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资源资产评估范文

时间:2023-04-01 14:18:0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森林资源资产评估,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森林资源资产评估

篇1

与一般的资产相比,森林资源资产所具备的特点主要包括:

1.1构成多样性正是因为森林资源有着繁多的种类,这便使得基础为森林资源的森林资源构成便也有着繁多的种类,不仅包括无形资产性质的景观资产,还包括存活性质的林木资产,按照不同的用途,还可以把林木资产划分成经济林资产和材林资产等.

1.2价值量及实物量的连续变动性可以说森林资源资产是自然生长及人类劳动生产的一大综合体,其价值量与实物量始终处在不断的连续变化中,而此类变动具备着相应的规律性.

1.3价值计量的复杂性因为森林资源资产有着复杂的构成,再加上其经常性的受到自然力和人类劳动的双重作用,所以,在计量森林资源资产价值时,往往会难以避免的涉及到多种多样的因素,要想对这些因素准确的进行计算,则有着较大难度.

1.4高风险性及弱变现力森林资源资产要始终在土地上固定,有着较长的生产周期,并且国家实施限额管理对森林,因而森林资源资产有着一定的弱变现力。

2森林资源资产评估的中所存在的诸多问题

2.1技术规范修订及完善工作落后林业部及原国家国有资产管理局在1996年将试行版森林资源资产评估方面的技术规范共同,我国学者多年来即便是进行了大量的时间研究与理论研究对森林资源资产评估的方法、技术以及范围,但是行业管理部门却并未做出相应的完善与修订。

2.2相关法律法规的规范性不足森林资源资产评估方面的法制建设虽然得以完善及进步,但是仍然有着诸多问题存在。到目前为止,我国尚且未将全国性的一套森林资源资产评估管理法规、法律制定出来,而仅仅是通过规范性文件来加以管理,这便无法适应我国市场经济发展对森林资源资产评估立法的迫切要求,进而对林业市场经济的有序运行产生了极大的制约。

2.3管理体制有待转变正是因为森林资源以及我国国情的特殊性,因而林业经营机制与管理体制无论是实践上还是在理论上,均没有完全的、真正的进入到市场经济的运行中。与之相适应的评估森林资源资产的管理体制也带有着尤为显著的行政管理色彩,相关政府部门有着过多的干预,部分地区的林业管理部门将评估森林资源当成是免费提供的服务,没有准确的定位森林资源资产评估的作用及功能,甚至将评估直接当作交易价格,为产权争议留下隐患。

3加强森林资源资产评估的有效策略

3.1加快评估技术规范的完善及修订因为我国森林资源资产评估有着较强的复杂性及综合性,因而所需深化和修正的森林资源资产评估理论内容是非常之多的,现行的评估方法在技术方面还有着许多瑕疵存在,不同人员所使用的评估方法也是不尽相同的,这些均在对森林资源资产评估准则的颁布落实带来制约。因此,应当按照研究理论的发展来予以不断深化,尽快的完善与修订现有的规范,与此同时,评估人员还应当切实的按照适地适时的原则,科学且灵活的将森林资源资产评估方面的技术性规范加以落实。

3.2建立健全相关政策法规森林资源资源评估管理要想得以加强,那么就应当遵循基本的规范——权威、统一的政策规章、法律法规,这是将森林资源资产评估规范化、法制化实现的重要前提及基础。随着林业放手发展以及对外开发开放的林业非公有制政策的出台,这便需要及时的强化对森林资源资产的非公有制部分的评估立法,创设公平竞争的环境为各个林业经营主体,以便于为林业经营主体的切身权益提供保护。

篇2

森林资源作为一种可再生的自然资源,包括天然林和人工林。天然林和人工林相比,除了更新方式不同外,都要进行管理,国家每年都要投入千百万元的资金进行森林资源的保护。森林资源资产的价格影响因素,包括市场供求因素以及所投入的必要的劳动量因素。森林资产价格,主要由下列因素构成:

1 营林生产成本 营林生产成本是确定森林价格的基础。营林生产成本应以能够提供商品材的宜林地的营林生产成本作为依据。

2 资金的时间价值 由于培育森林资源的长期性,在营林生产过程中,需要不断投入资金,森林资源资产价格的评估应充分考虑资金的时间价值对林木价值的影响,充分考虑资金占用的利息,营林生产成本应以复利计算。同时,林木在不同的时间有不同的价值,同一树种在不同年龄林木价值不同,形成森林的时序成本和时序价格。

3 利润 森林资源资产的价格中应当包括营林利润。在森林资源资产评估中,营林利润率的确定,可以以社会平均资本利润率为基础,同时考虑到营林生产周期长、风险大,再加上林木生产的实际情况,进行适当调整。

4 税金 森林资源资产经营过程中应缴纳的各种税费。

5 林木生产中的损失 在漫长的森林培育过程中,林木可能会遭受各种各样的自然灾害,如火、风、雷、水、病虫害等,会带来一定的经济损失。在评估中,必须对林木生产过程中的这些意外损失做出合理的估计。

6 地租 在我国,林地所有权和使用权相分离,森林资源资产的价格中应包括绝对地租和级差地租,地租量应根据不同林地、不同树种、不同经营水平等因素确定,如气候条件、土地肥沃程度、交通条件、宜林性质等因素。

7 地区差价和树种差价 林木是在一定的自然地理条件下,经过人类劳动而生产出来的,因此,林木的成本与价格,既受自然条件的制约,又受林木本身生态特性的影响,形成了林木的地区差价和树种差价。因此,差价是森林资源资产价格的重要特征。

二、森林资源资产评估资料收集与资产核查

1 森林资源资产评估资料收集 森林资源资产评估必须搜集掌握当地有关技术经济指标资料,主要有:①营林生产技术标准、定额及有关费用资料;②木材生产、销售等定额及有关成本费用资料;③评估基准日各种规格的木材、林副产品市场价格,及其销售过程中税、费征收标准;④当地及附近地区的林地使用权出让、转让和出租的价格资料;⑤当地及附近地区的林业生产投资收益率;⑥各种树种的生长过程表、生长模型、收获预测等资料;⑦使用的立木材积表、原木材积表、材种出材率表、立地指数表等资料;⑧其他与评估有关的资料。

2 森林资源资产核查 森林资源资产的实物量是价值量评估的基础,评估机构在森林资源资产价值量评定估算前,应由林业专业技术人员对被估的森林资源资产进行实地核查。根据不同的评估目的、评估对象特点和委托方要求,可选择使用抽样控制法、小班抽查法和全面核查法进行核查。森林资源资产核查项目,主要包括权属、林地或森林类型的数量、质量和空间位置等内容,具体项目:

林地。所有权、使用权、地类、面积、立地质量等级、地利等级等。

林木。树种权属、树种组成、林龄、平均胸径、平均树高、幼龄林的单位面积株数、中龄林单位面积活立木蓄积,近、成、过熟林的立木蓄积,材种出材率等级、经济林的单位面积产量、薪炭林的单位面积立木蓄积量、未成林造林地上的幼树的造林成活率、造林保存率、竹林的立竹度、均匀度、整齐度、产笋量等;其他与评估有关的内容。

三、森林资源资产评估主要方法

根据原国家国有资产管理局和原林业部的《森林资源资资产评估技术规范》(试行),森林资源资产评估的对象主要是林木资产、林地资产和森林景观资产等。森林资产评估的基本方法主要是市场法、收益法、成本法。由于森林资源资产的特殊性,根据具体的评估对象和资料情况,针对林木资产、林地资产和森林景观资产,又有相对应的具体的评估方法。其中林林地资产评估主要是林地使用权评估,其评估方法与土地使用权的评估方法原理相同。

在进行林木资产评估时,要根据不同的林种,选择适用的评估方法和林分质量调整系数进行评定估算。目前主要的评估方法有市场法、剩余法、收益法和成本法等。林木资产评估中林分质量调整系数须综合考虑林分的生长状况、立地质量和经济质量等来确定。

1 市场法 该方法是以相同或类似林木资产的现行市价作为比较基础,评估待估林木资产价值的方法。

户=K×K6×G×Q式中:户为林木资产评估值;Q为被估林木资产的蓄积量;K为林分质量调整系数;Kb为物价指数调整系数;G为参照物单位蓄积量的交易价格。

所谓林分是指,内部特征大体一致而与邻近地段又有明显区别的一片林子。一个林区的森林,可以根据树种组成、森林起源、林相、林龄、疏密度、地位级、林型及其他因素的不同,划分成不同的林分。不同的林分,常要求采取不同的森林经营措施。

2 剩余法 剩余法又称市场价倒算法,是用被评估林木采伐后所得的木材的市场销售总收入,扣除木材经营所消耗的成本(含有关税费)及合理利润后,将剩余部分作为林木资产的评估价值。其计算公式为:

P=W-C-F+S式中:P为林木资产评估值;W为销售总收人;C为木材经营成本(包括采运成本、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及有关税费);F为木材经营合理利润;S为林木资源的再生价值 (林木资源的再生价值是指林木被砍伐后重新生长所产生的价值)。

3 收益法 收益法又称收益净现值法,是将被评估林木资产在未来经营期内各年的净收益按一定的折现率折现为现值,然后累计求和得出林木资产评估价值的方法。

P=∑((At-Ct)/(1+r)t)

式中:P为林木资产评估值;At为第t年的年收入;Ct为第t年的营林生产成本;N为经营期;r为资本化率。

4 成本法 成本法是按现时工价及生产水平,重新营造一块与被评估林木资产相类似的林分所需的成本费用,作为被评估林木资产评估价值的方法。其计算公式为:

P=K・∑Ct×(1+r)n-1

式中:P为林木资产评估值;K为林分质量调整系数;Ct为过去第t年以现时工价及生产水平为标准计算的生产成本,主要包括各年投入的工资、物质消耗、地租等;r为资本化率;n为林分年龄。

5 森林资源资产评估方法的适用范围

市场法从理论上讲各种有交易的森林资源资产的评估,采用该方法时,应选取3个以上参照物进行测算。但是,由于市场条件限制,有些情况下,如防护林的评估,市场法就不适用了。

篇3

关健词:森林资源;资产评估;体系;建设

Abstract: the article discusses the forest resources evaluation in of the connotation and characteristics, and longnan municipal forest resources based on the brief analysis of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the development of evaluation in the laws and regulations, institutions and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personnel, puts forward the evaluation system in forest resources, establish and perfect appraisal institution, with the employees of the training requirements; And to intensify the forest resources asset-like management and so on.

Key words: forest resources; Asset appraisal; System; construction

中图分类号:S757.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森林资源是地球上最重要的资源之一,是生物多样性的基础,是重要的经济资源和生态环境资源,森林资源产评估是社会资产评估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门技术性很强的学科。它不但包括了一般资产评估的理论和技术问题,而且包括了森林资源性资产本身特殊的生长变化规律及经营技术、调查技术等,既涉及到林学的知识,又涉及到经济学和法学的知识,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森林资源资产评估具有政策性、规范性,综合性、专业技术性,时效性,客观公正性和权威性,责任性和风险性。

陇南市是甘肃省的重点林区之一,境内近40%的土地为森林所覆盖,林地面积广阔,林种资源丰富,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入以森林资源资产为对象的转让、抵押贷款以及合资、合作,股份经营等经济行为越来越多,对森林资源资产评估的要求也日益迫切。

2、陇南市森林资源资产评估现状

随着林业产业经济的不断发展,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入,社会主义法制的日趋完善,对森林资源资产评估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然而陇南市的森林资源资产评体系还没有建立,还不能适应这一发展要求。

2.1森林资源资产评估的基础理论研究和技术规程制定相对滞后。全市没有相应的管理机构,实践中遇到的问题更无相应的政策和技术规范可以指导。全市也还没有制定统一规范的森林资源资产评估技术经济参数,相关的林业经营数表也不能完全适应评估工作的需要。

2.2森林资源资产评估专业机构缺乏。依据陇南市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自身需要,部分县成立了改革试点森林资源资产评估机构,但尚未作资质认定,仅能从事一些森林资源资产价值的咨询性工作,其组建方式和运行模式是林改产物,很不规范,且不具有专业独立性。

2.3复合型专业人才缺乏。根据评估对象和目的不同,森林资源资产评估人员除具备一般的资产评估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外,还需要系统的林业基础知识,如对立地条件、地理因素等的把握,同时要熟悉林业生产经营过程,掌握林业的方针政策,这样的复合型人才在目前在陇南从事森林资源资产评估的业务人员之中之又少,成为了制经森林资源资产评估工作的重要因素。

2.4森林资源资产交易尚未完善,资产化管理不健全

陇南市的林业改革发展与全国先进地区相比相对滞后,造成了森林资源资产市场规模小,发展不完善,资产化管理不健全。森林资源市场存在着一些违反“公开、公正、公平”三原则的行为,导致有关的民事、刑事案件时有发生。

3、加快森林资源资产评估体系建设的建议

3.1完善森林资源资产评估的相关法规政策

当前,我国的森林资源资产评估管理采取政府监管下的行业管理模式。森林资源资产评估工作要依法依规,根据产权变动的方式,对森林资源资产评估应遵循的原则、管理部门的权限以及评估机构等进行规范。应尽快制定森林资源资产评估法规和管理办法,建立森林资源资产评估师制度和评估制度,建立健全评估体系,为森林资源流转提供规范性的制度平台。同时,要切实加强对森林资源资产评估工作的管理,进一步规范森林资源资产评估行为维护所有者、经营者和使用者的合法权益,进一步深化林业经济体制改革,促进森林资源资产商品化经营的发展。为规范陇南的森林资源资产评估行为,促进林业产业更好、更快地发展,建议尽快出台《陇南市集体林地流转管理办法(草案)》、《陇南市林地管理办法(草案)》,与农村信用联合社衔接出台《关于农户林权抵押小额贷款业务的指导意见》《陇南市农村信用社农户林权低押小额贷款管理办法(草案)》等相关法规。

3.2建立专业的森林资源资产评估机构

目前,陇南市仅有部分县成立了改革试点森林资源资产评估机构,尚未作资质认定。因此,理顺和规范当前的森林资源资产评估机构,其资质十分必要。另外,应尽快将森林资源资产评估工作纳入评估工作体系,按规范重新审核或设立森林资源资产评估机构。评估机构资质可分为甲、乙、丙、丁4级,由省级林业主管部门评定,并确定每一级的评估业务范围。全市应有1个甲级评估单位, 2个乙级评估单位,县(市)应有丙级评估单位和若干丁级评估单位,形成覆盖全省的评估网络。

3.3加强培训,积极培养评估从来人员

要尽快将森林资源资产评估人员资质认定纳入管理范畴,逐步清理规范森林资源资产评估人员的职业资格工作,培养一批适应市场经济和林业发展要求,具有良好职业素质的注册森林资源资产评估师以及大批评估员。同时,结合林业行业的实际情况,对资产评估人员分期、分批、分层次地进行继续教育培训,以提高森林资源资产评估人员的职业道德和业务素质。针对部分评估人员法律意识、质量意识和责任意识淡薄的现象,建议建立森林资源资产评估从业人员诚信档案,记录其所受奖罚行为,接受社会监督。

3.4规范森林资源资产交易市场,加强森林资源资产化管理

森林资源资产经营周期性长,需要长期、连续地投入生产经营资金,这些投资不能随时变现,而且通常在很长的时间后才能得到回报,因此,要使林农手中的森林资源能及时变现,必须组建森林资源交易市场。建议政府加强引导,在《森林法》规定的范围内,尽快出台有关森林资源市场管理方面的相关法规,规范市场主体行为,限制各种不正当的市场秩序,并引导林农自愿结成新的林业经济合作组织进行市场交易。

当前,摆脱林业资源困境的根本出路是对国有林业资源实行资产化管理,即森林资源资产的产权管理和有偿使用、会计核算、资产转让及评估管理。对森林资源资产从价值上进行评定估算,有利于对森林资源资产化管理,从而进一步盘活森林资源资产的存量,科学地经营利用森林资源资产,维护所有者权益,防止国有森林资源资产的流失,实现国有森林资源资产的保值、增值。

(1)张秋虹,张绪成,对当前我国森林资源资产价格评估机构认定考量[Eb/OL],经济时评,2009,

(2)霍振彬,王宏伟,我国森林资源资产评估现状分析[J].中国资产评估,2007(6):23-26

(3)王宏伟,霍振彬,赵建平,对《森林资源资产评估技术规范》若干问题的探讨[J],林业资源管理,2009(2):31―34

篇4

关键词林木资产;林木评估;程序;河南光山

1林木评估依据

为进一步规范森林资源资产评估操作行为,提高评估工作质量,加强森林资源资产评估管理,保护森林资源资产所有者、经营者和使用者的合法权益,1996年12月16日,国家国有资产管理局和林业部共同制定、颁布《森林资源资产评估技术规范(试行)》。2007年1月1日起施行的《森林资源资产评估管理暂行规定》中第十三条规定:非国有森林资源资产的评估,按照抵押贷款的有关规定,凡金额在100万元以上的银行抵押贷款项目,应委托财政部门颁发资产评估资格的机构进行评估;金额在100万元以下的银行抵押贷款项目,可委托财政部门颁发资产评估资格的机构评估或由林业部门管理的具有丙级以上(含丙级)资质的森林资源调查规划设计、林业科研教学等单位提供评估咨询服务,出具评估咨询报告[1]。

2林木评估范围

《信阳市林权抵押贷款管理办法(试行)》规定下列林权可用于抵押[2]:①用材林、经济林(含茶林)、薪炭林等商品林;②用材林、经济林(含茶林)、薪炭林等商品林的林地使用权;③用材林、经济林(含茶林)、薪炭林等商品林的采伐迹地、火烧迹地的林地使用权;④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规划确定的宜林地的林地使用权;⑤国务院规定的其他林权。用于森林资源资产出让、转让、合资、合作、股份经营、联营、租赁经营、担保、拍卖、企事业单位清算的评估,以及需要进行资产评估的其他情形。

3林木评估程序

3.1评估立项

森林资源资产占有单位发生森林资源资产产权变动或其他情形需要进行评估时,应按国家有关规定,向有关部门提交森林资源资产评估立项申请书并附有关资料。立项申请书的内容主要包括:森林资源资产占有单位名称、地址、隶属关系、评估目的、评估对象与范围、要求评估的时间、评估的基准日等。附件主要有:该项经济行为审批机关批准文件、县级以上人民政府颁发的有效的产权证明(林权证等)[3]。

3.2评估委托

林木资产评估立项经批准后,资产占有单位方可委托森林资源资产评估机构进行资产评估。评估委托应提交评估委托书、有效的林木资产清单和其他有关材料。评估委托书的内容包括:评估目的、评估对象与范围、评估基准日、评估时间、评估要求等。有效的林木资产清单,是指以具有相应级别调查设计资格证书的森林资源调查规划设计单位当年调查,并经上级林业主管部门批准使用的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二类调查)、作业设计调查(三类调查)成果,或按林业资源管理部门要求建立并逐年更新至当年,且经补充调查、修正的森林资源档案资料编制,并由林业主管部门认定的森林资源资产清单。森林资源资产清单以小班为单位编制:评估有效期内必须将采伐的林木资产清单依据作业设计调查成果编制。其他有关资料有:①林木资产评估立项审批文件。②林木资产林权证书。③林业基本图、林相图、作业设计调查图。④作业设计每木检尺记录。⑤有特殊经济价值的林木种类、数量和质量材料。⑥当地森林培育、森林采伐和基本建设等方面的技术经济指标。⑦林木培育的帐面历史成本资料。⑧有关的小班登记表复印件。⑨按照评估目的必须提交的其他材料等。评估机构要对委托方所提供的森林资源资产清单的编制依据、资料的完整性和时效性进行核验,核验合格后方可接受委托,并与委托方签署林木资产评估业务委托协议。

3.3资产核查

资产评估机构受理委托后,应对委托方提交的资产清单进行核查,核查符合要求方可进行评估。资产核查是进行评估的前提条件。

3.4资料搜集

在进行评定估算前,林木资产评估机构必须搜集掌握当地有关的技术经济指标资料,主要有:①营业生产技术标准、定额及有关成本费用资料。②木材生产、销售等定额及有关成本费用资料。③评估基准日各种规格的木材、林副产品市场价格,及其销售过程中的税、费征收标准。④当地及附近地区的林地使用权出让、转让和出租的价格资料。⑤当地及附近地区的林业生产投资收益率。⑥各树种的生产过程表、生产模型、收获预测等资料。⑦使用的立木材积表、原木材积表、材种出材率表、立地指数表等测树经营数表资料。⑧其他与评估有关的资料。

3.5评定估算

在有关资料达到要求的条件下,评估机构对委托单位被评估森林资源资产价值进行评定和估算。

3.6提交评估报告书

资产评估机构对评定估算结果进行分析确定,撰写评估说明,汇集资产评估工作底稿,形成林木资产评估报告书,并提交给委托方。

3.7验证确认

委托单位收到评估机构资产评估结果报告后,应报县级林业行政主管部门审查同意并确认。

3.8建立项目档案

评估工作结束后,评估机构应及时将有关文件及资料分类汇总,登记造册,建立项目档案。按国家有关规定和评估机构档案管理制度进行管理。

4林木评估方法

林木资产评估以总体、森林类型或小班为单位进行评定估算,主要方法有[4]:①市价法。市价法是以被评估林木资产现行市价或相同、类似林木资产现行市价为基础进行评定估算的评估方法。②收益现值法。收益现值法是通过估算被评估林木资产在未来的预期收益,并采用适宜的折现率(一般采用林业行业投资收益率)折算成现值,然后累加求和,得出被评估资产价值的评估方法。③成本法。成本法是以被评估林木资产的重置成本为基础进行评定估算的评估方法。④清算价格法。清算价格法是根据林业企事业单位清算时林木资产的变现价格确定评估价的评估方法。⑤其他方法。其他方法主要指经林业部、国家国有资产管理局认可的其他评估方法。林木资产评估应根据评估方法的适用条件、评估对象、评估目的选用一种或几种方法进行评定估算,综合确定评估价值。总之,对林木评估方法的选择要准确且宜操作。

5参考文献

[1] 国家国有资产管理局,国家林业部.森林资源资产评估技术规范(试行)[S].1996.

[2] 国家财政部,国家林业局.森林资源资产评估管理暂行规定[S].2007.

篇5

关键词:林权:抵押货款;风险控制

1 林权抵押贷款易于出现的风险

1.1 资产评估

评估管理和评估技术是资产评估的核心内容,评估森林资源资产时,可以通过以下4点内容详细展现:(1)森林资产的构成部分较多,有林地和林木等。(2)树种不同,价值就会不一样,同一树种,树龄不同价值也会不同。(3)原始林木与人工林木的价值存在差异。(4)交易市场没有形成规模,森林资源无法实现有效评价。(5)森林资源价值可以通过生长周期和自然增加值全面体现。普通会计师林业知识比较匮乏,森林资源职业设计规划师没有会计和资产评估方面的知识储备,这就使得森林资源在评估时存在很大的风险。

2 抵押物价值保全

森林资源具有较强的特殊性,从而使抵押机构在进行林权抵押时存在较为严重的风险,可以通过以下2点全面体现:(1)经营和管护森林资源,存在很多的人为灾害和自然灾害,比如,污染、病虫害、风灾、泥石流、水灾、火灾、冻害以及雪灾等,这些灾害一经发生带有比较强的毁灭性,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使得金融机构无法实现对抵押物的有效监管。(2)森林资源被偷盗的危险系数较高,这对于抵押金融机构来说风险比较严重。林区地理位置比较偏远,人烟稀少,交通设施短缺,使得在管理时难度较高。有的人法律意识比较差,乱砍滥伐现象时有发生。

3 政策与法律法规

林权抵押贷款是一种新兴的贷款模式,因此,相关的法律法规制定、集体林权、国有林权流转以及处置都需要不断地完善。森林资源具有较强的生态价值和经济价值,采伐森林资源时,需要报批一定的限额,公益林和生态林不纳入商品性采伐中,这些因素都会给金融机构造成一定的风险。

4 风险防范的策略

4.1 注重农村信用系统的建设

借贷人的违约风险可以通过农村信用系统进行约束,开展林权抵押贷款工作时,不断完善农村信用系统中的信用评价机制。设置评价指标时,以抵押贷款的业务特征为依托,建立健全信用评级档案,有效控制交易成本,提高服务水平。

4.2 完善森林资源资产评估制度

金融机构的风险与贷款金额以及抵押物的价值有直接关系,科学合理地评估抵押物价值十分关键。完善森林资源资产评估制度、评估技术标准、评估人员以及评估机构,有效保障评估的可信性和权威性。制定科学的森林资源资产评估机制,有效规范评估机构的资质,将森林资源的使用价值包括在评估内容中,使森林资源的价值得到完美体现。

4.3 大力宣传森林保险机制,创建多元化的担保系统

有效控制森林资源资产保全风险导致的损失,分散风险,创建多元化的担保系统。政府不断加强森林资源政策性保险的研发力度,促使借贷人积极踊跃地加入到资产投保的行列中,严格限制森林资产抵押的条件。积极鼓励保险公司开展与林权相关的险种,有效控制林权抵押的风险。政府积极与各类担保公司合作,鼓励林农和企业积极加入其中,创建互的担保系统,引进专门从事担保工作的企业,快速提升担保服务水平,使林权抵押贷款中的担保服务不断实现市场化,提高服务质量。

4.4 完善林权流转系统

不断完善林权流转系统,使林权资源实现快速提现,有效控制交易成本,使林产品的价格趋于稳定。不断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使林权流转时有据可依。科学规范林权中介,提升林权流转的速度,使资产处置的形式变得灵活多样。

4.5 不断创新货款模式

发放林权抵押贷款时,一定要做好风险防范工作。严格审查借贷者的信用信息,遵循贷款发放程序,认真核实相关信息。开展网络化管理新模式,做好跟踪记录,精准掌握借贷者的行踪。金融机构要不断创新贷款模式,使林权抵押贷款更加合理,能够实现有效的回收,可以依据树种的生长周期制定贷款的还款日期,不断拓展延伸贷款的用途。

5 结语

综上所述,尽管我国已经创建了林权抵押贷款的相关机制,但依然处在不断探索的时期,存在大量的潜在风险,需要采取有效的办法。每一种抵押贷款都有属于自己与众不同的风险存在,林权抵押贷款一定要采取积极的措施进行监管,使其风险控制在最小范围内。

参考文献

篇6

关键词:森林资源资产;抵押贷款;存在问题

中图分类号:S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9944(2015)12-0310-02

1林权基本情况

森林资源资产是一笔丰富的资源财富,开展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目的就是要把这笔财富搞活起来,也是搞活林业发展的根本所在。森林资源资产抵押贷款是将农村“死资源”变成“活资本”的重要途径。开展森林资源资产抵押贷款是拓宽林业发展融资渠道,缓解农村发展经济、微型企业等资金短缺问题,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从江县国土面积324万hm2,林业用地面积22.5万hm2,占全县国土总面积的69.44%。在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期间,除了国有土地和纠纷林地外,参加本次改革的集体林地面积有21万hm2,勘界率和发证率为100%。其中,发证宗地158 844宗,发放林权证73 439本,涉及农户61 712户。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明晰产权到户为规范森林资源资产抵押登记奠定坚实基础。

2森林资源资产抵押贷款情况

2.1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前情况

森林资源资产抵押贷款业务在从江县早就开展,据相关登记资料说明,从1995年在县林业局就有森林资源资产抵押贷款登记。据不完全统计,从1995年至1999年5年内,在县林业局登记抵押的森林面积有9 347亩,涉及抵押的金额共计3 123万元。从登记资料显示,虽然当时登记的资料简单,内容简短,但足以证明森林资源资产抵押贷款早在20年前就在从江县开展此项业务。

2.2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后登记现状

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明晰产权后,对于林区森林资源更加便于资源变资产、资产变资金,即“三资转换”。打破了林区经营发展林业的传统观念,从以经营采伐商品材为主要经营方式逐步转向通过培育资源并利用其价值作为筹码,通过抵押方式实现资源变资金,缓解林业发展中资金短缺问题。林业改革后,即从2010年度对全县森林资源资产规范抵押登记以来,到2015年5月5日止,全县共申请森林资源抵押贷款登记面积共计3 910.8 hm2,涉及抵押宗地310宗,抵押贷款金额12 429万元。其中,2015年申请抵押登记面积共计274.9 hm2,涉及抵押宗地15宗,抵押贷款金额1 528万元。目前,全县森林资源资产抵押贷款余额有10 810万元。

3存在的问题

3.1政策宣传力度不够深入,林农对林业经营理念尚

未得到转变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工作以来,林权所有者、经营者领到《林权证》,只是认为《林权证》是其拥有森林、林木、林地的合法凭证,而没有意识到森林、林木、林地依法取得《林权证》后的其他用途。同时,林农对林业的经营理念尚未从原来单纯以经营采伐商品林将资源变资本的方式转变到通过资源变资产、资产变资本的“三资转换”上来,导致农村丰富的森林资源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其应有的价值。

3.2森林资源资产评估机构少、资质低、评估人员缺乏

从江县全县尚未挂牌成立一家森林资源资产评估的社会机构,一般的评估业务由林业局规划设计队承担,但由于设计队资质低、评估咨询人员少,而其他资源调查的业务量大,很难满足当地林农申请森林资源资产评估业务要求。而黔东南州正式挂牌森林资源资产评估机构的只有一家,但收费高,包揽全州乃至州外其他县市业务,很难满足林农的需求,制约着全县森林资源资产评估和森林资源资产抵押贷款业务的推进。

3.3开展资源资产抵押贷款的银行金融机构少、服务

质量不高全县开展森林资源资产抵押贷款的银行只有一家,即农村商业银行。因没有其他银行金融机构竞争,业务服务质量不高,办理抵押贷款程序复杂。

3.4贷款期限短、利率高、抵押率低

森林资源资产抵押贷款目前所开展的业务来看,最高放贷年限为5年,正常的1~3年。抵押的利率高,年息高达10.5%。抵押率低,成熟林、过熟林最高抵押率不超过评估价值的40%~50%,近熟林以下的林龄抵押率更低,最低的为幼林龄,抵押率仅为评估价值的20%。由于经营林业是一项周期长、见效慢的行业,而抵押周期过短、利率太高,严重制约了林区的经济发展,在林区要是没有一定经济实力和创业能力的农民是不敢贸然用森林资源资产作抵押。

3.5林权分散、面积破碎、评估价值不高

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后,虽然产权得到明晰到户,但林权由于过于分散、面积破碎、地块分散、形不成集中连片,申请森林资源资产抵押时,评估价值不高,最终影响抵押率和放贷额度。

3.6抵押物种单一

根据相关规定,用材林、经济林、薪炭林及其林地使用权都可以用于抵押。但从抵押实际登记数据分析,在本县目前申请抵押登记的只有用材林林木所有权和使用权,而经济林、薪炭林及其林地使用权尚未申请抵押登记。

3.7联户发证较多,影响抵押贷款业务正常开展

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到林业技术、民情、社区、林情等问题。改革中,根据林农意愿或因技术因素导致部分宗地在确权勘界和颁证时存在联户勾图和联户发证。因多户共证,在森林资源资产抵押贷款时就难以实现林权共有人的意见一致,阻碍抵押贷款业务的正常开展。

3.8办理抵押贷款程序复杂

森林资源资产抵押贷款办理程序包括:抵押人向当地农村商业银行申请银行对拟抵押人资格审核森林资源资产评估拟抵押人与放贷银行签订抵押合同凭抵押合同,抵押登记申请表等材料放贷银行函告林业行政主管部门林业行政主管部门审核拟抵押宗地,复函放贷银行,发放抵押登记证书拟抵押人与放贷银行签订贷款合同,办理放贷手续。由于程序过于复杂,办理一单抵押贷款业务估计需要半个月以上。林农很难想象和接受这个漫长的过程,这也是影响森林资源变资产、资产变资本即“三资转换”的主要因素之一。

3.9缺乏农村创业致富示范带动正能量,林农创业积

极性不高县内林下经济种养殖点、林业合作社起起落落,不断有新的种养殖点产生,但又有一些旧的种养殖点沉落。究其原因,就是“三大因素”在作怪,即市场、技术、资金。这三个因素的辩证关系很明显,任何一个条件的不成熟将会直接影响结果。发展林下经济,很多种养殖点都是林农单家独户创业,抵御市场风险能力很弱,在促进农村经济发展中起不到示范带动作用,因此,由于没有创业的动力,林农也无需将其森林资源通过抵押贷款来变成资金。

4建议

4.1加大宣传力度,制定和完善相应政策

林业是一个特殊的行业,经营者涉及千家万户的农户,文化水平不高,信息传递闭塞,在一项新的业务开展后需要通过形式多样进村入户大力宣传。针对林业的特殊性,应配套相应适用、完善的政策措施加以保障。建议提高抵押率,用材林及竹林的成、过熟林,盛产期的经济林抵押率应提高到70%~80%。建立诚信档案适当降低贷款利息率。根据贷款用途,延长贷款期限。如贷款用途为发展林下经济的,放贷期限可以为3~5年;发展中药材、油料植物、能源林基地建设等应该为10~15年。

4.2完善抵押贷款评估程序,简化办理手续

根据抵押贷款数额不同,应制定相应的评估办法,简化办理程序,提高林权所有权积极参与抵押贷款业务。对于林农小额贷款,应建立一套简化评估程序、简化办理手续,减轻林农负担为重点的抵押放贷方式。如在简易评估林木价值时,由相关技术部门根据森林、林木、林地所在的位置不同,结合当地木材价格,制定一个速查表,供基层林业技术人员和放贷银行作估计参考;在办理抵押登记和抵押贷款手续上,应该在乡(镇)林业站或农村银行可以直接办理、放贷。让林农真正体会到林业改革带来的实惠,让《林权证》如同银行存折一样,放到银行柜台就能取出钱,就能解决林业发展中的经济困难问题,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4.3加大中央财政林业贴息政策,引导和鼓励林农积极参与

现阶段,林业发展正处于转型阶段,即从原来以采伐销售木材为主要经营目的转变为以生态建设为主要目的。林业的经济收入将从林下经济作为突破口,在注重生态建设的同时,中央应进一步加大财政林业贴息政策。通过政策引导和政策鼓励逐步将林农以采伐方式将资源变资金转变到通过抵押贷款方式将资源变资金的经营理念上来。加大林下经济发展、农村微型企业抵押贷款贴息政策,这样,不但林业抵押贷款业务得到推开,也缓解因资金短缺而采伐林木销售带来的生态破坏,同时,也促进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

4.4引进多家银行开展林权抵押贷款业务,促进良性

竞争,提高服务质量为有力推动林权抵押贷款业务开展,将林权改革惠农政策落到实处。建议从省、州层面开推开,引进多家银行开展林权抵押贷款业务,促进抵押业务形成良性竞争,提高服务质量。确保林权所有者、经营者有资源、有抵押需求即可将资源变成资金。

4.5创新林权抵押新模式

为解决因林权分散导致评估价值低、抵押率低和林权抵押品种单一问题,根据林权经营的实际情况:一是可实行多家多户、以集中连片的形式捆绑抵押;二是可通过承包方式将分散到户的林权集中起来形成整体;三是对风景林、森林生态旅游林区等观赏林可以经营权进行抵押;四是开展经济林抵押。同时,应以政府为主导推动林业信贷担保机构建立,规范担保机构运作。以及针对用于抵押的森林资源应建立和完善相应政策要求纳入保险。这样,既可以提高评估价值低、抵押率低和解决林权抵押品种单一问题,提高森林资源抵押覆盖面。又可以降低抵押物信贷风险和自然灾害的风险。

参考文献:

篇7

关键词:民间资本;林业产业;改革

引言

**省林业用地面积10425万亩,其中集体林面积9000万亩,占林地总面积的86.5%。2005年3月,**省启动了以“明晰产权,建立现代集体林产权制度”为主要内容的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试点工作,到目前为止,共完成确权面积7804万亩,占集体林应改革面积的98.7%。全省已有9878个村完成了改革,涉及农户430万户、林农1473万人。林农在改革中获得了实实在在的利益。

一、民间资本参与集体林产权制度改革的重要作用

1.1民间资本参与林改有利于林改后规模经营民间资本一般多为闲散资金,以流转或者直接以其它承包形式从一家一户的林农、集体经济组织手中获得林地使用权、林木所有权,统一进行经营管理,引进先进的技术,了解及时的管理信息,从而提高经营林业的收益率,形成规模效益。

1.2民间资本参与林改有利于解决林业经营资金短缺充分利用民间资本进行林业经营,有利于解决林业经营资金短缺,同时林农还可以通过流转自己获得的林地使用权和林木所有权直接得到收入,从而获得利益。

1.3民间资本参与林改有利于带动林业产业的发展民间资本就会积极地利用林地林木,在林木尚不足已形成经济价值时,用林地发展林下经济,如养殖业、种植业等,据初步统计,林改后林下和林间养殖业、种植业数量是林改前的2-3倍。

二、利用民间资本参与改革存在的问题

2.1缺乏有效的法律法规,造成林农失山失地目前民间资本进入林业产业可依循的法律法规仅有《森林法》《农村土地承包法》《物权法》《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等法律法规,而民间资本参与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主要是通过林地、林木流转等形式来获得林地经营权、林木所有权和使用权。长期以来,有一些法律规定了森林资源可以流转,但却没有规定怎么流转、流转程序、流转管理等内容,虽然《森林法》规定森林资源流转办法由国务院林业主管部门制定,但目前为止,从国家层面并没有出台有效的森林资源流转办法,一些素质比较低的村干部就钻法律空子,暗箱操作,低价转让集体林地、林木的现象时有发生,也有一些村民由于只考虑眼前利益,没有长远打算,对市场缺乏认识。

2.2容易形成垄断林业市场,损害广大林农的利益民间资本进入林业产业,使林地大规模集中,通过经营联合、统一销购等方式,必定会越来越走向集中,最后林业资源就集中在了个别几个大企业、大林户手中,形成林地兼并、垄断市场的现象,而广大林农由于经营面积比较小、经营成本比较高,如果民间资本进行恶意竞争,势必使广大林农的利益受损,从而造成林农改变经营林业的意识,退出林业经营市场,这就势必会造成国家的惠农政策不能真正的使林农收益,而成为民间资本投机的砝码,引发新的矛盾,影响林业长期的经营发展。

2.3民间资本过度开发森林资源,影响森林生态效益的发挥由于民间资本经营林业主要是以获得高额利润为最高目标,民间资本大规模进入林业产业后,势必会最大限度地开发林地、林木资源以及林内其它动植物资源,林地的过度开发,会破坏原有的生物平衡和土壤结构,造成林地荒芜、土壤质地下降,甚至是山石、水土流失,改变林木资源的生长环境,不利于林地可持续利用。同时,民间资本会在短期内对接近成熟甚至是没有成熟的林木进行大规模采伐,而目前又没有有效的法律法规来制约这种情况的发生,必定会影响森林长期生态效益的发挥。

三、对策

3.1完善有关的法律法规根据实际情况,加大对《森林法》、《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农村土地承包法》、《土地管理法》等有关法律法规的修订工作,特别是应对农村土地承包的具体程序以及相关的法律责任进行规定,特别是在村干部不按政策去落实或者民间资本违背公平合理的原则进行林地流转的情况,要进行加以制约,国务院有关主管部门要出台农村土地流转的具体操作、管理流程及管理办法,使村民的合法权益得到法律保障。

3.2规范森林资源资产评估行为针对森林资源资产的自身特点,要规范森林资源资产评估机构,森林资源资产评估机构应具备一定数量的具有林业专业实践知识的人员,同时还要有对价格、财会等相关知识的人员,评估师在取得森林资源资产评估资格时应同时取得林业专业技术职称职务。发展改革委员会物价部门应站在保护生态、规范市场的高度加大对森林资源资产评估机构及人员资格的审查制度,切实履行负责任的职能,而不是“发证了事,收费了事”。

篇8

    一、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后森林资源资产抵押贷款的几种模式

    1.利用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后的林权证经过林权登记中心抵押登记,抵押给各金融机构取得林业小额贷款。

    2.农业银行抵押贷款模式。这种贷款模式是借款人以自己所有的森林资源资产为抵押物向农行贷款,并到林权登记机关依法办理抵押登记。

    3.农村信用社抵押贷款模式。2002年,建瓯市农村信用社制定了《森林抵押贷款管理办法》,在建瓯市内尝试以森林资源资产抵押贷款。主要是采取贷款时先将林权证过户到信用社,交由信用社保管,待按期收回本金后,再将林权证过户回抵押人的办法。

    4.担保公司担保贷款模式。主要是“金融机构+担保公司+企业单位或林农”的融资形式,以森林资源资产作为反担保的运行机制。由从事林业生产经营的个体户及自然人出资入股成立公司,该公司与金融机构协作,共同开展森林资源资产抵押贷款业务。其主要做法是:由企业或个人提出担保申请,担保公司受理后,对其进行资信评估,对担保项目情况进行核实和审查,对提供反担保的森林资源资产要求出具价值证明,审核通过后,签订借款合同、担保合同,依法办理抵押登记,合同生效,发放贷款。

    二、做好林业投融资的服务和管理工作

    一是指导林权权利人加强对抵押森林资源的监管力度,防止已抵押的森林资源被盗、发生火灾、采伐或转让;二是开展森林资源资产评估,森林资源资产评估机构及其工作人员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进行评估,提供中介服务;三是办理抵押登记和变更登记手续。保证在抵押期间不予办理林木采伐设计、发放林木采伐许可证、以及不予办理林木所有权转让变更手续。

    三、林业投融资中存在的问题

    1.森林资源资产保险的问题。森林资源资产处于自然环境之中,发生火灾、病虫害、偷砍盗伐等人为或自然灾害的风险大,不利于银行信贷资金的安全。

    2.贷款的期限短、成本较高。当前建瓯市森林资源资产抵押贷款的期限一般为一年,贷款期限偏短,这与林业生产周期较长的特点形成矛盾。在开展森林资源资产抵押贷款过程中,借贷人森林资源资产抵押贷款的成本较高,主要有资源资产评估费、利息和担保费等。

    3.各种服务有待提高。为保证信贷资金的安全,作为抵押物的森林资源资产必需具有流通性,在开展森林资源资产抵押贷款业务后,要尽快形成高效的林权交易平台,一旦林业生产经营者无法按时还贷,林权容易变现,相关的配套服务能及时跟上提高。

    四、推进林业投融改革的思路

    根据国家林业局明确的扶持方向,结合建瓯市实际,2008年中央财政贴息林业小额贷款,重点用于林农和林业职工个人从事林竹资源开发和林产品加工,且当年贷款累计金额小于30(含)万元的贷款项目。按上级的限额提供林业小额贷款贴息以及贴息资金的管理,用好林业贴息贷款政策,引导和推动林权抵押贷款业务发展。对林业投融资工作提出以下思路。

    1.完善银林合作机制。以森林资源资产抵押贷款为主的林业投融资改革,涉及面广,政策性强,特别是森林资源资产是一种特殊的资产,需要银林双方加强合作,形成合力,加强沟通及时解决抵押贷款中遇到的问题,银林双方还可进一步探讨,改变目前仅中龄以上用材林才可抵押的现状,扩大森林资源资产抵押范围,如竹林、林地使用权抵押等。

    2.继续完善林业投融资服务体系。要尽快完善已有的各个林业服务中心,健全、完善林权交易市场,发挥林权登记中心的作用,推动森林资源资产流通市场的规范运作。

    3.建议各商业金融机构开发有关林权抵押的贷款品种,更好地推进林业投融资的改革。

    4.完善林业服务中心建设。继续规范完善林业服务中心建设的同时,在各乡镇设立15个分中心,借助数字林业的平台,将木材运输证、森林植物检疫证和间伐采证许可证的办理权限下放到各乡镇林业服务分中心,真正做到以服务林农为宗旨,集多方服务于一身,创造良好的林业生产经营环境。

    5.加大宣传力度,提高林业小额贴息贷款社会认知度。林业小额贷款是切实解决林权制度改革后广大林农融资需求的有效途径,得到了广大林农群众的普遍欢迎。但政策宣传不到位,缺乏有效的统一组织引导,各乡镇林业小额贷款落实程度极不平衡。为此,各林业站要加大宣传力度,充分利用各种方式、各种渠道让广大林农了解这项惠民政策;要密切银林合作机制,积极协调当地金融机构加大林业小额贷款投放力度,利用金融部门的窗口服务功能,将贴息优惠政策告知借款人,将国家贴息政策落到实处。

    6.做好林业小额贷款贴息申报工作。建瓯市各林业站根据本地林业实际情况,结合年度林业生产计划和扶持政策,突出林业小额贷款的重点投向,有组织、有计划地开展林业小额贷款工作,进一步提升林业小额贷款的项目化管理程度。提高林农和林业职工进入金融市场的组织化程度,满足各类银行尤其是政策性银行发放林业小额贷款的条件。

    一要建立林业小额贴息贷款项目台账。与农业银行、农信社等金融部门建立良好的合作机制,积极协调金融部门在受理借款申请时,通知符合享受贴息政策的借款人到林业站进行审核登记。林业站要对符合要求的林业小额贴息贷款项目逐笔进行登记建立台账,并将申请贴息资金的林农和林业职工的身份证、经相关经办金融机构签章的借款合同、借款凭证及结息单或其他必要的证明材料复印件存档备查。

篇9

[关键词] 林权抵押贷款 “三农” 模式

浮梁县是全省七个林业产权制度改革试点县之一,全县森林覆盖率达到79.2,素有“八分山水一分田”之称。林业资源作为浮梁县最为丰富的资源,如何充分利用林业资源,对于浮梁的经济发展至关重要。推进林权抵押贷款,作为金融产品服务方式创新试点工作一个突破口,是贯彻国家支持林业发展的措施之一,也为浮梁农村经济发展注入了资金,支持了当地“三农”的发展。截止2010年6月,浮梁县共办理林权抵押贷款383笔,抵押林权面积77520亩,实际抵押贷款金额9326万元,林权抵押贷款在当地得到深入的开展。

一、林权抵押贷款的主要模式

1.政策性贷款模式。这种模式通过政府自己的担保,解决林农和中小林企贷款难的问题。主要有国家开发银行和农业发展银行进行贷款,方式包括与当地农村信用社合作发放贷款和自主选择项目、自主审贷、自主发放贷款。景德镇市农业发展银行曾于07年对浮梁县林业企业发放400万元贷款。

2.林权直接抵押贷款模式。林农以《林权证》为抵押,向金融机构申请贷款。在对林权价值进行评估以后,林农以其森林资源资产评估书与金融机构签订贷款合同,并将有关资料送林权登记管理中心,经过林权登记管理中心的审核后,发放林权他项证明,金融机构在收到他项证明以后发放贷款。

3.担保贷款模式。担保贷款模式包括担保公司担保贷款和森林资源收储中心担保贷款。在林农向金融机构申请贷款时,担保公司以其资信向金融机构提供担保。同时,林农以其《林权证》向专业担保公司提供反担保,一旦贷款到期,借款人未及时还款,担保公司须承担还款责任,担保公司在承担还款责任,可以处理根据反担保协议“林权证”下的林木。森林资源收储中心担保贷款是由县森林资源收储中心为借款人提供担保而发放的贷款。

二、林权抵押贷款在实践中遇到的问题

1.缺乏专业林权评估机构,林权价值评估难。成立专业的森林资源资产评估机构,规范、科学的开展森林资源资产评估,以确定林权的真正价值,是确定贷款金额的重要依据。目前,浮梁县尚无有资质的林权评估机构,无论林权交易还是抵押贷款,无论交易金额的大小,都是由景德镇市市级会计事务所去评估,这样既增加了林农负担,也造成了林权价值评估不够准确,低值高估造成抵押物不足值,从而给银行带来损失的隐患。

2.林权资产管理难,抵押林木受损风险大。林业投资的风险不确定性使林权资产风险难以控制,如发生火灾,自然灾害,自然灾害风险。林权抵押中产权和实体相分离,容易出现监管漏洞,如林农在其林权证被抵押的情况下,发生私自砍伐和引起火灾等损害抵押物的行为不易被监管。银行没有专业的农技维护人员,在发生病虫灾害后林木损失严重。上述情况的存在,容易造成抵押物价值的缩水,造成金融机构办理林权抵押贷款的积极性不高。

3.林权执行困难,林权流转市场不健全。当借款人不能到期还款时,金融机构面临着两种选择:一是对林木进行砍伐,行使其到期抵押物执行权。二是通过林权流转市场,将林木转让于第三人。而林木作为一种森林资源,国家对其实行了较为严格的采伐政策,林木的采伐需要林业主管部门颁发的采伐证和出让证等。以浮梁县为例,天然阔叶林占林地总面积的78,而我省天然阔叶林禁伐,直接影响到对抵押物的执行。对于林权流转,实际中也遇到很多困难,林权具有明显的资产专用性,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其交易的范围,只能在专业的林权流转中心进行交易,期间需要一系列手续和较长的时间,并且由于信息的不对称,林权流转市场的影响力有限,造成林权流转困难。

三、进一步推进林权抵押贷款的政策建议

1.建立规范公正的林权评估机构,降低贷款抵押比例。林权价值是确定贷款金额的重要依据,林权作为特殊的交易商品,其价值特性需要专业技术机构及人才评估。要求建立专业公正的林权评估机构,规范、科学的进行森林资源资产评估,同时加强林业专业评估人才的培养。金融机构对事前评估存在公正性和权威性的担心,如将林权的评估价值超出其实际价值,金融机构可以采取降低林权抵押贷款的比例的措施,如将贷款抵押率控制在30以内。

2.加强对抵押物的监控,引进林业保险。为加强对抵押物的管理,可以采取经常与抵押物所在地的居民或者村委会联系的方式,掌握第一手信息,重点防范抵押人将已设定的林权再次抵押、转让、馈赠等,对提供重要信息来源者进行奖励。加快建立林业保险制度,一是需要引导保险公司以林农需求为导向,因地制宜开发新产品,扩大保险责任范围,满足林农保险需求。并加大对林农的宣传力度,鼓励和引导散户林农、小型林业经营者主动参与森林保险,提高林农参保率和森林保险覆盖率。二是开展林业政策性保险业务。林业有很强的正外部性,即使有小部分林农的林业出现问题,都会给社会造成损失。因此,除了引导大的林农林企主动参与保险外,还应对小的林农开展政策性保险。

3.成立林权担保中心,建立健全规范林权流转市场。一是引导、鼓励建立规范化的商业性林业担保公司,并加以扶持,可以采取无偿提供开办费,减免一切税费,按照担保额度给予经济补偿等,并对担保公司形成的担保基金损失给予一定比例财政拨出专款给予坏帐补贴。二是鼓励各级财政出资建立专业的林业信用担保机构,积极拓展符合林业特点的担保业务。可由林业部门牵头出资,林农和林业企业参股,采取市场化运作方式,建立专业化林权信用担保公司。

浮梁县林权交易中心成立以来,进场公开交易的林权66宗,面积61539亩,交易额5786万元。林权交易中心在林权流转方面发挥了一定作用,但仍有进一步发挥作用的空间。可以通过扩大宣传,增进效率的方式,进一步增强林权交易中心在林权交易中的作用。

篇10

关键词:集体林权;流转;对策

1 山西省林权流转特点

1.1林地效益差,流转市场不活跃

山西省公益林比重大,暂不进行转让,商品用材林所占比例很小。由于立地条件差、降水少等原因,用材林长势慢、周期长,经济效益较低,加上森林采伐限额的控制和煤矿的关停并转以及现代装备的实施,使商品用材林特别是“矿柱林”的使用效益更低,无法走向市场,故而买方和卖方市场都不活跃。

1.2林改主体改革刚刚结束,流转交易平台未建立,流转时机不成熟

目前,全省各级政府正在探索如何进一步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并正在酝酿出台一些配套改革的政策措施,相关的林权流转交易平台还未建立,评估队伍还未组建,这个时候还不能盲目引导农民对林权进行流转,大规模林权流转时机还不成熟。

1.3公益林比重大,流转政策不完善

山西省林改配套改革还处于起步阶段,尚未形成完整的体系,省内主要是依据《国家林业局关于切实加强集体林权流转管理工作的意见》指导实施,地方各级政府还没有出台适合自身实际鼓励林权流转的政策和优惠条件,所以,农民在林权流转时还缺乏政策层面上的引导。

2 林权流转面临的问题

2.1流转行为不规范、政府部门监管不力、服务不到位

由于缺乏有效监管,有的公司不是将精力和目的用在如何经营林地、最大限度地提高林地生产力上,而是以投资林业、造林绿化、生态建设为幌子,低价圈地、囤地,为将来开矿、开发旅游做准备,容易形成林权纠纷,也容易使农民失山失地。

2.2流转信息平台建设跟不上步伐

山西省林权交易市场及林权流转平台建设还处于探索阶段。由于信息不对等,有的农民甚至不知道林权流转是怎么回事,也不知道该到哪里办理手续,因此,在私下里进行交易。林地到底值多少钱,由双方商定,林权合同、林权证变更都不规范。山西省大部分县都建立了林权管理服务中心,但真正的林权交易还没有形成。在林权交易中心办理流转业务,要收取管理费,涉及面积较大的,还要进行森林资源资产评估,而评估机制不完善,这些也制约着林权流转。

2.3政府部门宣传不力,引导不够

林权流转有转包、出租、转让、互换、入股、抵押等多种方式。但农民对各种流转方式的本质内含不了解,大多数人认为转让方式就是靠“买卖林地”来实现。如果农民仅仅考虑眼前,卖掉可能是唯一的生产和生活资料,也许能解一时之需,但终究不是长久之计。农民在进行林权流转时,政府部门没有及时宣传失山失地的危害,没有提醒农民事先一定要反复思量、权衡轻重,不要轻意将林地承包经营权一次性转让给他人,使自己过早失山失地。

3 对策

随着林改的深入,加强和规范集体林权流转,防止农民失山失地,切实维护农民的合法权益,已成为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

3.1科学引导农民进行林权流转

为防止农民过早失山失地,集体林权频繁转让和炒作,将加大宣传努力引导农民科学认识林权流转,确保不失山、不失地。一是引导农民在获得林地承包经营权后的一定期限内自主经营,即便是流转,也要引导农民通过转包、出租、互换、入股等形式流转,同一块林地2次转让的间隔期限也要作出规定,以防止炒买炒卖。二是提倡农民和林业经营者短期限流转,限量、限比例或部分林权流转,禁止林木采伐权等现货形式的流转和本集体经济组织内部成员间的流转。三是支持农民建立林业专业合作社、家庭联合体或股份合作社,鼓励企业与农民合作造林,林权流转要到林业产权交易中心进行。

3.2不断提升林权流转服务水平

加强林权流转服务,培育林权交易平台,并加快建立森林资源资产评估师制度和森林资源资产评估制度,以规范评估行为。尽可能在省内多安排几期“森林资源资产评估咨询师培训班”,从县级林权管理服务中心增加一批具有评估资格的资产评估咨询师,不断加大对广大林农的服务。倡导所有的林木林地产权流转,原则上都要在县(市、区)林权流转公共服务平台上信息,确保公开流转交易。进一步改善林改融资环境、降低信贷风险、改变林权抵押贷款难的状况,采取有效措施减少金融机构因开展林权抵押贷款、森林保险等业务带来的风险,探索建立林权收储中心、林业专业性担保公司,化解林权融资风险,促进林业金融服务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