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趣的笑话范文

时间:2023-03-17 12:24:4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有趣的笑话,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有趣的笑话

一天,我在看电视,看到了几个笑话,把我的肚皮笑得快破了.

里面有一个很好笑的人,一次,他的朋友问他:"听说你给你的车取了一个很牛的车牌号,是什么?哪个人说:"00544(动动我试试).可是一天我开着我的车在马路上,竟然有人撞我的车,"他的朋友说:" 他为什么撞你?".哪个人说:"因为他取的车牌号更牛是44944(试试就试试)".笑得我呼吸不了了!

一会儿,李晨出现了,他对晓峰问了一个笑话谜语:"从前,有一种动物,他长着十只眼睛.三个头.十条腿.四只手,问这是什么动物?晓峰说:"哦?不知到,没有这种动物,"李晨说:"错,这种动物是怪物.

笑得我快窒息了!

篇2

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认知特征决定了他们的绘画内容主要以单一线条、简单图形和块面涂色为主。怎样使简单内容的活动变得鲜活而灵动,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常看到一些很喜欢画画的幼儿,在作画时会不自觉地“自言自语”,甚至“手舞足蹈”,如果我们多为幼儿创设“绘画语言”,或许能对激发孩子绘画兴趣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儿歌语言明方法。对于小班孩子来说,看似简单的绘画内容常常蕴含着全新的方法。于是,我让他们通过“语言”来强化“方法”的感悟、运用和记忆。如在绘画“小鱼”时,每画一条小鱼,引导他们边画边说:“上面一弯,下面一弯,分出脑袋,装上尾巴。”幼儿边说边画,各种大小不同、形态各异的小鱼跃然纸上,大大地提高了孩子绘画活动的情趣感。

2.节奏语言控线形。小班幼儿手、眼、脑的协调活动能力刚刚开始萌芽,在绘画活动中他们常常会出现“线不达意”的困惑。比如画一个圆,常常不是封不上口,就是过了头。若在画“圆”时,配上“圆/圆/圆,手牵手”的绘画语言,效果就大不一样了。再如,在“下雨啦”的绘画活动中,画长短不同的直线时,孩子一边唱着:“滴嗒/滴嗒/下小雨了。”“哗—啦—哗—啦—下大雨啦!”两种不同节奏的语言,就可以帮助幼儿较好地控制手部动作,成功地控制线条的长短。

3.欣赏语言助信心。涂色是小班幼儿的一项主要绘画内容,它除了发展幼儿的涂色能力外,还能较好地锻炼幼儿的腕部力量和手部各小肌肉的协调能力。涂色活动动作或上下,或左右,或螺旋形,还要保持一定的密度,很容易让幼儿产生疲劳感而失去持久性。这时让孩子一边涂,一边说着:“上下上下涂呀涂,红红绿绿真漂亮”“左右左右涂呀涂,红红的苹果香又甜”等欣赏性语言,就会让幼儿增强画好画的信心和耐心。

4.情境语言增乐趣。很多单线条练习,如“小篱笆”“小梳子”等,幼儿很容易半途而废或马虎了事。这时配上一些情境性的语言,活动马上变得丰富而鲜活起来。如在直线练习“做篱笆”中,设计这样的情境语言:“长长的、直直的,长长的、密密的,大灰狼,进不来。”富有游戏性的情境语言使绘画活动趣味盎然。

二、借“艺术展示”添趣

培养小班幼儿对绘画活动的良好态度远比画像了一个具体的东西更有意义,结合环境的布置,让幼儿的作品进行充分的展示,不失为满足幼儿内心需要的好办法。

1.巧妙拼接。常规的、以幼儿园单个作品陈列的作品展示方式很容易引起孩子、家长在技能上的比较和攀比,而挫伤孩子绘画的积极性。如把他们的作品用拼接的方法巧妙地组合起来,不仅能保护所有幼儿的自尊心,而且能让作品的展示精彩纷呈。我主要采用三种拼接方式:一是“实物拼贴法”,如把幼儿的涂色作品苹果沿着轮廓线剪下来,拼贴组合成一棵棵各不相同的苹果树,就组合成了一个多姿多彩的果树林;二是“图案组合法”,如把有趣的脸谱图围成圆形、方形、三角形的大脸谱,就能欣赏到远近左右各不相同的奇特效果;三是“原图连接法”,如把小篱笆连接起来围在小房子的周围,拼成一个长长的大篱笆,会使画面形成一种立体的视觉冲击,震撼小作者的心灵。

2.巧设背景。好的背景能使主题锦上添花。把幼儿的作品布置在适宜的、美丽的背景中,能让这些作品在背景的衬托下流淌出美的旋律,给幼儿带来更多美的感受和体验。比如:在线描画《美丽的热带鱼》活动之后,老师将幼儿的作品布置在配有色彩斑斓、灵动各异的鱼泡泡、水草背景的版面上,并将幼儿的作品艺术地摆放,有的三五成群,有的二鱼戏珠,有的花纹美丽,有的线条流畅,当他们猛然间看到自己的作品版面时,不禁惊呼:“哇,好美呀!”在这样的氛围中,孩子发现美的眼睛亮了,表现美的能力自然强了。

3.巧分层次。在展出幼儿作品时,对不同内容的作品,进行巧妙地分层分类,能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也能避免幼儿因“货比货”而产生差距感和自卑感。可以按“颜色深浅”分层,比如在利用实物拼贴法布置幼儿作品的时候,把颜色深浅不同的苹果分别布置在不同的苹果树上,同一棵苹果树上,也按由中心向四周渐变的顺序,这样减小对比,使不同的作品展现不同的魅力;可以按“形状大小”分层,在用衔接法布置“小篱笆”时,根据近大远小连接成一个大篱笆,遵循了由近及远的美学原理,增强了画面的整体感,使画面和谐、美观;还可以按“姿态异同”分层,如小鸡、小鸭等小动物作品,可以根据其姿态特点灵活布置,使画面产生一种情景性效果。

三、用“作品配音”护趣

三岁左右的幼儿刚刚开始尝试用图形表现经验,表现动机和信心十分脆弱,对成人的反应尤其敏感。在这个阶段,来自家长的影响是很大的,向家长介绍孩子作品时,对于不同的孩子应该采用不同的“配音”方法。

1.对于学习能力相对较弱孩子的作品多用“自我解说”

每个孩子学习的初衷都是向上的、向好的,学画画也不例外。有些孩子由于动作发展、学习能力相对较弱,导致其作品质量不高,但他们也有良好的愿望,要让家长了解孩子的内心愿望,避免因攀比心理造成对孩子埋怨和责怪而挫伤孩子的进取心。我就把幼儿的这种愿望写在作品解说里,如:“我给太阳宝宝穿一件彩色的衣服,先用蓝颜色涂,再拿橙色涂,呀,不好,太阳宝宝成小花脸了,原来彩色衣服不是这样做出来的。老师告诉我,做彩色衣服的方法呀,很多,我一定要找到它的秘密,做出很多漂亮的彩色衣服。”这样一解说,家长就能了解到孩子不是胡闹才画出了这样“脏乱”的作品。很多看似“糟糕”的作品背后,往往隐藏着孩子的一个个稚拙但美丽的创新动机,只要老师用心观察,读懂孩子的这些创新举措,就能拨开迷雾,让美丽重现。

2.对于学习力中等孩子的作品多用“过程实录”

一个班孩子的能力往往呈橄榄形,对于占据重要比例的中等孩子,人们称之为“灰色儿童”。这些灰色儿童的家长既没有“劣等”作品家长那种恨铁不成钢的气愤,也没有“优秀”作品家长的那种“子贵母(父)荣”的激动,他们大多数对画展比较漠然,或者为了应付孩子而走马观花地看一圈,或者跟着孩子来到自己的作品前敷衍一句“嗯,好的”了事。这样平淡甚至冷漠的表现,常常似一个隐形杀手一点一点地吞噬着孩子的绘画兴趣,阻碍了孩子绘画能力的提高和发展。用心观察这些孩子绘画的过程,给予他们适宜的帮助,并把这一过程记录在孩子的作品旁边,可以改变家长的冷漠态度,共同帮助孩子突破“灰色”这个瓶颈,登上新的台阶。“开始给太阳宝宝穿衣服啰,我要用最快的速度给太阳宝宝穿上漂亮的衣服,上边、下边、左边、右边,呀,怎么这么乱呀,还有好多边角没涂到,怎么办呢?这时,老师走过来,一边扶着我的手和我一起涂,一边告诉我边上要顺着轮廓线的方向涂,这样颜色就不会跑到外面去了,看上去也很光滑、很漂亮。试一下,这办法真灵。看!我的太阳宝宝是不是变漂亮了!”这段实录中,传递了这样的信息:通过孩子进步后的喜悦,来感染家长,让他们对孩子的进步充满希望和期待!

3.对于优秀孩子的作品,多用“教师寄语”

篇3

“写话”是语文课程标准中阶段目标里的一项学习内容,它是为第二学段和第三学段的作文打基础的。如何让学生打好基础,敢于写,乐于写,提高写话能力,在教学中笔者做了以下几点尝试。

一、从“玩”入手,锻炼学生“玩中写”

什么样的说教也不及亲身体验有效。教师要有意识地把现实生活中玩的过程引入教学,让学生用整个心灵来感知。例如,在每周一节的校本活动课上,拿出10~15 分钟让学生玩。因为“玩耍”是学生的天性,是学生自发的活动,可以看作是自主学习的第一源泉。自主学习首先是内心深处有想学的要求,渐渐感觉到必须学。因此,把玩和学结合起来是打开学生心灵的钥匙。

在教学生们玩后,教师就可以提出要求──写“玩”的经过。学生们为了下一次更好地玩耍,都会争先恐后地挥笔。一个学生写道:我最喜欢的是校本课,因为在课上我们可以玩游戏,这是其他课不允许的,我们都喜欢玩,也乐于把玩的过程写出来。还有的学生这样写道:今天我们玩“模仿课堂”的游戏,我们规定好“老师”和“学生”的角色,表演上课时的情景,“老师”提问“学生”答,或“学生”提问“老师”答,不知不觉中我们学会了怎样提问和怎样回答。学生在校园生活中体验了“想玩──会玩──有意思──还想玩──学会写──乐于写”的过程。

二、写话与口语交际联系,潜移默化中学习

例如小学语文课本第三册第六单元的口语交际《买文具》,按照教学目标上完课后,教师布置了一次“写话”训练:《买文具》。要求学生们把自己亲自到商场买文具的经过写下来。之所以安排这种训练是因为凡是上学的学生都有过买文具的经历,这很贴近他们的生活。

叶圣陶先生说过:“生活犹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流,泉源丰盈,溪流自然活泼泼的昼夜不息。”的确,生活是写作的源泉。这次买文具的写话训练,效果出乎预料地好,不但文字通顺,语言也生动活泼。

三、活用课本指导写”,展开合理想象

站在21 世纪的讲台上,不但要顺应教育改革的方向,还要积极探究教法,大胆进行实践。在具体的教学中,不仅要指导学生用课本来学习,而且还要学以致用。转贴于 例如在上完第三册《坐井观天》后的扩展活动中,教师问学生:“青蛙如果真的跳出井口,他会看到什么,会说些什么呢?学生们争先恐后地续编第四次对话。一个学生说道:“一天一个农民伯伯到井边打水,这时,青蛙跳进了木桶出了井口。眼前的一切令它惊呆了:远处是蓝蓝的、高高的天空;天空下面是一座座起伏的小山;近处是一片片碧绿的小草,小草从中盛开着一朵朵漂亮的小花。怎么和我在井底看到的世界不同了!看来我是真的错了,我要向小鸟道歉。从此以后,小青蛙再也不回井底了,它要搬新家啦!”听了学生们的叙述,教师随即说道:“学生们!我们编的故事真好,要是能把自己刚才说的写出来,那就更棒了!试试看,能写吗?”一节课下来,多数学生都把自己编的童话故事写出来了,而且都完成得比较出色。

四、加强快乐阅读,增加写话语言储备

篇4

关键词:软性硬性双重性特征科学方法

居住区建筑设计的特征分析

居住区的建筑设计是一个将社会、经济、技术等多种因素交叉而成的建筑规划学科。它具有多元化特征。这些综合性的特征可分为硬性和软性两个方面:

硬性是指涉及到科学领域的多种因素,一般是与自然环境以及人们的实践和认知的客体对象有关的,比如,国土地理、施工结构、气象、气候、材料、设备、绿化、卫生等因素。硬性因素具有明确的定义和边界,能够做出精确的定量分析并按照一定的数学方法进行分析和处理。

软性是指涉及到社会科学领域的多种因素,它一般是与社会的发展环境以及人们的主观认识和实践活动有关的。比如,经济、人口、文化、心理、艺术、视觉等因素。由此而构成的建筑设计的内容则具有模糊的性质。除了一部分的经济及人口因素以外,大多数的软性因素集合的边界难以确定,因而无法直接进行计量和分析,只能用比较弹性的方法做模糊的处理。

二.居住区的建筑设计的双重性特征

居住区的建筑设计在规划系统是介于比较微观的建筑单体设计与比较宏观的城镇设计之间的一个层次外置,因此居住区的建筑设计规划具有软性和硬性的双重特征。

由于居住区建筑设计本身所具有的软性和硬性的双重性,所以仅仅依靠人模糊的认知或者举例分析是无法准确处理设计中的具体问题的。因此,我们必须借助各种现代科学的理论和方法。运用科学的方法对居住区建筑设计中的具体问题进行描述和分析,才能提出更合理而准确的方法。

通常用于居住区建筑设计优化的科学方法理论有:优化论方法、系统论方法、信息论方法、控制论方法、仿生论方法、物元论方法、寿命论方法、智能论方法、模型论方法以及模糊论方法等等。

以上各种理论方法虽然在数学分析方法上有所差异,在理论的认识角度上有不同的侧重点,但是在哲学思维方面比较接近,而且都带有辩证逻辑的特点。比如:我们可以将设计的对象分割为一些基本的因素,那么这些因素之间必然会存在普遍的联系和相互的作用,这种相互关系既具有一致性,又具有对立性,系统的结构与特定部分的功能相互制约、量变质变关系、时空存在的形式,这些都是设计中的方法和原则的体现。此外,在技术与艺术的软硬关系之中也充分的体现了设计中的辩证关系。比如:建筑的造型带给人的视觉感受、文化生活、视野舒畅等设计要求都属于艺术和心理方面的因素,而面积、人口、光照、服务设施以及交通等因素则属于设计中需要考虑的人的生理因素和技术因素。居住区的建筑设计师在对以上的特性进行辩证的分析之后,可以对前者采取软处理的方法,也就是凭灵感创作、经验和技巧以及形象思维、形象描述、定性调查等方法进行处理。而对后者则应该采取硬处理的方法,即依靠数理统计、逻辑思维、各种标准规范、抽象模型、物理实验、电脑系统以及抽象模拟等方法对硬因素进行处理。

设计内容更的软性和硬性不仅体现在从设计草图到施工图的整个过程,还反映在环境生态、建筑造型、居住功能以及技术经济等方面,因为这些方面最终决定了设计的目标效益。软硬综合交叉的设计方法应该贯穿在整个方案的构想之中,从构思到描述,到质量的评定,到识别反馈以及方案的修改和文件的编制,整个过程都要注意软硬思想的综合交叉。此外,在居住区的建筑设计优化中还必须通过一定的接口技术将软硬因素和方法联系起来,最好是能构成技术系统,以便更好的使用软硬综合技术。

软硬综合的技术方法的构成

在处理设计师的创作经验与电脑辅助设计的接口问题时,应该注意一下问题:

1.设计中的新方法是技术系统软性部分的核心技术,当需要对设计方法进行更新时,注意一定要在现有的设计经验的基础上进行。传统的设计技术和方法与创新的技术方法之间的替代是一个逐渐交接的过程。在整个设计的过程中,软性经验所占的比重比较大。

2.由于人工智能只是在一定的经验知识基础上和一定机制条件下的固化,所以设计师的思维创作应该是影响和主导设计方案的最主要因素。同时,计算机能够对数据、图形以及文字信息进行综合处理,从而大大提高设计人员的工作效率。

3.离散数学以及模糊数学的方法都是在居住区建筑设计中处理软硬双重性问题经常使用的技术。而数学方法、逻辑方法以及形象方法和经验的交叉使用常常也能取得很好的效果,即用平衡常数方式和权值来解决对不可直接计量因素的量化分析问题。

4.作为人机交互和软硬件结合的设计条件,CAD是进行居住区建筑设计优化所必备的,在开展设计工作之前,要做好CAD系统环境的软硬件配套,为设计工作的做好软硬件的准备工作。

结语:居住区的建筑设计介于微设计与宏设计之间,受到许多软性因素和硬性因素的影响,具有明显的双重性特征。在进行居住区的建筑设计优化时,要综合考虑和处理软硬因素,交叉使用相关的科学方法。同时处理好在各种技术交叉使用时的接口问题。本文对居住区建筑设计优化的综合性特征进行了介绍和分析,并对处理各种技术运用中的接口问题时应该注意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和探讨。希望能对相关领域的设计人员和研究人员提供一定的参考。

参考文献:

[1] 岳宗晓. 人・空间・环境──居住区设计“以人为本”之我见[J]. 北京规划建设, 1998,(06)

[2] 张兴国, 郭璇. 三峡库区移民居住区人居环境建设初探――以巫山县大昌新镇移民居住区设计为例[J]. 新建筑, 2004,(06)

[3] 严书明. 从环境设计中塑造个性――南京扬子石化公司居住区设计方案[J]. 城市规划, 1985,(06)

篇5

关键词: 家电分销渠道 优化与创新 原则 策略

要分析家电分销渠道,首先要对分销渠道的内涵充分了解。很多人对分销渠道和市场营销渠道不加区分,但实际上,分销渠道不包括生产企业的供应商和辅助商,而营销渠道则不仅包括制造商、中间商和终端消费者,而且包括供应商和辅助商。本文讨论的是我国家电企业的分销渠道,即通常所讲的销售渠道,它仅仅是范围更大的营销渠道的一个子集。

一、分销渠道优化与创新的动因

(一)分销渠道对于质量和效率的要求

分销渠道功能可以由不同的渠道成员来完成,但特定功能由谁来承担的成本和产出各不相同。企业渠道选择必须考虑渠道投入与产出的对比关系,即渠道效率。制造商对渠道的投入主要有让渡给分销商的利润、通道费及制造商自建网络的成本。当现有分销渠道模式的效率降低或出现新的更高效率的分销渠道模式时,制造商就可能调整现有分销渠道。

(二)家电企业经营环境的变化

在如今的市场经济条件下,家电制造商早已实现了由计划体系下的供销社渠道系统向以个体为特色的批发系统的转变,大量的个体商、批发商成了企业产品销售的主渠道。国外批发巨头的涌入,使经营环境再一次发生改变,这种以个体为特色的批发、零售渠道网络将逐渐被规模化经营的家电销售巨头和家电专业连锁企业渠道所代替。

(三)消费者需求的多样化

越来越多的家电企业为了降低风险,获得更多利润,走上了多元化的经营道路,而此时消费者的需求也在不断变化。由于产品种类的拓展,原有的只适应单一产品和满足消费者单一需求的分销渠道已经显得力不从心。因此,改革现有的渠道模式或者设计新的分销渠道,显得尤为必要。

二、传统家电分销渠道的弊端

(一)难以协调控制分销渠道成员

在传统金字塔的通路中,分销渠道成员就是生产企业与消费者之间的桥梁与纽带,将生产企业的产品和服务及时有效地传递给广大的消费者。家电生产商为了保证其商品在市场上有价格优势,需要为每个层级的分销渠道成员制定价格和分配利润,但分销渠道成员各存“私心”,不能以实现销售增长作为统一的目标。这就使协调控制上有困难,引发多种渠道冲突。

(二)信息不畅阻碍与消费者的沟通

家电企业要想发展市场,就必须以实现顾客满意为基本目标。这要求企业对消费者的购买要求做出迅速的反应,但是在传统的松散、间接的渠道模式下,由于层级多,远离消费者,经销商往往不会很配合地提供消费者的反馈信息。生产企业难以有效迅速地把握竞争者市场行为和顾客的新需求变化情况并及时做出快速反应,从而错过市场机会,使厂家与消费者的沟通在中间商这一层次受阻。

(三)渠道成本增加使企业收益降低

像家电产品这样一个成熟的市场必然是微利的市场,这从客观条件上不允许企业在分销渠道上消耗过高的成本。目前很多企业重视在内部进行产品成本和费用的降低,而忽视改善渠道带来的收益往往要比企业内部的成本压缩大得多的道理。

三、分销渠道优化与创新的基本原则

(一)以提高顾客满意度作为企业分销渠道创新的源泉

只有顾客满意,企业才能取得良好的业绩,这是一个被许多企业忽视的简单道理。顾客满意度决定顾客忠诚度,只要顾客忠诚,就为企业进行渠道创新和渠道整合创造了良好前提。在此前提下,企业就可以集中精力做几件成本较低但却能为顾客带来真正好处的事情,避免或者尽量减少那些不被目标顾客所重视的费用。

(二)注重分销渠道优化与创新计划的制订并组织实施

分销渠道的构成往往有明确的分工,决定了哪种渠道应服务于小批量高利润的顾客,哪种渠道应采用薄利多销的原则,服务于大批量的消费者。渠道的优化与创新要有计划性,渠道优化与创新是一个持续的过程。如果厂家进行横向合作,两个或多个企业通过分享对方的渠道资源,达到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增强市场竞争力的目的,这就是“共生营销”的概念。

(三)信息技术实现跨越发展

信息技术能够为我们带来业务模式创新的机会。当今时代,很多产业正在发生着巨大而剧烈的变化,而那些能够及时应变、锐意创新,利用IT手段改变和创造市场竞争规则的企业,则可以实现超越式的发展。

四、家电分销渠道优化与创新的策略

(一)改变传统的渠道关系并做好渠道冲突管理工作

传统的渠道关系是一种纯粹的交易关系,是一种“我”和“你”的关系,每个渠道成员都是一个独立的经营实体,以追求个体利益最大化为目标,不惜牺牲渠道和生产商的整体利益。而通过优化与创新,渠道成员之间变成一种战略联盟的伙伴型关系。在紧密型的伙伴关系中,家电生产企业与渠道成员共同致力于提高销售网络的运行效率,降低费用。渠道之间的竞争和冲突始终是存在的,制造商应该积极做好渠道冲突的管理工作,把厂商渠道冲突控制在一个适当的可控范围内,善于利用,确保厂商渠道健康高效运行。

(二)强化对渠道成员的客户关系管理

CRM意味着观念的转变,意味着企业开始以消费者为中心,以顾客满意为基本目标。企业通过强化对渠道成员的CRM来加快渠道变革是非常必要的。由于争取一个新顾客的成本要远远高于保持老顾客的成本,因此建立同顾客之间的联系,并管理这些事关顾客和公司利益的关系就显得尤为重要。关系营销的中心就是顾客品牌的忠诚度。

(三)慎重分析自身产品的特点并重新设计分销渠道

各家电企业不可盲目学习其他企业的经验,而必须在分析自身产品的特性和复杂性的基础上进行渠道设计的变革,从而避免机构重叠与渠道方式单一。取消哪些渠道层次,设计什么样的新渠道模式,必须以实现渠道的有效接触性和家电产品特点之间的良好匹配为目的。产品的复杂性与渠道的接触性是研究渠道与产品适应性的基本出发点。家电产品中,需要大量服务、培训和支持的复杂产品,在现实分销中,识别产品的复杂性和渠道的接触性间的良好适应性是构建适宜的产品分销渠道的基本出发点。

(四)充分重视家电专业连锁经营

连锁经营不是商业流通领域中的新生事物,但是家电专业连锁是我国家电销售渠道的新生力量。专业连锁店每家的营业面积较大,经营的家电品种多,有的连锁企业每年总销售额可以达到200多亿人民币,这是其他任何一个销售业态所望尘莫及的。连锁经营专业店的信息中心、售后服务中心每天汇集全国大量的市场资讯、顾客反馈信息进行分析研究,不断增加和调整商品的品牌、型号,向供货厂家提品改进建议,定制、包销最适应市场的产品。

(五)优化企业的分销物流

随着过剩经济时代的到来和市场竞争的日益加剧,为了缓解库存压力及降低经营风险,商家越来越倾向于多品种、小批量、多批次订货,迫切要求生产厂家缩短送货周期,提供完善优质的一体化送货服务。外部经营环境的变化要求家电生产企业必须对其分销物流进行优化再造,使其成为家电企业实现分销渠道战略性转变的基石。

参考文献:

[1]张炜.中国家电企业分销渠道的变革与创新[J].商业经济与管理,2004.

[2]菲利普・科特勒.市场营销管理[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

篇6

十二生肖:酉与鸡结缘

用十二生肖纪年,在中国可谓历史悠久,至少在南北朝时就已经开始了。《北史・宇文o法》中,记载了宇文护的母亲写给他的一封信,信中说:“昔在武川镇生汝兄弟,大者属鼠,次者属兔,汝身属蛇。”表明当时在民间已有十二生肖的用法了。

那么12生肖的来历究竟如何呢?我国古代的中原地区,最初使用的是“干支纪年法”,即用十个天干符号,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和十二个地支符号,子 、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相配合来纪年。而在我国西北地区的少数游牧民族则以动物来纪年。《唐书》中记载:“黠戛斯国以十二物纪年,如岁在寅,则曰虎年。”《宋史・吐蕃传》中也记载着,吐蕃首领在叙事时,以动物纪年,所谓:“道旧事则数十二辰属日,兔年如此,马年如此。”在中原人民同少数民族的交往中,两种纪年法相互融合,于是形成了现在十二生肖。

那么,古人为何要将“酉”与“鸡”联系在一起呢?

酉排在地支第十位,在一天中代表的时间为17点到19点,这段时间,称为酉时。《说文解字》云:“酉为秋门万物已入,闭门象也。”《天文训》曰:“酉者,饱也。”《律书》曰:“酉者,万物之老也。”由此可见,酉字具有秋藏饱宿昧暗的意思。酉时天近傍晚,鸡食饱进窝栖息。在月份上,“酉”代表八月,是收获的季节,酉即就的意思,意指庄稼已经长成。“酉”为秋天之门,象征阳气闭藏,阴气用事,人们可以储备粮食,酿酒坐饮,安闲自在了。因此,用酉这一地支符号与鸡相联蕴含着奥妙的人文意义。

在八月以后,由于夜逐渐变长,雄鸡的鸣叫在第二天天将亮时显得尤为高亢;同时,鸡作为家禽之首,在八月万物归仓之后,每天可以得到人们喂给充足的食物,在17点到19点天晚而鸡入笼,经过几个小时的休眠,早晨5至7点,鸡鸣唤醒人们投入第二天的劳作。这尽管是动物在自然界的本能,但这些生物钟的发现和利用,不能不说我们的先辈充满智慧,是早期人类对自然科学和动物科学的一种发现。

“神鸟”的 “俗化”形象

古人认为鸡是上天降临人间的吉祥物。传说中美丽的金鸡在太阳里居住,鸡鸣报晓,呼唤旭日东升。神话中的三足鸟、凤凰、朱雀,都是它的先祖。

在中华民族的文化象征中,凤凰是一种美丽的鸟类,作为百鸟之王,它能给人间带来祥瑞,同时也拥有“非梧桐不栖,非竹实不食,非醴泉不饮”的特殊灵性。作为神话中的神兽,凤凰的地位仅次于龙。凤凰作为“有羽之虫三百六十而凤凰为长”的神灵,和“鳞虫”之长的龙在传说中就渐渐成了一对。龙和凤在中国人的心目中一直代表著吉祥、高贵和相辅相成的关系。

凤凰的原形有很多种,如锦鸡、孔雀、鹰鹫、鹄、燕子等等,是中国古人对多种鸟禽和某些走兽模糊集合而产生的神物。在《山海经》中就曾有一段对凤凰作了如下的记述:“其状如鸡,五采而文,名曰凤凰。”其形据《尔雅・释鸟》郭璞注:“鸡头、蛇颈、燕颔、龟背、鱼尾、五彩色,高六尺许。”而鸡,则是凤凰形象的比较重要的取材对象之一。

雉类,即俗称的山鸡、野鸡、锦鸡等,与凤凰形貌最为相近。《说文解字》云:“凤之象也,五色备举。”即凤凰的羽毛五彩斑斓,而雉类也是“丰采毛之美丽兮有五色之名”;凤凰之首为鸡头、蛇颈,而雉类之首也如此;凤凰之尾羽修长、雅丽,而雉类与之同。野鸡经过饲养驯化,便逐渐成为家禽。公鸡羽毛美艳,鸣管发达,司晨之职,因此被古人称为“阳鸟”、“知时畜”、“东方之牲”, 《括地图》谓:“桃都山上有大桃树,盘屈三千里,上有金鸡,日照则鸣”。“万家梦破一声鸡”、“雄鸡一唱天下白”,在一些民间传说中,鸡常常担当着叫醒太阳的“神鸟”的角色。

朱雀,亦称“朱鸟”,形体似凤凰,是四灵之一。古代神话中的南方之神,亦主宰著天上的南方星宿,属火。朱雀既像孔雀又像鸵鸟,秦汉之际,常刻在墓门上作为守卫,在瓦当上作为装饰,有驱灾辟邪的功能。

朱雀和凤凰是两种不同的生物,凤凰是百鸟之王,而朱雀却是天之灵兽,比凤凰更稀有,破坏力也更强。在很多漫画和游戏里,朱雀都是作为强力召唤兽或者妖兽出现的。朱雀又叫玄鸟,它有从火里重生的特性,和西方的不死鸟一样,故又叫火凤凰。

传说中我国古代英明的君王舜是重明鸟的化身,这个重明鸟便是鸡。《拾遗记》云:“今人每岁元日,或刻木铸金,或图画为鸡于ㄉ希此其(重明鸟)遗像也。”据说尧在位七十年的时候,积支之国献给他重明之鸟,又名双睛(一只眼睛里面有两个瞳孔),这种鸟“双睛在目”,“状如鸡,鸣似凤”,“能搏逐猛兽虎狼,使妖灾群恶,不能为害。”后来人们就依照鸡的形象,将其或刻或铸或画于窗牖之上,以退魑魅。这个故事实际上正是尧禅让舜的传说。《帝王世纪集校》称:“舜,姚姓也,目重瞳,故名重华。”舜的功绩可能在于将野山鸡驯化为家养鸡,这是一项了不起的贡献,因此才被后人神化为鸡的形象。鸡的瞳孔较大,人们去注视它时,它的瞳孔能反映出人的缩小的像,好像又出现一个瞳孔一样,于是便被称为重明鸟。

鸡的民间形象

鸡是民间信仰中的喜神,是吉祥的化身,鸡者,吉也。神采奕奕的鸡在古代视为祝告喜庆吉祥的象征,是文武兼备的,勇敢、仁义、可信赖的“五德之禽”。《汉书・东方朔传》有大地初开,第一日是鸡日的记载。所以人们把农历新年的首日定为鸡日,在门上贴雄鸡图,以驱邪恶祈平安。过去在桃花坞年画中就有“鸡王镇宅”的年画,图案上是一只大公鸡口衔毒虫。

西汉初期,韩婴就在《韩诗外传》中谓鸡有“五德”:“头戴冠者,文也;足搏距者,武也;敌前敢斗者,勇也;见食相呼者,仁也;守夜不失时者,信也。”

篇7

关键词:旅游;景区;开发;管理;文化;营销;巴马;长寿产业;中医;养生

中图分类号:F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0)11-0143-01

在旅游景区开发过程中,营销管理是重要的环节之一。“市场营销是景区价值得以实现的载体,是连通景区产品生产和市场需求的桥梁。景区开展市场营销有利于景区信息的传递,有利于提高景区知名度、吸引力和经济效益。”

广西河池市巴马县是世界著名的长寿胜地,拥有开发长寿产业的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巴马人长寿源于独特的生活文化、居住文化和饮食文化。“文化是接待业和旅游业不可缺少的部分,它决定我们吃什么、如何旅行、到哪里旅行和住在哪里这样一些问题,”因此长寿文化营销在巴马旅游景区开发中应运而生。

具体来说,巴马长寿产业的文化营销管理体现在以下三种子产业:旅行社产业、公寓产业、食品产业。

1 旅行社产业营销巴马长寿生活文化

长寿游、民俗游、生态游、革命游是巴马的四种旅游线路。波士顿矩阵分析结果表明,和其他地方相比,巴马的民俗游、生态游、革命游缺乏竞争优势。因此巴马旅行产业应将“长寿体验之旅”作为主打品牌,将巴马的生态文化特色全面地渗透到旅游路线的行游住食购娱等各方面。长寿体验之旅包括:①听长寿道(带游客参观博物馆)②访长寿人(带游客拜访百岁老人)③看长寿屋(带游客参观巴马传统房屋和现代公寓)④走长寿路(带游客走百岁老人常走的路)⑤游长寿河(带游客游览盘阳河)⑥吸长寿氧(带游客沿河深呼吸高负离子空气)⑦进长寿洞(带游客游览百鸟岩)⑧喝长寿水(带游客品尝山泉水)⑨吃长寿饭(带游客吃巴马食品、了解巴马饮食文化)⑩买长寿礼(带游客购买礼品装的长寿食品)。

2 公寓产业营销巴马长寿居住文化

根据对巴马公寓消费者的分析,经过市场细分,可以将目标顾客确定在追求养生康复的亚文化群体。这一群体的特征是:大多是退休人士,受过高等教育,50-70岁,月收入3000元以上,来自大城市的社会中层或中上层。对于这些理性的消费者,杂志软文是文化营销的适当途径。遥过有科学证据和教育意义的杂志软文,让目标客户深信巴马是名副其实的人类理想的居住地。杂志软文的题材主要有:①借助风水文化,彰显宜居卖点。作为盘阳河的源头之一的“命河”形状酷似草书的“命”字,是上天昭示世人的长寿神迹。风水理论认为:山为阳,水为阴;水之北为阳・水之南为阴;阴卦以沙为贵。盘阳河将巴马分成两半,北部是灰岩石山区,南部是沙岩丘陵区,正符合风水宝地的格局。②借助中医文化,突出养生特色。中医的“五行”理论认为木火土金水是生命必需的基本要素,巴马自然界的五行都对人体健康非常有利:

③巴马文化对比中国古代长寿理论。通过将百岁老人的习俗对比老子的“清静无为”观念、孔子的“仁爱多寿”观念和李时珍的“耐劳增年”观念,证明不识字的巴马百岁老人们的生活方式恰恰符合中国古代长寿理论。④优越的自然与人文环境是巴马公寓产业的核心竞争力。只要顾客住在巴马公寓,就能享有非凡的水、空气、食物、地磁、阳光、温度、纯朴、和谐、清净、达观这十大长寿要素。

3 食品产业营销巴马长寿饮食文化

巴马长寿食品具有品质优势,市场潜力很大,应加强文化营销传播,让更多消费者了解产品文化,树立品牌的文化形象。

篇8

多数老师发现:大班的孩子爱画画儿,一画就收不住笔,而小班的孩子们不爱画画儿,有的孩子一参与绘画不是呆坐在那儿,就是眼泪汪汪说,老师我不会。这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1、小班孩子年龄较小,小肌肉发展不完善,拿着笔不能挥洒自如地深画。

2、孩子对幼儿园环境不熟悉胆子较小,往往拿到了纸和笔不知如何画起。

3、幼儿的认识世界、认识周遭有限,生活经验不够。

4、部分家长不能真正理解幼儿涂鸭的特点,往往不断制止幼儿的乱涂乱画。

5、幼儿对绘画不感兴趣,画画变成一种压力。

二、如何消除孩子的绘画恐惧

为了消除孩子们对绘画活动的恐惧,为了让孩子们喜欢画画儿,从让我画到自己要画,我从培养幼儿的自信心着手,摸索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

1、精心设计方案,充分调动幼儿的积极性。根据小班幼儿的年龄、心理特点,我设计了“在玩中观察――在情景中产生兴趣――在活动中思维想象――在鼓励中创造表现”的活动模式。

比如,为了让幼儿学画短竖线,我设计了“可爱的小白兔,请你来做客”的活动,先组织孩子们到草地上打滚,翻跟头,感受草地的茂密、柔软,通过触摸小草来观察草的色彩及外形,即在“玩中观察”,然后在室内设置情景,经木偶小兔的口吻简洁、明了地向幼儿提出要求,激发他们的作画愿望,即“在情景中产生兴趣”。接着在幼儿作画过程中紧紧围绕情境表演向幼儿提出要求。如“草长的什么样?它是什么颜色的?”“如果你的草地鲜花盛开,小兔肯定更高兴”等,以激发幼儿大胆想象,即“在活动中思维想象”,这一做法既面向了全体,又使有一定绘画技能的孩子提出了相应的要求,最后给孩子留出充裕的作画时间。

2、以游戏方式引导幼儿有意识,大胆作画。小班初期幼儿画画经常需要用游戏的方式引导幼儿有意识、有目的地画出一定的线条,把基本线条和简单的形体的练习与日常生活结合起来。例如:老师可在下雨天,带孩子们去观察下雨的样子,雨落到地上的变化,还可以请孩子们打上雨伞,穿上雨鞋,去感受下雨了,然后回教室,用斜短线表示下雨了,下到地上的雨让孩子们通过记忆画出,也可以不画。另外在其它线练习时方法也很多,如用横、竖线画“高高电线杆”,“好玩的梯子”等等,用三角形画旗,屋顶等,用圆画球、西瓜、苹果、太阳等等,引导幼儿一边画,一边说:“圆,我们吹,边吹边慢慢连起,慢慢将圆形的起点与终点合拢。这样可增强画圆时的感彩,使作画活动游戏化,并在此基础上,自由发挥和培养创造力。

3、采用多种绘画形式,搞活市场发幼儿兴趣。对于小班的孩子,如果一直采用单一的油画棒作画,时间一长,孩子就会失去兴趣。为此,老师应采用多种教学形式,如:宣纸蜡染,水彩颜料画,吹画,盖印画,棉签画,蔬菜印等。当然,教育形式要从易到雄,循序渐进的。爱玩泥、爱撕纸也是孩子的天性。采用手工与绘画相结合的方法也是激发幼儿的绘画兴趣之一。在第一阶段中我们结合节目教育、主题教育,向幼儿提供老师制作的半成品,引导孩子通过米糊捏捏,撕撕,画画,较为轻松的制作“月饼”、“胸花”,“绕线镜框”等,并让幼儿将这些小作品带回家,促使幼儿对活动、对老师产生好感。第二阶段,我们发挥泥工、纸工活动所特有的“手感”作用,让幼儿形成对某些物品的“体感”或“外形轮廓感”,然后再让幼儿用绘画形式表现物品。如:在学习棉签一串串之前,我们先让幼儿用纸撕出一串串以熟悉花形,然后再进行绘画。

4、绘画过程中教师的正确引导,能保护好孩子的自信心,使孩子在绘画时情绪愉悦。三岁半以后,孩子在想象力和创造力上有很大发展,同时获得发展的还有注意力、独立能力、探索精神、语言交际能力等。但这个能力还是有限的,缺少学习知识所具备的精神和基本技能,热情高于实际能力。情绪的稳定性,做事的秩序性,自控能力都比较弱。如在画水粉课时,除了几个平常“听话”的孩子能听完老师的讲课,大部分孩子都等不及老师说完就“慌忙应战”,乱涂乱抹起来。虽画得一团糟,但个个精神十足,信心百倍,虽然弄得手上、脸上、衣服上都是颜色也全然不顾,连平常上得20分钟就喊累的学生这时也听不到动静了。直到下课还个个满面春风,意犹未尽。好奇心、新鲜感和画画的热情远远超过了儿童这一年龄阶段的实际能力。

儿童美术教师的工作不是告诉儿童应怎样画,而是通过儿童的画,发现儿童的个性和他们的心理活动,然后顺着这个发现去引导、去点拨,帮助孩子完成展观个性想法的过程,发现每一个孩子的与人不同之处,然后帮助他完成自己的发现。

孩子画画的不足,不是教师发现什么就指导什么,更不是指画上的所有“毛病”,正确的指导应是,看孩子的心理发展状况与接受辅导的限度,同一个问题出现在两个小朋友身上,不一定用相同的方法去解决。对具备接受能力的应马上指出,对基本造型因素构思构图还没解决的孩子,要等到以后去解决。如教师或家长心太急,不该说的提前说了,不光起不到指导作用,反而让孩子觉得自己的画怎么这么多缺点,影响了孩子的情绪,失掉了画画的自信心。

5、如何评价孩子的绘画作品,可以培养幼儿的自信心、成功感。在绘画过程中,幼儿是主体,老师则要做一个有心人,随时观察幼儿的情绪变化,适时地给予指导,对于孩子的点滴进步,闪光点加以表扬、鼓励,当孩子遇到困难无以下笔,则要引导幼儿大胆作画,鼓励其积极参与活动,进行想象、创造。活动结束时,我们总要展示孩子的作品,评价孩子参与状态及思维创造动态过程,这样帮助老师观察幼儿作品,肯定幼儿画画的成果,我们允许幼儿自由选择色彩画画,但对涂色、色彩均匀不做过多要求,使他们觉得自己画得很好就行,这样幼儿就会产生成功感、自豪感,自信心也慢慢树立起来。

篇9

【摘 要】 十八届三中全会上国家提出了深化教育改革的总体思路及政策方针,国家教育主管部门也提出了新课改要求,决定全面加强教育制度和教育方式的改革创新。幼儿园教育作为学前教育在儿童心理培养和学习习惯及兴趣养成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近些年来,社会和家长对学生的教育问题格外重视,很多家长望子成龙、盼女成凤,在孩子正式入学前就开始了教育工作,这也使得很多幼儿园出现小学化现象,即在幼儿园阶段提前教授小学知识,极大地增加了幼儿的学习负担。这种现象非常不利于儿童的健康成长,本文主要针对幼儿园教育“去小学化”改革展开研究分析。

【关键词】 幼儿园教育;去小学化;策略研究

学前教育一直是中国教育的弱势,学前教育长期缺乏正确的发展方向和思路,很多公立幼儿园和私立幼儿园各自为政,一味扩大招生规模,却不重视教育方式的改革和教学质量的提升。

一、幼儿园教育“小学化”现象

幼儿园教育“小学化”是指很多幼儿园在幼儿教育阶段就开始讲解和传授一些小学知识,很多幼儿园在教学方式和教学内容上完全按照小学低年级展开,学生的学习任务比较重。造成这种现象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社会和家长越来越重视学生的学习成绩,他们希望孩子能够赢在起跑线上,这就促使很多幼儿园为了迎合这种需要将幼儿园教育“小学化”。国家和地方的教育主管部门都认识到了这种教育方式的弊端,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和措施来避免这种现象,但是在实际执行过程中存在着执行不力的情况,使得很多幼儿园教育“小学化”现象依然严重。

二、幼儿园教育“小学化“的危害

在“小学化”的幼儿园中,主要教学目标是为了培养学生适应小学教育,因此在教学内容上设置大量小学入门课程。很多幼儿园强调素质教育、文艺培养和双语教学,但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这些教学内容都是针对小学入学考展开的,学生的学习任务非常多,他们把大量的时间都用在了功n学习上。幼儿园阶段的儿童天性活泼多动,热爱运动,但是这些“小学化”的幼儿园却长时间把他们禁锢在教室里,很少有时间能够自由活动。同时这些幼儿园在学习成果考核中也借鉴了小学的考核方式,使得很多儿童承受了非常大的成绩压力。这些都是不利于儿童身心健康的,他们被迫进行繁重的学习,很少有时间参与运动和自由活动,心理承受着教师和家长给予他们的精神压力。很多学生不但没有取得很好的成绩,反而对学习产生了极强的抵触心理,身体健康也受到了很大的影响。

三、幼儿园教育“小学化”产生的原因

幼儿园教育“小学化”产生的原因主要有两方面,一方面是幼儿园方面存在着生源压力,特别是很多民办幼儿园,希望通过提高学生成绩来提高学生的入园率。另一方面很多家长希望孩子可以从小就取得较好的成绩,因此也给了很多学生巨大的压力,并促使很多幼儿园开始向“小学化”发展。另外现在优秀的教育资源稀缺,很多家长为了让孩子进入一所好的小学就要求他们学习更多的知识以应对即将到来的小学入学考试。归根结底,幼儿园“小学化”产生的原因是家长与社会过于功利化,对于孩子的培养缺乏耐心,希望通过揠苗助长的手段来加快学生的培养素质,这只会使幼儿园教育南辕北辙、适得其反。

四、幼儿园教育“去小学化”的策略研究

1.建立明确的制度,规范幼儿园教育

现阶段国家已经认识到幼儿园的重要性,出来了相关的指导意见,希望可以规范幼儿园的教学。但是这些意见并未向小学教育和中学教育一样具有强制性,这就对幼儿园教育缺乏足够的约束性,大部分幼儿园仍然按照自己的想法开展幼儿园教育工作。国家应该出台具体性的指导意见和强制性规定,明确幼儿园教育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严格规范幼儿园教育,要求各类幼儿园严格执行相关规定。

2.加强幼儿教师培养,提高教师素质

目前我国对于幼儿教师的培养并不是很重视,很多师范院校并没有设置专业的幼师专业,有一部分幼儿园特别是私立幼儿园的教师水平参差不齐,这对于幼儿教育是非常不利的。国家和社会应该加强幼儿教师的培养,建立健全幼儿教师培养体系,对于在职幼儿教师同样要进行定期培养,提高教师综合素质,为幼儿园教育打下坚实基础。

3.完善幼儿园的财政投入,提高办学条件

中国的学前教育长期缺乏资金投入,大部分幼儿园都是自负盈亏,这种现象在一些经济欠发达地区表现得更加明显。国家和地方财政部门应该完善幼儿园财政投入体现建设,结合当地经济发展状况进行资金分配,尽量减轻学生家长的负担,并努力提高办学条件,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

4.建立监督监管体系,建立健全相关法律

教育主管部门应该成立专门的幼儿教育监管部门,对于幼儿园教育进行有效监督监管,严禁幼儿园进行超出幼儿园教学标准的教学活动,特别是严防幼儿园教育“小学化”现象。同时国家也要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我国目前已经有《未成年人保护法》和《教育法》等一系列法律法规,应该在此基础上加强幼儿园监管法律法规的建设,严厉禁止任何幼儿园违反相关法律,充分保证幼儿的权益,从制度上阻止幼儿园教育“小学化”的倾向。

总之,幼儿教育作为学前教育在幼儿的成长过程中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由于社会和家长过于功利化的想法使得很多幼儿园向“小学化”发展,这对于儿童的健康成长是非常不利的,我们应该采取一系列的措施积极改进幼儿园教育,推动幼儿园“去小学化”,帮助儿童健康快乐地成长。

【参考资料】

篇10

一、创设问题情境,全面理解概念

实践证明,一个好的问题情境,往往能引发同学们积极思考,并激发他们强烈的问题意识和探究动机,探究化学知识构成,以及概念最近发展区,从而独立地解决问题,使学生全面理解化学概念,发展其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因此,在教学中,教师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学生认知水平和教学目标,创设相应的问题情境,引发学生发现认知冲突问题,激发他们探究概念的关键词的兴趣,分析这些概念的盲点的真正原因,诱发他们的探究动机,驱使他们调动自己的知识储备,提出各种假设,从而维持和促进探究活动的展开,进而做出多方认证,得出合理的结论,从而使同学们有效理解知识点。

例如:在探索标准状况下的气体摩尔体积定义教学时,为了引导学生全面探索概念,我设计了如下问题:

1.在标准状况下,1摩尔水的体积约为多少?答:22.4L( )(判断正误)

2.在标准状况下,1摩尔氯气和氧气混合物的体积约为多少?答:22.4L( )(判断正误)

3.在非标准状况下,1摩尔任何气体的体积可能约为多少?答:22.4L( )(判断正误)

4.在常温常压下,1摩尔氯气的体积?摇?摇22.4L。(填:小于、等于、大于、不等于)

通过针对定义的不同设置问题,引导同学们从概念的不同关键词下手,进行思考探究,再进行归纳、总结,全面对概念的理解,从而达到对概念的升华。

二、活用图表模型,整合信息能力

纵观近年来的高考试题,图表模型问题已经占有一定的比例,这就要求我们在平时教学中,要灵活运用图表模型,有效培养学生整合信息能力,同时体现了化学教学改革的最新理念,是当前化学教学改革的走向之一。为此,我们要根据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学生基础水平,巧妙运用图像、图表的方式来分析和解决化学相关问题,引导同学们全面地观察、分析,并能从文字、表格、图像、物品模型,照片中提取有用信息,来解决相关问题。这样直观明了,可大大简化解题过程,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例如:如在教科书中有好多图片、图表、模型等问题(这里由于内容有限不一一举出),为我们教学提供大量的信息问题,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中,首先引导学生审题(弄清题意),学会观察(实验、实物、模型、图表等);其次进行整合信息,建立解题模型;最后启发学生学会信息迁移,从而探寻出解题方案。

三、合理设计实验,发展创新潜能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近年来,高考化学实验题目中,实验设计方案的试题较多(有实验操作顺序、验证某一化学原理、测定浓度、分离提纯、检验某成分、定性实验、定量实验等的设计),那么培养学生实验设计显得尤为重要。为此,在化学课堂教学中,要结合学生基础水平,教学目标,引导学生进行实验设计,当然要提醒学生在实验中有关化学知识和技能运用、方法的采用、仪器的选择、装置的连接、实验顺序,等等,要独立思考,探索设计出具有个性和创造性问题,并由自己逐一解决。同时,让学生积极开动脑筋,充分发挥主体意识,培养他们的创新潜能,对发展学生解决问题能力十分有益,另外还能培养学生的化学学习兴趣。

例如:在探索工业制纯碱教学时,引导学生设计一个测定产品中NaCO质量分数的方案。经过同学们探索大家都知道,该反应原理很简单,只要测定CO气体的量,就可求出NaCO的质量分数。此时,我要求同学们自行设计,利用手中实验器材,自由组织学习小组,各小组学生在设计方案前,首先讨论:1.选择什么样酸比较好?2.取多少适当?(称质量还是量体积)3.如何设计方案?怎样设计装置?经过各小组同学讨论、争论、交流,分析得出,若用盐酸具有挥发性,使测量的结果不准确,偏大,因此选用HSO与样品反应比较好。对第二个问题称质量的方法测CO气体的量,比较合理适当。这样由第1、2问题的解决,同学们很容易设计出方案和装置(装置图形略)。同学们十分投入,非常认真,一丝不苟,教学效果明显。

四、根据知识网络,整合知识运用

能不能让同学们学得既轻松又深刻呢?是我们每一位教学人员所面临的研究课题,特别是化学复习教学,除了有效的教学之外,我认为在教学中,应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使他们主动尝试、主动探究、主动了解和发现知识的产生与发展,特别是把所学内容,进行整理成知识点网络结构图,让学生沿着循序渐进的思路把握规律。它还可以使同学们学会在复杂的环境中,运用科学探究方法去发现、创造,去整合,以适应未来终身学习的需要,打下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例如:在探索高考有机化学复习时,首先引导同学们课后归纳知识结构。同学们通过自己归纳,很快根据有机物的分类、有机物的相互转化、有机反应类型、结构与组成、有机物的制取、合成等知识点,绘出知识网络图,还有的同学归纳出有机化学反应的七大类型:取代反应、加成反应、消去反应、氧化反应、聚合反应、还原反应、其他反应。还有同学根据官能团的顺序,列出某种官能团所具有的化学性质和反应等知识点。这样设计,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同学们学习化学的积极性,收到了良好的学习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