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越时空的爱恋范文
时间:2023-03-16 12:45:5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超越时空的爱恋,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中国与韩国同样属于亚洲文化圈,且二者的传统文化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同时,中、韩穿越剧二者具有较大程度上的相似性,但同时有很多的不同之处。本文尝试着对于中韩穿越剧艺术特征进行简要的分析和比较。
一、类同的穿越模式与形式
穿越时间、空间是人类的一种存在方式,不管是个体,还是人类存在,都是在追忆历史与源头中完成自我理解与自我认同,从而确认自己的身份。过去的历史故事在现代人眼中,好似被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似有似无。因此,人们对于历史总是充满着好奇心和窥探欲。时间机器是现今人类仍然无法打破的禁律,人类无法超越时空。正如古时人们对于月亮的向往“嫦娥奔月”神话正是人类借助想象力为自己插上了飞翔的翅膀。穿越影视剧正是一部时光机器,它可以实现人类自由穿梭于过去、现在和未来的梦想。中国与韩国虽说语言文化有所差异,但是穿越的模式与方法却大多相似。
1.穿越模式。
(1)现代穿越到古代:中国的穿越剧里多为现代人穿越回古代的故事《寻秦记》《神话》《古今大战秦俑情》与秦朝有夫《九五之尊》《宫锁心玉》《宫锁珠帘》《步步惊心》等皆与清朝有关。而早期的《穿越时空的爱恋》则是明朝,讲诉的是“靖难之变”历史故事。韩国穿越剧中从现代穿越回古代,主要是朝鲜时代《仁医》外科医生陈赫后在与患者争执时不慎跌下楼,穿越到1860年的朝鲜时代。
(2)古代人穿越到现代《九五之尊》,清朝的雍正与刺杀他的吕四娘在船上打斗之际,天象突变,二人被卷入漩涡中,穿越到了21世纪的香港。韩剧《屋塔房世子》中朝鲜王世子李悟与三位臣子在调查世子殡的死因时,因意外穿越300年的时空,来到了21世纪首尔朴荷住的屋塔房里。《仁显王后的男人》的金鹏道同样来自于朝鲜时代,在现代遇到了自己真心相爱的女子。
2.穿越形式。
借助器物媒介:《神话》的穿越器物是虎形吊坠和宝盒《穿越时空的爱恋》则是梦游仙枕遇上十三颗行星排成一线的一刻《宫锁心玉》,晴川通过古树和古井穿越于现代与古代《屋塔房世子》李悟纵马飞跃遇到圆月,穿越到现代。
意外:《步步惊心》中,若曦触电被送至清朝《仁医》陈赫与病人争执,意外坠楼,穿越回到朝鲜时代。
符咒或高科技:《寻秦记》中项少龙利用高科技穿越到了秦朝《仁显王后的男人》中,金鹏道利用符咒多次穿越与朝鲜和韩国之间。
二、单元时空与多元时空交错叙事结构
穿越意味着时空之间的界限是可以被打破的,历史和现实这两个原本不可能并存的时空,通过“穿越”被连接起来。交错的时空、现代文明与传统文化之间相互碰撞,给予编剧者无尽的想象和制作空间。多种元素的聚集,再现的历史情景和缠绵悱恻的浪漫爱情,吸引了越来越多的观众。
1.单元时空叙事结构。
中国式穿越剧在剧情设置上多是主角因为某种方式从现代这一时空穿越至古代另一时空,进入某一朝代。亲身经历已经尘埃落定的历史生活,并且卷入感情纠葛中。在这样一部穿越剧中,只是在开头和结尾出现在现代时空的生活场景,重点放在穿越者穿越后生活的时空。如《宫锁心玉》,讲述的是现代女子洛晴川在订婚仪式上为了追一幅被风吹走的清装美人图而跑至一座神秘树林中,美人图到手的一刹那却脚下一空,跌入时空隧道并穿越到清朝。在清朝被卷入风云诡辩的宫廷生活,并且陷入四阿哥和八阿哥之间的皇位争夺战及爱情之电《宫锁珠帘》《步步惊心》等都属于单元时空叙事结构。
2.多元时空交错叙事结构。
韩国的穿越剧多采用的是多元时空交错的叙事结构,在古人穿越到现代《仁显王后的男人》中,生活在朝鲜肃宗年代的状元书生金鹏道,因党派之争家族被灭。王上怜惜他的才华将其留下,后遭人刺杀凭借一纸“符咒”穿越到现代的首尔。不同于其他穿越剧中的单向次的时空转换《仁显王后的男人》中金鹏道用一张“护身符咒”完成了多元时空的自由转换,现代与古代场景的随意转化,完美地构成了整部剧的叙事结梅《仁医》所讲述的是外科医生陈赫因为不愿救治在工地受伤的病人与女友美娜发生争执,美娜伤心离去后遇到车祸昏迷不醒。经历这一变故的陈赫在与病人的争夺中意外坠楼后穿越至朝鲜时代,在那里他遇见了与美娜相貌相同的英莱。整部剧的大背景是皇位争夺战中紧张的政治环境,揪人心魄的医治过程,让观众的心随着主角的经历,上下起伏。陈赫身处150年前的朝鲜时空,面对与女友相同面貌的英莱,无比牵挂昏迷中的美娜,而花魁春红的奇怪行径更是让他迷惑。春红知道他的来历,也知道美娜的处境,她告诉陈赫美娜已经死了。因为她在13岁时因坠落悬崖,穿越至现代韩国,她听到的是美娜已经死了。至此,朝鲜时空、现代韩国时空、13岁小春红所处的医院与成年花魁春红,在此交错,完成了整部剧的叙事结构。
三、错综复杂与模式化的人物关系
不论是中国还是韩国的穿越剧中,走的都是俊男加美女模式。而关于剧中的人物设置,中国表现为错综复杂的关系模式,韩国则是模式化的双生双旦的人物模式。
1.错综复杂的人物关系。
中国的穿越剧中人物关系较为复杂,女主角、男主角并不是一开始就确定了关系,他们往往经历了曲折的过程才能在一起。女主角从异世而来,带着不同于传统女性的思想和才智而来“男女平等”“一世一双人”的思想观念,给各位身处于“以夫为天”“三从四德”的男子们耳目一新的感觉。他们为她的独特所吸引,为她的聪明才智所倾倒。因此“好女众男求”的现象,屡见不鲜;而同样优秀的男主角,受到很多女子的喜爱。如《步步惊心》中的若曦《宫锁心玉》的晴川,《宫锁珠帘》中的怜儿,皆是受到众位阿哥的青睐。这就导致了剧中人物关系的复杂性。
2.模式化的人物关系。
韩国穿越剧延续了偶像剧的人物关系设置,即男一号喜欢女一号,男二号也喜欢女一号,而女二号又喜欢男一号,女一号却始终与男一号互相喜欢。这是一种双生双旦的人物模式。就算是在不同的时空,他们之间的关系模式依然没有变。
如《屋塔王世子》中,世子殡、世子、妹妹之间的关系,就算穿越到现代也同样未曾改变。时空转换了,人物的性格、品质,彼此之间的关系却没有变。再比如《仁显王后的男人》中金鹏道为保护中宫娘娘仁显王后而穿越。正巧碰上出演仁显王后的崔茵珍,二者之间产生了跨越时空的爱情。对于金鹏道而言,崔茵珍就是他豁出性命也想保护的“王后”。
四、庄重严肃与清新淡雅的美学风格
作为一种艺术作品,中国和韩国穿越剧在整体上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美学品格,中国穿越剧主要表现为庄严严肃,而韩国穿越剧电视剧则是清新淡雅。
1.庄重严肃的美学风格。
中国作为具有五千年文明的国家,有着自己的传统文化,其中占据主流和大统的是儒家文化。儒家文化即可称之为“礼乐”文化《论语·颜渊》“齐景公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日: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公日:善哉!信如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虽有粟,吾得而食诸?”就是对于“礼”最好的阐释。中国注重不可逾越的等级制度,要求凡事以大局为重,虽然说现代社会提倡自由平等,但是这种深入骨髓的儒家文化已经深深刻入了我们的骨血里。中国穿越剧多数是由现代穿越入古代,首先就确定了整部剧的大背景是古代,整个画面所呈现的就是庄严的皇城、礼制森严的古代社会图景。尽管女主角由现代社会穿越而来,带着现代新思想而来,却只能入乡随俗。如《步步惊心》,整部居}l所处的背景就是清朝,故事的场景就设置在京城,天子脚下。如此一开始就会给人一种压抑的感觉,就算是有着轻松愉快也只是短暂的,更何况剧情随着众皇子夺嫡之战,更加严肃。剧中的衣食住行皆有规制,稍有差池便是大错。所以,中国穿越剧主要呈现出庄重严肃的美学风格。
2.清新淡雅的美学风格。
篇2
??我不知道这些日子是怎么走过来的,只知道明媚的阳光也不能让日渐麻木的心复苏,我仆伏在地,希翼着那可怕的咒语把我辗压成尘。
??后悔着我的任性,我用冷漠冻结眼泪,化冰,成河,并以此为渡,遥望彼岸——你的故乡。
??只是,从一开始,你便没有想过要带我进入你的世界,始终,我的眼前被一片溥雾笼罩着,那株试图舒展伸立的荷莲,终只能在梵音中静守着一片并不安份的宁静。它只想静静地嗅着你的气息,栖息在那溥雾轻绕的蓝色水域里,为你轻展歌喉,为你曼妙舞姿……而这一切,仅仅只是为你!!!
??
??二、
??你,一直居于彼岸,静立于繁花之中,嬉戏于尘世之外,明亮深邃的眼神四处追逐,你在找寻,找寻那个能令你内心深处涌动激情的人。
??还记得吗?我们的相遇。
??那是个被漫山枫叶染红的秋日,我们相向而行,在擦肩的那刻我们回眸凝视彼此。只一瞬,便已成就了一份超越时空的传奇,一场刻骨铭心的爱恋。
??你说:“我,是一尾深藏在水底的鱼,而你,却是一株在水中摇曳的清荷,我们必定在前世有约,今生,我是专为等你而来的。”
??彼时,时光已然跃过寒冬,阔步步入百花齐放的春天。
??彼时,你轻轻地牵起我的手,带我进入一个精妙绝伦的世界,在那个桃蕊初绽的三月,你将我轻拥入怀,说:“你是我的最爱,我的唯一,我要让你成为这个世界上最幸福快乐的女人,我要爱你今生到永远”。
??
??三、
??我沉迷于这份超越时间与空间的感情,在那桃花满园、百花争艳的时候。
??我清楚地知道,美丽只是一瞬,繁华只是一时,世俗的冷酷终将湮灭诗意的激情,然,我却仍紧握着那世上最娇艳鬼魅的——罂栗,直至上瘾、沉溺,欲罢不能。
??试图紧紧追随着你,只是,我忘了,你是一条在深海里不停游戈的鱼,你能为我停留,而我,终只能静守着那片属于自己的小小天空。哪怕是拼却一生,也无法追随你,一如我无法捞起那轮滑入荷塘中的瘦月。
??始知,在这凡尘世界里,一切早已有宿命注定。
??
??四、
??在这场感情的纠缠与救赎中,我找不到那泅心的出口。
??“你知道吗?我只是一株无法挪动的清荷,无法陪伴你畅游海洋。因为害怕失去你,所以我的快乐里也注满了忧伤。我知,是你对我的爱及我的自私牵绊了你前行的脚步,其实,在这个世界里,将有更为广阔的海洋任你畅游,我,不能因为爱你而牵绊你一生。”
??此时,天空已纷纷扬扬地飘起了细雨,可我已无法汲取雨露来滋润已近干涸的心。
??凋谢,已成必然。
??但,我是快乐的,因为,你一直住在我心里,从未曾离开半步。
篇3
论文摘要:本文从以下三个方面论述巴赫金小说时空体理论的诗学特征。一、概述了巴赫金对小说时空体的历史发展情况的研究,揭示了巴赫金时空观的艺术功能转变。二、从体裁诗学的角度论述了时空体的理论核心及其对复调小说类型的形成意义:时空的有机融合孕育了对话情境,使对话成为可能。而对话特征正是复调小说的核心。三、从文化诗学的视角彰显出复调小说时空体的文化精神。时空渗入人的心灵,是人的存在的理想家园。
西方哲学史上对时空的考察源远流长。“如果说柏拉图是第一个致力于空间本身专门研究的古希腊哲学家的话,那么亚里士多德就是第一个系统地研究了几乎全部时空问题,并从多方面进行细致分析和论证的伟大学者。康德在《纯粹理性批判》中,把时空界定为任何认识所必不可少的形式。在文学领域中,也有很多理论家对作品中的时空因素做过分析。马雅可夫斯基在《怎样写诗》一文中就提出了“时间的空间化”概念,相似的理论在什克洛夫斯基的《散文理论》中也有体现,但这里的时空考察仍只停留在作品外在环境的设置及情节结构的形式功能上。巴赫金则开始了一种全新的艺术时空观,主要表现在小说时空体理论的提出和阐析。时空体这一概念是巴赫金从爱因斯坦的相对论中引用而来,借用到文学理论中是一个比喻,表示时间和空间的不可分割性,是巴赫金时空观的集中体现。巴赫金在其着作中对时空体并没有做明确的定义界定,而是把它放在欧洲小说历史的发展过程中,在各种小说类型中的具体体现中加以阐释。“文学中已经艺术地把握了的时间关系和空间关系相互间的重要联系,我们将称之为时空体。”简单来说,“时空体,即每种文学体裁内部时空两方面的一切特征”。时空体这一概念的出现,使得艺术作品中的时空性质、功能发生了重大转变:“在文学里,时空体具有一种基本的类别意义。可以直接了当地说,体裁和体裁类别恰是由时空体决定的。本文试图通过对巴赫金小说时空体理论的分析,来揭示其诗学特征及其中蕴含的文化精神。
巴赫金认为,时空体并不是一个静态的概念,而是一种动态的艺术因素。文学对时空体的艺术把握是一个复杂的、若断若续的过程。不同阶段的文学发展过程中的时空体体现出不同的内涵和艺术特征。而每一种艺术时空体的形成是建立在先前文学时空体的发展基础之上,同时又对后来者产生影响。巴赫金从历史诗学的角度揭示了欧洲小说发展过程各种艺术时空体的生成演变。其中对复调小说时空体产生重大影响的有三个阶段,他们为后来的复调小说的时空体奠定了历史基础。
第一阶段是在古希腊罗马传奇小说中。这类小说熔铸了各类文体的杂体成份,但却形成了一个新的独具特色的小说时空体—“传奇时间中的他人世界”。它有几个特征:首先,这类小说情节展开的出发点是男女主人公的初遇和互相爱恋之情的突然爆发,情节的终点是他们圆满地完婚。在主人公传奇时间的这两点之间,所有展开的情节对主人公的生活和性格不发生任何影响,是纯粹的空白。第二,传奇中的“偶然”、“机遇时间”虽经常被运用,但它们只是非理性力量干预人类生活的一种特殊的时间,全部主动性都掌握在神秘力量手中,而不在主人公的手里。第三,古希腊罗马小说中的时空体体现出一种可离散性。博大的小说世界完全是抽象的东西,取决于某一时空体里偶然的同时性与共时性。因此,一切故事在这里都具移易性,时间序列可以移易,空间上也可以改变地方。如巴比伦发生的事,也可以出现在埃及或拜占庭,反之亦然。很显然,这一文学类型中的时空体还处于一个初级阶段,时间和空间的联系,可以说不是有机的联系,而纯粹是技术上(也是机械的)联系。正如巴赫金所说:“希腊小说的时空体,在各种大型的小说时空体中是最为抽象的。
中世纪的文学中以但丁的《神曲》艺术成就最高。而其中的时空体也有了自己鲜明的特色。这主要表现在作品中把整个世界作为一个共时世界来观察。“只有在完全共时的情况下,或者在超越时间的情况下,才能够揭示出过去、现在、将来一切事物的真正意义。在但丁的作品中,一切在现实中被时间分割开的东西,都在作品设置的“幻境”中被聚合在完全的共时性里。在《神曲》中,但丁绘制了一个栩栩如生的世界图景,三个世界纵向运动:地狱、炼狱、天堂。这一纵向世界的时间逻辑,就是万物的完全共时性。正是在这种共时世界中,纷繁复杂的各种矛盾得到了集中体现。
时空体在拉伯雷的小说中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巴赫金认为,首先,拉伯雷时空体是建立在民间时间的基础上。民间时间是一种集体的时间、劳动的时间、向往未来的时间。“这个时间具有深刻的空间性和具体性。它没有脱离大地和自然。在这种民间时间里,个人的生活还没有从公共的集体生活中分离开。任何个人的日常生活的成份,如饮食、死亡、诞生都是公共的事情,是“历史性”的事件,其中渗透着丰富的世界感受。其次,拉伯雷作品中的时空体来自民间文化中的狂欢节的时间感受。巴赫金指出,狂欢节是“真正的时间节日,不断生成、交替和更新的节日”。这种时间感受生成了一个极具特色的时空体—边缘时空。在这个时空体中,成长着许许多多不断变更的事物,它具有两重性的特征如生与死、旧与新等等。正是这种边缘性的时空体实现了人物的思想成长与发展。第三,拉伯雷时空体洋溢着追求美好的激情。在拉伯雷的作品中,时空的价值同描写的时空规模成正比。即一切好的有价值的东西,尽可能扩展在时空中,一切坏的无价值的东西被摒弃。这就摆脱了封建宗教文学中现实时空总被描绘成庸庸碌碌的浮生和罪恶的本源这一说法,从而也就摆脱了官方教会所宣扬的追求彼岸性,对现实世界做象征式的理解。
巴赫金对从古希腊小说到但丁作品再到拉伯雷作品中时空体发展的理论揭示有着重要意义,即使艺术作品中的时空概念从外在性、构成性的文学形式范畴转化为内在性、具有价值品性的文学功能范畴。在巴赫金看来,古希腊小说中的时空体还只是对小说的情节构成起着连接作用,且这种构成归之于时空的偶然性,并未真正进人人物形象创造中,是独立于人物思想性、性格之外的东西,时空与人漠然而隔。但丁作品中的时空体则展现了丰富复杂的社会矛盾,每个人物都被置身于这一矛盾中。这里的时空已有别于日常生活中琐碎的时空形态和一般作品中的情节组织形式,它体现了作者感受世界的艺术观察方式。尤其是在完全共时和共存的断面上揭示充满矛盾的丰富世界这一特征在后来的文学创作中不断被人尝试,但“这类尝试在但丁之后做得最深刻而一贯的,要数陀思妥耶夫斯基。’叨玲姆到了拉伯雷这儿,已完全没有了但丁时空体中的那种象征意味与宗教神秘色彩,时空体已完全贯注了生命的鲜活性。时空已完圣参与到人们感受世界、体验世界的活动中。巴赫金从历史诗学的研究角度,把时空体在不同阶段的纵向演变看成是时空体不断走向成熟的过程。很显然,这种论述包含着巴赫金对时空体的艺术价值判断,即优秀的、成熟的小说时空体应是进人作品人物思想性格的塑造过程中且体现作者观察世界的的艺术思维方式。在巴赫金看来,时空体艺术发展的最高峰就是出现在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复调小说中。
巴赫金复调诗学是建立在他对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小说分析基础上。巴赫金认为陀氏的小说是一种新型的小说类型—复调小说。复调小说的基本特征是“对话”,“在陀思妥耶夫斯基长篇小说中,一切莫不都归结于对话,归结于对话式的对立,这是一切的中心。一切都是手段,对话才是目的。对话如何产生?在巴赫金看来,正是时空体的运用促使了陀氏小说中对话的形成。在陀氏的小说中,时空体最大的特征就是时间和空间的有机融合,即时间的空间化、空间的时间化的艺术处理。这一特征不但产生了对话,形成复调小说的体裁基础,而且生发出一种狂欢色彩,成为一种狂欢化的时空。
篇4
尊敬的老师:
您好!
对不起,因为检讨早上我迟到了,虽然没被扣分,但您已一而再,再而三地跟我们说过上课铃响时就要到教室,但我还是迟到了,我在这里郑重地向你道歉,跟您说声对不起,但我迟到是有原因的,绝对不是无缘无故就迟到,也不是因为偷懒早上晚起而迟到的,您听我慢慢向您解释。
因为我昨天晚上请假回家,因为家里没人,妈妈有事不在家,只好我煮饭给爷爷和曾祖母吃,等我洗脸、刷牙,吃完饭后,已经很晚了,我拿起书包就飞奔到学校,到宿舍时听他们说今天市里要来检查,床铺上只能放被子,不能放其他东西,生管说如果收拾不好的话,要扣比平常双倍的分,可我的床铺很乱,没办法,我只好发挥牺牲小我,顾全大局的精神,(宁可迟到,也要把床铺整理好,不让班级被扣分)。等我把被子叠好,东西收拾好的时候,忽然,旁边一个人说今天是轮到我值日。Oh, my god!这消息对我来说,犹如晴天霹雳,地上非常脏,这叫我怎么扫呢?我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把地扫干净,我正要去倒垃圾,那无情的铃声响了,我马上以百分之零点零零零零一秒跑向垃圾池,倒完垃圾,我马上跑到教室里,正如你所料,那抠门到不行的李超兵已把我的名字记起来了,你说世界上咋有这么抠门的人呢?真系滴。
老师,对不起,我没听您的话,还是迟到了,我感到深深地自责,十分的愧疚,没有把你的话放在耳边,实在是对不起。Im awfully sorry。我以后再也不会迟到了。(因为写检讨书好痛苦,绞尽脑汁才挤出这几句话。)请相信我,believe me。
检讨书(二)
敬爱的班主任:
您好!
篇5
关键词:空白 《一朵红红的玫瑰》 意境
在西方文论和中国古典美学对“空白”概念均有大量探究,前者侧重于文学作品,体现在具体的、有限的“召唤结构”,而后者中的“空白”可适用于如绘画、建筑、书法、诗歌、小说、戏剧等各种艺术行式,意在追求抽象的、无限的意蕴。若能把二者结合起来,空白概念则会更加全面具体。由此,在对中西“空白”的理解基础上,结合中西的具体与抽象、有限与无限进行探析“空白”观的具体内涵,从而更好地全面认识“空白”的内涵与意义。
一、“空白”观探析
“空白”概念于20世纪60年代由波兰哲学家、现象学美学家罗曼・英伽登首次提出,认为作品是一个充满了未定点与空白的图示化结构,作品的现实化需要读者在阅读中对这些未定点和空白进行填补。后有姚斯和伊瑟尔在接受美学中对空白概念的充实,尤其伊瑟尔在其《文本的召唤结构》提出:文本中意义空白与未定性是连接创作意识与接收意识的桥梁,能促使读者在阅读中赋予文本的未定之处以确定的含义,填补文本中的意义空白。作品的未定性和意义空白促使读者去寻找作品的意义,从而赋予他参与作品意义构成的权利。[1]西方空白概念以具体、有限的形式体现于文学作品中,而在中国古典美学中则是以抽象、无限的形式表现空白魅力。从老庄的“有无相生”、“大音希声,大象无形”到魏晋玄学派的“得象而忘言,得意而忘象”,以及后来禅宗思想中的“坐忘”、“顿悟”等形成和推动了中国古典美学中的“空白”理论,形成无限意境之美。
基于对中西空白概念的理解,从文学活动中的宇宙、作者、作品和读者四元素出发,融合中西“空白”的具体与抽象、有限与无限,形成作者的化虚为实、作品的以实生虚和读者的虚实结合三个无限循环有机体,统一体现“空白”理论在创作、作品和读者接受这一完整活动的作用与内涵,最终达到“空纳万境”之境界,并融入浩瀚的宇宙。反过来,宇宙影响作者,产生新一轮的作者的化虚为实、作品的以实生虚和读者的虚实结合,如此循环下去,从而形成了开放的、无限的、永恒的“空白”。以下分别从作者的化虚为实、作品的以实生虚和作者的虚实结合具体阐释“空白”观,并以《一朵红红的玫瑰》为例进行论证分析。
二、作者:化虚为实
作者即艺术作品的创作者,亦可称为小说作家、绘画画家、电影创作家、诗人、建筑师、乐曲家等等。他们观察整个宇宙世界,把对生活与社会抽象的感知与思想以文字、图画、电影画面、诗歌、建筑、音乐等各种具体艺术表现形式表达出来。换言之,宇宙中不可捉摸的抽象概念,即“空白”的体现方式――“虚”,通过作者以具体的艺术形式物化到了艺术作品之中。[2]如李安拍摄的《少年派的奇幻漂流》、齐白石的《虾》、李商隐的《锦瑟》、庄生梦蝶等等各种艺术的产生,由此形成“空白”观第一步的化虚为实。
《一朵红红的玫瑰》的化虚为实主要体现在诗人罗伯特・彭斯把其对爱情和人生的抽象理解,物化到具体的、可观的诗歌里,具体表现在诗歌结构和韵律两个方面。首先,结构上采用常见的缩进式英诗排列形式,即逢双行缩进,既以具体结构形式产生视觉美又在内容上引起读者无限思考。
A Red, Red Rose[3]
by Robert Burns
O, my luve is like a red, red rose,
That’s newly sprung in June.
O, my luve is like a melodie,
That’s sweetly play’d in tune.
As fair art thou, my bonie lass,
So deep in luve am I,
And I will luve thee still, my dear,
Till a’ the seas gang dry.
Till a’ the seas gang dry, my dear,
And the rocks melt wi the sun!
And I will luve thee still, my dear,
While the sands o life shall run.
And fare thee weel, my only luve!
And fare thee weel, a while!
And I will come again, my luve,
Tho it were ten thousand mile!
其次,彭斯的这首诗为抑扬格律,即一个非重读音节加上一个重读音节形成一个音部,前两段的abcb(rose-June-melodie-tune/lass-I-dear-dry)韵式和后两段的abab(dear-sun-dear-run/ luve-while-luve-mile)韵式形成一种交叉韵,读起来朗朗上口,易于吟唱,具有较强的民谣特征,传递了绵绵悠长的感情。
三、作品:以实生虚
作品是形式和内容的统一,是客观和主观的融合。其中,形式和客观是具体、有限的,而内容和主观是抽象和无限的。作者以“实”的艺术形式把抽象的“虚”物化到艺术作品之时,具体的意象和空白就产生了,从而达到“象外之象”、“韵外之致”之境界。具体则以语言、意象和思想感情三个层面传达作品的以实生虚:具体语言的可变性、意象的不确定性和物化作品所投射的思想感情的迥异性,决定了艺术作品在其结构和意义上对接受者的召唤,要求接受者在对艺术作品的审美和体验过程中填补艺术作品中的“空白”。
语言是抽象艺术的具体表达形式,语言形式是多样的,其内涵亦是丰富的,既有概念意义又有联想意义。前者是直观意思,后者则是广泛、多样的内涵意义。在形式上,作者可用倒装、重复、修辞等各种强调方式,《一朵红红的玫瑰》 第一节连用两个语气叹词“啊”(又译作“呵”),传递一种欲言又止的急切表白心意,但又不知如何开口的他激动心境,正如春日娇羞、矜持。两个“red”给人创造无限的浓烈的情感感知环境,使人联想中西各异的红色寓意;rose则是一种浪漫、美丽的花卉,直观传达爱意,又不免让人联想神话中的圣母玛利亚(被称为The Mystical Rose),象征着纯洁、美丽和完美。诗人把爱人比作“红红的玫瑰”(red red rose)、“一只优美的乐曲”(a melodie),读者则可从视觉和听觉上感知想象美丽的爱人正如娇艳的玫瑰花在夏日的清风里摇曳飘荡。[4]
意象则正如司空图之“意象欲出,造化已奇”,王弼亦曾说过:“天象者,出意者也;言者,明象者也。”意象由言、象、意三个方面组成,读者在接触艺术作品时,对其具体的艺术表达形式产生无限的想象空白,即对某种特定形象产生的未定理解,并把此象与自己经历、情感等相融合达到一定的意境。爱情自古以来是永恒的话题,是人类共同的心理诉求,正如此诗的第三节:Till a’the seas gang dry, my dear/And the rocks melt wi the sun!/And I will luve thee still, my dear,/While the sands o life shall run.(纵使大海干涸水流尽/太阳将岩石烧作灰尘/亲爱的,我永远爱你/只要我一息犹存。)通过用大自然的比拟来拓展深化永久的爱,用海洋(sea)比拟源源不断的爱意,用岩石(rock)修饰爱的坚定如磐石,不免与《诗经》之《上邪》达到异曲同工之妙:上邪!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山无棱,江水为竭,冬雷震震,下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所表达的爱意如秋日缠绵且跨越时空,其坚固不变的信念令人感动敬佩。
情感上,具体的艺术形式不仅融合了作者的情感体验与总结,而且给读者创造情感共鸣的空间与空白,王夫之和董仲舒都曾说过“诗无达志”、“诗无达诂”,即在作品的创作和欣赏过程中均留有大量留白供不同读者想象体会,正所谓“一千个读者,一千个哈姆雷特”。《一朵红红的玫瑰》第二节和第三节表达诗人浓烈的爱情信念,最后一节转至爱恋中痛苦的别离: And fare thee weel, my only luve!/And fare thee weel, a while!/And I will come again, my luve,/Tho it were ten thousand mile! (珍重吧,我唯一的爱人/珍重吧,让我们暂时别离/但我定要回来/哪怕千里万里!)为什么要别离?去哪里?离开多久?都不得而知,还好“哪怕千里万里,但我定要回来”,给人一种情感上的抚慰,这里的先抑后扬正如电影“留白”、“断”的蒙太奇表达方法,营造情感上的曲折起伏体验,正如短暂的冬天之后又是美好的春天,唤起人们内心对爱和美好感情的向往与希望。
四、读者:虚实结合
读者是作者和作品的结合点。读者有着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性主体意识,在阅读过程中将自己的生活经历、生命情态投放其中,使作品的未定性得以确定,空白点得以填充,从而使文学的审美价值得以实现。
一方面,物化的“实”的作品和“虚”的读者的结合,使得艺术作品在其结构表现形式上达到具体和抽象的统一。鲁迅曾评论不同读者对《红楼梦》的不同反应:经学家看见《易》,道学家看见,才子看见缠绵,革命家看见排满,流言家看见宫闱秘事。由于读者不同的成长背景、知识积累和情感经历,当不同的、未定的、抽象的读者阅读具体客观的《一朵红红的玫瑰》时,会形成不同的“视野融合”。例如诗歌第一节中的玫瑰和乐曲,表达了爱人清新美好的形象。第二和第三节则叠用动词,栩栩如生地描绘了沉醉在爱情幸福中的欣喜若狂、如痴如醉,超越时空和生死的浓郁情感。而结尾用静态形式表现即将隔开的客观距离,整首诗歌张弛有序,亦动亦静。对于尚未经事的读者来说,则会向往期待此诗中热情奔放的爱情;处于热恋中的读者,或备觉情感深刻共鸣;经历沧海桑田的读者则会回味无穷;看透世事的读者或许会一笑而过。
另一方面,“虚”的作品和“实”的读者的融合,又使艺术作品在其内容上得到有限与无限的统一,从而丰富了接受者再创造和想象的审美空间。“虚”的作品,是指艺术作品中存在着的某种不确定的隐含意义,这些不确定性使读者在阅读过程中遇到许多空白点,从而促使读者去寻找作品的意义。[5]通过语言、意象和情感三个方面表达传递丰富无限的信息与意境。语言魅力在于塑造形象,把爱人塑造成具体可感的玫瑰和乐曲,red,tune,sweetly,rock从视觉、听觉、味觉、触觉等各方面感知想象爱人和爱意。重复强调的“my dear”,“my luve”,“my only luve”则传递强烈的情感,rocks melt wi the sun,thousand miles则是跨越时空的爱恋。读者通过《一朵红红的玫瑰》认识到爱情和人生犹如春、夏、秋、冬四个季节不断循环往复,从而获得对爱情和人生更深刻和全面的体会。
五、结语
这一探析不仅对“空白”的理解开辟了新的视角,而且有助于加深人们对艺术的审美与体验。作者的化虚为实、作品的以实生虚和读者的虚实结合,正如参禅三种境界: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超越对本象的理解,达到质的飞跃。同时,这一“空白”观可以适用于各种艺术形式,如绘画、书法、电影、小说、诗歌等,真正达到“空纳万境”,从而体现“空白”观之精髓。
基金项目:郑州大学西亚斯国际学院2013年度科研一般项目,项目编号:2013KYYB12
参考文献
[1] (德)沃尔夫冈・伊瑟尔.阅读活动――审美反应理论[M].金元浦,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
[2] 李克和,张唯嘉.中西“空白”之比较[J].外国文学研究,2005(1):100-106.
[3] 刘守兰.英美名诗解读[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3.
[4] 李娜.英诗《一朵红红的玫瑰》的文体学分析[J].时代文学,2011(12):107-108.
篇6
论文摘要:屈原的作品表现出了强烈的人格意识。屈原生活在南北文化交流与融合最为频繁活跃的战国中后期,从其作品所表现出来的自我意识、独立意识、圣贤意识、历史意识等思想意识可以明显地看到南北文化的精神特质在屈原身上的体现,战国“士”文化精神以及血缘、家族、宗法观念对屈原人格意识的生成影响颇深。屈原忧国、忧民、忧己的深厚的忧患意识以及他受孔、孟、庄生死观的影响同时又有所超越而做出的对死亡的坚定选择是其人格精神的重要体现。
0引言
屈原能成为世界文化名人,除了其作品具有“惊采绝艳”的艺术魅力之外,还在于他那可以“与日月争光”的人格魅力。综观屈原作品,我们可以明显地感觉到诗人在作品中反复表明的是,面对楚国黑暗的现实,自己将不改初衷,坚持高洁,上下求索,九死不悔。这表现出诗人强烈的人格意识。也许正因为如此,自汉以来,对于屈原人格的研究成为屈学的一大焦点。刘安、司马迁、班固、朱熹、黄文焕、王夫之等古代学者,虽然没有使用“人格”一词来评论屈原,但他们在忠君爱国的道德伦理层面对屈原的性格、气质、品行、能力等所作的高度评价对后世学者在屈原人格方面的研究影响颇深。自1906年王国维先生第一次将西方心理学“人格”概念导入屈原研究以来,现当代学者们多踵武王氏,以人格心理学的理论和方法对屈原人格作深入、细致的微观研究和宏观审视。本文拟在探讨屈原人格意识生成的文化渊源、背景的基础上对屈原的忧患意识、死亡意识作较为细致深入的剖析,以期对屈原人格境界有更为清晰透彻的理解。
1屈原人格意识生成的文化渊源和背景
1.1南北文化的交流与融合对屈原人格意识生成的影响
南方的楚民族与北方中原的华夏民族原本同根共祖,文化亦同源。北方中原文化与南方楚文化的交流最早始于夏商时代,可谓源远流长。屈原生活在南北文化交流与融合最为频繁最为活跃的战国中后期。一方面,“先楚民族是一个具有较强的追求意识、英雄意识和悲剧意识的民族,他们似乎从不甘于现状,有着百折不挠、至死也不放弃斗争的精神,并且甘心情愿将生命献祭于一种自己所追求的事业。屈原的人格、精神正是在楚民族这种深厚的文化土壤中培植起来的;另一方面,屈原人格精神的形成与完善同时也受到了中原文化精神尤其是儒家文化精神的影响。我们从其作品中体现出来的以下四个方面的思想意识便可以看到南北文化的精神特质在屈原身上的体现。
1.1.1强烈的自我意识
自我意识是一个人对自己的认识和评价,包括对自己心理倾向、个性心理特征和心理过程的认识与评价。屈原是一个自我意识非常强烈的人。在《离骚》中诗人自述:“摄提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名余日正则兮,字余日灵均”,表明他坚信自己有天地神灵所赋予的“内美”;在此基础上,诗人表示要不断加强修养,保持高洁:“民生各有所乐兮,余独好修以为常”,这是诗人对自我才能、品质的高度自信;《怀沙》中诗人说自己“怀质抱情,独无匹兮”,表明诗人坚信并认定自己有着“党人”所没有的峻洁美质;为了树立“修名”,实现“美政”,诗人表示要不懈追求:“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离骚》)这表明诗人在自信自我品质与人格的同时已把这种强烈的自我意识融人了现实社会,从而使得这种自我意识因蕴含了社会价值而显得异常崇高伟大。诗人对自己出众的才华和光辉峻洁人格的自信,一方面铸就了他对国家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意识:“乘骐骥以驰骋兮,来吾导夫先路”,“忽奔走以先后兮,及前王之踵武”;另一方面,这种自信也铸就了诗人“独立不迁”“九死不悔”的个性与人格。汉代班固否定屈原高扬个性的精神,认为屈原是“露才扬己”,“责数怀王.怨恶椒兰”,“忿怼不容,沉江而死。实际上,班固的这种否定正好从反面肯定了屈原这种强烈的自我意识。
1.1.2强烈的独立意识
屈原强烈的独立意识仅从诗人在作品中对超时空的梦幻式神游的描写以及描绘这种神游的奇特的艺术思维方式——神话思维就可以看出来。比如,《离骚》中抒情主人公上叩天阍,下求佚女,以及“朝发韧于天津兮,夕余至乎西极”的梦幻式的奇异壮丽的神游;《惜诵》中写登天游历,请厉神占卜,向厉神倾诉,与先贤沟通;《远游》描绘神奇脱俗、宏伟壮阔的远游梦想以抒写诗人内心奔涌翻腾的复杂情感。作品中超时空的梦幻式神游其实都是诗人独立意识在作品中的艺术显现。屈原独立意识的的产生及其表现方式的运用,其源起在于:第一,道家“逍遥”思想的影响。以老、庄为代表的道家把“道”看成是世界万物的根本,他们认为“道”是一个超越现实与时空的无形实体,它“自本自根,未有天地,自古以固存”,所以它能摆脱所有束缚而获得自由与独立。由于庄子的“逍遥”思想在现实生活中不可能实现,于是便有了楚人对神仙以及仙游的向往与追求。屈原与庄子同时稍后,楚人的这种独立自由意识难免会对屈原的思想意识产生一定影响。第二,楚地巫文化的影响。楚地巫风盛行,巫文化氛围浓郁。深受楚地巫文化熏陶的诗人逢时逢地而“降”,却又不期遭遇怨愤痛苦悲怆而又无人可诉无处可诉,于是,诗人在诗歌创作中便运用这种幻化的神话思维方式来抒写心中久郁欲泻的汹涌情绪。正如赵辉先生所言:“诗人抒发这种情感并不是通过人们所熟悉的现实生活中的种种行为方式的描述,而是赋予抒情主人公以神性、仙性,通过他与人神交往所表现出来的与诸神的矛盾关系,来展示这位抒情主人公那复杂的内心世界,抒发作者的现实生活情感。
1.1.3强烈的圣贤意识
《天问》是屈原放逐中的作品。作品中的诸多设问中,既有对于历史兴衰成败原因的探索,也有对人的本质和生命价值的思考,既有对历代许多帝王成败的设问,也有对历代许多圣贤祸福的思索。如“初汤臣挚,后兹承辅;何卒汤官,尊食宗绪”问的是伊尹为汤臣竭忠尽智死后仍受优待的事;“何圣人之一德,卒其异方;梅伯受醢,箕子详狂”问的是圣贤品德相同何以结局有异。可以看出,诗人思考的对象绝大多数是中原各朝的著名历史人物,以及神话传说中的人物,这说明屈原对社会历史、人生价值的探索是在中原文化的历史环境中进行的,他的人生价值观和人格精神是与他对中原历史文化的思索相伴而形成的。《离骚》《九章》等作品也体现出诗人的圣贤意识:“昔三后之纯粹兮,固众芳之所在”,“彼尧舜之耿介兮,既遵道而得路”(《离骚》);“望三五以为像兮,指彭咸以为仪”(《抽思》),尧、舜、汤、禹以及傅说、吕望等都是中原人民心中的圣贤楷模,深受儒家的推崇。屈原在对理想的执着追求中深受他们的鼓舞与激励,把他们的人格当作自己追求的理想人格。
1.1.4强烈的历史意识
在中原民族的历史上也曾有过对鬼神的狂热崇拜,进入春秋战国时代,由于兼并斗争激烈,尽管中原民族还保留着许多巫术礼仪,但绝大部分人尤其是一些开明的政治家、思想家如墨子、苟子等已经清楚地看到了是人而不是鬼神在主宰人类,他们出于对现实的关注而开始把目光转移到了与现实有密切渊源关系的历史,他们以史为鉴,总结历史经验教训,表现出了强烈的历史意识。而南方的楚国因巫风炽热,其历史意识、历史价值观在楚文化中的体现比中原文化相对滞后。在楚国,屈原是真正吸纳中原文化中的历史意识,对历史作出客观审视和理性思辨的思想家、政治家。这在屈原的作品中有充分体现。如,《天问》“追述往古,终之以楚先,以“问”的形式表达了诗人对夏、商、周三代以及先楚历史盛衰的思考,对众多历史人物命运的思考,并通过对历史的深刻反思,流露出对楚国前途的强烈忧患意识。它“是一首咏史性质的的作品”,“是一首‘述往事,思来者’的咏史诗”,又如,在《离骚》中诗人反复表明自己要“法夫前修”,以前代圣贤作为自己的楷模,并借对女委的回答备举历代兴亡之人事,极言后羿、寒浞、过浇之荒,夏禹、商汤、文王、武王之贤能,从正反两方面总结历史经验教训,提出“举贤而授能兮,循绳墨而不颇”的“美政”理想。
1.2战国“士”文化精神对屈原人格意识生成的影响
春秋中叶以后,由于“礼崩乐坏”以及私学的出现,伴随着阶级社会的急剧变革和封建制度的确立,在各阶级、阶层的分化集结过程中逐步派生出了一个阵容庞大、成份复杂的以知识分子为主体的新兴阶层一一“士”阶层。其中的“士”人大都出身卑微,如自称“贱人”的墨子,自述“吾少也贱,故能多鄙事”的孔子,以及“穷巷掘门卷枢之士”苏秦,还有庄子、张仪、申不害等,几乎均属于孟子所说的“无恒产而有恒心者”。也许正是他们“无恒产”的困顿处境激励着他们奋发进取、自立自强,培养了他们强烈的自我意识和进取精神。他们凭借自己的专长,或游说人主,取得卿相之尊,或著书立说,成就一家之言。屈原生活在这样一个“士”文化氛围如此浓厚的时代,“士”人那种“尚志重道”的精神对他人格的形成无疑会产生很大的影响。我们从屈原作品中所展示的“自我”形象可以看到战国“士”人的精神在屈原身上的体现:第一,屈原和战国“士”人一样具有强烈的主体意识和实现自我的进取精神。他满怀强烈的政治激情,对自己的“内美”“修能”高度自信,为实现“美政”理想执着进取,九死不悔。这与战国“士”人的精神一脉相承。第二,屈原有着誓死捍卫人格尊严,宁死也不屈从的峻洁操守。屈原在作品中一再表明自己不同流合污,不与“党人”调和妥协:“宁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也”(《离骚》),这正是孟子“贫贱不能移,富贵不能,威武不能屈”(《孟子·滕文公下》)的坚守在屈原身上的体现。可见,屈原在思想上深受到战国“士”文化精神的感召并形成了其刚强自信、九死不悔的人格节操。第三,在死亡观上,屈原深受孔子、孟子、庄子的影响。首先,孔、孟的死亡观是以道德价值为核心的,这种道德价值主要体现在对于“仁”和“义”的追求上。孔子主张“杀身成仁”,孟子主张“舍生取义”,“仁”“义”的境界是人生最高的理想境界,为达到这种最高境界而导致的死亡,其意义价值深远重大。诗人在作品中对暴君摧残圣贤生命的强烈斥责,对古圣先贤以死殉节的充分肯定,对自己以死殉节的坚定选择,对为国捐躯的死难将士的热情礼赞,以及对于孔、孟所推崇的唐尧、虞舜、商汤、夏禹、周文王、周公等明主贤臣的高度赞赏,这些都显示出,孔、孟的生死观在屈原的内心深处打上了深深的烙印。其次,对于人的生死,庄子一方面倡导以达观淡泊的态度看待生死,主张不悦生,不恶死;另一方面,庄子又主张“齐死生”,重视在精神上超脱生死,追求所谓“逍遥游”,从而达到生死永恒的境界。屈原采用梦幻神游的方式超越死亡,这在一定程度上渗透着庄子“逍遥游”的精神内质。
1.3血缘、家族、宗法观念对屈原人格意识的熏陶和培养
中国古代的宗法制在商代就已基本确立,周代时有了进一步的发展与强化。宗法制实际上是当时人们家族观念强化的产物,而家族观念是以血缘为基础的。可以说,先秦时期中原各诸侯国的政治、经济制度以及道德伦理观念等都是在以血缘关系为基础和纽带的宗法制度基础之上建立起来的,从而导致中原民族浓厚的家族、宗法观念。由于中原文化的渗透与影响,原本也有尊祖意识和家族观念的楚民族在中原民族宗法制的影响下,其宗法观念也逐步形成,只是不如中原民族强烈。据史书记载,楚受封建国是在周成王时,“楚之先祖出自颛项高阳”,“熊绎当周成王之时,举文、武勤劳之后嗣,而封熊绎于楚蛮,封以子男之田,姓芈氏,居丹阳。”屈原从血统、世系上看是“楚之同姓”,属楚公族。屈原年轻时担任楚怀王的“左徒”,并深受怀王信任,这除了诗人本身所具有的出众的德才之外,与他“楚之同姓”的贵族身份是分不开的。屈原也曾任楚国“三间大夫”,其位虽闲散,可楚王让他负责管理昭、屈、景三大王族并教育王族子弟,“三间之职,掌王族三姓,日昭、屈、景。”这也说明了楚王对屈原贵族地位的认可。基于自己这种较为显赫的贵族地位,屈原在《离骚》篇首就宣称自己与楚王是同姓贵族,但诗人的目的不在于炫耀自己血统的高贵,而在于表明自己与楚国的命运是紧紧地连在一起的。很显然,这是屈原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心的体现。正是因为有这样一种对楚国兴衰的强烈使命感和责任心,诗人才会有对黑暗现实的痛心疾首:“怀朕情而不发兮,余焉能忍与此终古”(《离骚》),才会表现出“恐皇舆之败绩”(《离骚》),“恐祸殃之有再”(《惜往日》)这样强烈的忧患意识。
2屈原人格意识的重要体现
屈原作品中体现出了非常强烈的人格意识,独立不迁、上下求索、好修为常、忠君爱国、美政理想、忧国忧民、以死殉国等都是屈原人格精神的重要内涵。对此,学界多有述论。因篇融所限,这里只就屈原忧患意识、死亡意识在作品中的体现作较为深入、透彻的剖析。
2.1忧患意识
忧患意识源于远古时代,最初表现为一种对自然力量无法控制和战胜的恐怖、戒备的心理状态。随着人类社会关系的发展,忧患意识逐步表现为对国家、对民族、对现实政治以及对人自身命运、处境的忧患,进而积淀于民族心理的深层,成为民族文化的一种特性、一种品格、一种传统。“忧患意识乃人类精神开始直接针对事物发生责任感的表现。也即是精神上开始有了人的自觉的表现。因而,从某种意义上说,忧患意识是一种文化精神意识。
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动荡,战争频繁,生灵涂炭,忧患意识已成为了一种普趟的社会意识。屈原便是这一时期忧患意识主体的代表。面对楚国黑暗污浊的现实,诗人内心产生了一种高度的责任感、强烈的危机感和神圣的使命感。综观屈原作品,我们可以发现,在诗人的思想里浸透着浓重的忧患意识。在作品中,诗人的忧患意识主要表现为忧国、忧民、忧己。
2.1.1忧国
一方面,诗人为国君昏庸而忧。“怨灵修之浩荡兮,终不察夫民心”,“余既不难夫离别兮,伤灵修之数化”(《离骚》),“不毕辞而赴渊兮,惜雍君之不识”(《惜往日》),“众鼹蹀而日进兮,美超远而逾迈”(《哀郢》)。另一方面,诗人为“党人”误国而忧。“党人”搬弄是非,颠倒黑白,谗巧离间,嫉贤妒能,蒙蔽君主,致使君王昏庸,“蔽晦君之聪明兮,虚惑误又以欺”,“谅聪不明而蔽壅兮,使谗谀而日得”(《惜往日》)。面对小人误国,国君昏庸,诗人忧心如焚,“恐皇舆之败绩”(《离骚》)。
2.1.2忧民
倾襄王元年,秦击楚,“秦大破楚军,斩首五万,取折十五城而去”,此时,诗人适逢遭逐。诗人随“离散而相失”之民而“遵江夏以流亡”,“上洞庭而下江”。郢都陷落,人民妻离子散,诗人随着流浪的难民,“焉洋洋而为客”。面对郢都陷落,人民流离,诗人腹内如绞,老泪纵横,神思恍惚,“心婵媛而伤怀”,“涕其若霰”,(《哀郢》)。是苦难把诗人和人民紧紧地连在了一起,诗人心中无时不牵挂着苦难的百姓:“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离骚》。朱熹注:“哀此民生遭世多艰也。”)“愿摇起而横奔兮,览民尤以自镇”(《抽思》),“万民之生,各有所错兮”(《怀沙》),“瞻前而顾后兮,相观民之计极”(《离骚》)。此中“民”当指包含诗人在内的民众。
2.1.3忧己
诗人的“忧己”源于“信而见疑,忠而被谤”的处境,诗人的“忧己”有三:第一,得不到国君信任之“忧患”。“荃不察余之中情兮,反信谗而裔怒”,“怨灵修之浩荡兮,终不察乎民心”(《离骚》),“昔君与我诚言兮,日黄昏以为期。羌中道而回畔兮,反既有此他志”(《抽思》),“楫齐扬以容与兮,哀见君而不再得”(《哀郢》),“恐情质之不信兮,故重著以自明”(《惜诵》)。第二,找不到志同道合者之“忧患”。“兰芷变而不芳,荃蕙化而为茅”,诗人为志同道合者的变节痛心疾首:“虽萎绝其亦何伤兮,哀众芳之芜秽”。(《离骚》)第三,孤独无援之“忧患”。“国无人莫我知兮,又何怀乎故都”(《离骚》),“孤子吟而}文泪兮,放子出而不还”(《悲回风》)。诗人“竭忠诚以事君”,换来的却是“反离群而赘肮”(《惜诵》)。多次“求女”,均以失败告终。诗人陷入了孤立无援的境地,“吾独穷困乎此时也”(《离骚》)。
屈原“发愤以抒情”(《惜诵》)。在作品中,诗人以对历史的追述,对现实的揭批,对爱恋失败的咏叹为经,以多种艺术表现手法为纬,采用诗意独白、寓情于景、象征隐喻、梦幻神游等多种艺术手段,反复抒写自己的忧患情怀。
2.2死亡意识
屈原信而见疑,忠而被谤,以致遭贬。在经历了沉重的贬谪苦痛之后,诗人怀着极度的绝望心情自沉殉节,体现了其生命存在的最高价值。屈原在作品中以神话思维的艺术眼光对死亡问题进行了深刻的反思和探索,表现出强烈的的死亡意识。
2.2.1屈原作品中关于死亡的描述显示出诗人对于死亡价值的追求
首先,对历史人物死亡的描述,显示出诗人对于死亡的道德价值的肯定。一方面诗人强烈斥责残暴的恶势力对圣贤生命的摧残、剥夺,如“伍子逢殃兮,比干菹醢”(《涉江》);另一方面,诗人否定那些自取毁灭的暴君庸王,如“夏桀之常违兮,乃遂焉而逢殃”(《离骚》);再一方面,诗人肯定那些以死殉节的古圣先贤,如“望大河之洲渚兮,悲申徒之抗迹”(《悲回风》)。这体现出诗人是从道德理性的价值取向来衡量死亡的意义的。其次,用隐喻手法表现死亡意象,映照着诗人对于死亡的独特领悟。“佩缤纷以缭转兮,遂萎绝而离异”(《思美人》),“何芳草之早天兮,微霜降而下戒”(《惜往日》),“悲回风之摇蕙兮,心冤结而内伤”。这些包含着具有象征意义的死亡意象,是对死亡的诗意隐喻。再次,描述诗人自己的死亡,显示出诗人以死殉节的坚定选择。诗人在作品中反复提及自己的死亡或自杀,表现了强烈的求死欲望,呈现出明显的死亡冲动。按照弗洛姆和弗洛伊德的理论,“生本能成为人最初的潜能,死本能则是人的第二种潜能,生本能和死本能在人的心理结构中处于对立的矛盾状态,它们可以由于生命个体的遭遇而彼此消长并相互转换其主导地位。屈原因小人谗陷导致革新失败,理想破灭,忠君爱国的高尚情怀又得不到理解,这深重的挫折打击致使屈原的死亡冲动超越了生命冲动,死亡本能战胜了生命本能,这种死亡本能促使诗人走向死亡,并在作品中加以表现,显示出诗人对于以死殉节的坚定选择。
2.2.2梦幻神游一一对死亡超越的描写,显示出诗人对生死永恒的肯定
基于原始宗教以及神话思维的对于死亡的否定,在诗人的思想意识里,一方面,死亡只是对肉体生命的否定,“身首离兮心不惩”,人的精神生命——灵魂将永存,并且,灵魂可以离开人的肉体去漫游,以新的方式存在,“魂中道而无杭”(《惜诵》),“宁溘死以流亡”(《离骚》)。另一方面,由于神话在本质上是否定任何死亡的,“它们(神话和原始宗教)断然否定死亡的真实可能性,在某种意义上,整个神话可以被解释为就是对死亡现象的坚定而顽强的否定。因此人又可以超越死亡。在诗人的神话思维里,人可以借助于梦幻神游,超越时空的限制,使生命达到永恒的境界。因此,诗人在作品中多次描写了梦幻神游。诗人在境界壮阔、气势恢宏的神游中获得了生命自由和审美愉悦,实现了对死亡的抗拒与超越。
2.2.3屈原受孔、孟、庄生死观影响的同时对生死又有所超越
篇7
【作者简介】
电影《时间旅行者的妻子》海报 “《时间旅行者的妻子》是美国女作家奥德丽·尼芬格的第一部长篇小说,在2005年出版后不久就迅速打入《纽约时报》畅销书榜单,并于2007年被英国《卫报》评为生命中不可缺少的100本书之一。2009年,由著名导演罗伯特·斯文克执导的根据同名小说改编的电影上映,电影《时间旅行者的妻子》由新线电影公司出品,上映后票房斐然。”[1]
《时间旅行者的妻子》是一个被科幻元素包裹的爱情故事,它讲述了一个用尽一生去等待爱情的故事。亨利拥有一种极其罕见的特殊体质,他可以在不同的时空中旅行。但这也给亨利带来不小的麻烦和痛苦。因为他常常因为无法控制时间,而在突然的情况下穿越到另一个时空。他甚至能够遇见小时候的自己或是未来的自己。最令人惊奇的是,他在穿越到另一个空间时,他总是赤身,这也使他十分尴尬与无奈。他的妻子克莱尔面对亨利所遭遇的一切,却又完全无能为力,一点办法也没有。她只能任凭亨利在突然间消失,又突然间回来。他们在不同寻常的穿越时空的生活经历中,有美好,也有争吵,却又深深的爱着对方。他们不普通的爱情经历也给我们展示了另一种爱情的可能。在电影《时间旅行者的妻子》中,时间概念的错乱使电影充满了游戏化的色彩,这种游戏化在消解了深度性、严肃性、神圣性、传统性的同时将事情推向了片段化、零散化、卑琐化、现代化。影片中所表现的时间碎片的拼贴、对传统爱情观的消解以及多重叙事的游戏精神蔓延都体现了后现代主义电影的特征。
一、时间碎片的拼贴
“电影《时间旅行者的妻子》是以亨利一生的时间旅行为线索构建整个故事的。但这个时间旅行的线索又是一个非线性的时空观念,正如解构主义本身在消解所谓经典结构的同时构建了一个更为开放的格局。这种时间碎片的重新拼合以及散点式的时空线索在奥德丽·尼芬格的书中大概可以归纳如下:亨利,1994年-2006年;克莱尔,1971年-2053年;他们于1992年相恋,1994年结婚,1996年第一次怀孕,之后遭遇5次流产,2001年生下女儿阿尔芭。”[2]虽然在电影中并没有这么明显的时间线的显示,但碎片化的时间贯穿影片始终,亨利在上一个片段中还很年轻,下一个片段就苍老了许多,故事发生的时空通过某种必然的联系进行自由组合与拼贴。这种对待时间的游戏态度,是后现代主义电影中对待生活的游戏态度的集中体现,也是他们力争使生活变得高度自由的表现。影片中,亨利可以穿越时间和小时候的自己对话,和年轻时的妈妈对话,和小时候的克莱尔对话,他可以去到不同的时空,却对他们的命运束手无策。在亨利和克莱尔的一次对话中,克莱尔说:“可是你可以看到过去的人和逝去的人们,比如说你母亲。”但亨利饱含无奈地说:“但问题是无法改变他们的命运。”在接下去的片段中,也时时透露出了这种无奈。高梅兹为了证明亨利时间旅行者的身份,要亨利告诉他未来是否可以和自己的女朋友结婚,亨利说:“我不会告诉你未来的事情,通晓万事会让你发疯的。”亨利可以进行时间旅行,却也深深懂得时间旅行的无奈——你无法改变任何事情。亨利在结婚前来见自己的父亲,父亲说:“我无时无刻不在想念你的母亲,非常想念。为什么你不阻止她开那辆该死的车?”亨利说:“如果我可以,我会的。我已经目睹她死了一百次了,可每次我都不能及时赶到现场。”实际上,亨利拥有的可以进行时光旅行的特异功能使他的人生充满了无奈,亨利的人生才更是时间碎片的拼贴。电影中的亨利从未真正拥有一段宁静而漫长的时间,他总是不停地穿越到自己人生的不同时空,在洗澡的时候、在吃饭的时候、甚至在结婚的时候。他不停地穿越到不同的时空,却从来不曾真正经历过自己的有顺序的一生。克莱尔在等待亨利的某个晚上孤独地看着电影,影片中的对话也正是表现了这种时间的荒诞性:“你有没有想过时间,时间总会流逝,时间就是这样,滴答、滴答。”
·外国电影评论刘丽菲:人生是一种游戏吗 而“1998年德国的一部小成本电影《罗拉快跑》中也表现了这样一种拼贴的时间观念。由于罗拉的男友曼尼在携带10万马克向他的老大交差的路上,因为一个及其偶然的原因将钱遗忘在地铁的车厢里,被一个流浪汉捡走。曼尼要罗拉在十二点之间筹到钱交给他,但时钟已经指向了11点40分,罗拉要在20分钟内筹到巨款,她便开始了为拯救曼尼也为拯救爱情的奔跑。这本是一个普通的故事,但这部影片却开创出了一种全新的故事讲述的方式。在这个‘美女救英雄’的故事里,影片抛弃了故事整一、叙事流畅、时间呈线性发展、情节依据从开端经历发展导致最后结尾的模式,运用了一种独特的方式:一种故事被翻来覆去地讲述了三遍,而罗拉三次不同的奔跑中仅仅因为一些微不足道的细节而导致了三种不同的结果。”[3]与《时间旅行者的妻子》不同的是,《罗拉快跑》中罗拉对时间的控制更加紧张,并且罗拉可以控制时间,在三次奔跑中导致不同的结局。影片并不告诉观众哪种结局才是真的,而是让观众有多元化的解读和判断。而《时间旅行者的妻子》中亨利却不能控制自己在何时穿越时空,也不能控制自己会穿越到哪里,他甚至无法使用自己的意志对自己的时空旅行做出任何改变,他无论怎样努力都无法改变人生中的任何事情。但这两部影片对时间碎片化的控制都使得影片本身变得离经叛道、荒诞不羁。
二、对传统爱情观的消解
在影片《时间旅行者的妻子》中,亨利和克莱尔之间的这段旷世奇缘是独具解构主义的现代魅力的。传统的爱情观认为,要么相濡以沫,要么相忘于江湖。但在解构主义者看来,分离或相守不再意味着是悲伤与幸福的矛盾体,相爱的境界也不再是水融浑然一体。无疑,《时间旅行者的妻子》是一部被科幻主义裹挟的爱情电影。片中克莱尔对亨利的爱充满了奇特和荒诞的色彩,克莱尔在六岁的时候就爱上了穿越到他家别墅后院森林里的亨利,并自此之后一直等待着他的到来,在日记本上记下每一个亨利穿越过来见她的日子,爱情在幼小的心灵里萌生、长大。对克莱尔来说,亨利是奇特的——亨利竟然是一个时间旅行者。对亨电影《时间旅行者的妻子》剧照利来说,克莱尔也是奇特的——一个六岁的小女孩,竟然可以理解他的时间旅行,并且爱上他。克莱尔对亨利的爱是宽恕、是包容、是忍耐。亨利总是会消失,在洗澡时,在晚餐时,甚至在婚礼上,在亨利消失的这些瞬间,克莱尔总是默默的忍耐和等待,忍耐着亨利的突然消失,又等待着亨利的突然回来。
影片中的两人是不寻常的,却也是寻常的。克莱尔也会因为亨利的长时间消失不开心,两个人也会吵架,意见不统一。在两人婚后,为了拥有一座可心的房子和一间独立的工作室,克莱尔容忍了亨利在彩票上所作的手脚。他们也会像普通人一样因为一些事情争吵,亨利在作了结扎手术之后,他们争吵。克莱尔说:“你怎么敢这么做?你去草地上,你强行进入一个小女孩的心,不打一声招呼就消失,我从没有过任何选择。”克莱尔从没有过选择,就被选择成为亨利的妻子。这些性格上的不完美,使亨利和克莱尔看起来更像是生活中的普通人,而不是不食人间烟火的神灵鬼怪。其实,亨利和克莱尔拥有自己的一个小世界,“他们生活在一个奇妙的、与世隔绝的、衣食无忧的小宇宙里,只有彼此拥有理解对方、改变对方的能力和愿望。亨利超越时空不停地去关注她,影响她,塑造她,爱恋她;而克莱尔也以同等的分量的浓烈去回应——因为她已被命运确凿地指定为亨利的守候者,而这命运,是亨利用三倍于别人的时间打造出来的。对他们来说,爱情不该是落花流水一次性的,他的时间变成她的时间,这就是他们去爱的方式,用时间,制造恒久的化学反应。但最关键的一个坚实元素就是爱情,在变幻莫测的时空里和不可捉摸的命运中,爱情是恒定的、不变的,也许对亨利来说,亨利和克莱尔的爱情是他那怪诞生活中唯一的真实,唯一的信任。”[4]克莱尔有时会想“有时亨利消失,我反倒会更开心。”这句话无疑是对传统女性形象的一种颠覆。影片结尾处,在线性时间上死亡了的亨利再次穿越到了死后四年的空间中,见到了克莱尔,他们拥吻。
在中国电影《将爱情进行到底》中,也有着没有答案的爱情三段论。影片为杨峥与文慧的爱情提供了三种假设,多年之后,他们是变成了都市里美好的童话,还是底层心酸的廉价爱情,甚至是爱情里最终的擦肩者?影片的三种假设消解了传统的爱情观,关于爱情的三种态度和结果就在那里,影片并不提供任何一种答案或选择,你理解它是什么,它就是什么。与之相同的是,《时间旅行者的妻子》中,克莱尔终于等到了亨利的穿越归来,但以后的他们,还会不会穿越相见?在这里,已经没有了终极判断,只有相对意义上的多元判断,也许还有虚无。
三、游戏精神的蔓延
“我们知道,一般的电影模式都会有一个所谓的现在的预设,以此来构建一个理性的王国,并让影片的叙事在其中‘自由’的运行。而《时间旅行者的妻子》则摧毁了这种系统结构,颠覆了由所谓的中心本源扩散开来的等级秩序,而让一切都显得零乱、模糊、不确定。《时间旅行者的妻子》已经模糊了元素与元素之间的界限,瓦解了以往电影的游戏规则,走向了一种极具后现代特质的多元。”[5]在影片《时间旅行者的妻子》中,故事的题材本身就是一种游戏,穿越时间的旅行者、时间错位症,这些意念都充满了荒诞和神奇的色彩。由时间错位症引发的一系列的离奇怪诞的经历构成了影片的主要内容。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时间旅行者的妻子》抛却了常规定律,也走向了游戏,走向了后现代。
影片中处处透露着这种游戏性。亨利可以穿越时空,却无法改变生命中的任何事。这与影片《蝴蝶效应》中的情况不同却又极其相似。《时间旅行者的妻子》中亨利永远无法选择自己可以何时穿越,穿越到哪里,以及什么时候可以回来,并且,悲哀的是,尽管亨利拥有穿越时空这一特异功能,他却永远无法改变过去。在《蝴蝶效应》中,尽管埃文试图一次又一次地为改变命运做出努力,但仍然无法使人生按照自己的思路进行。所以影片的构建只能是一种游戏。《时间旅行者的妻子》中,让人觉得非常荒诞的一点是,亨利为了不让克莱尔再次怀孕而独自去医院做了结扎手术,克莱尔感到非常生气,两人进行了冷战。而就在那晚,戏剧性的一幕发生了,年轻时候的亨利穿越到了那个晚上,与克莱尔发生了性关系并最终导致克莱尔怀孕。克莱尔用既骄傲又滑稽的表情跟亨利说:“就在那个晚上,我遇见了更年轻的你,那个时候的你还没有做手术,不过,我并没有背叛你,不是么?”是呀,多么荒诞的一幕,多么富有戏剧性的一幕啊,这在现实中是不可能发生的事情,这是多么荒诞的游戏。更加荒谬的是,亨利的死竟然是因为他穿越到了岳父狩猎的森林里,并被岳父失手打死。人们都知道亨利是被枪打死,却并不知道他是穿越后被岳父的枪打死。这是多么大的嘲弄和戏谑啊。无疑,这是一种游戏。而这种游戏也在后来的情节中得到延伸。亨利和克莱尔生下了一个女儿阿尔芭,阿尔芭竟然和亨利一样,是时间旅行者,并且,她比亨利更加厉害,她可以控制自己使自己能够选择在何时穿越。游戏的荒诞性由此得到进一步的延伸。
结语
影片充斥着强烈的后现代主义气息,亨利变成了游戏者,在不停地穿越时空中,以游戏的方式颠覆正统的权威理念,摒弃了宏大叙事,试图瓦解焦虑却又引发焦虑。后现代影片需要的是一种艺术的生命欲望,《时间旅行者的妻子》以娓娓道来的爱情故事和时空错乱的故事结构以及荒诞不羁的表现手法,向人们展示了一种另类的被科幻裹挟的爱情故事。关于亨利还会再穿越回克莱尔的身边吗?影片并没有给出最后的结论或选择。由此看来,人生是一种游戏吗?人生当然不是一种游戏,电影也不是一种游戏。游戏只能是叙事的一种修辞手段,一种构建故事的方法,它在叙事中给观众带来奇观化的效果,带来惊奇和惊叹,并有可能在故事的层面发展出其它更加积极的意义,但是,它终究不可能成为电影的主旨,更不可能成为人生的主旨。
参考文献:
[1][4]温语晴.爱是永恒——评奥德丽·尼芬格《时间旅行者的妻子》[J].作家,2012(10):1.
[2] 张熙.在时间的碎屑里花开茶蘼——《时间旅行者的妻子》之解构主义特征[J].长城,2012(8):62-63.
篇8
男:各位来宾、朋友们!
合:晚上好!
女:在这元宵佳节来临,阖家团圆之际,带着对亲朋好友的问候,带着对未来美好的祝愿,我们欢聚在这里;男:今晚,我们在这里举办闹元宵晚会。让我们用动听的歌声、精彩的朗诵、优美的舞姿,歌颂甜蜜的生活,憧憬美好的未来!
女:首先,有请市委书记作新春致词,并宣布晚会开始!
男:有请!
(男)我们勤劳、智慧的中华民族,历史悠久、创造了辉煌灿烂的文化,就连节日里也有很多美味的特色食品,如:粽子、饺子、年糕、元宵…说说你元宵节最爱吃的是什么?
(女)当然是元宵啦!这香甜的元宵里,不仅有对甜蜜幸福生活的憧憬,还有对亲人浓浓的美好祝福。
(男)说的太好了!请欣赏歌曲《卖汤圆》演唱:画儿(女)今夜星光灿烂,今夜灯火辉煌!朋友们,笑语欢歌中,这里成了献花的海洋,成为充满爱的温馨家园。请欣赏对诵:《今夜让爱来临》作者:阿紫朗诵:静水相随(男)我从万里冰封的北国走来,捎上林海沉实的气度,捎上雪原壮阔的胸怀;(女)我从玲珑秀美的江南走来,唱着轻柔婉转的采莲曲,穿过风华绝代的古琴台。
(男)我走来,为了与你的约定;我走来,为了鲜花的盛开。相逢是一首最美的歌,相逢是一首最真的诗。
(女)我走来,为了那段情缘, 我走来,任凭心潮澎湃。 缘分是一幅最美的画,缘分是一章经典的文。
(男)友情如酒,歌声如海! 朋友,干杯!
(女)友谊长存,真情不改! 朋友,干杯!
(男请欣赏美文《三杯酒》朗诵:梦邀无语(男)朋友们!在这欢乐的节日里,让我们踏着春天的脚步,和着欢快的节怕,共同祝愿我们的祖国--风调雨顺、人寿年丰!请欣赏歌曲《祖国你好》演唱:
(女)当北国还是白雪皑皑的银妆世界,南疆早已是草长莺飞,鸟语花香。元宵佳节之际,让我们走进彩云之南,品位一番那绵绵的云南雪。请欣赏美文:《云南雪》作者:朗诵:
(男)今夜,我想你到无法入睡,那思念的火越来越烈,快要把我烧得崩溃。我是一只寒号鸟 ,在感情的冬季随风飘摇。爱人啊,在春天回来前我要把你找到。请欣赏歌曲《寒号鸟》演唱:
(女)冬去春来,春天的草原翠草丛生,不知名的小花争奇斗艳;蓝蓝的天空白云飘,马儿嘶鸣牛羊儿叫…总想看看你的笑脸,总想听听你的声音;总想住住你的毡房,总想举举你的酒樽。我和草原有个约定,相约去寻找共同的根。请欣赏:歌曲《我和草原有个约定》演唱:
(男)我梦中的月亮在水中。那是一条日夜流淌的小河,长长的,窄窄的,玉带一样穿行在草丛和林中。在夜晚,当月光舒缓地投向那一片水中的时候,小河就是那银河遗忘了九天。请欣赏美文《我心中的月亮》,作者:朗诵:
(女) 友谊是桥,茫茫人海,风雨人生,使两颗孤寂的心不再寂寞;友谊是缘,是一种相知、相惜、相互理解的真挚情感,使世界变得美丽。请欣赏美文《友谊是缘》作者:北落师门朗诵:
(男)春天来了!我将与谁共度春天?裙儿轻轻飞还在眼前,我已经开始想念;你的裙儿轻轻飞,越飞越远,飞出了我的视线,爱与愁密密绵绵,回不到从前。请欣赏歌曲《裙角飞扬》演唱:
(女)春天来了!迎春花以她特有的姿态和拥抱春天的胸怀早早地开放了。黄色的花蕾和花瓣在缺乏色彩的冬天静静地绽放出一种喜悦和风情。 在迎春花盛开的季节里,我遇到了春天的守门人。在言语失去色彩的世界里,我听到了自然之声和生命的旋律。请欣赏美文《迎春花》 作者:朗诵:
(男)守望一冬的瑞雪,在开春最初的日子里飘然而至。而在溪畔、泉边、草丛、林间,处处已可闻到大地深处初春的絮语。请欣赏美文《黄山春雪随想》朗诵:
(女)岁月隔不断我对你的思念,我祈祷那没有痛苦的爱;我祈祷留下孤独的我,走向天涯走向海角。我象那一只火鸟无声地燃烧,我要唱那那一首歌谣,伴我天涯海角。请欣赏歌曲《我祈祷》演唱:
(男)走在人生的路上,人们时常会涌动着一种叫作挂念的情感。有人说思念很痛苦,可我却觉得思念如瑰丽的诗,如甜蜜的梦,如香醇的酒!它让我不再孤独寂寞。思念你的感觉很美很美,挂念你的感觉真的很美很美……请欣赏美文《挂念》作者: 朗诵:
(女)在我国的戏曲舞台上,开放着许多绚丽的奇葩。评剧是我国北方流传的一大剧种。辛凤霞、赵丽蓉、小白玉双…是朋友们耳熟能详的名家。接下来请欣赏评剧《刘巧儿》演唱:
(男)网的那端走来漂亮的你,网的这端走来潇洒的我。于是一颗爱的种子悄然的萌发。但这种超越友情、跨越时空的爱恋却难以逾越现实的阻隔。我在这端深深地把你凝望,你在那端默默地把我思念。正是“真爱无言、大爱无声”!请欣赏美文《大爱无声》作者:朗诵:
(女)多次见你,似近又似远。红红的结,长长的结,你是祖国的经纬,又好似黄河长江的血液;如果我是织女 ,我就用冬的雪洁,春的绿意,夏的火热,秋的硕果,编出中国的辉煌,结出中国的吉祥!请欣赏美文《中国结》朗诵:
(男)如果说评剧是我国戏曲舞台上的一枝月季,那么豫剧可以说是一朵盛开的玫瑰。常香玉、牛得草是大家喜爱的豫剧名家。喜欢豫剧的朋友们,今晚我们为您安排了豫剧名段儿《谁说女子不如男》,有请xx为大家演唱(女)雍容华贵,国色天香的牡丹是我们的国花,她象征着富贵吉祥!让我们祝愿--祖国繁荣昌盛,人民富裕吉祥!请欣赏歌曲《牡丹之歌 》演唱:
(男)元宵佳节,全国各地,张灯结彩,锣鼓喧天。各种民间庆祝活动热火朝天。跑龙舟、划旱船、舞狮子、闹花灯;唱大戏、扭秧歌、踩高跷、逛庙会…到处充满节日的喜庆气氛。请欣赏舞蹈《八戒背妻》表演:
(女)玉兔迎春春入户;金莺报喜喜临门;辞旧鞭炮催春潮,迎新锣鼓闹元宵!朋友们,新的一年向我们走来,新春向我们走来!让我们共同祝愿明天更美好!请欣赏对诵《祝愿明天更美好》作者:朗诵:
(男)并蒂的花儿竞相开放,比翼的鸟儿展翅飞翔,迎着那路上战斗的风雨,为祖国贡献出青春和力量。
亲爱的人啊携手前进,携手前进,我们的生活充满阳光。请欣赏歌曲《我们的生活充满阳光》,演唱:
【结束语】(《难忘今宵》音乐中)男:朋友们,晚会就要结束了!我们举办这台晚会,不仅是为了丰富节日生活,增进友谊;也是为了净化网络聊天环境,打造温馨绿色家园。感谢来宾、朋友们的光临!感谢所有晚会工作人员和演员的辛勤努力!谢谢!
篇9
刘震云在《我把青春献给你》的序中曾评价冯小刚,“他距成为一个对电影有贡献的大导演,仅剩一点七公里”。最近他在修订版的《我把青春献给你》的序中修订了这一说法,认为冯小刚距离大师仅差一层窗户纸的距离,而且这层窗户纸眼看就要捅破了。
之前离大导演还差二里地,现在跟大师也就隔了一层窗户纸。我非常好奇刘震云到底是看了哪部电影(或者说拿了多少稿费)才让他重新评估冯小刚这个人,并且还修订了坐标?这一改不光是距离的缩短,连终极靶心都由大导演直奔大师去了!
肯定不是《夜宴》,否则就是捧杀“文艺刚”。也不可能是《手机》,刘震云不至于如此自我标榜。更不可能是《非诚勿扰》,完全是拾人牙慧,十多年了还在吞吐王朔那点口水。
莫非是《集结号》?客观来说这部电影的视听确实做得不错,但到了谷子地为兄弟的后半部分,故事就开始两层皮了,更重要的是冯导憋不住又开始玩鸡贼。所谓的,从实用主义角度来说是为死去兄弟的遗孀能多分两担米,从意识形态上讲,则回应了对党和国家的召唤――若真是孤胆英雄,干吗非要得到“组织”的认同?说穿了这就是一个迂回的马屁。这样一来,在政治上,丝毫没有闪失,在票房上,会因煽情而大卖。但绝对不会因此而成就一部好电影,在情怀上它与《兄弟连》、《拯救大兵瑞恩》相差八千里路云和月。
冯小刚自己也深知这一点,所以决口不提“申奥”的事儿――并非不想――《夜宴》充分表露了野百合也想争取春天的野心,只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冯导这一堑吃得够郁闷,却更加清醒地意识到了自己适合拍什么,或者说只能拍什么。所以《夜宴》之后,冯小刚的电影从未在票房上失利过,而且是报复性的一部比一部更卖钱。
一个人心里有什么,在电影里都能看出来。《唐山大地震》以6.6亿元的票房缔造了新的神话。这是冯小刚目前最赚钱的电影,也是他从影以来最鸡贼的电影。没错,《唐山》是卖钱了,那是因为他挟持了整个民族最大的伤口。《唐山》是弄哭了很多人,那么惨绝人寰的灾难面前,是个人都会稀里哗啦。借着汶川的伤口还没痊愈,就趁热打铁炮制出这样一部催泪弹,其动机的功利性一目了然。没人指望冯小刚那仨瓜俩枣能成就一部恢弘的作品,毕竟他鸡贼的本质大家都有目共睹。拍《唐山》他果然还是架空了历史,在真空中杜撰了一个纯个人悲剧,再用《读者文摘》式的赎罪与原谅抵消了一个具有无穷大政治背景和无穷大意义的历史事件。
《唐山》失利金马只能说明人间自有公道在,可冯小刚却一副不依不饶的嘴脸,守着微博的阵地持续不断地攻击。有人说他心眼窄,那可真是冤枉了他――《非诚勿扰2》上映期间,冯小刚要抵御《赵氏孤儿》和《让子弹飞》两部大片的压力,葛大爷分身无力,舒淇一人孤掌难鸣,只剩下冯小刚这一张牌可以打,金马奖无疑是一个不错的舞台。由此看来,冯小刚的心眼并不窄,是太多了,每个心眼都是S加两竖。他对社会的贡献除了票房的GDP以外,再无其他。虽然我很讨厌某些人逼着宝洁或麦当劳对中国灾区捐款,但是冯小刚除外――他是靠着国家的灾难和公民的悲悯心狠手辣地赚了一笔棺材本,6.6亿元的票房如果他还有一毛钱的良心,他有捐出过一分钱吗?
冯小刚距离一个大导演尚且不及,遑论大师。我遗憾的是,中国又少了一个说真话的作家。
穿越剧必将成为一种流行趋势
文/苏阳
穿越剧,已不是什么新鲜的话题,电视剧《神话》作为2010年央视八套的开年大戏,自开播后就创下了新的收视纪录,远远超越了《奠基者》、《纪晓岚4》、《身份的证明》、《生死线》等众多一度被看好的剧作而成为开年戏的领跑者。
穿越一词由来已久,从席娟的小说《交错时光的爱恋》出来时就曾倾倒众生,再有金子的小说《梦回大清》系列和李歆的《步步惊心》所带来的穿越加后宫题材,之后各种穿越小说更加大行其道,目前的电视剧市场也朝着后穿越时代而去。据了解,《梦回大清》与《步步惊心》已经被影视公司买断版权,即将搬上荧屏,以此形势,穿越剧很可能成为一个流行趋势。
穿越剧,无非是将时空、爱情、亲情与友情交叉穿越,不仅体现在人物的穿越,连故事情节也是古今相联的,可说是肆意连接并游走在历史与现实两个时空里。为什么穿越题材会被大多数读者和观众所热衷,并成了各大影视公司争相拍摄的“香饽饽”?说白了,每个人对历史都存在好奇,都想去亲身感受古人的生活,也许这就是观众爱看古装剧,更爱看穿越剧的原因吧。设想自己身处于那个风云迭起的年代,会有着怎样的选择与经历?试问,假如能够让你选择,你会愿意选择穿越到哪个朝代?相信每个人心中都会有不同的答案。
在穿越剧中,明显有着不谋而合的相似之处,就是现代人在距今几百或几千年的历史中横空出世,他们与当时的社会格格不入,他们熟知历史,几度想要改变历史,往往却成为了历史的一部分。穿越时空的故事,大多包含了幽默与悬疑的因素,穿越剧也由此吸引了越来越多的观众。然而,穿越剧还是被一些业内人士认为太肤浅,结构不够紧凑,对历史的解读不够严谨,毕竟将其拍摄成电视剧,穿越剧中的“历史”娱乐性更多一些,如果真要以历史的真实去分析,显然没有太多价值,而其故事情节上的雷同与艺术表现手法上的相似,也是其遭受批评的另一个重要原因,穿越剧要想持续发展,必须力避雷同化与盲从跟风。
2011年,由金牌编剧于正创作,与湖南办的首部港台内地联手推出的大型清朝穿越剧《宫》,剧还未播就已经在网上聚集了超强人气,并有望成为湖南卫视开年大戏。在近期接受《电视指南》杂志采访的艺人中,有个别还透露在2011年将接下其他穿越题材的电视剧,看来穿越剧已悄然成风。
偶像“穿肠”
为了赶稿没去成公司温暖牌的“团K”活动。有些遗憾。或许是冬天来了,都对温暖的东西敏感。
岁末的时候,《北京爱情故事》开机了。《士兵突击》里的人都拉在一起,陈思成、李晨、张译没事就在微博上晒合影,温暖油然而生,
12月10日一大早,天还没亮。编剧兼导演兼主演的陈思成就赶往《北爱》片场了,这种情况对拍戏的人来说太常见不过了,不过,这次很不一样,这个时间很多人都在微博上,等着他们其中一人发点什么消息或者照片。段奕宏、张国强、邢佳栋等剩下的士兵兄弟的角色,陈思成都已经预留好了,恍惚觉得“钢七连”又回来了。从2007年到2010年,这次聚首,已经让很多突迷备感欣慰。
“兵团线”的粉丝有很多都是突迷,这三部剧的粉丝高度重合。小编一向认为追星有风险,入市需谨慎。因为所有的偶像都是顺应某种需要产生的,很多人爱做梦,就借助他们让自己成为造梦师。不过是对于《北爱》的开拍,却有一种幸福的感觉。这个剧从构思开始,就完全因为兄弟情谊,没有其他任何原因。当陈思成有了十集的内容时,还抱着有一搭没一搭的心态,而恰好有人看了喜欢就投钱了。剩下十六集内容是陈思成在宾馆里完成的。“兄弟情”在我看来是个很昂贵的字眼(尽管时下腐女们更愿意把它理解为“隐晦的爱”),似乎是从《士兵突击》开始,突然这个世界多了一些明媚的色彩,是除了爱情、恋人以外的美好的东西,能够触到你内心最柔软的地方。“那是我们年少轻狂的幸福时光,越走到后来越珍惜。”陈思成说。语气间,似乎《北爱》是拍给他们自己和所有懂他们的人看的。
篇10
开场:〈舞台做边摆着一张桌子,三把椅子,一个人正坐在一把椅子上睡觉〈睡姿奇丑〉,另外一人在旁边将脚放在桌子上,十分懒散的看着报纸,这是一女生走来(即主持人)
主持人(也是一考官):(很气愤,使劲敲着桌子)喂!喂!喂!快起床了!要开工了。
哎呀,我说你们俩人,你们……你们怎么对的起电视机前的十三亿全国观众呀,怎么对的起一直支持我们的十亿fans呀。我真的对你们感到,感到迷茫呀!(这时,一直睡觉的男生懒懒的抬起头来,伸了个懒腰。)
孟夫子(即睡觉男生):吵死了,吵死了!刚刚还在做梦呢,现在竟被你弄醒了。唉?你们知道吗?你们知道我刚才做什么梦了吗?我刚才啊,梦见我坐在“嫦娥一号”上正和嫦娥姐姐谈论人生哲学呢!
东坡(即看报男生):我晕,你能现实点吗?你难道就没有闻到一股很奇特的味道吗?哈-哈-哈-(说完看了看自己放在桌子上的脚)
孟夫子:啊……你!……哈呀!(哭腔)这……这天理何在,竟然还有比我更臭的脚!不行,我绝不能做天下第二,绝对不行,我是永远的天下第一 ——臭脚!!!
主持人:你们真是让我感到迷茫耶!你看看,人家要面试的人都排着五千米的长队,从昌平都排到长安街了。还有中央电视台,北京电视台,昌平电视台,外加中国政法大学电视台都在给我们进行现场直播呢。所以现在你们的一举一动,你们的每一句话,那可都要付法律责任的。
坡:那,那我们快开始吧!好象是我不想开始似的,这人呀!
孟夫子:对呀,她最喜欢说我啦,我只不过才睡了一天一夜外加二十四个小时而已嘛!
东坡(对着女主持人说):你赶快叫开始吧!叫开始,怎么这么慢乎乎呀!
你们真是让我感到迷茫啊!唉……
(主持人转过身,十分歉意而又正式的向大家宣布面试开始)
主持人:亲爱的各位同学们,敬爱的老师们,外加电视机前十亿观众朋友们,大家晚上好,欢迎大家来到我们“准哲学家”协会的招新面试现场。今天是我们“准哲学家”协会第一次招新面试,所以这次我们的主办方,即中国政法大学07级哲学班为到场的各位朋友都准备了一份小小的礼物,礼物包括新出土的《周易》残片若干,外加八卦图一幅,还有苏格拉底,柏拉图,黑格尔,康德,马克思的经典著作,当然最吸引人的礼品就是------马列主义,***思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专著文献。请大家结束后与哲学班生活委员联系去领取礼品(此段主持人可以持纸朗读)
东坡:得了,得了。你就不要再诱惑大家了,赶快进入主题吧!
主持人:那好吧!现在我将隆重的介绍这次面试的考官。第一位是孟夫子(用手指着孟夫子),孟先生你能谈谈对哲学的感觉吗?
夫子(站起来):爱上哲学不需要理由。爱她,就带她去学哲学。
主持人:第二位出场的是坡先生(手指东坡),苏先生,你能告诉我们学哲学的好处吗?
东坡:学哲学就是好,谁学谁知道,一般人我不告诉他!
主持人:下面出场的是本次面试的第三位考官,那就是我。我是考官兼主持人。我要对哲学说的是:哲学,挺好,学哲学一切皆有可能。
好,我们“准哲学家协会”的面试现在正式开始,有请第一位面试者。
(四个面试者依次为:令狐冲,花木兰,至尊宝,简爱)
〈令狐冲上场,一副潇洒不羁的样字,在三位考官面前若无其事的来回踱着〉
孟夫子(有点敬畏):喂,喂。我说哥们,你咋称呼呀?
令狐冲:(瞟了他一眼,然后伸出右手,双脚向后一跳,立住,用手一挑头发)其实我就是华山派大弟子令狐冲是也!
东坡:哦,原来是令少侠呀。久仰,久仰!
令:(伸出右手)错,准确称呼为令狐少侠。
主持人:我说令狐少侠呀,你好好的大侠不做,却来到昌平要加入我们“准哲学家”协会,你这算不算弃暗投明呀?
令狐冲:(看了主持人一眼,申请立刻180度转变,变得十分温顺)是啊,是啊,姐姐,您说的是太对了,我就是要弃暗投明呀,我以后要成为“准哲”的一份子,天天看到姐姐……
孟夫子(用手摸摸嘴,表情不悦):咳,咳。我说令狐冲,你既然来了,我也不能让你白来一遭,我还是要考考你——请你谈谈对生命的感悟。
令狐冲(眼睛从主持人身上转向孟夫子,态度变的很酷)生命?生命?……嗨,我这么跟你说吧(很沉重),我师父岳不群曾对我说,生命就象一盒巧克力(边说边拿出一块巧克力),其中滋味往往只能是吃的人才能知道(说着把巧克力吃了),你叫我如何一概而论呀!
东坡:唉,还是你师父岳不群厉害呀,所以我决定,你师父我们要了。
令狐冲:不好意思,这句话其实是我师父的师父告诉他的。
孟夫子:那算了吧,你还是说说你自己的观点吧。
令狐冲:(缓缓地仰起了头,低沉而又深邃说到)其实生命就象一只空气中的羽毛,随风而飘,不知从哪里来,也不知将飘向哪里去。但我相信我会把握自己的命运,我会竭尽全力发挥上天赐予我的力量和智能,一定要能在回首尘世时感叹:我虽然一生没有惊天动地,也没有轰轰烈烈,但我决不后悔,因为我在“准哲学家协会”面试过,我希望我的人生会在“准哲”停泊(深情的看了主持人一眼0为了“准哲”的利益,我会不停的努力奔跑,我相信我会有同伴加入,一定会有同伴加入!加入这个人类伟大的事业中来!!
(令狐冲说完双手抱拳,手臂一挥,大步流星,头也不回的走了)
东坡:唉,令狐冲同学请留步。
(令狐冲停了一下回头)
坡:你还有巧克力吗?……
(令狐冲退场)
主持人:唉,这孩子,咋老对我看呀,我都脸红了
好了,下一位面试者
(花木兰踢着正步,雄赳赳走进来)
报告,末将花木兰等待接受面试
孟夫子:这咋像退伍军人呀
东坡:我说你到底是男的还是女的呀?
木兰:(十分自信)man or woman ,this is not a question !最关键的是我是一个人,是人就可能是男人也可能是女人,而是男人还是女人,它首先必须是一个人。你见过不是人的男人吗?你听说过是人却不是男人且不是女人的的吗?你看到过既是男人且又是女人的人吗?你见过既不是男人又不是女人的人吗?
所以(一个停顿),男人与女人是对立统一的,所以,男人就是女人,女人就是男人。(这一段语速越快越好)
孟夫子:我晕。
主持人:妈呀,这话咋那么xx呢!
东坡:偶滴神呀!
木兰:(超自恋)神?这个世间原本就没有神,信神的人多了,便有了神,所以说就是你们这些人创造了神,而你们却还以为是神创造了你们,可怜的人类呀!(很同情)
夫子:(竖起大拇指)厉害,经典,精辟,高手,超人,神!
木兰:其实这话不是我说的,那是鲁迅和马克思说的。
马克思老人家教导我们,我们要和有神论做最彻底的决裂。哈哈~
主持人:木兰啊,其实你是很有哲学天分的呀,所以我们真诚的希望你能加入我们。
木兰:啊!我被录取了,感谢天,感谢地,感谢观音和玉帝,感谢鲁迅叔叔。
〈木兰下〉
主持人:有没有搞错,这么快就改变了自己的世界观和人生观了。还说要搞什么“彻底决裂”,真是没信仰,唉!太无奈了,现在这些年轻人,都怎么了这是~
好,下一位,唉?(看了一下手中的名单)叫至尊宝,名字好熟啊!
下一位,至尊宝(提高了声音)
〈至尊宝上〉
(至尊宝一溜小跑,边跑边给观众打招呼,还不时的抛出飞吻,至尊宝绕着桌子转了一圈,眼睛最后盯着主持人小姐的脸看,看了许久)
尊宝:紫霞姐姐,你竟然不认识我了,我是至尊宝啊,《大话西游》里的至尊宝啊,你以前都叫我宝儿的呀,你难道都忘记了吗?
孟夫子:唉呀,孩子呀,你的心情我理解,你呀,没见美女是少根筋,见了美女时是发神经,孩子呀,你这招我当年追李清照时就用过的呀,太俗了,换个吧!
至尊宝:(对孟夫子)不孩子,你错恶劣,你太年轻拉!你懂爱的哲学吗?你懂宇宙的起源吗?你知道穿越时空的爱恋吗?
孟夫子:又是一个高手,唉,宝儿,你能和我分享吗?
主持人:是啊,是啊,宝儿你就快和大家一起分享你的千年之恋吧!
至尊宝:(看着遥远的天际,缓缓的)亲爱的朋友们,每每夜幕降临,当你仰望天空,凝视苍穹,你会发现宇宙真的很大,大的你看不到边,你同时也会发现自己真的很渺小,小的你忘了自己的存在。然而在我人生中我却遇到了她,这概率又是多么的小啊,小到你觉得人生若只如初见。然而千年已逝,蓦然回首,我发现原来留在心底的竟是她的一颗千年泪,光亮剔透,这是恍然醒悟——宇宙间永恒的是爱,而不是黑洞与暗物质。
主持人:哥们,这话你可千万不要在霍金面前说呀!不过你说的还是有道理的。
尊宝:子霞仙子,这可都是我的真心话呀,我真的错了,真的后悔了。
(转过身)曾经有一份贼纯的爱情摆在我的面前,我没有去珍惜,等到失去的时候才后悔莫及,人世间最痛苦的事莫过于此,如果上天能够再给我一次再来的机会,我会对哪个女 孩说三个字(停留片刻)我爱你,如果非要在这分爱上加上期限,我希望是—— 一万年!(叹息,擦眼睛)
坡:太感人啦!
孟夫子:(伤感,同情)宝儿啊,你太可怜啦!老天太不公啦!
主持人:好幸福呦!我说的是紫霞,哈哈~好了,你可以走了,下一位,简爱同学。
(至尊宝沮丧下)
〈简爱上〉
(简爱带着耳机悠哉悠哉的走过来)
(当简爱看到三位考官,脸上露出高兴的表情,立即快步向他们走去)
简爱:不好意思,请问一下阿姨和两位大叔,你们需要家教吗?我是一个只会说英语的人,我可以做你们的英语辅导老师呢。现在英语是非常重要的,大学四六级更是重要……
主持人:stop!英语四六级的重要性,地球人都知道,我想你就不用多介绍了吧!
东坡:我说孩子,你今天是不是没睡好呀,还是昨晚老乡会喝多了,你竟然都不清楚自己在干什么,也不知道在和谁说话。
简爱:什么呀?你们这里不是职业介绍所吗?我可是今天早上5点钟就坐345来昌平的,为的就是找份兼职呀!
夫子:5点钟?孩子,你确定是345还是919,那时候有车吗?
:主持人:简同学吗,我想你大概真的是没睡好,我们这不是职业介绍所,这是中国政法大学“准哲学家协会”的招新现场,你大概是坐错公交车了,唉,可怜的孩子!
简爱:唉,人生真是奇妙啊,我一个小小的偶然事物,竟致使把543记成了345,不知不觉就来到了昌平,其实我是要去宣武,而且我竟然有莫名其妙地来到了你们“准哲”的招新现场,呵!人生真是偶然又必然啊!
东坡:妙!妙!简同学你说的太妙了,人生真是偶然而又必然啊!无数个偶然就必然会导致出必然,而无数个必然又必然引发出更多的偶然。
唉,人生啊,必然偶然,偶然必然,无穷无尽,生生不息啊,唉……
简爱:你是哲学家吗?你真是太有才啦!
东坡:唉,大家都认为我是一个文学家,其实我的另一职业是一个哲学家,只是我偶然写了几句充满哲理智慧的文章,大家都认为我是文学家了,唉!都是偶然惹的祸啊!
夫子:哲学其实就是在生活中,就在你身边,就在你的谈话中,哲学离我们近在咫尺,每个人都是一个哲学家,简同学啊,你对人生中的必然与偶然的关系分析独到,我们决定要你啦!
简爱:唉!人生,有偶然,nothing is impossible !
(简爱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