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春课件范文

时间:2023-04-01 16:12:1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江南春课件,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江南春课件

篇1

1 利用信息技术了解古诗背景,理清“情源”

由于古诗的创作时间相隔久远,诗人当时生活的情形现今已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再加上有些古诗涉及一定的社会史实,反映了作者在特定环境中的独特情感,学生很难理解诗歌的思想内容。下面以教学杜牧的《江南春》为例,利用信息技术从三方面了解相关内容,帮助学生领会古诗的思想内容,加深学生对古诗的理解学习。

1.1 收集诗人资料

《江南春》描写千里江南明媚可爱的春光的同时,也感慨南朝的覆亡,流露兴亡之感,寄托讽喻之意。但是学生有限的阅历和体验,造成他们理解上的困难。于是,笔者利用学校语文资源网,在“拓展阅读”栏目里给学生提供了一系列的文章,包含杜牧的生平、经历以及代表作品等,要求学生预习。学生读完以后对杜牧有了更多的了解,为更好地理解诗好准备。

1.2 收集同类古诗

作者在全诗以高度概括的笔法,勾勒了江南地区的风物,描绘了江南明丽而迷蒙的春景。笔者要求学生搜寻情、景与之吻合的诗歌,学生查到丘逢甲的《春愁》、杜甫的《春望》、贺知章的《咏柳》、寇准词作《江南春》等。他们在朗朗的朗读中加深对《江南春》的理解,更按各自能力积累了相关的诗歌,充实了自己。

1.3 收集相关图片、散文

笔者要求学生收集描写春天的图片、散文。学生在交流中出示了五彩缤纷的春景图,诵读了朱自清的《春》。在大量信息的渲染下,学生很受春天特有的生气,对诗中语言文字的把握起到特定的铺垫作用,使学习内容形成一个开放的、鲜活的系列,培养了学生主动学习的品质和收集信息的能力。

2 利用信息技术营造古诗意境,激引“情趣”

古诗语言精练、意境深邃,字里行间常常给学生提供一个个广阔的思维扩展、想象的空间。通过信息技术展现色彩丰富的画面,生动可感的声音,既训练了学生品诗赏画的能力,又引发他们心中的情感,激引学生的审美情趣。

2.1 画面展示,感受意境

古诗的语言极其凝练含蓄又生动形象,一字一词都经过作者的千锤百炼。信息技术能克服时空限制,通过形、声、光、色等形式,将抽象的语言转化为直观、形象、具体的视听符号,这样有利于学生抓住诗中的诗眼或者含有深刻意义的词语,反复推敲、理解、体会语言文字的妙处。

如杜牧的《山行》教学中,“白云生处有人家”,“生”字用得十分绝妙,但仅凭教师口头讲解,学生始终难以理解、体会。而课件的恰当运用就解决了这一难题。教学时,教师先提问:“生”是什么意思?诗人为什么不用“升”而用“生”呢?紧接着引导学生带着问题观看录像,画面上:草木葱茏,苍翠欲滴,危峰兀立,山峦叠叠,在阳光的照耀下,一团团紫烟不断从山谷中升起,景象美不胜收。课件将古诗中抽象的文字转化为具体的动态画面,他们积极观察、思索,很快从云雾源源不断地升腾的动态画面中领悟到“生”字的妙处。教学时诗画对照,相映成趣,为学生想象活动提供了丰富、鲜明的表象信息,学生很轻松地踏入诗的意境之中。

2.2 音乐渲染、感悟意境

音乐是开启人们感情闸门的钥匙。古诗中有不少本身就是广为流传的千古绝唱,曲曲生情,由曲引情。在教学中因诗而异,借助信息技术为豪放诗配上高昂激越的曲子,为沉郁的诗就配上悲凉凄清的曲子,为清丽的诗就配上清新明快的曲子,来引发学生的情感。

如学习《江南春》一诗,要体会作者对春天的无限热爱之情,对于小学生来说,是有一定难度的。教学中首先播放一段《春芽》乐曲,学生一听乐曲,便置身于优美的春景之中,美好、愉悦、向上的情绪便油然而生,诗人笔下美丽多姿的春景,很快唤起学生的共鸣。学完全诗后,再让学生一边聆听乐曲,一边展开想象。此刻,伴随着二胡、琵琶、提琴齐奏所发出的柔美的音响,学生必然浮想联翩……

2.3 熟读成诵、体验意境

古诗节奏明快,格律严整,充满韵律和节奏美。因此教学时,采用形象直观的画面,配以优美和谐的音乐,辅之以声情并茂的朗读,创设美妙的情境,则能帮助学生迅速、深刻地感知诗文,身临其境地体会作者的感情,加深对古诗的理解,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

如在指导朗读《望庐山瀑布》时,先请学生观看录像,形象感知瀑布壮丽景象,感受到瀑布那“飞流直下三千尺”的磅礴气势;紧接着教师再播放韵律悦耳的朗读录音来感染学生,为学生在朗读的语气、语调、节奏等方面做示范;最后再让他们跟录音试着读,学生很快就读出诗的韵味,读出诗的抑扬顿挫,同时也受到美的熏陶。

3 利用信息技术唤醒美感,领悟“情理”

3.1 运用信息技术,展开形象的品味

古诗语言凝练而意味深长,诗人往往在“情动而辞发”后还要反复推敲,将丰富的情感融入每一个字。可是,学生与诗人存在相当大的时空距离,加上缺少对生活的认识,要使他们从字里行间清晰地感悟诗人真挚浓烈的感情,悟透某个含义深刻的字,是一件十分困难的事。如果运用多媒体将诗人所描绘的场景逼真再现,可使学生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如历其事,从而产生共鸣。

例如教学《小池》一课时,教师出示课件,清澈的泉水、茂密的树阴、晴朗的天空、美丽的荷花、可爱的蜻蜓,这些唯美的画面把学生带进一个美丽真实的世界中。欣赏后笔者请学生说说自己看到了什么,并引导学生用多种方式来赞美夏天。画面中夏天的景色勾起他们许多美好的回忆,当笔者问学生:诗中写了哪些夏天的景色?他们都抢着回答,积极性特别高涨。电脑屏幕上随即出现色彩缤纷、活泼美丽的相关画面,教室里不断地传出学生高兴的赞叹声,加上教师适当点拨引导,很快古诗的意思就得到充分的理解和展示。

3.2 运用信息技术,形成丰富的想象

小学生面对具体的事物、鲜活的形象、真实的情景,他们的思维就变得活泼、敏锐,呈现兴奋状态。要使学生理解诗的内容和体会诗人的感情,教师需要通过事物、形象、情景在特定的时空中有机组合,引发学生敞开思维之门,启发学生想象,由表及里,因景析情,展示诗的意境,从而准确地领会诗的思想内容。

如在教学《池上》一课“小娃偷采莲”时,教师让学生观看教师提供的画面,同时结合教师的配乐,学生自由轻声诵读古诗。接着教师组织交流“看”到的画面,要求学生用自己的话描述想象到的“莲叶何田田”的美好画面,畅谈自己想象到的小娃偷采白莲图,进而指导学生读出小娃天真、调皮的感觉样子。再让学生为“小娃偷采白莲图”起个题目,思考最欣赏其中哪个字,和诗中的小娃产生共鸣,体会孩子的无邪、可爱、纯真与童年的快乐、无忧、自由。

篇2

活动中我们首先通过观看幻灯片更直观得让幼儿感受清明节的气氛。同时配合教师讲解帮助幼儿了解清明的来历。

“清明节是我国传统节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节日,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扫墓俗称上坟,祭祀死者的一种活动。汉族和一些少数民族大多都是在清明节扫墓。清明最开始是一个很重要的节气,清明一到,气温升高,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故有“清明前后,种瓜种豆”、“植树造林,莫过清明”的农谚。

接下来通过多媒体课件和现场互动的方式让幼儿了解了清明节的丰富活动形式,如:扫墓烧纸、春耕、荡秋千 、蹴鞠、踏青、植树、放风筝等。

最后《清明》诗词欣赏以及每个班事先准备的一首杜牧诗(附后),表演给大家,把气氛推向了。

二百余名幼儿和二十余名老师沉浸在《清明》的情景中,时而朗诵,时而专注听讲,时而各班精彩展示,时而掌声此起彼伏……

通过此次活动幼儿了解“清明节”的来历、《清明》这首诗的意义,以及它的作者杜牧先生。通过学习他的诗集来怀念这位伟大的诗人,孩子在这种传统文化的熏陶下,感受着古诗词的魅力,纪念这位大诗人,活动圆满成功。

附:《清明》

(唐)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江南春绝句》

(唐)杜牧

千里莺啼绿映江,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秋夕》

(唐)杜牧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

《山行》

(唐)杜牧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寄扬州韩绰判官》

(唐)杜牧

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未凋。

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

《惜春》

(唐)杜牧

春半年已除,其余强为有。

即此醉残花,便同尝腊酒。

怅望送春杯,殷勤扫花帚。

谁为驻东流,年年长在手?

《赠别》

(唐)杜牧

多情却似总无情, 唯觉樽前笑不成。

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

《中秋》

(唐)杜牧

篇3

其实我们都知道,古诗教学有着鲜明的个性,忽视了古诗教学的特点,就没有了古诗的味道。再者忽视了审美教育和情感教育学生的兴趣也无从激起。针对这些,笔者不断探索,终于探出如何使小学古诗教学活起来的浅微方法,效果较好。

一、以猜谜作画导诗,以便激发学生的兴趣

小学生对于直观抽象的事物比较感兴趣。因而我抓住小学生这一心理特点,有时在教学古诗导入新课时边猜谜边用简单的、直观形象的简笔画,以调动学生的情感,激发他们的兴趣。如:在教学《咏鹅》一诗时,我一边用谜语讲述,一边画出一只鹅的轮廓。再用白色粉笔淡淡地点出雪白的鹅毛,红色粉笔勾出浓浓的冠子、红掌,绿色的粉笔点染一池清水。从而使得画生动逼真。最后我在画旁提上诗句――“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拨。”这样的诗画相配,激起了学生的阅读兴趣,也一下子将学生投入诗境之中,更是一下子对整首诗有了大概的了解。

二、两诗比较学,以便提高教学效率

小学生对世间万物都充满了好奇心,任何事都想极力尝试。我抓住这一特点,并结合其他老师留下的经验,在传统的古诗教学模式中大胆整合,创造出两诗比较学的方法,设想到效果颇佳。记得教学《忆江南》和《江南春》这两首古诗时,我无意发现这两首古诗既有相似之处,又有不同之处。相同点是:它们都是以写景为主,写的季节都是春季,又都是唐朝诗人所作,而且都是围绕“江南”一带来抒发对祖国大好河山的无限热爱之情。不同点是:作者不同,所取景点也不同。因而我随即改变了原有的教案,同时出示了这两首古诗,让学生注意结合注释反复读,然后再以四人一组为单位,共同讨论将相似点找出来,并说理由。学生在我的指导下,相互合作,自主探究找出了两首古诗的相似点。即:这两首诗都是写春景的,写的都是江南一带,都写到了江花,如“日出江花红胜火”“千里莺啼绿映江”。之后,我又引导学生再读这两首古诗,讨论它们的不同之处。结果笔者发现学生的发现力也是惊人的。他们不光发现了作者不同,还发现所写景的地点不同,范围不同等。

三、融合情感演诗,再现古诗中的情境

大人常言道:小孩没胆。是啊,不管在什么场所,小学生都有一颗好表现自己的心。再说,“表演”符合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容易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表演”可以化抽象语言符号为生动直观的形象,从而加深学生对文本的理解、感悟和体验。因而我抓住这些特点,在教学易表演的古诗时,等学生在了解诗意后,激励他们上台表演。他们的表演形式多样:有的会边演边把诗唱出来;有的会配画、配解说词演出来;有的更会相互合作,把诗演出来。记得在教学《凉州词》时,许多男同学联手扮演边塞将士,手举酒杯,以水代酒,开怀畅饮,少顷,便醉卧不醒。一位会弹琴的女生以古筝代替琵琶奏出那急促的曲调,好象催促将士赶快起来出征。看到此景,班上朗读特棒的同学随即吟诵出《凉州词》:“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这样的再现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地体会了边塞生活的疾苦以及将士的毫爽之气。再如教学《寻隐者不遇》时,一个学生饰贾岛,一个学生饰童子。他们在松树下相遇,便拱手相拜。当贾岛询问童子的师傅时,童子做出动作,指向远方正要回答时,同学也不约而同地大声读出:“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这样的动作,这样的语言使全班的同学产生了共鸣,一下子融进了诗境之中。

四、引导想象,配乐读诗,感受诗中的文景美

想象是开启智慧的大门、是创新的翅膀。学生学会想象又是促进学习思考的一条有效途径。再加上学生本来想象力又是极其丰富的。抓住此特点,我指导学生将诗中的语言想象成一幅幅活生生的画面,再置身其中,想所人诗人所想,感诗人所感。例如教学《惠崇春江晚景》时,我播放江南春天的美好风光,并配上苏轼为何写此诗的解说词的课件,,把学生引入情境中,我又让学生闭上眼睛想象如果是你作画,这幅画还有哪些美景要添?你要是此时站在那样美的地方,心理有何感受。想象之后,我再引导学生一起在配乐《春江花月夜》的曲调下有感情地朗诵古诗。从而深入地品味出诗中的语言文字美和景的独特美。

五、注重古诗积累,以便古诗改作

篇4

一、多管齐下,体味意境美

1.画面展示法

古诗具有强烈的感染力,它能使情与景,意与境交融在一起。“诗言志”,这正是中国历代诗人、词人所追求的艺术境界。一首首好诗、好词创造了我国古诗词的一个重要特色,就是“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即使是很富有哲理的诗,也是思想包容于形象之中,智慧闪烁于形象之上。如果教师能将抽象、凝练的语言与具体形象的实物联系起来,将古诗中的“形象”化为可作用于视觉的一幅幅栩栩如生的画面,那么教学往往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例如,王之涣的《登鹳雀楼 》这首短诗由景入情、由情入理,把景、情、理融为一体,给人以美的享受和精神的鼓舞。这首诗歌朗朗上口,学生很容易背诵下来。但是,如果仅从字面上分析理解,学生兴趣不浓,也很难体会诗的美感。教学这首诗时,我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先用多媒体播放一段有古筝伴奏的诗文朗读,接着用电脑播放一段事先剪辑好的视频:一轮落日慢慢地向连绵起伏的群山后沉落,滚滚而来的黄河水经过楼下向东奔流入海……使学生身处山河美景的氛围之中,从直观形象的教学形式中感受到广袤雄浑的河山奇观。之后再让学生随录音朗读诗文,加深对古诗的理解。这时进行朗读和说话等语文能力训练,使训练充分到位,得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在这堂课中,学生伴随着优美的画面,主动参与学习,兴趣浓厚。

2.音乐感受法

音乐是开启人感情闸门的钥匙。优美的音乐可以淘冶人的性情,激发人的情感,使人产生联想。古诗词中本身就有不少是广为留传的千古佳作,可追根溯源到周代的《诗经》、春秋时期的《楚辞》及近代的配乐诗朗诵,诗与音乐有着密不可分的必然联系。在教学中把复杂多变的情感与悦耳动听的音乐结合起来,尽可能的将古诗中的“情”化为可作用于听觉的旋律,有利于学生引文入境,感受语言文字的精妙。如教学李白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这首诗,我选用了与所教古诗的诗意相协调的古筝乐曲《阳关三叠》。那舒缓、悠扬的旋律拨动了学生的心弦,唤起了学生丰富的想象,使他们如闻其声、身临其境。学生在诗画的对照中,轻松地踏入了诗的意境之中。

二、 指导朗读,领略情感美

古代诗歌押韵合辙,节奏鲜明,读起来朗朗上口,悦耳动听,给人抑扬顿挫的音乐美感。然而要想把古诗读出韵味,也并非一件易事。若采用形象直观的现代化多媒体辅助教学,旋律优美的音乐伴随着悦耳的录音朗读就能够为学生提供生动形象的语言,有助于学生身临其境地体会作者的感情,加深对古诗语言文字的理解,并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例如,我在指导学生朗读《敕勒歌》时,为使学生领悟到这首民歌的大意,领悟到广袤大草原的美好风光,我让学生进行“诗画欣赏”。屏幕上显示一幅幅图画:绿草如茵,牛羊满地的草原风光……这时我先让学生听配乐诗朗诵,伴随着音乐,学生静静地坐在那里,眼中看到意境深远的写意画,耳边听到曲调婉转的古曲和充满深情的朗诵。然后,让学生把诗中描写的景物和自己的想象结合起来,绘制一幅“草原风光图”,下课后,学生们纷纷交来了自己的作品,这些作品,虽然画面各异,情境有别,但都能基本反映诗歌的意义。这样,学生们不仅把握了诗的节奏和韵律,而且培养了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三、 品词析句,感悟语言美

篇5

一、创设诗境,想象“补白”,感知整体美

古诗遣词造句高度精辟,具有浓郁的诗意,字里行间处处抒发着诗人的情感。而情感往往能借助一定的形象,构成一种意蕴,展现在读者的面前。在教学中,教师根据古诗表达含蓄的特点,抓住诗中生动形象,能引人遐想的关键处,进行艺术的留白,激活学生的想象力,让他们在脑海中描绘出各种各样、栩栩如生的画面;并利用信息媒体表现出的美丽画面、鲜艳的色彩、悦耳的音乐创设诗境,给予深化,就能培养学生思维的形象性、多样性。

古诗《鹅》包含着丰富的信息,有鹅的色彩、形象、动作等,由于低年级学生生活阅历浅,表象储备贫乏。教学时,教师通过用PPT图片,让学生看图知道“曲颈”、“红掌”的意思后,于“大白鹅在水中怎样呢?”巧留空白,启发学生在脑海中画一画大白鹅的样子,演一演大白鹅在水中的游来游去的情景。孩子们积极动脑,畅所欲言,用自己的语言描绘出大白鹅在清澈浅绿的湖水中拨掌前行,引颈高歌,追逐嬉戏,欣赏倒影的意境。最后,通过多媒体课件的生动演示,变单调的文字为生动的场景,再加上学生丰富的想象,进行这种艺术的再创造,让诗意在更高意义上得到充实和升华。

二、品词析句,推敲“悟白”,体味语言美

古诗用词精炼,一字一词都经过了诗人的千锤百炼,包含着丰富的意蕴。教师如果滔滔不绝的串讲,定会限制学生的思维,抹杀诗词的魅力;反之,对于意蕴丰富的字词,教师借助信息媒体能克服时空限制,通过形、声、光、色等形式,将抽象的语言文字转化为视听文字的特点,留下需要仔细分辨的“空白”,启发学生仔细观察、反复推敲、理解、感悟,体会隐藏在诗中、播放的画面中那些只能“意会不能言传”的意蕴美。

古诗《望庐山瀑布》中“日照香炉生紫烟”中的“生”字用得十分绝妙,但仅凭教师的讲解,学生是很难体会的。教学时,教师就先引导学生质疑:“生”字在诗中是什么意思?为什么用“生”呢?但不直接告诉学生答案,而是让他们带着问题看录像,画面上:草木葱茏,苍翠欲滴,危峰兀立,烟雾笼罩,在阳光的照射下,一团团紫烟不断地从山谷中升起,景象美不胜收。古诗中的文字被现代化手段转化成了生动直观的画面,不仅给学生以美的享受,还激发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他们积极观察、思索、仔细推敲,很快从香炉峰的云雾缓缓升起的画面中领悟到“生”字的妙处;“升”字仅仅只能看到烟雾升起,不一会儿就散去;而“生”字还表示香炉峰始终处于云雾缠绕之中。通过此环节的教学,学生不仅了解了语言文字的表层意思,还了解了其深层含义及感彩,而且由于各人的感受不同,表达也不一样,学生思维的独特性、多样性得到了一定的发展。

教学古诗《泊船瓜洲》中“春风又绿江南岸”一句时,为了使学生更好地领悟到“绿”字的含义,教师先播放微风吹来时,江南春日美景的视频,那一幅幅花红柳绿,草长莺飞的江南春色画面将学生带入了特定的语言环境中,听着优美的旋律,看着小草发芽,万物复苏的景象,学生领悟了“绿”字的神韵:“绿”字既涵盖了“满”、“入”、“过”的意思,还包含着春来时的勃勃生机――教师不用千言万语,仅借助信息媒体的独特优势所创设的教学空白,引导学生动用多种感官观察、推敲,在接受信息的过程中进行思维加工,展开想象,就体会到了诗句的语言美,培养了思维的准确性。

三、指导朗读,吟唱“显白”,体会情感美

音乐是开启人们感情闸门的钥匙,而古诗具有对仗工整,平仄压韵,朗朗上口的特点,最适合吟唱。不少古诗本身就是广为传唱的名句。“言为心声”,教学中教师在引导学生体会诗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时,可有意留给学生遐想的空间,让他们在反复吟诵中,将无声的语言化为有声的旋律,把诗人蕴藏在诗中复杂多变的情感与悦耳动听的音律沟通起来,把自己的感受用声音表达出来。

篇6

关键词:小学语文 审美教育 素质教育

 

在当前新课改全面施行的大背景下,“审美教育”已成为语文教学中的重要课题。《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生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的培养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这也是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基础性要求。良好人文修养的培养很大程度上需要通过长期的“熏陶感染、潜移默化”的语文审美教学去加以影响和实现。笔者基于对语文教育性质、目标的认识,对“审美教学”这一课题做了一定的教学思考与探索,现略述如下。

一、小学语文教学中审美教育的实施现状

审美教育又名美育,指教育者按照特定时代的审美意识,充分发掘审美因素,激发受教者的审美经验,进而培养、陶冶其审美能力和审美情趣,完成塑造“感性的人”的教育目标。审美教育的功能可分为四点:以美冶情,升华审美情趣;以美启真,启迪智慧;以美储善,感知并培养道德情操;以美健体,感悟生命价值的追求。随着审美教育理论与实践的逐步深入,审美教育在学生综合素质培养中的作用也得到了更多的关注。小学语文教学作为美育的重要阵地,在学生初步的审美情操的培养上具有其不可替代的作用,随着课改与素质教育的深入,小学语文教学中审美教育存在的缺陷或问题也逐步凸现出来,这主要是表现为传统教育思维、教学模式以及教师素质等因素造成的美育“缺失”或“偏差”的问题。

首先,教学方法方面,由于没有客观标准的参照,部分教师对课改与审美教育内涵的理解有所偏差,教学课程有形式主义倾向,如有些课程多媒体技术使用过于频繁甚至滥用,干扰教学主题,教学目标主次混淆。其次,教学模式上,学生的学习主体作用没有得到发挥,审美教育往往变成教师的单人秀,教师的个人分析取代了学生的阅读实践。最后,教师自身审美素质的培养提高也是审美教育成功的重要因素。

 

二、语文审美教学的具体措施

(一)引入美感情境的审美教学

生动、直观、感性的美感形象有助于激发小学生的感官体验,弥补其知识积累和阅历的不足。小学语文的基础性特征要求其审美教学须以美的外在形象为手段,具体表现为两点:客体文本所体现的音韵美、人物形象美、作品结构美等;主体教师所表现的语言美,情感美等。这些美感形象主要依托于两点进行营造和实践:

1.充分挖掘文本美感因素。文本的利用发掘就是要为学生找到并展示审美激发点,构建审美主体即学生与文本之间的联系,进而激发学生的审美欲望和进一步探索。如诗词就具有极强的美的客观性和形式规律,韵律美、意境美、语言美等都有助于审美主体产生精神上的愉悦,在接受知识的同时实现了审美意识的升华。以贺知章的《咏柳》为例,“碧玉”、“绿丝绦”“春风”等都充分勾勒出初春杨柳的形象美,“赋物入妙”,引人入胜。

2.创设引入美感情境。审美情感极易为美丽的情境所触动,文本阅读中,美感因素或为愉悦情绪、或为慷慨激昂的壮士情怀、亦或其它情绪所启发引起。《碧螺春》一文中所描绘的动人画面、流淌的音乐、整齐的朗读声都会引发学生对江南春色的美好向往。教师对音乐、多媒体课件的合理搭配运用,都可以将语文教变味轻松享受的欣赏过程,让学生在知识的消化吸收的同时陶冶情操、美化情怀。

(二)个性发展的审美教学

美在本质上是多元的,“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美的生命力源于审美活动的个性化。小学生作为独立的个体存在,其独特的思维方式、情感世界使其在文本阅读的过程中会产生与成人大相径庭的思想,而越是这种奇思妙想,越是创造性的思维和表达,越能体现出文章的美感所在。而小学语文中的审美教学就是要学生用个性体现和主观表达来完成其对文本的理解,如在《碧螺春》中采茶一节的阅读中,学生们评价江南春色之美也是从多种角度着眼的,有朝霞灿烂之美,有晨雾朦胧之美,也有晨光微熹的温柔之美,这种脱离了标准答案、固定思维的桎梏,个性、情感的展现流露都是文学生命的丰富性、多义性的理想体现,也是审美教学带给学生更多更大创造空间的目标所在。

(三)审美教学要注重整体建构

语文课本中的每篇课文都是完整不可分割的整体,在带给学生美感意境、个性发展的审美教学的同时,也要注意到学生知识、形象感知的不足,教师要考虑到保持对文章内容的整体理解、词语的整体把握,最终实现内容结构的整体回归。

 

三、结论

小学语文教学中审美教育作用的发挥,不仅要依靠美感营造、个性发展和最终的整体建构,同样需要师生间的交流和对学生自由感悟的宽容,深化课程改革,推动素质教育,使语文审美教学真正成为精神享受的教学。

 

参考文献:

篇7

【关键词】多媒体 语文教学 方法 原则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5962(2013)02(a)-0175-01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和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多媒体与语文这门综合性极强的学科的结缘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运用多媒体创设情境,可以激发学生兴趣;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可以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效率。多媒体在语文教学中日益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但我们在日益深入的教学实践中也逐渐发现了_些问题:牵强地选取材料来制作课件会使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产生误导,不利于准确掌握知识;过多的运用多媒体会削弱教师的引导作用,分散学生的注意力,不利于师生之间的沟通交流;不恰当地运用多媒体会使教学过程变得机械化,不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灵活掌握和思维的发展,不利于实现较好的教学效果。

怎样才能在语文教学中适量、适度、适时、适当使用多媒体,真正扬多媒体之长,避多媒体之短,让多媒体更好地为语文教学服务呢?我们课题小组结合教学实践,对大量的语文课件的运用过程作了细致研究和认真分析,我们围绕几个大的语文教学环节作出了如下的研究与总结:

1、在情景设置中

视觉材料与听觉材料的确在情景设置中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一首动听的乐曲、一个flas、几幅精美的画片的确能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尤其是与课文有关的媒体材料介入课堂可能会更进一步起到对课文理解的助推作用。但令人忧虑的问题在于,许多教师由此而忽略了对文本本身的挖掘,不考虑所选媒体材料与课文内容、讲解要点之间到底有多大关系,只是为兴趣而兴趣,为热闹而热闹,课堂上声光电组合,歌舞升平,皆大欢喜。全程是很轻松,试问学生长进多少,收获何在?

所以,在选用媒体材料设置背景、营造教学氛围时首先要考虑清楚运用它的价值到底有多大?它的使用会不会对正常的教学造成一定的冲击?如果价值不大,反而有可能分散对重点问题的关注,那就干脆舍弃。其次要考虑用多少的问题,把握不住一个尺度,过多,过犹不及就会喧宾夺主,破坏学生对语言的感悟和通过想象来体味课文意境的能力,就会造成学生视觉和听觉的审美疲劳,反而得不偿失。

肖琴老师在进行《江南春绝句》和《游园不值》的比较探究课上,以雅致精美的图片与古筝曲结合成功的营造了古色古香的古诗词学习氛围。她在选曲媒体材料时首先考虑了材料与课文风格的特点,所以对于引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和体悟课文的写作特色就很是驾轻就熟了。

2、在作者及背景资料介绍中

因为网上资料多、信息量大、获取方便,所以有些教师在制作作者介绍及补充背景资料时,常常一古脑儿复制下来,有多没少的介绍给学生,看起来琳琅满目,似乎是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但由于占用时间过长,且材料中包含的兴趣点过多,恰恰容易分散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忽略了对文本的关注,大大影响了课堂的教学效率。

把背景资料和作者简介制作成课件,在教学中的确能够扩大学生见闻,引发学生对课文和作者的兴趣,减轻老师讲解的负担,但背景资料和作者简介一定要精心选择,精心剪裁,紧扣课文重点,切忌一古脑儿搬上课件,误导学生,加大学生的记忆容量,无谓浪费教学时间。

吴永宏老师制作的课件《示儿》中《亘古男儿一放翁》,对陆游的介绍就紧贴分析讲解的重点精选材料,突出陆游一生中重要的事迹及其爱国思想,语言精美,读来铿锵有力,对《示儿》这节课的教学起到了很好的辅助作用。

3、在字词教学中。

很多老师觉得多媒体提供了字词教学的广阔舞台,所以用起来就有些随便:有可劲儿用的,一节课字词铺天盖地。有花样多端用的,又是艺术字,又是动画特技、动画效果,不一而足。虽是这样,可是字词识记的效果,并不见好。

字词检测做成课件虽然能有效的节省教学时间但有可能造成放映过快对学生加深印象效果弱的缺点,所以制作时字词不能过多,且应尽量通过放大字号与添加艳丽颜色来弥补学生对字词的巩固效果,课件背景与字体颜色最好反差强烈,以便加深学生实际印象。

无谓的动画特技已经远远不符合中学生接受知识的心理特点了;艺术字注重了艺术化,却忽略了字的准确书写,所以制作和运用字词课件也应尽量避免花里胡哨的倾向,以免学生分散注意力。教师在字词检测中还应通过口头强调来弥补放映过快的缺点。

严从容老师的《春风》课件就很好的遵循了上面的制作运用规则,重点突出,标示醒目,从而成功而高效地辅助完成了一堂课的字词教学。

4、在课文分析中

很多老师在教学中往往抱怨课堂教学受制于课件,自己成了多媒体的播映员。因为电子媒体的便捷,教师在制作课文分析的课件时,把讲解要点全制作成了课件,殊不知课件是死的,学生是活的,课堂是动态的,一旦课堂生变,学生的回答与课件的设计相距甚远,一些老师就一筹莫展,只能强压制住学生的回答方向,生拉硬扯地把学生按到自己制作的课件上,一堂课生生地变成了课件展示课,机械死板,毫无意趣,严重的遏制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更有甚者,有的老师过度依赖于课件,一堂课只是一味得让学生抄课件作笔记,一旦课件稍微出现问题或停电了,就呆在原地,不知如何进行下去了。

在课文分析环节中制作多媒体课件时一定要注意尽可能多的去设置启发教学的问题,而非归纳的结论,切勿提供太细琐、太完备的答案。要点应真正是要点,要言不繁,精练再精练。便于学生做好笔记。切勿设计成填空型,即捆绑了教师的自由发挥,又束缚了学生思维的发展空间。

篇8

一、创设情境,感悟意象

高中古诗词教学的目的,除了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外,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感悟诗词描写的意象、作者的情感以及作品的主旨。教师只有耐心引导学生感悟意象,才能提高学生的鉴赏水平和思想境界;而合理创设趣味化的教学情境,能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多媒体技术图文并茂、声像俱佳,能成功营造浓郁的师生互动氛围,因此,适度借助现代多媒体技术创设情境是不错的选择。

例如,我在引导学生学煜的《虞美人》一课时,先用多媒体课件播放了影视片段《虞美人》,让学生一边欣赏一边感悟作者对故国的无限怀念。接着,要求学生反复诵读“问君能有几多愁,恰是一江春水向东流”这一佳句,初步体验作者作为阶下囚,深深怀念昔日花天酒地的生活以及面对残酷的现实所产生的无限愁思。

再如,在学生鉴赏《春江花月夜》时,我先播放了《春江花月夜》的FLASH,那一幅幅美妙的江南春夜的画面展现在学生的眼前,使他们在声情并茂的的意境中,自然地感受到游子思妇的相思离别之苦。

鉴于中学生比较喜欢音乐的特点,我们还可以用美妙的音乐创设轻松愉悦的情境,助力学生在悦耳的音乐声中进入诗词的意境,把握其中的意象。如我在执教唐代诗人陈子昂的《春夜别友人》一课时,就开门见山地播放费玉清演唱的《春夜别友人》,让学生感悟挚友分手时刻的惜别心态,体会诗人目送友人赴古道时心中忐忑不安的情怀。

二、注意积累,体验意象

《高中语文新课标》明确提出:“能围绕所选择的目标加强语文积累,在积累的过程中,注重梳理。”古人云:“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河。”提高学生赏析古诗词的素质,必须让学生注重知识积累,尤其要积累古诗词的表达技巧和方法,具体为抓住两个“把握”。

第一,把握作品的意象和意境。意象是构成意境的基本单位,是作者表情达意所依托的客观物象。学生学会鉴赏古诗词,必须拥有一颗敏感的心和一双敏锐的眼睛,真正懂得“一切景语皆情语”的道理。古诗词里所叙之事和描摹的物态都是用来表情达意的,都是为表达作品的主题思想服务的。众所周知,中国古典诗词博大精深,内涵丰富,让学生了解其中的一些意象至关重要,因为诗词中的意象往往是感悟作者思想情感的关键。学生假如不了解作品中相应意象蕴含的意义,就不能真正把握作者的感情。

诸如“红豆”比喻朋友情谊或男女爱情,“柳絮”表达人与人之间送别离愁之情,“采薇”主要指隐居生活,“折桂”比喻科举及第,“鸿雁”和“双鲤”指代书信,翠竹象征向上、正直、有气节……学生掌握这些意象的内涵非日积月累不可。2010年全国高考卷考查了“折柳”,2011年全国高考卷考查了“雁”的文化常识。可见,让学生了解作品的意象、风格等文学常识非常重要。

第二,把握作品的艺术手法。那些名篇佳作能流芳百世的原因固然很多,但独特的艺术表现手法是一个重要因素,诸如《琵琶行》( 白居易 )中的生动比喻,《雨霖铃》( 柳永 )中的虚实相间,《梦游天姥吟留别》( 李白 )中的大胆夸张和奇丽的想象,《声声慢》( 李清照 )中的精巧叠字,《山居秋暝》( 王维 )中画面的勾勒等。这些表现手法具有异曲同工之妙,不仅有利于学生提高语言表达能力,还利于学生在体验意象的基础上更好地把握作品的主旨。

三、捕捉信息,认识意象

意象是构成诗词意境的重要条件,更是领悟诗词思想情感、揣摩诗词意境的关键所在。因此,我们只有引导学生张开想象的翅膀捕捉意象,才能让他们全方位感悟诗词的意境,达到游刃有余的境地。学生在赏析描写自然景物为主的作品时,可以将作者描写的物象作为突破口,借助意象的动静、虚实和色彩进行联想和想象,从而体会作者的情感。

篇9

一、课前热身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因此,我经常利用上课之前的两三分钟让学生做些热身运动,活跃气氛,营造宽松氛围,使学生的思维动起来,想象飞起来,语言活起来。有一次,我在黑板上画了一条波浪线,问学生:“看到这条波浪线,你会联想到什么?”学生的回答可谓是多种多样、应有尽有:可口的方便面、起伏的高山、欢快的浪花、弯弯的山路、爬动的虫子、衣服上的拉链……真没想到孩子们的想象是这么的丰富。正如鲁迅先生赞叹的:“孩子是可以敬佩的,他们常常想到星月以上的境界,想到昆虫的语言,他想飞上天空,他要钻入蚁穴……”

二、在识字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哲学家康德认为:“想象力是一个创造性的认识功能;它有本领,能从真正的自然界所供的素材里创造出另一个想象的世界。”汉字中表意字不少,了解字义的过程给学生提供了广阔的想象空间。如:学习“沙”字时,我启发学生这样记忆:“沙漠里水少。”通过一个阶段的示范,学生便能举一反三了。如:学“甜”,学生能联想到“舌头舔着甘蔗真甜”;学“梦”字,能想象到“林下晚上好做梦”……这种根据汉字特点合理联想的方法既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了字义,又有效地训练了学生的想象力和理解能力。

三、在词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在教学一年级识字时,我让同学们朗读全文词串,边读边在脑海里想象与这些词相关联的事物。孩子们摇头晃脑地读完后,我问他们:“读的时候,你们想到了什么?“让人惊喜的是,每个孩子都能滔滔不绝地说。有的说,他仿佛在一个盛夏,躲在树下听着知了唱歌、闻着茉莉花的香味,美美地睡着觉。有的说,自己躲在家里,看着窗外倾盆大雨、刮着大风、打着雷、闪着电、轰隆隆……这样,孩子们的想象力在朗读中,在教师的点拨下,在词串教学中得到了充分的培养。

四、在古诗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例如,《游子吟》一诗的教学,我借助课件指导学生反复吟咏,边读边想象诗人准备外出前,看到慈母借着微弱的灯光为自己缝制衣服的情景,通过影象给学生带来情感上的震撼,体会伟大的母爱,最后发出由衷的赞叹――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在此基础上,学生进行课后练笔,描写母子依依惜别的情景就不困难了。又如《泊船瓜洲》一诗,我引导学生抓住“绿”字,想象春姑娘有一次给江南的原野披上绿装,让学生仿佛进入桃红柳绿、鸟语花香、生机勃勃的景象。如此再三诵读,就不难体会诗人对江南春景的喜爱了。这样,学生就很自然地与诗人产生感情上的共鸣――思乡。

五、立足文本,在课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合理的想象理解意境。学生头脑中想象的画面越清晰,形象越具体,对文章内容、中心思想的理解也就越深,比如教学《飞夺泸定桥》一文是,启发学生通过想象,入情入境,体会到夺桥的“难”,的“勇”。在“抢时间”和“攻天险”的过程中,可启发想象:在白天一边赶路一边与阻击的敌人打仗,到了夜晚还得冒雨行路,饥饿、困乏,同时山路陡窄、路滑难走,伸手不见五指,是怎样的情景?英雄们拿着马刀,带着手榴弹,冒着敌人密集的枪弹,攀着铁链向对岸冲去又是怎样的情景?通过这些想象,同学们很容易从战士的英雄形象中受到教育和感染。在想象训练中,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也随之产生、发展。

六、延伸文本,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想象是创造的源泉,想象是发明的雏形。”在教学中,应尽量唤起学生脑中储备的有关知觉表象,加以加工、组合;再引导学生或延伸故事情节,或补充课文内容,或创造新的自然、社会环境,从而加速他们的再造想象向创造想象的转化。有不少课文的结尾没有把事情的结果明确写出来,给读者留下了思考的余地,这就是课文结尾的空白。例如,教学《凡卡》的时候,我引导学生展开想象:凡卡满怀希望把信寄出后,做了一个美梦。是什么美梦?凡卡的信爷爷能不能收到呢?要是凡卡不写错地址,爷爷收到信后将会怎样?又如《穷人》一文,文章结尾写渔夫叫桑娜快去抱回西蒙留下的两个孩子,妻子桑娜却坐在那儿一动不动,这是为什么?当桑娜告诉他孩子已经抱回来时,他会有什么表情?会说些什么?请你展开想象的翅膀,说说渔夫一家今后的日子将怎么过?渔夫能否把西蒙的两个孩子养大成人呢?

七、在说话、写话中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篇10

车尔尼雪夫斯基说过:“美的事物在人心中所唤起的那种感觉,是类似我们当着亲爱的人面前时所洋溢于我们心中的那种愉悦。”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采取科学的方法和恰当的途径来诱发语文课的美感,唤起学生心底的“那种感觉”、那种愉悦,让学生去享受语文。

让学生享受语文,说到底,就是让学生去学会审美,调动审美情趣欣赏美。这是一种至高的学习境界,更是一种至高的教学艺术。语文教师应当还语文以美好的面目和情感,让学生去享受。那么,如何在教学实践中做到这一点呢?

一、艺术导课,激发兴趣。

特级教师于漪曾说过:“在课堂教学中,要培养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首先要抓住导入新课的环节,一开课就把学生牢牢地吸引住。”精彩巧妙的导入语,往往会在瞬间即可激发学生的热情,触动他们的心灵,引起他们的思索,把自己投入审美的角色中。导语的设计千姿百态,我认为最富有神奇力量的当属“设置疑问”法。古人云:“疑是思之始,学之端。”设疑能激发学生的兴趣,点燃他们思维的火花,进而开发他们的智力。我在领着学生欣赏徐志摩的现代抒情诗《再别康桥》时,开始即提出问题,设下疑问:“《再别康桥》是徐志摩于1928年11月在重访英国归途中所作的诗篇。诗人以康桥的自然景致为抒情对象,写尽了康桥的柔美,写透了诗人与康桥难舍难分的依依之情,动人心弦。那么,康桥到底有什么样的魅力,竟令作者如此痴情?同学们想知道吗?”这种具有诱惑性的发问,立即激起了同学们急切地探求原因的热情,对即将学习的诗作产生了强烈的新奇感。这样,教师充满激情的导入,使学生情不自禁地进入了预定的意境中。

二、创设情境,引发共鸣。

古人云:“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在教学中,教师应抓住一切时机启发诱导,为学生的思维发展推波助澜,让其情绪达到沸点,从而在如痴如醉、心灵震颤的美感中受到感染,引发共鸣。一位教师在让学生进行景物片段描写时,进行了如下创设:用录音机播放民族乐曲《春江花月夜》,在悠扬美妙的乐曲中,老师对江南春江作了这样的描绘:“静静的夜晚,春风拂面,月亮披着面纱从东山而起,悄悄的江面上,一叶扁舟随波荡漾,淡淡的花影在两岸轻轻摇曳……多美的一片春江月色啊!同学们,何不放飞我们的想象,把它写下来呢?”老师充满激情的描绘,收到了身临其境的效果,仿佛让学生看到了整个画面。然后引导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把乐曲中的意境描述下来。这不仅让学生感受到了乐曲的艺术美,提高了欣赏品位,而且培养了情趣,调动了创作的欲望。试想,学生在这样的氛围中学习,怎能不会是享受呢?因此,教师应积极创设美的情境,以此感染学生,引起情感的共鸣,从而达到教者动情、学者动容的境界。

三、塑好语言形象,体验真情美感。

语言是教学信息的载体,优美的语言是教学所必需的。教师优美的语言不仅是学生听课时的一种享受,而且也有利于学生良好用语习惯的形成和健康心理的培育。教师的语言应当具备以下几个特点:一要准确、简明、生动、活泼。高尔基说:“语言真正的美产生于言辞准确、明晰和生动。”教师只有做到了这一点,才能让学生在愉快地获取知识的同时,得到美的享受和艺术熏陶。二要感情丰富。上课时教师的感情一旦融于语言,就能有效地扣击学生的兴奋点,提高学生的注意力。三要语调和谐、抑扬顿挫。鲁迅先生在《藤野先生》一文中写到“每当……似乎正要说出抑扬顿挫的话来……”,可见,藤野先生的课堂语言确实给鲁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教师在语言上讲究节奏和韵律,使语言或轻松愉快,或深沉凝重,或激昂慷慨、坚定有力,或委婉舒缓、如沐春风,都能对学生产生巨大的感召力。一位年轻的教师在领着学生欣赏《再别康桥》时,利用多媒体课件将自己的朗诵置于轻松、浪漫的音乐和画面中:“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缠绵中带有潇洒,超脱中又有执著,飘逸中带有坚实,轻灵中又有感伤。这位教师满含深情、柔和轻盈的语言,仿佛将学生带到了那充满梦幻的康桥大学,连在座的听课老师都陶醉了。在这样的氛围中,与其说是在学习,不如说是在体验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