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仲列传范文

时间:2023-03-23 12:50:3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管仲列传,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管仲列传》位于苏教版高中语文教材《史记》选读(选修)“读其书想见其为人”专题中。此专题从正面回答了“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孟子·万章》)的读书法,也从侧面体现了太史公推崇和赞美的理想人格。以《管仲列传》为“管”可以窥探司马迁的思想主流是主张积极入世的儒家思想,其间对宽容荐贤的仰慕;对为国建功的倾慕、敬仰与渴望;对超世之才的敬佩也让后人心有戚戚。

古文教学首先要重视“读”:一是以“三读”为突破,以“音读”为出发点,以“意读”为中介点,以“美读”为落脚点;二是以“情境创设”为突破,以“知人论世”为出发点,以“情境还原”为中介点,以“有疑正心”为落脚点;三是以“问题解决”为突破,以“基础知识”为起点,以“艺术特色”为中介点,以“情感体认”为落脚点。其次要重视“对话”。在课堂对话中,交流侧重以文本为素材,以师生、生生互动为形式,以完成教学目标为目的。为了确保交流的功用,一要注意提问方式;二要注意合作形式,三要注意评价的程度。三要教学活动要清晰、连贯:一是主题明确且有层递性;二是顺序合理且有过渡性;三是前后呼应且有整体性。

基于上述思考,笔者将课堂呈现如下:

一、导入新课

清代的李晚芳在其《读史管见》云:“太史遭刑,不能自赎,交游莫救,故作此传,寄意独深,使当时有知管仲之鲍子知之,或可劝君解免。多鲍叔之知人,情见乎辞矣。故落笔时,有不胜望古遥集之悲,反复抑扬,又有笔欲住而意不住之妙。”(ppt呈现并展示以下两个思考题)

1.缘何成就“春秋第一相”?

2.“不住之意”究竟为何?

二、熟读精思——走近“春秋第一相”

1.初读全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读其音、知其意)

第一部分(第1-2段):介绍管仲与鲍叔牙的交往和深挚友情。前一段有三层意思,一层交代管仲的字和籍贯;二层简介管仲与鲍叔牙的交往,以及鲍叔牙对管仲的深知;三层叙述二人的从政情况,评述鲍叔牙举荐管仲对齐国、对天下所产生的影响。末尾一句,是对管仲相齐政绩的赞美,也是对鲍叔牙无私举荐人才的品格的赞美。后一段记述了管仲对鲍叔牙的感激和赞扬。管仲深情回顾了与鲍叔牙长期交往的情形,以“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的话高度评价鲍叔牙对自己的友情。

第二部分(第3-4段):叙述管仲任政相齐的显著政绩。前一段侧重写管仲在内政方面的才能,先写其政绩:“通货积财,富国强兵”,再写其执政理念:“与俗同好恶”,“顺民心”。后一段侧重写管仲在处理君臣关系、处理国际关系方面的才能,先概述其才能:“善因祸而为福,转败而为功,贵轻重,慎权衡”,然后以管仲因势利导匡正桓公的三次失误为例,略加评述,指出他灵活有节的施政才能是齐国称霸诸侯的重要原因。正因为管仲的这些才能和措施,才使得齐国君民同欲,上下相亲,诸侯亲服,完成了桓公“九合诸侯,一匡天下”的霸业。

第三部分(第5段):司马迁的赞词。作者直接评述管仲一生的成就,肯定其“上下相亲”的治国方略。

2.自主发言,总结归纳疑难词句。(略)

3.品读第2段,深入理解管鲍之交。(读其情采神韵)

(1)品读思路:从内容(写了那些内容)、感情(表达什么感情)、语言(语言表达有何特点)

①从内容上看,是管仲对自己与鲍叔牙多年深交的回顾,从经商、谋事、出仕、作战、事君五个方面写鲍叔牙对自己的深知和理解,突出强调了鲍叔牙的大度和“知已”。

②从感情上看,“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也!”,管仲十分动情,饱含着对鲍叔牙的感激,洋溢着对真挚友情的礼赞。知己之人、知遇之情的难能可贵。

③从语言上看,连用五个句式相近的句子,组成一组排比,列叙自己在不同领域与鲍叔牙交往的事实,真切而又有层次感地展现了二人的友谊和感情,热情地赞美了自己的知心朋友,五个“知”字的重复出现,更加凸显鲍叔真为管仲之知音。

④从写作上看,司马迁用较多文字引述管仲的表白,一是对上段“鲍叔知其贤”“鲍叔终善遇之”内容的具体印证,二是借以交代,管仲早期的坎坷生涯为其后来任政相齐时的“顺民心”、善于从实际情况出发处理问题打下了坚实的人生阅历基础。

(2)小组交流:从文章中概括管仲从政取得巨大成就的原因。

①主观因素:第3段(内政):有“上下相亲”“顺民心”的施政指导思想;第4段(外交):有“善因祸而为福,转败而为功”的施政才能。

②客观因素:第1-2段(知己之情):“知己”主题——管鲍之交;“一箭之仇”——知遇之恩;君臣之间——风云际会。

三、有疑正心——“不住之意”究竟为何

1.读其书:《论语》的记载中,九次提到管仲,其中虽有批评,但总的说来,孔子对管仲的评价是很高的。孔子论管仲:“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至于今受其赐。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意思是说,假如没有管仲,我们都会披散头发,左开衣襟,成为蛮人统治下的老百姓了。

2.①“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然心乡往之。余读孔氏书,想见其为人;②余读《离骚》、《天问》、《招魂》、《哀郢》,悲其志。适长沙,观屈原所自沈渊,未尝不垂涕,想见其为人;③吾读管氏《牧民》、《山高》、《乘马》、《轻重》、《九府》,详哉其言之也。既见其著书,欲观其行事,故次其传。至其书,世多有之,是以不论,论其轶事。

四、课堂小结

司马迁对管仲政绩的记载多属纲要的略叙,结果的陈述,而全文叙事的重心在管仲的生平轶事。司马迁主观拣择管仲与鲍叔的交游情谊借以以彰显“知己”之主题。文章除了管鲍之交也涵盖了齐桓公与管仲的君臣遇合。结合司马迁的生平可见,《管仲列传》的知己主题反映出其类似遭遇与情感共鸣。司马迁对宽容荐贤的仰慕;对为国建功的倾慕、敬仰与渴望;对超世之才的敬佩以及歌颂人生知己、相知相悉的友情;抒发人生无知己、生不逢时、怀才不遇的感伤之情也让后人心有戚戚。

【作者简介】

篇2

第26期图书情报工作岗位培训班

由中国图书馆学会专业图书馆分会举办的“图书情报工作岗位培训班”自l 981年创办以来,每年一期,每期历时6个月,已走过了26年的历程。该班是北京地区唯一一个为非图书情报专业人员进行系统、全面学习图书情报专业知识的在职岗位培训班,现面向全国图书情报界招生。

一、招生范围:凡在职从事图书情报工作的人员,未受过图书馆学情报学专业知识系统训练者,刚分配到图书情报工作岗位上的大学生,新转岗从事图书情报工作的人员,均可报名参加。

二、教学内容:(1)图书馆工作概论;(2)文献资源建设及开发利用工作,(3)文献分类标引;(4)文献编目工作;(5)参考咨询工作;(6)文献检索;(7)工具书;(8)连续出版物工作;(9)图书馆所需的信息技术及其应用;(10)图书馆管理工作(含图书馆规章制度制定);(11)读者工作;(12)数字图书馆建设与发展;(13)图书情报研究与论文写作;(14)典型参观。

三、培训教材:讲义及参考用书

四、师资力量:授课老师均具备丰富的教学及实践工作经验,来自于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国家图书馆、中国科学院国家科学图书馆等各类型图书馆的教授、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五、培训时间:

(A班)培训时间:2008年4月10日-9月4日,每周集中授课一天(含论文写作、考试、参观、结业式,暑期放假)

(B班)培训时间:2008年5月12―28日,集中上课、期间休息两天,论文写作在所有课程结束后进行。

六、报名时间:从即日起至2008年4月30日,接受电子邮件、电话、传真方式报名。

七、培训地点:中国科学院国家科学图书馆

八、培训费:1450元(含学费、资料费、午餐)

信息服务类

“参考咨询馆员资质能力” 培训班

一、招生对象:从事或将要从事图书馆参考咨询工作的馆员。

二、师资力量:北京大学图书馆、清华大学图书馆、国家图书馆、中国科学院国家科学图书馆的专家授课。

三、课程特点:

1.对比、学习公共、高校、专业三大类型图书馆(国家图书馆、清华大学图书馆、中国科学院国家科学图书馆)参考咨询工作的特点。

2.网络教学,直接使用和体会图书馆参考咨询服务系统的功能和特点。

四、培训内容:

1.参考咨询工作概论;

2.网络环境下的参考咨询服务工作;

3.参考咨询工作的组织与管理;

4.读者教育与培训;

5.虚拟参考咨询服务及系统分析;

6.文献传递服务与系统;

7.网络信息检索及评价;

8.参考咨询源建设;

9.专项信息服务与学科化服务;

10.案例实证分析。

五、培训时间:2008年4月7―11日(报名截止期:2008年3月27日)

六、报名截止期:2008年3月27日

七、培训地点:中国科学院国家科学图书馆

八、培训费用:800元(含资料费、午餐)

“图书馆学科化信息服务机制的设计与实施”高级研讨班

一、招生对象:适合高等院校、专业图书馆以学科化服务为重点的图书馆工作者。

二、课程特点:

1.内容新,让学员最先了解到业内领先图书馆学科化服务的最新进展和前沿研究成果;

2.探索性强,帮助学员开展对学科化服务的系统认识和思考;

3.教学形式面向实战,精讲、多练、多讨论;

4.参与性强,学员按学科或区域特点组成小组,参加课程讨论。

三、师资力量

邀请中国科学院国家科学图书馆总分馆、清华大学、国家图书馆等单位较早从事学科化服务实践与研究的专家授课。

四、授课内容:

1.学科化服务机制与组织机制;

2.参考咨询服务;

3.用户信息素养教育;

4.面向重点用户的个性化服务;

5.学科情报服务与分析工具;

6.案例讨论:清华大学图书馆学科馆员服务实践;中国科学院国家科学图书馆学科馆员服务实践。

7.课程讨论,学员交流研讨。

五、培训时间:2008年4月14―18日(报名截止日期:即日起到2007年4月4日)。

六、报名截止期:2008年4月4日

七、培训地点:中国科学院国家科学图书馆

八、培训费:980元(含培训教材、机时费、午餐费)

资源建设类

“图书馆文献信息资源建设及组织管理”岗位培训班

一、招生对象:从事图书、期刊、资源采访、编目、信息资源整合工作的人员。

二、培训特点:上机实践,网络教室授课。

三、培训内容:

1.文献资源建设现状、趋势及其制约因素;

2.文献资源建设的一般方法、具体操作方式及其利弊;

3.中外文图书采访系统实践;

4.中外文期刊采访系统实践;

5.文献信息组织与管理;

6.分类标引方法及实践;

7.主题标引方法及实践;

8.中西文文献著录方法及MARC格式介绍;

9.规范控制方法;

10.编目工作流程及系统简介。

四、培训时间:2008年4月19―25日(报名截止期:2008年4月9日)

五、培训地点:中国科学院国家科学图书馆

六、培训费:1100元(含培训教材、机时费、午餐费)

“图书馆数字资源建设的创新与管理”高级研讨班

一、培训对象:适合图书馆管理人员及业务骨干参加。

二、培训特点:以中国科学院国家科学图书馆师资为主。

三、研讨内容:

1.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理念的发展变化;

2.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的规划与设计;

3.复合图书馆文献资源的整合化建设;

4.文献资源建设中的用户需求分析;

5.文献资源采集模式的创新与发展;

6.电子资源集团采购方案设计和案例分析;

7.图书馆数字资源的长期保存与开放获取研究;

8.实证分析:以中国科学院国家科学图书馆、清华大学图书馆、NSTL、小型图书馆为例。

四、培训时间:2008年4月26-29日(报名截止日期:2008年4月16日)

五、报名截止期:2008年4月16日

六、培训地点:中国科学院国家科学图书馆

七、培训费:750元(含培训教材、午餐费)

信息服务类

“数字图书馆及网络系统管理”培训班

一、培训对象:适合图书馆信息技术管理人员及业务骨干。

二、培训特点:突出前沿内容、强调实用性,主讲教师为中国科学院国家科学图书馆、CALIS、NSTL从事服务系统设计和管理的专家。

三、培训内容:

1.数字图书馆发展和建设现状;

2.数字图书馆服务系统设计;

3.图书馆网站设计与开发技术;

4.数字图书馆服务系统的管理与维护;

5.图书馆网络系统设计与管理。

四、培训时间:2008年5月6―8日(报名截止时间:2008年4月30日)

五、报名截止期:2008年4月30日

五、培训费:500元(含午餐费)

六、培训地点:中国科学院国家科学图书馆

数字图书馆前沿技术研讨班

一、招生对象:全国各大学图书馆、公共图书馆、专业系统图书馆及中央国家机关和企事业单位图书馆、资料室管理人员以及从事技术研究工作人员。

二、师资力量:国家科学图书馆、上海图书馆专家授课。

三、课程特点:内容新颖,结合当前图书馆信息技术应用的实际,追踪网络前沿技术。

四、培训内容:

1.我国数字图书馆发展现状与未来趋势

2.Web2.0相关技术在数字图书馆中的应用

3.数字资源的长期保存技术

4.机构门户和机构仓储技术

5.数字资源整合技术

6.知识发现和Web mining技术

五、培训时间:2008年6月8―11日

六、报名截止期:2008年5月19日

七、培训地点:山东威海

八、培训费用:1000元(含资料费)

岗位技能类

学科文献(科学数据)检索、跟踪、管理及利用培训班

一、招生对象:全国各大学图书馆、公共图书馆、专业系统图书馆、中央国家机关和企事业单位图书馆、资料室服务人员以及信息机构人员、科技研究人员。

二、师资力量:中国科学院国家科学图书馆总馆、分馆及合肥物质院图书馆的专家授课。

三、课程特点:内容新颖,突出实用,上机实践,网络教学。

四、培训内容:

1.学科文献快速检索及其全文获取

2.科学数据查询途径及其方法(LB、KNOVEL、NIST等)

3.学科文献跟踪(参考文献、引用文献、作者、机构追查)

4.学科文献评价(论文收录、引用)

5.学科文献述评(学科现状、热点学科、前沿学科)

6.学科文献管理及其利用(文献管理软件Endnote、新咨讯技术:RSS)

五、培训时间:2008年6月15―18日

六、报名截止期:2008年5月26日

七、培训地点:中科院合肥物质研究院

八、培训费用:1000元(含资料费) “网络环境下信息资源的检索利用及常用数据库”培训班

一、本班特色:网络教学,北京大学、中国科学院国家科学图书馆专家主讲,利用北京大学、中国科学院国家科学图书馆的数据库资源授课。

二、培训内容:

1.数字信息资源及其检索概论;

2.著名综合检索工具及常用中英文参考数据库;

3.全文数据库和全文服务;

4.事实和数值型数据库;

5.网上免费学术资源及其利用;

6.电子期刊及其使用;

7.数字信息资源的综合利用(课题查询、论文资料搜集、学位论文开题、科技查新)。

三、培训方式:网络教室全天授课,根据报名先后顺序安排上课。

四、培训时间:2008年6月12―16日(报名截止日期:2008年6月2日)。

五、培训地点:中国科学院国家科学图书馆

六、培训费:980元(含资料费、餐费、机时费)

说明:

1.以上培训班结业后,颁发人事部认证、中国继续教育学院颁发的《继续教育证书》,本证书所载内容列入人事部在全国实行的继续教育登记制度内容,作为晋级、评职称的参考依据。

2.以上各班授课地点均在中国科学院国家科学图书馆内。

3.学会于开班前10天下发正式报到通知,请以正式报到通知为准安排差旅。

培训联系方式:

地址:北京海淀区中关村北四环西路3 3号,中国科学院国家科学图书馆

邮政编码:100080

联系人: 王莹莹

电话:(010)82626812,(010)82626611―6225(6231)

传真:(010)82626821

学会网址:www.csla.org.cn

中国科学院国家科学图书馆

篇3

关键词:《史记》 司马迁 理想人格

在《史记》中最能表现司马迁理想人格的文章应属《孔子世家》《管仲列传》《屈原列传》等篇章。《史记》中“太史公曰”的文字,这种史论形式习惯上称之为“赞”,一般情况下是作者褒贬历史人物,述“一家之言”的重要内容,是全文的总评,以自己空前绝后的见识,评价历史人物,真实、客观富于人情化地复述了人的精神、价值观、人性的优和劣,命运及生命意义的有关问题。有很强的提示性和概括性,有独特的见解和情感,个性化的特点比较明显。因此涵咏品读典型篇章的“赞”有时可窥一斑而知全豹,能感悟到作者对主要人物品格和灵魂的洞悉以及对历史和人生的深刻解读,更能感知太史公伟大的人本主义和理想人格。

司马迁的一生是复杂、苦难而又悲壮的。他的理想人格的形成也是充满曲折的。以“李陵之祸”为界可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前期司马迁一心为朝廷谋划,以求得皇帝的赏识,他的人格特质呈现出的主要是一种蓬勃向上、力求奋进为朝廷建功立业的精神,实现“立德,立言,立功”的理想。这是司马迁一生的主旋律。

一.完美理想与精神的支柱

《孔子世家》“赞”中一句“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可见孔子那一以贯之,坚持主张决不放弃的人格,正是司马迁的立德之本。“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积极用世的精神愈加坚强。一方面刻苦自励,充实自己,等待时机,以用于世;另一方面另辟蹊径,整理古籍,著书立说,收徒授业,表现了艰苦创业、不屈不挠的意志和积极用世的精神,也构筑了司马迁完美理想与精神的支柱。司马迁说过:“先人有言:自周公卒,五百岁而有孔子。孔子卒后至于今五百岁,有能诏明世,正易传,继《春秋》,本《诗》《书》《礼》《乐》之际。意在斯乎,意在斯乎!小子何敢让焉。”司马迁向来将其著述之举视为同《春秋》等量齐观的事业。《孔子世家》“赞”曰:“孔子布衣,传十余世,学者宗之。白天子王侯,中国言《六艺》者折中于夫子,可谓至圣矣!”司马迁的不以成败论英雄的态度,有孔子的影子,这是他们精神的真正契合处。事实上,孔子和司马迁都是将功利建立在当世无法实现的,建立于未来的一种功利上,这种功利如孔子听到“往者不可鉴,来者犹可追”时的一种觉悟,于是选择了在当世的牺牲。

二.入世之道与变革的楷模

《管仲列传》“赞”曰:“将顺其美,匡救其恶,故上下能相亲也”,表现了管仲务本求实,以民为本,因势利导,而这一切恰恰成为了司马迁的入世之道,立功楷模。变法改革在思想领域探索的基础上,更为可贵的是有赖于一批实践家勇敢地付诸实施,艰难地进行改革试验。首先走上改革舞台,进行较为系统的政治、经济、军事改革的要算齐国的管仲。司马迁在《管晏列传》中称赞管仲辅佐齐桓公进行改革,发展生产,富国强兵,“九合诸侯,一匡天下”,称霸中原的赫赫功业。而“赞”中“岂以为周道衰微,桓公既贤,而不勉之至王,乃称霸哉?”是借孔子的批评进一步展示了自己大道之行,天下为公的匡世济民的宏愿。

三.人生困境与心灵的皈依

在《屈原列传》“赞”中“悲其志”“未尝不垂涕,想见其为人。”司马迁面对屈原悲剧的一生、对祖国无限忠诚、刚正不阿的正直品德和不屈不挠的斗争意志,产生了强烈的共鸣。真实而又相似的人生困境使司马迁相见恨晚再也不能自已。他要寻找自己的心灵皈依。

在极度困厄时,人的压抑与苦闷无法申诉,往往就会“述往事,思来者”,产生一种强烈的精神追求。在《史记》未完成之前,司马迁深感他无权放弃生命,在现实生活中,“立德”、“立功”已经无法实现时,他却隐忍以行,通过著书“立言”,以实现自己的价值追求。直面人生的苦难,通过著述摆脱对生命价值的困惑与疑问,在对历史的思考与描述中获得生命的尊严与生存的终极意义。此时,司马迁内心盈溢着勘透自然、洞穿生死、直视生命真义的悲怆。有时也流露出对天意的怀疑,对天道不公的愤懑,以及对命运不可捉摸、难以把握的悲凉之情。在其理想遭受幻灭时,及时从自然,从人的本质出发,实现人本来的本质,自然性与社会性的统一――也正是儒与道的兼顾,才使司马迁在“李陵之祸”后,显示出大智大勇,大仁大义,这也许就是具有封建主义特色的东方人文主义。

司马迁在历史沧桑、岁月淘洗中,重铸了个人的理想人格、民族的灵魂。

篇4

一线教师,缺失的不是一招一式的教学技巧,而是系统整体意识的教学思辨能力。能够并善于从教育哲学角度对文本蕴含的主题思想、意识形态进行挖掘和提炼,是新课程对教师教学思辨能力提出的更高要求。那么,如何整体设计?什么样的问题能够起到引领作用呢?

一、问题出自专题

新课程改革对选修课程的引入改变了传统的课程结构,它的实施状况也关系到整个课程改革的成败。语文选修课是在必修课程基础上的拓展与提高,有的侧重于实际应用,有的着眼于鉴赏陶冶,有的旨在引导探索研究。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必须体现出与必修课堂实施的差别来,注意寻求与课程内容相适应的教学方法。《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将语文选修课设计为五个系列,采取的是以文学作品为主体的系列架构,系列中的专题又是以文选的形式来呈现的,并且以作品的赏析作为主要的教学方式。“专题”特性十分突出,全面而丰富。

“专题”不是简单的知识点或能力点,应当是教学的切入点,是各种语文能力的整合点,是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点。教师根据专题提问,是从大处着眼,整体构思。以选修教材《史记》为例,《管仲列传》一文,教材编者把它和《孔子世家》《屈原列传》放在了同一个专题,专题名称是“读其书想见其为人――《史记》的理想人格”。根据专题名称,教师可以设计这样的问题:管仲为人如何?他能体现《史记》的理想人格吗?

有关管仲为人的问题,可以引导学生认真研读课文中管仲与鲍叔牙交往的内容,虽然管仲自称贪小便宜、贪生怕死等,但鲍叔牙“知我不羞小节而耻功名不显于天下也”。鲍叔牙的“知”侧面烘托了管仲的才干。而且管仲为人“不羞小节”是通过“管仲曰”让我们知道的。管仲盛赞鲍叔牙,实际上也表现了管仲达而念旧、富不忘本的高贵品质。管仲能否体现《史记》的理想人格?可以引导学生深入研读文章最后一段。司马迁认为以管仲的才能,应有更大的作为才是,因而巧借孔子“管仲之器小哉”的评论加以推测,对管仲未能辅佐齐桓公成就王道而只是称霸表示遗憾,实际上也是对管仲治国才干的高度肯定。司马迁对管仲“上下相亲”的治国方略是十分赞赏和推崇的。管仲选择幽囚受辱,不是苟且偷生,而是耻功名不显于天下,这是与司马迁相似之处,他们分别走的是“立功”“立言”的道路。分析至此,学生很容易理解,《管仲列传》体现了《史记》的理想人格。

问题出自专题,是关注学生思考问题的深度和广度,着眼于课标中强调的“增强探究意识与兴趣”等高层目标,发掘出别样视角,体现专题鉴赏重点。问题除了来源于专题名称,还可来源于专题鉴赏指导或探究讨论。可以依托一个文本,也可以多篇整合,将专题内容融会贯通。设计的问题,可以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文中人物的形象,感受其魅力;也可以重在引导学生了解作者的精神世界,获得启迪。

二、问题出自文眼

文中往往有最能揭示主旨、升华意境、涵盖内容的关键性词句,即文眼。文眼是文章的精神凝聚点,是窥看主题思想的窗口,理清全文脉络的筋节。抓住文眼设计问题,也就是抓住了对理解文本内容起到突破作用的关键点,能够将学生的思维引向深入,最终很好地理解文本。例如节选自《瓦尔登湖》的《神的一滴》,文中有这样一句话“有人建议过,这湖可以称为‘神的一滴’”,这就是文眼。教师可以据此设计这样的问题:瓦尔登湖为什么被称为“神的一滴”?学生解决了这个问题,也就读透了文章。

此问题能够以较高的起点和悬念激励学生思维,且具有较强的综合性,可以生成这样的问题促进学生钻研课文:既然是神的一滴,那么这一滴有什么特异之处?学生与文本积极对话不难发现:瓦尔登湖有美丽的自然风景,带给人们的不仅是美丽的视觉享受,而且有神秘的遐想;尽管人们无知野蛮地对待瓦尔登湖,但瓦尔登湖仍然顽强地生存着,有神奇的自我修复能力;瓦尔登湖对工业文明所侵蚀污染的灵魂具有洁净作用,它以清澈、深邃和纯洁净化着人们的心灵,是神圣的一滴。

紧扣根据文眼设计的主问题,还可以帮助学生理解文中的一首小诗的内容,从而把握文章主题。诗中“我不能更接近上帝和天堂/甚于我之生活在瓦尔登”,表明梭罗觉得没有比生活在瓦尔登湖更接近上帝和天堂了,因为他认为瓦尔登湖是自然的精华,是“神性”所在,是提升“人性”的最佳之地,是人类的精神家园。其实,读懂这篇课文中诗歌的内容,解决“瓦尔登湖为什么被称为‘神的一滴’”的问题也就水到渠成。

清代学者刘熙载说:“揭全文之旨,或在篇首,或在篇中,或在篇末。在篇首则后者必顾之,在篇末则前者必注之,在篇中则前注之,后顾之。顾注,抑所谓文眼者也。”不过,有的文章题目就是文眼,所以教师也可以引导学生从题目入手质疑,例如《神的一滴》。

再如高尔斯华绥的《品质》一文,根据题目就可以设问:本文为什么以“品质”为题?然后引导学生分析:文中写到了鞋品,写到了葛斯拉兄弟的人品。如此分析,就抓住了文章重点,便于引导学生准确了解文章想要表达的内容。文眼在构思中起到艺术聚焦的作用,根据文眼设计问题带领学生阅读文本,能够形成有清晰层次的课堂教学结构。

三、问题出自文体

阅读是对某一特定体式、特定文本的理解、体验和感受,也可以说是一种文体思维。在言语智慧、以至言语悟性层面,首要的便是“文体感”的培育。每一种文体都有其独特的功能和不可替代的审美效应。“按照文体类型及特点确定教学目标,是近年来探索语文教学有效性的方向之一。”(郑桂华《试论文艺随笔阅读教学内容的确定》,《语文学习》2013年第10期)

由此引申到我们的阅读教学,也理应体现文体的特点。例如“志”,也作“记”,是古代记叙事物、抒发感情的一种文体。《项脊轩志》一文,以情真意切、凄婉动人。而成为千古奇文,被称为“明文第一”。教学《项脊轩志》,教师可以根据文体设计主问题:《项脊轩志》“志”什么?学生带着这个问题阅读文本,不难得出答案:记物(项脊轩),记人(诸父、母亲、祖母、妻子)。其中贯穿一个字――“变”,物变好了,原本“小破旧漏”,现在“室始洞然、亦遂增胜”;家庭、家人有了变故,但记的人又都与项脊轩有关。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围绕主问题进一步追问:既然“志”是记叙事物、抒发感情的一种文体,那么《项脊轩志》究竟抒发什么情感?在学生思考、交流的基础上,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梳理、归纳:项脊轩是归有光的书斋名,是他读书求功名的地方。对家中人迁的悲慨只为其表,内核恰是功业未就的悲凉。与项脊轩有关的回忆,引发了作者作为肩负光祖耀宗、家族振兴重大使命的男丁,那份功业无成的刻骨铭心的负疚和苦痛。

文体作为文本的外在形式,只有与内容相统一,才构成文质兼美的文本。刘勰在《文心雕龙・ 知音》中说:“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沿波讨源,虽幽必显。”教学《项脊轩志》,正是凸显了文体特点,才由形入神,真正做到了“披文以入情”。

当然,问题的提出不必拘泥于一种方式,例如《项脊轩志》也可由文中承上启下的过渡句――“然予居于此,多可喜,亦多可悲”,直接发问:为什么可喜?为什么可悲?

综上所述,我们不难看出,起引领作用的问题是引导学生阅读文本的抓手。就像写议论文提出中心论点一样,教师把一个问题抛出来,能纲举目张,引导学生主动走近文本,积极与文本对话,准确理解文本内涵。

起引领作用的问题还能揭示矛盾,引起学生思想的交锋。主问题的答案不是一目了然,更不是一两句话就能说清楚的。答案甚至是不确定的,不仅形成一种认识冲突,最大程度启发学生思考,促进课堂动态生成;而且能以生为本,引起学生自主质疑、主动探究的兴趣。

主问题设计的关键是能把对文本的解读引向深入,带领学生由表及里,深刻领悟课文主旨。这就要求教师有高屋建瓴地审视文本、研读学生、预设学习流程的能力。教师要能寻找可为之处,并聚焦、放大、凸显;还要有所不为的能力,学会放弃,以便更有效地获取。

篇5

山戎是生活在我国北方的一支曾经相当强大的部族,早于东胡。历史可以追溯到远古传说时期,早在虞舜时期即已经存在,这在古文献的记载中可以得到证实。《大戴礼记・五帝德》载孔子谈论舜时说:“(舜)南抚交趾、大、教,鲜支、渠度、氐、羌,北山戎、发、息慎,东长鸟夷、羽民”《史记・五帝本纪》记“北逐荤粥”,对“荤粥”《索隐》注为:“匈奴别名也。唐虞已上日山戎,亦日薰粥,夏日淳维,殷日鬼方,周日獗狁,汉日匈奴。”可知山戎同发、息慎(即肃慎)同为虞舜时代的北方民族。

关于山戎的分布区,学界的见解大在《史记・匈奴列传》中记载:“唐虞以上有山戎、猃狁、荤粥避于北蛮,随畜牧而转移。”称其为山戎,是用以特指生活在山区的戎族。根据记载,山戎以畜牧和狩猎为生,逐水草迁徙。据史料记载,自西周中期开始一直到战国,山戎的活动区域大体分布在西辽河、滦河、潮白河、洋河和桑干河流域,太行山以北、以东、燕山北部的广阔山林之中。他们与匈奴人具有相近的特点,即:“宽则随畜,因射猎禽兽为生业,急则人习战攻以侵伐。”这是一支能征善战的古老民族。

在《韩非子・说林》中记载了一则故事,说:“管仲,隰朋从于桓公而伐孤竹,春往冬反,迷惑失道。管仲曰:‘老马之智可用也。’乃放老马而随之,遂得道。”这是一则成语故事――“老马识途”讲的是齐桓公二十三年(公元前663年),燕国向齐国求援,称:山戎侵伐,燕国力不能支,急求齐国出兵救援。齐桓公为维护“葵丘之盟”盟主地位亲率大军讨伐山戎。当赶到燕国时,山戎早已北归,齐桓公此时听取管仲的意见,为彻底解决北部边患,实现北方的长治久安,率师北追。

山戎头目名叫密卢,得知齐桓公发兵讨伐,自知自己实力不济,便舍弃山戎百姓仓惶逃窜至孤竹国,向其借兵,得到了孤竹国主答里呵款待。齐桓公一路北击,一面招降山戎百姓,并施予宽待的政策。在得知密卢去向后,兵临孤竹国界。孤竹国派大将黄花迎战,大败。黄花逃回,对孤竹国主建议杀掉密卢与齐国讲和。孤竹一位大臣则献计说:“北方有个地方叫‘瀚海’,又称‘迷谷’。那里是一片茫茫无际的沙漠,如将其引到那里,定会令其全军覆没。”孤竹国王依计杀掉密卢,派黄花到齐侯军中献上密卢首级,称孤竹国王已经率军逃跑,自己愿归顺齐国,并愿引领齐军追击孤竹,齐桓公信以为真率军向北追击,过程中深入茫茫荒漠,陷入“瀚海”不毛之地,在大漠里,迷途难辨,所幸管仲献计道:“老马之智可用也。”于是将几匹老马放在前面走,大军跟在后面,这样终于走出“瀚海”迷谷,大败孤竹国,将山戎、孤竹500公里的土地合并还给燕国。从此一举肃清燕、齐两国北方边患。

从这则故事中我们看到历史上山戎这个古老民族在燕北部山区对燕、齐两国曾经构成的严重威胁,以至于两国必须联起手来共同面对边患危机。对燕、齐两诸侯国而言这仅仅是国家为解决生存危机所采取的一种必要的政治手段,但放在中国大历史的背景下看这却是中国北方民族在与中原民族争夺生存空间,改变民族命运的一次正面交锋,中间也经历了一次次来回拉锯的反复过程,反映出先秦时期不同民族文化间的碰撞与交流。对于北方民族与中原民族的大融合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篇6

一鸣惊人:

相传楚庄王(另一说为齐威王)临政三年终日作乐,不理朝政.一臣下对庄王说:“听说国中有一只大鸟,三年不飞,三年不鸣,是怎么回事?”庄王说:“此鸟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然后整顿朝政,富国强兵,短短数年形成大治局面.

卧薪尝胆:

春秋时期,吴王夫差打败并俘虏了越王勾践.勾践给夫差喂了三年的马,受尽折磨,回国后立志报仇复国,请范蠡帮助训练军队,任用有贤能的人,自己亲自参加劳动并坚持睡在柴草上,每次饭前均要尝一个苦胆,后来终于灭掉吴国.

老马识途:

春秋时期,齐桓公应燕国请求,带兵打败了山戎国的侵犯;山戎国国王密卢逃到孤竹国请求救兵,管仲跟随齐桓公打败了孤竹国的援兵.在回国途中,因假向导引入迷谷,使齐军受困.管仲建议用一匹老马带路而化险为夷.

毛遂自荐 :

秦之围邯郸,赵使平原君求救,合从于楚,约与食客门下有勇力文武备具者二十人偕.平原君曰:“使文能取胜,则善矣.文不能取胜,则歃血于华屋之下,必得定从而还.士不外索,取于食客门下足矣.”得十九人,余无可取者,无以满二十人.门下有毛遂者,前,自赞于平原君曰:“遂闻君将合从于楚,约与食客门下二十人偕,不外索.今少一人,愿君即以遂备员而行矣.”平原君曰:“先生处胜之门下几年于此矣?”毛遂曰:“三年于此矣.”平原君曰:“夫贤士之处世也,譬若锥之处囊中,其末立见.今先生处胜之门下三年于此矣,左右未有所称诵,胜未有所闻,是先生无所有也.先生不能,先生留.”毛遂曰:“臣乃今日请处囊中耳.使遂蚤得处囊中,乃颖脱而出,非特其末见而已.”平原君竟与毛遂偕.十九人相与目笑之而未废也.

负荆请罪: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廉颇闻之,肉袒负荆,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示例:我今特来寻贤弟,~。 明·施耐庵《水浒全传》第四十六回近义词:引咎自责反义词:兴师问罪语法:连动式;作谓语、定语;用于赔礼道歉的场合。 负:背,背着。(荆是落叶丛生灌木,高四五尺,茎坚硬,可作杖,有刺。荆条长而柔韧,可以编制筐、篮、篱笆等。) 请罪:自己犯了错误,主动请求处罚让对方原谅。(背着荆杖,表示服罪,向当事人请罪。) 负荆请罪:形容主动向人认错、道歉,给自己严厉责罚。

望梅止渴 :

该成语源于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假谲》:“魏武行役,失汲道,三军皆渴,乃令曰:" 前有大梅林,饶子,甘酸可以解渴。" 士卒闻之,口皆出水,乘此得及前源。”

后羿射日:

篇7

关键词:管仲;文化治国;齐文化

管仲(?—前645),春秋初期齐国著名的政治家。在他担任齐国宰相期间,在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领域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使得齐国“通货积财,富国强兵”[1]2132,建立了“九合诸侯,一匡天下”[1]2131的大业。孔子称赞管仲的功绩:“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2]梁启超说管仲是“中国最大之政治家,而亦学术思想界一钜子也”,说:“其以伟大之政治家而兼为伟大之政治学者,求诸吾国得两人,于后则有荆公,于前则有管子,此我国足以自豪于世界也。”[3],由此足见管仲的思想和业绩所产生的深远影响。管仲的思想主要见于《管子》一书,该书保存了管仲丰富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思想。本文试图对管仲的文化治国思想进行挖掘,并求得对今天的社会建制的启示意义。

一、富国富民:管仲文化治国的现实基础

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社会大变革的时期,这一时期奴隶制逐步瓦解,封建制逐步形成。孟轲说:“王者之迹熄而诗亡,诗亡然后《春秋》作”(《孟子离娄下》),这句话概括地说明了中国社会从西周到春秋的转变。周王室衰微和诸侯争霸构成当时政治活动的主要特征。春秋初年,管仲任齐国国相之后,“慎轻重,贵权衡”[1]2132,把经济建设放到国家建设的首要地位。要在混乱的格局中保全和发展自己,必须首先取得经济的优先权。国家富裕是长治久安的现实基础,也是管仲文化治国战略的物质前提。

富国是治国的根本。管仲说:“错国于不倾之地,积于不涸之仓,藏于不竭之府。”(《管子牧民》)强调了发展经济的基础性作用。而管仲富国思想的独到之处在于:他把富国和富民有机地统一了起来。在中国传统的政治认识中,往往把国家和人民不自觉地对立起来,把国家富裕建立在对老百姓的赋税和盘剥之上。而管仲把富民作为治国的第一要务,这在先秦诸子中是没有的。《管子治国》开篇明义:“凡治国之道,必先富民,民富则易治也,民贫则难治也。”为什么会这样呢?“民富则安乡重家,安乡重家则敬上畏罪,敬上畏罪则易治也。民贫则危乡轻家,危乡轻家则敢凌上犯禁,凌上犯禁则难治也。故治国常富,而乱国常贫。是以善为国者,必先富民,然后治之。”又说:“凡有地牧民者,务在四时,守在仓廪。国多财则远者来,地辟举则民留处。”(《管子牧民》)从此出发,管仲强调治国者必须善于与民同利,因为“凡人者,莫不欲利而恶害”。所以,“与天下同利者,天下持久;擅天下之利者,天下谋之。”(《管子版法解》),“欲为天下者,必重用其国;欲为其国者,必重用其民;欲为其民者,必重尽其力。”(《管子权修》),只有不断增强自己的实力,做到民富国强,才有力量与诸侯抗衡。“圣人之所以为圣人者,善分民也。圣人不能分民,则犹百姓也”(《管子乘马》)。在管仲执政期间,齐国推行“慈于民,予无财;宽政役,敬百姓”(《管子小匡》)的政策,尽量做到“静其民而不扰,佚其民而不劳”(《管子形势解》),通过“以天下之财,利天下之人”(《管子霸言》),使得齐国百姓生活得到保障,政权获得巩固和稳定。这不仅促使齐国在经济上富足殷实,政治上安定秩序,也为管仲文化治国准备了必要的物质基础。

二、管仲文化治国的具体实践

“区区之齐在海滨”[1]2132,地理形势的阻隔使得齐长久以来偏离以中原地区为核心的主流文化。虽然管仲以九合诸侯,“尊王攘夷”之功,使齐国一跃而成为当时的政治中心,但是在文化上仍然相对落后。从文化上来说,齐国属于东夷的文化圈。管仲大胆提出变革的政治哲学和政治主张,主张用文化理念来统治臣民,顺服周边,这对于文化的挽救和政治的崛起,无疑在历史上是一大创举。管仲文化治国的具体举措如下:

1.继承周文化——进入文化主流。西周时期的齐国,姜太公实行“因其俗,简其礼”的基本国策,对原来的夷俗夷礼未作大的改动。到了桓管时期,管仲在齐国推行了一系列文化改革,积极向主流的周文化靠拢,促进了夷夏文化在齐地的融合。“修旧法,择其善者举而严用之。”(《管子小匡》)通过整饬、修复文武周公旧法,择其适合齐国社会实际的部分,创造性地加以运用。主要表现在:其一,创造性地借用周文化中的礼、义文化。管仲认为:“国有四维,一维绝则倾,二维绝则危,三维绝则覆,四维绝则灭。”四维者,“一曰礼,二曰义,三曰廉,四曰耻”(《管子牧民》)。四维之中,礼、义为先,通过用礼、义来规范人们行为,整饬社会秩序,挽救了处于紧张之中的夷礼、夷俗。其二,吸收了周公“明德慎罚”的思想。管仲认为,德是国家长治久安的要素之一。“错国于不倾之地者,授有德也。”(《管子牧民》),在明德的同时,管仲亦主张慎罚。他说:“刑罚不足以畏其意,杀戮不足以服其心。故刑罚繁而意不恐,则令不行矣;杀戮众而心不服,则上位危矣。”(《管子牧民》),因而他主张刑罚上要慎重而严谨。其三,汲取并发展了重农爱民传统。管仲认为,统治者应该以民为本,求天下“始于爱民”(《管子小匡》),“下令于流水之原者,令顺民心也。”(《管子牧民》),管仲又把爱民具体概括为六个方面,即“厚其生”,“输之以财”,“遗之以利”,“宽其政”,“匡其急”,“振其穷”。并且强调“五谷者,民之司命也。”(《管子山权数》),从治国的角度上:“明王之务,在于强本事,去无用,然后民可使富。”(《管子五辅》),又说:“夫富国多粟,生于农。……民事农则田垦,田垦则粟多,粟多则国富。国富者兵强,兵强者战胜,战胜者地广。是以先王知众民强兵,广地富国之必生于粟也。”(《管子治国》)。应该特别指出的是,管仲在继承周人重农思想的同时,并没有放弃齐人重视工商业的传统,而是将二者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做到了农、工、商并重。由上可知,管仲期望通过对周文化的继承,将周人的礼义精神、明德慎罚思想、重农爱民等传统引入齐国,使齐地的文化迈入主流文化之列,具有更强的生命力,从而对周边构成了强力的吸引。

2.吸纳周边文化——促进文化融合。其一,吸收鲁文化。齐、鲁两国地域相邻,在文化方面具有相通之处,同时,齐人的务实开放,鲁人的重视礼乐,使齐、鲁两国在文化上又各具特色。桓管时期,两国文化有着极为活跃的互动式交流,管仲改革就有吸收鲁文化之长、来丰富和完善自身之意。管仲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便是定四民之居,推行士、农、工、商四业并举的政策,把发展农业放在基础的地位,置于工、商业之前,这本身就是对鲁国以农业立国思想的吸取;管仲还针对齐国传统礼义道德观念淡薄,习俗落后,以致于君臣上下无礼、男女关系混乱,从而严重影响社会秩序和政治稳定的情况,十分注意从鲁国吸收周礼文化,强调礼义道德的建设。其二,倡导诸侯会盟,促进文化交流。据统计齐桓公合诸侯十五次,这大大加强了以齐国为中心的中原各国的会盟、往来和交流。从政治的角度来看,它整饬和收拾西周以来,由于周室衰微所形成的中原华夏之国一盘散沙的分崩离析局面,大大减弱了中原各国相互的攻伐,维护了较长时间内的统一稳定的局面。而另一方面,从文化的角度来看,则促进了中原各国间的文化交流和文化融合。在夏、商、周以来积累了千年的中原文化发生动摇的时候,这种做法对文化的传承做出了重要贡献。孔子给予了很高的评价,他说:“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又说:“桓公九合诸侯,不以兵车,管仲之力也。如其仁!如其仁!”。[4]齐国通过和周边各国的会盟和文化交往,在“尊王”的旗帜下,实现了融合中华民族文化的目的。

3.塑造齐文化——成就文化大国理想。管仲以九合诸侯,“尊王攘夷”之功,使齐国一跃成为当时的政治、经济中心,而与此同时,同周边文化的交流、整合使齐国同时也成为中原文化的中心,成为文化大国。管仲对待文化的态度,既不同于周初的伯禽治鲁,立足革除当地文化,倡行华夏文明;也没有完全因袭太公的做法,因俗简礼,而是有继承,有摒弃,有融合,有发展,将齐文化真正地改造成兼容并包、开放务实的新文化的融合体。在春秋战国时期的诸多地域文化中,齐文化展现出其强大的活力和丰富的内涵。可以这样认为,在政治理想的实现中,齐文化经历了价值整合之后,融汇于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文化主流当中,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干,使当时的齐国能够在政治上统领诸侯,军事上震慑周边,文化上构成对中原地区强大的辐射力。

三、管仲文化治国思想的当代价值

一种文化或者思想,必须反映当时的社会需要和环境。管仲从现实的社会条件出发,制定了符合齐国现状的治国策略。他从传统文化中吸取精髓,创立了一套适应时世的政治哲学和政治方略,提出了影响至今的文化治国思想,力图用文化的影响力来维护和保障政治和经济的稳定与发展,这一思想对于当代社会的治理和构建有着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文化治国之道基础在民。管仲是极力主张顺应民意的,其提出的“利民”、“富民”、“顺民”主张体现了深刻的民本思想“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管子牧民》)“以天下之目视,以天下之耳闻,以天下之心虑”(《管子九守》)。在中国政治思想发展史中,齐文化的富民思想是独具匠心的,先秦民本思想的勃兴,是与春秋战国时期礼崩乐坏、天下大乱的政治格局与生俱来的。此起彼伏的一次次“民变”、“民溃”的事实震撼了列国统治者,从而使他们猛醒于民众对其巩固统治的巨大力量。[5]管仲也深刻地认识到这一点,同时,他也倡导“仓廪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的原理,采取了一系列务实的经济措施,走富国强兵的道路。同时主张在抓经济发展,“富民”、“强民”的同时,也要进行以“礼、义、廉、耻”为主要内容的国民道德教育,平衡社会各阶层的收入差距,从而使社会安定,增强齐国的综合国力。《管子》中的思想体现了全面的义利并重思想,它告诉我们,国家的发展是一项综合、全面、和谐的系统工程,不是单指某一个方面的振兴与进步。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确立的时期,市场机制尚未完善,社会控制系统尚不完备,多元利益主体及由市场产生的各种弊病时有出现,道德失范现象时有发生,整个社会的发展仍未完全和谐,管仲的民本思想和义利观无疑对当今社会都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文化的重塑要体现兼容性、开放性。管仲促使齐国文化在广度和深度上,更快更大地推行开放和兼容的政策。它突出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既尚法制,又崇礼教。管仲主张在治理国家中法与德不可或缺,应该德法并施。可以说管仲充分利用了人性、人心,以礼治民、以德教化、以“德法”治国。二是既重王霸政道,又重民生技巧。管理国家和治理社会,必须礼法并举,王霸兼施。对待百姓,要与民同利,经济才能发展,社会才可获得进步。桓管时期,齐文化的兼容性、开放性,不仅促进了齐国政治、经济、军事、思想等的巨变,也代表了社会发展的方向。实践证明,文化兼容是历史发展的必然,只靠封闭的文化和单一的手段治国理民是不可行的。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信息时代的到来,各民族文化之间交流和融合的空间障碍逐渐消除,在世界范围内的文化交流过程中,各民族文化都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和冲击,如何保存、弘扬和发展本民族的优秀文化,同时,如何在文化多元的世界中与其他文化进行交流和共处,这是个世界性的难题。从管仲的文化治国思想中,我们看到,当代社会文化的建构,最重要的是价值观念与民族文化精神的全面更新,这就需要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剖析和把握,寻找出传统文化在当代最具生命力的闪光点,从而确立有中国特色的民族精神和价值体系,引领着我们政治文明、制度文明的重构。

综观管仲的治国思想,在政治经济上,它促成了齐国的强大,使齐国成为当时政治经济中心;在文化上,它促进了夷、周文化的融合,使齐文化日臻成熟;而对整个中国文化的发展来讲,它尊王攘夷,不仅保护了先进的中原文化免遭掠夺性破坏,而且它以频繁的会盟方式促进了各地域文化的交融,为中华民族早期文化的发展提供了良好机遇。《管子》是齐文化的精华,包含着较多的现代文明元素。我们应大力挖掘其积极因素,服务于现实,为当代所用。

参考文献

[1]司马迁.史记管晏列传[M].北京:中华书局,1982.

[2] 杨伯峻.论语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0:151.

[3] 梁启超.管子评传序论[M].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9.

篇8

【摘要】春秋时,周室式微,五霸出现,以致讲求急功近利和富国强兵的霸道精神,推行霸道的方法与言论,就形成了法家。所以,管仲亦就成为法家的先驱。战国时代法家更斐然有成,商鞅农战政策的成功,是把法家带到新的里程。

【关键词】商鞅 管子 经济思想 比较研究

法家萌芽于春秋,兴盛于战国。战国的法家代表人物基本上可分为两大支派,即秦晋法家和齐法家,也可称之为西方法家和东方法家。商鞅是秦晋法家的代表人物;管仲虽是春秋中叶的人,但战国时代齐国的法家学派是在“管子之学”的特殊形式下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因此,他自然就成了战国时期东方法家的旗帜。

一、战国时期法家的两大支派及其代表人物

在战国时代的各主要学派中,法家是最受各诸侯国的统治者重视的学派。战国的法家代表人物虽多,基本上却可分为两大支派,即秦晋法家和齐法家。商鞅、李斯的事业完全在秦,所以对他们可以统称为秦晋法家或西方法家。

在秦晋法家之外,战国法家还有一个重要支派,即齐法家或东方法家。东方法家同秦晋法家在基本思想和政治主张方面是一致的,例如都重视富国强兵等。但是从经济思想方面看,东方法家比秦晋法家更丰富,在许多方面还更深刻。在战国末期法家学派的集大成者韩非崭露头角以前,秦晋法家的旗帜是商鞅,而东方法家的旗帜则是管子。正如韩非所说:当时“藏商、管之法者家有之”。在战国法家的主要代表人物中,商鞅所制订的法家政策最完整,最典型,他所实行的改革收效最明显,他成为秦晋法家的旗帜是很自然的。和秦晋法家的这种情况相比,东方法家却几乎没有一个突出的代表人物。但是,在春秋时期,齐国却曾出过一个著名的政治家――管仲,战国时期的齐国,也利用了管仲治齐所奠定的基础。因此,他自然就成了战国时期东方法家的旗帜。

二、商鞅的经济思想

秦晋法家尤其是秦国的法家以商鞅为旗帜,于是,秦国法家的著作后来就被汇编为《商君书》。商鞅以及商鞅学派的经济思想主要体现在此书中。

商鞅的经济思想的核心和最有特征性的内容是他的农战论。“农”指发展农业生产,“战”指对其他诸侯国进行兼并战争。商鞅主张以农战政策为基本国策,动员国家的力量进行农战,并对这种政策作了多方面的说明和论证,这些主张、说明和论证就构成了他的农战论。

商鞅重农并不专以发展农业生产为目的,而是要通过农业的发展,以加强他所追求的新兴封建国家的军事实力。然后以此力量为基础,以扫除实现统一的地主阶级政权的一切障碍。

现在将这些措施分为政治的和经济的两大类加以分析:

第一,鼓励农业的政治措施。

首先,直接以政治手段积极予以鼓励。一方面是以官爵劝农战,即“从壹孔而得官爵。是故不以农战,则无官爵”。这是以政治荣誉诱致人民从事农业。另一方面是以免除劳役方式奖劝耕织,即人“大小J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劳役是古代人民的沉重负担,免除劳役的措施对人们的诱惑力比政治荣誉还要大。

其次,直接以政治手段限制非农业活动。这分两个方面:一是“事末利(工商业)及怠(于农业)而贫者,举以为收孥(官奴)”,从事工商业不仅不能免除劳役,还有沦为奴隶的危险。一是不能从博闻辩慧而取得官爵,以免人们贵学问而轻贱农业。

最后,减少行政官吏的侵扰,使农民能专心生产。这有三种办法:一是提高行政效率,当日的公事须当日办竣不得拖延,即所谓“无宿治”。二是统一各县行政管理方式,使奸官污吏不能任意变更法制,危害农业。三是规定运送公粮的一定办法,使官吏不能从中舞弊,荒废农事。

第二,奖励农业的经济措施。奖励农业的经济措施更是多种多样。主要分四个方面:增加农业人口;提高农产品价格;管制粮食贸易;实行有利于农业的租税政策。

首先,增加农业人口。其一是招徕国外农民到秦国从事耕种。其二是限制甚至干涉非农业人口的活动,其目的是使他们转业为农。另外,奖励农业的政治措施,基本上都是以增加农业人口的比重为目的的。

其次,提高粟价。关于这一措施,他告诉我们说:“ 欲农富其国者,境内之食必贵 ??食贵则田者利。田者利则事者众。”对高价具有能刺激生产和限制消费的作用,特别是租税在财政再分配中的作用,他已有很清楚的认识。

再次,管制粮食贸易。商鞅管制粮食贸易的办法也是很奇特的。禁止私商从事粮食买卖。同时,他也禁止农民间的粮食买卖,其目的是要使生产技术差和不勤勉的农民不依赖自己努力的耕作即不能得到食粮。如努力耕作则在自给外,其余粮还可以高价售给政府。故商鞅管制粮食贸易的目的是为了鼓励农业生产。

三、管子的经济思想

管子是东方法家的旗帜,因而东方法家的著作也被汇集在《管子》一书中。由于现存的《管子》一书是在西汉末年由刘向编定的,而且管仲本人并不是法家,战国时代的法家人物要利用他的材料阐明法家的主张,很多地方就免不了附益、附会甚至纯然出以假托。因此,《管子》一书就具有驳杂不纯的特点。下文中,笔者只依据学界公认为战国时代作品同时又是经济思想比较集中的一些篇章如《牧民》、《权修》等,来考察一下战国时代东方法家经济思想的特点。

第一,经济的政治和伦理观。

在先秦诸子中,管子作者和荀况是比较彻底的唯物主义者。《管子》一书将唯物观点贯彻到政治、伦理等各个方面,特别强调把社会物质生活条件作为其政治、伦理观点的基础。在伦理方面,管子认为社会伦理标准是否有实践意义,要看它是否建立在人民的物质生活条件的基础上以为断。《管子》书中有一句经常被引用的名言“仓廪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

管理国家必须先从经济入手,必须使人民富足,土地开垦。对于人与地两者作为社会生产的基本要素这一点,管子是特别强调的,并在书中始终予以贯彻,直到第八十篇《轻重甲》中又重复了上述观点。在别的篇章中有类似见解者亦不少,如:“凡治国之道,必先富民。民富则易治也,民贫则难治也。??故治国常富而乱国常贫。是以善为国者,必先富民,然后治之。”“富上而足下, 此圣王之至事也。”《管子》坚持“富民”政治,将国家的安危,政治之良窳,均归结到能否充实人民的物质经济生活这一点上。类此文句,在《管子》一 书中随处可见,足见其作者对这一观点的确信。当然在战国时代,所谓“民”,除广大的独立小私有者而外,也包括不少新兴的地主阶级在内,因这个阶级到此时基本上还属于被统治阶层。

第二,自利观点。

在《管子》一书中,“自利”被非常明确地肯定为人类的本性,其存在是客观的。《管子》中曾写到:“民之观也察矣,不可遁逃。??故我有善则立誉我,我有过则立毁我。当民之毁誉也,则莫归问于家矣。”

早期儒家虽也有“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之说,墨子也曾以人民的意志来表示“天志”,但他们最多只是说:人民之意愿反映了“天”的意志,因而是不可违抗的。在《管子》中,这个问题是从另一个角度考察的。在这里,一个统治者的行为的善恶,是直接通过人民来评价。作者甚至将人民的集体智慧提到所谓“圣人”的智慧水平,认为人民对是非之判断是非常正确的;人民的考察监督是不可逃避的。基于这种信念,《管子》作者要求将所谓“圣人”之“德”交到群众中去同人民的集体智慧相印证,要求统治者与人民合为一体。自利观念的发展正是符合这一要求。故除《管子》作者而外,战国后期的法家和儒家也大肆宣扬自利观点。由此可知,它不过是新兴剥削阶级的要求在意识形态上的反映。然而,同样概念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可能产生不同的结论。所以,管子作斯密的描绘,者虽然在自利观念上作出了相似于亚当却未引伸出适合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自由竞争原则,倒是引伸出了一个适应于封建生产方式的经济的干涉政策。

四、商鞅和管子经济思想的异同

商鞅与管子都代表新兴地主阶级的利益,二者的思想理论和政策主张在本质上是一致的,但是,由于齐、秦两国在经济、文化条件和历史发展的具体进程上都有所不同,秦晋法家与东方法家之间在学说内容、思想渊源和表现形式等方面,都存在着差别。

在重农的同时,商鞅与管子都主张抑末。商鞍宣扬“利出一空”的理论,应用在经济领域,就集中表现为:用重税、重役、严刑以及其他手段禁限,打击工商业、削弱商人的经济力量,迫使人们都“归心于农”。与秦晋法家比起来,管子对工商业的态度是较为积极的,主张封建国家要在不影响农业生产的前提下,对工商业的发展给予一定的保护和鼓励。他把抑末的矛头指向奢侈品工商业,而不象商鞅那样对工商业充满着敌意。

商鞅与管子都认为自利是人的天性,认为正是这种天性驱使人们从事某种或某些活动以求利。但商鞅认为对这种情况不能听之任之,而必须由国家严加控制,把人们追求名利、追求富贵的要求纳入国家农战政策的轨道,才能实现富国强兵的要求; 管子则认为只有听任、顺应人们的这种要求,才最有利于富国强兵目标的实现。

参考文献:

[1]《韩非子・五蠹》。

[2]赵靖《中国经济思想史述要(上)》,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85页。

[3]《商君书・农战》。

[4]《史・商君列传》。

[5]《史记・商君列传》。

[6]《商君书・外内》。

[7]赵靖《中国经济思想史述要(上)》,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34页。

[8]《管子・牧民》。

[9]《管子・小问》。

[10]《管子・五辅》。

篇9

关键词:高中读写教学;创新思维;探究;逻辑;综合;实践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课程的改革,遵循语文教育的规律,努力建设与现代社会发展相适应的语文课程,在培养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等方面发挥应有的作用。”因此,语文教学不应把传递知识作为首要任务,而应把培养思维能力放在首位。能力比知识更重要,这是新科技改革对教育提出的要求。

基于以上理解,我在读写教学中贯彻思维培养的意识,让学生在获得新的认知经验外,还能促进思维能力的提升。

一、研究命题,激发探究思维

高中语文教材(苏教版)采用命题式编排结构,每单元从多角度阐述一个命题。以教材第三册“号角,为你长鸣”单元为例,用“烈士的抉择”“底层的光芒”“殉道者之歌”三个层面阐述之。我将“烈士的抉择”中《指南录后序》和“底层的光芒”中《品质》和《老王》作为一个整体,设计探究过程,着意培养学生的探究思维。

第一步,阅读《指南录后序》,分析文天祥的形象,得出“爱国英雄”的结论。绘制逃亡路线图,体会其“传奇性”。第二步,剖析心理,归纳为“求死―避死―赴死―壮死”。第三步,结合作者生平和有关作品,体会文天祥在国难前舍生取义的精神。第四步,以“文天祥的传奇”为题写作,交流认识。第五步,以“焰火的人生”为题,评价文天祥的人生价值,强化“舍生取义”的内涵。第六步,比较《品质》和《老王》,理解普通人坚守价值的意义。第七步,结合社会现实,思考“舍生取义”的现实意义。

此设计抓住“舍生取义”的命题,通过阅读、概括、分析、写作的活动,进行人物命运的探究学习。学生由感性到理性,由人及己,完成了对命题的研究。苏霍姆林斯基评价“探究式”教学说:“在这样的脑力劳动中所获得的知识,能在记忆中保持得更加牢固和深刻,而且更为重要的是,能使学生养成一种,在以后的实践中更完善的应用这种知识的志向。”

二、多维比较,促进逻辑思维

比较阅读是读写教学中常用的手法,我采用多维度比较,从时间轴(纵向)和命运轴(横向)来深入探究,可以拓展学生的视角,增强思维的逻辑性。

《史记选修》阅读基本采用这种方式。首先,纵向比较,以《管仲列传》为例。体会“管鲍之交”“君臣之义”,分析管仲的施政纲领,归纳出“信任”和“才华”是其成功的关键,这是古。再品味司马迁的结语和世人的评价,了解作者悲剧的心理,这是今。最后,结合古今探讨“信任危机”的内涵,思考现当代人的生活状况。这种探究有利于学生看到古今社会的变化,把握人物命运的规律。其次,横向比较,以《项羽本纪》与《高祖本纪》为例。首先,分析两人在性格、政治才干、施政纲领、人事关系等方面的异同。其次,结合二人成败,归纳成功需要的因素,以史为鉴。再次,结合后人评价,思考历史评判的标准。最后,思考历代人物评价变化中表现出来的社会价值取向。

建构主义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给学生的,而是通过学生积极思考、主动建构的。教师在传授给学生一定的知识和学习方法后,就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欲望。

多维比较的思维模式使学生看到,同一段材料因古人今人的不同看法,可以产生多种观点;同一则材料因不同的角度对比,可以品味出更深的内涵。多维比较阅读,既充分挖掘文本素材,又激发论证的热情,促使学生积极自主锻炼逻辑思维。

三、由点及面,重视综合思维

叶圣陶说:“要想让学生得到金钥匙,就要靠教师指导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和思维方法。”学习是发现和掌握规律的过程。由点及面,网状思维,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重要途径。

小说阅读中,点面结合、文题结合和读写结合是培养思维的有效手段。以《祝福》为例,首先,学习小说的相关知识,分析《祝福》的人物、情节和环境,归纳主题。其次,结合高考“小说阅读”的复习,归纳小说的鉴赏技巧,研究高考的出题思路和解题思路。最后,学生从情节结构、人物分析、语言鉴赏以及主题探究四个角度自主命题,并解题。

这种三结合的活动,既鉴赏了课文,也归纳了小说阅读的规律,更熟悉了高考命题、解题思路。学生经过这些活动,很快达成知识能力的迁移,运用到阅读与写作中。

苏霍姆林斯基说:“当学知识与积极的活动紧密的联系在一起的时候,学习才成为孩子精神生活的一部分。”“教师的价值在于促进学生的自主构造,创建富有个性的自主学习,整个课堂教学始终在向学生学习过程转化。”“规律性”的教学,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综合性思维和实践性品格。

四、读写转换,促进实践思维

写作教学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关键。创新思维不仅强调写作的自主性,更强调把写作还原成一种需要,要求学生把对外物的观察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形成文字。读写转换,是培养创新思维写作的重要实践。

同素材多观点写作。同一素材由于阅读的侧重点不同,可以多角度运用。《廉颇蔺相如列传》就适用于“宽容”“信任”“责任”“团结”等观点。我的设计,在于尝试冷门题目。如“角度”,论证:廉颇重视个人荣辱,不忍位于蔺相如之左,而蔺则重视国家利益,顾全大局原谅廉颇。因此,角度没有对、错之分,只有高、下之分。又如,“你听,多美”,分析蔺相如著名独白“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归纳其高风亮节和宽宏胸怀,说明正是此种高尚人格才能唤醒廉老将军的爱国之心,此等佳话,你听,多美!

读诗论世写作。阅读鉴赏诗词,知人论世写作,结合《唐诗宋词选修》进行。诗歌转换散文写作,强化翻译。技巧鉴赏写作,强化分析。人物品评写作,提倡知人论世。“宋词风流”写作,固化学习感悟。

读写转换,“读”的是历史人物的风流才韵,“写”的是作者与读者之间心灵的契合。活动满足学生抒感的需要,展示了学生的才情,丰富了心灵世界,提升了思维境界。“对教学而言,师生交往意味着对话,意味着参与,意味着相互建构,它不仅仅是一种教学活动,更是弥漫、充盈于师生之间的一种教育情境和精神氛围。”读写转换很好地营造这种情景与氛围,让学生在实践中完善自己的思维。

“发现和提携人才,从来就是教师职业的最高使命之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要求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培养学生搜索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和合作的能力。”立足培养创新思维,才是语文教学改革的方向,也是探索创新教育的突破口。

参考文献:

篇10

然而现实的《(论语)选读》课堂教学中充斥着大量的误读、俗读、盲读。所谓误读,就是错误地解读,误解了孔子的思想和儒家的观点。这一方面是由于《论语》年代久远,许多要义在流传的过程中产生了歧见;另一方面教师没有系统地学过《论语》,对《论语》一知半解,没有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正如学者所说:“孔子的道,是中国文化的宫墙。凡是未得其门而人的人,不可像叔孙武叔那样妄出言语。”所谓俗读,就是庸俗地解读孔子思想和儒家观点。这一方面与浮躁的世风和恶搞经典有关,以庸俗功利的眼光解读《论语》;另一方面是学习的目标指向高考而不是传承文化。所谓盲读,就是盲目地读。教师带领着学生匍伏在地上仰望着孔子,不管是精华还是糟粕,不加辨析、反思、批判,照单全收。

针对误读、俗读、盲读,我们提倡正读、雅读、思读。

一、正读

所谓正读,就是正确地解读,通过系统地读、参照着读、联系着读等途径走近真实的孔子。

1.系统地读

《论语》是语录体散文,各则之间没有明显的联系,要准确理解儒家的义理,需要结合整本书系统地读。比如儒家的核心概念“仁“,前后出现了一百多次,只有前后勾连才能全面准确地把握“仁”的思想内核。《(论语)选读》编者按照政治、修身、学习与教育、哲学等主题对《论语》进行了重新编排,一定程度上解决了这个问题,但同时又打断了原本相连的话语,给理解带来了新的难度。如学习《周而不比》中“子曰‘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时,有教师提出问题:“儒家倡导‘仁者爱人’,怎么这里又厌恶人呢?”师生讨论一番后得出的答案是:从这可以看出儒家认为仁者应该爱憎分明,既要爱护好人,也要憎恶坏人。这是典型的误读。这句话出自《论语-里仁》,紧接着后面的一句话是:“子曰:‘苟志于仁矣,无恶也。”’这句话的意思是说,一个人真有了仁的修养,就不会特别讨厌别人了,对好人固然要爱他,对坏人也要设法改变他、感化他。两句话连起来看,意思就明确了:一个真正有仁爱之心的人,看天下是没有―个人说可恶的,对好人要爱护她,对坏人也要怜悯他、关怀他、感化他。

前后关联系统地读,不仅可以减少误读,还可以更加准确地理解文本内涵,体察人物个性。如《沂水春风》一课,子路直爽自信又轻率自负,冉有则谦虚谨慎,体会这两人不同的性格特点时,可以回顾《诲人不倦》中的一段话,公西华曰:“由也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求也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赤也惑,敢问。”子曰:“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结合这段话中孔子对两人性格的评价就能更加深入体会两人在谈志时表现出的不同态度了。

2.参照着读

《论语》成为儒家经典著作之后,历朝历代就有了很多研究注释《论语》的大儒、大家,古人如何晏、朱熹,今人如杨伯峻、钱穆,时代背景、个人立场的不同,使得他们对孔子的思想有着不同的解读。因此,在涉及到有争议的地方时,教师应把不同的观点择其要告诉学生,然后讨论辨析,看哪一个更接近孔子的本意。如学习孔子“有教无类”的教育思想时,教师可投影出对这一观点的最有代表性的三种解读。第一种解释:人无论出身贵贱,都可以接受教育。何晏认为,“有教无类”“言人所在见教,无有贵贱种类也”。(何晏《论语集解》)第二种解释:人无论品行善恶,都能够进行教育。这一解释以朱熹为代表。他在《论语集注》中将“有教无类”注为“人性皆善,而其类有善恶之殊者,气习之染也。故君子有教则人皆可以复于善,而不当复论其类之恶矣”。(朱熹《四书章句集注》)

第三种解释,是当代著名学者赵纪彬先生的一种特殊观点。他从训字人手,认为“有教无类”中的“有”应释为“域”,即分划居住区域的意思;“教”应释为“军事训练和政治教化”;“类”则是“族类”的意义,是贵族实行世袭统治的社会基础。他得出的结论:凡是贵族,不分族类,都必须接受强制的政治、军事训练。(赵纪彬《赵纪彬文集第二卷》)参照各方观点讨论,学生的理解自然会更加深入。

3.联系着读

系统地读主要是着眼于《论语》本身的内容,从整体的角度来把握儒家思想;联系着读则着眼于《论语》和其他著作的关联,从更广阔的时代背景和文化空间来领悟孔子的思想内涵。如《仁者爱人》一课中,子贡曰:“管仲非仁者与?桓公杀公子纠,不能死,又相之。”子曰:“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岂若匹夫匹妇之为谅也,自经于沟渎而莫之知也。”孔子认为管仲是一个仁者,学生对此难以理解,教师可投影《史记-管晏列传》中的相关内容:“公子纠败,召忽死之,吾幽囚受辱,鲍叔不以我为耻,知我不羞小节而耻功名不显于天下也。”从中看出管仲之所以不死是为了最终显名于天下,这恰恰符合孔子的“君子疾没世而名不称焉”的主张,所以他才会说:“岂若匹夫匹妇之为谅也,自经于沟渎而奠之知也。”再加上管仲用和平的手段帮助齐桓公一匡天下,使百姓免遭涂炭,符合孔子推行的“仁政”思想,正因为这两点,孔子才认为管仲是一个仁者。

二、雅读

所谓雅读,就是高雅地读。以高雅的姿态、积极的心态读,为传承文化而读,而不仅仅是为考试而读。

1.以高雅的姿态读

对《论语》的解读,自然要受到当下语境和各自思想意识的影响,但如果功利地拿儒家思想来指导自己的生活,甚至为某种权力服务,那就有些庸俗了。如有位教师在阐释“民无信不立”时,引用了于丹《论语心得》的解释:老百姓要对国家有信仰,认为人民的死亡不是最可怕,最可怕的是人民没有信仰。于丹教授的解释是从人民的角度展开的,而考察其本意,孔子是从统治者角度提出的,认为统治者宁可饿死而不可失信于民。(景凯旋《(论语)“民无信不立”补释》,《书屋》2009年第10期)因此,教师这里不加辨析地引用,不仅曲解了儒家思想,而且显得有些庸俗。

2.以积极的心态读

《论语》内容大都体现着儒家积极人世的心态,但时代的变迁使得有些内容今天看来有些消极和保守。如体会“子曰:‘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窃比于我老彭”’时,其“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的观点一方面阐述了7L子性格中好古的一面,谦逊地指出他对古代文化的贡献是“述而不作”,正因为孔子的“述”,使他成为中国文化史上承前启后的一个重要人物。另一方面又反映了孔子思想上保守的一面,完全遵从“述而不作”的原则,对古代的东西只能陈陈相因,就不再会有思想的创新和发展。这时教师就要注意引导学生看到孔子积极一面,以积极的心态去发现它有价值的地方。

3.为传承文化而读

朱自清先生说:“经典的价值不在实用,而在文化。”《(论语)选读》课程目标是培养正确解读和批判继承传统文化的能力,但现实中教与学双方大多是以考试为教学的起点和终点的。当然,考试是无法回避的,但一味着眼于考试显然是买椟还珠。如学习《沂水春风》时,师生一起探讨为什么孔子赞成曾点的志向时,投影了两个不同的观点:①孔子政治上主张“礼治”,“为国以礼”。曾点的志向突显孔子礼乐治国的最高境界,故孔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②曾皙的这段话,表达了隐士的生活景象,可能隐约触动了孔子周游列国屡遭失败、心力交瘁而想过平静无为的生活的想法。因此曾皙的话不仅是显己志,也是对孔子心灵的折射。可是教师接着说,如果考试考到了,大家还是答第一点吧,说去年期末考试就考了这道题,而答案就是第一点。其实这两种说法都是有道理的,有些研究者认为第二点更符合孔子当时的处境,如果单纯从考试出发追求唯一的答案,那距离儒家的文化可能就远了。

三、思读

所谓思读,就是辨析着读,反思着读,批判着读,而不是盲目接受和崇拜。

1.辨析着读

读书的最高境界是要读出新的问题,读出自己的见解,而不是人云亦云,做两只脚的书柜。《(论语)选读》注释详细,翻译完备,如果只停留在字面翻译上,是不可能读出其精髓的,教师应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辨析问题,进而生成自己的体验。如《高山仰止》中有一则孔子和颜渊的对话,子谓颜渊曰:“用之则行,舍之则藏,惟我与尔有是夫!”有学生提出问题:“孔子这里提出的‘用舍行藏’的做法和‘知其不可而为之’的精神之间是不是矛盾啊?”这是一个很好的问题,可以看出学生对孔子的人格精神有了一定的理解。师生讨论后明确:“用舍行藏”主要指从政为官而言的,而“知其不可而为之”主要指推行儒家理想而言的。这样一番探寻后学生对孔子和儒家文化有了更为深刻的理解。

2.反思着读

“学而不思则罔”,《论语》的许多思想都打上了封建社会的烙印,儒家倡导的忠、孝、仁、义等都要进行必要的反思审视,这样才能更健康地吸收其文化养料。如学习《克己复礼》时,对“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等级观念就要进行反思;而“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中将“孝弟“作为”仁“的根本,既要看到“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要看到儒家倡导的孝道是从统治者的立场提出的,是为忠服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