授权管理制度范文

时间:2023-03-24 22:02:3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授权管理制度,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授权管理制度

篇1

一、商标授权经营管理制度的建立

秀水街市场是北京最有影响的国际旅游购物市场,商标权保护问题突出。分局采取打击防范和引导提升相结合,不断强化市场主办单位保护知识产权意识,促使企业转变经营理念,力推商标授权经营管理制度,使秀水街市场的知识产权保护工作得以加强。

1,实施商标授权,打造“品牌秀水”

为迎接2008年北京奥运会,全面提升秀水形象,分局和秀水街市场管理公司决定共同打造“品牌秀水”。

打造“品牌秀水”,就必须全力推进商标授权经营,弘扬民族品牌,引进中华老字号和中国当代驰名商标,引入国际知名品牌,将秀水市场打造成为一个品牌市场。

为此,分局通过清理清退涉假商户,调整整合业态形式,形成了以中华老字号(包括谦祥益、内联升、盛锡福)为主要特色的中华丝绸一条街和精品走廊,为进一步推行商标授权经营提供了经验和示范。

2,建立“知识产权保护专项基金”

商标授权经营的推行,必然涉及商户经营模式的调整和转型,亟须资金支持和扶助。为此,秀水街设立“知识产权保护专项基金”,对按商标授权经营要求调整经营方向和经营模式的商户给予租金减免,并为知名品牌进入秀水提供信誉担保,全力推进商标授权经营工作。

3,与国际知名品牌公司签署《谅解备忘录》

2006年6月7日,在中国商务部和欧盟高级官员的见证下,秀水街与欧盟20余家国际品牌代表签署了《关于加强市场管理及时有效制止售假行为的谅解备忘录》,其内容主要是双方确定了“二步处理”原则,即市场对第一次被发现销售侵犯知识产权商品的经营者,予以停业整顿:对第二次被发现销售侵犯知识产权商品的经营者,终止租赁合同;同时,建立有效保障机制,并协助联合维权企业追究销售侵犯知识产权商品经营者的法律责任。

4,汇编《市场管理规范》

在实施商标授权实践中,进行了一系列的制度创新。制定了进货备案登记制、日常巡检制、导购违规记分卡制、黄牌警告制和奖励政策。分局将这些内容进行系统整理归纳。并上升到理论高度,汇编成《市场管理规范》,可供国内同类市场的知识产权保护工作借鉴。

二、建立商标数据库。完善商标授权经营制度

为了更好推行商标授权经营管理制度,落实项目管理目标,分局总结团结湖辖区的经验,进一步建立以“一个核心,四项制度”为内容的商标授权经营管理制度。

一个核心:

指导市场主办单位进行商标数据收集,建立所、市场两级商标数据库,形成以商标数据库为核心的商标授权经营制度。

为实时掌握商标授权经营动态。我们为每个市场建立一个商标数据库,把市场内商标信息全部录入微机。对市场商标工作实施量化管理,截止到2006年10月底共收集商标数据7110条。数据库由市场情况统计表、注册商标统计表、未注册商标统计表、商标统计表、重点监控商户统计表五部分组成。

商标授权经营制度的核心内容是经营者对其经销的带有商标的商品来源提供真实、合法、有效的证明文件。市场主办单位要在市场内实行商标授权经营管理,完善市场自律体系,积极引导商户走“品牌”经营之路。要从调整商品结构人手,疏通渠道,积极引进在国际和国内有竞争力的品牌,将假冒品牌、“傍”名牌、信誉差的商品清退出市场,提高市场竞争力。

四项制度:

1,市场商标数据实时分析制度

随着经济全球化不断深化,商标数量也呈现快速增长之势。为此,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必须依托商标层级流转监管机制,利用商标数据库强大的统计功能,对不同市场做出针对性分析,从而快速准确地发现商标侵权行为,把有限的人力物力更多地投在被侵犯风险系数高的商标上,从而震慑潜在违法者。商标层级的标准是商标的风险系数,该系数可以通过对商标数据库进行数量分析来导出。

2,数据交换与信息通报制度

该制度帮助T商部门对市场商标工作实行动态管理,发现问题时能及时与商标权利人及商标人取得联系,实时地做出行政指导:促进经营者、市场主办单位、商标权利人之间的交流与互动,为三方搭建工商服务平台:定期对商标授权工作开展培训,请辖区内示范店介绍经验。积极帮助质量好、信誉高的未注册商标注册,让质量好、信誉高的商标受到更全面地保护,从而促进经济发展和市场良性竞争。

由于商户变更或季节性换货等原因,商标数据库内的数据容易滞后于当时的具体情况。因此。我们特别注重数据信息的实时更新,要求市场主办单位必须将商标变更情况统计列入日常管理工作中,每周向工商所报送市场商标变更情况统计表,工商所每月汇总。工商所市场外勤在日常巡查中也要将商标变更情况列入工作内容。将巡查中所获得的信息及时录入数据库。

3,以商标权流转层级为依托的商标分类监管制度

根据商标权流转的不同途径,分局制定了相应的监管要求。对于注册商标采取以商标权流转方式为依据的自有品牌、品牌、多级品牌、进口品牌实施层级监管,经营者对每一类品牌商品来源提供真实、合法、有效的证明文件,对于未注册商标以国内品牌和进口品牌为划分标准实施单独监管。这种模式能够使市场主办单位在日常管理中更有效地将侵权商品清理出市场,能够帮助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更及时、准确地打击商标侵权行为。

4,以户管标、以标管货的日常监管制度

为了能够对商标侵权违法行为精确定位和准确定性,确保商标侵权行为得到有效地遏制,工商所从五个方面落实此项制度:1,指导市场建立健全每个商户经营商品的商标管理档案和商标授权管理档案。2,制定服装小商品市场日常巡查的“六查六看”制度。3,开展阶段性商标自查自纠工作。4,设计具有商标检查内容的新式巡查记录单。5,商标禁售预警制度,监控除48种通报商标的其他注册商标。

篇2

关键词:税务行政,自由裁量权,控制体系

税收自由裁量权,是指税务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在法律事实要件确定的情况下,在法律授权范围内,依据立法目的和公正、合理原则,自行判断行为条件、自行选择行为方式和自由做出行政决定的权力。实践证明,税务行政执法过程中的自由裁量权是税务机关的一项不可缺少的权力,它的合理、适度运用,将有利于提高税务行政效率,保护国家、社会和纳税人的合法权益。同时,税收自由裁量权也是一柄双刃剑,如果对它不加以控制,就会侵蚀纳税人的合法权益,给国家、社会带来损害,为此我们需要构建和完善相关的制度控制体系。

一、税收自由裁量权及其制度控制体系

(一)我国税收自由裁量权的主要体现

税收自由裁量权的实质是行政机关依据一定的制度标准和价值取向进行行为选择的一个过程。由于税务行政的专业性和技术性很强,而且我国当前处于社会转型期,税收制度处于不断变化中,国家赋予税务机关较为广泛的自由裁量权。具体包括:

1.权力行使方式的自由裁量。税收法律法规对权力的行使未作规定,或虽有规定,但比较笼统和原则,需要税务机关根据实际情况决定是否行使这一权力或如何行使这一权力,它包括作为及如何作为与不作为。如《征管法实施细则》第八十五条中“税务机关应当建立科学的检查制度,统筹安排检查工作,严格控制对纳税人、扣缴义务人的检查次数。”至于如何“统筹安排”、具体多少“检查次数”没有明确规定,给税务检查留下了自由裁量的空间,税务机关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自由决定。

2.权力行使方法的自由选择。权力行使方法的自由裁量是指税法对税收执法权行使的方法未作规定或未作详细规定或规定了多种方法,税务机关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行为的方法。如《征管法实施细则》第四十条规定税务机关应当根据方便、快捷、安全的原则,积极推广使用支票、银行卡、电子结算方式缴纳税款。在税款征收过程中,税务机关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适当的方法。

3.权力适用标准的自由决定。税法对税务机关运用权力处理具体事件的标准未作明确、具体、详细的规定,使用一些语义模糊的词,缺乏认定标准的法定条件,由税务机关根据具体情况判断运用权力的标准。如《税收征管法》第六十二条规定:“纳税人未按照规定的期限办理纳税申报和报送纳税资料的……由税务机关责令限期改正,可以处以2000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可以处2000元以上10000元以下的罚款。”纳税人严重的违法行为可给予2000元至10000元的从重处罚,但什么样的情节为“严重”的标准并不具体明确,而由税务机关裁量决定。

4.权力适用幅度的自由确定。税法在税收执法权的行使上规定了一定的幅度,税务机关可以在法定的幅度内对特定的事项做出适当的处理。如上例中的“2000元以下”以及“2000元以上10000元以下”均系罚款的幅度,在这个幅度内,税务机关可以酌情决定罚款的具体数额。

5.权力行使时限的选择。税收法律、法规对具体行政行为未规定具体的时限,税务机关在何时做出具体行政行为上有自由选择的余地。仍以《税收征管法》第六十二条为例,其中“由税务机关责令限期改正”,税法对“限期”没有具体的规定,此时税务机关享有完全的自由裁量权。

(二)税收自由裁量权制度控制体系的构成

综观我国税收自由裁量权的执法体系可以发现,我国税收法律中的行政自由裁量权的创设,主要体现在《征管法》中集中于执法程序中的自由裁量,而非事实要件阶段的税收行政自由裁量权。究其原因主要在于:其一,在我国税收行政执法能力和水平还不能完全适应依法治税要求的情况下,提出事实要件裁量,可能破坏税收法治的统一性和公平性;其二,在税收行政救济手段和渠道存在阻滞的情况下,相对人的权利和利益可能会受到更多的侵害,很难保证公共利益和个人利益的平衡;其三,对税收法律中的“不确定概念”和税收行政执法实践中发现的新问题可以通过立法解释或司法解释来解决,而不能由税收行政机关“自由裁量”;其四,按照行政执法中举证责任倒置的原则,事实要件的自由裁量会增加税收行政机关的举证责任,加大税务机关的工作量。因此,税收自由裁量权的制度控制体系也主要是针对税收行政程序中的制度创设,主要包含以下三方面的内容:(1)立法程序的制度保证。在立法过程中,为纳税人提供参与意见的机会,并将该程序引申至包括税收行政法规等各类税收制度的制定过程中,从源头上确保纳税人制约税务机关的自由裁量行为。(2)执法程序的制度控制。将与纳税人合法权益直接相关的税收执法程序,如税收征收程序、税收检查程序、税收处罚程序、税收行政强制程序等,纳入法律规范的控管范围,实现税收自由裁量权的程序控制。(3)行政行为的事后救济。通过税务机关的自身监督、内部的税务行政复议、外部(主要是立法机关和司法机关)的监督审查对税务机关因自由裁量失当对纳税人权益造成的损害进行事后救济,通过责任追查对非法裁量行为进行警示和控制。

二、税收自由裁量权制度控制的目标

税收管理实践充分说明:税收自由裁量权既有存在的绝对必要,同时税收自由裁量权的越界行使又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必须建立税收自由裁量权的制度控制体系。该体系的构建应着眼于实现对税收自由裁量权以下两个方面的控制:

(一)合法性控制——税收自由裁量权有效行使的形式要求

税务行政的起点是依法治税,这一目标既是对纳税人管理的要求,也是税务机关行政的方向。税收自由裁量权是税务行政的重要内容和方式之一,也应该以法治为准绳,所以税收自由裁量权的起点和基本要求即遵守法律规定。合法性控制是对税收自由裁量行为最基本的要求。对税收自由裁量权而言,合法性控制主要是审查税收自由裁量权的形式要件,它要求税务机关行使行政管理不仅要遵循实体法,还要遵循程序法,同时税收行政裁量必须在税收法律法规授权的范围内进行,按照法律规定的适用对象、条件范围、行为期限,依法律规定的程序选择行政方式。

(二)合理性控制——税收自由裁量权有效行使的实质要求

2004年3月,国务院了《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纲要》在依法行政中提到了“合理行政”的要求,指出:“行政机关实施行政管理,应当遵循公平、公正的原则。要平等对待行政管理相对人。不偏私、不歧视。行使自由裁量权应当符合法律目的,排除不相关因素的干扰;所采取的措施和手段应当必要、适当;行政机关实施行政管理可以采用多种方式实现行政目的,应当避免采用损害当事人权益的方式。”这些要求概括起来就是“合理行政”原则。

随着行政活动日益复杂,自由裁量权日益得以扩张,形式上的合法不能完全消除形式上符合法律规定,但实质上不合理的滥用自由裁量权的情形。对自由裁量权的更高层次的规范就是税收行政合理性的保证。它要求执法行为,尤其是行使自由裁量权的行为不仅在形式上要合法,而且在实质上要合理,这是对行政执法活动的最终要求。因此,“合理行政”原则相对于“合法行政”原则,是对行政机关更高级的要求。“合理行政”原则,要求税务机关的自由裁量遵循比例适当原则。该原则要求税务机关在行使自由裁量权时所采取的措施和手段应当必要、适当,税收行政行为应当与相对人的行为事实、性质定位、情节轻重、社会影响相配比。

三、我国税收自由裁量权运行控制的制度缺失

从我国当前的税收执法来看,税收自由裁量权存在被滥用的情形,其原因就在于无论是在税收立法、执法还是司法上都对税收行政自由裁量权缺乏有效的法律控制。税收行政自由裁量权的恣意、专断和无常行使动摇了税收法治的根基:一方面,税收行政自由裁量权的滥用成为权力寻租和行败的工具;另一方面,相对人的合法权利和利益得不到有效的保护。税收自由裁量权运行中的制度控制缺失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具体方面:

(一)税收法律体系中缺少税收自由裁量权控制的法律原则和总体理念

目前世界各国赋予税务机关自由裁量权的方式或是直接明确其基本范围,或是分散在相关条文中,我国属后一种情况。就整个税法体系而言,缺乏一个对整体税收制度进行规范的基本法律,同时,由于我国历史文化传统、社会价值观以及税收征管制度的长期影响,税收自由裁量权缺少个人本位理念的文化积淀和对个人权利的充分尊重,总体表现为税收自由裁量权的制度体系缺少基本的、公理性的法律原则。法律原则是法律规范的基础,具有综合性、本原性、稳定性的特征。法律原则具有以下四个方面的重要作用:其一,法律原则是法律精神最集中的体现,直接决定了法律制度的基本性质、内容和价值取向,构成了整个法律制度的理论基础;其二,法律原则是法律制度内部协调统一的重要保障;其三,法律原则对法制改革具有导向作用,是后继立法的出发点;其四,从法律实施上看,法律原则指导着法律解释和法律推理,可以弥补法律漏洞,限定自由裁量权的合理范围。在西方国家,行政自由裁量权控制的法律原则十分发达,并且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如英国普通法上的“自然公正原则”、美国的“非专断、反复无常或滥用权力”原则、德国的“比例原则”都是保证自由裁量权公正运行的基本原则。

(二)税务系统内部缺乏自由裁量的行政准则

由于税收行政活动的变化性、复杂性、专业性、技术性以及探索性等因素,税务机关的自由裁量权不断扩张。但是现代行政法规出现了两个主要变化:法律本身的实体性标准日趋抽象公设化和行政机关制定的规章内容日渐细则化和明细化。由于税务机关和税务人员充分了解本领域的行政实践经验,从而具有“提炼”本系统内部富有实际操作性和明确统一标准的能力,“为了对行政过程中的自由裁量权进行有效限制,应当鼓励行政机关通过连续的行政立法,将行政过程中积累起来的理性和智慧规则化”,例如税务机关为了行使税收自由裁量权对税收法律、法规的细化和量化就是在本系统内部不同层级上对税收自由裁量权的约束和限制。裁量基准一经建立,在税收科层制管理体系下有利于提高税收自由裁量的层次,抑制税收行政裁量行为的恣意和专横;有利于加强对税收行政裁量行为的层级监督,制约裁量领域的权力寻租和腐败。但是,目前我国税收机关内部自由裁量的行政标准统一层级较低,难以保证税收行政执法的统一性、公平性和稳定性,也不利于税务部门内部对行政执法的监督和裁决。(三)税收行政自由裁量权程序控制制度不尽完善,理由说明制度缺失

由于税收行政自由裁量权的不断膨胀和扩张,客观上提出了加强对行政权的制约、防止行政权力滥用的要求,但是事后的司法审查制度往往难以对滥用自由裁量权进行预防性控制,程序控制成为制约、规范税收自由裁量权的重要举措。税收法律程序是税务机关在行使权力或履行义务的过程中,必须遵循的法定的时间和空间上的步骤和方式。诚如马克思所言,程序“是法律的生命形式,因而也是法律内在生命的表现”。程序控制要求税收自由裁量权的行使必须严格遵守执行各项程序规则,认真履行告知、听证、回避、不单方面接触等制度,通过程序限制税务行政人员的主观随意性。其中,对控制行政自由裁量权起核心作用的程序制度就是行政行为合理性说明制度,该制度能够敦促行政机关认真考虑问题,制止自由裁量权恣意行使。正如美国最高法院在1971年的一个判决中声称的“非正式程序不需要正式的事实裁定,但需要解释和说明”。对于对行政相对人权利影响较大的自由裁量行为,行政人员有义务说明法律根据和裁量理由,然而在我国在税收自由裁量的程序制度中并未明示这一制度。

(四)税收自由裁量失当的事后救济制度不利于对自由裁量行为的实际控制

因税收自由裁量权行使不当而侵犯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时,可以实行税务行政复议和税务行政诉讼两种救济方式。税务行政复议制度是行政机关内部的一种层级监督机制,是一种内部纠错机制。与外部的司法审查制度相比,行政复议具有其自身不可克服的弱点和缺点:其一,垂直管理体制存在弊端,复议机构缺乏中性。税务行政复议实行条条管辖模式,由于部门间联系密切、职责相关,甚至利益与共,因此复议监督往往难以保持中立。其二,我国《行政复议法》规定,税务行政复议一般采取书面审理形式,因此复议过程中没有言辞辩论、相互质证,不利于通过观点碰撞认定事实。其三,作为一种内部的纠错机制和科层制的控制机制,如果外部控制机制不健全,控制力度不够,税务行政复议就会存在“激励”不足的问题,导致规避法律、躲避司法审查现象的出现。其四,税务行政复议的前提条件提高了事后救济的门槛。《税收征管法》第八十八条规定:“纳税人、扣缴义务人、纳税担保人同税务机关在纳税上发生争议时,必须先依照税务机关的纳税决定缴纳或者解缴税款及滞纳金或者提供相应的担保,然后可以依法申请行政复议;对复议决定不服的,可以依法向人民法院。”不仅规定了复议前置程序,而且对复议前置附加了先行纳税或提供相应担保的条件,这一规定实际上是限制了相对人的救济权利,部分自由裁量行为因相对人资格受限而免于审查,不利于实现公正的裁量和从根本解决税务行政纠纷。

与此同时,税收自由裁量行为的司法审查也存在履行障碍:一是税务行政执法专业性强,部分涉税案件案情复杂,在没有专业的税务法院或税务法庭的情况下,对自由裁量权的司法救济,显得力不从心。二是对税收自由裁量行为的司法审查容易引发司法自由裁量取代行政自由裁量,司法部门因审慎对待而谨慎为之。三是从法律经济的角度看,救济费用的高低直接影响到相关主体购买“救济产品”的积极性,进而影响救济资源的有效利用。如果通过救济来“复原”权力的费用过高,以至于把除富人之外的大多数主体都拒之于救济之外,那么救济就不能实现。四是司法审查的范围不利于全面控制税收自由裁量权。根据我国《行政诉讼法》的规定:“人民法院审理行政案件,对具体行政行为是否合法进行审查。”这个规定也就决定了我国司法审查的对象集中于具体行政行为,标准是合法性审查。

四、完善税收自由裁量权制度控制体系的建议

(一)税务行政机关应致力于建立规定裁量基准的内部行政规则

自由裁量权部分归因于立法者认知能力的局限、语义的模糊特性、固定规则与流动现实的矛盾及执行人的个人原因,然而由于行政机关有大量的行政实践经验,有可能进一步“提炼”出具有实际操作性、更细致深入、更明确的裁量标准。因此,税务机关要严格按照《行政处罚法》、《税收征管法》和其他有关法律法规规定,对税务机关依法律、法规规定享有较大自由裁量权的行为,进行梳理、分类,制定具体、细化、量化的实施办法,缩小自由裁量空间,从源头上降低自由裁量权被滥用的风险:一是要细化税务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标准,缩小税务执法人员自由裁量的空间。二是依托信息平台,固化自由裁量权。对税收管理中的自由裁量行为,通过相应的管理模块创设税收自由裁量权的制度“刻度表”,变主观裁量为客观裁量。三是遵循惯例和先例原则,保持内部行政标准的相对稳定和连续,对同一类税务行政行为的认定和处理要有一个相对统一的标准,力求相同情况平等对待,同类情况符合比例原则,责罚相当,前后事件处理一致。税务行政内部准则一方面可以确保裁量行为的统一性平等性,另一方面也可以为税务行政裁量行为的行政复议和司法审查提供参照。

(二)建立以税务行政行为理由说明制度为核心的理性程序制度

程序理性即程序的合理性。法的合理性分为价值(实质)合理性和工具(形式)合理性,程序理性即二者的统一:一方面,程序的合理性是指通过法律程序所产生的结果从实体角度看是合理的、符合实体正义的;另一方面程序理性是指一个法律程序产生结果的过程是一个通过事实、证据以及程序参与者之间平等对话与理性说服的过程。也就是说,程序在过程上应当遵循通过理性说服和论证做出决定的要求,不是恣意、专断地做出决定。程序理性是正确行使税收自由裁量权的前提和保证,税务执法实践也充分证明自由裁量权的滥用往往与程序不合法相伴随。理性程序制度不仅要求税收行政自由裁量符合法律的形式要件,而且应满足执法合理性的实质要求。

行政行为理由说明制度是指行政主体在做出对行政相对人合法权利产生不利影响的行政行为时(除法律有特别规定外),必须向行政相对人说明其做出该行政行为的事实因素、法律依据以及进行自由裁量时所考虑的诸多因素。对于理性程序的运作来说,理由说明制度的重要作用就在于对程序操作过程中的自由裁量权进行一种理性的控制:(1)理由说明制度促使行政机关在行使权力、作出决定的过程中,尽量避免恣意、专断、偏私等因素,因为只有客观、公正的理由才能够经得起公开的推敲,才能够有说服力和合法性。因此,说明制度是对自由裁量权进行控制的一个有效环节和机制。(2)理由说明制度有助于对决定不满而准备提起申诉的当事人认真考虑是否要申诉,以何种理由申诉,避免无谓和无效诉讼。(3)理由说明是程序公开的体现,意味着对当事人在法律程序中的人格与尊严的对等和尊重,当事人知悉税务机关自由裁量的动机和原因,有助于其日后行为的调整。(4)理由说明制度在形式上表明行政行为是理性思考的结果,因此有助于增强人们对决定合理性的信心,避免当事人双方对立。(5)说明制度可以形成惯例和先例,有利于平等保护,有助于行政救济和司法审查。可见,理由说明制度是程序理性的重要内容和基本要求,是税收自由裁量权程序控制的关键一环,要防止自由裁量权被滥用,就必须要求行政主体在其决定中说明理由并告知当事人。

(三)完善税务行政复议制度,为降低纳税人的权利救济成本提供制度保障

在税收自由裁量权的实际行使过程中,由于税务人员千差万别,个人素质和价值取向不同,将会导致对法律、规章的理解不同从而也就会产生行政自由裁量权的滥用。所以保障自由裁量的公正行使就必须建立和完善行政自由裁量的监督和救济制度。与税务行政诉讼相比,行政内救济“以其符合专业性、效率性和尊重行政机关行使职权的优势,为现代行政救济制度所广泛采用”。但如前所述,我国的税务行政复议制度尚不完善,制约了税收相对人对税收自由裁量权的控制作用。今后可以考虑:(1)进一步完善税务行政复议机构的设置,严格实行复议机构的职责独立、机构独立;(2)放宽条件限制,实行选择性复议前置制度,提高救济方式的灵活性;(3)扩大税务行政复议的受案范围,减少列举式立法制造的受案范围“盲区”;(4)将税务行政复议资格扩大到间接行政相对人,以更好地保护税务当事人的合法权益;(5)改革审理方式,试行辩论、质证等开庭审理方式,引入陪审制,提高纳税人对税务行政复议结果的认同感和信任度。

(四)创新税收行政自由裁量权的司法审查制度

司法审查是控制行政自由裁量权的最后一道屏障。司法审查不是对“行政自治”的总体否定,其目标不是代行行政自由裁量权,而是制约行政自由裁量权,“司法审查之所以有存在的必要,不是因为法院可以代替行政机关做最理想的事,而是因为法院可以促使行政机关尽可能不做不理想的事[6]。”司法审查一方面可以通过纠错实行权利救济,另一方面可以形成外部强制压力,规范税务行政自由裁量权的行使。为了充分发挥司法审查制度的控制作用,首先要在立法上扩大司法对税收自由裁量权的审查范围,突破审查范围的限制,避免审查标准的含混不清。其次要提高税收司法审查人员的业务能力,保证司法监督的有效性。税务行政诉讼本身的专业性要求我国的行政庭法官必须是通晓税收、会计、法律的复合型法官,因此,要充分发挥司法审查的监督功能,必须是专职的税务法官才能胜任。再次,在税收行政诉讼程序中,要提高管辖级别,防止地方政府对税收司法审查的干预。最后,应逐步引入行政判例制度,用行政判例的方式确立司法审查的参照标准,弥合成文法的不足。

(五)推行税务行政责任制度

篇3

摘要:公司债券受托管理制度是债券领域的基础性制度安排,对缓解集体行动困境、防范债券风险具有重要作用。新形势下,我国公司

>> 公司债券及其交易制度研究 刍议我国可转换公司债券制度的完善 浅析我国公司债券市场信用评级制度的完善 我国公司债券发行制度的困境与对策 我国公司债券发展状况浅析 芝加哥商业交易所风险管理制度及其启示 我国交易所证券交易制度存在的问题及改善策略研究 我国上市公司发行公司债券融资简析 我国上市公司公司债券融资研究 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融资动因探析 关于我国公司债券市场发展的若干思考 我国公司债券市场发展的困境及对策 我国上市公司债券融资的长期财务绩效实证研究 对发展我国公司债券市场的几点思考 论我国可转换公司债券筹资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我国公司债券市场发展问题研究 加快发展我国公司债券市场的思考和建议 我国公司债券市场发展模式探讨 浅析我国公司债券市场发展的对策 我国公司债券的发展历程与展望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

[10]Efrat Lev. The Indenture Trustee: Does It Really Protect Bondholders? [EB/OL].2014-12-18. http://repository.law.miami.edu/umblr/vol8/iss1/4.

[11]Chas. H. Kinnane. Some Aspects of the Trust Indenture Act of 1939- Duties and Responsibilities of Indenture Trustees [EB/OL]. 2013-10-21. http://scholarship.kentlaw.iit.edu/cklawreview/vol18/iss4/3.

[12]Christian Andres, Abdré Betzer, Peter Limbach.Delegated Monitoring: The Effectiveness and Pricing of Bond Indenture Trustees[EB/OL]. 2012-2-26. http:///abstract=2024556.

篇4

一、依《证券投资基金管理暂行办法》批设的证券投资基金(以下简称基金)可申请配售新股。

二、公开发行量在5000万股(含5000万股,下同)以上的新股均可向基金配售,公开发行量在5000万股以下的,不向基金配售。具体配售比例按如下方式确定:

1.根据配售新股的公开发行量确定。公开发行量为5000万股?1亿股的新股,配售比例为10%;公开发行量为1亿股?2亿股的新股,配售比例为15%;公开发行量在2亿股以上的新股,配售比例为20%。

2.如果各基金对某一新股申请配售的总量超过按上述配售比例计算的配售数量,则进行比例配售。否则,按实际申请量配售。

3.每只基金申请配售新股的数量不得超过该只新股公开发行量的5%。

4.每只基金一年内用于配售新股的资金,累计不得超过该基金募集资金总额的15%。

三、基金配售新股的工作由新股发行主承销商具体实施;新股发行主承销商必须严格按照本通知的规定,做好基金配售新股工作。具体要求如下:

1.为使新股配售与公开发行有机衔接,保证新股发行信息充分披露,新股发行公告应在招股说明书刊登次日刊登。招股说明书应按照中国证监会发行部的有关规定,对向基金配售新股一事进行说明,提醒股票投资者注意次日发行公告中的实际公开发行量。

2.拟申请配售的基金须在招股说明书刊登当日中午12点之前,由基金管理公司以传真文件形式,向该新股发行主承销商提出配售新股的申请。

新股发行主承销商应在招股说明书刊登当日5点之前,将向有关基金配售的股票数量通知相应的基金管理公司和上网发行的证券交易所,并报中国证监会发行部和基金部备案。

3.基金配售新股的缴款登记等事宜,按新股发行公告的有关规定进行。

四、基金获配新股,自该新股上市2个月后方可流通,在流通之前由证券交易所实施冻结。基金除申请配售新股外,不得参与新股的公开申购。

篇5

摘要:《中华人民共和国国著作权法》(修改草案)引进了著作权延伸性集体管理制度,这一制度迎合了数字传播环境下版权利用与保护的需求,有效地解决了授权模式下集体管理制度无法实现的海量授权问题,维护了著作权事业各个主体间的利益平衡。但我国的延伸性集体管理制度的建立仍然存在准入机制高度垄断、缺少充分维护权利人利益的收费标准和费用转付机制等问题,我们应该建立起有限竞争的集体管理组织准入机制,制定全面、灵活的收费机制并构建起具体、有保障的费用转付机制,切实维护权利人的利益。

关键词:著作权;延伸性;集体管理

2012年3月31日,国家版权局公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修改草案),引进了著作权延伸性集体管理制度。修改草案征求意见稿一经公布,就引来了众多非议,很多权利人认为延伸性集体管理制度可能会迫使自己“被代表”,致使自己的权利遭到损害,更有部分音乐人以“退会”相要挟,要求删除延伸性集体管理相关条款。笔者认为,当前我国引进著作权延伸性集体管理制度有其内在的合理性,这一制度势在必行。

一、我国引进著作权延伸性集体管理制度的合理性

延伸性著作权集体管理,是指法律采用一种推定方式,若权利人未明确表示不同意著作权集体管理组织代其行使权利,则推定为允许其代为管理。[1]国际上采用这一制度的代表性国家有北欧五国和俄罗斯。当前我国采用的是权利人授权模式的集体管理制度,即著作权集体管理组织是基于权利人的授权对其作品进行管理。随着版权事业的迅速发展和网络传播的日益快捷,授权模式的著作权集体管理已经无法满足当前我国版权利用与保护的需求,有必要引进延伸性的著作权集体管理制度,我国《著作权法》(修改草案)第六十条、第七十条分别对实行延伸管理的集体组织需要具备的条件以及延伸管理对于使用人与集体管理组织之间的责任划分和权利人的救济措施的内容作了具体规定。

我国引进延伸性集体管理制度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由于网络具有虚拟性、快捷性、广泛性等特点,网络日益成为作品创作和传播的重要平台。按照过去的授权模式,使用者要想使用他人作品,必须取得各个作品的一一授权。但是,在网络环境下作品创作与传播具有如下特点:作品人数众多且身份难以确定、作品数量巨大且不断产生新作品、使用者众多且对作品需求多样化、作者难以控制其作品的传播;[2]要想实现海量作品的授权是需要花费巨大的时间和金钱成本的,有时甚至是不可能实现的。这将造成使用人的“被迫侵权”或者放弃使用,阻碍了作品的传播。另外,权利人要确定和寻找使用人或者侵权人无疑是难上加难,致使权利人维权也受到重重阻碍。

然而,引进延伸性集体管理制度可以有效地消除这些弊病,实现版权利用与保护的价值目标。首先,这从法律上确保了非会员作品尤其是那些使用人尽了勤勉寻找义务仍难以确定权利人的非会员作品也能得到保护;并且这种保护不是被迫的,而是给权利人以选择的机会,“权利人书面声明不得集体管理的除外”,这充分体现了权利人的意思自治。其次,对于尽了勤勉寻找义务仍难以确定权利人的作品,使用者无须再与权利人取得一一授权,只需与有权延伸管理的集体管理组织签订授权许可协议,并按规定缴纳作品的使用费,便可以对相应的作品进行使用,并无须承担侵权责任。这使得网络传播环境下提出的海量授权得以实现,有效地满足了使用者对作品的使用需求并降低了时间和金钱成本,极大地促进了作品的自由传播。再次,第七十条的规定使得延伸管理的责任划分较为明确:第一款规定情形,使用者只承担缴纳使用费的义务,即使权利人提出侵权赔偿,也无权要求使用人承担侵权责任,而应由集体管理组织承担;第二款规定的情形,即使用人存在过错,由使用人承担侵权责任。这些救济条款的确定和责任的划分形成了使用者、权利人和集体管理组织之间的互相制衡,有利于实现著作权各主体间的利益平衡。

二、我国引入著作权延伸性集体管理制度面临的障碍

综观我国著作权法修改草案的相关规定,只是对延伸性集体管理制度的一个空泛的框架,要具体建构延伸性集体管理制度尚存在以下障碍。

(一)高度垄断的集体管理组织准入机制剥夺了权利人维权选择的空间

《著作权集体管理条例》第七条第二款第(二)项明确规定:设立著作权集体管理组织,不得与已经依法登记的著作权集体管理组织的业务范围交叉、重合。这一规定表明,我国从立法层面确定了:我国著作权各个领域只能有唯一一家集体管理组织。这种高度垄断的集体管理模式剥夺了权利人对于集体管理组织自由选择的空间,权利人始终处于弱势地位,在个体维权极难与组织代为维权较弱之间,权利人只能被迫接受集体管理组织的延伸管理。然而,这种垄断性的权力致使集体管理组织在运行过程中并没有积极、主动、有效地行使其职能,不但没能帮助权利人行使权利,有时甚至会在管理过程中侵犯权利人的权益,这违背了集体管理组织设置的初衷。

(二)缺乏权利人参与制定的收费标准不能有效反映权利人诉求

《著作权集体管理条例》第十三条规定:“著作权集体管理组织应当根据下列因素制定使用费收取标准:(一)使用作品、录音录像制品等的时间、方式和地域范围;(二)权利的种类;(三)订立许可使用合同和收取使用费工作的繁简程度。”规定的第一项和第三项分别是站在使用者和集体管理组织角度考虑的,而第二项可以算作是站在权利人角度考虑,但从整个条款的表述来看收费标准制定过程中缺乏权利人的参与,致使权利人的利益诉求无从表达,更不用说如何满足非会员权利人的利益诉求。

(三)具体的费用转付机制缺失致使非会员权利人利益被窃取

对于非会员作品实行延伸管理所收取的使用费如何转付的问题也直接影响了“延伸管理是为维护权利人利益”这一目标是否能落到实处。但是我国的《著作权集体管理条例》和《著作权法》修改草案中都只是笼统地提到著作权集体管理组织应该在提取必要的管理费后将使用费转付给权利人,但并没有明确具体地规定转付的流程、保障措施等。延伸管理使用费转付机制的缺失导致在实践中非会员权利人的利益多被集体管理组织所窃取。

三、我国引入著作权延伸性集体管理制度的建议

(一)建立有限竞争的集体管理组织准入机制我国在引进延伸性集体管理制度时需要增添竞争因子。当前,我国的著作权集体管理制度还不够完善,集体管理水平还不够高,如果采用完全竞争的集体管理,可能会导致著作权集体管理的混乱,造成集体管理的缺位、错位或者重叠。我们可以借鉴日本的经验,在由著作权国家行政主管机关即国家版权局作为“守门人”和“最终裁判员”的前提下在各个领域增加一至两家集体管理组织对权利人进行管理,构建起“适当垄断,有限竞争”模式。[3]这有利于促使集体管理组织完善服务,形成著作权集体管理的良性竞争,从而激发权利人入会的积极性,最终强化对著作权的保护。

(二)建立全面、灵活的使用费收费标准

笔者认为,对于非会员作品的延伸管理的收费标准的价值指导应该是:在维护各主体间的利益平衡的基础上更加倾向于维护权利人利益。这就要求我们在立法时加强听证,并要求各方利益主体的积极参与,包括使用人、权利人、集体管理组织工作人员以及行业专家等。其中权利人的比重应该最大,并且应该包括各个领域的代表;因为对于不同类作品及至是同类但非同一作品,权利人创作所付出的劳动有差别,作品所赋有的价值也有差别;另外,即使是同一作品,在不同时期也会因传播情况不同而呈现出不同的价值;只有充分听取权利人的意见,才能制定出反映权利人诉求的、可操作的收费方案,切实维护权利人利益。

(三)构建具体、有保障的费用转付机制

对于非会员权利人使用费的转付问题,集体管理组织应该尽到勤勉寻找义务。笔者认为,自被延伸管理的非会员权利人的任意一项权利被授权之日起,集体管理组织就应该在全国性的版权信息公告平台上进行公示。公示的内容应该包括:作者名称(个人或公司)、作品名称、作品类型、权利有效期间、作品概要等;[4]公示的期间可以借鉴其他国家的标准,一般为三年,自公示使用信息之日起起算,这三年也就是非会员权利人向集体管理组织申请支付版费的时效期间;权利人在这三年内主张权利时,应该承担权利归属的证明责任;若在这三年内没有权利人主张权利,即认定权利人丧失请求支付版权费的权利;该笔使用费也应该上缴国家版权局,成立版权事业发展专项基金,同时应加强对使用该基金的审批、监管,强化集体管理组织责任,切实保证延伸管理真正以维护权利人利益为导向。

结语

我国引进著作权延伸性集体管理制度适用了数字环境下版权利用与保护的新要求,有效地推动了海量授权的实现,符合《著作权法》之既保护作者的著作权及相关权利,又促进优秀作品传播,促进科学文化发展繁荣的价值理念。但我国的著作权集体管理发展还不够成熟,延伸性的集体管理更是缺乏非常完善的制度构建,我们应该在以实现权利人、使用者、集体管理组织以及整个社会之间的利益平衡为价值目标的指导下,不断完善我国的著作权延伸性集体管理制度,促进我国版权事业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陈敦,李莉.延伸性集体管理制度在我国著作权领域中的适用[J].滨州学院学报,2012,(4):70.

[2]崔伟雄.著作权延伸性集体管理制度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硕士论文,2011:16-17.

篇6

论文关键词 著作权集体管理制度 默示许可 网示授权

数字化时代的全面到来,对著作权集体管理制度和孤儿作品集中许可制度带来的冲击,在网络环境下,接触作品的机会和使用作品的方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作品的传统利用模式受到冲击,作品的供给与需求的差距不断增大,网络环境中存在大量未经授权使用的作品,作品使用人因寻找著作权人授权而花费巨大的金钱、时间和精力而苦恼,浪费了大量的经济和时间成本。协调和整合权利人与使用者的利益平衡,利用互联网科技进步而革新原有许可机制并进而遏制盗版。

一、背景概况

为了紧跟著作权全球保护这一国际发展的趋势,我国开始逐步设立著作权集体管理制度。20世纪80年代末,在我国加入世贸组织的谈判中,发达国家以知识产权作为重要战略资源为由,对我国知识产权法制建设的国际化提出要求,以此限制我国“入世”。纵观中国知识产权百年史,是一个从被动移植到主动创新的政策史,也是一个从“逼我所用”到“为我所用”的变迁史。因为没有著作权人自发需求和相应的历史传统的环境下,政府为推行著作权集体管理制度的进程,不可避免地其进行行政干预。

纵观我国著作权集体管理制度的发展过程,也是一个从不完善到逐步完善的过程。2001年之前,我国《著作权法》中对著作权集体管理制度未作规定,仅在《著作权法实施条例》中有所涉及。

二、我国著作权集体管理制度对海量许可力不从心

实践中,我国著作权集体管理组织事实上已经存在着代收非会员作品使用费的情形,但在相关信息的公开方面严重欠缺,将代收作品使用费怠于分配给权利人的现象时有发生。因为不透明不公开的制度,非会员权利人无法得知其作品被使用的真实收费情况,甚至存在有关机构侵吞著作权人作品使用费的情形。由于信息严重不对称,非会员权利人的合法权益相较于会员权利人,更有可能被侵犯。由于缺乏自由竞争机制,著作权集体管理组织处于绝对垄断地位,这意味着著作权人在与著作权集体管理组织进行交涉和调查了解相关信息时,没有足够的话语权。

另外,有些作者创作作品是为了将作品直接投放公共领域,让公众自由使用,并不是为了获得经济上的获益。实践中存在这样一种情况,著作权集体管理组织并未征得著作权人的同意,即向作品使用人强制收取作品使用费用,导致公共利益也被缩限。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作品使用费的定价越来越灵活,影响定价的因素也越来越多,以行政法规或部门规章的形式规定作品使用费收取标准,违背了市场经济的发展规律。

我国现在沿用的报刊转载和录音法定许可的付酬标准是1999年由国家版权局制定的,作品使用费的标准远远落后于目前我国的经济水平,过低的收费标准极大地影响了著作权人的权益的实现。

三、我国著作权集体管理制度完善之探析

大陆法系国家在著作权集体管理更多得采取垄断模式,而英美法系国家则更多得采取自由竞争的管理模式,垄断模式更有利于实现利益的最大化,自由竞争模式更有利于实现利益的均衡化,这两种模式均没有取代对方的绝对优势。在探索我国著作权集体管理制度发展的道路上,我们可以兼采二者之长,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一)建政府资源支撑的全方位覆盖的数据库

如何处理作品创作与使用的海量信息,是集体管理制度在数字化时代所面临的首要难题,也是完善集体管理制度最为现实和可行的切入点。可以说,一个涵盖范围尽可能广泛的作品数据库,作为创新授权模式和在线交易的基础,不仅在最大程度上代表了权利人的利益,也为使用者提供了最大限度的作品使用范围的选择空间。而数字技术的发展则为数据库建设提供了可靠的技术保障,有助于集体管理组织在信息管理方面实现无纸化操作,简化储存和查找信息的过程,延续其高效率低成本管理的优势。我国集体管理组织在发展自身作品数据库的同时,也积极参加相关国际集体管理组织,实现了作品信息的共享。

(二)依托互联网建技术支持的完全信息平台

面对数字环境下“海量信息、海量授权”的局面,集体管理组织凭借规范流程与定价机制所带来的高效与便捷优势要想继续发挥作用,必须进一步简化交易流程,缩短交易时间,提高交易效率,以实现信息、资本等在市场上的髙速流转,而建立以利益平衡为导向的著作权在线交易系统,以集体管理组织的有效运作为主要依托,既满足权利人控制作品使用的意愿,又满足使用者便捷使用作品的需要,无疑是集体管理组织自我完善的基本路径。

著作权在线交易,是指依托日益成熟的互联网技术,将传统的著作权交易流程置于网络环境中运行。一般而言,一个完整的著作权在线交易流程包括在线注册、在线授权与在线支付三个部分。其最大的特点与优势在于,著作权交易各方的意志与利益追求通过在线交易得以充分的表达和实现。日本的E-License在线授权系统中心、美国的版权结算中心(Copyright Clearance Center,简称CCC)等即属于著作权在线交易系统平台。我国集体管理组织在著作权在线交易方面亦作出了有益的探索与尝试,如音著协己构建起音乐在线交易平台MOEP (Music On-line Exchange Platform)。但是,受技术、法律及配套措施等因素的制约,我国集体管理制度下的所谓在线交易,仅仅是将标准化交易流程与收费方案在网站上予以公示,实际操作上仍然停留在“线上申请、线下确认与交易”的较为初始的阶段,尚有较大的发展与完善空间。

(三)未上网声明的作品直接适用“默示许可”

著作权人和作品使用人在一般情况下,直接通过自由协商的方式进行著作权交易。但是在许多情况下,作者个人不可能向每一个作品使用者授权许可。如果作者要一一向每一个作品使用者授权许可,对作者本人来说,时间成本是不能承受之重。同样的道理,作品使用者也不可能找到每一位著作权人,即使找到,与其进行协商取得授权许可,耗费的时间成本和人力成本也无法估量。因此,传统的一对一授权模式效率低下,无法适应互联网时代下海量授权的需求。未上网声明的作品直接适用“默示许可”,这既解决了我国孤儿作品的问题,也解决了繁琐的联机人为干预授权带来的效率地下的问题。孤儿作品因为没有权利人上网声明,直接适用“默示许可”。

(四)著作权人欲主张授权许可必须上网声明

著作权人如果希望作品使用人在使用作品前征得著作权人同意,只需上网声明:“未经作者同意,不得转载。”作品使用人若想使用作品,只需要查询著作权人的相关信息包括联系方式。

我国的著作权集体管理组织建立了数据库资源,包括作品内容、使用者信息和权利人信息的数据库。这些已有资源为建立著作权集体管理综合性查询系统提供了基础。健全作品数据库查询系统,能够使作品使用者方便查询所需要的数字化作品的信息,同时也能使著作权人对作品的有效控制和管理能力得到加强。

和著作权人协商一致,在网上取得著作权人的授权,可以线下交易,也可以线上交易,省去双方当事人舟车劳顿之苦。作者上网声明许可使用,同时登记了有效的联系方式,使用作品人可以通过查询得到作者的联系方式,省去大量的人力物力寻找作者。著作权属于私权,著作权人可以随时允许自己的作品流入公共领域,也可以随时禁止其作品流入公共领域,只需要撤改声明即可。

(五) 相关机构或相关组织可推出指导性价格

使用作品支付的对价往往需要经过权利人与作品使用者在协商的过程中得以确定。按照国际惯例,一般由著作权集体管理组织主导制定许可使用费价格标准,作为双方谈判时的参考依据。相关机构或相关组织推出指导性价格时,著作权权利人、作品使用人及相关行业代表都应当充分参与,应当综合考虑多方因素。相关机构或相关组织在推出指导性价格时,不可能对其中的影响因素全面体现,最终只能使指导性价格尽量接近其真实价格。著作权人和作品使用人在谈判中可以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1.作品可使用的途径影响作品使用费的价格。文字作品可以通过广播方式传播,摄影作品、美术作品就很难通过同样的方式传播,因此,不同类型的作品,由于其传播途径的不同也会影响其著作权的收益。可供作品使用者使用作品的途径开发地越多,作品的使用费就越高。

2.作品本身的因素:作品类型、创新程度、作者知名度、发表情况等。如流行音乐与民族音乐由于受到公众不同喜好程度的影响而会在作品使用费上存在差异。

篇7

【关键词】著作权 著作权集体管理制度 音著协

歌手郑钧在2010演唱会上演唱自己创作的作品,但是中国音乐著作权协会(简称音著协)却诉演出公司侵权,音著协认为十月天公司未经许可,未支付报酬,在其举办的演唱会中使用了音著协受托管理的音乐作品《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侵犯了著作权人的表演权,故十月天公司,要求其赔偿经济损失及诉讼合理支出。歌手演唱自己的歌反被音著协,使得本案引发颇大震动。案件最终以音著协的败诉而告终,但此看似荒唐的案件却不得不引发对音乐作品著作权集体管理制度的司考。

一、音乐作品著作权集体管理制度的现状

音著协全称中国音乐著作权协会,成立于1992年,是由国家版权局和中国音乐家协会共同发起成立的中国大陆唯一的音乐著作权集体管理组织,是专门维护作曲者、作词者和其他音乐著作权人合法权益的非营利性机构。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第八条:“著作权人和与著作权有关的权利人可以授权著作权集体管理组织行使著作权或与著作权有关的权利。著作权集体管理组织被授权以后,可以以自己的名义为著作权人和与著作权有关的权利人主张了、权利,并可以作为当事人进行涉及著作权或者与著作权有关的潜力的诉讼、仲裁活动。”从性质上说, 著作权集体管理是一种民事权利管理制度, 是信托的一种形式。著作权集体管理组织根据著作权人的授权, 以自己的名义来行使所管理的权利, 并在扣除必要的管理费用后将所获得的收益返还给著作权人。音著协即使音乐行业著作权集体管理制度的代表,著作权集体管理制度的目的就是为了集中资源维护著作权人的合法权益,然而实际操作中,著作权人却对此颇有微词,上文案件中,本应保护著作权人权益的音著协却意图想著作权人收费,反而限制了著作权人行使权利。歌手刘欢就曾在2012年宣称音著协给的报酬比北京最低工资标准还低,实际上,在2010年,音著协仅在卡拉OK著作权使用费上就入账1.2亿,然而,此项收入只有50%会在版权人中进行分配,其他部分23%是协会的人员运营管理费用,另外27%是天合集团的运营成本,经过调查发现,天合集团的最终控制人是竟文化部事业单位。

可见,音著协经过数十年的发展已形成了一定规模,但仍然存在问题,我国对集体管理组织的设立采取行政核准制,需经过国家版权局和国家民政部审批,手续繁琐且条件严格,因此由民间自发成立集体管理组织非常困难,故著作权人几乎没有选择著作权人集体管理组织的余地。音乐行业由于商业化比较充分,加之数字音乐正版化的推进,音乐著作权的保护的需求日益增大,然而作为一个著作权集体管理组织,音著协却越来越多地受到著作权人的质疑,规定不明确,著作权收益的分配与使用不明确,内部信息不公开透明等问题是一大原因。

二、完善音乐作品著作权集体管理制度的建议

(一)完善著作权集体管理制度的相关立法。

目前针对著作权集体管理制度的法律只有著作权法的零星规定和国家知识产权局制定的著作权集体管理条例,这与日益发展的著作权人权益保护的需求并不相协调,著作权集体管理制度涉及到多方利益,如缺乏明确法律法规的规制,容易背离原有保护著作人权益的初衷。国际上一些著作权集体管理制度较为完备的国家,都针对此制定了相应的法律法规,我国也可以借鉴其他国家的相关立法,修订和完善我国著作权集体管理制度。

(二)去行政化背景,引入市场机制。

考察音著协的构成和利益分配制度,不难发现其名为著作权集体管理组织,实际上具有一定行政背景,其设立注册运行灯决断都离不开官方扶持。在我国知识产权保护力较弱的阶段,这种模式曾对于保障日常运行和加强保护著作权人利益等方面起到一些作用。但是经过一段时间的发展成熟,其弊端也逐渐显现,机构组织逐渐僵化,与著作权人分歧加大,特别是在强调政府服务转型的大环境下,剥离音著协的官方背景,将其置于市场环境下,引入竞争机制,著作权集体管理组织还原为民间性的社团法人,将更有利于平衡利益分配。同时,有必要适当放宽著作权集体管理组织的审批条件,一类作品允许数个集体管理组织,尊重著作权人的意志自由,使其可以自由选择授权组织,在市场机制的作用下相互竞争相互监督也有利于制度高效。

(三)完善对著作权集体管理组织的监督。

现阶段下,音著协这样的组织具有相对的垄断性,一旦缺乏监督不力,容易产生权利的滥用,损害权利人的利益,著作权集体管理中产生争议的焦点之一就是音著协对于著作权利益收入的分配问题。分配机制不明确,管理费用过高是被广泛诟病之处。监督不力是一部分原因。要完善著作权集体管理组织的监督,可将监督模式以外部监督和内部监督为区分,外部监督应以政府监督和舆论监督为主,政府应对著作权集体管理组织的运作,资金等方面进行监督,但同时也应注意不能越权,干预其日常事务。舆论监督则主要指新闻媒体,音乐行业具有一定的新闻性,媒体舆论干预能起到平衡社会利益的作用。内部监督则是指组织内部会员的监督,音著协采用会员制,著作权人通过加入音著协会员的形式取得音著协发放的著作权费用,加强会员监督是指是会员能参与到组织分配的部分,而不是单方面的只收取收益,这样有利于著作权人的利益并推动集体管理组织的公开透明化。

参考文献:

篇8

为了及时解决财政国库管理制度改革试点资金支付管理中的有关问题,保证改革的顺利进行,根据《*市市级单位财政国库管理制度改革实施办法》和《*市市级单位财政国库管理制度改革试点资金会计核算暂行办法》等有关规定,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关于财政国库管理制度改革试点预算结余资金处理问题

预算单位年终预算结余资金,是指按照有关财政、财务制度的规定,核准预算单位跨年度结转使用的资金,包括行政事业单位经费结余、政府采购资金结余、待支付资金、留归预算单位使用的项目经费结余和基本建设竣工结余等。试点单位年终结余资金按市财政局下达的当年预算指标减去当年财政国库已支付数的差额计算并经市财政局确认。当年财政国库已支付数,包括财政直接支付数和财政授权支付数。

(一)当年12月31日工作日结束时,银行按规定将各基层预算单位零余额账户的额度余额注销,并向基层预算单位提供对账单。银行下年度第二个工作日将注销的额度,以财政授权支付通知单相同的格式,报国库支付中心。为保证全年预算执行情况及时汇总,市财政局国库科(国库支付中心)于下年度第三个工作日向市财政局有关业务科提供上年度试点单位实际支付数,有关业务科根据掌握的预算指标数初步确认当年未支付数,并于第五个工作日前提供给市财政局国库科(国库支付中心)。

(二)各基层预算单位将本单位财政授权支付额度余额与银行提供的对账单核对一致后,与财政直接支付指标结余一同分预算科目“类”、“款”、“项”,以《预算单位年度预算结余资金申报核定表》(附件1)(以下简称《核定表》)的形式(表中相关指标附“对账单”复印件)逐级汇总上报一级预算单位;一级预算单位汇总后于1月15日(节假日顺延,下同)之前,按一级预算单位和所属基层预算单位,报市财政局国库科(国库支付中心)和主办业务科各一份。

(三)市财政局国库科(国库支付中心)于1月17日之前将部门汇总上报实际支付数与银行对账单核对一致后按一级预算单位和所属各基层预算单位,编制预算单位用款计划数、已支付数、未支付数。

(四)市财政局国库科(国库支付中心)于1月20日前,按一级预算单位,分预算科目类、款、项,对已下达上一年度用款计划数核对无误后,将《核定表》送有关业务科。

(五)市财政局有关业务科根据掌握的预算指标和相关财政财务管理规定,于1月25日前将结余指标数以正式文件(附核准的《核定表》)通知预算单位,并送国库科(国库支付中心)。

(六)各基层预算单位根据市财政局核准的结余指标数连同下年度预算数合并编报用款计划逐级汇总报市财政局批复使用。年初,市财政局核批结余指标前,各预算单位需要用款,可在上年底前上报的新年度一季度分月用款计划中考虑(新年度预算指标)。

下年度,预算单位根据市财政局确认的结转数,视同增加预算指标,重新申请使用。会计处理按《*市市级单位财政国库管理制度改革试点资金会计核算暂行办法》规定执行。

为确保改革初期试点工作的顺利进行,对于预算单位零余额用款额度*年底还有额度余额的,于12月30日前以《预算单位年度结余资金申报核定表》的形式报市财政局国库科(国库支付中心)审批后,可将额度余额转入临时基本存款账户跨年度报计划使用。

二、关于银行向预算单位提供财政授权支付对账单问题

财政授权支付业务的银行应督促各分支机构按统一设定的格式及时为预算单位提供机打的明细对账单(附件2)和月度对账单(附件3)。明细对账单反映对账期间内逐笔支出、项级科目小计支出、汇总支出等情况,银行应根据预算单位的要求及时提供明细对账单;月度对账单反映本月各项级科目支出、类级科目小计支出、汇总支出等情况。各预算单位应在收到对账单的3个工作日内将对账结果反馈给银行。

三、关于财政授权支付中发生预算科目差错的更正问题

(一)预算单位在财政授权支付业务中确因技术性差错等原因,在已下达的财政授权支付额度余额内,误支其他预算科目的,可以通知银行及时更正。更正的程序是:预算单位根据误支的预算科目和额度,向银行签发负数的《财政授权支付凭证》,恢复误支预算科目的额度;同时根据应支用的预算科目,向银行签发等额正数的《财政授权支付凭证》,并提供相应的说明材料,在应支用的预算科目的额度内办理支付。银行据此冲减相应预算科目的授权支付额度,恢复误支预算科目的财政授权支付额度,同时按规定与中国人民银行进行资金清算。

(二)银行在办理财政资金支付业务中确因技术性差错等原因,在开具《财政直接支付入账通知书》、《财政授权支付到账通知书》和编制《财政资金支出日(旬、月)报表》过程中误用预算科目的,由银行分别按误用预算科目和应用预算科目填制负数和正数的《财政直接支付入账通知书》、《财政授权支付到账通知书》和《财政资金支出日(旬、月)报表》,并提供相应的说明材料,分别送预算单位和市财政局国库科(国库支付中心)作账务处理,同时相应调整预算单位预算科目额度。

四、关于财政授权支付资金退回的处理问题

预算单位因正常原因从其零余额账户支付的资金可以退回该账户。同一年度内支付资金的退回,由预算单位填写负数的《财政授权支付凭证》,连同退回的现金或银行票据送交银行,收款单位或收款银行主动退款的,由预算单位及时补填负数的《财政授权支付凭证》送交银行,银行按规定恢复相应的财政授权支付额度并与中国人民银行进行资金清算。跨年度结算退回的差旅费、医药费等经常性支出,不大于当年对应预算科目实际支出的,视同当年退回的资金,按上述同一年度内支付资金的退回处理。大于当年对应预算科目实际支出或当年没有对应预算科目的,通过一级预算单位函告市财政局,由市财政局指定资金退回的预算科目并通知银行。

五、关于《财政授权支付凭证》和《хх银行хх支付申请划款凭证》的填写问题

预算单位办理财政授权支付与资金退回时,必须按规定对《财政授权支付凭证》连续编号并填写清楚,填写用款用途;银行要按规定审核预算单位提交的《财政授权支付凭证》,对不按规定编号或不填写编号的《财政授权支付凭证》及用款用途的,应要求预算单位按规定填写后再予办理。

银行填写《хх银行хх支付申请划款凭证》应注意不同联次复写是否清楚,不清楚的应重新填列。

六、关于归垫基本存款账户已垫付资金问题

按照《*市市级单位财政国库管理制度改革实施办法》规定,预算单位零余额账户不得违反规定向本单位其他账户划拨资金。考虑到在完善财政国库管理制度改革过程中的实际情况,对已从预算单位临时基本存款账户先行垫付而应从零余额账户支付的资金,预算单位可以正式函件的形式,并附相关说明材料,向市财政局主办业务科提出归垫申请。主办业务科出具意见送国库科审核后,由国库科发文通知试点单位和银行按财政国库管理制度改革的有关规定办理资金划拨手续。

七、关于预算单位办理授权支付从零余额账户提取现金有关问题

(一)按照《*市市级单位财政国库管理制度改革实施办法》的规定,预算单位必须按照《人民币银行结算账户管理办法》等规定提取和使用现金,在发生现金支出时按类、款、项列报支出。为便于对从不同预算科目提取的现金进行分别核算和管理,满足预算管理和有关上报报表的要求,预算单位需要设立现金辅助账来核算日常支出,以平衡和分配按照类、款、项的现金提取数和现金支出数。

(二)按照《*市市级单位财政国库管理制度改革实施办法》的规定,年度终了,预算单位零余额账户年终余额要办理注销。因此,各预算单位办理授权支付从零余额账户提取的库存现金余额必须足额退回零余额账户,预算单位年末报送的《预算单位财政授权支付支出情况表》中“库存现金”数额必须为零。各预算单位必须在12月中、下旬做好库存现金对应预算科目的整理和核对工作,并务必于12月31日上午12时前将库存现金余额及时足额退还零余额账户,同时分别列明对应的预算科目类、款、项。银行应配合预算单位做好及时办理库存现金退回零余额账户的工作。

(三)预算单位按照上述规定将库存现金余额及时足额退回零余额账户后,其账务处理如下:

借: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

贷:现金

八、关于《财政资金支出日报表》填写及报送的问题

(一)《财政资金支出日报表》中“项目”栏填报预算单位用款用途。

(二)各银行应于每日营业终了时将零余额账户当日实际发生额汇总(以分行为单位)填制《财政资金支出日报表》,没有发生额无须填报;《财政资金支出日报表》发生额应与送交人行划款凭证相符。

篇9

关键词:现代企业;合同管理;分析

中图分类号:F270.7 文献标识码:A

合同是两个或两个以上当事人实现经济利益而达成的协议,是商品交换的法律表现形式。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为实现一定的经济其他当事人而签订合同,现代企业的经济往来,是企业经营活动中不可避免的行为。企业合同管理的问题并不是说合同管理的前期阶段就没有问题,多数是由于急于签订合同而过于草率,前期阶段所出现的问题,不能够将涉及到的问题考虑全面。合同产生在合同管理的前期阶段,在这一阶段企业往往比较重视,一些企业往往就把合同抛之脑后了,甚至忘记了合同履行过程是实现权利义务的过程,合同管理制度体系设计对于企业合同管理的科学性,而仅仅把它看成是生产过程的一部分。一个设计科学、程序严密的合同管理制度体系,并且可以最大限度地防范风险。合同管理是防范企业法律风险的基础性工作。合同管理过程贯穿于企业整个生产经营管理过程,不但能大幅提高企业合同履行的效率,是企业管理的一项重要组成内容。

1 现代企业合同管理风险

合同法制观念淡薄,风险意识差。企业签订合同时缺少对对方资信的调查了解,没有审查对方的法人营业执照或自然人身份证、法人授权委托书等相关资质材料。更有一些企业没有建立有效的合同管理制度,致使合同原件丢失或仅保存一些复印件,由于司法实务中对证据认定规则以及民事责任归属确认都有较明确规定,另外对销售人员的相关授权不明也是容易引发纠纷的原因之一。对这些未经授权人员所订立的合同所致的结果,往往做出对企业不利的处理。有的企业没有明确的销售人员授权制度,有的单位超过应有的权利范围对外签订合同,合同主体不当。有的一般员工未经授权也对外签订合同,合同当事人主体合格,是合同得以有效成立的前提条件之一。现实中一些企业的供应站、销售科等职能科室或分支机构经常代表法人对外签订合同。同时作为法人职能科室是无权对外签订合同的,法人的分支机构需由法人的授权委托书才可以享有对外签订合同的资格,更有一些企业的销售人员直接代表法人对外签订合同,一旦发生纠纷责任很难明确。一些企业签订合同的条款过于简单,或仅约定几条意见,既无法人授权委托书,又无身份证明,对合同主体双方的权利义务及违约责任等条款不作约定。或合同条款约定的意思不明确、不具体等都容易产生法律风险。

2 合同管理制度存在风险原因分析

2.1 管理制度缺失

企业中合同管理者负有企业合同管理政策的研究。不但能够处理具体事务,对企业生产经营运作模式把握不恰当,还必须具备对企业生产经营情况的宏观掌握。这对合同管理者的综合素质提出了较高要求,对关键环节识别不到位,企业的合同管理者往往达不到要求,但在合同管理实际情况中,不但对企业内部生产经营运行模式了如指掌。由于对合同运行环节掌握不充分,这一职责要求合同管理者对合同管理的每一环节完全掌握其运行规律,使合同管理者在制订合同管理相关制度时存在顾此失彼,不符合公司管理实际和国家有关法规。

2.2 制度缺失或瑕疵

有些企业实际已经意识到管理制度体系对合同管理的重要性,就在于管理制度本身的缺陷和瑕疵,并且在管理实践中也尊重程序的权威性,但却仍然不能避免合同管理出现问题。因此对于违反规定的行为,实际上并没有进行责任追究和处罚,没有起到应有的约束和规范作用。合同管理制度的制订者没有完全掌握企业合同运行的相关情况,导致这些条文仅仅挂在墙上,无法因地制宜地制订出适合本企业实际的情况的管理办法,管理办法的制定者不愿花费精力和时间潜心研究企业合同原作的实际情况。合同法的设置许多规则,而企业在制订自己的合同管理制度时,可以由合同双方当事人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自由约定。大量地存在着照搬条文的现象,这种管理制度用大量的篇幅说明那些是禁止性的行为,但并没有对违反这规定相应地采取何种惩罚措施予以说明。

2.3 合同管理程序运行不到位

在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仍然采取简化合同管理程序,对员工的业绩考核往往注重收益金额的大小。有些企业管理层处理事务的效率等结果性指标,很多企业都存在为了赶工期、提高效率,在已有制度明文规定的情况下,而对过程性指标重视相对弱化。甚至超越合同管理程序的做法,以达到预期目的。

3 对策

3.1 合同应由企业的专门机构来执行

既然企业通过合同所确立的民事关系,由于合同本身的特征,是一种受法律保护的民事法律关系,订立合同的行为就是一种民事法律行为。已超越了企业自身的界限,使之成为一种受法律规范和调整的社会关系,涉及大量的法律专业问题,所以由企业法律部门管理可以有效地降低合同风险,决定了合同不同于企业内部的生产、人事、财务等管理工作,更好地维护企业的合法权益。

3.2 采取适合企业自身的合同管理模式

企业的经营规模和企业的组织机构不同,企业和所属各部门、各单位对合同的管理做到机构、人员、制度三落实,一些大中型以上的企业,因为其各部门分工不同,其选择合同的管理模式也不尽相同。其合同管理的模式应采取企业法律部门统一归口管理和各业务部门,各单位分口管理的模式。对合同实行分级、划块管理,各业务部门法律顾问部门随时检查和监督。形成完善的合同管理体系,有效避免合同风险的发生。企业法律部门作为企业合同的统一管理部门,对企业合同的签订和履行负有监督、检查和指导的职责。

3.3 制定合同管理制度及流程

要使合同管理,从完善制度入手,合同审批流程可以使合同的管理,制定切实可行的合同管理制度,审批工作有章可循,同时通过层层审核把关,将合同风险降到最低。企业通过建立一整套规范、科学的合同管理制度和有效地实施和落实各项制度,做到管理层次清楚、程序规范具体、职责权限明确,从而使合同的签订、履行、考核、纠纷处理都处于有效的控制状态。

结论

企业合同管理制度首先应当遵循法律法规的强制性规定。合同管理是企业经营管理中的一项重要工作。该制度体系赖以存在的前提,企业合同管理制度体系只能是空中楼阁,充分运用现有的法律规则来管理合同,无法对企业的合同运行进行监控,构筑合理的合同管理制度体系,是合同规范管理的基础和出发点。履行合同中采取有效的管理,合同履行后进行妥善的补救才能做好合同管理,避免产生损失,真正提升企业的管理水平。在企业更应加强自我保护意识,将为企业管理水平和经济效益的提高产生巨大的推动力。

参考文献

[1]唐雪莲.企业经济合同风险管理控制探讨[J].企业技术开发.2011,1(69).

篇10

施工企业因其生产经营性质决定,具有市场法律法规约束性大 、 施工地域的流动性强、施工管理人员调动合频繁、资金、设备、材物料量大,管理难度大,因此施工企业管理的内部控制尤其重要。施工企业管理的内部控制是指在制定企业内部管理制度时,明确各方面的权限、职责,便于在经济活动中相互联系、相互制约、自动检验错误、防止舞弊的一种控制机制。内部控制是为合理保证单位经营活动的效益性、财务报告的可靠性和法律法规的遵循性,而自行检查、制约和调整内部业务活动的自律系统。其贯穿于经营活动的全部过程,包括控制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监督等要素,并受企业董事会、管理阶层及其他人员影晌。包括组织机构、岗位责任、人员条件、业务程序、处理手续、检查标准和内部审计在内的严密的控制系统。

一、施工企业管理面临的问题

1.企业主要经营管理者不了解内部控制的真正内涵。轻视内部控制牵制作用,习惯于行政指挥,家长制管理的现象在施工企业还较多存在。企业主要经营管理者还未意识到内部控制的重要性,对内部控制约还有许多误解:看似有了一些的管理制度、文件,就认为内部管理没有问题;有的认为内部控制就是对职工管、卡、压,对领导干部限制权力等。有的甚至对企业内部控制约根本就没有概念。错误的认识导致企业的内部控制没有成为管理的内在需求,使内部管理只是形式。

2.管理内部控制弱化,牵制执行不力,致使违规违纪现象时有发生。有不少企业已建立了相关的内部管理制度,但它缺少实质性的牵制约方法和措施,导致将已订立的企业内部管理制度只是以应付有关部门的检查、验收,而不管内部管理制度执行情况如何,甚至遇到具体问题多强调灵活性,使内部管理流于形式,失去了应有的刚性和严肃性。

3.施工项目管理经济效下降。因内部控制环境弱化,控制体系不完善。还有不少小型建安企业,其内部管理机制尚未建立,更别谈内部控制牵制约的作用。因内部控制环境弱化,导致在项目资金上,掌握权力的人,可以任意调动资金;在设备管理使用上,假公剂私,以公当私出现多种损公肥私现象;在大量的建筑材料管理上漏洞百出。甚至由此影响建筑工程质量,因此经济效益下降成为必然。

4.信息失真。近年来,很多施工企业由于会计核、资料统计工作秩序混乱、数据不实造成的信息失真现象较为严重。如一个施工企业多个项目部单独立帐,项目部收入支出又反映不实; 还有,如常规的印单(票)分管制度、重要空白凭证保管使用制度及会计人员分工中的“内部牵制”原则等都得不到真正的落实,会计凭证的填制缺乏合理有效的原始凭证支持。会计、统计都有造假现象,会计、统计信息虚假情况较为严重。

二、企业管理的内部控制主要作用

1、企业管理的内部控制能有效防范企业风险。在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企业要达到生存发展的目的,就必须对各类风险进行有效的预防和控制,企业管理有了内部控制,管理工作如同有了灵魂,是防范企业风险行之有效的手段。特别对施工企业具有市场法律法规约束性大的特点、通过有效内部控制,对企业经营存在风险环节的控制,把企业的各种风险消灭在萌芽之中。

2.保障企业财产资源的安全和完整,减少企业经济利益受损,提高经济效益。健全和完善企业管理的内部牵制,能够科学有效地监督和制约资金、财产、物资采购、计量、验收等各个环节,堵塞漏洞,从而确保财产物资的安全完整。施工企业生产设备调动频繁、建筑材料进出量大且难以管理,因而没有行之有效的内部控制,势必造成管理漏洞,导致财产物料损失。例如2011年2月发生在江西鄱阳县财政干部李华波私转建设资金9400万元私逃大案,以及2009年2月湖北潜江樊红案,都是因企业管理的内部控制约不到位而发生。

3、真实反映各类数据、资料的实效,防止、发现和纠正错误与舞弊,保证会计资料的真实、合法、完整。高质量的会计信息,是对施工企业生产经营实际情况的真实反映。 然而现存较多企业会计、统计信息严重失真,各种违规违纪现象愈演愈烈。虽然造成这些问题的因素很多,但与施工企业内部管理控制不健全,或没有真正实施内部控制是主要原因。设置科学、严密的企业内部控制约,对于防范舞弊,保证各类数据资料的真实性,也具有积极的意义。

三、建立建全内部控制的途径

1.提高企业负责人的思想认识。要想建立有效的内部控制约,负责人首先要抛弃陈旧的、狭隘的企业管理观念和做法,应清晰地认识权力如不受牵制, 他将是一柄双刃剑。因此,了解掌握内部控制知识,深刻领会建立内部控制约精神实质,并坚决地予以执行,以实现从上至下、不折不扣的贯彻落实。只有企业负责人的认识提高了,他们才会公正地组织、协调各种关系,使之形成合力,实现企业内部管理有效控制,内部管理制度才不会成为一纸空文。

2. 建立完善的公司管理结构。一些企业内部控制薄弱的主要原因,就在于公司内部控制约结构不完善,缺乏对当事者的有效监督和约束机制,导致一些当事人视制度与规则为摆设,在管理决策中表现为主观性、随意性、盲目性,甚至营私舞弊,致使资产大量流失,企业效益严重滑坡。建立完善的公司管理机构,就是建立所有权、决策权、经营权既相互分离,又相牵制的机制,解决内部管理和监督不到位的问题,经营者在董事会授权的范围内决策管理,并受到严格的监督与制约,一事一物都循规运行,从而保证企业管理制度的有效实施。

3.正确处理好内部控制约的度。企业经营管理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保证这个系统的正常运行,合理授权是必然的。在企业内部管理制度实践中尤其要正确处理一般授权与特殊授权的关系。其中一般授权是对办理常规性的经济业务的权利、条件和有关责任者所做的规定,这些规定在管理部门中采取文件形式,或在经济业务中规定一般易办理的条件、范围和对该项交易的责任关系。在日常业务处理中可以按照规定的权限范围和有关职责自行办理。特殊授权处理的是非常规易事项,比如,重大的筹资行为、投资决策、资本支出和股票发行等。特殊授权也可用于超过一般授权限制的常规交易。内部控制应明确一般授权和特殊授权的职责和权限,以及每笔经济业务的授权批准程序。

4、科学设置、有目的、有针对性。内部控制管理从技术上设置运用。随着电子信息时代的突飞发展,电脑信息快速传递办公在企业管理已很大程度进入,因此给设置管理内部控制工作带来很多便利条件。企业很多经营数据,各部门情况、财物料情况通过及时信息传递,合理的技术设置,再通过有针对性控制管理,实现真正的企业管理现代化。二是安排设置,也就是有目的有针对性的人为安排。如对施工企业项目部,为避免出现受项目经理控制,出现造假帐、编假报表的现象。实行项目部的财务人员等应由公司委派制较为合适。

5、建立检查考核和评价机制。检查考核和评价是内部控制链条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包括:一是对单位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和执行情况的检查和考核,在此基础上,对内部控制中存在的缺陷和问题提出改进建议;二是对执行内部控制成效显著的单位、机构和人员给予表彰,对违反内部管理制度的单位提出批评和处理意见。

6、内部控制制 度 的建立应保持相对的连续性和一致性,要根据变化的情况不断进行调整,使内部控制与企业经营变化相适应。随着企业内部组织结构发展和外部环境的变化,内部管理牵制不应该只是一个固定不变的模式,而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随着企业的环境变化而变化。一个有活力的内部控制机制应是较科学的管理游戏。因此,企业应加大内部控制审查力度,定期或不定期进行自我评估,及时对原有的内部管理制度进行调整和补充,使有效的内部控制机制始终存在,并在动态中得到完善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