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真卿的故事范文
时间:2023-03-30 20:28:5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颜真卿的故事,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颜真卿是唐代著名书法家。颜真卿三岁时丧父,由母亲殷夫人亲自教育。他长大后,学问渊博,擅长写文章,对母亲殷夫人非常孝顺。
颜真卿的书法初学褚遂良,后又得笔法于张旭,还与怀素一起探讨书法。他对二王、褚遂良等书法都进行深入研究,吸取其长处, 彻底摆脱了初唐的风范,创造了新的时代书风。
颜真卿的书体被称为颜体,与柳公权并称颜柳,有颜筋柳骨之誉。
(来源:文章屋网 )
篇2
摘要:文化是古镇保护的灵魂,作为贵州省的一个历史文化名镇,青岩融中西文化于一地,融传统与现代于一身,既有“四教合一”的宗教文化盛观,又有保存完好的明清古建筑群以及独特的人文生态环境。本文以贵州青岩古镇为案例,通过梳理其资源优势,发掘文化内涵,探讨其开发不足,提升经济价值,从而实现经济发展与文化传承保护的协调发展。
关键词:文化富集;青岩古镇;旅游定位;旅游商品开发
一、青岩古镇概述
青岩古镇,位于贵阳市南郊,距贵阳市约29km,其南北长约10公里,东西宽约8公里,总面积为92.3平方公里。总户数5845户,总人口为2.8万,镇内人口7880人,是一个多民族聚居之地,其中苗族、布依族等少数民族占镇内总人数的32%。古镇历史悠久,人文荟萃,原为军事要塞,始建于明洪武十年(1378年),距今已有600余年的发展历史,是花溪风景名胜区独具特色人文景区。
作为贵州省的一个历史文化名镇,青岩融中西文化于一地,融传统与现代于一身。青岩古镇文化资源种类多样,内涵丰富,古镇既有来自中原、江南的汉族儒家文化,又有贵州世居的布依、苗族文化,民族传统手工艺品种类丰富;不仅有古时征战的屯堡文化,而且汇集了抗战时期的红色革命文化;既有“四教合一”的宗教文化盛观,又有保存完好的明清古建筑群以及独特的人文生态环境,是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为贵州四大古镇之一,被誉为中国最具魅力小镇之一。
一、青岩古镇旅游开发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重视不够,缺乏系统整体的规划开发
作为休闲旅游发展新方向的古镇旅游在贵州尚未形成规模经济,政府没有充分认识到古镇旅游的发展潜力,开发中存在着只重规模和数量,不讲质量和特色,没有考虑开发的可持续性,缺乏可持续的完善的项目开发计划。同时,对古镇内开发的项目、类型、以及现有的文化旅游资源分布和开发潜力缺乏系统的分析和考证,不了解当前国内外旅游市场的发展趋势和消费需求,缺乏对当地旅游资源进行系统的整体的考察、论证和规划,从而使古镇的旅游市场无法扩张和取得进一步的发展。此外,街道功能区划混乱,同一街区卖纪念品的、卖刺绣的、卖小吃的、和照相馆等混杂分布,一定程度影响顾客的游玩情绪。
(二)挖掘不足,未能充分展示古镇旅游的魅力
古镇文化休闲旅游是近年来旅游业发展的新亮点。古镇是文化旅游资源富集的地区,尤其是青岩古镇的文化种类及丰富性更是在国内外众多的古镇难得一见,然而由于贵州旅游业发展时间比较短,相关职能部门将古镇旅游作为产业来经营的观念尚未形成。丰富的文化旅游资源还没有转化为经济优势。由于缺乏对古镇自身特色和内涵的挖掘,大多古镇旅游产品特色不鲜明、规模小、品位不高,其独特的魅力未能充分展示出来,影响力小,经济效益低。
(三)开发落后,没有形成完整的产业经济链条
调查发现,在青岩,旅游商品的生产和设计缺乏现代营销理念的指导,没有对青岩文化特色进行有效挖掘,景区旅游产品弱小散乱现象较为严重,产品开发始终缺乏特色挖掘,缺乏与当地文化融合的创新思维,更多的商户的一种自发行为,定价不规范,质量参差不齐,且雷同度高、同质化现象严重,难以激起顾客的购买欲。此外,青岩古镇完整的产业经济链条没有形成,古镇住、购、娱等核心旅游产业未得到充分开发,特别是住宿业的严重滞后,使得游客通常只是走马观花的游览一圈,无法体会到古镇文化的独特之处。
二、青岩古镇旅游定位与开发的建议对策
(一)把握发展机遇,整合古镇旅游资源
要把握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国发2号文件以及国家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为贵州省发展体育旅游提供的难得历史机遇,加速实现产业转型和对旅游资源的整合。中央西部大开发的实施,为我省发展旅游业提供了非常难得的机遇。我们应充分利用这次机会,加大对外旅游宣传的广度和深度,不仅要在省内宣传,更要在省外、国际上宣传,利用信息网络,扩大海外宣传,将一个崭新的贵州介绍给海内外的朋友们。让他们对神奇的贵州充满向往,产生一种不得不来此一游的想法。开发古镇文化旅游资源与当地的人文、建筑、生态环境相结合。单项旅游资源再有魅力也难以形成规模化发展,古镇旅游要依托当地的自然和人文旅游资源,将古镇文化与乡土民风民情相结合,在开发中遵循特色,增强参与性与体验性。
(二)打造精品项目,凸显古镇地方特色
其一,将民俗文化进行整合,通过开设民俗博物馆、民俗体验馆,民俗街等方式形成文化体验之旅,满足当代游客求奇、求新的文化心理追求,而且它所具有的娱乐性、趣味性、观赏性、参与性,会使旅游者情不自禁地产生融入和参与的欲望,使游客在亲身体味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同时,感受古镇文化之美;其二,将宗教寺庙等景点进行线路规划,举行传统的如祭天等活动,使人们在心理上感受到宗教文化的庄严肃穆,打造精神休憩之旅,起到洗涤心灵的作用;其三,将众多的美食进行集中经营,形成一条美食街,打造一条美食老饕之旅;其四,将古镇周边的村寨进行统一规划,开发丰富多样的乡土参与项目,如:水果自采,乡土食品DIY等,尽可能综合粮、果、蔬、畜、渔等诸农业要素,打造一条生态休闲之旅。总之,通过系统的规划,以丰富的古镇开发项目和完整的产品链条来吸引游客,延长其停留,提高其消费,从而凸显古镇特色,提高旅游收入。
(三)加大宣传力度,开发当地特色的旅游产品
游客需求是旅游管理部门制定营销策略最根本的出发点。景区管理者可以根据游客的具体需求,加大景区宣传,加强游客对古镇旅游市场的体验,提升游客出游的频率,进而建立游客对青岩古镇的忠诚度,加速青岩古镇的口碑传播。要结合当代的网络营销特点,注重网站平台的开发宣传,同时,可以通过与高校结合开展绘画大赛、摄影大赛等活动,扩大影响力,出一本青岩的风景集,包含历史文化和人文景观及特色小吃等,让更多的人关心青岩,并拟定主题制成各类明信片,便于传播与携带,可以很好地起到宣传的作用。
旅游商品是旅游地物质资源禀赋和旅游地地域精神文化的双重载体。因此,旅游商品开发在结合现代科学技术,挖掘民族区域精神历史文化精髓,尽可能保留传统的工艺、材料,使其充分展示该区域的质朴、独特、灵巧,真正体现民族历史文化的“土”和“朴”。青岩古镇还应该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强调城乡文化差异,深度挖掘当地文化内涵,提升旅游产品品味,开发以地方农副产品、土特产、工艺品为主的旅游纪念品,不仅能够满足游客需求,扩大农副产品的销售渠道,还能提高青岩古镇的旅游附值。(作者单位:贵州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
基金项目:贵州民族大学科研基金资助项目[编号:校学生科研201450号]。
参考文献:
[1]中国历史文化名镇―青岩(http://)[DB/OL],2015.
[2]李华鹏,屈赛.贵阳(青岩)特色文化旅游商品开发研究[J].城市旅游规划,2015,(2):137-139.
[3]李瑞,吴孟珊.体验经济时代下古镇文化传承与发展研究:基于旅游者体验行为的视角[J].旅游研究,2011,(02):12-19.
篇3
[关键字]:公园、地方特色、纪念性
前言 纪念是人类的本能,是通过对过往的人和事的回忆,以唤起缅怀和感悟,其实质是一种情感体验。通过纪念活动,人类不仅感知了历史和文明,而且丰富了个人和集体的文化意向,同时也促进着人类的文明进步。任何纪念活动的开展都需要有一个媒介,纪念性园林就是其中的一种媒介,它“是一种对人或事表示怀念以及传承历史的综合区域环境,是人类的纪念情节物化于园林的一种形式”。纪念性园林不同于普通的公园,它把精神功能放在首位,要求有较高的艺术表现力,因而在规划设计上有一定的挑战性。
一、 纪念性公园的概念
当人类的纪念性情感,如追忆、哀思、凭吊、缅怀等,能够寄托于园林,在园林的建筑、山水、草木等景观之中被激发和表现的时候,这座园林也就具有了纪念性质,成为了一座纪念性园林。《中国园林鉴赏辞典》[2],一书中,对纪念园林有如下叙述:“纪念园林是我国古典园林中较特殊的一类,它以缅怀纪念某个先贤、高士、哲人或其它重要人物或事件为园林主题,具有较强的历史人文意味。也有些园林所纪念的人物只见于某些上古的传说,如伏羲、轩辕、女娲等,但因为通过数千年的流传,他们已成为华夏文化源头时期的中心人物,早就成为人们纪念甚至祭祀的对象。"具备纪念性质,发挥纪念功能是此类园林的核心和目的所在,也是区别于其它类型园林的特殊之处。
纪念公园乃是以可观、可闻、可触、可感的园林载体,承载着后世对先贤的仰慕、崇拜、缅怀等情感,园林之中所蕴含的文化内涵、精神情旨,无疑是极为突出和强烈的,从某种意义上来看,“它是为满足人类纪念的精神需要而存在的,它的精神功能超越了物质功能而成为第一位的因素[3]。
二、研究意义
(1) 通过对纪念性园林艺术的研究,清晰地展现出纪念园林的艺术特色,确认其在园林中的
重要地位,促进现代公园体系的研究。
(2) 对纪念性公园中的花木、建筑艺术研究,提炼出生态美的价值,为当下园林创作稍微提供
一些可借鉴的资料。
(3) 对纪念性主旨的研究,展示园林的“重文崇教”的文化特征,归纳出“寓教于游"的园
林功能,丰富了中国园林功能的研究。
三、纪念性公园的规划原则
纪念性园林的空间设计布局不仅要遵守园林布局设计的基本原则,还要有纪念性园林自
己的设计原则。要既能够体现出“艺术的美观”,又要展现出“历史的沧桑”和“时代的高
度”。因此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则:
(1) 纪念性园林布局的综合性与统一性
既要把园林中的一些景物按照一定的顺序或艺术规则有机的组织起来,还要因地制宜,结
合实际地形以就地取材。同时还要考虑到当地的气候条件。
(2) 要主题鲜明,主景突出
比如说陵园、陵墓类的园林绿化就要体现出庄严、肃穆的氛围,那么就要多用草坪和松柏类常绿乔、灌木等,在植物的配置上也应该以规则式为主。而如果主题是纪念历史事件的话,那么则可以通过主题雕塑或者小品自身的特点。
(3)应合理的选址
纪念性园林是人们进行纪念活动的场所,其特殊的功能决定了它的环境应该是较为庄
严、肃穆的,如果周围环境十分的复杂和嘈杂,那么就会影响到纪念的目的和意义。因此,
我们应当尽量利用那些有利的因素,而采取适当的措施避免那些不利因素的干扰。
(4)要考虑到参观者的心理
现代纪念性园林主题的表达更加关注人的感受,因此在设计时要从参观者的心理出发,
注重普通参观者的感受,而不是简单地以表面化的叙述来达到感化和教育的目的。许多纪念
性园林更注重把周围自然环境与人文环境结合在一起,并将景观与特定的纪念仪式连接出
来,这样更有利于参观者感情的提升。
(5)要考虑到各种环境因素的影响
纪念性园林的环境要素包括物质要素、自然环境要素和人文要素。物质要素主要包括地
形、水体、植物等因素,自然环境要素是指自然界的光、声音、色彩等因素,人文要素则是
指那些以历史文化和民俗的形式参与到空间要素的各个环节。其中,物质要素和自然要素都
是作为独立的因子参与到园林的设计规划中的,而人文要素则往往是与前两者融合在一起
的、那些以精神内涵形式参与到空间塑造和设计中的。因此要充分考虑到这三者的融合贯通。
四、 纪念性公园的设计手段(实证研究)—— 以费县颜真卿公园为例
(1) 项目概况
4.1.1 场地分析及项目解读
颜真卿公园总规划面积187亩,公园选址位于温良河以西,自由路以南,基地内部有现状水系资源。方案构思需体现颜真卿文化内涵和城市滨江公园功能。挖掘文化内涵,创造秀丽城市形象,以塑造“真卿故里,山水费县”为主旨规划设计。
4.1.2 问题与思考
颜真卿事迹为一个重要历史文化资源,具有独特的人文和自然魅力,一般来说,纪念的主题是抽象的概念,它需要通过一种或一组可感知的物化环境空间去表达,能够让参观者在过程中感悟,在感悟中纪念。现代纪念性景观强调以空间为重点,以情感为纽带,通过为参观者提供不同的思考空间,以及视觉、听觉、触觉等感悟方式,让纪念的意义在不同的片段中得到叠加,并最终得以升华。针对现状和存在的问题,结合实际的项目设计,在纪念园的设计中重点思考以下几方面:
(a)把握场地特征,整体纪念框架的构建;
(b)着力空间营造,注重人与物的情感交流;
(c)设计语汇的多元化。
4.1.3 项目定位
集历史教育、休闲游憩、生态自然为一体的展示盛唐风貌的园林式颜真卿文化主题公园。设计突出“颜真卿文化”结合费县特色的的旅游资源,如“费县石” ,“颜体”等。费县可以通过“颜真卿公园”的建设, 树立“文化”品牌, 提高城市文化品位和知名度,有利于招商引资和优秀旅游城市建设,促进地方经济发展。
4.1.4 总体布局
公园的总体布局采用“一脉、五区、多景。”
一脉:指公园的弧形水系
五区:文化主题区、滨水休闲娱乐区、奇石观赏区、文化纪念区、植物观赏区
多景:各个功能性的景观场所
(a)设计南入口为公园主要入口,节节高的对景轴线延伸至公园的焦点颜真卿雕塑广场。生态水系具有向心感,由广场渗透至四处,广场以西分别分布颜真卿纪念馆、颜真卿会馆、鲁公阁等一批唐式建筑群。为了协调和过渡城市环境,东侧为滨江娱乐区,滨水环线和步行道串联各个休闲设施和景点广场。
(b)公园北入口轴线为主题景观轴线文化区,体现开门见山的构思。采用轴线规划布局方式分为主轴线的纪念性景观和休闲活动空间。虽按轴线处理,但两边运用了均衡而不严整、对称而有变化的手法,有收有放,灵活多变。
(2) 设计策略
4.2.1建筑
颜真卿为唐代著名文人,主要以展示颜真卿生平事迹为主,有颜真卿纪念馆、颜真卿会馆、鲁公阁等一批主题建筑,互相之间用连廊相连。为了呼应历史背景,整个公园建筑以唐代建筑风格为主。
4.2.2主题纪念区——轴线控制、主题的凝练
从公园大门进入园区后,直接进入视线的就是轴线纪念区。在纪念区由于游较多,因此应有一个集散广场,颜真卿公园主题雕塑是颜真卿公园的点题之作,是公园高品质建设的灵魂。
公园主题雕塑共分三个组,第一组为《颜真卿与祭侄文稿》(图1),位于公园大门入口的庭院内,由颜真卿铸铁坐像与书案石组成,书案石上刻被誉为“天下第二行书”的颜真卿行草书《祭侄文稿》,颜真卿扶案凛坐,握笔凝视,以意象写实手法,表现颜真卿书写完文稿时悲愤凝重的瞬间情形。第二组为《颜真卿书法石阵》(图2),位于庭院北,距主雕《流长》的道路两边, 分别放置8组、15块刻有颜真卿书法代表作品的费县石。每块石依空间尺度自由摆放。第三组为《流长》(图3),位于水岸边,高12.6米,由黑白相间的特殊石材自然垒砌而成,引水自顶在黑白相间抛光的四面上缓流而下,远望似墨流动,犹似“屋漏痕”,又如高山流水。以中华特有“墨”的流长, 意寓汉字书法艺术和忠孝文化之源远流长。 粗砺外廓、高大伟岸,蕴含博大与雄浑,光洁内壁,如刃如镜,意喻清正与刚烈,此正是颜真卿人格及书法艺术之精髓。其意象是对颜真卿人格魅力及其书法艺术的总结与升华。 图1
图2 图3
4.2.3 风格、空间及地形
公园为古典园林与现代园林相结合的风格,为了融于自然,顺应自然,师法自然形成中国园林所特有的天人合一的文化园林,布局上以自然式布局为主,不管在种植还是在地形处理上。在地形处理上要因地制宜四周设计微地形围合空间,自然布局,一些在综合性公园内的设施均可以此区设置,还应设置一些水景,座椅等。
(a) 古人云:“仁者乐山,智者乐水。”水是智慧的源泉,水是智慧的象征。因此公园的规划以水为主脉,串起公园各个景点,并以历史故事视觉化手法,运用各种景观元素讲述颜真卿的生平典故。通过对湖中小岛设计,形成较好的局部景观节点和视觉焦点,成为湖面的点睛之笔,从而为全园带来灵性与活力。
(b) 基地的构图上讲究疏与密的有机结合,大尺度的线性构图和丰富的空间处理,把湖水、林带、草地通过自然和人工有机融合起来,给人们展示一个舒适安逸的空间,在继承了地方景观和文化特征的同时,加强了以娱乐休闲为主题的大众参与性。
4.2.4 植物
为烘托肃穆的气氛,植物配置以常绿植物为主,如:松柏类,形成色彩浓郁、历史氛围厚重沧桑的环境基调,使游人进入该区就被这种宁静而庄严的气氛所感染,从而心绪转为平和、庄重。附属的休闲纪念空间种植以落叶季相明显的树种,如:重阳木、毛白杨、悬铃木等满足空间开敞、视线通透、景观丰富的需求。文人爱竹,有“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的美谈,竹之优雅苍劲、不畏严寒的品质,正是对文人节气的最好赞美与纪念。碑林区禅意空问以诗词书法为主题,以竹为次题。形成丛生竹、散生竹、观赏竹等绿竹万竿的景象,展示颜真卿的文学修养与个人情操。
植物配置采用自然式形式,重要的节点及视点可选取多种彩色叶树种,如:枫香、银杏、黄连木、槭树科植物等,结合水系、建筑,形成色调清新、立面层次丰富、林冠线变化有韵律的诗意氛围。
五、 结论
随着纪念性景观城市化,纪念性景观设计更注重景观的休闲游憩化,在对原有纪念性景观的设计中,重视休闲游憩空间的营造,使游人在感受严肃气氛的同时身心得到放松,情感得到陶冶。其次要注意旅游娱乐功能的拓展,旅游和纪念结合纳入:博览、娱乐、餐饮游玩等功能,使游人的参与性更大。
纪念性景观的设计实质就是调配各种景观元素,利用适宜手段去组织搭配协调各个元素,通过多样的表达方式营造空间气氛,表达纪念意义的场所精神。纪念景观是纪念精神的物化,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强化场所的可识别性。作为当代人们精神领域的文化活动,它既要有更深的文化背景、历史内涵和象征意义,更能体现时代的精神。颜真卿纪念园景观设计从景观设计学的角度,提出了传统文化通过现代景观设计手法进行传承更新的方式,希望对其他纪念性景观设计提供借鉴,也希望对地方历史文化资源的保护及开发思路有所扩展和启示。
[1].纪念性园林规划设计探讨【D】——以葫芦岛市公园概念性规划为例
篇4
我喜欢读书。无论是曲折离奇的科幻故事,像《哈利·波特》,还是寓意深刻的寓言故事,例《亡羊补牢》,抑或是千古流传的名著,如《水浒传》,都让我爱不释手,使我懂得了知识的繁多,世界的精彩。
我经常一头扎进浩如烟海的书籍里,如鱼儿进入了大海,忘记了时间的流逝。妈妈担心我的视力受到影响,就趁我上卫生间的时候把书藏起来。我一见书不见了,就知道是妈妈干的“好事”。顿时就手脚并用、翻箱倒柜地找起来,和妈妈玩起了捉迷藏。
我经常沉浸在故事的情节里。正所谓“日有所思,夜有所梦”。有一次我还说着梦话骂秦桧呢!第二天,爸爸妈妈看到我,都不由自主地哈哈大笑,而我则像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篇5
我相信同学们都看过课外书,也与书之间发生过一些故事吧!我就与书之间发生过一些小故事,你们想听听嘛?那我就说一说我其中的两个小故事。
记得有一次四年级的时候,中午的English作业,有一题题目难住了我,我想“反正下午没有Miss黄的课。下午就带去学校抄一抄同学的吧!”我突然想到了刘老师上课说了书上的一句名言: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出自唐朝诗人颜真卿的《劝学》。我连忙把作业打开,左思右想,想了很长的一段时间,终于想出来了。
还有一次晚上妈妈对我说:“丽丽,现在离吃饭的时间还早,你先把作业做完来,然后你再自己检查一下,我再叫你出来吃饭好吗?”我开心地说:“好的,妈妈!”我急忙跑到房间,拿出作业,我像一匹饿狼贪婪的吃着精神的食粮,快速的解决了那精神的食粮。然后从书架拿出了一本小说,正看的津津有味的时候,一个熟悉的声音从耳边传过——母亲的声音。妈妈急促的走过来,怒发冲冠的说:“丽丽,你在看什么呢?原来你在看小说呀!你一天到晚就知道看小说,读书就没有看过你怎么积极,下次你再这样,你就看着吧!”我不情愿的说:“好的,妈妈,我下次不敢了……”表面上这么说,但是我心里却想着:下次我就不让你发现。
我也书之间的故事还没有结束,还将延续……快点动起你们的笔,写下来告诉我吧!我期待着你们的回信。
邵武通泰小学五年级:蒋凯丽
篇6
近年来,学校的写字教学在长期不断地坚持和探索中,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享有良好的社会声誉,愈来愈受到社会各界、领导和家长的重视,走出了一条适合学校持续发展的特色之路,在学校文化建设中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特色。
独具匠心,营造优质的书法文化环境
校园文化是学校主流价值观的体现,不同的校园文化环境塑造不同的精神品格和价值取向,优质的书法文化对师生的健康成长和终身发展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
“幽韵园”,依形造势,动静相生,情趣相携;“清晓园”,出于东山之上,芳草幽香,木秀繁荫;“茗书苑”,俯身视之,历代书法名家的碑刻环绕镶嵌其中,姿态活泼,清新自然;“六书柱”,近而观之,真、草、隶、篆、行、甲骨文字,动静相宜,和谐相生;“兰亭广场”,羲之雕像昂然屹立,曲水流觞,意境幽远,兰亭集序,风采依然;其中“书法名家故事浮雕墙”,再现书法前贤勤学苦练、立志成才的感人场景,惟妙惟肖,故事生动,鼓舞人心;“汉韵广场”,孔子林、东坡园一步一景,书文合一,赏心悦目,字字珠玑;“未名院”,清雅别致,围廊回转,名家名品,师生书作,相互呼应,相得益彰,其门上一联“解字作书,通文立德”为当代中国著名书法家欧阳中石先生亲笔题写。
领操台前,镶嵌杨为国先生题字:“张书法之弓,集古今风韵。”教学楼的走廊处,悬挂我们教师和学生创作的优秀书法作品;每间教室的门墙上是班级推选出来的“每周书法之星”,并贴有学生照片和硬笔书法代表作品;每间教室的内墙上也张贴着班级学生的优秀书法作品,并定期更换;还有学生上下楼梯处、楼道转角处、甚至是厕所的墙壁上也都精心布置了我们教师和学生的优秀书法作品……独具匠心的优质书法文化环境犹如春风细雨,和煦阳光,自然、清新、温暖,悄悄潜入在场的每一个学子的心田,润物无声。
躬身实践,构建理想的写字教学模式
教师教学生写字不是技术层面上的指导,而是集练字、审美、意志、品格、艺术于一体。它需要真功夫,需要巧劲,更重要的是需要潜心研究,反复实践,及时总结,适时推广。
十年的摸索与实践,我们取得的显著成绩来源于对写字教学的深入研究和对写字课堂的改革实践,通过构建理想的写字教学模式,让学生得到优质的发展。
1.选字要有依据。练字先选字。一是可以依据《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写字教学指导纲要》中按年级提出的教学内容和要求,附有选字举例,可以参考;二是依据学生在小学阶段最常用的一些汉字;三是以语文课程标准中各年级写字教学的内容及要求为基础,顺应学生写字能力发展的需求,与苏教版小学各年级《小学语文教材》课后的生字练习相融合;四是选字时要包含各种基本笔画、基本结构、笔顺、难易不同的字,以增强学生习字的针对性。
2.教材要有衔接。写字课程与语文课程不是割裂的,而是相互融合,相互衔接的。写好字应成为学生的必修课程,同时在语文学习中要弘扬和继承好我们的民族书法文化。苏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识字3中就编入了《日、石、流》形象的篆书汉字,这就是中国书法的启蒙教育渗透在语文教学之中,如果我们不懂得篆书的知识及其生动的造型,就很难给入学不久学写字的学生进行语文教学;再如小学语文四年级每个单元都安排了解中国著名书法家(王羲之、颜真卿、欧阳询等),这种带有书法艺术渗透性而且洋溢着书法文化的语文教材,就是一种对民族文化精神的弘扬。
3.课型要有突破。通过对写字教材和写字课堂的分析与研究,我们在写字课的课型上进行了思考和实践。小学语文苏教版教材有三条明晰的课程目标,一是技能训练,二是民族文化积淀,三是书法文化研究性学习。课程目标的准确定位,给我们的课型改革提供了帮助,从而确立了写字指导课、书法欣赏课、书法研究课三种课型。
(1)写字指导课:我们创设了写字教学三步法――一看,即读帖、观察感知;二练,即临写、实践体验;三评,即总结,分析感悟。
(2)书法欣赏课:要让学生懂得从何入手、如何欣赏一幅优秀的书法作品,从作品的用笔、章法布局、结构等方面,在书法的线条、墨趣中感受情感意蕴,获得特定的审美感受,从而培养和提高学生欣赏美、鉴赏美的能力。如:欣赏颜真卿与赵佶书法中“竖”和“捺”的区别:可以首先给学生展示颜真卿与赵佶的画像和生平概况,接着认识颜真卿与赵佶楷书作品,指导欣赏比较颜真卿与赵佶楷书作品“竖”和“捺”中的不同风格,最后练习颜真卿与赵佶楷书作品“竖”和“捺”的写法。
(3)书法研究课:书法是中国文化的根本,比如:对中国文房四宝的研究,对著名书法家成长之路的研究,对兰亭文化的研究等等。这些课题的研究,开辟了我们写字教学的新天地,引导学生从理论的高度分析研究书法作品、作家,从而形成自己的认识,完成对作品的再认识、再提高。
同时,为了促使写字课堂教学取得理想的效果,我们把写字课纳入到课程中,实现写字课程“课内化”,每天1节写字课,时间25分钟,坚持不懈;我们还创编了“书法操”,让学生在动作和旋律中体味穿插避让、向背开合等写字诀。
精心策划,搭建丰富的书法活动平台
在长期的坚持中,我们始终保持活动精心策划、效果精益求精、训练扎实有度的十,积极为全体师生搭建学习、培训、展示和成长的特色舞台,获得了比较理想的效果和显著的成绩。
1.教师写字基本功训练活动。许小刚老师是我们学校的首席书法专职教师,江苏省书法协会会员,学校写字研究中心主任,由他担当老师写字的培训和训练。学校制定了教师每学期、每月和每周的写字训练目标和要求,并相应制定了每学期教师写字训练的考核办法,把每周四下午学生晚学后的时间确定为全体教师集中练字的时间,练字过程中由许老师针对教师现场书写的情况进行及时点评和代表性字的写法指导,帮助教师总结写好字的诀窍和方法,教师掌握了某些字的写法后在自己的教学实践中不断地验证和修正,再传授给学生,收到了比较理想的教学效果。
2.学生写字训练活动。我们把每天下午的第三节课确定为全校学生统一练字的时间,真正做到校本课程“课内化”,由语文教师指导学生写字,长年坚持不辍,重点指导学生写好写字册上的“描红”“仿影”,结合教师对范字的动态示范,学生观察、仿写,教师巡视、指导,及时对学生的写字作业进行点评,坚持多鼓励、表扬、赏识,对进步比较大的学生进行有效激励,对暂时落后的学生进行个别纠正,教师和学生、学生和学生多互动交流,优势互补。这就是我们所谓的“大手拉小手”“小手帮小手”“大家齐步走”活动。
3.师生作业展评活动。每学年和每个学期,我们都要精心制定详细的师生写字训练和作业展评奖励活动方案。对照学年和学期的活动方案,我们每学期都要开展两次大型的、上规模的、有档次的师生作业展评活动。活动由全体师生同时参与,分教师组和学生组两个组别,展评内容有教师1分钟粉笔字展示、教师20分钟硬笔字展示、教师30分钟毛笔字展示,还有学生的20分钟硬笔字展示,软笔兴趣小组的学生30分钟书法作品展示。活动中师生现场书写,特邀书法造诣功底深厚的专家担当评委进行现场评奖,由校长亲自向获奖师生颁发荣誉证书,以此激励师生坚持练字的兴趣,推动学校的特色课程建设。
4.学生义务写春联活动。每年每逢春节的时候,我们学生都会自发走上街头,开展为镇上村民义务书写春联活动。此项活动不仅锻炼了学生的书写能力和水平,也使学生的心理素质得到了提高,增加了学生的自豪感、光荣感和社会责任感,深受广大村民的欢迎,也多次得到了上级领导的表扬和赞赏。我们的市县电视台也在《徐州新闻》《大彭采风》《铜山新闻》等栏目中争相报道了此事。
5.校长签发收藏证书活动。每年,学生都会有大量的高水平的书法作品产生,为了更好地保护这些优秀书法作品,也激励更多的学生能够积极投入到写字训练活动中去,产生出更多的更优秀的书法作品,促进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我们每学期都会举行校长签发收藏证书活动。只要是学生写得非常优秀的书法作品,符合一定要求和级别的将由校长向其颁发相应的收藏证书,以激发学生的写字热情,保护学生的写字积极性,也丰富了学生学字、练字、写字的学习生活。
篇7
整合网络资源,构筑培养兴趣的“加油站”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也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最为重要的内部动力。书法是一门抽象的艺术,学习书法的过程相对漫长和枯燥,需要有持之以恒的韧劲和乐此不疲的心态,所以培养学生学习书法的浓厚兴趣便显得尤为重要。在书法教学中,我除了采用讲述古代书法家的趣闻典故、开展校级书法竞赛、组织学生参加少儿报刊书法比赛等方法,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书法的兴趣外,还充分利用网络相关资源,作为激发培养学生书法学习兴趣的“加油站”,以不断开阔学生的视野,唤醒学生的审美,让学生受到艺术和人格的多重滋养。
1.拓展学生视野,激发学生兴趣
在教学某种书体之前,我都先从网上搜集该书法家的生平介绍、画像,碑石图片,碑刻拓片、传世墨迹图片,书法家纪念馆相关资料等,制作成PPT课件,通过多媒体投影仪展示,让学生全方位地了解古代著名书法家的伟大艺术成就和高尚的人格魅力。
如在教学《颜勤礼碑》前,我在网上下载了唐代著名书法家颜真卿的生平简介,流传的画像,《颜勤礼碑》、《麻姑仙坛记》等碑刻,《自书告身帖》、《祭侄文稿》等墨迹图片以及南京颜真卿纪念馆相关介绍图片等。同时我将获取的资料制作成多媒体课件,在课堂上向学生展示,让学生对唐代书法大家颜真卿和颜体书法有一个比较全面的认识和了解,激发学生学习颜体书法的浓厚兴趣。
历代著名书法家都有许多趣闻轶事,其中很多都有深刻的文化内涵和教育意义。如智永“退笔成冢”、 欧阳询“驻马观碑”、王羲之“洗砚池”,柳公权的“心正则笔正”的笔谏等等。每幅千古流传的作品都有许多鲜为人知的故事,许多故事都反映出各个历史时期的人物、文化、思想,具有极丰富的人文性。通过古代著名书法家的故事和作品,激发学生对我国传统书法艺术的热爱与崇敬之情,同时也激发了他们的求知欲望和学习兴趣。
2.自制活页字帖和双钩描红摹本,体会DIY乐趣
学生临习的字帖一般纸张比较厚实, 翻折后不易平整展示,这样会给临习带来一定困难,有时我们还会遇到中意的字帖一时购买不到的情况,这时网络上的历代法帖资源就可以帮上大忙。运用百度或谷歌的图片搜索功能,常见的各类优秀碑帖几乎都可以在网上找到。我们指导学生使用Photoshop对下载的字帖图片的对比度等稍作处理,然后根据需要,设定打印纸张大小,用打印机输出。一会儿功夫,一本个性化的活页字帖便呈现在师生面前了。
另外,应用Photoshop的滤镜中“风格化\等高线”等功能,还可以很方便地将字帖图片处理成双钩摹本,供学生初学时描红使用。当需要处理的图片较多时,可利用PS的“动作”,将图片处理的步骤转换成批处理命令,实现图片处理的自动化,大大提高图片处理速度。
精选网络视频,开设书艺讲座的“大讲堂”
中小学书法教学中,专职书法教师严重缺乏,兼职的书法指导老师水平也往往是良莠不齐,这就使书法课堂上教师的示范指导作用受到很大的制约。网络上的书法网站和论坛中有着丰富的书法视频资源,其中有不少当代书法名家临帖示范的录像视频。如:
①颜真卿《颜勤礼碑》的“颜体书法讲座01-10”(见“优酷视频”)
②柳公权《玄秘塔碑》的“怎样写柳体网上课堂1―3 ”(见“56网视频”)
③欧阳询《九成宫醴泉铭》的“欧体书法讲座”(见“酷6视频”)
④《张迁碑》临习示范(见“土豆网”) 省略/programs/view/jFdnu0UXyjU/
利用这些视频,并通过多媒体投影播放,让学生身临其境,近距离观摩书法家们临写示范的场景,仔细体会书法运笔的起收提顿,文字间架的仰俯向背;深切理解何为“藏锋逆入”,何为“中锋运笔”。学生临帖练习中,书法指导老师再根据学生年龄特点,作适当的示范和讲解,这样就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为了让学生看得更加真切,弄清书者运笔的细微变化,我们可以重复循环播放,或者使用具有调节视频播放速度的播放器,如Kmplayer,放慢播放速度,仔细观察示范运笔提按转折。打开Kmplayer播放器,按F2设置参数,点左侧的“常规”,再点它下面的“键盘鼠标”,在上右侧找“滚轮”,点旁边的小箭头,选择“播放速度控制”。关闭对话框以后就可以用鼠标滚轮调整播放速度了。
登录网站论坛,创办习作点评的“展示厅”
网络上有许多的书法学习网站、论坛和个人艺术博客,上面聚集着全国乃至世界各地众多的书法爱好者和当代书法家。学生在网站注册后,就可以在相关的“书法临摹”、“初学者园地”等板块发帖,展示自己的书法习作,交流各自的书法学习心得,观摩评议其他书法爱好者的习作。热心的版主还会时常对发表的临习作品提出中肯的建议和指点。
对一些书法学习小有成效的学生,我指导他们在网上申请免费的个人艺术空间,定期发表自己的书法学习作品;在学校的校园网站上,也给这些学生设立书法学习个人网页,发动全校师生观赏评议学生作品。
为了满足学生的成就感,激励学生学习书法的热情,我将学生的习作在Photoshop中进行处理,根据习作的款式,采用仿真的装裱方式,将学生作品处理成中堂、立轴、对联、斗方等式样进行展示。这样既提高了学生习作的观赏性,学生也能从中学到书法作品装帧的一些相关知识。
借助网络载体,开展丰富多彩的各类书法展示、竞赛活动,学生学习书法的热情和兴趣得到了充分的调动。
收集精品资源 建立书法教学的“资源库”
网上的书法学习资源种类繁多,质量水平也是参差不齐,这就需要我们书法指导教师积极提高自身的鉴赏水平,对众多网络资源做出甄别和取舍,去伪存真,去粗取精。一般来说,网络上人气较旺的热门书法网站和论坛上的资源可信度较高。
打开“中文网站排名――网第”的“书法”分类榜可以看到,“中国书法网”、“中国硬笔书法在线”、“书法网”、“书法江湖”、“书法空间”等书法网站名列榜前。这些网站为书法爱好者、教育者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学习交流平台。
“中国书法网”( 省略/index.php)是国内最大的中国书法门户网站,“书法交流区”的“少儿书画”、“书法临习”、“艺术视频”等板块有着丰富的书法学习资源。
“书法空间”网站(bbs.省略)有“永不落幕的书法博览会”之称,其中有先秦的甲骨文到近现代各个历史时期书法名家的各种著名碑帖和墨迹资料,且大多是精美的高分辨率图文资料,均可提供下载。
“施兴国――书艺百草园”网站 (hi.省略/shufasxg)有版主收集和自创的各类名家书法示范教学视频数百个,是供师生观赏学习的极佳资料。
这些书法网站和论坛的功能比较全面,基本可以满足书法教学与学习的不同层次的交流需要。这些网站也正是我们师生近年来访问最多的网站,我们从这些网站获取了很多宝贵的学习资料,也学到了许多的书法理论和书法技能知识。
由于网络资源具有不稳定性,且时效性较强,搜集到的相关资源需及时收藏整理,分类保存。网页地址一般保存在浏览器的收藏夹中,其他学习资源可根据类别,按书法教学视频(可再根据书体细分类)、历代优秀碑帖、书法家趣闻轶事、书法理论知识、名家作品欣赏、书法爱好者习作等等保存在电脑中,并刻录光盘备份。
篇8
《石渠宝笈》是一部以国家的名义,集合诸位大家共同编纂的大型书画著录书,参与工作的人物甚多,应该不是乾隆皇帝说是就是,说非即是非的“账本”类著录书。尽管有皇帝所谓的金口玉言定了的错误,但不可以因此就演绎成故事而予以渲染夸大,更不能就其中存在的错误而否定该书的价值。因为它是一本书画著录书而不是一本“鉴定宝典”,如果错会了这个意思,恐怕会要犯攻其一点不及其余的毛病。
当年的玄奘法师为了求法,孤征十七载,独行五万里,回长安后奉敕在慈恩寺翻译佛经时,也是广揽英才,集合于道场之中,大家共同参与。并不是“凡六百五十七部,译布中夏,宣扬胜业”的佛经是玄奘法师一家之言,而是译一句向在座的高僧大德征询一句,求得确凿无疑时,才能写下。那么就《石渠宝笈》而言,虽然不敢将之喻为译经,但至少是个严肃的事情,也就是说这部书是合众人之功,不是单凭一己之力。这其中的工作是要经过讨论、参究才能定下的。他们其中的一些人物,像张照、梁诗正、阮元等人亦绝非等闲之辈。
我们先来看阮元。乾隆五十四年(1789年)进士,官至礼仁阁大学士。工诗文,精鉴金石、书、画,善篆、隶、行、楷各体书法。
次看梁诗正。雍正八年(1730年)探花,官至东阁大学士。书法初学柳公权,继学赵孟\、文征明,晚年归于颜真卿、李邕。
再看张照。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进士,官至刑部尚书。书法初从董其昌入手,继学颜真卿、米芾。骨法洞闼,气魄浑厚。兼能画兰草、写墨梅。
这是仅举的三人,寥寥数语中,我们可以看出他们是凭着本事上来的,不是书画的外行而是里手。
我们在年轻时期,分不清艺术怎样,现实怎样,认为既然诗人都说了古人书“信着全无是处”,还读它干嘛?这不仅是为不读书、怕读书找的借口,更是想在无佛处称尊、自我作古,说这就是少年轻狂并不为过。
其实,我们每个人骨子里的叛逆都是与生俱来的,恐怕细想一下谁都不会否认。怀疑一切,否认一切,形而上地说一点儿没错儿,可在这精神上面加上一个“盲目”,那可就是狂妄了。这个世界好比是一个运行有序的机器,随便改动任何一个机件,恐怕就没法儿运转了。我们可以尽管怀疑、尽管否认,这是一种求索的精神,但在澄清道理之后,“怀疑”“否认”这一切也就烟消云散了。
其实,否定“古人书”的问题,是极其不科学的。好些东西并不是可以完全通过感觉认知的,还是要依赖书本,还是要通过文献著录搞清楚历史上陈留的一些问题。《石渠宝笈》只是书画著录书,观者应该在于会用。这就好比《淳化秘阁法帖》,编著者王著因为书学不深,每每令伪迹混入其中,标题亦存错讹,但《淳化秘阁法帖》并未因此而泯灭光芒,特别是《阁帖》中留存的古人法书,赖此而流布于后世,功甚大焉。嗣后,到了清代王澍始有《淳化阁帖考证》一书行世,将原帖中存在的伪误依托者,一一考订翔实。之后,《淳化秘阁法帖》并未因此而“名誉扫地”,相反,却被人们尊奉为“法帖之祖”。对于流传于今的《石渠宝笈》,我们不应该因为它的某点错误,便要“连根铲大王”。它已经成为历史,作用也就自然形成,我们便要理所当然地予以尊重,更何况它对于古书画的研究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篇9
隶书兴起于战国,至东汉中期成熟,东汉晚期鼎盛,魏晋以后衰落。到了唐代,隶书曾有过短暂的振兴,清代碑学兴起之后,篆书、隶书进入复兴。总的来说,隶书以汉魏之风骨,古韵幽幽。
赵永争擅写古隶,沿袭战国时期的秦国以及秦朝所使用的介于篆书与隶书之间的书法体,赵永争的书法把那个时候的书写情况加入现代意识,却又真实地反映书写出来,古朴悠扬。人们在出土的简牍中可以找寻到汉字隶变的早期阶段,也是赵永争书法的原型映像。出土于四川青川的青川木牍、出土于湖北云梦的睡虎地秦简、出土于湖北里耶的秦简,皆可寻觅到赵永争的隶变。与当代很多专工于隶书的书法家不同的是赵永争隶书中的篆法,是篆法隶势,尚还保留着篆书圆笔中锋的痕迹。
但是,赵永争也是一个严习隶法的人。赵永争的作品气势宽博、方劲雄伟、挺峻流丽而又清劲秀逸,得《礼器碑》《孔庙碑》《曹全碑》之真传。观赵永争的作品,用笔瘦劲挺拔,于端庄雅丽中透露着雄健刚强的品格。似乎是《礼器碑》,随笔画多少而变,长短大小、开合聚散,富于变化,纵横跌宕、烂漫多姿。似乎是《孔庙碑》,紧密而宽绰,中必紧聚,左右展开,横画甚长,于峻拔流畅中显露宏博之趣味,以风神逸宕而引人入胜。似乎是《曹全碑》,用笔干净、超尘拔俗,舒畅的横典雅之至。
大家知道,无论是战国,还是秦汉,隶书都较为醇厚。但是唐以后的隶书,则更加工整秀美,更加增添了情意。书法始终是表情达意的东西,为文如为人。写字写得颇似名家却并无神韵和高古的气质,停留在形似上的“学生”大家常见。但是,书法家始终是需要点情怀,需要“此中有深意”,需要“不着一字尽显风流”。虽然并没有见过赵永争,但是他的作品还是颇有些高古,严谨而有情致。让人想到了韩则木、蔡有邻、史惟则、李潮这唐隶四大家。赵永争的书法兼取蔡有邻和史惟则之长。窦蒙在《述书赋》中称:“有邻善八分,始拙弱,至天宝间,遂至精妙。”宋代的陈思在《书小史》中称史惟则是“迫近钟书。发笔方广,字形俊美亦为时重。又善篆籀,飞白。”
赵永争不单擅长于隶书,他被称作是多体字的书法家,他的隶、楷、草、行都写得别具一格。赵永争的多体艺师还是源起于隶书。大家都知道,汉代以后楷书兴起,隶书随之衰落。虽然唐代一度兴盛,但与唐太宗对隶书的偏爱有关,隶书并无新意,始终是偏平直古板了些,也不适应当时的时移世易。直到清代碑学的兴起,隶书才迎来了真正的复兴。“篆宗先秦、隶宗汉代、楷宗晋魏”是碑学兴起的标志,也是篆隶复兴的根本原因。
赵永争潜心摹碑数十载,追溯其根源,得到古人的精髓,却新鲜活泼。他的隶书从汉碑中走出来,建构的结构十分紧密,笔力有骨劲,秀美之中不失磅礴。这样将金石之气与现代气息结合起来,不单单在赵永争的隶书。他的楷书、草书、行书也是一样,气势雄浑,格调高雅,章法严谨,却又是不落时代的。书法毕竟是一件需要抛弃名利,潜心很久的事。重复一千次、一万次,于是成了大师。
篇10
中国汉字,源远流长,历史悠久,字形美观大方,棱角分明。小学低段孩子,需要教师多多引导,方能认清字形,学到一些提高写字技巧的有效方法。在“学习———实践———总结”的过程中,提高写字的能力。因此,在课题研究的过程中,我只就写字习惯的养成、方法与技巧,轻浅谈之,与同仁商榷。
第一、激趣法。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也是最大的动力!”任何一种技能的学习与获得,都离不开兴趣。兴趣是学生能持之以恒写字的动力。对小学生来说,写字相对乏味,那怎样才能激起学生的写字兴趣呢?A、故事激趣法。根据学生喜欢听故事的特点,给学生讲古代书法家的故事。他们勤学苦练、献身书法艺术的精神感染学生,激发写字兴趣。比如王羲之几年如一日,一池清水变墨池的故事;唐代欧阳询坐卧于石碑前临摹比划三天三夜的故事;苏轼故居“墨池”的来历;宋黄庭坚“观浆悟笔法”的故事;唐郑虔“以柿叶练字”的故事;颜真卿拜师等感人的故事。从而让学生了解热爱祖国古老的书法艺术,更激发了学生立志写好字的愿望和兴趣。正所谓“有志者事竟成”,“趣无味者无所成”,趣从心生,故能坚持到底把字写好,写得不停不休。B、比较激趣法。自我比较、小组比较、全班比较、年级比较、全校性比较,针对儿童好胜心强,让他们互比互学,取长补短、相得益彰,保持对写字的趣味感。C、榜样激趣法。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在学生中立榜样,让他们起带头作用,起到“抓榜样,带全部”的作用。另外作为一名语文教师,自己就是最好的榜样,时刻用自己的写字习惯和书法作品与学生交流比评,让学生兴味无穷,你追我赶,生动活泼地把字写好。D、评价激趣法。批改作业灵活多样,符号变化多端,让学生赏心悦目,激发兴趣,多表扬少批评,善意幽默的“谎言”是激发学习兴趣的一幅良药。只要能“骗”得孩子们高兴,“骗”得孩子们一手好字,何乐而不为呢?E、活动激趣法。定期举办书法比赛、书法展评,让学生有一个展示自己的舞台。只有亮出自己,才能被人欣赏。定期展示学生的作业、试卷、练习册、书法等,推出“小小书法家”。利用各种节日举办不同的活动,让学生才华尽展,体验成功的快乐,激发写好字、练书法的热情和兴趣。
第二、在练字上下功夫。
“只要功夫深,提杵磨成针。”要想写好字,有兴趣固然重要,但下苦功夫也不可缺少,万事贵在坚持到底。“锲而不舍,金石可镂,锲而舍之,朽木不折。”如果要把写字进行到底,还必须做到“三法”———A、练“眼”法,看字。仔细观察字的结构,体会字的姿态韵味(高低、宽窄、斜正等),从整体到局部(笔画、位置、长短、角度的变化等),做到“胸有成字”,达到“意在笔先行”,写起字来就得心应手,不会出错。B、练“手”法。注意“三个一”的写字习惯,让学生背诵“三个一”,边背边做,师巡查指导。学生临写、仿写时,握稳笔,找准落笔点,行笔时,注意手的力度,轻重适中,长细时轻,短粗笔重,把握好提收顿笔时手的握笔方法,这样的手法字形美观方正,令人心悦之意。C、练“心”法。写好字后要用心总结,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见到形近字时,写得正确、姿态优美,掌握了心法,就能达到精益求精,事半功倍的效果。另外,练字还要做到“三结合”,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课内外结合,专练与平时结合,学用结合,让学生懂得“提笔就是练字”,时刻把写字方法和技巧运用于写字中,同时要严格要求学生,“教不严,师之惰”,让学生自由书法,办手抄报、板报等,长期坚持下去,学生的字一定会写得端正匀称、整齐美观、大方整洁,注意要循序渐进,不能急于求成。
只有达到“受人之鱼,不如授人以渔”的境界,学生的良好习惯才会养成,写字技巧才会提高。写字来源于生活,让之回到生活中去,增强自立自信、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一笔一画写字,堂堂正正做人”,以达到字如其人之境界。下面是我在课题研究的过程中总结出来的《写字歌》以同仁共勉。
写字歌
炎黄子孙古老文明历史悠久
汉字书写字如其人堂堂正正
身要坐直纸张方正笔杆拿稳
头正脚平运力均匀方能成字
心平气和态度认真持之以恒
三个一好眼书一尺手笔一寸
胸桌一拳横平竖直撇开捺放
点有多样勾提放正顿收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