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氏之鸠范文
时间:2023-03-28 20:53:3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李氏之鸠,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自从地球上有了人类,知识便萌芽在人类的智慧中,从茹毛饮血的远古到高度文明的当代,每一次社会的进步。无不显示出知识的巨大作用。知识的进步,推动了历史的发展,促进了人类的文明。知识就是力量!
当前,世界上流行这样一种说法:看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是否繁荣、富强,就看这个国家、这个民族的人民文化知识水平。我认为这种说法不无道理。即使一个国家暂时还不够富裕,但只要它有智慧的人民,有重视知识的传统,那就可以断言:这个国家是有前途的。而如果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目前很富裕,却供养着一群“不学无术”之徒,其结果必然是可悲的。它一定会渐渐地衰落下去。
历史上的唐朝之所以形成“开元盛世”的繁荣景象。除了皇帝的开明之外,最主要的原因是当时各行各业科学技术得以充分发展。国内人才济济,国家力量强大、威震四海。
古时候,风雨雷电等自然现象都被视作神的行为。每逢大旱,老百姓就杀猪宰羊。送上祭坛,磕头求神,听命道士呼凤唤雨。在今天看来,这些似乎太愚蠢可笑了,然而它正是没有知识而导致的必然结果。现在我们有了科学知识,有了人工降雨的办法,即使遇上大旱,庄稼照样可以长得很好。“老天”也不能卡我们的脖子了。人定胜天,就是因为人们有了知识。
由此可见,国家的繁荣、富强是离不开知识的
篇2
关键词:IT治理;制度;IT角色;电视媒体
一、 引言
本文对电视媒体的IT治理模式的变迁规律进行了总结,运用IT治理理论和制度理论研究了环境制度压力对IT治理模式的影响,分析了电视媒体IT治理模式发生变迁的原因,以期为广大电视媒体的技术升级与战略转型提供理论依据与实践启示。
二、 IT治理
IT治理是一种保证IT能力获得的机制。为了获得这种IT能力,企业必须明确IT决策权的归属与责任框架,通过对IT投入与使用过程中的相关决策权与相应责任的优化配置,达到企业所期望的行为。IT治理的主要任务是保持IT与业务目标的一致性,从而合理利用IT资源、平衡IT技术与过程风险,推动IT与业务的协同,确保企业目标的实现。
围绕IT决策权在各主体之间的不同分配结构,形成了集权与分权两种不同的IT治理模式。IT治理集权模式中,所有的决策权均集中于企业的IT部门;而在IT治理分权模式中,所有的决策权都被分散至单独的业务单元[4]。集权治理模式的优点在于能够为组织带来更大的IT标准一致性,获得规模效益,缺点是各业务部门缺少对本地系统的控制,系统会变得僵化,从而瓦解本地的最优实践。分权模式的优点在于能够使业务单元获得更大的自主性,更快更好地响应快速多变的市场需求,其缺点是降低了IT资源在不同业务单元之间的集成程度,从而导致范围经济和规模经济的丧失,带来企业成本的增加。
严格的集权模式与分权模式并不多见,企业往往希望能够充分利用集权与分权模式的优点。对于企业的这种需求,IT治理模式从决策主体与决策对象两个方向上进行了扩展,通过将决策主体细分为企业级IT部门、业务单元级IT部门与业务管理层三方,将决策对象细分为IT基础设施、IT应用与项目管理三类,形成了集权模式、分权模式与联邦模式三种IT治理模式。这种分类方式中,集权模式的三项IT决策均由企业级IT部门做出;分权模式的IT决策均由业务单元级IT部门或者业务管理层做出;而在联邦模式中,不同的IT决策权则被分配到不同的企业级IT部门与业务单元中。在此基础上,Weill和Ross(2004)对IT决策主体与对象进行了进一步扩充,把IT治理模式分为业务君主制、IT君主制、封建制、联邦制、IT双寡头制与无政府制六类,从而形成了IT决策与IT治理模式相对应的IT治理安排矩阵。
在众多的IT治理模式中,企业选择哪一种,取决于许多影响因素。一些研究发现,企业IT治理模式会受到企业竞争战略的影响。企业的竞争战略不同,其在IT治理的关键决策、治理安排和实现机制上也会不同。采用低成本战略或者防守型战略的企业,其IT治理模式的集权程度往往更高。除竞争战略外,IT治理模式还会受到企业运营模式的影响。企业运营模式的业务流程标准化或者集成性程度越高,IT治理模式就越集权,并且标准化与集成性这两个因素之间存在交叉效应。当两者均为高水平或低水平时,会强化IT治理模式的集权或者分权程度;而当两者水平不一致时,对IT治理模式的影响作用会相互抵消,表现为较为中庸的IT治理模式。
然而,无论是企业战略还是经营模式,这些因素都是从内部的角度来描述企业特征,而没有考虑企业外部的制度环境对IT治理模式的影响。企业是存在于一定的制度环境中的,企业IT模式的选择不能脱离制度环境的要求与限制。Chin等(2004)曾对英国一家大型电信公司的跨国并购案例进行了研究,发现政府监管政策会影响并购后的企业IT治理模式,但并没有深入分析制度是如何导致了IT治理模式的变迁。
三、 制度理论
制度是一种持久的社会结构,由象征要素、社会行为以及物质资源构成,具有能够抵抗变化的稳定性。在对制度进行研究时隐含着一个问题:企业为什么要遵守制度?制度理论认为这是由于企业要获得合法性。合法性是指在某一个社会所构建的规范、价值观、信念与定义系统中,一个实体的行动被认为是可以接受的、适当的或者恰当的。也就是说,企业之所以遵守制度,是因为企业不仅需要物质资源和技术资源的支持,还需要社会的接受和认可,这种接受和认可就是合法性。值得注意的是,合法性的获取有时会以企业效率的损失为代价,但随着合法性的提高,却往往能够增强企业获得资源和得到外部环境支持的能力。
制度理论认为,企业与制度环境之间是紧密关联的。一方面,企业的生存要配合与顺应制度环境,在制度化的过程中不断趋向制度环境所容许的组织形态,并且通过制度化的机制,促使组织结构趋于同形,藉以获取合法性。尤其是当外部环境变化迅速、充满不确定性时,制度安排常常以细微但普遍的方式影响着企业的决策制定与组织行为。另一方面,企业也不仅仅是被动地适应制度,企业对制度也有着反作用。企业的许多行为都会改变行业中的竞争状态,进而影响产业结构,改变后的产业结构又会对制度环境提出新的要求;另外,企业还会针对制度建立起主动性的制度战略,去有意识地影响和协调制度环境中的规则和标准,从而影响整个制度环境的发展。
制度理论为研究IT治理模式提供了一个重要的外部视角。现有实证研究支持了制度理论对IT治理的解释作用。Jewer和McKay(2013)基于战略选择理论与制度理论研究了董事会的属性特征与组织因素对IT治理的影响,发现内部董事比例、董事会规模、IT能力以及组织年龄、IT角色等因素都会影响董事会在IT治理中的卷入程度。因此,本文将基于制度理论研究电视媒体IT治理模式的变迁。通过把IT治理放在一个更大的制度环境中来考虑,可以帮助我们利用制度理论来检验电视媒体对制度压力的响应,进而通过分析电视媒体所面临的压力与环境来启发我们IT治理模式究竟是如何选择的。同时,现实中的电视媒体所处的环境往往都是动态变化的,IT治理并不是一个与静态环境的理性匹配过程。制度理论还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研究电视媒体IT治理模式如何随时间变化的理想的理论工具。
四、 从分权到集权:电视媒体IT治理模式的变迁
一直以来,电视媒体通过其技术中心来完成各类信息技术工作,支持其业务系统的正常运行。技术中心一般下设制作部、音频部、播出部、转播部、传送部、总控部等技术部门,每个技术部门分别从事其所辖各类广播电视业务系统、管理信息系统及IT基础架构的设计规划、运营管理、优化改进、故障响应等IT服务与运营管理工作。
这种分权的IT治理模式的初衷是出于效率优先的考虑,保证各个技术部门在IT资源的配置和使用上有更大的自主性,能够积累更多的属地实践,从而对业务系统的各项需求能够提供更好的响应和支持。然而,随着电视媒体信息化建设的不断深入,基于信息技术的业务应用显著增加,分权的IT治理模式暴露出了许多问题。其一,由于各个技术部门都拥有自己独立的IT资源与技术储备,从自己部门的角度出发完成各类业务系统的开发和运维工作,使得整个电视媒体缺乏统一的信息技术管理体系,对网络、设备、系统、用户的管理是分散的、不关联的,各个业务系统之间难以实现数据、信息和知识的共享。其二,分权的IT治理模式使得电视媒体缺乏长远的IT规划与建设原则,各个技术部门经常出于短期的现实需求,在业务系统的规划、设计、实施、改造等方面与电视媒体的长远目标相悖,重复建设与资源浪费的情况也时有发生。
针对信息技术的发展要求与分权模式的弊端,许多电视媒体开始调整自己的IT治理模式,呈现出明显的集权化趋势。一方面,一些电视媒体开始组建专业化的IT部门,统筹各类IT 服务及运营管理工作,为建立健全信息技术管理体系提供组织保证。另一方面,在系统规划与设计层面,逐步从粗放的、分散的管理手段过渡到规范的、专业化的信息管理方式,开发和建设出一套有效融合组织、制度、流程、技术的信息技术管理体系,使得信息技术工作成为电视媒体运营管理、业务生产以及战略转型的重要驱动和支撑。此外,许多电视媒体还在全台范围内建立起一体化的信息系统,从部门级的非线性编辑系统、硬盘播出系统和媒体资产管理系统发展到覆盖全媒体全流程的全台网,形成了整个电视媒体的集成化信息平台。
电视媒体IT治理模式从分权到集权的变迁适应了电视媒体技术发展与业务更新的需要,为电视媒体的战略转型和商业模式的创新提供了有力的技术保证。这种变迁来源于电视媒体中IT角色重要性的提升。信息技术在电视媒体中所扮演的角色正从传统的广播电视技术业务运营管理向信息技术服务运营管理的方向转变。电视媒体的发展和创新正越来越多地依靠技术驱动,信息技术不再仅仅扮演着支持性角色,其战略性得到了不断增强。
IT角色的提升会带来IT治理模式的变化。IT治理表征的是IT决策权和责任在企业中各种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分配情况。当电视媒体中的IT角色从支持性角色转变为战略性角色时,对应的IT决策权也就相应地更加收敛于电视媒体的战略层面,对应的IT治理模式也变得更加集权。可以说,正是IT角色的不断提升使得电视媒体的IT治理模式从分权走向集权。
五、 制度与治理
1. 强制性压力。强制性压力藉由正式的法令和规则来限制与管制企业的行为,引导企业活动和企业观念,构建组织与产业的行为基础,同时确保社会的稳定有序。强制性压力包括法律法规以及政府政策等,这是一套由法律制定、监控和制裁机制构成的体系,其合法性基础是法律,实施机制为强制性措施。企业为了自己的利益遵守这些法律规章,不愿违背而遭受处罚。
2006年以来,国家广电总局了一系列关于电视媒体数字化网络化信息化建设的方针政策、总体规划和技术文件。这些文件要求电视媒体要坚持政府引导、把握行业趋势、扎实高效推进数字化网络化信息化建设,要整合台内资源、转变生产方式、再造业务流程,要实现台内各业务板块之间的协同运作、互联互通和资源共享,要基于信息技术建立广播影视技术新体系。这一系列政策和技术文件的,推动了我国电视媒体的数字化网络化进程,并使得信息技术在电视媒体发展中所扮演的战略性角色日益突出,并进而带来了电视媒体IT治理模式从分权向集权的变迁。
2. 规范性压力。规范性压力通常表现为经验法则、标准操作程序以及职业标准等形式。企业由于道德以及伦理的约束而遵守它们,或必须与一些公认的标准保持一致。规范性压力的合法性基础是道德,通过社会公认的行为准则进行实施。对企业而言,规范性压力嵌入在其所属产业、社会或者国家的文化、价值、规范和信念中,具有引导企业活动和信仰的能力。这种能力来源于企业的社会责任与专业化进程。
专业化进程一直贯穿于我国电视媒体的改革实践中。尤其是近年来,伴随文化体制改革和新一轮制播分离的持续推进,我国电视媒体的专业化程度不断提高。制播分离将电视媒体的制作机构剥离出来,提高了电视媒体的专业化程度,打破了电视节目自制自播的陈旧模式,有利于丰富节目内容、降低节目成本。同时,制播分离还改变了电视媒体过度依靠广告盈利的局面,提高了节目版权收益所占的比重,使版权经营成为电视媒体新的收入来源。电视媒体居于整个版权产业链的中心环节,向上包括内容制作与知识生产,向下则囊括了版权内容的存储、传递、播出、、转化、利用以及增值开发等。信息技术在其中不再仅仅是对内容生产过程提供技术支持,更需要支撑包括品牌、渠道、媒体资产开发在内的各个环节的运作。信息技术为电视媒体提供了新的技术与管理平台,在电视媒体未来的技术体系与业务发展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3. 模仿性压力。模仿性压力描述的是一种模仿机制。当企业目标模糊不清、企业环境存在不确定性时,企业往往会参照其他企业来建立自己的制度结构。一些规模较大、较为成功或者拥有声望的企业经常会成为被模仿的对象。不确定条件下的模仿行为一方面可以减少企业为降低不确定性而产生的搜寻成本,另一方面还有利于企业获得合法性。
近几年来,互联网和新媒体迅猛发展,电视媒体尽管拥有资源、知识和品牌的显著优势,但受制于各种因素,在面对互联网和新媒体等行业新进入者的竞争时,陷入了一种创新的窘境。互联网与新媒体基于现代信息技术建立,其整套运作体系都基于技术驱动,许多新媒体公司都更多地表现为一家技术公司而不是媒体公司。这种全新的技术体系为媒体行业带来了新的传播理念、传播渠道和传播方式,并逐渐颠覆了电视媒体所建立起来的传统的竞争优势。为了与新媒体竞争,电视媒体开始有意识地模仿和学习新媒体,努力推进技术转型,选择基于现代信息技术重构自己的广播电视技术体系,并在此技术上建立新的产品形态、用户渠道和商业模式,许多电视媒体还从融合的角度提出了全媒体的理念。新媒体带来的模仿性压力在很大程度上成为电视媒体成长的动力。在模仿的过程中,电视媒体的技术平台和商业模式都发生了变化,信息技术在其中承担的战略性角色愈发突出。
综上所述,本文的研究模型如图1所示。本文从制度理论的视角出发,研究强制性压力、规范性压力与模仿性压力在电视媒体情境下的具体表现,以及这三种压力是如何影响了电视媒体IT治理模式的变迁。本文认为,国家广电总局的大量信息化指导文件所带来的强制性压力、电视媒体制播分离专业化进程所形成的规范性压力,以及新媒体的迅猛发展所造成的模仿性压力构成了电视媒体所处制度环境中的压力来源,导致了电视媒体IT治理模式的变迁。这三种压力均提升了信息技术在电视媒体战略、运营、业务、创新各个方面的战略性角色的重要性,使得电视媒体的IT治理模式从分权走向集权。
六、 结论
信息技术与其他资产一样,必须经过有效的治理,才能发挥最大的作用。为了实现这个目标,电视媒体的IT治理模式正在经历从分权向集权的转变。这个转变表现在许多方面,包括电视媒体开始为信息化建设制定明确的指导原则与长远的目标规划,开始组建专业化的IT部门,并建立起融合组织、制度、流程和技术于一体的信息技术管理体系,以及开始在全台范围内建立起集成化的信息平台,让信息技术更多地介入业务运作,建立技术与业务之间的协同关系,等等。
电视媒体IT治理模式的变迁受到了制度环境的影响,具体来说包括强制性压力、规范性压力和模仿性压力。这些压力分别来源于国家广电总局的政策指导、制播分离带来的专业化进程,以及新媒体的蓬勃发展。这些压力使得信息技术对于电视媒体来讲,逐渐从支持性角色转变为战略性角色,开始对电视媒体的战略转型、业务运作和商业模式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并进而驱动电视媒体不断调整自身的IT治理模式,从分权走向集权。
参考文献:
1. Weill P, Ross J W. IT governance on one page.CISR WP,2004,349(2).
2. ITGI, COBIT 4.1 Excerpt.From ,2003.
3. 计春阳,胡克瑾,唐志豪.企业竞争策略与IT治理模式的相关性分析.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7,28(11): 167-170.
4. 高皓,朱涛,张晶.企业运营模式对 IT 治理模式的影响:多案例研究.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11,32(4): 138-146.
篇3
我们的周遭总在响起关于教育、关于成长、关于明天的尤怨和叹息,甚至因欣羡他山,选择了逃离,选择了放弃。
抱怨总是很容易。情绪宣泄之后,便是惶然和无力。
我们都觉得自己是这个时代里的无辜,我们都有充分的理由表达无奈,表达愤慨,因为我们抵挡不了一个时代汹涌而来的浮躁和功利,每个人都被一种莫名的力量绑架,都被那盖过人头的浪潮裹挟。
然而,我们都不是中国教育的局外人。你,我,我们,都注定与这个时代相遇,与这个时代的教育病相遇。
与其说是相遇,不如说是选择。
这个时代选择了我们,这个时代的教育选择了我们。不是让我们传递悲观,而是让我们创造希望。所有关于未来的忧患,都将孕育静悄悄的变革。
只要星空般的信仰依然高悬,只要自强的热血依然奔涌,只要一去不返的生命里还有一个时代的担当。
不要老停留于“中国教育怎么啦”的问诊与论道,我们太需要“中国教育可以这样”的行动——
由一个人的行动到一群人的行动;由一堂课的行动到所有课的行动;由一个学科的行动到所有学科的行动;由一所学校的行动到所有学校的行动;由一个区域的行动到所有区域的行动。
因为,历史从来不会等我们,理想从来不会等我们,美好也不会从天而降。
我们,注定要充满劳绩而又诗意地栖居在这片大地上。
(二)
置身于株洲市天元区第二届活力课堂展示的现场,很自然就联想到一种重生的力量:教育的重生、课堂的重生——“活力课堂”所带来的“置之死地而后生”的气度与力量。
活力,天然地将一切死寂排除在外,它从来就属于活着的生命。唯有生命,才具备谈论“活力”的资格。自然的活力,人的活力,以及作为人类精神存在的艺术活力,它们都是一种生命状态。
人类为什么需要教育?是因为人的生命永远在寻找不同于其他任何生命的终极价值与意义,是因为“自然人”需要演进为“文化人”,是因为生命因教育的存在而变得充盈、阔大、悲悯、关怀,是因为生命渴望成全,渴望超越,渴望人类美好的共在共生、文化的传承传递与价值的永远永恒。
因此,教育的一切活动都是发生于人与人之间,人与文化之间,人与社会之间的生命交互。从这个意义上说,“活力”与其说是对课堂的描述,不如说是对生命本质的描述。
活力之美,就是生命之美。春雨沙沙,夏荷朵朵,秋水汪汪,冬松郁郁,那是不同季节的活力;雨中的奔跑,阳光下的跳跃,清晨的跋涉,暮色里的登临,灯光里的宁静,艺术里的创造……所有这一切,无一不是生命的活力见证。
站在高天之下厚土之上的生命原野,我们可能生出顿悟:
活力是生命的常态,教育何尝不是?生命是活力的释放,教育何尝不是?
理解了生命的本质就理解了教育的本质;理解了生命的活力,就理解了课堂的活力。唯其如此,我不愿将“活力课堂”当成一个概念定型,而是一种教育的向度,一种课堂的品质,一种生命的自觉。
“活力”之于课堂其实是教育的天然。教育的活力,课堂的活力,无不缘于我们那淋漓的生命元气。
(三)
不得不提到那个叫董运喜的人物。株洲市天元区教育局局长,株洲市十大杰出青年,湖南省优秀教育工作者,一个观念唯新、思维敏捷、言行务实而充满活力的“60后”。
他不是大眼睛,目光却总被寻常的课堂风景所牵引;他雷厉风行的脚步里,印着他对课堂变革的急切与焦灼,担当与期许。他自问亦问人:课堂失去了活力,教师失去了活力,一代成长中的青少年失去了活力,我们的教育还会留下什么?
从“活力课堂”的提出到区域性推进,最初的原点和动机只在于这样一个常识——关于生命和教育的常识。
一个失去活力的生命,必然走向枯萎,走向衰败,走向终结。一种失去活力的教育与课堂,必然走向没落与僵死。
当下教育之根本,课堂之使命就在于追问:是什么扼制了课堂的活力,怎样才能释放出师生的活力,以什么方式来实现课堂变革,并在变革中实现活力生命的自我救赎?
这是董运喜的质朴的追问,也是他深刻的理性;这是他的工作激情,也是他的人生智慧。
这,更是株洲市天元区全体教育人的信仰与使命,梦想和力量。
课堂是一场静悄悄的变革。一切,就从“活力”开始。
相信,一个懂得生命美好的人,没有谁会愿意成为一个没有活力的人,没有谁愿意度过那失去活力的岁月。
一切神圣的背后,就是纯朴与简单。
这样的纯朴与简单,让每一个人,回到我,进而回到我们;回到历史,进而期待明天。
(四)
或许你不会陌生于这样的场景:每次上课,无论教师怎么启发,喜欢举手的大多是那些孩子,他们分布在教室的不同位置,构成一个奇怪的发言版图或发言格局。其他的学生渐渐地习惯于听与记,习惯于成为“沉默的大多数”。
这样的课堂,对少部分孩子可能具有“活力”,课堂成为他们的期待。对绝大多数孩子来说,“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课堂从来如此吗?课堂永远这样吗?
读孔子与诸弟子在河边各言其志的场景,读苏格拉底的对话,隐隐觉得:好的教学格局不应当如此。
然而,班级组织形式的讲台与座位以及与之相应的“一”对“多”的对答格局,总会阻断我们的追问。我们似乎找不到更好的方法来让每一个孩子说话,确保他们在课堂上深度参与。
太多年轻教师入职之后,还来不及感受职业的美妙就被惯性的力量席卷了激情。这样的教学困局,渐渐地如一团雾,遮蔽了太多太多的教育的本真。
教学的过程是认识还是体验?是线性的逻辑展开,还是多元的生命互动?教师的角色是属于讲台的三尺物理空间,还是属于学生心灵成长的原野?教师需要怎样的学生观,文本观,教材观,又呼唤怎样的课程观?
迷雾存在的时候,我们甚至还意识不到教育的崇高与复杂的时候,就开始生出了无知,冷淡与漠然。
(五)
直到坐在株洲市天元区真实的课堂里,我才会看到这里所发生的真切的变化。
这样的变化,不是文字可以传递的。文字只在告诉你这里发生了什么,永远无法描述那个生命的气场,无法指称这个被命名为“活力”的课堂状态。
活力课堂之小组合作探究,是对传统教学格局和对话格局的打破,是对课堂生态、课堂文化的重构。
人们看到,课堂上的座位不再是传统的讲台与座位的“一对多”格局,“大一统”的座位板块被分成若干小组。小组切分的远远不只是形式的意义,它所承载的变革是全方位的。课堂改变了“一个教师——数十学生”的互动和对话的格局,在教师与单个的学生组合之间生成了一个新的课堂结构单元——小组。
课堂对话的格局从此由“一对多”的师生对话格局,走向了教师与全体学生,小组与小组之间,组内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多层次、多维度对话格局。那个“由单个学生构成的方块型对话方阵”,切分出更多小的对话组织。
从此,课堂不再是教师叫答与学生应答的线形过程,任何一个学生都有机会,有可能轻松实施伙伴之间的学习交流,师生对话不再是简单地“点对点”而可能是“点”对“线”或“点”到“面”,一问一答的教学流程有可能因为“小组”的激活而被全部颠覆。
课堂交流、互动和对话格局的形式改变,必然催生学生的自主性,开掘其自主学习的无限潜能。对话格局的改变,意味着教学不再是“教师讲——学生听”的知识主线与逻辑理路,而是对学生经验和学习起点的确认,是他们思维的历险,创意的尝试,探究与反思的深入,亦即教学是经验的生长,是思维、情感、智慧悄然发生变化的生命交互过程。
形式变了,格局变了,过程变了,教师的角色当然也就变了。
教师不再是讲教材的“经”师,不再是属于“三尺讲台”的独语者;而是一个善于创造情境、善于提炼问题,善于营建交流场域,善于激励生命固有活力的“人”师。
在活力课堂上,教师不再是话语的控制者,不再是知识的上位者,不再是道德的优越者,而是一个生命的呵护者,激发者,他善于在学生“愤”“悱”中点拨要津,洞开迷惑,他是无限理解学习过程,无限关怀生命成长的智慧引领者。
学生在小组之内,每个人都轻易地获得了交流与表达的机会,每个人都体验与参与到课堂的生命互动之中,每个人都因为小组的交流,都因为师生的交流而确证了自己的存在。
相反,教师不再是一个意境的营造者,也不是一场演出的总导演。他的天职就在于,让每个孩子都找到自己在这堂课上的生命实现方式,让他们都找到生命得以充实,得以丰富的在场感,在于消除课堂上任何一个旁听者,旁观者。
教师就这样走下了“圣坛”。课堂的伦理,就这样由“唯师是瞻”“唯师独尊”走向了“师生的平等与民主”。
结构其实只是一个视角。结构的变革,带来功能、性质的根本变革,而课堂里的元素没有变化。这正如同样是碳元素,结构方式的不同,就可能造就石墨与金刚石的品质殊异。
活力课堂之“自主探究”“小组合作”“民主和谐”“快乐有效”被称为“十六字方针”。其根本就在于改变课堂的生命互动的格局,以小组的方式呼应和催生学生的自主性,合作性,探究性,从而生成课堂民主,课堂开放,课堂效能,最终释放基于师生主体精神的课堂活力。
(六)
2012年天元区活力课堂成果展示,我们看到的远不只是课堂,不只是几个盟校推出来的精品。
令我感慨的是,这样的课堂之变发生在一个区域的整体推进之背景下。
我看到,整个天元区的学校,就像教室的座位一样,也被重新结构化了,在学校之上,建构了一个新的“意义单元”,叫做盟校,结盟之学校共同体。用不着诠释什么叫教育均衡,“盟校”二字就是最生动的解读。天元区学校分布的版图因为“盟校”而纳入新的框架。
令人欣喜的是,在这里,我们看到盟校的校长,都以团队参与者的一员出现在展示过程里,他们穿着统一的服装,说课,评课,答辩。校长领导力首先是课堂领导力。在株洲天元区,我们看到每一位校长早已成为活力盟校中的活力因子。
这次展示反复出现一个语词,叫模式。这个概念对于课堂与教学来说,似乎有点讳莫如深。我们曾经是那样深陷模式,今天又是如此担心模式,似乎它是活力与个性的天敌。
对于一项区域行动来说,没有一定的模式建构,模型设计,或许,在追寻个性或标榜个性的言说里,课堂不会发生太多实质性的变化。因为,个性随时都可能转身成为“不作为”的借口。更何况,模式作为一种基本框架,基本范式,它从来就不会排斥个性,排斥主体力量的。
区域性建模的下一步,永远是围绕“活力”二字的深度思考而展开,而“活力”的来源永远是那个大写的“人”,是那令人敬畏的“生命”。
篇4
关键词 学术机构知识库 激励模式 激励均衡性
分类号 G250
1 基于知识管理的学术机构知识库激励影响因素调研
1.1 调查样本的选取与问卷回收
为了探寻有效的学术机构知识库(Institutional Re-positories,简称IR)激励措施,本研究进行了“基于知识管理的IR激励模式”调研。调研方式包括发放调查问卷和具体项目跟踪。
考虑到目前IR的构建一般是由图书馆来主持,并得到了研究机构相关部门的支持,因此,将调查对象分为两部分:一是高校和研究所(含已构建IR的单位)的图书馆与公共图书馆的工作人员;二是高校和研究所的科研人员。本研究向100所211工程高校发放问卷200份,其中图书馆70份,教师130份;向公共图书馆发放10份,研究所的图书馆30份,研究所科研人员50份,共发放问卷290份,回收180份,回收率62.07%,其中有效问卷为166份,有效回收率为57.24%。
1.2 调查数据分析
本研究分别对“工作人员提交智力成果到IR中的影响因素”和“工作人员参与IR使用的激励因素”进行了调查。
1.2.1 工作人员提交智力成果到IR的影响因素的数据分析影响工作人员向IR提交智力成果的因素的调查结果如表1所示:
从表1看,这14项影响因素都是相对重要的,与调查前的研究分析完全相符。调查显示,“不重要”的选项最高仅7.83%,3个因素的“不重要”选项为0,即使是“一般”的选项,也只有一个因素达到33.13%,从总体来看,所有14个因素的重要性程度的百分比都集中在“较重要”以上的区间段。
调查结果也显示,这些影响因素体现出IR工作人员不同层次的需求,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影响工作人员提交智力成果到IR中“非常重要”的因素与工作人员的“自我实现的需要”密切相关。排前3位的因素(在表1中的序号为1、2、3),都与IR参与人员的自我价值实现相关。“备份的安全性”居“非常重要”因素的第一位,占95.18%。表面上看与“自我实现的需要”无关,但是,“备份安全性”保护的是知识成果,而这正是IR参与人员自我价值实现的标志性因素之一,因此,对知识成果“备份安全性”的高度重视,恰恰如实反映了IR参与人员对自身价值实现的看重。相比之下,“提交成本”在“非常重要”这一项仅占12.65%。这表明:IR参与人员“个人价值的实现”确实是最重要的影响因素。
・影响工作人员提交智力成果到IR中的“重要”因素与工作人员的“被尊重的需要”密切相关。排第4和第5的两个因素,“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和确认”和“成果能够被同行业、社会所认同”,充分体现了IR参与人员有强烈的被尊重的需求。
・影响工作人员提交智力成果到IR中的“重要”因素还与工作人员的“工作业绩的实现”密切相关。对帮助IR参与人员完成工作任务的“能够通过IR检索到他人研究成果”与“是否是工作考核要求必须做的”两个因素,排在了第6和第7位。这说明IR参与人员把帮助他们完成工作任务的条件也列入了重要因素的行列。此外,表1中序号为7、9、12、13、14等与工作的方便程度、投入成本等相关的因素都被认为是“重要”因素。
・“单位给您的经济激励”被排在了倒数第二位,这说明IR参与人员对“价值交流”的需求超过了对物质和强制性措施的依赖,对IR参与人员来说,物质激励要让位于精神与价值的激励。
1.2.2 工作人员参与IR使用的激励因素分析工作人员参与IR使用的激励因素调查数据见表2。
从表2可以看出,学术机构工作人员使用IR激励因素中,“非常重要”的因素没有一个超过半数,但是“不重要”的选项仅有两个因素有人选择,加起来都不到2%,就连“一般”的选项也只有两个因素超过10%,最高也不过17.47%。这些数据充分反映本研究前期研究有很强的针对性,准确地把握了IR激励因素。
“非常重要”的选项中,最高的是“构建共享的知识氛围”,占45.78%;其次是“学术地位提升带来职位的晋升”,占43.98%;第三是“尊重科研人员的劳动”,占39.16%。这些因素主要为IR团队的研究氛围和劳动价值的被尊重方面。在“重要”的选项中,“有科学的考核标准”最高,占81.33%;其次是“有持续的激励制度”,占62.05%;第三是“保障知识产权的归属”和“支持研究团队的培养”,均为60.84%。这些因素主要为公平、持续的业绩考核与保障机制方面。“较重要”的选项中,前三位分别是“经济激励:福利”、“知识共享是考核指标之一”、“经济激励:工资报酬”,分别占34.34%、31.94%和31.33%。这些因素主要为物质回报与成果推广方面。
上述数据表明:团队的建设、劳动的被尊重、被肯定是IR工作人员首要看重的激励因素,其次就是稳定、持续、公平的评价体系,再次才是金钱等物质激励。这说明IR工作人员非常看重自身价值的实现、重视公平、淡泊名利的特点。总的来说,这些激励因素呈现明显的强弱层次性,由强到弱依次是:整体公平激励因素,学术工作人员自身价值的实现与被尊重的激励因素,学术工作人员自身价值得以实现的工作环境激励因素,荣誉与金钱等利益激励因素。
1.3 数据调查分析结论
在本次调研所提炼的影响因素和激励因素中,没有被认为是不重要的因素,这些因素具有一定的概括性和代表性,反映了IR知识管理中员工激励的核心问题。同时,表1和表2数据的高度一致,也表明本次调研的有效性和可靠性。总的来说,上述分析有以下几个方面值得注意:
第一,影响IR参与人员提交知识成果的因素与学术机构工作人员使用IR的激励因素都表现为:自我价值实现和被尊重的因素重要程度高于经济因素。
第二,影响IR参与人员提交知识成果的因素中有超过半数的人选择“非常重要”因素,而在学术机构工作人员使用IR的激励因素中却无一过半数人选择“非常重要”因素。这表明,目前IR的激励因素中还没有出现核心的被大家认可的“非常重要”因素,而且在调研的90%以上的激励因素被认为是“重要”因素也表明IR的激励因素的均衡性,我们不能采取单一的激励模式,而需要多种激励方法的有机结合,才能对工作人员参与知识转移起到足够的激励作用。
第三,本调研数据的分析为我们展示了IR参与人员提交知识成果的影响因素和学术机构工作人员使用IR的激励因素的重要性分布,前者反映的是IR参与人员提交知识成果的动机,后者反映的是他们对学术机构激励因素的评价,因此这就为进一步探讨“基于知
识管理的IR的激励模式”提供了科学的依据。
2 基于知识管理的学术机构知识库的激励模式
2.1 学术机构的激励因素分析
按照现代心理学的激励理论,使人产生动机的因素就是激励因素,包括内在激励因素和外在激励因素。在上述两个调查题目中,前者侧重于内在激励因素,后者侧重于外在激励因素。
根据表1及其分析可知,内在因素的重要程度依次为:自我实现的需要,尊重的需要,社交的需要,工作业绩的需要,物质利益需要。需要说明的是,其中“其他人是否把智力成果备份到IR”考察调研对象是否以别人的行为作为自己选择的依据,各选项中,选择“一般”的占33.13%;“非常重要”的第二,占30.72%;而“重要”和“较重要”的加起来,占33.94%;大约各占三分之一。这表明,近三分之二的lR参与人员提交智力成果有很强的互相依赖性。这一调查数据准确反映了IR建设需要工作人员广泛参与知识共享的特点,提交知识成果的整体状态本身就是IR人员内在需求之一。因此,IR激励模式只有采取均衡的多元激励和整体提升的策略,才能有效地激励。
从表2数据分析可知,外在因素重要程度依次为:公平的工作平台、稳定的激励机制、发展的研究团队、公平的晋升机制、尊重、良好的工作环境、交流、荣誉、考核、奖酬、培训。进一步概括后,依次是:公平、稳定、持续的组织制度平台;充分满足工作人员尊重需要、工作业绩需要和友谊需要的良好工作环境;基本的激励措施。
总的来说,学术机构的激励因素既有内在激励因素,又有外在激励因素,而且内在要素之间呈现明显的层次性,外在因素之间呈现明显的均衡性。学术机构激励因素的这个重要特点决定了IR激励模式在激励理论模型的选择上不可能是单一的内在激励理论或单一的外在激励理论,而只能是综合的激励理论模型。
2.2 IR激励模式的构建
2.2.1 IR激励理论模型的选择 综合激励理论模型主要有罗伯特・豪斯(Robert J.House)的期望理论模型与波特和劳勒(Potter和Lawlor)综合激励模型。综合激励理论模型的共同特点是:重视考察整个行为过程中各个因素的共同激励作用,尤其重视绩效、奖酬、满意三者的关系。
综合激励理论认为,奖酬是与工作绩效相匹配的,奖酬的公平性是提高工作人员满意度的关键因素,工作人员的公平感和满意感会提高奖酬的效价,从而实现工作人员个人努力的期待,并达到激励工作人员的目的。虽然本调查发现IR参与人员对物质激励的关注程度远不如对自我实现的需要高,但进一步研究发现,IR员工的这一调查结论恰恰是他们追求公平合理的奖酬的结果,并没有超出综合激励理论的适用范围。
在工作人员使用IR的激励因素分析调查的数据中,直接涉及奖酬的因素有9项,对应表2序号1、2、3、8、10、11、12、13、14;间接涉及奖酬的因素有6项,对应表2序号4、5、6、7、9、15。也就是说,全部的因素都和奖酬直接或间接相关。间接因素中,主要是公平的因素。如果公平保证了,就能保证工作人员所得的物质激励部分或者说工资部分与他的劳动付出相匹配。根据内在激励理论中的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在物质需求得到满足的情况下,工作人员当然会把自我价值的实现列入最重要的因素中去。这就是物质激励之所以在调查中显示为排名倒数第二的真正原因。因此,可以确认,奖酬也是学术机构工作人员最关注的激励因素。
综上所述,从内在激励的角度看,IR参与人员的需求激励因素符合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的基本判断;从外在激励因素看,奖酬因素是决定性的因素,它与工作人员的工作绩效以及工作人员对自我价值实现的追求等都密切相关。因此,可以确定综合激励理论模型作为学术机构激励模式的基本理论模型。同时,由于IR参与人员对奖酬要素重要性评价与企业等其他组织不同,还应当充分参考学术机构自身的特点,遵循激励的基本规律,建构符合学术机构特点的激励模式。2.2.2 IR激励模式构成
由于IR激励模式涉及的内在因素主要表现为个体可控制和向调整的内生性需求,外在因素主要表现为外在施加于员工的激励因素,而且它们都有内在的层次结构,各因素之间因重要程度也有差别,因此,组织应当根据内在激励因素的层次,全面分析与之匹配的外在激励因素,围绕“激励人、关心人、成就人”采取相应的激励措施。个体得到激励,就会努力促使自我价值实现,提高工作绩效,从而实现组织的发展。对组织来说,工作人员通过努力实现工作绩效,为组织做出贡献,因此必须要有公平合理的奖酬来对工作人员的努力表示认同和肯定,这样才能不断激发工作人员的工作热情,从而不间断地提升工作绩效。因此,不断激励的结果最终必然是个体和组织的双赢。这个以“内、外激励因素――努力――绩效――奖酬――人的发展和组织发展”为主链条的基本激励理论图式就形成了,如图1所示:
该IR激励模式以综合激励理论模型为基本理论框架,以学术机构激励因素调研数据为实证依据,以全面性、以人为本、层次性和双赢为激励模式构建的基本原则,以公平的制度平台、和谐的工作环境、基本的激励方法为主要模块,以广义的奖酬体系为核心激励要素,全方位关心工作人员、帮助工作人员实现自我价值,并进而促进学术机构的和谐与发展。我们把这个IR激励模式表述为:学术机构紧紧围绕“促进学术交流、开放获取、提升学术影响力”这个核心目标,通过打造公平的制度平台、和谐的工作环境、基本的激励措施,全面地关心人、激励人,实现人的发展和组织的发展(见图2)。
2.3 IR激励模式的特点
・突出激励因素的连动性与层次性。激励以“诱因、需求、动机、行为”的连动关系为主要内容的管理行为,这个连动行为主要是组织发起的,但是它又不能离开员工而存在。因此,图2中把调研分析出的“实现自我价值,尊重的需求,社交的需求,工作业绩的需求,物质利益需要”按层次列出来,这些需求的满足最终的结果就是实现个体价值,也即实现人的发展。与此相应的“基本的激励”部分则按照调查所得出的激励因素――晋升、尊重、荣誉、考核、福利、工资、培训――的重要性程度排列图的右侧部分。
・突出综合激励理论模型中奖酬为核心的激励触发原理。IR激励模式中的基本的激励所涉及的所有激励手段都和广义的奖酬相关,而且具有层次性。
篇5
1.1后现代知识Lyotard曾认为,“在信息时代,知识的问题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更是统治的问题。”后现代知识观本质上承继了反本质主义、反基础主义、反理性主义。后现代的旗手之一lyotard(1997)在其《后现代状况》一书中认为,“后现代总是隐藏在现代里,因为现代性,现代的暂时性,自身包含着一种超越自身,进入一种不同于自身状态的冲动。现代性在本质上是不断地充满它的后现代性的”。后现代主义知识观是建立在对现代知识观批判的基础上的。现代知识的三个基本特征:“客观性”、“普遍性”和“中立性”。lyotard的观点代表了后现代知识观。根据lyotard等对后现代知识观的描述,笔者对后现代知识的转变作了如下概括和总结。1.1.1知识的动态化知识是个体在与环境的互动中建构的客体,始终不断地处于流动之中。目前,所有的知识都是在人们过去经验的影响下被创造出来和被理解的,因此,知识不是“价值中立”的。某一阶段人或组织拥有的知识只是人们在某一阶段的“认识的成果”,它需要得到不断的检验、发展与更新,因此它是具有不确定性的。Lyotard曾指出:知识本质现今发生了变化,当前的知识与科学所追求的已是差异性的知识,精确地说是追求“动态性”。因为人的原始经验积累、情感体验和智力结构的差异性,其面对外部信息或外部实践时认知结果也存在差异。知识的价值不在于给人真理或价值标准,而在于主体放弃了其主体地位,而融入知识创造、更新、积累的体系中来,也就是“去中心化”。1.1.2知识的属人性现代知识观认为,知识是“客观的、普遍的、价值中立的”。现代认识论发展的结果是,知识本身是一种目的,一种标准,而人的情感、体验往往被忽视。知识成为凌驾于人之上、统治人的工具。后现代主义认为,知识不是亘古不变的真理,需要个人的感悟、体验和理解,知识具有属人性。知识积累更多地依靠个人对知识的重新建构,以使其通过自己的体会、感悟、经验内化,为人们的认识活动提供了最终的解释性框架乃至知识信念。所以,后现代主义强调理解事物的多元化,即知识具有理解性。在已有经验基础上,个体知识的获得就是建构新经验的过程,是主体借助各种中介系统、概念逻辑系统、社会关系系统,依照自己的思维模式、概念结构,与客体相互作用,把世界纳入自己的解释系统的过程。1.1.3知识的境域化现代知识观认为,科学知识不会因为知识产生的地域、时间不同而影响到知识本身,是客观的。因而知识不会随着个人意识形态、价值观念、生活方式等的改变而改变,具有普遍性。后现代主义的观点认为,现代“知识”根本就不能称为“真理”,而是“信息知识”,它只有与特定文化背景相结合,才具有知识和真理的特性。“事实”根本就不是“事实”,而是“迹象”,是那些使用它们的人所赋予的意义。知识不再仅仅是文化的因素,而是文化的产物。任何知识都存在于一定的时间空间、价值范式等因素之中,其意义不仅由自身陈述来表达,更由其所处的意义系统来表达,因而知识具有境域性。也就是说,不存在普遍适用的纯粹知识,所有的知识具有环境的嵌入性或境域性。1.2后现代知识管理理论研究Foucalt提出“知识就是权力”之后,知识逐步被发展为由话语实践按照一定规则构成的一组要素,在话语的背后体现的一定的权力关系。后现代主义者摒弃现代知识观中的知识价值中立的原则,提出知识具有个体性,是个人从某一角度或视角对事物的看法。在后现代社会中,管理原则、制度、艺术的游戏规则己经完全不同于从前,知识已变成“权力话语”(ApowerfulDiseourse)。在后现代社会中,人的分工程度、社会流动性变得极高,知识成为一种“权力话语”的情况下,高度社会分工造成的分化、高度社会流动性和知识话语权力的重新分布所形成的社会和组织的不稳定,而造成组织内部的动荡和个人异化感的增强,引起严重的社会与组织问题。而不得不说,这就是社会发展的趋势。虽然“知识权力”(Foucalt,1972)、“小叙事”(LyotardJF,1986)等观点为后现代知识管理的研究提供了方法与思路,但直接以后现代的视角研究知识管理的理论建构匮乏。少数学者通过对于后现代知识观与后现代管理的综合后指出,组织中的成员可以通过追求不确定性与自我否定的实践来寻求解构自己观点的方法(Demda,1980),并且应该拥有一种对自己所拥有的知识的批判和怀疑的能力(Lawson,1985),而这种能力可以通过不断的“自反”来培养与提高(Platte,1989)。
2后现代教师知识管理
后现代主义对教育界知识管理的发展也产生深刻的影响。首先,教育组织是人构建的;其次,教育组织的主要目标是保证教育的正义和平等,促进人的自由和解放;再次,教育管理知识是有情景和价值的,并且组织中的权力不是固定的,而是生产的,其生产性主要表现为权力的参与和分解;最后,教育界知识管理方法是多元的,不是对抗而是对话的。因此,可以认为,“管理是行动的哲学”,这种哲学是动态的,更多的是偶然的、是对话的,处于解释过程。学者Fos-ter把自己的观点建立在“对话”概念的前提上,“人的事务并不是全部都能够预测的;对话和分析是不可避免的,也是需要的;不存在一种最好的制度,我们处在革新和变动中”。在教育知识管理领域,我们要重视教育关系的重要性,在建立一种教育管理理论以及适当的管理知识结构时要知识民主化的问题。此外,教师的隐性知识也受到了学者的普遍重视。2002年,美国教育研究协会年会报告《高等教育领域多产教授的隐性知识》中,关于高校多产和有影响力的教授的隐性知识的实证研究引起了关注。研究表明,多产学者的“多产”与他们所拥有的隐性知识结构发展有着重要的联系。“多产”学者多数情况下都有系统的知识管理体系作为支撑。
3后现代视阈下教师知识管理的特征
篇6
第一条救灾款是中央和地方政府拨给受灾地区用于灾民生活困难救助的财政专项资金。为进一步加强救灾款的使用管理,切实保障灾民的基本生活和维护灾区社会稳定,根据民政部、财政部和省民政厅、财政厅有关救灾款使用管理规定,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救灾款是指中央财政和省财政下达的特大自然灾害救济补助费、特大自然灾害灾后重建补助费,各级政府财政安排的自然灾害救济事业费。
第二章救灾款的使用
第三条救灾款的使用范围:
(一)解决灾民因自然灾害造成的无力克服的衣、食、住、医等生活困难;
(二)紧急抢救、转移和安置灾民;
(三)灾民倒房恢复重建;
(四)加工及储运救灾物资。
救灾款发放的重点为重灾区、重灾户。
重灾户主要指:
1.遭受自然灾害无法维持基本生活的“特困户”、“五保户”和既缺钱又缺粮的“双缺户”;
2.家庭遭受重大损失而缺乏自救能力的受灾困难户。
第四条救灾款的使用必须严格执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财务规章制度,专款专用,重点使用。不得平均分配,不得截留、挪用,不得向无灾地区拨款,不得实行有偿使用,不得提取周转金,不得用于扶贫支出,不得用于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支出,不得用于行政支出,不得擅自扩大其它使用范围。
第三章救灾款的管理
第五条救灾款的预算安排。根据救灾工作分级负责的原则,救灾款实行分级负担。各级财政部门在年初编制预算时,要根据上年灾情及救灾资金需求,编制相应的自然灾害救济事业费预算,如当年遇重大自然灾害或灾害频发,实际需要超过当年预算,财政应视财力情况报请政府给予追加。各地民政部门要认真核实灾情,实事求是地提出自然灾害救济事业费支出计划和安排依据,为财政部门安排救灾款预算提供翔实可靠的依据。
第六条救灾款的申请。当地方遭受严重或特大自然灾害,地方政府通过自身努力确实难以解决时,可以向上一级政府提出救灾款的申请报告,上一级政府可以根据情况给予适当补助。
各级政府向上一级政府申请救灾款的报告中,必须如实说明灾害损失程度,地方政府已采取的准备采取的救灾措施,下一步救灾工作存在的困难。申请救灾款报告不按规定或者虚报、瞒报、假报,一经查实,上一级政府一律不予安排救灾款,因此造成严重后果的,将追究有关人员责任。
第七条救灾款的审拨。民政部门在准确核实灾情的基础上,结合地方经济发展水平、自救能力及救灾款安排使用情况,提出具体补助分配方案,同时将分配方案报同级财政部门会商后行文下拨。
第八条救灾款的下达。救灾款实行逐级下达。各级民政、财政部门接到上级拨款后应及时安排使用救灾款,并在收到上级拨款通知后30天内将有关分配使用情况报上一级民政、财政部门。逾期不报,将视为资金没有安排使用,上级民政、财政部门在今后拨款中可不予安排或在应补助数额中扣除已下拨未安排的部分。
第九条救灾款指标下达后,各级民政部门、财政部门必须确保资金及时到位。财政部门要积极调度资金,安排资金及时拨付,保证各项救灾支出的需要。不得以任何名义拖延、缓拨救灾资金。不得用作任何抵扣。
第十条建立健全救灾款财务管理制度。各级都要加强救灾款的财务管理,加强预算监督。做到专人负责,专帐管理,手续完备,帐目清楚、完整、准确。
第四章救灾款的发放
第十一条基层发放救灾款(物),要做到政策公开、数额公开、对象公开。在发放过程中必须坚持民主评议、登记造册、张榜公布、公开发放的程序,救济对象和救济款物数额必须在基层的政务栏及村务栏中公布,自觉接受社会监督。
第五章救灾款的监督
第十二条各级经管救灾款的人员工作变动、调离时,必须办理交接手续,经审计和主管领导批准后方可离任。
第十三条各级民政、财政部门要积极配合审计、监察部门对救灾款的使用管理情况进行监督和检查。
第十四条在发放、使用救灾款中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其所在单位或上级机关对主管人员或直接责任人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对不符合条件的救济对象发放救灾款物的;
(二)虚报、克扣救灾款物的;
篇7
老师们、同学们,大家好!我讲话的题目是《知识就是力量》。同学们,你一定羡慕神话故事中那些力大无比的人,一定也幻想自己能成为呼风唤雨、所向无敌的英雄吧!让我告诉你,实现这个愿望的窍门,就是学好文化,掌握现代科学知识。
英国著名哲学家培根说“知识就是力量”。这句已被无数事实证明。
假如不懂得地质学,人们就不会知道960万平方公里土地下的宝藏;不懂得信息科学,就会变成耳聋眼花的现代人;不懂得基因科学,就不能克服遗传障碍,满足人类生存的需要。
篇8
关键词:水利工程;施工管理;质量控制
中图分类号:TV文献标识码: A
水利工程是关系到国家百年大计的重点工程,水利工程施工质量同施工技术和施工管理有着必然的联系。只有严格按照有关水利工程施工规范规定要求进行施工,才能打造出优秀的水利工程作品,更好地发挥其功能作用服务于社会,服务于人类。
一、水利工程施工管理质量控制存在的问题
对水利工程施工管理质量控制的现状,只有积极探寻质量控制中的问题症结才能解决问题,不断提升施工管理的质量水平。
1.质量控制中的成本问题
成本问题表现在施工管理质量控制的整个过程中,影响施工管理效益。由于水利工程所处的市场竞争比较大,水利工程建设的招投标工作竞争激烈,部分水利工程企业过于压低投标价格,导致后期成本管理中,潜在诸多资金风险,多项水利工程施工内容超出原有的预算标准。例如:某水利工程在施工成本方面,仅存于表面形式,没有渗透到实际施工管理中,成本管理失控,管理部门统计,该工程有三项成本超出预算5%,降低了成本管理控制的能力,引发严重的成本风险。
2.质量控制中的责任问题
水利工程大部分由政府出资建设,但是政府对施工管理并不熟悉,难以协调水利工程中的各项责任问题,影响施工管理的质量。例如:某水利工程参建单位混淆管理责任,政府将工程管理交由参建单位,该工程在施工时,遇到给排水的责任问题,各个参建单位均没有意识到该项责任的分配,增加了责任控制的负担,无法达到质量管理的标准,由于该工程忽视责任管理,在给排水施工中出现管理缺陷,影响给排水的整个项目,拖延了该水利工程的施工周期。
3.质量控制中的安全问题
水利工程的施工现场比较复杂,潜在的安全隐患较多,制约施工管理的安全质量。施工管理缺乏安全保障的原因主要有三点:(1)施工人员安全意识薄弱,施工中无法约束自身行为,自主能力偏低,特别是面对安全管理中的突况,缺乏安全控制的意识;(2)水利工程安全工作不到位,缺乏必要的安全标志,为施工管理的质量控制埋下较大的安全隐患;(3)安全管理的资金不到位,缺乏安全管理的配置,无法在水利工程施工管理中起到预警或警示的作用。
4.质量控制中的管理问题
水利工程施工管理的自身问题,影响质量控制的效率,主要是因为水利工程企业不熟悉工程实际,缺乏管理与控制的力度,无法掌握水利工程施工管理的关键点。施工管理贯穿于水利工程的全过程中,部分工程企业淡化施工管理的途径,偏离了水利工程的建设实际。
二、水利工程施工管理质量控制的具体措施
1.优化施工质量管理体系
根据施工管理的适用范围,水利工程施工质量管理体系主要包括:工程质量管理控制体系、质量管理组织体系、质量管理协调沟通体系、施工现场质量管理目标体系等类型。因此,在施工质量管理中,必须针对其中存在的问题,从而采取相应的预防对策。在施工各个阶段中,制定合理的施工管理流程,采取可行性的管理计划方案,明确各项施工设计与施工方式,从而加强技术、组织、经济等方面管理,明确水利工程施工建设方向。科学安排施工顺序,明确各个工程岗位的工作任务,并落实现场巡查工作,及时发现与处理影响进度的关键因素,全方位掌握工程施工进度,完成各项协调工作,及时排除与处理施工中出现的各种问题。
2.切实提高工程质量管理质量
在实际的施工管理中,必须严格遵循项目法人制、招标投标机制、终生负责制等制度,使管理工作做到有章可循。在水利工程的建设中,严格执行签订的内容,进行科学的施工。在施工中完善内部建设检查系统,全方位检查与管理各类设备及材料,确保良好的工程质量。在正规厂家进行选择采购设备及材料,落实各项水利工程施工的质检工作质量,从根本上提高工程质量管理质量。在工程质量控制中,关键在于加强隐蔽工程验收程序的控制,落实各项技术交底工作,定期组织上岗人员进行岗前培训,严格执行持证上岗制度,依次做好工程质量验收工作,综合评估水利工程质量,并针对水利工程质量存在安全隐患,从而提出可行性的修整建议,确保工程质量验收的合格。在管理中完善水利工程施工质量管理制度,将工程质量管理贯穿于整个水利工程施工中,在管理中明确各个管理部门的工作责任与义务,建立协调配合的工作制度,充分调动施工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保证水利工程的质量。
3.科技为先的管理方式
水利施工工程管理现代化发展,是水利工程发展过程中的必然,也是现代化科技技术和设备对于水利工程施工管理体系所带来的推动效果,进而需要持续不断的对于管理工作所涉及到的科技含量进行提升。必须通过实施科学管理,全面提高施工工程管理的现代化水平,最大限度地发挥施工工程效益。
4.加强安全管理
加强安全管理是应对水利工程安全问题的必然要求。为增强安全管理实效,应着重做好以下几项工作:首先,要建立健全安全管理体系。建立和完善施工现场安全监督体制以及相应的安全生产责任制,将相关责任落实到个人,以制度形式来加强安全施工和安全管理。其次,要切实加强安全教育培训。安全教育培训应当贯穿于水利工程施工的全过程,通过培训来培养员工的安全观念、增加员工的安全知识、提高员工的安全技能,为安全管理提供可靠的保障。再次,要加大场地安全检查力度。
5.加强成本控制
成本管理是水利工程管理的重要环节,而成本控制又是成本管理的核心内容。因此,在实践中,要加强成本控制,提高成本管理水平。首先,要从企业实际出发,合理编制施工成本定额,为项目评估提供可靠依据。其次,要明确该水利工程项目的特点及管理需求,并将其作为成本考核的客观依据。再次,要建立和完善项目内控机制,加大项目成本管理工作的监督和检查力度。最后,要努力实现成本管理的动态化和常规化,及时纠正或改进管理中出现的不规范行为,以减少不必要的损失。
6.在整个水利工程施工过程中对材料质量进行控制
由于水利工程施工周期长,施工过程受自然环境影响比较大。在施工过程中要按照相关标准对施工材料进行储存。在施工前期要对施工材料进行严格的抽样检查,以确保施工材料的性能符合施工要求。在施工过程中如果发现施工材料不符合施工质量要求,要及时和相关负责人沟通,尽快更换施工材料,确保在施工材料上不出现质量问题。
7.加强对施工人员的管理
加强对水利工程施工人员的管理,提升施工人员的整体素质,是确保水利工程施工质量的关键。这里所讲的素质,不仅包括施工人员的施工技能素质,也包含施工人员的思想道德素质。施工技能素质是指施工单位要在施工前组织施工人员认真学习施工技术培训工作,尤其是施工过程中关键环节的技术要点和难点问题,更应给以高度的重视,使每一位施工人员都能牢固掌握施工操作技术;对施工人员的思想道德素质教育培训也是提升施工质量水平的关键性工作,只有施工人员整体思想道德素质提高,施工单位才能有凝聚力,才能尽职尽责,严格要求自己,按照施工技术操作规范要求进行施工,才能避免违规操作施工现象的发生。进而推动水利工程施工的顺利进行。
综上所述,水利工程的发展对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具有非常大的意义,在水利工程发展过程中要对其质量以及安全问题进行重视,这样才能更好地促进经济建设。水利工程的发展受到水利工程管理的直接影响,因此,一定要对水利工程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解决,找到相应的解决措施。
参考文献:
[1]梁世康.浅谈水利工程施工管理的质量控制[J].科技创业家,2013,21:17.
篇9
关键词:小型农田;水利设施;治理制度
中图分类号:TV11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61033050
1 小型农田水利设施的特点
小型农田水利设施主要是指灌溉面积在0.07万hm2以下、除涝面积在0.2万hm2以下、渠道流量在1m3 /s以下的农田水利设施。小型农田水利设施与大中型水利设施比较而言,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由于规模小、设施形态多样化。由于各地水资源的不同,加上不同地区的不同的地理特点,小型农田水利设施有丰富的形态,有些设施甚至可以手动自由移动。
2 小型农田水利设施治理模式分析
2.1 集权治理制度
集权治理制度的背景是指我国在计划经济时期政府由政府部门集中资源兴建水利设施,集体组织拥有所有权和经营管理权,由行政管理部门从上往下的发出治理决策。由于产权归集体所有,使用手续和管理关系简单明了,设施的维护及利用率高,且能够协调用水矛盾。随着家庭承包制的实行,集体组织关系薄弱,导致设施的所有权和经营管理权主体缺失,使得设施在日益老化、失修后的同时出现供给不足的情况。即使新建水利设施,也会出现质量不高,产权不清的问题。
2.2 私人治理模式
私人治理制度下的水利设施的投资主体主要是设施所服务之农田的土地所有者或其经营者, 这种模式下的水利设施通常是分布在地头田间的微型设施,一般都是由私人因地制宜建造的简单设施,直接作用于田间的灌溉排涝,作用范围小。除了少量的国家补助,私人治疗模式的小型农田水利设施一半由私人投资建造,产权界定分明,设施创造的直接收益能够给所有者带来利益最大化,所以对于具有稳定的土地所有权或者使用权的设施经营者们,采用私人治理制度来对这种具有私人物品熟悉的微型设施进行管理非常合适。
2.3 参与式治理模式
参与式治理模式是在政府的宏观调控、公共财政的扶持中,由原来的集体经济组织和水利部门主管的水利设施治理的经营管理权,移交给相对应的服务区的用水户手上,让用水户成为这些设施的主人来设施承担相应的治理责任,用水户不具有所有权,只是对设施参与经营和维护。其实质就是把公共事物的治理权利从上而下不同程度的来转移,多中心治理。这种模式实现了设施的经营者与设施的利益统一,以此来调动用水户的积极性。用水户协会是非行政机构,具有互助合作性质,属于农业生产方面的非营利组织,其具有法人代表,工作内容体现出计划性、长期性和连续性的特点。由于其有一定的组织性,更容易与地方上各级政府部门沟通协调,深得广大用水户的信赖,在对外活动如筹集资金上比私人治理更具有信服力。但是由于设施的所有权和管理经营权的分离,又会一定程度的抑制农户的投资积极性,难免会受到原集体组织及各级行政单位的干预。而设施行政边界和用水户协会的管辖区边界的划分存在一定的区别,这就容易引起用水的纠纷。而农民不稳定的地权也会在一定程度上抑制参与治理的积极性。
2.4 自主治理制度
自主治理制度是指以上3种治理制度上发展演变出的一种新的治理制度。在一个小型水利设施的辐射范围内,由全体用水户拥有设施的所有权,以民主协商的方式实施治理决策,自主对设施进行供给、使用和维护。产权清晰,所有权和管理经营权统一,实现了责权利的三统一,避免了个人利益和社会利益的冲突。
3 结语
总之,小型农田水利治理制度本身并没有优劣之分,任何治疗制度的产生与发展必然有其特定的社会背景和适用范围。本文通过比较,认为目前小型农田水利设施治理制度中的自主治理制度,能够为用水户提供更好的激励,促使其更好地供给、使用、维护小型农田水利设施,从而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参考文献
[1]冯广志.小型农村水利改革思路[J].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篇10
论文关键词:知识发现;知识管理;决策支持系统
在知识经济时代,企业所处的商业环境发生了根本性变化,知识资本成为了企业价值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企业做出决策的重要依托。目前,学界对利用知识技术帮助决策、利用专家系统等人工智能提高和强化决策支持系统功能的研究,主要停留在方法手段和个别领域等方面,从宏观上将知识发现、知识管理与决策理论、决策支持系统的实现结合起来,进行整体研究的还很少,系统模型不够完善。本文拟对决策支持系统的架构进行改进,提出知识发现、知识管理与决策支持系统的简单集成框架,即在决策支持系统结构中融入知识发现和知识管理模块,以期达到更优的决策结果。
1知识发现
1.1知识发现的定义
1989年8月,在第11届国际人工智能联合会议的专题研讨会上,首次提出了基于数据库的知识发现(KnowledgeDiscoveryinDatababe,KDD)技术。知识发现的定义,一般比较公认的是:知识发现是从大型数据库的数据中,提取人们感兴趣的知识,即正确的、非平凡的、未知的、有潜在应用价值的并最终可为用户理解的模式。
1.2知识发现的过程
KDD是一个反复迭代的人机交互处理过程,从宏观上看,KDD过程主要由三个部分组成,即数据准备、知识提取和结果的解释评估,如图l所示。
1.3知识发现的意义
知识发现是一个多学科交融的前景广阔的新兴领域,这些学科有人工智能、机器学习、模式识别、统计学、数据库、知识库、数据可视化及专家系统等。知识发现为决策各方创造了一个共同的理解模式,从而使知识发现过程成为持续的管理过程的重要一环。对于运用知识发现识别出来的知识,企业或组织可以进行如下工作:(1)预测;(2)趋势判断、模式识别和解释;(3)辅助决策。
2知识管理
2.1知识管理的定义
知识管理(KnowledgeManagement)就是运用集体的智慧提高应变能力和创新能力,为企业实现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共享和有效转换提供新途径。简而言之,知识管理就是企事业单位对其所拥有的知识资源进行管理的过程。比尔?盖茨在《未来时速》中提到“知识管理是个手段,不是目的,它是搜集和组织信息、把信息传播给需要它的人、不断地通过分析和合作来优化信息”。
2.2知识管理的过程
知识管理过程可以划分为四个环节:知识生成(Pro—duce)管理,包括知识获取和知识创新;知识积累(Stock-pile)管理,包括知识整理、知识保存、知识更新;知识应用(Application)管理,包括知识测评、知识应用;知识交流(Communicate)管理,包括知识传递、知识分享。这四个环节,九个部分相互承接与联系,共同构成了知识的基础管理体系。各个活动之间相互关联,并无简单的先后关系,而是在循环中不断进化和提高,形成了知识螺旋上升式的有机闭合环路,如同一条“知识链(KnowledgeChain)”,也称为“PSCA”闭环,如图2所示。
2.3知识管理的意义
知识管理是信息管理的延伸和发展。如果说信息管理是将数据转化为信息,并使信息为组织设定的目标服务,那么知识管理是把信息转化为知识,通过知识的创造、应用提高组织的应变能力和创新能力。著名管理学家彼得·F·德鲁克(PeterF.Drueker)及其同事们通过案例观察到,相当数量的美国和Ft本的企业开始从传统的管理结构转移到新型的知识管理结构。只有系统、科学地做好知识管理,以知识管理的现念、科学方法提高现代组织的决策能力及其支持系统的支持质量和效率,才能真正实现知识管理研究和知识管理活动的最终目的。
3基于知识发现和知识管理的决策支持系统的构建
3.1决策支持系统的定义
决策支持系统(DecisionSupportSystem,DSS)是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手段,综合运用计算机技术、管理科学、经济数学、人工智能技术等多种学科知识,针对某~类型的半结构化和非结构化决策问题,通过提供背景材料、协助明确问题、修改完善模型、列举可能方案等方式,为管理者做出正确决策提供帮助的人机交互式系统。
3.2系统目标
系统设计日标是:对与决策相关的各种数据进行抽取、转换和加载等处理后,建立统一规范和高度共享的数据仓库,并在此基础上采用数据挖掘和OL&P等技术多角度分析数据,从中提取潜在的知识,并对发现的知识实施进一步的管理,求精、深化,从而建立高效的决策支持系统。
3.3系统构建
根据系统的设计目标,文章给出基于知识发现和知识管理的决策支持系统的模型,其基本结构框架如图3所示,箭头方向为控制流。
该系统由数据仓库管理模块、知识发现模块、知识管理模块、人机交互模块四大模块组成。
3.3.1数据仓库管理模块
该模块将不同来源的、结构不一致的数据进行概括和聚集,抽取其面向决策支持的部分并加载到数据仓库中,对其实行统一管理。当需要查询时,就可以直接访问数据仓库而无需再访问其它信息源。数据仓库是知识发现的基础,是面向主题的、集成的、稳定的、随时间不断变化的数据集合,用以支持决策管理的制定过程。
3.3.2知识发现模块
该模块是在数据仓库的基础上,运用数据分析工具,从数据中提取对决策有用的知识。模块中提供了大量知识发现引擎抽取算法,针对所要发现任务的所属类别,如分类、回归分析、聚类、关联规则等,设计或选择有效的数据挖掘算法并加以实现。数据挖掘和OLAP(联机分析处理)技术是知识提取的有力工具。从数据仓库中选择的数据在知识发现引擎里得到处理,生成辅助模式和关系。对发现的模式进行解释,在此过程中,为了取得更为有效的知识,可能会返回前面处理步骤中的某些步骤以反复提取,从而提取出更有效的知识。测试与评价所发现的知识,对知识进行一致性、效用性处理以确保本次发现的知识不会与以前发现的知识相抵触。将发现的知识将存放到知识库中,最终以用户能了解的方式呈现给用户。
3.3.3知识管理模块
上一模块提取的知识存放在知识库中,这些知识必须以一种有效的方式来进行管理,才能更好地为决策服务。经过知识生成、知识积累、知识交流和知识应用四个管理环节,以及与领域知识、员工的隐性知识、外部环境的交互,知识得到进一步的优化,以供决策。
3.3.4人机交互模块
决策者通过友好的人机界面,可以与系统进行交流。用户向系统发出决策请求后,系统将为用户展示分析后的结果,并可对展示的数据进行再次分析利用,形成最后的分析报表等。该决策支持系统的决策过程总结如下:(1)用户发出决策请求命令后,分析决策需求,描述和表示决策的问题。(2)数据仓库管理模块从数据仓库中获取与任务相关的数据,确定数据来源,建立数据仓库。(3)在知识发现模块中提供了大量知识发现引擎抽取算法,针对所要发现任务的类别设计或选择有效的数据挖掘算法并加以实现。(4)从数据仓库中选择的数据在知识发现引擎里得到处理,生成辅助模式和关系。(5)对发现的模式进行解释(6)测试与评价所发现的知识,对知识进行一致性、效用性处理。(7)将知识存放到知识库中,进行统一管理,进一步优化,还可以用于后继的知识发现过程和知识评价。(8)应用,使用户能在决策支持中运用所发现的知识。
以上过程是一个学习、发现和修改的过程,步骤之间包含了循环和反复,这样可以对所发现的知识不断求精、深化,并使其易于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