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质教育在美国范文

时间:2023-04-06 21:18:3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素质教育在美国,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素质教育在美国

篇1

作者的儿子矿矿在美国中学读书,本书很多问题都是作者通过对儿子在美国学校所受教育的思考引出的。作者提出的第一个问题是“创造性能不能教?”

达琳?叶格是美国辛辛那提市一间小学的美术教师,1994年,当她作为访问交换教师到中国云南昆明进行学术交流时,不少中国老师问她“美国的老师是怎样教孩子的创造性的?”。达琳对此感到困惑,她认为创造性是不能教的。作者认为,在美国教育工作者眼中,创造性不像技能那样可以教,而是鼓励、培养出来的。

如矿矿在中国曾学画国画,三岁时画的国画竹子已经有一定水平,甚至当作者把它作为礼物送给美国教授并说是有名国画画家的作品时教授也信。但当矿矿5岁时到美国正牌大学的美术学院办的绘画班学习时却很不适应,因为老师不设样板,不立模式,让孩子在现实生活到内心想象的过程中自由地“构图”。每次都是给一个题目就让孩子自己画,想怎么画就怎么画,老师一点不管。每次矿矿画完画都习惯问“像不像”,而美国孩子画完后从不问“像不像”,只问“好不好”。且只有在他们自己认为好的时候,才问“好不好”,如果他们自己都认为不好的则一扔了之。

在中国的教育现实中,的确存在这种问题,不管哪一科,教师往往更多注重于训练学生某种技能或灌输给他们一些似乎已经不可更改的“真理”,很少有教师鼓励学生去对常规进行挑战。然而没有对常规的挑战,就没有创造。如果学生已经被置于某种既定理论的框框中,绝对真理已经被发现,无需讨论,不许讨论,怎么指望他们有创造性?无论自然科学还是社会科学都是如此。新加坡《联合早报》1998年10月4日的文章《美国专家认为亚洲大学需要20年才能赶上世界》一文说:“美国加州斯坦福大学教务长米凯莱?马林科维奇博士认为,亚洲的大学若要成为世界级大学,所面对的限制会比欧美大学来得多。此外,亚洲的大学恐怕仍需要花上20年的时间,才能跃上世界级学府的地位,成为国际知名的大学。她说,亚洲一些国家如中国至今仍缺乏自由与开放式的追问风气。我们相信,必须等到亚洲地区普遍存在着学术自由风气,以及能够进行自由与开放式的追问后,才能有一流学府出现。因为我们绝对相信,学术界应该是自由而不受拘束的。”她的这一评价的确值得我们反思。中国大学尚且如此,更不用说中国中小学了,因为教中国中小学的人也都是从缺乏学术自由风气的中国大学走出来的。

作者节译了部分矿矿所在中学的校规,其中有一条值得中国教育工作者思考。美国俄亥俄州的法律严格限制泄露在公立学校的学生的个人信息。但因毕业或转学的原因,可以对任何授权的机构提供成绩单。作者在美国讲学时听当地留学生说,在美国公布张贴学生的成绩是违法的,学生可以告到法院去。反观中国学校,公布学生成绩并按照成绩排出名次的现象是司空见惯的,甚至根据名次排座位,排考场。难道儿童的优劣是可以根据区区几个分数决定的吗?也许这样做可以激励学生的斗志和竞争意识,但同时无疑会伤害很多孩子的自尊心。而自尊心一旦受到伤害,一个孩子可能在以后相当长一段时间都会有自卑心理,从而给他将来的生活蒙上阴影。

从事教育工作的是人,书中提到了一个美国教师,这个故事读了以后令我无语。刚才提到绘画,矿矿在美国学绘画时遇到一位拥有美术硕士学位的美国绘画老师,她的绘画课有许多条条框框,如:不能画武器及一切可能与犯罪有关的东西,每一幅画的内容必须触及到纸的四边,色彩需要浓重,创造的范围被规定为“不可能的与现实的相结合,如会飞的鱼,能开车的乌龟等”,这些飞兽走禽又必须是快乐的。于是矿矿及一些男孩经常在课堂上反驳她,他们认为艺术是没有标准的。

一次矿矿的期中考试非正式成绩报告门门功课得A,只有美术是C。而她的成绩从来没有哪一门得过C。矿矿说那是因为老师认为他没有完成一幅比较重大的创造绘画。矿矿的画的中间是一条勾画清楚的大鱼,在飘动的海草之间是模糊一些的鱼,有些只见半条,她还画了鱼的影子。而老师并不是说他画得不好,而是认为他没有涂完颜色,没有完成作业才给的C。作者作为家长认为不是老师对矿矿个人有偏见,而是对绘画有不同的见解,于是给老师去了电话。

在电话中他说,可能中国画对矿矿影响比较深,她不喜欢西方油画式的浓墨重彩,而喜欢中国画式的淡雅清新,而中国画有使用浓淡不同的墨来表示不同或多种色彩。老师在电话那段沉默了一会儿,说:“明天,我找他谈谈。”第二天,老师问矿矿:“你的画是全盘设计好要这样画的,还是没完成作业。”矿矿说是设计好要这样画的。于是老师把他的成绩改为A。过了一些天,当作者已经忘了这件事后,受到学校寄来的一封信,是这位老师签的名,说是矿矿的一幅画被选送到学区参展,邀请我们有时间去观赏。而参展的就是那幅关于鱼的画。

篇2

【关键词】教育;素质教育;美国教育

近些年来,事关素质教育的呼声早已为人们耳熟能详。从校长、教师、家长到学生虽为此身体力行做过很多努力,但最后还是以大发“教育无力”的感慨而告终。究其原因,想必是我们把素质教育的真经念歪了。正如陈小川所说,“素质教育的命题没错,经是好经,只是到如今,经文尚未看清,已经糊里糊涂念了好些年了。”的确,我们对素质教育的认识有偏差,所做的努力只是表面文章,远未触及素质教育的“灵魂”。看来,求取真经,势在必行!故在此推荐由广东教育出版社1999年12月推出的留美学者黄全愈博士的专著《素质教育在美国》。书中作者栩栩如生地讲述了他和儿子在美国十多年亲身经历的教育方面的趣闻趣事,试图通过中美教育的鲜明对比,来引发我们对素质教育的热切关注和深入思考。

“如果说中国的教育不行,为什么中国留学生的孩子回国后却无法跟班?为什么中国的中学生能屡获国际奥林匹克竞赛的各种奖项?如果说中国的教育很棒,为什么美国的科技发达,中国的科技落后?为什么美国学者赢得的诺贝尔奖最多,中国无任何人获得诺贝尔奖?中国的教育到底行不行?”全书仅仅围绕这一系列教育问题,借助于许多生动有趣的小故事,来探究中国素质教育存在的种种弊端及在此背景下孩子后劲不足的原因。如:创造性能不能教?能不能用左手写字?投不投自己一票?老师能不能有错别字?要不要教孩子什么是对,什么是错?到大学才做学问吗?要不要惩罚孩子?乌龟比兔子跑的快吗?诸如此类的问题,我们若凭常识作答,无疑是与作者的观点相去甚远,甚至是背道而驰的。毕竟我们无法跳出自己既定思维的框框去选用跨文化的视角来透视这些问题。每一个问题的背后都有一个丰满的小故事,真实且富有哲理,作者在讲述故事的同时对问题也一一作出了解答,使读者在轻松的阅读中,顿悟也好,震撼也罢,总之,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通览全书,作者的立意是显而易见的。他指出,我国的素质教育存在很多误区,如,压制学生个性的发展;把创造性当成智力来教;学生缺乏自信,学多误少等等,最后还对我国的某些教育观念和教育体制提出了质疑。作者不断的重申,教育的真正目的是为了人的发展,其中人的个性的发展是极其重要的,没有个性就没有独立性,也就没有创造性,所以创造性的培养才是素质教育的精髓。一言以蔽之,作者认为,最佳的教育应是打牢双基,培养创造性和进行道德教育的完美结合,即实现知识、能力和品格三者的统一,这才是素质教育的真谛。

篇3

斯坦福大学的经济学家埃里克・汉努史克提议说,这么多年以来,大家一直讨论资金投入、班级规模、课程设置,最后大家发现其实最重要的还是教师素质。要改变美国在世界上学生学业水平落后的现状,只要做一件很简单的事:把全美公立中小学校的教师进行排名,然后把最后6-10%的教师开除,顶替的教师水平无需太高,中等水平即可。

如果这么做的话,一个问题就会浮现出来:在招聘教师的时候,你怎么知道这个人会成为优秀教师,而那个人最后成为倒数10%之内的教师?

一群学者,包括哈佛教育学院的经济学家托马斯・j・凯恩,达特茅斯学院的经济学家道格拉斯・斯泰格,美国发展中心的政策分析员罗伯特・戈登,一起做了一个研究:教师资格证以及硕士学位对教师是否有帮助?在美国,考这两样东西都非常贵。调查结果既出人意料也在情理之中――没有任何帮助。其相关程度跟技术人员预测谁今后会成为球星的测试一样,都是零。

可行的办法是,降低教师的录用标准,而不是提升。教师能力的衡量应该是在从事教学之后而不是之前衡量出来。也许只要有一张大学文凭和从事教育事业的意愿,就可以让他来尝试。所有的新教师需进入学徒教师体系,经过两三年的考核,大概可以从四个人中发现一个人真正适合做老师,另外三个人就请他们走人。一些金融机构对员工的招聘和选择上实际就是这么操作的,这样才能够发现真正的人才。

文章最后说,可是,在教育系统的实践中,这种模式操作的可能几乎为零。不要说家长是不是同意学校招聘这么多学徒教师拿他们的孩子做试验,教师工会会让你那么轻易地解雇教师?你倒试试看呢!

林书豪成为传奇之后,尼克斯队的主教练坦率地说,林书豪的训练并不突出,我也是迫不得已才用他的。可是……你知道,比赛和训练是两回事。

教师的问题同样如此。即便一个具备成为优秀教师潜质的人,在从事教育事业之后,是否进入一所合适的学校,遇到合适的领导与教师,教授合适的学科和年级,并最终激发出他内在的热情和潜能,都是一个未知数。

(万玮《向美国学教育》福建教育出版社 2013年4月第一版 134-135页)

这件事确实非常麻烦,不但很难办,连说清楚都不容易。我曾经给海淀区的一些班主任讲过课,主持者告诉我,这些班主任有一半人学历是研究生,可是这些老师所提的问题未见出色,我一点也没看出其“研究”性。高学历并不能保证一个人成为优秀教师,虽然提高学历也有必要。我们确实很难在一个人上学期间预测他能不能成为优秀教师,而人一旦走上讲台,又很难改换职业。这事似乎有点奇怪,很多教师经常抱怨地位低、挣钱少、不受重视、负担沉重等等,可是这种教师却很少有跳槽的,真正说走就走的教师,反而不怎么埋怨。这就应了老百姓的一句话:“褒贬是买主。”也就是说,抱怨者正是依赖者。当然,教师队伍也需要稳定性,频繁换老师对学生成长确实不利。

这可咋整?我想,师范生毕业之前,应该把实习期拉长一点,非师范生入教育行业,见习时间也至少应该有一个学期,这样,他就可以从实践中大致知道自己是否适合干这行,然后决定去留。若已经走进了这个门,又不打算改行,那就必须不断进修,至少也要保证自己能够胜任,至于能否做优秀教师,不要想太多,努力就是了。我见到有些什么“名师培训班”“名校长工程”,那是商业炒作,不外行到相当水平,是干不出这种事的。你以为你能像造香肠一样制造名师和名校长吗?

教师首先是学习者

学生是空的容器,当他们走进教室,教师负责把知识装到学生的容器中,装满为止,然后放他们出去。这种教育观,利维坚决反对。

利维认为,教师首先是学习者。教师的主要作用和任务,是向学生展示学的过程,并以身垂范。在利维自己的教学经历中,那些最成功的项目教学反而是他事先最没有准备并且自身知之甚少的领域,由此,他便不得不和学生一起,面对一个未知的世界,从最基本的概念开始探索。

(万玮《向美国学教育》福建教育出版社 2013年4月第一版 185页)

请注意,教师首先是学习者,这种说法绝对不是谦虚,而是一种教学姿态,这种教学姿态,正是我国教师所缺乏的。

我们的教师在学生面前更像一个权威者,而不是个探索者。习惯于这种姿态的人当然会缺乏探究意识和创新精神。于是你也就明白我们搞课改提倡探究式教学为什么如此困难了。探究式教学的前提是把教师和学生放在同等的“无知”的地位(利维老师就是这样),而这种教学姿态不但是我们的老师们从来没有体验过的,而且本能上就会加以抵制的,面子上就过不去。于是你也就明白我为什么喜欢写读书笔记而且随时把它公之于众了。这是一种学习的姿态,我只是想和网友一起讨论问题,我的文章与其说是反映了我的思维成果,不如说它记录了我的思考过程。我不向别人传达什么,我只是告诉读者(无论他是同事还是学生),你看,我正在走路,已经走到这个地方了,如此而已。做一个表里如一的学习者,做一个不演戏的未完成的人,才是人生最大的乐趣。

基础教育形象不佳,这是常态

中国基础教育这几年形象不佳,负面新闻不断。尽管教育从业者也做了很大努力,短时间内看起来根本无法翻身。到美国一看,他们的情况比我们好不了多少。

哈佛所在的麻省对中小学进行标准化考试,然后根据成绩进行评估,不少学校成为最后一档。最后一档的学校的确很糟糕,我在波士顿大学学习时,同班一位学员在网络讨论时说,她去年进了一所学校,惊讶地发现几乎所有教师都在抱怨,工作态度也不端正,学生自然一塌糊涂,在标准化考试连续惨不忍睹之后,被学区实行“革新计划”,学校一半老师连同校长被炒掉。新来的教师精神面貌完全不同,学校气象焕然一新。教师状态的改变很快影响了学生,今年,学生进步极大,成为州政府教育改革成功的典范。

在美国这样一个有时甚至有些过度强调员工利益的情况下,能够对一所学校进行如此高比例的换血,一方面说明情况确实已经太糟糕,另一方面也表明了政府壮士断腕的改革决心。因为在美国,工会的力量十分强大,不要说解聘这么多员工,有的时候就是解聘一名员工,校长也会折腾半天,最后还不一定成功。

(万玮《向美国学教育》福建教育出版社 2013年4月第一版 212页)

照目前的状况,美国学校学生学业水平的测评只会加强,标准化考核还将进一步深化,与此同时,各种成绩分析的软件和教程也开始涌现,一些我国盛产的格式化的“五步”“八法”之类的东西竟然也在美国开始流行。看来,一旦以追逐成绩为目标,美国人也落入俗套。

美国教育何去何从?在变革的浪潮中,我感觉似乎大家都迷失了方向。

(万玮《向美国学教育》福建教育出版社 2013年4月第一版 214-215页)

据我所知,自从世界上出现了学校这种机构之后,它就从来没让社会满意过,中国是这样,外国大概也是这样。为什么?因为中小学承载了社会对它的过分的要求,它不幸挑起了卸不下的重担。实际上家长和社会对中小学的期望值往往是脱离实际的,而家长和社会对教育的追责往往是苛责,可是学校很难申辩,因为这个责任是模糊的。中小学因此还要承担某种“社会出气筒”的角色,道德滑坡赖学校,成人素质不高赖学校,生产上不去也赖学校(劳动力素质不高),缺乏创新也赖学校,什么都赖学校。这种话你还真不能不让人家说,因为确实与学校教育有关,至于有多大相关性,很难说清,这是无法量化的。既然如此,作为教育者,我们就应该把心态放平和――言者无罪,闻者足戒,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就行了。不要总做出一副刚挨完打,屁股还在隐隐作痛的苦相。反正你怎么做别人也不会满意的,我们习惯于在不满声中寻找快乐就是了。

再一个,美国基础教育正在向应试方向摆动,这一点很值得注意。我国很多教师一听到这个消息就欣喜若狂,以为这证明自己一贯正确,我想这是很可笑的。美国教育向应试方向摆动,说明应试确实有它不可替代的作用,淡化应试不可过火,可另一方面也说明,美国人是善于学习的。他们基础教育的大气候与我们不同,他们适当向应试方向摆动并不会改变其教育的基本特点,而只能使其教育更趋合理。一个人,当别人学习你的优点的时候,你头脑要清醒,你要赶快也学人家的优点,否则你很快就会落后,更不用说你原来也未必比人家强。如果一个人听到别人向他学习就做陶醉状,越看自己越顺眼,则其未来可想而知。一个人如此,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也是如此。中华民族自被人打败至今,变化之所以如此神速,关键在于我们善于学习,我们必须发扬这个优点。当然,学习他人不要弄到失去自我的程度。(比如美国教育虽然学习中国的应试的某些做法,但不会出现中国这样的应试狂潮)这种错误,我想多数中国人是不会犯的,因为我们有几千年的历史,地基在那儿呢。

美国教师也埋怨体制

小组讨论时,多位校长提到美国学校当今“为考而教”的倾向。州政府加强标准化考试测评力度之后,学校和教师的压力骤增。一位校长说,用标准化分数来评估不是不可以,但是现在整个教育的体系,根本就不配套,凭空多出来这样一个测评,让学校怎么办?

这位校长的苦衷我极其理解。这就如同多年之前,我国教育界提出的素质教育的口号。素质教育不是不能提,但是整个教育的体系,还是一考定终身,学校、区、县还是紧抓升学率不放,素质教育怎么弄?注定带来混乱。

篇4

【关键词】 物理教学 创造教育 问题探讨

【中图分类号】 G633.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72(2013)05-069-01

创造教育的核心是发展创造性智力,所谓创造性智力是指能够产生创造机智,发展创造效能的智力。在物理教学中必须严密组织学生进行发明创造的思维训练,培养独立创造的个性品质。物理创造教育目标:不侧重于促进和储存知识,而重在向学生提供有助于创造力开发的教育和指导,发展学生的创造力。从中小学教育来看,应试教育留下了许多难以根除的遗留问题,从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的观点来看,有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值得探讨。

1. “学多悟少”和“学少悟多”

由于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教师宁可喜欢那些老实听话、循规蹈矩的“高分低能”的学生,也不喜欢那些淘气、顽皮的“低分高能”的学生。留美博士黄全愈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谈到,在国内学习感觉“学多悟少”,国内上课做笔记犹如听写,大写小写,大点小点,大A小a……可谓“学”得多矣!但有多少是自己的东西?恐怕多是老师的“二手货”。在美国学习,感觉“学少悟多”,虽然从老师那里转手来的东西不多,但是内心却不断地在“悟”东西,而且这些都是自己的,并不是老师“教”我的,更不是老师“交”给我的。在美国的中小学老师都十分热衷于搞“project”(课题)。所谓“课题”实际上是指“研究课题”。结合教学内容,学生分组或单独进行课题研究。做课题研究基本上有三个阶段:一是收集资料,熟悉材料;二是写研究报告;三是课堂演讲或演示。事实上,对中小学生来说,我们不可能期望他们真的有什么新的发明和发现,重要的是,孩子在这一研究的过程中,能力得到了培养和锻炼。因此在全面加强素质教育的今天,在物理素质教育中我们应该借鉴美国的教育,激发学生自觉自愿进行自我素质的提高,成为有潜在发展能力、人格完善、具有个性、创造力的学生。

2. “智商”与“情商”

我国非常推崇智力开发。如一岁学认字,两岁学算术,三岁背唐诗……以前我们以为给孩子加压加量是一种锻炼,是一种智力开发,并以为这种加压加量的智力开发与孩子的智力发展成正比,实际那是错误的。一味地进行加压、加重的智力开发带来的必然是“学多悟少”的负重。创造力是智力的最高表现,科学研究证明创造力与智力并不绝对相关,也就是说,有创造力的人可能是智力高的,也可能是智力低的,即创造力高者智力不一定高,而高智力者不一定是高创造力者。因此,决定一个人成功的因素,除其智商(IQ)外,还有一个重要因素,那就是其情商(EQ),不注意培养学生的兴趣,不培养“热爱”的观点,他们也就是缺少创造性。如我国中学生屡获国际奥林匹克知识竞赛奖,没有听说美国的中学生得奥林匹克奖,但美国获得诺贝尔奖的人数是最多的,这个强烈的反差,值得我们深思为什么我们起跑领先?而冲刺落后?我们的孩子为什么后劲不足?从这里反映出我们的教育有不足之处。一个最主要的原因是将开发智力与培养创造力混为一谈。因此,进行素质教育,不仅要重视智力因素,而且要重视非智力因素,重视培养学生的兴趣、求知欲望、顽强的意志和积极性等。使他们在个性发展与全面发展上达到和谐统一。

3. “减负”

今年年初,教育部要求各地教育部门采取有效措施,尽快改变学生负担过重的状况。从不同的角度看“减负”的“负”有三层含义:一是“学多悟少”的“负”,叫“负重”;二是外部压力造成的“负”,叫“负荷”;三是被动承担的“负”,叫“负担”。在培养创造力的总原则下开发智力,是减轻学生“学多悟少”的“负重”的有效方法;而加大情商(EQ)教育的投入则是减轻“负荷”的有效手段。当外部压力造成的“负”超过了自身的承受力,就成了超负荷运行。电视里曾报道过学生残害亲生母亲的事情,这是超负荷运行的结果。此外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针对学习的不同阶段采取不同的教学规划都是“减负”的有效措施。当实施“减负”以后,有些地方出现了学生觉得无聊,家长感到无奈,老师感觉手足无措的现象。事实上,“减负”只是手段,是教育改革的切入点,是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的突破点,“减负”后,还应该开展各种形式的课外活动来丰富学生的生活。如科学制作,它主要是通过指导学生动手制作科技制品,培养学生手脑并用的创造能力。

4. “基础知识”和“创造力”

篇5

在信息全球化的今天,世界上的每一个角落已不再是秘境。教育这门全人类的公共必修课以着更丰富、多样化的强势姿态闯入人们的视野。垒球化是其中我更为关注的一点。因此,在闲暇之余我阅读了《我在美国教中学》这本书。并在其中发现了非常有趣的一些现象;其中以下几个问题尤为引起我的思考。

美国的素质教育多是通过“挑战是学习经验”(ChallengeLearning Experience)教学法实现的。主要原理是提供一个“挑战”给学生,学生需要通过小组的合作,研究性的学习,再加上老师的点拨,解决这个“挑战”的难题,在解决的过程中,学会从前所不会的东西。

当然,大家对这个定义是不陌生的。而今天,通过对这本书的阅读,丰富了我对美国素质教育的主要形式“挑战式学习”的看法。我总结出美国素质教育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美国的素质教育在注重过程的基础上也很重视结果。比如,在整个的挑战学习过程中,实现挑战不是教学目标的重点,学会从前所不会的东西才是检测教学目标是否实现的重要标准。学生根据是否学习到新的知识和技能来得到自己的分数。在书中,作者制定的到澳洲的塔斯马尼亚岛研究当地的生态和动植物资源、应对突发中毒事件并在解决生存问题的基础上进行研究的挑战目标并没有完全实现,甚至没有任何一个小组完全实现挑战。但是,他们分别学会了澳洲有个新金山,澳洲的季节冷热刚好和美国相反,三角帆是要侧向前方才能被风吹动、中和反应产生的盐不是我们平常吃的盐等等知识。他们最后分别得到了A至C不等,但没有不及格的好成绩。当然了,这个好成绩的前提是,这个班级都是暑期班的学生。(暑期班在美国基本是平时上课不及格在暑期补课补学分的学生)

二、即使是挑战式学习也是有固定教学程序的。在美国,一百个美国老师上课教学程序都是相同的,西方人相信把一切东西都规范化,包括如何教书,都有固定的程式,这样就能方便传授和学习。而这个模式通常类似于以下这种:对学生先进行分组,然后选出组长,一个口头报告员,一个书面记录员,一个时间检测员,一个材料员,并要求每三天轮换一次角色。学生按不同方法自主选举。而这,对于移民的孩子来说是无所适从的,需要移民孩子重新了解这些美国本土孩子从小一直接触的这些课堂活动程序。而本土孩子因为熟悉这种活动程序,即使是学习基础很差的孩子,最初参加挑战式学习的时候也不会轻易产生对知识的畏惧。可以很自然的融入对新知识的学习体系中。

三、挑战式学习的灵魂是灵活而不是书本。每一次挑战式学习的主题都是由教师决定的。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能力水平随时调节课堂教学目标。因此,如果只通过传统的书本预习很难在挑战式学习活动课上占有优势学习地位。这尤其给非英语移民类的学生中带来了学习压力,会干扰他们传统的预习模式。如果学生想通过传统的对书本的预习来解决课堂上语言压力的问题,在现实挑战课的活动中是不起作用的。灵活,是挑战式学习的最主要灵魂。

在阅读该书期间,我有幸欣赏了某校小学举办的第四届希望之光教研活动,课堂中让我体验到了全球化教育给我们小学课堂所带来的新气象:

1 讲授的教师吸纳先进思想的体现

科技的引入日趋娴熟。课堂中由最初的投影、幻灯片的初级使用以发展到今天的融会贯通。在一年级的数学课《整理房间》中,授课教师成功的融合了新的flash软件配合教学,设计了“豆豆”的家这个课件。并且由教师引导学生自己动手讲弄脏的房间收拾起来。学生可以自己动手点击课件帮忙整理豆豆的房间,即通过很强的可操作性引领学生切实的经历整理的归类,帮助一年级的学生以更直观的方式分类。并且借助课件由生活中的分类开始引入。考虑到了孩子现实生活经验于书本知识的链接点。而这个链接点就是由先进的flash来承载的。这体现了当今教师对科学技术在教学过程中融合能力的升级,此外,四年级的数学课《路程、时间、速度》也同样引入了动画元素辅助教学。通过学生喜爱的喜洋洋与灰太狼在相同路程下以时间区分速度以及在相同时间下抛出的不同路程来区分速度两个flas来更加形象的引入了路程、时间、于速度的关系。这些例子都彰显了教师们对新技术的纯熟掌握。

2 传授知识的生活化引入

老师们非常注重以一个学生日常生活中切实了解的一个现象作为引入点、或是链接点。来连接学生即将学习的新知识。比如说一年级的数学课《整理房间》。授课教师通过学生熟悉的蔬菜、水果、玩具的实物进一步帮助学生对于分类进行了解。这对于一年级的孩子来说尤为凸显其功效性。一年级的孩子首先没有完善的知识体系,对于知识的理解也多源于耳听、眼观等直观的触感中。尤其是熟悉的生活中的场景更是他们吸纳知识最频繁的场所。因此,生活中的物品也是他们最易接受的链接点。是引导他们按纳新知识的辅助工具。在五年级的语文课《秋思》中,授课教师根据五年级学生知识水平、思维水平的程度出发,也对其传授的知识做了生活化的引入。比如,教师让学生以作者角度、作者亲人角度带入式的发言。就是将学生最熟识的生活中的最基本的子女观引入课题中。便于学生更深刻的理解诗人创作时的情怀等。

3 教学方式的多元化

一年级的数学课《整理房间》中,老师以整理豆豆的房间,去豆豆家做客帮助豆豆妈妈分类蔬菜、和豆豆去动物园分类动物。和豆豆做游戏分类玩具。以一个故事为线索进行了整个对于分类的教学课程。既新奇、有吸引力又有一定的逻辑体系。在四年级语文课《平分生命》中,授课教师在选同学分角色扮演朗读过程中辅以音乐,通过音乐的辅助衬托学生们更轻易的被带入到情境中。同时,音乐的引入手段可操作性强,方便于实施。有可推广性。在五年级语文课《秋思》中,授课教师辅以小锦囊,分别为学生提供了作者的生平简介、以及写作中的必要扩充词汇。即新奇可以提高学生的课堂积极性,又可以在课后便于携带利于随时记忆。

通过阅读和亲身听课的过程,课堂以种鲜活的姿态走进了我的视野。帮助我探寻了教学体系庞大山脉的一角,激励我在教学路上继续前行。

篇6

关键词:对策;闲暇教育;高职院校

科技的快速发展促进了生产力的极大提高,有效地缩短了人们的必要劳动时间,由此也带来了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的变化,闲暇时间的利用就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大学生作为社会的一个重要群体,双休日加上寒暑假,闲暇时间会更多。这些人作为未来社会的建设者,闲暇生活的质量直接影响着自身综合素质的提高、社会的进步程度以及各行各业对高素质技能型人才需求的满足程度。

一、闲暇教育的理论渊源及科学内涵

在西方社会中,关于闲暇对人生发展的意义很早就有人做出过论述,比如古希腊的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把闲暇视为一种自由的、有意义的活动,这可以说是闲暇教育思想的萌芽。

19世纪下半叶,英国哲学家、教育家斯宾塞把人一生的活动分为五类:“第一,直接与生存有关的活动;第二,间接与生存有关的活动;第三,抚养和教育后代的活动;第四,维护正常的社会和政治关系的活动;第五,闲暇时满足各种情感的活动。” [1]他还预言,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社会的进步,闲暇教育的意义与重要性就会更加凸显。

美国从20世纪20年代开始注重闲暇教育的研究和实施工作,是世界上最早实施闲暇教育的国家之一。“美国理论界对‘闲暇’做出的具有实际意义的定义就是以时间来衡量的一种存在。它表示一种特殊的时间――一个人可以得到自由的时间。” [2]闲暇教育理论家蔓蒂与奥杜姆对闲暇教育的内涵作了较深入细致的澄清,他们认为闲暇教育是一次帮助人们提高闲暇生活质量的全面的社会运动,帮助人们认识和确定自己的闲暇价值观念、闲暇态度和闲暇目标的一个过程,帮助人们在闲暇生活方面做到自我决断、自我充实和积极进取的一个途径,发掘人们的潜力,提高人们闲暇生活的质量等等。哲学家查里斯・布赖特比尔的《以闲暇为中心的教育》也明确提出以休闲为中心的教育。此后,闲暇教育在美国迅速兴起,被全体社会成员认可和接受。到了20世纪60年代,闲暇教育问题已成为不少发达国家的研究热点。“1974年,美国成立了第一届全国闲暇教育委员会,其主要任务是编写并向全国发行闲暇教育资料;1984年9月,该组织在法国巴黎的一次有关闲暇问题研究的世界性大会,标志着闲暇教育已成为全球性的教育领域内的全新课题。” [3]

我国早在2000年前的《学记》里就有这样的论述:“大学之教也,时教必有正业,退息必有居学”。居学是相对于正业而言的,就是说在家休息时也要学习。到了20世纪80年代,我国有了对国外闲暇教育书籍的介绍与思考。1987年,张新平在《教育研究》上发表的论文《关于闲暇教育的几个问题的思考》使暇教育进入了国内学者的视野。2000年,马惠娣翻译的《休闲研究丛书》标志着闲暇教育的研究正式传入中国。

关于闲暇教育的涵义,归纳起来大致有以下几种意见:一是在《教育人辞典》中,闲暇教育指的是在闲暇时间内进行的教育活动;二是闲暇教育是“通过传授闲暇知识、技能和技巧,帮助人们确立科学的闲暇价值观,有价值地利用闲暇时间,提高闲暇生活质量、促进个性全面发展的终生的、连续的教育活动。”[4];三是闲暇教育是指“利用人们的闲暇时间,按照某种目的要求(尤其是‘乐生性’的要求),对受教育者施加影响,不断提高受教育者适应社会要求的能力,促进受教育者自我完善的一种终生性的有计划的活动。”[5]

目前,对闲暇教育国际上形成了较为一致的认识:“闲暇教育旨在让学习者通过利用闲暇时间而获得某种变化。这些变化会表现在情感、态度、知识、技能和行为方面,并且它通常发生在儿童、青年和成人的正式与非正式的教育环境或娱乐环境之中。”[6]

二、高职院校开展闲暇教育的重要意义

(一)高职院校开展闲暇教育能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有力支持

党在十六大上提出要建立和谐社会,这就需要发挥社会的构成主体――人的主观能动性,需要社会主体形成和谐的自我,进而促进和谐社会的形成。这一前提是社会要满足人的合理需求,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在1943年《人类激励理论》论文中提出人的需求分为五种,分别为:生理需求,安全需求,情感和归属的需求,尊重的需求和自我实现的需求,后三种为精神性的价值需求。随着闲暇时间的增多,人们会更多地追求精神生活的满足,这就需要进行相应的闲暇教育,使社会个体的闲暇生活丰富、健康、高雅,促进人的自由、和谐、全面的发展,实现身心和谐以及生活和谐。美国闲暇教育专家J・蔓蒂:“无能力处理好闲暇是造成酗酒、吸毒、自杀、趋从社会上不良行为以及其他种种变态疾病的主要原因。”[7]可见闲暇教育具有促进社会安定与和谐的功能。通过闲暇教育,培养大学生积极的生活情趣和高尚的道德品质,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和文化素质,对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篇7

>> 研究型大学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历史选择 以创新人才培养为视角的研究型大学班级建设研究 高水平大学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实践与启示 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新思维研究 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 论研究型大学创新人才培养实施策略 国外研究型大学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浅析与借鉴 美国大学独立研究课及其对创新人才培养的启示 培养应用型拔尖创新人才的研究 美国高校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制度分析 研究型实验室在创新人才培养的研究现状 开展研究型实验的创新人才培养方案 基于研究型理念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探讨 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研究 美国高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启示 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新思维 实施研究型教学 促进创新人才培养 高校研究型教学模式与创新人才培养探究 面向创新人才培养的研究型、个性化教学改革探索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2004-02-12/2017-01-08.

[6] 陈何芳,刘宝存,任洪舜.美国研究型大学本科生教育培养目标的演进[J].外国教育研究,2007(5):55-72.

[7] 赵清泰.从《耶鲁报告》到《博耶报告》:美国高校改革对我国研究型大学素质教育和创新人才培养的启示[C].天津: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大学素质教育研究分会,2013:96-108.

[8] Harvard College Handbook for Students Handbook for Students 2016-2017[EB/OL].http://handbook.fas.harvard.edu/book/program-general-education,2017-01-10.

[9] Core Curriculum/Princeton University[EB/OL].http:///Mind/Princeton_University/Core/,2017-01-10.

[10] 2016-2017 Catalog[EB/OL].http://collegecatalog.uchicago.edu/thecollege/thecurriculum/,2017-01-10.

[11] The Core Curriculum[EB/OL].http://college.columbia.edu/core/,2017-01-10.

[12] General Education Requirements for Undergrads[EB/OL].https://undergrad.stanford.edu/academic-planning/degree-requirements/ge-entered-2013,2017-01-10.

[13] The Core Curriculum[EB/OL].http://mcla.edu/Academics/undergraduate-experience/corecurriculum/index,2017-01-10.

[14] 胡劲.耶鲁三百年[J].中国大学教学,2001(1):32-34.

[15] 王世斌,肖凤翔.对教学学术性和学生学术实践的追求――美国研究型大学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基本策略[J].天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3):213-218.

[16] 胡燕,李祖超.中美研究型大学创新人才培养途径的比较分析[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6):679-682.

[17] 马万华.美国研究型大学成功的内在要素及办学条件与联邦政府的作用[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4(1):58-64.

篇8

1 “学多悟少”和“学少悟多”

由于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教师宁可喜欢那些老实听话、循规蹈矩的“高分低能”的学生,也不喜欢那些淘气、顽皮的“低分高能”的学生。在美国的中小学老师都十分热衷于搞“project”(课题)。所谓“课题”实际上是指“研究课题”。结合教学内容,学生分组或单独进行课题研究。做课题研究基本上有三个阶段:一是收集资料,熟悉材料;二是写研究报告;三是课堂演讲或演示。事实上,对中小学生来说,我们不可能期望他们真的有什么新的发明和发现,重要的是,孩子在这一研究的过程中,能力得到了培养和锻炼。因此在全面加强素质教育的今天,在物理素质教育中我们应该借鉴美国的教育,激发学生自觉自愿进行自我素质的提高,成为有潜在发展能力、人格完善、具有个性、创造力的学生。

2 “智商”与“情商”

我国非常推崇智力开发。如一岁学认字,两岁学算术,三岁背唐诗……以前我们以为给孩子加质加量是一种锻炼,是一种智力开发,并以为这种加压加量的智力开发与孩子的智力发展成正比,实际那是错误的。一味地进行加压、加重的智力开发带来的必然是“学多悟少”的负重。创造力是智力的最高表现,科学研究证明创造力与智力并不绝对相关,也就是说,有创造力的人可能是智力高的,也可能是智力低的,即创造力高者智力一定高的,而高智力者不一定是高创造力者。因此,决定一个人成功的因素,除其智商(IQ)外,还有一个重要因素,那就是其情商(EQ),不注意培养学生的兴趣,不培养“热爱”的观点,他们也就缺少的创造性。一个最主要的原因是将开发智力与培养创造力混为一谈。因此,进行素质教育,不仅要重视智力因素,而且要重视非智力因素,重视培养学生的兴趣、求知欲望、顽强的意志和积极性等。使他们在个性发展与全面发展上达到和谐统一。

3 “减负”

今年年初,教育部要求各地教育部门采取有效措施,尽快改变学生负担过重的状况。从不同的角度看“减负”的“负”有三层含义:一是“学多悟少”的“负”,叫“负重”;二是外部压力造成的“负”,叫“负荷”;三是被动承担的“负”,叫“负担”。在培养创造力的总原则下开发智力,是减轻学生“学多悟少”的“负重”的有效方法;而加大情商(EQ)教育的投入则是减轻“负荷”的有效手段。当外部压力造成的“负”超过了自身的承受力,就成了超负荷运行。电视里曾报道过学生残害亲生母亲的事情,这是超负荷运行的结果。此外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针对学习的不同阶段采取不同的教学规划都是“减负”的有效措施。当实施“减负”以后,有些地方出现了学生觉得无聊,家长感到无奈,老师感觉手足无措的现象。

篇9

(湖北工业大学 华中师范大学武汉传媒学院 湖北 武汉 430068)

摘 要:21世纪人才培养的重要方面是加强素质教育,美国大学素质教育对我国高校素质教育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文章将从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业务素质、身心素质四个方面进行分析比较。

关键字:中美大学;素质教育;比较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65-2272.2015.10.032

收稿日期:2015-03-20

我国高等教育界已明确了大学生须具备的基本素质有: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业务素质、身心素质,这些都是成才不可缺少的基本条件。以下将从这四个方面的培养进行比较。

1 思想道德素质

1.1 教育内容

我国的政治教育是在党和国家的权威指导下进行的,大体以为指导,以爱国主义为主旋律,形势政策教育也是政治教育的一部分。现如今的社会主义二十四字核心价值观也是政治教育的表现。

美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没有党和国家的权威指导,除去政治教育与道德教育,还有一个是融入美国文化的宗教教育。美国“‘公民宗教’只是一种宗教象征,是借助宗教感情表达的一种社会信仰,体现着美国人的民族精神。”中国一直是强调集体主义,美国则把以个人利益为核心的自由主义作为其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基础,当然这也是两国历史发展和国情不同所致。

两国都强调爱国主义,通过历史事件的学习与宣扬,如对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人物、具有重大意义的事件等等。美国学校思想道德教育的目标就是培养美国制度的公民,强调了解美国的政治制度和公民的基本权利与义务,增强他们的法律意识,而这一块,中国的大学教育甚少提及乃至缺失的。

1.2 教育途径和方法

我国一向重视思想政治教育,有思想政治理论课、形势与政策课等,结合社会实践、学生组织得以实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美国高校不设专门的思想政治教育课,主要通过通识课程教学渗透、服务学习、大学生社团、学生事务管理、校园文化建设等多样化渠道实现思想政治教育教育目标。

在推行学科道德教育渗透方面,美国学校注重通过现行的课程对学生进行政治、法律、人权、价值观等多方面的教育,另外美国大学还开设公正、正义等课程,旨在引导学生一起评判性思考关于公正、平等、民主与公民权利的一些基本问题。我国的德育课程则较为单一纯粹,德育内容通常仅反映在思想品德教材当中,未能或甚少在其他课程中有所反映。

2 文化素质

2.1 教育内容

美国通识教育基本上只涉及到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而我国文化素质教育在理论上不仅要求涉及到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还要求涉及到校园文化和社会实践活动,相较来说文化素质教育内容上有了拓展;事实上中国的文化素质教育更重视科学教育、知识的传授,而忽视了人文教育,而美国大学都将人文教育作为通识教育的主要内容之一。

美国对于人文素质非常重视,根据教育部的总体教育目标,课程设置也都随之铺开。“各类型的美国高校包含了服务、博雅、公民责任、全球性、多元化、领导能力、共同体意识和参与世界等价值,要求学生具备人文素质,服务本地与全球,履行公民责任。”,旨在培养好公民。

2.2 教育途径和方法

作为文化素质中的核心人文教育,在中国常常误以政治教育代替人文教育。不管学生爱听不爱听,一味地采取灌输方式,忽视启发教学。我国人文素质培养大多停留在口头上,除了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国家对各高等院校并没有太大的实际约束力,基本是各自为战。

为了保障通识教育的落实,美国大学大都设立通识教育委员会或文理学院。而在中国,这种文理学院好像不太引人注意,甚少大学或学院重视文理学院,不是非常重视通识课程,一般在学校为边缘学科。以一些著名大学的文学专业为例,像北京大学的素质教育通选课在文学专业所占比例是8%,南开大学的通识教育课程在文学专业中大约占10%,而哈佛大学和芝加哥大学文学专业的通识教育课程占25%和35.7%。

3 业务素质

3.1 教育内容

新世纪哈佛大学通识教育最终改革方案中强调指出:“通识教育不仅要教会学生获得信息、技能和技巧,还要培养学生准确把握运用信息、技能和技巧产生伦理后果的能力。”

在中国,以2012版国家教育部颁发的专业目录中对外汉语专业的相关内容为例。方案中写到基本能力需要:具备从事相关职业教育的基本能力、外事活动能力、理解判断能力、就业能力、科研能力等等。以上十几种能力,将是在大学四年中希望学生可以获得的能力,如此高的定位,对大学教育各培养环节的具体指导性和操作性都不强。

(2)教育途径和方法。美国大学教育主要是基础教育,重视批判性思维,强调对本国文化的认知,看重道德伦理,而在中国这些都是缺失的,大部分是重视专业知识的获取。“中国的教育培养的不是人,而是专业工具。如果这种专业万能的信念,创造了种种‘热门专业’的神话,严重扭曲了大学生的精神,甚至在学生的实际生活中也误事。”

高分低能,知识不能很好地转化为生产力等都是我国当代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差的具体表现。我国教育模式的集中表现是应试教育,缺乏实践性,重知识和技能,而不注重能力特别是心智能力和研究性学习能力。

4 身心素质

4.1 教育内容

我国普通高校的体育教学内容中,大部分是运动竞技类和我国民族体育类教学内容,如球类、武术类;且健身类教学内容和来自世界其它国家的传统体育类教学内容则较少。美国大学体育课程教学内容中,以哥伦比亚大学和哈佛大学为例,他们的体育课多以舞蹈类和健身类为主,并且来自世界各国、各民族的传统体育内容很多,如太极、瑜伽、街舞、交际舞等。

我国高校普遍设立大学生心理咨询中心,开展心理辅导。内容设计主要集中在心理健康咨询、预防心理疾病和治疗心理障碍,解决各种心理问题。相较于中国在心理健康课程内容的单一,美国高校心理健康的课程内容主要包括:学生心理健康咨询、生活指导、生涯辅导、磋商等。

4.2 教育途径和方法

我国高校现均建立了心理健康指导中心,且一般挂靠在学工处,没有专门的机构;专职心理健康教师较少,一般由辅导员兼职。大学生也自发组成大学生心理协会,但是我国大学生不善倾诉、羞于出口的性格,加之家长对于承认孩子的心理情况的难以接受,一般是不愿意将病情说出,导致延误开导和治疗。这些方面都与人文素质教育密切相关,我国基本只做“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事情,只是从小众解决心理问题,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而在美国,大学不仅建立专门的心理健康教育机构,还有许多的同辈辅导站、健康图书馆等,还有较多数的专职的心理辅导老师,心理辅导老师经过严苛培训与考试后上岗,同时要求家长参与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美国社会的个人主义特色,大学生以个人为主,大都能够直接的面对问题并解决问题。

美国大学非常重视它们的体育文化,美国有一个专门负责大学体育事业发展的组织,名字叫做美国大学体育联合会,除去可以带来的经济效益,这也是他们保持健康的一个传统。而中国的大学均开设了必修体育课程,基础课与选项课结合是我国体育课程教学一般采用的方式,基本上都是运用大一、大二两年为数不多的体育课学时来运动,且对于课外体育锻炼的规定基本是没有的,学生课后的体育锻炼甚少,全靠自觉。

中国大学教育与美国大学教育存在差异,中国的大学教育有很大的进步空间,国外的教育方式一味的生搬硬套绝无效果,必须走自己特色的教育道路,才能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王瑞荪.比较思想政治教育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2 张家勇,朱玉华.美国大学通识教育的若干理论问题探讨[J].教育文化论坛,2010(3)

3 薛涌. 北大批判[M]. 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2010

4 Morphew, Christopher& Matthew, Hartley. Mission Statements: A Thematic Analysis of Rhetoric Across Institutional Type[J]. The Journal of Higher Education. 2006(3)

5 隋晓航.美国大学体育现状及对我国的启示[D].武汉体育大学,2007

6 王欣.中美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比较研究[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0(1)

篇10

很多人可能还记得,数年前有一本在美国相当轰动、在中国也引起热议的书,名叫《虎妈的战歌》,作者是耶鲁大学华裔教授蔡美儿,讲的是她作为“虎妈”如何“威逼”两个女儿接受各种精英课程教育的故事。

她的做法对吗?孩子是应该“被培养”成未来精英,还是应该快乐教育、拥有一个无忧无虑的童年?

对于这个问题,仍然莫衷一是。唯一可以肯定的是,面对日益激烈的全球化竞争,美国家长们的压力越来越大,心态越来越不淡定,跟中国家长越来越像。

换句话说,中国人想象中美国遍地都是的“快乐教育”和“素质教育”,更多只是一个传说。

蔡美儿在耶鲁大学的前同事、专门研究教育问题的前耶鲁教授威廉・德雷谢维奇(William Deresiewicz)去年出版了一本同样反响强烈的书,名叫《优秀的绵羊》。这本书的副标题是“美国精英阶层的错误教育及通往有意义人生的道路”,直指美国精英家长盲目追求名校“品牌”,逼迫孩子接受通往这些学校的“应试教育”,培养出了一批看上去学历光鲜完美、内心严重焦虑迷茫的“优秀的小绵羊”。

2014年7月,德雷谢维奇又在《新共和》杂志撰文《别送你的孩子上常青藤:美国顶尖学府把你的孩子变成僵尸》,据称是该杂志网络版上有史以来点击率最高的文章。

等一等――“应试教育”“内心焦虑”,听起来怎么那么耳熟――这不是中国人一直以来批评中国教育体制的词吗?没错,你所羡慕的美国教育体制,其实也面临着有些类似的批评。

一位在波士顿生活多年、在跨国公司担任高管的中国朋友C告诉我,德雷谢维奇所说并不夸张。她身边的中产和中上产阶层朋友,人生的头等大事,就是不惜一切代价让孩子进入有名的私立中学和成为一名HYPSter(哈佛、耶鲁、普林斯顿、斯坦福的首字母缩写)。如果孩子只上了州立大学,那全家都会有点抬不起头,仿佛已经是人生的Loser(失败者)。

“也有心态淡定的,但那是少数,大的氛围就是压力大和很焦虑。”她坦言。

对于很多抱怨中国教育体制压力太大,觉得把孩子送到国外上学就可以解决问题的中国家长来说,可能要三思而后行了。即使是去了美国,要想孩子出人头地,也还是要竞争竞争再竞争。这个残酷的世界上,没有可以一劳永逸的人生捷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