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的春节教学设计范文

时间:2023-04-02 06:01:0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北京的春节教学设计,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北京的春节教学设计

篇1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了解传统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主要特征、主要作用。

2.能力目标:通过教学使学生能够全面地分析传统文化兴衰原因;正确认识传统文化的双重作用。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情景的创设,使学生能够切实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所在;激发学生对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树立看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

一、教学重点、难点、疑点分析

1.教学重点:传统文化的主要表现形式。

2.教学难点: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和鲜明的民族性;继承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

3.教学疑点:学生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知流于表层,难以把握其中极为丰富的思想内涵。

三、教法和学法

1.教法:情景创设法、问题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多媒体教学法。

2.学法:参与学习法、自主探究法。

四、教学设计说明

1.学情分析:本教学设计主要面对北京地区高二学生。这一阶段的学生已具备一定理性思维能力,对身边文化现象有一定关注,并能较为全面地表达自己的见解。但是,他们对于这些问题的关注和思考都不够深入,观点比较片面。

针对这样的学情,此教学设计立足于以下三点思考:首先,选择北京地区的文化现象作为案例,贴近学生生活,便于引起学生的关注,激发学习热情。其次,通过一系列情景创设,由浅入深、层层递进地引导学生对问题进行深入地、辩证地思考。最后,将传统文化的常识性内容与教材内容相结合,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近距离接触北京传统文化,借由北京传统文化的自身魅力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激发学生继续学习传统文化的热情。

2.教材分析:文化生活的内容“易讲难精、易教难学”,“传统文化的继承”这一课正是其中的典型代表。在这一课的内容中,如果无法将抽象的“文化”与学生生活联系起来,就无法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故而,这一课的教学“情感引导为上,知识记忆为下;贴近生活为上,空谈文化为下;辩证思考为上,照本宣科为下”。

3.教学设计思路:本教学设计旨在创设贴近学生生活的情景,让学生对一些“有所思考但不够深入的”问题进行真正深入的思考和表达。在思想的碰撞和教师的引导下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树立正确对待传统文化的态度。具体做法如下:

首先,以学生关注的北京2014年高考作文题“老规矩”导入课程。以学生感兴趣的方式将传统文化的概念与学生的实际生活联系起来。

其次,介绍并分析传统文化的概念及传统文化的四种主要表现形式,逐一以案例加以说明。以四个有内在逻辑关系的案例来引导学生正确看待传统文化的兴衰原因。

“传统习俗”的教学以“俗语的释义”和“春节习俗的变迁”来引导学生关注传统文化内容及形式的变迁。

“传统建筑”的教学以学生们“耳熟能详”却又“知之不详”的四合院作为案例。在普及北京传统建筑知识的同时,以“梁林故居的拆除与重建”来引导学生正视我们曾经对待传统建筑的错误态度,强调我们对待传统文化的态度能够影响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传统文艺”的教学则选择“相声”作为代表,提醒学生注意在传统文艺中不仅有“庙堂文化”也有“草根文化”。让学生在较为轻松的氛围中零距离感受这种诙谐的艺术形式。引导学生认识传统文艺的传承和发展也需要文化本身的生命力,在不断完善和创新中适应时代的变迁。

“传统思想”的教学是在之前一系列案例铺垫的基础上,鲜明地指出传统文化既有“精华”也有“糟粕”,对我们有正反两方面的作用。我们需要的是“优秀的”传统文化,所以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

最后,以归纳法总结传统文化的相对稳定性和鲜明的民族性;回顾本课所讲的重点内容之后,以两道高考真题作为课堂练习巩固学生所学。

五、教学过程

1.导入环节,情景创设。

【教学演示】PPT演示《2014年高考作文题目“老规矩”》及其材料。

【教师过渡】同学们,我们的生活中有着各种各样的“老规矩”,在这些行为准则的背后有着极为丰富的文化内涵。这些内涵我们习惯性的把它们统称为“传统文化”。这节课我们就来一起聊一聊我们生活的地方——北京,聊一聊关于它的“传统文化的继承(板书)”。

2.新课讲解。

【教学演示】PPT演示“传统文化的定义”以及“本课的整体框架”。

【重点概念讲解】我们首先要明确传统文化的概念,它是指:在长期历史发展中形成并保留在现实生活中的、具有相对稳定性的文化。对于这一概念我们有两点应当特别注意。第一,我们说的传统文化一定是中国的传统文化,而不是别的国家的文化。第二,传统文化一定是传承至今的、相对稳定的文化。那些尚未被人们广泛接受的新兴的文化现象我们不能将其视为传统文化。

【教师过渡】在了解传统文化的概念之后,我们以北京的传统文化为例,从北京的传统习俗、传统建筑、传统文艺、传统思想(板书)四个方面来了解一下我们身边的传统文化。

首先是“传统习俗”。老北京人在日常生活中的礼数多,讲究多,禁忌也多。有很多俗语都表达了这样的意思,我为同学们准备了一些。下面我们来一起解读这些俗语背后的文化含义。

【教师过渡】在传统习俗当中,很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就是传统节日。以我们最熟悉的春节为例,你们家中过春节的活动都有哪些呢?

【学生回答】守岁、吃饺子、压岁钱、贴福字、放炮竹、看春晚等等。

【教师引导】刚才同学们分享的过年传统习俗如今也有了一些新的变化。例如网络春晚、电子鞭炮的出现,将传统的习俗和现代的生活方式融为一体,丰富了我们的传统节日。过年的习俗在内容上比较稳定,但是形式上不断丰富,这种一脉相承却又不断发展的“稳定”我们称之为相对稳定性。

【教师过渡】传统文化的重要标志之一是传统建筑,它被称为“凝固的艺术”。老北京的传统建筑有很多,同学们熟悉的都有哪些?

【学生回答】故宫、天坛、颐和园、圆明园、恭王府、四合院等。

【教师过渡】刚才有同学提到了四合院,它是北京极具特色的一种建筑风格。下面我们就来一同感受下四合院的特有魅力。

【教学演示】PPT演示四合院的图片,并按图讲解四合院的特征与文化内涵。最后一幅图片为梁林故居的图片,详细讲解。

【教师引导】2003年9月23日,包括梁林故居所在的地块共1. 67万平方米的土地被富恒房地产开发公司以土地协议出让的方式获得,梁林故居被“维护性拆除”。一代国学大师的故居,不仅没有得到良好的维护,反而成为一片瓦砾。为了一些经济利益,竟然将这些传统建筑无情拆除,实在令人扼腕叹息。好在2011年1月东城区文委表示“梁林故居”将原址恢复修缮,最大程度地恢复原貌。这一传统建筑的重生提醒我们过去的错误不能再犯,要树立正确对待传统建筑的态度。

【教学演示】PPT演示老舍、梅兰芳、侯宝林的照片。

【教师过渡】让我们再来看一下老北京的传统文艺。同学们来认一认这三位文艺名人分别是谁?又分别代表了哪些中国的传统文艺呢?

【学生回答】老舍(舒庆春)——小说、戏剧、文学;梅兰芳——京剧;侯宝林——相声

【教师引导】可见,传统文艺不仅有“高大上”的庙堂文化,也有贴近我们生活的草根艺术。下面我们放松一下,一起来欣赏一段相声。跟随他们的表演,一起回到相声最繁荣的“天桥时代”去探索传统文艺的兴衰之谜,也同时去了解一下老北京人褒贬不一的生活方式。

【教学演示】播放相声《论相声五十年之现状》关于天桥文化以及老北京人生活方式一段。

【教师引导】在刚才这段相声中我们其实已经找到了传统文艺的兴衰之谜。艺术需要观众,需要生长的土壤;现如今传统文艺没落的根本原因也正是如此。传统文化不能要求观众无条件的喜爱,不能固步自封、不能孤芳自赏。传统文艺只有根据观众的兴趣变化做出革新与调整才能焕发新的生机,才能达到保护传统文艺的目的。

【教师过渡】从刚才的相声中,我们还听到了一些老北京人的生活方式。生活方式能最直观地体现人们的思想。北京作为六朝古都,常年生活在“皇城根”下的人们有着其独特的思想品质。“北京精神”中的爱国、创新、包容、厚德是对北京人传统思想优点的高度概括。当然,北京人的思想当中也有“好面子”、“讲排场”、“好享受”等一系列的“不足”。这些“不足”也会对新一代的北京人产生很大的影响。那么我们该如何处理老北京传统思想中的优点与不足呢?

【学生回答】我们应该发扬传统思想中的优点,摒弃其中的不足。

【教师讲解】同学的想法非常正确,我们将其总结为十六个字,这是我们这节课最重要的内容,即面对传统文化我们正确的态度就是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

【教师过渡】总而言之,传统文化的表现形式各异,但可以看到它有两个最主要的特征。第一是它的相对稳定性,相对稳定是指它形式上的稳定与内涵上的不断变迁的动态的统一,不可以狭义理解为一成不变。之前讲到的春节习俗的变迁能够比较好地体现这一特点。第二是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它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

3.总结练习。

篇2

关键词:学案 课堂 反思

自学校实施“学案导学,当堂达标”课题以来,结合具体课堂实施,我认为“学案导学,当堂达标”是一种有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能够大面积推广和实践的教学模式。纵观经过接近两年的教学实践和经验反思,我总结出实施“学案导学,当堂达标”的“三精”原则。即精心设计学案、精心组织课堂、精心进行教后反思。

一、精心设计学案

“学案”, 也称导学方案。学案实质上是教师用以帮助学生掌握教材内容、沟通学与教的桥梁,也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建构知识能力的一种重要媒介,具有“导读、导听、导思、导做”的作用。所以,如何将课堂实施组织的有序和高效,编写设计好的导学案是前提,是基础,是根本。实践中,我认为编写设计学案应遵循以下几条原则:

1.问题化原则。从学生的“学”出发,将知识点转变为探索性的问题点、能力点,把知识变形、具体化成为一个个小问题,起到“任务”的作用,而这些任务的解答要求学生通过自学,即反复阅读、研读文本来进行。而这些问题的设置需要授课者结合课标进行反复的推敲后定题,无意义且起不到“任务”作用的导学知识点没有必要进行设计。例如,执教《北京的春节》一文,在预习学案中我设计了一个表格,让学生通过自主整体朗读课文,找出老北京春节的风俗习惯,概括出自己的感受,初步感知课文大意。

2.层次化原则。从学生实际出发,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成有序的、分层的、阶梯性的、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学习方案,从而达到提高全体学生素质,全面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同样举刚才的例子,填写表格是我让每个层次的学生都要完成的任务。在此基础上我还设计了“找重点日子、总结特点”的题目,目的是拓宽让层次高一点的水平好一些的学生往更深层次里阅读、探究,为进一步学文打好基础。

3.参与化原则。让学生在参与中学习,通过学案创造人人参与的机会,激励人人参与的热情,提高人人参与的能力,激励人人参与的意识,让学生在参与中学习。依旧以《北京的春节》为例,设计表格的出发点就是让学生展开交流,人人参与,在相互补充中完善自己的答案。

二、精心组织课堂

(一)课堂要有明确的指向标,避免课堂的随意性。 “以学为主,当堂达标”这一模式使教师们做到了心中有数。因为既然模式要求“当堂达标”,那么无论是老师还是学生都要首先明确这个“标”是什么,这节课主要“学什么”。只有心中有了指向标,讲课时才不会信口开河、离题万里,学生也对整堂课的学习重点清楚明了。有了目标,教师讲课才会有的放矢。这样,目标的设立规范了老师的课堂内容,使得整节课即使容量大但也紊而不乱。但是目标决不能形同虚设,要追求它的实效性,所设目标最终是否达标,还要和学生的学习行为和学习效果结合起来。因此重视学习目标的确立并追求实效性,是实行这一模式后最突出的优点。

(二)切实体现教师“导”的作用 ,重视学法引领。法国一位教育家曾经说过:21世纪最困难也是最有价值的,是让教师闭上他的嘴。教师要能想方设法设计好学生合作探究的课堂教学模式,开启学生的口,动起学生的手,解放学生的脑,恰如其分地引导启发学生。因此 要体现“以学为主”,就要教给学生“如何学”。根据不少老师编写的学案看,很多老师在这方面颇费了一番心思,真正起到了启发学生智慧、引领学生学习、激发学生兴趣、构建学科知识的作用。各位老师都能针对本学科的特点,教给学生切实可行的方法。这样学生有法可依,自学起来就会眉头舒展,不至于一头雾水,长此以往学生们的自学能力就会逐步提高。例如在执教《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时,我首先提示学生利用课前查找的时代背景理解鲁迅先生说的几句含义深刻的话,学生对诸如“碰壁”、“黑洞洞”之类难点的理解就迎刃而解了。

(三)注重达标检测的实效性。不难发现,这一模式实施后的课堂不是老师们张扬个性的舞台,不是老师才情展示的场所,也不是加工、作秀,而是抓落实,看效果。老师们不再在乎同事们如何评价自己这堂课讲的是否精彩,而关注的是学生掌握了多少,自己的教学效果如何,达标情况怎样。因此,无论是口头达标、小黑板达标还是大屏幕达标、讲义达标,都以学过的内容必须记住为前提,而真正掌握才是他们所要的。为此,老师们所设计的达标检测都是精心筛选的,问题设计也是由易到难,体现了分层,既有双基的落实,又有能力和创新的体现,这样,设计的达标检测不但紧扣学习目标,强化学习重点,也充分调动了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三、精心进行教后反思

(一)教后反思的重要意义。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教育是活生生的、寻根究底的、探索性的思考。教学反思是新课程教学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它既是教师教学常规工作的一项工作要素,更是教师专业成长的关键步骤,还是教师真心研究教学、真心谋求进步、真心对待学生的一面镜子,也是教学管理过程中必须关注特别是积极引导与评价的必要环节。

(二)要反思什么

教学反思的出发点和内容是教师自己的“教”与学生的“学”的过程回顾以及教师对教学目标达成情况与生成性目标实现情况的内心评价。

第一,反思教学设计与教学过程(贴近学生,产生共鸣)。

第二,反思教学效果(自己教的情况、学生学的情况)。

第三,反思教学目标的达成(设计目标和生成性目标)。

篇3

关键词:小学品德;教学目标;教学资源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4)11-0293-01

教学论专家余文森教授作过很通俗的界说:"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指通过课堂教学活动,学生在学业上有收获、有提高、有进步。"如何构建品德课堂的有效性?笔者根据自身多年的品德教学实践,从以下几方面来谈。

1.拨开浓雾见云天――找准目标 定"支点"

1.1 纵览课标教材,整体把握目标。教师要全面了解同一教学主题螺旋上升的设计,对教材的整体学习,了解各年段在相同教学主题的内容呈现上的区别。要明确单元定位,整体把握教材的目标,领会它的编排意图,做到心中有数。如以"我与家庭"为例:一、三、四、五年级都有出现,但是所出现的重点关注度是不同的。纵览教材笔者发现四年级上册《谢谢你们,我的父母》这一主题目标大体的定位趋向,目标大方向定位体会父母的辛苦操劳,坚持承担力所能及的家务,有一定的家庭责任感。

1.2 研读教材关键词,细化目标。关键词是教材的题眼,虽然言简,文字不多,但它的外延一般都覆盖到它所涉及的全部教学内容,其内涵往往是教学内容的精髓,指引着教学的目标和方向。如何解读教材中关键词? "一读二思三问"是理解关键词较为有效的方法。如:《谢谢你们,我的父母》关键词"家庭责任感",这代表着什么意思?为什么要在本单元出现?旨在让学生通过了解家庭核心人物-父母的辛苦,感谢父母的养育之恩。了解这些,目标的就了然于心了。因此,当教师在备课时,仔细研读这些文字,充分调动自己的经历、体验和感悟,慢慢融入到教材背后的"深意义"中,有利于教材目标的正确把握。

1.3 了解学情,锁定目标。在分析了教材的整体结构,理解了关键词后,"读懂学生"对教学而言很重要。例如:《谢谢你们,我的父母》笔者做了课前小调查:针对与父母沟通的问题,在收上来的100份问卷中我发现现在许多孩子总认为与父母之间有着不可逾越的代沟。基于这样的实际情况,第二课时重在关心父母,主动与父母沟通,做到平等相待。教材只是提供给我们一个例子,我们应该从学生的角度出发,通过小调查、谈话等形式,读懂了学生,这样的教学才会有针对性,有实效性。

2.嫁与春风不用媒――立足生活,找探点

"生活是教育的源泉","活动是课堂的火花"。我们要嫁着这一"生活"的春风,寻找贴近生活的资源;我们要嫁着"活动"的春风来活跃课堂,完成养成教育,真正使我们的课堂变得有效。

2.1 立足生活找资源。儿童的现实生活对其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发展具有特殊的价值,是取之不竭的教学资源宝库。教师要立足生活,从实际出发,捕捉儿童的生活中有价值的问题,创造一个对话、开放的品德课堂。

2.1.1 立足生活 提炼生活素材。品德课为我们提供的只是一个范例,教师围绕教学目标树立正确的教材观,大胆调整教学内容,科学取舍,提炼出"源于生活、高于生活、指导生活"的教学材料,引导学生把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的鲜活内容带进课堂,这样教学目标的贯彻才有效。执教《节日大观》的教学内容是通过了解各国各地的不同节日,感受到世界之大,以及各国的风俗与民情。笔者就以春节为切入口,了解春节,然后再认识中国其他的传统节日,并拓展到国外的传统节日,从而实现"大观"这一目标。通过教学实践的情况来看,课堂充满了活力和喜庆的气氛,而且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正是因为笔者在尊重教材的基础上,又超越教材。

2.1.2 立足生活,捕捉对话效应。在品德课堂中,教师就应该从儿童的生活中捕捉有价值的问题,这一问"是长进的桥梁 ,是触发的引信,是觉悟的契机。"能贴近学生生活的对话产生对话效应,使学生能够主动地、积极地参与,达成理想的高效体验。

如:在执教二下《家乡的变化》研究交通的变化时,针对学生对几路公交车的熟悉情况。笔者设计了这样的一个问题:你做过哪一路公交车?到了哪里?一个贴近学生生活的问题,引发了一段精彩的课堂对话。通过对话,能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中,他们有话可说,自然也就乐在其中。真正实现"以生为本"的有效课堂。2.2 构建活动找探点。活动是品德课程的显著特点。优化学生的学习方式,引领学生寻找"探点" ,还需要教师创设适宜的教学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会交往与合作,学会自己去体验去探索,这样的课堂也才真正扎实有效。

2.2.1 用活动引导,学会交往、合作。品德与社会教学中的活动有个体活动,但更多的是群体活动,在活动中,大家必须相互协作,学生之间的互帮互学,有利于协作能力、合作精神的培养。 如:执教《我国的行政区》时,创设"拼图热身赛"的游戏。随着游戏进行,学生们能分工进行,并在规定的时间里完成拼版,还在合作中进行经验的交流。学生不仅在玩,也在进行合作体验。游戏活动围绕目标进行,贴切有效。

2.2.2 用活动促进,学会体验、探究。学生作为一个个生命个体参与学习,主动学习,这个过程应该是展现生命价值的过程。学生的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是在各种活动中通过自身与外界的相互作用来实现的。如:《我国的行政区》创设观察拼版谈发现的活动,通过活动学生亲自体验,切实观察着、发现着。在探究活动中,他们很有成功感,感受到自己的价值。

篇4

关键词:梳理与探究;任务驱动;引导;案例

一、 “梳理与探究”版块的整理及分类

人教版教材共设计了15个专题,每册安排3个专题。“梳理与探究”板块教学研究从内容上说分作三大类,第一是知识类,第二是能力评价及运用类,第三是鉴赏类。

(1)知识类:优美的汉字、新词新语与流行文化、成语――中华文化的微缩景观、修辞无处不在、文言词语和句式 、古代文化常识:(2)能力评价及运用:奇妙的对联、姓氏源流与文化寻根、交际中的语言运用、逻辑和语文学习 、有趣的语言翻译;(3)鉴赏类:文学作品的个性化解读、走近文学大师、 影视文化;对于高中语文梳理探究教学板块主要采用的教学模式是“任务驱动――收集梳理――合作探究――成果展示――碰撞创新――整合提升”。什么是任务驱动?那么对每一类专题如何指导?采用什么样的任务驱动方式呢?

任务驱动教学法――是一种建立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基础上的教学法,它将以往以传授知识为主的传统教学理念,转变为以解决问题、完成任务为主的多维互动式的教学理念;将再现式教学转变为探究式学习。

任务驱动式的活动课不仅有助于营造学生学习的良好氛围,调动学生自助学习的积极性,而且有助于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和合作精神。在活动教学中为了实现任务驱动式的教学目标,出来要遵循自主合作、策略评价的原则以外,还要落实到每类主题常用的驱动方式。

任务驱动教学法基本环节:

创设情境――确定问题(任务)――自主学习、协作学习――效果评价

二、知识类的任务驱动方式

知识类包括――优美的汉字、新词新语与流行文化、成语――中华文化的微缩景观、修辞无处不在、姓氏源流与文化寻根、文言词语和句式、古代文化常识。

案例1:“姓氏源流与文化寻根”教学任务驱动

教学流程图:

姓氏的起源与相关知识的积累――学生课下调查自己的姓氏来源――探究思考姓氏寻根的热潮(撰写小论文)――汇报总结

任务驱动一:课前积累

1.关于姓氏的起源与相关知识的积累;阅读《百家姓》。2.学生自己查字典,了解自己姓名所用汉字的意思。3.了解本姓氏的起源与杰出人物。

任务驱动二:课堂展示

按姓氏将班级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要求每个小组查找本组姓氏的历史名人以及本姓氏的由来。初步总结姓氏的不同来源。从文化寻根的角度做些探究。

任务驱动三:课后提升

1.最近,社会流传一股姓氏寻根的热潮,如何看待这样的现象?2.用一幅对联或两个成语评价自己的名字。3.收集你整个家族自豪的人,尝试为其中一位写个小传。300字左右。

对于知识类的梳理探究活动,主要采用问题式的指导方法,理清思路,指明方向,自主积累。如成语的来源、成语的运用、成语的结构、成语误用示例、成语文化、外国成语等等。这样学生就有了积累的方向。

三、能力类的任务驱动方式

能力评价及运用――奇妙的对联、交际中的语言运用、逻辑和语文学习 、有趣的语言翻译。

案例1:“奇妙的对联”任务驱动

社会调查示意图:

调查目的――调查方法――调查内容――春节文化调查方向――社会实践活动总结全高中部进行汇报

对于能力类的梳理探究活动,主要采用实地调查式的指导方法。格物致知,操作能力就在调查中得以实现。在生活中积累语文知识,又将语文知识运用到生活中去。

四、鉴赏类的任务驱动方式

鉴赏类――文学作品的个性化解读、走近文学大师、 影视文化。

案例:“走近文学大师”任务驱动

教学流程图:

析内容――提出问题,挖掘任务;探原因――分析问题,分解任务;寻方法――解决问题,完成任务。

任务驱动:

1.给出书目,学生先读完,评价书中的内容、语言以及作者传达的价值观。2.以某一话题为线索,作品详解。3.观点提炼,知识迁移。学生通过讨论,对比阅读,写出小论文或读后感。

如:文化观

阅读书目《论语》、《中华文化精神》、《麦当劳中的中国文化表达》、《足下的文化与野草之美》、《我们头上的灿烂星空》、《文化苦旅》、《孝经的礼运》……

学生阅读其中部分书籍,可谈全球文化,可谈中西文化的对比。对于鉴赏类任务驱动,主要是展示探究路径,确定探究任务,对比阅读梳理观点的方式。这样共10个课题,将阅读与高中生应该树立的观念融合,既解读文学作品,也将不同作品进行比较。

总之,梳理与探究活动课运用了任务驱动之后,学生明确了探究的方向,找到了探究的路径,明确的学习的方法。这也是教育者唯一要做的事,就是维护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发挥教师的指导性吧!

参考文献:

著作类:

[1]孙春成著.语文研究性学习:学与教的融合策略[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7月第一版.

[2]顾黄初,顾振彪.语文课程与语文教材[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

论文类:

篇5

【关键词】小学生 英语思维能力 培养策略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修订版课标”)指出,“英语课程承担着培养学生基本英语素养和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的任务。”反思现实的英语教学,教师常常因忽视课本隐性知识、忽视非智力因素、缺乏生本意识等影响了对学生的英语思维能力的培养。“语言既是交流的工具,也是思维的工具。”思维与学习英语的效果有直接关系,学生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主要通过思维掌握语言的本质,从而增强语感,达到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目的。那么,如何在英语课上培养小学生的英语思维能力呢?

一、头脑风暴——活跃思维的热身操

头脑风暴法(Brainstorming)是一种激发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方法,就是让参与者思维互补、相互激发、敞开思路,在相互碰撞中激起脑海的创造性“风暴”。教学中通常是围绕一个特定的话题进行风暴游戏。以《牛津小学英语》(译林版,下同)6A Unit 6 Holidays为例,笔者先用视频及图片资料把世界各国的主要节日(如春节、中秋节、圣诞节、感恩节、万圣节、复活节等)的庆祝情景呈现给学生,引导学生通过头脑风暴说出这些节日的名称和庆祝方式等。学生相互启迪,畅所欲言,活跃的思维拓宽了学生的想象和思考的空间。五花八门的答案,奇异的想象,成了头脑风暴后的产物。

二、编谜猜谜——开启思维的金钥匙

谜语是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在用英语来描述人物特征时,笔者常以谜语为范例,如:He is a little fat.His hair is black.And he likes singing,he sings very well.He is Korean,but he is a super star in the world.His Gangnam Style is very popular.Who is he?学生很容易猜出这是韩国歌手PSY(鸟叔)。随后他们兴致勃勃地开始模仿编写谜语:

(1)She is a good student in our class.She loves reading and she studies hard.She can dance and sing.She is small.Ah,we all call her“sheep”.Who is she?

(2)He is not a girl. He is not fat and not thin. He likes playing computer games very much and he is a car fan. He is a good football player. I think he is a good boy. Who is he?

谜语编猜活动还能延伸到课堂之外的学习和生活中。动物、节日、城市等众多类别的英语谜语既涉及英语知识又有很高的思维含量,学生在谜语猜编中提高了英语思维能力,增添了英语学习的无穷乐趣。

三、思维导图——架构思维的新空间

思维导图作为一种新的思维模式,可以把一长串枯燥的信息变成彩色的、容易记忆的、有合理布局的画面。在教学6B Unit 5 The seasons时,笔者和学生在交流中形成了树形思维导图:

该图将中心词“The seasons”置于粗大的树干中,知识点“What’s the weather like in...?It’s...People can...”犹如肥沃的土壤。“How many seasons...?”顺理成章带出了spring、summer、autumn、winter,化作了四簇树叶。随后学生在与笔者交流各季节的过程中理解和运用了rainy、warm、hot、cool、sunny、windy等词,这些气候单词又像树叶融入了季节的叶丛之中。其后,师问“What can you do in winter?”时,make snowman、snowball等词汇也能源源不断地增加“叶片”。复杂的语篇内容在学生的组织整理中转换成思维导图的形式,变得一目了然。

四、学会质疑——激活思维的原动力

课堂提问是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包含了教师的“善问”和学生的“会问”。训练学生学会质疑,使其“会问”,进入“问”与“学”的良性循环状态,促进学生思维能力与英语学习能力同步发展。例如,在教学5B Unit 3 Hobbies 时,学生看图读课文后,根据对话内容尝试自己提问题。What’s Mike’s hobby?Does Ben like collecting English stamps?Does Yang Ling like growing flowers?What’s Yang Ling’s hobby?Can Yang Ling make pretty dresses for dolls?...不断的质疑激活了学生思维的原动力,有价值、有思考性的问题随之诞生,学生的好问、多问、深问的思维品质逐渐形成。

五、尝试写作——拓展思维的大空间

根据关键词提示来进行改写、扩写等英语写作尝试,能培养学生在阅读理解基础上的创造性思维能力,这是很好的英语语言输出方式,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在6B Unit 4 The seasons的教学中,笔者让学生学完语篇后围绕本课主题season,以“My favorite season”为题,展开想象,拓展思维,进行写作训练。同时把要求定为“只要能扩写出四句话就OK,写出七八句话为Good,能写得更多就Wonderful”。这样的教学设计,可谓“一石激起千层浪”,小组学习的优越性可以更大程度地发挥,学生能从同学的发言中得到启发,点燃思维的火花。学生通过在小组里热烈的讨论,积极的发言,思维空间得到了拓展,体现出较强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激活学生思维的途径是多元的,教师通过深入课本、关注生本,巧妙设计教学,激活学生的思维,实现内在的、深层次的思维活动目标,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将得到提高。

【参考文献】

[1]何忠花.新课程理念下培养学生英语思维能力的方法[J].中小学外语教学,2008(2).

[2]张明时.在英语教学中培养创新性思维能力[J].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2000(4).

篇6

关键词: 生活 教学资源 初中思想品德课

生活是处在主体间的人与环境相互作用、满足需要、创造意义的过程。每个人都生活在一定的生活环境中,与人、物发生着这样或那样的关系,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感受和体验,初中生亦不例外。新课标(2011版)是如此描述思想品德课的课程性质的:“思想品德课程是以初中学生生活为基础、以引导和促进初中学生思想品德发展为根本目的的综合性课程。”我们必须在充分考虑学生认知水平和身心发展特点的基础上,把理论知识与学生生活实际有机结合,将教学内容和学生已有经验相联结,从学生的真实生活世界中选取有一定综合性、实践性、现实性的问题和现象,使教学内容更具广泛性、丰富性、生活性。

一、寻学生生活,彰显生活体验,使思品教学“活学活用”。

新课标(2011版)的“课程理念”提出:“以初中学生逐步扩展的生活为课程基础。”“课程设计思路”提出:“初中学生逐步扩展的生活,尤其是处在青春期的初中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是思想品德课程设计的基础,课程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直面他们成长中遇到的问题,满足他们的发展需要。”可见新课标十分重视初中生的生活体验,重视引导初中生在鲜活的生活中体验、感悟、内化教学内容,从而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习惯。这就要求教师注意将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与教学内容结合起来,将学生课堂学习的间接经验与现实生活的直接经验结合起来,将课堂学习与生活实践结合起来,建构学生感兴趣的生活课堂。

例如,在九年级《依法享有财产权》教学中,我就紧密结合学生的生活设计了一个教学片段:

师:同学们每天都在学校上课,相信大家最盼望的就是放假了。那么,一年中这么多法定假日,你最喜欢过哪个节日呢?

生:(众说纷纭)过年、中秋……

师:老师大概统计了一下,喜欢过年的同学占了绝大部分,你们为什么喜欢这个节日呢?

生:可以跟爸爸妈妈团圆。

生:可以吃好吃的。

生:可以拿到很多压岁钱……(学生积极发言回答)

师:很好,大家喜欢过年的理由也是老师喜欢的理由,那么问大家一个问题:今年过年,你拿到了多少压岁钱啊?

(生踊跃发言)

师:老师现在假设你今年春节收到了长辈们给的1000元压岁钱,你会如何使用这些钱呢?

(生积极参与发言,说出多种用途)

师:刚才大家说出了很多对压岁钱用途的打算及分配,看来大家都挺有想法的,有些同学很有理财头脑。其实,大家在做出选择的时候,你们已经在对这笔属于自己的1000元压岁钱行使了财产所有权。

师:有同学说我要拿这笔钱买书,这是对财产行使了使用权;有同学说要把这笔钱存起来,这是对财产行使了占有权;有同学说要把钱存在银行可以挣点利息,这是对财产行使了收益权;有同学说要把钱捐献给贫困山区的孩子,这是对财产行使了处分权。

财产所有权是一个抽象的法律概念,对于不具备法律素养的初中生来说接受起来比较困难。于是我从学生身边很熟悉的“压岁钱”这一生活经历入手,引出存银行、买书、捐款等常见的生活素材,通过一系列的问题启发,在学生的踊跃参与下帮助学生理解这一枯燥的法律概念。

二、寻时事热点,凸显兴趣爱好,使思品知识“死去活来”。

学生的生活不仅局限于家庭和学校,社会是学生生活更广阔的天地,社会生活中蕴含一个个鲜活的素材。我们的教材不乏社会事件,不乏生活实例,但还是难以赶上社会时事的瞬息万变。教师应结合教材内容,针对学生感兴趣但又存在迷惑的社会现实设计教学,引导学生认真分析、努力思考、热烈讨论,这不仅是贯彻理论联系实际原则的必然要求,还是引发学生思想共鸣和师生“思维共振”的重要途径。

例如,在九年级《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一课的教学中,我结合当时的社会热点“问题”及2012年奥运会进行教学设计。

师:我们从热爱祖国的角度来分析为什么要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

师:请大家观看这组图片,并谈谈你的观后感!(PPT播放一组奥运健儿在伦敦奥运会上夺冠的瞬间,并配以国歌)

生1:我记得我看了直播,我当时很激动!现在还有点激动!(我观察到学生的表情都是喜悦的)

生2:升国旗时,我的眼泪都要掉出来了!

生3:很兴奋,很HIGH……

师:虽然奥运会已经过去几个月了,可是我觉得大家心中还是那么激动、高兴、兴奋,我也跟大家有一样的感受。

师:接下来请大家再观看一组图片,并谈谈你的观后感!(PPT播放一组和昆山人民自发的保钓游行的图片,并配以革命歌曲)

生1:游行我昨天在街上看到了,日本是在侵略!

生2:这真让人愤慨!

生3:是中国的!

师:看来大家都非常气愤,祖国的领土怎容他人随意处置!

师:那么我请问大家,为什么看了两组不同的图片你们的感受一个是高兴、激动,一个是气愤、恼怒,截然相反呢?

生:民族、国家的命运直接影响我们的情感!

师:非常好!所以我们必须要增强民族文化感,大声地告诉世界:我是中国人,我骄傲,我自豪!

针对学生了解的社会时事,与书本知识相结合,对学生情感产生冲击,展示思想品德课理论联系实际的特色,我们的教学资源应来源于不断发展的生动的社会现实。

三、寻乡土资源,体现真情实感,使思品课堂“神气活现”。

伴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以及现代化科技社会的形成,我们的生活空间逐渐被人为的科技成果及产品所包围,人类对自然资源的需求变为高端技术人员的实验资源,乡土资源慢慢退出我们的生活和视野。新课标(2011版)在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建议中提到:“结合当地和学校实际情况,重视对本土资源尤其是农村乡土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发挥本土资源的优势和独特价值。”学生最为熟悉的社会环境就是自己的家乡。在教学中利用乡土知识,必然会引起学生浓厚的兴趣和学习愿望,大大提高学习时的注意力和主动性。

首先,教师要立足教材内容,对乡土资源进行一番调查分析,找出乡土资源与教材内容相符合的结合点,有机融入教学设计。我就九年级的思想品德教材的部分内容进行了乡土资源的调查,罗列了两者的结合点。

其次,教师在进行思想品德课教学设计时,要结合学生生活,开发利用通俗易懂的乡土资源,将课本知识生活化,既可以丰富教材,彰显地方特色,又有利于加深学生对课本知识的理解。苏州、昆山地区是吴文化的发祥地和集大成者,素有“上有天堂,下有苏杭”的美誉,这里传统文化丰富,历史底蕴深厚,风景如画,人杰地灵,都为我们的思想品德课提供了丰富的乡土资源,是我们实施生活化教学的丰富资源。

例如在九年级《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教学中,我充分利用开发乡土资源:让学生讲昆山话,感受方言的独特内涵;欣赏京剧、越剧、昆曲、评弹等的片段,感触古韵之美;播放北京故宫、兵马俑周庄、锦溪古镇的画面,使学生沉浸在曼妙的画面中;展示北京烤鸭、四川麻辣火锅、奥灶面的图片,学生垂涎在美味中……由此得出“中华文化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结论。课堂中弥漫着文化气息,渗透着乡土味道,学生不仅理解了课本知识,更感触到了中华文化、家乡文化的底蕴,激发了爱祖国、爱家乡的情感。

生活是丰富多彩的,生活是瞬息万变的,生活才是思想品德课源源不断的源头。当我们用心体味生活、观察生活时,就会发现生活里有着丰富的教学资源;当我们将这些丰富的生活资源用于课堂教学时,就会发现我们的思品课真得灵动了。

参考文献:

[1]马海红.初中思想品德课生活化教学的实践探索.2009.10.

篇7

关键词: 交互电子白板 教师角色 转变

交互电子白板的出现,对教学人员的课堂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结合交互电子白板和思想品德(思想政治)学科特点,教师应在教学观念和方法上有所改变,更大程度地体现电子白板的优势。

一、发挥学生主动体验的课堂教学设计

交互电子白板作为一种现代信息教学工具出现在课堂,最突出的特点在于激发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参与性,凸显情感的体验性。这作为教师优先考虑的问题,必然要求教师的课堂教学设计将体验给学生,让学生在课堂主动起来。下面我主要通过《世界文化之旅》的教学片断,介绍运用交互电子白板的简单操作功能发挥学生主动体验的积极性,实现“人机”的有效对话。

(一)从“冷漠的点击者”到“知识情感的媒介”。

多媒体课件呈现的形象化、便捷性。《世界文化之旅》开讲前用收集到的图片、视频,精心制作PPT讲义。而“使用PowerPoint讲义授课是一种‘点击+讲解’(Click-and-Speak)的教学行为”,教师与学生正面交流时间很有限,严格按照PPT呈现的内容按部就班演示,很容易错过学生思维的闪亮点,错失学生稍纵即逝的热情。如此一堂课下来,师生关系显得较为冷漠,老师在完成点击的同时,宣告一节课结束。交互电子白板通过白板操作系统、电子感应白板和感应笔(鼠标),以及内容丰富的学科教学资源库等软硬件设施实现了白板和计算机之间的双向交互通信与操作,教师在白板前就能进行计算机操作,不用再低头看着讲台上的显示屏,从而脱离电脑前的操作。教师和学生只要在白板上“指指点点”就能生动地展现整个教学过程,同时系统完整地将教学过程实录下来,供教师对教学过程的反思。这样能最大程度地满足互动教学的需求,促进教学形态由被动型向投入型转移。

(二)从“教师个人独立行为”的设计者到“师生群体协作,兼顾个性化”的发动机。

使用PowerPoint,将教学内容利用多媒体课件的文字图形、影像、动画、声音等展示给学生,能够调动学生多个感官参与学习,激发学习兴趣,优化教学过程。这个过程主要是教师个人的一种独立的预设行为,对学生生成的资源利用不足,师生的群体协作性差,无法将教学延伸至学生的个性化。交互式电子白板就可以弥补这个缺憾。如《世界文化之旅》使用视频《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导入,可以使用电子白板的标注功能对视频的内容在播放过程中进行标注,也可以在播放完毕后对内容进行标注。教师根据学生的现场反应进行选择,我选择后者,利用交互电子白板的标注功能,师生共同对视频内容进行重构,在电子白板上连线――相扑:亚洲的日本;击缶倒计时:中国;时装周、兰蔻:欧洲的法国;贝克汉姆:英国;百事可乐:北美洲的美国;足球:足球王国巴西……实现了师生群体协作,教师便是师生群体协作的发动机。

再如文化的丰富性和多样性,丰富多彩的节日,让学生各抒己见,运用交互电子白板的标注功能、书写功能,直接在王安石诗词《元日》界面上沿着学生的回答,对判断词“炮竹声、春风、新桃、旧符、元日、一岁除”进行标注,选择的笔粗细不同,在页面上进行书写标准。学生自由联想的节日各不相同,而使用新增页功能,在透明页上进行板书,并将这些标注和板书可以独立保留下来。在得出结论:各国各民族许多的传统节日,体现了文化在形式上具有多样性;对比春节的历史故事和圣诞节的来历,明白每个节日有自身丰富的内涵,体现文化具有丰富性时,运用交互电子白板做提示性的标注,起到突出功能。这样就克服了PowerPoint无法独立保留、改变幻灯片页数、书写不变、标注不方便的缺憾,克服了教师“牵”着学生走,力图让学生跟随,一部分学生努力跟随着教师呈现的信息,而一部分学生因跟不上而游离于课堂之外的问题,改变了课堂上以往看不到的生动和灵性,扭转了高度结构化、灌输式的教学令人窒息的局面。

(三)从“课堂的主导者”到“教育教学的主持人、投资人”,从“信息的传播者”到“意义建构的协助者”。

在教学活动中教师的新角色首先表现为:由教育、教学的主导者转化为教育、教学的主持人和投资人,即教师由一个教的“主导”转化为一个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学习资源的供给者。

对待文化差异的正确态度,要结合政治学科的时政热点特色,引导学生围绕“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到闭幕式”的三个问题:请大家谈谈从北京奥运会的开幕式到闭幕式,你印象最深刻的是什么?它是怎样体现文化多元和谐的?外国人又是怎样评价中国的奥运会的?这个环节通过学生的畅所欲言――篮球赛:科比说中国队很顽强;110米跨栏:八位选手用行动践行“友谊第一,比赛第二”的奥林匹克运动精神;英国对自己的八分钟不满意而认为中国的奥运很好等――导出对待文化差异的正确态度:要沟通,不要排斥。这些资源是学生现场生成的,交互电子白板提供了一个记录的平台,将学生生成资源记录下来。

由于信息的开放性和信息处理的民主性,学生不再被当作被动接受的客体,他们可以也必须更多地利用探索法、发现法去建构知识的意义。教师要在教学实践中,给学生创设各式各样的学习情境,让学生有意识地使用广泛的信息资源,起到教师“投资人”的作用。信息时代,学生的角色更倾向于意义的主动建构者。教师的角色当然也必须随之由“信息的传播者”向“意义建构的协助者”转变。

二、构建学习网络:以教学为主的相关材料收集

交互电子白板作为WEB2.0技术环境的产物,自身所带的学科资源库存在天生的缺陷,教师必须有针对性地对教学资源、素材进行充实与分类,如“各国竖小指的不同涵义”和小幽默“处处都漂亮”为学生学习“不同的文化要相互沟通”提供良好的支持。教学资源的收集不能是简单的罗列,要根据教学内容进行分类:文化的丰富多彩和差异设置“环游世界,说节日”、“环游世界,找标志”两个环节,对待文化差异的态度设置“环游世界,学沟通”。如有可能,最好提供搜索功能,为学生增加知识面、自主学习提供帮助。

三、“分叉点”背后不容忽视的差异

交互电子白板对生成资源的记录,可以在日后的常规教学中(教学班的持续学习、其他班级的教学、不同年级的后续教学等)持续使用,关键在于老师如何处理这些生成资源。

我在处理“你印象最深刻的内容”时,学生直接回答了“处处都漂亮的小幽默”。我一听,学生的回答与我的预设相差十万八千里,我很着急,强行将学生的思路拉回课本的观点:这则小幽默反映了我们所学习的哪个知识点?(中西文化存在差异,不同文化应相互沟通)

课后我的第一感觉是:如果当时我是先肯定学生的回答,然后重新强调一次问题:这节课,你印象最深刻的内容是什么?这样的提问技巧应能让学生有效地从兴趣点回归到知识点。后来,在同年级的其他班级展示这位同学的思考时,我发现教师应用交互电子白板进行教学,课堂上有更多的时间注意学生的兴趣点,捕抓这不是改善提问技巧的问题,而是教师与学生认识水平不处于同一层次。

篇8

一、历史教学中挖掘传统节日中蕴含的知识

【案例1】春节文化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它包含着深刻的蕴意,在传承中可以让学生懂得重亲情、重人伦、重礼仪、重和谐的精神和文化特征。春节贴春联、帖门神、放爆竹是一种民间文化,不仅可以给人们带来欢愉,并有期盼吉祥祝福之意。

问题:

1.对联即楹联,它以工整、对偶、简洁、精巧的文字描绘时代背景,抒发美好愿望,是我国特有的文学形式。学生对对联并不陌生,因为生活中经常可以看到。可以通过读对联活动,增长学生的知识。

2.中国民间的除夕夜大多以哔哔叭叭的爆竹声辞旧迎新。为什么放鞭炮?它包含有哪些知识?如“辞旧”的关门放爆竹有什么寓义?“开门爆竹”又有什么含义?正月初一至初五为什么一直放,而过了初五,初六就停止放爆竹,这是为什么?亚运会里的焰火里含有许多中国的传统文化元素,你能举出一两个例子吗?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案例2】每年端午节来临,不论城乡,家家准备着粽子、雄黄酒、端午草和菖蒲等。划龙舟既是一种有纪念性的活动,又是一种体育活动,现在国内还专门有划龙舟比赛项目。它有着深刻的寓义。

问题:

1.煮粽子、蛋时为什么要加车前草、猪牙草、戚戚草、艾叶和当年的新麦穗,有的地方还用煮蛋的汤水来洗澡,这是什么原因?

2.端午节喝雄黄酒、门窗上挂上菖蒲,这有什么科学道理?

3.请简述划龙舟的含义。

【案例3】“拦街福”流行于浙江温州等地。据清乾隆《永嘉县志》记载,此俗在清初盛行。拦街福举行之日,通衢设红楼,扎花门,张布幔,悬灯结彩,气氛热烈。街头还上演戏曲、弹词、木偶,以及滚龙、踏高跷、猜灯谜和各种文娱活动,同时家家设祭台、摆盆景、陈花卉,称作“花祭”。店铺以减价招来顾客,各方游客云集。温州城内每年农历二月初一从康乐坊开始,至三月十五日五马街止,主要街道依次举行祈福活动,为温州地方性民间传统节日。

问题:

过去的“拦街福”活动与现在的“拦街福”活动形式不同。现在的活动丰富多了,除了保留传统的项目外,增加了小吃、儿童玩具、餐馆名菜推介、书籍、木偶类的工艺品等。那么,“拦街福”“变味”利弊如何?请说出理由。

通过对传统节日的深层次了解,使学生对各个节日的寓意有了深层次的认识,剔除其中的消极意义,弘扬积极的民族文化,在继承优良传统的基础上,使其文化艺术功能得以传承。

二、历史教学中渗透传统节日文化的现代价值

1.促使民间文化的回归

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并不是把社会生活中的全部内容和细节都传递和教授给学生,而是把其中精华的、有价值的进行传授,以满足学生生活的需要。一切民间文化的演变都是嵌入在特定的时空框架之中。这种演变既包括原生地随着政治经济关系和其他社会结构因素历时性变迁导致的变化,也包含着共时性传播至异地后受当地状况制约而发生的“本土化”衍生。而民间文化各地的习俗也会因地域不同而不同。教师要把这些知识设计成问题,使学生学习兴趣高涨。教学的真正目的就是架起书本世界与现实生活世界之间的桥梁,把生活世界的教育资源与书本世界融通。只有这样,学生才能意识到自己学习的价值,才会产生学习的动力。

2.促进优秀文化的传承

保护民间文化,首先要有一个民间文化的生存环境。如少数民族地区的学生,既要学习汉语,又要学习本民族的语言。现在许多城市的孩子平时与家长交流都用普通话,长大之后,有的听得懂当地的方言,但不会说。于是,有些地区的政府部门为了保护这些方言文化的传承,利用广播、电视专门设置栏目和频道,用方言播放节目,既照顾当地老年人看不懂、听不懂普通话之苦,又能影响年少孩子学习当地方言。就连外来人员在本地区工作也能通过媒体学习方言。作为学校的教师,应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学习这些优秀文化,使之得以传承和发展。中国民间艺术历史悠久、绚丽多彩,是民族文化百花园中的一支奇葩,是华夏子孙长期的劳动生产、生活方式、精神追求的智慧结晶。在教学中能很好地掌握和运用民间实例,灵活地根据教材的实际内容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准确地找到与学生契合的兴趣点,更好地根据本土学生的心理特点进行教学,以促进民族文化的传承。

3.对乡土文化活动的创新

现代化过程是一个科学化、理性化的过程。民间文化是历史文化,它是各族人民在长期生活实践中创造的文化,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是维系中华民族共同精神生活和情感归属的纽带,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基础和源泉。在上个世纪70年代,我国电视还没有普及,电影业发展也滞后,只是家家通广播。于是乡村的鼓词、南戏成了当地人们的精神食粮;随着大众传媒快速发展,影视业的普及,作为温州地区的鼓词、南戏一度走向低谷。要使该活动有一定的生命力、影响力,就要在保留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增添人们喜欢的内容。所以,大多地区在保护和传承民间文化时,选择了“先继承、后创新”的路子。社会经济繁荣,文化交流频繁,多向互补的多种文化的交融汇合,使传统文化显得更具有生命力。历史的变迁,需要教师通过课堂活动来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批判继承、反思和创新。笔者去年在南京外国语学校听了一堂《侵略与反抗――话剧〈茶馆〉》,先用一组图片(外来船舰、吸大烟者、中国港口的沦陷),配以低沉的音乐来营造出一种教学氛围。学生自编自演,不仅把握住历史事件和文化知识,可贵的是将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听转换为一种崭新的曲艺课。于是作为中国传统的话剧文化在学生心中扎根,同样,温州的地方戏、鼓词是本地节日不可或缺的节目。如果在教学中,也把温州鼓词的琴、快板拿过来在课堂中传授,一定会增强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4.注重节日文化的提升

人类历史是“自然历史过程”和“自觉活动过程”的统一。任何事物都处在普遍联系之中,而联系就是事物间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和相互制约。如果没有一事物对他事物的影响、作用和制约,也就不存在事物间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和相互制约。要教给学生有生命的历史,用什么去对学生进行有效的精神培育呢?僵化的历史与抽象的泛泛空谈并不能解决任何问题,所以,关键是作为教师自己首先要拥有一个丰富的、健全的精神世界和精神品格。在课堂教学中,学生的理性生活、道德生活和审美生活是相互促进、相互渗透的。因此,课堂教学中必须关照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以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培育学生的批判精神。美育是人类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因此,美育要创设一定的文化情境,增加文化含量。如拦街福里的猜谜语、成语接龙都是品位较高的项目,学生通过体验,加深对文化和历史的认识,树立正确的文化价值观,感悟人民群众的聪明智慧。因此,教师在教学设计中既要注重本土文化资料的收集与积累,也可以安排一些探究性的项目放手让学生在探究中学知识,在收集的审美体验过程中,参与文化的传承,共享人类社会的文化资源。只有这样,才能够培养学生对优秀民间文化的认同感,进而培养热爱乡土文化的情怀。

5.包容教育的民间文化表达

历史教育的目标,是通过有目的的“教”与“学”的活动,建构对社会中的人与环境间的相互作用的一般认识,以有助于学生的社会性和人格发展,并最终有助于学生的成长。新的中学历史课程标准要求,历史课程应该坚持时代性,培养全球视野,密切与现实生活和社会发展的联系,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全面体现历史教学的本质要求。历史教育是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优秀的史学遗产,有益于人生修养,其中所蕴含的众多杰出人物的人格魅力、人生智慧与人生经验,有利于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和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充分利用好、开发好当地有效资源,对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有一定意义。上海世博会引来众多的游客来参观,就是100多个国家不同文化的吸引。由此可见,文化的影响力不逊于科技。历史是一部丰富的人生教科书,历史教育是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有利于人们形成健全的人格和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世界因多元而丰富,因多元而有生机,历史教育自然因其文化的多样性而丰富美丽。教师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就要想方设法营造环境,让学生从历史演变中汲取知识和智慧,在历史学习中吸取经验,在历史的传承中培养爱国主义情感,在对历史的尊敬中培养社会责任感,在对历史的感悟中区分是非善恶。

传承本土文化是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的特色之一,它有利于消除教育与生活、学校与社会、知识与实践之间的隔阂与对立,帮助学生理解知识丰富的多样化,形成高尚的个性品质;有利于在共享人类社会的文化资源的同时,拓宽学生的审美视野,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形成健康的审美情趣,让学生在节日文化的传承中,了解祖国、了解家乡,进而增强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情感。

参考文献

[1] 王攀峰.走向生活世界的课堂教学.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6.

[2] 谯伟.论中学历史教育的时代性和全球意识.教学与管理,2007(9).

篇9

一、读后活动设计忽视了学生间的差异

读后活动的设计要照顾不同学生的实际水平,让每位同学都有所参与、有所获得,但是很多教师在设计读后活动时偏向于应试的阅读能力而忽略了学生语言综合能力的提高,而且没有照顾学生之间的差异,不利于学生的发展。

【案例一】

《新标准》二年级上册M6 What do you do on Sundays?

教师设计的问题如下:

1.如果进球了,我们该怎么说?

2.Where do you have Class?

A. At school. B. At the cinema.

3.如果想邀请别人一起踢足球,该怎么说?

A. Let’s play football. B. I play football.

教师设计的读后活动以练习的形式考察了学生是否理解语篇内容,由于这是一节低年级的英语课,这样的读后活动没有激发学生的兴趣,学生的听、说能力也没有得到提升。

【解决策略】

T:Let’s relax. Let’s play a game. I have a football here. Let’s say “goal” together. If you answer it correctly,you can get some stars.

1.如果进球了,我们该怎么说?

2.Where do you have Class?

A. At school. B. At the cinema.

3.如果想邀请别人一起踢足球,该怎么说?

A. Let’s play football. B. I play football.、

教师增加了两个问题:

4.What do you do on Sundays?

5.Please make a new dialogue. You can use the sentence on the blackboard.

这样以游戏的形式进行读后活动符合低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并且让学有余力的学生可以根据课文内容编写对话,培养其听、说、读和再编课文的能力。并通过拓展,了解语篇文化,实现语言从输入到输出的过程,学生在游戏的同时也对文本有了一定的理解和拓展。

【案例二】

《g林》四年级上册U8 My dolls讲述故事为 :学生介绍自己的玩具,使用句型:I have... Her... His ...I like it very much . 这些句型都是本课的重点句型,教师设计了让学生操练句型的读后活动,给予学生一些图片,让学生根据图片去描述。

本节课中,学生其实已经掌握了一些读与说的能力,设计这样单一的机械练习很枯燥,学生的参与度也不高,而且在试教的过程中发现学生对本课的重点难点句型His...Her...掌握得不好。

【解决策略】

教师在第二次执教时,设计了一个跳蚤市场的读后活动,让学生争做小小销售员,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介绍自己的玩具,可以用一句话,也可以用多句话,最终选出最佳销售员。这样的场景设计是学生们喜闻乐见的,同时也让每位学生都有话可说,都能参与课堂。

二、读后活动设计忽视了以生为本

读后活动主要有两个目的:一是根据读后内容进行各种思维活动,鼓励学生将所阅读的内容和自己的经历、知识、兴趣和观点联系起来;二是学习语言和知识,并将阅读技能和其他语言技能进行整合,对学生进行综合语言能力训练。教师要精心设计各种任务,使学生通过角色扮演、复述大意、采访活动、对话练习和小组讨论等形式内化语言。

【案例三】

《译林》三年级上册U7 Would you like a pie?

执教教师在设计读后活动时,仅仅让学生根据教师所给的各种物品进行单一的练习,其练习句型有:Would you like a...? How about...? Here you are. 等等。

读后活动的设计应该让学生加深对课文的理解,使学生有机会训练刚学的知识,而该执教教师认为完成了教学内容就算完成了教学任务,其实不然。知识的理解到掌握需要一个过程,仅仅像这位教师这样设计的一问一答的方式是没有效果的。

【解决策略】

T: Choose one shop to buy some for Helen. You can choose the sentence on the screen. You also can add new sentences.

学生补充:What color? How much? What would you like?

改进后的读后活动,执教教师给学生设计了两个场景,都是和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联系的,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而且,教师并没有完全放任学生而是让学生分成两组,这样既做到了全员参与,又体现了以生为本。

【案例四】

《新标准》M4 Goldilocks

T:Goldilocks is afraid.There are three bears in front of her.Can you make an ending to the story

教师让学生为这篇课文设计一个故事结局来作为这节课的读后活动,学生很想参与设计结尾,但由于学生之间的差异较大,所以除了极少数的学生能参与外,大多数学生无法参与,这样的设计很显然没有照顾到班级里的大部分学生。

【解决策略】

在改进后的教学中,该执教教师给予学生一定的提示,让学生给文本设计两个结尾,一个是Happy ending,另外一个是Sad ending。并且给学生提供给一些句型,这样的改进使班级里大多数学生有话可说。作为一个阅读课教学的设计,这是在文本基础上进行的拓展,而且教师关注了对文本内容的深入挖掘,提升了文本的人文内涵。

三、读后活动设计忽视真实有效的场景

笔者认为,在设计读后活动时,教师应尽可能地通过适当的形式引导学生参与,其设计的读后活动应该和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相连,要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点,让学生有兴趣参与,而且活动的设计应该真实有效且不脱离生活实际。有些教师设计的读后活动看似丰富,实则无效,学生的参与度也不高。

【案例五】

《译林》一年级下册 I can sing.

T: I have some letters. You can choose and say. What can you do ?

教师让学生选一选并且做出相应动作,比如: I can sing. I can dance…

教师的本意是让学生操练句型:I can …选择了选一选、说一说、演一演的方式,让学生扮演机器人。笔者认为,其实可以利用学生的真实情况,让学生按照自己的实际操练句型:I can…进而老师可以追问:Run,please. Sing, please. 这样的场景是真实的。教师应该把身边的事物和教学内容巧妙地联系起来,让学生所读的内容形成体系,从而更有效地实现教学目的。

【解决策略】

T: Look at this robot. It can do many things. What can you do?

然后让学生说说自己完后去找他的好朋友,问问他能做什么?并且在介绍完自己的喜好后让学生试着做一做。

T: Can you dance?

S: Yes, I can .

T: Dance , please.

学生开始在n堂上跳舞,大家都很开心的笑了。

这样改进后的教学设计并不是为了操练而操练,而是让学生在真实的场景中运用句型操练句型,学生在做的过程中自然理解了dance, sing等动词的含义。

【案例六】

《译林》6A Happy New Year.

Consolidation and practice

Please talk about your Chinese New Year like this: Before Chinese New Year, I’m going to...On Chinese New Year, I’m going to...On Chinese New Year’s Day, I’m going to... On 2nd day of Chinese New Year, I’m going to...

教师让学生说一说自己的Chinese New Year. 在听该执教教师授课后,我们发现还有改进的空间,可以模拟一个真实的春节景象。于是有了以下的改进:

【解决策略】

教师在备课过程中为每位回答出色的学生准备了红包,笔者本来以为这个红包就是一个奖励措施,但是改执教教师在读后活动中再次用到了这个独特的红包,让学生根据红包中的时间点去设计一个新的对话,这个对话以微信的形式展现。这样的场景是与教学目标匹配的,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有效的练习应是语言结构和语言功能的有机结合,教师在设计读后活动时应考虑如何将语言形式和语言意义有机结合起来。读后活动不仅是课后学习的延伸,还应该更好地服务于我们的课堂。此外,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对阅读语篇的过程进行反思,生成新的对话内容。教师在设计教学活动时,应该让每个环节都环环相扣,不能孤立地训练某一个方面,读后活动应该“创造性地设计贴近学生实际的教学活动,让学生通过思考、调查、讨论、交流和合作等方式,学习和使用英语,完成学习任务”。

参考文献

[1] 杨连瑞.英语教育学[M].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1995.

[2] 华国栋.差异教学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篇10

论文关键词:少数民族高层次人才培养;多元文化.意识;多元文化教育

北京邮电大学民族教育学院是教育部批准建立的全国高校民族预科教育基地,2006年起开始承担“少数民族高层次人才硕士研究生基础培训”的任务。三年多共有来自30多个少数民族的一千余名研究生走进了北京邮电大学民族教育学院的大门。通过一年时间的民族理论、文学欣赏、英语等基础课程培训,学生进入20余所京津地区重点高校接受正式研究生教育。

一、实施多元文化教育的重要性及意义

少数民族研究生是我国少数民族地区高层次人才,未来民族地区建设的骨干人才。将担负着维护国家统一、促进民族团结、振兴民族经济,弘扬民族文化、传承民族文明的历史重任。

少数民族硕士研究生培训班的多元文化背景为开展多元文化教育,实施创新教学提供了极好的条件和资源。在多民族学生聚集的课堂里,如何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教育学生抱着宽容的态度对待异域文化,学会汲取不同文化的精髓,塑造开放的民族心态;使学生通过英语学习加深对世界多元文化、多元意识的理解,同时学会利用英语这一媒介对外宣传本土文化,弘扬民族文化,这是非常值得思考和探索的问题。

二、研究设计

为了解少数民族学生的多元文化意识,开展多元文化教育,我们设计了以下问卷调查。

(一)研究问题

1.少数民族研究生如何看待本族文化、汉族文化和西方文化。

2.来自少数民族地区不同学生群体在跨文化意识方面的差异。

3.少数民族研究生对文化模块英语选修课的需求分析。

(二)研究对象

北京邮电大学民族教育学院2008级少数民族高层次人才硕士研究生培训班学生。

参加问卷的学生人数为337人,共收到有效答卷324份,其中263名学生分别来自26个少数民族,另外有来自民族地区的汉族学生61人。

(三)问卷调查内容与结果分析

1.来自少数民族地区的学生如何看待本族文化、汉文化和西方文化。

针对少数民族硕士研究生培训班多民族文化背景的特点,我们设计了以下五个问题。

(1)你是否愿意花时间和精力宣传本民族文化?

(2)你是否仍保持本民族的文化传统和生活习惯(如过本民族节日等)?

(3)你是否了解并接纳汉族的文化、传统节日和生活习惯(如过春节等)?

(4)你是否了解并愿意包容西方文化和传统节日(如过圣诞节等)?

(5)你是否同意“不同文化无优劣之分”的说法?学生根据个人情况选择选项(“是”或“否”)。收集完数据后,用SPSS13.0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

数据分析:

(1)来自少数民族地区的培训班学员大多数表现出较高的宣传民族文化(变量1—85.8见表1和包容异域文化的意愿(变量5—86.79/5见表1)而且汉族学生和少数民族学生在这两项中没有明显差异(见表2),但少数民族男生组和女生组之间却表现出明显的差异(见表3)。

(2)在保持本民族传统文化(变量2)、接纳汉文化(变量3)方面,少数民族学生大多数(68.4)仍保持着本民族的文化传统和生活习惯,同时相当大比例的少数民族学生(87.8)了解并接纳汉族文化和传统;生活在少数民族地区的汉族学生则大多数(93.4)仍保持汉族文化传统和生活习惯。说明作为我国主流文化的汉文化和各少数民族文化已很好地在民族地区融合、并存。

(3)对西方文化的了解和包容意识(变量4)方面,汉族学组(70.5)与少数民族学生组(46.8)之间有着极其显著的差异(见表2),而少数民族女生组比少数民族男生组在此项中更是高出30.5个百分点(见表3),差异极其显著。数据说明在对西方文化传统的了解和包容程度上,汉族学生明显高于少数民族学生,少数民族女生组明显高于少数民族男生组。

(4)少数民族文科学生和理科学生在多元文化意识方面没有表现出明显的差异(见表4)。

2.少数民族研究生对文化模块英语选修课的需求调查与分析。

问卷还设计了少数民族研究生培训班学生对文化模块英语选修课的需求调查。

问卷列出我们已经或计划开设的四门文化模块英语选修课程;问卷采用封闭式分级量表结构。在收集完所有数据后,使用SPSSforWindows13.0版进行数据分析。

请根据自身情况,标出你对开设下列文化模块英语选修课的赞同程度。

1一不赞同2一无所谓3一赞同4=非常赞同(请选1~4分值并打钩)

英美文化(1234)中国文化(1234)(注:以上课程均使用英语教材)

英语影视文化(1234)涉外礼仪(1234)

数据分析:

(1)学生对英美文化、影视文化及涉外礼仪三门课程表现出较高的兴趣和热情,三门课程的平均分值都超过了3分(见表5)。反观用英语讲授的“中国文化”课程,学生的认同度明显低于其他三门课程(M一2.5093)。这表明:英语课堂里的文化学习普遍被看成是对英语国家文化的输入和学习,而英语可以作为输出和传播中华民族文化的媒介,这一点却常常被忽视。

(2)汉族学生组四门课程的平均分都高于少数民族学生组,但方差分析表明两组没有明显差异(见表6)。

(3)全部四门课程中,少数民族女生组的平均分都高于少数民族男生组,其中“英美文化”和“影视文化”两门课程两组差异显著(见表7),女生对文化模块课程的热情普遍高于男生。

(4)全部四门课程中,文科组平均分都高于理工科组,“中国文化”和“影视文化”两门课程,两组差异显著(见表8),表明文科学生对文化模块选修课程的热情普遍高于理工科学生。

三、多民族文化背景下

英语课堂的多元文化教育方法初探探究如何引导少数民族学生处理好本土文化与异域文化的关系应成为外语教学中的一项重要研究内容。一方面,教师应引导学生本着开放、宽容态度对待异域文化;另一方面,要教育学生树立民族自豪感和责任感,树立利用英语这一国际通用语言对外宣传中华文化,传播民族文化的意识。英语课堂上应本着介绍、学习西方文化与宣传中华民族文化并重的原则,在英语教学中适当加入中国多民族文化的内容,为中西文化提供一个交流的平台。

我们在少数民族研究生班英语教学中组织了下列活动,以实践多元文化教育,收到了满意的效果,活动也得到各民族学生的热烈响应和积极配合。

(一)民族文化英语演讲法

每次上课利用十五分钟左右的时间由学生轮流做民族文化内容的英语演讲,并制作成PPT向同学们展示。内容主要涉及演讲者本民族、本地区的风土人情、文化传统等。

通过此类活动,来自不同民族的学生对我国各民族博大精深的优秀文化有了更全面、更深刻的认识、理解和尊重。逐渐学会以欣赏的眼光、开放的心态对待异域文化,在对本民族文化的自豪和认同与对异域文化的包容和欣赏上取得一种平衡。

对演讲者而言,演讲内容的准备和制作过程本身就是对本民族文化的一次再学习和再认识过程,也是树立传承和宣传民族优秀文化的意识和责任感的过程,学生制作出很多介绍各民族文化的优秀英语课件。

从英语学习的层面来说,学生接触到大量的、用来描述民族文化的英语词汇和表达方法,提高了实用英语语言表达能力,有效避免了在对外交流介绍民族文化时的“失语”现象。

(二)文化比较学习法

在英语教学中,遇到关于英语国家文化方面的内容时,我们常常引导学生将西方文化与中华民族文化进行对比,请各民族的学生介绍本民族文化,如传统节日、礼仪文化、餐饮文化、服饰文化、姓名文化等等。

通过教学实践我们体会到,文化比较法是多元文化教育中的一个重要而有效的手段。通过对比的方法关注民族地区文化、汉文化和英美文化之间的差异,有助于学生树立跨文化意识。

(三)案例分析法

为形象说明不同文化的特点和差异,我们经常列举一些现实生活中的事例让学生讨论,如:中国留学生、游客、商人等在英语国家按照中国人的传统习惯行事,如送礼、约会、谈判、用餐等等,结果发生一系列意想不到的事情。学生围绕这些事例用英语进行讨论,分析中国文化和英语文化中的异同。此类教学设计不仅可以使学生了解异国文化,在将来的涉外交往中避免因文化误解引起交际障碍,而且可以调动学生对文化内容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提高学生的英语交流和表达能力。

此外,我们还经常利用各种传媒工具,如电影、电视、报刊、互联网等向学生提供文化信息,将文化内容介绍给学生。

我院每年还定期举办不同少数民族文化节活动,旨在培养少数民族学生的多元文化意识,促进民族间的相互理解和文化交流。

四、结语

多元文化教育是国际化时代的一个基本的教育理念,是以尊重不同国家、不同地区、不同民族之间的文化差异为前提的,目标是培养人们树立汲取不同文化精华的意识,塑造开放的民族心态,形成一种了解、尊重多元文化的理念,促进异域文化的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