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逵的故事范文
时间:2023-03-23 15:12:2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李逵的故事,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梦境倾诉:
土地,白骨和我的被子
我是一个22岁的女孩子,去年从大学毕业以后,进了南京玄武区一家中外合资企业。那时候许多和我同时毕业的同学工作还没着落,我应该是庆幸的,于是,我更加倍地工作,几乎没有休息日。同事们虽然觉得我有点不可思议,但总的来说,人缘都好。
可是最近,我却无法正常地上班了,从今年9月起,我时常做一个可怕的梦,更可怕的是,它重复的次数一次次增多,以至于我不敢在寂静的夜里闭上眼睛。
我梦见自己行走在一条街上,手里还抱着自己床上的一床被子,我清晰地看见那被子是蓝底白花的,我想,我是要回家去,把被子摊开好好地睡觉,但是当走到一半的时候,被子里忽然多了什么东西,我诧异地伸手一摸,却是一堆人骨头,冷冷的,我吓得想叫,想哭,却没有人来帮我。
忽然间,我好像又不是在街上走,而是来到小时候常常去的一个郊外的空地上,我的被子也不见了,我记得是爸爸带我来放风筝,可是这里那么荒凉,我正奇怪为什么爸爸会挑这样的地方,就猛一下看见了一堆放大的白骨!
大致只能记得这些片段,每次我总是惊出一身冷汗,爬起来后就再也睡不着了。第二天总是黑着眼睛去上班,渐渐地我觉得我神志恍惚,甚至看到办公室里的同事中午吃鸡,把鸡骨头剔出来,我都会想到那个梦,吓得远远躲开,难道我已经出现幻觉了?我读了一点心理学的书,书上说出现幻觉就是精神分裂,求求《健康向导》的老师帮帮我,我还只有22岁呀!
菁菁绝对不是精神分裂,真正的精神分裂者是不会有如此清醒的意识,想到写信来求助的。为弄清楚菁菁出现这个梦境的真正原因,小编建议她先去做一次脑部检查,一周之后,菁菁来电话说,报告结果她的大脑没有任何问题,于是,在一个阳光明媚的下午,小编,菁菁,和本刊特邀的心理学家刘建国先生一起坐在了《健康向导》――
一场没有结果的暗恋
菁菁说:“我最近隔三岔五做这个梦,情况越来越严重了,我怀疑我再也不能回去工作了。”然后哭了。小编给她倒了一杯水,问她:“你很喜欢你的工作吗?能否说说你的工作环境,你的同事,上司等?”
“没什么好说的,我平时都不怎么和同事交流,不过上司对我很照顾。”菁菁的脸忽然一红,小编察觉这里一定有文章:“你的上司是个什么样的人呢?”
“他是一个很优秀,作风很正派,也很儒雅的男人。”菁菁在讲这话的时候脸上的恐惧明显地减少了许多,小编断定,她和她的上司一定有着某种特殊的关系,于是单刀直入地问:“你喜欢你的上司吗?”
“不不,我怎么能喜欢他呢,他40多岁了,孩子都上初二了。”菁菁紧张地抓住了自己的蓝色小提包,好像有人要抢走一样。
“菁菁,你的小提包好有特色,能打开看看吗?”小编故意问,菁菁起初说什么也不肯,犹豫再三后,终于打开了它,小编看到提包的底部,用白色丝线绣了“CXF”三个英文字母,原来,那是她上司名字的缩写,而这个小提包,是上司曾经称赞过的。
菁菁终于承认,她喜欢她的上司,一天见不到他就觉得失落和孤独。
专家分析:
爱情象征
这就不难解释你梦里面总是出现的那一床蓝白色的被子了,第一,被子对你来说,是一个温暖和安全的象征,你一个22岁的女孩子,爱情是你在繁忙工作时唯一的安慰,你爱上的是朝夕相处的上司,因为他有家室,你知道是一场没有结果的暗恋,所以平时强行把感情压在心底:蓝色小包,白色字体,都是你心里关于他的秘密。所以,你梦里的被子也是蓝白色的。
我觉得我不是好女孩
听了专家的分析后,小编想,是不是菁菁因为爱上司而得不到,所以由爱生恨,才会梦到代表仇恨和死亡的白骨呢?于是试探着问菁菁:“暗恋上司也没错,只要你不要恨他,你或许就不会梦见骨头了。”
菁菁哭了,坚持说自己从来没有恨过他,“我什么人都不恨,我只恨我自己!”小编觉得她话里有话:“爱上已婚男人也没必要恨自己呀。”菁菁满脸泪痕:“可是我觉得我不是一个好女孩子!所以我恨自己!”
小编觉得事情似乎没那么简单,“那么,你对上司做了什么?还是对同事做了什么坏事?你凭什么说自己不是个好女孩子呢?”
菁菁擦干眼泪,胆怯地说:“编辑老师,我说我不是好女孩,是因为,我总是有些奇怪的想法,我平时是很讨厌单位那些男同事的,话都不和他们说一句,我只喜欢看我的上司,但是,在我一个人躺在床上时,我就会不由自主地想那些讨厌鬼,而且这时,却一反常态地觉得他们的手指,皮肤,头发等都好有吸引力!”
“怎么会这样呢?我应该想的是我的上司,我不是很喜欢他吗?但是,我晚上想的却是那些男同事,甚至我梦见过其中一个抱我亲我,感觉很好……而我从来没有梦见过上司对我怎么样,”菁菁终于大胆地说,“为什么我白天越讨厌谁,晚上越想谁?为什么我越喜欢谁,却越是梦不见谁?”
白骨,上司,对“坏男人”的性幻想,这三者有什么联系?小编把求助的目光投向了专家,专家沉思片刻,问了菁菁一些敏感的问题:“菁菁,你遇到的第一个坏男人是谁?”
“我爸爸。”菁菁脱口而出:“他常常欺负我妈妈,脾气很大,又抽烟又酗酒,有一次,我看见了……”
原来,在菁菁12岁那年,一个深夜,被妈妈的叫喊声惊醒了,她冲出来,看见爸爸正在“欺负”妈妈,爸爸看到她后就停止了对妈妈的“欺负”,事后妈妈只对她说不要把这件事情讲出去,12岁的菁菁以为妈妈害怕爸爸,她从此非常恨爸爸,直到上了高中,才知道那是“夫妻生活”,她脑子里久久地回旋着妈妈晚上的叫声,感觉妈妈骗了她……
“你现在还讨厌你爸爸吗?”专家问她。
“讨厌。”菁菁毫不犹豫。
“那还讨厌那种声音吗?”专家又问。
“既讨厌,又……又喜欢听。”菁菁的头低下去。
“你为什么讨厌你爸爸呢?你爸爸和你上司的最大区别是什么?”专家继续问。
“我爸爸怎么能和我上司比呢?爸爸这么粗野,而上司是个有学问,有风度的好男人。”菁菁回答。
专家分析:
当性与情两难时
菁菁梦见白骨,荒芜的土地等原因终于找到了。
儒雅,有学问和风度,是你精神上追求的男人的完美形象,粗野,没有涵养,是你潜意识里残留的爸爸的影子,也就是“坏”男人。而偏偏“坏男人”又影响了你的性启蒙。
你看到的白骨是你对自我道德惩罚的象征,即“菁菁你去死吧,你怎么可以有那样的想法”,因为你越是晚上想“坏男人”,越是觉得白天自己不配你的上司,你觉得你对“坏男人”有性的冲动,是对上司那种爱的亵渎,你的原始欲望和精神道德发生了强烈的冲突。
你没有把属于精神层面的爱和属于本能层面的性统一起来,你觉得对那些男同事有性无爱,对上司有爱无性,这种关系使得你焦虑,挣扎,不安。
荒芜的土地,是你自我意识中唯一的清醒,即“我也知道,我这样想,到后来,好男人坏男人都不会爱我的”,因为你知道,没有性的情是一种片面的爱,没有情的性也是无法让人接受的,只是没有及时去调整这种心态。
小编的话:
解开梦里千千结
篇2
关键词:教师纠正性反馈语与故事转述;可理解性输出;非专业学生
[中图分类号]H31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2831(2013)08-0025-4 doi:10.3969/j.issn.1006-2831.2013.03.006
1 . 引言
Merrill Swain(1985)基于自己多年对沉浸式教学的实验提出“可理解输出假设”(comprehensible output hypothesis)理论,认为学生语言交际能力的其他方面(包括语法能力)达不到母语水平原因之一是学习者缺少语言输出机会,缺乏“意义协商”(negotiation of meaning)机会,继而认为语言形式准确性的获得是在语言形式不断的“确认,澄清与重复中去修正”的。
Swain本人宣称“可理解输出假设”并不对所有,甚至于大多数语言习得负责,并告示“有时,在有些条件下,输出会以不同的方式,或只以加强输入的方式使得二语学习变得方便了些”(Swain and Lapkin, 1995: 371)。
Krashen Stephen对于Merrill Swain的“可理解性输出假设”提出质疑。他认为:输出,尤其是可理解性输出,机会太少,对语言能力无实质性的贡献。因为:高水平语言学习者无须可理解性输出;同时,目前无直接证据证明可理解性输出能导致语言习得;而且有证据表明语言输出时学生不喜欢“强迫”去说目的语,因为学生不常会用上“确认,澄清与重复”这些手段去作语言的有效调整。Krashen(1998: 180)最后得出结论:提供更多的可理解性输入似乎比增加输出是更为合理的策略。
这些理由多少带有个人色彩,需要验证,但以往这些实验基本没有涉及中国人的英语学习过程,因此有必要对Krashen的这种观点在中国现实性进行探讨。
国内对可理解输出假设的研究停留在理论上(王颖,2005;李红,2002;卢仁顺,2002),郑银芳(2003)等论述了其对中国外语教学的启示,但不涉及假设的现实性实践检验。
赵晨(2003;2005;2008),Xu Shanshan(2012)等人的研究以语料库或实验做基础,但Xu的研究不针对非专业学生,而赵晨的研究基于初高中生的语料库,所以研究设计与本文有不同。
本文探讨中国外语习得环境下非专业学生语言“可理解输出假设”的现实性,旨在求证中国外语学习环境下语言输出行之有效的输出方式。
2 . 相关概念的界定
2 . 1 可理解性输出假设(COH)
Swain基于加拿大法语沉浸式教学实验提出了“可理解性输出假设”,认为语言输入并不是语言习得的充分条件。学习者不仅需要大量接触可理解输入,还需要产出可理解输出才能达到准确而流利地使用目标语的水平。可理解输出有四种功能:(1)能引起学习者对语言问题的注意;(2)能对目的语的结构和语义进行假设检验;(3)具有元语言功能;(4)能促进目的语表达自动性。
2 . 2 纠正反馈语(TCF)
Lyster(1997)对纠正反馈语分类为明确纠正法(Explicit correction)、部分重说法(Recasts)和形式协商法(Negotiation of form)。明确纠正法指的是教师公开指出学生的回答是错误的;部分重说法指的是教师部分重复学生的话语,并对学生话语进行重新编排,使之更加准确;形式协商法与明确纠正法和部分重说法不同,它把说话权交还给学生,给学生提供了自我纠错的机会。它包含诱导法(Elicitation),元语言信息法(Metalinguistic clues),请求澄清法(Clarification request)与重复法(Repetition)四种方法。
Lyster和Ranta(1997)区分了以下四种形式协商法:
(1)诱导法,教师通过一些方法诱导学生更正自己的语言错误。比如教师问“How do we say that?”或者通过停顿让学生完成教师未完成的话语等;
(2)元语言信息法,教师提供评语,让学生查找自己的语言错误,比如教师说“Can you find your errors?”等;
(3)请求澄清法,教师要求学生澄清自己话语中的语言错误,如教师可以说“pardon?”/“I don’t understand”等;
(4)重复法,教师用升调重复学生的语言错误,要求学生更正。如:
: He is in our class.
: He?
: She
2 . 3 纠正后的可理解输出(MCO)
纠正后的可理解输出(M o d i f i e d Comprehensive Output)指学生为了响应教师的纠正反馈语而产生的比前一个输出更正确,更接近目标语的输出(Krashen, 1998)。
3 . 研究方法
3 . 1 研究问题
本研究将学生分为“要求组”、“不要求组”、“提醒组”、“不提醒组”四组,并将他们两两配对对比,期待找出差异,找到非专业学生语言可理解性输出的中国环境现实性表现。
主要讨论以下几个问题:
(1)“要求组”、“不要求组”、“提醒组”、“不提醒组”四组两两配对对比,口语表现是否存在差异?
(2)教师的纠正反馈语是否提高非专业学生语言的“可理解性输出”的频率?
(3)学生对于哪种纠正反馈语反应更为敏感?
(4)在“被要求”学生看来,教师的哪种纠正反馈语有利于他们口语水平的提高?
3 . 2 研究对象
本研究中的被试为江西省某大学非专业一年级学生,共8名。以是否“要求”还是“提醒”“协商方式讲解并示范”为界,实验可以分为4组:要求协商与不要求协商,提醒协商与不提醒协商,每小组2人。两组学生在平常的期中考试和期末考试以及其他重大考试中的成绩水平没有显著性差异,均为随机挑选的学生,所以英语的学习水平基本相当。
3 . 3 实验设计
本研究采用定量研究和定性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对4个实验组(“要求组”可要求进行语言形式及意义的确认、澄清与重复,而“不要求组”不就确认、澄清与重复的语言形式修正作要求,“提醒组”就语言形式及意义的确认和澄清等提醒,(“不提醒组”不作语言形式及意义的确认和澄清等提醒)进行实验对比分析。在实验过程中,老师为了解学生的语言的可理解性输出的情况,有意识地根据学生的语言输出表现进行各种形式的纠正。实验结束时还对本次实验活动的方式进行问卷调查和采访。
3 . 4 实验过程
实验材料与工具:非专业学生的故事转述,实验过程中老师用录音笔来记录学生的故事转述表现,实验后老师和学生的采访也进行录音。
实验程序:实验前,老师先对“要求组”进行活动前“教师纠正反馈语”类型及意义讲述并示范,之后,其中一组在活动前要求;另一组不作上述要求,任由发挥。“提醒组”中一人只是轻描淡写作语言修正提醒,另一人不作任何提醒。实验分为两个阶段:①发给学生故事转述示范材料,让学生明白什么是故事转述并示范如何表述;②把要实验的另一份故事材料发给学生,给学生5分钟的思考准备时间,让学生更充分地去组织自己的语言。整个实验过程耗时45分钟。试验结束后,除对本次实验活动的方式进行问卷调查外,老师还要求受试的学生对自己的活动表现作评价并说明原因所在,并就此次实验的效果和实验后学生的感想等进行采访。所有被试的口语总体表现(语音语调、流利性、准确性)由4个老师同时予以评分,满分5分,并对每个被试无提醒录音。
3 . 5 数据收集
对口语输出表现进行成绩统计处理。
对学生口语录音中语言修正及形式协商表现信息进行提取与统计。
4 . 结果与分析
基于上述实验设计,本文着重解决以下几个问题:
4.1“要求组”“不要求组”“提醒组”“不提醒组”四组,两两配对对比,表现是否存在差异?
据表1可以发现,“提醒-不提醒”、“要求-提醒”、“提醒-不要求”三组的口语表现有显著差别,但是他们的均数差表现异常。“提醒”与“不提醒”的均数差为-15.50000,说明不提醒组的口语总体表现要好于提醒组。同时“提醒-要求”的达到-14.62500,“提醒-不要求”的达到-15.87500,这似乎说明有了要求与提醒的被试某种程度受着压力,产生紧张,也许由于被实验老师要求与干预,产生了焦虑情绪,所以表现不佳,随后的观察与访谈还有录音也确实发现他们的“紧张”表述,这验证了我们之前的猜测,同时验证了我们的假设:语言输出时学生不喜欢“强迫”去说目的语,因为学生不常会用上“确认,澄清与重复”这些手段去作语言的有效调整。如果有了要求,那就是强人所难,很难测出语言的流利性表现。
然而,“要求-不要求”“不要求-不提醒”“要求-不提醒”三对学生的口语表现没有差别,似乎说明同在要求组的被试间由于同样经受压力所以口语表现不存在区别。同时,“不作任何要求与不作任何提醒”的被试的口语表现由于不存在强迫去“形式协商”的情况,所以表现没有区别。“要求-不要求”组的均数有些差异(-1.25000),“要求-不提醒”的口语表现可以从学生本身由于被要求所以和不提醒组无差异,同时本组均数的差异(-.87500)再一次验证前述学生不情愿被强迫的假设。
4.2 教师的纠正反馈语是否提高非英语专业学生语言的“可理解性输出”的频率?学生对于哪种纠正反馈语反应更为敏感?在“被要求”学生看来,教师的哪种纠正反馈语有利于他们口语水平的提高?
观察表2 ,可以看到:
(1)实验老师在对学生的口语输出时会用不同类型的纠正反馈语来提醒学生的错误输出,但也许由于只是故事转述而非对话,所以“元语言信息法”基本不用。纵观全表,可以发现教师在这8人的故事转述中,“部分重说法”用得最多(19次),其次是“重复法”(9次),随后是:“明确纠正法”(8次),“诱导法”(6次),“请求澄清法”(2次),可以看见教师的纠正反馈语可以提高非英语专业学生语言的“可理解性输出”的频率。这些与学生的临时口语表现有关。这似乎与赵晨(2005,35)“教师针对语法错误选用的反馈语根据学生水平不同而变化”,“学生语言错误的性质影响教师反馈语的选择(2003,V)”有了呼应。
(2)同时,学生对于“重复法”、“明确纠正法”反应更为敏感些,而对于“诱导法”,“请求澄清法”似乎更为迟钝些,尽管本来采取的方法也不多。这与赵晨(2005:35;2008:30)“形式协商法比其他反馈语更利于引导学生产生修正后的输出”有些不一样,但与他(2003,IV)“教师诱发的学生修正更能引导学生产生修正后的可理解输出”观点相呼应。
(3)在“被要求”学生看来,教师的“部分重说法”有利于他们口语水平的提高。这从学生的问卷中可以反映出来。“被要求”的4个人在访谈中也是这样认为的。这与XU(2012)的观点相似。
基本上所有学生对于教师的纠正反馈语是有积极的反应的,学生对于“重复法”、“明确纠正法”反应更为敏感些,而对于“诱导法”,“请求澄清法”似乎更为迟钝些的原因也许与这些方法本身的形式有关,明白晓畅的提醒当然比隐晦曲折的提醒来得更为直接,对于听力程度与语言表述表现一般的非专业学生来说,他们需要的就是更为直接的提醒与帮助,同时,由于实验设计与实验操作程序的不一样使得结论与以往研究有些不一样。
5 . 结论
通过对数据的分析,我们发现:
(1)故事转述中“要求组”与“提醒组”等等各组的口语表现有区别:“提醒与不提醒组”、“要求与提醒组”、“提醒-不要求组”口语表现有了显著差异;“要求-不要求”,“不要求-不提醒”、“要求-不提醒”三对学生的表现没有差别。
(2)教师的纠正反馈语可以提高非英语专业学生语言的“可理解性输出”的频率,学生对于“重复法”、“明确纠正法”反应更敏感,而对于“诱导法”,“请求澄清法”似乎更迟钝些。
(3)在“被要求”学生看来,教师的“部分重说法”有利于他们口语水平的提高。
6 . 结语
本研究以看图说话为路径来探寻非专业学生语言可理解性输出假设理论在中国环境下的现实可行性,同时探讨适宜他们有效的外语输出方式,结果有了较好的预期效应,对于教学一定有些启发(版面所限,此略)。不过研究被试较少,推广性有限。同时,如果能从学生口语文本以及语音语调中找到线索,研究会更有深度。
参考文献
Krashen, S. The Input Hypothesis: Issues and Implications[M]. Beverly Hills, CA: Laredo Publishing Company, 1985.
Stephen, Krashen. Comprehensible Output[J]. System, 1998: 26, 175-182.
Swain. M. Communicative competence: Some roles of comprehensible input and comprehensible output in its development[A]. S. Gass & C. Madden (eds). Input i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C]. Rowey, MA: Newbury House, 1985: 235-53.
Swain, M. Three Functions of Output in Second Language Learning[C]. In G. Cook & B. Seidlhofer (eds.). Principles & Practice in Applied Linguistics, 1995: 125-144, OUP.
Swain, M. & Lapkin, S. Problems in output and the cognitive processes they generate: A step towards second language learning[J]. Applied Linguistics, 1995(16): 371-391.
Xu Shanshan. An Investigation into Teachers’ Corrective Feedback in Chinese EFL Classrooms[J]. Chinese Journal of Applied Linguistics (Quarterly), 2012(10): 488-505.
Zhao Chen. Recasts as corrective feedback in China’s English classroom interaction[J]. CELEA Journal (Bimonthly), 2008(3): 30-34.
李红.可理解输出假设的认知基础[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2(2):10-16.
卢仁顺.输出假设研究对我国英语教学的启示[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2(4):34-37.
王颖.输出假设的心理语言学基础[J].外语教学,2005(7):18-22.
赵晨.基于语料库的EFL课堂会话中的修正片断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3.
篇3
“鲁提辖拳打镇关西”中,鲁智深不料失手讲郑屠户打死,看到郑屠快死了,寻思到“俺只指望痛打这厮一顿,不想三拳真个打死了他。洒家须吃官司,又没人送饭,不如及早撤开”。走时不忘回头大骂“你诈死”。面对意外,鲁智深随机应变,遇险不惊,从容不退却,可以看的出他是个勇而有谋的人。
《水浒传》第42回“假李逵剪径劫单身”,黑旋风李逵下要打死假李逵李鬼时,听得李鬼家有九十老母,便自肚里寻思道“我特地归家来取娘,刀杀了一个养娘的人,天地也不容我。罢!罢!我饶了你这厮性命。”故事中,李逵不但没有杀他,反而给了他些银两,此处的心理描写,让读者一下看到一个不一样的李逵,杀人不眨眼的李逵,在性格的深处也是一个仁慈、忠孝的人。也正是此处的心理描写,让李逵这个人物形象变得丰富起来。
晁盖、吴用等人劫取生辰纲后,宋江得知白胜被抓并供出晁盖等人,于是秘密通信私放晁盖等人[2],后晁盖等人齐上梁山,官府下发公文,面对公文,宋江心内寻思道“晁盖等众人不想做下这般大事,劫了生辰纲,杀了做公的,伤了何涛观察,又损害许多官军人马,又把黄安活捉上山,如此之罪,是灭九族的勾当,虽是被人逼迫,是非得已,于法度上却饶不得,尚疏失,如之奈何?”及时雨宋江的这段心理活动,可以看得出他是一个懂法度的人,并且会遵守拥护朝廷法制,也可以说是一个迂腐的人。他也意识到了晁盖等人所为之事件件都是大罪,已是无法回头的。从这里还可以看出宋江对封建国法的恐惧和忧虑心理。但在这心理独白中,也可使读者感受到宋江对晁盖等人的担心,这说明宋江也是一个重情重义之人。于理,晁盖等人需是死罪,但于情,宋江却不愿他们出事,宋江“忠”与“义”的矛盾的心理也正是他最真实的心理写照,正是这段心理活动的描写,让我们看到他复杂的人物性格。
“风雪山神庙中”当林冲看到草料场里自己未来安身的屋子四下里崩坏了时,便想:“这屋如何过得一冬?待雪晴了,去城中唤个泥水匠来修理。”大难临头,林冲却浑然不觉,反而打算找人修理房屋,这说明他已经作了长久打算。更可以看出在林冲的心中,复仇的火焰已经奄奄一息了。后来,林冲外出打酒路过山神庙时,“神明庇佑,改日来烧纸钱”。生命已经危在旦夕,林冲却仍在幻想安稳度过刑期,回家团聚。这些语言的描写充分体现出林冲他正直,善良,有侠肝义胆,同时又刚猛激烈,嫉恶如仇的矛盾性格,这把他被“逼上梁山”的曲折过程表现得更充分。
篇4
花生:满招损,谦受益。系统地学习一下改写知识,对我们应对考场作文有好处啊!
高斯尼教授:我们老待在锐亭魔法学院里闭门造车也不是好现象,今天本教授带同学们逛逛商店好不好啊?
花生(像弹簧似的从座位上弹起来):好极了!学院对老师考评的时候,你的得分一定是最高的!
现代版故事金点子专卖店
1.唐僧取经
故事热点:
故事思路:假如我是唐僧,我会把U盘带去,对如来佛说:“老如啊,你的经文存在哪个文件夹里,让俺拷回去学习学习,总比背一大包书回去快捷啊!”哦,不妥,我看还是问清他老人家的QQ号码吧。万水千山的,要是U盘坏了,发送QQ文件也可以。
小点评:得,这就是推陈出新,以现代人的眼光和手段处理过去的事情,增强了趣味性。
2.拳击明星鲁智深
故事热点:
故事思路:三拳打死镇关西的鲁智深,以现代人的眼光,绝对是拳击明星。不过,这么一个富有正义感的人,不应该选择逃跑,要是他敢做敢当,主动投案自首,结局肯定就不一样了。
小点评:我们的思维和古人不一样,故事中人物的结局当然就不一样啦。以现代人的眼光处理故事的结局,也会增加改写的趣味性。
3.武大郎食品有限公司
故事热点:
故事思路:武大郎不是会做烧饼吗?把武松打虎的奖金拿出来,弟兄俩注册一个“武大郎食品有限公司”肯定不错。
小点评:妙啊,这是从不同角度改写故事内容的方法。
4.李逵当家
故事热点:
故事思路:宋江不是要投降就是要自杀,坐梁山好汉第一把交椅实在不称职,大家一致推选李逵当家。虽然他敢想敢做,一定会做出许多惊天动地的大事情,但是这个人过于鲁莽,会不会也捅出很大的娄子来呢?
小点评:这是人物角色的中心易位的改写方法。梁山换了总头领,一定会出现新的故事!
5.孙二娘开饭店
故事热点:
故事思路:孙二娘下岗了,和“菜园子”张青重操旧业,又在十字坡开起了饭店,过去那种卖人肉包子的事不能再干了,要做一个遵纪守法的公民。可是,有人揭发……
小点评:这是以故事中一个或者两个人物的立场,创造一则全新故事的手法,但故事最好能与原故事的情节相吻合。
6.孙悟空大战垃圾山
故事卖点:
篇5
最具悬念的故事
《寻找微尘》电影中那些催人泪下的感人故事是否还会让你的眼中常含泪水?虽然,“微尘”已经成为一个符号,一个爱心群体,但是,你内心是否仍然对这些来自真实故事的电影原型充满好奇?在这台晚会中,从青岛走出去的央视主持人刘羽、王宁、王小骞将通过“微尘故事”的深情讲述,为观众揭晓《寻找微尘》的电影主人公原型,来自中国书画界的著名书画家将现场向这几位电影故事原型人物赠送书画作品,表达对他们热心公益事业、无私奉献的“微尘精神”的敬意。
最感人的小品
由王福友、王玉璋、王静、戴小奕、王雷、曹苑根据电影片段表演的小品《寻找微尘》,真实再现了青岛市民争当微尘、奉献爱心的感人情节,结合小品的舞台语言,将再次触动观众们心底最柔软的部分,重温人间大爱的温暖与感动。
最具人气的表演
刚刚获得台湾“金马奖”影帝称号的黄渤,终于有机会展示自己在唱歌和舞蹈方面的特长。黄渤奉献给家乡人民的是他即将在年后发行的单曲《美人鱼》,时尚的装扮、劲酷的舞蹈让粉丝们狂呼尖叫。
最值得回味的联唱
革命样板戏《红灯记》、《智取威虎山》曾经是一个时代的象征,这些经典剧目是一代人最生动的记忆。青岛籍的艺术家王忠信、蓝恭欣、郭公芳带来的戏曲电影联唱《穷人的孩子早当家》、《都有一颗红亮的心》、《打虎上山》,在相应的电影片段背景下,将牵动一代观众对那个时代的无限回味。
最爆笑的小品
赵子龙辞职改行、怜香惜玉又会讲英语的唐僧、关云长也成了唐僧的徒弟、李逵下山打劫、林黛玉劝说李逵同随唐僧取经、白骨精洗心革面成“书女――读书的女人”、孔夫子大讲国学……由青岛籍演员巫刚、张山、陆树铭、赵保乐、李萍、赵小锐、滕璇表演的古装电影情景小品《东游记》,以爆笑的语言和表演,将古装人物进行混搭恶搞,将给观众带来开心一刻。“不要迷恋哥,哥只是个传说”等网络流行语也将博得观众会心一
笑。
篇6
半个月,我终于把这本《水浒传》囫囵吞枣的咽下了,不论是林冲风雪山神庙,还是武松血溅鸳鸯楼,不论是宋江三打祝家庄,还是吴用智取大名府……都让我反馈出许多为人处事的大道理。
施耐庵以“忠义”为核心独具匠心的用宋元时期的俚语塑造了着流传千古的《水浒传》它的风采和文理打造出了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文学著作。《水浒传》以林冲雪夜上梁山为起点,一点一点,一步一步,至梁山伯英雄排座次为顶点,此后有逐渐下降,至宋公明衣锦还乡为终点,在这短暂的时间里,《水浒传》生动形象的展现出了一百零八位好汉上梁山的缘由:有的是,有的是意气相投有的是……还真实的反映出了宋末时期国家统治的黑暗:是国君昏庸无能,是奸臣巧弄权……
《水浒传》栩栩如生的刻画了一个个鲜活的人物,每一个人物都张扬着其独有的性格特点,如李逵临终前的三声“罢,罢,罢”,不仅添实了他有血有肉的身躯,也增添了他忠肝义胆的神色。如花荣、吴用,自缢在宋江和李逵的墓旁,这不仅写出了他们视死如归的勇敢,也写照其义薄云天的刚毅。如燕青出走前的一个笑容,不仅描绘了他清淡出尘的视野,也侧面烘托出卢俊义对燕青的另一次刮目相看……比比皆是,吴用智取生辰纲是义,朱仝放宋江是义,武松怒杀潘金莲和西门庆也是义……柴进、燕青深入方腊敌营是忠,鲁智深、武松、刘唐等六人被乔道清所捉临危不惧,誓死不降是忠,宋江归顺朝廷,还是忠……
水浒好汉们那一件件悲壮的故事,时而令我义愤填膺,时而令我泣涕如雨,时而令我应接不暇……真是梁山水浒已成梦,后人凭吊空牢骚啊……
篇7
--------题记
她如一朵云彩,迈着轻盈的步伐掠过我的思缕,从我的头顶悄悄飘过。她,就是语文。
语文是一杯白开水。
五岁的的我,拿着一本书,坐在奶奶的怀抱中,听奶奶给我讲故事。天真的我,每每听到有趣的环节,就手舞足蹈的笑着、叫着。那是,龟兔赛跑、小马过河等故事是我常听的,虽然不懂得那说的是什么意思,但奶奶生动的讲诉,总会使我感到很高兴。语文,无味、无色。
语文是一杯饮料。
八岁的我,捧着一本书,独自坐在沙发上,津津有味的读着带有图画的小人书,虽然有些字我看不懂,但是有时我根本不看字,只是看那一幅幅图,根据图意自己给自己讲故事。这是我有了丰富的想象力。语文,有趣、耐人寻味。
语文是一杯咖啡。
十五岁的我,在课余时间里,坐在教室,品着一本书。漫游在了书的海洋中,眼看着书,脑海中不断浮现出了武松打虎、李逵元夜闹东京、吴用智取生辰纲等激动人心的108位梁山好汉的动人史事。语文、浓浓的、先苦后甜。
篇8
[关键词]文学作品;绰号;文化意象
文学作品中绰号是文学创作中一种富有表现力的艺术手法。由于绰号中蕴含丰富的文化意象,在目标语中怎样诠释和转换绰号的文化意象是翻译过程中需要考虑的重中之重。而文化意象具有很强的语境依赖性,因此,有必要分析在文化语境中对绰号文化意象的理解。
一、文化意象的内涵及互文性
文化意象是相对于自然现象而言的。谢天振(1999)指出:“文化意象与各民族的传说以及各民族初期的图腾崇拜有密切的关系。”文化意象大多凝聚着各民族的智慧和历史文化,经常出现在文学作品中,慢慢地成了一种文化符号。由于各民族独特的发展历史、社会制度、地理环境、、民情风俗等,文化意象有其独特的民族特征。在翻译的过程中,随着文化语境的变化,文化意象需要重塑。绰号中的文化意象是各个民族和历史文化的结晶,能否对绰号中的文化意象进行成功的处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译作是否完成了文化传播的使命。文化意象由物象(physical image)和寓意(connotation)两部分组成。文化意象是在特定的文化语境中,特定文化群体以具体的物象来表达其寓意。如汉语中人们通常以“红豆”这一具体物象来表达爱情或相思之情。相传,古时有位男子出征,其妻朝夕倚于高山上的大树下祈望;因思念边塞的爱人,哭于树下。泪水流干后,流出来的是粒粒鲜红的血滴。血滴化为红豆,红豆生根发芽,长成大树,结满了一树红豆,人们称之为相思豆。因此红豆称为相思豆,这和历史传说故事有关,“红豆”代表爱情或相思之情这一文化意象也成了我国独特的文化之一。
文化意象在本质上具有互文性。朱丽娅克丽丝蒂娃(JuliaKristeva)在《符号学》中谈到互文性时指出:“一个文本总会与别的文本发生某种形式的关联,总是处于该民族的哲学、宗教、传统、习俗、传说等所构成的文化体系之中,同时又与世界上别的民族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因此,文化意象是其语言符号在其所处的文化网络的影响下形成的文化意义。由于文化圈的隔膜,文化意象的互文性关联往往不为其它文化体系中的人们所熟悉。如汉语中的“红豆”用来表达相思之情这一寓意,这在英语文化中较为陌生,因此英语读者很难理解这种独特的文化意象。也正因此,文化意象成为翻译中的超语言因素,从语言和文化因素来看,文化意象翻译的语境依赖性尤为突出。因此,只有在文化语境中对文化意象有了正确理解才能确保翻译过程中对文化意象进行成功转换。
二、文学作品中绰号的文化意象表现形式
绰号作为中国人的姓名字号系统的组成部分之一,其形成和发展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学作品中的绰号是作者为了突出人物形象,深切表达感情的一种方法,不仅具有较高的语言学研究价值,而且还蕴含丰富的文化意象。b号在发展的过程中受社会各方面因素的影响,其文化内涵也随社会的发展而变化。由于绰号文化内涵的丰富性,它作为塑造人物的一种手段,在许多小说中屡见不鲜。由于绰号通常能用简练精辟的语言塑造人物形象,让读者一闻其名就能获得人物立体感,因此,鲁迅在《五论文人相轻――明术》中对那些擅长起绰号的人给予了高度评价:“创作难,就是给人起一个称号或诨名也不易。假使有谁能起颠扑不破的诨名的罢……倘弄创作,一定也是深刻博大的作者。”绰号因蕴含丰富的文化意象能生动地刻画人物形象而受作家们青睐,其绰号的文化意象表现形式多样。
(一)动物类的文化意象
人们常常把动物与某种品质或特征联系在一起。虽然有些动物在不同的文化语境中的文化意象相似,如“狐狸”和"fOX~都暗含“狡猾”的意思,但由于不同文化之间存在的差异,在不同的文化语境中有些动物蕴含的文化意象完全不同。如在中国文化中,“喜鹊”的文化意象是给人们带来欣喜,带来希望的“吉祥鸟”、“报喜鸟”;然而,英语中对应的“magpie”却与巫术有关,是预示着死亡的“不祥鸟”。在中国文化中,“龙”具有飞天人地本领,寄寓了中国人民的祈盼,象征着权威和吉祥。而“dragon”在西方《圣经》文化里代表邪恶,《圣经》批评恶魔撒旦说“Sadan is the great dragon”,与中国龙的文化意象完全不同。
文学作品中大量的人物绰号都是借用动物的文化意象命名的,如《红楼梦》中的“河东狮”夏金桂,“中山狼”孙绍祖;《水浒传》中大量的人物绰号都借用了龙和虎蕴含的文化意象。龙和虎是权威和勇敢的象征和代名词,因此,作者借用这些动物的文化意象来赞美这些英雄豪杰就不足为奇了,如“九纹龙”史进、“入云龙”公孙胜、“混江龙”李俊、“笑面虎”朱富、“插翅虎”雷横、“跳涧虎”陈达等等。当然其中也借用了其他动物的文化意象起绰号,如“玉麒麟”卢俊义、“豹子头”林冲、“旱地忽律”朱贵、“火眼狻猊”邓飞等等。
1.“中山狼”孙绍祖
狼在新华字典中的定义是“一种野兽,性狡猾凶狠,昼伏夜出,能伤害人畜”。“中山狼”出自明代马中锡《东田传》一书中《东郭先生和狼的故事》这一寓言故事,“中山狼”指忘恩负义、恩将仇报的人。《红楼梦》中的孙绍祖,迎春丈夫,在家境困难时曾经拜倒在贾府门下,乞求帮助。后来,孙绍祖在京袭了官职,一跃成为“暴发户”,其“中山狼”之形态毕露也。“中山狼”这一绰号形象地描绘了孙绍祖在得志后为非作歹,横行霸道,特别是任意践踏其妻迎春的行为。
2.“白日鼠”白胜
鼠通常指对人类造成危害的一种动物。《汉书・五行志》中有“鼠小虫,性盗窃。”在中国文化中,鼠即性贼也。白胜在《水浒传》中的亮点就是在吴用的智取生辰纲中扮演了重要角色,他以“变换如神”的速度,通过“揭”、“兜”、“吃”、“搅”、“夺”、“倾”等一连串以“假”易“真”的动作,两桶好酒顿时变成了药酒,这动作真神偷也。“白日鼠”这个绰号形象地描述了白胜这一贼性。
(二)自然现象类的文化意象
自然现象是由于大自然运作规律自发形成某种现象,如气候冷暖,风云变幻等等。文学作品中不乏借用自然现象蕴含的文化意象为绰号来描绘人物性格特征,如《鹿鼎记》中的“摩云手”吴大鹏、赵树理笔下《三里湾》中的“一阵风”王满喜、《水浒传》中的“霹雳火”秦明、“小旋风”柴进、“黑旋风”李逵等等。
1.“霹雳火”秦明
火是指东西燃烧时所发的光和焰,用来比喻事情紧急,形容性格通常指性格急躁或热情似火。霹雳,本为古星名,俗指又急又响的雷,常用以比喻突然发生、神速,又比喻洪钟般的声威。秦明“因他性格急躁,声如雷霆,从此人都呼他做霹雳火秦明”。“霹雳火”把秦明这一人物形象活灵活现地展现在读者的眼前。
2.“一阵风”王满喜
一阵风比喻闪过即逝,来得快,去得也快,通常用来形容动作迅速。而在《三里湾》中王满喜第一次就是以外号“一阵风”出现的――因为他的脾气是“一阵一个样子,很不容易捉摸”。此外,“一阵风”王满喜“在自己的利益上不算细账――在别人认为值不得贴上整功夫去闹的事,在满喜为了气不平也可以不收秋也可以不过年”。王满喜心直口快,乐于助人,说做就做,像一阵风一样迅速。“一阵风”的绰号虽然朴实无华,但把王满喜雷厉风行的性格活灵活现地展现在读者面前。
3.“黑旋风”李逵
旋风即回旋的疾风,用来形容动作迅捷、猛烈,通常具有盲目的破坏性。《水浒传》中的李逵性格直率、头脑简单、做事粗鲁。他直率地借钱,有钱就赌,赌输便抢。当然他的旋风性格更表现在冲锋陷阵上,一遇战斗,他总是抡起板斧,见人就砍。劫法场救宋江一役中,他不问青红皂白,不分官兵百姓,杀得尸横遍野、血流成渠;祝家庄一战中,将扈太公一家老小杀得干干净净。“黑旋风”不仅描述了李逵那“黑熊般一身粗肉”的体貌特征,更把他勇武过人、性格暴躁、办事鲁莽的形象刻画地人木三分。
(三)历史人物类的文化意象
历史人物并不是普通意义上的个体形象,而是被赋予了一定含义的人物意象。这样的历史人物已经烙上了历史的烙印,成为一种人文价值的审美意象,在社会发展过程中,赋予它一定的文化含义和象征,如提到孔子大家就会自然而然联想到国学。历史人物由于其历史故事背景赋予的特定的文化意象而常被作家借用为人物绰号以便更加生动地刻画人物形象,如鲁迅《故乡》中的“豆腐西施”杨二嫂。
1.“豆腐西施”杨二嫂
西施,越国美女,天生丽质,与王昭君、貂蝉、杨玉环并称为“中国古代四大美女”,其中西施居首,具有“沉鱼”之美貌,是美的化身和代名词。杨二嫂,“人都叫伊“豆腐西施”。但是擦着白粉,颧骨没有这么高,嘴唇也没有这么薄……那时人说:因为伊,这豆腐店的买卖非常好。”虽然她后面变成了引起人们厌恶的圆规杨二嫂,“豆腐西施”这个绰号在结合了职业特征的基础上形象地指出了杨二嫂年轻时出众的容貌。
《水浒传》中不少绰号都是借用历史名将蕴含的文化意象命名的,如“小李广”花荣、“赛仁贵”郭盛、“病关索”杨雄等,这些绰号借历史人物的文化意象来表现英雄人物威武气质及其特长本领。
2.“小李广”花荣
李广为西汉“飞将军”,才气无双,出身习箭世家,以箭法精准而闻名于世。《水浒传》中的花荣既能“飕的一箭,恰好正把绒绦射断。只见两枝画戟分开做两下”,也能“望着影中只一箭,不端不正,恰好把那碗红灯射将下来”,因此,“当下花荣一箭,果然正中雁行内第三只,直坠落山坡下”,引众人喝彩。一看“小李广”这绰号就知道花荣箭术高超,不负其“百步穿杨”的功夫。这种以“知”写“不知”的手法在表现和突出人物形象方面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文学作品中的绰号由于其形成和发展的历史悠久,其中文化意象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如神话故事类“飞天大圣”李衮、“八臂哪吒”项充等等,在此就不一一详解。
三、文学作品中绰号的艺术魅力
文学作品中的绰既有品评人物的功能,同时也自觉或不自觉地体现出作者或社会群体对人物的爱憎褒贬之情。无论是现实生活中还是文学作品中的人物绰号都具有通俗易懂、生动形象的特点,如赵树理《三里湾》中的“糊涂涂”马多寿和他老婆“常有理”,他的大儿子马有余“铁算盘”以及大儿媳“惹不起”。这些人物绰号生活气息浓厚,生动传神,能让读者一见其绰号就“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见其行”。
人物绰号的艺术魅力还在于作者非凡的艺术功力。作者通常截取人物外貌或性格或才能特征的某一点,在绰号中运用修辞手法如夸张、比喻、借代、双关、反语等来突出人物形象,如“花和尚”鲁智深中运用了“花”的双关含义,“黑旋风”李逵运用了比喻来突显人物性格等等。这样的绰号便能以小见大,以浅见深,不仅给读者增添了趣味,而且在文学上也增添了不少美感,使读者在美的感受中领会到这些人物的魅力。
文学作品中的人物绰号之所以有如此魅力主要在于其蕴含丰富的文化意象。作者运用其敏锐独到的观察力截取人物言行表现的某一点,用画龙点睛式的几个字生动形象地描绘人物形体特征、性格、职业、或才能特征等。正因为绰号中蕴含的文化意象,虽然所取的点只是小小的局部,而其人物整体形象被定格,它对人的性格、身份、行为特征的描述往往比正名更凝练、更形象、更准确。文化意象的功能是以具体来表现抽象,以已知、易知来启迪未知或难知。文学作品中的人物绰号不仅是作者刻画人物表达自己感情的需要,其蕴含的文化意象更是反映了社会大众的文化价值观。
篇9
歇后语是汉语的一种特殊语言形式。它一般将一句话分成两部分来表达某个含义,前一部分是隐喻或比喻,后一部分是意义的解释。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通常说出前半截,“歇”去后半截,就可以领会和猜想出它的本意,所以称它为歇后语。歇后语也叫俏皮话,可以看成是一种汉语的文字游戏。歇后语是熟语的一种,熟语包括成语、谚语、惯用语和歇后语四种。
刘备当皇叔——时来运转
东吴招亲——弄假成真
曹操杀吉平——恼羞成怒
诸葛亮放孟获——欲擒故纵
黄忠射箭——百发百中
吕布拜董卓——认贼作父
张飞耍杠子——轻而易举
许楮战马超——赤膊上阵
唐三藏取经——好事多磨
齐桓公的老马—迷途知返
赵括打仗——纸上谈兵
鲁班皱眉头——别具匠心
小鬼拜见张天师——自投罗网
土地爷喊城隍——神乎其神
城隍庙里讲故事——鬼话连篇
彭祖遇寿星——各有千秋
宋江的眼泪——虚情假义
李逵上阵——身先士卒
李逵穿针——粗中有细
史进认师父——甘拜下风
林冲上山——
孙二娘开店——谋财害命
石迁偷鸡——不打自招
潘金莲给武松敬酒——别有用心
陈胜扯旗——揭竿而起
楚霸王自刎——身败名裂
李世民开言路——从谏如流
秦叔宝卖马——穷途末路
穆桂英挂帅——威风凛凛
龙王爷亮相——张牙舞爪
巫婆跳绳——故弄玄虚
矮子放屁——低声下气
强盗逮小偷——贼喊捉贼
癞蛤蟆吞鱼钩——自作自受
哑巴观灯——妙不可言
死克郎扛大旗——臭名昭着
叫花子打哈哈——其乐无穷
瞎子逛商店——目空一切
撑阳伞戴凉帽——多此一举
歪脖子拉小提琴——两全其美
摇扇子聊天——谈笑风生
老太婆打哈欠——一望无涯(牙)
老寿星打哈欠——老气横秋
船老大坐后艄——看风使舵
平地搭梯子——无依无靠
老太太学钢琴——手忙脚乱
父子观虎斗——大惊小怪
坐飞机讲报告——空话连篇
导游带路——引人入胜
特快列车进隧道——长驱直入
千里打电话——遥相呼应
民航局开业——有机可乘
摩天楼上说书——高谈阔论
胸腹透视——肝胆相照()
广交会上签合同——出口成章
篇10
【关键词】名著教学 经典阅读 组织语言
经过多年的一线教学,我发现学生普遍对名著单元的内容比较感兴趣,这里面除了名著内容本身的趣味性以外,我个人觉得在课堂上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是十分重要的。简单的归纳几点:
一、语文老师在课堂上要善于组织语言
在教学中我们经常发现,同样的一堂课,有的老师照着教参教,他也可以完成教学任务,但学生真正听的人并不多,甚至有很多同学伏在桌面上睡觉。而有的老师激情飞扬的上同一堂课,却能够让学生听得津津有味,流连忘返。为甚么同一堂课会产生如此悬殊的效果。如果我们把责任都推到学生不想听,没有兴趣听这个层面上来,那是有失公允的。
在生源条件同等条件的情况下,我们还是要从自身找原因。那些活力四射,激情飞扬的语文老师,他们把上语文课当成是一种享受,他们享受着阅读带来的快乐,他们享受品尝着思维之花带来的甘甜。他们在用生命和热情诠释着语文课堂。
记得有一次,我在上一堂“名著导读”课时,我是这样开场的:
“我和《三个火》《飘》洋过海,到了《巴黎圣母院》,雨果跟我诉说爱丝美拉达不幸的遭遇。《安娜卡列妮娜》给我带来了托儿斯泰的祝福。莎士比亚带我见了《威尼斯商人》。巴黎的《茶花女》带我到左拉的《小酒店》做客。。。。。。”
学生对我没有用稿件直接讲出这段文字深表佩服,我则“趁热打铁”,乘机跟学生大谈特谈名著阅读与写作之间的重要关系。从学生们渴求的眼神之中,我就知道,他们上这堂课获益匪浅。
二、于引导学生对名著的人物形象进行横向与纵向对比
经典之所以称之为经典,名著之所以称之为名著,是经得起时间的洗涤与考验的。在课堂上,我们完全可以融会贯通,为我所用。
比如讲到《曹操献刀》这个故事情节,我们就可以把曹操这个人物形象用几个事件给串联起来,由此得到一个比较全面的形象。“割发代首”体现他的奸诈(或者说执法严明),“杨修之死”表现他的妒贤嫉能等等。。。。。。
讲到《李逵负荆》我们可以把鲁智深、杨志、武松等人的性格与李逵做一番比较,这样一来,我们不仅对李逵这个鲁莽,冲动,率真的人物形象有了较为直观的了解,而且对我们以前所学过的《鲁提辖拳打镇关西》中的鲁智深,《智取生辰纲》中的杨志,《景阳冈》中的武松等,也有了更深的体会与了解。
或许有的老师会说“我的教学进度都来不及了,课文内容都来不及讲了,哪里有时间去做这些。”我想若是一味的赶进度,那就是好比记一笔流水账,学生能够记得住多少呢,即便他们能够死记硬背的记住了,就能够很好的掌握名著的精华吗,我想这是我们应该要思考的地方。
三、名著教学要保持“原汁原味”
生活是一个大语文。我们做为语文老师,不但要自己观察生活,体悟生活,而且还要把自己发现问题的方法教给学生。在经典阅读中也是一样,不能仅仅只是单纯把课文教给学生了事。其实,教科书中所节选的片段是很不利于学生对整部名著进行把握的。教科书中的名著阅读其实就是一种快餐似的文化。可是,话又说回来,课堂上的时间毕竟是有限的,基于学生生源较差,无法把握名著的精髓,我们可以配以视频教学的方式,在视频播放的过程中,跟学生讲解名著的精神。当然我们不能用视频来代替名著的教学。
有的老师在教学过程中,为了让学生有一个更直观的形象,便用视频教学来代替自己的讲课,还有的老师为了让学生更快的掌握小说的故事情节,让他们读梗概。我觉得这都是很不可取的,因为文学作品,尤其是名著是不能改写的,至于用其他艺术形式表现,自然又另当别论。单从文学这种精神产品的特殊性说来,此举便有违常理。我们知道,文学作品是一个生气灌注的有机整体,是各组成要素之间撕掳不开的,血肉关联的组合。这种“有意味的形式”一经成形,便由不得别人来改动了。压缩了篇幅,减少了字数,不仅仅是量的变化,更重要的是质的变异和退化,或干脆就是仅仅与原作名字相同的另一部东西。即使是极个别成功的例子,如对国外对莎士比亚剧作的缩写改编,情况亦然。
我想文学经典其实是寂寞的。原本就是阳春白雪的东西,自然原本就可能是为一般人所疏离的东西。再说了,名著所以为名著,也完全不像言情武侠那样好读,随便谁都能拿来便读,读来入迷的。因此,我们不能用一种太功利的心理去指导学生读名著,因为语文素养的提高和个题灵魂的升华,原本就是一个旷日持久的过程。
在教育界流行着这样一句话:“要给学生一杯水的话,老师要自己准备一桶水。”我对这句话深表赞同。一个教学经验丰富的语文老师,他绝对不是一个呆板的教书匠,他应该有自己敏锐的目光,他应该有自己深邃的思考。观察生活,体验生活,从生活中发现真善美和假恶丑,在经典阅读当中体会人性的光辉,挖掘人性的丑恶。
品读经典,升华灵魂,尽量的利用课余时间多读经典充实自己,这样,我们的语文课堂才会常开青春之花,才会永不衰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