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弃疾水龙吟范文
时间:2023-03-17 20:12:1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辛弃疾水龙吟,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水龙吟》 创作时间 乾道三年
关于辛词《水龙吟》(楚天千里清秋)的创作时间,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必修四注释:“这首词写于淳熙元年(1174),作者在江东安抚司参议官任上。”邓广铭先生《辛稼轩年谱》也持此说。再查《唐宋词鉴赏辞典》(齐鲁书社,1987年版)却发现郑孟彤先生另有表述:“这首词是辛弃疾于宋孝宗乾道四至六年(1168―1170)通判建康府时写的。”而蔡义江、蔡国黄的《辛弃疾年谱》又把此词编次为乾道三年(1167)“秋后返金陵”所作。真可谓众说纷纭,令人无所适从。各家意见概括起来无非三种:一是本词作于江东安抚司任上,二是本词作于建康府通判任上,三是本词作于通判建康的前一年。这三种意见孰是孰非?
我们先看第一种意见。辛弃疾担任江东安抚司参议官是淳熙元年(1174)至二年(1175)的事。《宋史・辛弃疾传》记载:“辟江东安抚司参议官,留守叶衡雅重之。”辛弃疾赴任参议官在淳熙元年初春,有其友周孚《送辛幼安》诗句为证:“节物关心那可别,断红疏绿正春分。”(《囊斋先生铅刀篇》卷十)在此诗中,周孚把辛弃疾比作孙楚和范云,羡慕之情溢于言表。应该说,从出知滁州到担任江东安抚司参议官,辛弃疾仕途一帆风顺。这得益于老同僚叶衡的提携。叶衡何许人也?《景定建康志・卷二十六・总领所题名》载:“叶衡,左朝奉郎太府丞。乾道二年十一月二十五日到任。……五年二月十四日除太府少卿。”乾道四年(1168)辛弃疾通判建康时与之结识相交。淳熙元年春辛弃疾与他在建康府久别重逢。此时的叶衡已今非昔比了。《景定建康志・卷一・行宫留守题名》记:“叶衡,淳熙元年正月以敷文阁学士安抚使兼行宫留守公事。”同书卷十四《建炎以来年表》有证:“淳熙元年正月二十六日,敷文阁学士左朝散大夫叶衡知府事,兼管内劝农营田使:二月召赴行在。”召赴行在后叶衡更是青云直上。淳熙元年四月宋孝宗以“户部尚书叶衡签枢密院事”,六月“以叶衡参知政事”,十一月“以叶衡为左丞相兼枢密使”。(《续资治通鉴》卷一百四十四)叶衡在短短十年内由知县进位至宰相,其官运之亨通,令万千士子钦羡不已。故而辛弃疾与入相后的他仍联系密切。淳熙二年正月十九日,辛赋《洞仙歌・寿叶丞相》一词,同年春又作《一剪梅・春游蒋山,呈叶丞相》《菩萨蛮・金陵赏心亭为叶丞相赋》二词。正因为欣赏,入相后的叶衡“力荐弃疾慷慨有大略”,故而辛被孝宗“召见,迁仓部郎官”。(《宋史・辛弃疾传》)淳熙二年六月,辛弃疾又被叶衡举荐为江西提刑,督捕茶商军。此事《续资治通鉴》卷一四四有载:“六月,茶商军正炽,江西总管贾和仲击之,为其所败。诏以仓部郎中辛弃疾为江西提刑,节制诸军讨之,用叶衡之荐也。”辛弃疾不负叶衡知遇之恩,于本年闰九月“诱赖文政杀之,茶商平”,官加秘阁修撰。(《宋史・孝宗本纪》)
之所以要详陈辛弃疾1174至1175年的行事,目的是让人们明白:淳熙元年春以后的辛弃疾应该满怀憧憬,因为老友叶衡的提携与入相,给他实现政治抱负带来崭新契机。此年辛弃疾没有理由情绪消极,更没有理由“愤青”。而《水龙吟》创作于秋季,格调愤激感伤。我们很难想象,已经得到老友提携且已得知老友入相的辛弃疾,却会在1174年秋季不憧憬未来而创作“愤青”词。因此说《水龙吟》创作于1174年,与辛行事不符。
我们再看第二种意见。辛弃疾通判建康府是乾道四年(1168)至乾道六年(1170)的事。《宋史・辛弃疾传》有记载:“乾道四年,通判建康府”“六年,孝宗召对延和殿,……迁司农主簿”。现在的问题是,辛弃疾通判建康时有可能创作《水龙吟》吗?答案是否定的。因为此词中有“江南游子”一句。请问身为通判官员的辛弃疾会称自己是游子吗?这口吻与官员身份不相符。也许有人质疑:辛弃疾籍贯山东历城(济南),身在建康府,称自己为“江南游子”有何不可?但这一质疑又可排除。庆元元年(1195)辛弃疾创作《浣溪沙・寿内子》一词。此年辛56岁,据词中“寿酒同斟喜有余,朱颜却对白髭须,两人百岁恰乘除”三句推算,其夫人此年44岁,夫妇年龄相差12岁。而作于1168年的辛词《绿头鸭・七夕》中有“谁念监州,萧条官舍,烛摇秋扇坐中庭”三句。据此我们又可推知弃疾此时尚未婚配,其结至早应在其妻18岁的1168年七夕后。牟t《陵阳集・卷十五・书范雷卿家谱》记:“公与辛公弃疾先后来归,忠义相知,辛公逐婿于公。”刘宰《漫塘文集・卷三十四・故公安范大夫及夫人张氏行述》记:“女弟归稼轩先生辛公弃疾。辛与公皆中州之豪,相得甚。”这范雷卿就是辛弃疾的岳父范邦彦,这范大夫就是妻兄范如山。古代婚俗是,女子出嫁一般不出20岁。辛妻既是豪杰仕宦之女,自然更无20岁才出嫁之理。所以,辛弃疾结最迟亦在其妻19岁的1169年底。既然辛弃疾通判建康时有家有室,那婚后的他就不可能发出“江南游子”的慨叹。且“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h英雄泪”更是与事实抵牾,新婚燕尔还去想什么“红巾翠袖”!莫非夫妻感情不和?但从《浣溪沙・寿内子》一词看,他们夫妇琴瑟和鸣呀!因此说《水龙吟》创作于弃疾建康通判任上理据不足,起码婚后的他不可能创作此词。
然而又有质疑:《水龙吟》不可以创作于婚前通判建康时吗?此点质疑又可据辛弃疾《美芹十论》排除。黄淮、杨士奇《历朝名臣奏议・卷九十四・经国门》说:“宋孝宗时建康通判进《美芹十论》。”唐顺之《荆州先生右编》卷二十八说,《美芹十论》“孝宗时建康府通判辛弃疾进”。辛弃疾进《美芹十论》具体是何年?《宋史・辛弃疾传》有明确交代:“(乾道)六年,孝宗召对延和殿。时虞允文当国,帝锐意恢复,弃疾因论南北形势及三国、晋、汉人才,持论劲直,不为迎合。作《九议》并《应问》三篇、《美芹十论》献于朝。”这乾道六年即1170年。辛弃疾在《美芹十论・札子》中有“官闲心定,窃伏思念”之语。这“官闲心定”自然是他1168年到任后的行述,其中“官闲”指通判建康时的状态,“心定”指通判建康时的心情。而通判建康前几年辛在漫游吴楚,无官无职。(蔡义江、蔡国黄《辛弃疾年谱》附录一)通览辛弃疾通判建康时的词作,我们发现它们多是同僚唱和,并无愤世嫉俗情绪的流露。再说,刚刚有官有职,处境相对优越,辛没有理由愤激悲摧。所以说,辛弃疾婚前通判建康时也不大可能创作《水龙吟》。原因是此词太“愤青”,不符合他当时“官闲心定”的生活事实。
既然上述一、二种意见难以令人信服,那第三种意见呢?我们不妨先明确一下辛弃疾创作《水龙吟》的先决条件:人在建康,且在秋季。辛弃疾一生三临建康。第一次是与贾瑞一道奉表南渡,于1162年正月在建康被高宗赵构接见;第二次是1168至1170年通判建康;第三次是1174至1175年春任江东安抚司参议官。第一次他身荷重任,来去匆匆,自然没有时间秋登赏心亭,故创作此词无从谈起。第二、三次他虽然人在建康,可逢秋季,但正如上文所议,也不大可能创作此词。那他会在什么时候创作此词?应该在乾道三年(1167)秋。
重要佐证就是《稼轩词补遗・品令》:“迢迢征路,又小舸、金陵去。西风黄叶,淡烟蓑草,平沙将暮。回首高城,一步远如一步。江边朱户。忍追忆、分携处。今宵山馆,怎生禁得,许多愁绪。辛苦罗巾,h取几泪雨。”“金陵去”点明目的地;“西风黄叶”交代节令。从此词中我们可以获得明确信息:清秋时节,无官无职的辛弃疾正在前往金陵,途中茕茕孑立、形影相吊。此词的时间背景、独处境遇、情感格调与《水龙吟》何其相似!末句“h取几泪雨”与《水龙吟》末句“h英雄泪”如出一辙!可以断言,此词与《水龙吟》为先后同期作。《品令》是何年之作?它不可能作于1162年,因为那年辛与贾瑞一道奉表南渡春至建康,并不孤独愁苦。它也不可能作于1174年辛离开滁州前往建康时,因为那年辛是“春初”前往建康的,且仕途顺利,心情正好。于是《品令》就只能是辛通判建康时的作品,但它又不可能是辛1168年的作品。因为辛词《绿头鸭・七夕》告诉我们,1168年七夕前辛已经通判建康,所以他已不可能创作羁旅秋词《品令》。由此看来,《品令》必是辛1167年秋的作品,《水龙吟》也应是这年秋的作品。
再说,《水龙吟》中“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句,契合辛弃疾1164至1167年漫游吴楚的行事。《嘉靖江阴县志・卷十二・官师表》记载:“绍兴三十二年壬午,知军吕令问,右承议郎;签判辛弃疾;知县曹绍,三十年庚辰起任……隆兴二年甲申,签判吴一能,承议郎;知军、知县均未易人。”隆兴二年(1164)知军是左朝散郎宋藻,知县是宣教郎朱孝闻,只是签判由上年的辛弃疾换成了吴一能。辛弃疾只做了两年江阴签判,那离任后直至1167年他又去哪儿了?《宋史・辛弃疾传》没有记载,于是引起梁启超先生猜测:“据宋人诸说部书,先生似有一时期失职流落金陵,但无确据。”(《辛稼轩先生年谱》)邓广铭先生也认为乾道二、三年辛“事历不详,流落吴江”。(《辛稼轩年谱》)我们认为,辛失职流落是实,但并不限于金陵、吴江,而是流落吴楚各地、大江南北。证据就是他的词作。辛词《清平乐・村居》、同调《忆吴江》等无可争辩地证明辛到过吴中;《鹧鸪天・东阳道中》及同调词《和陈提干》等清楚地提示着辛到过东阳(浙江金华属县或金陵附近的镇);《念奴娇・书东流村壁》是辛三十九岁重游故地的回忆之作,说明他当年到过楚地东流(今安徽东至县);《满江红・江行》中“还记得,梦中行遍,江南江北”更是辛概述行踪。一言以蔽之,“江南游子”就是辛通判建康前的真实身份,它暗示着《水龙吟》作于1167年秋。因为在秋天,在金陵,无官无职,游子身份,这种状况在辛弃疾一生中只有1167年才存在。
《水龙吟》有英雄美女情节。“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h英雄泪”让我们疑惑:痛苦时为什么不想到亲人慰藉,却想到了“红巾翠袖”?莫非辛弃疾有过刻骨铭心的浪漫情遇?事实证明,这种猜想完全正确。辛弃疾确实和许多、歌女有过交往。例如《眼儿媚・妓》:“烟花丛里不宜他,绝似好人家。”又例如《一剪梅》:“别离触处是悲凉,梦里青楼,不忍思量。”同调词还有:“行行问道,还肯相随?娇羞无力应人迟:何幸如之,何幸如之!”这些词不可能作于官居时期,更不可能作于婚后或晚年,它们明显地打上了浪子风流的烙印,所以应该是辛弃疾青年时代漫游吴楚时期的作品。既然“红巾翠袖”是心有所念,且不可能是官家语,那岂不又是从侧面证明了《水龙吟》作于1167年秋?
篇2
把栏杆拍遍出自辛弃疾的《水龙吟》,是该词引用的一个典故:宋代王辟之在《渑水燕谈录》中记载,一个“与世相龃龉”的刘孟节,他常常凭栏静立,怀想世事,唏嘘独语,或以手拍栏杆。尝有诗曰:“读书误我四十年,几回醉把栏杆拍”。所以,栏杆拍遍往往表示借拍打栏杆来发泄心中说不出来的抑郁苦闷之气。
作者认为为辛弃疾造像,最贴切的题目就是把栏杆拍遍。在词人把栏杆拍遍的振聋发聩的声响中,可以读出辛弃疾真实的复杂的心情:不满、愤懑、焦虑、懊恼、无耐、等待。
(来源:文章屋网 )
篇3
导语设计是一门艺术,而日常的教学中很多语文课堂的导语设计,趋向于随意性、经验性。教师只重视课堂中间环节,导致从导语部分开始, 就无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使教学效果事倍功半。一堂课的导语确实有“牵一发而动全身”之妙,因此在语文教学中,要积极关注教学导语的设计,让语文课堂散发出更加迷人的魅力。
不同的课型,不同的教师,导语设计定会不同。下面根据教学实践列举几例,共同关注导语设计的研究。
一、导语设计和学生自身生活相连,引领作品的主题情感
一位教师在讲授辛弃疾的《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一词时,恰逢新年伊始,教师这样设计导语:“新的一年你的梦想是什么?请大家谈一谈自己的梦想。”这个问题引发了大家的积极性,有的希望自己的考试能顺利过关,有的希望自己像韩寒一样成为作家……学生畅所欲言,教师及时引导:“大家的梦想正在实现的路上,只要付出努力,梦想都能实现。但有个人怀着梦想很多年,经过自己的努力仍然美梦难成,他就是南宋爱国词人辛弃疾,他的梦想是收复中原,抗金报国,可是最终落得‘把栏杆拍遍’‘唤取红巾翠袖,英雄泪’的悲伤。下面,我们就来学习辛弃疾的《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这段导语符合学生心理,既有时效性,又有启发性,一下子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了过来。学生恨不得随着老师马上走进辛弃疾的情感世界,去阅读辛弃疾无法实现的梦想。
二、导语设计和作者联系,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
学习散文《都江堰》一文时,正是2008年汶川地震后,教师这样设计导语:
“子曰:智者乐水,仁者乐山。余秋雨就是一个喜爱行走在山水间的人。汶川地震后,余秋雨去了都江堰。他看到都江堰的二王庙毁了,伏龙观也震坏了。而都江堰工程在这次地震后,依然以汩汩清水滋润着受灾的土地,安慰着英勇的灾民。余秋雨看到李冰塑像立在一片瓦砾中仍然完好无损,依然平静从容。今天我们来学习《都江堰》,从文章中寻找这份平静从容的答案。”
这个导语与作者的行踪紧密相关,大家跟着作者的脚步见作者之所见,感作者之所感,带着兴趣去阅读散文。这有利于学生体会散文中李冰父子心系苍生、求真务实的精神,有利于学生深入体会散文“弘扬一种文化、诠释一种神精”的目的。
三、导语设计和教师展示语言能力和基本功相关,渲染氛围,情境导入
有的教师有着很好的朗读能力,上课初始,教师就能用充满感情的语言情境,唤起学生的情感体验。如,一位老师在讲柳永的《雨霖铃》时,先用充沛的情感朗诵。随着情感幽幽而泻,学生在对柳永的叹惋、欣赏中体味他满怀的离别,进入了新课。
有的教师利用读书很多的优势,引用别人的评价。如,一位语文老师讲授《声声慢》时这样导入:“作家梁衡在他的散文《乱世中的美神》里这样评价李清照:‘在中国三千年的古代文学史中,特立独行,登峰造极的女性也就只有她一人。’历经丧乱之后的她‘凭着极高的艺术天赋,将这漫天愁绪又抽丝剥茧般地进行了细细地纺织,化愁为美,创造了让人们永远享受无穷的词作珍品’。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欣赏她的著名代表作《声声慢》。”
这个导语看似比较简单,但是梁衡的评价精悍蕴藉,起到了很好的效果。教师课前准备了大量的材料,已经深入到了作者的精神世界。
篇4
一、钻研课标,落实课标与教材的关系
课标是编写教材的依据,教材乃组织教学的范例。课标是组织教学的路标,教材乃演练教学的衣钵。《高中语文课程标准》的“课程目标”,从“积累・整合”“感受・鉴赏”“思考・领悟”“应用・拓展”“发现・创新”五方面规定了学生通过学习获得发展的目标。这五个方面目标与高考考查的六个能力层级:识记、理解、分析综合、鉴赏评价、表达应用、探究,存在着内在的对应关系。五方面目标有着内在的联系,融合为系统,规定着教学的发展方向,指导着教学演进的路径。
教师要充分利用教材,帮助学生解读教材编辑的能力训练意图,把课标精神与教材课后练习体现的目标要求,通过训练体现出来。如人教版教材必修4《辛弃疾词两首》课后练习题:一、试结合作者的经历,分析《水龙吟》中所抒发的“登临意”是怎样的思绪?上片的景物描写营造了怎样的意境?二、辛词长于用典。在这两首词中,作者各用了哪些典故?他借助这些历史故事和历史人物分别表达了什么情思?三、为了声韵和谐,词中多有语序倒置的句子。试把下列句子中语序倒置的部分找出来,再从学过的诗词中补充若干例子,体会其表达效果。四、“英雄”一词在南宋时期的诗词作品中经常出现,呼唤英雄成了那个时代的声音。辛弃疾的这两首词都提到了“英雄”,它们分别指谁?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请你从其他诗词中再找出几例。四个练习题为教师组织教学、达到课标在古诗阅读方面的目标,确定了依据。
1.吃透教材训练意图,狠抓训练角度。利用课后练习题训练学生从文本抓取关键信息的能力、答题要点把握能力、要点提炼、要点框架构建与要素整合能力,这是用以提升学生综合运用能力的快速途径。《水龙吟 登建康赏心亭》课后练习题一的理解和解答,在引导学生理解清楚意象组合意义,准确把握意境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扣住文本思考,总结答案要素应该包含4个关键信息:(1)作者辛弃疾报国杀敌无路的失望与愤慨;(2)登高望远看到的景色,想到自己的处境,急切希望有用武之地,却不被人理解;(3)词人深感孤独寂寞,面对楚天清秋不禁潸然泪下;(4)他的“登临意”就是渴望杀敌报国、建功立业的愿望和对于自己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处境的悲痛与愤慨。在此基础上形成答题要点。还应该引导学生明白,为了答题的完整性,答案一般有总括性的句子来概括要点。就这个问题而言,总括性的句子就是诗歌所表达的意境,所以总括性的话是:词中自然景物的描写,为作者抒情营造了一种苍凉、悲苦、空阔的意境。这就形成了较完整的答案:总起+要点。
2.改造课后练习,强化训练强度。比如:《辛弃疾词两首》练习题三,在指导学生完成本题练习训练的基础上,就可以改造这个练习为训练古诗声韵规律的练习。指导学生把握一点古诗声韵规律,对于提高古诗文阅读能力很有帮助。
3.拓展课后练习,挖掘训练深度。《辛弃疾词两首》练习题四,引导学生联系南宋的时代背景、社会因素理解讨论探求南宋时期渴望英雄的深层原因。在此基础上,拓展引导学生学习文学作品,要联系特定的时代背景、社会因素理解作品,并由作品回到特定的时代,把握时代的文化脉搏,用现代的眼光分析作品的时代性、进步性和局限性。
利用课后练习落实教材体现的课标精神,引导学生历练,就能很好地实现教学目标,通过一个个训练点的融合,养成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形成运用语文的能力。
二、研究考纲,落实考纲与教学的关系
语文高考大纲关于古代诗文的阅读材料是浅易的古代诗文。考查了前四个能力层级10个考点,依次是:1.识记,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2.理解,(1)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2)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常见文言虚词: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3)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不同的句式和用法:判断句、被动句、宾语前置、成分省略和词类活用;(4)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3.分析综合,(1)筛选文中的信息;(2)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3)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4.鉴赏评价,(1)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2)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这些能力层级,低级的能力层级为高级的能力层级奠定基础,越高的能力层级越能综合检验运用语文解决问题的能力。所以教师在组织教学的时候必须把10个考点融合为一个整体实施教学,由低到高地培养学生阅读古诗文的能力。
今年全国新课标I卷诗歌鉴赏第8题,考查了识记和鉴赏评价两个能力层级。《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是初中要求背诵的古诗文,考查了识记;比较两首诗描写塞外景物的角度有何不同,仅仅考查了鉴赏评价中表达技巧中的景物描写方法。10个考点,如果不作为整体去组织教学训练,不从基础开始一层一层地培养学生的能力,不从考点间的联系及内部细微差别处入手练习,那么学生很难应付截取某个角度的细微考查。
教学中要把每个考点涉及的知识,考点中值得重视的问题,通过学习过程由易到难地一一展示在学生面前,把有关知识可能涉及的题型变式一一呈现给学生,梳理出每个考点涉及知识解答的思维共性和具体题型变式的思维个性,总结思维规律,整合解答思路,促进学生形成以不变应万变的能力。比如:诗歌的表达技巧,在塑造形象、创造意境、表达思想感情时起到独特的作用,主要包括修辞手法、表达方式、表现手法,也包括艺术构思和语言运用。修辞手法考纲要求的常见手法有: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对偶、排比、反复、设问、反问,考纲里没有,但是古诗文里有的互文、双关、用典、叠词、顶真等也应该让学生有所了解,但不作为主要内容去把握。表达方式有记叙、描写、说明、议论、抒情。抒情又分为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间接抒情又有借景抒情(寓情于景、触景生情、移情于景)、托物言志、借古喻今、即事感怀等。描写方法有白描、细节描写、正面描写、侧面描写、直接描写、间接描写、多角度描写等。多角度描写又有上下、左右、远近、明暗、形状、声音、颜色、视觉、听觉、触觉等。描写景物时,景与景之间的关系有动静结合、虚实相生、乐哀互换、今昔对比等。表现手法有对比、衬托(正衬、反衬)、渲染、烘托、照应、悬念、铺垫、虚实、象征、联想、想象、讽刺、赋、比、兴、以小见大、点面结合等。结构技巧有卒章显志、层层深入、首尾呼应、详略得当、过渡巧妙等。语言技巧有炼字、炼句等。教师必须结合具体古诗文的文本特点,把有关表达技巧依据学生的认知活动规律,由易到难、由点到面、由低级到高级地逐步地给学生演绎出来,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习得发现表达技巧的认知方法,区分不同文本中表达技巧的微妙变化,总结表达技巧在文本中的融合变化的规律,获得能力形成的认知经验,在学习迁移中逐步养成识别表达技巧的能力。答题训练中总结思维规律,解答要领。
今年全国新课标I卷诗歌鉴赏第8题,仅仅考查了学生从文本中识别直接描写和间接描写的能力,如果不系统地训练,就难以从中品味细微差别,整合形成能力,就很难解答该题。《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如“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直接描写了“胡天八月即飞雪”的壮美;《发临洮将赴北庭留别》则是间接描写,如“春风不曾到,汉使亦应稀。白草通疏勒,青山过武威。”描写了连年见雪飞的恶劣环境。
平时教学过程中,必须督促学生熟练地理解把握教材。如果学生没有熟悉教材,就会牛吃南瓜,找不到下口之处。除了熟悉内容,更重要的是熟悉学习不同文本的方法,关键是熟悉教材训练点的解读思维方法、模式与规律。教材是训练能力的范例,能力是在反复历练后养成的自动化了的行为方式。所以只有熟悉教材,对教材习题涉及的知识点、训练能力的要点、解答方式的思维要领及规律了如指掌,形成相关的知识结构系统,有效地迁移到课外的学习过程中,自觉地解决问题,才能以不变应万变解决面临的全新考题。从课内学习衍生到课外训练的过程中,要引导学生由易到难、由低到高地有序训练,对低层级能力涉及的相关知识与训练达到理想程度之后再进入到下一层级的相关要素的训练,以增强学习信心。比如:人教版必修4第二单元在指导学生扎实地学习了《柳永词两首》《苏轼词两首》《辛弃疾词两首》,依据文本特点和教材编辑意图,挖掘考点相关的细节演练,总结了共同的学习规律之后,引导学生运用习得的方法和规律自主学习《李清照词两首》,指导督促学生把方法化为自身的学习经验,构筑自己的知识与学习规律系统。进而督促指导学生学习选修教材《古代诗歌散文欣赏》中的相应篇目,巩固知识和习得的方法,逐步养成能力。
三、制定学案,落实考点与训练的关系
考纲是考查课标要求达到程度的衡量依据,考点是考纲的具体内容。学案是利用教材落实考点的训练过程,是实现课标要求的媒介。所以编辑学案的最好依据是考纲考点,要依据教材文本特点,挖掘符合考点的训练点。例如:《水龙吟 登建康赏心亭》可以按照“细读文本寻找意象――理解意象整合意境――指导朗读体会意境――扣住练习训练能力”的步骤设计学案。细读文本,抓住关键词,找出意象“天、水、秋、山、日、楼、鸿、游子、吴钩、栏杆”,依据表达意象的关键词与其修饰词的关系,领悟理解意象,把握意象含义,感悟意象与意象的关系,将意象叠加整合形成意境,体会到作者辛弃疾登上建康赏心亭时,从仰观天空,遥望远山,写到落日照楼、悲愤的激情,由远而近,层层写来,充分抒发了作者怀念中原故土、壮志难酬、报国无门、压抑悲愤的心情,表现出苍凉、悲苦、空阔的意境。在此基础上指导朗读,加深对意境的理解,形成立体的意象群意义。扣住课后练习,依据文本特点,挖掘考点有关的知识要素深入训练,给学生解析清楚练题与考点的联系,怎么从练题题干中发现解题思考出发点,寻找文本语言词句与题干思维要素之间联系,挖掘答题要素,整合答题要点,此前已有分析,不再赘述。培养学生习得解读考点知识要领的能力,梳理整合答题要点能力,总结解答考点的思维规律。
进一步细化考点,深化训练。《水龙吟 登建康赏心亭》利用“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考点,就可以指导学生领会作品中所塑造的人物形象,评析语言特点,赏析表达技巧。对写景的句子的理解把握,就可以从修辞手法、表达方式、表现手法、艺术构思和语言运用多角度指导学生鉴赏。在鉴赏之后更重要的是总结鉴赏的方法和思维规律,让学生真正获得鉴赏评价文本的本领。
高考试题千变万化,往往截取考点涉及的某个知识点的细小方面拟题考查。如果不对每个考点涉及的知识,构建属于自己的全方位的运用语文知识系统结构和方法系统结构,考场上很难快速应对试题的变化。构建这样的知识系统结构,必须把知识点有关的方法作为第一把握要务,特别是对解读知识的方法、途径、步骤做到了如指掌,才可能在遇到万变的试题时,抓取关键信息,读破试题考查的方向、知识点,寻找答题要素,提炼要点,整合要点,构建答题要素框架,形成明确的较完善的答案。构建这种方法系统结构,只有在训练中才会有真感受,获得第一感觉,建立灵活多变的应变体系,增强应变力。
课内学习教材,习得考点涉及的知识、方法和规律,课外自主运用有关知识、方法与规律,自主解决读写问题,巩固知识和方法,形成能力。这一过程中必需将考点涉及的知识融合成为一个整体,建立自动化的系统的知识结构,促进教材知识(从必修到选修)――课外文本的知识(从练题到自选文本)融合为完整的考点知识系统,实现课内课外整合如一,建立与考点知识有关的灵活解决问题的方法系统和规律系统。在自主学习中检验有关知识和方法系统的有效性,修正补充知识系统,变更完善方法系统,形成适合自己的快速解决语文运用问题的知识结构、方法结构和有关规律系统。
高考考查解决问题的能力所使用的材料是千变万化的,但是知识、方法和规律是不变的。只有整合所有学习过的资源,从中抽取出共通的知识方法和规律,感受应对策略的异同,区别细微变化,归纳共性,形成系统结构,才能养成以不变应万变的能力。
篇5
关键词:初中语文;古诗文教学;学生
真挚的情愫、丰富的想象、凝练的语言,使得中国古诗千年不衰。面对这样一件文化中的璀璨瑰宝,我们应该怎样去研读和教学呢?
一、重视诵读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语感
“读书百遍,其义自现”很好地说明了朗读在语文学习中的重要性。“诵读”是教授古诗文时最好的方法,因此,我们应该采取多种教学方式引导学生诵读,让他们读出韵味、读出意境、读出节奏。古诗文教学必须要遵循现阶段初中生的认知发展规律和学习的心理特点,先要开发记忆、大量积累和诵读,然后指引学生品味和理解,最后使学生真正悟出含义。当然,提倡诵读,并不是排斥讲解。尤其对于初一的学生来讲,文言文的知识积累太少,需要进行重点字词的落实和必要的串讲。在讲解文章的时候,不要面面俱到,害怕漏讲知识,应该积极鼓励学生进行“讲解”,可以大胆地进行质疑和标新立异,讲出自己的体会和感悟。
二、激发学生学习古诗文的积极性
兴趣是成功的开端,面对古诗文的生涩,学生很难产生直接的兴趣。这就需要教师结合教材的内容和实际的教学手法,激发学生间接的学习兴趣。现在初中生爱玩、好玩、天真烂漫,不妨利用这一点来促进我们的教学。比如说,在学清照的《醉花阴》这一首词的时候,教师可以先给学生讲解著名女词人李清照与丈夫赵明诚的恩爱故事,燃起学生对于真爱的向往和渴望,进而迫不及待地想知道女词人的《醉花阴》到底写了哪些内容。随着教学手段的不断发展,教师也可以借助多媒体教学,利用各种音频和视频软件,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和学习积极性,促进他们积极主动地学习古诗词。
三、扩大学生的古诗典籍阅读面,将阅读延伸到课外
由于初中教材的容量有限,不可能将所有的名篇都收录在内。但是,中考出题会有一部分的课外阅读题目。比如说,在教学辛弃疾的《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这一节课时,可以给学生讲讲辛弃疾的生平,让学生对辛弃疾一生的波折点有清楚的认识,然后就可以真正地走到作者的心中,领略到文章的思想感情。另外,再带领学生欣赏一首辛弃疾被任命为“建康通判”时,登赏心亭,面对中华的大好河山,担忧收复中原,却又百感交集、一筹莫展而作的《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还可以将辛弃疾年老时被重新启用,但是认识到北伐的无所作为,“壮志难酬”之时写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拿来比较。课内知识与课外知识的结合,不仅可以促进学生对古诗文的领悟和把握,还能教会学生学习古诗文的方法,在面对陌生的古诗文时,不至于紧张、恐惧、无从下手,可以从容不迫地利用平时积累的素材应战。
综上所述,本文针对初中阶段学生的学习特点和认知发展规律,以及古诗词的语言和艺术特点,从“重视诵读的重要性,激发学生学习古诗文的积极性,扩大学生的古诗典籍阅读面”等三方面提出了初中语文古诗文教学的策略和方法。
参考文献:
[1]王杨.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教材文言文练习系统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01).
[2]蒋明松.在自主合作中调动学生学习文言文的积极性[J].成才之路,2008(02).
篇6
辛弃疾是中国古代颇为独特的作家。这位杰出的民族英雄和抗战实践家,在文学上创造的成就同他在功业上的建树一样轰动,时人以“卓荦奇材,疏通远识,经纶事业,有股肱王室之心,游戏文章,亦脍炙士林之口”评价,其雄视百代的词作固然是“别开天地,横绝古今”,倍受世人称誉,他在继承和发扬北宋古文运动优良传统的基础上撰写的散文,同样开辟了迥异于前人的新境界。
(一)
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宋】辛弃疾
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
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未?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 揾英雄泪?
【赏析】
这首词作于乾道四至六年(1168-1170)间建康通判任上。这时作者南归已八、九年了,却投闲置散,做一个建康通判,不得一遂报国之愿。偶有登临周览之际,一抒郁结心头的悲愤之情。
上片大段写景:由水写到山,由无情之景写到有情之景,很有层次。开头两句,“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是作者在赏心亭上所见的景色。楚天千里,辽远空阔,秋色无边无际,大江流向天边,也不知何处是它的尽头。遥远天际,天水交融气象阔大,笔力遒劲。下面“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三句,是写山。举目远眺,那一层层、一叠叠的远山,只能引起词人的忧愁和愤恨。这是移情及物的手法,词篇因此而生动。至于愁恨为何,又何因而至,词中没有正面交代,但结合登临时的情景,可以意会得到。
“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三句,虽然仍是写景,但无一语不是喻情。落日,本是日日皆见之景,辛弃疾用“落日”二字,比喻南宋国势衰颓。“断鸿”,是失群的孤雁,比喻自己飘零的身世和孤寂的心境。辛弃疾渡江淮归南宋,原是以宋朝为自己的故国,以江南为自己的家乡的。可是南宋统冶集团根本无北上收失地之意,对于像辛弃疾一样的有志之士一直采取猜忌排挤的态度,致使辛弃疾觉得他在江南真的成了游子了。
“把吴钩看了,栏干拍遍,无人会,登临意”三句,是直抒胸臆,此时作者思潮澎湃心情激动。但作者不是直接用语言来渲染,而是选用具有典型意义的动作,淋漓尽致地抒发自己报国无路、壮志难酬的悲愤。另外,“把吴钩看了,栏干拍遍”,除了典型的动作描写外,还由于采用了运密入疏的手法,把强烈的思想感情寓于平淡的笔墨之中,内涵深厚,耐人寻味。“无人会,登临意”,慨叹自己空有恢复中原的抱负,而南宋统治集团中没有人是他的知音。
下片直接言志。“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未”,这里引用了一个典故:晋朝人张翰(字季鹰),在洛阳做官,见秋风起,想到家乡苏州味美的鲈鱼,便弃官回乡。(见《晋书·张翰传》) “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是第二层意思。求田问舍就是买地置屋。刘郎,指三国时刘备,这里泛指有大志之人。这也是用了一个典故:三国时许汜去看望陈登,陈登对他很冷淡,独自睡在大床上,叫他睡下床。许汜去询问刘备,刘备说:“天下大乱,你忘怀国事,求田问舍,陈登当然瞧不起你。如果是我,我将睡在百尺高楼,叫你睡在地下,岂止相差上下床呢?”“怕应羞见”的“怕应”二字,是辛弃疾为许汜设想,表示怀疑:像你(指许汜)那样的琐屑小人,有何面目去见像刘备那样的英雄人物?这第二层的大意是说,既不学为吃鲈鱼脍而还乡的张季鹰,也不学求田问舍的许汜。
“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是第三层意思。“流年”,即时光流逝;“风雨”指国家在风雨飘摇之中;“树犹如此”也有一个典故,据《世说新语.言语》,桓温北征,经过金城,见自己过去种的柳树已长到几围粗,便感叹道:“木犹如此,人何以堪?”树已长得这么高大了,人怎么能不老去呢!到这里,作者的感情经过层层推进已经发展到最。
下面就自然地收束,也就是第四层意思:“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倩”,是请求,“红巾翠袖”,是少女的装束,这里就是少女的代名词。在宋代,一般游宴娱乐的场合,都有歌妓在旁唱歌侑酒。这三句是写辛弃疾自伤抱负不能实现,世无知已,得不到同情与慰藉。这与上片“无人会,登临意”意近而相呼应。
【练习】
1.“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一句,景物描写具有怎样的特点?
2.简要分析词中划线句的表现手法及所表达的思想情怀。
【参考答案】
1.用比喻,将远山比作玉簪和螺髻,写出山的多姿。借景抒情,借“献愁供恨”的远山抒发作者的忧愁和怨恨。
2.借用典故,表明作者不肯去追求享受,决心为实现自己抗金复国的理想奋斗到底。
(二)
新居上梁文
【宋】辛弃疾
“百万买宅,千万买邻”,人生孰若安居之乐;一年种谷,十年种木,君子常有静退之心。久矣倦游,兹焉卜筑(择地建筑住宅)。
稼轩居士,生长西北,仕宦东南。顷列郎星,继联卿月。两分帅阃(kǔn,统兵在外的将军),三驾使轺(yáo,古代的轻便马车)。不特风霜之手欲龟,亦恐名利之发将鹤。欲得置锥之地,遂营环堵(狭小、简陋的居室)之宫。虽在城邑阛阓(huán huì,街道)之中,独出车马尘嚣之外。青山屋上,古木千章;白水田头,新荷十顷。亦将东阡西陌,混渔樵以交欢;稚子佳人,共团栾(tuán luán,团聚)而一笑。梦寐少年之鞍马,沉酣古人之诗书。虽云富贵逼人,自觉林泉邀我。望物外逍遥之趣,“吾亦爱吾庐”;语人间奔竞之流,“卿自用卿法”。始扶修栋,庸庆抛梁(旧时营造房室上梁时,总匠师以馒头从梁上向四面上下抛掷,而诵上梁文):
抛梁东,坐看朝暾万丈红。直使便为江海客,也应忧国愿年丰;
篇7
辛词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陈词举《点绛唇・夜宿临虫洹罚
晴髻离离,太行山势如蝌蚪。稗花盈亩,一寸霜皮厚。 赵魏燕韩,历历堪回首。悲风吼,临虫淇冢黄叶中原走。
及《醉落魄・咏鹰》:
寒山几堵,风低削碎中原路,秋空一碧无今古。醉袒貂裘,略记寻呼处。
男儿身手和谁赌?老来猛气还轩举。人间多少闲狐兔,月黑沙黄,此际偏思汝。
观辛陈以上三词,可知二人剪裁取舍之大要。辛陈词俱属豪放一脉,其所咏歌,指陈时世,宣泄孤愤,俱凌厉纵横,言词虽止而意气尤续,是其所同也。
然同中有异,是亦自然常理。其异有五,如下:
一、典故与具象
稼轩好用典故,迦陵多取具象,是历史景象与现实景象之分别也。《永遇乐》几乎句句用典,如“孙仲谋”、“寄奴”、“金戈铁马”、“狼居胥”、“烽火扬州路”、“廉颇”,皆为历史故实,以古喻今。《点绛唇》、《醉落魄》几乎句句眼前之景,略近即可手握。是一典故、一具象尔。
观夫稼轩它词,亦合此论。如《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把吴钩看了,栏干拍遍,无人会,登临意”、“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贺新郎・赋琵琶》:“最苦浔阳江头客,画舸亭亭待发”、“辽阳驿使音尘绝”、“想沉香亭北繁华歇”,等等,典故繁密。
迦陵不好用典,亦有它证。如《南乡子・江南杂咏》:天水沦涟,穿篱一只撅头船。万灶炊烟都不起。芒履,落日捞虾水田里。通篇眼前之景,无一处故实。
二、明托与暗指
稼轩旨意明白晓畅,其用典亦切实易解,不涉J仃,不事佶屈,故能令人一览之下,即悟其旨意所在。如“人道寄奴曾住”、“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其故国凋零之伤、壮志未酬之愤,显然了然。迦陵不然,其意象纷披而收敛,常须抽丝剥茧、层层剖析,乃能得其词意所及。如“稗花盈亩,一寸霜皮厚”,其伤物及身之情,非细咂慢摸,难以见义。是一明托、一暗指尔。
三、豪横与浓重
就风格论,稼轩豪横无羁,思之所至,辞亦相随,如神龙之入化境。如其发语则谓“千古江山,英雄无觅”,结语又谓“廉颇老矣,尚能饭否”,是天马行空不可羁勒也;迦陵则浓重悍厉,张力毕现而气势浑厚,如苍鹰之凌空待发。如“寒山几堵,风低削碎中原路”一语,极具张力,浓重逼人。是一豪横、一浓重尔。
四、通达与顿挫
观稼轩词,字句通达流畅,朗朗上口,每一读之,有一气呵成之感,如《永遇乐》上阙“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韵律天成,不假雕琢,通畅如怡,若风行水上然;迦陵词不然,字句之间多有抑扬,其停顿转折、舒放收敛,每每顿挫,出人意料。如“男儿身手和谁赌?老来猛气还轩举。人间多少闲狐兔,月黑沙黄,此际偏思汝。”其转折张弛,法度非可臆测也。是一通达、一顿挫尔。
五、近取与跳跃
就其词句上下勾连而论,稼轩多近取,其上下词句之间,常有关联,故能一贯而下,淋漓尽致,如“仓皇北顾”、“烽火扬州”、“可堪回首”诸语,其情既同,转承更顺,是近取之便捷也;迦陵取词,则不循常律,非但具象各异,其浓淡、张弛、舒敛、轻重,皆跳之跃之,不拘一格。如“晴髻离离,太行山势如蝌蚪。稗花盈亩,一寸霜皮厚。
篇8
二、叹息老来交旧尽,睡来谁共午瓯茶。——陆游《幽居初夏》
三、夜来携手梦同游,晨起盈巾泪莫收。——白居易《梦微之》
四、门外无人问落花,绿阴冉冉遍天涯。——曹豳《春暮·门外无人问落花》
五、曾伴浮云归晚翠,犹陪落日泛秋声。——高蟾《金陵晚望》
六、金陵津渡小山楼,一宿行人自可愁。——张祜《题金陵渡》
七、庭轩寂寞近清明,残花中酒,又是去年病。——张先《青门引·春思》
八、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李商隐《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
九、芭蕉不展丁香结,同向春风各自愁。——李商隐《代赠二首·其
十、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白居易《草 / 赋得古原草送别》
十一、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苏轼《水龙吟·次韵章质夫杨花词》
十二、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姜夔《扬州慢·淮左名都》
十三、花明柳暗绕天愁,上尽重城更上楼。——李商隐《夕阳楼》
十四、淮水悠悠。万顷烟波万顷愁。——淮上女《减字木兰花·淮山隐隐》
十五、而今灯漫挂。不是暗尘明月,那时元夜。——蒋捷《女冠子·元夕》
十六、旋开旋落旋成空,白发多情人更惜。——司空图《酒泉子·买得杏花》
十七、故人相望若为情。别愁深夜雨,孤影小窗灯。——陈克《临江仙·四海十年兵不解》
十八、玉惨花愁出凤城,莲花楼下柳青青。——聂胜琼《鹧鸪天·别情》
十九、碧海年年,试问取、冰轮为谁圆缺?——纳兰性德《琵琶仙·中秋》
二十、满目飞花万点,回首故人千里,把酒沃愁肠。——葛长庚《水调歌头·江上春山远》
二十一、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苏轼《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二十二、残月出门时,美人和泪辞。——韦庄《菩萨蛮·红楼别夜堪惆怅》
二十三、长安故人问我,道寻常、泥酒只依然。——辛弃疾《木兰花慢·滁州送范倅》
二十四、曲终人醉。多似浔阳江上泪。——朱敦儒《减字木兰花·刘郎已老》
二十五、我当二十不得意,一心愁谢如枯兰。——李贺《开愁歌》
二十六、杨柳丝丝弄轻柔,烟缕织成愁。——王雱《眼儿媚·杨柳丝丝弄轻柔》
二十七、蚤是伤雨天,可堪芳草更芊芊。——韦庄《长安清明》
二十八、胡雁哀鸣夜夜飞,胡儿眼泪双双落。——李颀《古从军行》
二十九、夕阳牛背无人卧,带得寒鸦两两归。——张舜民《村居·水绕陂田竹绕篱》
三十、浊酒不销忧国泪,救时应仗出群才。——秋瑾《黄海舟中日人索句并见日俄战争地图》
三十一、高楼送客不能醉,寂寂寒江明月心。——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二首》
三十二、寂寞深闺,柔肠一寸愁千缕。——李清照《点绛唇·闺思》
三十三、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李清照《声声慢·寻寻觅觅》
三十四、翠蛾轻敛意沉吟,沾襟,无人知此心。——孙光宪《河传·花落》
三十五、晚风庭院落梅初。淡云来往月疏疏。——李清照《浣溪沙·髻子伤春慵更梳》
三十六、大树无枝向北风,十年遗恨泣英雄。——高启《吊岳王墓》
三十七、劝君频入醉乡来,此是无愁无恨处。——晏几道《玉楼春·雕鞍好为莺花住》
三十八、自春来、惨绿愁红,芳心是事可可。——柳永《定风波·自春来》
三十九、柳色参差掩画楼,晓莺啼送满宫愁。——司马扎《宫怨 / 闺怨》
四十、但见泪痕湿,不知心恨谁。——李白《怨情》
四十一、伤心莫问前朝事,重上越王台。——倪瓒《人月圆·伤心莫问前朝事》
四十二、分明一觉华胥梦,回首东风泪满衣。——赵鼎《鹧鸪天·建康上元作》
四十三、乐游原上清秋节,咸阳古道音尘绝。——李白《忆秦娥·箫声咽》
四十四、昨风一吹无人会,今夜清光似往年。——白居易《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
四十五、一场愁梦酒醒时,斜阳却照深深院。——晏殊《踏莎行·小径红稀》
四十六、握手西风泪不干,年来多在别离间。——纳兰性德《于中好·送梁汾南还为题小影》
四十七、一声何满子,双泪落君前。——张祜《宫词·故国三千里》
四十八、碧水浩浩云茫茫,美人不来空断肠。——李白《早春寄王汉阳》
篇9
赵宋一朝,是长短句歌词发展到最为光辉灿烂的时代。这个音乐语言和文学语言紧密结合的特种诗歌形式,是在开元以来教坊乐曲的基础上,经过若干无名作者和晚唐、五代以来许多专业作家辛勤积累经验逐渐发展起来的。北宋初期作家在令词方面接受南唐系统,提高了它的风格,晏几道要算是达到了顶点的代表作家。由于汴京的经济繁荣,随着教坊杂曲的不断发展,而长调慢词勃然以兴;柳永适应这个时代需要,把这特种诗歌形式的园地大大地拓展开来了。接着苏轼以“横放杰出”的天才,感于柳词的“骫骳(w¨§i b¨¨i)从俗”,风格不高,反过来,利用这个新辟的园地来发挥作者的诗人怀抱,在内容上打开了“以诗为词”的新局,于是“弄笔者始知自振”(王灼说),为南宋爱国词人作了“先驱”。他的门徒,有的跟着他走,如黄、晁等;有的还免不了柳永的影响,例如秦观趋向婉约一派。由于北宋后期的设立“大晟府”,周邦彦得着这个“讨论古音、审定古调”的机会,他又把这个特种艺术在柳永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了,完成了这个音乐语言和文学语言紧密结合的最高艺术形式。由于南宋初期民族矛盾特别尖锐,所有爱国人士发出“抗敌救亡”的呼声,往往借着这个新兴文学形式来抒写悲愤热烈的情感;于是豪放一路有苏词,给了他们以启示,进一步发展到辛弃疾,把这个艺术形式注入了新鲜血液,写出了许多“豪杰之词”,确定了苏辛词派在中国文学史上的特殊地位。李清照和姜夔都想独树一帜,自成其为“词人之词”;单就艺术角度去看,也是各有其特点的;姜夔的“自度曲”,尤其值得研究音乐文学者的探究。南宋辛、姜二派,各自分流,直到宋亡,北曲代兴,才见衰歇。
历来评论家都把宋词归纳为“豪放”“婉约”两派,而对各大作家的看法也各有不同。我觉得,从周、姜一派深入探求它的音乐性和艺术性,从苏、辛一派深入研究它的思想性和时代性,这里面是有很多宝贵的经验值得我们借鉴的。
(选自《词学十讲》,北京出版社,题目为编者所加)
选调和用韵要与意相谐
填词既称倚声之学,不但它的句度长短、韵位疏密必须与所用曲调(一般叫作词牌)的节拍恰相适应,就是歌词所要表达的喜、怒、哀、乐,起伏变化的不同情感,也得与每一曲调的声情恰相谐会,这样才能取得音乐与语言、内容与形式的紧密结合,使听者受其感染,获致“能移我情”的效果。北宋音乐理论家沈括就曾说过:“唐人填曲,多咏其曲名,所以哀乐与声,尚相谐会。今人则不复知有声矣!哀声而歌乐词,乐声而歌怨词,故语虽切而不能感动人情,由声与意不相谐故也。”(《梦溪笔谈》卷五《乐律》)“声与意不相谐”,由于填词者对每一曲调的声容不曾作过深入的体味,尤其在词体逐渐脱离音乐不复可歌之后,学者只知按着一定格式任意“填”词,尽管平仄声韵一点儿不差,但最主要的各个曲调原有的声情却被弄反了,那当然是很难感动人心的。譬如《六州歌头》,只适宜于抒写苍凉激越的豪迈感情,如果拿来填上缠绵哀婉、抒写儿女柔情的歌词,那就必然要导致“声与意不相谐”的结果。南宋初期的程大昌就曾提到:“《六州歌头》,本鼓吹曲也。近世好事者倚其声为吊古词,音调悲壮,又以古兴亡事实文之。闻其歌,使人慷慨,良不与艳词同科,诚可喜也。”(《词林纪事》卷九引《演繁露》)这就说明此一曲调的声情是只适宜于表达激越怀抱的。现存宋人作品以贺铸为最早。南宋初期此词填的最多,也恰恰反映了时代特点。兹举贺铸和张孝祥所作各一阕为例:
1.贺作:
少年侠气,交结五都雄。肝胆洞,毛发耸。立谈中,死生同,一诺千金重。推翘勇,矜豪纵,轻盖拥,联飞鞚,斗城东。轰饮酒垆,春色浮寒瓮,吸海垂虹。闲呼鹰嗾犬,白羽摘雕弓,狡穴俄空,乐匆匆。 似黄粱梦,辞丹凤;明月共,漾孤篷。官冗从,怀倥偬,落尘笼,簿书丛。鹖弁如云众,供粗用,忽奇功。笳鼓动,渔阳弄,思悲翁,不请长缨,系取天骄种,剑吼西风。恨登山临水,手寄七弦桐,目送归鸿。
——《东山乐府》
2.张作:
长淮望断,关塞莽然平。征尘暗,霜风劲,悄边声,黯销凝。追想当年事,殆天数,非人力,洙泗上,弦歌地,亦膻腥。隔水毡乡,落日牛羊下,区脱纵横。看名王宵猎,骑火一川明,笳鼓悲鸣,遣人惊。 念腰间箭,匣中剑,空埃蠹,竟何成!时易失,心徒壮,岁将零。渺神京,干羽方怀远,静烽燧,且休兵。冠盖使,纷驰骛,若为情?闻道中原遗老,常南望、翠葆霓旌。使行人到此,忠愤气填膺,有泪如倾。
——《于湖居士长短句》
从这个词牌的声韵安排上来谈,它连用了大量的三言短句,一气驱使,旋折而下,构成了它的“繁音促节”,恰宜表达紧张急迫激昂慷慨的壮烈情绪。贺铸掌握了这一特点,选用了音色洪亮的“东钟”韵部,更以平、上、去三声互协,几乎句句押韵,增加了它那“繁音促节”的声容之美,恰与作者所要发抒的奇情壮采相称,烘托出一种苍凉郁勃的不平之鸣,和元杂剧家关汉卿《不伏老》北曲散套的气派差相仿佛,是值得我们深入探讨的。张孝祥把这词牌用来抒写个人对南宋初期强敌压境而统治阶级却一味屈辱求和的悲愤感情,改用了清劲的“庚青”韵部,也能显示出本曲的激壮情调,具有强烈的感染力。但他忽略了仄韵部分,对“繁音促节”的声容之美是较欠缺的。和辛弃疾同时的韩元吉,也曾选用过这一词牌来表达个人的柔情别绪:
东风着意,先上小桃枝。红粉腻,娇如醉,倚朱扉。记年时,隐映新妆面,临水岸,春将半,云日暖。斜桥转,夹城西。草软莎平,跋马垂杨渡,玉勒争嘶。认蛾眉凝笑,脸薄拂燕支。绣户曾窥,恨依依。 共携手处,香如雾,红随步,怨春迟。消瘦损,凭谁问?只花知,泪空垂。旧日堂前燕,和烟雨,又双飞。人自老,春长好,梦佳期。前度刘郎,几许风流地,花也应悲。但茫茫暮霭,目断武陵溪,往事难追。
——《南涧诗余》
作者只体会到“繁音促节”适宜表现紧促心情的一面,同时也了解到兼协仄韵是可以增加本调的声容之美,他却选用了“萎而不振”的“支思”和“齐微”两部韵,虽然和他所要表达的感情是颇相适应的,但和本调的原有声情却是截然两回事了。
(选自《词学十讲》,北京出版社,题目为编者所加)
【高考链接】
《破阵子》——适于表达激昂情绪
苏辛派词人常用的《水龙吟》《念奴娇》《贺新郎》《桂枝香》——适于表现豪放一类的思想感情
《满庭芳》《木兰花慢》——适于表达轻柔婉转、往复缠绵情绪
《摸鱼儿》——适于表现苍凉郁勃情绪
《蝶恋花》《青玉案》——适于抒写幽咽情调
句子长短与表情关系
长短句歌词的形式之美,是根据“奇偶相生、轻重相权”的八字法则加以错综变化而构成的。它一方面依照每一曲调的抑扬抗坠的音节,参之以曲中所表感情的起伏动荡而给以妥善的安排;一方面吸收《诗经》《楚辞》以至汉魏六朝乐府诗和唐代各大诗家所创古、近体诗的特殊音节而予以“各适物宜”的调剂;这样取得音乐与语言的密切结合,经过无数诗人与民间艺人的不断实践,使得每一词牌的句式和韵位,都有了它的定型。
根据个人对唐宋曲子词的学习经验,并以同一类型的词牌的分析比较,乃至同一词牌不同作家作品的对勘,深切感到这一特殊形式,虽然宋元以后已和原有曲调的音乐脱离,以至成为“句读不葺之诗”,但它的句式参差,看来好像非常自由,而实际得受多方面的制约,对表达喜怒哀乐等等不同情感,关系却是十分重大的。
一般说来,每一歌词的句式安排,在音节上总不出和谐与拗怒两种。而这种调节关系,有表现在整阕每个句子中间的,有表现在每个句子的落脚字的。表现在整体结构上的,首先要看它在句式奇偶和句度长短方面怎样配置,其次就看它对每个句末的字调怎样安排,从这上面显示语气的急促与舒徐,声情的激越与和婉。如前文所举的《六州歌头》,就因为它接连使用三言短句,构成繁音促节,所以适宜表达激昂慷慨的壮烈情感。在小令短调中,有如《钗头凤》:
红酥手,黄縢酒,满城春色宫墙柳。东风恶,欢情薄。一怀愁绪,几年离索。错!错!错! 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浥鲛绡透。桃花落,闲池阁。山盟虽在,锦书难托。莫!莫!莫!
——陆游《放翁词》
这一曲调,上下阕各叠用四个三言短句,两个四言偶句,一个三字叠句,而且每句都用仄声收脚,尽管全阕四换韵,但不使用平仄互换来取得和婉,却在上半阕以上换入,下半阕以去换入,这就构成整体的拗怒音节,显示一种情急调苦的姿态,是恰宜表达作者当时当地的苦痛心情的。
又如《撼庭秋》:
别来音信千里,恨此情难寄。碧纱秋月,梧桐夜雨,几回无寐。 楼高目断,天遥云黯,只堪憔悴。念兰堂红烛,心长焰短,向人垂泪。
——晏殊《珠玉词》
这一曲调的组成几乎全部都是用的偶句,而上半阕在开首一个六言偶句之后,接上一个改用逆入的上一下四句式,把冲动的感情勉强拽住,恰如书法家所谓“无垂不缩”的道理,以下接着三个四言偶句,句句仄收,显示一种倔强的情调。下半阕在前后重复运用这个形式中间,只加一个承上领下的去声字(“念”字),使整个音节呈现着一种劲挺的姿势。应用这类的曲调来表达离情,是不会流于软媚的。
推演这类句式的节奏声容,从而构成适宜抒写凄壮郁勃情绪的长调,有如《水龙吟》是最好的范例:
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把吴钩看了,阑干拍遍,无人会,登临意。 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未?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
——辛弃疾《登建康赏心亭》,见《稼轩长短句》
这一长调的整体结构主要是以十七个四言偶句构成,而上下阕各以三个偶句组成一个片段。但从整体上看,又复偶中有奇,俨然如岑参《走马川行》中“轮台九月风夜吼,一川碎石大如斗,随风满地石乱走”那样三句一气联翩直下的变格,和《撼庭秋》的句式配置则完全相同。除了前半阕的句脚字用了两个平声,后半阕又用一个平声,从而使音节略转谐婉外,其余并用仄声收脚。而在前半阕的后段,用了一个“把”字,领下两个四言偶句、两个三言奇句;后半阕的后段,用了一个“倩”字,领下三个四言偶句,结尾更用上一下三的特殊句式,予以逆折顿挫,恰好显示本曲的凄壮郁勃的声容态度。
至于多用三言短句构成短调小令,乍看有些和《钗头凤》组织形式相像的,有如《更漏子》:
玉炉香,红蜡泪,偏照画堂秋思。眉翠薄,鬓云残,夜长衾枕寒。 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
——温庭筠《花间集》
篇10
辛弃疾的《破阵子》全文如下: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在开始上古诗文赏析课前,教师应当布置学生查宋词的发展历程,起讫时间,繁荣时期的基本状况。然后是词人的基本生平资料,思想状况等。这样学生在开始学习之前就可以对所学的东西有一个粗略的较为全面的认识了。教师在讲解词的时候也就能较为得心应手。
开始正式的教学后,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先通读全词。让学生讲述全词的主要内涵,体悟词人的思想感情。针对“挑灯、梦回、八百里、分、麾、炙、翻、沙场、点兵、作、的卢、了却、身后、可怜”等古今意思有所些微差别的字词要让学生去细细品味,以体会该词的真正的内涵。在全词有了一个全面的了解之后,教师应该分上下阙来讲解词。在讲解的过程中穿插对宋词的基本常识的介绍。词的上阕主要为写景,下阕抒情,然而写景抒情并非是完全分离的,而是相互融合的。词人在醉酒后冥想出沙场点兵,壮士共饮的波澜壮阔的场景,而反观现实却是冯唐老去,李广不封,大梦初醒,英雄已是白发老翁,两鬓斑白,而壮志未酬,事业未就,江河冷落,故土难收。在虚实结合的强烈观照下,诗人的感情就显得格外的深沉悲凉。全词的艺术特色最为明显的是感情的雄壮。这是辛弃疾作为一代豪放词家的独家特色。有别于婉约词的委婉动人,花间词的柔媚纤丽,豪放词所具有的广阔深沉的意境更能体现出词人的悲凉的心境。而另一方面,词上下阙感情的急剧突变也别有风味。在上阕的意气奋发和下阕的深沉感慨的鲜明对比下,我们才明白所谓的沙场杀敌,同仇敌忾收复江山不过是词人醉酒朦胧后的一场美梦。而在下阕的急转直下的描写中,我们才能看出真正的现实是残酷。残酷的战场没有使英雄退却,而朝廷主降派却使诗人的理想变得遍体鳞伤。要引导学生体会词人的思想感情,就必须让学生设身处地想象一下词人所处的社会环境。在国家社稷不保,政治动荡的南宋,词人主战的声音在统治者们的主和声浪中显得那么微弱,当时的南宋朝局看似一片歌舞升平,实际上已经危机四伏。教师在对词人的感情进行分析的时候应当为学生详细地讲述当时的社会状况。
在对于《破阵子》的逐步解读中,学生已经具备了对宋词的初步认识。教师应该抓住这个机会,拓宽学生的眼界。在对《破阵子》的全词的词眼“壮”字进行讲解的时候,可以告诉学生宋词的主要类别。宋词作为作为唐诗之后的又一文学体裁,旗下的类别主要有婉约派、豪放派,以及另一种称为花间派。辛弃疾是南宋豪放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为了加深对豪放派这个名词的理解,应当给学生例举豪放派的宗师苏轼的词。苏轼是豪放派的宗师,其脍炙人口的词包括《念奴娇赤壁怀古》、《水龙吟》、《定风波》。而名句如“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等更是脍炙人口。辛弃疾的豪放词在更多意义上是对苏轼豪放词的继承和发展,是对苏轼豪放词的一种发扬光大。通过对二者的并行阅读,学生就更能领会豪放词的内涵。加深对豪放词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