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的变化范文

时间:2023-03-17 18:06:0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新中国的变化,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新中国的变化

篇1

一 跨国公司在华研发中心的整体发展趋势

(一)跨国公司在华设立的研发中心呈现出向研发总部升级的趋势

跨国公司早期在华设立技术中,主要是为其在华的制造业投资项目服务,而现在进行研发投资的目标已扩展到亚洲及全球,所以,纷纷在华设立研发总部。以上海为例,制造业总部311家,占比77.2%,主要集中在化工、汽车和医药等领域。服务业企业总部92家,占比22.8%,并且服务业比重呈增长趋势。北京在科技资源、科研院所和人才等方面具有其他城市无法比拟的优势,世界500强有161家在北京设有总部,集中在计算机、软件和IT领域,具有较强的总部效应。在研发总部方面,2012年在中国设立地区研发总部的跨国公司,制造业42家,服务业6家;据2011年北京市科委统计,跨国公司在北京的研发中心已达258家。到2013年底,跨国公司在华设立研发总部机构的数目相比2002年增长了近10倍。跨国公司对研发中心的资金投入不断加大,且更加侧重于基础研究,这一新变化更加印证了跨国公司研发总部在中国的研发投资质量呈现向上提升的趋势。

在跨国公司研发总部的形成过程中,较早设立研发总部的爱立信集团最为典型。北京中国消费者与企业实验室,是爱立信在中国成立的第一家实验室,成立于1995年。成立初期,只进行技术检测,不从事研发活动。1997年为了在接入网络、移动系统和消费品领域接入研发工作,成立了上海爱立信通讯软件开发(上海)有限公司,这意味着研发中心的起步。不久为了凸显在通讯方面的专业化程度爱立信于1998年北京设立了小型实验室。为了促进移动多媒体应用在我国北部地区、中西部地区、东部地区、南方及香港地区的发展,1999-2001年成立的移动互联网开放实验室和应用开发中心则是对上述模式的复制,地域涉及到北京、深圳、成都、上海、珠海。后来,为了协调全国各实验室和研发中心,“爱立信移动世界中国部”应运而生。直到2002年爱立信中国研发总院成立,最终形成了能够整合研发资源,并支持全球市场发展的战略研发平台,从而爱立信的中国研发总部得以形成,其在中国本地研发的技术已面向全球生产,还具有全球技术单元的性质。

(二)跨国公司在华设立研发中心更具多元化趋势

当前技术密集型,面向本地的研发中心仍然是跨国公司研发的主流,但是多元化趋势已经凸显。这些技术密集型行业涵盖了电子、信息和软件行业的研发中心,所占比例分别为31%、25%和10%。其中,化工占8%、电气占6%、制药占5%、家电占5%,占比最低的是半导体和汽车仅仅3%左右。最近在食品、化妆品、家居、金融等服务业研发中心的出现,更加说明了多远化的趋势。比如,百事公司、美赞臣和欧莱雅等都在中国设立了研发总部。在国别和地区来源方面也出现了这一多元化趋势,其中主要的来源国以北美和欧洲为主。另外,来自于日本、韩国和中国台湾地区的跨国公司也开始在中国建立研发总部,占比分别为美国44.1%,西欧20.75%,日本14.15%,这个比例关系和跨国公司在我国的直接投资状况相一致。最后,跨国公司的投资领域也出现了多元化趋势,研发投资在纵向上涉及到了产业的上、中、下游,横向上涉及到产品研发等各个环节,并且跨国公司逐渐在中国的服务领域进行研发投资,其中银行业、保险公司等新的跨国公司的热点。比如,2008年服务迅速吸收外资占全国同期非金融领域实际使用资金的41.3%,2010年跨国公司投资服务也显著提高成为亮点。

(三) 跨国公司在华设立研发中心更看重本土趋势

随着跨国公司研发总部的出现,这些公司将从立足中国,服务全球的角度,基于中国研发世界水平的新技术和新产品,实现更加独立的产品研发。并且基于此在华的研究总部将逐渐的不受其跨国公司在本国总部的干涉,自主开展外交和对外合作,通过与东道国的科研机构、大专院校的合作研究释放潜能,以提高研发总部的创新速度和创新质量等,这是研发总部重视国际化的一个趋势。同时,从目前跨国公司研发中心的研发内容和人才利用方面来看更重视本土化。大多数在华外资研发中心从事应用研究和试验发展的工作,其本土化色彩十分明显。科技部的调查显示,在这些研发机构中从事应用本土研究的人员占到44%,从事试验和发展本土研究的占到39%,合计达到83%。因此绝大多数的跨国公司还是将在华研发中心定位为本土导向的研发,如通用电气中国研发中心、上海贝尔-阿尔卡特技术中心、汽巴精化中国研发中心、联合利华研发总部等。另一方面表现在本土人才的利用方面。微软等研究院研发人员95%来源于本地,并且从跨国公司研发中心的区域分布来看,多数分布在东部区域,特别是京沪粤等科研机构和科研人才相对发达城市。总之,跨国公司都有长期耕耘中国市场的目标,设立研发中心既看重国际化,更看重本土化。

二、在华跨国公司研发中心的管理决策新动向

(一)研发中心的发展模式变化

跨国公司研发中心从开始只为本公司的投资项目服务(本地市场研发中心)到后来把中国市场作为平台为亚洲或全球市场提供技术服务,成为全球战略研发总部。早期本地化研发中心主要是通过母公司从海外派驻的技术人员实现本土研发支持和辅助完成项目模块等,最近的全球研发战略总部则更多承担全球的核心研发任务。比如,思科、SAP中国研究院、微软研究院以及2013年成立的康宁中国研究院等都已经成为世界级的研究中心,在基础研究、产品开发和创新和对外合作等方面体系更完整,并且研发成果和产品等实现了全球的共享和售卖。与此同时,研发中心的发展模式更超多元化、国际化,更多的研究中心采用了更加开放的研究机制,通过有效利用全球的科研资源,实现合作研发、协调研发,加快了创新性科研成果的产生。

(二)跨国公司在京设立R&D机构组织形式的变化

跨国公司研发机构组织形式的变化,往往与其战略相匹配。在20世纪90年代,跨国公司研发机构战略主要是探索,因此研发机构大都属于总部研发分支,为辅助产品进入中国市场而进行技术支持和服务,比如微软早期在北京的研发中心。90年代后期之后,跨国公司R&D机构主要趋向是本土化,更多的研究项目是以东道国的实际需要为主,因此基本上都采取了独资形式的本土技术中心,以获取更具垄断性的技术优势。进入目前阶段,随着西门子、爱立信和微软公司相继在中国成立研发总部,标志着全球技术中心的比重逐渐加大。这种组织由跨国公司最高领导决策层建立,由总部直接管理,这种组织结构大大加强了其与其他创新网络间的平行交流。这一组织方面的变化同样也反映了跨国公司全球化和本土化兼具的战略意图。一方面加大应用导向型的R&D投入,另一方面也希望将中国市场作为其重要的全球开发平台,从而实现全球服务的目的。

(三)跨国公司中国研发总部的发展功能演化

在跨国公司研究领域,通常将跨国公司海外研发机构划分为技术转移单元(TTU)、本地技术单元(ITU)、全球技术单元(GTU)和公司技术单元(CTU),并认为水平上这四种形式可以同时并存,垂直上(时间顺序)也存在者逐渐演进的过程依次为TTU、ITU、GTU和CTU。从垂直时间发展来看,跨国公司在中国的研发活动、数量和功能都经过了逐渐升级的过程。从功能演化上来看,2000年以前,跨国公司在华新设的R&D机构以TTU和ITU功能为主,全球性研发机构(GTU)或基础研发(CTU)机构数量较少,北京和长三角地区是主要的分布带。但是,进入二十世纪后,情况大不一样,为了实现在全球研发体系中的地位和分工,跨国公司开始在海外大量设立总部来取代产品开发的ITU,越来越多的通过直接新设的方式。触觉延伸从北京上海之外向北京集中,目的是依靠北京的优势资源,比如科技能力和人才优势等。

(四) 跨国公司研发中心从制造业研发到服务业研发

当前,在华跨国公司在服务业的研发投入呈现快速增长态势,成为跨国公司研发投资的一个重要趋势。以上海为例,在金融、零售服务、电子商务等行业已有跨国研发资本的较大介入。截止到目前,以花旗银行为代表的跨国公司在服务领域建立研发机构支持本地业务的公司已有12家,其在张江设立了金融服务机构。在北京,以西门子为代表,其于2011 年设立的全球服务研发中心,目的是获取本土人才,满足当地市场的同时开发应用解决方案,第一次将研发服务总部设在了德国以外的国家。这些跨国公司在中国设立服务研发中心,主要围绕服务产品设计、开发和实施等问题,满足市场需求(包括本土市场和国际市场)。依托云计算技术,将流程简化、成本降低、同时与顾客近距离互动开发使用,可快速部署的服务产品是这些服务研发总部的重要特征之一。总之,跨国公司研发投资向服务业转移,一方面是由于中国服务业的快速发展,服务需求的大大提升;另一方面,中国经济的空前迅猛增长带来了IT 发展的重要机遇,成为跨国公司在中国是设立服务研发中心的理想之地。

三、在华跨国公司研发中心存在的问题

(一) 研发技术垄断问题

通过对以上跨国公司研发中心投资的研究,跨国公司在技术垄断方面得到了加强。随着跨国公司在华研发机构从研发中心上升为研发总部,这些研发机构对于核心技术的控制进一步加强,跨国公司更加重视核心技术的所有权优势,并且通过独资形式来建立研发总部,进一步证明了以上的观点。美国高通公司2014年正在受到中国反垄断诉讼,有可能被开出10亿美元以上的罚单,正是由于其在手机芯片上的技术垄断;同时微软、克莱斯勒以及丰田也同样面临技术垄断的问题。另外,跨国公司始终保持着对下游合作企业技术支持控制和外包项目的控制,例如瑞典利乐公司在无菌包装技术方面做到了技术创新,从而控制了中国无菌软包装市场,包括:蒙牛、伊利等乳业巨头均必须使用其生产线及相应的包装材料。

(二) 廉价利用中国人力资源问题

随着跨国公司研发总部等形式在中国的出现,其组织结构发生了比较大的变化,因此伴随而来的是其人力资源问题。跨国公司进行全球化和加大在华研发投资,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廉价利用中国的优秀高素质人才。相关研究也认为,跨国公司的本土化人才策略具有吸引效应、培育效应、流动效应和市场效应等。尽管有着诸多方面的正面效应,但是客观上造成了中国的人才流失、待遇不公平、向跨国公司的单向流动以及东西部人才流动不均衡问题,同时也很难形成知识向中国本土企业的溢出。根据中国经济年鉴的数据,国内企业流向外资企业的比例,1997年国企最优秀人才比例为15.3%,优秀人才流失比例为3.7%,一般人员为1.7%。2013年的最优秀人才比例为18%,优秀人才为5%,一般人员为1.5%。以上数据说明优秀人才流向跨国公司的比率较高,最优秀人才总量较大,但是比例有下降趋势,一般员工比例下降。说明目前跨国公司主要是吸引一般优秀的员工,形式为低成本获得。一般员工由于国企的进步和待遇的提升,流失比例下降。

篇2

一、现人口总量达13.1亿。自增率首次上升

2005年1%人口抽样调查表明,我国的人口总数是13.062亿。如果加上该年11月和12月的净增加人口,则2005年年底我国大陆人口总量达到了13.0756亿。考虑到最近几年每年净增加人口约750万,2006年,我国的总人口应有13.1亿多。

2005年,我国人口自然增率一反过去下跌的势头,出现首次上扬,人口年净增长量比上年多增加768万人。这个增加额虽然不大,仅比2004年净增加人口761万多出7万人,但却是上升的迹象。

二、城市化速度在加速中放缓,乡村人口总量持续减少

我国的城市化水平,自1996年开始增速加快。这与世界其他国家城市化历史所得到的经验基本一致,即当城市化水平达到或超过30%之后,这个国家会进入到快速城市化时期。1996年,我国城市化增速达到了1.44%,1997年为1.43%,1998年为1.44%。在此之后一直稳定增长,每年都保持在1.44%或1.43%左右。直到2004年和2005年,增长速度才逐渐减缓,但仍然保持着1.23%的年增速。

虽然近两年我国人口城市化速度稍有放缓,但整体城市化水平在2005年已经达到42.99%。如果2006年的增速也在1个百分点以上,那么,到2006年年底,我国的城市化水平将超过44%。但各省的城市化水平存在较大差异。总体来说,东南沿海地区城市化水平较高,西部内陆地区城市化水平较低。

与城市化增速的时间相仿,1995年之后,乡村人口的绝对数量开始转为下降态势。到2005年年底,乡村人口的数量已下降到7.45亿。1995年一2005年,乡村人口的绝对数量减少了1.14亿。

三、婴幼儿性别比居高不下,未来婚姻挤压会日趋严重

人口出生性别比正常值一般在103到107之间。但我国人口的出生性别比,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却迅速攀升。例如,1995年,0岁-4岁人口的平均性别比是118.38,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得到的0岁一4岁人口的平均性别比是120.17,2003年人口变动抽样调查得到的0岁―4岁人口的平均性别比为121.22。2005年1%人口抽样调查得到的0岁―4岁人口的平均性别比是122.66。

19岁以下各年龄段人口的性别比开始出现失调现象,年龄段越低,性别比值越高;年龄段越高,性别比越低。这个问题不解决,和谐社会就难以实现。因为女性的短缺,会造成婚姻上男性的堆积,并因此带来求偶挤压。这会给弱势男性带来终身不婚的风险。

四、人口倒金字塔结构显现,人口流出大省老年抚养比升高

2005年1%人口抽样调查发现,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为11.03%。其中,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为7.69%。显然,我国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

从分年龄段人口结构上来看,0岁―4岁年龄段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为5.34%,5岁―9岁年龄段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为6.24%,10岁―14岁年龄段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为7.97%,15岁―19岁年龄段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为8.50%。年龄段越小的出生队列,其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越小。

另外,老龄化水平的升高增加了老年抚养比。对于那些有大量年轻人口流出的省份来说,常住人口的抚养比在上升。例如,人口流出大省(直辖市)四川和重庆的老年抚养比最高,分别达到了16.24%和16.04%。另一个劳务输出大省安徽,其老年抚养比也达到了15.1%。湖南、湖北、广西、贵州、山东等劳务输出大省,老年抚养比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五、文化程度提高较快,西部地区文盲率偏高

2005年1%人口抽样调查发现,在全国人口中,具有大学及以上教育程度(指大专及以上)的人口为6764万人,高中程度(含中专)的人口为15083万人,初中程度的人口为46735万人,小学程度的人口为40706万人。与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具有大学程度的人口增加2193万人,高中程度人口增加974万人,初中程度人口增加3746万人,小学程度人口减少4485万人。这说明,我国人口的受教育程度,自2000年以来有了很大提高。

但在15岁及以上年龄段人口中,还存在着数量不菲的文盲人口,全国文盲人口所占比重为11.04%。但男性和女性之间存在很大差异,女性人口的文盲率高达16.15%,而男性的文盲率则是5.86%。文盲人口的这种性别差异,主要导源于家庭教育投资的性别歧视。

2005年1%人口抽样调查还发现,全国15岁及以上年龄段人口文盲率超过20%的省和自治区有5个,它们依次是(44.84%)、青海(24.07%)、贵州(21.41%)、甘肃(20.83%)和云南(20.07%)。安徽虽然低于20%,但却接近20%,为19.24%。可见,文盲率最高的省份,主要集中在西部少数民族地区。

六、独生子女占人口比重上升。“男独”多于“女独”

就全国来说,30岁及以下年龄独生子女占同龄人口的比重已达29.30%。独生子女所占比重的增加,会增加同年龄段人口独生子女互相结婚的比率,这反过来又会影响家庭关系的代际抚养结构,形成一定比例的4:2:1或4:2:2结构。尤其是在城市和镇30岁以下人口当中,这种几率会上升得很快。

由于某些省份实行的是“生男即止”政策,所以在独生子女中,男性多于女性。就全国层面来说,30岁以下人口中男性独生子女所占比重为32.02%,女性所占比重26.38%。

七、汉族人口增速大大减缓。少数民族人口增速仍然很高

2005年1%人口抽样调查发现:在全国人口中,汉族人口为118295万人,占总人口的90.56%;各少数民族人口为12333万人,占总人口的9.44%。与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汉族人口增加了2355万人,增长了2.03%;各少数民族人口增加了1690万人,增长了15.88%。

篇3

变化一:列出了日常预防高血压的5种措施

1.少吃或不吃钠盐,改吃钾盐。这里所说的钠盐不光是指做菜时所用的食盐,还包括味精、酱油、咸菜、火腿、香肠等各种食品中所含的食盐。对于肾功能正常的人来说,除了少吃钠盐外,用含钾食盐来替代含钠食盐也是一种不错的选择。如果每人每天食用钠盐的量可降至6克或6克以下,那么人们的收缩压就可下降2~8毫米汞柱。

2.控制体重。有关研究显示,人的体重指数(标准体重指数=体重[千克]/身高[米]2。正常的体重指数应小于24)每增加2,患高血压和冠心病的几率就会增加15.4%。所以对于体重过重的人来说,减肥就是预防高血压病要做的第一件事。在减肥时,大家最好采用规律运动的方式,减肥的效率最好控制在每周减重0.5~1千克。

3.进行规律的运动。进行规律的运动可以增强人体血管壁对血压的耐受度,所以人们可通过规律的运动来预防高血压。运动的强度应以中等强度为宜,运动的次数应控制在每周3~5次(每次运动至少应持续30分钟),运动的方式可根据自己的喜好来决定。进行运动时,应注意循序渐进:一般可先做5~10分钟的轻度热身活动,然后做20~30分钟的耐力活动或有氧运动,最后再做5分钟左右的放松运动。如果人们长期进行规律的运动,其收缩压就可下降4~9毫米汞柱。

4.坚持低脂饮食。由于血清总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对高血压病的发展和预后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所以人们要想预防高血压就必须在日常饮食中减少胆固醇的摄入量。减少胆固醇的摄入量可通过以下4种途径来实现:①每人每天进食植物油的量应减少到0.5两、进食动物性食物的量减少到2两、进食蔬菜和水果的量应提高到400~500克、进食奶类的量应控制在250克左右。②少吃或不吃肥肉和动物内脏。③每人每周吃蛋类的数量应控制在5个左右。④适量地食用豆制品或鱼类。如果人们坚持长期进食低脂饮食,其收缩压就可下降8~14毫米汞柱

5.戒烟限酒。由于吸烟(包括被动吸烟)和酗酒都是高血压病发病的危险因素,所以人们在预防高血压病时必须做到彻底地戒烟限酒。戒烟包括自己不吸烟和避免被动吸烟,限酒包括限制各种酒类的饮用量(每天每人饮用白酒、葡萄酒、米酒、啤酒的量应分别控制在50毫升、100毫升、100毫升和300毫升之内)。一般人们在戒烟限酒一段时间后,其收缩压就可下降2~4毫米汞柱。

变化二:将孕妇和儿童列入了高血压病的高危人群

由于近几年我国孕妇和儿童患高血压病的人数不断增多,所以新版《指南》将孕妇和儿童列入了高血压病的高危人群。

据某些省市公布的数据显示,目前我国学龄前儿童患高血压(儿童高血压的诊断标准不同于成年人高血压的诊断标准:2~5岁儿童的血压若高于115/75毫米汞柱即为患有高血压,5~10岁儿童的血压若高于125/80毫米汞柱即为患有高血压,10~14岁儿童的血压若高于135/85毫米汞柱即为患有高血压)的比例已达到2%~4%,学龄儿童患高血压的比例已达到4%~9%(北京学龄儿童的高血压患病率为9%)。国家心血管病防治中心、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的王文教授指出,我国儿童患高血压的主要原因为肥胖,所以儿童在日常生活中应该科学地饮食、控制体重。

此外,我国女性妊娠期高血压的患病率也由十年前的5%上升到10%。复旦大学附属妇产医院的潘明明教授指出,我国女性妊娠期高血压的发病率之所以上升得如此之快,主要与现代女性生活压力过大、怀孕后营养摄入不均衡、体重超重等因素有关。因此,女性在怀孕期间应该注意舒缓情绪、合理地饮食、控制体重。

变化三:将电子血压计定为家庭测量血压的首选仪器

篇4

1.从《中国好声音》看我国音乐的创新变化发展

1.1创新的音乐风格特质

《中国好声音》能在短时间内受到广大观众的关注和喜爱,并在全国各个地方引起了不小的轰动,产生了非同凡响的影响力,这个节目其中所具有的音乐风格特质的创新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纵观整个华语乐坛的发展,《中国好声音》在音乐风格上表现出了更加多元化的特点,而且音乐元素也有着很强的创新性。那么这个节目存在并发展的如此成功,有着其必然性,音乐艺术的发展没有国界区分,更没有限制,不同的选手在嗓音以及音乐潜能上都有着各自的不同与特色,因此在诠释歌曲的过程中也有对音乐理解上的差异性,因此最终的音乐风格也是各有特色。也正是由于这些选手在音乐演唱上所发挥的独特音乐魅力,并使得一些经典歌曲在新时期新环境下,随着人们对音乐审美需求的不断变化,给歌曲增添了更新更独特的魅力。这些选手们在演唱过程中,通过对唱法的一些改变,并把音乐元素与声音不同的特色完美融合起来,从而突出了唱法的独特性,让歌曲带给观众更加深刻而浓厚的视听效果。

1.2特色的声音传播优势

《中国好声音》通过盲听的这个环节,让导师无法从一开始便面对面地与唱歌选手得到交流与欣赏,这就在很大程度上使导师没有了视觉的影响,而是集中于对听觉功能的发挥,让声音占据导师对选手选择的主要部分,从而让选手的声音传播有了更大的优势和重心。所以从选手来讲,在参加这个节目的过程中可更专注于自己的声音和演唱过程,不用担心或在乎自己的形象等,而是集中注意力去演唱,从而让声音来传达和表达情感。这是《中国好声音》这个节目所带来的音乐传播的特点,才使得各种在形象上受挫而无法得到赏识的歌手例如李行亮、张玉霞等这些过去屡屡遭受形象打击而无法实现音乐梦想的选手有一个真正专注唱歌并传播自己声音特色的机会,来带给广大听众音乐的享受,并不断丰富音乐艺术形式。

2.从《中国好声音》分析我国音乐发展的艺术价值

2.1审美的娱乐化

当前社会的快速发展使得整个时代有一定的浮躁性,人们开始有了更多样化的精神寄托和需求,更多的人希望在音乐中找到情感的寄托或者是诉说,从音乐艺术中来感受和体验其中的喜怒哀乐。从《中国好声音》这个节目可以看出,在一定程度上颠覆了音乐所具有的神圣性,专业的音乐点评和指导被戏谑,更加注重对一种娱乐精神的不断放大和夸张化,而且还存在一些炒作来让节目本身增添关注度,这实际上也有些偏离了节目本身应具有的传播效益。所以,这种电视娱乐节目从音乐价值观而言,消解了其正能量的传达和影响的效果,这个节目带给了大众对音乐艺术的欣赏与消遣,同时也引领人们对音乐艺术所具有的教育功能和审美能力都有一个更客观、更多样化的认识。

2.2音乐趋向大众化的发展

《中国好声音》这个节目的兴起与快速发展,为我国音乐事业的可持续发展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并引领着我国音乐产业向更加健康和向上的方向发展,让音乐传播更加趋向大众化,并使其形成更加优良的声音品牌以及音乐发展的产业链。广大观众对《中国好声音》这个节目的喜爱和热捧,主要是其选手在唱功和个人经历上的结合与安排,让听众有了在歌曲中能听到情感的诉说与表达,而且在互动双选的这个环节,让选手与导师之间因为音乐走得更近。这些都表明了这个节目推动了我国音乐逐渐走向大众化,让广大群众与音乐之间建立了密切而深厚的联系,让音乐文化更具创新性和价值性,带给了观众独特的音乐视听感受。

2.3让音乐回归到艺术

《中国好声音》这个电视节目其创办的最突出特点即是通过精英实力来让大众文化得到传播与发展,并将注意力集中于音乐本身,传达出热爱音乐,并怀着对音乐的梦想在不断追求的理念。通过盲选的方式让广大观众感受到了节目对音乐的专注与纯粹,进一步强化了声音是选手可以晋级的唯一标准,因此这也即是让音乐回归到艺术,体现其音乐文化的创新性。这种音乐艺术将音乐与文化之间有了衔接与融合,并不断与大众审美文化的需求有了一致性,给整个社会和群众带来了向上的正能量。广大观众在享受音乐所带来的精神满足时,同时也是对音乐文化思想的一种感染与影响的过程。

篇5

据商务部资料,截止到2013年5月底,跨国公司在华设立的各类研发中心已经超过了1800家,这归根结底是由于跨国投资的快速发展。在我国利用外资方面,近几年虽然增速放缓,但利用外资质量却不断提高,跨国公司在华设立研发中心方面也出现了与以往不同的新特征、新变化,本文认为集中研究跨国公司研发中心的新变化,对进一步提升利用外资质量具有十分现实的意义。

一 跨国公司在华研发中心的整体发展趋势

(一)跨国公司在华设立的研发中心呈现出向研发总部升级的趋势

跨国公司早期在华设立技术中,主要是为其在华的制造业投资项目服务,而现在进行研发投资的目标已扩展到亚洲及全球,所以,纷纷在华设立研发总部。以上海为例,制造业总部311家,占比77.2%,主要集中在化工、汽车和医药等领域。服务业企业总部92家,占比22.8%,并且服务业比重呈增长趋势。北京在科技资源、科研院所和人才等方面具有其他城市无法比拟的优势,世界500强有161家在北京设有总部,集中在计算机、软件和IT领域,具有较强的总部效应。在研发总部方面,2012年在中国设立地区研发总部的跨国公司,制造业42家,服务业6家;据2011年北京市科委统计,跨国公司在北京的研发中心已达258家。到2013年底,跨国公司在华设立研发总部机构的数目相比2002年增长了近10倍。跨国公司对研发中心的资金投入不断加大,且更加侧重于基础研究,这一新变化更加印证了跨国公司研发总部在中国的研发投资质量呈现向上提升的趋势。

在跨国公司研发总部的形成过程中,较早设立研发总部的爱立信集团最为典型。北京中国消费者与企业实验室,是爱立信在中国成立的第一家实验室,成立于1995年。成立初期,只进行技术检测,不从事研发活动。1997年为了在接入网络、移动系统和消费品领域接入研发工作,成立了上海爱立信通讯软件开发(上海)有限公司,这意味着研发中心的起步。不久为了凸显在通讯方面的专业化程度爱立信于1998年北京设立了小型实验室。为了促进移动多媒体应用在我国北部地区、中西部地区、东部地区、南方及香港地区的发展,1999-2001年成立的移动互联网开放实验室和应用开发中心则是对上述模式的复制,地域涉及到北京、深圳、成都、上海、珠海。后来,为了协调全国各实验室和研发中心,“爱立信移动世界中国部”应运而生。直到2002年爱立信中国研发总院成立,最终形成了能够整合研发资源,并支持全球市场发展的战略研发平台,从而爱立信的中国研发总部得以形成,其在中国本地研发的技术已面向全球生产,还具有全球技术单元的性质。

(二)跨国公司在华设立研发中心更具多元化趋势

当前技术密集型,面向本地的研发中心仍然是跨国公司研发的主流,但是多元化趋势已经凸显。这些技术密集型行业涵盖了电子、信息和软件行业的研发中心,所占比例分别为31%、25%和10%。其中,化工占8%、电气占6%、制药占5%、家电占5%,占比最低的是半导体和汽车仅仅3%左右。最近在食品、化妆品、家居、金融等服务业研发中心的出现,更加说明了多远化的趋势。比如,百事公司、美赞臣和欧莱雅等都在中国设立了研发总部。在国别和地区来源方面也出现了这一多元化趋势,其中主要的来源国以北美和欧洲为主。另外,来自于日本、韩国和中国台湾地区的跨国公司也开始在中国建立研发总部,占比分别为美国44.1%,西欧20.75%,日本14.15%,这个比例关系和跨国公司在我国的直接投资状况相一致。最后,跨国公司的投资领域也出现了多元化趋势,研发投资在纵向上涉及到了产业的上、中、下游,横向上涉及到产品研发等各个环节,并且跨国公司逐渐在中国的服务领域进行研发投资,其中银行业、保险公司等新的跨国公司的热点。比如,2008年服务迅速吸收外资占全国同期非金融领域实际使用资金的41.3%,2010年跨国公司投资服务也显著提高成为亮点。

(三) 跨国公司在华设立研发中心更看重本土趋势

随着跨国公司研发总部的出现,这些公司将从立足中国,服务全球的角度,基于中国研发世界水平的新技术和新产品,实现更加独立的产品研发。并且基于此在华的研究总部将逐渐的不受其跨国公司在本国总部的干涉,自主开展外交和对外合作,通过与东道国的科研机构、大专院校的合作研究释放潜能,以提高研发总部的创新速度和创新质量等,这是研发总部重视国际化的一个趋势。同时,从目前跨国公司研发中心的研发内容和人才利用方面来看更重视本土化。大多数在华外资研发中心从事应用研究和试验发展的工作,其本土化色彩十分明显。科技部的调查显示,在这些研发机构中从事应用本土研究的人员占到44%,从事试验和发展本土研究的占到39%,合计达到83%。因此绝大多数的跨国公司还是将在华研发中心定位为本土导向的研发,如通用电气中国研发中心、上海贝尔-阿尔卡特技术中心、汽巴精化中国研发中心、联合利华研发总部等。另一方面表现在本土人才的利用方面。微软等研究院研发人员95%来源于本地,并且从跨国公司研发中心的区域分布来看,多数分布在东部区域,特别是京沪粤等科研机构和科研人才相对发达城市。总之,跨国公司都有长期耕耘中国市场的目标,设立研发中心既看重国际化,更看重本土化。

二、在华跨国公司研发中心的管理决策新动向

(一)研发中心的发展模式变化

跨国公司研发中心从开始只为本公司的投资项目服务(本地市场研发中心)到后来把中国市场作为平台为亚洲或全球市场提供技术服务,成为全球战略研发总部。早期本地化研发中心主要是通过母公司从海外派驻的技术人员实现本土研发支持和辅助完成项目模块等,最近的全球研发战略总部则更多承担全球的核心研发任务。比如,思科、SAP中国研究院、微软研究院以及2013年成立的康宁中国研究院等都已经成为世界级的研究中心,在基础研究、产品开发和创新和对外合作等方面体系更完整,并且研发成果和产品等实现了全球的共享和售卖。与此同时,研发中心的发展模式更超多元化、国际化,更多的研究中心采用了更加开放的研究机制,通过有效利用全球的科研资源,实现合作研发、协调研发,加快了创新性科研成果的产生。

(二)跨国公司在京设立R&D机构组织形式的变化

跨国公司研发机构组织形式的变化,往往与其战略相匹配。在20世纪90年代,跨国公司研发机构战略主要是探索,因此研发机构大都属于总部研发分支,为辅助产品进入中国市场而进行技术支持和服务,比如微软早期在北京的研发中心。90年代后期之后,跨国公司R&D机构主要趋向是本土化,更多的研究项目是以东道国的实际需要为主,因此基本上都采取了独资形式的本土技术中心,以获取更具垄断性的技术优势。进入目前阶段,随着西门子、爱立信和微软公司相继在中国成立研发总部,标志着全球技术中心的比重逐渐加大。这种组织由跨国公司最高领导决策层建立,由总部直接管理,这种组织结构大大加强了其与其他创新网络间的平行交流。这一组织方面的变化同样也反映了跨国公司全球化和本土化兼具的战略意图。一方面加大应用导向型的R&D投入,另一方面也希望将中国市场作为其重要的全球开发平台,从而实现全球服务的目的。

(三)跨国公司中国研发总部的发展功能演化

在跨国公司研究领域,通常将跨国公司海外研发机构划分为技术转移单元(TTU)、本地技术单元(ITU)、全球技术单元(GTU)和公司技术单元(CTU),并认为水平上这四种形式可以同时并存,垂直上(时间顺序)也存在者逐渐演进的过程依次为TTU、ITU、GTU和CTU。从垂直时间发展来看,跨国公司在中国的研发活动、数量和功能都经过了逐渐升级的过程。从功能演化上来看,2000年以前,跨国公司在华新设的R&D机构以TTU和ITU功能为主,全球性研发机构(GTU)或基础研发(CTU)机构数量较少,北京和长三角地区是主要的分布带。但是,进入二十世纪后,情况大不一样,为了实现在全球研发体系中的地位和分工,跨国公司开始在海外大量设立总部来取代产品开发的ITU,越来越多的通过直接新设的方式。触觉延伸从北京上海之外向北京集中,目的是依靠北京的优势资源,比如科技能力和人才优势等。

(四) 跨国公司研发中心从制造业研发到服务业研发

当前,在华跨国公司在服务业的研发投入呈现快速增长态势,成为跨国公司研发投资的一个重要趋势。以上海为例,在金融、零售服务、电子商务等行业已有跨国研发资本的较大介入。截止到目前,以花旗银行为代表的跨国公司在服务领域建立研发机构支持本地业务的公司已有12家,其在张江设立了金融服务机构。在北京,以西门子为代表,其于2011 年设立的全球服务研发中心,目的是获取本土人才,满足当地市场的同时开发应用解决方案,第一次将研发服务总部设在了德国以外的国家。这些跨国公司在中国设立服务研发中心,主要围绕服务产品设计、开发和实施等问题,满足市场需求(包括本土市场和国际市场)。依托云计算技术,将流程简化、成本降低、同时与顾客近距离互动开发使用,可快速部署的服务产品是这些服务研发总部的重要特征之一。总之,跨国公司研发投资向服务业转移,一方面是由于中国服务业的快速发展,服务需求的大大提升;另一方面,中国经济的空前迅猛增长带来了IT 发展的重要机遇,成为跨国公司在中国是设立服务研发中心的理想之地。

三、在华跨国公司研发中心存在的问题

(一) 研发技术垄断问题

通过对以上跨国公司研发中心投资的研究,跨国公司在技术垄断方面得到了加强。随着跨国公司在华研发机构从研发中心上升为研发总部,这些研发机构对于核心技术的控制进一步加强,跨国公司更加重视核心技术的所有权优势,并且通过独资形式来建立研发总部,进一步证明了以上的观点。美国高通公司2014年正在受到中国反垄断诉讼,有可能被开出10亿美元以上的罚单,正是由于其在手机芯片上的技术垄断;同时微软、克莱斯勒以及丰田也同样面临技术垄断的问题。另外,跨国公司始终保持着对下游合作企业技术支持控制和外包项目的控制,例如瑞典利乐公司在无菌包装技术方面做到了技术创新,从而控制了中国无菌软包装市场,包括:蒙牛、伊利等乳业巨头均必须使用其生产线及相应的包装材料。

(二) 廉价利用中国人力资源问题

随着跨国公司研发总部等形式在中国的出现,其组织结构发生了比较大的变化,因此伴随而来的是其人力资源问题。跨国公司进行全球化和加大在华研发投资,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廉价利用中国的优秀高素质人才。相关研究也认为,跨国公司的本土化人才策略具有吸引效应、培育效应、流动效应和市场效应等。尽管有着诸多方面的正面效应,但是客观上造成了中国的人才流失、待遇不公平、向跨国公司的单向流动以及东西部人才流动不均衡问题,同时也很难形成知识向中国本土企业的溢出。根据中国经济年鉴的数据,国内企业流向外资企业的比例,1997年国企最优秀人才比例为15.3%,优秀人才流失比例为3.7%,一般人员为1.7%。2013年的最优秀人才比例为18%,优秀人才为5%,一般人员为1.5%。以上数据说明优秀人才流向跨国公司的比率较高,最优秀人才总量较大,但是比例有下降趋势,一般员工比例下降。说明目前跨国公司主要是吸引一般优秀的员工,形式为低成本获得。一般员工由于国企的进步和待遇的提升,流失比例下降。

篇6

[关键词] 川芎嗪;糖尿病;冠心病;心电图改变

[中图分类号] R25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0616(2017)07-221-03

Study on the changes of central electrocardiogram in Ligustrazine of diabetic patients

GONG Fang1 LI Minjuan2 HUANG Jiefang2 XIONG Shilong3

1.Electrocardiographic Room,the Fourth Affiliated Hospital of Guangzhou Medical University,Guangzhou 511447,China; 2.Department of Ultrasonography,the Fourth Affiliated Hospital of Guangzhou Medical University,Guangzhou 511447,China; 3.Clinical Laboratory,the Fourth Affiliated Hospital of Guangzhou Medical University,Guangzhou 511447,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changes of central electrocardiogram in Ligustrazine of diabetic patients. Methods 110 resident patients with type 2 diabetes mellitus complicated with coronary heart disease in our hospital from Auguest 2015 to September 2016 were selected and randomly divided into group A and group B with 55 cases in each.Patients in group A were treated with basic treatment+Salvia Ligustrazine,and patients in group B were treated with basic treatment.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patients in the two groups were examined by electrocardiogram.The number of patients with PTF-V1≤-0.04mm・s,ischemic T wave,ST segment abnormality and atrioventricular bloc was recorded.Qtcmax,Qtcmax,QTcd and Jtcmax,Jtcmax,JTcd were calculated. Results Before the treatment,there were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on PTF-V1≤-0.04mm・s,ischemic T wave,ST segment abnormality,atrioventricular blo,QT index and JT index (P>0.05).After treatment, the number of PTF-V1≤-0.04mm・s,ischemic T wave, ST segment abnormality in group A was less than that in group B (P

[Key words] Ligustrazine;Diabetes mellitus;Coronary heart disease;Changes of electrocardiogram

S着我国逐渐步入老龄化,合并多种疾病的老年人数量逐渐增加[1]。2型糖尿病与冠心病均是我国患病率极高的慢性疾病,对于同时患有两种疾病的患者,在治疗上难度也比较大[2]。川芎嗪在治疗冠心病方面的疗效已经得到肯定[3],但对于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的复杂病例尚无有效地临床资料。本研究便针对川芎嗪对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的心电图影响进行了研究。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8月~2016年9月我院110例住院的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的患者,按照双盲原则,使用计算机随机分配进入A、B两组,每组55例,所有患者均签署临床试验的知情同意书。患者一般资料比较见表1。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体重,糖尿病及冠心病病程均无统计学意义,可以进行比较。

1.2 纳入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满足糖尿病诊断、冠心病诊断;排除标准:近期严重创伤或手术患者;处于心肌梗塞急性期,或肝肾功能严重障碍者;患有结缔组织疾病、恶性肿瘤、急性感染性疾病者;患有精神疾病或意识障碍;不能遵遗嘱治疗,依从性差;妊娠、哺乳期妇女。

1.3 诊断标准

糖尿病诊断(WHO1999年)[4]:(1)糖尿病症状:多饮、多食、多尿、体重减轻,可伴有皮肤瘙痒、视力减退等。随机血糖检测≥11.1mmol/L;(2)空腹血糖(FPG)≥7.0mmol/L;(3)葡萄糖负荷后2h血糖≥11.1mmol/L。冠心病诊断[5]:临床症状典型,有急性紧急梗死或陈旧性紧急梗死的心电图动态变化及心肌酶学改变;运动平板试验证阳性;冠状动脉造影证实冠状动脉狭窄≥50%,并有心肌缺血的心电图改变或典型心绞痛发作史。具备以上任何1条即可诊断。

1.4 治疗方案

A、B两组均根据患者情况给予基本的治疗,包括降糖药物、硝酸酯类、抗血小板及抗凝药物、钙离子拮抗剂、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β-肾上腺能受体阻滞剂、他汀类药物等。并嘱患者低盐低脂糖尿病饮食,将空腹血糖维持在6~8mmol/L。A组在以上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丹参川芎嗪注射液(贵州拜特制药有限公司,H52020959,5Ml,5支/盒),用法用量:丹参川芎嗪注射液10mL加入生理盐水250mL中静脉滴注,每日1次,12天为1个疗程。

1.5 观察指标[6-8]

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后对两组患者进行心电图检查,记录每项异常例数以及相关指标结果。(1)PTF-V1≤-0.04mm・s的例数:PTF-V1为V1导联P波双向的负向波振幅及宽度的乘积。(2)ST段异常:肢体导联ST段抬高≥1mV或下移≥1mV、胸导联ST段抬高≥2mV。(3)缺血型T波:R波为正导联T波低平、双向、倒置。(4)房室传导阻滞。(5)QT间期离散度(QTd):根据Bazett公式计算校正最大QT间期(QTcmax)、校正最小QT间期(QTcmin),校正QT间期离散度(QTcd)=QTcmax-QTcmin。(6)JT间期离散度(JTd):根据Bazett公式计算校正最大JT间期(JTcmax)、校正最小JT间期(JTcmin),校正JT间期离散度(JTcd):=JTcmax-JTcmin。

1.6 统计学处理

本研究采用SPSS19.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观测数据以()表示,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P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心电图各项异常情况比较

A组PTF-V1≤-0.04mm・s、缺血性T波、ST段异常、房室传导阻滞四项异常的发生例数,治疗后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

2.2 两组QT指标比较

治疗前,两组QTcmax、QTcmax及QTcd并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治疗后较治疗前QTcmax、QTcmax及QTcd均有统计学意义(P

2.3 两组JTc指标比较

治疗前,两组JTcmax、JTcmax及JTc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治疗后较治疗前JTcmax、JTcmax及JTcd均有显著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糖尿病是冠心病的危险因素,冠心病也是糖尿病的常见远期并发症之一[9]。2型糖尿病冠心病的发病率是普通人的2~4倍,也是糖尿病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10]。糖尿病往往引起代谢紊乱,患者血脂升高,所以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的患者常有多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且狭窄程度较重[11]。因此,糖尿病合并冠心病往往病情较重、预后较差、病死率高,给治疗带来了很大困难[12]。丹参川芎嗪注射液的主要成分是丹参素和盐酸川芎嗪,均为利用现在工艺提取分离出的有效单体[13]。药理研究证实:川芎嗪有着降低血液粘稠度、保护血管内皮、抑制血小板聚集、抗血栓形成、扩张冠状动脉、改善微循环、降血脂等作用[14-15],从而有效降低高血脂对冠状动脉的损伤,并提高心肌细胞的耐缺氧能力,从而起到保护心肌,缓解冠心病的效果。

本研究显示,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应用丹参川芎嗪注射液,可以有效降低心电图TF-V1≤-0.04mm・s、ST段异常的例数,而且也可以明显降低矫正QT离散度及矫正JT离散度。对于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的患者来说,有效改善了其心电图表现。这说明,丹参川芎嗪注射液增加了心肌血液灌注,能够有效缓解心肌缺血,即使对于病情较为复杂的糖尿病患者,其临床效果依然值得肯定。

综上所诉,丹参川芎嗪注射液配合常规治疗,对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的患者来说,可以有效改善其心电图指标,对治疗冠心病有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 张萍,张奕奕.社区老年人疾病谱分析与慢性病防治[J].中国医药指南,2010,8(21):80-81.

[2] 黄昆珠.探讨糖尿病合并冠心病血脂异常的临床特点及护理对策[J].世界最新t学信息文摘,2016(70):299.

[3] 陈秋芳,朱晓峰,韩莉,等.丹参川芎嗪注射液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Meta分析[J].中成药,2016(2):272-277.

[4] 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0年版)[J].中国糖尿病杂志,2012(1):81-117.

[5] 红伟.冠心病诊断方法的临床应用进展[J].中国现代医生,2008,46(12):43-44,47.

[6] 张长宁,陈立波,顾建芬.心电图、双源CT在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的诊断价值探讨[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3,15(3):247-248.

[7] 王士芳.平板运动试验和12导联动态心电图对心肌缺血性冠心病的诊断价值[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6(12):1346-1348.

[8] 李园园.冠心病患者心电图平面QRS-T夹角的特点及临床意义[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6,15(18):1849-1851.

[9] 黄昆珠.探讨糖尿病合并冠心病血脂异常的临床特点及护理对策[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70):299.

[10] 陈会君,穆雪,赵菲,等.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的中医研究进展[J].中医药信息,2016,33(2):115-117.

[11] 杨瑗.糖尿病合并冠心病45例临床疗效观察[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85):156.

[12] 陈霞.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的治疗进展[J].继续医学教育,2016,6(10):58-59.

[13] 王瑜.丹参川芎嗪注射液的临床应用研究进展[J].天津药学,2015(4):53-55.

[14] 姜宇懋,巧.川芎嗪药理作用研究进展[J].中国现代中药,2016(10):1364-1370.

篇7

[关键词] 尼莫地平缓释片;老年性脑梗死;血压;心电图

[中图分类号] R743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2095-0616(2013)21-97-02

脑血管病是临床常见病和多发病,其致残率和致死率已分别居全球第1和第3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脑梗死等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发病率约占脑血管病的3/4,特别是老年性脑梗死的发病率、病死率及致残率呈逐年上升趋势而备受关注[1-2]。关于梗死的发病机制,目前尚未完全阐明,但长期的缺血缺氧导致细胞膜电位变化,诱发钙超载和兴奋性毒性反应,产生大量毒性物质导致细胞凋亡的学说已被很多人认可。同时,有研究证实,脑血管病发生和治疗过程中会引起心血管相应参数的变化[3]。为更好应用钙离子拮抗剂治疗老年性脑梗死,本研究通过观察尼莫地平缓释片治疗老年性脑梗死过程中患者血压和心电图的变化,探讨其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0年5月~2013年5月收治的100例脑梗死的老年患者为实验对象,男女各半,年龄52~67岁,平均(57.3±10.3)岁。治疗前所有患者通过心电图及心脏彩超检查,患者的心电图和心功能均正常,未见高血压、冠心病等心血管系统疾病,并且,1个月内未服用影响心电图和心功能的药物。纳入试验前,与所有患者及家属均进行沟通,知情同意后开展本研究。

1.2 诊断标准

根据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修订的脑梗死诊断标准,并通过头部CT、MRI被证实所有的研究对象均为的脑梗死患者[4]。

1.3 研究方法

按照诊断标准确定对象,治疗前,用血压计测定患者的血压,利用心电图仪测定患者的心电图。给予患者尼莫地平缓释片40mg/次,3次/d,4周为1个疗程,分别于第1、第2疗程时检测患者的血压和心电图。

1.4 观察指标及评定标准

分别于治疗前和开始治疗后第1、第2疗程时观察患者的如下指标:(1)血压:与治疗前及开始治疗后第1、第2疗程时测量患者血压水平;(2)心电图:采用9130P型心电图仪测定每个患者的心率:患者每分钟的心跳次数;S-T段:相关导联S-T段抬高或压低的明显图形,以T-P段为等电位线,以J点后80ms计算S-T抬高或压低值。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统计软件SPSS16.0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数据以()表示,采用两两比较t检验。P

2 结果

2.1 尼莫地平缓释片对老年性脑梗死患者血压的影响

如表1的结果显示,与给药前相比,尼莫地平缓释片治疗后第1、第2疗程,100名老年脑梗死患者的收缩压均无显著变化(P>0.05);与给药前相比,尼莫地平缓释片治疗后第1、第2疗程,均能降低老年脑梗死患者的舒张压(t=12.301、15.354,P

2.2 尼莫地平缓释片对老年性脑梗死患者心电图的影响

结果显示,与给药前相比,应用尼莫地平缓释片1个疗程后,患者的心率和S-T段均有所减低(t=8.868、8.002,P

3 讨论

有研究发现急性脑梗死对心脏功能的影响是很大的,特别是老年人,常出现一系列被称为“脑心综合征”变化,如血压、心电(图)活动异常及心肌酶变化等[5-6]。有资料表明,脑梗死患者血压异常率可达到85%。根据正常老年人的血压参考值标准,患者发生脑梗死后,收缩压有所升高,舒张压有所降低,平均动脉压高于正常值[7],这说明在脑梗后,患者通过自身调节功能,以保证大脑的供血。但这种代偿机制若长时间得不到则不利于患者的预后。应用尼莫地平缓释片后,患者的血压均可维持在比较正常的范围内,这能抑制去甲肾上腺素、血栓烷A2、5-羟色胺、儿茶酚胺和血管内皮素等引起的血管痉挛,促使平滑肌松弛、血管扩张和血流增加,促进心脑功能的恢复有关[8]。

有文献报道称脑梗死患者的血压和心电图异常率可高达98%。最常见的心电图改变为缺血型改变,以S-T段缺血性降低最多;心律失常,如房早、心房颤动、有窦速、窦缓、室早及各种传导阻滞。这可能脑缺血过程使血浆中的与儿茶酚胺和肾上腺素发生变化,导致心血管自主神经功能失调及交感神经兴奋,通过神经-体液应激机制的调节,使心肌缺血、缺氧,对心肌产生严重的毒性作用。尼莫地平为二氢吡啶类钙拮抗药,能阻滞Ca2+跨膜向细胞内流,并抑制细胞内Ca2+的释放,使细胞内的Ca2+浓度保持在一定的水平,使缺血、缺氧区域血管钙离子的跨膜内流,消除或缓解平滑肌收缩,使心肌收缩力降低,心率减慢。本研究的结果证实了这一点,同时发现,尼莫地平缓释片还有改善异常降低的S-T段的作用,以改善心肌的缺血缺氧症状。

综上所述,应用尼莫地平缓释片治疗老年性脑梗死的过程中,尼莫地平缓释片可以通过降低血压和心率、改善心肌缺血等来有效地预防脑梗死诱发的心脑综合征。

[参考文献]

[1] 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组.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J].中华神经科杂志,1996,29(6):379.

[2] 耿新荣.急性脑血管病合并心电图异常108例临床分析[J].中国当代医药,2011,18(7):180-181.

[3] 刘合女,高纪理.急性脑出血与脑梗塞发病前后的血压动态观察[J].中华神经科杂志,1997,30:59.

[4] 雷爱弟,许晓迁.尼莫地平治疗刻板型发作表现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疗效观察[J].青岛医药卫生,2012,44(6):433.

[5] 范永桥.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6-keto-PGF1α、NSE检测的临床意义[J].中华全科医学,2011,9(12):1952-1953.

[6] 孙高令,王法臣,肖航,等.脑外伤患者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和S100B蛋白的测定及其意义[J].中国综合临床,2011,27(10):1078-1080.

[7] 王佳,何志义.尼莫地平治疗大面积脑栓塞的临床研究[J].沈阳医学院学报,2012,14(2):80-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