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第一课内容范文
时间:2023-03-23 02:25:3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开学第一课内容,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开学第一课》先播放了《我的梦,中国梦》,然后就说了关于梦的演讲。
“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强则国强”。每个成功人生的背后都有自己的梦想,他们为了实现自己的梦想而努力。我看到了一个惊心动魄的表演,叫:搭建长城。首先用一排凳子让大人做,再把凳子猛地抽开,这是非常难的。因为这要靠我们齐心协力,万众一心才可以做好这件很难的事。
我还看到了杨孟衡,他这个双手残疾的人本来想在2008年时当一个世界游泳冠军,结果梦想破灭了。最后就当了一个很厉害的翻译家,这都是经过他的努力。一个人要是没有泪水,没有汗水,没有坚持、恒心,那梦想就不会实现。房祖名还唱了一首《别放弃》,告诫我们要取得成功,就是要坚持不放弃。所以,只有你不放弃,才有机会成功。
《老师、老师》中,让我们知道,阿拉伯数字不是阿拉伯人发明的,而是印度人发明的。飞行员李中华在一次驾驶战斗机失去控制,机舱漏油了,李中华随时有生命危险。不过,李中冷静,终于把自己和战斗机安全着陆在机场。
我的梦,中国梦。只有自己的心中梦想,才有可能使梦想成真。所以,只有我们向梦想努力,挫折在你眼前不过只有沙粒大小!
篇2
观看开学第一课的感想作文
八月的句号已经圆满画上,转眼间我们迎来了美好的新学期,每当在九月的新学期里,《开学第一课》这个让人期待的节目也与全国中小学生见面了,2021年是非凡的一年,因为这一年里我们的党迎来了一百周年的生日,对此的今年的节目主题是理想照亮未来,每次观看后使我受益匪浅。
观看2021年的开学第一课节目,使我更加深刻的了解我们祖国的强大,也认知到作为新时代的青少年要如何去传承这份爱国的精神,特别是介绍到这次的东京奥运会夺冠的选手们,为祖国的荣誉而奋战那种精神深深打动了我。生活在新时代的我们,是幸福的,每个人都可以拥有一个无忧无虑幸福的童年,都可以在父母关怀下健康的成长,而这种美好的生活背后却是我们伟大的党通过努力奋斗换回来的。因此,我们应该更加热爱祖国,把我们伟大的党作为我们的学习目标。在这短短的几个小时里,我受益匪浅。虽然我每年都看开学第一节课节目,但今年的开学第一节课内容特别不同,因为是围绕党的一百周年为主题进行开展的,面对祖国的不断繁荣发展,,它使我更加坚信,在未来的发展道路上,祖国会越来越强大。当下我们虽然我们还小,但这并不可以阻挡我们成为新时代的青少年。
通过观看开学第一课后,是我们明白了应该要珍惜当下来之不易的生活,特别是作为当代的青少年,更应该要努力学习。好为祖国未来的发展趋势而贡献出一份微薄之力。
观看开学第一课的感想作文
告别了炎热的夏天,迎来了秋高气爽的季节,人们的心情也甚是喜悦。与此同时,每年的金秋九月是学生们的开学季,重新返回校园的学子们又将继续开启自己的求学旅程。而在这开学的日子里,央视专题节目《开学第一课》也如期而至,身为学生的我们就更加需要好好地观看此节目了,从中感受人生的哲理以及认真思索节目故事所要传达给我们的价值意义和内涵!
每年的《开学第一课》都有着不一样的主题呈现,这些主题的确定,基本上都会根据当下的时事以及环境所发生的重要事情来确定,所以,节目里这样独特的方式旨在给予学生们非凡的教育意义,让我们感受真正的人生道理及生活哲理。
2021年是独特的年份,所以今年的《开学第一课》主题是理想照亮未来,理想,是值得珍惜的财富,无论身处哪里,它都是内心深处的引力,决定着人生飞越的轨迹。认真观看这一主题的我们跟随康辉、撒贝宁携手课代表杨雅淇、彭友馨一同回顾百年光辉历史,展望未来理想之光,从而内心都有许多的感悟及反思。其实我们这代人是相当地幸福,处于新时代,在党的光辉照耀下茁壮成长。为此,我们要学会感恩党感恩祖国,作为学生,日常生活中应当积极学习,保持一颗积极向上的心,热爱祖国热爱党,树立好正确的理想与目标,努力奋斗拼搏,将来为党为祖国效劳,贡献力量,实现最好的自身价值。
观看完今年的《开学第一课》,让我们认真地去品味理想照亮未来这一主题,我们会发现理想是多么的重要,如果一个人没有了理想,就好比生活没有了希望的盼头。所以,身为学生的我们更要重视理想,珍惜时间,好好学习,向着自己的理想目标前进,将来收获美好的未来!
观看开学第一课的感想作文
岁月无声,转眼间我们已经和快乐的暑假说再见了,怀着开心与激动的心情重新回到美丽的校园,继续求学之路。
每年的九月一号对于学生们而言,是一个特殊而有意义的一天,不仅是标志着学生们迎来新学期学校生活,也是央视大型教育公益节目《开学第一课》播出的时间,这是一个有内涵的节目,每年呈现出来的主题都不尽相同,让不少观看过的学生感触极深,反思甚多。
2021年的《开学第一课》,今年的主题是理想照亮未来,节目中张桂梅、李宏塔、杨利伟、聂海胜、刘伯明、汤洪波、巩立姣、杨倩、李亚中等嘉宾,带我们聆听理想的故事,传递不一样的人生价值观,从而让电视机前的观众朋友们感受到了真正的人生意义,也触动了心灵深处的感知,感慨万千!
篇3
关键词:大学英语视听说;教学模式;重构和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580(2017)01-0101-04
一、大学英语视听说教学所面临的问题
(一)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薄弱,缺乏“主体”意识
1.初高中英语学习的方法是死记硬背和题海战术,教师为学生规划学习过程,评价学习结果。学生在进入大学之前从未进行过有计划的自主学习,导致进入大学之后很难适应自主学习,学习内容完全依赖于教师,不能自觉地使用正确的学习策略。缺乏自主学习意识,缺乏对自己学习负责的能力,进而导致学习效率的低下,尤其在口语表达和听力环节存在很大缺陷。
2.学生在英语视听说学习方面缺乏团队合作意识,缺少互相帮助及协作的精神。由于大学英语视听说的特殊性,学生在课外需要的听说训练量至少是课内的两倍,因此学生必须改变传统教学模式中对教师的依赖性,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模式,相互促进,相互提高。
3.学生不会多渠道学习英语和运用英语。很多学生错误地认为只要按时上课,完成了教师布置的作业,就是合格的学生了。很少有学生在课余时间利用各种媒介去听英语广播,阅读英文报刊,查阅英文资料,全面提高英语综合运用能力。
(二)教师无法满足每位学生的个体需求,难以持久地保持激情
1.以我校为例,大学英语的授课班级均为扩招后的大班模式,每班60~70人不等,以传统的教学模式授课使教师无法及时发现并解决每个学生所遇到的问题,即使备课时考虑到了学生之间的差异,但仍难以完全满足每位学生的不同需求,无法让每位同学都积极地参与到教学过程中,以取得最好的听说教学效果。
2.从事大学英语课程教学的教师们呈年轻化趋势,他们大多积极进取,激情四射,充满责任心。在教学上会花很多心思让学生积极参与,但是出于上文提到的一些问题,情况不尽如人意,课堂上经常出现冷场,所以最终又返回到最初的枯燥的传统教学模式。
二、大学英语视听说教学模式的重构和改革
(一)大学英语视听说第一课堂教学模式的改革
依据自主学习理论和合作学习理论,合作学习就是以学生为中心、以小组活动为主要形式的学习模式,而合作学习的基础是个体独立学习。在合作学习中,小组成员有明确的个体责任,因而合作学习本质上是“集体性的自主学习”。鉴于此,课题组成员力图在第一课堂教学改革中做到合作学习与自主学习的融合。
教学手段:
随着各种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的普及和应用,QQ、微信为视听说教学提供更大的空间和机会。在实验班,课前模块包括学习目标、背景知识、预习任务。教师利用QQ和微信群把课前模块内容提前发放给学生。而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利用这两种平台明确本单元学习目标;以小组的形式收集背景知识资料,通过小组讨论,把资料进行整合,做成演示材料;W生独立预习下次课涉及的内容。这极大地丰富了大学英语的教学手段,不同程度促进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和合作学习的能力。
课中模块包括:1.背景知识报告;2.视频音频任务;3.听说技巧;4.互动表演;5.教师、同学、自我评价。背景知识报告内容学生已在课前模块小组讨论完成,教师随机抽取或由小组自愿在课上演示,演示的小组将依据课堂演示的量规和任务的完成情况获得分数(由教师和其他小组共同给出,取均值);在观看视频和听音频任务的过程中,教师通过ppt展示词汇和相关问题,以检测预习效果,同时解释疑难点,讲解听说技巧;运用刚刚学过的听说技巧,学生在组内以两人或多人为一组进行角色演练,教师提供指导帮助,并予以监督。然后各小组进行展示。展示完毕后,教师、同学及学生自己根据量规进行客观评价,小组评价结果由课代表进行记录,个人评价结果由各小组长进行记录。在课中模块,小组协作学习能让基础差、性格内向的学生找到自信,同时基础好的学生能起到积极带动作用,共同完成教学任务。
课后模块包括:1.上传学生作品-DVSHOW;2.提供更多的视听说资料,让学生写学习反思;3.句子语音模仿(英音或美音)。每一个单元的课后模块为以上的1种或2种,课后模块的完成需要小组每位成员的参与,由小组长负责分配每个人的任务与责任,在提交作品时需注明各自的任务。这样会促使那些学习态度不积极或自控力不强的同学按时完成自己的任务,因为现在大家是“休戚相关,荣辱与共”,个别成员的不配合会使整个小组的期末总评成绩受到影响。这样可以充分调动和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参与到教学中来,既促进了小组合作学习,又提升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为有效地实施以上教学模块,在开始每一个单元前,教师应根据本单元教学内容按以下流程进行教学准备(见图1):
在实验班,大学英语视听说教学内容不再局限于教材,视听说教学资源更加丰富。教师在选择和编排教学材料时,尽量避免过于专业化的材料,注重内容的多元化和横向延伸。着重体现视听说教学的实用性、趣味性和文化性相融合的原则,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听说能力的提高。
以第一学期的教学内容为例,所学8个单元的内容全部涉及学生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比如:如何打电话、如何在饭店点菜、如何在商店买东西等。这些内容与学生的学习、生活、未来的就业息息相关,有时学生总是话在嘴边,却不知如何正确表达,学生对此显示出极大的求知欲望和兴趣。教师在实际的教学中通过均衡的视听安排,对学生进行了有效的输入。在进行“说”的输出时,学生以小组的方式熟练地对现实场景进行模拟。由于是小组的合作输出,大多数同学克服了紧张、羞涩的心理,使小组的展示更加完美,学生获得的成就感使学生消除了对英语听说的恐惧,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大大增加。
(二)大学英语视听说第二课堂的构建
大学英语视听说第二课堂是对第一课堂的延伸和有益补充,加强第二课堂的建设有利于为学生提供课内仿真的英语环境,使英语视听说学习由教室的单线元素变成多维度课内外相结合的学习环境,藉此激发学生对英语视听说的兴趣和参与度。
与第一课堂相比,第二课堂的独特优势在于:将知识、能力、素质进行有机结合。第二课堂活动的主要内容应与第一课堂涉及的主题有效结合,以此确保第二课堂教学具有系统性和明确的目标。这有利于把第一课堂的输入转换成有效的输出,在此过程中,学生既能看到自己取得的成绩,又能发现自己在哪一方面需要提升。因而,学生参加第二课堂活动的积极性会不断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合作精神以及学习的自主性不断增强。由于第二课堂活动的丰富多彩,英语学习的氛围越来越浓厚,教学效果得到提升,教学质量得到改善。
三、大学英语视听说多元评估体系的创建
评估是整个语言教学系统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可以帮助教师及时获取和分析学生的学习信息,改进教学方法,调整教学进度;可以帮助学生及时调整学习方法,不断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自主性。新的评估体系在技术上应体现交互性、可实现性及易于操作性;淡化评估的甄别性与选拔性,更多关注学生努力和探究的过程,更多关注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自主学习能力。
依据多元智能理论,学生之间没有智能水平高低之分,每个学生在智能组合方面都各具特色,学生在某一方面的优势智能可以提升其弱势智能。而传统的终结性评估模式具有片面性、单一性,无法多元考察学生多方面智能的发展,无法真实全面地评价学生,忽略了对学生语言应用能力方面的培养,没有把学生的综合素质纳入评估体系。这不利于视听说教学质量的提高和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
大学英语视听说的实践性和技能性需要多元动态的评估体系以促进教学效果。该评估体系既包括终结性评估也包括形成性评估。终结性评估是衡量教学效果和学习效果的主要指标之一,其主要形式是期末纸质测试。由于我校大学英语视听说课程不是独立开设的课程,其终结性评估被纳入到大学英语期末考试卷中,占卷面分值的20%,主要以听力为主。此类评估形式虽然比较客观,且简单易行,但是无法全面而准确地考查学生在整个学期发展变化的过程,无法及时动态地评价学生。
因而,终结性评估必须与形成性评估有机地结合起来,以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形成性评估是基于学生学习过程而进行的评估,包括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合作学习能力和第二课堂参与度。根据不同的评价主体,大学英语视听说形成性评估包括:教师评价,小组自评,小组成员自互评、小组间评估。
教师评价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观察和记录学生的视、听、口语行为,学生在小组活动过程中的表现,学生课堂活动的参与度,学生出勤情况,学生自主学习记录、学生合作学习能力状况、学生作业完成情况、学生第二课堂参与情况以及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努力度和探究度。由此看出,教师评价的内容具有多元性特点,不仅可以考查学生的语言方面的智能,还考查学生人际交往能力、合作能力及自控力。这种跟踪性的评价有利于教师及时调整教学进度和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学生可以从教师的评价中及时自省,明确自己需要提升的方面,认识到自己在各阶段的成长和发展。
小组自评指的是在完成某项小组任务后,组长带领小组成员集体讨论小组合作是否愉快,谁在小组活动中表现突出,遇到了什么困难及该如何解决,简要分析小组合作的成绩和不足。小组成员自互评包括组员的自我评估和互相评估,主要考查各个小组成员在参与小组活动时的表现。小组间评估指的是完成某项任务的展示后,依据评价标准,以小组为单位,对其他组整体的表现进行打分,包括优点及需要改进的地方。小组各类评估可以为组员对小组或小组成员表达不满提供沟通渠道;可以促进组员进行反思,在以后的活动中提升自己;了解小组工作的成效,总结小组工作的成效和不足。
这种形成性评估和终结性评估相结合的大学英语视听说的多元评估体系提倡过程重于结果,把对学生的评定分散到整个学期之中,而不仅仅是学期末。因此教师可以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及时有效的监控,鼓钛生自主协调和解决小组成员之间的观点冲突,对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合作学习能力、学习策略等进行全面而准确的评估。
四、实验对比分析
1.前期准备工作(实验对象与参照对象的选取)
由于我校现处于一本和二本共存的阶段,学生入学英语听说水平参差不齐,因此真正能做到因材施教的办法就是分级教学,使水平相当的学生在英语学习上处于同一起跑线。2015年9月,新生入校由教务处、外语学院共同组织测试,将学生分为A班、B班和C班。开学初,课题组选取了同一教师所带的2个B班(人数接近,60人左右)分别作为实验班和对照班,开展了为期一年的实验教学。分到B班的学生总体水平基本相当,所以保证了后期实验结论的准确可靠性。在实施教学前,实验班的学生以6人为单位,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设立小组长及负责合作学习记录的秘书。同时,设立课代表1位,组建本班英语学习QQ群、微信群,负责上传下达。分组时,依据“性别差异”和“智能差异”的划分方法,使小组成员可以互相取长补短,携手共进。
课题组制订各种小组任务和个人评价的量规表,由小组长负责发放给每位成员,学生可以根据量规中的标准,尽力完成每一次任务。实施教学前,课题组制订口语和听力测试的内容及评分标准。对照组按照传统教学方法授课,实验组按照本项目的教学模式开展课内、课外教学活动。
2.实验过程和数据分析
在开学初,对照班和实验班均参加一次口语和听力测试。口语测试的内容包括朗诵段落;复述短文;个人陈述、讨论或对话。就指定的主题发言或结对讨论或表演对话。口语测试为10分制,口试标准共分五等:优秀(9分)以上、良好(8分)、中(7分)、及格(6分)和不及格(6分)以下。听力测试参照国家四级考试的题型,内容包括短对话、长对话、短文理解和短文填空,满分为35分(详表略)。
测试结果显示,对照班和实验班的英语口语和听力起始水平相当。存在的问题都是不少同学张不开嘴说英语,不能完整地表达出个人观点,二人对话经常冷场,语音语调问题严重,语言形式单一,准确率较低。从听力测试来看,由于大部分学生来自偏远地区,高考时没有听力考试,导致听力水平相对较低,且听力焦虑恐惧现象普遍。
依照课题组创建的大学英语视听说教学新的教学模式,在实验班开始进行为期一年的实验教学改革,在改革过程中,着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注重教学主题的趣味性和文化性,开展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相结合的教学活动。教学改革实行一年后,实验班和对照班再次参加口语和听力测试。测试的形式与第一次相同,测试的时间相同,尽量使实验结果不受到无关因子的影响。
篇4
一、成立期间“线上教学”工作小组
成立线上教学工作领导小组,明确工作职责,实行网格化管理,确保各项任务有布置、有落实、有检查、有收效。
组 长:xxx
副组长:
成 员:
及班主任和教研组长
二、教育教学形式、内容和要求
1.线上教学采取钉钉直播,教师提前10分钟上课内容(学生自学预习或观看微课进行新课预习)--学生准时签到--教师直播(精讲精练限30分钟以内)--教师布置作业(分层布置)作业--学生做作业(20-30分钟)--学生提交作业(拍照上传)--教师批改--学生整,周一至周五每天定时进行课程教学。
2.合理安排教学进度,提前两天向学生及家长教学内容,让家长了解线上教学活动的相关安排,引导家长积极配合学校营建良好的在线学习的居家环境,并做好学生居家学习、生活能力的培养,家校共同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共同为学生的学业发展、身心健康保驾护航,有序的开展线上教学。
3.在课程设置规划增大休息间隔,教师优化教学设计,精讲精练,课堂上余下的时间学生写作业,完成后提交,教师批改后学生整理,尽可能做到保护学生视力。
4.进一步丰富学生“宅家”的学习与生活,科学合理设置我校各类课程,坚持“五育并举”,增加了写字和名著阅读活动,由语文教师负责所教班级的名著阅读和写字任务,每天指导学生写字和名著阅读.音乐美术课设置为两节/周,同时我校特别注重学生的体育锻炼,每天在体育教师的指导下锻炼40分钟,以增强体魄。
5.除常规教学外,计划召开网上家长会,明确要求家长加强学生在家的学习和生活,九年级班主任牵头定重点生、希望生、临界生,积极想对策,根据年级上公布目标生名单,针对目标生进行电话家访,目标生分工到每一位九年级老师,做到了毕业班工作抓早、抓实、抓细,目前九年级师生干劲十足。
6.计划开展“学雷锋”、庆祝三八妇女节”、观看《2020春开学第一课》和《开学第一课》(防疫)等主题教育,化“危机”为“契机”,践行“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育思想,把疫情主题下的社会生活现实状况转化为校本课程实施的生动资源,加强爱国主义教育、生命教育、疫情防控教育、自我保护教育和公共安全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充分挖掘疫情防控的育人功能,进一步将“立德树人”落在实处。
7.对确因特殊原因无法通过电视或网络参与在线学习的学生,制定“一人一案”,精准施策,确保教育教学全覆盖。
三、明确任务,不断完善教学资源
启动假期教师线上备课工作,为学生争取提前发放新书,不能发放新书的推送新学期电子教材。分管校长、教务主任、教研组长带领学科教师明确任务分工开展网络教研,研制自学任务单、设计作业练习等,提高备课教学资源的质量,确保线上教学资源能有效使用。
四、线上教学安排
1. 宣传动员阶段(2.22-2.26):利用学校工作群、班级群向师生进行宣传,使全体师生知道学习方式和内容。教师制定线上教学计划,教师提前备备好新学期1-2周课程,教研组带领教师研读教材与教师用书,开展好一次教研活动,为下学期开学做好充分地准备。
2. 组织实施阶段(3.1.-3.31):以学科为单位组织全体教师承担在线教学工作,统筹安排在线集体备课、在线教学、作业答疑和个性化辅导工作。落实学生有效自主学习,教师高效辅导答疑。
五、教育教学要求
1.依据我校在线教育教学计划,为学科教师线上教学工作提供必要支持。加强对教师、学生及家长的平台使用指导,注重线上教学的效果跟进和分类指导,切实提高网络环境下的教育教学实效。
2.严格控制线上教学时间。增加课间休息次数、延长课间休息时间,注意用眼健康。要严格教学进度,严禁超标准、超进度、超难度、超负荷教学。
4.严格控制作业量。学校要根据线上学习的实际,科学设计作业的形式和内容,布置弹性作业和分层作业。要统筹学生作业量,不得安排过多、过难和学生无法独立完成的作业。
六、保障措施
1.加强组织领导。学校要同步建立相应的协调工作机制,在上级的领导下,切实研究解决期间我校教育教学工作中面临的突出问题。
2.统筹线上线下。学校要做好线上线下教学管理工作,做好线上教学与学校课堂教学有效衔接。及时精准分析学情,对学生居家线上学习情况进行全面摸底,对学习质量进行诊断评估,根据学情调整新学期教育教学计划,及时查缺补漏。对学习困难的学生以及因故没有参加线上学习的学生,要有针对性地加强学习帮扶工作、在返校后实施个别辅导。
篇5
关键词:难度适中 有导向性 体现合作 有开放性 有激励性 体现有效性
今天我要和大家共同交流的主题是“生本课堂小学数学教学中前置性作业的布置”。“前置作业”会激起学生对新知学习的热情,拉近学生与新知的距离,为学生进入课堂、进行有思考的讨论作好充分的准备。它给予学生更多自主学习的空间,课外的充分研究可以让课内的学习更深入,它在传统的预习的基础上,拓展了内容,更具科学性和趣味性,并且可以使课堂容量变大,学习难度变小,学习效率提高。例如:在开学的赛教课上,我上的是《根据物体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课前我一直担忧课被上糊了,因为大多同学的方向感特别差,加之,这又是这学期有关方向的第一课时。怎么办呢?我只有冥思苦想,根据第二天的教学要求、难点设计了这两个作业题是:①怎样确定观测点?②怎样确定物体的方向?正因为这样,教学有了意想不到收获,学生把平时比较难以接受的知识竟然在公开课上很快地学会了。在教学人教版第八册《加法交换律与结合律》一课时,我课前布置了两个前置性作业:①什么是加法的交换律?举例说明。②什么是加法的结合律?举例说明。正因为学生课前已经做了充分的预习,所以我在课堂上只是点出学生的错误之处即可,同时再补充加法结合律有时在减法里也适应如:47617525276即可。在教学中,《乘法的交换律》与《乘法的结合律》这两课,我都是用了同样的办法,教学效果都很好。布置合适的前置性作业,课堂上教师既省时又省力。实践证明,“前置作业”合理与否、科学与否不仅关系到课堂的质量和容量,也关系到能否让学生养成预习习惯和合作的习惯。那我们应该如何设计“前置性”作业?设计“前置作业”要注意些什么呢?
我认为:
1.“前置作业”难度不要大
如果“前置作业”难度太大,学生无从下手,这样的作业就只是形式了。所以作业难度要适中,保证每个人都能发现一点,体味发现的快乐。设计一些相对浅显的问题让学生思考,而且这些问题通过学生自己或小组合作是能够解决的。例如:我上《位置关系的相对性》这课时,由于时间仓促,我没有深入钻研教材,就随便说了个思考题――怎样体会位置关系的相对性?它使学生无处下手。就是个典型的难度太大。
2.“前置作业”要有导向性
前置作业”的目的是为新课做预备,做铺垫、做指引的。它不仅容易引导出每一位学生的已有经验、对问题和现象的个人观点和认识,而且可以是下节课的重点甚至是难点的直接或间接展示,还应体现下一节课老师上课的大概思路,引领学生走入下一节课。例如开学的赛教课,我布置的“怎样确定物体的方向?”这个作业题,学生通过课前讨论、探索,加之课堂上教师指点,学生很快就掌握了确定物体方向的方法。至于距离的测量对四年级学生来说不是难点。所以《根据物体的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这课,课堂上很快就完成了教学任务。
3.“前置作业”要体现合作
新课程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也要求学生必须加强合作、学会合作。合作是教学中意义建构的一个重要环节,让学生懂得相互协作,如何尊重他人、表达观点。全部是由个人完成的作业,难以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所以必须要在个人独立完成的作业之外设计由小组合作完成的作业。作业中设计的问题,是学生合作探究的关键。
4.“前置作业”要有开放性
“前置作业”的设计是为了给予学生更多自主学习的空间,我们可以把最具有价值的问题或话题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和空间去研究探索,这样对学生的终生学习是有好处的。设计时可根据教材和三维目标有针对性地对部分开放性作业加以布置。课堂的展示和讨论也很精彩,为掌握重力作用的评价奠定了基础。怎样确定观测点?就需要学生去查资料去完成。
5.“前置作业”要有激励性
对学生毫不吝惜地鼓励,可以让学生获得更多的学习动机,从教师对别人的表扬中找出自己的差距,这是一个学习的机会,也是一种评价的方式。在课堂上尽可能提供机会让学生呈现作业成果,让他们的劳动有所获也要有所用,学生完成作业的兴致才能得以保持,学生才乐于去做,才能让学生取得更大的自信,更有成就感,更加乐学。
6.体现一个根本――有效性:
什么样的前置性作业是有效的?⑴能够为课堂学习打下一定的基础,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良好的学习习惯;⑵能够让学生初步了解学习内容,便于从整体上把握新知识,使课堂教学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⑶能够让学生学习更多的课外知识内容,拓展视野,增长知识;⑷能够给予学生更多自主学习的空间,课外的充分研究可以让课堂内容更丰富,课内的学习更具深入,课内的交流更具宽泛。⑸能够把课堂还给学生,学生更有成就感,更加乐学。
7、就数学学科而言是否每天都要设计前置性作业?
前置作业应根据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来选择和设计,并不是每个内容都适合布置前置作业的。关键在于前置作业是否有效。
以上是我在生本教学中的一些肤浅的做法,生本之路才刚开始,希望我们能一如既往地在教育改革路上灌溉出这朵“生命之花”。
谢谢大家,如有不对的地方请各位谅解。
参考文献:
篇6
关键词:小学语文;优质课堂;教学目标
近期,我们参加了由陕西省教科所举办的“全省首届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创新评优大赛活动”,聆听了12位教师精心准备的优质课,向我们展示了我省近年来语文教学改革的最高水平,为我们今后的语文教学工作指明了方向。
一、简单、明确的教学目标,是优质教学课堂的前提
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是教学活动的灵魂,是学生学习的导航仪。因此,教师制定的教学目标准确、符合教材的特点和学生的认知规律,才能收到实效。如:汉师附小马老师执教的《恐龙的灭绝》第一课时,她在教学中制定了以下三维目标:①知识与能力:会认9个词语,会写“谜”“耐”“严”“寒”四个生字,了解恐龙灭绝的第一种说法,可以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②过程与方法: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让学生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理解、积累词语,初步了解一些认识、积累词语的方法。③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有对恐龙的灭绝等自然界现象进行科学探究的兴趣和愿望。由于她在课堂中制定的教学目标简单明确,深浅适宜,落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落在“跳一跳,够得到”之处,符合学情和教材特点,体现了三维目标的统一。
二、注重语文教学的本位,实实在在落实“听、说、读、写”训练
本次的观摩课中,很多老师通过精巧的课堂环节,向我们展示了从字到词,由词到句,由句到段,由段到篇的教学内容处理的方法。如安康市的刘老师在执教《两只鸟蛋》一文的第一课时时,识字教学以这样的环节展开:
1.调动识字热情,学生人人参与
刘老师开课出示“鸟”这一汉字的演变,进而导入新课,让学生自由读文,借助拼音学习生字。学生自主学习后,以分小节读文的方式检查对生字的认读情况,在学生对生字认读不太准确时,相机出示生字,此时充分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借助拼音同桌互读,激励学生读准字音。
2.注重字、词的学习方法引导,将自主、合作、探究落到了实处
刘老师出示“捧、投、抬”这一组字,让学生找规律。学生找出它们都具有提手旁,通过做动作理解了字义。学生交流运用“熟字加偏旁”的方法后,老师并没有结束,提出“编儿歌”“编字谜”等记字方法得以呈现。
3.词语的理解方法灵活多样
观摩课中老师们各有绝招:他们有的抓住了语文教学重在感悟的特点,引导学生根据上下文理解;有的运用动作、神态,借助多媒体等多种方法帮助学生达到会意这一目的。如咸阳的梁老师,在执教《游园不值》一诗时,理解“屐齿、柴扉、苍苔”三个词时,告诉学生“这三个词分别表示三个事物,你见过哪种?”学生通过生活经验理解了“苍苔、柴扉”所表达的事物,而“屐齿”对学生来说是个难点,此时教师充分借助多媒体,通过收集到“屐”的图片及其演变,再加上教师的旁白,认识到“屐”这一事物。纵观他的教学,内容虽然不多但容量和广度很大,无论低段还是高段都注重理解、感悟,注重培养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4.朗读指导层次分明、扎实有效
在教学中留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读书,引导学生在朗读中交流生字词的学习,梳理对课文的理解,对文章情感的感悟,而且注重读的层次指导。如:梁娟老师在执教《游园不值》这首诗,指导学生朗读,层次分明;初读要求:声声入耳(清晰读准)、朗朗上口(读出韵味)、字字落实(读懂每个字每句)、层层分明、落实到位。由于教师为学生的自读提供了充分的时间,注重朗读的指导过程,围绕教学目标由读引思,由思引悟,读中渗透读书技巧,层层推进,让学生与文本对话,彰显了文章的味道。
三、注重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的自读感悟是第一位的,教师的引导调控是第二位的。学生自主发展的阅读教学,应该是一个“先学后教、先读后导、先练后训、先放后扶”的过程。执教《迟到》一文的教学过程就是这种教学模式的一个充分展现。本课教学有这样三个层次:①初步综合阅读阶段的自读感悟;②局部分析阅读阶段的自读感悟;③深入综合阅读阶段的自读感悟。如在第一阶段自读感悟时,老师向学生提出这样的要求:大声读课文,读准字音,思考文中的父亲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第二个阶段的自读感悟,在出示了一些句子后,又向学生提出这样的要求:读读这些句子,比较他们有什么区别?第三个阶段的自读感悟,又让学生边读边想,读了全文后看看板书,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用自己的语言概括?尚老师把问题抛给学生,让学生自己思索,从而解答疑惑,让他们充分体验思考所带来的成功,树立起学生“我能行、我一定行”的理念。看似平常的提问,却把学生的思路引向了更高层次的探究世界。教学中,应抓住语文教学的法宝“读”,引导学生在读中学习识字,在读中理解生词,在读中抓住中心句、重点词感悟体验,在读中练习积累,三维目标落到实处。
在观摩课堂上,教师要针对不同知识点选择不同的学习方法,在教学过程中向学生示范、渗透,让学生模仿、实践,体现“教”,待到学生掌握了“方法”之后,积极引导参加听说读写,在这种学习过程中加以巩固、提高,把“学会”与“会学”结合起来。
如:梁娟老师在上《游园不值》一课时,先教给了学生朗读的方法,注意平仄。方法指导,授人以渔:读诗的方法平仄读法;落实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不仅要朗读的准确还要读出韵味读出美感。在理解诗意时教师教会学生学会用参照注释,补充省略部分、调换顺序等方法,“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在学习求知的道路上方法是更重要的。
四、教师对教材的处理和把握有其独到之处,让课堂产生高效
篇7
[论文关键词]:创新教育“三个课堂”学风建设
[论文摘要]: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的不断推进,我国当前高校内的学风状况不容乐观。本文在分析创新教育与学风建设关系的基础上,提出了创新教育带动学风建设的尝试性观点,并对本校“三个课堂”创新教育活动带动学风建设的情况进行了探索与实践。
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的不断推进,我国当前高校内的教风、学风状况不容乐观,部分教师职业意识淡薄、教学方法陈旧,在如何处理教学与科研工作的关系中徘徊不定,这就直接影响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如何扭转这种现象已经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很多高校通过建立健全各项管理规章制度、严格执行教学纪律来规范教师、学生的行为,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由于教师、学生成为了学校管理监督的对象,从而影响了他们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对教风和学风状况的改善不能起到持久的促进作用。本文结合本校在“三个课堂”开展创新教育活动的一些思路和做法,探索学风建设的新途径。
创新教育是创新教育内容、创新实践教学、创新实践活动以及创新培养模式等创新教育实践活动的总称,它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独立性和创造性。创新教育本身就是一个复杂的工程,而学风建设更是一项艰巨的任务。如何将二者有机的结合起来,利用创新教育来带动学风建设是一项新的尝试。
一、创新教育与学风建设的关系
创新教育是综合性、全面性的教育,它是在教育活动过程中构建具有创造性、实践性的学生主体活动形式,通过学生主动参与、主动实践、主动思考、主动探索、主动创造,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并有意识地将潜存于个体身上无意识的或潜意识的创新潜能引发出来,以自己的实践活动实现创新的思想。当前社会越来越需要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的高素质人才,而在高校的教育实践中,学风建设状况的好坏直接影响了创新人才培养的质量。创新人才的培养既需要聪明才智、学习能力等智力因素,更需要正确而适度的学习动机、浓厚的学习兴趣、饱满的学习热情、坚强的学习毅力以及完美的性格等非智力因素,所以,在培养品德高尚、意志坚定、锐意进取、开拓创新的高素质人才方面,非智力因素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创新教育离不开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而众所周知,学风建设的重点正是在于对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因此,创新教育与学风建设是紧密结合的,前者促进后者的建设效果,而后者影响前者的实施效果,通过创新教育来带动学风建设是一条既可行又易操作的有效途径。同时,通过创新教育改善的“学风”,将是持久的和稳固的。
二、“第一课堂”创新教育
“第一课堂”创新教育主要指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的创新。当前,高等教育的主渠道依然是课堂教学,而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起主导作用。因此,教师教育思想、教育观念以及教育方法的更新决定了教育内容的更新,也就决定了课堂教学的主体——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墨守成规、循规蹈矩、教条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方式会束缚学生的创新思维。因此,我校通过开展多种形式的教学研讨活动,在政策和资金上给予支持,鼓励教师积极参加本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以及国家、省级的各类师资培训活动,选派优秀教师到国内外著名高校去短期进修,参加国家科技部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支持创新方法领域的重点任务项目——“科学思维、科学方法在高等学校教学创新中的探索与实践”项目等,开阔教师的视野,更新其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同时,在校内组织开展不同层次、不同类型以及不同主题的教学研讨与教学观摩活动,增加教师间的学习交流,深化教学改革、更新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使教师将各种先进知识、先进文化、先进思想全面、细致、生动地传授给学生,用优良的教风来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课堂上来。
“高尚的师德就是一本好的教科书,就是一股强大的精神力量,对青少年学生潜移默化的教育往往是巨大的、深远的,甚至是终身的”。因此,教师在教学中不仅是创造和传播知识,更要以自己良好的道德品质去影响学生。我校传承老工科院校“严谨治学”、“求真务实”的优良教风,建立了行之有效的师德教育机制,规范教师的教学行为,使每位教师都做到爱岗敬业、为人师表,从科学知识、思想情感、行为方式等多方面对学生加以引导和培育。教师在向学生传授知识的同时,努力以其自身的高尚品德和人格魅力去影响学生,做到教书育人。因此,“第一课堂”创新教育活动的开展,不仅使教师形成了一个良好的教风,同时也促进了学风建设,提高了教学质量。
三、“第二课堂”创新教育
“第二课堂”创新教育即学生课外科技创新活动,该活动与良好的专业基础和实验技能密不可分。因此,我校充分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国家大学科技园以及各实验教学中心、开放实验室等资源条件,针对不同年级、不同专业的学生,组织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创新教育活动,如大学生科技作品竞赛、课外科研立项、专家讲座、科技论文报告会及科技节等这类大众性、普及性的创新实践活动为每个学生提供参与科技创新、探索性学习的机会,促进学生整体化知识的消化吸收,不断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和创新思维。同时,我校还建立健全大学生创新教育活动的保障机制,在资金、设备、场地和指导教师等方面为学生创新活动提供有力保障,制定了教师及学生的奖励政策和激励措施,积极鼓励、引导和组织学生参加“挑战杯”、电子设计大赛、数学建模、动漫设计、外语演讲等国家和省级学生竞赛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开发学习和研究的兴趣与潜能,增加与社会接触的机会,培养团队协作意识和创新精神。此外,我校还利用“国家大学生创新实验计划”项目实施高校的有力条件,组织开展了不同层次的“大学生创新实验项目”立项活动。
通过这些活动的开展,有利地促进了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发展,对学生的思想品德、人格情操、诚信意识、互助合作等精神文明教育也起到了潜移默化的影响,从而推动了良好学风的养成。来源于/
四、“第三课堂”创新教育
“第三课堂”创新教育即社会实践,它是“第一课堂”、“第二课堂”创新教育的进一步拓展,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开展素质教育的重要环节。相对于理论教学而言,社会实践更具有直观性、综合性、创新性的特点,它与理论教学密切相关、相辅相成。社会实践使学生真正置身于社会生活中,而社会生活正是非智力因素培养的良好环境,对磨练学生意志、修炼其品行、锻炼其能力、提高其素质,促使学风的转变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我校精心安排“思政课”的社会实践活动,建立了稳定的实践基地,通过学习、讨论、调查和实践等形式,理论联系实际,实现课外教学与课内教学的有机融合,达到心理素质与意志力的共生相长,实践能力和创造能力的共同提升。使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正确地认识自己、认识社会,锤炼实事求是、脚踏实地的作风。同时,社会实践活动还有助于学生积累一定的工作经验和社会经验,培养与人相处的合作精神,对提高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社会适应能力具有重要作用。
五、培养模式的创新
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创新必须满足国家发展战略转变的需要,当前我国建设和谐社会、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总体目标,对人才培养模式提出了新的要求。而我国现行的人才培养模式中,普遍存在培养目标不明确、课程设置重复、教学内容单一、教材陈旧等问题,这就直接造成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高、能动性下降,从而影响到学风建设。考虑到培养模式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的重要作用,我校根据行业需求、地区经济发展情况以及我校的总体定位与办学指导思想,经过认真探索和反复论证,按照“社会需求调研—培养目标论证—资源条件分析—国内同类专业比较—专家论证评审”等程序重新修订培养计划,创新培养模式,推出了体现“一心”(以教学质量为中心)、“二优”(优化课程体系和优化教学内容)、“三强”(强化工程教育、强化专业教育和强化个性培养)和“四结合”(理论与实践教育相结合、共性要求与尊重个性相结合、工程教育与素质教育相结合以及继承传统与开拓创新相结合)等现代教育理念、特色鲜明、科学实用的人才培养方案,形成一个完整、有效的创新知识体系,灵活务实地将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和素质提高有机结合起来,在强化工程教育、重视学生全面发展和个性培养的基础上,着力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包括学习能力、适应能力、协调能力、组织能力等)。人才培养模式的变革和育人观念的创新,为学风建设打下良好的基础,也使我校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效果得到了提高。
六、结束语
学风是高等学校育人的文化环境,是校风的重要方面。学风建设涉及到教师、学生、教学管理以及学生管理等多个方面,需要学校各个部门之间的相互配合和协调。将创新教育与学风建设有机结合起来,在教学及管理过程中系统考虑,统筹规划,采取灵活、务实、积极有效的措施去不断探索与实践,最大限度地调动和发挥广大师生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是不断改善学风建设的一条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于化东.地方高校如何开展创新教育的思考.中国高校科技与产业化,2007,(S1).
[2]李明良,曾方.创新教育与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中国成人教育,2002,(12).
篇8
摘要:2009年初富阳学院引入企业7S管理模式,全校将其移植到班级教育管理中来。2013汽修五年一贯制班级运用这套模式进行管理之后,成效非常明显。本文阐述了企业7S管理模式在2013汽修五年一贯班的具体实践与成效。
关键词 :五年一贯班7S班级管理
一、问题背景
1.学校背景
2009年初,富阳学院以省课题为引领,引入7S管理模式,结合学校实际,率先推行了职校特色的3Q7S。现在全校上下都在积极推行7S管理模式,2013汽修五年一贯班级作为其中一员,从高一到高二实践下来,成效也明显。
2.班级情况
2013汽修五年一贯班由39名男生组成,来自富阳各乡镇初中毕业生,这些学生急需职校文化的熏陶和7S模式的学习与管理。
3.校企合作迫切要求
职校毕业生能迅速适应管理环境,是用人单位的要求。很多毕业生上岗不适应企业管理环境,被企业淘汰,因为他们无法在企业环境里找准位置,发挥专业技能。中职教育不仅要教会专业操作技能,更要求毕业生适应社会、企业,能在其中生存、发展。这就需要学校与企业合作,吸收企业文化成分,从企业文化理念中吸取有价值元素,把它转化为校园文化重要部分。
二、核心概念
1.7S模式
7S是指在生产现场中对人员、机器、材料、方法等要素的有效管理,是目前现代企业盛行的先进规范管理理念与方法。
7S包括了整理、整顿、清扫、清洁、素养、安全、节约等七个方面。因其外文单词第一字母都是“S”,就简称“7S”。
2.2013汽修五年一贯班
五年一贯制是中职与高职合作的一种“3+2”办学模式,具体办法是:学生先在中职读三年,高三阶段参加高职的选拔考试,择优送入高职学院深造2年,该班大学目标学校是杭州职业技术学院。该班是富阳学校与杭州职业技术学院合作的第一次尝试,学生对于该校办学规模、学校声誉与地理位置很了解,也很期待。
三、7S模式在中职班级中的具体实践
1.7S制度学习:入学第一课
高一新生对于新环境和管理制度不熟悉,首要任务是始业教育。始业教育中,根据学校统一规定,我们组织学生观看《开学第一课》视频,一起学习开学第一课纸质材料,讨论视频和材料内容,尽快熟悉本院管理制度,融入富阳学院大家庭。入学第一课内容是介绍学院办学历程、教学常规、出入寝室制度、用餐文化、7S要求。
7S班级管理可以有效降低管理成本,明确职责,提供操作性工作岗位,提升管理水平。7S管理体现在教室管理、寝室管理、校园环境管理、食堂管理、仓库管理、师生礼仪管理。下面以寝室例介绍7S管理,详见《寝室7S公约》。
寝室7S公约
为了提高寝室成员素养,创造和谐生活环境,特制定本公约。
1.寝室整理
区分需要和不需要的物,需要的妥善保管,不必要的物品加以整理。
2.寝室整顿
将需要的生活物品配置齐全,明确标识,对物品定位、定量、整齐摆放,达到标准化放置,用后及时复位。
3.寝室清扫
责任人将寝室打扫干净,保持无垃圾、无灰尘、无脏污、无异味、干净整洁。
4.寝室清洁
维护整理、整顿、清扫的工作成果,使之标准化、制度化、持久化。
5.寝室素养
通过整理、整顿、清扫、清洁等活动,养成守标准、守规定习惯,促进各成员素养提升。
6.寝室安全
遵守学校纪律,提高安全意识,时刻树立安全第一观念,防患于未然。
7.寝室节约
合理利用时间、空间、财物,发挥其最大效能,讲究速度和效率,创造物尽其用的寝室环境。
2.建章立制,责任到人
(1)选择班干部。
良好的班风学风需要一支精干、得力的干部队伍。进入新环境,高一新生互相不认识。班主任参考高一新生信息表,学生毛遂自荐,初选班干部。为了有效发挥学生自主管理能力,根据班级7S管理要求,在选出的班干部中,设立班长、副班长、团支书、组织委员、学习委员、卫生委员、生活委员、体育委员、文娱委员、宣传委员、电教委员、寝室长、课代表、7S负责人等岗位。初定班干部试用15天后,经过班级考核,学生表决,班主任调配等程序,确定最终班委名单。明确了岗位职责,尤其是教室寝室7S责任人。
(2)明确班干部的职责。
①班长岗位职责
协助班主任处理班级事务,管理班级财产;
请假手续初审;
班主任不在时,与纪律委员、副班长合作管理好自修课,并做好记录;
5分钟温馨提示的记录;
做好生活习惯考核的记录工作。
②副班长岗位职责
监督德育学分考核记录,每月汇总;
班长不在时,负责班长事务;
班主任不在时,自修课,晚自修管理好班级的纪律;
做好文明习惯考核的记录工作。
③卫生委员岗位职责
负责班级大扫除、班级值日、值勤的任务安排:统计每次大扫除的学校检查情况,如有扣分,查明责任人,并将扣分结果报至班长处;与班主任协商制定大扫除、值勤人员任务安排表。
粉笔、毛巾等用品的领取工作。
④生活委员岗位职责
负责生活区的管理;
落实一日两次桶装矿泉水的领取工作。
⑤团支书岗位职责
负责班级团员的管理,积极发展新团员。业余党校人员的考核与报名;
对7S负责人进行指导,并对班级7S负责;
做好班级好人好事的记录工作。
⑥寝室长岗位职责
负责本寝室财产领取及管理,记录财产损坏情况,及时明确责任;
处理本寝室的突发事件,并及时向班主任汇报;
管理本寝室的各项纪律(含就寝纪律),对违纪者劝告,不听劝告者直接向班主任反映;
安排每日寝室值日生。并将生活指导处的卫生、纪律检查情况向生活委员汇报。
⑦7S负责人职责
负责每日两次教室、寝室7S的督查,对存在的问题及时反馈给值日生,并要求其中午进行整改;
做好一周7S考核、就寝纪律、星级寝室的统计与汇总工作。
(3)班级管理制度制定程序。
班级管理制度是良好班风学风的保障。班级各项工作能否真正执行到位,关键在于班级管理制度是否征求大家同意,是否有利于执行,否则,只是一纸空文。班规制定经过如下程序:
①依据。班级制度设计是以学校德育学分制度为依据,参考班级的实际情况酌情增减。德育学分制以常规学分评价为依据,将德育过程和结果量化,对学生仪容仪表、出勤、文明卫生、纪律各项内容综合考评,完成规定德育学分是学生总评、评优、实习或毕业的必备条件之一。
②制定。班级制度面向班级39位同学,制度是否合理有效,班级成员最有发言权和说服力。班级制度先由班主任组织班干部讨论制定,之后,交由全班同学讨论、修正。每一条款争取达到人人同意。
③颁布。经过讨论修正,全班同学认可满意,正式颁布班级制度,并要向大家作两方面说明,首先,讲明班级制度的重要性。好的班级制度能匡正不良行为,制度遵守过程中,不良行为会逐渐消失,促使自己取得进步。其次,政令统一。制度面前人人平等。无论职位高低,人人应严格遵守班级制度。若各自为政,按照自己意愿和习惯行事,班级就会变成一盘散沙,班级利益和个人利益都得不到保障。班级德育考核包括生活习惯、学习习惯、文明习惯三个方面;生活习惯包括准时起床出操、个人卫生、物品整理、值日、就餐、爱护公物等内容;学习习惯包括桌椅摆放、上课迟到早退、课后作业完成情况等,其中双休日返校无故不到扣8分;文明习惯包括发型、文明交往、学校集会或公共场所不喧闹等。
3.监督到位,赏罚分明
经过7S管理制度的学习,班级规章制度的制订之后,应强化班级制度的监督与检查管理.
(1)寝室检查。
①学生自查。每日安排两名同学进行寝室卫生的清扫工作,阳台、室内、厕所符合寝室7S标准。早上与中午较高质量完成,就寝前,地面无垃圾。
②班干部督查。选出两名责任心强、耐心细致、乐于奉献的寝室7S负责人,早上、中午做好寝室7S的检查与处理,检查结果反馈班主任。
③班主任抽查。班主任对清扫情况随时抽查,不合格的批评教育。一周下来,经生活指导检查,被评为学校星级寝室的,班级奖励该寝室20元,购买生活用品。星级寝室条件是这样:
一周内无聊天、抽烟、赌博记录。
一周内生活指导对寝室7S管理的常规检查,无扣分记录。
一周内,午餐、课外活动、就寝三个时间段寝室卫生抽查中,寝室地面无垃圾。
无向寝室窗外丢垃圾记录。
垃圾袋装化,投放至指定垃圾箱。
④40分钟内执行开门就寝规定。
(2)教室检查。
每天安排好值日生进行座椅摆好、扫地、拖地、擦黑板、抬水、倒垃圾等7S工作,安排好一名值日班干部监督。早中晚值日情况记入监督表。
(3)纪律督查。
①晚自修督查。晚自修纪律采取班干部负责制,该四位班干部的桌子晚自修期间放至教室的最后面,在桌前粘贴班干部监督岗。
②上课睡觉督查。对于不感兴趣的课程,学生往往选择上课睡觉。班里建立了有效的管理机制。由责任心强的同学来担任记录员,先由记录员记录,课间有任课教师签名,并填写上课睡觉的人数,当天由班主任对睡觉的同学进行教育处理。该管理执行两个星期后,班级睡觉的同学少了,学风也好了。
③早读督查。早读也采取了干部自主管理的模式。一周五天安排领读员。教室四周再安排4名班干部监督。早读之后5名学生干部共同来选出早读最认真的5名同学张榜表扬,德育学分加5分。早读最不认真的5名同学由班主任指定内容进行书写或背诵。
4.反馈问题,及时处理
对于生活指导或学生会反馈扣分情况,要及时处理。常用方法是学生自我反省,教师找责任人谈心,当面指出问题所在,督促及时补足或改正。对于多次犯错,屡教不改者课采用适当的惩罚。
(1)惩罚规则师生共同制定。惩罚规则应由教师和每一位学生参与反复讨论制定,让学生意识到规则是集体意志的体现,是自己对自己的约束,而不应该只由教师一人确定。惩罚规则包括班级一切可能出现的违纪情况,制定明确的惩罚措施,使惩罚有章可循。
制定规则时,把好关,进行有针对性的引导,制定完之后,大家举手表决通过,打印发给每个学生。
(2)具体操作时灵活变通。惩罚教育应是能针对学生实际,找到学生犯错误的原因,设计惩罚教育的方式,充分考虑到承受能力,尊重和保证学生的隐私权、家长的监护权,掌握好合理合法的分寸,以免引起学生及家长的反感。惩罚时,可给学生几个选项,根据自己兴趣、特长选择,惩罚之后也能高兴地离开,有所收获。
(3)惩罚公平公正公开。惩罚的公平公正意味着教师不能存在老好人主义,意味着在惩罚规则面前教师不用个人感情,意味着一视同仁。教师要实事求是,赏罚分明,对任何学生、学生的任何缺点错误都要敢于批评。
5.开展7S管理教育活动的设想
7S管理推行初见成效,仍有很多地方需要完善,需要长效管理机制,需要统一认识,更新观念,全员参与,尤其要得到家长的支持,学校和家庭齐抓共管。为此学校设想开展7S管理家庭延伸教育活动,家校联合,培养学生良好习惯,提升7S成效。
活动要求房间布置不在于大小,不在于时尚与否,关键体现7S理念。要求数码相机或高清晰手机拍电子照片,写约50字的说明材料,开展进行7S家庭管理图片展。
落实过程是这样的:先向全班同学解读家庭7S延伸评比通知,对7S家庭管理要求,进行房间的整理与相机拍摄,上交图片,班级同学进行点评,学习往年家庭7S延伸评比优秀照片,周日回家进行整改。经过这样程序之后,效果很好,班级全员参加了这次活动,出现了好多优秀家庭照片。
四、7S管理模式的实践成效
2013年9月,2013汽修五年一贯班入学,入学以来就实施班级7S管理模式。一年半以来,班级的星级寝室加分与7S考核名次均居于学校班级排名前列。2014学年,班级荣获富阳学院文明形象先进班级、文明交往先进班级、3Q7S家庭延伸活动优胜班级、学风考核一等奖、环保主题月优秀班级、示范性寝室等六项荣誉。一年半以来,班级寝室清扫、脸盆摆放、棉被折叠、储物柜标签7S做法,成为学院模板和典范。2014年10月,优秀寝室评比中,寝室5308、5311被评为学院示范性寝室。
参考文献:
[1]叶昌元.职业活动导向教学与实践[M].杭州: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2007.
[2]吕革新.与人合作能力训练手册[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篇9
这本书有个故事我读了三遍,每遍都有不同的感受,主要讲两个孩子同样在上两节课,但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有所不同。爱丽丝是个活跃的女孩,她对一切新事物都感到新奇,开学第一天,第一课老师安排座位是按照字母顺序坐的,她却抱怨怎么不能改姓,然后与座位后面的谢莉尔打招呼,却收到了里奇得老师的批评说他没有遵守纪律。这节课爱丽丝上得很压抑。而与此相反的是杰弗里,他是个整洁干净礼貌待人的男孩,他在本节课上非常认真的听着里奇得老师的讲解,认真做着笔记,一节课下来收获很多。第一节课下课了,第二节课开始了。很显然,这节课是爱丽丝喜欢的课。看她与合作的小组成员准备好物品后等待着教师的下一步安排,她需要展示小组的成果。而与此相反的是杰弗里,他迫切希望这堂课内容赶快结束,他担心他的小组工作,他不希望最终还要完成其他人的工作。第一遍读的时候,我觉得我就是杰弗里,不太爱创新,喜欢直接接受教师的知识,再读的时候,发现这种现象小学常见,每个孩子都有其出彩特殊的一面。最后读,我在寻找是否有解决的办法。如果在课堂上,教师能够多多运用视觉听觉和动觉,学生不仅会学得更快更容易,而且他们也会喜欢学习。如果我们想让学生关注学习,那么他们必须在学习过程中体验到成就感。
本书中杰弗里是个视觉型学习者,也就是说他偏爱的输入系统是视觉的。他喜欢坐前排,并且喜欢阅读书本,他也是个独立的学生,对他来说在小组中工作会感觉不舒服。他在"学校课业比赛"中是成功的,他知道如何获取语义信息,而且可能擅长将这些信息用于老师布置的作业以及标准化测验中。
另一方面,爱丽丝需要活动和交谈,她是动觉型学习者,喜欢通过活动来输入信息,通过伙伴或者团体合作,爱丽丝有机会借助动觉和听觉通道来加工信息。听觉学习者需要说和需要听得一样多,这才是他们真正学习到东西的方法。
行为主义心理学家安德鲁。梅尔佐夫建议教师要运用各种信息输入方式。所有的信息通过感觉系统进入我们的大脑,教育者必须意识到个人不仅有有偏爱的感觉系统,而且很有意义的是被触动的感觉悦动,从而使感觉变得更加完美。所以,对于爱丽丝,如果允许爱丽丝走动和说话的话,那么她会从视觉方面接受信息,不言而喻,我们都能够使用所有的感觉通道。在不同方式接受信息的能力方面,有些学生会比其他人更平衡些。
但是千万不要让学生利用感觉偏好作为不恰当行为或者不能完成任务的借口,这是重要的信息和极好的工具。没有理由让学生靠此来扰乱课堂,它会让你意识到该如何调整自己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书中有个例子,贾森是一个表现出听觉偏好的8年级学生。他通过听和说比以前学得更好,当这一点得到证实之后我发现自己也比较少在他说话的时候指责他,除非他干扰了课堂。但他开始利用这一新信息作为借口,我对课堂模式进行改变,设计成试听动模式,运用黑板、投影仪、讲义、PPT演讲文稿等给学生讨论的机会。运用某种动作或活动。
篇10
关键词: 小学语文 初中Z文 教学衔接
初一新生的特点是充满好奇,做好小学至初中的过渡衔接,让刚刚进入初中学习的孩子们顺利走过“新生期”,把好奇因素转化为学习动力,是初一教师责无旁贷的任务。笔者结合教学实践,就如何做好小学语文与初中语文的教学衔接谈谈自己的思考。
一、激趣
我们都知道万事开头难的道理,也知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初一新生对新环境、新老师都有新鲜感(哪怕较差的学生也会这样),教师可利用其新鲜感大做文章。面对新生,要抓住开学第一课的关键环节①。如果在第一节课上激发了学生的语文学习的兴趣,那么后面的教学就轻松得多。
(一)如何上好第一节课
1.自我介绍
第一节课,首先介绍自己的名字。说到名字,里面挺有学问,包含许多语文知识。好的名字很讲究音、形、意,而这正是汉语词语的特点。如:圆圆/冰冰/由重叠的两个字组成叠音词,悦耳动听,朗朗上口,又有一股亲密亲切的味道。如:毕梦成,梦是梦想的梦,成是成功的成,毕有“全、都”的含义,这个名字表达了所有梦想都能成真的意思,寄托了父母对他人生的美好祝愿和无限期待。再比如:苏轼这个名字。“轼”,就是古代车上的横栏杆,扶着栏杆可以望远。足见他的父亲希望他做个志向远大的人。
2.明确语文的四大天王――听、说、读、写
语文课,其中一个重要的内容就是学习母语。对汉族同学来说,汉语就是母语。对于少数民族同学来说,汉语是民族通用语,也可以算作母语。目前,同学们运用母语都已经挺熟练了,但为什么还要学习语文呢?为了能够更好地听说读写。
第一,听。人有“五官”,指的是“眼耳口鼻舌”。人有一对耳朵,却只有一条舌头,而且常常被嘴皮关在嘴巴里。这是什么道理?――听比说更重要,但并不是有耳朵就会“听”。《三国演义》里“曹操吃鸡肋”的故事(可以安排学生讲)。“鸡肋”两个字,其他人听到的只是一个口令,杨修听到的却是曹操心里的犹豫不决,听到军队退兵的信号。杨修的过人之处,当然不仅仅是聪明,还在于他满腹经纶,饱读诗书。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不断习得语文知识,注意训练“听”的能力,我们能从别人的话语中听出更深层的含义,能从各种听觉信息中获取更多的知识、更多有用的东西。
第二,说。先讲一个故事《最好的与最坏的东西》:从前有一位国王,吃厌了宫中的各种美食,于是让随从带着他到民间去寻找美食。这天他来到一位有名的厨师家里,要求厨师为他准备两顿饭,第一顿要做成世界上最好的,第二顿要做成世界上最坏的。做得好,厨师就能得到重赏,如果做不好,厨师的性命就难保。不一会儿,厨师做完了第一顿饭。只见盘子里是一些可口的蔬菜和切成薄片的牛舌头。厨师解释说:“舌头是人类最好的东西之一。舌头能说出真理,能表达真情,让人类充满智慧和感情。”国王听了非常满意。过了几天,国王又来了,他准备吃世界上最坏的东西,却发现厨师给他做的食物跟上次是一样的。国王正要发怒,厨师说话了:“舌头是世界上最好的东西,但也是最坏的东西。它能说出愚蠢和恶毒的话语,让人类充满绝望和仇恨。”国王听了若有所思地点点头。说,这个行为只要不是哑巴,谁都会。但是同一个内容,不同的人来说,效果就不一样。为什么?我们不能断定语文学得不好的人,话就一定说得不好。但是我们可以肯定,语文学得好的人,他所说的话一定会吸引人,会带给人智慧和美的感受。
第三,读。凡是识字的人都可以阅读。但是长期阅读学习的人,读书的层次是不一样的。同学们可以观察自己的家,或者亲戚朋友的家。凡是家里有读书人的,特别是有喜爱语文的人,就会有不少书籍。相反,如果没有读书人,没有喜欢语文的人,那么家里顶多只有几张报纸、几本杂志。
第四,写。不少同学把“写作”当成是一道题目,一道作文题,其实这是一种不太正确的理解。“写”其实是我们生活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以前通讯不发达,离得远的人要相互写信,有急事要发电报,这都需要我们写作。现在通信工具很多,但还是离不开写――发短信,需要写。我们编短信给家人朋友,作用跟写信或者写留言条是差不多的。社会上有人把编短信当做主要工作,节假日的时候,那些很有文采、很有趣味的短信,都出于专门的“短信”(可以进行短信的举例欣赏)。据统计,春节期间,一个好的“短信”至少赚钱10万元。有的人上网聊天、上网开博客,不管写得好坏、不管字数多少,都以写作为基本方式。现实生活中,读书时、写检查、写保证、写申请;以后大学毕业找工作,写自我推荐、写求职报告;工作以后,要写计划、写总结、写发言稿、写汇报材料;遇到不公正、不公平的事,要写申诉材料、写举报材料;自己在生活中,要写日记、写书信(用纸笔或网络);如果当了作家、记者、编辑,更是必须依靠“写”生活。
所以,“写作”是我们生活的一部分。不管你爱不爱语文,不管你的语文学得怎么样,你只要想过正常的现代文明生活,就必须去“写”。为了让我们的生活更容易一点、更轻松一点、更富有情趣一点,我们当然要努力写得更好一点。因此,我们需要学习语文,学好语文。
(二)必备的学习用具及要求
小学生进入初中,学习任务有了变化,因此应对他们提出相应的学习辅助要求:(1)一个笔记本、一个读书笔记本、一个软抄本、一个练字本、一个听写本。笔记本用来记录课堂学习内容;读书笔记本用来摘抄美文佳句写出感悟;软抄本用来写随笔和周记;练字本用来练正楷字,听写本用来听写字词等。(2)工具书:《古汉语常用字字典》《现代汉语词典》《成语词典》。(3)课外书籍:《汤姆・索亚历险记》、《伊索寓言》。(4)每天要交的作业:字词整理。(5)每周要交的作业(周一):读书笔记、随笔各两篇。
这节课让他们悟到学习语文和学习数学、英语一样重要,一样充满情趣;让他们消除了因诸多原因而产生的厌学语文、怕学语文的心理。使他们明白了:要使自己聪明起来,不学语文是不行的。这样,或许能最大限度地挖掘出他们的学习潜力,为进入中学主动地学语文迈出理想的第一步。
二、а
在激趣的基础上,老师要精心准备好不同课型的授课技术,以强化语文课堂学习效果。
(一)课文的学习
1.现代文
小学课本中的文章一般浅显易懂,老师对学生强调基础要求,重视字词的掌握和积累。而初中则对文本的研读提高了一层,在加强基础知识积累的前提下,学生要深入文本,运用圈点批注的方法进行阅读,有自己的阅读感悟,提倡个性化的阅读。因此,老师要对学生进行阅读方面的指导,做好示范引导,鼓励学生谈谈自己的感悟。
2.文言文
小学语文课本里难得见到文言文,就算有,也只是几首古诗罢了。初中每个单元都有文言文,或长或短。刚接触文言文,学生会认为它既难读又难背,更别说理解和运用了。所以我们在学习《童趣》和《论语》时要放慢速度,耐心指导学生文言文的朗读,并注意节奏和停顿,对如何翻译文言文,做好细节的辅导,让学生掌握简单的文言文学习方法,为以后的文言文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写作的指导
初一新生怕写作文的大有人在,一到写作文,有的抓耳挠腮,找不到“下锅之米”;有的绞尽脑汁却只能写出干巴巴的文章;有的干脆套用小学写过的老掉牙材料。在初一第一次作文课上,笔者组织了《找朋友》的作文游戏活动②,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作文兴趣,解决了无米下锅的难题,学生对作文课充满了期待。
在《找朋友》的快乐歌声中导入作文游戏,激发学生的兴趣。认真讲解要求:(1)每个学生用100―150字左右写一幅“自画像”:只许写脸部,如眼睛、鼻子、嘴巴、耳朵等。如果觉得脸部刻画不好,就可以描写自己的头发。描写要逼真详细,独特处更不能忽略:如一颗痣、一块斑,鼻子特别大,眉毛特别细等。不写衣服,不要署名,不注性别。时间10分钟。(2)全班同学分成两组。“自画像”完成后,甲乙两组交换“自画像”,每个同学都可拿到另一组某个同学的“自画像”。(3)甲组端坐不动,由乙组按图索人――通过这份描写有自己面貌特征的短文,找到自己的朋友,并进行4分钟的采访。完成后,各自坐回座位。接着,乙组端坐不动,甲组根据“自画像”认领自己的新朋友,同样进行4分钟的采访。(4)拟定采访提纲:(可由学生自定)你的名字是什么,家在哪里?父母做什么?你有什么爱好?对于新学校的感受是什么?你的人生理想是什么?你打算如何实现理想?(5)采访完成后,回到自己的座位,写采访记。
采访记要求:(1)自己拟大标题,如:一个多才多艺的男孩――XX同学采访记。(2)不少于500字。(3)书写工整、美观。
在这节找朋友的作文游戏课上,学生表现得都很活跃。在他们的印象中,老师直接进行作文指导,接下来学生进行写作,课堂显得很安静。这节课,让学生感受了不一样的课堂,每位同学都是参与者。(如果班上的学生人数是奇数,就需要老师加入)。写作内容直接与活动内容结合,材料来得直接,来得新鲜,来得及时,学生既找到了好朋友,又完成了写作,可谓一举多得。学生的作文都能按照要求来做,同时对这样的作文课很期待。
只要是每一单元结束,就要重视单元综合性活动,通过富有趣味的课件,老师恰当的引导,让学生参与进来,提高语文综合实践能力。
三、培养习惯
兴趣是关键,而良好的习惯则是语文学习的有力保障。教师应注意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为学生适应初中学习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础。
(一)培养预习习惯
现在的教学都安排了学生的课前预习,但要达到理想的预习效果,并不仅仅是老师的一句“好好预习”就能实现的。我们要拿出足够的时间指导学生预习。引导学生怎样读课文,怎样对待字词,怎样理解预习提纲,阅读课文要达到什么样的要求等。课堂上有了这样的指导,学生知道了怎样预习,就为语文学习做好了充分的准备,所谓的磨刀不误砍柴工就是这样体现的。
培养学生预习习惯,引导学生课堂上专注听讲,并积极思考和记忆,注意记重难点的理解。除此之外,还应鼓励学生多发言,并注意表达清楚流畅,懂得讲礼貌。
(二)培养质疑习惯
培养学生质疑文本的习惯是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的有效手段。需要老师在课堂上给学生安排阅读的时间,给他们交流的时间。
(三)培养自评习惯
要从方法上对学生进行引导,让学生自行批改,及时改错,从而及时反馈学习的效果。充分利用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选出那些责任心强、习惯好、威信高的学生,赋予他们组长的权力,开展组内竞赛,激发学生的上进心。
(四)培养复习习惯
指导学生学完后及时复习,再做作业。
(五)培养阅读习惯
《语文课程标准》一再强调阅读的重要性。初一新生在小学阶段的阅读量有限,阅读能力参差不齐,但他们求知欲旺盛,精力充沛,模仿力强。初一功课少,可利用这黄金时期恰到好处地引导他们好读书、读好书。读中国四大古典名著,读《鲁滨孙漂流记》,读背更多的古诗词……在不断地阅读中,扩大阅读范围,拓宽视野,在有意地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语文品位。
引导阅读时,可适时举办各种读书活动,如读书交流会、写读书心得比赛等。通过阅读,他们会自觉不自觉地模仿文章精彩之处的描写,努力使文章生动起来。
(六)培养查工具书习惯
开学第一课应强调学生准备好必备的工具书,在语文学习中注意及时查阅解决阅读方面的障碍。对课文后“读一读,写一写”中的词语,要求学生整理出意思,做到会拼、会读、会写、会用,养成重视工具书的习惯。
(七)培养善观察、多练笔的习惯
两周一次的作文课对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是远远不够的,平时要引导学生多积累素材,记录下生活中的点滴感动。如果你是一个语文老师兼班主任,就可以把随笔、日记作为了解班级工作的一个平台。在工作中,笔者经常安排学生记录下班级活动的精彩片段,写下自己的活动感悟,培养学生的班级凝聚力和向心力,这样,和学生的交流就不是谈话这唯一的方式了。
(八)培养书写习惯
书写习惯的养成非一日之功,平时要让学生多练字。先让学生准备好与课文同步的正楷字帖本,学生握笔的姿势、坐姿都要严格到位,并随时注意纠正学生的姿势。鼓励学生每天15分钟描红,及时上交,批阅后及时反馈,指导学生书写工整、规范,卷面整洁。到第二学期,鼓励学生对照字帖,在练字纸上进行仿写,每天规定练习内容,强化练字效果。同时,把优秀作品张贴上墙,进行加分鼓励,让学生在这种期待成功、享受成功的心态中进行练习,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初一新生单纯得就像一张白纸,你希望学生具备什么样的素质,就对他们进行有目的的培养。为了让他们的初中生活画卷更美,更多彩,我们要教给他们“绘画”的方法和技巧。初一新生的语文衔接教学是多样化的,只要我们用心,就一定会取得好的成效。
注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