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愈的代表作范文
时间:2023-03-30 18:18:4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韩愈的代表作,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千古文章四大家是: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轼;
韩愈,字退之,河南河阳人,汉族,唐代杰出的文学家、思想家、哲学家, 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著有《韩昌黎集》四十卷,《外集》十卷,《师说》等;柳宗元,字子厚,汉族,河东人, 唐宋家之一,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散文家和思想家,因官终柳州刺史,又称“柳柳州”。 柳宗元代表作有《溪居》、《江雪》、《渔翁》;欧阳修,字永叔,号醉翁、六一居士,汉族,吉州永丰人,北宋政治家、文学家,且在政治上负有盛名。 欧阳修的散文创作的高度成就与其正确的古文理论相辅相成,从而开创了一代文风。欧阳修在史学方面,也有较高成就;苏轼,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自号道人,世称苏仙。汉族,北宋眉州眉山人。宋代重要的文学家,宋代文学最高成就的代表。其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词开豪放一派又工书画。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等。
(来源:文章屋网 )
篇2
1、所见作者:袁枚。
2、袁枚(1716年3月25日-1798年1月3日),字子才,号简斋,晚年自号仓山居士、随园主人、随园老人。钱塘(今浙江杭州)人,祖籍浙江慈溪。 [1] 清朝乾嘉时期代表诗人、散文家、文学批评家和美食家。
3、康熙五十五年三月二日(1716年3月25日)生,少有才名,擅长写诗文。乾隆四年(1739年)进士,授翰林院庶吉士。乾隆七年(1742)外调江苏,先后于溧水、江宁、江浦、沭阳任县令七年,为官政治勤政颇有声望,但仕途不顺,无意吏禄。乾隆十四年(1749)辞官隐居于南京小仓山随园,吟咏其中,广收诗弟子,女弟子尤众。嘉庆二年(1798),袁枚去世,享年82岁,去世后葬在南京百步坡,世称“随园先生”。
4、袁枚倡导“性灵说”,与赵翼、蒋士铨合称为“乾嘉三大家”(或江右三大家),又与赵翼、张问陶并称“性灵派三大家”,为“清代骈文家”之一。文笔与大学士直隶纪昀齐名,时称“南袁北纪”。主要传世的著作有《小仓山房文集》、《随园诗话》及《补遗》,《随园食单》、《子不语》、《续子不语》等。散文代表作《祭妹文》,哀婉真挚,流传久远,古文论者将其与唐代韩愈的《祭十二郎文》并提。
(来源:文章屋网 )
篇3
关键词:《锦瑟》;音乐因素;创新
《锦瑟》是唐代大诗人李商隐的代表作。但对于研究的专家和学者来说,这又是一首最不易理解的诗。对于这首诗的创作意旨,历来众说纷纭,有怀人、咏物、悼亡、自伤身世、寄托君臣遇合、诗集自序开宗明义等种类。此诗以含义隐晦、意境朦胧而著称,也以其特有的丰富的暗示性吸引着历代诗歌爱好者试图撩开她神秘的面纱。在这里,我想探讨一下《锦瑟》这首诗蕴含的音乐因素。
说到古代诗歌的音乐魅力,可以相提并论的最有名的是唐代韩愈的《听颖师弹琴》、李贺的《李凭箜篌引》和白居易的《琵琶行》这三首诗歌。而我认为,李商隐的《锦瑟》这一首诗,在创作的过程中,也给我们展示了音乐的因素。很多人在研究的过程中,忽略了这一点,从而增加了对诗歌意旨理解的难度。因为表达能力的限制和问题点的复杂,我想用比较的方法来说明《锦瑟》一诗的音乐因素。
《锦瑟》一诗的音乐成分在哪里?我们先来看看诗题就知道,这首诗最直面诗作者和读者的是瑟这种乐器。正因为诗题如此,因而才有人认为这是一首咏物诗。我不认为这是一首咏物诗,但我相信这首诗跟瑟这种乐器有关系。这首诗其实无题,“锦瑟”来自于首联“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对于诗题和首联,大家一致认为是摹仿了《诗经》,采用了兴起的手法。关键的问题是现实中的李商隐创作此诗的时候,“锦瑟”这种乐器起了什么媒介作用?从《诗经》里《关雎》《桃夭》《燕燕》等经典篇目看,诗题跟诗的意旨有密切关系。
这自然就要联系到韩愈、李贺和白居易的那三首唐代有名的诗歌了。韩愈、李贺和白居易这三首诗有四个共同的特点:一是诗题告诉了我们弹奏所用的乐器。二是这三位诗人都欣赏了一位乐器高手的演奏。韩愈面对的是来自天竺的僧人颖师,以弹琴闻名;李贺面对的李凭,是唐代优秀的伶人,善奏箜篌,出神入化;白居易面对的是“曲罢曾教善才服”的穆曹二善才的高徒琵琶女。三是这三首诗都用了大量巧妙的比喻,引经据典,使演奏的场景栩栩如生跃然纸上,被清人方扶南推许为“摹写声音的至文”。四是在听达到臻境的音乐演奏时,他们把自己个人的感受与音乐融为一起,有巧夺天工之妙,尤以白居易的“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流传广泛。
再回过头来看李商隐的《锦瑟》,那么我们可以遥想李商隐当年直面的不仅仅是乐器瑟,还有演奏瑟的乐师。不过,李商隐面对的弹奏瑟的乐师也许没有韩、李、白三人面对的乐师那样名震天下或师从名家。但可以肯定的是,李商隐这次与弹瑟的乐师相遇,也是一次偶然,而且当他听到那乐师的弹奏和其他三人一样触动了他心灵最柔软的地方。我们大家都知道,音乐是一种很神奇的东西,既可以静心,陶冶人的情操,也可以很好地放松自己的身心,促进交流和表达;还能拨动人心深处那根弦,触动一个人最脆弱的神经,从而引起共鸣。当李商隐听到这位乐师的演奏时,一下子勾起了他对往事的回忆。音乐就像一位向导,带着他回到逝去的岁月。我们可以这样来理解:首联“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是乐师弹奏瑟的音乐,引起了李商隐对自己曾经有过的灿烂岁月、花样年华的回忆。颔联和颈联则是听到音乐之后的具体感受。如何来表现自己的感受?作为一个诗者,一个诗学大家,知道这些诗作的鬼斧神工,也知道这些诗作对于诗歌和诗歌创作的历史意义。因此,他没有去做重复的诗人,而是做了属于自己的创新。
李商隐在《锦瑟》一诗的创新,既有自己个人的原因,也有诗歌自身随着时展追求变化的要求。从诗歌发展的角度来说,盛唐时期诗歌的繁荣发展,天才诗人和苦吟诗人的众多的诗作,涵盖了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盛唐诗歌的题材和内容,诗人诗作的大气和才气,给后辈们形成了极大的压力。就以《锦瑟》来说,想要从音乐的角度来描写自己听瑟的感受,来展现瑟声的奇妙,李商隐自然知道韩愈、李贺、白居易的诗作是横亘在自己面前的三座大山,想要超越它们其实很难。再退一步说,即使与之并列,也有步人后尘之嫌。所以,李商隐并没有以声写声,创作“摹写声音的至文”,而是直接写了自己听到瑟声的心理感受。这是求变,也是创新。我们普通人触景生情的结果不是唏嘘不已,就是潸然泪下。李商隐在共鸣的同时也用才气给我们创新了新的表现形式。从李商隐个人的角度来说,是时朝廷牛(僧孺)、李(德裕)党争激烈,其恩师属牛党阵营,其岳父属李党。从此无意被抛入两党倾轧的漩涡,郁郁不得志,再未有过施展才华的机会。这其中的恩恩怨怨,使他有满腹的难言之隐,终身抑郁。与李商隐相比,白居易其实是幸运的。因为白居易还可以有无限的牢骚和“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的感慨,而李商隐不是在夹缝中求生存,而是在牛李党争的漩涡里走向死亡。尽管他感慨万千,可欲诉无语,欲哭无泪,欲怒无力。人过中年,他的心在滴血,无限的伤感、哀怨和苦楚却与何人说?他只有借《锦瑟》这首诗把自己的感受表达出来。颔联和颈联“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玉暖日生烟”,活用了庄生化蝶、望帝啼鹃、鲛人泣泪、良玉生烟的典故,把自己深挚真纯、缠绵悱恻、往复不尽的的情感表达出来。这些意象的空幻、神秘、模糊、纯洁的特点,给《锦瑟》这首诗带来了不可言传的迷离美、朦胧美。
篇4
一、创作方法不同
《琵琶行》用的是现实主义的写作方法。作为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白居易提出了“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的创作原则,认为反映人民生活的疾苦,是诗歌存在的现实意义,这一现实主义创作主张的代表作正是《琵琶行》。诗如实描绘了琵琶女弹奏乐曲的精彩画面,叙说了她的悲惨身世,在表达无限同情的同时,作者“同是天涯沦落人”的感慨和被贬江州的郁闷也跃然纸上。从音乐描写上来说,《琵琶行》善于运用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事物作比,再现当时琵琶女弹奏乐曲之美妙。比如说用骤然而至的急雨、款款而谈的私语来分别描写大弦和小弦的声势和音韵,不仅让读者通过调动日常生活的感受来产生强烈的共鸣,而且还能让我们对大弦和小弦的乐声产生鲜明的对比。同样有异曲同工之妙的还有“间关莺语花底滑” 和“冰泉冷涩弦凝绝”两句;再比如说用“大珠小珠落玉盘”来比喻和谐的两弦齐奏,用“银瓶乍破水浆迸”来形容突发的乐声,用“铁骑突出刀枪鸣”来描述激越的乐声等等。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
《听颖师弹琴》和《李凭箜篌引》则不同,它们都用想象、夸张的手法来表现声音,鲜明地表现出浪漫主义的特征。但二者又有区别:《听颖师弹琴》发挥了丰富的想象,描摹琴声忽而柔和婉转(昵昵儿女语,恩怨相尔汝),忽而激昂高亢(划然变轩昂,勇士赴敌场),忽而舒缓悠扬(浮云柳絮无根蒂,天地阔远随飞扬),忽而如攀绝壁(跻攀分寸不可上),忽而一落千丈(失势一落千丈强),写得跌宕起伏,体现了韩愈诗歌笔势奔腾、想象奇特、不同凡响的特征。《李凭箜篌引》中想象的大胆、奇诡则又远远超过了韩诗,充满怪诞奇异的色彩。短短的诗行间,写生物有芙蓉、兰花、凤凰、老鱼、瘦蛟、玉兔,写人物有天上紫皇、竹下女神、月里吴刚、山中神妪。它们或喜或悲,或沉醉或欢笑,神态各异,举动不一,五光十色,令人目眩。李贺笔下的乐声,不但响遏行云,甚至“石破天惊逗秋雨”,这样的想象和夸张,非“诗鬼”谁能为之!
这种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的区别还可从一个细节处看出,即对“泪”的描写。《琵琶行》中是“满座重闻皆掩泣”“江州司马青衫湿”,真实地记录了音乐的感人力量;《听颖师弹琴》中写泪则是“湿衣泪滂滂”,用了夸张手法,写出乐声有着打动人心的魅力。《李凭箜篌引》不写作者感受,却写乐声使“湘娥啼竹”,用离奇的想象让传说中的娥皇、女英下泪,进而表现乐声的凄惨动人,更充满了浪漫主义色彩。
二、诗歌结构各异
《琵琶行》共分四部分,依次写遇琵琶女出场、琵琶女弹奏、琵琶女自述身世、作者的感喟,层次分明,前后照应,浑然一体。作者用这样的顺叙结构,委婉曲折,周详明晰。
《听颖师弹琴》则采用层层推进结构法,首先刻画音乐,刻意描写音乐的变化,再徐徐点出琴声的来由。前六句两句一意,七到十句一句一意,错综变化。在句式上,全诗以五言为主,杂以七言,表现乐曲的变化和感情的跳荡。读来只觉如在山阴道上,周围景物让人应接不暇,突出体现了一个“奇”字。
《李凭箜篌引》的结构又有不同:它先渲染乐声产生的艺术效果,再点明李凭在弹箜篌;又用两句直接描写声音,却着重刻画奇异怪诞的艺术境界,通过外界事物的反响来反衬李凭技术的高超;结尾戛然而止,意味深长。《旧唐书》说李贺“其文思体势,如崇岩峭壁,万仞崛起”,这首诗正形象地表现了李诗结构上的“险”和“怪”。
三、比喻各具特色
《琵琶行》的比喻用得非常精确传神,比如用“急雨”和“私语”来写乐声的粗重沉闷和幽细圆润,用“珠落玉盘”和“间关莺语”来喻乐声的清脆悦耳和婉转流利,用“银瓶乍破” “水浆迸” “铁骑突出”“刀枪鸣”来突出乐声的高亢雄壮等等。看到这一系列巧妙的比喻,就如同化身江州司马,亲临现场聆听了那一段绝伦乐声。轻徐悠扬的前奏让我们唤起了沉思中的记忆,随着轻快流畅的乐曲声,愉悦之情自然流露。但乐声陡然一转,逐渐变缓,幽细如游丝一般,似悲恸,似抽泣。就在“无声胜有声”之际,琵琶声蓦地转为高亢嘹亮,我们仿佛置身于金戈铁马的战场,“气吞万里如虎”。“四弦一声如裂帛”,至此曲终,戛然而止,意味深长,让我们不由得浮想联翩。
《听颖师弹琴》中对琴声的比喻则有新颖奇特的特点。其中,有的以声喻声(“昵昵儿女语”“喧啾百鸟群”等),有的以形喻声(浮云柳絮无根蒂,天地阔远随飞扬),也有的以人的意志气度喻声(划然变轩昂)。细细一分析,白诗多是以声喻声,只是听觉的比拟,而韩诗是“听声类形”,在以听觉写听觉的同时,又把听觉转化为视觉了,这就见出韩诗的奇特之处。
篇5
归省xǐng
踱duó步
怠dài慢
絮叨xù dāo
潺潺 chán chán
凫fú水
不惮dàn
撺掇cuān duo
皎jiǎo洁
屹yì立
茶峒dòng
踊跃yǒng yuè
干燥zào
擂léi鼓
泅qiú水
蘸zhàn酒
糁shēn儿
涿zhuō州
鬏jiū
阖hé家
烙lào印
簸箕bò ji
澄chénɡ清
疙瘩ɡē da
抠kōu
晾晒
黄晕yùn
酝酿yùn niànɡ
蓑suō衣
抖擞sǒu
葱茏lóng
黛dài色
贮zhù藏
迸bèng发
遗憾hàn
磅礴 páng bó
匍匐pú fú
苦涩sè
髻jì
镶xiānɡ
二、识记下列四字词语
不识好歹
呐喊助威
赏心悦目
返老还童
邪魔鬼祟
念念有词
七嘴八舌
呼朋引伴
花枝招展
繁花嫩叶
轻飞曼舞
承前启后
蓬蓬勃发
闲情逸致
宛转嘹亮
三、理解下列成语的意思
1.不识好歹:不知好坏。指愚蠢,缺乏识别能力。
2.赏心悦目:因欣赏美好的事物而心情舒畅。
3.念念有词:旧指和尚念经,现指低声自语或含糊不清地说个不停。
4.七嘴八舌:形容人多口杂。
5.花枝招展:比喻姿态优美、打扮艳丽。
6.承前启后:指继承前人事业,为后人开辟道路。
四、识记下列文学常识
1.《社戏》的作者是鲁迅,原名周树人,浙江绍兴人。鲁迅是我国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其代表作品是短篇小说集《呐喊》《彷徨》,散文集《朝花夕拾》。文中的“社”原指土地庙或土地神,“社戏”是指社中每年所演的“年规戏”。
2.《端午日》的作者是沈从文,原名沈岳焕,湖南凤凰县人。代表作有《边城》《长河》等小说。沈从文读过两年私塾,仅在小学受过正规教育,他的知识和智慧更多是自然和人生这部大书给予的。他的作品取材广泛,描写了从乡村到城市的各色人物的生活,其中以反映湘西下层人民生活的作品最具特色。
3.《本命年的回想》的作者是刘绍棠,中国著名作家,“荷花淀派”的代表作家之一。刘绍棠因受作家孙犁和肖洛霍夫的影响,从而走上了乡土文学之路。他的作品通常以乡村生活为题材,格调清新淳朴,文笔通俗晓畅,描写从容自然,结构简洁完整,乡土色彩浓郁。他创作了洋洋洒洒600万字的乡土文学作品,其中有不少被译成英、法、德、俄、日等多种文字在世界各国广泛流传。
4.《春》的作者是朱自清,原名朱自华,字佩弦,号秋实,原籍浙江绍兴,生于江海,长于江苏扬州,故称“我是扬州人”。他毕业于北京大学,曾任清华大学中文系教授、系主任。中国现代诗人、散文作家。以散文闻名,其中艺术成就较高的是收录于《背影》《你我》诸集里的《背影》《荷塘月色》《绿》等抒情散文。朱自清的散文不仅以描写见长,并且还在描写中达到了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其写景散文在现代文学的散文创作中占有重要地位,他运用白话文描写景致最具魅力。
5.《三峡》的作者是郦道元,被称为“中世纪最伟大的地理学家”。郦道元勤奋好学,博览奇书,一生足迹遍及半个北部中国,在此基础上撰著的《水经注》四十卷,是我国古代地理学名著。历来研究《水经注》已成为专门的学问,称为“郦学”。郦道元写景,遣词精当,“词组只字,妙绝古今”,或用白描,或施浓彩,疏落有致,都能创造出各自不同的意境。《水经注》文章清丽,富于变化,是一部文学价值极高的著作。《水经注》还开创了山水游记的先河,对后世影响很大。唐代李白、杜甫的诗篇里,都吸收了《水经注》的艺术滋养。柳宗元也深受郦道元的影响。苏轼说:“嗟我乐何深,《水经》也屡读。”这是苏轼对《水经注》文学语言的艺术感染力的赞赏。
6.《济南的冬天》的作者是老舍,著名小说家、剧作家,原名舒庆春,字舍予。老舍有“语言大师”的称号,一生写了800余万字的作品。主要著作有长篇小说《二马》《猫城记》,中篇小说《月牙儿》《我这一辈子》,剧本《龙须沟》《茶馆》《西望长安》等。
老舍的作品大都取材于市民生活,为中国现代文学开拓了重要的题材领域。他所描写的自然风光、世态人情、习俗时尚,所运用的群众口语,都呈现出浓郁的“京味”。优秀长篇小说《骆驼祥子》《四世同堂》便是描写北京市民生活的代表作。他的短篇小说构思精致,取材较为广泛,其中的《柳家大院》《上任》《断魂枪》等篇各具特色,耐人咀嚼。他的作品已被译成20余种文字出版,并以其独特的幽默风格和浓郁的民族色彩,以及从内容到形式的雅俗共赏赢得了广大的读者。
7.《夏》的作者是梁衡,著名的新闻理论家、散文家、科普作家和政论家。曾荣获全国青年文学奖、赵树理文学奖、全国优秀科普作品奖和“五个一”工程奖等多种荣誉称号。主要作品有科学史章回小说《数理化通俗演义》,新闻三部曲《没有新闻的角落》《新闻绿叶的脉络》《新闻原理的思考》等。在散文创作方面,过去二十年他主攻山水散文,深得古典山水文章的传统,行文草木有灵,水石有韵。近年来又致力于人物散文,特别是历史伟人、名人题材的写作,其作品《晋词》《觅渡,觅渡,渡何处》和《夏感》入选中学教材。
8.对联常识
对联,也称楹联、对子,是一种由字数相同的两句话组成的对仗工整、韵律协调、语意完整的文学形式。它发源于我国古诗的对偶句,始创于五代时期,盛于明清,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对联的形式工整,平仄协调,是一字一音、音形义统一的汉字特色的体现,所以,对联是汉语语言特有的文学形式,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
对联既要用诗一般精练的语言表达完整统一的语意,又要以工整巧妙的形式和优美和谐的韵律来体现。形式工整和韵律优美是对联最突出的特点。
对联的长度不定,短的可以只有一两个字,长则可达几百个字。悬挂的时候通常是上联在右,下联在左。
五、背诵下列语句
1.两岸的豆麦和河底的水草所发散出来的清香,夹杂在水气中扑面的吹来;月色便朦胧在这水气里。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地向船尾跑去了,但我却还以为船慢。
那声音大概是横笛,宛转,悠扬,使我的心也沉静,然而又自失起来,觉得要和他弥散在含着豆麦蕴藻之香的夜气里。
2.《十五夜望月》(唐·王建)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3.《水调歌头》(宋·苏轼)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4.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
5.最妙的是下点小雪呀。看吧,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树尖上顶着一髻儿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山尖全白了,给蓝天镶上一道银边。山坡上,有的地方雪厚点儿,有的地方草色还露着;这样,一道儿白,一道儿暗黄,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看着看着,这件花衣好像被风儿吹动,叫你希望看见一点更美的山的肌肤。等到快日落的时候,微黄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
6.好像炉子上的一锅水在逐渐泛泡、冒气而终于沸腾一样,山坡上的芊芊细草长成了一片密密的厚发,林带上的淡淡绿烟也凝成了一堵黛色长墙。
7.春之色为冷的绿,如碧波,如嫩竹,贮满希望之情;秋之色为热的赤,如夕阳,如红叶,标志着事物的终极。夏正当春华秋实之间,自然应了这中性的黄色——收获之已有而希望还未尽,正是一个承前启后、生命交替的旺季。
六、积累下列文言词句
1.通假字
略无阙处 (“阙”同“缺”,空缺)
2.词类活用
乘奔御风 (动词用作名词,奔驰的快马)
3.古今异义
自非亭午夜分 (古义:如果;今义:自从)
虽乘奔御风 (古义:即使;今义:虽然)
不以疾也 (古义:不如;今义:不因或不靠)
4.一词多义
沿溯阻绝(断) 绝巘多生怪柏(极高) 哀转久绝(消失)
5.重点字词
略无(完全没有) 飞漱(飞泻冲荡) 沿溯(顺流而下、逆流而上)
良多(确实很多) 涧肃(山涧寂静) 属引(连续不断,引:延长)
6.重要译句
(1)重岩叠嶂,隐天蔽日
翻译:重重叠叠的岩峰像屏障一样,遮蔽了天空和太阳。
(2)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翻译:白色的急流,回旋着清波;碧绿的深潭,倒映着(山石林木的)影子。
(3)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翻译:江水清澈,两岸山峰高峻,山上草木茂盛,的确是趣味无穷啊。
七、鉴赏下列古诗
1.《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唐·韩愈)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赏析】诗人敏锐地抓住了最具早春特色的景物——如酥的小雨、朦胧的草色,运用比喻、对比、反衬的手法,描绘了一幅清新恬淡、情趣盎然的早春图。第一句“天街小雨润如酥”,“酥”就是奶油之义。经受如酥小雨的滋润,草色清新、柔嫩,透过雨丝遥望草色,更给草色增添了一层朦胧之美。“草色遥看近却无”,兼摄远近之景,传神地描绘出早春之色,表现了诗人在久盼中突见草色的无限喜悦之情。“最是一年春好处”,一年之计在于春,而春天的最好处又在早春。早春时节的草色是柔嫩的,更是娇贵的。诗的结尾说 “绝胜烟柳满皇都”,诗人认为早春的草色比那满城处处烟柳的绿色不知要胜过多少倍。这一对比,更加反衬出了早春的特征。
2.《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宋·辛弃疾)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赏析】在这首词中,写晴,作者抓住了几个有代表性的景物,明月、清风、鹊、蝉、蛙和清风送来的稻花香,既写出了所见、所闻,又写出了所嗅,使人如身临其境。“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写出了农家的热闹气氛和欢乐心情,抒发了人逢丰年的喜悦。这正是作者心情的自然流露。这一句写得有景,有声,有情,三者水融,真是情景相生,声情并茂。
写雨,既有层次,又有特色。先以“七八个星天外”写雨前的天象,再以“两三点雨山前”写骤雨来临,最后写雨中人的心理变化。他想起了“社林”边的“茅店”,可那是“旧时”,不知现在在否。等他转过“溪桥”,“茅店”忽现!真是“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忽见”一词,把人物的喜悦心情活脱脱地再现出来。这一句写得灵活、轻快,富有情趣,读后,那个急而复喜的雨中人的形象,历历如在目前。
3.《秋词》(唐·刘禹锡)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篇6
一、体会字词,领会语言美
古诗的语言美,美在凝练上。汉语言文字是世界历史上最悠久、最古老的文字之一,古诗中的每一个字每一句话,作者都经过了细细地斟酌,反复地推敲,表情达意、生动形象、内涵丰富。如李白的《望庐山瀑布》:“日照香炉升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诗中一个“生”字,不仅把香炉峰写“活”了,也把山间云烟袅袅的景象表现了出来,一个“挂”字惟妙惟肖地表现出倾泻的瀑布在“遥看”中的形象。谁能将瀑布“挂”起来呢?这“挂”字也表达了诗人对神奇大自然的赞颂。又如贾岛的《题李凝幽居》一诗,韩愈建议贾岛把“僧推月下门”中的“推”改为“敲”。看似简单改了一个字,古诗的内涵却大有不同。用了“敲”可以衬托出月夜的宁静,还可以看出访客是个懂礼貌的人,读来也响亮些。
二、情景共鸣,再现画面美
古人有云:“诗中有画”。苏教版第九册所选的《题秋江独钓图》堪称“诗中有画”的名篇:“一蓑一笠一扁舟,一丈丝纶一寸钩;一曲高歌一樽酒,一人独钓一江秋。”这首诗描写秋天江边渔人独钓的逍遥,逍遥中却又深藏着几许萧瑟和孤寂。学这首诗时,可以让学生采取读一读、画一画的学习方法自学古诗,让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画出诗中所描绘的场景。这一方法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启发了他们的想象力,使古诗以画面的形式呈现在他们的脑海中。古人又曰:“画中有诗”。例如,在学习杨万里的《宿新市徐公店》一诗时,可以借助书上的插图,让学生仔细观察,然后要求学生把看到的东西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出来。生活如画,画如生活。贴近生活的内容,是学生最易学习的内容。例如,苏轼的《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一诗,第一句写黑云翻滚,第二句写大雨倾盆,后两句写雨过天晴。整首诗传神地描绘出了一幅西湖风雨图。在学习古诗的时候可以让让学生结合平时生活经验,在头脑中再现画面。这样一来,使学生深刻体会到西湖六月由云而雨,雨过天晴,景物变化急速的特点。
三、研读深究,探求意境美
诗为心声。每一首诗中都蕴含着强烈的感情。教师只有引导学生了解诗人当时的生活背景,才能使学生走进作者内心,从而领悟古诗真正的意境美。例如,张继的《枫桥夜泊》:“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这首诗是张继的代表作,脍炙人口,流传千古。区区四个短句,描摹出一幅江南水乡秋夜幽静的美景,让人不由自主地感受到诗人寂寞忧愁的思乡之情。月亮已经落下了,太阳马上就要升起来了,极目远眺,所见一片白茫茫。面对着江上的景色,无从入睡,耳旁伴着寒山寺的钟声,心中尽是关于家乡亲人的记忆。从这里我们可以领会到诗人的思乡之情是何等的真挚,无怪乎自诗成以来,凡是读过这首诗的人无不为之感动,更引起了无数身处异地之人的共鸣。这首感人至深、传诵千古的名作,让学生看到了张继那份永系故乡的亲情。
四、挖掘深意,叹悟真谛美
篇7
荷花在唐长安城的种植范围极为广泛,其因素之一是唐代长安城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地理优越性。唐时关中地理条件优越,有、椤泾、渭、灞、骸沣、涝八水绕长安之说。而在长安城内,经修葺供生活和娱乐所修建的池、渠更是数不胜数,唐诗中对其描写更是屡见不鲜,著名的池、渠有:太液池、曲江池、昆明池、兴庆池等等。荷花作为最重要、最具有观赏性的水性植物之一,自然在“多水”的长安城内,成为天性热爱生活的唐人,追求高雅生活的文人墨客所欣赏赞美的对象。于是,在唐诗里皇家园林的描写中,自然少不了荷花的篇章。
据笔者粗略统计,《全唐诗》中涉及曲江的诗歌达到四百篇左右,是现存吟咏唐代长安城地标的诗歌中,所占数量最多的重要地标之一。曲江位于长安城东南部的贵族游赏享乐之地,这一称呼出现自秦汉,《史记・司马相如列传》记载:“(武帝)还过宜春宫,相如奏赋以哀二世行失也。其辞曰:‘登陂e之长坂兮,坌入曾(一作层)宫之嵯峨。临曲江之B州,望南山之参差。’”此处的宜春宫,又名宜春苑,建于秦代,在汉宣帝时,更名为乐游苑,据《类编长安志》记载:“乐游苑。宣帝神爵三年春起,在长安东南杜西北,本秦之宜春苑也。宣帝起乐游庙,因为名,在唐京城内高处。每正月晦日、上巳/重九,京城士女咸以此登赏祓禊。”隋时,乐游苑更名为芙蓉苑,唐代沿用隋时这一称呼,依旧使用“芙蓉苑”或“芙蓉园”的称呼,同时,通过唐代的各类文献记载可以看到,在唐代,“苑”、“园”二词已经基本通用,所以我们不难发现,在唐代,修建园林的目的已经由秦汉时期的豢养禽兽改为供帝王贵族游赏玩乐。
历代的各类文献中,对秦汉时期和隋唐时期的曲江这一地理概念有着差异较大的记载,造成这种差异的最大原因是曲江和曲江池的地理概念在历史的进程中出现了变迁。这一名词的演变线索还有待进一步考证,在此不进行一一列举。清人徐松所撰的《唐两京城坊考》中,对“次南曲江”的记载是:“《长安志》以曲江在升道坊。考《太平寰宇记》,曲江与芙蓉园相连,则其中不容隔立政、敦化二坊。今移于此。”
对曲江的记载是:“龙华寺之南有流水屈曲,谓之曲江,其深处下不见底……《剧谈录》曰:曲江池,本秦时陪洲,唐开元中疏凿为胜障。南即紫云楼、芙蓉苑,西即杏园、慈恩寺。花卉周环,烟水明媚,都人游赏,盛于中和、上巳节。即锡臣僚会于山亭,赐太常教坊乐,池备彩舟,惟宰相、三使、北省官、翰林学士登焉。倾动皇州,以为盛观。”唐代皇室对于曲江和周边景观的开发已然达到较为成熟的程度。每逢重要节日,泛舟曲江、曲水流觞显然成为贵族游乐的重要内容。
芙蓉苑位于曲江南,《通鉴》:“贞观七年十二月,上幸芙蓉图。”胡三省注引《景龙文馆记》:“芙蓉园在京师罗城东南隅,本隋世之离宫也。青林重复,绿水弥漫,帝城胜景也。”在《增订两京城坊考》中记载,经过一系列探测,得出结论,曲江池在芙蓉苑内。曲江作为一条水道,是秦汉时期曲江的主体,而后世以曲江一称来替代原本的曲江池,唐代贵族的游玩圣地即以曲江池为主体的芙蓉苑。
唐诗中,含有曲江荷花意象的作品大体可以分为三类:侍宴应制诗、文人游冶活动诗和咏物感怀诗。下面,依据类别对这三类荷诗逐一进行分析。
一、 侍宴诗歌中的荷花书写与政治思维
费正清在其著作《东亚文明: 传统与变革》中写到:“7世纪的中国巍峨雄踞在当时世界其他一切政体的顶峰!”而纵观中国历史,很难找到另一个时期能够与唐代的辉煌相提并论,作为这一发达帝国的都城,长安城无疑是经济、政治、文化等重要形态的多重核心。廖道南的《殿阁词林记》卷十三写道:“凡被命所有所述作则谓之应制”。唐代长安的应制诗是皇权与文化高度融合的产物,为我们探析唐代长安城皇帝与贵族的活动和文人侍宴心理提供了重要依据。
阎朝隐的《三日曲水侍宴应制》写于上巳节,“三月重三日,千春续万春。圣泽如东海,天文似北辰。陛下制万国,臣作水心人。”这首诗记载了在唐代重要节日上巳节那天,帝王群臣共游曲江盛景。在这样一种意识形态色彩浓重的创作要求下, 诗人用寥寥数笔,就勾勒出长安之春,曲江池畔生机盎然的景象,“荷叶珠盘净,莲花宝盖新”荷叶上滚动的露珠和初绽的莲花,是气象万新的体现,在作品中作为重要的意象给皇帝的出游增加了天人合一的效果,最后一句“陛下制万国,臣作水心人”画龙点睛,直抒胸臆表达作者本人对于圣上的英明统治的由衷赞叹和作为臣子的一片赤诚之心。《新唐书》本传记载:“(朝隐)性滑稽,属辞奇诡,为武后所赏”,《旧唐书》本传:“朝隐文章虽无《风》、《雅》之体,善构奇,甚为时人所赏。”这些对阎朝隐本人的记载加上诗人的创作风格,便不难看出其人在政治生活中的地位,反之,对其应制诗的解读也有了一定的现实依据。
《春日芙蓉园侍宴应制》是命题应制诗,宋之问和苏F的同名作品,同样给我们展示了这样一个主题下,二位诗人对应制附和的政治需求与文学创作的大胆创新之间平衡点的探索。宋之问诗作如下:“芙蓉秦地沼,卢橘汉家园。谷转斜盘径,川回曲抱原。风来花自舞,春入鸟能言。侍宴瑶池夕,归途笳吹繁。”本诗中,作者并无像上文阎朝隐诗歌中对天子和皇权直抒胸臆的歌颂,但在主旨上仍然符合侍宴应制诗歌的要求。“芙蓉”出现在曾经一统天下的秦地,暗指如今的大唐盛世完全可与昔日的大秦帝国所媲美。在宋之问笔下的应制诗与前人的相比,除了主旨与创作意图相同之外,宋之问更加注重诗歌的文学技巧,偏重于突出作品的文学色彩。这首诗内容丰富,有多处自然景色描写,作者在创作的过程中以自然美来烘托出和乐盛世的平定与安宁,诗歌末尾以“瑶池”来比喻曲江池,用传说中的美好的意象和情景来暗暗比喻此时此刻的景象,更易赢得圣上欢心。
苏F的同名诗云:“御道红旗出,芳园翠辇游。绕花开水殿,架竹起山楼。荷芰轻薰幄,鱼龙出负舟。宁知穆天子,空赋白云秋”。苏F的应制诗大多创作于初盛唐过渡时期,苏F少年得志,深得中宗等皇帝的喜爱,其人本身经历了唐王朝高度发展的黄金时期,也更易于在应制诗歌的创作中注入自己对这个时自内心的歌颂。而在后世的诗文评论里,苏F的应制诗也得到了很高的评价,明人杨慎的《升庵诗话》卷八云:“唐自贞观至景龙,诗人之作,尽是应制,命题既同,体制复一......独苏F…… 迥出群英矣。”其中荷花意象出现在颈联,“荷芰轻薰幄,鱼龙出负舟” 作为应制诗歌中的景物描写,它的作用是为主体服务,写作目的也是不言而喻的。本诗语言简约婉丽,前三联的景物描写为读者勾勒出一幅和乐美丽的芙蓉园景色图,“御道红旗出”暗指了皇帝出游活动,最后一联与前文宋之问的同名诗有异曲同工之妙,都使用了传说中的人物来暗指当今盛世。
对比阎朝隐、宋之问和苏F的这三首曲江侍宴应制诗,我们不难发现,三人的诗歌创作目的相同,均具有浓厚的政治色彩,但纵观作品本身,从立意、内容以及辞藻的运用,也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荷花这一意象在诗歌中除了为作品的景物描写作为点缀以外,还作为芙蓉园的招牌式景物回应主体的地点,在诗歌中,透过诗人的创作内容与创作笔法,透露的是唐人贵族的积极心态和高雅情怀,有唐一代,并非完全是物质和军事实力的雄厚,王室贵族以文为乐亦是一种文化风尚,与后世一些歌功颂德的创作相比,唐人的侍宴应制诗对文学本身的重视程度也是文学史上仅有的,而在这些作品中,能够看到的是诗人们不仅对圣上和皇权有着一颗敬畏之心,同时也有一份有幸遇明君、逢盛世的纯粹情怀。
二、 文人游冶活动与赏荷深层心理
在曲江荷诗中另一类是文人群体在游吟活动中创作的,这类诗歌多为酬唱诗歌,主要代表作品有白居易《答元八简同游曲江后明日见赠》、元稹《和乐天秋题曲江》、韩愈《酬司门卢四兄云夫院长望秋作》、《奉酬卢给事云夫四兄曲江荷花行见寄并呈上钱七兄阁老张十八助教》、姚合《和李补阙曲江看莲花》。
在众多唱和诗人中,白居易和元稹之间的唱和诗歌数量极为庞大,亦是我国唱和中绕不开的重要研究对象。罗宗强先生在《隋唐五代文学史》中写道:“白居易一生写得最动情的诗,除《长恨歌》和《琵琶行》之外,恐怕就要数他那些和元稹唱和的诗了。”元白二人有着深厚的情谊,白居易在《祭微之文》中哀叹:“行止通塞,靡所不同;金石胶漆,未足为喻”还说:“死生挈阔者三十载,歌诗唱和者九百章,播于人间”。白诗全文如下:“长安千万人,出门各有营。唯我与夫子,信马悠悠行。行到曲江头,反照草树明。南山好颜色,病客有心情。水禽翻白羽,风荷袅翠茎。何必沧浪去,即此可濯缨。时景不重来,赏心难再并。坐愁红尘里,夕鼓咚咚声。归来经一宿,世虑稍复生。赖闻瑶华唱,再得尘襟清。”诗歌在最开始用世人的忙碌和自己与友人悠然自得的心境交代了创作背景,出现荷花意象的一句是“水禽翻白羽,风荷袅翠茎”,使用对偶的手法将曲江美景娓娓道来,不仅具有强烈的色彩感,同样动静结合使得诗歌语言更具有表现力。
元稹《和乐天秋题曲江》诗云:“十载定交契,七年镇相随。长安最多处,多是曲江池。梅杏春尚小,芰荷秋已衰。共爱寥落境,相将偏此时。绵绵红蓼水,rr白鹭鹚。诗句偶未得,酒杯聊久持。今来云雨旷,旧赏魂梦知。况乃江枫夕,和君秋兴诗。”诗歌同样表现了对二人友谊的珍惜和感概,荷花作为本诗出现的与白诗中相同的意象,在此处仍然起到了烘托和加强情感的作用,在诗歌的首尾处都表现了诗人的创作目的并且奠定了整首诗的情感基调。
韩愈的《酬司门卢四兄云夫院长望秋作》和《奉酬卢给事云夫四兄曲江荷花行见寄并呈上钱七兄阁老张十八助教》都提到了朋友卢汀,这两首诗均篇幅较长,在前一首作品中提到荷花的一句是:“曲江荷花盖十里,江湖生目思莫缄。”与元白的唱和诗歌不同的是,韩愈更侧重在诗歌中表达对自身命运的感慨,诗歌中所表现的内容也更加丰富,诗人以十里荷花的壮观之景反衬出自我内心的落寞。第二首诗歌从题目可以看到是诗人收到卢汀的《曲江荷花行》一诗后的回赠,同时也寄给钱徽、张籍二人。但卢汀的《曲江荷花行》现已佚。韩愈的这首诗全文如下:“曲江千顷秋波净,平铺红云盖明镜。大明宫中给事归,走马来看立不正。遗我明珠九十六,寒光映骨睡骊目。我今官闲得婆娑,问言何处芙蓉多。撑舟昆明度云锦,脚敲两舷叫吴歌。太白山高三百里,负雪崔嵬插花里。玉山前却不复来,曲江汀滢水平杯。我时相思不觉一回首,天门九扇相当开。上界真人足官府,岂如散仙鞭笞鸾凤终日相追陪。”这首诗提到的“昆明”是指唐长安城的昆明池,在本诗中的荷花含有诗人的牢骚之感,诗人说卢汀所描写的曲江荷花之景虽美,但不及昆明池,曲江这个重要地标的含义在上文已做说明,它已经不仅是贵族游乐之地,更是封建皇权的象征,王公贵族这个群体独立而排他的游乐场所,时逢韩愈在政治上遭到挫折,他在诗中“官闲得婆娑”就是对此的说明和感慨。
姚合的《和李补阙曲江看莲花》相比以上的应和酬唱诗歌则增加了对荷花的叙述,诗歌的前几句都是作者对荷花细致入微的观察和精湛的描写:“露荷迎曙发,灼灼复田田。乍见神应骇,频来眼尚颠。光凝珠有蒂,焰起火无烟。粉腻黄丝蕊,心重碧玉钱。日浮秋转丽,雨洒晚弥鲜。醉艳酣千朵,愁红思一川。绿茎扶萼正,翠满房圆。淡晕还殊众,繁英得自然。”在这几句诗歌中,不难看出诗人对荷花全方位、多角度的描述不仅是作者在观赏时极其用心的体现,同时这些华美的辞藻也透露出作者对荷花的喜爱,这样的喜爱之情同样延续到诗歌的后半部分,在前半部分用多笔描写荷花之后,诗歌的后文沿用这样轻快的笔法展开,表现了作者闲适、恬淡的文人情怀。
三、 咏物书写和文人心性展示传统
除了应制诗和唱和诗之外,文人独游曲江的荷诗亦占有一定的数量。李商隐《暮秋独游曲江》写道:“荷叶生时春恨生,荷叶枯时秋恨成。深知身在情长在,怅望江头江水声。”本诗以荷叶来代表整个荷花意象,这里的荷叶除了作者本身苦闷悲伤的情感之外,还被深深打上了时空的烙印,从春时荷叶出生到暮秋荷叶枯萎,在荷叶一季的生长也伴随着诗人内心的悲苦,这样的情感伴随着从春到秋未曾停歇。最后一句“身在情长在”暗指此恨“绵绵无绝期”。
白居易同样有三首秋游曲江荷诗:“池上秋又来,荷花半成子”(《早秋曲江感怀》),“莎平绿茸合,莲落青房露”(《曲江感秋二首》),“早蝉已嘹唳,晚荷复离披”(《曲江感秋》)。这几首诗均属于诗人创作生涯的中后期作品,秋天是季节上的暗示,荷花已然不再春夏时的亭亭玉立,荷花已经是“半成子”、“莲落”、“晚荷复离披”人到暮年,又逢萧瑟寂寥的光景,看到这样的荷花,很难不与自己坎坷曲折的身世进行类比,为之动容。
韩 “池里红莲凝白露,苑中青草伴黄昏。”(《曲江夜思》),“斜烟缕缕鹭鸶栖,藕叶枯香折野泥。有个高僧入图画,把经吟立水塘西。”(《曲江秋日》)这两首诗歌中荷花的意象有着很大的不同,在第一首诗中出现的形态是“红莲”,第二首诗出现的是“藕叶枯香”,但两者虽然形态不同,却能够以各自的形态为全诗服务。
杜甫有《曲江对雨》:“城上春云覆苑墙,江亭晚色静年芳。林花著雨胭脂湿,水荇牵风翠带长。龙武新军深驻辇,芙蓉别殿谩焚香。何时诏此金钱会,暂醉佳人锦瑟旁。”此诗写于安史之乱之后,作者再访曲江,经历那场浩劫之后曲江昔日辉煌不再,首联和颈联写景,两联使用动静结合的手法描绘出一派生机盎然的自然景象,而在第三联中表达当年玄宗皇帝游芙蓉苑的盛景已不复存在,尾脸使用想象的手法,诗人幻想出君臣同乐、歌舞升平的美好画面实则更加体现出现实的悲凉寂寥,同时,也隐含出作者对国家命运的担忧。杜甫的《曲江三章,章五句》也创作于这一时期,“曲江萧条秋气高,菱荷枯折随波涛,游子空嗟垂二毛。白石素沙亦相荡,哀鸿独叫求其曹。”同上一首诗相比,这首诗所蕴含的情感就显得更加悲切,枯败的“菱荷”只能随着波涛江水远去,“哀鸿”寻不到自己的同类只能悲伤地鸣叫,无论是菱荷还是哀鸿在此处都暗指作者对个人坎坷的感慨,对于国家遭受重创的扼腕叹息。
四、结语:荷花书写中的文化内涵
荷花在我国具有悠久的种植历史,故而在我国早期的文学作品中,就有较为典型的荷花题材。从《诗经》中的“山有扶苏,隰有荷华”到唐诗宋词以及后代诸多文学作品,荷花相比较其他植物在诗歌中占据了比重相当大的题材分量。在荷花题材的文学作品中,深受以儒家思想为主题,多重思想共同影响的作家赋予荷花多重内涵,比如以亭亭玉立的荷花比喻美丽多姿的少女,同时,常常将荷花与采莲女两种意象结合起来构成一幅充满民间趣味的图画;再如荷花由于其独特的生长特点,呈“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周敦颐《爱莲说》)之态,符合我国传统文人对于积极入世的同时,保持内心纯净这一理想的追求,从而赢得了各代文人的青睐。
除了传统思想中荷花这一符号背后具有多重含义之外,对我国古代思想文化具有深远影响的佛教文化也与荷花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禅宗有佛祖“拈花示众”一说,佛教将对智慧的获得途径置于对自然的体会中,所谓“青青翠竹,尽是法身,郁郁黄花,无非般若”。在王维《荐福寺光师房华药诗序》中就提出类似观点,从佛教的唯心主义哲学基础上出发,山水花鸟即是空虚,但其作为一种幻想则与人的密不可分,而佛家所阐释的真理则就蕴含在这所谓的自然形态中。在佛教的典籍中,荷花占有重要地位。《释迦如来成道记》中记载,佛陀还是太子的时候,他出生时,母亲梦见一头白象嘴里衔着一朵莲花在她的身边转圈,后钻进她的肚子。悉达多太子一出生,百花盛开,他步步生莲。莲花在佛教中常常以其清净美好的内外在特征代表着佛的精神品格。《华严经》:“大莲华者,梁摄论中有四义:‘一如莲华,在泥不染比法界真如,在世不为世污。二如莲华,自性开发,比真如自在性开悟,众生诺证,则自性开发。三如莲华,为群蜂所采,比真如为众圣所用。四如莲华,有四德:一香、二净、三柔软、四可爱,比如四德谓常、乐、我、净。’”
诞生于我国本土的道教,其文化思想中也带有浓重的荷花印记。由于道教最初的主题构架在民间诞生,所以它的基本内涵与民间文化、信仰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荷花在我国的民间民俗中拥有着多重美好的含义,荷花绽放在水中姿态亭亭玉立,具有极高的观赏价值,荷花的根部,藕和荷花的果实,莲子,自古就具有食用价值与药用价值。与此同时,莲子在我国的民俗中象征着生殖崇拜,有着绵延子嗣,多子多福的象征。在道教特有的生态观和我国古代民俗的双重作用下,荷花在道教中具有极重要的地位。除此之外,道教徒认为荷花以其独特的姿态和其他特征,成了众多花卉植物最具有仙风道骨的花,故而推崇荷花为道教的仙花。在道教中,也有着很多关于荷花的故事传说,如全真七子的传说,还有“八仙”中的何仙姑的化身也是荷花,在道教的理念中,荷花具有赋予人死后获得新生的巨大神奇力量,是脱离肉体的凡胎,得道成仙的体现。
古代文人常以自然界之物与本心结合,借自然界中的花木鸟兽中的某些特征来抒发自我内心诸多情怀,而这些自然之物所具有的的审美特征,为我国古人的性格塑造和文学素材积累作出了巨大的贡献,清人张潮在《幽梦影》中说:“梅令人高,兰令人幽,菊令人野,莲令人淡,春海棠令人艳,牡丹令人豪,焦与竹令人韵,秋海棠令人媚,松令人逸,桐令人清,柳令人感。”在文学作品中,我们经常看到的动植物实际上在某种程度上是为人而服务的,从情感抒发到主题表达都能够起到加强和升华的作用。作者常常能够通过细致入微的观察发现植物的某种特征,从而进行联想或拟人化增加文学作品表达效果。
在《全唐诗》中的荷诗数量可观,种类齐全。和其他地方的荷花相比,由于它所在地理地标的特殊性,使得这里的荷花被赋予了更多层的含义,在初盛唐时期,皇帝出游的应制诗中,荷花的出现,是诗人们向皇权表示忠诚的催化剂,此时的文学作品与应制诗歌相结合后沾染着浓重的政治意识形态。在诗人们结伴游乐至此,唱和创作时,荷花又在诗人之间的倾诉中起到了升华情感,烘托气氛的作用。在安史之乱之后,唐王朝由辉煌繁盛开始走下坡路时,皇帝群臣享乐之景不再,唯有忧国忧民的诗人再来这曲江池畔感受到的才是那今非昔比的苍凉,此时的荷花亦不再娇艳,风姿绰约之感殆尽只剩凋谢的花和枯败的叶。在以曲江芙蓉园为代表的皇家园林里,荷花超越了传统咏物诗歌中的托物言志,它盛开衰败的样态早已在文学中与一个王朝的命运紧密相连。(本文为教育部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结项论文,项目编号:201310697048。)
参考文献:
1. 全唐诗[M].北京:中华书局.1960.
2.(清)徐松撰,李健超增订.增订唐两京城坊考[M].西安:三秦出版社.2006.
3.(元)骆天骧撰;黄永年点校.类编长安志[M].北京:中华书局.1990.
4.李浩, 王书艳. 被遮蔽的幽境: 唐代园林诗初探[J].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0 (1): 96-100.
5. 李浩. 微型自然, 私人天地与唐代文学诠释的空间[J]. 文学评论, 2008 (6): 118-122.
篇8
关键词:颜真卿 创新 笔法
颜真卿,字清臣,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 人,祖籍山东临沂。生于唐中宗景龙三年(709) ,逝于唐德宗贞元元年(785) ,享年77 岁。他历仕玄宗、肃宗、代宗、德宗四朝,世称“颜平原”,又称之为“颜鲁公”。颜真卿初学褚遂良,后得张旭亲授,奋力创新,将篆书笔意和张旭草书笔法融会结合起来,革除了前人纤弱的弊病,开创了端庄丰满、遒劲雄伟的新书体,对后世书法艺术的发展有着重大的影响。宋苏轼曾高度评价:“书于鲁公(颜真卿),文于昌黎(韩愈),诗于工部(杜甫)为观止。”
一、从继承到创新的三个时期
颜真卿一生创作了大量的书法作品,无论楷书亦或行草书,都为中国书法史留下了不少经典之作。纵观其楷书、行草书的学习、继承、创作、创新的发展阶段,笔者大约将其划分为三个时期。
第一时期:继承传统,初具面目(45岁以前)。颜真卿为琅琊颜氏后裔,家学渊源,天资聪颖,从小就受到了良好的教育。他在这一时期,上承“二王”的传统,又习褚遂良等初唐四家特点,兼收南北朝书法新鲜营养,在继承传统上用功尤勤。他在拜张旭为师后,张旭的笔法指导令他耳目一新,师法自然,留心自然万物对书法的启示。这个时期,有《多宝塔碑》(752年)、《扶风夫子庙碑》(752年)等存世。启功认为《多宝塔碑》“书写结构严密匀整,风格秀媚多姿,更多地保留了写经的书风”。虽然继承多于创新,却也初具横轻竖重、主次有别的“雄媚”书风。
第二时期:纳古出新,创立“颜体”(46岁至65岁)。他纳新意于古法之中,正式走出“二王”至初唐书法的篱墙,创立崭新的“颜体”风格:运笔上,取篆籀之法,中锋运行,如“屋漏痕”;结体上,方正端庄,稳健厚重,中宫宽绰,四周形密,不以重心欹侧取势,不以左紧右松取妍,而像篆隶以对称的正面形象示人;布白上,字间栉比,行间茂密,以形密取气势,不以疏宕取秀逸。笔画、结体和布白都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这一时期颜真卿楷书佳作不胜枚举,如《郭氏家庙碑》(764年)、《麻姑仙坛记》(771年)、《大唐中兴颂》(771年)等。代表作《麻姑仙坛记》,点画浑厚沉雄,结体开阔博大,章法茂密饱满。同时,颜真卿在这个时期写下了不少名传于世的行书作品:《祭侄文稿》(758年)、《祭伯父文稿》(758年)、《争座位帖》(764年)及《蔡明远帖》(772年)等。其中《祭侄文稿》被誉为“天下第二行书”,此为祭文草稿,是颜真卿悼念从兄颜杲卿的幼子季明所写,书写时满怀悲愤地将长期积累的高超书艺充分发挥出来,有惊心动魄之气,无矫揉造作之迹,无愧于“天下第二行书”之誉。
第三时期:臻妙绝顶,人书俱老(65岁以后)。晚年其书法用笔更加雄重朴茂,结体更趋端严朴拙,在老辣中更显新鲜活泼的生机,功力可谓已达炉火纯青之境。此时期的楷书作品有《李玄靖碑》(777年)、《颜勤礼碑》(779年)、《颜家庙碑》(780年)、《自书告身帖》(780年)等。代表作《颜勤礼碑》,为颜真卿晚年为其曾祖父颜勤礼所书碑。运笔劲健,富于变化,藏头则于落笔时隐其锋,护尾则于收笔时回其锋;结体宽绰舒展,笔画间的呼应、起伏,信手而出,空间的随意布置;整碑布局疏与密、隔与通,适度有序,宛若老树绽花,别具风姿。其行书《刘中使帖》(775年)为67岁所作,被人奉为“法书中神品第一”(明汪珂玉《珊瑚网》),此帖为颜真卿闻知叛将吴希光已降、卢子期被擒获的捷报时所写的尺牍。“耳”字末笔拖长竟占一行,其欣慰之情,借此线条一抒为快。且情无尽,意未完,故其下半篇之字比上半篇更大,如心之舒,而线条更加遒逸联绵。
二、颜真卿的创新精神
从以上颜真卿书学的三个时期,我们可以透视其在书学上的创新精神。
颜真卿书法艺术, 最难能可贵的是,能“独立不袭前迹”(宋欧阳修《集古录》)。学而不“袭”,承而能创,故卓尔成家。而且,颜真卿还大量借鉴民间书法的“自然形态” 从敦煌遗书中,我们已经发现唐代民间书手的一种类于颜真卿的写法,如《敦煌写经受菩萨戒文》,大约这种写法在当时并不少见,颜真卿的借鉴、改造自是一目了然。另一方面,也是更重要的方面,还是唐代审美风尚与颜真卿主体精神相为融合的结晶。唐人以“丰腴”为美,以强盛博大的大国风采为荣,渗透到各类艺术中,即有雄强大气、坦荡宽厚之韵,颜真卿楷书、行书正与之相谐和,而颜真卿以正气立朝,以忠义殉身,气格更是不凡。
创新精神是颜真卿最终取得成功并名垂千古的重要保证!特别是在当时楷书名家林立,成为时风的书法环境中,能走出来,实属不易。初唐书坛以欧阳询、虞世南、褚遂良等人为代表的王派书法占重要位置,颜真卿要走出来,便要突破思想观念、书写技巧、创作理论等方面的重重包围,这个过程很漫长,也很艰辛。他着眼于笔法、结体、章法布局及墨法等方面的创新,有别于“二王”书风,独树一帜。
首先,颜真卿深刻吸取了秦汉诸碑的经验,采以篆隶厚重的用笔,又汲取初唐四家特点,一变初唐瘦硬妍美的楷法,兼收篆隶和北魏笔意,加大了腕力的运用,突出一个“筋”字,自成“雄强”书风。他化瘦硬为丰腴雄浑,结体宽博,气势恢宏,骨力遒劲而气概凛然。对于领悟“锥画沙”,践行“屋漏痕”等笔法方面是成功的突破。他摒弃了笔画妍美流丽的书写,使整个书坛打破了近四百年几乎一直为“二王”书法所笼罩的局面,开拓了一种“雄强”的新书风,并一直影响了以后一千多年书法的发展。
其次,在结体方面,颜以前,“二王”及其继承者在结体取势上大多左紧右舒、左低右高、右肩稍耸,字形微侧。颜真卿却吸收了篆、隶正面取势,浑圆庄重的特色,笔画端平,左右对称,取势多以正面形象示人。同时改变王派楷书的相背为相向,重点的竖画写得略带圆弧形,如饱满待发的强弩,包含了巨大的弹力,使整个字的结构更加圆紧浑厚而富于内在的劲力,如左右开张的弓,每个字都形成合抱之势,不断向外膨胀和扩张而给内部留下了充裕的空间。颜鲁公的聪明之处,就在于给内部留了宽阔的空间,笔锋就可以任意在里面畅游,大有“天高任鸟飞,海阔凭鱼跃”之感,而在内部宽阔的空间却不让人感到空洞,是因为他灌注了更多点线组合而成的审美元素,此可为结字的丰腴之美。
此外,从著名的颜氏三稿中,能看到章法及墨法的突破,故而成为千古名作。书写技法,墨色变化,浓淡干湿,情感彰显等都臻于完美。其中最重要一点,手卷之作能避免流于妍美,有篆隶用笔,厚重不失灵动。颜体行草书大小参差,行距缩小,全篇布局具有充实茂密之致,字里行间洋溢着充沛的气势,浑然一体,一改“二王”字小而行宽的书风,使书法与内容达到完美和谐的境界。尤其是《祭侄文稿》,信手而至,一任情盛的驱使,前面慢后面快,前面工整后面潦草,前面平和后面激烈;中间的涂改,几个字圈成一组,丰富了与单字的对比关系;添加几个字或一行字,造成行距的疏密变化。通篇跌宕起伏,观赏者的感情随着作品节奏的变化逐渐激昂,达到。此稿渴涩生动的墨法的运用开创了墨法多变的历史先河,将孙过庭所谓“带燥方润,将浓遂枯”在创作上达到了极致,这与颜真卿书写时所使用的工具(短而秃的硬毫或兼毫笔、浓墨、麻纸)有关。这一墨法的艺术效果与颜真卿当时撕心裂肺的悲恸情感恰好达到了高度的和谐一致。
中国书法艺术,有“书如其人”之说,在深厚的技法传承与性情抒发之间、在“书品”与“人品”之间,能达到和谐、自然、统一的完美典范的当首推颜真卿。特别是他在继承基础上的大胆创新的书学精神,正是我们在书学实践中予以关注与思考的。
参考资料:
〔1〕曾翔,中国书法艺术大师 颜真卿,河北美术出版社,2009年6月第一版。
〔2〕《颜勤礼碑》,广东人民出版社,1977年12月第一版,《颜真卿书〈颜勤礼碑〉简介》,商承祚。
〔3〕《行书的四大风格体系及其流变》,郑荣明。
篇9
关键词:语文教学;文化传承;教学相长;知识能力
文化传承是每一位学生的使命,更是每一位语文教师的教学职责所在。学生承担文化传承责任的前提在于学生了解本国文化,感悟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之间的密切联系,能够鉴赏优秀的传统文化,培养对传统文化的自豪感、荣誉感,而后才会积极承担其文化传承的职责。这些前提也正是语文教学工作的切入点,对文化认知和理解属于知识构建层面,对文化的鉴赏与欣赏则属于学习过程与方法,对学生传统文化自豪感、荣誉感的培养则属于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围绕该三方面开展的教学工作,可以将语文教学与文化传承相结合,发挥语文课堂对文化传承的价值。
一、广泛学习文化内容,提升文化赏析能力
知识与能力层面的教学目标是学生能够对事物有较为全面的认知,即可以回答出来“是什么”“为什么”的问题,这也是语文教学的基础。结合传统文化在语文课堂中的渗透,教师在设计每节课教学目标时就应有意识地将目标与传统文化结合,为学生创造更多接触传统文化的机会。比如在教学汉字的时候,教师可以从汉字演变历史角度分析该汉字的演变史。在教学现代文的时候,教师可以为学生分析作者的写作手法和所营造的意境氛围,让学生感知该文章的文化底蕴。而针对文言文、古诗词等进行教学时,教师应从作品遣词造句模式,古汉语表达方式以及其中的时代背景、个人生平事迹等角度进行全面分析,使学生对该传统文化有较为全面的认知。如《马说》是韩愈的代表作,全文用十三个否定句来表达作者怀才不遇的不平之气,其中前十个否定句表达的是社会对待贤士的不公平,后面则是表达有好马但没有人欣赏的怀才不遇之情。因此,学生要想理解全文的中心思想,必须要理解古汉语中否定句的句式结构,了解古汉语的行文技巧。这样,学生在理解古汉语表达方式之后,再理解本篇文章所表达的核心思想以及传递出来的情感,则更为轻松。可见,对传统文化的认知不能停留在传统文化思想层面,还要涉及一些基本的传统文化知识,如写作方法、写作技巧、古文的表达方式等。教师在备课阶段,应有针对性地分析不同文章中所包含的文化知识,思考归纳这些文化与语文教学目标的连接点,将传统文化完美地渗透到语文课堂中。
二、深度感受文化底蕴,掌握文化鉴赏技巧
过程与方法是语文教学的第二阶段,当学生已经掌握基本知识之后,还需要了解学习的过程与方法,也就是在课堂中需要“做什么”和“如何做”。对于文化的理解与传承如果仅停留在文化汲取层面,也就意味着学生丧失了获取文化的主动性,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度也会逐渐降低。因此,教师在课堂中要借助多媒体和多种授课模式,优化整个语文课堂的教学过程,让学生可以在亲身实践中感知文化魅力,培养文化鉴赏技巧。不同的文化所呈现的载体不同,因而所采用的教学方法也应有所差异。比如《社戏》是以民间风俗为主题的文章,体现的是传统的民间风俗,教师在教学该文章时多以视频资料为辅助,让学生直观感受到社戏的趣味。在《诗经二首》的教学中,由于诗经本身就是吟诵类的歌谣,因而教师并没有采用背诵的教学方法,而是让学生通过反复吟诵感受每首诗歌独特的韵律,感悟每首诗歌背后所呈现的经典故事,以培养学生对古代诗歌的兴趣。在现代文《苏州园林》的教学中,文章注重理解层面面,因而教师以“一日小导游”的方式安排一位学生为“小导游”,为其他同学讲解苏州园林的特色,并以讲解交流的方式来展现中国园林的秀丽。可以说,在初中阶段的语文教学中,每篇课文背后都蕴含着一定的文化背景,可以是传统古诗文文化,也可以是爱国主义文化,抑或是人文主义文化色彩等,教师应找准每篇文章所传递出来的文化色彩,恰当地选择教学方法,能够凸显出该文化的价值所在。通常来说,现代文教学主要侧重于文化情感表达,教师主要以重点语句分析、情境模拟、角色扮演、小组活动等方式来分析文章所传递的文化情感,体现的特色文化。而在文言文、古诗文的教学中,教师应更多关注传统文化本彩,如遣词造句方式、记忆背诵模式,以及重点古文词汇讲解等。通过不同的教学方式,学生可以逐渐理解不同类型的文章需要重点学习的地方,以及以何种方式来感悟这些文章背后的文化色彩。
篇10
在教学模式上,大多数高校在古代文学教学中,基本上沿袭过去分阶段讲授的模式。这种模式经过几十年的实践,确实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能够帮助学生梳理各个历史时期的重要作家作品,把握各个阶段文学所呈现的不同特点,但这种人为的分段也有其明显不足,比如说,先秦到隋唐、宋代到近代由不同的老师讲授,大家更注重对各个时期重点作家作品的分析,对于各种文学体裁的生成发展轨迹以及诗歌、赋、散文、小说、戏曲之间的互补共生关系等重点问题,则很少涉及,如此一来,学生很难在头脑中形成有关中国古代文学史的整体印象。另外,在教学上强调系统知识的传授,这是一种典型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教师在课堂上滔滔不绝地讲述,学生则在课堂上以听讲记笔记为主,一直处于被动接受的状态。课堂成了老师自我表演的场所。这种模式忽略了学生和老师之间的互动,课堂时间被教师全部占用,学生思考、实践的机会很少,致使其学到的知识很难内化成自己的知识,且其独立思考能力和创新能力也严重不足。
二、教学改革策略
发现问题是为了更好地解决问题。古代文学教学改革,可以考虑从如下方面着手。首先要明确教学目的。古代文学教学的第一个目的,是传授古代文化知识。古代文学包含了丰富的知识,既有文本本身所包含的知识,还有与文本产生相关的背景知识、作者的生平等等。这些知识,对于我们考察中国古代社会历史,了解我们民族的过去,启发我们开拓未来,都是很有价值的。其第二个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先生提倡“美感之教育”。他认为:“美感者,合美丽与尊严而言之,介乎现象世界与实体世界之间,而为津梁。”他认为,美的感觉一旦产生,便可以使人进入一无杂念的境界。美育可以使人暂时抛开功利得失,纯粹以美的眼光回归自然,看待世界,平衡人理想与现实的矛盾,协调人与人的关系,培养人的爱心、宽容心等。在提到进行“美感之教育”时,先生提到了《西厢记》和《红楼梦》的“悲剧之美”,提到了“小雅之怨悱”与“屈子之离忧”。郭沫若也指出,可以不作诗,但心中不能没有诗的境界。由此可见,优秀的古代文学作品,是进行美感教育最好的文本之一。其第三个目的是培养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我国古代曾诞生过一大批仁人志士,诸如孔子、孟子、屈原、司马迁、杜甫、白居易、韩愈、欧阳修、苏轼、陆游、辛弃疾等。其人其书,犹如灿烂的星光,辉映在民族天空。读他们的作品,就要求学生学习他们的品德,树立崇高的理想,培养高尚的情操。中国古代文学是民族文化血脉之所在,我们应珍视利用这一优势,在教学中做到既教书又育人,引导学生在古圣先贤的感召下,树立自己的价值观、人生观。第二,在明确教学目的的基础上,应该建立新型的教学模式。文学流派、作家、作品、时代背景等属于文学史基础知识。在学生已掌握这些知识的基础上,教师可以归纳各种文学样式产生的原因、时代背景与个体风格之间的关系,以及各代间文学作品内容和艺术上的继承与革新关系等,这样可以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提高教学效率,教师可以根据文学史和作品选的不同特点,采取不同的教学方式,文学史可以学生自学为主,但对文学流派、文学体裁演变等内容,教师则要作重点讲解,作品选则主要讲授中国古代一流作家的代表作品。第三,构建网状教学体系。作为基础课程,古代文学和其他选修课各自为政,在讲授过程中,难免出现简单知识重复现象。要改变这种现状,必须统筹安排基础课和选修课,确定教学内容,重点安排,真正构成网状教学体系。汉语言文学专业开设有中国古代诗歌、中国古代小说等选修课,重点可以放在其文体产生及发展的过程上,以打通学生古代文学学习时的朝代壁垒,从而使其了解文学自身的规律及特点。如此,可以使学生在了解基础知识的前提下,更深入地学习古代文学,有效地提高教学效率。第四,改革教学方法。在具体教学中,要明确教学的主体是学生,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指导者。教师在授课前一周,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布置相关的思考题,让学生查阅相关资料,准备上课时的发言。这个环节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方向和重点,提示学生查找资料的方法。学生通过阅读教材,查找相关资料,分析思考等过程,对教学内容有一定的了解。例如,在讲宋代文学时,针对各章节的教学重点和难点,可以布置一些思考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听课,诸如宋诗和唐诗有何不同,词史上有关苏轼的评价有哪些,你如何看待,等等。在课前准备的基础上,教师在课堂上要合理把握学生讨论、交流的时间和方式,针对学生的发言,做及时的点评。在点评中,教师不仅要表达自己的观点,而且要引导学生学会学习。课后,教师要督促学生背诵经典作品。“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文学重在知识的积累,只有学生积累了一定数量的作品,才能进一步研究。另外,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特点,推荐相关的研究书籍,比如王国维的《人间词话》、《宋元戏曲考》,鲁迅的《中国小说史略》,袁行霈的《中国诗歌艺术研究》等。第五,丰富教学手段。随着时代的发展,采用多媒体手段进行教学,已成为各专业教师的共识。古代文学课程信息量大,在过去的教学中,教师大量的时间花在了板书上,多媒体教学则有效改变了这种状况。与此同时,教学方法、教学内容也需要做出相应的调整。在引证材料,介绍作家时,教师可以运用课件进行简单介绍,以节约教学时间,加深学生的印象。如讲到苏轼的成就时,可以运用课件,让学生直观地看到苏轼的书法、绘画等,引述后人对苏轼的评价,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苏轼的文学贡献。
三、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