的主阵地。要注重“训训结合”,不仅要合理训练,还不能忘记淳淳训导,教与训结合,才能发挥最大效率地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比如在训练学生的乒乓球能力的时候,我会先考量学生的实际能力,依据他们的实际能力制定出符合他们实际的教学计划,让他们进行专项的训练,提高专项能力,使体育课堂效率最大化。不同的学生身体素质也有所差别,对乒乓球的悟性也高低不同,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因材施教”,对不同的学生传授不一样的经验,给予最合适的指导,要确保让每一位学生的在体育高考中发挥出最优秀的水平。

(二)提高体育特长生培养选拔标准

提高体育特长生培育选拔标准,要从学校做起,从教师的体育教育宣传工作做起。体育特长加分并不是体育特长生考取理想院校的唯一方法,体育特长生要特别突出“特长”,要挖掘出具有体育潜力的体育爱好者,选拔优秀的体育人才,同时学校方面也要积极响应,提高体育体育特长生选拔标准,明确体育学习地“佼佼者”与不懈的“角逐者”,进而提高体育教学课堂的整体素质,提高体育课堂教学的效率。教师要向学生充分阐明体育特长生的专业具体方向,训练的基本内容,让学生充分了解体育特长生基本的学习与生活,让学生在充分考量、充分把握的基础上选择适合自己的正确方向。

(三)提高体育教师教学素质

教师教学素质的高低,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学生的素质与学习水平的高低,提高教师的教学素质符合新课改对教师的基本要求,也是提高学生学习质量的关键。作为体育学习的引路人,我们要善于总结和改进体育教学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汲取优秀体育教师的教学“精华”,去其糟粕,注意借鉴其他学校高质量的训练方法,转化成适合课堂教学学生训练的有效方法,在实践中不断摸索,不断改进训练方法,提高学生训练的效率,进而提高特长生的体育成绩。

(四)提高学生的思想文化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