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式逻辑学范文

时间:2023-03-30 12:35:0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形式逻辑学,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形式逻辑学

篇1

引言

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笔者发现形式逻辑课教学必须将理论和实践有机的结合在一起,灵活的应用到课堂之上,探索必要的教学方法改进,才能够从根本上促进教学效果的提升。下面,笔者在概述形式逻辑课的四大特点之后总结教学改革的三大原则,最后提出六条改进方法。

一、形式逻辑课程的特点――教改的难度

形式逻辑课是一门研究思维的课程和科学,它是对思维形式和思维规律的研究。受到研究对象的特殊性影响,其研究过程和其他学科有着本质的区别。想要讲清楚这门课程、让更多的学生取得学习的效果,就必须全面、准确的认识这门课程的特点和难点,从而有的放矢。

1.内容单调枯燥

形式逻辑学的知识点较少,内容较为单调,理论性东西短缺。例如,在逻辑的基本规律同一律这一部分的内容中,仅仅只有同一律的基本内容以及违反后的逻辑错误这一点内容,如果不进行透彻的分析,只需要几句简单的话便可以完成,学生掌握难度较大。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需要不断地重复,不仅使得教师重复??嗦,也让学生无心继续学习,教学难度较大。

2.知识抽象、难懂

形式逻辑学的内容大都较为抽象,在进行判断时也要考虑判断的逻辑性,讲课时内容也十分抽象,常常听得学生昏昏沉沉、云里雾里,真正掌握其中内涵比较困难。

3.知识环节性很强

形式逻辑学的知识点之间衔接的非常紧密,从概念到判断再到论证往往一环套一环,任何一个部分存在弱点都可能造成知识缺陷,给整体的学习带来倍增的难度。

4.实际应用难

在学习了逻辑知识之后,大家在工作、生活、学习中需要不自觉的运用,但是在讲知识要点与具体实际联系在一起时比较困难,逻辑学的思维形式、思维规律与现实之间存在一定差距。

这些逻辑学的自身特点给教师的教学工作带来了很大的难度,也给教师工作提出了一定的要求,想要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必须进一步深入了解教学的原则和方法。

二、形式逻辑教改的思路――教改的原则

教学改革的大趋势下,教师必须注重教学方法的改革,在教法上有所提升,从实践中提高创新能力,坚持正确的原则。

1.课堂讲授为主的原则

课堂是教师进行传授的主要平台,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主要依靠教师的讲授。教师在确定了教学目标之后,要在“怎么教”上面多进行研究,让学生能够在愉快的课堂过程中获得知识。教师要珍惜每一节课堂的机会,增强课堂教学动能,正确处理好联系、讨论、讲授等环节的相互关系,不能忽视讲授的主导地位。

2.精讲多练原则

教师给学生传授知识的最终目的就是让学生能够在实践中灵活运用。在课堂讲授中,作为教学主体的教师必须要把握“准”字和“精”字,让学生通过课堂充分掌握所要学习的要点和体系,领悟到知识的切入点。逻辑学的课程虽然基本表述比较简单,但是运用困难、程序繁多,这需要教师在进行教学安排时,把练习贯穿到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中,通过练习有效的提升学生的实践运用能力,达到教学目的。

3.提高能力的原则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动手动脑能力。现如今学生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学习的知识较为单一,机械古板,思考问题时逻辑混乱。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积极地引导学生,让学生能够运用知识和理解知识,举一反三的运用到实践中。

三、提高逻辑学教学效果的具体措施――教改的方法

1.精心备课

备课是每一节课的必要环节,也是好的教学效果的基础。备课时不仅要备教法、备内容、备教材还要备学生。教师需要针对实际情况,创设不同的课堂情境和教学过程,保证思路清晰、有备无患。

2.精选教例

形式逻辑学课程的内容大多比较枯燥,规则和形式比较多。想要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效果就必须在引用教例时多加注意。教例要能够集中反映事物的共同本质,有利于学生透过现象看到本质的思维能力提升。

3.科学传授

传授内容确定之后,采取怎样的方法使学生能够掌握就成为最关键的问题。课堂讲授力求表达准确、深入浅出、启发引导、层层递进,切忌似是而非、拖泥带水。不管是讲概念、判断还是推理、论证,都要从基本知识入手,使学生在充分理解的前提下,引导学生学会运用。在引用教例时要准确、适时、恰当,使学生在理论教学中学习知识,在案例教学中体验知识,把知识融化于实际中。

4.双向交流

教学是教师和学生的双边活动,教师的教说到底是为了学生的学。要实现预期的教学目的,教师在优化讲授的同时,必?随时把学生引导到教学活动中来。不管是教学内容的设计,还是课堂教学的组织,都要调动、激发、引导学生进入教学角色。这样才能够通过良好的反馈机制促进双向交流。

5.强化训练

在教学过后要注重学生运用教学内容和课堂知识的训练,指导学生在正确的逻辑思维下解决实际问题。教师所安排的各个教学环节都应当紧紧围绕学生的思维能力进行,方便学生接受更多的逻辑训练。

6.严格要求

教学质量的提升与教师的严格要求密不可分,教师在把握了认真教学的原则后还要注意对学生要求的严格性,通过对教法的不断探索,形成一套固有的传授模式。

篇2

[关键词]自愿性失业;人力资本;社会资本;就业部门;结构分割

[中图分类号]G52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728(2009)01-0165-03

一、问题的提出

在全面市场化的就业机制下,我国大学生失业问题凸显。自2002年起,大学生就业率整体上呈逐年下降趋势,非公开失业群体不断扩大。根据教育部部长周济在2006年度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十五”期间高等学校共向社会输送了1000余万毕业生,“十一五”期间将有2500万以上毕业生需要就业。这意味着在未来相当长时期内,我国将有大量大学毕业生源源不断地进入劳动力市场,而根据我国目前的经济发展状况,未来几年就业岗位的增加速度与大学毕业生的增加速度之间将有较大的差距,这种差距意味着整体上劳动力供给远远大于需求的现实在短期内难以迅速改变。因此,至少在未来的几年内,大学生失业将始终是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常态现象,然而,在如此严峻的就业形势下,我们发现,仍然有相当数量的大学毕业生出于种种考虑,放弃已有的工作机会,选择自愿性失业。在这一行动背后,虽然体现着求职者的经济理性,但同时具有高风险性,即存在着求职者从自愿性失业转变为非自愿性失业的可能,究竟哪些因素影响着大学生这一行动决策,这些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如何,值得学者挖掘和研究。

二、研究述评

当前,学术界对于求职行为的研究主要存在着两条解释路径。一种是经济学的解释路径,经济学者认为,求职可以被理解为一个外部劳动力市场问题一劳动力与其工作岗位的匹配过程。正统经济学观点将劳动力视为不受他人干扰和影响的独立的原子个体,劳动力与工作岗位的匹配是这些人在市场渠道中进行的经济理性选择。区别于经济学的另一条解释路径是从社会学的理论视角出发分析劳动力市场现象,这类观点认为,劳动力市场中的求职行为嵌入于求职者所处的社会网络之中,同时这种网络又受到宏观的文化和制度背景的制约。求职者作为一个深受社会环境影响的社会成员,其行动受社会现实的约制,同时其本身也在改变社会现实。

国内关于大学生自愿性失业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经济学领域,即采用第一条解释路径。一些学者运用劳动经济学的职业搜寻理论、保留工资理论以及二元劳动力市场理论,分析了大学生自愿性失业的经济动因(吴克明、赖德胜,2004),并将大学生的这一行动选择归结为一种理性的人力资本投资行为――是人力资本拥有者在外部劳动力市场上借助市场渠道实现人力资本价值的结果。

社会网理论是社会学关于中国社会转型期间人们求职行为研究的主流分析范式。所谓社会网络分析,也被称为“结构分析”(structural analysis),具体是指把人与人、组织与组织之间的纽带关系看成是一种客观存在的社会结构,并分析这种现实发生的纽带关系对人、对组织所产生的影响。社会网分析范式关于求职的经典研究主要存在三个理论视角:格兰诺维特的强弱关系理论、林南的社会资源理论以及博特的结构洞理论。近年来,国内运用社会网分析范式研究求职者求职行为的研究成果越来越多,但从研究对象来看,研究者更多关注下岗职工和农民工这两大弱势群体,并通过实证研究论证了“社会资本”和“关系”对这两类群体人员的求职行为发生着重要作用(李培林,1996;王汉生等,1997;渠敬东,2001;边燕杰,1999),相比较,学者对于大学生群体的关注程度相对较弱。另外,从分析的内容来看,学者们更加关注失业者的求职过程,关注求职者求职时所采用的手段或求职渠道本身(如“人力资本”、“社会关系网络”或者“社会资本”)的不同效用(风笑天、赵延东,2000;赵延东,2001;李培林等,2000;顾东辉,2000;桂勇等,2002),鲜有学者从求职的一种结果――即失业角度追寻社会网所发挥的作用。

三、自愿性失业概念的厘定与辨析

自愿性失业是“非自愿性失业”的对称,是由英国经济学家阿瑟・塞西尔・庇古提出的经济概念,指工人由于不接受现行的工资或比现行工资稍低的工资而出现的失业现象。自愿性失业者不同于自愿性不就业者,前者愿意工作并且有工作机会,只是对已有的工作机会不满意而暂时不工作,后者则不论是否有工作机会均不愿意工作,这一部分人不称为失业者,不计入劳动力人口范围。本文把自愿性失业界定为一种不满足于已有的工作机会而继续寻找工作的失业现象。

四、大学生自愿性失业的原因探悉

1.微观视角:大学生自愿性失业的经济性原因分析。经济学从微观的视角揭示了原子式个体行动背后的经济动因。职业搜寻理论假设劳动力市场信息是不完全的,不同企业支付给同一个求职者的报酬也不相同。因此,为了获得待遇最佳的工作,求职者必须花费时间在劳动力市场上进行工作搜寻,直到搜寻时间达到最佳点――搜寻时间的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之前,继续搜寻就是一种理。然而在这个搜寻期内并非大学生没有工作机会,只是他们预期继续搜寻会有更好的选择,于是拒绝已有的工作机会,这种到达最佳搜寻时间长度时期的失业就是一种自愿性失业。保留工资理论认为求职者在职业搜寻开始前,对预期工资水平会有一个最低心理价位,并对搜寻时间作好了心理准备。当他在市场上寻找工作时,如果雇主开出的工资条件超过他预定的价位,他就接受,否则就会出现因拒绝而导致的自愿性失业。二元劳动力市场理论将劳动力市场分为工资高、工作稳定性强、职业前景好的一级劳动力市场和工资低、工作条件差、工作缺乏保障的次级劳动力市场,由于这两种劳动力市场分割性强,特别是次级劳动力市场存在着逆向选择的问题,因此,许多大学生因拒绝进入次级劳动力市场而使自己处于自愿性失业状态。

总之,经济学预设了一个具有完全自由意志的行动者,以经济理性的成本收益分析决定其行为。按照劳动经济学的上述理论观点,大学生自愿性失业实际上是一种理性的人力资本投资行为。考虑到雇佣双方信息的不对称以及职业搜寻的机会成本问题,人力资本拥有者为了实现个人人力资本价值的最大化,短暂的自愿性失业选择是个体经济理性的表现。经济学这种对于个体行动背后经济动因的探讨,从微观的视角揭示了原子化个人自愿性失业背后的原因。

2.中观视角:大学生自愿性失业的制度性原因分析。职业搜寻与决策实际上是求职者与雇主之间的互动,在这个雇佣模型中,雇佣双方任何一方的行为都会影响另一方,因此,为了深层次地理解求职者的行为,必须将雇主纳入到分析的框架

内,考察组织的雇佣制度对求职者行为的影响。

在转型期的中国,劳动配置尤其纷繁复杂。社会学对劳动力市场分析的“再分配一市场”框架,以及经济学的二元劳动力市场模型都显得过于简单,无法准确地把握各种组织的劳动力市场运作。因此,借用Robert Moffitt教授分部门的劳动力市场观点,结合我国劳动力市场的现状以及就业部门的制度特征,可将中国城市的就业部门划分为六个大类:公共部门Ⅰ(国家机关)、公共部门Ⅱ(事业单位)、国有及控股企业、外资企业、私营企业、非正式部门。这六种类型的就业部门在工资制度、人员招募渠道、内部劳动力市场的完整性以及人力资本的专用性等人力资源制度方面都呈现较大的差异(见表1)。

首先,由于公共部门、国有及控股企业以及外资企业工资高、福利待遇好,因此存在着因等待进入这些部门而形成的自愿性失业;其次,从人力资本的专用性角度来看,由于大学生具有的人力资本并不会自然保值增值,长期闲置甚至会使人力资本逐渐贬值,因此考虑到个人人力资本专用性的问题,许多大学生会放弃那些对人力资本专用性要求不高的就业机会,形成自愿性失业;最后,以国有企业、事业单位为代表的就业部门,内部劳动力市场特征明显,人员雇佣市场化程度低,对于作为“局外人”的求职者来说,只能通过非市场渠道――社会关系网络获得相关的空缺职位信息,甚至必须利用个人人际关系所提供的人情帮助才能获得这些部门的就业机会。因此,当求职者具有相应的社会资本时,就会考虑机会成本问题,放弃可能的工作机会,等待个人社会关系网络的人情运作,从而使自己处于自愿性失业状态。

3.宏观视角:大学生自愿性失业的结构性原因分析。传统的户籍制度一直是制约劳动力市场流动的瓶颈,以“国有部门”为代表的保护性劳动力市场采取了高度保护本地劳动力、严格控制“外来劳动力”的举措。此外,尽管传统的“单位体制”已经被打破,但是一些就业部门仍然呈现出“集团性垄断劳动力市场”的特征,进一步造成了就业部门的结构性分割,这为人们继续持有“单位情结”提供了温床。最后,中国文化中求稳、求安定的行为特征,使得一些求职者在就业选择时仍表现出了明显的“所有制偏好”。因此,尽管当代大学生受到了新时期的思想熏陶,但是长期以来社会上形成的职业观念仍对其就业选择产生重大的影响。因此,大学生自愿性失业行动不仅嵌入在个人的社会网络中,而且受到宏观社会文化和制度背景的约制。

篇3

关键词:教学;性质;实践逻辑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18-0099-02

走进今日之课堂,教师用上了最先进的教学设备,进行了最优化的教学设计,但热闹背后却是师生表情冷漠,举手投足如同操练,连笑容也变得职业化了。这样的课堂可谓波澜不惊,少有,学生中规中矩,如同样板。一言以蔽之,课堂里什么都不缺,唯独缺失了活力。何以至此?从根源上讲,乃是我们在教学的基本认识上一直没有取得突破。长期以来,人们把课堂主要框定在教师的教学活动范围,把教学活动的性质又锁定在“特殊的认识活动”范围。人们常常认为,课堂不过是一个教学活动场所,学生在课堂中主要是在教师指导下进行学习活动,学习的内容不是动态生成的,而是事先预设的、静态的文化知识,课堂也就变成教师演出“教案剧”的特殊场所,学生在课堂上实际扮演着配合教师的角色。在这一观念指导下形成了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理念、教师单向输出的教学方式、教师命令支配的管理模式和学生绝对服从的课堂文化,从而使人们对课堂生活失去了完整的认识与理解,课堂也失去了教师和学生终极价值的依托,失去了对生命意义的反思与关照。课堂也因此失去了其核心的生长性质,课堂变得单调,缺乏应有的活力。这意味着,焕发课堂的生命活力,必须突破单纯的哲学认识论视野,在多重视角下重新审视教学的多重性质和完整内涵,以释放教学的多种过程和多重意义。

一、教学的实践性质

马克思在综合、批判前人实践学说之后建立了辩证科学的实践观,认为实践是人有目的地改造和探索现实世界的一切社会性客观物质活动。在他看来,实践是人类根本的社会存在方式;实践本身具有客观实在性,它首先是一种“感性活动”,“感性的人的活动”;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归宿,它不仅包括人的客观的物质实践活动,还包括人的精神实践活动;人类的实践创造了和创造着自然界的外部世界和人的内部世界。如果说教学活动主要是一种认识活动,那么,实践则是这种认识活动的基本存在方式。根据认识论,认识是在实践基础上主体与客体相互作用的过程,实践是认识的基础、来源和归宿。认识过程是一个辩证运动过程,认识的获得往往需要通过从实践到认识再到实践的不断循环;实践是检验认识成果的最终标准。如此看来,教学过程就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对人类已有知识经验的认识活动和改造主观世界、形成和谐发展个性的实践活动的统一过程。然而,实践中的教学往往单纯强调学生内部的认识活动,遵循一个从认识到认识的过程,不仅使学生的认识失去了“实践”这一可靠的基础,而且使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实践应用能力无从培养。针对这种状况,新课程将“实践”、“活动”范畴重新引入教学,重新恢复教学的实践性质,其目的是加强教学中的实践环节,克服认识与实践之间的分裂状况。

二、教学的认识特性

必须承认,教学本质上是一种特殊的认识活动。教学作为文化传承过程主要是一个(一种)认识过程,即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过程。尽管教学还涉及实践、交往和情意等方面的活动,还承担着发展学生能力和品德等多方面的任务,但这些活动和任务都是在掌握文化知识的基础上和过程中来实现的。诚然,教学活动既包括感性的实践活动和理性的认识活动,又包括内部的情意活动和师生之间的交往活动。其中,认识活动无疑是教学活动的主体部分,通过教学认识活动促进学生的认识发展无疑是教学活动的主要任务。另一方面,作为一种特殊的认识活动,教学是学生在教师引导下认识选择加工过了的人类文明精华成果从而获得身心发展的活动。它既遵循认识活动的一般规律,同时又有自身独特个性和特殊规律,主要表现在它是在教师领导下的学生个体认识,是以间接经验为主的认识,是具有发展价值和以发展为宗旨的认识。这种认识既包含认知过程,同时又远远超出认知过程,它有系统全面的心理机制,更有具体复杂的社会机制。

三、教学的交往特质

教学活动绝不是一种简单的知识授受过程,而是知识的一种相互建构的过程,是师生共同建构学习主体的过程。在这种特殊的知识建构活动中,教学成为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信息传递的互动过程,也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情感交流的人际交往过程。这就是教学的交往特质。教学活动的交往特质,集中表现在学生所具有的群体意识、规则意识、归属感、义务感、责任感;具有人际交往的需要、意识和能力;能积极参与群体的学习活动,与群体成员相互协作,根据集体需要自觉承担和转换自己的角色。实际上,作为人类重要的社会活动,教学活动中大量地存在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往,存在多种多样的交往形式。没有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多向交往,教学活动就无法发生。因此,交往不仅是教学活动的前提和基础,而且是学生发展的必须条件。如果说认识活动直接地发展了学生的认识,那么,交往活动就为学生的认识发展提供了必要的条件和动力。而且,教学中的交往活动还直接为学生的社会性发展开辟了一条现实的道路。或者说,交往是学生社会性发展的内在机制。

新课程改革的一大创新就是突破了狭隘的认识论视野,将“交往”范畴引入教学领域,强调教学不仅是一种实践基础上的特殊认识活动,而且也是师生以课程为中介而展开的一种多向交往、交流、合作过程。即是说,教学不仅要为学生的认识提供认知和智力方面的帮助,而且要为学生的认识提供人际关系的支持。

四、教学的文化属性

从文化学的角度,教学是一个社会文化的延续和传递,即学习者内化社会文化的过程,因而具有文化性。我们过去很注重从哲学认识论和心理学的学科角度认识和研究教学,并从社会学的视角对教学的社会属性与交往特质进行了一些探讨,而对教学的文化属性理解不够。自然地,我们更多地强调教学的“科学性”和“工具性”,轻视或者忽视了教学的“人文性”和“艺术性”,由此产生了学生“有知识,没文化”的尴尬局面。新课程改革的一大创新就是强调教学的文化属性,主张挖掘课程教材的文化内涵,重视学生人文素养的提升。教学的文化属性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去理解:(1)任何教学都摆脱不了特定社会文化的制约,也必定承担着保存、传承、创新社会文化的任务,因而我们可以从教学与外部社会文化的关系的角度,理解教学的文化基础及文化功能。(2)由于课程教材本身与文化的特殊关联,以及教学所承载的文化使命,我们又可以从教学本身的文化属性的角度,理解教学所蕴涵的文化意蕴;(3)教师和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经过长期的价值选择和价值积淀,会形成一种为教师和学生共同认可和接受的群体观念和行为模式,因而我们还可以从教学活动中所体现出的群体文化样态,探讨教与学的不同文化模式。

篇4

1.1更新快,处于动态的状态

网络资源更新快的特点是众所周知的,网络资源信息更新的速度几乎压倒了其他所有的传播媒介。对于计算机信息技术这样一门内容更新速度非常快的学科来说,充分利用计算机网络资源来进行教学,可以很好地起到弥补教学资源不足的作用。教材内容更新的速度再快,也会有一定的周期限制,但网络资源却可以随时获取,及时补充到教学内容当中。另外,网络上的内容是一种动态和滚动的状态,利用网络来给学生演示一些网页的应用和软件的操作,具有非常直观的特点,比对着书本学习要方便得多。

1.2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利用网络进行教学,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教师可以通过远程操作等多种方式来实现对学生的指导,学生有问题也可以及时通过网络同教师取得联系。教学的时间和空间变得更加的自由,即使不是面对面的授课,也可以达到学习的目的,这就给计算机教学以及其他各个学科的教学提供了更多的选择和可能。

1.3具有多向信息传输以及互动功能

网络还具备信息传递的多向性,可以实现一对多、多对多的信息交流和互动,各种信息交换媒介和平台,可以让参与者随心所欲地发表自己的看法,并可以随时分享各种资料和资源。网络这样一个互动和共享的状态,同现代教育理念中强调学习者的互动与合作,强调创新思维和开拓精神的教育思想是十分吻合的,也适合新的教学模式的实现和展开。

2在计算机教学中应用网络资源的方法和途径

2.1随时检索最新信息和学习资料

随着校园内网络的普及,学生可以随时利用网络获取最新的信息和资料,这也为计算机教学和学习提供了更多的便利。教师在课堂上也可以直接接入网络,随时向学生介绍新的软件和网络信息,课堂的信息量也就随之增大了,一些关于网络应用的教学内容,只要直接打开网页给学生介绍和讲解就可以了,既直观又方便,教师也不用花费大量的时间来制作网络截图和程序截图的课件了,课堂的效率会大幅度提高。另外,经常浏览网页,并进行简单的网络操作和应用,会让学生们对信息技术产生浓厚的兴趣,计算机操作水平也会随之提高,对网络技术的探索精神也会增加。

2.2作业和练习都可以实现电子化和网络化

计算机操作技能重在实训和运用,单纯理论化的教学是不够的,学生要在实际的运用当中才能把理论知识更好的理解和消化,而且对于非计算机专业的学生来说,只要能够灵活运用相关程序和软件就可以了,没有必要学习过多的理论。因此,教师在进行计算机公共课程教学的时候,作业和练习都可以采用电子化的方式,并利用网络实现作业的批改和信息的反馈,这样既节约了时间和资源,又能提高学生计算机操作的能力,还有助于加深学生对电子信息技术的了解和理解。

2.3方便师生交流,有利于互动式学习模式的建立

通过网络信息交流平台,师生之间的交流和互动变得更加轻松和简单,学生之间也可以通过校内的网络平台,分享一些有用的资料和信息,学习的模式不再是传统状态下从教师到学生的单向传递方式,而可以实现多向交流和互动。有了网络这样一个信息传递的渠道,互动式、讨论式以及合作式的学习模式都可以很容易地建立起来,学生也会习惯于这样一种自我探索和交流的学习方式,去主动寻找有用的学习资料并学会同大家分享。有精力的学生还可以创建自己的空间和主页,为其他学生提供更多的交流空间和途径,通过这样一些多向学习的渠道,学生自主学习的思维习惯也就培养起来了。

3总结

篇5

关键词:高职 逻辑学 逻辑思维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1578(2016)11-0038-02

1 引言

在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越来越快的今天,高职院校究竟有没有必要开设逻辑学这门课?这个问题引起越来越多的争议,有一种观点是逻辑学在现在的职业教育体系中,已经失去了它的位置。因为逻辑学特别是现代逻辑比较抽象,高职院校的学生毕竟基础较差,学习逻辑学有一定的困难;而且,逻辑学的教学内容相对于职业技能课程来讲,好像离日常思维和实际生活有偏离,应用性不强。

实际上,逻辑学在高等职业教育体系中的地位是很重要的。英国的大百科全书中,把知识分为五大分科,按顺序为:逻辑学、数学、科学、历史和人文学和哲学,逻辑学排名第一。牛津大学校长卢卡斯在北大的演讲中,讲到上大学的意义有三点,第一,学习推理,可以解决各种问题;第二,如果解决做错的事情;第三,改变你的思维方式。这三点实际都和逻辑学关系非常紧密。

2 逻辑学教育的必要性

2.1 培养学生认识世界的能力,端正学生的世界观

如果不系统学习逻辑学的知识,并不是说就没有逻辑思维。每一个有正常思维的人,在成长过程中,都在用自己的逻辑思维在逐步的认识世界,慢慢形成自己的世界观。大学阶段也是一个人的世界观成熟的阶段,虽然学生不学逻辑也会使用逻辑。但是没有系统地学习,在认识问题,讨论问题的时候,并不能知道自己是否在错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掌握了逻辑学,规范自己的思维,才能够在思想的道路上不走歧路,正确的形成自己的世界观。

2.2 提高学生的思维素质,培养其创新能力

随便现在社会逐步进入了知识经济的时代,国力的竞争逐步演变为创新知识能力的比拼。我国要在新世纪的国际社会中占有更加重要的地方,就必须要培养出大批具有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

决定一个人的智力水平高低有很多种因素,其中的核心要素就是逻辑思维能力。思维的特点在于敏捷性、独立性、灵活性。系统掌握逻辑学知识,可以指导人们在思维时候遵循一定的规则和规律,以免我们在思维时误入歧途。创新思维实际上是逻辑思维和非逻辑思维相结合的思维,虽然有非逻辑思维,但是非逻辑思维也有逻辑学基本规律,它是不可能脱离逻辑思维而存在的。因此,我们的结论,必须以逻辑学为基础,创新思维才能更有效地培养。逻辑学具有培养大学生创新思维的功能。

2.3 提高大学生辨析诡辩的能力

诡辩和狡辩不一样,诡辩是似是而非的推理,狡辩是比较容易被发现,被纠正的,而诡辩往往由于它的推理很比较强的迷惑性,所以很难觉察。

比如亚里斯多德的在《物理学》中讲说到:“重的物体下落快,轻的物体下落慢”。我们看到这一理论,不仅符合生活常识的传统认知,而且又是权威之言,自当深信不疑。当伽利略运用了逻辑的武器,进行了分析:假如亚里斯多德的这个理论是正确的,那么如果把鸡毛和石头一起绑着,相当于将一个重物和一个轻物绑在一起,那么它们的下落速度和原来相比会怎么样呢?从一方面讲,鸡毛被石头拉着,根据亚氏的理论,鸡毛要比原来的速度快了,同样的道理,石头的下落速度应该比原来的速度要慢了;而从另外一方面来分析的话,鸡毛加上石头之后,总重量应该比石头要大一些,那么应该这个组合起来的新物体的下落速度比原来的石头要更快一些。这就是说,从一个论据(或者说命题)出发,得出了两个互相矛盾的结论,这就是说这个论据本身就是虚假命题,因为出现了逻辑错误。得出亚里斯多德“物体下落速度与重量成比例。”这个论点的错误,我们就是运用了逻辑的武器,来辨析了诡辩。

由此,辨析诡辩,应该从诡辩根源加以分析,熟练掌握逻辑学的基本规律,指出其中的逻辑错误,加以驳斥。

2.4 提高大学生语言表达的能力

哲学要解决本体、思维、语言这三者之间的关系,语言究竟怎么样才能准确表达出思维,究竟怎么样提高大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也是我们教育工作者研究的课题。

大学生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表达思想,有效交际的途径主要有两种:说和写。或者我们说是语言,语言要素最重要的就是准确,或者说:清楚,明白。只有严密、准确的表达出自己想要表达的思想,才能够进行最有效的交际。在当代社会,大学生能力的展示,交际的成功,主张的宣传等等,与人际间有效的沟通息息相关。没有逻辑学中的系统理论的掌握,没有正确的逻辑思维,大学生很难将自己的语言说明白清楚,也就谈不上有效人际沟通。逻辑学中要求大学生明确运用概念、恰当做出判断和有效进行推理,所强调的就是思维验证、论证严密,逻辑学的系统学习可以使大学生的理论思维得到有效的训练,提高大学生的哲学素养,规范大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书面语言组织能力,有助于提高大学生在有效语言表达方面的能力。

2.5 培养大学生认识和处理问题的能力

恩格斯说:“逻辑是探寻新结果的方法,由已知到未知的方法。”大学生最重要的任务就是获取知识,什么是知识,所谓知识,是对社会现象原因的认知、规律的把握。如何认知、把握,显然,仅仅靠感觉和信念是无法达成的,必须靠严密的逻辑推理。

逻辑对于新知识的获取,主要是通过类比、归纳和演绎这三种推理方式来实现。据说中国古代的能工巧匠鲁班,有一次被野草割伤,由野草的形状类比发明了锯子。人类历史中很多发明创造和一些重要的科学理论都是用类比推理获得的,如计算机技术、蒸汽机、克隆技术等等发明,又如自然选择理论、大陆漂移说、血液循环理论、原子模型理论等等科学理论这些都是类比推理的直接成果,然后通过科学实验去验证。大学生通过运用类比推理的理论,由个体到个体的认识方法,触类旁通,从而获取新知识。

逻辑学的教学与大学生的素质教学是息息相关的。经过系统学习,大学生在遇到具体问题时,能够运用严密的逻辑思维,在短时间内将整个问题进行逻辑联系和逻辑推理,从而解决实际问题。通过逻辑学的系统学习,可以使大学生在处理实际问题的过程中,逐步提高其辨别是非的能力,发现解决问题关键点的能力,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等等。

3 结语

综上所述,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里,需要大量各类的科学技术和人文科学的知识,而逻辑学作为科学发展和社会进步各种学科的必要学科,将越来越承担重要的作用。高职院校必须要重视逻辑教学,不断提高学科的教学水平,有效和大学生其他素质教育学科紧密结合,为人才培养的教学目标服务。在知识经济的今天,各类学科的融合已经成为社会的趋势,努力实现逻辑学的系统教学,以推进教育事业的发展,培养出高素质的高职人才,是高职教育的奋斗目标。

参考文献:

[1] 何向东,袁正校,郭泽深.逻辑学教程(第二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2] 张学立.大学逻辑[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2007:08.

[3] 何向东.改革逻辑教材服务素质教育[J].中国大学教学,2005(2):63-64.

篇6

摘 要:由于科学界的发展,促使了逻辑实证主义的产生。逻辑实证主义的本质使其拒斥形而上学,但是形而上学有其自身的重大意义,在这里就来介绍一下逻辑实证主义与形而上学的较量。

关键词:逻辑实证主义、形而上学、拒斥、意义

逻辑实证主义,也叫做逻辑经验主义,它的产生,标志着西方科学哲学的成熟。

逻辑实证主义强调知识的实证性,主张只有能被经验证实的知识才是真知识,认为哲学不是知识系统,而是一种通过逻辑分析判断命题系统有无意义和真伪的活动。

一、逻辑实证主义产生的必然性

从19世纪到20世纪初,科学界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特别是爱因斯坦相对论的问世,震撼了学术界各个领域,哲学这个自古以来就被称为“科学之科学”的领域当然不会例外。科学界的飞跃式的发展一下子把人们从形而上学的精神世界拉回了现实,人们开始思考一些更具体的东西,传统哲学的形而上学显然不能满足这一点,于是人们开始寻找出路,这就是逻辑实证主义诞生的背景。由此可以看出,逻辑实证主义是科学发展下的必然产物,它代表着一次必然的思想碰撞。

二、逻辑实证主义的特点

逻辑实证主义的“实证”原意为肯定、明确、确实。早期逻辑实证主义遵循的原则是实证原则,即一切科学(包括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研究的对象只能是可观察、可检验的经验事实。但由于实证原则的局限性,逻辑实证主义受到多方批判。“可证性原则”是逻辑实证主义对“实证原则”的改造,其主要含义是认为只有能被经验证实或证偽的命题,才是有意义的真命题,否则就是毫无意义的偽命题。也就是说,只要能被经验验证,无论是被证实还是证偽,就都是真命题;只有不能被验证的命题才是伪命题。逻辑实证主义把有意义的命题分为两类,分析命题和综合命题。分析命题主要强调逻辑分析,包括逻辑和数学公式,具有逻辑意义或形式意义。综合命题是建立在经验事实的基础上的,其真假可以通过经验予以证实,因此具有经验意义。逻辑实证主义坚持经验证实方法是检验命题真理的唯一方法。他们着重强调的经验的重要性,抬高经验,坚持可证实性是命题的意义标准。

三、形而上学的特点

形而上学是对终极实在研究。也就是对事物本质的探究。形而上学看到的不仅是事物的表象,而是要对事物的本原、内涵进行研究,由浅入深,由表及里,透过现象看到事物的本质。但是由于每个人都是不同于其他人的单独的个体,因此不可能每个人看到的事物都是一样的,所以人们看到事物带有主观偏见是再所难免。又或者每个人对事物的理解有深有浅,所以对形而上学的研究对象——世界的本质,这个问题的回答各有千秋,没有定论。

四、逻辑实证主义拒斥形而上学

逻辑实证主义拒斥形而上学是因为逻辑实证主义认为形而上学命题既不能证实为真,也不能证实为假,所以认为形而上学命题是不能被验证的伪命题。并且逻辑实证主义认为形而上学不能区分科学与非科学,他们甚至认为形而上学的整个体系都是无意义的。因为它们既不能被逻辑分析,又不能为经验所证实,因此是没有任何真理性可言的。逻辑实证主义认为哲学应该研究的东西应当是可以验证的,而不是那些繁复的夸夸其谈,逻辑实证主义认为那些都是应该被拒斥的。

五、形而上学意义

形而上学之所以可以统治哲学界几千年,就在于人的形而上学性。人是世上是唯一具有自我意识的存在物。卡西尔说:“人被宣称为应当是不断探究他自身的存在物——一个在他生存的每时每刻都必须查问和审视他的生活状况的存在物。”人不仅是活着,有饭吃、有衣穿、有房住就可以了,人还需要精神方面的追求,人需要对自身了解,需要知道人类是从哪里而来,将要走向哪里。这是人的本性使然,并不是谁能够强加的。如果失去这种追求,人就会失去信仰和信念,生活就会失去意义。由此,康德无奈的宣称:“人类精神一劳永逸地放弃形而上学研究,这是一种因噎废食的办法,这种办法是不可能采取的。世界上无论什么时候都需要形而上学;不仅如此,每人,尤其是每个善于思考的人,都要有形而上学……”

正是由于有形而上学引领人们思考,科学才能前进。怀特海宣称:“我们如果没有一种本能的信念,相信事物之中存在着一定的秩序,尤其是相信自然界中存在着秩序,那么,现代科学就不可能存在。”科学的产生正是因为人们心中有一种信念,认为一定有那样的一种事物存在,这股信念激发着人们不断的去探索,创新,只有这样科学才有新发现,新进展。因此,形而上学原则在本体论上决定着科学发展的方向。

六、拒斥形而上学失败

逻辑实证主义拒斥形而上学,但是它又无法避免形而上学问题,因为形而上学问题渗透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之中。但逻辑实证主义的经验证实原则用于解决非经验的常识时,它不可避免地陷入了困境。由于经验证实原则是必须已经被“亲眼所见”,“亲耳所闻”或者被科学实验或科学假说所检验和论证的命题,才能称之为真命题。这一原则只能用来检验经验范围内的常识,但对于非经验范围内的常识却无法提供解决的办法,比如“本质”、“属性”、“观念”等,这些都是经验所无法到达的领域。面对这个不可避免的问题,卡尔纳普进而把证实原则分为直接的证实和间接的证实。直接的证实是指能直接被经验所证实的如亲眼所见或亲耳所闻。间接的证实是指能够通过逻辑上演绎推理的方法所达到。对于间接的证实,卡尔纳普举过这样一个例子:命题1:“这把钥匙是铁做的”;命题2:“铁制的东西放在磁铁附近可以被吸引”;命题3:“这是一块磁铁”;命题4:“把这把钥匙放在磁铁附近”;命题5:“这把钥匙会被磁铁吸引”,这同时是一个预言。命题已经提出,接下来就开始进行逻辑的证实。第一步:如果这个假设可以被证实,那么命题1就是真命题。第二步:实际证明命题5确实有效,因为它可以通过直接经验证实(试验即可),进行证明命题1为真命题。第三步:我们得出这把钥匙确实是铁做的。这里同是包含着证伪的原则即从反面证实。也就是当命题5得不到证实,那么命题1也就是伪命题。于是我们得出结论,无论这把钥匙是否是铁做的,我们都完成了证实的目的。

但这种间接证实原则被逻辑实证主义视为不可靠的确证。因为整个推演过程充满了或然性。比如命题2中,铁制的东西放在磁铁附近可以被吸引,这只是通过过去的经验归纳出来的命题,它是否会一直有效却不得而知。综上所述,可以看出,逻辑实证主义既无法完全拒斥形而上学,又无法证实形而上学,这最终成这了导致整个逻辑实证主义运动衰落的原因之一。

七、逻辑实证主义的贡献

虽然逻辑实证主义企图彻底改变哲学性质的努力以失败告终,但是它把一种新的精神引入了哲学,清算了自古以来哲学中的那种夸夸其谈,它留给哲学的是一种具有逻辑的严肃性和理智上的责任感的标准。它强调了意义的重要性,发展了一种严密的逻辑证实方法。逻辑实证主义为哲学开辟了一条新的不同于以往的道路,这也是哲学史上不可抹灭的贡献。(作者单位:湖北大学)

参考文献:

[1] 康德,未来形而上学导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

[2] 黑格尔,小逻辑[M]北京商务印书馆

[3] 石里克,意义和证实[A],洪谦,逻辑经验主义

篇7

【关键词】成人高校;学籍管理;网络化

学籍管理的网络化一方面可以提高我国成人高校管理水平科学性和高效性,另一方面,也可以提高其管理工作的质量。

1.学籍管理网络化的意义

1.1提高学籍管理的工作效率。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我国学籍管理工作呈现出工作量越不越大且越来越复杂化的状态,其主要的因素是我国教育事业向大众化教育方向发展,学校的不断扩招,这就使得学籍管理工作者的工作与以往相比具有了更大的难度和挑战性。在原来传统的管理方案中,学籍管理的过程,管理人员的工作内容要求他们在第一时间为有需要的学生提供相应的学籍证明,学生在校期间的成绩单等等,并且随时做好对各种数据的统计与分析,并打印相对的统计报表提交给领导及有关部门。这些工作如果纯粹依靠手工操完成,使得管理人员的需要付出大量的劳动。但是如果采用网络化的管理方式,学籍管理人员就可以随时根据不同的要求,第一时间根据不同的目的和需要检索出学生的各种信息,打印出各种统计表格,这样,工作效率有了显著提高,管理人员的劳动强度明显有了下降,体现出了以人为本的精神[1]。

1.2提高学籍信息查询便捷性。在实现学籍管理网络化之后,不管从管理者的角度还是从学生的角度看,学生学籍信息的查询都可以实现更加快捷和方便。首先,作为学生学籍信息的管理人员,可以摆脱繁重的手工工序,直接在学籍管理平台上通过相应的查询条件和查询方法可以在学籍信息数据库中迅速及时检索出所需要的一些学籍信息,也可以根据输入的检索条件打印出数据报表;其次,作为学生,可以不用总是依赖学籍管理人员来查看自己学籍信息,而可以利用网络平台,自助登录自己的用户信息,在学籍平台上第一时间查询到自己需要的个人信息(可以包括个人成绩,当前学期所选修学习的课程信息等等),为学生带来了巨大的便利。

1.3管理流程规范化。学籍管理的网络化使得学校的学籍管理工作在管理流程上实现规范化,使得管理者进行学籍管理时可以有章可循。第一,信息在传递过程中,能够实现更为准确和及时的传递,有效避免学生的学籍信息在传递过程中因种种原因造成的阻塞和失真,为学生的信息安全提供一定的保障。第二,从部门与部门之间的工作关系来看,不同部门之间的职责可以得到更为有效的协调,使部门之间的配合与以前相比,实现更为高效和协调的效果。第三,学籍管理网络化能有效规范管理人员的工作程序和办公流程,建立起一个可靠简单的管理机制,促进学籍管理人员工作的健康良性发展。第四,在一个相对规范的管理流程中,相关工作人员之间的责任将比以前更加明确,权限的划分也更加分明,具体事务能够实现落实到人。如果在工作中出现任何问题,可以做到查有所依,杜绝互相推脱责任,互相扯皮的现象发生,促进问题的及时解决。最后一点是,学籍管理的网络化能够有效减少了相关工作的办公程序,会相应减少在学籍管理方面人力物力的投入,可以为学校节省一部分教育资源,减少一些没有必要的支出,将教学资源投入到更需要的地方去,促进成人高校的全面建设和发展[2]。

2.学籍管理网络化应该注意的问题

2.1对于收集的信息,保障准确性。学籍档案管理工作中,首先要做的是工作是把学生的信息收集起来,这既是第一步也是非常重要的一步,这项工作对于后续的工作影响是巨大的,所以,要制定出一个统一的标准和格式,对如身份证复印件、学籍登记表的填写内容、格式有统一的要求[3]。只有在这些统一的标准下,才能有效保证收集到的信息是准确无误的。为了保证信息的准确性,需要处理好学籍部门与教学部门之间的相互协调和沟通。在息收集、归档完成后,就需要依托相应的计算机网络技术,对学生的学籍档案实现电子化、规范化和标准化管理,实现减轻学籍管理人员的劳动强度,缩短其劳动时间的目标,从长远来看,则要着力提高整个学校学籍管理的工作效率,减少工作失误。

2.2保障学生个人信息的安全性。实现学籍信息管理网络化的过程中,要时刻明确成人高校学籍管理实现网络化的目的是为了提高学籍管理的工作效率和学籍档案资料的利用率。我们应该看到这种学籍管理方式的优势,看到其带来的巨大的便捷性和高效性,但是也应该明确的一点是虽然网络化的学籍档案这种网络化的管理方式并不是完美无缺,无可挑剔的,它也存在着自己的缺陷,比如一些不容忽视的信息安全问题,例如:有时会因为服务器硬件本身出现故障,导致数据库系统的全面瘫痪和崩溃[4];有时还会因为用户访问数量的突然增大到超出其可接受范围的程度导致出现网络拥塞的现象;系统如果没有配备有效的数据保密措施而导致学生的学籍信息被恶意泄密;有时,学生个人信息还会在网络传输的过程中遭到非法监听或被拦截等等。这些问题都会给学籍管理网络化带来困扰和麻烦,需要我们引起重视并采取相应的措施预防或者解决。

3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信息化时代的今天,在我国成人高校实行学籍管理网络化具有不可替代的优越性,其也是未来学籍管理方式的主要发展趋势。虽然目前这种方式并不是没有缺陷,但是其带来的便捷和高效性仍是其主要方面,并且随着我们在实践中不断推动这种方式的实行,克服其自身缺陷和不足的方法也将在实践中被探索出来。

参考文献:

[1]张镇武.试论成人高校实行学籍管理网络化的意义[J].当代继续教育,2013,31(6):56-58.

[2]郑芳.成人高等教育学籍管理问题和对策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

[3]彭若霞.高校成人教育学籍管理的现状与对策[J].韶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2006,05:146-148.

篇8

关键词:协作教学;网络协作教学;协作学习;多专业;风机性能测试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3044(2011)26-6398-02

Networked Collaborative Teaching Mode Based on Fan Performance Test System

YIN Xiao-bo1, FENG Li2

(1. Anhui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llege of Computer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Huainan 232001, China; 2. Huainan First People's Hospital, Propaganda Department, Huainan 232007, China)

Abstract: Collaborative teaching is an effective teaching style, which is commonly accepted by the university. According to the difficulties of multi professional collaborative teaching in the university, this paper combines the practical engineering application and networked collaborative teaching, presents a networked collaborative teaching mode based on fan performance test system. This teaching mode can achieve more professional collaborative teaching through fan performance testing, can improve students' collaborative learning ability through the network collaborative environment, and can improve the practical value of teaching results by publishing software products.

Key words: collaborative teaching; networked collaborative teaching; collaborative learning; multi professional; fan performance test

目前,多专业协作教学已经成为高校教育发展的一种新趋势。然而,高校多专业协作教学的综合平台难建,涉及的学科繁多,各专业协作松散,交叉培养不易管理[1]。本文针对高校的教学与科研特色,将风机性能测试系统开发与理工类的高校网络协作教学相结合,提出一种基于风机性能测试系统的高校网络协作教学模式。该教学模式以风机性能测试软件的开发过程为任务引导,对多个相关专业分配协作学习任务、组织协作开发过程,以求达到多专业联合培养的最终目的,同时兼顾生产和科研的协作效果。

1 高校协作教学现状

目前,高校以科研项目引导的教学模式逐渐向着多学科协作教学的方向发展,这是一个合乎科技发展客观规律的趋势。多学科协作教学是一个系统工程,具有整体性、综合性强,内容、层次、人员多的特点,从而带来了科研组织管理的复杂性[2-3]。如何协调多方面的关系,处理好各种矛盾,以充分发挥教学与科研人员的积极性,提高教学效率,是多学科协作教学工作的难点。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高校纷纷采用网络协作教学模式,通过网络教学平台构建开放性的教学环境。网络协作教学,克服了传统教育在时间、空间上的限制[4],对于有效地发挥现有各种教育的资源优势,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发展教育事业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5]。但是,当前的网络协作教学环境还难以通用支持多学科体系,网络教学环境的动态交互功主题不集中,网上测试系统的评价功能不全面,网络协作教学的专业支持不够。

2 网络协作教学模式

根据当前高校协作教学的现状,建立高校通用、全面、多专业联合培养的网络协作教学模式,具有相当大的难度,在短时期内无法实现。因此,不同类型的高校应该根据各自的实际教学特色来构建有效、科学的多专业网络协作教学模式。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风机性能测试系统的网络协作教学模式,以软件开发过程为任务引导,在网络协作教学环境中协同开发风机性能测试系统,以求达到多专业联合培养的最终目的,同时兼顾生产和科研的协作效果。

2.1 构建协作模型

构建协作模型,是设计网络协作教学模式的首要工作。如图1所示,基于风机性能测试系统的网络协作教学模式的协作模型包括8个主体元素:实验基地,Web环境,教师,多专业学生,计算机专业学生,工作现场,专家,软件产品;这些元素在风机性能测试软件的开发过程中交互协作、密不可分。

1) 实验基地。实验基地,必须拥有可供实验的风机设备及各类检测环境和设施,基地既可以由校内的机械实验室提供,也可以由校外的风机生产厂家提供。

2) Web环境。Web环境,是网络协作教学模式的交互平台,也是风机性能测试软件开发的共享空间。风机设备的学习资料、实验数据、风机性能测试的应用案例、学生的实验成果、教师的评价及建议等信息都在Web环境中存储和交流。

3) 教师。教师,是网络协作教学模式的指导者,同时也是学习者。教师可以由校内各专业老师担当,也可以由校外专业的工程技术人员担当。

4) 多专业学生。多专业学生,是学习和设计风机性能测试方案的主力。风机性能测试涉及到多个交叉专业,主要是机械、电气、测控、通风等多个与风机设备有关的专业。

5) 计算机及相关专业学生。计算机及相关专业学生,是学习和开发风机性能测试软件的主力,主要是计算机专业的学生,也可以是各专业辅修计算机课程的学生或对计算机感兴趣的学生。

6) 风机工作现场。风机工作现场,是指风机实验基地、风机制造厂或风机测试运行现场。对于以学习为目的实验,工作现场可以选择实验基地;对于以实际应用项目的软件开发,工作现场指的就是风机制造厂或风机测试运行现场。

7) 专家。主要由风机性能检测相关的工程技术人员担当,也可以由相关专业的老师担当。

8) 产品。对于有实用价值的试用软件,将其成教学型风机性能检测软件。其中,对于有具体应用的项目,将其成最终的专用软件产品,提供给用户使用。

2.2 网络协作教学过程

网络协作教学过程,是在风机性能测试软件开发过程的基础上,通过多专业多学科的网络协作任务,实现联合培养的教学过程。具体如下:

1) 需求分析。协作教学的需求,可以划分两类:第一类是教学需求,是学习风机检测软件开发的整体过程,或学习其中部分专业知识;另一类是项目开发需求,是具体参与开发风机检测实用软件。

2) 实验数据采集。实验基地向Web环境提供风机的各类详细信息。当有风机实验方案时,可按计划采集实验数据,并上传到Web环境中。

3) 教学指导。由教师提供教学指导、在线答疑、任务。当有实际开发项目时,可由教师给指定学生分配任务,也可由其他感兴趣的学生自由参与。

4) 多专业学生的协作。机械、电气、测控、通风等多个专业的学生都可以参与学习和设计风机性能测试方案。这个过程可由教师分配的任务小组协作完成,也可以由其他感兴趣的学生自由参与。学生先学习相关的专业知识,再根据教师的任务和实验基地提供的数据,设计出风机性能测试方案。

5) 计算机及相关专业学生的协作。计算机及相关专业的学生先学习相关专业知识,再根据多专业学生设计的风机性能测试方案,开发出风机性能测试的试用软件。这一过程也可由具体软件开发能力的其他专业的师生及校外人员来完成。

6) 调试与评价。专家和风机测试人员需要到风机工作现场选定被测风机,布置数据采集系统,执行风机性能测试方案,调试风机性能测试的试用软件,统计调试数据、给出风机性能测试系统的评价报告。

7) 成果展示。基于风机性能测试系统的网络协作教学的成果有三种:风机性能测试方案,风机性能测试的试用软件,风机性能测试的专用软件。对于前两类教学成果可以在网络协作环境中公开。对于风机性能测试的专用软件,则只能根据授权用户的要求公开其部分非核心技术内容。

2.3 协作教学探索

基于风机性能测试系统的网络协作教学过程包含教育、学习和研发三方面协作活动,强调在协作过程中通过网络和计算机来支持教师、专家、学生、实验基地、工作现场之间的交互活动。教师不光是只知识的传播者,还是教学过程和研发过程的组织者。学生也不光是知识的接受者,也是教学内容的提供者[6]。学习小组的划分不只是根据专业和任务划分,也可以按照学生的兴趣划分。各专业的学习内容和设计任务,可以由本科生、研究生及教师自由选择或组队参与。网络协作教学过程可以突破地域、时间和专业上的限制,从而促进进行多专业师生交流互动、同学互教、协作研发。

3 协作教学实例

基于风机性能测试系统的网络协作教学模式的一个优选实例,是安徽理工大学通过淮南舜立机械有限责任公司风机性能自动测试系统的研发项目,利用网络协作对机械、电气、测控、计算机等专业的师生进行了联合培训,最终获得协作开发产品。实验基地由校内的机械工程学院提供。风机工作现场由机械公司提供。教学和软件开发项目主要由校内机械工程学院和计算机学院的两位教授主导。通过网络,各专业本科生、研究生、青年教师分别获得了部分学习任务和协作设计任务。根据机械公司提供的技术要求和被测风机类型,机械、电气等专业师生们制定了专用风机气动实验和相应性能测试方案,并上传到网络。实验基地按照测试方案进行了实验数据采集,并上传到网络。计算机专业的师生根据实验采集数据和风机性能测试方案,开发了风机性能自动测试系统的试用软件。学校与机械公司技术人员在风机工作现场进行了调试。最终,风机性能自动测试系统被成功和投入使用。学校根据研发结果对网络协作教学过程又进行了验证和完善。

4 结束语

基于风机性能测试系统的网络协作教学模式,是针对理工类高校的设计的一种多专业协作教学模式。该教学模式,将实际风机性能测试系统的开发过程直接与多专业协作教学相结合。该教学模式能够通过风机性能测试实验,对机械、电气、测控、通风、设备、计算机等专业的学生进行联合培养;能够通过网络协作环境技术,锻炼学生的协作学习能力,组织软件的协作开发过程,提高教学成果的实用价值。

参考文献:

[1] 宋妍.基于Web2.0的协作教学模式在继续教育中的应用[J].继续教育研究,2010(9):170-171.

[2] 潘超.现代教育技术在“协作教学”模式中的应用[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8(12):109-110.

[3] 江峰.基于Agent联盟的协作学习系统研究[J].计算机科学,2009(6):125-128.

[4] 田立军.基于协作学习的网络技术与应用实验课程教学模式[J].计算机教育, 2011(4):85-88.

篇9

关键词 大学英语 自主学习 网络教学 形成性评价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College English Formative Evaluation Study Based on Network Model

LANG Xue

(College of Humanities and Management, Changchun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 Changchun, Jilin 130117)

Abstract Online teaching is currently widely used in college English teaching; many college English educators believe that carrying out online teaching can train students' self-learning capability. In the network teaching mode to take effective means of monitoring and scientific evaluation system to better promote students' overall quality of English learning. Formative evaluation focuses on various aspects of students improving the overall quality,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element of educational evaluation. The network teaching as the implementation of formative assessment provides a good application platform.

Key words college English; self-learning; network teaching; formative evaluation

《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的颁布之后,全国上百所高校进行了大学英语教学方式的改革,这些变革倡导学习者自主学习的教学思想,提倡“以学生为中心”。在这种变革的趋势下,网络教学模式应运而生。“网络介入大学英语教学,引起了教学观念、结构等方面的深刻变革,网络技术为自主学习、个性学习提供了极为有利的环境和条件。”(周娉娣,2005)但是由于学生长久以来接受的授课方式使他们习惯了老师讲学生听,自主学习英语的能力始终很低。由此很多大学英语教育者以及相关研究者都在致力于研究如何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英语的能力。有研究者认为若要学生的自我评价能力得到切实的提高并且强化学生的自主学习英语的意识,就势必要对评价方式进行变革。传统的终结性评价只是单纯地对学生的学习成绩进行评价,而网络教学辅助的形成性评价更侧重评价学生英语综合能力。因此由终结性评价向形成性评价转变的评价体系变革势在必行。

1 大学英语网络教学模式引进形成性评价体系的可行性

1.1 理论依据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者选择学习时具有自主性,并能够对学习的整个过程进行自我把握和控制;而且学习者也能对自己的学习进行自我评价。建构主义提倡以学习者为中心,强调学习者的主体能动性。形成性评价体系认为,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应该具备“掌控”以及“反思”的能力。学生能够掌控自己的学习过程,能够对学习过程中所触及到的问题进行评价以及反思,从而能够培养自我学习能力。而师生关系在形成性评价体系中所体现出来的并不是传统的“教与学”的关系而是一种“合作关系”。因此形成性评价方式符合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1.2 网络教学和形成性评价的特点

网络教学与形成性评价的关系是辨证的。网络教学是种教学方式,形成性评价是种评价体系。大学英语课程目标需要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方式来完成,而网络教学已成为现代信息教育中的主流教学方式;任何一种先进的教学方式都应该在科学、全面的评价体系的引导和监管下来完成。因此形成性评价更适用于网络教学这种现代化的教学方式,而在运用网络教学的过程中也需要采用形成性评价体系。

网络教学以建构主义为理论基础,强调以学生为中心;而形成性评价体系的理论基础同样包含着建构主义,同时还从人文主义的角度出发,根据后现代主义的观点形成的,由此可见形成性评价体系同样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学生通过网络教学可以以及交互式学习和情境学习;形成性评价体系下的学生学习方式同样可以使学生完成自主学习、合作学习、个性化学习。在网络教学模式下,大学英语教师是倡导者、组织者,同时还是监控者,在整个教学模式下调节帮助学生学习,并尽可能地实行个别指导;形成性评价体系下,教师的角色也应该发生转化,从传统的“授人以鱼”转化为“授人以渔”,即从讲授知识转变为帮助学生自我学习。

因此,形成性评价在大学英语网络教学中能够有效指导网络英语教学,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高英语教学质量。

2 形成性评价在大学英语网络教学模式的应用

2.1 形成性评价应用于大学英语网络教学模式下的分类

2.1.1 自我评价(Self-involved Assessment)

为了使学生在英语的学习过程中自始至终保持主观能动性,自我评价的开展十分必要。在此过程中学生可以明确学习目标,并随时检查自己的学习进度。因此学生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会对自己的学习情况负责,监控自我学习进度,把握学习方向,从而成为一名独立自主的英语学习者。

自我评价的优点是易于实施,比较容易开展,可以经常进行。由于是对自己的情况进行评价,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态度端正的话,准确性会较高。这样对于学生提高自我评价能力,端正学习态度,促进自主学习有着很大的帮助。

2.1.2 学生互评(Peer Assessment)

在大学英语学习过程中,为使学生之间能够构建和睦的人际关系,学生之间能够相互合作,“小组合作学习法”值得鉴戒。合作学习既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使学生在整个英语学习过程中处于独立自主、主动学习的位置。学生之间相互合作还能有助于发展提高学生的各方面的综合素质。“小组合作学习方法”当中涉及到的一个重要环节就是学生互评。

2.1.3 教师评价(Teacher Assessment)

网络模式下的大学英语教学,我们一贯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然而在进行形成性评价时,教师的地位是不可忽略的。大学英语教师在多个方面起着重要作用。教师既起着是管理、评价的作用,又指导和支持着学生的英语学习。因此,不管是学生的自评还是互评都与教师的评价密不可分。

2.1.4 师生合作评价(Collaborative Assessment)

在形成性评价的过程中,英语教师和学生的目的是一致的,即促进学生英语综合能力的提高。评价方法的多样化在多层面上帮助学生和教师。学生可以通过的评价结果来调整自己的学习目标,教师在制定新的教学目标进行教学设计采用新的教学方法的时候亦需要依靠评价的结果来进行,以起到在学生学习英语的过程中给出相应的指导的作用。师生合作评价的实施需要以“配合”和“信任”为基础,因为学生主动为教师提供的自我反思与自我评价的结果,能为教师调整教学、提高教学效果提供有用的信息。

2.2 形成性评价在大学英语网络教学模式下的评价工具

2.2.1 调查问卷(Questionnaires)

“调查问卷是根据调查目的来设计问题,通过纸笔回答来咨询调查所要收集的信息资料。”网络模式下,作为大学英语形成性评价工具之一,调查问卷则可以通过人机回答的方式来进行。判断式问卷、选择问卷以及自由问卷都可以通过互联网的形式发放给被调查者。教师可以对学生的英语学习背景、学习兴趣、学习自信心以及对教师教学效果的反馈来进行调查,通过获得调查结果来调整教师的教学。通过互联网,既节约自然资源又有助于统计数据,节约调查者的时间。

2.2.2 评价量表 (Rating Scales)

检核表和评价量表可用于学生自评或互评中。检核表是一组资料表,用“是”或“否”作为学生表现或学习成果的测量向度。评价量表类似检核表但是不做是否的回答,而是进行评分。《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提到要根据学生的英语能力来设计检核表和评价量表,让学生和其他同学对自己的语言学习进行评价。使学生在平时的大学英语学习中参照所指定的检核表和评价量表,进行评价,通过自评、互评反馈的结果来知晓大学英语的课程要求和目标,以发现自己在英语学习过程中存在的不足,并自我激励,树立学习目标并产生学习动力。

2.2.3 学习档案(Portfolio)

网络模式下的档案袋主要成分仍以学生英语作品为主,可以设定以学生名字命名的网络文件夹,内容可以包括:(1)新学期自我展望;(2)测验、学习记录;(3)自评、互评、师评的评价意见;(4)学生自己的学习作品,如音频录音、作文以及电子邮件等。

2.2.4 日常记录 (Anecdotal Records)

网络教学模式下的日常记录形式可以采取博客、班级主页、微博等多种现代化信息方式。如:与学生交谈后的记录下的学生学习情况、存在的问题、学习态度和自信心的变化等; 学生在课堂做完的presentation后观察记录下该生的语音面貌的进步、出色的地方以及存在的小瑕疵。日积月累的记录有助于学生了解自己在英语学习过程中的进步以及不足,更有利于教师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帮助学生在今后的学习中做好充分的准备。

3 形成性评价在大学英语网络教学模式下应用时需注意的问题

3.1 评价方式

评价方式都不应该过于单一,其形式和内容都需要多样化、综合化。英语能力的提高涉及到听说读写译多个方面,因此在设置评价方式的时候,学生的“语感”,知识考查的“语境”都是教师需要着重注意的地方。

3.2 评价方法以及操作工具

注意形成性评价方法的灵活性,充分利用形成性评价工具。我们知道没有一成不变的教学方法,评价方法也是如此。作为大学英语教师应采用恰当的评价方法,根据大学生的不同特点来进行评价。

3.3 评价主体

在形成性评价实施过程中,要始终牢记学生的地位:学习的主体;而在评价过程中,学生并不是评价的消极应对者,而应是主动参与者,不管是教学方面还是评价方面都应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注意培养学生语言能力的综合发展。

4 结语

教学评价是大学英语课程中的一个必要的环节。形成性评价的特点以及其评价方式使得这种评价方式能更好地发挥学生在网络学习过程中的主体作用,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并使他们清楚地看到自己学习的不足和成绩,鼓励学生自我反省,自我提高,同时保证大学英语多媒体网络教学的有效性和实用性。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试行)[Z].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篇10

论文关键词:教师教育专业;形式逻辑;教材编写;现代化;实用化;简约化;个性化

逻辑学是一门既古老又年轻的科学,在两三千年前就已形成一门独立学科,现在发展成为一门多层次、多分支的逻辑科学体系。1974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编制的学科分类中,把逻辑学与数学、天文学和天体物理学、地球科学和空问科学、物理学、化学、生命科学同列为相对于技术科学的七大基础学科之一,逻辑学被列为第二位。形式逻辑是逻辑学的基础,它以研究人们的思维活动为目的,是人们正确思维、论证和表述思想的重要工具。它作为基础课之一,在汉语言文学教育、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等教师教育专业开设。笔者通过长期对所教学班级学生调查发现,学生普遍反映该课程“繁琐、枯燥、乏味、无用”,由此也导致厌学情绪的产生。有关文章也提出了类似的看法,表明该现象具有普遍性。学生对于一门实用性极强的工具性学科形成“无用”认识并产生“厌学”现象,对于教学的正常开展及质量的提高极为不利。究其原因,主要有教材、教学方法手段、教师及考试等诸多方面的原因。本文仅从如何加强教材建设方面进行初步探讨。

一、积极吸纳最新研究成果。实现教材的现代化

形式逻辑教材编写要紧跟时展步伐,积极吸纳最新研究成果,大力推进现代化,展现“新”的特,这是逻辑学发展的内在要求之一,教师教育专业形式逻辑教材的编写亦不例外。

一方面,要积极引进现代逻辑的成果。现代化是逻辑学发展的一大趋势,也是逻辑学界探讨较多且已逐步形成共识的问题,近些年出版的形式逻辑教材或多或少引进了现代数理逻辑的内容,比较充分地体现了这一趋向。但在引进现代数理逻辑内容时,要十分注意适度、恰当和融合。特别是对于文科专业学生而言,由于其长期养成的思维倾向,对于过多的现代逻辑符号及公式,会出现“排异”反映,使学生产生畏难情绪,不利于教学。

另一方面,也是更为关键的是要及时收集“论坛逻辑”和“实践逻辑”中言之成理、持之有据的新观点、新材料、新成果,认真分析,审慎筛选提炼,充实进教材,吐故纳新,使教材充满生机并具有鲜明的时代感。

对于逻辑,可以分为“讲坛逻辑”、“论坛逻辑”和“实践逻辑”,所谓“讲坛逻辑”也即教师在课堂上给学生讲授的逻辑,所谓“论坛逻辑”就是人们在各类媒体发表的关于逻辑的理论研究成果,所谓“实践逻辑”就是人们在工作、生活及学习等实践过程中所形成的一些逻辑成果。目前,存在着“讲坛逻辑”与“论坛逻辑”、“实践逻辑”脱节的现实,使得许多很有见地的“论坛逻辑”和“实践逻辑”的成果不能及时充实进教材,被“讲坛逻辑”所利用,造成了资源的浪费。把“论坛逻辑”和“实践逻辑”中的内容引入“讲坛逻辑”,这本来就是逻辑现代化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教师教育专业形式逻辑教材编写的题中应有之义。

二、恰当处理理论与应用的关系,实现教材的实用化

形式逻辑作为一门工具性学科,其实用性是无庸置疑的,但由于其本身又属于理论逻辑,这就需要在教材编写中要辩证地处理理论与应用的关系。由于对该关系处理不当,现行教材存在着两种偏向,一是重视原理的阐述,脱离实际,为理论而理论,使理论成为“空中楼阁”,缺乏对实践的指导,失去其价值。二是在强调应用性、实践性、操作性时,又忽视了理论,使实践失去了理论的指导,导致实践的盲目性的偏向。目前,在教师教育专业形式逻辑教材的编写中,前一种偏向更为明显。

教师教育形式逻辑教材的编写,既要重视基础知识、基本理论的阐述,更要坚持“以实为本”的原则,联系实际、体现实用、突出实践、注重实效。教师教育专业学生,将来要从事的职业主要是中小学教师,在其学习动机上也就带有这种职业取向,对于所学知识对将来的教育教学工作有什么作用和帮助比较看重。如果学生注意到所学内容与未来的工作之间具有密切联系时,就会产生较为浓厚的学习兴趣并形成坚强的学习意志,为完成学习任务创设积极良好的心理基础。教材编写要充分重视学生的这一学习动机,在教材中适当安排逻辑知识在中小学教学科研中应用的有关内容,并精选设计相关实例充实到理论讲解及课后练习中,注重逻辑理论联系实际,强化逻辑知识的实际运用,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基本原理去分析、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其“学以致用”的能力,体现逻辑学的工具眭和在实践中的直接效用性。

三、充分体现形式逻辑的基础课特性,实现教材的简约化

目前,教师教育专业形式逻辑教材在内容安排上仍存在着“偏、难、繁、旧”及过分追求系统性和学术性等现象,脱离了学生的实际,不符合教育学中关于“跳一跳摘到桃子”的原理,会引起学生的畏难情绪。作为基础课开设的逻辑学,其“根本任务不在于培养一批批逻辑学的专门人才,而是在于提高学生逻辑思维的素质和能力(这是大学生素质培养的一个重要方面),即通过逻辑课的教学,使学生在把握逻辑学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的基础上,经受严格的逻辑思维训练;学会应用他们所学的逻辑知识和原理去解决日常思维和科学研究活动中的各种思维实际问题,从而为他们学习、领会和运用其他各门科学知识提供有效的逻辑思维的工具和方法。”回作为教师教育专业开设的形式逻辑,还应该在帮助学生掌握逻辑思维基本工具和方法的同时,为他们将来从事教师职业后进一步去影响和培养其所教学生的逻辑思维水平和素质打下基础。

教师教育专业形式逻辑教材编写应遵循“简练”这一基本原则,不能盲目追求专业课教材的系统性和理论深度,而要强干削枝,做到“精简”。“精”也即“精髓”,要求教材选取理论要适度,要少而精,突出重点,将最必要的理论知识讲清讲透。“简”也即“删繁就简”,对于对教师教育专业学生来说并不十分必要的以及“偏、难、繁、旧”的内容作适当的“删、减、并、压”。

因为“逻辑教材体系都是教学体系,而非严密的学科体系,因此,其内容应当丰富而新颖,体系可以不必那么严密。同时,教材编写必须注意,不必把什么内容都‘讲深讲透’,而应当留给教师在课堂发挥的余地,留给学生以思考的空间,使教材具有启发性。”翻“面对着兴趣不一、水平不一、接受能力不一的学生,不能把问题搞得很专、很学术,要使大多数学生掌握基本知识或技巧。”同因此,教师教育专业形式逻辑教材应该尽量“删、减、并、压”那些并不十分必要且用处不大的繁琐枯燥的公式推导及论证过程等方面的内容,安排最必要和适用的内容,而不必过分拘泥于教材的学术性及系统性。对于有些内容则可只保留其最终结论让学生记住并予以运用,不必过细地推究其成因及来源,不妨让学生“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比如“三段论各格的特殊规则”、“命题变形推理中连续换质位和换位质的推理”、“三段论的公理”、“复合三段论”等就可以删减。

四、遵循教师教育专业特点,实现教材的个性化

一本好的教材,首先应该明确自己的定位,即确定自己的读者群体,然后才能根据该群体的特点和需要,确定教材的方向、目标、内容、范围、体系结构及表达方式。“对象不同,教学内容就应不同,专科与本科、重点院校本科与非重点院校本科、师范类院校与政法院校、医学院校等,逻辑的教学内容都应不同”。围就是基于不同的专业其内容也应该有所不同,如中文、政治等专业的逻辑教学内容应侧重论证、分析、日常推理能力的培养,而理科专业则可侧重演算能力的培养。不可否认,近年来,形式逻辑教材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一大批优秀的教材被编写使用。但同时,在教材编写过程中“却也不同程度上忽视了不同类型学校、不同专业和不同的层次学生对逻辑知识的不同需要”昀,存在着“教材编写多少年一贯制,并未跳出既有的框架,只是在既有教材框架下增添删减”的现象,也即没有认真关注教材的特殊定位,造成各种教材大同小异、定位不准、缺乏个性。教师教育专业教材,也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前述弊病,或与通用教材没有太大区别,或没有体现不同的层次和专业。

教师教育专业形式逻辑教材的编写,要紧紧围绕其阅读与使用对象是未来的教师这一客观实际,从学生的身心特点和现实需求出发来确定体系、组织内容,在坚持共性的前提下突现个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