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本管理案例范文
时间:2023-03-27 14:17:3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成本管理案例,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我国的船舶产业经历了2003—2008年的大发展后,在产能上迅速扩张为全球第一,但后金融危机时代的经济环境,使得产能过剩问题凸显,产品技术水平低、成本水平高等问题暴露无遗[1]。本文重点研究成本管理问题,意在提高船舶企业的成本竞争优势。按时间顺序,船舶流程可分为设计阶段、采购阶段、制造阶段、交付阶段和交付后船舶运营阶段,虽然从会计核算上成本实际发生于各个不同的阶段,但成本的绝大部分决定于设计阶段。因此,什么是设计成本、包含哪些内容、如何进行管理是设计阶段成本管理亟待解决的问题。如何达到对设计成本的控制,对船舶企业来说,既是一个难啃的“硬骨头”,更是一个尚未开采的“金矿”。由于多数船舶产品属于复杂产品系统①范畴,具有不同于大批量产品的许多特性,如用户定制、在研制过程中涉及多个利益主体的利益协调、研制周期长等,这些特性加大了设计成本的控制难度[2]。
本文旨在应用管理会计的理念,从产品生命周期的视角,对船舶企业设计成本和设计成本管理的内涵进行界定,之后明确设计成本控制的内容与方法,并通过实际例子来说明控制方法的应用过程及有效性。
一、船舶设计成本和设计成本管理的内涵
对设计成本的研究,许多研究者从目标成本管理的角度将设计中物耗成本与目标成本指标加以对比,以达到控制的目的[3—5]。
船舶产品的成本决定、实际成本支出与全生命周期产品业务流程的关系如图1所示。由图1可以看出,虽然成本支出主要发生在采购、制造与交付阶段,但在设计阶段已经决定了包括产品运营成本在内的绝大比例的成本[4]。
企业所生存的外部环境愈加复杂和动态,这对企业决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进而让管理会计的思想得到了新的发展。管理会计让管理者从战略管理的角度去审视会计信息,许多学者认为要利用管理会计打造企业价值链[6],因此有必要从管理会计的角度去看待设计成本的内涵。
从管理会计理念和全生命周期角度,本文认为:凡在设计阶段被固化了的船舶主要成本因素,都属于船舶设计成本,即使该项目成本并没有支出或是未被完全确定。成本因素是指能够决定或影响船舶整个生命周期内成本值的因素。
船舶设计成本管理,是指在船舶产品的设计阶段,为了达到船舶经济性最优,对能够决定或影响船舶整个生命周期内成本值的因素,包括设计阶段的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因素加以有效的管理。
按照本文所给的定义,除了设计人员的支出、设计费等在设计阶段直接支付的成本项目外(这些项目所占比例并不很大),那些在设计阶段被决定了的产品的性能指标、产品施工标准、工艺要求、配套材料与设备的规格与材质等,都属于船舶设计成本的范畴。
二、船舶设计成本管理的主要内容、方法与案例
按管理内容,船舶设计成本管理可以分为设计阶段直接成本管理(包括设计费、设计人员的工资等)、设计阶段间接成本因素管理(包括设备的规格与数量、材料设计净值、材料设计利用率、人工工时定额、设计差错率等)。
(一)设计阶段直接成本的管理
1.设计费
以船厂为主导的联合研发已经被多个案例证明是一种适合的研发形式。既能提高产品对用户需求的符合程度,又能有效降低设计成本的一个方法,是请市场上的主流用户对企业的概念设计提意见。从企业的角度上,主流用户的意见代表了大多数用户的想法,因此设计出来的产品不仅具有相对大的普适性,还因满足了用户的需求而提升了产品的价值,还免费向潜在的用户进行了宣传且满足了“用户定制”的要求,更因设计理念与用户需求相吻合而减少了后续研制过程中的修改量。从用户的角度,也乐于将自己的想法融入到产品设计之中,以便得到自己想要的、符合自己期望的产品。
应用管理会计原则进行决策并取得成功的例子之一是春和集团的产品研发。春和集团推行技术国际化,奉行技术领先的理念,在产品研发时,首先是联合了世界上拥有最新技术的设计公司进行初步研发,然后将初步设计交给世界上最大的几家用户去挑毛病、提需求。根据用户需求、由最先进的设计公司设计出的产品性价比非常高[2]。
2.设计人员工资等支出
对本企业设计人员的投入,主要包括人员工资、合作研发期间的出国等费用支出。本着“人才储备与培养”“把钱花在刀刃上”的原则,选择优秀的员工,作为激励手段,让其参与与国外企业共同组建的研发团队,到国外与合作公司员工一同工作,使其迅速成长。以此方式来迅速提高技术人员的能力,形成高水平技术团队,从整体上提高企业的技术能力和水平。
应用管理会计原则进行决策,最终取得成功的例子之一是A公司的180 000吨级海岬型船研发。该项目由船企与欧洲一家设计公司一起进行概念设计、合同设计和详细设计,在合作研发期间,船舶企业派出了多名骨干技术人员到欧洲设计公司直接参与研发工作,并在详细设计阶段,由欧洲设计公司派多人到中国,与企业的技术人员一起完成详细设计工作。通过“走出去”和“请进来”的方式,虽然单项目成本中设计人员工资支出较大,但该企业的设计人员技术水平迅速提升,企业的整体研发实力得到很大的提高。
(二)设计阶段间接成本因素的管理
1.配套设备的规格与数量
对配套设备的规格和数量的控制,主要应放在合同设计阶段。
一是重视“厂商表”对成本的影响。按照行业惯例,在合同签订时(合同设计阶段),船厂和船东会达成一个“厂商表”,其主要作用是对重要配套设备的范围进行确定。船舶企业要建立自己的供应商联盟,并且尽可能将自己的联盟企业列入厂商表;还应对任何一次合同谈判所涉及到的主要设备和新设备进行询价;最后,要增加可增加和更换厂商的权利,以保证船厂对供应商的议价能力。
二是提高在合同设计阶段设备型号选用的精确性。在合同设计阶段就确定了大多数设备的规格和型号,但这不是最终的。在详细设计阶段,还需要进行各种负荷计算并提交船级社审查认可,如果在合同设计阶段选用的型号无法满足负荷计算要求,船厂需要自己付费购买更高型号的产品。与此相反,如果在合同设计阶段选用了裕度过大的型号,对船厂来说同样是加大了成本。
三是绿色与环保设备的选用。社会责任对航运公司越来越重要,在设计中考虑绿色与环保设备将增加用户的价值,进而给船企带来差异化的优势。以C公司为例,该公司研制的绿色、环保、经济型海岬型船受到用户的一致好评,为企业批量化接单创造了条件。
2.材料设计净值
一要重视成本与性能的协同。首先对钢板和加强材的布置进行设计时,采取精细设计、控制计算精度,要在满足船级社规范要求的前提下,尽可能减少所用材料的重量;其次对能够选择质量更轻的设计方案时,要注意成本与质量减少量之间的平衡;最后对设备选型时,除了价格作为主因外,还要考虑设备本身的重量和尺寸,因为尺寸过大,则会占用更多的空间,加大舱室面积,从而加大设计所用的材料数量和重量。中国的A船厂在超大油轮(VLCC)的设计中,通过选用玻璃钢材质来替代不锈钢材质,尽管船厂的采购成本差异不大,但使船体轻了100多吨,使载货量增加了100多吨。
二要对船舶设计不断优化。对单个项目来说,船型优化的方法主要是通过多次的计算机软件模拟和适量的水池拖模试验对船体线型进行优化;对设计图纸的可优化性进行小组讨论和分级审核,并采取激励措施对优化成果较大的加以奖励。对可重复的项目来说,可使用“戴明环”(PDCA循环)的理念和方法不断优化设计,在一个项目完成之后,采取“ACTION”(处理)的方法总结经验、查找不足,并且以书面的形式固化下来,在下一轮循环(设计)中加以改进,经过若干循环之后,达到精益设计的目的。中远川崎(南通)在船舶设计优化,通过使用PDCA循环方法,使整个船舶的建造工时不断降低、材料利用率不断提高。
3.材料设计利用率
材料消耗定额控制的水平,最具有代表性的就是钢材设计利用率。以VLCC为例,单船需要使用钢板约3万吨,钢材设计利用率每提高1%,就可以节省钢板300吨,以4 000元/吨计算,则单船可节省120万元,如果再考虑批量制造,效益会更大。以A公司四艘VLCC项目为例,该公司对设计人员采取了激励措施,在原有设计水平的基础上,将单船节省费用的20%作为奖励,同时还制定了严格的审核流程,规定凡单张图纸达不到目标利用率的需经过多方“会诊”后才能放行。由于多措并举,严格的审核流程让设计人员知道标准是什么、公司要什么,而激励措施更激发了员工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更重要的是,设计人员发现自己辛苦一点可以给企业创造巨额的经济效益,觉得自己不仅仅是一个小小的设计员,还是一个价值的创造者。通过设计人员的努力,最终该型的钢材设计利用率由88%提高到了91%,整整提高了3个百分点,仅该批船就为企业节省了1 440万元。
4.人工工时定额
人工费用是在生产阶段发生支付的,但人工工时定额却是在生产设计阶段确定的。以船舶施工过程中工作量最大的焊接为例,在生产设计阶段不仅确定了焊缝的长度,还确定了焊接的形式和加工的方法,而这些都会影响到工人的工作时间和焊接质量。比如立焊的难度大于平焊,而仰面焊的难度更大,因此需要的人工工时更多,再如自动焊的效率和质量都会好于手动焊。因此,在生产设计过程中,要绝对推行以生产为导向的生产设计思想,以“下道工序是上道工序的上帝”的理念来重视生产设计对施工时间和施工成本的影响。
5.设计差错率
一是要对设计差错率进行考核,在允许出现一定设计差错的基础上实行绩效考核;二是对出现的大的设计差错进行讨论反思,之后采取标准化设计的方法将该类设计加以固化;三是采取PDCA循环的方式不断地改进设计、逐步提高设计精度、减少设计差错;四是在生产设计阶段尽可能采取标准化设计和模块化设计。实践和理论均已表明,标准化设计和模块化设计是减少差错率的重要方法。
三、结语
从产品全生命周期成本的角度,本文对船舶设计成本的概念进行了界定,分析了船舶设计成本管理对企业和用户的重要意义。在此基础上,研讨了船舶设计成本的管理方法,重点通过实例,分析了设计阶段直接成本与间接成本因素的管理办法。其中设计阶段直接成本分为设计费和管理人员工资等支出;间接成本因素主要探讨了配套设备的规格与数量、材料设计净值、材料设计利用率、人工工时定额、设计差错率五个方面。
篇2
[关键词] 企业成本管理;核心竞争力;战略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12 . 10. 010
[中图分类号] F27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 - 0194(2012)10- 0018- 02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企业需要加强现代化的管理方式,利用企业成本管理战略方案来提高自身的核心竞争力。企业的成本管理指的是企业在运营过程中注重成本的核算、分析、分配、控制等一系列的管理行为。企业的成本管理包括成本预测、成本计算、成本分配、成本核算、成本考核等。所以,企业为了提高自身的核心竞争力,首先需要认真进行成本预测,进行全面的成本规划,制订出成本方案,最终进行成本的最终决策。
1 传统企业成本管理的现状
1.1 企业的成本管理意识不足
大部分企业仍然把成本管理的重点放在降低成本方面,但是从现代化的成本管理来看,伴随着信息化的高速发展,企业仅仅依靠降低成本来提高核心竞争力是不可取的。因为在不科学的方式下,企业降低生产成本和销售成本,会致使企业的销售量下降、产品质量受到影响,最终导致企业的利润下降,所以这种传统的成本管理模式是一种消极的行为,会给企业造成不良后果。
1.2 成本管理难以与市场接轨
传统的成本管理模式,没有全面考虑市场的需求量,而是认为单纯地增加产量就可以降低制作成本,给企业带来更大的效益。但是盲目增大生产量,会造成存货积压,增加企业的经营风险,不利于提高核心竞争力,若市场产生动荡,企业就不得不低价售出库存商品,使得企业利润严重降低。
1.3 成本管理的内容不全面
较多企业过于注重生产,而忽视产品包装、销售、售后服务、产品开发等方面的管理,造成管理内容不全面。这些企业的成本管理薄弱,风险预测、成本分配等方面缺乏科学性,在管理过程中,采取盲目性的管理方式,不利于企业的发展。
2 现代化企业成本管理的方法和具体应用
2.1 加强企业成本管理过程的风险防范
因为企业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中,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所以企业要加强企业成本管理过程的风险防范。这样,就需要企业及时收集外部信息,对经济方面的通货膨胀、竞争对手的战略变化等进行深入研究,然后对于企业内部本身的产品销量、市场占有率进行分析,尽可能降低企业的成本。特别是对于成本企业来说,这种企业的职能划分采用的是横向模式,容易形成部门矛盾加剧,给企业带来更多风险。所以我国企业可以学习日本企业中明确分工的管理模式,将成本管理的每一项内容分给不同部门,保证成本管理的顺利施行。
2.2 加强成本管理的全面性
企业的成本管理需要进行全面管理,才能够满足企业的发展需求。以日本汽车企业为例,介绍其全面的成本管理方案。日本汽车企业将成本管理分配给不同部门,对事业战略、环境保护战略、企业地域战略等各方面进行具体研究,然后广泛收集市场信息以分析出产品的市场需求。根据上述收集的内容,制定出产品价格战略制度。具体来说,就是根据产品的预售量、实际生产环境,参考市场上的汽车成本和竞争者的产品成本,考虑生产周期内可能产生的市场变化,最终制定出合理的目标成本。经过多年的努力,日本企业公司生产的汽车迅速抢占汽车市场,并取得了可观的利润。所以,我国汽车企业应该向其学习,提高自身的核心竞争力,从而制定最为合理的产品目标成本。
2.3 采用信息化的成本管理方法
现代化企业的成本管理,必须采用现代化的信息技术,将ERP技术应用进去。ERP技术可以解决产品成本低造成的产品质量降低,它可以通过协调产品价格、产品维修、产品质量管理等因素,进行全方位考虑来降低企业的总体成本。下面以得润电子为例,具体介绍ERP技术在企业成本管理中的作用。得润电子是国内著名的民营企业,在最近几年飞速发展,其产品涉及电子元件、电子产品、连接器等不同方面。随着企业的发展,运用现代化技术进行管理是当务之急。于是,得润电子首先建立3个基础的信息化系统,包括:物流系统、企业内部的OA系统、公司的财务系统。2003年,得润电子开始正式运行ERP系统,并且采取坚定的态度来促进该系统的实施,同时采用激励机制来推动其实施。ERP经过几年的发展,对得润电子的管理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虽然连接器的材料飞速上涨,但是得润电子附属公司的产品价格并没有太大的浮动,以满足市场的需要,最终扩大了市场份额,当价格回落时就为公司带来了很大的利润。
3 总 结
总而言之,企业必须采取现代化的成本管理战略方案。现代化的成本管理方案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保证企业的稳定发展。目前,我们需要正确面对传统企业成本管理的现状,找出其中的不足之处,最后提出正确的解决方案。希望本文能够给相关人员一些启发和思考,推动我国经济的发展。
主要参考文献
[1]陈旭.基于会计信息共享的组织间成本管理框架及实施路径研究[A].中国会计学会财务成本分会2011年年会暨第二十四次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11.
篇3
关键词:安全成本;事故树;作业成本法;安全指数
中图分类号:F23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6年3月15日
一、安全成本构成与管理理论依据
(一)安全成本内涵。安全成本是指那些为了保证企业安全、预防和控制事故发生而支出的费用总和,以及那些发生安全问题后导致的所有损失费用的总和。安全成本是个非常广义的概念,它不同于事故成本。事故成本属于安全成本的重要组成额部分,它仅仅代表了事故发生过程中产生的成本,而安全成本还包含了事前成本和善后成本。
(二)安全成本构成。管理者在分析安全成本构成时通常从两个角度来分析――静态和动态。两者的根本区别在于是否考虑资金时间价值问题。安全成本构成如图1所示。(图1)
二、安全成本动因分析与成本计算
(一)安全成本分析的逻辑线索:事故树。1986年,安德烈奥尼编写了一种事故成本计算的分类方法――事故树法(简称ACT),它包括了对受伤人员、对企业、对公共社会三方面的后果影响。将一场事故标记为一棵树,基于企业正常的会计准则,它的主要枝干就相当于企业事故后果核算的最重要成本,如图2所示。(图2)
ACT分为三个层次:个人层次、公司层次和国民经济层次。它们组成了事故树的主要枝干,共有128个分支涵盖了所有事故的潜在后果。
(二)安全成本动因分析与计算。动因分析是指分析成本发生的驱动因素、成本的诱因。组成成本函数的动因主要有四种:资源动因、行为动因、成本动因、资源的单位成本动因。为了建立成本函数模型,最常用的方法就是基于作业成本法(简称ABC)的成本动因分析。
1、成本动因分析基本步骤。(1)确定成本核算的对象(产品,也可能是顾客、市场等);(2)确定业务成本发生的动因(以资源耗费来度量);(3)将成本分配给核算对象,对每一个核算对象的成本、价格相对比,评估他们各自的盈利能力。
2、安全成本函数。以保险成本这项复杂的成本为例,保险费用通常取决于事故发生的数量、严重程度、受伤人员缺席的天数等。函数如下:
保险费=保险的单位成本(每件事故)×事故数量
保险费=保险的单位成本(每天)×缺勤天数
然而,经过详细的动因分析之后,我们发现只有一部分保险费用是变化的,它取决于受伤成本。为了表示受伤成本和保险费用之间的关系,函数如下:
保险费=保险的单位成本×受伤成本×被保险的薪资
保险费=保险的单位成本×每场事故的受伤成本×事故数量×被保险的薪资
保险的单位成本是指每百元的薪资中每增加1美元的保险所产生的边际成本,它通常是通过精算分析得到。公司的保险成本取决于受伤成本。
受伤成本主要是指与受伤人员的相关赔偿,也就是计入公司的工伤支出。受伤成本通常由三部分构成:收益(对伤者的补偿和替代赔偿)、费用(医疗救助和康复成本)、身体伤害成本(除了医疗成本和补偿)。
(三)安全成本归集与分配
1、分配函数应用
(1)基于受伤成本的分配
部门保险分配=保险的单位成本×该部门的受伤成本×投保的薪资
(2)基于缺勤天数的分配
部门保险分配=保险的单位成本(每天)×该部门缺勤天数
(3)基于事故数量的分配
部门保险分配=保险的单位成本(每场事故)×该部门的事故数量
(4)基于按严重程度分类的事故数量的分配
部门保险分配=保险的单位成本(某种分类中的每场事故)×该部门某一类事故的发生数量
2、成本追踪分析。成本对象层次结构和数据收集。为了正确的应用成本函数,决策者必须知道公司中可能发生事故的部门、生产线、工作站的结构层次。通常来说,成本对象分为三种结构层次:一是企业或组织本身;二是各个部门;三是直接相关的成本对象。
三、安全成本效益分析与评价
(一)安全成本效益分析目标和流程。安全成本通常贯穿于企业项目的整个寿命周期,它是一种随时间变化的变动成本,也是一种预估成本,我们进行安全成本效益分析的根本目的就是通过分析它未来的变化趋势,对企业安全问题提出最优决策和指导,从而达到减少企业安全事故发生,减少事故损失,降低企业内安全成本,提升企业整体经济效益的目标。分析安全成本效益,首先我们需要确认预防成本和预防收益;然后在生命周期内,需要按照一定的折现率将成本和收益折现;最后,我们需要将折现的成本和收益加以比较,可以采取直接比较,也可以采取对比的方式比较。
(二)安全成本效益分析模型
1、安全成本效益分析工具(简称CESMA)。安全成本效益分析工具通常用来给大多数事故的安全预防投资做成本效益分析和成本效果分析的,需要把未来所有的现金流,包括成本和效益,全部转换为现值,如图3所示。这种转换是通过一定贴现率来进行折现的。(图3)
如果考虑不均衡系数因素:
当成本/效益>1×不均衡系数,即成本>收益×不均衡系数,则项目不可以施行。
当成本/效益
(2)成本效果分析。成本效果分析是指在相应的预算范围内,寻找安全预防投资的最优组合,从而实现投资收益最大化。在进行成本效果分析的时候,我们必须设定两个约束条件:一是所有安全投资的总成本不能超过总预算限制;二是任何一项安全措施,要么完全考虑;要么一点也不考虑,也就是运筹学中的“背包问题”。
2、安全成本效益分步自我评价工具。它的计算流程如下:(1)首先要确定所要评估的工作过程的形式;(2)对工作过程实行风险评估。评估之前需要列明所有的风险因素、需求因素以及与之相关联的潜在健康影响,找出他们之间的因果关系;(3)风险评估完之后,针对风险开始进行预防性的计划和安排;(4)以图形的形式展示上一步骤中的信息,从而能清楚地看到可能存在的健康风险、需要采取的预防措施以及他们之间的相互对应关系;(5)根据风险和相关预防措施计算相关成本。在这里涉及两种成本:①预防成本:这些预防措施的成本要根据流程3中设定的等级水平计算;②健康影响成本:必须考虑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两部分。其中,间接成本中包含劳动成本(支付给雇主的时间,但不受事故的直接影响)和生产材料成本(由于事故发生所损失的原材料等);(6)将计算的数据填入相应会计核算表,得出成本和收益,从而制定平衡成本收益的措施和计划。这个核算表反映了安全投资的成本、开展这些措施后所能节约的费用、未开展措施所能损失的成本等。通过对事故、成本类型(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的分析,我们最终能够设计出一个均衡成本和收益的计划,从而实现最优投资。
在分析成本和收益之间的关系时,我们可以采用成本收益比的形式来表示。由公式(2)给出:
安全收益率=总收益/安全投资成本 (2)
通过安全成本效益分步自我评估工具,我们可以清楚的分析出企业内部流程环节中存在的各项风险以及风险等级,也便于我们在以后的生产中及时关注并紧盯,也能够在第一时间应急。分析风险之后,我们预先设计出控制风险的有效安全措施,并核算相关成本及收益,这使得我们实现安全最大化前提下的成本最优原则,不仅能够防范和控制风险,减少事故的发生,保障员工人身安全及健康,而且有利于帮助企业完善安全管理系统,从生产过程中减少意外损失,缩减安全成本,提升企业经济效益,最终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四、完善安全成本管理的思考
(一)建立安全成本评价指数。为了能够清晰的将分析结果量化,我们采用指数研究方法,用相关的经济指数衡量、比较。
1、内在安全评价指数(简称I2SI)。综合内在安全指数(I2SI)适用于整个生命周期,由两部分构成:危险指数和内在安全隐患指数。危险指数是一个衡量潜在损失的工具,它是在综合考虑过程和事故控制措施的前提下分析的。内在安全隐患指数是评估过程中安全原则的适用性问题的工具。每个环节和过程的危险指数、内在安全隐患指数能够计算出该过程的综合内在安全指数,由公式(3)给出:
公式中,内在安全隐患指数和危险指数都是介于1~200之间的,数值越大,说明内在安全的影响越显著。当I2SI大于1时,说明内在安全的影响是积极地,所以我们就应该采用该项内在安全措施。
(1)危险指数(简称HI)。危险指数是一个衡量潜在损失的工具,它是在综合考虑过程和事故控制措施的前提下分析的。它由两个分指标构成:损害指数(简称DI)、过程和风险控制指数(简称PHCI)。
(2)内在安全隐患指数(简称ISPI)。内在安全隐患指数是评估生产过程中安全适用性问题的工具,主要用来预测潜在的安全隐患。与危险指数类似,内在安全隐患指数也是由两个分指标构成:内在安全指数(简称ISI)、第二过程和风险控制指数(简称PHCI)。
2、成本指数。成本指数系统由两部分构成:传统安全成本指数、内在安全成本指数。
式中,安全措施成本包括了执行程序的内在安全成本、过程控制措施成本和附加安全措施成本三部分。
(二)建立基于平衡记分卡的安全管理体系。企业安全管理体系应该基于平衡计分卡,从四个维度全面分析和评估企业安全,从而更加准确真实的核算安全成本。
1、财务角度。从财务角度,是容易衡量和辨别的。将平衡计分卡与安全管理系统相结合的新型安全管理系统,综合分析内部流程、顾客、学习创新三方面影响下的财务结果,把整个企业的战略与财务相对应,可以直接进行安全成本效益的分析。
2、内部流程角度。内部流程是产生企业安全事故的关键,要时刻关注内部流程的每一个环节,从产品或服务的设计、审核、生产、销售等环节,及时发现每一个流程可能存在的安全问题,予以更正。需要建立内部流程的评估和考核指标,针对内部流程中出现的问题罗列相关安全措施。
3、客户角度。传统的成本管理方法往往只关注于与生产相关的生产成本,而忽略了与客户相关的消费成本。其实,产品或服务在销售之后,成本转移给了客户,这样就产生了消费者成本,包括了使用成本、维修保障成本、处置成本等。从这个角度来说,安全成本的管理很关键的一点就是要处理好消费者成本,要通过生产过程中的生产成本的管理,提升产品或服务的质量和特色性设计,以此降低售后产生的一些维修保险成本及客户服务成本。这样的话,不仅能够降低安全成本,提高效益,而且利于管理者树立长远的品牌优势,提升企业地位。
4、学习创新角度。企业要实现人性化管理,从员工的角度对企业安全管理体系加以创新和改进,要多多投资于生产安全质量管理、改进落后的生产环节、采用安全化设备,保证员工的安全问题;同时,要加强员工职业健康与安全培训,提升自身安全意识和能力。
(三)基于平衡计分卡的安全管理体系构建。我们将企业安全管理的细节嵌入到平衡计分卡的四个维度之中,构建一个完整的安全管理体系。
1、财务维度的安全管理系统构建。企业的目标是利润,利润体现在财务方面,就需要我们尽可能地降低安全成本、增加产品及服务的收入。那么,为了形成一个系统的体系,就需要设定几个重要指标,以此来评价企业管理的绩效。(表1)
通过几个指标的分析,我们在生产过程中要注意关注各个环节的安全成本情况,减少意外损耗、改进生产流程。
2、内部流程维度的安全管理体系构建。(表2)
3、客户维度的安全管理体系构建。除了生产者成本,安全成本的管理很关键的一点就是要处理好消费者成本,这就意味着要提高客户服务的质量,在售后服务方面降低安全成本。(表3)
4、学习与创新维度的安全管理体系构建。人力资源对于企业是最重要的。企业要从员工的角度对企业安全管理体系加以创新和改进。(表4)
我们以平衡计分卡为基础,将四个维度的目标和安全管理有机地结合,根据目标和相关指标的评估及完成度采取对应的安全措施,对安全管理系统形成一个动态的管理与调整,最终达到企业安全成本管理的目标。
五、结语
在目前的经济发展中,安全事故频发,不仅使得企业蒙受巨额损失,而且也会引发社会的不安定因素。因此,有效地控制安全事故的发生、实施有效的安全成本管理已成为重中之重。
本文着眼于企业内安全问题,从静态和动态两个角度分析成本构成,保证了成本分析的可靠性和客观性。基于作业成本法的动因分析为安全成本的合理分配与核算提供了良好的基础。相关的安全成本效益分析工具为管理者做出最优安全投资决策提供了指导,更有利于企业最大经济效益的实现。成本指数的研究给安全性提供了直接的量化指标,有利于管理者提出决策,实现安全性最大前提下的成本最小化。
目前,对于安全成本管理会计的研究仍属于空白期,所以对安全成本的分析和处理方法有待于改进和发展,很多安全问题仍需要我们去预防和控制,并提出更好的对策建议实现成本最优,达到企业经济效益最大化,从而拉动整个社会经济的大发展。
主要参考文献:
篇4
在现代化的企业档案管理的过程中,对于档案管理的成本控制观念不强,档案管理的过程中成本意识比较差,各种浪费的现象比较严重,因此,有必要加强现行企业档案管理模式下对档案管理成本进行管理和创新。为了有效的提高档案管理的成本控制,要明确档案管理的成本构成和支出,然后才能够解决档案管理流程中的成本浪费现象,完善档案管理流程,加强成本的控制,实现企业经济利益的最大化。
一、现行企业档案管理模式下档案管理成本的构成
当下现行企业档案管理模式下档案管理成本的构成主要以下几个要素:
首先,人工成本。无论是企业档案管理人员和档案的具体工作人员都是属于企业档案管理的人工成本支出。档案管理人员和档案具体工作人员的多少直接影响到整个企业的档案管理的支出。
其次,设备和物资的成本。现行企业档案管理模式下,企业进行档案管理,多数是经过计算机等设备进行整理和维护工作,因此档案管理的成本构成自然包括了购买计算机设备的投入和支出,之后对计算机设备的维护也需要不断的支出,另外,购买正版的档案管理软件也需要资金的投入,还有就是通过计算打印所需要的纸张、订书器等常规办公用品,都属于现行企业档案管理模式下档案管理成本的构成。
最后,档案管理的场所和管理的流程中所需的投入。企业档案比较的多,因此,占领的场地也比较大,每年都要支付场地费,还有就是管理的流程中也需要一系列的投入。
档案的管理流程比较的复杂,需要各个程序有序的推进,才能够提高档案管理的成本控制。但是在当下的企业档案管理中,由于企业对档案管理的不重视,使得档案管理的流程比较的拖沓,这样就会导致档案管理存在较多的问题,也不利于企业档案管理中成本的控制。
二、现行企业档案管理模式下档案管理成本存在的主要问题
在现行企业档案管理模式下档案管理成本中,存在着很多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成本控制的理念比较差。在现代的企业档案管理工作,部分企业认为档案管理工作涉及到的经济利益比较小,因此,过度的追求关注对企业经济利益最相关的部门或者是管理流程进行重视,对其企业的档案管理重视程度有限,对档案管理的成本控制更是不加以重视,使得现行企业档案管理模式下档案管理成本管理非常的不重视,档案管理人员的成本控制意识也不强。
第二,浪费现象严重。在企业的档案管理过程中,成本控制理念不强,所以,导致档案管理的流程比较繁琐,投入了更多的人力物力,造成了较大的浪费。比如说纸张的乱用以及人员的过多等;另外就是档案管理中缺乏程序性,档案管理非常的滞后,档案的堆积现象比较的严重,不仅容易造成档案的遗失,而且长期堆放占有大公共空间,投入更多占地费等。在设备的使用时不重视保护和更新或者是及时的删除垃圾等,导致设备的损害,于是增加了企业的成本投入。
第三,流程或者管理不当也不利于成本的有效控制。档案的管理流程比较的复杂,需要各个程序有序的推进,才能够提高档案管理的成本控制。但是在当下的企业档案管理中,由于企业对档案管理的不重视,使得档案管理的流程比较的拖沓,这样就会导致档案的管理存在较多的问题,也不利于企业档案管理中成本的控制。
三、现行企业档案管理模式下档案管理成本的有效举措
首先,完善企业档案管理的成本控制理念。只有加强企业档案管理的成本控制理念,才能够让档案管理人员在管理的过程中提高节约意识,加强对成本的控制,尤其是在使用材料或者是设备的过程中,能提高对设备进行维护和管理,能减少材料的浪费,尤其是纸张的浪费,从而有效的缩减成本。所以,最重要的就是提高企业的档案管理人员的一种成本控制的理念,本着节约的态度开展档案管理工作。
其次,加强档案人员的素质,严格档案管理的流程,避免成本支出。只有加强档案管理人员的素质,才能够在保证档案管理工作的正常开展下使用最少的工作人员,让每一位员工都能够积极发挥自己的一份作用,加强分工和合作,把档案的管理工作有序的开展好。这样就可以缩减档案管理成本中人工费用的支出。所以,企业要不断加强培训和学习的力度,通过培训让现有工作人员提高方案管理的技术和所需的技能,在工作中能够更加有效率的、保质保量的完成档案管理的一系列工作,更加科学的设置档案流程,不拖拉,不推诿,提高档案管理的各项工作。
最后,建立成本控制预算,提高档案管理的科学性。只有建立了档案管理成本的预算,才能够使得档案管理工作开展的过程对于成本的投入有一个概念,从而在管理中缩减不必要的开支,尤其是一些重要支出,比如说设备的更新等,一定要提前上报计划和预算,才能够保证在档案管理的过程中成本得到严格的控制,缩减开支,维护企业的经济利益。
篇5
关键词:机电;安装工程;成本管理
中图分类号:F407文献标识码: A
一、机电安装工程的成本管理
工程项目成本管理的目标是:在合同约定的合理工期内,通过科学的前期策划、有效地组织、协调,用最优的价格完成所承揽的全部施工内容。施工工程项目管理团队通常都是通过前期的项目策划和规划,在项目进场施工之前,运用进度网络分析技术、关键线路法、进度压缩技术、假设情景分析技术、资源平衡技术、关键链技术,得到一个项目的进度计划表,通常以项目进度网络图或横道图的形式来表现。项目部在施工过程中,严格按照进度计划表进行工期安排,进行合理的劳务人员的调配、施工机械设备的购买及租赁等等花销的安排,尤其针对关键线路的工期安排制定专项保证措施,对照计划表研究问题所在并及时纠偏,对症下药。值得注意的是,一个项目的进度计划表不是固定一成不变的,这一特点是由工程项目的动态特性所决定的,在一个工程项目的施工实施过程中,难免会有一些签证变更等现象的发生,使得相应的工期有所变动,这就要求我们一方面在原有工期计划的基础上作出合理的调整,一方面要求甲方给予合理的工期签证。总而言之,按照合同约定的合理工期制定出能够指导实际施工的进度计划表并严格遵照执行,过程当中实施工期动态管理考核办法,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将偏差控制在可控范围之内,将进度管理工作作为一项日常的项目管理工作来抓,在保证合同工期的前提下,寻找到最佳的工期点成本,把工期成本控制在最低点,是机电安装工程成本管理的核心内容。
二、机电安装工程成本管理的措施
(1)、建立机电安装工程成本管理保证体系
机电安装工程成本受到自然条件、技术条件等各种不确定因素影响较多,企业内部组织结构也因为施工项目的规模、性质等不同导致项目组在成本管理上面加大了难度。机电安装的以上特点使得机电安装成本管理中要考虑的影响成本因素特别多,如何从整体上考虑不同项目实施方案的成本成为项目成本管理的关键。在对机电安装成本管理的过程中必须采用系统的思维进行思考,项目的成本包括了投标报价、施工的组织成本、施工图预算、最后验收的过程中还包括验收成本,必须从企业成本整体角度采用系统的方法将企业各个层次统一起来,建立起组织协调机构,使各个方案在经济评估的过程中保持中立性,建立起成本管理信息系统,在保证项目工期的前提下,采取最优的成本控制方法完成既定的成本管理目标。
(2)、劳务消耗成本控制
施工队伍公开招标,以测算的定额人工及现有的合理市场单价为依据,从参加竞标的劳务队中综合考虑其综合素质,最终择优录取;严格控制员工数量,要求项目施工人员尽量以工程量的形式开任务书,以备审查核对;合同签订后的项目人员交底绝不流于形式,一定要全面、细致、有重点的交底到每位项目管理人员,合同中明确所指范围,凡在此范围内的一律不许以任何理由重复开工;杜绝因为合同理解不透彻导致的推诿扯皮现象;每月发生人工费当月及时挂账,并附有必要的签证、合同及本月报量资料,以备核查把关;积极配合业主的各项工作,想业主之所想,急业主之所急,希望可以赢得业主的信任和理解,对亏损项的人工费给予签证补充;通过以上几点可以达到有效的控制人工费,减少亏损的目的。
(3)、加强管理监督,提高材料机械利用率
充分挖掘核算部门的潜能,发挥其职能和相关人员的积极性。施工过程中,严格把握工程的质量,贯彻“至精、至诚、更新、更优”的质量方针,将各个部门的质量自检人员定点、定岗,将加强施工工序质量自检的管理监督工作贯彻到整个系统中。一般情况下材料成本占项目成本的比例都超过55%,全过程全方位的材料管理是提高材料使用率的直接方法,严格执行材料消耗定额,按定额发料,超出定额查明原因追究责任。施工机械可以采用外部租用以减少折旧和保养费,开展单机、单车等多种形式的内部经济承包核算,以提高机械的作业产量并减少油料消耗。严格按工程质量要求进行作业操作,减少不必要的返工损失。
(4)、加强现场管理费控制
施工项目现场管理费包括临时设施费和现场经费。这两项费用的收益是根据项目施工任务而核定的。但是,其支出却并不与项目工程量的大小成正比变化,它的支出主要由项目部来支配。机电工程生产工期长,少则几个月,多者一、两年,其临时设施的支出是一个不小的数字。一般来说,临时设施应本着经济适用的原则布置,同时应该是易于拆迁的临时机电,最好是可以重复使用的成品或半成品。对于现场经费的管理,应抓好如下工作:一是人员的精简;二是工程程序及工程质量的管理,一项工程,具体实施时往往受时间、条件的限制而不能按期顺利进行,这就要求合理调度,循序渐进;三是建立QC小组,促进管理水平不断提高.减少管理费用支出。
(5)、要有造价控制、安全施工的思想和理念
安全施工是工程建设的基本要求,在安全的前提下进行各项施工,为了保证工程施工的安全性,控制工程施工造价,需要树立安全施工、工程造价控制理念,明白安全施工、工程造价控制在整个工程施工中的主要性,在施工的过程中有效的进行工程造价管理和控制。此外还需要提升安装工程施工人员、工程管理人员的素质、技术以及管理水平,为安装工程造价提供保障。
(6)、加强合同管理
在每项工程项目开始前,双方都会有签订的合同,合同是对施工各个方面的一个详细记录,直接关系着双方利益。因此,在签订合同时,为避免以后引起纷争,应对各项条目,尤其是可能出现争议的条目进行仔细商讨,保证每一项条款都能公正公开合理。施工过程中,应实时了解合同的变化,降低合同风险。同时,索赔工作也与成本有关,应注意收集足够的证据,才有可能在索赔中获胜。
(7)、确立完善的成本评价与激励制度
为了遏制成本浪费的不良行为设立惩罚机制,提高员工参与成本管理工作上的积极性,可以制定奖励机制来激励和促进,从而有效的完成和提高成本管理工作。同时体现了企业科学的管理理念和社会责任意识。
三、结语
总而言之,成本管理是工程的核心竞争力。因此,在机电安装工程要加强成本管理,做好成本预算工作,在施工过程中,对材料成本、机械成本、人力资源成本做好控制,从而使投资得到合理的利用。只有对成本进行有效的控制管理,才能提高工程的竞争力,在竞争的激烈中立于不败之地。
参考文献
[1]孔令琼.机电安装工程施工过程中成本管理分析[J].经营管理者,2012,08:314.
[2]吴跃红.机电安装工程成本管理与造价控制分析[J].河南建材,2012,04:59-60.
[3]黄兴相.基于信息化的机电安装工程施工成本管理研究[J].科技资讯,2010,07:160.
篇6
(一)建筑安装过程中追加投资的现象严重
目前一部分建筑企业对项目前期的规划设计工作并不十分重视,通常都是先实施安装工程项目,然后再对该项目进行资金的结算,并没有在项目开展的前期阶段对项目成本进行控制和管理,这就会导致企业资金利用效率低下和工作效率不高等问题。甚至一些企业在项目结束之后才发现施工成本已经大大地超过了项目的原本投资计划,这直接使得企业的预期效益下降,损害了企业的经济利益,严重的会导致企业亏本。
(二)施工现场的签证较混乱
建筑安装工程项目的开展通常需要相关的监理人员对工程的建设进行监督,以便保证工程的顺利开展。但是由于一部分的监理人员缺乏相应的专业知识,对财务上的预算和结算工作并不熟悉,而且对成本管理和控制的具体内容掌握不够,使得盲目签证的现象时常发生。监理人员没有对签证进行认真的核实,后期也没有对签证工作进行必要的抽查和管理,使得一些施工部门投机造假,制造一些假签证蒙混过关。签证工作的混乱对安装工作的开展十分不利,严重破坏了安装工程项目正常的市场秩序。
(三)成本考核机制较差
建筑安装工程项目的成本并没有企业员工的绩效挂钩,成本控制工作的质量与项目完工后的员工绩效评价并不相关,绩效考核的目标不够明确,考核的指标和依据不够科学。有一些建筑企业内部考核指标分配的权重不合理,成本控制并没有纳入考核指标体系内部,绩效考核时受到考核人员主观性的影响较大,故意抬高或者人为贬低员工绩效的现象时常存在,不能够合理的反映员工的真实工作成果和质量。而且奖励机制不够完善,不能带动员工积极工作。
(四)成本分析工作的质量不高
成本分析工作对后期成本控制体系的建立和成本控制工作的开展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建筑企业对成本的分析工作有利于明确成本控制的重点,以便有效的开展成本核算和监督工作。目前一些企业没有能够清晰的分析建筑安装工程项目的成本构成因素,也没有重点把握和控制构成企业成本的重要内容,导致企业的成本控制工作没有重点,成本控制缺乏有效性和可操作性,直接影响到企业的后期的成本控制工作的质量和效率。
二、改进成本管理工作质量的措施
(一)对安装工程项目进行事前成本控制
对项目成本进行控制的重要手段就是要控制项目的前期成本,这样可以从根源上对成本进行有效的控制。建筑企业在选择设计单位时要严谨考察设计方案的合理性和可操作性,并对设计方案要求的经济投入做出合理科学的估计,要高度重视方案给建筑企业带来的经济效益。其次,企业要积极开展财务预算工作,对项目开展需要的资金进行预算和预测,加强对前期投资预算工作,并做好工程成本数据资料的收集工作,根据收集的资料进行合理的筛选,并运用科学合理的办法来编制安装工程预算表,为建设前期阶段提供合理的依据,以便增强对工程造价的控制和监督力度,提高成本控制工作的质量。
(二)对项目施工现场进行成本控制和管理
各个部门在项目的施工过程中要遵循前期的设计方案,以便发挥出设计方案的经济性。同时建筑企业也要学会实事求是,根据项目实施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并修改设计方案。其次,建筑企业在项目的实施过程中要合理处理中间支付款项,并对项目的施工进度和质量进行审查,合理的分配资金和施工材料,更要对施工设备和施工人员进行合理的调配,使得各项资源达到优化配置。企业在进行成本控制时要十分重视成本的过程控制,要对建筑安装工程的施工过程进行全程的成本控制,以便从实际的操作中做好成本工作。
(三)在施工中要加强对现场签证的管理
建筑企业在实施安装工程项目的过程中通常会面临着现场签证混乱等情况,建筑企业要解决该类问题就要根据施工合同来办理签证,同时要严格审查签证条款。企业要对施工协议和招标文件进行及时的补充,并要明确签证的详细条款,以便保证签证内容的合理性,从而保证签证条款获得施工双方的认同,进而将其作为工程成本索赔的重要依据,为后期的工作提供制度方面的保障。其次,企业要根据制定的现场签证准则对签证工作进行严格的审查,保证签证工作的合理性和规范性,避免虚报和多报现象的发生。
(四)对工程成本的结算工作进行严格的管理
通常情况下,建筑安装工程项目完成后就要对项目的成本进行及时的结算,以便对工程的相关数据进行及时的整理,做好工程的完工工作。工程完工后企业要对成本进行合理的审计和评估,做好相应的数据处理工作,要对该项目施工过程中涉及到的数据和信息进行整理和归类,逐渐建成数据库。建筑安装企业要根据相应的参考数据对项目进行经济性评估,并根据各个部门的具体实施情况进行绩效考核。企业要对项目进行全程控制,要积极建立健全成本管理体系,着重对成本进行分析,将成本控制工作的效果与员工的切身利益相联系。在成本控制过程中要符合成本管理体系的要求,以便提高成本管理工作的质量和效率。
三、结束语
篇7
关键词:建筑施工;机电安装;成本控制
中图分类号:TU7 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成本控制目标主要从费用的组成,即人工费、材料费、机械费及其他费用来进行设定,它有利于项目经理在组织施工的过程中对费用实施有效的控制,降低成本,取得预期的经济效益。安全生产是施工项目重要的控制目标之一,也是衡量施工项目管理水平的重要标志。所以,项目经理应对安全管理引起足够的重视,采取有效的安全管理措施,杜绝安全事故。
一、机电安装工程管理的重要性
工程管理是项目顺利进行的前提和基础。在项目进行的过程中,大量的信息需要汇总,整理,分析,协调,必须有统一的管理平成这些工作。无论是项目经理,还是其他管理人员,都是一个项目的指挥官,协调者,推动项目的发展。项目管理能把关项目质量、控制项目进度、节约项目成本。如果企业没有足够的项目管理的概念,只是简单地把工程完工,那企业的发展将没有可持续性。只有形成系统性的管理理念,在实践中不断贯彻修正,才能在人员储备、成本控制等方面行程持续性的进步。
二、影响建筑施工中机电安装成本的因素
(一)工程设计因素
工程设计是施工前最重要的一个环节。施工设计包括初步设计阶段、技术设计阶段和施工图设计阶段。施工设计的质量不但会影响到施工成本,而且还会影响施工质量。例如在多联机空调系统的安装中,操作人员是根据设计人员的设计图和施工说明进行安装的,如果设计人员的设计图不合理就会造成整个安装工程的失败,严重影响业主方的使用,导致安装施工出现大量的返工和变更,造成人员资源极大的浪费。所以,要严格把控工程设计这一关,加大对设计人员业务能力培训的力度,对设计图要层层把关,一旦发现有设计不合理的地方要立即进行变更并标注,以减少由于设计图纸的错误而导致的不可弥补的后果。
(二)人为因素
机电安装中人为因素是其成本控制不容忽视的因素。机电安装操作人员的素质、业务操作能力等,会直接影响到成本。操作人员如果熟知安装的标准,业务技能比较高,严格按照相关的操作规范,便可减少大量的返工,大大降低施工中的安装成本。预算人员要严格把控预算的关卡,根据预算监控机电安装的成本。机电安装材料的价格是由市场来决定的,预算员要严格按照市场材料的价格来编制预算,切忌夸大预算,导致资源成本的浪费。各类相关技术人员之间也要协调一致,否则就会背道而驰,导致机电安装成本增加。
三、建筑机电设备安装管理中遵循的成本控制原则
(一)“责、权、利”相结合原则
项目经理部作为建筑机电工程管理的组织形式,遵循责权利相结合原则实施成本管理,在管理中明确各个部门的工作职责,实现项目费用开支的数额和用度控制在范围内。另外,项目部通过定期考核各项目的成本控制效果,加强各层级员工的绩效考核结果和奖惩制度的紧密相关性,最终通过结合过责权利,以实现全方位的成本控制方案。
(二)全面介入原则
建设工程机电安装管理的成本控制具有明显的全面性,将全方位的成本控制措施落实到建设工程的全过程、全体参与人员中。在控制工程全部费用的同时,充分提高工程人员参与成本控制的积极性,并将成本控制措施落实到具体工作中。
(三)经济效益原则
在建筑机电安装工程管理质量和工期成本控制过程中应该遵循经济效益原则,实现良好的成本控制效果,最重要在于节约更多的资源,实现最优化的经济效益。在确保工程质量的前提下,必须有效降低质量成本中的故障成本,从质量成本上要效益。另外,需通过合理调整工期来实现有效的成本控制。
四、机电安装工程成本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项目管理人员成本控制意识较差
目前,工期和质量是施工项目上强调次数最多的,但是在次要的位置上才能考虑到成本控制,以至于甚至根本就没有成本控制的意识。除此之外,项目管理人员“各司其职”是在项目内部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总工只负责工程进度和施工生产,合同管理人员只合同方面的工作进行负责,技术员只负责技术,材料管理人员只对材料的采购工作进行负责。表面上看起来分工明确,职责清晰,但他们只是仅仅考虑到自己的工作,只想着怎样更好的完成自己的工作,而整体的成本意识是相当匮乏的。如技术人员为了保证工程质量,选用不经济却可行的施工技术措施和方案,最后导致在增大了成本的基础上保证质量。而材料人员只从产品质量角度出发,根据技术人员提供的材料需用计划,采购高价优质的材料,即使是一点都没有浪费材料的使用,但材料成本也变的很高。除此之外,还有一个突出的问题是,有些项目在回企业领用材料的时候,只想着及时在材料需用的时候能把材料从企业运到工地上,根本没有在头脑里形成成本管理的意识。
(二)忽视机电安装项目
控制工期目标和“工期成本”的管理是施工项目管理三大主要目标之一,施工企业能否按期取得合同收入的重要条件,也是能否实现合同工期是取得信誉的重要条件。有些项目对工期成本的重视不够,特别是明确的要求项目经理部加强工期的管理,但对成本与工期的关系很少进行深入研究。施工项目都有其特定的工期要求,保证工期往往会引起成本的变化。现在很多施工项目合同上都含有工期的奖罚条款,这导致一些项目盲目地赶工期要进度想得奖金,过分投入大量的不必要资源,造成施工项目成本的额外增加,也有些项目在赶工期的时候忽视质量成本和安全成本,从而也间接提高了整个施工项目的成本。
五、机电安装工程成本管理的措施
(一)加强对机电安装工程成本管理重要性的认识
对工程项目的成本进行控制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施工企业只有不断的强化成本管理并且严格执行落实成本计划,才能降低工程造价并有效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最终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但是,目前很多施工企业并没有充分认识成本控制的重要性,或者有的企业虽然认识其重要性,但是没有真正落实成本控制工作,从而不仅降低了企业的利润,削弱了企业的竞争力,最终阻碍了企业的长期持续发展。企业要想实现利润最大化并提高市场竞争力,光靠喊口号是不行的,最重要的是通过强化成本控制的理念认识成本控制的重要性,制定科学合理的工程成本控制措施的同时将其落到实处。因为只有这样才能有效提高项目的管理水平,降低成本支出而满足企业利润最大化的要求。
篇8
关键词:安全管理;安全成本;安全收益
中图分类号:C93文献标识码: A
1 前 言
1.1 研究背景
近年来,随着国家基础建设投资规模的不断扩大,建筑行业蓬勃发展。然而,建筑施工过程中的安全生产形势却不容乐观,事故层出不穷,特别是施工伤亡人数居高不下。面对严峻事实,做好安全管理工作,实现安全生产零事故,已成为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中十分迫切的任务。建筑业在世界各国都是重要的国民经济生产部门。长期以来,建筑业一直是各国职业安全事故率最高的工业部门之一。统计表明,在我国,每天有3人死于建筑事故。建筑事故造成的直接和间接损失在英国可达项目成本的3~6%,可见安全问题已经成为建筑业发展的巨大障碍。目前我国正在进行大规模的基本建设。
1.2 研究的目的及研究意义
如何控制安全管理的成本,以及最大限度的发挥其经济效益对于承包商以及全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具体表现在以下三大方面:
(1)对于承包商来讲,通过计算安全投入与效益之间的关系,使得承包商更全面的了解安全事故发生的经济后果,通过经济手段更加积极的投入到安全管理当中,从而提高建筑工人的安全意识,改善施工环境,提高施工效率,减少伤亡事故的发生以及材料、机械浪费和闲置的损失。
(2)从宏观层面上讲,国家会制定更完善的法律政策,提高政府相关部门的监督水平,使得承包商的安全成本费用达到一个相对合理水平,保证安全事故的低发生率。
(3)促进安全文化的形成。可以改变企业对安全问题的价值观和基本标准,从而自主的进行安全管理,形成长期的良好趋势。
2 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管理现状
2.1 建筑安全管理的基本概念
建筑安全管理是安全管理原理和方法在建筑领域的具体应用,它包括宏观的建筑安全管理和微观的建筑安全管理两个方面。宏观的建筑安全管理主要是指国家安全生产管理机构以及建设行政主管部门从组织、法律法规、执法监察等方面对建设项目的安全生产进行管理。它是一种间接的管理,同时也是微观管理的行动指南。
2.2 建筑施工的安全管理主要涉及到建设生产活动的主体方面
建筑施工中的安全管理问题可以说是各类建筑安全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 因此要解决建筑施工中的安全问题,首先要明确当前建筑施工中的安全管理问题。
2.3 现阶段我国建筑安全存在的问题
(1)安全管理理念比较落后。
(2)相关法律不完善。
(3)安全教育培训滞后,务工人员整体素质相对偏低。
(4)缺乏科学的理论指导。
2.5 建筑工程安全管理的目的与作用
建筑安全管理的主要目的是减少安全管理事故的发生率,避免不必要的人员伤亡,控制职业病发生。降低因事故造成的设备闲置成本费,原材料损失,避免因受伤人员复工以后造成的总效率损失;减少如行政罚款、诉讼费用等其他损失;通过长时间的工程安全管理,形成企业特有的安全文化,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从本质上改善建筑企业安全状况。减少环境的污染,合理配置社会资源,减少不必要的社会资源浪费现象,改善人类生存环境。
3建筑安全成本分析研究
3.1 安全成本的概念
在传统的经济学中并没有安全成本的概念,安个成本只是在近十年随着经济与贸易全球化而由西方发达国家首先提出。美、欧等工业化国家提出,由于国际贸易的飞速发展和发展中国家对世界经济活动越来越多的参与,各国劳动安全卫生的差异使发达国家在成本价格和贸易竞争中处于不利的地位。这种由于在安全方面投入的力度不够,使其生产成本降低所造成的“不公平”是不能接受的。这就形成了一个非常重要的非关税贸易壁垒。随着我国加入WTO,安全成本的理念也逐渐进入企业。
3.2 安全成本的构成
国内学者借鉴外国安全成本分类的经验,大多把安全成本分为保证性安全成本和损失性安全成本两大类。
3.3 安全成本率分析模型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安全成本的合理控制关系到建筑企业最终的收益。因此利用有限的资金,合理的投入到安全管理当中,尽可能的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应当引起每个建筑施工企业的重视。一般来讲,安全成本的投入越多,安全保证度就越高,发生安全事故的几率就越小。但安全成本的增加会给施工企业带来不小的经济压力,而减少安全成本,安全保证度又得不到相应的保障。另外,安全经济学研究成果显示,预防成本与损失成本的关系是1:5的关系,即1元事前预防=5元事后投资。
4.建筑安全效益分析研究
4.1安全效益的概念
安全效益是指期望的安全水平的实现,是对社会、对集体、对个人所产生的各种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非经济效益),他反映了安全产出和安全投资之间的关系。
4.2建筑安全的经济特性分析
由于建筑施工过程中安全工作受到人、机、材、环境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一定的安全经济投入,也不可能完全避免或消除事故的发生,只能在某种程度上使事故损失次数和费用减少,实现安全成本的“减损功能”。
4.3建筑安全效益分析研究
建筑安全效益体现在建筑企业自身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非经济效益)两方面。
5.结 论
安全成本是安全生产各项工作的综合反映。通过对安全成本经济特征分析,我们在确定安全成本最佳投入量时既要进行总量控制又要进行构成控制,既要进行结果分析又要进行过程分析。企业通过对安全成本的分析、核算、优化,将安全工作的经济合理性与管理有效性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正确对待安全成本的客观存在,处理好安全与效益的关系。找到企业哪些环节上存在改进安全管理、降低成本的可能性,寻求一定时期的主攻方向,以期达到最佳的安全成本投入,最大限度地降低故障成本支出的目的,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结语
篇9
1.机电安装工程成本管理系统的自动化设计分析
1.1系统的构建
为了提高机电安装工程成本管理的工作效率,实现系统管理自动化操作的发展目标,可以充分发挥信息化技术的相关优势,优化系统结构,完善系统的各项功能。机电安装工程成本管理系统的构建主要需要做好软件系统和硬件系统的设计。它的硬件系统本质上是一种设备系统,可以增强计算机管理质量。对于系统管理中某些程序的正常运行,主要是通过设计软件系统实现的。只有做好软件管理系统和硬件管理系统整体架构的设计工作,才能为机电安装工程成本管理系统正常工作提供可靠地保障。
机电安装工程成本管理中硬件系统的构建,需要对系统组成中的所包含的对象进行必要地了解。这种硬件系统主要包括:输出设备、系统运行中数据的存储设备、服务器总站等。这些结构部分设计工作的顺利完成,可以实现数据的实时传输及各种存在问题的有效解决。其中,凭借互联网系统强大的服务功能,构建出符合使用者需要的成本管理系统。它的存在提高了管理人员处理实际问题的工作效率,并对不同工作站操作人员的访问权限进行了必要地设置,实现了管理系统内部不同职能模块化的发展目标。成本管理系统的正常运行需要借助可靠的操作平台,细化具体的管理内容及管理方式。
机电安装工程成本管理系统实现自动化操作方式的核心在于拥有高效的软件管理系统。成本管理软件系统依赖于计算机软件的相关作用,也是系统实现信息化管理的关键所在。由于施工企业有许多安装工程项目,包含着许多专业的内容,并对相关工程的组成部分进行了充分地说明。因此,在进行成本管理软件系统的设计工作时,为了使系统的运行效率始终保持在较高的层面上,应该对成本管理系统相同的机构进行合理地分层,构建出符合工程实际要求的管理结构模型。在具体操作的过程中,可以将新项目置于管理系统平台上,根据专业的不同对成本管理系统进行合理地划分,像防雷接地工程、高低压配电工程等,都属于成本管理系统下电气工程的组成部分。成本管理系统软件结构根据总系统划分可分为:成本分析模块、成本考核模块、预算管理模块等。
1.2项目成本管理系统中模块功能结构
模块功能结构的明确,对于项目成本管理系统的正常运行起着重要的保障作用。在计算机程序的支持下,具有一定模拟性的成本管理系统可以确定某些关键的技术参数。这种系统运行中对应的项目管理模块,包含了所有工程项目的模块,具有良好的可扩展性。为了满足使用者更多的需求,可以通过运行系统的管理程序,获取一些具有更多功能的新的项目管理模块,为项目成本实现数字化运营目标打下坚实的基础。
1.3系统管理模块及相关数据流程的设计
成本管理系统对应管理平台功能作用的充分发挥,主要是通过系统功能模块实现的。这些模块的存在,对于系统发挥协调、处理、重新分配等带来了可靠的技术保障。相对而言,作为高效的管理平台,系统功能模块的实际主要包括:项目管理目录、系统设置、成本数据的存储管理等。细化这些设计流程,可以保证成本管理系统运行的髙效性。
在项目管理目录设计中,需要明确它的具体内容,它的作用是记录不同的项目名称,方便使用者的随时查阅。系统设置针对的是一些特殊的功能,像常见的成本超支报警、文件收阅提示等,都需要通过系统设置相关操作完成。成本数据的存储管理主要是为了方便数据的调人及重要数据信息的及时保存,可以为相关问题的有效解决提供更多的参考依据。
2.机电安装工程成本管理的自动化实施
2.1明确成本管理流程
为了充分地发挥成本管理系统的相关优势,需要明确成本管理流程,对成本管理过程进行详细地分析。这种分析是管理系统存在的基础,为施工企业及时地调整战略部署带来了可靠的参考依据。当机电安装工程成本管理系统运行时,应该采取合理的方式对整个管理过程进行必要地分解,确定不同职能模块的具体作用。
目前机电安装工程中预算管理在实际的应用中依滅存在着较多的问题,影响了相关工作开展的整体效率。这些问题主要包括:套价过高、工程量计算存在重大的偏差、某些材料的计价方式不合理,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主要与操作者计算机水平偏低有关。他们不合理的操作方式导者某些设备价格咨询范围小、安装工程量的分类套价失效。运用成本管理系统,可以健全相关的考核制度,规范操作者的具体行为,为实际设备目标的快速实现提高可靠地保障。同时,只有明确了管理系统的工作流程,才能促进相关计划的顺利实施。
2.2成本管理系统自动化设计
为了有效地减少相关问题带来的影响,提高成本管理系统的运行效率,需要对自动化的信息管理系统进行合理地设计。在计算机程序设计的起始阶段,构建出系统管理模型,明确相关的设计说明出编制方式,细化系统管理的整个工作流程,促使计算机管理人员能够多系统的正常工作机制有着充分地了解。
在系统设计说明书编制完成后,为了后续阶段设计工作的顺利完成,可以让计算机能力突出的技术人员对相关的设计说明书进行详细地解释说明,完善系统的服务功能。在计算机系统设计的过程中,不同的设计阶段完成的工作差别很大,像系统集成阶段、初步设计阶段等,都有其所要实现的特定功能。当系统设计方案基本确定后,设计人员可以与实施单位进行有效地沟通交流,对存在问题的系统模块程序进行必要地修改,增强系统功能的实际作用效果。由于成本管理系统是由各种功能组成的,系统自动化操作方式的实现,依赖于信息化技术的利用效率。实现这样的发展目标,应该让不同的设计工作者分块设计不同模块的功能,形成系统集成化。系统集成主要是采用有效的方式将不同的模块按照一定的方式紧密地连接起来,形成高效率的成本管理系统。当所有的计算机程序编写完毕输入系统后,应该对系统进行必要地调试,增强系统的可靠性及适用性。
完成所有系统结构的设计工作后,相关的使用单位可以根据自己实际的生产需要完善系统更多的服务功能,保证不同计算机程序运行的高效性。同时,使用者也应该对项目运行进行一定的调试,增强系统的适应性。
3.结束语
在自动化操作方式的影响下,机电安装工程使用中产生的数据可以得到有效地处理,成本管理的工作效率更高,相关的(下转第259页) 解到实际制图的具体问题,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与学校教学课程中的理想背景有何差别,对实现学生能力的飞跃将产生巨大的促进作用。3.3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教学方法有机结合
篇10
某污水处理厂以TOT模式运营。公司季度考核中,发现其运营成本超出预期设定,便对其进行分析。该厂规模为3×104t/d,二级出水标准,以A/O处理工艺为主。污水进厂之后,以栅栏方式,排除大块固体杂质。之后进入提升泵房,依次流经细格栅、旋流沉砂池、生化池、二沉池,达标后排放尾水。应用悬浮风机,对生化池进行鼓风曝气。选择带式脱水机,对污泥进行脱水处理,然后运送出去。除了该污水处理厂相关情况外,本人还整合了部分污水厂资料,经对比后,对其成本构成进行分析,提出针对性的管理及控制方法。
2污水处理厂成本构成
2016年4月-9月,该污水处理厂实际成本为0.426元/吨,成本构成比较复杂。其中,尤以电费、管理费用和人工费用占比最大,每吨水用电为0.165kW•h。近年来,该污水处理厂成本呈现下降趋势,但下降幅度并不是很明显。通过统计该区域污水厂运行成本可知,不超过5×104吨的AO工艺污水处理厂运营成本平均为0.42元/吨,在平均水平以下。而部分污水处理厂虽同为AO工艺,都是二级出水标准,但在吨水药剂费、人工费和管理费方面比较低。经对比论证,该污水处理厂无论是吨水污泥处置费,还是吨水管理费用都比较高,尤以管理费用最为明显[1]。研究结果表明,该污水处理厂药剂费和污泥处置费用特别高,人工费和管理费用略高。这种情况下可通过污泥减量、药剂投加量控制等方式,降低污水处理成本。同时,应依据实际污水处理情况及需求,对人员进行合理安排和调度,减少加班,以该种方式,实施人工费用控制,采用正确的方式,将年度预算工作落实到位,以免出现大额预算外费用。从而对污水处理厂运营成本实施科学控制,注重设备管理,节约用水用电,减少额外成本支出。
3污水处理成本有效管理及控制方法
3.1优化污水处理运行工艺参数
近年来,活性污泥法、AB法、间歇式活性污泥法、氧化沟工艺等在污水处理工艺中应用较为广泛,且极具适用性。开展污水处理工作时,应依据实际水量、水质、设备等,对工艺运行模式进行科学调整,确定与之相适应的工艺参数,确保污水处理水量与设计处理要求吻合。工艺调整初期,应对工艺运行参数进行准确记录,了解数据变化情况,以此为基础绘制工艺参数变化曲线,并对各季节水质差异进行观测,实现工艺优化并调整原有工艺参数,明确污水处理厂运行效果并加以检测看其是否准确,对设备工作时间和运行程序等进行科学调整。
3.2降低生产设备耗能
污水提升泵和表面曝气机都属于大功率设备,耗电量很大,增加了污水处理厂运行成本。可采用变频调节控制,使其适应大功率设备要求,改变以往设备运行情况,使其对电网无过大冲击,减少用电量,以免因功率过大或过载原因发生设备故障,保护大功率设备,实施成本控制。针对小功率设备,取消变频调节控制,避免出现不必要的电能消耗及浪费问题。
3.3延长污水处理设备寿命,注重设备维护及保养
污水处理设备常因使用或管理不当而发生故障,增加了管理及维修费用影响设备功能,使污水处理厂运营成本增加。因而应注重污水处理设备管理,应用自动控制系统对设备实施监测了解其生产运行情况。定期检查设备,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预防和处理。严格控制设备维修及改造过程,淘汰陈旧设备,以免增加污水处理费用,提高污水处理工作质量及效率[2]。
3.4加强管理机制,提升人员素质
污水处理厂应依据自身实际运营及发展情况,采取竞争机制,对人员进行量化管理,并进行动态监测,按劳分配,竞争上岗。采用完善的工资分配制度,合理调整员工工资占比。将精细化成本管理方法应用到班组建设中,建立完善的考核机制,减少不必要的人力资源浪费,提高污水处理厂劳动生产效率,实现运营成本控制。
综上所述,污水处理成本控制涉及到的相关内容及要素比较多,包括工艺、设备和电气自动化等方面的内容。应依据实际情况,注重内部管理,使出水质量达标。同时,引进先进污水处理工艺及技术,实施工艺参数优化,降低生产设备耗能,延长设备使用寿命,并对其进行维护和保养,提升人员素质,将污水处理成本降到最低。
作者:靳艳伟 高庆文 单位:阳谷祥光铜业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