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程管理制度范文
时间:2023-03-30 16:46:3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流程管理制度,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健词]:基础、分立、结合、突破
近年来,全国各地各级法院都在推行审判流程管理模式的经验和做法,还有一些法院进行了其他有益的尝试。这些改革一扫以往重实体、轻程序的流弊,高举程序公正的大旗,将整个审判活动置于严密的监督之下,以公开保公正、以公开促高效,是在当前体制下从法院内部解决司法腐败、实现司法公正的有效途径。由于司法公正本身包含实体公正和程序公正两部分,如何使这两部分有机地结合起来,以程序公正有效地保障和促进实体公正,是当前法院审判改革急需解决的。
一、审判流程管理制度存在的价值基础
实行的审判流程管理制度,是在法院内部实现立审、审执、审监分立,特别是在立案权与审判权分离的基础上,通过加强对审判程序的动态管理与控制,从而使审判工作各环节相互衔接、相互监督,达到分权制衡、权责统一,以促使审判公开、公正、高效、有序、文明、廉洁地进行。
这种改革模式之所以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维护和实现司法的公正,笔者认为有以下的基础:
第一、立案权与审判权的分立。在立审不分的情况下,一个案件能否受理,往往要受到多种因素尤其是实体因素的,比如案件的事实和证据、案件审理的难易程度、案件当事人的背景等方面,而不完全取决于案件是否符合受理条件。在上述因素的作用下,符合起诉条件的案件不一定都能被受理,有些案件被排除在法院的大门之外,从而排除了司法管辖,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得不到保障,司法的公正也就无从谈起。实行彻底的立审分立,有助于立案标准的统一,能够改变当事人有冤无处伸的状况。只要符合法定的立案条件,从事立案审查的法官就应依法受理,而不应也不需要去考虑审判案件的法官如何判决的问题。这样就解决了“告状难”,防止了“踢皮球”现象,减少了上潜在的矛盾,为当事人有效地解决纠纷铺平了司法道路。另一方面,立审分立也是出于保障案件公正审理的需要,防止审判案件的法官在审查起诉时形成主观预断,或产生某种偏见,或不适当地发表自己的意见,以至于对以后的判决产生不良的影响。
以立审分立为基础和中心,进而实现审监分立、审执分立这三个分立,是减少和遏制诉而不立、立而不审、审而不判、判而不执等司法怪现象的有效措施。
第二、程序性权利与实体性权利的分立。我们通常说,实体公正是相对的,而程序公正是绝对的,说明程序的重要性并不亚于实体,甚至在某种程度上比实体还要重要。只有保持程序的正当性,使案件的实体审判始终处于程序的有效控制之下,成为程序的必然,才能确保司法的公正。要想杜绝审判过程中法官办案的随意性,就需要用程序加以控制,使程序成为约束法官行使审判权行为的准则,而不是法官用来为自己服务的工具。比如说,关于延长审限的规定,应当属于案件在特殊情况下不能审结的补救措施,而不是法官在正常情况下怠于行使审判权时所寻求的藉口。因此,将法官原本享有的部分程序性权利从审判权中剥离出来,使审判案件的法官对案件的进程(比如开庭日期的确定等)失去决定权,只能在他人为其设定的程序轨道上被动地前进,而没有停止或后退的权利。这样一来,法官审判权的行使便有了紧迫性,案件的审理情况将随时受到跟踪和监督,案件久拖不决的现象可以最大程度地减少。如果进一步削减办案法官的程序性权利,比如将判决的时间也予以相对地确定,要求一定的当庭宣判率,那么纵使当庭宣判可能造成极个别案件的错判,案件裁判总体上的公正性仍将进一步增强,因为它大大减少了从开庭到宣判期间对于判决结果的人为干扰和影响因素。
第三、当事人与承办法官的分立。出于公正、公平、中立的需要,当事人与法官不得单方接触的原则是一条最基本的诉讼准则。在过去的审判实践中,当事人与承办法官因案件的送达、调查取证、财产保全等工作所形成的频繁接触曾经成为一种正常现象,这种接触使法官在心理上、感情上对案件的一方当事人产生了倾向和接近,以至于最后作出了不公正的裁判。即或作出的裁判是公正的,另一方当事人也会产生不公正的感觉。为了消除这种状况,确保司法的公正,有必要运用程序设立某种限制对二者加以隔离,以尽量避免或减少案件承办法官与当事人不必要的单方接触,使案件承办法官除了在开庭时与双方当事人同时接触外,没有单方接触某一方当事人的机会。为达到这一目的,案件开庭前的准备工作,如立案审查、送达、保全等一系列环节都需要从承办法官的审判权中分离出来,而将这些权力交给另外一些不审理该案件的法官,使承办法官与双方保持同等的距离,从而在程序上和实体上利于案件的公正裁判。
二、审判流程管理制度完善的基本方向
目前的审判流程管理制度,在提高诉讼效率、促进司法公正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是,还应当看到,审判流程管理制度还存在一些需要改进和完善的地方,有些制度的设计在施行过程中已明显地违背了初衷。另外,审判流程管理各环节之间在衔接和配合上还存在许多问题。从案件的审查立案、排期开庭、到案件的送达、财产保全以至开庭审理和判决等,就象一条流水线,需要由不同的人员来完成,而每一个人对自己面前工作完成的好坏,都直接影响下一道工序的进行。在这个过程中,每个人只在自己控制的那部分时间内对案件享有部分程序或实体上的决定权,而在行使这部分权力时还要受到相邻程序享有者的制约。因此,一个案件在程序流转过程中,需要众多人员的参与,他们之间怎样配合,如何衔接,就显得尤为重要。一旦某一环节在程序上出了问题,不仅将导致程序上的混乱,增加诉讼成本,更容易造成效率的低下。
篇2
二、办理木材运输放行证明,一律要凭“木材检验尺码单”,方可办理木材运输放行证,未检尺打印的木材,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承运。
三、转办木材运输放行证时,原有效证件不得超过半年,凭当地林业站验证盖章,方可办理木材运输放行证。
商品林木材采伐报批程序
由林权主提出书面申请,说明申请采伐理由,报当地村委会同意后报林业站,林业站根据申请理由派员实地踏查,查清是否有资源,权属有无争执,是否符合林木采伐规程、采伐范围、地点、树种、规格,报镇政府提意见后将申请及有关单位意见上报林业局林政股,由林政股派员到现场调查核实,写出踏查意见,报林业局领导会审批准后,发给林木采伐许可证。
占用征用林地审核工业部审批程序
一、申请。经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或其有关部门批准立项后,用地单位向县级以上林业行政主管部门申办使用林地审核手续,填报《使用林地申请表》一式五份,同时提供如下材料:1、建设项目批准文件;2、被使用林地的权属凭证;3、有资质的设计单位作出的项目使用林地可行性报告;4、与被征占用林地单位签订的林地、林木补偿和安置补助费协议;5、被使用林地的平面图;6、用地单位缴纳森林植被恢复费的银行收款凭据。
二、受理。最初受理的县级林业行政主管部门应当派出专门人员到被使用林地现场进行实地核查,填写《使用林地现场查验表》。最初受理的县级林业行政主管部门提供的材料:1、《使用林地现场查验表》;2、恢复森林植被具体措施的书面说明;3、需要征占用生态公益林地时,请示调整生态公益林籍小班位置的书面报告。
三、缴费。最初受理的县级林业行政主管部门初步审同意后,同时通知用地单位按财政部门、*林业局文件(财综[2002]73号)规定的收费标准依法缴纳森林植被恢复费。
四、上报。经最初受理的县级林业行政主管部初步审核同意后,将有关材料逐级上报地级以上林业行政主管部门审核后,报省林业行政主管部审核和审批。
五、审核,审批。对上报项目的审核、审批,省林业行政主管部门实行初审和会审制度,每月会审1-2次。
临时占用林地办理程序
一、临时占用单位向林地所在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林业主管部门提出用地申请,并附送下列有关材料:1、临时占用原因、依据;2、被占用林地单位和个人的林权证;3、占用林地的地点、面积,四至范围的说明及有关资料。
二、经林业行政主管部门审核同意后,用地单位与林业主管部门签订临时用地协议书。
三、按规定支付林地损失补偿费。
四、经批准产交纳费用后,到申请的林业主管部门办理临时占用林地手续,无需办理建设用地审批手续即可。
办理木材经营加工许可程序
一、经营加工者筹建经营加工企业。
二、向县级以上林业主管部门提交经营加工许可申请,并附有关材料和证书,包括木材来源承诺、经营加工规模、种类,期限等内容。
三、林业主管部门审核,作出同意或不同意的决定,发放《木材经营加工许可证》。
四、经营者凭林业主管部门领发的《木材经营加工许可证》,以及工商部门需要提交的胡关资料,向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申请木材加工营业执照和企业法人营业执照。
申请驯养繁殖许可证程序
一、驯养繁殖野生动物的单位和个人,向所在地县林业行政主管部门提出书面申请,并填写《*重点保护野生动物驯养繁殖许可证申请表》。
二、凡驯养繁殖*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的,由省、自治区、直辖市政府林业行政主管部门报国务院林业行政主管部门审批;凡驯养繁殖*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的,由受理的部门报省、自治区、直辖市政府林业行政主管部门审批。
三、有权审批部门对申报材料进行审查。作出批准或者不批准的决定。经审查符合有关条件和规定的,审批部门作出批准决定,经批准驯养繁殖*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的,由省、自治区、直辖市政府林业行政主管部门核发《驯养繁殖许可证》。
山林权属纠纷调理处程序
一、立案。根据当事人的投诉、登记、收集当事人提供的有关证据、资料,填写立案登记表,报行政负责人批准立案。
二、调查。查清争议主体、标的、地点、四至范围及个人时期权属历史变革情况,调取相关书证、人证、物证等。
三、综合。对调查情况进行综合分析,写出情况综合报告,并依照法律、法规提出处理意见。
四、调解。在查清事实基础上,召集双方当事人进行调解协商,并做好调解笔录,调解达成协议的,制作调解协议书。
五、裁决。调解无效后,依据法定程序由县政府作出处理决定。
六、送达。将处理决定书送达双方当事人签收。
七、复议。当事人不服裁决向中级政府申请行政复议时,应协助制作行政复议答辩书,畹同案件卷宗移交上级政府审查。
八、应诉。当事人不服裁决或行政复议决定向人民法院是起行政诉讼时,应协助制作行政诉讼答辩状,并出庭应诉。
篇3
关键词:流浪乞讨;救助管理;社会工作
中图分类号:C913.7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09)08-0216-02
2003年的“孙志刚案件”促使国务院废止了《城市流浪乞讨人员收容遣送办法》(简称“旧办法”),代之以《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简称“新办法”),我国的救助管理制度开始从强制收容遣送向自愿接受救助转变。
一、新救助管理办法的改进
新救助管理办法的出台,体现了我国在法治时代对人的权利的尊重与保护,体现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对社会救助与社会管理的新探索,体现了政府自身正在由管制型的权利政府向服务型的责任政府的转变,也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原则。与旧的收容遣送制度相比,新办法在以下几方面发生了根本性转变:
(一)从强制收容遣返向自愿接受救助转变
旧办法规定城市流浪乞讨人员必须被强制收容遣返,不考虑当事人是否愿意。而新办法强调,任何人不得强制流浪乞讨人员到救助管理站接受救助,同时,受助人员也可以自愿放弃救助,告知救助管理站后即可离站,救助管理站不得限制。新办法明确规定的自愿受助、无偿受助的原则,体现了国家和政府对城市流浪乞讨人员是否接受救助意愿的尊重,流浪乞讨人员有权利选择救助也同样有权利选择放弃救助,他们的意愿和选择都必须得到尊重。
(二)从维护城市管理向提供救助服务转变
新、旧办法在制定之初的基本出发点有着根本性的区别。收容遣送办法的最终目的是为了“维护城市的社会秩序和安定团结”,而“救济、教育和安置城市流浪乞讨人员”只是手段,也正因为如此,在具体的实施过程当中,制度最终异化为以维护城市社会秩序为其唯一目标,并最终引发了孙志刚事件。新办法明确了对流浪乞讨人员实施救助是其唯一目标[1]。在其第一条明确指出:“为了对在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实行救助,保障其基本生活权益,完善社会救助制度,制定本办法。”这样就避免了由于单纯追求城市社会秩序安定而导致制度功能异化,同时也标志着我国在社会保障事业方面有了突破性的发展。
(三)更加强化了对救助站工作人员的约束
新办法在内容规定上更加具体和细化,突出表现之一就是强化了对救助站工作人员的约束,而减轻了对受助人员的约束。在旧办法中,由于制度设计的初衷是为了维护城市治安管理,所以将受助人员仅仅作为简单、被动的管理对象而对其附加了种种限制条件和要求,如“及时把他们遣送回原户口所在地”,收容人员“必须服从收容、遣送”等。
新办法明确规定,救助站工作人员“不准拘禁或者变相拘禁受助人员;不准打骂、体罚、虐待受助人员或者唆使他人打骂、体罚、虐待受助人员;不准敲诈、勒索、侵吞受助人员的财物;不准克扣受助人员的生活供应品;不准扣押受助人员的证件、申诉控告材料;不准任用受助人员担任管理工作;不准使用受助人员为工作人员干私活;不准调戏妇女。”并且明确了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民政部门对于当地救助站工作人员负有教育、培训和监督的职责与义务。
(四)内容规定更加人性化
除了对于提供的基本救助内容做了具体规定外,新办法还体现出了更加人性化关怀的一些方面,如“救助站为受助人员提供的住处,应当按性别分室住宿,女性受助人员应当由女性工作人员管理”就体现了对处于弱势地位女性的特别保护;“救助站应当保障受助人员在站内的人身安全和随身携带物品的安全,维护站内秩序”对保障受助人员的人身、财产安全做了明确要求,防止各种危害和伤害的再次发生。
此外,新办法也体现了一定的开放性,“鼓励、支持社会组织和个人参与救助流浪乞讨人员”,表达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政府对寻求各方力量、积极有效参与社会保障新途径的尝试和探索。
二、面临的新问题和新特点
自新办法实施以来,各级救助管理工作稳步发展,成效显著。但是,在具体实践过程当中,也暴露出一些新的问题。与此同时,流浪乞讨现象亦呈现出新的特点。
(一)出现的新问题
1.出现管理盲区
流浪乞讨人员的构成非常复杂,有因灾害或生活困难而流浪乞讨者,他们确属社会救助的对象;有以乞讨为生财手段的好逸恶劳者,属于特殊教育的对象;有以流浪乞讨又无理上访或偷摸拐骗从事违法活动者,属于社会治安管理对象;有少数犯罪逃逸或流窜者,属于刑事惩治的对象。对于拒绝接受救助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站、公安机关、城管等部门在管理中,均存在缺乏执法依据和执法手段的问题,那些特殊教育的对象、治安管理对象、刑事惩治的对象,已经成为管理盲区。
2.自愿求助者少
在实地调查访谈过程中发现,在救助站接受救助的人员,大多数是从别的救助站转来的需要本救助站进行安置的流浪乞讨人员,仅有一小部分人是自己寻求救助的。而在这一小部分自愿寻求救助的人当中,大部分属于暂时还没有流浪乞讨的投亲不着、务工不着、无钱看病、从家里走失、被偷盗等有临时困难的人,真正有长期生活困难的人,反而选择在外长期流浪乞讨,拒绝进站接受救助,救助管理站也因此曾经一度出现无人可救的局面。
3.管理救助方式简单
对待进站受助人员,救助管理站的工作程序几乎无一例外的为接收进站――采集信息――联系流出地政府或流浪人员家属――送其回家或由流出地政府接其回去。工作人员几乎不跟受助人员进行与采集信息无关的交流,也从来不去了解不同受助人员的特殊需求,缺乏对不同类型受助人员的生理、心理、文化水平、个性特征等分析和交流,特别是在救助中依然把求助者置于一种不平等的地位,给予施舍性的物质救助,使求助者难以接受。
4.缺乏专业工作人员
目前的救助管理站尚未完全脱离原先收容遣送模式的影响,大部分工作人员也都是原来收容遣送站的工作人员,虽然机构性质发生了改变,但是工作人员并没有发生多大的变化,他们在长期工作当中形成的工作方法和养成的工作态度已经很难改变,有的工作人员习惯了对受助人员冷言冷语,这些表面上看起来并没有和现行的新办法发生冲突,但事实上与社会的期望和要求相距甚远。
(二)呈现出新的特点
伴随着新问题的出现,城市流浪乞讨现象也呈现出诸多新的特点:如乞讨人数剧增,多数乞讨者只以要钱为唯一目的;职业化、团体化乞讨比重增加;经营乞讨人员的现象增多;乞讨群体的年龄结构向低龄化发展,等等。
三、完善制度的对策及建议
经过改革开放30年来的发展,我们国家的整体经济实力有了长足的进步,但我们仍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基本国情并没有发生根本的改变,国家的经济条件尚不足以令我们像某些西方国家那样,将救助流浪乞讨人员的工作转变为一项福利事业。目前,在我们国家,救助管理站实际上充当的只是一个救助“中转站”的角色,而不是长期的福利机构。因此,就如何做好这个“中转站”,如何尽最大可能地为流浪乞讨人员提供救助,提出几点建议:
(一)进一步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及制度建设
首先,尽管国家在2003年相继出台了两个法律文件,但过于原则化的条款内容,使得救助管理工作操作性不强,落实难度大。其次,对于出现的管理盲区,也应当从立法的角度予以增补和完善,如将职业乞讨人员纳入救助体系,使得对职业乞讨人员的救助工作有法可依。最后,新的法律法规的制定和完善必须注意和《残疾人保障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相关法律的相互衔接与配套。
(二)引入社会工作专业知识和技能进行救助
对流浪乞讨人员的救助,第一层面是对其基本生活进行救助,包括衣食住行等方面,以保证其能够维持生存;第二层面是对其进行心理和精神方面的救助,以帮助他们自食其力、回归正常的生活状态。目前,我们的工作主要是停留在第一层面,忽视了心理层面的救助工作。而心理救助需要将社会工作与社会救助相结合,引入社会工作的专业知识、专业技能、专业方法,主要侧重于心理辅导、行为矫治、精神慰藉等精神层面上的救助。城市流浪乞讨人员正是一个非常典型的社会弱势群体,是社会工作应当高度关注并提供帮助的对象。
(三)救助站与高校联动,建立互惠合作关系
缺乏高素质、专业的工作人员是救助站面临的一个难题。我们可以在高等教育资源比较丰富的城市,利用高校资源,通过救助站与高校的联动,建立一种互惠合作的良好关系。目前,许多高校都开设有社会工作、社会学、心理学、劳动与社会保障等专业,也就意味着这些学校在这几个领域拥有比较充足的师资力量以及一定规模的在校学生,这对于救助站来说,也是一项可加以有效利用的宝贵资源。
(四)拓宽资金来源渠道
除了依靠国家财政外,还应当呼吁社会各界、企事业单位、慈善机构加入到救助工作中来,争取捐款捐物,缓解资金压力;向社会招募义工,缩减开支。值得注意的是,无论哪种方式筹得的资金,其使用都必须接受有关主管部门、社会公众和媒体的监督,确保资金使用的透明和公开,定期向社会公布,让社会各界的爱心落到实处。
篇4
[关键词]独立学院;物流管理;职业化教育;教学改革
[DOI]10. 13939/j. cnki. zgsc. 2016. 06. 143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持续深入发展,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使生产过程的技术含量越来越高,进而对劳动力综合技术与职业素质要求日益提高,经济发展迫切需要大量管理与技能兼备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国务院总理在2014年2月26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中,针对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明确提出,引导一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技术型高校转型,提升人才培养质量。面临转型的相当一部分高校就是独立学院。
中山大学新华学院作为国内的独立学院之一,也面临着教育转型改革问题。因此在学院进行职业化教育是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和国家教育政策要求的体现。《第三方物流》是物流管理专业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在专业的教学计划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该课程研究的是由供方需方之外的第三方企业在完成物流运作中的管理活动及其规律性。[1]课程的学习有助于学生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的提高。
1 独立学院学生的特点
1. 1 知识基础偏弱,差距明显
根据历年招生情况来看,独立学院招生一般在2B分数段(部分省份为第三批本科),这决定了独立学院学生的知识基础偏弱。其中原因是多方面的。一部分是对高中课程不感兴趣因而没有学好。调查发现还有一部分学生是较严重的偏科,导致总分不高被独立学院录取。
1. 2 自我意识突出,学习主动性不强
独立学院的学生大部分来自经济条件较好的家庭。受家庭环境的影响,学生自我意识突出,很多事情都是自我做决定。在学习方面只做自己感兴趣或者对自己有价值的事情。尽管有时候课堂上认真听讲了,对于课下布置的作业不愿花时间和精力去完成。即使完成也是敷衍了事,最终导致教学效果不佳。由于没有具体的学习目标、竞争和就业的压力,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不强。
1. 3 组织活动能力强,综合素质较高
独立学院学生知识面广,思维比较活跃,在家庭环境熏陶下,接触社会的人和事较多,善于交际沟通和组织、参与各种活动。以中山大学新华学院为例,学院开设了形形的社团和学生会组织。60%以上的学生都会加入各种学生组织。一部分学生热衷于创业和实践,花了较多的时间在这些方面。因而,学生的综合素质是比较高的。
2 课程改革的总体思路
基于独立学院的学生特点,确定课程改革的总体思路是:以本地及珠三角人才市场需求为导向,以职业化、实践性教育教学为基础,以激励和培养学生学习兴趣为手段,以《第三方物流》课程的资源建设和教学方法改进为示范,以物流软硬件设施等基础条件建设为保障[2],以规范教学过程管理,提高学生培养质量为目标,推进职业化教育,培养基础知识扎实、实践动手能力强、有较强创新精神的应用型物流管理人才。
3 课程改革的具体措施
3. 1 培养学生兴趣,辅以一定的激励手段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独立学院的学生来说,兴趣更加重要。很多时候,他们的学习动力不是来自压力,而是源于兴趣。所以第一次课很重要,需要重点向学生介绍课程有趣的内容、解决的实际问题以及学生学好之后带给自身的价值。当然,在后续的讲授中应遵循循序渐进、由浅入深、先易后难的原则,避免学生中途丧失学习兴趣。同时,在课堂的管理中施予一定的激励手段。根据管理中的期望理论,在日常教学中,对参与发言、积极表现的学生,累计到一定次数后给予较高的平时分,有效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
3. 2 采用形式多样的课堂教学方法
(1)课堂授课:尽量用通俗易懂的话语来讲授第三方物流的基本概念、理论、方法以及发展情况,学时数控制在总学时的20%,连续的课堂授课不超过45分钟。
(2)案例学习与讨论:结合概念、理论和方法的教学,每一章都安排1~2个案例给学生讨论。所选取的案例都是第三方物流中的实际问题,包括典型第三方物流企业的管理方法、运作网络、绩效评价、物流信息系统等,这些企业的成功与失败将成为讨论的重点内容。
(3)多媒体资料教学:课程不仅仅是简单的知识讲解,教学过程中辅之以大量的多媒体(照片和影视片断、录像等)资料来加深学生对第三方物流的认识和对知识点的掌握。学生通过这些多媒体资料的学习,不仅直观地深化了对知识的理解,更增强了学习的兴趣和动力。如在纪录片超级工厂中对UPS(联合包裹速递服务公司)的运转流程进行了详细介绍。学生观看后感触颇多,受益匪浅。
(4)小组合作:在课程中设置了分组合作进行讨论、思考第三方物流管理中的实际问题,其中在第三方物流的绩效衡量和监控中,按配送、仓储、运输、客户服务等不同的过程,将学生分组。每个小组制定自己负责内容的方案和绩效监控指标,使学生体验通过团队的齐心合作来共同解决实际问题。
(5)情景模拟和角色扮演:针对第三方物流管理中的招投标课题,在课程中设置了情景模拟,按招标方和投标方等设置不同的角色,分组进行模拟游戏,使学生充分体验实际企业在第三方物流招投标的过程,以便更加贴合实际,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3 充分利用软硬件资源实验强化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1)软件模拟及演示:从理论出发,针对第三方物流企业的运作流程以及在供应链中的作用,在供应链模拟软件中从第三方物流角色的角度,让学生充分理解第三方物流的订单处理及具体运作过程。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更好地理解课程的理论知识。
(2)校内实训:针对第三方物流中的仓储和配送问题,指导学习在校内的物流实训室中进行实训,使学生掌握实际企业的仓储和配送过程,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3. 4 开展企业顶岗实习,培养职业化人才
校外企业的优势在于企业具有完整生产线和较先进的技术设备,能为学生提供一个真实、生动的实践环境。[3]借力于校区周边云集了众多有名的物流和电商企业,积极开展与这些企业的校企合作,组织学生到企业参观和顶岗实习,熟悉这些典型第三方物流企业的业务流程和具体作业。通过顶岗实习,学生掌握了一项技能,又具备了一定的综合素质,为长远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此外,在职业化教育过程中,鼓励学生报考物流师职业资格,既可检验学生在校期间的学习成果,又可从职业化的角度审查自身知识的系统性。
4 结 论
在本次课程教学改革探索职业化教育的路程中,我们从独立学院学生特点出发,将不同形式的教学方法和手段结合起来,突出实习实践教学环节的教学。在这一系列的过程中,鼓励学生尽可能地参与到教学中,变以往的单向信息传递为双向沟通,极大提高了学生参与和学习的积极性。尽管如此,其中仍然存在一些不足,如企业实习对其他课程的影响、学生能力提升的评价等。这些将是后续工作的重点。
参考文献:
[1]骆温平. 第三方物流[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
篇5
消费者保护是欧洲监管局的主要目标之一。2012年,因金融产品和金融服务的设计、运营及推广问题导致消费者利益受损的事件逐渐增多,引起了欧洲监管当局的注意,随即对欧盟成员国的国家主管机关开展了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在银行、保险和证券投资领域,不合适的产品监督管理机制在损害消费者利益的同时,还造成金融市场信心下降,以及金融机构审慎经营环境受到影响。为了加强消费者保护,促进金融体系的稳定性、有效性和完整性,欧盟于2013年底了《欧洲监管当局制造者产品监督管理流程共同立场》(简称《共同立场》)。
《共同立场》对制造者内部产品监督管理机制提出了八项原则性要求,强化了金融消费者保护的事前预防机制,展现出欧洲监管当局新的思考方向,以及欧洲金融消费者保护相关机制与实践的新趋势。鉴于此,笔者拟对上述新规的内容进行简要分析,以期对我国金融消费者保护监管和实践的完善有所裨益。
内容评析
与以往金融消费者保护相关规定相比,《共同立场》在监管对象、内容和方式方面有所突破,呈现出一些新的特点。
监管对象范围扩大化。随着金融市场的蓬勃发展,跨行业、跨地区的金融活动日益频繁,金融活动主体也呈现多元化的态势。《共同立场》没有使用一般监管规定常用的“金融机构”的概念,而是用“制造者(Manufacturer)”的表述方式来定义监管对象,明确将其界定为“以制造活动为目,根据欧盟立法属于一家或多家欧洲监管当局监管范围,负责研发和发行产品或合并、生产、变更产品的自然人和法人”。这一界定,实际上是扩大了监管对象的范围,从作为法人的“金融机构”扩展至包含自然人和法人的“制造者”,实现了对涉金融消费者保护主体的全覆盖。
利用原则性规定提高规则的适用性。欧盟的国家联盟性质决定了过于刚性、具体的规则可能无法适应各成员国的国情以及不同监管机构的监管需求,从而影响规则的施行效果。为提高规则的适用性,《共同立场》采用原则性规定的形式,有针对性地出台较为弹性、宏观的八项原则,为各成员国、各监管机构后续根据各自实际情况出台具体规定预留了一定空间,确保了新规的有效性。
将产品监督管理嵌入制造者内部治理体系。《共同立场》第一项原则就规定了制造者应当建立一套持续的基础产品监督管理流程,并不断对其进行完善和审查。此外,第二项原则对制造者的管理层提出了明确要求,执行董事会必须支持产品监督管理流程,高级管理层应当确保产品推出之前和之后均符合该流程相关规定,并且要留存充足的评估记录。上述规定,使产品监督管理成为制造者内部治理架构和高级管理层的最终责任,迫使制造者高层对该事项给予足够重视。
高度重视“事前、事中、事后”全过程的产品监督管理。《共同立场》围绕市场调查、产品研发、推出、营销、运营和运作的全过程确立了一系列原则,几乎可以说是全方位、无死角的监管规定。如在产品研发之前,应当确认产品的目标市场并认真分析其特性,以确保产品符合消费者的需求和利益;产品研发后,必须进行产品评估和测试,包括压力测试;在设定产品费用和功能时,应采取适当措施保证透明度;产品推广和营销阶段,须选择适合目标市场的不同渠道进行销售,并提供清晰、准确、及时的信息等。同时,制造者还需定期监测产品的运营和运作情况,确保其继续满足消费者的利益,并在合适的条件下对产品的合规性进行审查。此外,当可能导致消费者利益受损的问题出现或即将发生时,制造者有责任采取适当措施进行补救或赔偿。
启示与借鉴
《共同立场》的出台,给我国金融消费者保护监管和金融机构相关实践带来启示,有一定的借鉴和参考作用。
直面新现象、新问题,及时出台针对性的规定,适时调整监管对象界定。在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中,金融消费者保护的相关体制机制是否完善,对消费者权益保护是否及时,已经成为各国(地区)金融市场竞争力的重要指标。作为成熟、稳健的金融市场,欧盟十分重视消费者保护,欧洲监管当局持续监测、密切关注着涉及金融消费者利益问题的新变化,并且迅速作出反应。不仅针对金融产品和服务损害消费者利益问题,及时出台了针对性规定,还适时从监管对象定义上强化了全面监管。
过于刚性、具体的规则并不必然带来良好效果,借鉴原则性规定模式。过于严格细致的监管规定虽然能保证政策执行的准确性和透明度,但却缺乏灵活性,很可能影响到实际适用。欧洲监管当局所采取的原则性规定模式,为各成员国和监管机构因地制宜地出台具体规定,以及各金融机构结合自身情况发展出各具特色的产品监督管理体系,提供了最大便利。反过来,各机构遵循原则的实践过程,使《共同立场》得到广泛适用,确保金融消费者保护的立法目标得以实现。
立足国情,有效吸收普适性规定,避免盲目借鉴。制定《共同立场》之前,欧洲监管当局在欧盟成员国范围内,专门针对制造者产品和服务问题导致消费者利益受损的情况进行了全面调查,并在附件中分别指出了各国的普遍性问题。可见,《共同立场》是基于欧盟既有监管体系、立足于欧洲市场现状的产物。因此,我国在借鉴相关监管规定时,应充分考虑当前国情和现有监管体制,有效吸收普适性的规定,避免盲目移植。
将涉消费者保护产品监督管理纳入金融机构内部治理体系。国内金融机构虽然多数构建了自身的产品监督管理体系,但并未将消费者保护纳入考量范围。因金融产品和服务问题引发纠纷,甚至给消费者造成损失的案例层出不穷。因此,金融机构十分必要将涉消费者保护产品监督管理嵌入到公司治理体系中,厘清董事会、高级管理人员在此方面的责任和工作职责,清晰界定各相关部门职能,明确在公司治理、组织架构、发展战略、文化建设等方面构建职责分明、导向明晰的管理体系。
篇6
“危急值”是指当这种检验结果出现时,表明患者可能正处于生命危险的边缘状态,如果临床医生此时能及时得到检验信息,迅速给予患者有效的干预措施或治疗,可能挽救患者生命,否则将失去最佳抢救机会。随着现代急救医学的发展,检验“危急值”的作用已日益凸现。流程管理的核心是以流程为导向,以“顾客满意”为目标进行科学管理[1]。为了规范危急值的管理,降低环节过程中的隐患,我院2008年开展实施危急值的流程化管理,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评估原有流程,列出目前存在问题
1.1 原有应用管理存在问题 医院有关部门对“危急值”不够重视;实验室与护理部未建立或完善“危急值”制度;“危机值”报告时间要求不明确、报告记录不全等。原有管理流程责任未明确,血标本放置时间长。
1.2 医务人员责任问题 血标本姓名、床号、住院号不符合,患者进食后,服药后采血。
1.3 护士技术问题 护士采血技术不过硬,反复穿刺导致组织损伤过多引起溶血;摇匀抗凝剂方法不正确;在输液的血管通路采血,导致假性“危急值”结果[2]。
1.4 其他 真空采血器管内负压大,血液以较大流速冲入管内或抗凝血用力震荡,造成红细胞机械性破坏而溶血。
2 流程的落实与管理
2.1 设计危急值管理的监控流程 护理部与医务科联合组成危急值质量控制小组,以护士长、化验室主任、后勤保障组长为主要成员,针对危急值血标本抽取、送检过程中溶血、抗凝血凝固、标本成分改变、血标本稀释及患者进食后采血等问题,负责设计危急值管理过程中危险因子评估表,制订危急值管理监控流程,对全院检验标本进行监控管理和提供技术指导。
2.2 建立危急值报告登记制度 明确危急值管理的目标,制订与之配套的奖惩制度,并严格落实,逐渐使护理人员不折不扣执行流程并养成工作习惯,确保流程中每个环节落实到位。
2.3 临床应用 危急值管理流程实施如下。
2.3.1 建立责任明确的危急值管理制度,包括检验室的危急值管理制度,病区的危急值管理制度,后勤保障组危急值管理制度,三个制度互相渗透、互相约束。
2.3.2 病区必须建立《危急值报告记录登记本》,眉栏内容:日期、时间、床号、姓名、住院号、项目名称及危急值、报告者的姓名、接电话的签名、被通知的医师的时间、姓名等。
2.3.3 当班护理人员对接获的口头或电话通知的“危急值”以及其他重要的检验、检查结果,接获者必须规范、完整地记录检验、检查结果和报告者的姓名,进行确认后方可提供医师使用。
2.3.4 “危急值”接获登记后必须立即通知相关医师,记录通知时间与医师姓名。
2.3.5 各护理单元妥善保管《危急值报告记录登记本》。
3 小结
医院“危急值报告制度”运作结果,预计将是今后医院管理评价中的重要依据之一,医院管理者应高度重视这项工作的制度化和规范化建设[3]。护士通过了解危急值的界限值;采血前了解患者病情、用药情况;接到通知后立即报告医生;护理部与化验室建立联系机制,随时发现问题随时通报;建立危急值报告登记本等是保障患者的危急值在最短的时间内对临床医生的诊断治疗发挥最大效能。患者危急值信息及时、准确的传达,对医生的正确诊断、制定疾病的下一步治疗计划极为重要。医院管理部门应定期检查和总结“危急值报告”的工作,重点追踪危重患者救治的变化,提出“危急值报告”持续改进的措施。这应该成为医院一项长期的管理制度,以提升医疗安全水平。通过流程管理,使各项护理工作环节实行无缝隙管理,有效的避免了工作中的疏忽,护理质量显著提升,促进了医患关系的和谐、医院的和谐与社会的和谐,而获得了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双赢。
参 考 文 献
[1] 杨红叶,邓卓霞,杨苏萍,等.流程管理在护理科研管理中的应用.护士进修杂志,2008,23(22):2032.
篇7
引 言
由于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矛盾日益复杂,诉讼观念不停转变,大量纠纷涌入各级法院,其中还不乏一些新类型案件,审判工作任务和压力呈几何倍数增长,人民法院从内部深入挖潜,优化配置,加强审判管理制度建设,创新法院审判管理模式,提高审判工作的质量和效率,成为当务之急。然而,审判管理制度的运行和改革正处于起步阶段,在实践中科学性、系统性、完整性等方面都尚有很大的不足,这将直接影响到司法“公正、高效、权威”目标的实现。如何才能使审判管理工作的突破限制,有效的整合、优化审判资源,在现有司法制度和法律框架内进行审判职权的科学配置,最大限度地提高审判的质量、效率,将是当前所有法院面临的重要课题。
正 文
1999 年,最高人民法院制订第一个《人民法院五年改革纲要》中首次提及“审判管理”的概念,在第二个“五年改革”期间,围绕改革和完善司法审判管理制度不断细化措施。2009 年,在第三个《五年改革纲要》中明确指出“改革和完善审判管理制度,健全全责明确、相互配合、高效运转的审判管理工作机制”,把审判管理组织的建立与健全摆在首要位置。[谢林晓:《基层法院审判管理运行现状、问题与对策》.《法制与社会》2013年第31期.]2010年8月,王胜俊发表题为“创新和加强审判管理,推动人民法院工作科学发展”的重要讲话,全面阐述了审判管理理念,并将审判管理确定为法院管理工作的核心。同年 11 月,最高院成立审判管理办公室,初步确立了以审判流程管理制度、质量管理制度和绩效管理制度为主体的现代审判管理机制。按照最高法院的要求和自身状况,地方各级人民法院紧随其后,相继设立审判管理办公室,由本院内部审判部门抽调人员组成,通过建立规章制度,对本院的审判工作进行协调、规范、监督和指导,保证案件审理的各个环节和方面能够有序运行。以笔者所在县基层法院为例,于2011年设立审判管理办公室,采用审管办与审监庭合署办公的模式,主要负责流程管理、审判监督、质量评查、绩效考核、庭审观摩、收结案信息统计和报送等工作。
第一维度,审判管理的定义。审判管理是法院内部管理机制的核心,是指人民法院在审判案件过程中,为了使审判工作合法、有序、高效地开展,运用计划、组织、协调和制约等方式,由法院内部围绕立案、审判、执行、统计、归档、评查等环节,对审判程序和辅助工作制约和监督的系统性管理活动,是监督审判工作流程,规范审判组织行为,提高审判案件质效,实现司法公正、廉洁、为民目标的重要措施。其包括流程、主体、效率、质量、绩效考核等方面的内容。流程管理以案件信息为主,从立案审查、到审判中的送达、财产保全、调查取证、开庭审理、结案方式、案卷归档等;主体管理主要针对审判人员和其他辅助人员职责范围的明确,以及优化审判资源配置;效率管理包括实行审限提示与预警,监督法官在法定审限内结案,明确案件的分类标准,实现案件难、易分流,提高审判效率;质量管理表现为案件质量和裁判文书评查活动,以及案件归档等相关内容;绩效管理是指建立科学的绩效考核机制,从案件质量和效率、廉洁文明司法、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等方面进行考评,规范法官的审判过程和行为。由此看出,审判管理就像一个庞杂的“质检系统”,对法院审判工作的过程和结果进行全方位的检查。
管理主体方面:
公正与高效是科学、合理的审判管理体制应然的价值,基于此,审判管理应坚持以下几个基本原则:
审判管理体制的正义、效率价值都是通过法官的审判活动实现的,因此,改善现行的法官体制,是审判管理体制改革的关键。司法审判权具有判断性和中立性,其性质决定了法官必须保持很高的独立性和终局性的权力,并为此承担责任,以保证其审判结果的合法性、公正性和正当性。一方面,实行法官责任制,要真正确立法官在法院审判活动中的中心地位,培育法官的现代司法理念和职业意识,法官之间可能因资历等原因而处于上下领导关系,但法律赋予其审判权是平等的,应尊重法官的首创精神和独立人格,发挥法官的主导作用。另一方面,推行审判人员选任制。改变“审者不判、判者不审”的状况,取消层层审批制度,使法官对案件审理享有裁判的权力。为保证审判质量,必须建立有效的选任机制,保证品行端正、学识渊博、司法经验丰富的优秀法官脱颖而出,如院长、庭长参与审理案件,则只和其他法官具有相同的审判权,而不能行使其他管理权,更不能干涉其他法官对案件的意见发表。
现行审判管理包括案件审判流程管理、案件质量评查和审判绩效考评,这种管理格局,具有一定的客观性和合理性,但是,审判管理既要维护诉讼程序有序进行,也要对案件事实的认定、案件争议的判定以及裁判结果的正当性进行监督,因此对案件程序管理和实体管理,应当并重,以确保公正与效率两个基本价值的实现。
在实体监督方面,根据实体和程序法的相关规定,在不干涉法官审判权的前提下,在审判流程中的不同环节,找准管理介入点,合理设定案件质量标准,明确责任主体和内容。同时,深化审判管理环节,把审判过程可能影响到案件质量的各个元素均纳入管理范围,以细节为重点,如庭审焦点归纳、裁判理由阐述以及自由裁量权的行使,从根本上解决审判过程中长期忽视的环节和问题,确保审判实体公正。
在程序监督方面,完善现有的审判流程管理体制,引入现代先进的管理方法和科技手段,从立案直到审理终结,
把案件审理过程分为受理、立案、分案、送达、排期、庭审、宣判、结案、执行、归档等若干阶段,实行分段分标准管理,建立不同阶段的归责原则,改变以往只要案件审理终结,就忽略前边各个阶段的程序监督,把审判工作转到严格适应流程管理的制度上来,使审判管理趋于良性循环,保证审判工作公正、高效、有序运转。优化审判权和审判管理权配置,科学界定院、庭长和审判管理办公室的职责,明确审委会、合议庭、和承办法官的审判权范围,是解决当前基层法院案多人少、审判管理有心无力现状的有效举措。[卢金:《浅谈基层人民法院的审判管理》. 2013年10月21日.
/html/article/201310/21/140009.shtml ]确立合议庭、承办法官对案件享有的独立裁判权,院、庭长则着重加强在审判工作宏观把握和经验总结等方面的力度,针对辖区内常见的案件类型,如婚姻家庭类纠纷、交通事故类纠纷、合同纠纷类纠纷,尝试由有相关审判经验的法官组成专门合议庭,调动一线法官办案积极性,提高审判效率。
强化信息网络和信息收集能力,正确加工和处理信息,迅速传递和分享信息,并有效利用到审判活动和审判管理工作中。[廖丽华、李富文:《基层法院审判管理运行模式研究》.2012年3月14日. /article/detail/2012/03/id/656649.shtml]合理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实现信息管理、加工、转换、传递、分析和决策功能,以信息化推进审判管理的规范化。一是有效整合审判、和执行三个流程管理系统,积极推进审判动态分析、质量效率分析、审判绩效考评方面的信息化,为审判决策提供及时可靠的依据。二是在现有审判流程管理的基础上,借助信息网络技术规范审判管理运行过程,逐步建立案件信息科学管理、审判活动全程监督、审判事务快捷审批的工作模式,加大信息技术的有效应用。三是为审判管理人员建立信息化互动平台,准确提取审判数据、迅速反应流程动态,为审判管理提供及时信息支持,并与其他管理人员进行多项交流、资源共享,提高审判管理质量和效率,促进审判管理规范化。
审判管理要实现正义、效率价值目标,必须依赖合理的体制、科学的运作和严格的落实。从实际出发,科学设定各项考核指标,建立以办案数量、效果、结案方式等为内容的评价体系,从审判公正、效率、效果等方面,考核法官的政治思想、廉政建设、工作业绩、理论素养等情况,正确评价法官明辨是非、适用法律、化解矛盾及做群众工作的能力,把审判管理、岗位目标考核及与队伍建设有机结合起来[黄建平、欧阳辉:《基层法院审判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2014年6月10日. 提高绩效考评的客观性、透明性,最大限度调动法官的工作积极性。同时,建立法官全面业绩档案,定期统计,将法官办案情况细化、量化,并纳入个人与庭室考核工作中。对故意歪曲事实、曲解法律等审判行为,客观分析产生问题的原因,准确界定范围,区分案件性质、过错程度,落实责任追究。
篇8
关键词:流程;管理;难点;措施
一、概述
(一)生产型企业的定义
狭义而言,生产型企业一般是指有实物产品产出的企业。本文为了利于分析,将生产型企业简化为“领导层-管理部门-基层单位”的结构。
(二)生产型企业流程管理的实施背景
“十五”以来,随着生产型企业跨越式发展步伐的加大,企业内重管理、抓管理的氛围日渐浓厚。以东方公司为例,2006年东方公司推出了首版76项行政主要管理工作流程图;2009年,流程图管理体系修订再版,形成共计82项的新版行政主要管理工作流程图。在实际执行过程中,尚存在一些难点,以下就具体问题进行分析。
二、流程管理的难点
(一)流程管理的理论基础
流程图管理的理论遵循的是PDCA循环。其中的四个字母取自于Plan(计划)、Do(执行)、Check(检查)和Act(纠正)的首字母。
(二)流程管理的难点
针对PDCA循环的四个环节,以下结合实际逐一分析流程管理中易出现的难点:
1、Plan(计划),对应于企业流程的制定阶段,即通过制度或规范使隐性知识显性化。易出现的问题包括:
(1)缺乏完备的制度文件体系。列入企业流程管理的每张流程图的内容、布局都必须依靠严格的制度文件或日常工作处理步骤来制定。但这有赖于企业的长期积累,如果企业未予足够重视,则流程管理环节存在缺口。
(2)流程规划目标的梳理不全。流程管理的目标在于实现管理资源的合理配置,以期提高企业管理效率,产生管理增值。在实际操作中,多数企业采取的是以下至上的需求调查模式,即企业各管理部门以部门职责为基础,成为各自流程内容的牵头梳理部门,势必造成交叉部门事务的管理无人问津。
2、Do(执行),对应于企业流程的运行阶段,即以各岗位的每个活动来实现企业的管理目标。易出现的问题包括:
(1)各层次执行者理解程度不同。对于大部分生产型企业,由于流程的制定者是各管理部门,广大基层单位虽不直接参与流程制定,但在执行环节充当了主体,理解的分化也不同程度存在。对管理部门而言,易走入“想当然”的误区,凡事依靠经验主义,自信操作了多年的工作程序必定不会有错,忽略了企业的运作是随着外部环境的变化而变化的,怠于逐一核实各管理步骤是否符合现行的制度管理规定、是否符合现行的流程管理,从而可能导致流程执行与企业实际运作脱节。对于广大基层单位而言,往往对流程管理的概念比较模糊。同时在一些企业,由于流程缺乏体系化的分层和分级管理,导致流程众多,相互交叉严重,且无统一的执行标准,基层单位流程在手却不知从何做起。
3、Check(检查),对应于流程管理的检查阶段,即以“检查-打分-奖惩”的方式加强流程的执行力度,为发现问题、改进问题提供条件,避免流程的形同虚设。易出现的问题包括:
(1)检查标准的设定困难。企业各管理部门的管理内容和性质各不相同,如按照各部门为检查对象,可列为检查内容的备查点众多,但是各部门之间的标准却无可比性。在采用打分制的检查中,这种现象尤为明显,即针对每个管理部门选取哪几个备查点最为合适,每个备查点的分数如何分布才较为合理,每个备查点的扣分点如何把握,如何减少打分的主观因素影响等等。此类问题如处理不当,将直接导致随后的奖惩兑现受到争议,从而打击各级的执行积极性。
(2)检查组的设定困难。企业流程管理属于企业内部管理的一部分,相较一些由企业上级管理机构组织的强制性检查,类似的内部管理存在管理靠自觉的鲜明特点。在实际操作中,表现为制度制定、制度执行、制度检查的主体的同一化。在检查中,如检查组的人员组成没有有效兼顾专业性和各级人员比例的合理搭配,有可能影响检查的有效性和公正性,导致管理的盲目无序和潜在的舞弊现象。
(3)检查方式的设定困难。管理流程作为企业管理制度的精炼和动态展现,其涵盖面广,涉及管理层面众多。尤其对于一些基层单位地域分布广的生产型企业,如何在有限的检查时间中,以点及面的排点,以便在之后的改进环节积累足够的经验,成为又一大难点。
(4)重检查而轻报告。在实践中发现,部分企业的流程检查搞的有声有色,但最后各检查组形成的书面报告质量却参差不齐,直接导致后一环节的整改无法有效划一的执行。
4、Act(纠正),对应于流程管理的整改阶段,此为PDCA形成闭环、即与Plan(计划)环节形成搭接的关键环节。但在实际操作中,存在较多理解误区,很多人认为流程管理在Check(检查)环节即以告罄,而对于管理循环的概念理解不透,具体表现在:
(1)没有对检查报告深入分析并将问题逐一分解。各部门在奖惩兑现后,往往对检查报告没有形成足够重视,或者只看到了本部门的管理薄弱,而没有将由此可能引起的新的管理流程需求形成新的流程规划反馈至相应的部门。
(2)没有将分解后的问题改进入相应的管理流程中。在新一轮的Plan(计划)环节,没有将上一轮发现的问题做纠正和改进,导致新一轮的检查流于形式,起不到应有的管理目的。
5、全过程管理的工作量较大。目前各生产型企业的管理流程数量较为庞大,以东方公司为例,目前正在执行的已有82项,每进行一轮PDCA循环,投入的人力物力资源较大。以后随着企业发展的需要和流程管理的日益完善,软件化需求将更为强烈。
三、流程管理改进措施
以下结合东方公司在流程管理中的实际做法,逐一分析PDCA循环各环节流程管理改进的想法:
1、Plan(计划):
(1)针对完备的制度文件体系。各制度制定部门可委派专人负责积累管理制度并做到及时更新。在实践中,东方公司正是依靠多年来坚持不懈的有效文件管理,为流程管理创造了基本条件。
(2)针对流程规划目标的梳理不全。针对跨部门、跨专业单元的流程制定存在真空地带的问题,可由公司领导层主持会议,集中解决这类流程。
2、Do(执行):针对各个体的理解误区,要对症下药解决问题。首先,对于企业各管理部门执行者,要求其定期对照制度排查流程执行情况。其次,对于各基层单位,可采用集中培训的方式,由各管理部门担任主讲,现场解答基层单位的问题,以最大程度保持执行过程的统一性。
3、Check(检查):
(1)针对检查标准的设定。以东方公司管理部门为例,在对其的检查标准的制定中,分列为“基础管理”和“特色管理”两类考核内容,其中“基础管理”着重考察各管理部门制度维护情况和PDCA循环中Act(纠正)环节即整改完成情况;“特色管理”中,将各部门工作按重要性排序的方式列举出前五项作为备查点,每个备查点总分相等。
(2)针对检查组的设定。以部门检查为例,为了兼顾检查组专业性和各级人员比例的合理搭配,可挑选与被查部门重点工作相关或有交叉的部门及一定比例的基层人员组成检查组,这样既可以提高检查效率,又可以借此机会加强部门和基层的管理工作交流,起到相互借鉴共同提高的目的。如有条件邀请上级单位人员参加检查,则效果将更趋明显。
(3)针对检查方式的设定。检查方式一般以台账内容为主,由于该部分资料庞大,检查时间有限,可在检查开展之前,集中开展该部分内容的梳理工作,比如请被查部门提交管理目录和自查报告,以此为检查组检查思路提供参考依据。在此过程中,检查组可整合其他部门提交的材料作为检查被查部门的辅助资料,如可根据工程部提供的项目开工清单检查经营部的合同签订情况等。以此类推。
(4)针对“重检查而轻报告”。可以指定统一格式的检查报告样张,客观如实的记录被查部门执行情况和先进管理经验。
4、Act(纠正):针对整改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可在检查后组织相关被查部门召开整改会议,在会上深入检查中发现的问题,有必要时可在会上形成新的管理流程需求并制定流程融入下一轮流程管理中。此后便可要求各部门按照会议要求认真执行整改,并按时提交整改报告。
值得一提的是,以上1~4阶段的工作均基于一个关键条件方能高效开展,即领导层、各管理部门和基层单位的支持配合。该条件对于流程图管理长效机制的形成至关重要,只有具备了强有力的组织保证,方可确保流程图管理具备有效的执行力,该项管理才能不断推进。
5、流程管理的软件化。流程管理还可以与工程管理中常用的单代号网络图结合使用,并逐步实现软件化管理,使得流程管理趋于精细,同时减轻人为管理的繁重工作。
四、结论
生产型企业的流程管理是长期而艰巨的工作,需要领导层的大力支持,也需要广大执行者热情的参与。为促使生产型企业流程图管理有效运行,有必要继续加强如下工作,即:
1、加强基础管理工作。通过继续完善制度文件制定、强化台帐资料管理保证企业各项工作规范化操作。
篇9
一、培训基地概况
基地自2000年开办以来,求真务实,开拓进取,已成为省内一家特色鲜明、业绩突出,集调度中心、集控站、变电站运行值班员培训为一体的综合电力仿真培训基地。
南京供电公司的“OPEN2000EMS能量管理系统”,于1999年底通过验收鉴定并投入运行,2000年获江苏省电力公司科技进步一等奖。从2000年开始基地利用该系统的调度员仿真培训系统(DTS),逐步开展培训各类调度员和变电运行人员,并应用在市公司的反事故演习。
“变电站集中监控仿真培训系统”于2001年正式立项,并于2002年9月通过验收。依托该系统,2002年10月起正式用于变电站值班员的仿真培训工作。培训对象包括220kV、110kV和35kV集控站/变电站值班员。2003年初,后继项目“地区电网综合仿真培训系统”启动,该系统于2004年2月开发完成并通过江苏省科技厅组织的验收鉴定。该系统投入使用后,基地的仿真机增加了500kV变电站仿真和调度-变电综合仿真,培训对象扩展至500kV变电站值班员。
2009年中心为了更好的适应变电技术的发展,在原有系统基础上,提出了系统的升级改造,与中国电科院签定了增加两个500kV仿真变电站和两个220kV仿真变电站三维多媒体坊真系统和500kV及220kV集控站仿真系统,现在已投入培训使用。到目前为止基地已有500kV、220kV、110kV、35kV变电站仿真及500kV、220kV集中监控系统共计13套。
基地现有仿真机房总面积近500平方米,有仿真教学室五间,多媒体教室五间,用于培训500kV、220kV、110kV、35kV变电站和集控站值班员,一次共可容纳200名学员培训;基地的内部服务器设有提供电力系统知识多媒体学习网站,通过基地内设的百兆网络,学员在机房可以访问网站,自助进行一次设备、继电保护设备、变电运行事故处理、电气符号查询等课件的学习。
目前,本仿真培训基地开展的业务主要有:500kV、220kV、110kV变电站、集控站值班员的仿真取证和复审培训和单元制等级工培训,变电站值班员中级工、高级工、技师技能鉴定,变电运行岗位培训、公司新进人员、转岗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培训,并已举办数期省、市公司变电站值班员的岗位技能竞赛和市公司迎峰度夏反事故演习。
基地拥有一支经验丰富、热心于电力企业职业教育培训的师资队伍。现有6名专职指导教师,高级职称5人、中级职称1人。同时为了突显电力系统专业培训的特点、满足企业培训工作的需要,基地还从南京供电公司、江苏省检修公司、江苏省电科院及南京工程学院等单位聘请了相关专家作为仿真培训兼职教师,增强扩大基地师资队伍。
二、组织机构完善,管理制度健全
为加强对基地各项工作的组织管理,及对教学质量的全面监控,基地制定了较为完善的管理制度,有《仿真培训员工作标准》、《培训管理手册》、《仿真培训项目流程管理细则》等,其中《培训管理手册》包含了大量二级文件,如《培训班管理制度》、《班主任制度》、《教师守则》、《学员守则》、《考场纪律》、《监考人员职责》、《仿真机房管理制度》、《考勤制度》和《设备管理制度》等等。
基地设有标准的档案室,自基地建立之初,所有仿真系统的技术开发文档、仿真站相关设备资料、规程、教案、验收鉴定资料、各期培训班学员练习、考卷等资料统一分类归档。并利用培训管理信息系统,对基地的各类管理制度、文件、每期培训班的计划、通知、经费、成绩、反馈等施行统一电子化管理,实现了培训管理流程的标准化。
三、培训教学管理
基地自举办仿真培训以来,十分重视仿真课程的开发与仿真教学特色的研究。提出了“立足电力需求,培养技能人才”的办学思想,不断提高办学水平和办学质量,并从以下四个方面着手开展工作,争创电力行业仿真培训优秀基地:一是以供电企业员工能力需求为导向,以职业能力培养为主线,抓好专业建设,加强实践性教学,实现培训与企业生产需求接轨;二是建立培训质量管理体系,设计培训项目标准流程及系列标准文件,实现对培训质量的有效控制;三是引导和鼓励教师投身科研和教学改革,引进新的教学方法和技术,锻炼教师,并发挥学员在教育培训中的作用;四是教学过程向社会开放,加强与电力系统专业院校的合作关系。
培训项目流程管理方面,基地严格按照《仿真培训项目流程管理细则》对培训项目实行的统一、规范化管理,对培训项目实施中的:项目下达-培训需求调查-计划制定-项目实施过程管理-考试、反馈与统计-资料归档几大环节均有明确规定,实行规范的管理和控制。确保培训各个环节有序、高效、可控,以达到不断改进培训质量,提高学员和送培单位满意度的目的。
培训计划制定按照专业知识结构和能力要素,并且符合仿真培训理论和上机培训所占比例适中的要求,根据培训对象的不同,制定了500kV、220kV、110kV变电仿真取证及复审培训,公司新进人员培训及变电职业工种等级工(中级工、高级工、技师)能力培训等多种类型教学计划模板。在每次具体的培训开班之前,仿真教师与送培单位部门进行沟通,了解培训需求,灵活调整培训内容,制定适应不同对象的具体教学计划。
培训实施过程中,教师在按计划执行教学任务的同时,实时收集学员反馈信息,有针对性的进行重点讲解。教学过程中,教师承担了教练、讲师、督导三种角色,并根据仿真教学的特点,引导学员在仿真培训过程中不断总结和自我学习,激发学员的参与性和主动性,创造良好的的培训氛围。
培训反馈和改进,每期培训中教师观察学员的反映并及时调整培训内容重点,培训结束后,每位学员填写培训反馈表,反馈内容包括培训组织安排、教学内容、教师水平、食宿安排等方面,有专人汇总反馈内容并总结培训效果,反馈汇总后向教师、培训班各组织者、送培单位培训结果归档。并定期回顾各期培训反馈数据,绘制各项指标变化曲线,作为采取改进措施的根据。
四、培训业绩
篇10
1炼化企业实施内控与风险管理的必要性
1.1实施内控与风险管理是炼化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保障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入,规避风险将成为炼化企业未来的发展方向。因此传统的企业管理模式已不能适应炼化企业的发展,只有结合自身业务特点,以流程管理为纽带,整理内控与风险管理流程,完善与其相关的各项管理制度,协调各项业务之间的联系,创新管理理念和思维方式,规僻风险,才能提高炼化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才能为企业的健康和可持续发展提供基础保障[2]。
1.2实施内控与风险管理是炼化企业提升管理水平的需要
实施内控与风险管理就是从炼化企业的实际出发,根据企业内外部经营环境的变化,优化完善控制流程,找到适合企业运行的内控与风险管理体系,从根本上消除隐患死角和风险盲区。同时实施内控与风险管理体系建立起来的监督考核机制,使企业的风险管控作用得到加强,规范了炼化企业的运行秩序,从而提高企业的管理效率[3]。
1.3实施内控与风险管理是炼化企业提高风险应对能力的需要
在炼化企业实施内控与风险管理过程中,完善了重大决策、投资、财务、采购、销售等高风险领域的重大风险控制,制定了有效的防控措施和应对预案,真正把风险管理与企业的关键业务环节紧密结合起来,建立适合炼化企业业务特点的风险量化分析和监测预警机制,从而提高了炼化企业对风险的预警能力、反应速度和应对水平[4,5]。
2炼化企业内控与风险管理现状分析
根据炼化企业内控与风险管理的特点,从5个方面对其现状进行分析[6~9]。(1)炼化企业基本完成内控与风险管理体系建设。在内控与风险管理体系建设过程中,炼化企业不仅借鉴了国际先进的管理经验,还创造性地建立了完善的内控体系框架,形成了系统的内部控制规范,实现了炼化企业内控体系建设、运行和维护的统一标准和行动准则。实现了与国际先进管理方法的融合,促进了经营管理的系统化、程序化和规范化。(2)炼化企业内控与风险管理水平不断提高。借鉴国际大企业风险管理实践,研究建立企业风险评估方法。以财务报告为切入点,对炼化企业主要业务领域的风险进行了评估。结合内外部形势变化和企业经营管理实际,持续开展重大风险评估,完善风险管理策略和解决方案,健全了全面风险管理报告编制工作机制。随同业务流程梳理,全面评估经营风险,建立经营风险数据库,实现从财务报告风险评估向经营风险评估的拓展。(3)炼化企业创新运用流程管理方法,实现岗位职责、风险控制与业务流程有机结合。炼化企业制定了业务流程管理制度,建立企业统一的业务流程架构,涵盖炼化企业全部业务领域,实现了业务流程的标准化和规范化。企业还建立了业务流程管理信息系统,形成了规范的业务流程数据库,实现流程管理信息化、控制测试信息化。炼化企业通过开展业务流程梳理,明确管理职责,识别并有效控制风险,形成覆盖经营管理全过程的业务流程管理规范。(4)炼化企业建立健全了内控监督机制,提升了内控与风险管理的执行力。讲流程、讲规范、讲控制成为企业各级管理人员的广泛共识。炼化企业已经形成了内控与风险管理体系审计测试、考核评价、持续改进的良性循环,使企业的各项业务都用相关制度、规范来检查要求,促进了内控与风险管理体系的持续有效执行。(5)炼化企业通过实施内控与风险管理体系提高了全员的风险意识,丰富了企业文化。通过强化内控与风险管理的宣传培训,提高了全员对内控与风险管理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认识,树立了风险无处不在、风险无时不在、风险管理责任重大的风险管理理念,形成了以守法意识、诚信意识为重点的风险管理文化,丰富了企业文化内涵。
3结束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