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生涯规划书格式范文

时间:2023-03-24 04:21:0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职业生涯规划书格式,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职业生涯规划书格式

篇1

职业生涯规划写作格式

1.封面

署上作品名称和年月日,可以在封面插入图片和警示格言

2.扉页

个人资料:

真实姓名:××

笔名:× × ×

性别:×

年龄:× ×岁

籍贯:× ×省× ×市/县

身份证号码:× × × × × × × × × × × × × × × × × ×

所在学校及学院:× ×大学× ×学院

班级及专业:××级× ×专业

学号:× × × × × × × × × ×

地址:× × × × × × × × ×

邮编:× × × × × ×

:× × × × × × × ×

e-mail:× × × × × × × × × × × × × × ×

3.目录

引言

第一章 认识自我

1.个人基本情况

2.职业兴趣

3.职业能力及适应性

4.个人性格

5.职业价值观

6.胜任能力

自我分析小结

第二章 职业生涯条件分析

1.家庭环境分析

2.学校环境分析

3.社会环境分析

4.职业环境分析

职业生涯条件分析小结

第三章 职业目标定位及其分解组合

1.职业目标的确定

2.职业目标的分解与组合

第四章 具体执行计划

第五章 评估调整

1.评估的内容

2.评估的时间

3.规划调整的原则

结束语

我的职业生涯规划:挑战生存

一个不能靠自己的能力改变命运的人,是不幸的,也是可悲的,因为这些人没有把命运掌握在自己的手中,反而成为命运的奴隶。生命就像一张白纸,等待着我去描绘出华丽的色彩,谱写出动人的乐章。

社会环境规划和职业分析

1、社会一般环境:中国政治稳定,经济持续发展,是全球经济一体化环境中的重要角色。经济发展有强劲的势头,加入wto后,有大批的外国企业进入中国市场,中国的企业也将走出国门。

2、管理职业特殊社会环境:由于中国的管理科学发展较晚,管理知识大部分源于国外,中国的企业管理还有许多不完善的地方。中国急需管理人才,尤其是经过系统培训的高级管理人才。因此企业管理职业市场广阔。要在中国发展企业,必须要适合中国的国情,这就要求管理的科学性和艺术性与环境动态适应相结合。因此,受中国市场吸引进入的大批外资企业都面临着本土化改造的任务。这就为准备去外企做管理工作的人员提供了很多机会。

3、职场心声------市场形成“证书热”

“曾经有一份美好的工作摆在我面前,我却因为没有职业资格证书而错失,如果……”根本就不会有“如果”,机会只会光临那些有准备的人,面对我国管理业广阔的发展前景和我省具体规划将要产生的大量专业岗位,面对巨大的就业压力和众多的竞争对手,我们该怎么办?

忆往夕------对自身的分析:

优点:创新、自学能力强;

逻辑思维,抽象思维的能力比较好;

具有远大的理想和抱负,有坚韧不拔的精神和吃苦耐劳的特性;

较丰富的阅历促使我比同龄人思想成熟;

具有一定的社交能力和管理才能;

责任心强,对工作积极主动。

缺点:对复杂计划的执行不够好;

有的时候脾气不是很好,比较固执和骄傲;

有时多愁善感,缺乏力揽山河的壮烈气派和胸襟。

要成就一番大事的人必须面临人生考验,而挑战生存的能力是每一位成大事者所必备的条件,很多人之所以不能成大事,关键在于不善于在现实中寻找答案。我们的生存须臾离不开现实,随着现实的变化,我们必须调整自己的观念,思想,行动及目标,这是生存的必须。现实是每个人生存的基础,因此要成大事,实现自己的目标,就必须拥有挑战生存的能力。

职业目标

我从小就喜欢计算与管理。我从小就萌生了一种要做生意的念头。随着年龄的增长,视野的开阔,知识的丰富,我越来越想做一名企业管理人员,并且下定决心要做一名著名外资企业的高级管理人员。

下面是我对未来十年作的初步规划:

在学校期间

学历、知识结构:专业课程每门为良以上,熟练专业技能。通过英语三级考试和计算机二级考试,普通话过二乙,拿到英语口语等级证书、cad制图,开始接触社会、工作、熟悉工作环境。

个人发展、人际关系:重视和每个人的交往,培养自己的社交能力。平时有机会就要通过技能培训、外出听课、开课等方式让自己在不同方面不断进步。通过这些学习,不断充实自己,丰富知识和见识,才能为自己将来的工作做好充分准备。

生活习惯、兴趣爱好:适当交际的前提下,尽量形成比较有规律的良好个人习惯,希望能在写作方面会有所提高,能够在报纸或杂志上发表文章。并参加健身运动,养成良好的锻炼、饮食、生活习惯。每天保证睡眠6-8小时,每周锻炼三次以上,经常做运动如散步、打羽毛球、篮球等 。

进入一家大型企业,从最基本的临时工做起,加强动手能力,加深对专业知识的理解。

完成学业后

熟悉适应期: 初步找到合适自身发展的工作环境、岗位, 尽快熟悉工作流程,在岗位上尽心尽职,主动积极,高效完成份内工作并且尽可能的加班;认真、积极、热情地参加单位的所以培训,活动。

虚心向前辈们学习,和同事、领导建立良好的关系。

上班前坚持读半个小时英语的习惯;自学本科课程,争取在工作两年后取得本科文凭;睡觉前听半个小时英语,然后阅读人物传记,历史书籍或心理学、经济学等知识的书籍。

争取到XX年,做到外资企业的商务助理。

积累经验后

认真分析企业的运作经营方式,管理体系,提出个人看法或见解。

有空闲时间跟朋友,同事聊天谈心,增进彼此间的友谊。

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不断完善自我,提高自身竞争力,坚持学习,做到终身学习,写一些随感、专业知识文章。

根据客观环境和自己的特点看是否需要跳槽。

20XX做一名外资企业的高级主管后踏踏实实工作。

我的职业生涯规划:奏响生命的凯歌

设计的人生如同闪存的光盘,无论你储存多大的数据,我总有包含你的容量。没有设计的人生就象没有方向的汽车,即使前面的道路一片坦荡,总会曲曲折折,直至驶入幽幽的山谷。我们必须寻找自己的人生,奏响生命的凯歌,为自己的人生留下丰富多彩的答案。

一、自我剖析

我是一个单纯,不谙世事,幽默而又爱幻想的男孩。好强是我的本性。喜欢与陌生人交谈,爱好表现,有强烈的个人表现欲望,喜欢特立独行的人与物,与他们在一起能建立起自己的无比想象欲,喜欢被人欣赏,与众不同。

我有些艺术灵感,曾向往过从事主持或教师工作。不过,因本人选修了计算机 络这一专业,自我的人生规划又要重新设计一下,我想:做一个计算机及艺术双专科人才比较好。

二、职业定位

我从小就喜欢独具创新的人与物,喜欢舞台上的他们,他们的激情给了我很大的人生动力。因我学的是计算机 络方面的知识,虽然 ibm,微软,苹果等大公司是我们这些计算机从业者的最佳选择,但由于学历,能力等方面的局限,进入国内一些品牌公司或更低一层次的电脑公司更现实也更可能一些,例如联想,惠普等。

因此我下定决心,将开拓它们在我家乡常州的市场,打造联想新一级的品牌效应。我把我的职业目标定为联想常州分区的技术及市场开拓总代理人。

三、规划和措施

近期目标

1.这一阶段以在校书本学习为主,我将努力掌握书本知识,首先通过计算机二级b和英语四级的考试,提前达到本科要求。

2.自学photoshop,3dmax这方面比一般人更有基础及艺术灵感,自学数据库,vb编程及dreamwaver,frontpage,因我长期坚持自学英语及打字训练,这一方面是我的优势。

3.利用假期去电脑专卖城进行实地考察,积累一些电脑销售知识,并争取在电脑城工作,体验生活,积累经验。

4.多读一些人际交往及管理方面的书籍,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

中期目标

1.这一阶段,是人生的高峰期,学习充电必不可少,08是北京奥运的日子,大事吉事接连不断。XX年人均电脑的使用量也是一个高峰期,此后中国将成为除拉美,欧洲市场第三大pc发源地,其前景不可估量。此后大量国外厂商将进军中国市场。众所周知,中国城市人均电脑占有量不足一台,开发这块处女地指日可待,还有尚未开发的农村市场。

2.进入招聘中心,应聘成为某电脑公司技术人员,自学加勤奋,再加上特有的英语基础,尽快成为高级电脑技术人员。当然,还需要和老员工搞好关系,勤奋努力汲取他们成功的经验。

远期目标

1.这一阶段的目标是担任电脑公司技术主管。

2.利用自己对程序设计的领悟能力,开发一些游戏软件,加入自己的艺术表现力,设计一套集艺术表达、传统游戏、玩家创新于一体的新型游戏,并投入市场。

.更高目标

这一阶段事业已经走向成熟,我目标是成为一品牌电脑公司的华东地区总代理。我的经营理念已经在华东地区留下深远影响,利用我的人脉及良好的信誉在上海开拓我的市场。如有外企聘请我担任他们公司的首席执行官,我会考虑接受,并学习他们的技术及管理经验,为以后更长远的目标打下坚实的基础。

四.阶段职业目标关系规划图

上海区域代理商

华东地区总代理

学历达到本科 常州地区总代理 专业知识提高

+自我不断完善 高级主管 +拿到资格认证

技术中坚力量

技术人员

这是我的阶段职业目标关系规划图。

篇2

关键词: 职业生涯规划 就业指导 教学改革

当前,我国高等教育已经正式步入大众化、普及化教育阶段,大学生就业面临严峻形势。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蓬勃发展,知识经济创新需求和社会职业发展趋势要求大学生具备良好的职业素养和科学的就业观念。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作为一种全新的教育理念,在我国高校教育中已达成广泛共识,并成为我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新方向的切入口。其核心任务是“培养发展学生的综合竞争力,帮助学生明确职业发展目标,科学设计自己的未来,并在大学期间着力培养自己的生涯管理能力”。

2007年,教育部办公厅下发了《“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教学要求》,文件正式对课程性质、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式等内容提出明确要求:“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现阶段作为公共课,既强调职业在人生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又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通过激发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的自主意识,树立正确的就业观,促使大学生理性地规划自身未来的发展,并努力在学习过程中自觉地提高就业能力和生涯管理能力。”通过调查发现,绝大多数学校都已经开设了《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和《就业指导》课程(有的学校将两门课程合并为一门课程),但是由于缺乏专业的职业生涯规划就业指导人员、就业指导层次偏低、职业规划形式落后,导致该课程普遍存在对课程的性质和目标认识存在偏差、课程管理缺乏规范性、课程开设时间和内容不合理、课程内容缺乏针对性、教学方式创新性不足、课程质量保障体系缺位等问题。

东南大学成贤学院从2007年开始在大三下学期面向学生开设了《就业指导》课程,教学任务主要由辅导员兼职承担,并连续多年在全院范围内组织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但是由于就业指导课程的教学形式主要以课堂授课、试卷考核为主,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大赛仅仅停留在比赛层面并没有固化为课堂教学,从而造成就业指导停留在纸上谈兵、职业生涯规划理论性缺乏且覆盖面有限的局面,与教育部办公厅颁发的《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教学要求》相去甚远。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帮助学生尽快适应大学学习环境,学会运用职业生涯的基本方法进行科学决策,制定个人的学业发展方向、职业生涯规划和人生发展目标,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自我管理和理性规划的意识和能力,同时充分调动全院相关职能部门、各系、各专业全体人员的积极性,共同全过程、全方位地关注和关心学生的学业规划和职业规划,2013年,学院在原来《就业指导》课程的基础上,开设了由学校分管学生工作的副书记、副院长总负责,学工部、教学部、各系共同管理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课程,将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创业教育、就业指导纳入人才培养体系,贯穿学生大学学习的始末。同时,为保证课程改革和实施效果,学校专门将此课程改革作为东南大学成贤学院院级教学建设与改革项目立项,由分管学生工作的副书记、副院长牵头,对课程的教学模式、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等进行全方位改革。

一、东南大学成贤学院《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课程教学改革探索

(一)教学模式改革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课程共1.5个学分,24学时,其中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分别12学时。为了有针对性地开展职业规划和就业指导,突破传统的短期课堂教学的模式,学院将该课程分为《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一)》(0.5个学分,8学时)、《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二)》(0.5个学分,8学时)、《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三)》(0.5个学分,8学时)三门子课程,分别在大一(上)、大二(上)和大三(上)开设,把新生导学与学业规划、职业生涯规划与创业教育就业指导三大模块分别纳入其中,从而实现课程教学贯穿整个大学阶段,增强课程的实际指导性,解决好学生的进(招生、入学)与出(实习、就业)的连接和过渡问题。

(二)教学内容改革

根据不同年级、不同专业学生的特点,学校相关职能部门和各系密切配合,从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角度出发,以第一、第二课堂为主阵地,合理设置与学生学习、职业启蒙、职业规划和就业相关的教学内容,切实做到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就业指导与职业规划相结合、个人职业兴趣与社会需求相结合。

大学一年级组织开展入学导航教育和专业介绍与学业规划教育。大一新生初入大学校园,对周围全新的生活环境、学习方式和所学专业十分陌生,通常会感到学习目标不明确,未来发展很迷茫。所以在大一上学期,首先由教学部和学工部分别用2学时对所有新生开展入学导航教育,介绍《大学生手册》和《教务100问》中的学生管理模式和规定,教学管理规章制度,以及《本科人才培养方案》,帮助学生认识大学的社会功能,了解学院的办学理念、人才培养模式、学生管理制度与教学管理制度,引导学生形成“不以规矩,不成方圆”的意识,避免在大学四年和今后职业发展中走弯路。专业介绍与学业规划由各系和各专业负责组织落实。专业负责人通过举办讲座与学生进行4学时的介绍和交流,让学生能够初步认识所学专业的培养目标、培养规格、主要专业课程与未来就业去向等内容,增强角色意识和主人翁意识,为今后的学院规划和职业发展奠定基础。

大学二年级对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的理论和原则教育,开设创业教育讲座培养学生创业能力。职业生涯规划的理论和原则教育共4学时,由教学部根据开课计划落实教学任务,各系具有《就业指导》课程授课经验和职业指导资格证书的辅导员担任任课教师,课堂教育结束后,要求学生填写职业兴趣量表,让学生结合自身的优点、缺点、特长、爱好和专业,谋划未来的职业发展方向。创业教育讲座为4学时,由各系党总支书记牵头组织,邀请企业、行业具有创业经历或从事创业教育的中高级职称人员,为学生讲解国家出台的创业政策,培育学生创业能力,激发学生创业热情,鼓励学生积极开展创业,实现以创业带动就业。

大学三年级主要围绕就业政策与就业渠道、就业程序和求职准备等对学生开展就业指导,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认清就业形势,提高就业技巧。就业政策与就业渠道、就业程序部分内容由讲授过《就业指导》课程、具有职业指导资格证书的辅导员,在已开设的《就业指导》课程基础上完善教学过程和教学内容。求职准备主要包括简历制作、面试技巧等内容,由各系党总支书记牵头,根据本系各专业特点,邀请企业人力资源部、省市人才交流服务中心、行业协会负责人来校开设讲座,帮助学生了解国家促进就业的相关政策和当前就业形势,正确确立就业观念和就业期望值。为了让学生尽早了解就业形势,由辅导员组织学生观摩招聘会或参加国际交流宣讲会,每个学生在活动结束后完成1份小结或心得体会交给任课老师,让学生在与不同用人单位的接触中真正了解社会需求,感受就业压力。

(三)教学方法改革

与一般理论课程不同,《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课程理论性较弱,不需要任课教师在课堂上讲授过多的理论知识,但是必须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现实指导性,能够根据因材施教的原则,结合专业特点对不同学生需求进行个性化指导。因此在课程建设和改革过程中,我校通过增加实践教学学时、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紧密结合,从根本上改变“教师台上讲,学生台下听”的传统授课方式,改变以前《就业指导》课程一味进行课堂灌输式的教学方法,积极鼓励院系共同参与、师生全员参与、全程参与,通过大一年级邀请专业负责人进行专业介绍与学业规划教育,大二年级要求每个学生填写职业兴趣量表测试、制订个人职业生涯规划、邀请具有创业经历或从事创业教育人员举行创业教育讲座,大三年级邀请企业人力资源部经理对学生进行就业指导、组织学生观摩招聘会或参加国际交流宣讲会等活动,提高学生对专业、职业和就业的感性认识,从而优化课堂教学效果和课程教学质量。

(四)考核方式改革

针对《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课程实践性较强的特点,课程组改变一般公共必修课程采用试卷或大作业考核的方式,而是采用听取报告、聆听讲座、制作简历及书面考查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课程考核。子课程(一)主要采取开卷考查的形式,由教学部和学工部协商形成组卷方案出卷。试卷考查内容以大学生手册、教务100问和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为主,所有考查的知识点融入案例题中,重点考查学生对相关规章制度的熟悉和应用能力;同时在试卷中,通过主观题了解学生参加专业介绍和学业规划讲座的收获和体会。课程最终成绩由卷面考核成绩和平时成绩组成。平时成绩包括上课点名情况、回答问题表现及完成由教学部和学工部制作的《东南大学成贤学院学生学业规划书》的认真程度。子课程(二)考核由填写职业兴趣量表、参加讲座、提交职业生涯规划报告三部分组成。任课教师根据学生填写的职业兴趣量表,对每个学生的职业人格进行分类,并对照《测试结果与职业匹配对照表》分析得出每个学生适合的职业,从而对学生最终提交的职业生涯规划报告进行针对性修改和完善,为辅导员今后督促实施做好准备工作。子课程(三)课程结束后,学生必须通过关于就业政策与就业渠道和就业程序的课程考试,制作一份适合自己的求职简历,同时在观摩招聘会或参加国际交流宣讲会后完成1份小结或心得体会。

二、东南大学成贤学院《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课程教学改革成效

在全校上下历经三年的不断探索和实践,《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课程的第一轮教学改革即将结束。虽然2013级学生在校生尚未毕业,课程改革成效还没有完全体现,但是从学生完成的职业生涯规划报告、校内学生创业活动蓬勃开展的程度、学生日常学习和生活中的言行举止等方面已初见端倪。

(一)学生自主学习自我管理和理性规划学业生涯的能力初步养成

一年级学生通过学习《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一)》,迅速对学校的学生管理条例和教学管理规章制度有了一定了解,对何谓大学、什么是大学精神、大学与高中的区别有了清晰认识,对如何尽快提高独立生活能力、适应大学学习环境、融入大学校园文化氛围有了自己的想法。同学们在完成学业规划书的过程中,一方面重新对自己的优缺点、兴趣爱好进行认真审视,初步确立大学四年的学业目标和人生发展方向,另一方面通过完成大一至大四每年的阶段性目标选择,对每学年可以做哪些事情建立初步轮廓,从而为今后自主学习、自我管理和理性规划做好准备。

(二)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未来就业去向和人生发展目标初步形成

经过三年积累,对比学生在每个阶段完成的学业规划书、职业兴趣量表、职业生涯规划报告和个人简历,可以发现,在贯穿学生大学阶段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课程的帮助和指引下,很多学生已经学会根据自身特点和社会发展趋势,对自己的职业发展规划进行不断修改和完善,从而形成清晰的、达成度很高的未来的就业去向和人生发展目标。为了实现制定的目标,同学们更注重专业学习,并根据职业生涯规划有针对性地培养自身能力和综合素质。

为了便于学生之间学习和交流,通过更多的平台指导学生以科学的态度和方法规划职业生涯,学校每年都由团委组织开展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大赛,并选拔优秀的学生和职业生涯规划作品参加省级比赛,成效显著。2014年底,在由江苏省教育厅主办、省招就中心承办的江苏省第九届大学生职业规划大赛总决赛中,我校两名同学凭借优异的表现在全省132所高校中获得本科组二等奖。

(三)一支专兼结合、具备职业指导专业知识的师资队伍初步建成

高水平的、稳定的师资队伍是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课程开设的基础和保障。为了解决《就业指导》课程师资队伍缺乏职业生涯规划指导经验的问题,学校与各系各专业借助校企合作平台,充分挖掘企业、行业资源,邀请具有创业经历或从事创业教育的专家、企业人力资源部经理、省市人才交流服务中心和行业协会负责人作为兼职教师来校举办讲座和报告会,同时鼓励和支持辅导员队伍进行职业技能培训、经常性地参加职业生涯规划工作研讨活动和相关学术会议,让他们尽快获得职业规划师、职业指导师等相关从业资格证书,成为熟悉学生专业发展趋势、具备扎实的职业指导知识的职业生涯规划指导教师。

参考文献:

[1]尹兆华,韩经.增强“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实效性的思考[J].中国高等教育,2012(10).

[2]教育部办公厅.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教学要求的通知.教高厅[2007]7号.

篇3

一、大赛背景

调查显示:在高校大学生群体中有不少人存在着学习兴趣不浓,学习动力不足,人生目标不明确,缺乏职业规划,求职经验和自信心不足的现象。同时也有一部分同学拥有自己的创意,却没有展示自我的平台。在当今这个知识大爆炸、科学技术发展一日千里的时代,各行各业对人才素质的要求已越来越高。作为一名大学生,如果不能从根本上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有预见性地、科学地规划自己的学习生涯和职业生涯,很难跟得上时代的步伐。

为了能够更好地帮助广大同学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学习观、成才观,确立正确的奋斗目标,同时也提高同学们的创业、择业、就业能力。我们精心策划了此次“规划未来,成就梦想”——我的物流职业生涯规划大赛。

二、大赛目的

(一)帮助广大同学明确学习目标,端正学习态度,增强学习动力,树立和提高职业规划的意识和能力。

(二)提高同学们制作自荐书及参加职场应聘的技巧和能力。

(三)创建一种学校和社会相结合的互动模式,给广大同学提供认识社会,认识职场的机会。

(四)丰富同学们的课余生活,提供实践、交流和学习的平台。

三、大赛主题:

传播规划理念、拓展职业空间、打造锦绣前程

四、主办单位:

淮安信息学院信息管理系物流教研室

五、参与对象及方式

1.参与对象:信管系物流管理专业07、08级学生。

2.参与方式:以个人为单位报名参加;参赛名单报至S2-519

六、活动内容及时间安排

第一阶段:筹备阶段 4月10日D4月12日

第二阶段:宣传阶段 4月13日D4月15日

第三阶段:征稿阶段 4月16日D4月22日

第四阶段:评选阶段 4月23日D4月26日

七、活动规则及说明

1、参赛作品以Microsoft Word文档格式制作,A4大小。

2、各参赛者必须认真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科学合理的职业生涯规划。参赛作品主题是参赛者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专业背景与社会需求,进行科学合理的职业定位,从专业、就业、职业等方面进行个人职业规划设计。

3、大赛严禁抄袭、剽窃行为,一旦发现,将取消参赛资格。

八、评奖办法:

1、评委会必须本着“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进行评判;

2、按照统一的标准,使用百分制及统一的评分表格进行评分;

九、评审委员会组成:

十、奖项设置:

职业生涯规划设计之星1名:荣誉证书、精美礼品一份

最具潜力奖2名:荣誉证书、精美纪念品一份

最佳创意奖3名:荣誉证书、精美纪念品一份

优秀奖若干名:荣誉证书、精美纪念品一份

十一、大赛总预算: 300元

信息管理系物流教研室

职业规划大赛策划书(二)

一、活动背景

现代社会瞬息万变,生活在这个时代的每个人都要符合市场的需要。因此,高校的大学生也必须对自己的职业生涯有明确的目标,并且在能力和技术上做好充分的准备。

二、活动目的

(一)帮助广大同学明确学习目标,端正学习态度,增强学习动力,树立和提高职业规划的意识和能力。

(二)提高同学们制作自荐书及参加职场应聘的技巧和能力。

(三)创建一种学校和社会相结合的互动模式,给广大同学提供认识社会,认识职场的机会。

(四)丰富同学们的课余生活,提供实践、交流和学习的平台。

(五)提高学生ppt的制作能力,以及学生口语表达能力。

三、活动主题

传播规划理念,打造锦绣前程

四、活动详情

初赛(系赛) 时间:10月22日晚五点

地点:主楼201

复赛(代表外语系参加院赛) 时间:待定

地点:待定

一、活动对象

外语系2011、2010级全体学生

二、比赛形式

参赛选手自制个人简历一份,再做一份对自己职业生涯规划的ppt,在比赛前将作品上交至主席团。比赛当天,以抽签形式决定选手出场顺序。选手首先展示职业规划ppt,同时对规划书作陈述演讲。ppt时间限制在5-8分钟之内(不超过8分钟)。将按选手个人简历、ppt质量、口才表述能力评分。

三、比赛结果

按评委给出的得分高低,选出两名得分较高的选手,代表外语系参加院里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大赛。

职业规划大赛策划书(三)

一、活动主题

规划精彩人生 启动未来航标

二、活动时间

**年3月1 9 号

三、活动参与人员

中文系11级全体学生 及 10级、09级部分班委

四、活动目的

本次宣传大会主要有以下几个目的:

( 1 ) 使同学们更加深入的认识到当前就业形势的严峻和社会竞争的激烈。

(2)使同学们在认识到当今形势的前提下,客观认识自我与环境。

( 3 ) 介绍参加职业规划大赛的必要性。

五、活动准备

1、通知宣传部 画好职业规划大赛的海报并制作职业生涯规划大赛介绍大会 所需 PPT。

2、和生活部协调好,负责到场嘉宾的茶水等工作。

3、将大会通知下达各班。

4、布置会场并准备好PPT的放映。

5、待各班同学们入场后,在大会前将职业规划大赛作品模版发至各班。

六、活动流程

1、将职业规划大赛作品模版发至各班传阅 。

2、宣布大会开始,介绍到场的来宾。

3、开始放映PPT,进入主讲内容:

① 由高考结束导入大学生活

② 介绍当前大学生严峻的就业形势以及当前大学生所面临的就业问题,举出同学们身边真切现实的例子(进行职业规划的必要性)

③ 引出职业规划

④ 介绍什么是职业规划(职业规划的含义)

⑤ 进行职业规划的意义(职业规划的重要性)

⑥ 开始介绍职业规划大赛:作品要求,个人要求

⑦ 介绍会结束

七、活动意义

1、让同学们对职业生涯规划大赛有了整体的认知,同时激发同学们踊跃参加此次比赛。

2、让同学们对自己的未来有明确的定位 ,对自己有充分的认知与了解。

3、树立正确的生涯发展信念 。

4、客观认识自我与环境准确职业定位(知己)要认识自己、了解自己,深层次地客观分析自己的能力结构、职业兴趣、职业价值观、行为风格、个性特征等。了解自己喜欢干什么,能够干什么,适合干什么,最看重什么,人与岗是否匹配。作为设定职业生涯目标和策略的基础,准确地进行职业定位 。

5、评估职业机会(知彼)

篇4

摘 要: 高校将“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纳入必修课,结合医学生特点,在采取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进行医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后,总结单一课堂教学的不足,探讨利用SPOC教学模式对“医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启示。

关键词: 医学生 职业生涯规划课程 SPOC

2007年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教学要求》的通知(教高厅〔2007〕7号),从2008年起提倡所有普通高校开设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并作为公共课纳入教学计划,贯穿学生从入学到毕业的整个培养过程。同时为提高大学生就业率,科学指导大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各高校包括医学院校已然采取各种途径进行“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

1.医学生职业生涯规划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是大学生从大学时期开始做的职业规划,是大学生结合自己的综合素养与社会实际,从而确定自己大学毕业后所要从事的职业及职业目标等[1]。对于医学生而言,职业生涯规划就是进行自我剖析,在全面认识主、客观因素与环境的基础上进行自我定位,设定自己的职业生涯发展目标,选择实现既定目标的职业,制订相应的教育、培训、工作开发计划,并按照一定的时间安排,采取积极行动实现职业生涯目标的过程[2]。针对医学生培养周期长、专业性强、择业途径较为单一的特点,引导医学生做好职业生涯规划,对医学生的择业及未来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2.医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

为增强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意识,提高大学生职业规划的能力,各高校普遍开设“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在教育部的高度重视下,“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课程”逐渐被列入了高校必修课的行列[3]。“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目的是让大学生认识自己,评估自己的能力,找准职业的方向,并提早制订计划,能够先人一步找到理想职业,实现人生梦想。现阶段,部分高校“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仍按照传统的课堂授课模式,学生已经产生了抗拒心理,对“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失去了兴趣,因而忽略了此课程的重要性[4]。在医学院校,结合医学生课业多、专业性强,医学生普遍忽视专业以外知识学习的问题,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有效实施还存在一些问题。

3.以南京医科大学为例,分析“医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现状

南京医科大学为统一规范本校本科生的“医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在各学院自行开展“医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基础上,自2016年起全校统一开设“低年级医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并纳为本科生必修课。课程面向全体一年级本科生,针对不同的学院、不同的专业进行大、中班教学。课程依照《南京医科大学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教学要求》采取集体备课、授课教师自行拓展的方式进行课程准备。课程内容包含:大学生职业生涯概论、大学生职业生涯理论、自我认识与自我评价、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实施、大学生涯与大学生活、医药卫生事业发展现状、专业学业要求和职业发展、职业规划书写作及课程理论考核。授课教师为具有教学资格的辅导员及相关专业课教师,授课方式为课堂教学。

在完成第一轮教学后,总结授课经验,在肯定教学效果的基础上发现以下几方面问题:

3.1教师资源不足,本课程教学经验不足。

3.1.1课程授课教师主要为辅导员,小部分课程授课为专业课教师及学院党委书记、副书记兼任。备课过程中,校级集体备课进行了两次,各学院集体备课数次,以笔者所在基础医学为例,集体备课四次以上。备课使用教材未能统一,授课教师依据授课内容,自行检索授课参考教材,多数参考教材为数据库数据,出版教材种类多,内容杂,无针对广义医学生的职业规划课程教材,由此可以看出,授课组织过程及授课教师的准备过程缺乏统一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教学规范”。

3.1.2课程受众为全校2173名大一学生,分布于25个专业,参与教学且具有教学资格的辅导员仅15名,其中具有职业指导师资格者9人,比例为60%,具有本课程教学资质的高水平专业教师资源不足。

3.1.3在课程班级编排中,由于师资有限,各学院往往采用大、中班编排模式,相比较按专业分小班教学,效果远不如小班教学。另外,由于辅导员日常工作较为繁重,且任教辅导员多为办公室负责人,增加教学任务后,使得任教辅导员工作内容和工作压力大大增加。

3.2专业众多,不同专业合班教学时,缺乏专业性和针对性。

以基础医学院为例,其中法医、基础医学、生物信息学和生物医学工程四个专业,由于班级规模小,在学生教学班级编排中,将其合为一个教学大班。

在授课过程中,虽然专业学业要求和职业发展为专业课老师任教,但由于教学资源有限,大学生涯与大学生活、医药卫生事业发展现况这两部分内容仍需辅导员大班教学。由于专业不同,这两部分内容在教学过程中存在教学内容专业性不强、针对性不强的问题,学生的学习效率较低。

3.3纯课堂教学导致教学方式单一,内容死板,缺乏互动性。

大班教学模式使得授课过程中教学方式难以改进,例如基础医学院的四个合班课堂在进行大学生涯与大学生活课程教学时,由于学生所学专业不同,导致不同的学生在学习模式、未来择业途径中均不同,教师难以单纯使用翻转课堂模式进行课程互动。

3.4课程内容多,课时安排少,课程实用性偏低。

医学生的职业规划内容涉及广且深,在课程内容编排上,15个课时难以详尽完成对医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指导,致使课程的实用性相对偏低。同时,医学生专业课程较于其他专业学生偏多,专业课程时间安排紧,将医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再编入医学生课程中,也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医学生的学习压力。

篇5

关键词:职业生涯规划;研究成果;研究反思

职业生涯规划是根据经济社会和个人实际发展的需要,制订未来职业生涯发展蓝图,即对个人职业前途的瞻望,是落实职业理想的规划,是职业生涯教育的文字产出。职业生涯规划指导是帮助中职学生正确认识自我、全面分析职业需求、培养自主规划与自我创业能力的教育。

一、研究的背景及目标

在德育课程教学过程中,发现中职汽修新生1009班普遍存在:学习动力不足、学习目标模糊、缺乏正确的职业观等特点。

通过职业生涯规划的指导与实践,提高汽修专业中职学生的职业道德素养,促进自我管理和能力的提高,使其能正确认识自我,建立科学的择业观,提高就业成功率,在双向选择的基础上找到适合自己的岗位。有利于中职学生做好适应社会、融入社会和就业、创业的准备。

二、研究对象存在的问题、提出对策以及实践意义

对中职1009汽修班的职业生涯规划进行问卷调查,分析研究发现中职汽修专业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现状存在以下问题:①被动选择学习汽修专业,缺乏对专业全面认知;②学习、生活目标模糊,缺乏明确的目标;③对自己的兴趣、优劣势、职业能力等缺乏客观全面的了解;④对未来就业能否适合自己缺乏自信;⑤正确的职业价值观缺乏引导;⑥不了解职业生涯规划,缺乏专业的指导。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对策及建议:①加强汽车维修专业教育,激发学生学习兴趣;②加强目标教育,确立明确清晰的目标;③加强自我认识,树立正确的职业生涯价值观;④加强技能训练,增强就业信心;⑤加强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规划好自己的职业人生。通过职业生涯规划指导:①有利于中职汽修专业学生全面客观剖析自己;②有利于学生培养自己的职业兴趣;③有利于学生提高自身的竞争力;④有利于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⑤有利于学生确立更具体、更明确的目标;⑥有利于学生采取针对性的措施,实现目标等实践意义。

三、中职汽修职业生规划指导的研究成果

1.梳理了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基本思路和方法。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对人生的指导意义明显、实用价值突出。通过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帮助学生树立生涯规划意识,感受进行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要,做好职业生涯规划书,为今后的实习和就业做准备。在对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设计指导的过程中发现,中职学生今后的职业生涯发展,和在学生时代对职业生涯规划的认识、是否有职业生涯规划意识、有没有进行过职业生涯规划的设计、后期有没有得到持续的职业指导,有非常密切的关系。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着眼于学生职业理想和职业观、择业观以及成才观的树立,着眼于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能力、职业素养和职业能力的培养,通过“树立理想、认识自我、职业认知、生涯设计”四大模块的指导,设计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书。有效帮助学生做好适应社会、融入职场和就业、创业的准备,成就辉煌的事业,创造美好的生活,享受幸福的人生。

2.帮助学生设计“职业生涯规划书”,搭建通向成功的台阶。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进行了“职业生涯规划书”的设计。结合学生及其所学专业,让学生确立奋发向上,实事求是、脚踏实地的发展目标,构建近景期望、中期期间、远期期望的发展台阶。每个台阶都是“稍加努力,就能达到”的目标。攀登一个个台阶,品尝取胜的乐取。制订具体、务实、针对性强的发展措施,并付出实实在在的努力,将目标变为现实。制定一个方向正确、目标明确、符合实际、步步攀登、内容翔实、措施具体的职业生涯规划,开始自己的职业生涯。搭建通向成功的职场人生台阶。结合学校技能大赛积极开展第二课堂活动,鼓励学生踊跃参加学校、南京市、江苏省的各类比赛,提升自己的各种能力。

3.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有效改善了中职生在实习期间的流失现象。据学校就业指导处对以往中职学生实习状况的了解,大部分中职生,进入生产实习期之后,从第一个月兴奋好奇,到第三个月有的学生觉得每天干的活都是一样的,产生疲劳;有的不能适应企业规章制度、怕吃苦;有的缺乏沟通能力,与领导、同事相处不当;有的因动手技能不适应企业要求;等等,会产生离开岗位的念头,甚至有的学生会在岗位上流失。目前中职汽修1009班的36位学生在第2012年6月开始顶岗实习至今,一直在实习岗位上工作学习,稳定率100%,有28人在汽车行业工作,对口率占78%,有8人在第三产业工作,占22%。

4.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教科研能力得到了提高。教师通过对“职业生涯”理论、规划等书籍系统的学习,从整体上强化了教科研意识,提高了自己的理论素养和教科研水平。

教师通过课题研究,有具体的努力方向和目标,探索教学规律,对教材、教法和学生的特点、差异等因素进行深入的钻研,推出新的教学方法。对现代教育思想在新课改下的教学模式进行实验和研究。尽快完成“角色”转换,成为新时期的合格教师。致力于课堂教学改革,学会反思,提高教育教学能力。学会提出问题、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解决问题,提高教科研能力。

四、中职汽修职业生规划指导的反思

1.缺乏完善课程设置,完善构建完整的职业生涯规划思路。中职汽修1009班的职业生涯规划的指导是以“辅导讲座”的形式进行的,内容多,课时少,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缺乏系统教学,学生掌握不全面。部分学生主动探索不够,所导致的自我认知不足,特长分析定位不准,兴趣特长与职业专业发展结合度不高,职业规划方向不明确,职业指导教师所掌握的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信息,多为教师按照书本理论一厢情愿“设计”出来的“纸上谈兵”,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设计“全面性、针对性、有效性”的问题较为突出。

2.中职生的知识能力基础弱,缺乏综合分析运用能力。中职生的知识能力基础弱,主动学习的动力不够,在加上自我认知技术和职业、专业发展信息的缺乏,使指导者无法根据学生个人特点和强项,准确定位职业方向。通过分析发现中职生自我兴趣、性格、能力、价值观,和自己的职业生涯目标没有紧密联系,如何使自己的兴趣、性格、能力、价值观为实现自己的职业生涯目标服务,没有进行综合总结,使得“职业生涯规划书”不够完整,同时也弱化了有效性。

3.教师缺乏专业技术,职业规划设计指导质量提升困难。教师对职业生涯教育多为教材内容迁移式的理论讲解。从业教师职业规划指导专业技能的缺乏,多使学生智力、性格、能力、评价信息收集分析停滞在经验分析阶段,缺乏科学性、针对性;教师职业与专业发展认识不足,直接造成职业规划时“人职匹配”分析结合留下缺陷;综合影响职业规划设计指导的针对性、实用性和指导性。

通过对中职汽修职业生规划指导的反思发现其中还存在一些不足,今后还需要进一步进行实践研究探索。

参考文献:

[1]蒋乃平,杜爱玲.职业生涯规划教学参考书[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2]江苏省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创业教材编写组.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创业[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12.

[3]于爱芳.职业生涯规划之于中职新生的要义[J].教育教学论坛2011,(34).

篇6

专业在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中的作用

1帮助学生做好明确、客观的职业生涯规划

我校医学营养专业对刚跨进大学校门的新生进行了专业的职业规划教育,使学生全面了解医学营养专业就业的方向:面向医疗卫生机构(医院营养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公共保健需求单位(学校、幼儿园、敬老院、母婴护理中心、运动队等),健康服务产业(健康管理中心、健身俱乐部、美容及养生调理中心、餐饮和配膳公司、保健食品生产和营销企业)等领域,从事营养评估和膳食指导、营养咨询和营养宣教、营养检测和营养膳食配制、食品安全等营养技术应用性工作。聘请行业专家做行业分析并直接带领学生到龙头企业实地参观。引导学生对未来的职业进行规划,让他们了解医学营养专业毕业生的就业方向与职位选择,引导他们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发掘和培养自己的兴趣,从而确立适宜自己的职业目标,这些都是他们在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时必不可少的内容与步骤。

2专业在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中起到指明灯作用

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势必会涉及学生职业的选择、就业方向的明确,这也就暴露出专业在某些程度上存在的问题,如由于学时、学制的局限,医学课程开设远远不够,达不到用人单位尤其是医院的要求。部分医院为专科毕业生设置了相应岗位,即营养配餐员,但是毕业生不满意该岗位薪酬,认为没有晋升空间,因而不愿意应聘。怎样转变观念,这是学生在做职业生涯规划时必须要明确的。据饶春平[3]的“高职医学营养专业毕业生需求情况调查分析”中显示:医学营养专业毕业生大多数集中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餐饮公司、学校、幼儿园等岗位。我校医学营养专业也同样面临上述问题,因此,为适应市场需要,及时明确定位问题,我校将医学营养专业调整为临床营养指导、公共营养保健、健康服务等方向,从而对高职类医学营养专业学生的就业分流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调研发现,这一行业对懂护理,能进行营养指导的高端技能型人才有着不同程度的需求。目前,母婴营养护理中心在全国已经有很多家,据不完全统计,仅北京就已有3000家左右;浙江省母婴营养护理中心也如雨后春笋般涌现,据调查显示,仅宁波就有30多家。若一家母婴营养护理中心配备4至6名母婴营养指导师,一年就需要150名左右的专业营养指导师,所以其发展前景是非常可观的。但母婴营养护理行业是一个新兴行业,目前尚无统一的行业标准,使得市场乱象横生,质量良莠不齐。现实生活中,很多母婴营养护理中心的工作人员都是经过短期培训的“速成月嫂”。月嫂的“技术”都是通过口耳相传或由自己观察总结的,所以其观念普遍陈旧、缺乏科学的营养保健知识。应针对医学营养专业学生拥有一年的医学基础知识的学习情况,对其公共营养模块开设专业性较强的课程,如母婴营养护理技术,这些课程的开设可以弥补医学营养专业学生对护理知识的欠缺。

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反馈专业建设内涵

1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4]

学生是自身职业生涯规划管理的主体,也是决定性因素,因此学生应该有意识地、积极主动地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充分利用资源提升自己,立足实际,明确职业生涯规划管理的方向,进而付诸于行动,持之以恒地坚持下去。在校高职学生的一个缺点就是不能准确地进行自我评估,因而,要使他们通过自己的兴趣、特长、性格、学识、技能、智商、情商、思维方式、道德水准以及社会中的自我评价等方面来对自身进行综合评价,使他们认识自己、了解自己,从而对自己的就业方向做出正确的选择,进而选定适合自己发展的职业生涯路线,找准与自己主客观条件最匹配的职业定位。要达到“人职匹配”的原则,必须要找到市场与自我的最佳结合点。通过对职业环境的分析和生涯机会的评估,从而对目标行业有更深层次的认识,且分析方向在市场稳定的前提下偏差应该不大。而在自我方面,用诸如“SWOT分析法”对自己全方位地做出评估,就显得更有针对性,更清楚地反映自身的优劣势,扬长避短,也给具体的职业定位做出更好的指引。

2发挥专业教师的引导作用

篇7

随着人类跨入21世纪,世界进入了一个以知识为主宰的全新经济时代,作为人才培养和科技创新的中心—— —高等学校的作用更加重要,图书馆一直是高等学校的重要组成部分,相应地,图书馆的作用也更趋重要。要办好高校图书馆,其中最重要因素之一就是图书馆的人力资源,只有建立一支强有力的图书馆队伍,才可能充分发挥图书馆在高校的作用。

要实现这一目标,关键是要把馆员个人的职业理想同图书馆组织的目标有机结合起来,保证高校图书馆组织与馆员个体在目标设置上的一致性。科学合理地规划馆员的职业生涯,有利于图书馆和馆员实现 “双赢” ,有利于高校图书馆组织进行人才盘存,促进人与组织的可持续发展。

一、 职业生涯规划的概念

职业生涯是指一个人从确定职业目标,通过学习、 培训、 从事各种职业,直至职业劳动最后结束的所有职业工作历程。

对职业生涯的研究始于 20 世纪 60 年代,90 年代从欧美传入中国,最早对职业生涯进行系统研究的是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施思教授。

职业生涯设计又称职业生涯规划、 职业计划,是对个人一生职业发展道路的设想和规划。它要求你根据自身的兴趣、 特点,将自己定位在一个最能发挥自己长处的位置,可以最大限度地实现自我价值。

在规划职工职业生涯过程中,员工、 管理者、 组织这三方面都要发挥作用。员工负责自我评估,在组织的战略目标和现实背景中制定计划,进行特定的开发活动;管理者帮助员工理解组织的需要和要求,促进他们发挥关键性作用;组织本身则提供工具、 资源和设施来支持这一进程。职业生涯的规划与人力资源管理是唇齿相依的关系,离开职业生涯规划,人力资源管理就孤掌难鸣,反之亦然。

二、 规划馆员职业生涯的意义

1.有利于解决高校图书馆人才外流问题。 图书馆是人才流失率较高的单位,一般馆员跳槽主要有三个原因:一是寻求更大的发展机会;二是寻求更高的收入;三是寻求更好的工作氛围。

优秀人才最关心的是自己事业的发展,如果自己的才能能够得到发挥,个人发展能够得到重视,就不会轻易地转换单位。西方各国大量实践经验证明,凡重视员工职业发展,不断让员工承担具有挑战性的工作任务,并为他们的成长、 发展以及参与管理创造机会和条件的企业,就能使员工工作满意度增加,进而留住人才和吸引人才。图书馆在传统的人事管理中,没有认识到人是一种重要的资源,人才闲置、人才压制的现象较为严重,对人力资源开发重视不够,工作人员知识老化,跟不上时代的要求,更谈不上自身的发展。

2.有利于避免馆员个人职业生涯设计的盲目性,提高员工的能力。

经过职业生涯规划,馆员清楚地了解了自身在组织中的定位与发展通道,就可以有目的、 有计划地结合自身情况采取提高的措施,使员工更专注于自身未来的发展方向并为之努力。员工在个人职业生涯设计中,对个人的个性特征、 能力水平和优劣势的认知难免主观,对图书馆的职业机会和认识不甚明了,从而带来认识的偏差和信息的不对称。

而职业生涯管理则将帮助员工理性的认识和评价自己适合干什么、 能干什么、 组织需要干什么,从而建立起比较切实的个人职业生涯规划。

3.有利于图书馆和馆员实现 “双赢” ,提高馆员对组织的认同感。

职业生涯规划是一个组织与个人双向沟通而产生预期目的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使馆员更清楚地认识图书馆的现状、 发展与其自身的关系。

通过将馆员个人的职业理想同图书馆组织的目标结合起来,有效抑制了图书馆与馆员个体在目标设置上的偏差,避免由此造成的馆员工作的主动性、积极性等因素的丧失,使馆员在图书馆组织中发展,图书馆在馆员发展中成长,最终实现图书馆与馆员之的共同发展。

4.有利于图书馆组织进行人才盘存,促进图书馆的有效管理。

人才盘存就是对组织内现有人力资源进行清点。 由于内部条件和外部条件在不断变化,图书馆发展的每一阶段都需要拥有与工作相适应的员工,这种适应包括馆员的数量、 素质要求等方面,通过盘存,图书馆可以全面了解人才短缺和富裕情况,然后根据情况,在充分了解馆员能力、 兴趣、 特长、 性格等因素的基础上,同馆员一起设计其职业发展规划,并纳入到组织的目标之中,随时根据组织的需要进行有针对性的使用。

三、 科学规划高校图书馆员职业生涯的有效途径

1.为馆员开辟多重职业发展道路。

职业发展道路指员工在组织中所要经历的职位序列。如何使组织重视是摆在每个员工面前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目前在图书馆员的观念中,得到重用的标志就是职位的晋升。这种传统的、 片面的组织架构已经远远适应不了现代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战略。针对高校图书馆目前的人力资源状况,来设立更加合理有效的职业发展道路。横向发展(轮岗制)。

横向发展就是用工作轮换的方式使员工处于经常性的挑战中,增加成就感。图书馆工作轮换主要应用于两个方面:一是新入馆的馆员,让新员工对整个图书馆的各个环节都有所了解。一方面有利于找到新员工的长处和弱点,以安排合适的岗位;另一方面有利于在今后的工作中加强与其他部门的沟通与合作。二是对于能力较强的馆员,为了培养其管理技能和积累经验,在同一职级轮流任职。但这种方法对那些业务精深和追求稳定的馆员来说,并不适用。

纵向发展。纵向发展就是指员工在工作岗位上的等级,职称的变化,其设计的目的在于满足员工的成就感和被尊

重的心理需要,此外,纵向发展可以给馆员带来更多物质上 的回报。从传统的职业晋升渠道上来看,高校图书馆内有两种纵向发展的途径:一是管理职务的提升;二是职称的晋级。然而结合现实图书馆的特性,这两种方式已经满足不了要求。

新时期高校图书馆的工作内容更加丰富,工作形式更加多样,要求给予馆员更多现实可行的提升途径。例如: “星级员工制”“读者服务明星” 等方式。

此外需要注意的是,馆员的职业方向不能是单一的上行路线,还应该存在逆向途径,即馆员职务、 职称是可上可下的,真正实现按能定级、 按绩定位,充分发现人才、 利用人才和培养人才。双重职业发展。这指的是馆员在高校图书馆同时担任两个职务。

它主要应用在实行矩阵式组织结构的图书馆中。矩阵式组织结构是指图书馆根据某一工作项目的需要,单独组建工作小组,由不同业务部门派人参加。小组中的成员既在小组中承担一定的工作责任,又在原来的业务部门中担任一定的职务。

这种双重职业是团队式的工作方式,它赋予工作人员更多的工作任务,让工作人员承担更大的工作责任,充分利用了工作人员的专业技能。

2.对馆员所处的职业生涯期不同采取针对性管理措施。

规划馆员职业生涯应遵循个性化原则,针对不同的图书馆员的具体情况,给予不同的规划方案,把职业生涯管理具体到每一位图书馆员,提高他们的职业满意度,在工作中发挥自身潜能,找到自我实现的成就感。相应地,高校图书馆也会在这个过程中得到更好的发展。对于成长发展期馆员的管理。

新员工进入图书馆后,应指派资深馆员传、 帮、 带,使他们尽快融入组织文化,将理论用于实践,并初步建立人际关系。但是,这一时期的员工也是最容易流失的人员,为稳定处于这一时期的员工,应让他们初步承担责任,用挑战性强的工作吸引其注意力。

对于发展扩充期员工的管理。对于这部分员工的管理,应注意他们技能的更新情况,及时提供交流培训的机会力争让他们成为专家和能手。但是对于考虑离开图书馆组织、始终不能接受图书馆理念和文化的员工,应允许其合理流动。

对稳定维持期员工的管理。

这一阶段员工发展有两个倾向:一是维持现状,不再寻求新的发展;二是继续寻求新的挑战,尝试自己其他方面的能力。

图书馆组织应使用工作轮换、 承担更大挑战性的工作等方式,尽力动员这部分馆员进入工作上的第二个春天。

对衰退期员工的管理。

这一时期员工普遍都有成为良师益友的愿望。高校图书馆应为他们提供条件,使之帮带新员工,将其积累多年的经验得以延续。另外,在生活上和心理上要多关心他们,帮助他们正视能力的衰退,做好退休准备。

3. 工作丰富化途径。工作丰富化是指在工作中赋予员工更多的责任、 自主权和控制权,以满足员工的心理需求,减少工作中的枯燥感,达到激励目的。工作丰富化是根据郝茨伯格理论,在工作中只有添加一些可以使员工有机会获得成就感的激励因子,才能提高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从而为组织带来效率和效益。

在高校图书馆,可以把缺乏激励因素和工作满意度较低的职位进行重新设计,增加工作的完整性,扩大工作范围。

工作内容的丰富化,不仅可以帮助馆员突破个人工作局限,从整体上重新认识到工作的重要性,还可以给予馆员更大的自主性,以丰富馆员的工作内容。

4. 确定职业锚。职业锚概念是美国管理学家 E.H.施恩在 20 世纪七八十年代提出来的,职业锚是指们一种从早期工作经历中逐渐发展形成的职业自我观。

它包括三个部件:

自省的才干和能力、 自省的动机和需要、 自省的态度和价值观。施恩在1996年重新阐明了职业锚的八种类型:管理能力型、 技术职能型、 自由自主型、 安全稳定型、 生活型、服务型、 挑战型和创新型。

职业锚理论对高校图书馆人才管理有着重要的启发意义。

每一个馆员都有适合自己的职业锚所在,每个馆员只有在适合自己的职业锚上,才能发挥自己的才能并取得与自己能力相称的业绩。从组织的角度来讲,图书馆管理层应该考虑弹性的职业发展道路,正视馆员之间的个体差异,通过激励和奖赏制度以及多样化的培训计划来满足不同锚型的馆员的心理需要。

5. 把图书馆员个人职业生涯规划与组织管理有机结合起来。

个体与组织之间,一直是一对矛盾的统一体。在职业生涯规划问题上,个体的职业目标的实现,总是通过一定的组织载体来实现的。

如何使个人职业生涯与组织人才分类管理有机结合起来,促使个人与组织同步发展呢?核心的问题是要做到人与岗的合理匹配。职业是否与个性特征匹配,对个人的工作成效和对社会的贡献有着重要影响。此外,还应根据图书馆员的年龄等相关特征,划分出他们在职业生涯发展过程中的不同阶段。

每个人在职业生涯的不同阶段,都会有不同的任务和目标,因此,高校图书馆除了要在横向上了解每一位图书馆员的个性化特征外,还应在纵向上掌握其职业生涯不同阶段的不同特点,从而真正做好职业生涯管理。

人们一直在孜孜不倦地探索着可持续发展的理念,这一理念将 “人” 在组织管理中的地位提到了新的高度。探讨如何通过有效的管理手段,推动组织和个人共赢,成为最有价值的管理实践。

很显然,科学的规划职业生涯是人与组织共赢的重要连接点:基于 “人为本” 的理念,尝试通过对人的职业生涯进行规划,实现个人的能力提升和职业发展。

在强调以人为本、 服务创新的今天,开展图书馆员职业生涯规划,能够有效地改变高校图书馆的管理理念,真正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进一步开发现代图书馆的人力资源,提高图书馆的整体效能。

参考文献:

[1]张再生.职业生涯开发与管理[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3.

[2]贺子岳.网络环境下图书馆人力资源开发研究[M].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4.

[3]李鑫路.高校图书馆应进行有组织的职业生涯开发[J].新世纪图书馆,2004,(5).

[4]徐建华,付娇.图书馆员的职业生涯开发与管理[J].中国图书馆学报,2003,(1).

[5]宋显彪.试论图书馆员职业的核心价值[J].图书馆杂志,2002,(9).

[6]牛红亮,霍彩玲.论图书馆员的职业生涯[J].图书馆学研究,2005,(10).

篇8

关键词:土建类女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SWOT分析法;层次分析法;“DCACPF”模式

大学生就业困难的问题日益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而女大学生较之男大学生更是处于择业的劣势。土建类专业未来的基层工作环境比较艰苦,工作地点不固定,并且需要较好的身体素质,这些因素决定了土建类女大学生的就业率更是远远低于男生。如何消除这种因性别差异而产生的不公平对待,使女大学生这一女性中文化层次较高的群体的优势得以充分发挥,已成为建设和谐社会必须要解决的问题。

为了更好地分析影响土建类女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设计和实施的因素,本文设置若干相关问题对这一特殊群体的部分成员进行了问卷调查,下面结合调查结果并使用SWOT分析法进行探究。

本次调查采用自编问卷形式,随机对长安大学2006-2008级土木工程专业、公路工程专业、桥梁工程专业的女大学生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显示自我认知、生活状况和对就业环境的认知以及职业生涯规划现状等因素在土建类女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结合以上因素设置选项,并且考虑到答案的多元化,特设置了单选和多选两种类型的题目。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242份,回收问卷224份,回收率为92.6%,其中有效问卷215份。

一、内外部环境分析

(一)内部环境分析

1.优势(strengths)

土建类女大学生有较强的领悟力、自主学习的能力、应用IT技术的能力,并且勤奋、思维活跃,所以在校期间大部分女生的学习成绩优于男生,并且能够冲破传统思想的束缚,勇于接受新鲜事物,与时俱进。在本次问卷调查中,针对“诸多用人单位‘重男轻女’的现象,你作何感想?”这一问题,有63.72%的女生选择“谁说女子不如男?”这一选项,说明土建类女大学生自信心较足,并且有一种不服输的精神。除此之外,土建类女大学生在形象思维能力以及思考问题的细致周全方面,在运用语言的能力和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看法、见解等方面较男生出色,这也为她们在今后的职业生涯中增加了砝码。另外,她们对待职业具有较高的忠诚度,而且性格中的柔韧性使她们既能坚持不懈又能不露声色地工作。

2.劣势(weaks)

成功的职业生涯规划的第一步是科学合理地进行职业“自我认知”(自我认知包括了与个人经验,个人对自我兴趣、能力、价值与需求有关的知识),然而,土建类女大学生普遍自我认知不足。她们中的绝大部分在校只知道埋头书本,不注重参加社会实践,大一大二年级的学生尤其如此(如图1所示),而只有在实践中才能将在书本上学到的理论知识加以升华。就土建类专业来说,相当一部分知识是源于实践经验的,并且如今用人单位越来越注重个人的实践经验。大部分土建类女大学生对未来职业的认识懵懵懂懂,对自我的职业兴趣、职业能力缺乏了解,甚至对职业生涯规划存在一定误区,大部分学生认为应当在大三学习专业课后而不是入学之初就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对于工作和学习有些保守,部分女生就业观念陈旧,在择业时只选稳定、舒适、待遇好的工作,这种就业价值观也造成她们对未来职业发展的选择空间相对狭小。再者,她们冒险精神不够,竞争意识不强,对环境资源的利用不够主动,也就是与环境的交互能力不够,并且创新能力也有待提高。与此同时,单纯感性的特点使她们颇为理想主义,很难迅速适应社会及新的工作环境,并且职业期望值相对于男大学生来说过高,心理承受力差,自卑心理和从众心理较强,一旦进入就业市场屡次被拒的经历会使她们产生巨大的心理落差。对于土建类女大学生这一特殊群体,女性三期(经期、孕期、哺乳期)带来的不利影响,并且在体力上和精力上都弱于男性,这一客观实际决定了她们在一些土建类工作上天然处于劣势,致使她们不适合从事桥梁、公路、隧道等的相关施工单位的工作。

(二)外部环境分析

1.机会(opportunities)

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以后,中国面临的国际化形势给国家乃至个人都提供了更宽广的舞台和发挥的空间,而且随着国家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和推进西部大开发,农村城镇化和汶川大地震之后的灾后重建等国家现阶段的形势,土建类专业毕业生需求量很大。同时为了切实做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21世纪国家对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进行了改革:国家已经建立了“市场导向、政府调控、学校推荐、学生和用人单位双向选择”的就业制度,提出了鼓励毕业生到基层就业和自主创业的优惠政策等。随着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面临的形势越来越严峻,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重要性越加突出,国家已要求在各大高校中广泛地开展有关职业生涯规划的课程,为大学生未来走向职场做好充分的准备。

2.威胁(threats)

调查显示大部分女生选择此类专业并非出自对于专业的了解和喜欢以及是否适合自己,而是经人推荐或是觉得此类专业有前途。高校就业指导的缺乏和职业生涯课程设置的缺失使女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茫然无序,而且“重男轻女”、“女子无才便是德”等传统文化思想影响至今,社会对女性的家庭主妇和职业女性两种角色的期待和重家庭的评价标准所形成的巨大压力,使女大学生不敢或不想把自己的职业发展目标定的太高,这些都对土建类女大学生的心理产生了严重的影响。以上分析表明,虽然大部分土建类女大学生对自己的就业有信心,但职业目标不明确,这样使她们在四年大学学习期间无论是思想上还是知识储备上都缺乏充分的准备。

二、土建类女大学生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职业

什么职业适合土建类女大学生呢?影响土建类女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主要因素有:职业兴趣、职业能力、职业性格和气质、自我认知程度、职业价值观和国内外形势,为了对这些因素的重要性进行排序,以便做出科学可行的决策,特邀请了十多位相关领域的专家及学者,对各个因素的标度进行了评定,采用层次分析法建立如下数学模型。

由上表,科研型、管理型和应用型的总排序权值分别为2.8804、1.6551、1.4645,说明专家更倾向于建议土建类女大学生从事科研型的工作。土建类女大学生在进行职业选择时,可以适当参考以上专家建议,但更应当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做出科学可行的职业选择。

三、土建类女大学生如何科学地进行职业生涯规划

进行职业生涯规划,目前常用的方法是“5W”法,即从问自己是谁开始,顺着一路问下去――

What are you?

What do you want?

What can you do?

What can you support?

What you can be in the end?

带着对这些问题的思考,采用一个动态发展模式,即“DCACPF”模式,进行科学可行的职业生涯规划。此模式共六个步骤:

剖析(dissection):即认真分析自己的优点、缺点。土建类女大学生在这一阶段可以多寻求老师、同学的帮助,结合上文中SWOT分析法的结果,认清自身的优点、缺点,以及面临的威胁与机遇,多渠道、全方位地剖析自己。

认知(cognition):即明白自己想干什么,兴趣是什么。土建类女大学生在这一阶段,一定要认识自己的性格特点和兴趣爱好,确定自己想要什么样的发展,这是职业生涯规划中很重要的一点。

评估(assessment):即可行性分析,包括能力、潜力及家庭和社会环境的支持等方面。女生毕竟与男生有很大的差异,她们以后会背负着家庭与事业的双重负担,因此,一定要考虑到以后社会环境与家庭是否会支持自己职业的发展,思考清楚什么是自己想要且能够从事的职业,是以家庭为主,还是以事业为主,还是想要家庭事业兼顾。

查核(check):即列出实现目标的条件和要求,找出自己的差距。土建类女生在初步选择了职业倾向后,要详细列出从事这一职业需要什么条件和要求,找出自己与这一职业要求的差距。

实践(practice):即制定并执行职业生涯计划,突出优点,弥补不足,进行一系列的学习与准备。在第四步中查核出自身的差距在哪儿,从而有目标地培养自己的能力,锻炼自己的个性,扬长避短,努力朝这一方向发展。

反馈(feedback):即反思与自我调整。审视内外环境的变化,及时调整前进步伐,修正目标。在执行职业生涯计划时要不断地进行自我认识,如果觉得自己的条件与内外部的环境与自己当初想象的不一样,实施起来困难重重的话,一定要及时地进行自我调整,适时地重新进行可行性评估

“DCACPF”模式中各步骤的关系如图2所示。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不断地进行反馈是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一个重要环节,要根据具体情况,适当地调整自己的规划,有时甚至对自己进行重新剖析。

根据霍兰德的人格类型理论,当符合某种类型要求的学生选择了适合自己类型的职业,其优势就会实现最大化。

四、对土建类女大学生职业规划的几点建议

1.一般具有较强的应用能力,在学习过程中对实验以及现场实习表现出较浓厚的兴趣,同时喜欢把所学的课本知识应用到实践中的土建类女大学生适合应用型职业。应用型的职业都有与之相对应的职业资格证书,如国家注册建筑师、结构师、造价师等。这些执业资格证书都要通过正规的国家考试才能取得,而且这类考试对工作的年限和工程实践经验有着严格的规定,因此想在这一方向有所发展的学生在校期间就须树立长远的目标,并且有目的地为取得执业资格证书做好准备。

2.一些在管理方面表现出较强的动机,并且一般在校长期担任学生干部而且品学兼优的土建类女大学生,适合管理型职业。对于具有专业过关、管理有方、交际广泛这三个显著特点的土建类女大学生来说,管理型职业是她们的最佳选择。管理型的职业主要是在交通、市政管理等方面做公务员。如今,公务员制度改革为大学生进入政府机关打开了大门,同时,竞争也比较激烈,从业者除了应具备较高的专业水平和综合素质外,还应有较强的管理方面的能力。

3.在校成绩一直很优秀、喜欢理论研究的土建类女大学生比较适合科研型职业。科研类的职业主要阵地是在高校。随着时代的发展,高校需要的人才必须具备高学历,至少应具有硕士学位,而且对外语水平和科研能力都有很高的要求,而一般院校的土建类专业本科生大多不具备这样的能力。如想要从事这类职业,进一步深造是必须的,而考研则是较为现实的一种方法。

总之,在女大学生特别是工科女大学生目前就业相对比较难的情况下,入学早期就做个适合自己的职业规划,无论是对今后的就业还是将来的工作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 李晓明,王欢.女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设计初探[J].中华女子学院学报,2006,(12).

[2] 杜映梅,Bessie.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M].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5.

[3] Reardon,Lenz,Sampson,peterson.侯志瑾,伍新春,等(译)职业生涯发展与规划[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4] 徐晶.关于当代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思考[J].江苏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5,(5).

篇9

1988年国家教委高校学生司出版了《大学生求职择业指导》,由此开启了在我国高校开展的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2007年12月,教育部办公厅又下达了《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教学要求》的通知,通知要求要认真落实〔2007〕26号文件关于“将就业指导课程纳入教学计划”的要求,并从2008年起提倡所有普通高校开设“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并作为公共课纳入教学计划,贯穿学生从入学到毕业的整个培养过程。最近几年,教育部又陆续出台了一些关于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指导政策和文件,这些文件均反应了我国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发展趋势,就业指导工作从无到有,从单纯针对毕业生的就业指导到贯穿高等教育全过程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从宏观调控到针对课程建设的微观指导。

扬州市职业大学从2009年开始在人才培养方案中开设了“大学生就业与创业指导”课程,课程安排在大三学年的第五学期。教学内容包括生涯规划、就业指南、创新创业等,计32学时。实践六年来,对学生的就业、创业起到了积极的指导作用。但同时,也有学生抱怨这门课程开设时间太迟了“在我毕业前一学期开设,我都浪费了两年的光阴。如果进校就有这样的课程,如人生规划、职业生涯规划等,那也许我的大学会更有竞争力”。于是在经过广泛调研的基础上,旅游管理专业、酒店管理专业率先在2014级人才培养方案中增设“旅游职业生涯规划”这门课程,时间安排在第一学期。

一、“旅游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实践探索

(一)课程性质与目标

“旅游职业生涯规划”作为旅游管理与酒店管理专业的职业拓展课纳入人才培养方案,8课时,0.5个学分,是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创业课程体系的先导课程,更是人才培养方案中大学生创新教育部分。

“旅游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是基于高职旅游管理和酒店管理专业学生在校学习过程中态度、知识、能力的需求,以学业规划、职业意识为导向,通过案例分析、情景模拟、角色扮演等教学手段,引导大一新生科学认知自我,制订个人学业规划,明确学习目标,培养求知探索的精神,对大学的学习尤其是专业学习起促进的作用;从而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不断提升职业素养,形成科学的职业生涯发展观;也更进一步引导学生把握社会对本专业人才需求动态,调整就业预期,确立科学的求职观。

(二)课程内容

“旅游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作为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的先导课程,它的授课对象是刚进入大学校园的一年级新生,教学内容主要为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认知职业生涯规划:(1)认知职业生涯。(2)描绘人生彩虹。(3)掌握职业生涯设计步骤。目的是使大学新生意识到确立自身发展目标的重要性,思考未来职业与所学专业的关系,逐步确立长远而稳定的职业发展目标,增强大学学习的目标性和积极性。教学的重点是让学生掌握职业生涯规划的特点以及进行职业生涯规划的基本方法,教学难点是让学生思考“如何度过大学时代”,从而学会分析影响自己职业生涯规划的因素等。

第二部分,认知旅游行业与专业:(1)分析旅游业发展的宏观环境。(2)认知旅游管理以及酒店管理专业。(3)了解旅游行业职业资格的认证。目的是使大一新生了解职业,学习决策方法,了解专业背景和专业的就业现状,熟悉所学专业及就职要求等。教学重点是我国旅游业发展的宏观环境,教学难点是从了解专业到坚定专业学习的态度。

第三部分,认知自我:(1)探索个性自我。(2)探求职业自我。目的是使学生了解具体的职业要求和自身的气质、性格、兴趣等个性特征,以胜任未来的工作。学生能够积极关注自身的职业特质,不断审视自我,从而按照即将从事的职业不断磨练自己,甚至重塑自己的个性。教学的重点是学生知晓性格等存在可塑性,教学的难点是如何引导学生积极关注自身的职业特质,不断审视自我,不断磨练自己,甚至重塑自己的个性。

第四部分,旅游职业规划设计:(1)撰写旅游职业生涯规划。(2)学会规划的执行。目的是使学生掌握旅游职业生涯规划书的基本格式和核心内容,掌握撰写职业生涯规划书的基本要求,了解升学、自考及其相关的学业活动,执行职业生涯规划书所要求的。教学的重点是职业生涯规划书的撰写,教学的难点是职业生涯规划书的执行。

(三)课程教学方法

本课程是纯理论课程,主要采用讲授教学法。但同时,为了提高教学效果,切实提高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能力,可以采用案例教学法、情景模拟、课堂小组讨论、优秀毕业生实例分享等,以游戏、活动分享吸引学生、感染学生、教育学生。如“认知职业生涯规划”的作业,我们设计的是“描述自己心目中的工作场景”“设计五年后自己的名片”等,学生非常感兴趣,作业效果很好。在教学“认知旅游行业与所学专业”时,带领学生参观旅游实训基地,让学生有较为直观的对旅游行业的感性认识,从而激发起学生专业学习的积极性。“认知自我”的教学采用课堂小组讨论,学生互相分析个性特征,选择一种测评工具,测评自我个性、职业兴趣等,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

(四)课程考核

引入形成性评价理念,打破“一刀切”的考核时间模式,做到考核全程化。结合课程特点,合理地确定平时考核与期末考核的比例。平时考核注重学生的学习态度、考勤、回答问题与讨论、作业和实践操作技能情况、小论文的撰写能力等,期末考核侧重综合运用能力。以完成“旅游职业生涯规划设计”作品为主要内容,挑选优秀的作品进行评比表彰,并在今后的三年跟踪观察,全面了解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实施执行情况。

二、“旅游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效果评价

为了准确地了解学生对“旅游职业生涯规划”这门课程的认识及课程的教学效果,我们从2014年12月至2015年11月近一年的时间,分别对2014级和2015级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生进行了问卷调研,共发放问卷240 份(每年级各120份),回收有效问卷240份。问卷内容包括“旅游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重要性、课程对学生的指导、学生对这门课程的满意程度以及建议等,从而来研究如何把职业生涯规划贯穿高职院校学生教育的全过程。

(一)课程开设很重要,开设非常有必要

我们从调查中了解到,2014、2015两届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生认为在大学新生中开设“旅游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很有必要,是一门非常重要的课程,有86%以上的学生认为课程开设非常重要,而认为“没必要”开设的学生为“零”。由此可见,“旅游职业生涯规划”这门课程的开设对学生还是非常有用的。

(二)学生对课程总体比较满意

从表2中可以看出,学生对“旅游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学体上是比较满意的,高达90%的学生对课程内容比较满意,超过90%以上的学生对授课形式比较满意,95%的学生认为课程具有实用性,总体学生参与度较高。

(三)课程对学生的自我认知、职业认知、行为变化等分析

为了了解课程对学生的指导和帮助,我们设置了五条问卷题,分别从“自我认知”“综合素养”“职业认知”“求职信心”“制定个人职业生涯规划”等五方面了解是否有帮助作用。

从表3可以看出,“旅游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对学生的“自我认知”“职业认知”等有较大的帮助,对学生“综合素养”的提高有一定的帮助,更重要的是增强了学生求职的信心,从而在大一时就制定个人职业生涯规划,为实现将来的职业目标打下扎实的基础。

从我们的调查数据可以了解到,“旅游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对学生自我认知、综合素养有一定的增强作用。绝大部分的学生在自我个性、学习态度等方面有了较大改善,并能根据职业的要求结合自身的兴趣、爱好作出较为完整的规划。

(1)培养了学生的职业意识。学生在问卷上这样写到:填报志愿时糊里糊涂的,进校后对专业不了解,更谈不上对职业的认知。但上完这门课程后,终于对我国的旅游宏观环境有初步的了解,知道学习旅游管理专业出来后干什么,从事什么工作,自己适合在什么岗位上工作,有了一定的职业的概念。这三年我要不断的塑造自己,努力让自己的能力等适合今后岗位的要求。

(2)学生能比较合理地对自己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有位学生这样写到:我是第一次听到职业规划这个名称,以前根本不知道什么职业规划,也从来没有对自己的生活进行过规划。学完“旅游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后,在老师的指导下我做了自己人生的第一份职业规划,规划了我大学三年要做的事情,毕业三年后的工作愿景。老师,我现在正在按规划中的目标努力。

(3)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有较多的学生这样认为:上高职不是很理想,以为以后自己的人生会很糟糕,将来的工作也不会很理想。但“旅游职业生涯规划”这门课程给我了信心,我对将来的工作很有信心,但前提是要在大学三年认真学习,打下扎实的基础。更有学生这样说:开学第一课就是旅游职业生涯规划课,对我们新生很有必要,它让我们知道要怎么度过大学三年,大学应该怎样上,不至于“堕落”。

(4)提高了学生的自我认知。有一些学生这样说:糊里糊涂的进入大学,对大学、社会都充满好奇,但同时对未来又感到迷茫甚至焦虑。对于这些困惑,职业规划给出了解答,那就是学生入学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认识自我,只有找到和自己性格、爱好相契合的职业,才能工作高效,身心愉快。

三、优化“旅游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对策和建议

通过对“旅游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调查,我们了解到,虽然课程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但同时还存在较多的问题,如师资力量不足、课时不足、教材缺乏、实践内容缺乏等等诸多方面的问题,亟需优化改进。

(一)完善“旅游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体系以提高教学的效果

目前旅游管理专业只是在大一新生进校时开设了8课时的“旅游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内容也仅仅是认知了职业生涯规划、认知了旅游行业与专业以及一个自我的认知,最后对自己的旅游职业生涯做了规划。内容还是相对简单与单一,缺乏系统性,学生普遍反映课时较少。除此外,学生在毕业前一学期学习“就业与创业指导”,内容更多是对学生就业与创业的指导。

美国温索普大学(WinthropUniversity)对大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的实践值得我们借鉴。它不仅重视职业生涯规划理论知识的传授,更是通过各种实践活动,来帮助大学生做好职业生涯规划:一年级课程内容着重自我认知、自我评估,为职业生涯规划做好准备,二年级课程内容着重对行业与专业的了解探索,确定自己感兴趣的领域,三年级确定自己最终的职业选择,四年级制定职业规划并实施。

作为高职旅游管理专业,“旅游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教学更是应贯穿大学的全过程:一年级课程内容着重自我认知、自我评估,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以提高综合素养,并初步了解旅游行业与专业,确定职业发展目标;二年级课程内容更进一步熟知旅游行业与专业,明确自己的职业目标,培养职业意识,并评估一年来自己的学习成果;三年级着重就业能力与创业能力的培养,为顺利走上社会做好充分准备。

(二)加强“旅游职业生涯规划”师资队伍建设以提高教学水平

《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机构及队伍建设的几点意见》中明确指出:要尽快提高就业指导教师队伍的整体业务素质,把就业指导教师队伍建设摆到整个高校师资队伍建设的重要位置,努力提高就业指导队伍的专业化和职业化水平。

从我们的调查中了解到,目前很多学校的“职业规划课”老师绝大多数由“两课”老师担任,或者辅导员兼任。他们担任“职业规划课”教学的优势是与学生接触较多,对学生的状况比较了解,能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或者需求对学生展开相应的职业指导,所谓因材施教;劣势是他们对专业知识、行业近况不甚了解,在对学生进行具体的职业目标、职业理想指导时,不能很好地与行业紧密联系。

理想的“旅游职业生涯规划”课程老师应该不仅熟知就业政策和与就业相关的法律法规等,还必须对旅游管理专业、旅游行业的就业环境非常熟悉。一年级可由辅导员担任课程教学,二年级由专业课老师担任教学,三年级由专职的就业指导老师担任,或者还可聘请行业专家、用人单位人力资源经理、优秀校友等作为兼职老师,到学校开展讲座,让他们从社会需求的角度对学生进行最直接、最真实、最符合社会实际的就业指导,从而给学生最真实、最感性的认识,及时了解企业对人才的要求。

(三)改革“旅游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考核方式以提高教学质量

一是根据高职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引入形成性评价理念,打破“一刀切”的考核时间模式,做到考核全程化。结合课程特点,合理地确定平时考核与期末考核的比例。平时考核注重学生的学习态度、考勤、回答问题与讨论、作业和实践操作技能情况、小论文的撰写能力等,期末考核侧重综合运用能力。

二是引入发展性评价理念,每一阶段的教学考核结束,并不意味着考核就结束了,后一阶段的学习、综合表现是否能执行“旅游职业生涯规划设计”上的要求,也是我们考核的重要方面。学生在整个三年的学习中能否按照当初的目标、要求实施,是我们跟踪考核的重要指标。

篇10

关键词:德育课;活动任务书;学业评价;职业生涯规划;模式

中图分类号:G424.7;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6)22-0092-02

传统的学业评价以作业和试题为主要工具,与新课程的改革理念相背驰。传统的评价模式使课程改革产生一定的阻碍,学生为了考试而学习,教师为了完成教学任务而教学,教学目标看似落实,但学生未必真正掌握知识,更谈不上把德育知识内化成自己的价值体系。如今,强调学习自主性和个性化,在教学评价中融入新模式才能更好地实现有效教学。那么,如何使德育课实现有效评价呢?近年来,许多学校尝试在学业评价方式上创新,虽有成效,但也显现出若干局限。本文以“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学业评价为例进行探讨。

一、当前学业评价的局限

从近年来的文献资料看,“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学业评价方式在不断改革创新,但改革过程中仍存在一系列不足。在反思过程中,注意到当前评价方式的局限性:耗时、费力,评价的效率太低;表现性任务和评分量表存在质量问题;评估容易出现主观性,信度和效度存在争议和分歧;对评价者的要求高。

二、改革学业评价模式的依据

陈侠认为,“课程评价是一个客观的过程,它要应用科学的工具,来确认和解释教育学的内容和过程的效果,衡量它们的有效程度,以便为课程的改进做出有根据的决策”。卢仲衡在《自学辅导心理学》教材中将“自学辅导教学”的教学原则归纳为七条:第一,“班集体与个别化相结合”原则。第二,“教师指导、辅导下学生自学为主”原则。第三,“启、读、练、知、结”原则。第四,利用“现代化手段加强直观性”原则。第五,尽量“采取变式复习加深理解与巩固”原则。第六,“强动机,浓兴趣”原则。第七,“自检与他检相结合”原则。高慎英、刘良华认为,“自学辅导教学模式”把强调学生自主学习、学会学习的教学思想融入可操作的“启――读――练――知――结”的教学中,这种教学模式被人们看成了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之间联系的中介。在教学模式由“大”一统的、“普遍”的、单一的“规定”,转向个性化的、情境化的、多元的“策略”之后,教学模式开始在更大范围内获得认可。从以上学者的观点看,学业评价可以借用科学的工具进行,采用自学辅导的理念和原则优化工具,使学业评价具体、可操作,便于教师的教学,也为学生的学习提供更明确的方向,克服当前评价存在的问题。

三、以活动任务书为评价工具的意义

综合学校实际情况,融入自学辅导的教学原则编制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活动任务书,以活动任务书的形式开展教学活动,以此来帮助学生循序渐进地掌握课程知识,完成职业生涯规划设计。同时,将其纳入成为评价学生学习成效的重要部分,改革课程的考核方式。宋秋前认为,运用有效教学的理念指导编制教辅资料需从教学目标和学生实际出发,精选任务内容,突出典型化、启发性和系统性,实施分层作业,调控任务难度,促进差异发展,调控总量,优化结构,突出适量性,丰富任务形式,突出多样性、实践性和开放性,同时需要确立任务规范,实行制度化管理。活动任务书既能辅助学生学习,又能避免盲目学习,采用任务驱动的形式,学生带着明确的三维目标进行学习操作,从而习得课程相关知识,并内化其中。

四、活动任务书编制的原则

学校根据教学评价的科学理论知识,依据课程的总目标,结合其他学校在实践过程中的优势和不足,以职业生涯规划“活动任务书”作为学业评价的工具。编制过程中应遵循以下原则:体现评价主体多元化、评价标准具体化、评价内容丰富化、评价方式多样化、评价全面性等,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倡导学生个性学习,提高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

1. 全面评价,重视形成性评价

一个全面的评价系统可以增强基础课程的有效性和可靠性,根据评价目标的要求,评价方法采用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形成性评价不在于给学生贴标签,而在于发现存在的问题,调整学习问题、提供矫正学习的方法。总结性评价是教育活动某一过程终结时,为了找出决定这一全过程的状态发生变化的原因,并做出总结性的结论而进行的评价。每个学生都希望自己在集体中获得认可和尊重。科学合理的评价可以让学生了解自己的学习水平,反思学习方法是否科学有效,以便找到差距,明确方向,为自己设定更合理的学习目标。也可以强化学生正确的学习行为,让学生看到自己的进步,由此产生成就感,激励自己更好地学习,更快地进步。

(1)形成性评价。开展形成性评价,既关注学生的学习目标达成度,也关注学生的活动参与情况,通过学生活动或完成任务的过程有的表现来评价学生的发展,充分发挥评价的激励作用。具体来说,就是运用真实的任务或模拟的练习来引发学生真实的反应,由评价者按照一定标准进行直接的观察、评判,着重学生成绩和素质的提升,通过评价使学生真正体验到自己的进步。形成性评价坚持评价主体、评价过程、评价方式灵活且多元化的原则。根据每个活动分别设计活动评价表,要求学生在课堂上开展自评与小组评价,注重学生的自我评价、学生的相互评价、教师的评价多种形式相结合。除书面形式外,可增加口试、活动报告、访谈、作业分析等多种形式。以第三单元“确定发展目标”项目活动教学为例进行说明。

活动评价表

请根据你今天参与课堂活动的实际表现,记录你在每个活动中做了些什么,一共回答了多少个问题,有什么体会与收获。然后评定等级,先自评,再小组评,最后上交教师总评。

所在小组:_______ 姓名: _______

每个项目学习结束后附有表现评价记录表,学生通过完成表格自评及关注他人对自己的评价,全面了解自己的学习表现,从而有针对性地改善自我表现。详见下表。

(2)总结性评价。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探索结合学生的活动任务书、职业生涯规划书等评价办法作为总结性评价。成绩评定方面,探索活动任务书完成水平作为平时成绩,职业生涯规划书或试题作为期末成绩,总评需结合以上两部分成绩。即:总评=平时成绩×50%+期末成绩×50%。目的是引导教师和学生重视教学过程,帮助学生及时了解自己真实的学业水平,明确学习目标,根据目标调整学习行为。

2. 统一评价标准

学业评价标准的建立有利于各科教师的教学评价统一,避免同一课程学生的学习程度参差不齐。表现标准是说明学生在完成内容标准的学习后,所具有的学业水平,“具体地规定在达到内容标准时多好是足够好”。标准需要定义学生在每个项目应该学习的共同内容和技能,同时关注知识和应用知识的技能,标准可以包含学生作品样本,并按不同表现水平(如优、良、中、合格、不合格)描述期望学生掌握的知识和技能水平。以下是第三单元“确定发展目标”项目活动教学评价标准的具体内容:评价等级为:优、良、中、合格和不合格;评定标准:参与四个活动及以上并填表完整的,评为“优”;参与三个活动或“活动二和三”并填表完整的,评为“良”;参与两个活动的,评为“中”;参与一个活动的,评为“合格”;不参与活动的,评为“不合格”。以活动为引领,参照学习目标的具体要求,对学生在课堂上表现的行为进行科学客观的评定,建立统一的评价等级,能保证学业评价标准的统一,有利于课程的改革和发展。

3. 丰富评价方式

“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是围绕一个具体任务(即学生能根据社会需要和自身特点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开展,其终结性成果是一份量身定做的职业生涯规划书。教师尝试采用项目教学课程模式,通过课程结构的合理组织与以“活动”为载体的具体任务设计,编制符合学校实际的活动任务书,实现德育课程应用项目教学模式的大胆尝试。

学生活动任务书是按照职业生涯规划的基本步骤构建基本活动任务,以检验课堂教学的目标达成度,检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理论与操作技能的掌握程度。通过学习目标、活动主题、活动任务、成长反思、学习拓展等环节进行整体设计,体现了“学习、教学、评价”三位一体的教学理念,“知、信、行统一”的德育理念和多元化评价理念。活动任务书引导课堂活动、课后活动,服务于学生循序渐进的职业认知,服务于学生职业规划能力的发展,最终引导学生完成职业生涯规划并落实到日常学习和生活中。教学评价不再停留于纸笔测试和课堂表现,使教学评价具有连续性、发展性。

五、活动任务书的使用效果

以活动任务书作为学业评价的工具,并以此融入学业评价的新观念,为德育课的课程改革注入了新鲜的血液。聚焦学业评价的多元性,富有针对性、时效性和应用性。既改进教学实践,又促进学生发展和教师的专业成长,还能提高教学质量,优于传统的学业评价方式。

参考文献:

[1]陈侠.课程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9.

[2]卢仲衡.自学辅导心理学[M].北京:地质出版社,1998.

[3]高慎英,刘良华.有效教学论[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04.

[4]宋秋前.有效教学的理念与实施策略[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