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适边塞诗范文
时间:2023-03-19 19:29:2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高适边塞诗,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1 高岑边塞诗风格的共性特征
盛唐诗坛,名家辈出,流派众多,风格异同,以高适、岑参为代表的边塞诗派是当时盛极一时的杰出诗歌流派。
1.1 都以盛唐时期的强烈爱国主义和奋发向上的时代精神为反映内容
艺术是社会生活的反映,诗歌是时代的一面镜子。唐朝是中国社会的顶峰,盛唐诗歌达到繁荣的高峰,这是自然的事。在短短的五十余年的盛唐时期,涌现出了十几位大诗人,他们以各不相同的风格,推动了诗歌创作的。正如李白所说:“群才属休明,乘运共跃鳞。文质相炳焕,众星罗秋旻”。(《古风》其一)这一代诗人怀着宏伟的理想与抱负,以蓬勃热烈的感情,激昂慷慨的声音去表现盛唐时代种种激动人心的生活和斗争。
高岑二人之诗正是以盛唐人的眼光,带着盛唐诗歌的伟大气魄,去观察和反映边塞的生活和斗争,全面而深刻地反映了时代的激动人心的变化,洋溢着爱国主义豪情和积极乐观的精神。
如高适著名的《燕歌行》中写道:“汉家烟尘在东北,汉将辞家破残贼。男儿本自重横行,天子非常赐颜色”,表达了戌边将士们的爱国激情,为了保国守边,“杀气三时作阵云,寒声一夜传刁斗。相看白刃血纷纷,死节从来岂顾勋”。英勇杀敌,血战沙场,确实动人心魄!这种爱国豪情和英雄气概在高岑的边塞诗中更是随处可见。
又如,“火山突兀赤亭口,火山五月火云厚。火云满山凝未开,飞鸟千里不敢来。(《火山云歌送別》)”。这些诗里有惊异、有赞美,但毫无畏惧和怯懦,处处表现了将士征服自然、藐视艰苦、勇往直前的积极浪漫主义精神。
1.2 二者艺术上都以七古见长,具有意境壮阔、风格豪健的特征
高适边塞诗大约二十几首,绝大部分是古诗,尤以七言歌行为佳。而岑参边塞诗也以七古见长,笔者认为诗体上这一特点与诗歌所表达的思想内容有关,这是七古这种诗体,诗句的容量大,句数没有死规定,更便于抒写爱国豪情和英雄气概,也更容易创造出豪健的诗风和壮阔的意境。严羽说:“高岑之诗悲壮,读之使人感慨”。(《沧浪诗话-诗评》)胡应麟说:“高岑悲壮为宗”(《诗薮》)这一评价是中肯的。尽管高岑二人艺术个性有所不同,但他们的边塞诗都具有壮阔的意境和豪健的风格与昂扬的时代精神相一致的!
如前所述:高适的《燕歌行》完全突破了边塞诗过去着重描写征夫思妇的传统,拓展了边塞诗的表现领域。《燕歌行》不局限与某个特定场景的描摹和某种特殊情绪的抒写,而是以战场和战斗为中心,作纵的方向看,它按时间顺序描写了汉家将士辞家、赴边、辗转苦战和战斗失败的全过程。从横的方向看,它涉及了天子与军队、统帅与战士、敌方与我方、征人与思妇诸种联系。纵横交错,组合成了一幅幅色彩鲜明而又有内在统一性的画面:京城里天子的殷殷慰勉,征程上队列的意气高昂:沙场上战士在殊死搏斗,军营中将帅却恣乐;敌方军队“凭陵”侵袭势如风雨,我方将士“力尽关山陷入重围;征人远戌难归而‘空回首’,思妇久伫无望而‘欲断肠’”—— 这些画面完美融合,编织成一副当时边塞生活的广阔而真实的画卷。创造出苍凉悲壮的艺术境界,展示出豪迈的气势。
岑参边塞诗如《走马川行》、《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轮台歌》等,无论是边塞自然景物的描绘,还是战斗场面的叙写,或是将士乐观豪迈情怀的抒发,都悲壮而有力创造出雄浑壮阔的艺术境界,读起来令人感动!
高岑边塞诗之所以能够形成壮阔豪迈的意境,表现出了强烈爱国情怀和乐观精神,是与作者的经历分不开的。高适于天宝八年举有道科中第,曾任封丘县小官,因不堪其职不久而辞职。天宝十二年,入河西节度使哥舒翰幕,为掌书记。二年后返朝任左拾遗、监察御史。安史之乱爆发,又佐哥舒翰守潼关。任淮南节度使、彭州刺史、蜀州刺史、剑南节度使等职,官至,封渤海县侯。世称“高常侍”。多次随战边关,戎马生涯多年,直接感悟到边塞将士壮阔的胸怀,亲眼目睹边塞生活风貌,因而能写出充满豪情壮志的边塞诗。而岑参一生三次出塞,当时最重要的东北西部和北部边陲他都去过,而且在安西、北庭、关西节度使幕中都曾任过职,鞍马风尘十余载,对边塞生活十分熟悉,他是以守边将士的身份来写边塞诗的,因而豪情壮志,真情实感,苍劲悲壮的艺术风格,感人至深!
2 高岑边塞诗风格的差异
艺术个性是艺术的生命,高岑边塞诗都以“悲壮为宗”,形成盛唐时期苍劲悲壮的边塞诗派,正是这一风格特征,使高岑边塞诗在盛唐诗坛上独树一帜,显示出长久的艺术生命力,但我们必须看到高岑边塞诗风格上的差异,才能更好地学习和鉴赏他们的边塞诗。
2.1 “高诗尚质主理,岑诗尚巧主景”
篇2
【关键词】边塞诗; 鉴赏; 方法
在唐朝,尤其是盛唐时代,由于国势强盛,疆域广阔,交通便利,国内外各民族之间经济文化交往增多;守边和扩边的战争也较频繁,不少边帅能文能武并且喜欢延揽文士;知识分子视野开阔,精神振奋,不少人带着建功立业的愿望,投笔从戎,赴边求功。正如杨炯诗句“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王维诗句“忘身辞凤阙,报国取龙城。岂学书生辈,窗间老一经。”;岑参诗句“功名只向马上取,真是丈夫一英雄。”这些因素,促成了唐代边塞诗的繁荣,形成一个边塞诗派。
边塞诗指的是那些以边塞风光、军旅生活为表现对象的诗,是唐代诗歌的主要题材,是唐诗当中思想性最深刻,想象力最丰富,艺术性最强的一部分。一些有切身边塞生活经历和军旅生活体验的作家,以亲历的见闻来写作;其创作贯穿初唐、盛唐、中唐、晚唐四个阶段。其中,初、盛唐边塞诗多昂扬奋发的格调,艺术性最强。初唐四杰之一的骆宾王就是初唐写作边塞诗较多的作家,此后其他著名诗人如杨炯、陈子昂、杜审言等人也创作边塞诗。边塞诗创作一时蔚为风气。
盛唐是边塞诗创作的鼎盛时期,涌现了著名的边塞诗派,代表诗人有高适、岑参、王昌龄、李颀、王维。除此之外,盛唐大诗人李白、杜甫都写过边塞诗,这些边塞诗成为他们的代表作的一部分。如:李白的《关山月》、《塞下曲》六首、《战城南》、《北风行》,杜甫的《兵车行》、《前出塞九首》、《后出塞六首》等。另外一些诗人也有边塞诗的名篇传世,如王昌龄有《出塞》、《从军行》,王之涣有《出塞》,王翰有《凉州词》。盛唐成为边塞诗创作的顶点,此后中晚唐并没有出现边塞诗的大家,但题材有所扩展。宋朝的范仲淹、贺铸、陆游、辛弃疾等也有边塞诗传世,但影响远不如盛唐时期。
边塞诗作为诗歌大家族中的一员,除了具有一般诗歌的特点,还有它的独特之处,我们掌握了边塞诗的这些特点之后,鉴赏起边塞诗来就会变得更加得心应手一些,边塞诗主要是结合雄伟、壮阔的边塞景色的描写,表现边塞将士驰骋沙场、抗敌御侮的爱国思想和豪情壮志,风格奔放雄伟,豪迈悲壮。诗歌内容主要有:
1、以诗歌来反映边塞的山川景物和风土人情
2、表现从军边塞、杀敌报国的意志
3、讴歌边塞将士不畏辛劳、保卫边陲的战斗精神
4、抒发御敌建功的愿望和安边定远的思想
5、描写将士和亲人相互思念的深沉情感
6、讽刺并劝谏拓土开边、穷兵黩武的统治者
7、表现将士和人民厌战怨征的情感
列出了边塞诗的内容之后,我们再把边塞诗中经常出现的意象及鉴赏边塞诗时常用的术语作一个归纳:
从用品看:金鼓、旌旗、烽火、羽书、戈、矛、剑、戟、斧、钺、刀、铩;
从地名和民族名看:碛、西、轮台、龟兹、安西、楼兰、夜郎;胡、羌、羯、夷、单于;
从景物看:大漠、烽烟、长城、黄沙、长云、秋月、雪山、孤城、雁飞、鹰扬、箭飞、马走;
景物的特点:雄奇、奇丽、奇寒、辽阔、壮阔、广阔;
感情特点:豪迈、豪气、豪情、报国之志、杀敌豪情、昂扬精神;
美学风格:雄浑、磅礴、豪放、浪漫、悲壮、瑰丽、奔腾、峻伟;
常用手法:比喻、夸张、用典、烘托。
了解了边塞诗的这些知识之后,如何更好的理解、鉴赏这类诗歌呢?我们认为,应该注意从以下几个角度去掌握。
①了解诗歌创作的时代背景,即把握时代特征。 边塞诗是时代的产物,是最能体现国运兴衰的作品,所以,如果能对作者所处的时代有所了解,对体会作品的内容和作者的感情肯定是大有帮助的。诗评家常称赏“盛唐之音”,边塞诗正是构成“盛唐之音”内容的一个基本方面。“孰知不向边庭苦,纵死犹闻侠骨香”(王维),“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王翰),“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誓不还”(王昌龄),豪迈,勇敢,一往无前,即使是艰苦战争,也壮丽无比;即使是出征远戍,也爽朗明快;即使是壮烈牺牲,也死而无悔。到了中晚唐,国势开始衰微,虽然诗人们仍保持着昂扬向上的基调,但不免夹杂着多少悲壮,多少婉伤:“碛里征人三十万,一时回首月中看”(李益),“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陈陶)。
到了宋代,国家在民族斗争中一直处于劣势,外侮不断,国难当头,在边塞诗中流露出来的感情,就更多地体现在报国无门的愤懑(陆游“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更多地体现为归家无望的哀痛(范仲淹“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尽管仍洋溢着一股爱国热情,但和盛唐时代的边塞诗相比,不免更多一些凄凉,更多一些惆怅。时代不同,边塞诗的题材、主题基本类似,风格也差别不大,却都分明展示了各自不同的时代特征。
②推敲作品中蕴含的不同的思想感情。 边塞诗题材的兴起,是与诗人们的生活范围有所扩展紧密关联的。从边塞诗中,我们看到诗人的眼界开阔了,诗歌的境界拓展了,诗歌的内容更显得异彩纷呈。有对建功立业的渴望:“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杨炯);有报效国家的激情:“誓欲成名报国,羞将开口论勋”(张说)。
不少诗人在塞外军营生活多年,如高适、岑参、李益等,他们的边塞诗中的内容几乎涉及到了边塞生活的各个方面:有的写出征士兵的乡愁和家中妻子的离恨(李益“碛里征人三十万,一时回首月中看” );有的表现塞外生活的艰辛和连年征战的残酷(岑参“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有的反映对帝王黩武开边的不满和对将军贪功启衅的怨恨(高适“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 ); 有的表现报国无门的愤懑和归家无望的哀痛(陆游“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有的惊异于塞外绝域那种迥异于中原的风光(李益“回乐烽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 )。我们在阅读这些诗歌时,要能够区别每首诗作思想内容上的细微差别。比如岑参的边塞诗,以慷慨报国的英雄气概和不畏艰苦的乐观精神为其基本特征,更多地描写边塞生活的丰富多彩。他也写过一些在边塞怀土思亲的诗歌,如为后人传诵的《逢入京使》:“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事情虽小,情意深厚。同时,我们还要体会到,跃动于边塞诗中的种种矛盾:慷慨从戎和久戍思乡的矛盾;卫国激情和艰苦生活的矛盾;痛恨庸将和献身精神的矛盾等等。
③体会不同的艺术风格。 边塞诗的艺术风格也是异彩纷呈。有的豪放旷达,如王翰的“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有的雄奇壮美,如王维的“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有的豪壮悲慨,如杜甫的“落日照大旗,马鸣风萧萧”;有的委婉清丽,如李白的“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只有通过对诗歌字句的细细体会,才能准确地领会到由于不同时代、不同内容、不同诗人的不同艺术素养、不同生活遭遇,反映在边塞征战诗这个大主题下异彩纷呈的艺术风格。
以陈陶《陇西行》为例:”誓扫匈奴不顾身,五千貂锦丧胡尘。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这首诗思想内容有显著特征:既以昂扬的爱国热忱,歌颂了戍边将士保家卫国,奋勇杀敌,不怕牺牲的精神,又毫不讳言战争的另一面,以沉痛的心情表现了战争所造成的家破人亡的惨痛悲剧。诗的前两句写战事的惨烈,将士的奋勇。”誓扫“句从士气以见战争的性质,”五千“句从牺牲之大来表现战争的壮烈和将士义无反顾的奋斗精神。后两句宕开一笔:远方戍人已成为无定河边的尸骨,家乡的妻子却不知,梦见的仍然是音容栩栩的良人,仍然朝思暮想,守着、盼着他回来团聚的这一天,而他却永远也不能重回她的身边。这两句通过现实与梦境的对比,将悲剧意味表现得浓烈深长。
诗歌鉴赏是语文教学中的难点,而边塞诗,由于学生接触较少,鉴赏起来更是有一定的难度,希望这篇文章能对我们鉴赏边塞诗有一定的帮助。
参考文献
[1] 《唐代边塞诗研究论文选粹》,甘肃教育出版社,1988年版
[2] 《盛唐边塞诗评》,漆绪邦,山西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篇3
一、塞下秋来风景异――辨析意象识诗意
边塞诗大多有比较明显的“边塞味”。首先其标题往往有“行”、“军”“征人”“塞”“戍”等与军旅有关的字眼。其次,边塞诗中的意象多反映边地风貌与军旅生活。自然景观诸如黄沙、白云、冰川、秋月、雪山、大漠、孤城、边关等,地理名诸如塞外、雁门、漠北、玉门关、黄河、阴山、楼兰、西山等,战事器具诸如金鼓、旌旗、烽火、刁斗、羌笛、胡笳、琵琶等,人物诸如戍卒、将帅、胡人、单于,乐曲诸如表离情别愁的《梅花落》《折杨柳》《关山月》《行路难》《阳关三叠》等。所谓雄剑羽书战事紧,号角宝刀杀敌切。旌旗响箭战场烈,琵琶美酒胜利还。万里平沙征战苦,朔风蓬蒿白骨乱。关山陇月人不归,鸿雁秋风肝肠断。诗人要么直接描写,直言边塞风光的奇异或征战环境之恶劣;要么借景抒情,用壮阔苍凉、雄浑高昂的边塞之景抒发保家卫国的壮志豪情;要么借“边月朔风、羌笛芦管”,极言边疆将士的思家之苦等等,鉴赏时须注意景与情的联系。
二、边塞诗魂永不散――主旨集中探诗情
边塞诗常或多或少都染上诗人的个人色彩和打上时代的烙印,因此诗人的生活遭遇或时代背景等常常是解读诗情的突破口。诗人的个人遭遇常常在所给诗歌的“【注释】”中会有所暗示,或年少从军,或欲求功随军,或遭贬随军,或戍边日久等。至于边塞诗的时代特点,又与国运相关:初唐边塞流露的多是“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的从军热情,盛唐边塞诗充溢的多是“功名只向马上取,真是英雄一丈夫”的进取精神,中唐边塞透露的多是“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的厌战情绪,晚唐边塞诗充满的多是“凭君莫话封侯事,一将功成万骨枯”的反战呼声,宋朝边塞诗词虽也有豪壮悲愤之情,但更多的是“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惆怅与遗憾,或是因为战败太多,或是因为边塞苦寒,所以其边塞诗词的意象、色彩、所闻、所见、所感,无不给人一种凄凉、衰飒的清冷之感。但无论什么样的生活遭遇,在任何时代,边塞诗所抒发的情感总体上表现为如下:
(一)保家卫国、建立功名的壮志豪情
或表现“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的从军热情;或抒写驰骋疆场的丰功伟绩;或讴歌不惜为国捐躯的英雄气概。
(二)奋勇杀敌、英勇无畏的英雄气概
或描写战争的激烈,表现将士勇敢顽强的英雄气魄;或描写投剑从征,表现将士视死如归的勇气与大无畏的精神;或描边塞环境的恶劣,表现将士不畏艰险的牺牲精神。
(三)雄奇瑰丽、奇异苍凉的边塞风光
如大漠戈壁、边塞萧关、冰川雪峰等,这些边塞风景,常常充满一种苍凉雄壮的基调。如高适的《金城北楼》“北楼西望满晴空,积水连山胜画中。湍上急流声若箭,城头残月势如弓。”作者入夜登楼远眺,城头残月如弓,黄河水声若急箭,让人依稀感受到边塞风光的苍凉雄壮。
(四)征人思乡、闺妇盼归的两地情愁
或表现边塞将士久戍思乡的精神痛苦,揭示爱国与思乡的矛盾;或极写边地环境的恶劣与从军生活的艰苦,透出无法排遣的乡愁;或写戍边生活的单调无聊,表达归家的期望等。如李益的《夜上受降城闻笛》“回乐峰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寒冷的边关,月色如霜,寒沙似雪。在这万籁俱寂的静夜里,夜风送来了凄凉幽怨的芦笛声,唤起了征人思乡之情。
(五)凄苦哀怨的怨战情绪与反战思考
或表现战争给人民带来的痛苦与灾难,反对穷兵黩武的政策;或极写战事之惨烈,控诉边将的无能,朝廷的用人不当;或讽刺帝王的好大喜功,引发对战争的思考。(《古从军行》李颀 )
三、拨开浮云终见日――品析内容辨手法
诗作的内容与主旨决定所用的手法。所以,对边塞诗艺术手法的分析,首先要充分读懂诗意;其次,针对边塞诗的特点,也得掌握一些常用的手法。
(一)要掌握一些基本手法,如夸张、对比、用典等
如李益《塞下曲》“伏波惟愿裹尸还,定远何须生入关。莫遣只轮归海窟,仍留一箭定天山。”第一句用马援屡立战功,被封为伏波将军的故事。第二句用班超投笔从戎,封定远侯的故事。第三句用古代晋人与姜戎败秦的故事。第四句用唐初薛仁贵西征突厥的故事。全诗用典,讴歌了将士们激昂慷慨、视死如归、坚决消灭来犯之敌的英雄气概和勇于牺牲的精神。
(二)要有侧重地分析其技法。边塞诗有的侧重于人物形象的塑造,有的着力于意境的营造与情感的抒发
1.侧重于表现人物形象的,常用侧面烘托、动作肖像描写,细节描写等手法。例如王维的《观猎》“风劲角弓鸣,将军猎渭城。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忽过新丰市,还归细柳营。回看射雕处,千里暮云平。”首句用风呼,弦鸣,侧面烘托将军的臂力强、箭法高。尾句“千里暮云平”写景作结,借自然环境的变化,烘托将军狩猎的气势与骁勇英姿。
篇4
关键词:《二十四诗品》;雄浑;空间;力度;情感;边塞诗
一、《二十四品》之“雄浑”解读
雄浑
大用外腓,真体内充。反虚入浑,积健为雄。具备万物,横绝太空。
荒荒油云,寥寥长风。超以象外,得其环中。持之匪强,来之无穷。
诗评本身即是一首意蕴丰富的四言诗,《二十四诗品》之所以难解,和其本身就为诗体,具有诗的多义性有很大关系,当然,这也是其具有恒久魅力的原因之一。因此,若想明晰“雄浑”真义,必须要按照读诗的方法去解读。诗语具有很大的跳跃性,解诗也不必逐字逐句去翻译,把握其精髓即可。笔者认为,此十二句中“大用外腓,真体内充”和“反虚入浑,积健为雄”至为关键,也最难理解,只要清楚这四句的含义,便不难把握“雄浑”这种风格了。
(一)大用外腓,真体内充
“大用外腓,真体内充”中两个关键的术语“用”和“体”,是中国古代哲学里的概念,分别指作用和本体。“体”是最根本、内在的东西,“用”是“体”的外在表现。借“体”“用”关系说明雄浑风格的艺术内蕴与其艺术外现的关系。“腓”的解释有多种,学术界比较认可的是按“胫肉”解,意即小腿肚子,用外在的肌肉不论如何健美,必须附着在骨骼上的譬喻来说明体和用的关系。因此,第一句话的意思就是说:作品强大的艺术公用,是由于它充满着真实丰厚的内涵意蕴。
(二)反虚入浑,积健为雄
“雄”“浑”二字皆在其中,这是把握“雄浑”风貌的至为关键的两句。“返虚入浑”似乎并不好理解,我们不妨先放下,从简单的“积健为雄”讨论起。健,即刚健,内蓄遒劲的力量。“积健”与“为雄”存在很明显的因果关系,遒劲之力不断积累,最终就可以达到“雄”的境地。显然,“雄”是非常巨大,乃至大到无限的力量。杨延芝《诗品浅解》有“大力无敌谓之雄”。郭绍虞《诗品集解》亦说:“雄,刚也,大也,至大至刚之谓。” 现在再看“返虚入浑”,应当注意的是,这句和“积健成雄”为对句,因此“反虚”的结果是“入浑”,若要理解“浑”的意思,必须要清楚“虚”的概念。
我国古代的“虚”有多重含义,其中有一类含义特别值得注意,即“虚”是一种辽远空阔而含蕴无限的空虚。《庄子・天地》中说:“同乃虚,虚乃大。”意即同于太初便虚豁,虚豁便包容广大。这种同于宇宙原始状态的空虚,显然是广阔而包容无限的。之所以采用这种解释,一则我们应该注意到,司空图后期的思想体系中道家为主流,整个《二十四诗品》都受到老庄思想的极大影响,我们不能忽略关键词和老庄哲学中相关术语的渊源关系。二则当把“虚”解释为一种“辽远空阔而含蕴无限的空虚”之含义时,它所蕴含的这种时间空间上的无限大正与下文的“具备万物,横绝太空”遥相呼应,由此可见,这种解释是具有较高科学性和说服力的。
“返虚”方可“入浑”,我们还要注意这个“返”字。为何要“返虚”?是因此时我们尚处在“实”境中,凡实物,必有限,“虚”表面上是“无”,其实是最大的“有”,它辽远空阔而又包容无限。因此,我们要从实境中“返虚”,惟其如此,才能达到“浑”的境界。“浑”作为“虚”的发展,自然要有不同于“虚”的地方。笔者认为,如果“虚”还具有“无”这一层面的含义的话,到了“浑”这里,“无”的含义彻底消失,“浑”是一种大有,一种无限的有,一种纯粹的有。故有学者说“浑”有“浑厚”之义,大抵也是可以理解的。因此,我们不难看出,“雄浑”二字,既有一种力量上的无限大,又有一种空间上的辽阔和精神情感上的厚重。
通过以上讨论,尤其是对“反虚入浑,积健为雄”两句的讨论,我们基本可了解“雄浑”的主要风格特征。大体说来,它在力量、空间和情感上都有一种“至大”的美感,在力度上表现为“刚”,在空间上表现为“阔”,在情感上表现为“厚”。这种“雄浑”的风格在唐代边塞诗中得到了具体的展现。
二、唐边塞诗的“雄浑”特征
边塞诗雄壮有力,浑厚海涵,大气磅礴,和《二十四诗品》中“雄浑”这一风格有着高度的契合。以下则根据上文中对“雄浑”讨论得出的结果,分三方面阐释盛唐边塞诗展现出的“雄浑”风格。
(一)至刚的力量
边塞生活艰苦卓绝,生存条件极度恶劣,加之战事一旦爆发,沙场厮杀,金鼓齐鸣,干戈撞击……都需要刚健有力的身躯,因此边塞诗人崇尚赞美至刚的力量,他们笔下的诗歌,也充满阳刚之气:
“扬旗拂昆仑,伐鼓振蒲昌……驰大宛马,系取楼兰王!”(岑参《武威送刘单判官赴安西行营便呈高开府》)中的唐将士奋勇杀敌、所向披靡,其身上所显示的力量锐不可挡、无往不胜,令人感受到一种刚毅之力在那里潜伏、蓄积。这样的例子在盛唐边塞诗中还有许多:
杀人辽水上,走马渔阳归……还家行且猎,弓矢速如飞。(崔颢《古游侠呈军中诸将》)
长驱大浪破,急击群山空。(高m《李云南征蛮诗》)
射杀山中白额虎,肯数邺下黄须儿!(王维《老将行》)
弓摧宜山虎,手接泰山猱。(李白《白马篇》)
(二)辽阔的空间
苍茫的大地、无垠的沙漠、辽阔的原野、荒瘠的群山、浩渺的太空……这都是边塞特有的景色,它们在空间上都表现了同一个特征――大而辽阔,这样的意象被诗人充分写进诗中。如李白《关山月》:“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诗人攫取最能反映西北边塞风光的巍峨的“天山”,苍茫的“云海”,数万里的“长风,”雄伟的“玉门关”组成一幅雄浑苍茫的万里边塞图。其形象的巨大,确有“横绝太空”之势,再如:
万鼓雷殷地,千旗火生风。(岑参《塞下曲》)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王维《使至塞上》)
褐石辽西地,渔阳蓟北天。关山唯一道,雨雪尽三边。(高适《别冯判官》)
(三)浑厚的情感
在盛唐的社会氛围下,人们昂扬奋进的精神达到极点,对国家的热爱和边塞特有的地域风情极易激起人们的献身精神,诗人常以景抒怀,诗歌中饱含悲壮浑厚的情感。如高适的《古大梁行》:“暮天摇落伤怀抱,倚剑悲歌对秋草。”这声悲叹深沉强烈,情感浑厚,从中感受到诗人希冀建功立业的勃勃雄心、报效国家的热忱愿望、对边防战士的同情关怀和对无能将帅的满腔愤恨。再如:
相逢论意气,慷慨谢深衷。(高m《李云南征蛮诗》)
大漠风尘日色昏,红旗半卷出辕门。(王昌龄《从军行七首》)
常怀感激心,愿效纵横摸。倚剑欲谁语?关河空郁纤里。(高适《塞上》)
三、结语
雄浑作为《二十四诗品》第一品,充分说明了作者对于“雄浑”这一风格的激赏,而它恰恰是最能代表盛唐气象的边塞诗的主要风格。我想这并非偶然,身处乱世的司空图,也许无数次地幻想自己能够像那些盛唐的将领一样,于苍茫的大漠里,于矫捷的马蹄中挥毫洒墨,书写自己壮烈的青春,可是风雨飘摇的国家容不下他的济世大志,当满腔热血最终变成一潭死水,落寞的英雄只能于文字里寻找慰藉。将“雄浑”列为第一品,也许寄予了晚唐的司空图对于大唐盛世的执着怀念。
参考文献:
[1]司空图.二十四诗品[M].罗仲鼎、蔡乃中注.浙江:浙江古籍出版社,2013.
[2]杨延芝.诗品浅解[M].济南:齐鲁书社,1980.
[3]郭绍虞.诗品集解[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
[4]卢育三.老子释义[M].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1987.
[5]蒋锡昌.庄子哲学[M].上海:上海书店,1992.
[6]张国庆.二十四诗品诗歌美学[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8.
[7]张少康.《二十四诗品》绎意(上)[J].江苏大学学报,2002(4).
篇5
关键词:意象 情感 情感形成原因 艺术手法
一.导入:
师:同学们,边塞诗歌的创作源远流长,作为古典诗歌的一种诗体类型,在中国诗歌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是盛开在千年诗苑的一朵奇葩。今天,我们就以高适的《燕歌行》作为导引,从意象、情感、情感形成原因、艺术手法几个角度来系统了解一下边塞诗的有关知识。
二.明确边塞诗中常见意象
师:下面请一位同学朗读一下《燕歌行》,大家在听的同时要注意在书上标出诗歌中与战争有关的景、物、人。(学生朗读)
师:大家觉得这位同学读得怎么样?
生:读得很熟练,不过“校尉”(xiào wèi)他读成了jiào wèi。
师:听得很仔细。大家还能举出“校”读“xiào”的例子吗?
生(七嘴八舌):上校、少校、学校、校长……
师:同学们总结的很好。下面请同学们整理一下刚才的问题,等一下我们进行交流。(生思考整理)
师:哪位同学先来交流一下你找到的?
生:我找的是景,有瀚海、萧条的山川、深秋大漠、边塞衰草、孤城、落日。
师:找的很准确,哪位同学再来交流一下。
生:我找的是“物”,有烟尘、金、鼓、旌旆、羽书、铁衣、刁斗、 白刃、沙场。
生:我不同意,“铁衣”不应是物。
师:“铁衣”是金属铠甲,为何不属于物呢?
生:在这一句中“铁衣”是主语,它应是“远戍辛勤久”动作得发出者,如果指铠甲,又怎么能戍边呢?可见在这里用“铁衣”代之将士们,只有他们才能长期镇守边关。
师:同学们同意这种观点吗?(生表示同意)那么诗歌中还有哪些地方运用了借代这种手法?
生:还有“烟尘”,用报警的烟火代指战争。
生:“玉”本指用玉制的筷子,这里的玉实际上是指思妇。就是说,用“玉”比喻思妇的眼泪, 又用眼泪代指思妇。
师:同学们分析很到位。可见了解常见修辞手法在诗歌中的运用,对我们准确把握诗歌的含义很有帮助。那么有哪些“人”呢?哪位来说一下?
生:我来说。有汉将、天子、校尉、单于、胡骑、战士、美人、、征人。
师:除了在《燕歌行》中出现的这些景、物、人外,其他边塞诗中还有哪些常见意象呢?(PPT出示李益《从军北征》)
师:请同学齐读诗歌,找出诗歌中提到的意象。
生:有天山、雪、风、横笛、碛里、 征人、月。
师:哪位同学有补充?(师提示)既然有笛子,就一定要有……
生:音乐。还有《行路难》。
师:许多古代诗歌都是可以用来演唱的,“行路难”是古乐府歌名,许多诗人都曾以它为题写过诗。
生:李白,“金樽清酒斗十千”。
师:对诗歌记得很牢呀。大家还记得以此为题的诗歌多用来表达那些情感?
生(七嘴八舌):世路艰难,离别悲伤,不能建功立业……
师:不错,征夫们长期在外戍边,归家无期,看不到希望,吹奏这首曲子真是再合适不过了。“幸甚至哉,歌以咏志”,不但高兴了可以唱歌,忧伤时音乐也可以疗伤。这就提示我们,读边塞诗也要注意通过其中的音乐描写来体悟人物情感。
师:下面我们来小结一下边塞诗中常见意象。(PPT出示意象,包括景、物、人以及常见地名)
三.体悟边塞诗中复杂的情感
师:在《燕歌行》中,高适从朝廷写到边土,从士卒写到将帅,从“孤城落日斗兵稀”写到“死节从来岂顾勋”,整体风格雄浑豪壮,风骨凛然,被称为边塞诗的压卷之作确实是实至名归。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结合诗中的相关语句分析,这首诗歌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复杂情感。
生:我分析的是“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这两句写战士在前线流血牺牲,将帅却安居营帐,流连声色。运用对比的手法,讽刺了将领们不爱护士兵,不关心战事。
师:是不是所有的将领都不顾战士死活,只顾自己享乐呢?
生(齐答):不是。
师:从诗歌哪句看出来?
生:“君不见沙场征战苦,至今犹忆李将军”。这句写道爱护士卒的飞将军李广,与那些骄横的将军形成鲜明的对比。
师:确实是这样,李广体恤下属,使士卒“咸乐为之死”,是位名副其实的好将军。在“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一句中作者对士兵是何种情感呢?
生:充满同情,他们没有一个李广一样的好上司。
师:这句虽无任何议论,但作者的情感和观点却表露无遗。作者的同情对象是不是仅限于士兵呢?
生:还有思妇。“玉应啼别离后”“城南欲断肠”都是写思妇思念征人,作者也很同情她们。
师:杜甫《兵车行》里说:“信知生男恶,反是生女好”。这样看来,只要有战争,不论男女,都不会有好日子过的。哪位同学再来交流?
生:“大漠穷秋塞草腓,孤城落日斗兵稀”。衰草连天,孤城落日,士兵努力作战,人数逐渐减少,但却不能冲出包围。用边塞阴惨的景色,烘托出战事的惨烈,战士们伤亡惨重。作者对战士们充满了同情。
师:对拼死作战的英雄们只有同情吗?
生:还有赞美。虽然敌人凶猛,但战士们英勇作战到最后一刻。
师:诗歌中还有哪些地方是对战士们的赞美?
生:“相看白刃血纷纷,死节从来岂顾勋?”士兵们与敌人短兵相接,视死如归,难道是为了取得个人的功勋?赞美了将士们不顾私利,为国捐躯的豪迈之情。
师:“一将功成万骨枯”,一些将领眼中只有官爵,而真正保家卫国的却是最底层的士兵。其他同学还有补充吗?
生:我觉得对战士赞美,对思妇同情,对将领批判,都是因为有战争,作者对战争有一种深深的厌恶。
师:那么谁又是战争的发动者呢?
生(齐答):统治者。
师:有人说:“战争是统治者之间的游戏。”而老百姓永远是这场游戏中的炮灰!
师:这样看来《燕歌行》中的情感真是复杂,有对士兵的,对思妇的,对将领的,对统治者的,还有对战争本身的。不过这还不能涵盖所有边塞诗表达的情感。我们还学过王维的《使至塞上》,哪两句非常有名呢?
生: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师:这两句表达作者何种情感?
生:对边塞雄奇景色的赞美。
师:很准确。杨炯《从军行》中哪两句可以直接抒发作者的情感呢?
生:“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作者想建功立业。
师:下面我们结合一首诗歌,看同学们是否真的理解了我们刚才讨论的内容。请大家思考诗的后两句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怀?(PPT出示严武的《军城早秋》)
三.探讨情感的形成原因
师:讨论到这里,我们可以体会到边塞诗人内心的矛盾:他既颂扬士兵浴血奋战,又对战士苦战无限同情;既厌恶战争,又渴望在战场上建功立业。为何会出现这种看似矛盾的情况呢?
生:我觉得和时代有关系。盛唐时期国力强盛,疆域扩大,军事力量强盛,战事频繁,这样在战场上立功机会多,所以很有吸引力。但战争又很残酷,所以才有种又爱又恨的感觉。
师:你的历史知识不错呀。
生:我们历史正学与此有关的知识呢。
师:事物确实是普遍联系的呀。哪位还有补充?
生:和作家的经历有关系。很多诗人,如高适,也到过边塞,对边塞生活十分熟悉,所以对那里的生活才能做出相对客观的描摹。
师:可见读诗歌要联系时代背景和作者的经历。其实唐代的边塞诗是风格不一的。请大家比较以下两首诗歌,看它们的风格有何不同?(PPT出示盛唐王昌龄的《从军行》和晚唐陈陶的《陇西行》)
生:第一首意境壮阔,给人以昂扬向上之感。第二首就有一种悲凉之感。
师:从哪里看出悲凉来的?
生:“五千貂锦丧胡尘”“可怜无定河边骨”,这两句写战士都战死了,全军覆没。
师:为何会有此不同呢?
生:从安史之乱后,唐王朝开始衰落。到了晚唐更是国力衰微,频吃败仗,自然也就没了自信满满的盛唐气象。
师:边塞诗不仅在中晚唐风格大变,到了宋代,又增添了新的内容。陆游《书愤》的颔联抒发了作者何种情怀?(PPT出示陆游《书愤》)
生(齐答):报国无门的忧愤。
师:为何会有此之愤呢?
生:南宋半壁江山沦落,统治者不思收复山河,诗人热爱祖国,所以才会有这种感情。
师:确实是这样。诗人们虽洋溢着爱国热情,但更多的是报国无门的愤懑,归家无望的哀痛。就像辛弃疾感叹:“把吴钩看了,阑干拍遍,无人会,登临意。”
四.明确诗歌中多样的艺术手法
师:文学作品中只有真挚的情感是远远不够的,它还需要恰当的艺术手法来为其增姿添彩。请同学们找一找《燕歌行》中运用了哪些艺术手法?
生:对比。
生:借景抒情。
生:用典。
生:对偶。
生:反问,借代。
师:边塞诗歌或慷慨高歌,令人热血沸腾;或低回浅唱,让人愁肠寸断。我们只有对诗歌的字句细细体会,才有可能准确领会到不同诗歌反映在边塞诗这个大主题下异彩纷呈的艺术风格。
五.小结:
师:“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挂长城”,这是被称为“七绝圣手”的王昌龄在《从军行》中的句子。我们可以想象这样一幅画面,深蓝夜幕之下,一轮圆月高悬,不知何人正站在长城下抬头仰望。可以是他,建功立业,深受皇恩的霍去病;可以是他,虽戎马一生,但却从未封侯的李广;还可以是他们,思乡不得归的普通士兵……“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这轮明月亘古不变,光照古今。但我们有理由相信,它照耀边塞的时间应该更长一些,因为边塞更需要它来诉说这撩乱之愁。就让我们齐读王昌龄的这首《从军行》来结束今天的课吧。(PPT出示盛唐王昌龄的《从军行》)
篇6
关键词:繁盛 尚武情怀 武以载道
唐代是中国古代诗歌的顶峰,而盛唐边塞诗则是顶峰中的顶峰。盛唐边塞诗是唐代诗歌的不朽之作。它不仅横空出世了中国诗坛的两位标志性巨星,还表现在流派众多、异彩纷呈。在众多流派中,边塞诗派以其独特的魅力脱颖而出,并将边塞诗创作推到了极致,成为盛唐之音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作为唐代诗歌的不朽之作,盛唐边塞诗是历史的选择、是时代的选择。其体现出的尚武情怀、武以载道精神,更是盛唐诗人心灵的写照。边塞诗所独具的文化意义不仅为唐代诗歌及后世增添了新鲜的血液,也为中国文人注入了精神。
“丈夫赌命报天子,当斩胡头衣锦回。”(李白《送外甥郑灌从军三首》、“功名祗向马上取,真是英雄一丈夫。”(岑参《送李副使赴碛西官军》) 等等都表现出了诗人一往无前、势不可挡的气势和追求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王昌龄《从军行》其四) 是他们的誓言;“万里不惜死,一朝得成功。”(高适《塞下曲》)是他们的执着;“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李白《塞下曲六首》其一)是他们的无畏。正如罗宗强先生所言:“不管他们是否能够在边塞中立功, 是否够能得遂初愿, 但是他们始终是那样热烈地向往着、追求着, 沉醉于一半为理想所浸透、一半为现实的雄奇豪壮情调所笼罩的边塞生活中,极为自然地留下了他们那些气势豪雄、情感昂扬的歌吟。”①
唐代边塞诗人用边塞诗刻画出自己的尚武情怀、刻画出自己的尚武精神。唐代边塞诗人是具有傲岸之气、豪迈之慨、坚强之质的。唐代边塞诗具有深刻的文化意义,从唐代边塞诗中我们可以看到唐代的武以载道的时代主题。武以载道即是执干戈以为社稷,也就是说武作为工具同样可以承载社会理想之“道”。唐代边塞诗的武以载道不是裸地夺取,也不是血淋淋地杀戮,而是一种执著地守护。武以载道的边塞诗对唐代和后代的诗歌及中国文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一.武以载道的边塞诗为唐代诗歌及后代诗歌注入的精神
上世纪三四十年代的学者们认为边塞诗是“征战文学”,认为唐代边塞诗乃是“唐民族势力向外发展的结果。”②唐代对外用兵,其实都是可赞美的民族自卫战争,因此,“文学家心灵鼓荡于这荼火般胜利空气里, 则其产生大批壮快兴奋的战争歌颂是自然的事”。③三四十年代的学者们在性质上给边塞诗定了方向,从学者们的观点看出边塞诗的大体走向是积极向上的。边塞诗最主要的精神实质就是以武载道也就是执干戈以为社稷,说明了武作为工具同样可以承载社会理想之“道”。这也是边塞诗人在诗歌创作上开拓出的一条新路,一条前代诗人不曾涉足的新路。
武以载道的边塞诗丰富了唐代诗歌的内容,为唐代诗歌注入了新鲜的血液。武以载道的边塞诗实际上也是一种改革,是一种新变。边塞诗为后代诗歌的改革提供了可以借鉴的范例。边塞诗这种题材本身就是对中国古典诗歌题材的一种丰富。诗人们放眼边塞,诗歌的意象随之增多,特殊的意象也形成了特殊的意境,特殊的意境造就了特殊的风格。武以载道的边塞诗彰显出了一种与时俱进的精神。唐代边塞诗是中国文学出走后结出的硕果,唐代之后的诗歌也应该完成自己的“出走”。武以载道给唐代诗歌及后代诗歌注入了尚武精神、爱国精神、人文关怀等深层次的文化内涵,从而丰富了诗歌的主题。武以载道的边塞诗的精神为唐代诗歌及后代诗歌所继承。后代诗歌不乏抒发爱国情感的诗歌,不乏体现人文情怀、尚武情怀的诗歌。“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陆游《示儿》)正是爱国题材的表现,表现了诗人对没有看到国家统一的遗憾。“有一句话说出就是祸,有一句话能点得着火。别看五千年没有说破,你猜得透火山的缄默?说不定是突然着了魔,突然青天里一个霹雳爆一声:‘咱们的中国!’”(闻一多《一句话》)寥寥数语却铿锵有力,道出了文人在国难当头的时刻最痛切地呐喊,表现出强烈地爱国热忱。
二.武以载道为中国文人注入的精神
对文人来说,“文以载道是说所谓最好的文学就是把你心里的话直接讲出来,不要修饰,不要有任何形式的思考。”④唐朝则恰恰相反,它是通过武以载道来表达心声。武以载道也就是说边塞诗人通过入幕、出塞,通过实实在在的行动来讲出自己的心声。即便是没有出塞,诗人也通过对边塞的描写,来表达自己的心声。边塞诗是文人的突破,他们不再固守一心只读圣贤书的传统。武以载道体现的是文人的豪情壮志、尚武情怀。从文学史上来说唐朝是一个罕有的时代,在这个时代个人是可以解放的。他们不再是群体的角色,他们开始代表纯粹的个人。边塞诗就是把文人从自我的小空间解放出来寻找大我,探寻自我价值。在以往的任何时代,文人是作为群体存在的,而在边塞诗中,文人作为个体登上历史舞台,他们有了自己的思维,有了自己的价值,有了自己的追求,有了自己的目标。农业伦理社会是保守的,武以载道给中国文人的是一种功名意识,打破了农业伦理社会无为而治的固定模式。武以载道诉说的是一种寻求自我、突破自我的精神。中国文人开始寻求自身的出路,开始发挥自己的能力,武以载道给中国文人注入了一种新的价值观,一种新的生活方式,文人不再只是会无病的诗人,他们有着自身的价值,他们有着强大的能量。
正如叶嘉莹先生所说:“盛唐武功强大,边塞诗也特别流行,因为那时候出去打仗的人对国家有一种信心,相信一定会取得胜利,所以打起仗来有一种不顾生死,勇往直前的精神。”⑤武以载道的边塞诗给中国文人注入的正是这种不顾生死、勇往直前的精神。不顾生死、勇往直前的情怀是文人的坚强、不屈、乐观和无所畏惧地真实写照。在国家的任何时代,不论艰难险阻,文人为了国家都是不顾生死、勇往直前的。当国家处于危难之中时,文人会竭尽全力,以自身的力量守护国家。纵观历史,无数文人抛头颅洒热血为国捐躯。当然这种不顾生死、勇往直前的行为更是高度的民族自信心、民族自豪感的体现。即便是在最危难的时刻,边塞文人仍保持高度的民族自信心、民族自豪感。这种民族自信心、民族自豪感是一个民族的根基所在,是无论何时何地都应该坚守的底线。任何时代都呼唤民族自信心、民族自豪感。正是这种民族自信心、民族自豪感驱使无数文人自强不息、艰苦奋斗。“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周易・象传》中国文人理应秉承着这种精神,为祖国的建设添砖添瓦,为祖国的未来努力着、奋斗者。
武以载道的精神还是一种深沉的爱国情怀,是一种将个人与国家相统一的自觉意识。唐朝的边塞诗人体现的正是这种爱国情怀、这种个人与国家的统一的精神。“总戎扫大漠,一战擒单于”(高适《塞上》)是诗人实现自身价值和维护国家的统一的意志。扫大漠不仅仅是为了自己,也是为了国家。武以载道是为了执干戈以为社稷,是将个人理想同国家紧紧维系在一起。在战场上,文人不仅完成了个人的志愿,也维护了国家的稳定。然而,战争带来的不仅仅是胜利荣耀,因为他们要面对恶劣的环境和未知的突袭。同时身在异乡,还要忍受与家人长期分离。即便如此,文人仍秉承着武以载道的精神,奔赴边塞。可以说,武以载道还是一种个人的牺牲,牺牲小我来成全大我,以个人的牺牲来维护国家的稳定。不得不说,他们是无私的、伟大的。武以载道也是一种以战止战、因战求和的精神,武以载道求的就是一份和平、一份安定。武以载道的精神给文人注入的是一种对和平的强烈渴望与热烈追求。“天涯静处无征战,兵气销为日月光”(常建《塞下曲》)这便是文人的终极目标与追求。他们期望没有战争、没有厮杀,目光所及之处尽是祥和的盛景。边塞诗亦是文人的一种理性的反思,一种追求建功立武以载道传承给文人的也是一种爱好和平的意识,一种希冀国家繁盛、人民幸福安康的崇高意识。
武以载道的精神是崇高的、是伟大的。这种精神不仅值得后世文人敬仰也值得后世文人学习。盛唐边塞诗以其独特的魅力屹立于中国的诗坛,并且永葆活力、长盛不衰。盛唐边塞诗不仅是诗人的呐喊,而且是时代的叫嚣。盛唐边塞诗的尚武情怀折服了一代又一代的文人,并且为中国文人提供了新的精神导向。盛唐边塞诗是开在唐朝的一朵不败花,花开长久,精神永存。
注 释
①罗宗强.隋唐五代文学思想史[M].上海:中华书局,2003版,第75页
②苏雪林.唐诗概论[M].上海:上海书店,1947年版,第55页
③苏雪林.唐诗概论[M].上海:上海书店,1947年版,第55页
④蒋勋.蒋勋读唐诗[M].北京:中信出版社,2012年,第一版,第21页
篇7
在中国诗歌史上,王维是以擅长描写自然风景著称的,他的山水田园诗则是这类诗作的代表。除了山水田园诗之外,王维也写了许多出色的边塞诗。与盛唐边塞诗派的代表人物高适、岑参相比,无论是数量上还是质量上都是不可忽视的。
王维,字摩诘,太原祁(今属山西省)人。王维从小就十分聪慧,开元九年即二十一岁时考上进士,被任命为大乐丞。不久就因故被贬为济州司仓参军。后来因为宰相张九龄的推荐,被任命为右拾遗。开元二十五年,张九龄被贬,同年秋王维也被任命为凉州河西节度使判官,直到两年后,才又被召回襄阳主持考试工作,从此王维就过着半官半隐的生活。王维的边塞诗大都创作于开元二十五到开元二十七年这段任凉州河西节度使判官的时间里。王维现存的诗歌有三百七十多首,其中涉及边塞的有四十多首,约占其总量的十分之一,可见王维的边塞诗从数量上来说还是不少的。
一、王维的边塞诗多着眼于写人,很善于运用各种不同的表现手法,恰到好处地把人物的精神展现出来。
1、善于使用典故,来表达诗歌的主题。
如《观猎》:
风劲角弓鸣,将军猎渭城。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
忽过新丰市,还归细柳营。回看射雕处,千里暮云平。
《观猎》是王维前期的边塞诗,这首诗描写的是将军射猎时的情景。前四句主要写了将军射猎的整个过程,把将军射猎时的灵巧敏捷和昂扬的斗志写得十分传神。后四句写将军傍晚收猎回营的情景,在这短短的四句中作者就用了“细柳营”和“射雕处”两个典故:细柳营是汉代的名将周亚夫驻兵的地方,这里用丝柳营来暗示将军具有名将的风采;射雕处“《北史》载斛律光尝于洹桥校猎,云表见一大鸟,射之正中其颈,形如车轮,旋转而下,乃雕也。邢子高叹曰:‘此射雕手也。’”这里用这个典故主要是为了表现将军的身手十分的矫捷,武艺十分的高强。
2、善于截取生活中的一个典型的画面来表现整个生活场景。
如《陇西行》:
十里一走马,五里一扬鞭。都护军书至,匈奴围酒泉。
关山正飞雪,烽戍断无烟。
这首诗中,王维截取了军旅生活中递送军书的片段。诗的一开始就给人一种紧张的感觉,写信使为了传达敌情,一路快马加鞭的情景。接下来的两句叙述了军书的内容“匈奴围酒泉”,进一步加强了这种紧张的气氛。最后两句说明了快马送书的原因:关山飞雪,使烽烟无法燃起。从一个侧面反映了边塞天气的恶劣。全诗只描写了军旅生活中的一个典型的片段,就把整个军旅生活的紧张、艰苦表现得十分的突出。
3、善于通过侧面描写来表现主题。
如《伊周歌》:
清风明月苦相思,荡子从戎十载余。
征人去日殷勤嘱,归雁来时数附书。
这首诗通过描写思念远征的丈夫,从侧面表现征人生活的艰苦。开始写秋夜里一个女子思念出征丈夫的情景。后两句用倒叙手法回忆十多年前丈夫出征时的一幕,虽然一再嘱咐丈夫要常写信回家,但现在结果却是音讯全无。面对这种情况,女子心中充满了悲伤,从侧面反映了征人的艰苦、以及危险。
4、善用对比、反衬来展现主题。
如《陇头吟》:
长城少年游侠客,夜上戍楼看太白。
陇头明月迥临关,陇上行人夜吹笛。
关西老将不胜愁,驻马听之双泪流。
身经大小百余战,麾下偏裨万户侯。
苏武才为典属国,节旄空尽海西头。
《陇头吟》约作于开元八年左右。本诗“空际振奇”,选取陇关这样一个边防要塞作为背景,以一位想从戎立功的侠少与一位久历戎行而功名蹭蹬的老将对照,展现主题,而以老将听侠少吹笛这一情节,将少年的壮怀与老将的悲哀巧妙地绾合,从历史的深度上写出一代代志士不断重蹈壮志难酬的覆辙,立意精警而意味深长。沈德潜评这首诗“少年看太白星,欲以立功自命也。然老将百战不侯,苏武只邀薄赏,边功岂易立哉!”[2]
5、善用烘托手法来反映主题。
如《燕支行》:
汉家天将才且雄,不时谒帝明光宫。
万乘亲推双阙下,千官出饯五陵东。
誓辞甲第金门里,身作长城玉寒中。
卫霍才堪一骑将,朝廷不数贰师功。
赵魏燕韩多劲卒,关西侠少何咆勃。
报雠只是闻尝胆,饮酒不曾妨刮骨。
画戟雕戈白日寒,连旗大旆黄尘没。
叠鼓遥翻瀚海波,鸣笳乱动天山月。
麒麟锦带佩吴钩,飒沓清骊跃紫骝。
拔剑已断天骄臂,归鞍共饮月支头。
汉兵大呼一当百,虏骑相看哭且愁。
教战须令赴汤火,终知上将先伐谋。
全诗以“汉家天将”的出征为描写对象,通过“万乘亲推”、“千官出饯”的盛大场面,用以突出“天将”的非凡气概,并对其率部深入“燕支”前线、剑断“天骄臂”而大获全胜的英雄事迹,进行了热情讴歌。
二、王维边塞诗的另一个突出特色是,他的很多送别边塞诗,诗的作地并不在边塞。
王维集中的这类边塞诗甚多,其代表作有《奉和圣制送不蒙都护兼鸿胪卿归安西应制》、《送张判官赴河西》、《送陆员外》、《赠裴将军》、《送元二使安西》等。
如《送张判官赴河西》:
单车曾出塞,报国敢邀勋。见逐张征虏,今思豁冠军。
沙平连白雪,蓬转入黄云。慷慨倚长剑,高歌一送君。
仅就第五、六两句的写景而言,可知这首诗的作年乃是在王维凉州行之后的。这是因为,其所写之景,皆为王维当年所亲历亲见。而作者之所以写此诗并“高歌一送君”者,关键就在于其友人张判官的再次“报国敢邀勋”(据“单车曾出塞”之“曾”,知张判官此前曾出塞一次),因而才有其“慷慨倚长剑”之激赏。
正是因为这类边塞诗的作地不在边塞,所以作者于所送之人,大都是对其边塞之行的举措予以鼓励和赞赏,并积极支持其到边塞去建功立业。王维在这一类边塞诗中对朋友因临别而所赠之言,其体现与反映的,乃是他自己早年抱负的一个缩影。由于种种原因,诗人自知许身报国已是无望,因此只得寄希望与他人,特别是那些赴边出塞的友人,此即成为了王维送别边塞诗的内核之所在。所以,在王维的这类边塞诗中,既洋溢这诗人的爱国热情,又闪烁着一种时代的光辉,其思想性也自然籍此而得到了进一步升华。
三、语言雄浑刚健、慷慨悲壮。
如《使至塞上》: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侯骑,都护在燕然。
篇8
正是具备了这种海纳百川的雍容气度、自由昂扬的精神风貌,唐诗才能够如此五彩缤纷、百芳绽放。不仅绽放于江南水乡,也回响在长城内外:尤其令人惊喜的是其旺盛的生命力,它在神州边塞疆域的传唱,绽放出一朵硕大的诗苑奇葩――边塞诗。盛唐边塞诗歌创作的繁荣无疑诠释着“盛唐气象”,而连接二者的纽带之中有一条甚为醒目,即丝绸之路。丝绸之路这一交通动脉经过汉代以来的不断拓展,时至盛唐呈现出了空前繁荣的景观。由洛阳、长安经西域通往中亚、西亚、南亚乃至欧洲、北非的这条道路,使得“盛唐气象”在空间上获得了绝佳的诠释。
丝绸之路的繁荣不仅体现出大唐帝国政治、经济、文化的强盛,同时还呼唤了唐代知识分子的激情、热情与希望。可以推测,唐代行走于丝路的诗人当有不少,挥毫于丝路的诗作亦当可观,但不幸的是诗人已不能一一考索,诗作也无法篇篇流传。然而万幸的是,有一位边塞诗人的诗名、诗作流传了下来。他不止一次的西域行旅所留下的串串脚印早已被大漠风沙掩盖,但其创作的诗篇却像一个个音符,伴随着瀚海驼铃,顺着丝路般的五线谱而响彻至今,他的丝路之作足以唱响“盛唐气象”中的边塞之歌。他,就是边塞诗人――岑参。边塞诗篇的壮丽谱写,无疑成就了岑参作为盛唐著名诗人的诗名:然而两次出塞深入西北边陲的经历,更成为岑参一生中最有意义的壮举。
岑参(715―770),出生于江陵(今湖北荆州。他的曾祖父岑文本、伯祖父岑长倩、堂伯父岑羲在唐朝都曾官至宰相,他的父亲岑植也仕至刺史。尽管岑参《感旧赋》曾不无自豪地说:“参,相门子……国家六叶,吾门三相矣!”但这些于他而言都是昔日的美谈。岑参幼年丧父,家道中落,凭借自己的刻苦努力,于唐玄宗天宝三载登进士第,被授予右内率府兵曹参军一职。他与高适等盛唐的大多数文人一样,都热衷于进取功名,具有热切的入世精神
建立赫赫功业、博取富贵功名是盛唐士人的普遍心理,而入幕边疆塞垣也正是当日文人选取的途径之一
与岑参齐名的边塞诗人高适就由入幕边庭而位至候爵,但文士入幕且仕途畅达如高适者却数不出几人来
然而,理想总是要有的,岑参同样怀揣着如此理想,策马西行岑参一生共有两次西域行旅经历,首次为唐玄宗天宝八载至天宝十载夏的安西之行,第二次为唐玄宗天宝十三载夏到唐肃宗至德二载夏的北庭之行,后一次西行时间相对较长
在岑参现存的400余首诗歌中,两次西域之行的丝路之作约78首第一次34首,第二次44首约占其全部诗作的20%,也正是这20%的诗篇成就了他的边塞诗名
相较于第二次西行,岑参的首次行旅及相关创作似并未引起时人多少注意,且诗歌创作数量、创新水平都不及第二次,但是仅根据这34首诗,我们足以清晰还原其西旅轨迹
唐玄宗天宝八载,岑参由右内率府兵曹参右威卫录事参军,赴安西都护府高仙芝幕掌书记,开始了其人生首次的西域之行
安西都护府始置于唐太宗贞观十四年,旧址在今吐鲁番以西的交河古城
高宗显庆三年五月移安西府于龟兹国,以旧安西府为西州,龟兹即今新疆库车
严耕望先生《唐代交通图考》中说:“安西都护府(今库车)则唐代前期中央政府控制西域之总部其间晾州至安西都护府相去5000里,有通道达,为唐代西通西域中亚之交通孔道,亦唐代前期控制西域中亚之工具也故此道允为当时国际交通之第一重要路线,全程皆置驿……其间(长安至安西都护府)行程7000里,急行一月可达”长安到安西包括丝绸之路东、中段,岑参首次丝路之行就是这一路线
诗人经咸阳一路向西,“一驿复一驿,驿骑如星流平明发成阳,暮到陇山头”(初过陇山途中呈宇文判官),朝发咸阳,暮至陇山,驿站数量之多、驿骑速度之快,可以想象盛唐交通的发达
陇头分水岭上有“分水驿”,岑参有感伤行役之作《经陇头分水》,借眼前之陇水写羁旅之愁肠
过陇水,经渭州而目睹“渭水东流去”(西过渭州见渭水思秦川),一路西向的他又一次萌生思乡之情《题金城临河驿楼》作于金城,即今甘肃兰州,乃丝路重镇之一由金城西北进入河西走廊,“燕支山西酒泉道”(《过燕支寄杜位),“燕支山”即焉支山,在今张掖山丹县过了此山则西为酒泉,再向西就是敦煌,岑参有《敦煌太守歌》出敦煌,诗人有《日没贺延碛作》等诗作,“贺延碛”指莫贺延碛,是伊州境内的大漠,延袤2000里,水草不生,所以有“平沙万里绝人烟”(《碛中作)的描绘经过大漠后,“火山今始见,突兀蒲昌东” (《经火山),“蒲昌”为今新疆鄯善,唐时为西州所辖,火山高耸蒲昌之东经火山向西,岑参有《银山碛西馆》、《题铁门关楼》、《宿铁关西馆》、《安西馆中思长安》等诗作,可见继银山碛、铁门关后,岑参终于抵达安西
“家在日出处,朝来起东风”(《安西馆中思长安》),由“东风”推测岑参到达安西时,已是天宝九载的春天之后,诗人又有焉耆之行(≤早发焉耆怀终南别业)、阳关之行“二年领公事,两度过阳关”(《寄宇文判官》)、玉门关之行“玉关西望堪肠断,况复明朝是岁除”(《玉关寄长安李主簿》),由“二年”、“岁除”推测岑参以上诗作当系于天宝九载岁末“苜蓿峰边逢立春,胡芦河上泪沾巾”(《题苜蓿峰寄家人》),根据岑参行迹,“立春”上接“岁除”,时间应该到了天宝十载,春的东归途中
暮春返程至武威作有《武威春暮闻宇文判官西使还已到晋昌》、《河西春暮忆秦中》、《登凉州尹台寺》等诗岑参留武威时间较长,由《武威送刘判官赴碛西行军》中“五月”可见其滞留到当年夏季,六月到达临洮时有《临洮龙兴寺玄上人院同咏青木香丛》 《临洮客舍留别祁四》等诗至此,岑参人生中的首次西域行旅宣告结束,但是其丝路之作的深远影响才刚露端倪在流传至今的唐代2000余诗人的近5万首诗歌中,唯有在岑参笔下将丝路之行完整再现,这是岑参之幸,也是唐诗之幸!
“三年绝乡信” 《临洮客舍留别祁四》,岑参初使西域为幕僚前后近三年时间,其丝路之作反映出的行经之处与严耕望先生《唐代交通图考》中所叙述的唐代长安通往西域的大道完全相符,即“岑参由长安逾陇坂、大震关、分水驿,经渭州、临州、兰州,至凉州,又经肃州、玉门关,渡莫贺延碛至西州,亦曾到沙州;西州又西经银山、焉耆、铁门关,至安西”。这正是唐代丝绸之路中道的东段。
安西之行,一路陪伴岑参的唯有日月。“月”在诗人笔下共出现八次,这一自然意象不仅记录着诗人的丝路行迹,也是其心路历程的符号与象征,如陇山“山口月”、敦煌“城头月”、凉州“城头月”、武威“边城月”、轮台月、关西月、故园月,无一不折射出岑参的思乡情怀。不仅是月,“日”亦被赋予这一含义。尤其是岑参初赴西域时,他笔下的“日”往往与长安故乡联系在一起,“长安遥在日光边” 《燕支寄杜位》,“家在日出处,朝来起东风”(《安西馆中思长安》),“长安不可见,喜见长安日” 《忆长安曲二章寄庞》,长安即故乡所在,由情及物,物也被赋予人情。
西旅所经不仅仅是山川河流,越向西,更多的展现在眼前的是戈壁大漠。岑参首次西行第一首诗便开始了对大漠的描写,“十日过沙碛”《初过陇山途中呈字文判官》,可见其广袤,尤其当诗人出敦煌亲历莫贺延碛时,无垠的大漠令人绝望,乃至发出“悔向万里来”《日没贺延碛作》的感叹。作为万里沙碛的标志性植被,“白草”在岑参丝路之作中多次出现,然而诗中“白草”并非只作为沙碛大漠的代名词,“北风吹沙卷白草”《过燕支寄杜位》,“白草胡沙寒飒飒”《田使君美人舞如莲花北蜒歌》:白草在诗人笔下还巧妙地表现出另一重含义,即沙碛的广袤:“白草磨天涯”《武威送刘单判官赴安西行营便呈高开府》。正是在岑参笔下,“白草”成为边塞诗特有的意象。“白草”、“白雪”似乎为西域染上一层神秘的色彩,然而岑参笔下的“梨花”又为这神秘增添了几分生机。“梨花”在诗人笔下共出现三次,前两次均为实写:“边城细草出,客馆梨花飞” 《河西春暮忆秦中》,“胡地三月半,梨花今始开”《澄凉州尹台寺》,这两首诗皆作于第一次西行途中:第三次写“梨花”为虚写,“忽然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以梨花的繁喻雪花的盛,设喻奇妙历来为后人所称许。第二次丝路之作所体现出的奇丽风格经“梨花”的妙用得以升华,然而,若没有首次西行的“梨花”印象,没有亲历边塞的体验,如此奇景奇语是不可能出现在岑参笔下的。边地气候温差极大,岑参不仅写严寒也写酷热,这主要通过“火山”的描写而表现。岑参首次见到火山即第一次西行时,“火山今始见,突兀蒲昌东”《经火山》,当时正是严冬,然而眼前却是“赤焰烧虏云,炎氛蒸塞空”,以至“人马尽汗流”,对天地造化之功的奇伟、异域自然风光的奇丽描绘尽显笔端。
边地虽有征战却并非处处苦寒,丝路之上不乏安定、富庶之地,只是特殊的地理环境造就出了别样的异域文化。由岑参首次西旅对敦煌的描写可见:“黄砂碛里人种田” 《敦煌太守歌》,边地小郡虽不比中原,但“郡中无事”,百姓安居。边地民族多被称为“马背上的民族”,军旅生涯中“马”更为主力。岑参笔下“马”这一物象使用频率极高,而他诗中的“马”并非只作为战争意象出现,诗人借“马”抒建功立业之怀:“功名只向马上取,真是英雄一丈夫”《送李副使赴碛西官军》:写羁旅年月之久:“走马西来欲到天,辞家见月两回圆”《磕中作》、“弥年但走马,终日随飘蓬” 《安西馆中思长安》。此外,状边地苦寒以衬托羁旅辛苦也借助“马”这一物象,“双双愁泪沾马毛,飒飒胡沙进人面”《银山碛西馆》,“马汗踏成泥”《宿铁关西馆》“秋冰鸣马蹄”《早发焉耆怀终南别业》,通过对马毛、马汗、马蹄的描写,细处着眼却营造出极强的艺术效果。军中生涯不仅是“角声一动胡天晓”《武威送刘判官赴碛西行军》之后的“终日见征战,连年闻鼓鼙”《早发焉耆怀终南别业》,军乐之外的宴飨之乐实为沙场之外的主旋律:“美人舞如莲花旋”、“回裾转袖若飞雪”、“琵琶横笛和未匝”《田使君美人舞如莲花北铤歌》,胡歌、胡乐、胡姬、胡舞交相辉映的纷繁场景、宴饮气氛,为边疆的戎旅生涯增添了无限生趣。
往来于塞外边地,岑参交往最多的是下层幕僚,相近的身份与境遇使他们心灵的沟通有了更多默契。往返奔走于丝路上的这一文人群体,赠答中的寄托与勉励成为丝路上的又一主题。《玉关寄长安李主簿》、《武威送刘判官赴碛西行军》、《送韦侍御先归京》、《送李副使赴碛西官军》等,不同的酬赠对象却抒写着相同的送别主题。“与子且携手,不愁前路修”《彻过陇山途中呈字文判官》,但是豁达的勉励并不能完全掩盖羁旅的相思愁苦与仕途的坎坷辛酸,终究是“相忆不可见,别来头已斑” 《寄字文判官》。其实后者也正是由来已久的边塞诗歌主题之一,岑参的成功之处不限于继承这一主题,更在于对这一主题的升华。“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逢入京使》,苦境之中犹能发旷达之语,悲壮之余更见慷慨。
作为岑参生平首次西域行旅的目的地,对于安西一龟兹之地的正面描写虽然不多,多数笔墨泼向了长安一安西之间的瀚海。然而,这并非是什么憾事,正因为有这样一个目的地存在于丝路那端,有这样一个坐标伫立于风沙大漠,诗人的诗笔才有了方向,诗人的诗方才得以生发。
岑参有幸,西行得大漠之助!
篇9
关键词:英雄气魄;仁者心怀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13-292-01
唐朝经“贞观之治”和武周改制,到开元盛世已成为国力强盛的泱泱帝国。为进一步巩固拓展边疆,开元天宝年间,边疆征战频繁。由于国力强盛,使唐王朝在战争中占有明显优势。同时,为激发将士征战疆场的勇气,唐对边将的赏赐也达到了空前的程度。战争的胜利和国力的张扬,加上立功受赏、授官升迁的诱惑,使许多诗人投笔从戎,希望“功名只向马上取”,这为边塞诗的产生和繁荣提供了深厚基础。
在众多的边塞诗人中,如崔颢、王维、张谓、岑参、高适、祖咏、李白、李颀、王之涣等,都有过从军入幕或游历边塞的经历,王昌龄也毫不例外。王昌龄于开元十五年及进士第,躬逢千载难遇之盛世,对“盛明今在运”的认识和“乘运共跃鳞”的愿望,使得诗人抱着承运而起、建功立业、为国效劳的人生理想去探索人生。他常以班超、傅自期“以取封侯,安能久事笔砚间乎”(《后汉书 班超》。“孤舟未得济,入梦在何年?”这种急切求得功名的心情使他不甘再做“潜虬且深蟠,黄鹄举未晚”(岑参《送王大昌龄赴江宁》),像当年许多文人一样,抱着“功名只向马上取,真是英雄一丈夫”(岑参《送李副使赴碛西官军》)的英雄气概,在中进士前后,游历西北边地,写下了大量的边塞诗。
这些边塞诗中,诗人一方面以奔放狂热浪漫侠气和豪迈粗犷的英雄气魄去热情讴歌雄奇壮丽的边塞风光及将士们报效祖国的英雄气概和不畏艰险的乐观精神,另一方面,又以悲悯的仁者心怀去关照久戍思归的征人和独居深闺的军眷无尽的思念与孤寂。所以,王昌龄的边塞诗中,一个主题是歌颂保国安边的英雄气魄,另一个主题就是满怀同情地抒写远戍战士怀乡思亲的忧愁和痛苦,这两个矛盾的主题互为交融,共同突出一个主题:出征战士思念故乡和立功报国两种心情的矛盾,并从矛盾心理的刻画中突出展示战士的全部生活和精神面貌,他们的欢乐追求忧愁和痛苦,并始终洋溢着昂扬向上的盛唐精神,这也是王昌龄不同于其他边塞诗人的特点之一。
“少伯塞上诗,多能传出义勇。”(沈德潜《唐诗别裁》卷一)。像高岑一样,王昌龄的边塞诗中,诗人也以奔放狂热的浪漫侠气和豪迈粗犷的英雄气魄去热情讴歌雄奇壮丽的边塞风光及将士们报效祖国的英雄气概和不畏艰险的乐观精神。如他被列为七绝之首的《出塞》: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诗中久远辽阔苍凉的时空背景,暗示了战事的频繁和战争给人带来的灾难,同时后两句的一个假设也含蓄、巧妙地表现出守边将士奋勇杀敌、为国捐躯的爱国精神和英雄气概。其中最典型的还是他的《从军行 七首》(四):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这首诗通过长云雪山、孤城、黄沙边地景色的描写,把戍边将士对边防形势的关注、对自己所担负的任务的自豪感与责任感以及戍边生活的孤寂、艰苦之感都淋漓尽致的展现,“百战”至“穿金甲”更是写尽了战争的艰苦频繁、战斗的惨烈及戍边时间的漫长,从而使迸出的“不破楼兰终不还”的豪言壮志越发的铿锵有力,掷地有声,表现了戍边将士“男儿本自重横行”的大丈夫气概和保家卫国、廓清边纷的雄心壮志,从而凝成战斗豪唱。
战争是关系生死存亡的残酷事实,对个人而言可凭无畏勇气,无视生死地肯定“纵死犹闻侠骨香”(王维《少年行》)的执着,然而“古来征战几人回”(王翰《凉州词》)后面隐藏着多少父母妻子永恒的思念与绝望,所以作为一个具有社会责任感与同情心的诗人,王昌龄并非一任性情率意而行,让英雄气魄激越狂热地奔腾宣泄,一旦诗人从现实出发,游历边地,亲眼目睹“一将功成万骨枯”(曹松《乙亥岁二手》)的残酷,王昌龄不免要从“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的不暇思索的狂热到循理内省的沉思,从而对戍边的证人、独居闺中的军眷甚至交战的对方真诚流露出同情悲悯的仁者心怀。
面对连年的战争,久戍不归的将士难免有思乡怀亲的哀伤和失却战友的痛苦,但同时又有着廓清边患的责任和担当,对这种矛盾心情的抒写,是王昌龄许多诗歌表达的主题,体现着诗人对戍边者的人性关怀。如《从军行 七首》(二):
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
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
这首诗中“怀土思亲”的别情、“久戍思归”的边愁、“边患未平”的边离、建功边塞的雄心和对于现实的忧愁及对山川风物的热爱等都在这短短四句诗中包括,充分表达了征戍者的复杂的内心世界。
王昌龄边塞诗中另一种从边塞经验中体会出人性之不忍的温情的是感人之深的军眷闺怨诗。如果说王昌龄笔下那位“春日凝妆上翠楼”的“闺中”“悔教夫婿觅封侯”的“闺怨”尚是她自己造成的,而另一些闺怨诗却来自边关血战的无情拨弄,是独处幽闺的思妇所不能把持的。如《从军行 七首》(一):
烽火城西百尺楼,黄昏独坐海风秋。
更吹羌笛关山月,无那金闺万里愁。
篇10
读书十年,自然见过无数老师,也被无数老师教过。给我印象最深的,也是我最喜爱的,是我高一的班主任。高一走过一年,我才明白了,如果说其他老师让我体会到了什么是责任,那么他让我体会到的是责任之中的感动……
刚上高中的时候,并没有觉得班主任有多么的严厉,但可怕的是,军训一周,我只见他笑过两次。一次是在我作为新生代表上台发言后,中午回到宿舍,班主任来了,对我说讲得不错,然后将另一张稿子交到我手中,朝我挤了挤脸。当时我发了很长时间的呆才反应过来那个表情竟然意味着笑容。第二次是开学典礼他上台领奖时,面对镜头笑了笑,很明显,那也是挤出来的。之后的一年里,记不清他笑了多少次,不是因为数不清,而是因为没数过。总之,他笑的次数屈指可数。不知道是因为不爱笑,还是因为不想对我们笑,让我们感到一种威严感。只有在上课的时候,他的面部表情才会丰富很多,但也许是因为我真的被他的震慑力给吓到了,每逢上英语课,我的神经总会绷得很紧,几乎快要绷断了,注意力一万个集中,不敢有丝毫走神。正是因为这样,初中不扎实的英语,经过班主任一年的“板着脸”,取得了重大进步。而全班的英语成绩,当然也是数一数二的。
一个板着脸的班主任,自然有一套与他的面部表情相同的规章制度,而且严厉程度与其本人是有过之而无不及的。早晨每当其他班的同学还在去教室的路上,我们已经在教室里做了很多题了;晚上每当其他班的同学还在洗刷的时候,我们已经开着台灯写作业了。至于课上、课间、自习纪律,有班主任亲自坐镇,自然也不会差到哪儿去。如果当某天发现自习课他不在教室里,别庆幸,也别懈怠,因为他正趴在后门窗前观察教室里的一举一动。这一点,当时坐在后门角落里的我深有体会:每当写累了作业,刚把笔放下,准备伸个懒腰,眼睛向斜上方一扫,漆黑的玻璃有两个闪闪发光的镜片。心便扑通一下,抓起笔来继续使劲写,脑海里却在想着漆黑玻璃后那张板着的脸。高一时和同桌说的最多的一句话是:“班主任今天在后门站了多长时间?”,“不知道,没敢看!”不仅自习课,有时正课班主任也会闲不住,到教室里突击检查一下。习惯于往后门看的同学,我像是怕自己的心脏承受不了吧,也都自觉改正了。的确,在班主任这一方法与制度的管理下,同学们的心脏承受能力提高不少。但与之同时提高的,当然是班级的学习风气与成绩。
习惯了班主任每天对我们的“巡视”,但如果一天不见他的身影,是不是就不习惯了?答案是肯定的。那天,一晚上、第二天一上午都没看见班主任,同学们都感到很奇怪,难道太阳要从西边出来了?一切都是个谜。直到下午英语课时,班主任现身了,我们都被吓到了:他的额头上贴着一块很大的纱布,将半个额头遮的严严实实。眼睛架在脸上,与纱布很不协调,脸色比昨天苍白了许多。还没等我们反应过来,他便开始上课了。看着他有气无力地讲着课,我几乎没怎么听进去,一直在想,班主任的额头怎么了?不知不觉便下课了。课后,同学们都在议论纷纷,最后只是听说,班主任在下楼梯的时候不小心摔倒了,便埋怨这该死的雪天。之后,班主任照往常一样上课,他头上的纱布换成了小一点的。渐渐地,像什么事也没发生似的,也没同学在班上询问一下他的伤,事情就这样一天天过去了。后来一节语文课上,语文老师提起了这件事,说上次周记有不少同学都写了这件事,写了班主任,我才知道,原来同学们都是不好意思。全班都笑了,老师也笑了。我终于明白,班主任的责任心,只不过需要一件特别的小事体现出来罢了。元旦汇演,班主任在后台摘掉了纱布,上台了。作为领唱,他那天生有磁性的嗓音再加上那自信的站姿,在合唱的老师中俨然成为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那一次,手掌拍麻了,也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嗓子喊哑了,也表达不尽作为三班学生的自豪!
时间飞逝,高一结束了。分班的那天,我捧着一摞摞的书从他面前经过,但没有看他。不想和他对视,总会有那么一丝不舍,但总要学会割舍不是嘛。上高二后,都在一个楼层,会经常遇见。一句老师好,他便会笑一笑。为什么?班主任会笑了?还是他一直都会笑,只是从不在不该笑的场合笑?到现在还是一个未解之谜,但是我却不想去破解这个迷了。
每天早晨去教室时,朝三班望去,他总和往常一样,站在教室门口,板着脸朝教室里望着。整个走廊,只有来来往往的学生和他一位老师。我心里笑着,赶紧朝教室跑去,似乎他对我的震慑力还有余威,鞭策着我像高一一样严格要求自己。此时此刻我才真的懂了,板着脸原来也是一种关心,一种责任,一种用言语无法表达的最真挚的爱!谢谢你,李明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