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制度建议范文
时间:2023-03-20 22:35:1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管理制度建议,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科学、高效的管理体系是任何行业、组织有效运行的核心和关键,为进一步提高我国旅游产业的核心竞争力、实现旅游业的长期可持续发展,创新、改革以及完善现有的、与时代社会发展不相适应的旅游管理制度迫在眉睫,一套科学管理制度对于旅游产业市场竞争力的提高意义重大。在旅游业高速发展的当下,更应加强对于旅游管理制度创新的重视,只有不断完善旅游管理制度,才能充分发挥旅游业在带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一、契约理论概述
在新制度经济学中,契约是核心研究问题。标准契约理论的理想契约类型,应当是内容清晰、可在任何状态下被证实且法律执行有效;但现阶段,受到法律制度不健全等多种因素的限制,现实契约与理想契约还存在一定差距,契约执行困难、实现难度大等问题仍广泛存在,因此,目前我国诸多契约的执行还依赖于抵押、声誉保障机制。
二、现阶段我国旅游管理制度存在的问题
(一)投入机制缺乏
由于投入机制的缺乏,我国旅游业发展初期,为了解决旅游设施不足等问题,政府习惯采用将民营企业引入旅游业的方式,该方式下,虽然在一定程度解决了旅游设施缺乏发的问题,但同时也带来了环境破坏严重、发展方式不可持续等新的问题。主要原因在于管理制度、监督条例的不完善,导致民营企业将利益最大化作为唯一发展目标;其次,民营企业自身管理知识、管理技术的落后,也导致旅游项目的建设与国家规定的相关标准不符合,旅游行业的进一步发展因此严重受阻。
(二)运行机制不合理
运行机制不合理,企业与政府职能不明确,企业化经营为主要特征,资源保护与创收是发展的主要目的。需要指出的是,由于企业与政府职能的不明确,在实际经营过程中,企业往往缺乏足够的市场竞争意识,市场观念意识十分薄弱;此外,对于一些国有企业,国有资产的特殊性也进一步模糊了旅游部门管理权和经营权的接线,权利混乱现象广泛存在。因此,企业在具体的运营过程中吗,往往需要同时扮演经营者和管理者双重角色,当面对利益时,旅游管理机构就很难公正的旅游管理任务。
(三)机构与职能不匹配
我国地大物博、旅游资源十分丰富,按照种类的不同,具体可将其分为风景、文物、文化资源等,根据不同的资源种类,旅游资源的管理又具体分属园林、建设、宗教、文物等部门。由于资源属性的差异,每一个不同的管理部门理应拥有自己独特的管理职能,但现阶段我国采用的仍是总体统筹规划的方式,这样的划分方式直接导致了部门职能的实现与总体的统筹规划不相符,严重阻碍了旅游业的进一步发展;此外,具有统筹规划只能的政府部门并不实际执行具体工作,因此其所指定的规范和计划往往与实际严重脱节。
三、以契约理论为依托的旅游管理制度创新建议
(一)转变发展理念
有关政府部分积极转变发展理念,将契约理论这一种新的公共部门治理研究途径引入到旅游管理制度之中,明白公共部门和私人部门之间无本质差别,增加竞争机制决定服务价格、服务质量的能力。其次,实现追求经济利益最大化到同时兼顾社会、文化教育、环境保护、国家形象等综合效益。最后,坚持保护与开发相结合,政府主导与市场干预相结合。
(二)转变政府职能
首先,重新开发定位职能。对旅游资源进行必要分类,对于老景区,实行经营权和管理权的分离,由政府保留管理权,经营权责分割给市场;对于新景区,政府应当同时保留经营权和管理权,以确保在政策优势下,新景区能够得到足够的资金投入,获得市场主体的长期有效投资,同时需要注意的是,新景区开展过程中,应当着眼未来,把握整体的生态利益,对于不适宜市场化运作的景点,应当放弃开发或开发辅助旅游项目;对于旅游业发达的地区,政府把握好市场的准入门槛;对于新兴旅游城市,政府加强景区规划工作以及协调、监督工作,避免片面追求速度而忽视质量的情况的发生。其次,重新定位经营职能,兼顾市场的维护以及利益主体的协调。处理好监管与宣传的关系、开发商与当地居民的关系,为旅游业的发展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最后,重新定位监管职能。从规划审批、监管问责入手,监管坚持在旅游资源不遭到破坏、欣赏价值可持续的原则;建立和健全独立、权威的协调机构,明确政府和开发部门之间的关系。
(三)市场调整和政府监管相结合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部门的监督和管理不是万能的,政府调控有时也会失灵。为此,在创新旅游管理制度时,应当做到市场调整和政府监管相结合;第一,公共产品以及公共服务的设计要符合市场发展需要,通过市场机制的反作用,保障旅游物品、服务的持续供给;第二,制定合理的公共政策,确保各阶层均能够享受公共产品与服务,以更好的维护旅游业的市场秩序。
结束语
综上所述,政府部门主导并发挥绝对作用的旅游管理模式对于我国旅游业的发展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但随着发展环境的不断变化,该管理模式的弊端也日益凸显。契约理论为依托的旅游管理制度创新,要求政府应当积极转变自身管理理念和管理职能,适当“放权”于市场,实现政府监管与市场调节的有机结合,这样才能更好的促进我国旅游业的进一步发展,充分发挥旅游业促进国民经济增长中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喻玲.谈契约理论为依托的旅游管理制度创新[J].商业时代,2013.
篇2
一、“拨改贷,制度和我国林业的特点是不相适应的
林业企业同其它一般性工业企业一样生产着有形的、可用货币形式表现的、用来进行商品交换的工业产品,同时还创造着人们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因此,林业生产的最终目的不完全是商品生产。创造有形产品的投入,可通过商品交换收回,而林业企业所创造的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却不能作为商品进行交换,从而不能得以实现。林业企业是一个综合性的企业,与工、农业企业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作为林业生产的主要劳动对象森林资源是可以再生的,这是林业的突出特点。但是,森林资源的再生产要经过一个较长的时间才能完成,在这漫长的生长周期中,林木不可能随时参加商品交换,取得补偿,而又必须不断地投入。还由于我国没有建立林价制度,因此形成了森林资源再生产周期长、投入多、效益低的特点。由于我国森林资源分布状况及林业生产的特点,决定了建设一个林业企业不仅仅是单纯的企业自身建设,而是伴随林业企业的建设还要相应地建设一个完整的林区社会。据测算,建设一个大中型林业森工企业,其社会性建设项目就占林业企业总体投资的10%左右。建成投产后企业每年还要拿出实现利润的30%来支付这些社会性项目所需的一切费用。这是林业企业社会负担重的特性。企业经济效益提高的最主要途径是靠扩大再生产,增加产品产量来实现的。而林业企业却不能通过此途径来提高经济效益。因为《森林法》明确规定了用材林的消耗量要低于生长量,实行限量采伐,以确保我国森林资源再生产实行良性循环。这就规定了林业企业只能在一定木材生产量的前提下去进行生产经营活动,从而也就相对地固定了企业的经济效益,也就形成了林业企业经济效益相对固定性的特点。
二、“拨改贷”制度同我国林业现状不相适应
我国是一个森林资源比较贫乏的国家,在一个较长的时期内,大力培育和保护森林资源是我国林业生产的首要任务和主要生产目的。从我国整个林业企业现状来看,70%是老林业企业。虽然这些企业上交国家的利税早已超过了国家给企业的投资,为国家的经济建设和人民生活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由于历史和客观的原因,造成了目前森林过伐严重,生产、生活项目大量欠帐,部分企业已到了连简单再生产都难以维持的资源危机和经济危困的局面。这些企业正是急需补还建设欠帐,休养生息.增强发展后劲的时候,而实行了“拨改贷”制度后,一方面按国家现行的贷款政策对无经济效益企业不给予贷款,企业生产力得不到恢复;另一方面,国家即使给予贷款,企业也是无法偿还的。新开发的林业企业从表面上看是有一定的经济效益的,但是,这是由于在木材销售成本中不包含原料费用,也就是说林业企业所创造的利润很大部分是靠无偿使用国家的森林资源而获得的。而且,就是这部分收入也都被企业的社会负担、上级管理、补贴该林区其它老企业亏损等项目吃掉,所剩无几。按现行国家对林业的经济政策和还款办法,对一个大中型企业的建设资金独立测算,一般要在20年左右的时间才能还清本息。而国家规定贷款的还款期不得超过15年,企业势必会将自有资金的大部分用于还款。这样15年后,企业将重新走到经济危机的老路上。
三、实行“拨改款”制度将加剧林业生产的短期行为
林业企业作为木材生产经营者,由于受林业特点的影响和经济体制上的缺陷,缺期行为一直存在于企业的生产和经营中。实行“拨改贷”制度将进一步刺激企业轻视营林生产,把精力和资金转向木材或经济效益较高的生产中去,大大地影响森林资源的生产。林业企业的建设工期由于受客观条件以及国家财力的限制是比较长的;还由于我国目前的林业生产经营比较粗放,生产能力的形成弹性是比较大的,以及各项经济制度的不健全。因此,实行“拨改贷”制度后,将造成企业建设上的短期行为,如盲目贷款,注重生活项目的建设,轻视生产项目的建设,建设布局不合理,损失浪费严重等。’实行“拨改贷”也将加剧林业企业木材生产上的短期行为。企业为了获得更高的经济效益,只顾眼前利益,不顾长远利益,只顾本企业利益,不顾国家和消费者利益,打乱合理的布局,甚至想方设法超采超伐,造成森林资源消长比例失调。综上所述,“拨改贷”投资管理制度既不适应林业的特点也不符合林业的现状,都是不相适应的。这项制度的实施给企业在经济上套上了一道枷锁,影响了林业生产的发展。
四、几点建议
1.我国是一个贫林国家,发展林业应作为我国的基本国策。就我国林业现状来看,靠林业自身的努力是远远不够的,更重要的是靠国家对林业的扶植,给予一系列的优惠政策,世界上许多林业发达国家都是在财政上对林业给予支持的,我国为扶植林业的发展,也给予了一系列优惠政策。但是,目前我国还是一个林业落后的国家,需要国家继续扶植。因此,建议国家对林业的基本建设投资仍然实行拨款制,采取指令性计划管理。
2.任何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都需要有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因此,建议国家建立征收林业税制度,以保证林业发展所需的建设资金。
篇3
关键词: 独立学院 兼职教师 管理制度 健全
对一个企业而言,资产不仅包括它所拥有的,还包括它所控制的资源。同样兼职教师虽不为学校所有,但为学校所用,所以他们和专职教师一样都是学校的最重要的资本。特别是在独立学院中,兼职教师还占用相当大的比重,所以应当加强对兼职教师的管理,使其发挥最大的作用,从而有力地推动独立学院快速、健康发展。鉴于此,本文拟就以下几个方面对独立学院兼职教师作比较系统的分析,进而提出几点健全独立学院兼职教师管理制度的建议。
一、独立学院兼职教师的现状和作用
1.独立学院兼职教师的现状。
独立学院这一公立高校和社会力量合作的办学模式虽然从产生到现在仅有不到十年的时间,但却取得了飞速发展,在中国高等教育的大众化进程中立下了汗马功劳。截止到2007年3月底,全国共有独立学院318所。据教育部2006年度统计公报显示,去年全国独立学院共招生54.3万,目前在校生规模已达146.7万人。大规模的学生数量使得对教师的需求也激增,而建立一支数量、质量都符合学校需要的专职教师队伍绝不是一蹴而就的事,因此几乎所有的独立学院都不约而同地聘用大量的兼职教师来满足正常的教学需要。目前独立学院教师主要由三部分组成:母体学校教师、独立学院专职教师、独立学院兼职教师。兼职教师主要来自于离退休教师、企事业单位的高级技术人员和工程师等,严格意义上说,母体学校教师也应算作兼职教师,因为他们通常是在保证完成母体学校教学任务的前提下,担任独立学院的一门或几门课程教学,而且很不稳定。
2.独立学院兼职教师的作用。
兼职教师在保证独立学院高起点、快速、健康地跨越式发展过程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首先,聘用兼职教师有效地解决了独立学院师资短缺问题,同时优化了师资队伍的结构。按照《普通高等学校独立学院教育工作合格评估方案》要求[1],独立学院的生师比不得高于18∶1,聘请兼职教师满足了学校生源不断扩张对教师的需求,保证了基本的教学质量,使学校生师比达到教育部关于评估的规定。兼职教师多为实践经验丰富的某一类专门人才,可以弥补专职教师理论丰富但实践经验不足的弊端,从而优化师资队伍的结构。
其次,聘用兼职教师可以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前提下节约大量教育成本。兼职教师一般都是按课时计算报酬,基本上没有其他任何的福利,同样一门课程,兼职教师所得的报酬相当于专职教师同一门教程所得薪水的三分之一左右,而且对他们的管理成本也很低。
最后,聘用兼职教师增强了独立学院的灵活性,体现了独立学院的办学特色。独立学院以培养本科应用型人才为目标,以社会、市场和就业需要为导向设置新专业,而专业设置发生改变时,对教师的需求也跟着变化。兼职教师可以满足一些新型专业对教师的需求,突出独立学院以质量求生存、以特色求发展的办学特点。同时由于兼职教师不受长期聘用合同的限制,当入学人数减少时,很容易解聘,大大提高了独立学院的办学灵活性。
二、兼职教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独立学院对兼职教师的管理一直是一个薄弱环节,在兼职教师管理中存在着一系列问题:
1.对兼职教师队伍建设无计划性,非常被动,缺乏对兼职教师队伍的长远规划。
学校通常是根据当年学生报到人数和已有专任教师的数量相权衡,决定需要补充的兼职教师的数量和专业,而这往往要在入学人数最后定下来之后才能决定。因此学校往往在入学人数停止变化的最后一刻才确定兼职教师的雇佣数量与门类,这时离课程开始已经没有几天了,兼职教师没有足够的时间去熟悉课程提纲和备课,往往仓促上阵,教学质量势必受到影响[2]。
2.教学过程中管理松散。
兼职教师的管理一直是学校的薄弱环节。一些学校对兼职教师的聘用比较随意,主要是通过其他教师介绍或通过与企业的联系来聘用兼职教师,没有一套严格的筛选标准对他们进行选拔,也很少对聘用的教师进行岗前培训。平时对他们的教学过程管理也往往流于形式,兼职教师由于本职工作作繁忙擅自停课、调课现象时有发生。
3.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兼职教师归属感低。
兼职教师的薪水和工作绩效关联度不高。兼职教师的课时费基本上在开学初就已经根据职称、资历等因素确定下来了,跟实际教学过程中的质量几乎没什么关联,无法调动他们的教学积极性。他们基本上是有课就来,上完课就走,由于没有办公场所,也缺少和专职教师的交流和沟通,不参加学校的任何活动,对学校的感情很淡,归属感不强[3]。
三、健全独立学院兼职教师管理制度的对策
兼职教师队伍已是独立学院师资队伍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在以后还将继续发挥其重要作用,因此非常有必要加强对他们的管理。
1.把好入口关。
学院应该根据兼职教师的专业特点和任职资格要求科学制定兼职教师的聘用标准。根据聘用标准公平、公正、公开地科学组织招聘,通过审查简历、试讲、实际操作等方式对应聘者进行选拔,择优录用,确保招聘到符合任职资格要求的德才兼备的兼职教师。对聘用的兼职教师要进行短期岗前培训,使他们对学校的基本情况,各项规章制度,学生的特点,教育理论与方法等都有所了解,使他们更快、更好地适应工作环境,胜任工作岗位[4]。
2.严抓教学过程管理。
学院应根据各个专业的不同特点,对兼职教师的教学计划,备课教案,授课、作业布置都作出相关规定,要求他们按照规定实施教学;对兼职教师的因故缺课应当安排适当的时间补课,确保教学计划的圆满完成;不定期地组织教学督导小组随堂听课,听取学生对任课教师的意见和建议,存入兼职教师的档案,同时将有关信息反馈给兼职教师,促使他们不断提高教学水平;学期结束时通过学生考试成绩、学生民主考评、教学督导小组考评记录等几个方面对兼职教师的教学质量进行综合测评。
3.建立与工作绩效相关联的薪酬制度。
薪酬应该包括基本薪酬和绩效薪酬两部分,基本薪酬在招聘时就已根据职称、资历确定下来了。绩效薪酬则分为三至四个等级,根据学期结束时对兼职教师的绩效考评结果确定每个教师的绩效薪酬,使薪酬和绩效挂钩,促使兼职教师认真履行工作职责,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充分调动兼职教师的工作积极性。
4.转变观念,给予兼职教师更多的人文关怀,提升兼职教师的归属感。
学校领导应该充分认识到,聘用兼职教师不仅仅是学校为了完成教学任务的一种应急措施,还是保证学校教学质量、突出办学特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更是独立学院发展的长久之计,因此兼职教师和专职教师一样都是学校最为重要的资本。还要认识到教师都是高级知识分子,他们在乎的不仅仅是物质报酬,更重视和谐的人际关系、受人尊重,能够体现自身价值的工作环境和工作内容。转变观念之后,学校就应采取多种措施给予兼职教师更多的人文关怀[5]。
首先,要给他们良好的教学办公环境。给他们必要的办公场所,便于他们批改作业、答疑或休息,允许他们使用学校的各种图书资源。校领导要经常关心他们的工作、学习状况,力所能及地帮助他们解决一些问题。
其次,拓宽沟通渠道,加强兼职教师和学校的交流。经常举行兼职教师与学生或专任教师的联谊座谈会,加强彼此的沟通和相互的学习,建立让兼职教师给学校献言献策的渠道,对他们的意见建议及时处理及时反馈。
最后,在教师节等节日学校举行各种庆祝活动时也诚邀兼职教师参加,给他们发放一些教师纪念品,或举行一些教学比赛,给优秀教师一定的精神荣誉,满足他们受尊重的需要。
兼职教师对学校的归属感更强了,满意度更高了,对学校的感情也就更深了,从而就可以充分调动兼职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使他们以更大的热情投入到教书育人事业中,主动关心学校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独立学院教育工作合格评估实施方案.2006.
[2]翁舟峰,张兴林.美国高校兼职教师的现状[J].比较教育研究,2005,(7).
[3]吴昌圣,刘莉莉.美国社区学院兼职教师特点分析[J].复旦教育论坛,2006,(6).
篇4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 土地管理制度 改革 建议
中图分类号:F2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随着十胜利召开,国家提出“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新型城镇化的提出对促进政府职能转变、土地管理工作重心转移有着较大的推动作用。但目前天津市耕地占补平衡较难、节约集约水平不高、土地资产化尚低、生态管护机制落后,亟需推进土地管理制度改革,作为促进耕地保护与经济发展并重、节约集约利用与生态管护融合、新型城镇化健康发展的重要手段。
一新型城镇化对土地管理的诉求
新型城镇化过程中,政府应从行政性主导转变为着力打造适合经济社会发展的市场向心力的加速器,地方政府不再是过去的“管理型政府”,而转变为“服务型政府”。不仅应对中央政府负责,更重要的是切实保护群众尤其是弱势群体的合法权利。政府的行政部门应从本职出发及时有效地解决传统城镇化中的遗留问题,并为新型城镇化的健康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和环境[1]。
土地要素作为促进城镇化健康发展的核心要素之一,承担着保障城镇发展空间、提供城镇化实施路径和改善城乡发展环境的重要任务。因此,需要通过土地管理制度改革促进产城融合、城乡一体化和土地生态环境改善。在落实国家战略和基本国策的要求下,今后的土地管理工作重心将以落实耕地保护任务以促进农业现代化、贯彻节约优先战略以促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加强生态用地管护以促进土地生态环境改善为重点。
二天津市土地管理工作难点
1耕地占补平衡难
为落实耕地保护任务,天津市建立起市-区-镇-村四级的耕地保护责任机制,将耕地保护指标层层分解,定期考核。通过土地开发整理和综合整治,天津市连续完成占补平衡任务。但是,天津市未利用地主要为难以开发利用的河流水面、滩涂和沼泽等,宜农耕地后备资源极度匮乏,预计2015年依靠本区域后备资源完成占补平衡任务将无法实现。
2节约集约利用水平尚有待进一步提高
天津市历来重视土地节约集约利用,严格土地使用标准,强化监测监管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与先进地区比,天津市的节约集约用地水平还不高,闲置土地、粗放用地的情况还不同程度存在。天津市单位GDP耗地量为491.35亩/亿元,与北京相比差距明显;天津市9个国家级开发区工业用地综合容积率为0.65,低于全国平均水平(0.85);工业用地投入(5370万元/公顷)、产出强度(14321万元/公顷)仅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5407万元/公顷、12984万元/公顷)。因此,探索一条耗地少、效率高、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可持续发展之路已迫在眉睫。
3创新市场配置、深化监测监管有待加强
天津市实行全市统一的经营性用地和工业用地集中交易制度。2011年,全市土地招拍挂率约90%,全部实现有偿使用。2011年全市土地土地出让金641.4亿元,全国排名第7,稍高于成都、沈阳,远低于上海、武汉等城市,与天津市国际大都市地位尚有差距,土地资产化、价值化还有待提高。
天津市着力完善土地监管制度,积极开展批而未建土地核查工作,对历年批准农用地转用土地征收的土地建设情况进行核查,摸清全市批而未用土地的数量、分布和类型等情况。据了解,2006-2012年天津市审批建设用地中约有30%的批而未建土地,土地批后监管力度仍需进一步加强。
4生态用地管护任务重
生态用地虽然出现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等诸多规划里,但生态用地既没有明确的法律地位,也没有明确的内涵界定,尤其是未纳入到土地利用分类体系中,导致生态用地在空间上无法落实、无法量化,从而导致管理责任缺失。目前,天津市水资源短缺、水生态环境恶化、防洪排涝设施薄弱;土地盐渍化情况严重,含盐量大于0.1%的盐渍化土壤约占70%;地下水资源分布极不平衡。
三天津市围绕促进城镇化健康发展拟推进的土地管理制度改革工作建议
1深化创新耕地保护机制,促进城乡统筹协调发展
① 建立多方参与的耕地保护责任机制和激励机制
城镇化进程的加快,越来越多的农村人口向城镇集中,农业生产向规模化和合作化经营转型,单纯以农户为单位的耕地保护激励机制受到挑战。为提高耕地保护积极性,要改变以政府为推手的被动工作模式,扩大参与主体,将农户、经济合作组织、农业产业化企业等纳入到耕地保护队伍中,整合相关专项资金,建立系统性的耕地保护基金,提高参与主体落实耕地保护的主动性和积极性[2]。
② 探索实现耕地占补平衡的多种途径和有效方式
在天津市宜农耕地后备资源极度匮乏的背景下,需进一步探索耕地占补平衡的多种途径和方式。一是国家重点项目,由国土部统筹协调实现占补平衡;二是按市场原则推动建立耕地指标计价交易的统一市场,力争在全市范围内实现占补平衡。
③ 以农村土地综合整治助推农业现代化
学习借鉴重庆地票交易制度,深入开展政策创新,使农村土地综合整治以提质增量为核心逐步转变为以促进农业发展,推动农业产业化为核心。将整治工作优先交给农村集体、农业合作社和农业产业化企业来科学实施,由政策普惠向定投定补转变,将土地综合整治工作逐步显化为一条农村集体可操作和实现城乡协调发展的路径[3]。
2创新土地利用管理模式,有效指导区域发展建设
① 创新“多规融合”的空间规划统筹管理体制
结合天津市市情,构建以城乡统筹、协调发展为主基调,以“十二五”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城市规划等综合发展规划为统领,以产业、交通、生态等专项规划为承接的规划系统,力争形成覆盖城乡未来发展空间、高水平、可实施的规划体系,打造城市功能完善、产业结构合理、生态环境宜居的城乡一体化发展空间。
② 建立差别化的土地利用计划管理机制
围绕建立健全计划指标体系、加强计划总量结构和布局调控、改进计划编制下达方法、推进计划分类精细化管理、严格监管考核等方面进一步提出差别化管理的措施。在天津市已实施的土地利用计划额度管理的创新基础上,通过前置性节约集约用地考评等综合手段,实现差别化土地利用计划管理,解决计划的规模时序与经济发展阶段要求不相适应、城镇盲目扩张和用地粗放问题,推动城镇化向市场驱动转变。
③ 编制统一的镇村级实施规划,有效指导小城镇发展建设
以区县村镇规划试点为基础,以扶持小城镇建设为目标,充分尊重农民意愿,充分衔接上位规划,全面铺开统一的村镇规划编制工作,打破城乡二元规划结构,实现村镇建设的科学规划引导。
3深化土地使用制度改革,积极培育市场驱动力
① 推进土地使用权的资本化
以确权登记为基础,积极推动土地使用权通过出租、入股等形式参与土地开发利用。建立完善的产权交易平台,通过市场化手段优化配置土地资源,实现土地使用权的资本化,激发土地要素潜能。
② 实现土地开发利用路径多元化
拓展土地开发利用的社会参与路径,探索原土地使用权利人在规划引领下参与到存量建设用地开发中,从而引导社会资金参与土地整理开发,缓解土地整备资金压力,支持农村集体利用集体建设用地主动实现规划,开展合作经营,最大程度释放土地作为生产要素的巨大能量[4]。
③ 构建以可动态更新的用地标准为考评核心的土地利用监管体系
建立符合天津区域发展实际、全行业全区域覆盖、可动态更新的用地标准和节约集约考评体系,既为土地规划编制、用地审批和土地供应提供量化标准,又为节约集约考核提供规范依据。
4建立生态用地管护机制,加强土地生态环境建设
① 显化生态用地的法律地位
进一步明确生态用地的概念与内涵,确定生态用地空间范围划定依据,明确生态用地管护权责。同时,科学开展土地生态保护与建设规划的编制,统筹城乡生态用地管护责任,建立生态用地管护工作机制。
② 创新生态用地管护奖惩激励机制
结合天津市土壤盐碱化程度高、部分土地土壤污染较严重的现实情况,建立多方参与、责任明确的生态用地管护机制,本着谁管护、谁受益的激励原则,配套出善的优惠政策和激励政策,不断改善土地生态环境。
参考文献
① 夏悦瑶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地方政府公共服务研究[D]湖南大学 2012.04
② 张丽霞 浅析当前我国城镇化背景下的土地制度改革[J] 科技资讯 2012.18
③ 朱信永,高伟 新城镇化背景下的农村土地制度改革[J] 宏观经济管理 2013.3
④ 李军晶 新型城镇化中的土地策略[J] 中国土地 2013.4
张震(1976.11)
男
汉族
籍贯天津
篇5
【关键词】医院;管理制度;卫生管理;体制改革
中国新经济时代的背景下,医疗体系改革也随之发展,不断深入。2017年7月14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建立现代医院管理制度的指导意见》,就全面深化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建立现代医院管理制度作出部署,这是建设具有中国特色基本医疗卫生制度“立柱架梁”的关键制度安排,意见中要求坚持正确的卫生与健康工作方针,坚持中国特色卫生与健康发展道路[1-2]。目前,我国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面临许多困难和亟待解决的问题,尤其是公立医院,因其尚未完全扭转逐利机制,维护公益性,调动积极性,保障群众利益性,完善持续性等则需要不断进行改革和创新,为之付出更大的努力。
1医院管理体制改革的意义
1.1医院卫生管理体制改革能够改变医院发展思路
在壮大自己综合实力的同时加强特色学科的建设根据本区域内的资源配置和卫生需要,不断调整业务中心和结构,适应当前的医疗趋势,重视人才培养,是特色学科建设的重点。要创新医院管理机制,优化人才结构,激发所有员工的积极性和自主创新力,才能创建强有力的医疗队伍,形成独具特色的医院文化建设,这也利于医院管理工作的重心在学科建设上能趋于良性发展,适应新的医疗格局变化。
1.2医院管理体制改革有利于医院信息化的建设
医院的信息化建设要结合时展的特点,给医院经济管理提供良好的平台,为医院经济建设的完善与健全打下坚实的基础;信息化建设对医院经济和技术的发展起到关键性作用,不仅可以为患者和医务人员提供更优良的服务,而且还能减少人力、物力等成本,为医院创造更多的效益;医院的信息化建设是推动医院经济管理高效运转和高质服务的有力保证,有利于医院未来的发展和进步[3-4],提升医疗服务质量,满足医院管理的需要。
2医院卫生体制改革目标
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启动后,多项新医改政策强调建立现代医院管理制度的重要性,要求医院要优化内部运营管理、完善绩效考核[5],优化就医流程,减少资源消耗以及科学化临床治疗路径,解决医院内部的结构问题,规范医疗管理,提高诊疗结果的有效性,突出以人为本的理念。
3医院卫生管理改革措施
3.1完善绩效工资政策和考核办法
医院工作有其风险性和技术难度,应以工作量、医疗服务质量、技术难易程度、医德医风等作为考核的主要依据,要准确定位绩效工资,制定合理的奖罚制度,明确规定人力资源费用支出要在医院总财务支出中占据合理比例,确保人员工资不能低于现有水平[6]。
3.2强化内部管理和政府部门职能
建立健全的医院各项规章制度,完善医疗质量管理,坚持医院管理有章可循,有据可查。政府部门要确保对公共事业的投入,对卫生服务机构做到合理规范的监督,制定完善的相关法规和政策,推动医院管理体制趋于良性发展。
3.3建立科学的补偿机制
政府部门加大对医院公益性事业的政策和资金支持,引导医院对内部管理、服务以及运行机制的改革,建立科学的补偿机制,可以使公立医院在改革中获益,提高主动参与管理体制改革的积极性[7]。
4结语
我国公立医院的管理采用企业化的管理模式较多,效果却不理想,企业经营着重点在于经济收益,而衡量医院管理水平最重要的指标却在于能否具备社会效益。长久以来,我国公立医院因不具备法人自主权,缺乏医院营运权和自主权,经营管理者不能调动积极性有效发挥其管理的职能作用。在医院管理中完全依靠政府部门的行政干预,这样的管理模式不再能适应宏观经济环境的要求,故在医疗卫生体制变革过程中对公立医院的管理制度建设要制定适合的要求和任务。在新医改背景下,改革中遇到的问题主要是如何解决管办分开和政事分开,管办分开的实质是政府职能的转变,由行政隶属转换为行政监管,但是目前一切仅存在于形式上,尚且不能真正做到管办分开,在法人治理结构上也仅在议事上可以体现,却不是最终的决策性机构,因此需要政府多部门间统筹合作,不断优化、完善政策体系,确保公立医院改革稳步、持续推进[8]。建立新的现代化管理制度,管理理念也要随之发生变化,公立医院要主动学习先进的经营理念和管理经验,提升科学的决策水平以及运行效率,只有掌握了科学的管理和市场经济的规律,实现医院管理的现代化和精细化,才能发挥医院管理的作用,最终实现社会医疗福利达到最大化,创造出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林晓斐.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建立现代医院管理制度的指导意见》[J].中国职业医学,2017,44(4):5.
[2]佚名.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建立现代医院管理制度的指导意见[2017]67号[J].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报,2017,29(23):17-21.
[3]叶萍.信息化的建设,推动医院经济管理的高效与高质[J].财经界:学术版,2015,9(6):119.
[4]马恩祥.中央为何提出建立现代医院管理制度[J].医院领导决策参考,2015,9(22):26-27.
[5]黄其美.浅析公立医院内部运营现状及优化对策[J].管理观察,2013,15(25):161-162.
[6]周卫兵.公立医院改革面临的问题及对策[J].江苏卫生事业管理,2015,26(1):23-24.
篇6
摘 要 根据北京市十二五规划的发展战略,医院的新建、改扩建项目日益增加,医院管理层正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医院在内部控制制度,经营管理水平和市场竞争力等方面都有待完善和提高。本文通过对我市现阶段医院的建筑工程内部控制现状进行了分析,并结合作者自己的实践经验,提出了加强医院的建筑工程内部控制管理的建议,希望能为医院建筑工程改善内部控制的发展做出贡献。
关键词 建筑工程 内控制度 管理
医院的建筑工程内控制度是工程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医院提高自身竞争力的有效手段。随着医院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医院正面临着越来越大的压力。大量的成功经验表明,在医院大型项目建设施工中,完善内部控制制度,提高工程项目管理水平是提高工程质量、保证工程进度的重要措施。
一、我国医院现阶段建筑工程项目的内部控制现状
第一,医院内部控制制度不完善,执行力不够,对建筑工程项目缺乏系统的内部控制制度。由于医院是以治病救人的医疗服务为主,建筑工程只作为医院建全功能建设的后勤保障工作,对建筑工程项目的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内部控制制度普遍存在不完善或者不合理的内容。比如会计人员由于人岗配置不当,经常出现业务交叉的现象,导致会计人员身兼数职。而会计人员的职责不清楚,就会使会计审计的执行力流于形式,执行力度远远不够。
第二,有相当一部分医院建立的内部审计机构过于简化,已经建立内部审计机构的单位也未能充分发挥其应有的效用。机构工作人员只负责与外聘的工程造价咨询公司联系业务,对基建项目反映的问题不予解决,推诿至领导层,不遵循规章制度激化矛盾。这样内部控制制度就成为了一张废纸,不能发挥它应有的作用。
第三,评估单基建管理干部的机制不科学,评估干部的标准片面的强调完成建筑工程的数量,对工程的质量、工期、造价控制和使用的效果、效率,产生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缺乏全面的调查和评估。
第四,缺乏基建工程的内部控制设计,各种管理制度不健全,造成不相容职务不能分离,由一人担任多种职务,授权审批程序不规范,重大的项目审批不实行集体决策审批制度。
第五,对基建工程缺乏日常监督,对重大工程项目不设专项监督,不进行全过程造价的审计。基建会计缺乏会计系统的控制。
第五,基建工作人员文化程度较临床医师水平低。他们的思想教育和业务培训跟不上业务的增速步伐。会计人员缺少基建会计核算的知识,容易记错账。这些导致了内部控制不到位,会计信息的质量不高等等现象,严重阻碍了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发展的步伐。
二、加强医院建筑工程的内控制度管理的建议
1.优化医院内部控制环境
首先,医院应当根据国家的有关法律法规,建立规范的医院治理结构,完善医院的各项管理制度,优化组织结构。理事会在建设现代化医院制度中起着核心作用,通过理事会批准设立财务委员会,项目管理委员会,预算委员会和其他委员会,以及引入独立董事制度等等,可以提高理事会的专业化和社会化,从而有利于积极推动医院内部控制制度的建设。其次,加强职工教育,促进职工对内部控制制度的认识。医院可以进行不定期的教育培训,这样不但可以增加职工对内部控制制度内容的理解和认识,还可以更好的有效实施内部控制制度。医院通过职业道德教育,使员工能够团结起来,共同为医院的发展做贡献。使内部控制制度贯穿决策、执行和监督的全过程,覆盖所有的业务和事项,做到全员控制,不存在内部控制空白点。
2.设计合理的内控制度
首先,医院应当建立和完善工程项目各项管理制度,全面梳理各个环节可能存在的风险,规范工程立项、招标、造价、建设、验收等环节的工作流程,明确各种基建岗位的职责权限,做到可行性研究与决策、概预算编制与审核等不相容职务相互分离,强化工程建设全过程的监控。其次,根据施工要求,制定工程总体项目进度,并在施工过程中严格执行进度目标,出现问题应及时查明原因并解决问题,以确保项目进度的可控性。医院还应制定详细的质量控制体系,确保工程项目的质量。在运用的技术合理的前提下,确保工程质量前提下,还可考虑降低工程成本。其次,要加强项目的安全管理。医院应当根据施工的特点,制定详细的安全控制体系,确保施工的安全,它是使工程项目顺利进行的前提,所以千万不能忽视。最后,建立健全医院内部财务控制体系。建立全面工程项目预算管理系统,财务人员在预算委员会的指导下,进行工程项目的核算、结算、财务决算,并对其进行监督。
3.加强岗位设置和人员管控,提高职业道德和专业素质
加强岗位设置和人员监控,提高职业道德和专业素质是企业内部控制制度能够有效实施的保证。医院应建立和实行不相容职务分离,保证在岗人员能够各司其职,并且能够互相监督。同时,要加强医院员工的职业道德教育、业务素质培训和继续教育,以提高他们的专业技能和职业道德水平。
4.加强医院文化建设
医院应当积极培育具有自身特色的医院文化,引导和规范员工行为,培育积极向上的价值观和社会责任感,倡导诚实守信、爱岗敬业、开拓创新和团队协作精神,树立现代管理理念强化风险意识和法制观念,形成整体团队的向心力。医院要适时的站在员工的角度和立场,充分考虑员工的需要和要求,努力做到关心每一个员工的成长,使员工更加团结。
5.充分发挥内部审计的作用
内部审计工作人员在整个工程项目管理的过程中,审计人员应坚持客观,公平,公正的对施工项目进行审计。内审人员必须具备相应的独立性,良好的职业操守和专业胜任能力,发现内控存在问题及时提出改正措施,使内部控制制度更加完善。
参考文献:
[1]李建明.浅谈建筑施工企业内部控制制度.会计师.2011(12).
篇7
【关键词】建筑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管理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建筑项目不断增多,特别是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的不断推广应用,要求建筑技术管理人员,跟上形势的发展,在工程的质量、安全管理方面,要善于不断地总结经验教训,学习掌握先进的管理方法和有效的管理机制。在此基础上,我们要创新监管手段,切实采取有效措施,加强新形势下建设施工管理工作,遏制建设施工事故发生,通过各方共同努力,以构建企业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的长效机制,确保质量、安全能真正得到控制。
一 质量监督管理
1、影响建筑工程质量因素
首要因素就是施工企业和队伍的质量,包括领导者的素质、操作人员的理论知识、技术水平以及操作人员的不合理行为。高级工程师素质高,决策能力就强,就有较强的质量规划、目标管理、施工组织和技术指导、质量检查的能力,管理制度完善,技术措施得力,工程质量就高。反之,工程质量就低。影响工程项目质量的环境因素有很多,首先是工程技术环境,例如工程地质、水文、气象等;其次是工程管理环境,例如质量保证体系、质量管理制度等;最后是劳动环境,如劳动组合、劳动工具、工作面等。环境因素对工程质量的影响是具有复杂多变的特点。我们要根据工程特点和具体条件,应对影响质量的环境因素,采取有效的措施严加控制。
2、加强工程质量监督管理的方法
(1)完善质量监督管理体系,规范监督管理程序
质量监督管理体系要完善,就要建立集体监督机制,保证执法监督的公正性和准确性。深化工程质量监督机构改革,提高工程质量监督力度的重要手段是加强监督执法;建立集体监督机制,并规定要持证上岗;建立预见性、服务性的质量监督模式,做到服务与执法有机结合;改变以日常监督为主的监督方式,将随机检查作为工程质量监督检查的主要方式,改变原来的预约式、通知式的监督检查方式,加强巡回检查和随机抽查,保证检查内容和部位能够真实反映施工的质量状况。监督程序要规范化,就要保证质量监督工作的权威性,减少人为因素影响,避免不正之风的滋生。具体包括:①加强监督机构及其人员资格管理;②完善施工许可及监督报监;③切实做到现场检查;④改进不良行为记录的处理;⑤提交工程竣工验收与备案等等。
(2)建立实物监督与行为监督并重的监督机制
行为监督与实物监督并重,实行结构工程质量季度大检查制度。目前,质量监督机构是以行为监督为主、实物监督为辅的监督方式。但实践中发现如果对实物监督力度不够,就可能造成工程质量问题得不到及时发现和处理。工程质量监督机构应将工程建设各方的质量行为以及其结果,即工程产品质量,均列为监督对象,将工程建设参建各方推向工程质量责任第一线,通过日常监督、监督巡查与结构工程季度大检查相结合的监督形式,对影响建设工程质量的全要素实现全覆盖的监督。及时调整监督工作内容和方法,针对结构工程质量存在的问题,以及社会反映多的屋面、外墙渗漏通病,实行结构工程季度大检查制度。
(3)严格资质审查,把好建筑市场准入关
各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应加强对参与基本建设全过程的各建设单位的资质审查,严格建筑市场准入制度。凡无资质或资质较低的建筑设计、施工单位,计划部门不予立项,规划部门不发建筑许可证,建筑安全管理部门不发施工许可证。全面推行质量认证制度,由国家质量监督机构对建筑设计、施工、监理、建筑材料生产企业的产品质量或质量保证体系进行检验和检查,考核合格后,以颁发产品质量证书、标志等方法,确认和证明企业生产的产品已达到某一质量水平,企业在特定的产品范围内具有必要质量保证能力。未经认证或认证不合格的建筑设计、施工、监理、建筑材料生产企业,不允许从事相应业务。当前应重点查处无证、越级、超范围承接建筑设计施工、监理业务行为;挂靠承包、转包、非法分包行为;同体监理行为;认真组织对建筑设计、施工、监理单位的资质年检,取消出现重大责任事故的单位从事相应业务的资格或降低其资质等级。
(4)提高监督人员的素质
质量监督人员综合素质的提高,应从思想政治素质和业务技术素质两方面入手。所谓思想政治素质是指正确处理与建设各方主体的关系,以其良好的职业道德,做到公正廉洁,不参与有损质量监督公正性和客观性的业务行为,不,以维护政府监督的形象;所谓业务技术素质是指质量监督人员除了要熟练掌握专业知识、精通专业技术规范外,还要掌握法律、法规方面的知识及其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随着建设行政工作法制化的推进,质量监督人员应用法律和法规来处理工程建设中出现的各类问题,并依照法律程序处理与建设主体之间的工作关系,做到依法监督、依法行政。目前,质量监督重点要做好从业人员的上岗培训和考试工作,争取在近期内取得执业资格。只有这样,才能合法地对各方主体执行监督职能。
(5)建立健全工程质量监督告知制度,提高监督执法的透明度
对于在工程质量监督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工程”,除严格按《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的有关规定进行处罚外,还要建立和推行工程质量信息公示、公告制度,通过报纸、广播、电视台等新闻媒体定期向社会工程质量信息公示和公告,提高全社会的质量意识。
二 注重建筑工程安全监督管理
1、建筑安全的重要性
建筑业作为我国新兴的支柱产业,同时也是一个事故多发的行业,由于行业特点、工人素质、管理难度等原因,以及文化观念、社会发展水平等社会现实,建筑工程安全生产形势严峻,建筑业已经成为我国所有工业部门中仅次于采矿业的最危险的行业。相对于其他行业来说更应该强调安全生产。安全生产搞得好坏,直接关系到国家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其任务艰巨,责任重大,意义深远。要从讲政治、保稳定的高度,以对国家和人民高度负责的态度就,狠抓安全生产管理工作。
2、完善建筑工程安全监督管理
(1)重视安全
安全工作是无处不在,无时不在。只要有人在工作就存着安全问题。它不分地表还是地下,不分大单位还是小单位。也就是说安全工作的普遍性要求各级人员心中要时刻装着安全。特别是管理层要把安全工作当成头等大事,给予高度重视。对安全的重视着重体现在:责任,把安全问题纳入议事日程;意识,要具有高度的安全敏感;落实,发现问题就要紧抓不放;督查,要经常亲临现场检查安全;引导,要善于用典型来抓安全,从正反两方面来加以引导、启发。从多年来的工作实践来看,领导对安全不重视或重视不够的单位,事故发生的频率较大。
(2)落实到位
事故的发生尽管有许多不同的客观原因,但有一点是相同的,那就是在现场的安全措施没有得到很好的落实。走马观花看现场,拿着记录抓落实,因此,要反复强调抓落实要在基层、在现场、在作业面、在职工群众中。这是抓安全工作的着眼点和落脚点。只有狠抓落实才能避免事故的发生。
三 结束语
综上所述,对建筑工程而言,施工企业必须加强建筑技能和安全培训教育制度,改进培训方法,扩大培训内容,以提高企业管理和技术骨干力量的质量安全保证能力。加强一线作业人员的培训,突出重点工种,强调专业化,尽快培育出一支经验丰富、技术过硬的队伍,确保新形势下质量安全生产的需要。
参考文献
篇8
[论文关键词]遗产 遗产管理人 继承人
一个人死亡后,如果其生前还留有遗产,按照通常情况的遗产继承顺序,可以分为三个步骤:首先要确定被继承人留有多少遗产,即确定遗产的范围;其次要对遗产进行保存和管理,比如对一些不易保存的水果等进行变卖获取价款等;最后对遗产进行最后的处理,即将遗产分配给继承人。这三个步骤之间联系紧密,缺一不可,只要其中一个环节出现问题就会对遗产继承人和遗产债权人的利益造成损害。遗产的不完整计算会使继承人少继承遗产、对遗产的管理不当会造成遗产的毁损甚至是灭失,使已经确定的遗产范围变小。在我国对遗产管理部分的规定并不明确,因此需要设立遗产管理人制度进行完善。
一、遗产管理人的概念
遗产管理人是指对死者遗产负责保存和管理的人。遗产管理人与遗嘱执行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具体表现在:
遗嘱执行人是指被继承人在遗嘱中所指定的执行其遗产的人,遗嘱执行人的产生完全依照被继承人的意思,通过意定方式实现。遗产管理人是指在被继承人没有遗嘱,或者遗产虽然有遗嘱但是并没有指定遗嘱执行人的情况下,根据法律规定或者其他方式所推选出的临时保存和管理死者遗产的人。《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第24条规定:“存有遗产的人,应当妥善保管遗产,任何人不得侵吞或者争抢。”《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若干问题的意见》中第44条进一步明确规定:“人民法院在审理继承案件时,如果知道有继承人而无法通知,分割遗产时,要保留其应继承的遗产,并确定遗产的保管人或保管单位。”这两条规定的存有遗产而依法负责保管遗产的人,就是指的后者。即所谓的遗产管理人。遗产管理人一般是不能要求报酬,但是可以要求本人因管理事务而支出的合理费用。遗嘱执行人在国外制度中有获取报酬的权利。
二、设立遗产管理人制度的重要意义
在遗产继承中,遗产管理人的作用是相当重要的的,如果遗产管理人执行职责公平合理,就可以促进当事人之间的和睦、团结,增强当事人之间的信任感,维护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利于交易安全;反之,就会使当事人不再相互信任,引起各种猜疑和不满,使家庭不和,使得社会的和谐被破坏,更有甚者,可能会发生刑事案件,造成生命的丧失。因此,遗产管理人制度的设立具有重要的意义:
第一,设立遗产管理人制度是保护继承人的利益,保证遗产公平分配的前提。对继承人来说,被继承人死亡后,如果不对继承人进行统计和联系工作,有的继承人甚至不知道继承已经开始的情况,这样就可能会遗漏某些继承人,他们的继承利益便不能得到实现。对被继承的遗产来说,有些可能需要进行管理、看护等工作,比如对房屋的维修、一些鲜活商品的处理。如果没有人进行管理,有可能会造成遗产的损坏或灭失,使得遗产的价值有所降低,还有可能出现被隐匿、转移、挥霍、偷窃等非法占有情况的出现。这些都是继承人所不愿意见到的情况,这也使得以后的遗产统计工作出现偏差,不能保证每个继承人都能分得其应得的那部分财产,也难以保证遗产分配的公平。
第二,设立遗产管理人制度有利于维护遗产债权人的合法权益。当遗产不足以清偿遗产债务时,应当直接由遗产管理人对遗产进行处理,并依据相关法律规定,将遗产合法、合理地分配给各个遗产债权人。同时,还可以有效地防止欺诈遗产债权人行为的发生,也免去遗产债权人与继承人的债权人因财产混同导致对自己债权安全的担忧。另外,好的遗产管理人还可以使得遗产增值,这对于维护遗产债权人的合法利益也具有毋庸置疑的益处。
第三,设立遗产管理人制度有助于提高国家税收。税收是国家收入的重要来源,而遗产税和赠与税是国家的重要税收来源,也是调整国民收入的重要杠杆。收税的前提是确定遗产的价值,因此,设立遗产管理人制度,专门管理、保护遗产对于遗产税和赠与税的征收是绝对必要的。
第四,设立遗产管理人制度有助于保护无人继承的财产。《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第32条:无人继承又无人受遗赠的遗产,归国家所有;死者生前是集体所有制组织成员的,归所在集体所有制组织所有。在遗产无人继承的情况下,对于遗产的保护和管理会更容易受到侵害,因此更需要保护。
三、对建立我国遗产管理人制度的立法建议
被继承人死亡到遗产的所有权转移至继承人手中中间有一段时间,在这个时间内,遗产可能由继承人或者其他人占有,在其他国家或地区,如美国、德国、日本、瑞士等均有关于遗产管理人的法律规定。借鉴国外的立法经验,希望通过以下几个方面规制我国的遗产管理人制度:
(一)产生遗产管理人的情况
在下列情况下,可以由利害关系人向法院请求指定遗产管理人:
1.被继承人无遗嘱,或者遗产虽然有遗嘱但是并没有指定遗嘱执行人;
2.遗产无继承人;
3.遗产有继承人,但是根据《继承法》第七条规定丧失继承权的;
4.遗产有继承人,但是继承人放弃继承的;
5.遗产债权人有证据证明继承人的行为或其财产状况已经或将要损害其债权。
理由:遗产管理人对遗产的保护起着重要的作用,所以要对产生遗产管理人的情况进行严格限制。第1种情况是遗产管理人出现的通常情况,当事人没有指定遗嘱执行人的时候就需要有人来管理遗产。第2种情况,没有继承人,就更不会有人来管理遗产,因此需要指定。由此也可以推出,继承人下落不明以及有无继承人不明确的情况也可以请求法院指定。第3、4种情况是虽然有继承人、但是仍然需要指定遗产管理人的,因为这两种看似有继承人的情况出现了没有实质继承人的结果。丧失继承权的人都是对被继承人以及遗产造成损害的人,因为其继承权的丧失导致了遗产无人继承的局面。根据民法的意思自治原则,当事人可以放弃自己的合法利益,继承人放弃自己的继承权,同样导致遗产无人继承需要遗产管理人的结果。第5种情况,主要是为了保护遗产债权人的债权,只有与自己切身利益相关的人才会更好地起到监督作用。外国法律也有类似规定,例如《德国民法典》第1981条规定:如果有理由推定继承人的行为方式或财产状况会对遗产债权人从遗产中获得清偿产生危害,经遗产债权人申请,遗产法院可以下达遗产管理命令。
(二)遗产管理人的资格
这个资格决定了什么样的人可以做遗产管理人,什么样的人不可以。首先,因为遗产管理属于民事行为的范畴,所以能够管理遗产的人必须是年满18周岁的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应当禁止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担任遗产管理人。另外,遗产管理人不仅限于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社会组织均可以被指定为遗产管理人。
(三)遗产管理人的权利
1.管理权。遗产管理人有权对遗产进行管理。
2.遗产取回权。如果某遗产已被某人控制,遗产管理人有权取回该遗产。
3.分割权。多人继承时,遗产管理人有权依照遗嘱或者法律规定对遗产进行分割。
4.处分权。遗产管理人在管理遗产时,可以采取必要的措施进行保护,但应当以不变更遗产标的物或权利的性质为限。
5.排除妨害请求权。对任何人所做出的非法损害遗产价值的行为,遗产管理人都可以请求法院排除妨害。
6.参与诉讼的权利。遗产管理人有权参与与气其管理遗产相关的诉讼活动。
7.合理费用请求权。遗产管理人可以无偿地为他人服务,也有权请求支付因管理产生的合理费用,如误工费、交通费等。
(四)遗产管理人的义务
遗产管理入在享有权利的同时,也要承担相应的义务:
1.善良管理的义务。遗产管理人必须以不损害遗产的行为对遗产进行管理,要注意“善良管理人”的义务,不得作出不按遗嘱分配、提前分配等行为;
2.通知义务。通过合理途径通知各个继承人,对于有困难或者下落不明的应该以公告形式通知,使其知悉自己所享有的继承利益;
3.制作遗产清单义务。遗产清单是确定遗产状况和数量的最佳凭证,也是之后分配遗产的重要依据。制作遗产清单有助于各个继承人和遗产债权人了解遗产情况,并对遗产管理人的行为进行监督;
4.分配遗产的义务。在确定遗产数量、继承人和遗产债权人之后,应当及时对遗产进行分配,及时转移所有权并做好各项手续。
5.报告义务。遗产管理人应当及时向继承人和法院说明遗产分配工作的情况,并形成书面材料,以备后续查询。
6.依法管理和分配遗产的义务。遗产管理人在管理和分配遗产,必须依照法律规定进行,不得违法法律的强制性规定。
(四)遗产管理人资格的丧失
在下列情况下,遗产管理人资格的丧失:
1.遗产管理工作完成;
2.遗产管理人为自然人时,在遗产管理过程中死亡或者丧失民事行为能力;遗产管理人为法人时,在遗产管理过程中丧失法人资格;
3.遗产管理人在管理过程中出现隐匿、转移遗产的行为,经利害关系人申请,法院确认停止其管理行为的;
篇9
关键词:产品成本;成本核算;会计规范
中图分类号: F230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1)04-0055-03
2010年初,财政部下发通知对现行产品成本核算方法有关问题开展调研,为制定全国统一的《产品成本核算制度》(以下简称《成本制度》)做准备,这是进一步完善中国会计规范的重要过程。成本核算是成本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将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发生的各种耗费按照一定的对象进行分配和归集,以计算总成本和单位成本。成本核算的准确与否,将直接影响企业的成本预测、计划、分析、考核和改进等控制工作,同时也对企业的成本决策和经营决策产生重大影响,因而制定《成本制度》是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
一、中国成本核算规范的发展
中国成本核算规范形成初步体系始于改革开放以后,1980年财政部颁布了《国营工业企业会计制度》,开始明确对企业成本核算的要求,如将“生产费用”科目分设为“基本生产”、“辅助生产”、“自制半成品”、“车间经费”等科目。1984年国务院了《国营企业成本管理条例》,规定了成本开支范围、成本核算原则和方法等内容,形成了中国第一个统一的成本管理制度。其后1985年颁布的《会计法》中也明确了对成本的要求,由此也可以看到,成本核算越来越受到社会和国家的重视。1986年为了与《国营企业成本管理条例》配合,《国营工业企业成本核算办法》出台,对企业成本核算的具体方法和程序作了明确的规定。这些法律、法规的颁布实施,使中国成本管理工作走上了规范化和制度化的道路,对开创中国成本管理的新局面产生了极大的推动作用。此后,全国各部门、各行业根据这些法规,结合本行业实际情况,制定了本行业成本核算制度,如轻工业部颁发的《全国陶瓷工业企业统一成本核算规程》、化工部颁发的《电石成本核算规程》等。1993年中国进行会计改革,成本核算也有了新要求,新会计制度规定不再采用完全成本法,而采用制造成本法。但此后中国没有再对成本核算进行明确的规范和要求。
二、建立统一《成本制度》的必要性
1.建立统一成本核算制度是完善会计规范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2006年财政部重新了39项会计准则后,中国已经建立了以《会计法》为核心,涵盖道德与技术规范两个重要方面,较为完整的会计规范体系,这一体系对规范会计行为、促进社会经济发展起到了极大的作用。但不可否认在现行体系中也存在一定不足,其中之一就是关于成本核算的要求较少涉及,且零散的分布于有关具体准则中,缺乏系统的框架,对企业进行成本核算指导和约束性不足。制定统一的《成本制度》则会极大改善这一现状,不仅丰富和完善了会计规范体系,更为企业成本核算行为明确了方向。下页图1体现了增加《成本制度》后会计规范体系的框架结构
2.建立统一成本核算制度是提高会计信息质量的重要手段
会计的根本目标在于为信息使用者提供与决策相关的信息,成本核算作为会计核算方法体系的重要内容也不例外。在中国现阶段企业成本核算过程中,虽然各企业根据有关法律法规要求和企业实际情况确定了成本开支范围和成本核算方法,但由于缺乏系统的成本核算规范,会计人员在核算成本过程存在较大的随意性,严重影响了成本信息的客观性,进而影响了企业的决策。通过制定统一的《成本制度》则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对核算中的随意性加以限制,同时也可以增强成本信息的可比性,进而提高成本信息的质量。
3.建立统一成本核算制度是国际会计惯例协调的必要环节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不断深入,中国企业也面临着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由此也产生一系列的贸易争端,近年来,一些国家利用反倾销对中国企业出口产品进行制裁,其中一个主要原因就是认为中国企业产品成本构成不完整,未能将全部成本如人工成本纳入成本核算系统,因而取得了成本优势,进行实现价格优势。通过制定《成本制度》可以更好地规范成本核算内容,并与国际惯例协调,减少贸易摩擦。
三、统一《成本制度》的适用范围
要建立统一的《成本制度》,应必须明确其适用范围,从而使其发挥最大效用。按照现行会计规范中对于成本的界定:“成本是指企业为生产产品、提供劳务而发生的各种耗费”,由此可见成本核算既涉及传统的制造业,也广泛涉及现代服务业,任何一个行业都有成本核算的必要,只有这样才能为企业管理提供相应的成本信息。虽然由于不同行业生产特点、组织规模存在差异,进而影响各行业其成本构成及其核算,但就其成本的本质而言是一致的,因而《成本制度》可以根据成本核算方法体系成熟的制造业成本核算为依据建立,其他行业根据各自生产的特点遵照执行。
四、统一《成本制度》框架
《成本制度》要规范企业成本管理的全部内容,而成本管理又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在建立统一制度时必须要确定其基本框架。这一框架应包含以下几方面内容:
1.成本基础管理制度
为保证成本核算质量,企业必须要重视成本核算的基础工作,没有健全的基础工作,成本核算就不能顺利进行,因而《成本制度》中将建立成本基础管理制度作为其主要内容之一。成本基础管理制度是开展成本核算,实施成本管理的基本前提。
成本基础管理制度应明确成本开支范围和标准;建立健全成本原始记录、定额等与成本相关业务管理制度。
2.成本核算方法体系
成本信息的生成最终受到成本核算方法的制约,任何一个企业都应建立一套适合本企业的成本核算方法,从而确保更加准确、及时提供成本信息,以供管理决策之需。但不同成本核算方法会产生不同的成本核算结果,由此造成企业有可能操纵成本数据,影响会计信息质量,因而为避免企业随意使用成本核算方法,影响成本信息的客观性,就是会计规范必须解决的问题。针对这一客观要求《成本制度》中必须形成完备的成本核算方法体系,为企业进行成本核算的方法选择划定范围。
成本核算方法体系是进行成本核算具体手段,体现成本成本核算的最终结果。成本核算方法体系应包括成本计算对象、成本计算期、成本项目、生产费用归集分配方式和成本计算方法等。
3.生产费用归集分配方式
企业在成本形成过程中发生的各项生产费用,必须要通过归集和分配才能计入有关成本,生产费用归集和分配方式的选择直接影响成本核算的结果。为保证企业在选择生产费用归集分配方式上的科学性,在《成本制度》中必须明确生产费用归集和分配方式的具体要求。这一内容主要包括生产费用归集分配原则、分配标准、分配方法及分配程序等。
4.成本核算业务流程
成本核算工作同其他工作一样也必须讲求工作效率,明确成本核算业务流程可以保证成本核算工作顺利,避免不必要的环节,因而《成本制度》中应明确成本核算的基本业务流程,便于企业开展成本核算工作时参照执行。成本核算业务流程主要说明成本核算期间、成本核算对象、成本核算项目、成本核算方法、成本核算账户设置、成本费用归集分配及完工产品成本结转各项内容的关系及其相互衔接等问题。
5.《成本制度》框架各要素的关系
建立完善的《成本制度》框架必须明确各内容的功能,从而才能准确把握基本要求。从外在形式上看用于形成企业成本的原始数据进入成本核算系统后,受框架内容的制约,经过系统加工后生成管理所需的成本信息,《成本制度》框架为成本信息生成提供了技术和质量保证。具体表现为:首先成本核算基础制度为成本核算提供了核算环境支持,明确了进入成本核算系统的信息的基本条件,以对原始数据进行检验,即什么样的数据可以用来计算成本,什么样的成本被排除在系统之外;其次,成本核算方法体系与生产费用归集分配方式为成本核算提供了技术支持,决定了原始数据的加工方法及最终结果,即原始数据如何转化成成本信息,转化成什么样的成本信息;最后,成本核算业务流程明确了成本核算工作基本顺序,提高成本信息的及时性,确保了成本核算工作效率。《成本制度》框架结构(如图2所示)。
《成本制度》框架各要素对于企业成本核算的影响是贯穿始终的,它们相互独立,分别从不同方面和角度对成本核算进行约束和规范;它们又相互作用,相互促进,将成本核算联结为一个整体。
五、关于建立《成本制度》几点建议
制定统一的《成本制度》已经成为会计业界规范企业成本核算的共识,但在制定制度过程中我们必须注意制度的全面性、适用性、前瞻性和系统性等问题,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形成的制度真正发挥效用。
1.提高《成本制度》的全面性
成本核算不是特定行业的管理要求,任何企业都涉及成本核算,因而在制定制度时必须考虑各行业成本核算的特点和要求,尽量避免以偏概全,使《成本制度》真正在各行业起到统一的引导与规范作用。
2.增强《成本制度》的适用性
成本核算由于涉及内容广泛,造成工作环节极其复杂,但成本信息又具有明显的时效性,因而在制定制度时必须考虑成本核算工作的效率,尽量保证成本核算方法明确、简洁、易于操作,使《成本制度》在规范成本核算过程中更加高效适用。
3.注重《成本制度》的前瞻性
成本核算必须满足企业的管理要求,而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变化,新的经济事项不断出现,企业管理要求也不断发生更新,成本核算也要与此相适应,这就要求制定制度时必须考虑经济发展和管理要求提高的基本趋势,以保证《成本制度》长期有效,避免经常性修订。
4.完善《成本制度》的系统性
成本核算最终成果体现为成本信息,成本信息不仅受成本制度的约束,也要遵守相关会计规范的要求,《成本制度》作为会计规范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要与其他会计规范相适应,这就要求制定制度时必须考虑其他规范的有关规定,避免重复或存在不一致地方,保证《成本制度》与其他法规构成完善的会计规范系统。
参考文献:
[1]财政部.企业会计制度[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1:2.
[2]财政部.企业会计准则[M].北京:立信会计出版社,2006:11.
[3]孙光国.会计制度设计:第2版[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7:6.
Some Reflections on Establishment ofUnified “Product CostingSystem”
ZHANG Xue-yi,CHANG Hong
(HeilongjiangBayiAgricultural University College ofEconimics & Management,Daqing 163319,China)
篇10
关键词:预算管理;博弈;制度
中图分类号:F81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913X(2012)07-0068-02
一、政府预算管理概述
政府预算是政府为了有效管理社会公共事务、增进公共利益,按照政治程序在一定时期内对所需资源和可用资源所做出的并经权利机关审查批准的具有法律效力的财政收支计划。政府预算管理是围绕政府预算而展开的一系列活动,包括政府预算的编制、审批、执行、决算及绩效评价等预算管理过程。
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基本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与此相适应的是,我国财政体制改革的基本目标,是建立公共财政基本框架,而政府预算制度是公共财政模式直接意义上的体现与存在方式。政府预算的有效执行依赖于完善的管理制度,因此,政府预算管理制度的完善对构建公共财政框架起着关键作用,对市场经济体制的健全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二、政府预算管理体系博弈分析
(一)博弈双方的情况
根据博弈理论,在完全信息下的静态预算博弈中,“预算审批者”和“预算申请者”都完全了解博弈中各种情况的得益,并且双方同时各自独立地做出决策。另外,在预算博弈中,局中双方可以支配的总资源是一定的。因此,一方的可支配资源增加意味着另一方的减少,从这个角度看,双方的利益是始终不可能一致的。这是一个混合策略的博弈,其特点是“预算申请者”和“预算审批者”在博弈过程中的策略选择是服从一定的概率分布的函数,他们之间不存在纯策略的纳什均衡。
在预算申请过程中,博弈局中人对于双方的收益和行为并不完全了解,此时的博弈信息是不完美的。同时,双方的信息是不对称的,并且预算申请者和预算审批者的策略选择不是同时的,而是有先后次序的,即由预算申请者先提出申请,然后由预算审批者进行审批。因此,在预算编制过程中,预算申请者与预算审批者之间是一种不完全信息下的动态博弈。
(二)预算申请者的策略空间
根据假设,“预算申请者”在上报其预算数字时,存在高报和实报两种选择,这即“预算申请者”的策略空间:(高报,实报)。“预算申请者”选择高报至少可以带来两方面的收益:一是“预算申请者”获得的资源数量大于实际需要的资源数量,或使预算的产出量小于可能的产出量;二是争取资金成功后的成就感(包括心理满足感等)。当然,高报的成功也要付出代价,主要是申报信息成本包括对申报材料的包装(因为“预算审批者”是受过专业训练的人员,申报材料要经得起推敲)需要大量的信息包装成本付出(主要是信息采集、处理成本和时间机会成本);同时,为了顺利通过审批,必要的人际关系要建立或加深,这需要物质成本(如贿赂送礼等等)。
(三) 预算审批者的策略空间
根据假设,“预算审批者”的策略空间是(削减,同意)。削减了“预算申请者”的预算数,意味着“预算审批者”实际可利用资源的增加,同时也获得了运用权力的心理以及“预算申请者”的尊重(尽管可能只是表面的),这是“预算审批者”的收益。使收益受到影响的因素包括具体“预算审批者”专业判断的失误以及“预算申请者”的活动干扰。“预算审批者”审批的成本包括为对“预算申请者”的申报信息进行甄别而花费的信息辨析成本(人工成本、时间机会成本)以及可能的工作失误需要承担的责任(包括上级的批评和不信任以及由此产生的心理不适感等)。
(四) 模型的构建和求解
根据博弈的有关理论,用博弈树图1来表示不完全信息下的动态博弈:
如图所示,预算申请者仍然存在(高报、实报)两种策略选择,而且其能够凭借信息不对称的优势,明确自己的行动。但是预算审批者此时却无法得知预算申请者的策略以及行为,因此,他只能先判断自己处于信息集(图中的椭圆形)的节点1或节点2,然后再决定自己下一步的行为策略。同理,根据双方的收益函数我们作进一步的分析:
设:预算者高申请报预算的收益为R,其高报预算的行为被发现的概率为P,发现后预算申请者应支付的罚金为F,发现后为减轻处罚的支出(例如贿金或者是与上一级申请者合谋而分割出去的收益,也可以称之为合谋支出)为C,预算申请者高报预算的预期收益为E,这里,影响预期收益的因素有R,P,F,(假定R和P是独立变量)。则预算申请者的预期收益为:
E=R(1-p)-(R+F)p
现在,我们来分析一下预算申请者的选择:
给定P。若E>0,即FR+F,则预算申请者不会选择高报预算,因为这时高报预算的行为是完全不经济的;若C>R+F即为减轻处罚的支出小于高报预算行为被发现后所发生的损失,则预算执行者就具有了高报预算的经济激励因素,这时预算申请者的决策环境就和E>0时一样了。
给定F。E>0,p0时,或虽然高报预算的预期收益E
由于预算申请者和预算审批者的风险趋向类型不同,所以在动态预算博弈中达到的均衡是一种动态的均衡,也就是说,该均衡有无穷多个解。同样,由于信息不对称和不完全,预算申请者和预算审批者都试图去猜透对方的策略行为但却总是徒劳,其中,预算申请者可以凭借其人的优势地位,相对比较从容地进行策略选择,事实上预算申请者一般都会做出高报这样的选择,这是由逆向选择而引发的道德风险。
通过上面的分析我们了解到:第一,预算申请者选择高报预算的概率是C/(R+F),委托人实施削减预算的概率是R/(R+F)。预算申请者是否选择高报预算取决于其是否能顺利获得高报预算收益;第二,在决策过程中,预算申请者的经济伦理道德有一定的作用。因此在企业内部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对于抑制高报预算有重要作用;第三,在高报预算收益为负的情况下,预算申请者仍然有可能选择高报预算,究其原因主要是预算申请者可以通过贿赂减少惩罚或者与上一级审批者达成合谋,共同寻租。只要这部分支出小于高报预算失败的损失,即C
三 、加强政府预算管理制度的思路探索
(一)加强政府预算管理的总体思路
1.减少高报预算收益
减少高报预算受益,即减少预算申请者的预期净受益。这样,预算申请者觉得无利可图,自然会丧失高报预算的动力。如果预算管理者在考评和激励环节减少预算申请者的预期净收益,将会大大减少企业全面预算管理中的博弈行为。所以总得来说,制度上的漏洞是导致政府预算各方相关利益主体进行博弈的主要原因,为了弥补这个漏洞,应该完善各项制度,从制度上消灭博弈产生的土壤,从而从根本上杜绝博弈行为。
2.增大高报预算行为被查获的概率
预算申请者的预期收益函数表示为E=R(1-p)-(R+F)p,增大高报预算行为被查获的概率p后,预期收益函数呈减小趋势。这表明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高报预算行为被查获的风险加大,这无疑加大了高报预算的难度。同时预算申请者的收益也将变少,甚至有可能为负,降低了预算博弈行为发生的可能性。
3.加大对高报预算行为的惩罚
同样的道理,根据预算申请者的预期收益函数表达式E=R(1-p)-(R+F)p,可知,加大高报预算的惩罚力度,会减少预算申请者的预期收益。这样得到的结果和增大高报预算行为被查获的概率的效果是一样的。预算申请者将充分地考虑自己付出的努力能不能得到回报,三思而后行,最后的结果可能是放弃无利可图的预算博弈活动。
(二) 治理政府预算管理的具体措施
1.完善预算博弈规则
制度是社会中不同利益主体之间进行博弈的基本规则,博弈对制度的产生和发展又有促进作用。博弈局中人只能在制度允许的框架下做出对已最有利的策略选择,这样,博弈才能按既有的轨道运行并达到均衡。同时必须指出的是既然博弈局中人都是理性人,那么就不能排除有局中人突破现有规则限制谋求利益最大化的可能性。
2 建立健全预算全过程绩效监督机制
无论是从世界各国政府预算管理改革的趋势看还是从我国公共财政体制完善的要求看,进行预算绩效监督是一个必然的选择。因此,建议尽快创造条件,建立政府预算的事前、事中和事后的全流程绩效监督。此外,由于我国政治体制的特殊性,我国的预算绩效监督也应具有特殊性,一是不能将监督的重心放在绩效指标的层面,而是应该将权力运行的监督作为预算绩效监督的切入点,否则预算绩效监督有可能会最终流于形式; 二是应强化预算绩效监督过程中的问责机制,没有问责就不会有制约,不会有责任压力,所以,预算绩效监督一定要先明确责任,给问责策略,反之则正好相反。因此,在不完全信息下的动态预算博弈中,由于信息不对称和不完全引起的申请人和审批人之间的人—委托人结构性矛盾,可以合理运用激励理论加以调整。重点是加强对申请人诚信行为的鼓励以及对其非诚信行为的惩戒力度,强化正向效应,努力构建有效的激励机制,通过制度引导诚信行为。
参考文献:
[1] 高伟明,马笑渊.预算博弈现象以及对策分析[J].财政研究,2003(4).
[2] 张弘力. 建立我国公共预算的基本思路[J].财政研究,2001(4).
相关期刊
精品范文
10管理会计典型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