吊装安全范文
时间:2023-03-24 03:50:0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吊装安全,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中图分类号: TU198 文献标识码: A
影响吊装安全的因素有很多,本文将从人员、机具、吊装物、环境、吊装方法、管理等六个方面对其进行分析,以确保吊装作业的安全实施。
一 、人员
1 作业人员必须持证上岗。要求吊装指挥人员、司索人员、吊装机械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业的培训学习,并经考核合格,取得相应的特种作业操作许可证后,才可从事相关工作。未经培训、不会操作的人员严禁上岗作业。
2 作业人员必须严格遵守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作业人员必须严格遵守各项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严禁违章操作、违规操作,对于给出的违章或违规的指令应拒绝执行。
3 作业人员要有安全意识。作业人员要树立自己的安全意识,要对吊装作业过程中存在的风险以及如何规避风险有清楚的了解,避免凭经验的错误吊装方式而引发事故。作业人员在吊装过程中要保持良好的心理和生理状态,防止因自身的不安全行为导致事故发生。
4 现场监督人员要认真负责。依据《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第二十六条的规定,现场监督人员在吊装作业中应认真履行职责,做好风险分析,提示作业人员在吊装作业过程中可能面临的风险和面对风险应采取的措施,对发现的不安全行为应及时制止。
二、 机具
1 正确、合理选择吊装机械和吊索具。吊装机械和吊索具是吊装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选择的正确、合理与否对整个吊装过程的安全有着决定性的影响。因此在制定方案时应根据吊装物的重量、体积、形状,需要吊装的高度,吊装的半径及各种吊装机械的工作性能参数等选择吊装机械和吊索具,并且确保吊装机械和吊索具工作在其安全系数范围内。
2 机具的稳定性。机具的稳定性是保证吊装安全的重要因素。吊装机具失稳会容易导致安全事故发生,造成人员伤亡、经济损失、设备损坏等,它主要包括吊装机械失稳和吊装系统失稳。吊装机械失稳的主要原因是机械故障、超载、支腿不稳定、吊臂偏心过大等,其预防措施包括:严格机械检查、禁止超载、打好支腿并用钢板或道木垫实、注意吊臂偏心角度。吊装系统失稳主要包括多机吊装不同步、多机吊装过程中的载荷分布不均、多人协调指挥失误、桅杆系统地锚或缆风绳失稳。其预防措施为:多机吊装采用同机型或吊装能力相近的机型、多人指挥时采用主副指挥来实现指挥的同步、桅杆系统的地锚和缆风绳严格按照设计方案实施并进行检查验收、集群卷扬机或千斤顶作业通过计算机控制来实现同步。
3 吊装机械和吊索具的安全检查和维护保养。作业人员在吊装前应对所有吊装机械和吊索具进行安全检查,防止吊装机械和吊索具带伤作业造成事故。其安全检查包括:电气保险装置、制动系统、液压系统、传动系统、金属构件、钢丝绳及吊钩的磨损量、钢丝绳的断丝情况、地锚的埋设,缆风绳的安全系数、滑轮组的状态、卸扣及各种夹具的状态等。凡不符合要求的机具均不可投入使用。
三、吊装物
吊装物的稳定性也是保证吊装安全的重要因素,吊装过程中应防止吊装物的失稳。吊装物发生失稳的主要原因有:吊装物的刚度太小、设计与吊装时受力情况不同、吊耳或吊孔强度不够或位置选择不合理、吊装物临时固定不稳或翻转失稳。其预防措施为:对薄壁设备进行加固加强、对型钢结构或网架结构的薄弱部位进行加固或加大截面、对于细长或大面积吊装物采用多点吊装、对吊装物的吊耳或吊孔的位置和大小进行验算核查、对吊装物进行全面固定并考虑吊装运行过程中可能的触碰因素。
四、环境
吊装作业周围的环境也是影响吊装安全的重要因素,尤其因为周围环境的不断变化,一些可容性风险会可能转变成重大风险。影响吊装安全的环境因素主要包括自然环境、作业环境、社会环境等。自然环境:如大风、大雨、大雪、大雾、雷电、严寒、高温、地震等。作业环境:如吊装场地受限、附近有架空线路、地下有管线、高空作业、照明问题、噪音影响、场地不平整、地耐力不足、附近有易燃易爆物品、粉尘太大等。社会环境:社会风气、家庭因素、人际关系、精神负担等。以上这些环境因素均会对吊装作业的安全产生影响,因此必须提前考虑这些因素带来的影响并做好预案,在吊装作业过程中随时注意其变化,针对变化采取相应的措施。
五、吊装方法
吊装方法的选定也关系到吊装的进度及安全。在全面收集吊装作业的相关图纸、资料,了解作业周边环境情况、吊装机械的工况、作业人员的基本情况后,应组织安全、施工、设备等相关部门人员进行讨论,全面考虑各个因素以确定最终吊装方法。其具体内容应考虑到以下几点:吊装机械及吊装物的摆放位置;吊运路线的选择;作业流程、吊装次序;试吊工作。
六、管理
1 落实安全责任、落实制度执行。在吊装准备过程中应建立吊装作业的安全管理组织机构,对参与吊装工作的人员进行明确的分工,落实安全责任,落实各项制度。防止因责任主体不明确、责任未全面覆盖、责任不落实等原因造成参与人员都忽视安全。
2 吊装作业的危险源识别与风险控制。危险源是安全管理的主要对象。在吊装作业前应组织有经验的安全管理人员进行危险辨识,从人员因素、设备设施、吊装方法、作业环境、吊装物等多方面进行危害因素识别。针对识别出的风险制定风险控制措施计划或管理方案,并认真组织实施。
3 吊装作业的安全技术交底及培训。安全技术交底是让作业人员了解和掌握安全技术操作规程和注意事项,减少因违章操作而导致事故的可能。其交底培训内容主要包括:吊装物的重量、体积、特点;吊装作业特点和危险点;针对危险的具体预防措施;各岗位应遵守的操作规程和标准;应注意的安全事项;吊索具的安全要求;吊装物的捆绑要求;发生事故后应采取的避难和急救措施。
4 应急预案。大型构件的吊装作业,施工方应编制专项应急预案,制定明确的救援程序和具体的应急救援措施,防止一旦紧急情况发生时出现混乱。
结语
总而言之,吊装作业安全管理工作是一个系统工程,只有控制好系统中的每一个要素,使其按吊装方案的计划进行实施,才能确保吊装作业的最终安全。
参考文献
篇2
关键词:钢结构工程;厂房;施工工艺;安全防护
中图分类号:TU391文献标识码: A
前言:钢结构厂房在我国属于一支新生力量。完善不同类型钢结构设计规范和施工技术标准,研制出与传统技术相媲美的新型钢材,借鉴国外成熟的先进经验。这样才能加快其产业化进程,满足我国市场的需求,从而促进我国钢结构应用的发展。
一、钢结构概况
1.基本性质
1.1钢结构的特点:材质均匀,质量稳定,可靠度高;强度高,塑性和韧性好,抗冲击和抗振动能力强;工业化程度高,工厂制造,工地安装,加工精度高,制造周期短,生产效率高,建造速度快;抗震性能好;耐腐蚀和耐火性差。由于钢结构构件较小,质量较轻,便于运输和安装,便于装拆、扩建。故适用于跨度大、高度高,承载重的结构。
1.2钢结构被广泛应用于主厂房、大型运动场所、高压变电站、桥梁、住宅、仓库、体育馆、展览馆、超市等。
2.钢结构应用的前景展望
根据发展趋势来判断,我国钢结构应用存在巨大的市场潜力和发展前景。
(1)物质基石:我国的钢产量早已跃居世界第一位,从1996年开始,我国钢产量已经连续几年突破1亿吨,2001年高达1.5745亿吨,钢材产量和质量持续提高,钢结构的造价也相应有较大幅度的降低。钢材供过于求的新形势,为我国发展钢结构住宅创造了良好的局面。况且,随着我国进人WTO,我国建筑钢材品种更加丰富多样,价格更加合理。这为我国发展钢结构应用打下坚实的物质基础。
(2)政策方面:建设部于2001年底了《钢结构住宅建筑产业化技术导则》,为规范和促进我国钢结构建筑的发展,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钢结构产业化发展道路,提供了有力的政策指导。此外,淘汰粘土砖等强制性政策、措施的推行,也为促进钢结构的推广起到积极作用。
(3)技术条件:随着高科技的发展,钢结构的高新技术也得到了快速发展。比如高效的焊接工艺和新的焊接、切割设备的应用以及焊接新材料的开发应用,都为钢结构的高效制作和生产创造了良好条件。
二、厂房钢结构吊装工艺
虽然建筑业中多采用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但屋架多为钢屋架。对于工业厂房来说,钢屋架既可以在施工现场预制,又可以向厂家订购,安装方便,所以被广泛应用。
1.吊装流程
基本构件吊装流程:钢柱及其柱间支撑 房面梁及其支撑、系杆、檩条、檩条拉条等;
房面围护安装顺序:专用支架安装 房面板安装、吻合。正确合理的吊装流程保证质量,保障安全,加快吊装进程。
2.单层厂房结构吊装方法
安装工程施工方案:结构吊装方法、起重机的选择、起重机的开行路线及构件的平面布置等。确定施工方案时应根据厂房的结构形式、跨度、构件的重量及安装高度、吊装工程量及工期要求,并考虑现有起重设备条件等因素综合确定。
2.1分件吊装法:一般厂房都分三次开行吊装完成全部构件。第一次开行,吊装柱,应逐一进行校正及最后固定;第二次开行,吊装吊车梁、连系梁及柱间支撑等;第三次开行,以节间为单位吊装屋架、天窗架、屋面板、屋面支撑及抗风柱等构件。起重机每开行一次,基本上吊装一种或一类构件。根据构件的重量及安装高度不同,从而选用不同型号的起重机,充分发挥其工作性能。在吊装过程中,吊具不需要经常更换,操作易于熟练,吊装速度快。目前,一般单层厂房结构吊装多采用此法,能为构件临时固定、校正及最后固定等工序提供充裕的时间。但起重机开行路线及形成结构空间的时间长,在安装阶段稳定性较差。
2.2综合吊装法:起重机一次开行,以节间为单位安装所有的结构构件。先吊装4~6根柱,随即进行校正和最后固定,然后吊装该节间的吊车梁、连系梁、屋架、天窗架、屋面板等构件。此装法虽然具有起重机开行路线短,停机次数少,能及早交出工作面,为下一工序创造施工条件等优点。但由于同时吊装各类型的构件,起重机的能力不能充分发挥;索具更换频繁,操作多变,影响生产效率的提高;校正及固定工作时间紧张;构件供应复杂,平面布置拥挤。所以在一般情况下,不宜采用这种吊装方法。只有使用移动困难的桅杆式起重机吊装时才采用此法。
2.3 混合吊装法:即分件吊装和综合吊装相结合的方法。由于分件安装法与综合安装法各有所长,因此,目前不少工地采用分件吊装法吊装柱,综合吊装法来装吊车梁、联系梁、屋架、屋面板等各种构件,起到扬长避短的作用。
3.起重机型号及臂长的选择
3.1吊一种构件,确定最大起重半径,作为起重机开行路线及停机点的依据。
(1)当起重半径(R)无要求时,根据起重量(Q)及起重高度(H),再根据起重机性能曲线或性能表值,选择起重机型号和臂长,就可知道重量和高度下相应的最大起重半径及依据。
(2)当起重半径(R)有要求时,根据起重量(Q)、起重高度(H)及起重半径(R)三个参数查阅起重机性能曲线或性能表,来选择起重机型号和起重机臂长。并确定吊装该构件时的起重半径及依据。
(3)当最小起重臂长理论值(Lmin)有要求时,根据起重量(Q)及起重高度(H)初步选定起重机型号,同时由数解法或图解法所求得的最小起重臂长理论值,查起重机性能曲线或性能表,从规定的几种臂长中选择一种臂长L>Lmin,作为吊装构件时所选的起重臂长。再根据实际选用的起重臂长及相应的 值,可求出起重半径。
;
式中:L——起重臂的长度;
h——起重臂底铰至构件,吊装支座的高度,如屋面板;
h=h1-E,h1——停机面至构件,吊装支座的高度,如屋面板;
E——起重臂底铰至停机面的距离;
f——起重钩需跨过已安装结构构件的距离;
g——起重臂轴线与已安装构件间的水平距离;
——起重臂的仰角。
然后按R和L查起重机性能曲线或性能表复核Q及H,若满足要求,即可按R值确定起重机吊装构件时的停机位置。吊装屋面板通常按此方法首先确定吊装跨中屋面板所需臂长及起重半径,然后复核最边缘一块屋面板是否满足要求。
3.2吊多个构件,确定最大起重半径,作为起重机开行路线及停机点的依据。
(1)当构件对半径(R)全无起重要求时,首先列出所有构件的起重量(Q)及起重高度(H),找出最大值(Qmax及Hmax),再根据两者最大值查阅起重机性能曲线或性能表,选择起重机型号和起重机臂长,最后确定吊装各构件的起重半径及依据。
(2)当部分构件起重半径(R)或最小臂长(Lmin)有要求时,先根据重量和高度的最大值选择起重机型号和起重机臂长,然后对有起重半径或最小臂长有要求的构件逐一进行复核。起重机型号和臂长选定后,根据各构件的吊装要求,确定其吊装时采用的起重半径及依据。
三、钢结构厂房安全及消防措施
1、柱与梁、梁与梁的高空连接,应搭设稳固可靠的临时工作平台,每根立柱均应设置一部爬梯,便于施工人员上下及操作;
2、吊车梁、柱间支撑、管廊架、屋面梁等水平构件安装时,应先设置好安全溜绳(绳径不得小于6mm,一般用8mm镀锌钢丝绳),方便施工人员空中移动时系挂安全带;
3、屋面梁的斜撑安装与焊接,柱间斜撑安装与焊接等作业内容需使用吊笼,吊笼的制作不得使用螺纹钢,以免发生脆性断裂;
4、施工中,应对结构平台、通道、楼梯、孔洞和屋面临边进行维护,尽量做到安全措施三同时,做好安全防护措施;
5、吊装作业要求专人指挥,定岗定人配合一致组织吊装作业,严禁擅自超负荷吊装和多头指挥作业。吊装作业前应对吊索具进行检查,有损坏或不符合安全要求的吊索具,未经修复,不得使用;
6、结构件运输、倒运必须绑扎牢固,堆放平稳牢固,防变形,防坍塌、倾倒,不固定不准松钩,吊索靠棱角处必须加护套;
7、安装作业执行有关规程。起重作业执行“十不吊”规定,上高空安全带高挂低用;
8、操作者必须严格遵守各岗位的操作规程,特别对危险源作出相应的标志、信号及警戒,免伤人伤已;
9、各工种必须严格遵守公司颁布的《安全技术操作规程》,按有关规定的劳动法规条例,对各类人员进行安全学习和安全教育,特别对特殊工种必须持证上岗;
10、加强动火管控,严格实行动火审批制度和监火人制度;
11、严格遵守施工工地有关防火的规定,加强消防宣传教育,增设消防设施、设备,定期检查,消除隐患。增强消防意识,杜绝火灾事故。
四、结语
随着我国科学技术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日益增长,需求越来越大,对建筑业的发展更是精益求精。钢结构作为重要的必选材料,尤其是在厂房中的应用,结合钢结构性能把握好其吊装工艺及质量保证,使其面向全世界的发展前景。
参考文献:
篇3
关键词:起重机械;吊装作业;安全管理
Abstract: in order to prevent lifting work safety accidents, the author through his years of management practice, combined with the use and management of the safety of the large hoisting machinery, lifting machinery safety management from the most basic ways to sum up, and the safety of the lifting operation management were discussed, and further discusses the lifting operation the importance and necessity of the implementation of scientific management.
Key words: hoisting machinery; Lifting operations; The safety management
中图分类号:TU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2104(2013)
引言:近些年,国内外发生多起大中型起重吊装作业的安全事故,不仅损失惨重且影响极坏。分析事故的原因和破坏可以发现,起因与多方面因素有关,如:起重机械的设计、制造、使用、管理等。那么如何减少吊装事故,确保起重机械安全作业,是当前起重机械和吊装作业重点研究的问题。根据起重机械的使用特点和吊装作业事故的特点及常见事故分析并制定出应对措施才能保证起重吊装安全作业。
起重吊装作业中的安全管理规定
(一)起重吊装的作业计划是确保安全生产的第一步。
计划必须在具体施工之前进行,具体的作业计划应该包括:相近的任务描述;各个环节的具体要求;具体工作的实施步骤;作业环境和地点;负责人;所涉及到设施设备与工具;约定的指挥信号;员工防护用品等。其中员工的防护用品包括安全头盔、手套、防滑胶鞋、全身式安全带、听觉和视觉保护装置。
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可能会遇到一些突发的自然情况,引起施工环境变得恶劣并影响正常施工。这种情况会涉及到关键性起吊的规程。安全性起吊主要是指出现施工过程中使用多台起重机、货物总质量高于最大负载、操作员无法目视起吊货物时、毗邻电线、管线1.5m之内、遇到严重恶劣天气条件,如暴风雨、沙尘暴、雷电等情况时所涉及到的起吊计划。
起草关键性起吊计划的时候,除了注意一般计划所涉及的内容之外,还应该包括解释为何为关键性起吊、起重机的类型的生产厂家、吊臂的长度与角度、作业半径、货物重量、指点、可能遇到的各种阻碍和吊具以及索具类型的内容。
起吊计划应该由专业的起重技师和专业人员进行审核,并按照附录中的检查表逐一检查,最后由生产单位负责人或项目负责人签字批准。
(二)作业中的安全管理
(1)吊装作业人员必须持证上岗,吊装质量大于10t的货物必须办理《吊装安全作业证》。
(2)施工作业中,夜间必须有足够的灯光照明,如遇大风、大雾、大雨等天气应该立即停止作业。
(3)吊装质量大于40t的物体和土建工程主体结构,必须提前编制吊装预方案。
(4)必须设立安全警示牌并安排专门人员监护,严禁非工作人员入内。
(5)高处作业应遵守厂区关于高处作业的相关规定,吊装人员必须按照规定佩戴安全帽。
(6)实施作业期间,必须分工明确、坚守自己的岗位并按照信号灯统一工作。
(7)起吊作业前,按照规定对于将会用到的所有起吊设施进行检查。不能存在侥幸心理,必须保证安全可靠。
(8)吊装机械时,注意遵守通用标准和机械的操作规程。
(9)任何人不得随同吊装货物一同升降。特殊情况必须随之升降的,应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并且由现场的安全指挥员批准。
(10)吊装作业时,必须根据规定符合合理安排被吊货物并据此选择适合的吊具、索具。在被吊的货物高于核定吊装载荷时,应随时检查制动器,并且低空试运行之后,再平稳吊起。
二、了解起重机械的使用特点是确保起重机械安全的基本要求
起重机械事故一旦发生,将会造成机毁人亡,严重的还会影响到企业的生存与发展。起重机械的使用者和管理者必需结合安装企业起重机械吊装作业的实际情况,认真思考,不断归纳总结,将全面了解起重机械的性能、特点作为保障安装企业在用起重机械安全的基本要求。本人结合安装企业完全机械化作业吊装的实际情况,将起重机械的使用特点归纳为:
(一)是高空吊装受风力影响,吊机受冲击载荷大;
(二)是设备就位吊装复杂,容易造成吊机斜拉斜吊;
(三)是作业过程中指挥不当,造成被吊物件或吊钩绊到周围已固定的设备,使吊机受到额外负荷;
(四)是施工现场电焊作业多,容易造成吊机的钢丝绳被电弧烧坏;
(五)是作业环境复杂,交叉作业多;
(六)是施工作业处于交叉状态,特别是所谓的“三边”(边设计、边订货、边施工)工程,施工现场这边开挖、那边立柱,下面挖基础、上面搞吊装,整个施工现场吊机伸臂林立,操作时稍不留神吊机伸臂就会相碰;
(七)是现场施工道路大部分是临时通道,路面凹凸不平且松实不一,吊机在移动过程中易产生晃动或倾斜,破坏吊机的平衡而发生倾覆;
(八)是吊机要做大范围转移,操作动作多;
(九)是安装过程中,吊臂转动常常是几个方向的,技术难度大,操作比较复杂;
(十)是大件、重件的吊装难度大,对吊机的要求高;
(十一)是吊机的安全使用与人身设备安全有关,组合性安装往往是群体作业的过程,常常需要多人配合,共同完成等等这样的特点。
三、分析起重吊装作业事故的不安全因素是确保起重机械安全的基本条件
起重机械和吊装作业的安全与否,是与多方面因素有关。根据以上安装企业起重机械吊装作业的使用特点,引发起重机械事故的原因固然很多,但笔者认为可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人的因素
1.操作人员注意力不集中、思想涣散;起重机械的保护装置没有或失灵就会发生起重机械倾翻、过卷等恶性事故;操作人员的技术心理素质差,对传动机构、制动系统和保护系统没有全面的了解,不能正确采取紧急处理措施;不能严格按规章制度、安全操作规程执行。
2.监护人员责任心不强,监护不到位。
3.起重指挥人员技术水平有限和实际起吊指挥经验不足。
4. 起重操作、起重指挥人员原则性不强。
(二)管理的因素。企业起重机械管理规定和制度执行不力;起重机械零配件采购管理混乱;不能定期组织岗位操作技能培训;起重机械吊装作业方案本身存在问题。
(三)技术的因素。一机一档技术资料缺损;技术业务素质不全面;技术鉴定存在问题。
(四)环境的因素。一是起重机械安全使用与管理的内部环境主要是指安装企业的管理体系、管理体制、管理制度和全面管理的运作水平;二是起重机械安全使用与管理的外部环境主要是指安装企业现场起重机械各使用单位(自有的、分包的、租赁的)对起重机械使用与管理的综合水平。
四、起重吊装作业事故的特点及常见事故的分析。
(一)起重吊装作业事故的特点
(1)发生在起重机械安装、维修作业中的事故较多。起重机械安装、维修作业是危险性较大的作业。如起重机械挤压碰撞人、高空坠落等伤害事故,主要是在起重机械安装、维修作业中发生。
(2)事故的伤害类型较集中。其直接原因主要有吊物坠落、挤压碰物、触电、高空坠落等,其占全部起重机械作业事故总数的比例分别为34%、30%、10%和8%,4项合计约占82%。其中,以吊物坠落和挤压碰撞两类突出,两项约占64%。
(二)起重机械作业常见事故分析与预防
(1)常见的挤伤事故。吊具或吊载与地面物体间的挤伤事故;在进行吊装、指挥、操作或从事其他作业时,由于车间、仓库等室内场所和地面作业人员处于吊具或吊载与机器设备、墙壁、立柱等障碍物之间,吊载剧烈摆动冲撞作业人员发生的挤伤事故;升降设备的挤伤事故;升降机械维修人员或操作人员不遵守操作规程发生被挤压在吊笼与架体之间而造成的挤伤事故;吊物摆放不稳发生倾倒的挤伤事故。吊物放置方式不当或摆放不稳、现场管理混乱是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翻转作业中的撞伤事故是从事吊装、翻转、倒个作业时,由于吊装方法不合理、装卡不牢、吊具选择不当、指挥及操作人员站位不好,造成吊载失稳、吊载摆动冲击等造成翻转作业中的砸、撞、碰、挤、压等各种伤亡事故。起重机械挤伤事故,是发生在起重机械作业中最常见的伤亡事故,其危险性很大,后果严重。
(2)触电事故。是指从事起重操作和检修作业人员由于触电遭受电击所发生的人身伤亡事故。由于起重机械作业经常处在有电或靠近电源的环境作业状态,触电也是发生在起重机械作业中常见的伤亡事故。最具普遍性的就是接触电气设施漏电触电事故。
(3)高处坠落事故。主要是指从事起重机械作业的人员从起重机体等高空处发生向下坠落至地面的摔伤事故(也包括工具、零部件从高空坠落使地面作业人员致伤的事故)。起重机械安装、维修作业中易发生高处坠落事故。例如,检修吊笼时或吊笼设备不合格而坠落、检修作业人员操作不当,没有采取必要的安全防护措施(如系安全带)而发生坠落、检修作业等人员跨越起重机时坠落、维修工具零部件坠落砸伤事故等。
(4)吊物(具)坠落事故。起吊机械吊物(具)坠落事故,是指起重机械作业中吊载、吊具等重物从高空坠落所造成的人身伤亡和设备损坏事故,常见的吊物(具)坠落事故有以下几种:脱绳事故,是指重物从捆绑的吊装绳索中脱落溃散发生的伤亡毁坏事故;脱钩事故,是指重物吊装绳或专用吊具从吊钩口脱落而引起的重物失落事故;断绳事故,是指起升绳和吊装绳因破断造成的重物失落事故。造成吊装绳破断的主要原因有:a吊钩上吊装绳夹角太大(>120°),无平衡梁,使吊装绳上的拉力超过极限而拉断;b吊装钢丝绳品种规格选择不当或仍使用已达到报废标准的钢丝绳捆绑吊装重物造成的吊装绳断裂;c吊装绳与重物尖锐角边接触处无护垫等保护措施而造成棱角割断钢丝绳,出现吊装绳破断事故。
(5)吊钩破断事故。吊钩破断事故,是指吊钩断裂造成的重物失落事故。造成吊钩破断事故的主要原因:吊钩材质有缺陷;吊钩因长期磨损,使断面减少已达到报废极限标准却仍然使用;经常超载使用造成疲劳破坏以至于断裂破坏。
(6)过卷扬事故过卷扬事故,是指吊钩冲顶造成的重物失落事故。其主要原因是:没有安装上升极限位置限制器或限制器失灵,使吊钩继续上升直至拉断钢丝绳;起升机构主接触器失灵(如主触头溶断,动作迟缓),不能及时切断电源。起重机械吊物(具)坠落事故,主要发生在起重机构取物缠绕系统中。除了脱绳、脱钩、断绳、断钩和过卷物外,每根起升钢丝绳两端的固定也十分重要。如钢丝绳在卷筒上的极限安全圈是否能保证在3~4圈以上、是否有下降限位保护钢丝绳在卷筒装置上的固定压板、及锲块固定是否安全可靠,另外,钢丝绳脱落槽(脱离卷筒绳槽)或脱轮(脱离滑轮)事故也会发生失落事故。吊物(具)坠落,是发生在起重机械作业中最常见的伤亡事故,也是发生在各类起重机械作业中的带普遍性的伤亡事故,其危险性极大,后果非常严重。
起重吊装作业安全应对措施
(1)建立健全制度,健全起重机械安全管理岗位责任制、起重机械安全技术档案管理制度、起重机械司机、指挥作业人员、维修人员安全操作规章以及起重机械维修保养制度等。
(2)加强培训教育,要对起重机械作业人员进行安全技术培训、考核,按照国家有关技术标准对起重机械司机、指挥作业人员和起重司索人员进行安全技术培训考核,提高其安全技术素质,做到持证上岗作业。
(3)实行系统安全管理
起重机械安全管理是一个较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对起重机械的设计、制造、安装、使用、维修等进行全过程管理工作,做到科学、全面、规范、有序。
(4)强化安全监察力度各级监督部门和人员要依据国家有关安全法规、标准的规定,加强对起重机械的安全监察。
结语: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起重机械和吊装作业的安全,不仅是单靠哪一个部门、哪一个单位、哪一个环节或哪一个人就能完全控制,也需要齐抓共管。特别是政府主管部门严格控制资质,严肃规范标准,强化监督检验;设计、制造单位严把质量技术关,做到产品真正安全可靠;企业、单位要加强培训教育和安全管理,严格审批吊装方案安全措施,强化监督检查;起重作业人员必须遵章守纪,提高个人专业技术水平能力和安全意识,杜绝违章,科学施工,确保起重机械和吊装作业的安全。
参考文献
[1] 建筑起重机械安全监督管理规定,2008.
[2] 国家电网公司电力建设起重机械安全管理重点措施(试行)、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8.
篇4
【关键字】超高层建筑,钢结构,吊装施工,关键技术,安全管理
中图分类号:TU391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一.前言
加强超高层建筑钢结构施工中吊装工程的安全管理工作,有助于提高工程的施工进度和建筑质量,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建立安全施工的监督管理机制,能够提高施工质量,在超高层建筑施工过程中建立一套完善的安全管理体系是十分复杂和必要的,应该针对建筑物的实际情况,建立切实可行的系统的有效的科学的管理模式。
二.工程概况
深圳市某超高层工程由地下室、裙楼、二座呈镜像对称分布的塔楼组成。建设用地面积14788.29 m2,总建筑面积157425.87 m2,其中地下建筑面积约30158m2,裙房约20234 m2,住宅约100696 m2,幼儿园约1600 m2。建筑基底面积8750.65 m2,容积率8.55,建筑密度59.17%,建筑高度:149.95m。本工程为超高层高尚住宅楼,建筑设计使用年限为100年,建筑防火分类:一类,建筑耐火等级:一级,抗震设防烈度:7度,人防工程等级:六级。结构类型:核心筒-框支剪力墙结构;建筑层数:地上48层,地下4层,裙房2层,19~20层、35~36层设有避难间。其中:①地下室:共四层,结构层高为3.9m、3.9m、3.9m、5.85m,地下四层至地下二层主要用途为车库与各设备用房,人防地下室设在地下四层,人防面积2542 m2;地下一层为商业用房。②裙房(2层),建筑层高分别为6.0m、4.8m,主要用途为商业用房。③塔楼(50层),转换层在3层、建筑层高为3层8.1m;3层以上(4~50)为住宅,建筑层高为2.9m。
本工程钢结构构件的分布情况为:在主塔楼-2至3层顶框支柱KZZ1a、KZZ1~KZZ5,设计采用型钢混凝土柱,转换层采用劲钢梁。劲钢柱56根,劲钢梁31根;型式为两个焊接H型钢交叉而成,壁厚25mm;总用钢量1200吨,由此可见,本工程钢结构吊装工程量是相当大的。另外,由于本工程是旧村改造工程,拆迁面积有限,造成现场施工用地紧张,工期紧凑,因此,钢结构吊装施工是本工程的一大重点和难点。
三.超高层建筑钢结构吊装施工前准备
为了使吊装施工快速、安全的开展,在吊装之前必须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准备:
1.检查设计图纸并对图纸进行学习、审核和会审,对图纸中的不详、有疑问的地方及时地向甲方交谈,并对其交谈结果进行确认。
2.组织施工人员熟悉设计图纸与安装规范要求,掌握安装工程验收标准,并备齐相关施工质量检查、验收规范及质量表格。
3.钢构件的加工制作质量以及型号必须符合规范与设计的规定,并有出厂技术文件和合格证明。
4.施工现场必须满足其施工的要求,路面无障碍、地面结实、标高与轴线符合要求。
5.必要的工器具必须准备好,如吊索具、扳乎、垫木、装机械、扭矩扳乎、焊机、乎持电动砂轮、电钻、撬棍、焊钳等。
6.焊条、螺栓、涂料等连接材料必须有相关质量的证明,并符合有关国家标准的规定以及设计的要求。
7.对施工机械进行组装、调试,使其有良好性能。
四.超高层建筑钢结构吊装施工关键技术
1.吊装顺序
不同的建筑工程有着不同的吊装顺序,就本工程而言,其吊装顺序没有明确的规定,则按照实际情况决定。
2.钢梁吊装
本工程钢梁安装经调整后必须满足下列技术要求:钢梁水平偏差为L/1000,目不应大于10. 0mm;钢柱的垂直度偏差为H/1000,目不应大于10.0mm;钢柱间距偏差为士4mm。吊装梁的吊索夹角一般不得大于60度,钢梁的吊点设置在梁的二等分点处,在吊点处的吊耳设置在钢梁上翼缘上,待钢梁吊装就位完成之后割除。钢梁拼装:钢梁在吊装前以地面作为工作平台进行涂装、拼装,用螺栓按要求紧固。钢梁绑扎:钢梁按合理的绑扎点进行两点绑扎。钢梁起吊:在钢梁两端分别绑扎一根缆风绳随钢梁起吊,起吊时保持钢梁两端平衡,钢梁超过钢柱柱顶200mm以上才能徐徐下降,与柱了对位,起吊时要注意风力对起吊的影响。
3.钢柱吊装
在进行钢柱安装定位时,应该注意在每一节钢柱安装完工后对其进行测量调整,在本工程中,要求如下:十字中心线偏差毛小于等于1mm;柱顶标高偏差为3mm;垂直度偏差h/1000,且不应大于10. 0mm。钢柱安装过程中偏差控制要点:地下室钢柱主要包括Z1钢竹柱、Z2箱形柱、Z3日字巨柱。安装时全部采用100t履带吊吊装就位,其最大吊装分段为Z3-3(分段3)钢柱,重量为32. 8t 钢柱安装后,应对柱顶作一次标高实测,根据实测标高的偏差值来确定是否对后一节钢柱的高度进行调整。标高偏差值为3mm,只记录不调整,超过3mm需进行调整。
本工程钢柱安装过程中结构稳定控制措施:
(一)采用揽风绳临时固定。
(二)采用码板进行加强。
(三)采用临时支撑进行固定。钢柱安装过程中垂直度校正措施校正的方法是:大多采用螺旋千斤顶作微调来完成垂直度的校正,校正过程中应边调整边测量,每次调整幅度不宜过大。吊点设置在预先焊好的连接耳板处。为防止吊耳起吊时的变形,采用专用吊装卡具,采用单机回转法起吊。采用4根钢兹绳起吊,起吊时,不得使柱端在地面上有拖拉现象。
五.超高层建筑吊装施工安全管理分析
1.在对超高建筑物钢结构工程的安全管理过程中,应该对楼板混凝土建筑、栓钉熔焊、压型钢板铺设、焊接结构、测量校正、吊装、构件验收和构件制造等环节进行安全管理。在超高层建筑物之中的吊装工程之中,完善安全管理体系是一项具体而负责的工作,应该对在施工过程之中出现的矛盾进行及时的解决、如果没有对过程进行及时有效的控制,不仅会使工程的工期受到损害,同时会使建筑物的质量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
2.对施工过程的管理可以分为安全文明施工、施工工期控制、材料质量控制、焊接质量控制、精度控制、构件安装、吊装前的准备、构件进场验收、构件制造等。在施工的过程中使用整体调整和单柱校正相结合的方式,使超高层建筑钢结构吊装施工的施工关键技术与安全管理水平得到有效的提高。
3.在对钢结构进行安全管理的过程中,应该将制造的规范、工艺和工程试验有效的结合起来,最终在实验的过程之中,覆盖所有的接头要求和接头形式,针对在超高层建筑物之中的形式要求和规范要求,进行灵活的选择。与此同时,对于那些富有经验的承包商,应该对其以往的焊接工艺进行评价,在制造钢柱的过程中,应该采取切实可行的工程措施和工艺措施,最终促进施工过程的顺利进行,并使其施工质量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4.在进行吊装的过程之中,安全施工是十分重要的环节,在进行钢结构施工的过程中,因为其具有悬空作业和高空作业的特点,因此,十分容易产生在高空中坠下零件的现象,很容易造成严重的安全事故,为了减少这种安全隐患的产生,应该在施工的现场设立完善的监督安全小组,在每个安装过程中设置专门的人员进行管理,对员工进行在职培训,使员工的安全教育水平得到提高,不断完善员工的安全施工意识,在员工之中树立起“安全第一”的思想。
5.在管理的过程之中,将安全管理知识落实到生产之中。在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的基础之上,着重对薄弱部分加强保护,通过安全网的增设和树立安全护栏,使施工现场的文明程度和安全程度得到提高,最终提高超高层建筑之中的安全管理机制。
六.结束语
超高层建筑钢结构吊装施工关键技术对于钢结构吊装施工的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加强钢结构吊装施工技术的安全管理对于确保工程安全具有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李华钢 邓利辉 超高层建筑钢结构吊装施工技术研究 [期刊论文] 《价值工程》 ISTIC -2010年31期
[2]李宏生 超高层建筑钢结构吊装施工的施工关键技术与安全管理 [期刊论文] 《科技创新导报》 -2012年8期
[3]崔晓强 胡玉银 吴欣之 超高层建筑钢结构施工的关键技术和措施 (被引用 12 次) [期刊论文] 《建筑机械化》 -2009年6期
[4]刘司华 超高层建筑钢结构吊装工程的施工监理及安全管理 [期刊论文]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 -2011年18期
[5]罗梦恬 国金中心高层钢结构施工过程中若干问题研究 [学位论文], 2008 - 同济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同济大学:建筑与土木工程
[6]苏铁斌 宫健 卢俊嶙 超高层钢结构伸臂桁架安装技术 [期刊论文]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 -2011年24期
篇5
一、中小学校园安全现状
笔者通过对这7所学校的实地查看,该乡共有中小学7所。以及对相关负责人的走访,对该乡中小学安全现状有了初步的解。
(一)硬件
1校园建筑设施
危房703平方米,全乡义务教育阶段校舍建筑总面积23080平方米。d级危房占校舍总面积的3.05%。建淮中心小学、万圩中心小学、蚌山中心小学共维修校舍面积521平方米,新建校舍283平方米,共计投入28万元。投入9万元维修三河尖初级中学校舍300平方米,投入7.56万元维修正和希望小学校舍252平方米。并规划投入26.08万元为三河尖乡直小学新建校舍567平方米。就总体而言,校舍安全状况较前些年有了明显的改观。目前多数学校已经告别了破旧不堪的老房子,搬进了宽敞明亮的教学楼,校园建筑造成的安全隐患正在逐步减少。
2操场改造
校园安全之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三河尖乡直小学新建了水泥地面的篮球场,操场是学生活动和体育锻炼的重要场所。并新建了环行跑道。新的操场使得学生的活动及体育锻炼多了些安全保障。但是部分学校的操场还存在安全隐患:篮球架是用石头压住固定在地面,看上去似乎摇摇欲坠;操场凸凹不平,有些地方还堆积有建筑垃圾。
3消防设施
近几年来,安全有效的消防设施是师生人身安全和学校财产安全的重要保障。教育系统每年都投入大量资金对消防器材进行维修和更新,仅今年上半年就添置灭火器1000个,维修灭火器300个。现在各基层单位的灭火器数量和质量都达到消防部门的规定。该乡唯一一所寄宿制学校—三河尖乡初级中学,校园学生宿舍都装有应急灯和安全通道指示牌,但是有的学校楼房由于建筑年代比较久远,所以没有消防栓,而且因水压不够,建消防井也不起作用,消防隐患比较大,目前采取的硬件措施是增加灭火器数量。
4电路改造
废除了过去的老线路,该乡对所有学校的电路进行了全面改造。同时更新了各种电气设备,消除了过去老线路的各种安全隐患。但是各种用电器数量猛增,用电量大大增加,所以也要求我不能放松警惕。通过实地查看,笔者发现有些学校的墙壁上的日光灯的开关有不同程度的损坏,急需改进。
5学校饮食安全
其中在校就餐的学生占多数,三河尖乡初级中学有在校生1756人。学校新建了学生餐厅,采取私人承包的方式进行管理,学校高度重视学生的饮食卫生,经常就卫生问题召开承包者座谈会,强调食品安全的重要性,同时对餐厅的食品卫生进行不定期检查。目前,该餐厅未发生一起学生食物中毒等食品安全事故。
(二)软件
1组织机构
乡教育办公室成立了以办公室主任为组长的安全防范工作小组,健全高效的组织机构是做好安全防范工作的关键。同时要求各学校成立了以校长为负责人的安全防范工作小组,负责校园安全工作。各学校专门配备了保卫人员,负责日常校园安全事务,每天都会安排值班老师巡查校园安全状况,为学校的安全防范工作提供了组织保证。
2宣传教育
各学校每学期都会举办校园安全知识讲座,宣传教育是作好校园安全防范工作必不可少的有效途径。该乡各学校的教师都能在日常教学中加入安全方面的教育。邀请交警大队或是派出所民警宣传安全知识、普及法制教育,并且通过黑板报、读报栏做宣传工作,使得安全意识深入广大师生员工内心。
二、对该乡校园安全问题的思索与建议
可以欣喜地看到农村中小学校园安全防范工作取得的成绩:校园危险建筑正在不断从我视线中消失;宽敞、平坦的操场成为孩子们玩耍嬉戏的安全地带;一排排的灭火器成为校园安全的守护神;日光灯、各种教学电器设备走进了教室,通过此次调查。让孩子们享受到科技乐趣;学校的餐厅也总能吃上放心饭;各个学校针对安全工作都成立了相应的组织机构;宣传教育工作也做得有声有色。
操场上固定不到位的体育器材,但是与成绩同在校园安全防范工作中的不足之处。硬件方面的安全隐患还是很常见的年久失修的房屋。不符合要求的消防设施,的日光灯开关等等都是校园隐型杀手。软件方面,各组织机构对安全问题存在侥幸心理,不够重视。宣传教育工作方式也有待进一步改进,使得安全成为人人乐于关心的话题,安全意识深入每个人内心。
篇6
我市下辖17个县(市、区)以及两个经济技术开发区,总面积20275平方公里,总人口417.26万人,是山西省的主要的棉麦基地。目前,全市共有食品加工企业842家,其中取得食品生产许可证的286家,小作坊556家。通过qs认证的企业212个,年产值500万元以上企业10家。食品经营企业10105家,餐饮单位6930家。全市共有1256人从事食品安全监管工作,有6个部门可对食品进行检测,158人从事食品检验检测工作。
全市共有药品生产企业14家(已全部通过国家gmp认证),注册品种共计735个。医疗器械生产企业6家,医用氧生产企业5家,中药饮片生产企业2家。医疗器械经营企业236家。经营药品批发零售企业1519家,其中县级以上391家。销售额上亿元的企业有临汾市医药药材有限公司和侯马通盛医药有限公司。全市共聘用药品监督协管员211名,药品监督信息员2890名,药品监督和供应网2738个,覆盖面占行政村92.2%以上,基本健全了县、乡、村三级药品供应和监督网络。
近年来,全市各级各部门围绕做好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工作,各司其职,协调配合,齐抓共管,综合治理,确保了全市人民的饮食用药安全。
1、构建了食品安全责任和监管体系
各级人民政府按照“全市统一领导、各级政府负总责”的要求,不断加强对食品安全工作的领导,坚持“有事故必追究,有隐患必处置”的原则,健全落实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建立健全了食品企业信用档案、食品安全事故应急处理体系、食品安全信息制度。全市各级食品安全委员会和相关部门严格执行《临汾市食品安全联合执法工作制度》,建立起“指挥有力、政令畅通、动作快捷”的组织管理体系,各县市政府与乡镇签定食品安全工作目标责任书,基本建成了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食品监督网络,形成了全社会共同关注食品安全、共同参与食品安全监管的良好氛围。
一是从源头抓起,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市、县两级农业执法部门,广泛宣传《农业法》、《种子法》、《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等法律法规,培训农资经营户,制定规程,建立基地,实施农产品标准化生产。近年来,全市相继制定了69项无公害农产品生产技术规程,9个产品获得了有机农产品认证,114个农产品获得绿色食品认证。农业、畜牧兽医部门定期对蔬菜生产基地,以及市区大型农产品批发市场、超市、农贸市场的蔬菜农药残留、渔业养殖、猪肉等进行例行检测,确保了种养业安全。
二是严格生产加工,杜绝问题食品流入市场。质监部门严格实行食品生产许可证制度,以食品质量监督抽查为重点,按照食品质量安全准入要求,加强对生产企业巡查、回访、年度定期报告以及监督抽查工作。对842家食品加工企业,按照“一企一档”的要求,建立详实准确的档案和违法行为记录,并坚持对重点区域、重点行业、重点产品,进行专项整治。同时,坚持“四包问责制”,责任到人头,充分发挥农村质监中心站的作用,延伸监管触角,聘请了262名食品质量协管员,及时掌握动态监管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处置,逐步使食品生产企业走上标准化生产轨道。
三是加大查处力度,规范食品流通秩序。工商部门从日常监管制度和企业自律制度入手,进一步细化《重点区域食品流通分布图》,保障基层监管人员的监管责任落到实处。曲沃、侯马等地都与食品经营户签定了目标责任书。在市场巡查中,严格按照“六查六看”的内容,逐户逐项进行检查,加大对农村销售伪劣和不合格食品行为的检查力度。认真开展元旦、春节、“315”活动月、五一节期间食品市场专项整治,并及时收集有关案件线索,查处违法行为。商务部门加强生猪定点屠宰厂(场)的监督检查,并会同公安、卫生、工商、质监等有关部门,不断加大酒类市场和肉品市场监管力度,严厉打击私屠滥宰等不法行为,通过查处,及时捣毁制假售假窝点,杜绝不合格食品,维护了消费者利益。
四是严格餐饮消费监管。卫生部门对餐饮和食堂卫生进行时时跟踪监管,定期对餐饮业、食堂从业人员进行健康检查,在5600家企业推行了食品卫生监督量化分组管理,实行了餐饮业、集体用餐配送企业卫生规范化。建立并严格执行餐饮业、集体食堂原料进货溯源制度,有效解决了餐饮业中存在的设施差、管理差、卫生条件差等问题;以防控食物中毒事故为重点,对农村集体用餐实行了申报制度。市食品安全委员会与食品药品监管、卫生、教育部门联合下发了《临汾市学校食堂食品安全专项整治实施方案》,各县(市、区)和市食品安全有关部门,组织开展了学校食堂食品安全专项整治工作。同时,认真开展“农村食品市场整顿年”活动,加强对农村小食店、小餐馆及自办宴席的监管,进一步理顺了农村食品监管体制,下大力解决监管空白问题。 民族宗教部门开展清真食品安全专项治理,严禁假冒清真食品流入市场,建立和完善了对清真食品生产经营单位的监督管理机制。
2、对药品安全实施了全过程监管
食品药品监管部门采取得力措施,依法严格加强药品注册、生产、流通和使用全过程的监管,探索创新监管方式,实施科学有效监管,使药品安全工作始终处于有序、可控的状态。
一是整合药品生产企业。通过换证、认证等手段,淘汰规模小、质量保障水平低、管理混乱的药品生产企业,为优势企业腾出了市场空间,企业管理水平和质量安全保障水平迅速提高。全市14家药品生产企业已全部通过了国家gmp认证,并在全省率先全部推行了综合监管软件系统。
二是整顿医疗机构。在全市开展了医疗机构制剂整顿,结束了医疗机构制剂无固定处方、无固定工艺、无标准、无说明书和审批管理混乱的局面。
三是整治药品流通市场。在药品流通环节,以调整理顺购销渠道为重点,坚决治理药品批发企业、连锁企业不统一配送药品、零售药店出租(借)柜台、超方式、超范围经营,规范净化市场环境。在全市开展了农村药品“两网”(监督网络和供应网络)建设,统筹城乡市场监管,全市零售和零售连锁药店1519家,基本健全了县、乡、村三级药品供应和监督网络,有效改变了农民“用药难,用好药更难”的局面。在医疗机构开展了药房规范化建设,加强了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使药品不良事件早期发现、及时处置,药品经营使用规范化建设程度进一步提高。同时,开展经常性的药品安全隐患摸排,对涉药隐患单位责令限期整改。对制售假劣药品违法犯罪行为,进行严厉打击,对制假、售假药械行为进行惩罚,有力震慑了违法犯罪行为,维护了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二、食品药品安全工作存在的突出问题
1、食品安全监管体制在实际操作中存在困惑。《食品安全法》颁布之后,规定食品生产、流通、消费等实行各部门分段管理,有关职能部门各司其职,各负其责。但从监管职能看,食品安全监管涉及到10多个部门,存在重复监管现象,造成有效监管资源的浪费,影响监管效率。目前尚没有更细的实施办法,在实际操作中存在认识不清、职责不明、互相扯皮等问题,甚至在监管上出现一些空白和盲区。特别是食品生产、养殖方面没有规范的法律法规,有些食品安全标准不健全。
2、食品行业整体设施管理水平较低。一是农业种养殖环节的污染严重。由于目前农产品生产主要以农户为单位,农产品全过程质量监控难度大,有些国家明令禁止或限制使用的含激素类药物、剧毒农药的使用引起的牲畜中毒或影响健康情况难以控制,对食品安全影响较大。二是食品生产企业相当一部分为家庭小作坊,特点是“小、散、乱、脏、差”,这种生产单位缺乏合格食品的基本条件,食品标准难以达到要求,食品安全难以保障。三是城乡食品经营单位大多数为个体工商户,缺少必要的设施,经营管理落后。一些食品批发市场缺乏有效的安全检验手段和质量控制措施,使造假者有机可乘,甚至成为假冒伪劣集散地。经营业户贪图私利,蓄意出售过期或变质食品现象屡禁不止。不法食品生产经营者时常伪造标识、滥用标识,欺骗和误导消费者。四是农村食品市场分布面广,监管网络不健全,导致无证生产、经营食品现象时有发生,食品安全隐患比较多。
3、食品安全协调工作难以开展。目前,虽然《食品安全法》已经颁布并开始实施,但正面临地方政府机构改革,食品药品监管部门正处在从“条条”向“块块”的过渡期间,根据《山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调整市县两级食品药品监督管理体制有关问题的通知》精神,“改革到位之前,卫生部门与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继续承担原来各自的食品监管职能”。食品药品监管部门的监管职能依旧是“综合监督、组织协调和依法组织对重大事故的查处。”但实践中,由于种种原因,确实存在组织协调难、综合监督难、活动开展难、信息收集难的问题。
4、药品市场监管力量薄弱。由于食品药品监管部门人员少,监管范围大,机构体制难以适应任务的要求,形成“小马拉大车”的局面。特别是乡镇村级没有监管机构,乡镇村虽然建立了协管体系,从社会各界聘请了监督员,但全市没有几个县落实监督员的待遇,待遇也不高,现有的制度对他们缺乏必要的制约力,他们对药品协管工作认识不足,缺乏主动参与的积极性,加之配套政策不完善,因此实际上并不能很好的发挥作用。
5、药品质量存在安全隐患,药品供应不足。部分药品流通企业片面追求经济利益,不按照国家gsp认证规定规范经营,“有令不行”,与监管人员玩“猫捉耗子”游戏,使得药品质量存在安全隐患。药品从业人员准入门槛不高,流动性大,素质相对较低,缺乏基本的法律常识和药学知识。部分县市农民用药主渠道仍以乡、村医疗机构为主,而村级医疗机构规模偏小、品种不足,价格较高,给农民用药带来不便。县、乡、村、个体药库、药房条件较差,药品贮存养护达不到保证药品质量的规定要求,难以保证质量。
三、加强食品药品安全监管的对策
1、建立综合监管长效机制。按照“政府重点抓牵头,依靠牵头带队伍”的工作思路,强化食品药品安全保障监管体系建设。设立食品药品安全监管牵头机构,加强各部门之间的沟通协作,建立部门的协作机制,预警机制和快速反应机制。整合食品监管资源、检验检测资源,搭建好各食品监管部门食品安全信息平台,努力做到信息互通共享,形成综合统一高效的监管体系。强化安全责任体系建设,继续完善我市食品安全责任追究制度、食品监测与监督抽查制度、食品安全科学评估制度、食品安全监督网络制度等,不断提高食品安全监管效能和规范化水平,及时有效地预防、控制和消除食品药品安全事件的发生。
2、建立安全信息网络。介于监管部门人员少的现状,结合即将在全国范围内推广的“四类药品”电子监管码工程,积极探索将县级医疗机构、中心卫生院、药品批发企业的所有药品购销情况实行计算机管理,药监部门通过在线监控,及时掌握市场动态。及时开通地方食品药品安全信息网,在网页设置法规咨询及指导、国家及各省的假劣药品信息、网上办公、安全用药咨询等栏目。让群众登陆食品药品安全信息网,了解药品供应相关信息及食品药品安全动态,学习安全用药相关知识,获得相关服务。
3、大力开展食品药品安全专项整治活动。一是突出把与老百姓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粮、肉、水果、奶制品、豆制品、水产品、饮料、酒、保健品等作为重点品种,紧紧抓住农产品种植、养殖、食品加工生产、食品经营和消费等四个重点环节,在城市社区、城乡结合部特别是农村市场等重点区域,各类批发市场、超市、集贸市场等重点市场,加大检查力度,强化日常监管,规范经营行为。二是着重抓好大案要案的查处。集中力量查处一批大案要案,严惩一批违法犯罪团伙和首恶分子,取缔一批无证生产经营食品行为,始终对制售假劣食品违法行为保持高压态势。三是充分发挥社会舆论监督作用。可聘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以及各个层面的人员担任食品安全工作监察员,充分发挥他们参政、议政和监督作用。要通过新闻媒体,对制售假冒伪劣食品的违法犯罪行为及时曝光,以震慑违法分子,教育广大群众。
篇7
一、燃气调压站的重要任务
在燃气的输送及分配过程中,燃气调压是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众所周知,调压器的基本任务就是将前级较高的进口压力调节至下游所需要的压力,并能抵御波动的进口压力及流量变化的干扰,保持出口压力为某一恒定值。城市燃气在世界上已有百余年的历史。伴随着燃气事业的发展,调压设备也在不断更新。就燃气调压器本身而言,在调节的稳定性、用途的广泛性、制造的工艺性以及设计的多功能性乃至运行的安全可靠性等方面都已今非昔比。为了更加安全、经济、可靠地运行,人们通常将具有压力调节、流量测量以及安全保护等功能的设备组合安装在同一室内,即燃气调压站;或组装成燃气调压箱。
在燃气的运行中,确保安全总是最主要的因素。说到底,燃气调压站能否安全正常运行与千家万户的生命财产息息相关。一旦发生燃气的泄漏或超压,后果不堪设想。因此,在正常运行的调压站内配备一整套完备的安全装置是十分必要的,其意义在于,任何事故下,能够做到在第一时间自动将燃气气源切断或将超压燃气排放至大气,保护下游管线用户的安全。
二、调压站的主要设备
调压站的基本任务是调节燃气压力,即降压和稳压。不同用途的调压器有不同的结构,不同的进出口压力及流量范围。调压站往往配装智能型计量仪表,对燃气进行贸易计量,其计量结果在与用户进行结算时能得到双方承认,也可以用于燃气管网的自动化调度管理系统。
调压站或调压箱内必须配备安全设施,如超压切断阀、放散阀及泄漏报警切断系统等。在调压器等设备或管道泄漏造成事故时,能够有效地保护站内燃气设施及下游的承压设备在规定的压力范围内安全。
三、调压站的安全装置与安装系统
调压站内的安全装置,是用来保护下游的承压设备和仪表能在规定的压力范围内正常运行。由于燃气的易燃、易爆等特性决定,安全装置对燃气管线和设备是至关重要的。安全装置主要有安全切断装置(SAV)和安全排气装置(SBV)。另外,监控器也可以作为调压站内的安全装置,但它不是安全放散阀和安全切断阀的替代品,而是与它们一起使用,这样可以尽量避免由于放散阀和切断阀的启动给系统带来的不利的情形发生,即:前者排放大量可燃气体至大气中,后者阻断气流使配气系统暂时停运。
引起超压的主要原因
(1)由于调压器出现故障,造成调节失灵而产生的超压,如调压器密封件损坏,阀口有异物导致关闭不严或机械故障等;
(2)由于下游阀门快速关闭,调压器反应迟缓,而关闭不及时引起燃气积聚,压力升高。
1.主要安全装置
(1)安全放散阀
安全放散阀通常置于调压站的出口管线上。当调压器正常工作时,安全放散阀处于关闭状态。当调压器出现故障,造成出口压力升高,当升高至安全放散阀开启的设定压力时,安全放散阀自动开启将管线中多余燃气排人大气,当压力下降到动作压力以下时,安全放散阀自动关闭。
(2)安全切断阀
安全切断阀置于调压器上游管线上。调压器正常工作时,紧急切断阀常开,当调压器下游管线压力升高至其设定值时,紧急切断阀立即关闭,截断气流,从而可靠地避免超压。有些安全切断阀还应同时带有超低压保护的功能,即在超低压时切断,以避免由于管道断裂或脱落时造成的燃气大量泄漏。安全切断阀一旦关闭后,一般需采取人工复位,不能自动打开。
(3)监控器
监控器就是一台备用调压器,它可以与主调压器型号相同,也可以不同。监控器安装在工作调压器的上游,受工作调压器出口压力控制。监控器设定点要高于工作调压器,工作调压器正常工作时,监控器全开;当工作调压器发生故障而使下游压力上升至监控器设定点时,监控器立即接替主调压器进行调压。
(4)多功能调压器
有不少调压器是多功能的,即除调压功能外还配备放散阀或超压切断阀。这类一体化的调压器有结构紧凑的优点,但调节范围受到一定的制约,须根据实际情况制定选用的方案。
2.安全装置的安装系统
由于引起管线超压的原因可能是多样的,所以对于调压站而言,安全装置应是组合型的由不同安全装置组成的安全保护系统,常用的有以下三种:
(1)全流量安全放散阀
由于在放散阀启动时,有大量可燃气体排放到大气中,尽管这种运行方式安全可靠且较经济,但影响环境,我们建议仅在中小流量且外部条件允许大量排放可燃气体的调压站上使用这种安全运行方式。燃气放散管需有4米以上的高度,且放散的燃气应轻于空气。由于环保等原因,这种保护系统在一些国家已被禁止使用。
(2)监控器+小放散阀
在工作调压器发生故障时,监控器代替其进行调压,所以它实际上有备用调压器的作用,因此对于多台工作调压器并联工作而合用一台备用调压器的大流量调压站,采用监控器就相当于提高了备用程度。
小排放量的安全放散阀,可以用来解决由非调压器故障引起的下游管线压力升高的问题。对于这类安全问题,虽然监控器和切断阀也都可用,但小排放量的安全放散阀更方便有效,因为即使是监控器和切断阀本身,也会因污物作用在关闭时漏气。
(3)安全切断阀十小放散阀
这种保护系统的造价较低,尤其是对于不需要没置备用调压器的场合,其价格优势更为明显。对于不能随时停气的场合,可在调压系统中设置备用调阀器以保证供气的连续性,而安全切断阀和小放散阀能很好地保证供气的安全性。对于供应工业锅炉的调压站,也非常适宜使用这种保护系统,因为安全切断阀具有非常快的反应速度。
篇8
至20__年10月底,__市共有28处煤矿,其中市属国有煤矿4处,乡镇煤矿24处,分布在全市2个县10个乡镇,其中石门县境内17处,澧县境内11处,主要分布在石门县新铺乡、白云乡、夹山镇、太平镇、易家渡乡、澧县的方石坪乡、中武乡、闸口乡、洞市乡、甘溪乡等地,核定生产能力共为122万吨,从业人员约4000人,其中井下作业人员约3000人。20__年,全市煤矿原煤产量为110万吨,全部本地销售。
据统计,煤矿生产煤炭成本平均约180元/吨,平均税后售价约350元/吨;吨煤缴纳税费42~110元,平均约70元;井下采掘工人收入一般每月为20__~2800元,井下辅助工人收入一般每月为1500元。
煤矿尽管在全市经济中所占比例非常小,但对个别乡镇还是有很大的影响。如石门县的新铺乡、白云乡,澧县的方石坪乡、中武乡,是2县的主要产煤乡镇,
20__年原煤产量约67万吨,产值约为2.5亿元,税收约2800万元,占所在乡镇收入的50%以上;煤矿从业人员约2200人,人均年收入达到1.8~3.2万元,高于当地平均水平。由此可见,煤炭生产对当地财政和农民收入的影响还是相当大的。
二、煤矿安全生产状况逐步好转
近几年来,全省煤炭行业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在着力治本、全面提升煤矿发展水平上,坚持不懈地进行了一系列有效探索和工作实践,其中__市取得的成效尤为明显。
取缔关闭,淘汰落后煤矿。__市的煤矿由20__年的90多处减少到20__年的28处,累计关闭62处煤矿。与此同时,20__年至今,全市没有新开一个煤矿。石门县政府在20__年整顿关闭工作中,坚持持续深入推进煤矿整顿关闭工作,不断淘汰关闭了规模小、安全条件差的矿井,关闭矿井数量比省政府下达的指标多关闭1处,减少到了16处。
改造扩能,提高煤矿单井规模。以扩大煤矿井田范围、增加矿井资源储量为切入点,加大了矿井布局调整和技术改造力度,矿井能力普遍得到了提升。煤矿平均单井产量由20__年的不足1万吨提高到20__年的4万吨。20__年至20__年,又有24处煤矿进行技术改造,到20__年底改造完成后,全市煤矿共有18对井年生产能力达到6万吨。
专项整治,提升煤矿防灾能力和管理水平。近年来,__市煤矿普遍加大了安全投入,开展专项治理,石门县16处煤矿自20__年以来,累计投入安全资金4700万元。对煤矿进行了一系列安全改造和专项整治。一是以“一通三防”为重点,以强化矿井监控系统建设和有效运行为切入点,严格把握不超产、不超标,强化了煤矿瓦斯治理。二是矿井供电和提升运输系统改造。三是大力推行正规采煤方法、支护改革,规范作业规程编制,开展煤矿顶板事故集中整治,实行“一矿一策”。四是加强从业人员的安全教育与培训。提高煤矿现场管理水平和从业人员的安全基本技能及安全意识。五是开展了以规范建设矿井工业广场,调度室、会议室、资料室,食堂、澡堂,职工宿舍,饮用和生活用水池以及厕所,即“一场三室两堂一舍一池一所”为主要内容的矿容矿貌专项整治,逐步改变煤矿“脏、乱、差”的面貌。
近几年来,__市的煤矿在当地政府和有关管理部门及煤矿企业的共同努力下,事故起数逐年下降、死亡人数逐年减少、百万吨死亡率大幅度下降和杜绝了10人以上重大死亡事故,具体情况如下表:
20__~20__年__市煤矿产量及安全情况表
年 份产量(万吨)死亡人数(人)百万吨死亡率
20__1091311.9
20____1210.5
20__121119.1
20__11398.0
20__10576.7
从上表分析可以知道,__市煤炭产量基本稳定,但矿点数量不断减少,单井生产能力逐步提高,死亡人数逐年减少,原煤百万吨死亡率逐年大幅度下降,20__年百万吨死亡率仅为20__年的56.3%,可见,近几年来__市煤矿安全生产工作成效是比较明显的。
三、煤矿安全生产面临的突出矛盾和问题
尽管煤矿的安全状况不断趋好,然而事故总量仍然偏多,百万吨死亡率仍居高不下,影响安全生产的不利因素和问题仍然非常突出的,主要表现为:
煤炭资源缺乏且分割严重。。__市目前已探明煤炭储量和保有储量不足1000万吨,且大多埋藏较深,零星分散,赋存条件差,开采成本逐步升高。在煤炭资源缺乏的情况下,一些矿区在同一区域内煤矿分布密集,有限的资源被分割给了几个煤矿。采矿范围小、煤炭储量少、服务年限短的情况严重制约了矿井巷道的合理布置、采煤方法的改革、安全水平和生产能力的提升。
开采条件复杂。__市煤炭资源开采条件较差,水、火、瓦斯、顶板4大灾害重。地质构造较复杂,煤炭赋存条件差,煤层不稳定,褶皱、断层较发育,煤层厚度、倾角变化较大,顶板难以管理。
安全基础薄弱。大多数乡镇煤矿无正规壁式采煤工作面,基本靠巷采,采煤方法落后;煤矿机械化水平程度低,基本依靠人工的强体力劳动进行生产,劳动生产率水平不高;人员输送设备缺乏,不少矿井机电设备保护装置不完备,或者运行不正常,工人上下班基本靠步行,生产环境和条件有待提高。
矿井井型偏小。20__年,__市煤矿平均单井井型4.0万吨,平均单井产量不足4万吨,仍存在产量不足1万吨的矿井,最大单井产量也只有17万吨。煤矿的井型太小,单井利润太低,不能有效增加安全投入,难以扭转生产能力低下、采煤方法落后、技术力量薄弱、安全基础差的状况。
安全发展意识有待提高。尽管近几年来煤矿安全水平有了很大的提升,安全形势总体稳定趋于好转,但煤矿安全仍处于战战兢兢、如履薄冰的状况,离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还有很大差距,不少乡镇和有关管理部门还未对此有深刻认识和理解,认为煤炭是__市夕阳产业,让它自生自灭;或认为煤矿条件难以迅速改变,对安全形势严峻性认识不到位的思想还根深蒂固。
四、坚持整顿关闭不动摇,不断提高煤矿安全生产水平
煤矿矿井规模小,技术装备和生产方式落后,生产条件简陋,安全状况落后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始终是困扰__市煤炭行业健康发展的难题。
通过专题调研,对煤矿如何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实现安全状况的不断好转,深感任务紧迫和责任重大,同时我们也得到很多启示。__山煤矿属市属国有煤矿,国有老矿,包袱重、资金相当
困难,职工收入相当低,留不住人才;其金泉井煤层赋存条件差,急倾斜、薄煤层、连续性差,但该井自20__年办矿来,未发生一起责任事故;石门佳林有限责任公司从20__年通过改制扩股引资,多次技术改造,硬是把一个事故多发、年产不到1万吨的林场办的小煤窑,打造成了一个连续3年未发生安全生产事故、年生产能力达6万吨的明星乡镇煤矿;仔细分析,很值得煤矿学习借鉴。
要从根本上解决煤矿安全生产水平不高的问题,必须坚定不移地深入推进整顿关闭不动摇,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落实以人为本的安全发展理念,不断加大安全投入,继续加大矿井关闭力度,不断减少煤矿数量,对现有煤矿的安全生产,要坚持标本兼治,重在治本,重在建立长效机制。
一是提高单井生产规模,保障矿井结构不断优化
提高煤矿单井规模,增强煤矿抗灾能力,为加大煤矿安全投入,解决煤矿安全水平低下奠定基础。
推进煤炭资源勘查。改变目前煤矿地质储量不明、赋存条件不清、以掘代探、盲目开采、资源浪费、安全无保障的状况。煤矿要掌握自身的煤田地质资源和开采区域的地质构造情况,并建立档案,做到心中有数,科学合理,安全地安排煤炭采掘活动。
推进矿井扩能改造。严格办矿条件和生产能力核定标准,大力推进煤矿改扩建、技术改造和采煤方法改革,提升安全水平和生产规模。按照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__市煤矿整顿关闭规划的复函(湘政办函〔20__〕221号)文件要求,要加快审批进度,精心组织实施改扩建,重点抓好建设过程中的管理和监管监察,确保项目按批准的设计施工。
推进矿容矿貌整治。继续按照安全、可靠、科学的原则,加大对乡镇煤矿的矿容矿貌、矿区环境的专项治理,规范建设矿井工业广场、调度室、会议室、资料室、食堂、澡堂、宿舍、饮用和生活水池、厕所等,着力解决矿区环境脏乱差,设施不配套、布局不合理、环境破坏严重、职工工作生活不方便等问题,形成与矿区生产规模相适应的食堂、澡堂、工作场所、住宿条件和环境,继续进一步强化矿区管理。
二是构建煤矿企业安全长效机制,保障煤矿长治久安
煤矿企业要从根本上改变重生产、轻安全的思想,建立和完善安全生产的长效机制,落实煤矿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从根本上杜绝和及时消除安全隐患,变“要我安全”为“我要安全”。
建立健全安全规章制度。要针对矿井安全管理和安全生产的各个方面、各个环节,建立完整的规章制度体系,用规章制度严格管理,指导矿井安全生产的全过程,约束作业现场可能出现的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环境的不安全因素,及时发现和排除事故隐患。
建立健全职能机构责任体系。要按规定建立专职的安全管理机构,配备足够的专职安全管理人员,形成健全完善的安全生产责任制体系,规范和督促各部门履行其相应的职责,保障煤矿企业各个安全生产环节的可靠运行,从根本上保障安全生产。要明确企业法定代表人、分管负责人、技术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和职工的安全生产责任。根据不同岗位、工种,分别制定出安全行为规范及考核标准,严格进行考核,建立安全责任追究制度。
建立安全生产投入机制。不断完善和提升矿井各系统的安全保障能力,提高机械化生产水平,淘汰落后的生产工艺和设备。保证矿井监控系统的有效运行,保证各种设备的安全保护装置完好、齐全、有效。不断改善工人的作业环境和条件,降低劳动强度。
建立完善安全监督检查机制。确保每班都有专职安全检查人员在井下检查监督安全生产各项规章制度的落实。矿井要定期排查安全隐患,定期召开安全情况分析会,分析事故隐患存在的原因和避免的办法。狠反生产中的“三违”行为,在安全生产工作中,人的因素至关重要,“三违”(违章作业、违章指挥、违反劳动纪律)是煤矿安全生产的大敌。增强反“三违”意识和自主保安意识。严格入井登记和出井清点制度,遏制煤矿井下层层转包、以包代管等非法违法现象,从源头上减少因用工混乱引发的从业人员不安全行为。
建立完善安全生产奖惩机制。要建立并落实安全生产奖惩机制,抓好考核环节,考核必须与职工的工资、奖金挂钩,做到动态管理,动态考核。对违反安全生产规定和劳动纪律的行为进行处罚,对模范遵守安全生产规定和劳动纪律的行为,对及时发现并排除安全生产隐患的行为予以奖励。
建立完善煤矿培训机制。煤矿企业要对每个从业人员进行与其所从事岗位相应的安全教育和培训,煤矿安全生产基本知识培训时间不得少于规定的学时。从业人员调整工作岗位或煤矿采用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和使用新设备时,必须对相关人员进行专门的安全教育和培训。特种作业人员、安全管理人员、煤矿主要负责人真正做到持证上岗。
建立稳定煤矿职工队伍机制。煤矿企业要依法与劳动者签订书面劳动合同,为职工办理工伤保险、养老保险等社会保险,按时为从业人员缴纳保险费。实行企业劳动用工备案制度,建立用工管理档案。从劳动定员、岗位准入、用工合同、保险、培训、档案管理和用工监管等方面入手,规范煤矿劳动用工管理。
三是突出重点监管监察,促进煤矿安全稳定好转
煤矿安全生产重在预防,要致力于查大隐患、防大事故,致力于治理安全事故多发的薄弱环节,以实现杜绝特大事故,减少一般性事故。
抓好“三条生命线”建设。煤矿要按照统一的建设标准,加快安装和完善井下通讯、压风、防尘供水系统,即“三条线”建设,逐矿落实进度计划。拟改扩建矿井,必须把“三条线”纳入建设内容,统一设计,同时施工,同时验收。
抓好顶板专项整治。长期以来,顶板安全事故死亡人数占煤矿整个事故死亡人数约70%,要通过强制推行正规采煤方法和支护方式改革、淘汰落后生产工艺、大力推进安全质量标准化、严格巷道支护质量的检查验收,提升煤矿顶 板支护水平,大幅减少顶板事故的发生。
篇9
关键词:稳定 安全感 潜意识 精神需要 社会发展
引言:
社会安全感是人们对社会安全与否的认识的整体的反映,它是由社会中个体的安全感来体现的,安全感是反映社会治安状况的重要标志之一,也是衡量社会运行机制和人们生活安定程度的标志
一、提出问题
社会的不安全因素是否就对社会经济生活有着消极影响呢,不安全感到底根源何处,哪些因素会影响人们的社会安全感?就此类问题,我们作出了一个社会问卷调查活动。希望通过本次调查了解不同地区的人民对在社会的自身安全的主观感受,再根据感受的特征性和倾向性,进一步分析导致安全感的主,客体因素,寻求提高人民安全感的途径和策略。
二、调查背景及目的
当今社会纷繁复杂,社会治安虽有显著改善公众安全感,实现社会安定和谐,推动社会经济协调发展,提高人们生活质量,我们将通过本次调查了解不同地区人民对社会安全的主观感受,再根据感受的倾向性和特征,进一步分析导致安全感欠缺的主、客观因素,寻求提高人民社会安全感的途径和策略。
三、调查结果及基本数据显示
本次问卷调查共发放400份,每个地区100份,共收回400份,其中有效问卷384份,有效率96%。内容设计了16个选择题,其中15个单选,1个多选,地区治安状况、和几年前相比社会安全感如何变化,影响被调查者安全感的原因、治安问题,搞好安全措施应该从哪些方面入手等。
被调查者男女比例基本符合1:1,年龄在26-35之间的占45.3%,16-25占40%,36-50占12%,50以上的占2.67%,认为所在地区治安状况一般的最多占64%,不好的占22.7%,而很好和很差的一样各占6.67%,而在最能影响被调查者安全感的原因中媒体报道高居首位占到了46.7%,自己受到伤害和家人和亲朋好友受到伤害大致相当,分别为16%和18.7%,在社会安全感变化方面没多大变化的占到45.3%,降低的占到30.7%,提高的占到24%,影响被调查者的治安问题中与人身安全有关的社会事件占到了44%,而食品安全(如三鹿奶粉、食物中毒事件)占到了21.3%,而突发事件和公共卫生事件只占到了8%,而当陌生人寻求帮助时,大部分人会视情况而定是否帮助对方,占到了77.3%,会和不会的各占12%,在社会上最易违法的人中社会上的小混混占34.7%无业游民占33.3%惯犯占14.7%,而说不准的占到了27%。关于社区、生活影响群众安全感的五大因素。
1、流动人口。在问到“影响我区社会治、安的原因”时,63.6%的人选择了“流动人口太多”,居第一位;“贫富差距过大” 和“对犯罪打击力度不够”也是影响社会治安的重要因素,所占比重分别为16.6%和10.1%。
2、盗窃抢劫和宠物伤害。在众多影响群众安全感的因素中,“遭遇盗窃抢劫”所占比重为36.2%,居首位;“宠物伤害”次之,占21.1%。
3、在众多影响群众安全感的因素中“网络安全”也成为对大众心理构成影响的因素。
4、公民的社会安全感还来自于政府对于公民各项福利待遇的重视程度。政府对于整个社会的福利重视程度也从一定方面决定了公民的社会安全感。
5、政府赋予公民权利的多少也会影响公民的社会安全感,当公民得不到应有的权利时,公民会感觉被社会抛弃,不相信、不赞成、不支持政府的所作所为,那时的安全感更是天方夜谭。
四、结果分析
从调查的结果来看,虽然男女比例大致相当,但是35岁以下的占到了85.3%,他们认为这几年的社会治安并没有多大变化,相反,36岁以上的人尤其时50岁以上的人却大部分认为社会治安比几年前有了大的提高,这也符合安全感是人的一种感受,不同年代出生的人经历的不一样,因此感觉也不一样。35岁以下的人认为安全感没多大变化的人最多,50岁以上的人大部分都认为提高了。而在最影响被调查者的因素中35岁以下的人和50岁以上的人观点也不同,35岁以下的人认为主要是社会媒体的报道,而50岁以上的人却认为主要是自己受到伤害和家人及亲朋好友受到伤害。外出旅行时35岁以下和50岁以上的人都认为安全感会降低,只是降低的程度不同而已。而当看到有人受到伤害时大家的选择都是积极的,要么报警,要么帮助别人寻找帮助。这说明我们大家都还有社会责任感。
从调查的结果来看,与几年前相比,人们的社会安全感有了很大的提高。社会治安也提高不少。
五、建议
我们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搞好社会治安提高公民的社会安全感
(一) 小区方面
加强小区社会治安管理,小区全封闭式管理,设立门卫制度,加强门卫责任,全天24小时值班,非本小区的人员进入需要登记。小区内禁止养烈性犬,家养的宠物狗猫应该大预防针,一旦有人被宠物咬伤,应立即上医院。
(二)火车站汽车站方面
加强街头巡逻警力,提高街头治安民警的责任,加强治安巡防。对于小偷决不姑息,严格按规章制度办事。传授旅客如何识别行骗、小偷的伎俩。外来人员方面
要切实保障外来人员的合法权益,加强流动人口服务和管理。从制度及心理层面消除对外来人员的歧视,并切实解决其实际困难,保障外来人员的人生安全。切实解决外来人员子女上学问题,是实现治安好转、公众安全感提升的重要途径。
(三) 舆论方面
树立正确的舆论导向。在日常的宣传报道,特别是对社会治安、刑事案件的报道中,必须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充分发挥宣传媒介的正面作用,注意防止进行个案炒作,消除负面影响,不应该造成公民恐惧心理,维持社会的稳定。
(五)受害者方面
建立犯罪被害补偿制度。从提高公众安全感的角度出发,有必要建立犯罪被害补偿制度。
(六)公民方面
增强公众的防范意识,时刻警惕不法侵害的发生,尤其是在繁华市中心火车站汽车站等地方,掌握基本的安全常识,并且可以和家人及朋友交流,并在生活中有意的调整自己的言行举止以防被害。要切实按照党的十七大的部署,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不断增强全社会的法治意识; (七)违法犯罪人员方面
社会上有一大部分犯罪人员有前科,因此应该特别向这些人员宣传法律知识,通过讲座,看记录片等方式改变他们头脑中的不正确观念,纠正他们的错误行为。降低他们在出狱之后继续从事违法犯罪的概率,以此提高公民安全感。 --!>
六、结束语
解决社会不稳定因素,提高全民安全感,不仅能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稳定环境,也是促进和谐社会构建的重要举措。重视人民社会安全感,提高人民幸福指数,给全民一个安全感。(作者单位:西华大学管理学院)
说明: 由于时间和人力资源有限,调查的范围局限,各个地方的情况各不相同,因此调查的结果难免反应所以的问题,提出的建议也不一定合理,希望大家提出宝贵意见,谢谢! --!>
参考文献:
[1] 王丽;潘一萍等,公众社会安全感状况调查分析,时代金融2011-08-15
篇10
全县19所中学,均有学校食堂,其中为中小学全在一起。110如何小学,大部分无学校食堂,除合并的6所小学外,另有15家学校食堂。75家幼儿园,有34家食堂。本次调查68家学校食堂。其中5家无《餐饮服务许可证》,中学、小学、幼儿园均有无证食堂存在。68家学校食堂供应8099名师生餐饮。
二、学校食堂监管
学校食堂,作为我县餐饮单位重点监管对象。平时监管与专项监管相结合。单部门检查和多部门检查等形式。日常监管主要在于许可审查,专项监管根据季节和突出问题进行。现已开展的有,以是否取得餐饮许可为重点专项检查、春季护校行动专项检查、高考、中考专项检查。
三、取得成效
通过严格审查和监管,我县学校餐饮完善和巩固了以下成果:
1、学校领导重视,健全了组织管理机构,完善了管理制度。90%以上学校建立了以校长(园长)为食堂食品安全第一责任人的责任制,配备了专(兼)职食品安全管理员。
2、设施设备完善,大部分学校加大了食堂的基础建设,增添了卫生设施,改善了环境。
3、制度贯彻落实得到完善。从业人员体检,上岗制度,食品采购验收和索证索票,日常安全操作规范等,都进一步得到落实。
4、食品安全管理员素质提高。近两如何,组织了全县学校食堂食品安全管理员培训,在食品安全基本知识,餐饮食品安全操作规范,预防食物中毒和处理突发事件方面均培训合格,大大提高了食品安全管理员管理水平,减少了安全隐患。
四、存在问题:
1、认识落实不到们。少数学校、托幼机构负责人对餐饮食品安全工作重视不够,食堂安全管理职责不明,没有落实校长(园长)为食品安全第一责任人。日常管理不规范,时紧时松,没有真正落实采购验收索证索票、生熟分开、消毒保洁等规章制度。
2、食堂基础设施有待加强。部分学校、托幼机构食堂房屋破旧,环境脏乱,食品加工场所狭小,无纱门纱窗等基本防护设施,无餐具消毒和保洁设备。基础建设差基础设施不足是不能依法取得《餐饮服务许可证》的主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