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文言文虚词范文
时间:2023-03-24 15:29:2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初中文言文虚词,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新课程标准》要求初中学生积累、掌握150个左右常用文言实词和14个常见的虚词,能结合具体语境说出它们的意思。要求7-9年级的学生能阅读浅显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背诵优秀诗文80篇。对文言文的考核重在考核学生记忆积累的过程,考察学生能否凭借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诗文大意。文言文的文意把握以翻译句子和理解句意为前提,而弄懂句意,正确朗读又以理解文言文的字词含义为前提。所以我们首先要注意对古汉语中虚实词意义的理解和积累。文言文词语包括实词和虚词。
一、文言实词的积累
实词是有实在意义,能够单独充当句子成分,一般能单独回答问题的词语。实词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代词六类。掌握文言实词的意思,是提高阅读文言文能力的关键。文言实词的理解,主要指一词多义,古今异义,通假字,词类活用等实词,这些词语都有内在的规律可掌握,教学时可根据规律加以归纳识记,不要死记硬背。
1.一词多义
古代的词以单音节为主,一个词往往有几个义项。许多时候,各个义项之间是有关联的。因此我们必须掌握最基本的义项,由基本义项而展开的引申义要结合具体的语境掌握。如:间(1)中间。《送东阳马生序》“余则袍敝衣处其间。”(2)参与。《曹刿论战》“有何间焉?”(3)夹杂。《口技》“中间力拉崩倒之声。”当然,还有些和基本义项相去甚远的意思,这些特殊的义项我们在学习的过程中要把它作为重点并牢牢地记住。
2.古今异义
从古至今,大多数词义发生了变化,大致有以下几种情况:
2.1词义扩大。文言文中,某些词的原有意义概况范围比较狭小,后来有了发展,应用范围比原来广泛,这种现象叫做词义的扩大。如“江”“河”在古代一般专指“长江”“黄河”,而现在成为河流的统称。
2.2词义缩小。是指词的古义有概况范围随着时代的变化逐渐变得狭小的现象。如“妻子”古代指“妻子”和“儿女”,现在仅指“男子的配偶”。
2.3词义转移。古汉语中的一些词,随着历史的发展,其意义由表示原来的对象,转移到表示另外一种对象,古今意思之间差别较大,没有明显的联系,这种现象叫做词义的转移。如“牺牲”,古代指祭祀用的猪牛羊等,是名词;今天转移为“为了正义事业而献身”。这类词应将古今词意结合起来记忆。再如《口技》 “两股战战,几欲先走”中的“走”,古义是“跑”,今义是“行走、移动”的意思。
2.4感彩发生变化。词义在历史演变进程中,褒贬意义相互转化的现象,就是词义的感彩发生变化。如《曹刿论战》中“牺牲玉帛”的“牺牲”,古义是指祭祀用的猪、牛、羊等祭品,为中性词,今义是为正义而舍弃生命或其他利益,为褒义词。
2.5单音节词变双音节词。现代汉语的少量复音词,在古汉语里要分开来解释,解释时还要将单音节词变为双音节词。《曹刿论战》中“可以一战”的“可以”,在古汉语里,应将“可”和“以”分开来解释,“可”解释为“可以”,“以”解译为“凭借”,但现代汉语里这个词为复音词,是个能愿动词,意思是“赞同、许可”。我们还要注意一点:古今义一般都是以具体的语境为基础,今义以常用义为准。
3.通假字
通假字,是泛指中国古书的用字现象之一,“通假”就是“通用、借代”的意思,即用读音相同或者相近的字代替本字。如(1)《伤仲永》中“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的“扳”通“攀”,牵,引。(2)《木兰诗》中“对镜帖花黄”的“帖”通“贴”。(3)《孙权劝学》中“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的“邪”通“耶”,语气词。
4.词类活用
词类活用是指某些词临时改变其基本语法功能去充当其它词类或基本功能未改变而用法比较特殊的现象。古代汉语中的词类活用非常普遍,是古代汉语的重要语法特点之一,其内容主要包括名词、形容词、数词用作一般动词,名词作状语,使动用法和意动用法等。如蒲松龄的《狼》中“一狼洞其中”的“洞”名词动用,解释为“打洞”。孟子的《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中”固国不以山溪之险”的“固”是形容词动用,解释为“巩固”。
二、文言虚词的积累
初中文言文重点掌握“而、何、乎、乃、其、且、为、焉、也、以、于、则、者、之”14个虚词。以“之”字的用法为例加以说明。
1.代词
1.1人称代词“你、我、他”。如:《伤仲永》中的“忽啼求之,借旁近与之。” 的第二个“之”就是代词“他”,指方仲永。
1.2指示代词“这、那”
《公输》中的“子墨子闻之”的“之”是指示代词“这”,指“这件事”。
2.结构助词“的”
2.1结构助词,译为“的”,有的可不译。格式:定语+之+名词/名词性短语。如: 予尝求古仁人之心。(《岳阳楼记》)
2.2结构助词,放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不译。格式:主语+谓语+名词+之+动词(形容词)。如:臣以王吏之攻宋也,为与此同类。(《公输》)
2.3音节助词。用来调整音节,无义,一般不翻译。如:
久之,目似瞑,意暇甚。(《狼》)
2.4结构助词,是宾语提前的标志。格式:名词+之+谓语动词/介词。如: 何陋之有?(《陋室铭》)
2.5结构助词,是定语后置的标志。格式:名词+之+形容词。如: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岳阳楼记》)
3.作动词,可译为“到”、“往”
篇2
目前关于初高中文言文教学衔接策略的研究不断深入,各种衔接策略推陈出新。其中不乏一些切实可行的衔接策略,如:在初中阶段适当引导学生学习一些基本的词法、句法知识,培养学生自主阅读、探究文言文的能力等,但在实际教学中,这些很好的策略却难以贯彻落实,究其原因是在贯彻落实初高中文言文教学衔接策略的过程中遇到各种障碍。
一、影响初高中文言文教学衔接策略贯彻落实的主要障碍分析
(一)初、高中两套《语文课程标准》的不同要求造成的衔接障碍。
通过对比《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与《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可知,初中课标明确提出:“评价学生阅读古代诗词和浅易文言文,重点考察学生的记诵积累,考察他们能否凭借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诗文大意。词法、句法等方面的概念不作为考试内容。”[1]高中课标要求学生“了解并梳理常见的文言实词、文言虚词、文言句式的意义或用法,注重在阅读实践中举一反三”[2]。从这里可以看出,初中课标和高中课标对文言文词法、句法的要求是有差异的。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是初中语文教师教学的方向标,既然课标明确提出“词法、句法等方面的概念不作为考试内容”,中考也不考查,那么教师与学生在日常的文言文学习中就会忽略甚至省略这些本来不应忽略的文言知识,进而影响初高中文言文教学衔接策略的贯彻落实。
(二)中考、高考两套《考试说明》的不同要求造成的衔接障碍。
比对2015年南平市中考语文学科《考试说明》和2015年福建省高考语文学科《考试说明》可以得出以下结果:一是在词法、句法方面,南平市中考语文学科《考试说明》明确指出“不考查词法、语法等方面知识”,而福建省高考《考试说明》则要求学生“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二是在词类理解方面,中考语文学科《考试说明》只要求“理解课文中实词的含义”,而福建省高考《考试说明》不但要求学生“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而且要求“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虽然二者之间需要衔接,但是中考《考试说明》是教学的“指挥棒”,因此师生在文言文学习中对于语法、虚词、课外文言会采取回避的态度,消极对待,进而影响初高中文言文教学衔接策略的贯彻落实。
(三)应试思想造成的衔接障碍。
在应试思想影响下,为了在中考考出好成绩,教师的一切教学行为均应紧紧围绕中考展开,“中考考什么就教什么”几乎成了教师的“铁律”。因此,初中语文教师忽视中考不考查的词法、语法等方面的知识,忽视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教授,忽视培养学生阅读课外文言文的能力,忽视培养学生文言知识的拓展、迁移、能力。在教学中不遗余力地反复强调课文的字、词解释、文言句读、句子翻译,只要求学生死记硬背这些课内文言文考点,不要求学生会拓展、探究、迁移、举一反三。比如在《伤仲永》一文中“稍稍宾客其父”一句中的“宾客”是名词作动词,属于词性活用,理解为以宾客之礼相待,有的教师就省略对词性活用的讲解。
一些身处教学一线的初中教师虽然知道培养学生文言文阅读能力的重要性,但在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下,为了中考教学成绩,只得能“省”就“省”,最终影响初高中文言文教学衔接策略的贯彻落实。
二、中考命题变革推动初高中文言文教学衔接策略的贯彻落实
(一)中考命题变革情况分析。
课改实践证明,以中考命题变革为切入点,能较好地推动衔接策略的贯彻落实,促进初高中文言文衔接教学的开展。2015年11月福建省南平市提出为了使中考与高考更好地接轨,将对2016年中考语文试题作一些微调:文言文阅读由原来的课内阅读改成课内外比较阅读。虽然这只是一个小的调整,却极大地改变了初中文言文教学现状,为初高中文言文接轨打下了很好的基础。
通过2015年与2016年南平市中考语文学科《考试说明》对比有几点变化:①关于文言实词,2015年《考试说明》只要求“理解文中实词的含义”,实词指课内文言实词,而2016年《考试说明》要求“掌握常见文言实词的意义”,实词指课内、课外文言实词。②关于句子翻译,2015年《考试说明》只要求“理解并翻译课文的句子”,而2016年《考试说明》要求“能根据语境翻译文言句子,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文中的句子指课内、课外文言文的句子从以上比较可以看出2016年语文学科《考试说明》对学生的文言文阅读理解能力有更高的要求。这种要求更接近高考《考试说明》的要求,更进一步推动初高中文言文教学衔接策略的贯彻落实。
(二)中考命题变革促使师生抛弃应试思想,转变教学方式,落实衔接策略。
2016年南平市语文学科中考命题变革带来的必然是一系列的教学变革。首先,为了让学生适应中考,教师在文言文教学中必须讲授有关的词法、句法等文言知识。以前中考不考课外文言文,教师不需要教授词法、句法、虚词等文言知识,只要让学生死记硬背课内文言文的相关知识点,就可以取得好的成绩。但是,现在中考要求学生阅读理解、探究课外文言文,如果学生没有学习、掌握一定的词法、句法等知识就不可能很好地阅读课外文言文。比如:中考模拟试卷中有一题课外文言翻译,句子是:“公叔病,即不可讳,将奈社稷何?”选自《战国策·魏策一》,如果学生掌握“奈……何”、“若……何”,这种文言句式,就可用“对(拿、能)……怎么样(怎么办)”对译。
其次,为了让学生适应中考,教师在文言文教学中必须培养学生拓展、探究、迁移、举一反三的能力。以前中考只考课内文言文,在不需要培养拓展、探究、迁移等能力的情况下,学生依靠对课内文言文知识点的反复记忆,也能做好文言试题。但是现在这一“妙招”用在课外文言文上就不灵验。这就促使师生在日常学习中不断地阅读更多的课外文言文,不断地培养文言语感,学会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注重积累、感悟和运用,提高欣赏品位及水平;这促使教师转变教学方式,抛弃应试教法,从素质培养的角度出发,采用各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如研究法、启发法、讲授法、讨论法、谈论法、练习法等。
(三)中考命题变革促使师生重新解读《语文课程标准》与《考试说明》。
中考命题变革前,教师对《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和中考语文学科《考试说明》的解读都是“应试”的,确切地说,就是误读。初中《语文课程标准》与中考《考试说明》所指的“词法、句法等方面的概念不作为考试内容”,并不是教师可以不教,学生可以不学,只是为了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不做考察。但是落实到实际教学中,就异变为不考、不教、不学。至于《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提到的“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注重积累、感悟和运用,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等能力培养要求,都被师生忽略。
在中考要求考察学生的课外文言文阅读后,教师和学生就不得不正视《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中考语文学科《考试说明》的要求。如果把不考解读为不教、不学,忽视培养学生的文言文阅读理解能力,那么学生将无法适应中考的文言文阅读题,特别是课外文言文阅读。
(四)课题组调查数据说明中考命题变革极大推动衔接策略的贯彻落实。
我负责2014年南平市市级课题(《应试思潮下的初高中文言文教学衔接问题研究》),2014年课题组对初高中文言文教学衔接策略的落实问题开展过专门的问卷调查并进行分析研究。部分分析数据如下:①关于“你经常阅读课外文言文吗?”这一项,初三学生选择“经常主动阅读”的占8.6%,“几乎不阅读”的占42.9%,“老师要求才读”的占48.5%。②关于“你的老师在课堂上主要采取何种教学方式”这一项,学生选“主要教课内文言文,课外文言很少涉及”的占91.6%。③关于“老师在授课过程中,文言知识由课内到课外的迁移训练做得多吗?”这一项,初三学生选择很少的占62.9.%。④关于“是否经常做阅读课外文言文阅读训练?”这一项,初三学生选择“经常做课外文言文阅读练习”的占0%。
2016年3月课题组针对“中考命题变革后的文言文教学现状”有进行一次问卷调查,分析结果如下:①关于“你经常阅读课外文言文吗?”这一项,初三学生选择“经常主动阅读”的占46%“几乎不阅读”的占15%,“老师要求才读”的占39%。②关于“你的老师在课堂上主要采取何种教学方式”这一项,学生选“主要教课内文言文,课外文言很少涉及”的占13%。③关于“老师在授课过程中,文言知识由课内到课外的迁移训练做得多吗?”这一项,初三学生选择很少的占21%。④关于“是否经常做阅读课外文言文阅读训练?”这一项,初三学生选择“经常做课外文言文阅读练习”的占83%。
通过数据比对我们发现,中考命题变革后的文言文教学现状发生很大变化。①“经常主动阅读”的学生由8.6%上升到46%。②“几乎不阅读”的学生由42.9%降到15%。③“经常做课外文言文阅读练习”的学生由0%上升到83%。④“老师在授课过程中,文言知识由课内到课外的迁移训练做得多吗?”选择很少的学生由62.9.%降到21%。这些数据说明,我市中考语文科命题变革后,在教学中教师开始加强引导学生阅读课外文言文,加强文言文阅读能力的培养。学生阅读课外文言文的积极性、主动性都有很大提高。文言文衔接教学得到实实在在的落实。
总之,要做好初高中文言文教学衔接工作,光有衔接策略还不行,需要各方群策群力推动衔接策略的贯彻落实。唯有扫清衔接策略落实障碍,彻底贯彻落实衔接策略,初高中文言文教学衔接工作才能取得实效。
篇3
一、学语法,明确成分位置
众所周知,语法是语言的结构规则。以前,初中语文教学对语法知识分类很细。词是最小的能够独立运用的语言单位,可以分为实词和虚词两大类。其中实词又可以分为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代词;虚词可以分为副词、连词、介词、助词、拟声词、叹词。词和词按照一定的规则可以组成短语,短语是词和词构成的比词大、比句子小的语法单位。随着教育教学的改革,初中语文教学淡化了对现代汉语语法知识的讲解,那么在高中文言文教学一开始我们就要补好这块知识的漏缺。句子有六个成分: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状语、补语。句子成分在句中分别担任不同的职务,起不同的结构作用,它们在句中的位置关系是:定语-主语-状语-谓语-补语―定语-宾语。为识记它们的位置,本人编了一个顺口溜:“主谓宾,定状补,主干枝叶你分清楚。谓前为状谓后补,定语常置主宾前。”在一个句子中主干成分是主语、谓语和宾语,句子只有有了主干成分才能称之为句子。有时可以省略主语,构成非主谓句。定语、状语、补语是句子的修饰成分,就是这儿所说的句子的枝叶,就好比一棵大树有了主干还得有枝叶的修饰,否则就不是一棵充满生机的大树。定语修饰主语和宾语,状语修饰
谓语,补语是补充说明谓语怎样,它们的职责决定了它们的位置。
二、辨词性,巧析词类活用
文言文中的词类活用现象,指的是一个词本来是这种词性,在某种情况下却被当作另外一种词性的词来使用。借助语法成分,辨析词性,你就明白了古汉语中的词类活用。句子的主语一般是由名词或代词来充当,谓语一般由动词来充当(形容词也可以做谓语成分,但不能带宾语),宾语由名词或代词来充当,数词、量词、形容词一般充当修饰成分。词性不同充当的成分不同,而成分的位置又是固定不变的,认识到了这一点判断词类活用就轻而易举了。
名词、形容词、数词占据了谓语的位置就要活用作动词。例如“沛公军霸上”(《鸿门宴》)的“军”,名词占据的是谓语的位置,就得执行谓语动词的职能,所以这儿的名词“军”临时改变词性活用作动词,意为“驻军”。“素善留侯张良”(《鸿门宴》)中的“善”本为形容词,占据了谓语动词的位置就要活用作动词,意为“与……交好”。“六王毕,四海一”(《阿房宫赋》杜牧)中的“一”本为数词,占据谓语的位置活用作动词“统一”。
动词或形容词如果占据了主语或宾语的位置,就要临时改变词性活用作名词。例如“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 ”(《寡人之于国也》)中的“生”和“死”,形容词占据了宾语的位置具有名词的职能,意为“活着的人”、“死了的人”。“少长咸集”(《兰亭集序》王羲之)中的“少长”,形容词占据了主语的位置活用作名词,意为“年龄小的人和年龄大的人”。
名词活用作状语的现象,在文言文中普遍存在,判断它的方法就是看谓语动词前面的名词能不能发出谓语动词的动作,如果能发出它就是主语,如果发不出谓语动词的动作,那么这个名词就活用作状语,用来表示动作行为的特征状态、方式、处所、趋向、时间等。例如“内立法度,务耕织 ”(《过秦论》贾谊)中的“内”表“立”的趋向。“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鸿门宴》)中的“兄” 和“项伯亦拔剑起舞,常以身翼蔽沛公”(《鸿门宴》)中的“翼”,分别用在动词“事”和“蔽”的前面用来表动作的状态,翻译为“像……一样”。“箕畚运于渤海之尾”(《愚公移山》)中的“箕畚”用在动词“运”之前表示动作要凭借的工具。
篇4
关键词: 初中语文课程 文言文 教学方法
文言文是初中语文中非常重要的内容之一。文言文教学是学生接受传统文化教育,受到古典文化熏陶,提升语文素养,提高文学修养,增加语文积累的重要途径。结合文言文的特殊性及初中生的实际情况,笔者就初中文言文教学方法与广大同行朋友进行探讨。
一、创新文言文诵读方式,激发学生的诵读热情。
对文言文进行诵读,能够夯实文言文的知识基础。通过反复诵读,能够加深对文章词句的理解,积累经典的词句,丰富语言词汇,体会到文章表达的感情,明白其中的深刻内涵,感受到文言文所具有的独特文化魅力,提高学生文言文学习的兴趣。
(一)配乐朗读经典佳作,激发文言文诵读兴趣。
对于初中教材中的文言文经典篇目,诸如《岳阳楼记》、《爱莲说》等文辞兼美的传世名篇,可以采用配乐朗诵的形式。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播放朗诵影像课件,以古典、高雅的名曲为背景音乐,通过配乐诵读的形式展示给学生,营造与课文已经相符合的氛围,对学生的感官系统进行强烈的刺激,促使学生认真地进行聆听、想象、联想,有利于学生体会文章的韵味,增强学生在文言文方面的语感。
(二)采用各种方式诵读,确保诵读的灵活性。
一是采用男女生对读,通过男声部与女生部的配合读,有利于激发学生的诵读热情,当男生(女生)诵读时,女生(男生)可以边听边读,更加容易发现诵读中存在的问题,从而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和倾听习惯。二是采用小组竞赛读。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先在组中进行选拔,每个成员读过后,其他成员进行打分评价,最后推荐读得最好的同学作为小组代表,参与全班诵读比赛。在这种以小组为单位的竞赛活动中,能够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通过饱含感情的诵读表演,能够让学生在欣赏的过程中细细品味到对语调、语速等诵读细节的巧妙处理,感受到文言经典作品带来的独特的美的感受。各个小组成员相互帮助,相互协作,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团队精神。通过诵读竞赛,学生能够丰富文言知识积累,不断提升语文素养。
二、充分发挥多媒体优势,降低文言文学习难度。
随着现代教学技术的不断更新,多媒体已成为主要的辅助手段被广泛地运用于教育教学中,受到了广泛好评。在初中文言文教学中,可以积极借助多媒体的优势,使其发挥出应有的作用。一是利用多媒体课件中视频或音频播放的特殊优势,用色彩鲜明的画面将文言文中的情景再现出来,创设高仿真的课文情境,让学生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这种创设情境的方式,能够跨越时空距离,突破时空的局限性。
三、传授文言文阅读方法,提升学生的理解能力。
第一,三看、两查、两问,理解文言文大概意思。文言文与现代白话文有很大的差别,学生的文言文理解能力较弱。因此,在进行文言文教学时,必须注重让学生掌握理解文言文主要内容的基本方法,从而提升文言文理解能力。传授理解方法,促进学生自主理解能力的提升。在文言文理解方法的传授方面,我们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一是做到“三看”。一看课文,二看注释,三看资料。在实际学习过程中,可以将这几种方式结合起来看,通过看课文明白大意,借助注释,进一步理解课文,再结合资料,能够更加全面地理解课文的意思。二是做到“两查两问”。两查是指:通过查工具书和上网查询,进一步理解课文,扫除理解方面的障碍。两问是指:在学习过程中,要勤于向老师问,向同学问,通过师生沟通、生生沟通等方式,弄清文言文课文的具体意思。
第二,小组合作探究,全面理解文言文词义。对于特别难理解的字、词或义项过多的词,教师可让学生讨论,让学生对课文中的实词、虚词进行探究理解。如可结成四人小组,每人一句或一段,其他同学加以补充,这样的练习涉及面广,每个学生都有发言的机会,也可以按照事先编好的组别,按次序轮换,完成课文的翻译。
第三,不断归纳总结,形成知识脉络。学生文言知识的积累,尤其对重要的通假字、一词多义、词类活用、古今异义等实词和虚词的理解,要让学生学会归纳和总结,认真做好笔记,以备考试前复习。
三、结语。
文言文教学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因此,我们应该想方设法创新文言文的教学方法,创新文言文诵读方式,激发学生的诵读热情,通过配乐朗读经典佳作,激发文言文诵读兴趣,确保诵读的灵活性,充分发挥多媒体优势,降低文言文学习难度,传授理解文言文的方法,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
参考文献:
[1]张海莲.谈初中语文文言文教学法[J].青少年日记(教育教学研究),2011,(10).
[2]吴洪雷.放飞文言文的课堂——小议初中文言文的几种教学方式[J].科技创新导报,2011,(36).
篇5
在教学文言文时,一直是教师讲,学生记,前不久一位初三教师在教读《陈涉世家》时,用了两节课教学完一个自然段,学生还说老师讲快了,记不下笔记,学生认为:如果不在课堂上把翻译记下来的话,下来就不会翻译了。唉!可怜的老师啊!永远放不开学生的手,学生也永远丢不下“拐杖”。而且,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学生整天忙于学习课本,应付考试,无暇顾及课外读物,更谈不上阅读文言文的读本了。一些学生喜欢文言文,他们认为:上文言文课好耍!能读到古时候的故事,只要能翻译课文就行了;不少学生对文言文望而生畏,学习上一度感到很难,再加上文言文在字音、字义、句法等方面和现代文差异较大,所反映的社会生活,学生也不熟悉,所以在学习时遇到的困难就更多。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应怎样教,学生又该怎样学呢?我认为,要教好文言文,首先必须突破语言关,文言文的语言关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突破。
一、反复阅读,强调背诵,是学习文言文的关键突破口
学生初读文言文往往感到很拗口,不理解词义,不知道如何停顿,很难读下去。这时教师应鼓励学生克服畏难情绪,通过范读、听录音等方法指导学生反复阅读。在熟读的基础上进行背诵。只要熟读、背诵了一定数量的文言篇章后,培养了“语感”,以后读起来就会容易多了。
初中课本中所选的文言文多是我国古代的名篇佳作,这些文章生动精彩,语言优美,音韵协调,炼词造句也很够功夫。只要引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朗读、熟读,甚至背诵,篇幅短小的要求学生背诵下来,篇幅长的,可选择句、段背诵,像初中课本里的《论语》《木兰诗》《小石潭记》《鱼我所欲也》等篇目,有的短小优美,有的论说充分,这些课文就要让学生必须背诵;像《陈涉世家》《隆中对》《出师表》等篇幅较长的,可让学生背诵其中段落,当然也可以鼓励学生能背诵全文的就背诵,不能背诵的就背段落,这样学生学习起来还是饶有兴味的。比如我在教读《出师表》前,安排学生预习,要求学生先去背诵第一、第二、第五、第六段,这四段都不长,又是全文的重点段落,学生先把这几段拿下来了,上课就轻松了。教师要善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先突破“读诵”关。通过熟读、背诵,学生的头脑里积累了一定数量的文言词语,习惯于特定的文言句式,在此基础上,学生对古文就会逐步入门。
二、逐步掌握,积累词汇,是突破语言关的具体措施
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学生如果对文言文的实词含义理解准确,尽管对其中的虚词、句式的用法还不甚明了,文意也大抵可以猜度出来。反之,如果对文中的实词了解甚少,尽管懂得一些文言虚词和句式的用法,文意也无法明白。比如:从文言文的语言现象来看,较难掌握的还是大量的实词。虚词和句式的用法,许多地方还是有规律可循的。不懂得一定数量的文言实词,要读懂浅易的文言文也不可能。只要掌握了一定数量的文言实词,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学生阅读浅易文言文的问题。因此,教师在讲析文言词语时,必须遵循这样的原则:词不离句。切不可只串讲句意,不训词义,务必词词有着落。只有准确清楚地讲析了词语,才能正确、完整地理解文句。
三、培养学生借助注释,使用工具书的能力,是学习文言文的有效途径
文言文的语言知识零碎而庞杂,如字音、词义等,多数要靠一个一个地去理解、体会,所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显得尤为重要。学生有了良好的自学能力,经过长期的积累,就学得扎实,语言关也会过得比较顺利。而要想培养自学能力,就要让学生养成这样的良好习惯,一是边读文边读注释的习惯,二是勤查字词典的习惯,应该让每位同学手中具有一两本工具书,如《现代汉语词典》、《常用文言文词典》等。
四、加强文言基础知识的训练,是学习文言文的基本要求
对于课本中出现的有关文言知识的练习,一定要认真指导学生去做。对于翻译的练习,最好能要求学生直译,能译出的字词要尽量译出,译文的句子结构也尽可能跟原句的语法结构相同或相近,不能直译的部分才用意译。这样做能端正学生不求甚解的学风,使学生的知识学得更扎实。在学好课本内容的基础上,还可根据学生实际,进行拓展阅读训练。可适当增选一些短小精悍的文言寓言小故事、札记、短论等,让学生尝试阅读、背诵、翻译。以此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独立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其次,要把握文言文考查评价标准,课堂上有的方矢
篇6
关键词:初中语文 文言文 学习兴趣 教学思路
中图分类号: G633.3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1672-1578(2012)10-0082-02
新课程改革下的初中语文教学要求语文教学要面向全体初中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指导学生正确的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语, 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汉语语感,发展语言思维能力,使其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阅读写作和口语交际能力。同时还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学生逐步形成良好的性格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其德智体美劳和谐发展。
1 文言文教学压力重重,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
由于文言文不同于白话文通俗易懂,初中学生在语文课堂上也是第一次才接触到文言文课文,很多学生对晦涩难懂的文言文不仅提不起兴趣,而且对文言文的学习缺乏正确的方法,学习进度毫无进展举步维艰。初中语文文言文教学应当引起所有语文教师的重视,前提就是要正确认识现行文言文教育模式的缺失点,从教学源头出发,才能改善教学现状。让学生真正从文言文的学习中了解我国传统文化,领悟文言文的魅力。
1.1文言文教学过于格式化,学生自主学习空间不足
现阶段的初中语文文言文教学主要以教师为主导,授课模式过于单一、格式化,教师通常在授课前会叮嘱学生进行全文阅读,使其对文章中的生字、生词标注读音,了解文中注释的字词大意,以及文章的大致结构。课堂上,教师的教学形式仅仅局限于让学生“句句落实”词意句意,把握文章大意。学生成为了被动接受词句的工具,严重挫伤了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和热情,对古文的理解也只能局限理解词句,应付考试的表面阶段,对于文言文中包含的人生思想、历史借鉴则完全没有领悟。传统教学模式严重违背了新课标中“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不利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
1.2学生学习目的不明确,片面以为文言学习无用
由于文言文年代久远,不同于口语白话文随着时展而存在诸多变迁,学习文言,不仅要学汉字,克服枯燥、困惑的情绪,而且还要学书面的人造古汉语,所以学习困难。比如在《滕王阁序》中有这样两句:“杨意不逢杨意不逢,抚凌云而自惜;钟期既遇,奏流水以何惭”。“杨得意”省略为“杨意”,“钟子期”省略为“钟期”,还引用了司马相如和伯牙鼓琴两个典故。这给学生学习带来很大的阻碍,很多学生甚至感到学习文言文无用。但是文言文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载体形式之一,其传承性是不容置疑的,教师在文言文教学中首先应确立的思想是引导学生理解古今汉语的关联性,明确学习文言文的意义,使得学生被动学习变为主动求知。
1.3文言文词汇积累贫乏,学生认知范围狭窄
学生对新事物的认知阶段需要经历多个阶段,处于初中阶段的学生一般为具体运算阶段,这个阶段的学生已经形成了完整的认知结构体系,智力发育趋于成熟。如何让学生学会自我学习才是语文教学的重点,可是由于初中学生首次接触文言文,对学习文言文的学习不甚了解,深入学习的思想没有形成,平时上课也是以记笔记为主,几乎没有思考和自主探究的时间和空间,所以在正确学习文言文的方法上存在很大的误区。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往往忽视可对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很大程度上限制了文言文教学的长效发展。
2 强调教师与学生互动教学,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兴趣
初中语文文言文的学习,需要学生能够温故知新,在学习过程中善于整理归纳常见字词的词义和用法。比较区分而言,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将零散的知识点化成系统的完整的知识框架,能够有效的培养学生自学、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将学生从死记硬背的教学模式下解放出来,注重学生个体创新能力的培养以及文言文学习兴趣的激发,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2.1提高学生文言文阅读能力,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
文言文作为古代的书面语,其本质依然是语言。凡是语言必须要注意培养学生的语感,注重在阅读和理解时讲究正确断句,教师在课堂上要以范读为主,引导学生从阅读开始,领悟文言文魅力。文言文阅读的方式有很多:默读、吟读、齐读等。
2.2以学生为主体,倡导文言文自主学习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予渔是古训,在教学活动中尤为适用。著名的教育学家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教的目的就是为了不用教。”即强调了教学活动中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文言文教学,教师只有帮助学生突破学习文言文的阻碍,教会其正确领悟文言文的方法才是教学目的。翻译文言文时,可以创设语境,借助工具书与课文注释结合进行教学。
2.3帮助学生进行知识点归纳总结,使其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文言文中涉及诸多虚词,而且在不同语义下用法差异很大,这给学生的学习带来很大的困难,笔者在教育教学中,更注重学生对文言文知识的总结和归纳,帮助学生感悟不同虚词“之、而、以、为”的用法,让学生轻松掌握和理解记忆。
3 展现闻言魅力,弘扬传统文化
新课程标准自2003年实行以来,受到了各级学校和社会各领域的广泛关注。语文课程的多重功能性质和奠基作用,决定其在义务教育阶段的教学地位的重要性。初中语文的文言文教学的成功有助于增强学生爱国热情,教育学生正确认识传承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其意义是不可小觑的。
参考文献:
[1]饶春荣.浅议初中语文文言文教学[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2,7:134.
[2]张爱玉.初中语文文言文教学的思考与实践[J].读与写杂志,2012(5),9(5):111.
[3]黄玉芳.初中语文文言文教学[J].学周刊,2011,1:182.
[4]马建萍.初中语文文言文教学体会谈[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2,7:210.
篇7
初中文言文阅读部分是整个中学阶段文言文阅读的基础部分,是学生积累各类实词、虚词和句式的缓慢过程,也是培养学生文言文阅读语感的初始阶段。因此,初中文言文阅读教学一定要根据以上实际情况来进行,加强诵读,培养语感,重视积累,从而理解课文。可是,在实际的初中文言文阅读教学中,一部分教师没有注意到这些问题,致使在教学过程中,教学方向出现了偏差,教学效果受到了影响。下面我就来说说初中文言文教学中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
一、一定要重视对文言文的朗读
传统的语文教学是比较重视对课文的朗读的。古时的私塾教学中,先生对童子知识的传授,开始是一句一句地教读课文的,后来随着童子知识的增长,先生也不忘带着童子反反复复地诵读课文,先生自己也经常摇头晃脑的范读。在鲁迅先生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对此有很详细的描述,“先生自己也念书”“只有他还大声朗读着”“他总是微笑起来,而且将头仰起,摇着,向后拗过去,拗过去”。建国以后,语文教学中对课文的朗读坚持得很好,学校里的读书声也已经成为了那个时代的特征。但是后来随着课程的改革,教育的发展,有一部分教师在应试教育的作用下,逐渐不太重视对古文的诵读了。他们在文言文教学中,往往把文章逐字逐句的拆解开,进行条分缕析的讲解;或者以文章为基础,设计大量的练习,让学生埋头于题山题海中。
那么为什么要注重对文言文的朗读呢?
宋代哲学家、教育家朱熹说得好,“大凡读书,须是熟读,熟读后,理自见得”“读得熟,则不解说自晓其义也”。由此可见,古人认为,多读能让学生理解文章的意思。“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这是说,多读对写作也是有很大的帮助的。
二、一定要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进行背诵
初中文言文教学中,对古文的背诵是有要求的,有一定的数量,一定的篇目。我们的老师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让学生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进行背诵,要把诵读和对文章的理解结合起来。也就是说在诵读的时候,弄懂文中词语和句子的意思,进而理解整篇文章的内容,不要让学生死记硬背。只有在理解的基础上,才会让学生增强语感,也只有在理解的基础上,才有利于背诵。我们有些老师认为,如果学生对课文理解不了,先死记硬背下来,也是不错的方法。殊不知,这样下去,学生不但背不了课文,反而会降低学习文言文的兴趣。
三、一定要在理解课文的过程中疏通字词和理解句式
在理解课文的过程中,如果有不理解的字词,可以对这些字词进行讲解。但是,对这些字词的讲解,不是学习这篇文章的目的,学习这篇文章的目的是理解课文,是培养学生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而我们有的老师,把学生对这些重点词语的理解,作为学习文章的目标,这样的做法在高中阶段是可行的,但在初中阶段就本末倒置了。这样做的直接后果就是,老师在台上讲得津津有味,口吐莲花,而学生在下面听得无精打采,昏昏欲睡。学生不但对这些词语理解不了,反而对文言文的学习产生反感,继而影响教学效果。
篇8
关键词:文言文;汉语语法;阅读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02-360-01
随着一轮轮教改的进行,初中语文早已淡化了汉语语法知识的教学,初中语文教材附录上虽然有语法知识的内容,但教师已经基本不再给学生作细致的讲解了,以致学生进入高中后对文言文的学习相当吃力,可是高中文言文的学习中又到处需要汉语语法知识作文支撑。下面结合经验谈一谈汉语语法在高中文言文阅读中的运用。
一、通过分析词性、短语,辨明虚词用法
虚词在文言文中的使用最为普遍,也最为复杂,要辨明高考要求的18个虚词的用法,许多时候可以依赖于语法知识。
例如,“以”用作虚词时主要用作介词和连词,但是如何辨析是介词还是连词呢,掌握介词的用法即可,介词的语法性质是介词后必须带上宾语构成介宾短语修饰谓语中心语,“以”要做介词后面就得带上名词或代词,这样就很好辨析了,如,“具以沛公言报项王”中的“以”就是介词,因为“以”后带了宾语“沛公言”构成介宾短语修饰“报”;“焉用亡郑以陪邻”中的“以”就不是介词,因为后没带宾语,也无省宾语情况,相当于连词“而”表目的。
二、通过分析词的组合,辨明用法,理解词义
一个词,尽管义项繁多,但当它进入句子,就只能有一个恰当的解释。所以解释文言词语时,可先对句子进行语法分析,了解这个词在句中的语法位置,即了解这个词在句中充当什么成分,然后根据这个词和其它词构成的语法关系来推求它在句中的意义。词和词的组合,总有一定的意义关系,有一定的规则,分析词和词的组合,可以帮助我们准确地理解词语的用法和意义。
如: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素善留侯张良。《鸿门宴》
“善”主要是做形容词用,如果学生不懂语法就很可能将“善”译作形容词,致使语句不通,但是如果学生知道形容词作谓语是不带宾语的,就知道“善”不能作形容词讲,因为“善”后带了宾语“留侯张良”,就该活用为能带宾语的动词了。
词类活用是文言文阅读中的常见现象,也是学生必须要掌握的内容。活用词最大的特点是它的临时性,而这一点是受一定的语言环境限制的,在分析时要注意活用词前后的修饰成分以及它们的结构关系。如果我们平时只是告诉学生,它本来是什么词,现在活用为什么词,意即什么什么,学生是难以理解透彻,也是难以记住的。如果我们能够带领学生根据语法知识分析一下前后词的组合关系,再讲活用现象,学生就不仅“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了,记忆也一定能保持得持久些。当然,学生如果养成了分析的习惯,有些东西也就无须死记硬背了。
如:裴矩遂能廷折,不肯面从。
这是一道翻译题,此题得分的关键在于能否看出“廷”和“面”是“名词作状语”。根据我们平时所讲,动词前面的名词不是做主语的话,一般就是名词作状语。如果学生能够注意到“廷”和“面”的后面分别是“折”和“从”两个动词,而且这里已经有了主语“裴矩”,也就能把这两个字翻译为“当廷”、“当面”,从而准确地把句子译为“裴矩竟然能够当廷辩驳,不肯当面顺从”。
三、通过成分的分析,把握句式特点,理解语义
文言句式和活用是多年高考必考的内容,掌握文言句式,关键是要把握住句子内部的句子语法特点。
《劝学》中有这样一个句子: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讲解这个句子,我们一般总是问学生:这个句子的句式上有何特点,很多学生凭感觉说是倒装,却判断不出是定语后置。如果我们换种问法,请学生翻译这个句子,再思考“利”和“强”在句子中作啥成分,起啥作用,学生就会明白作定语修饰“爪牙”和“筋骨”,也就明白作定语了,就会轻松知道啥叫定语后置了。
再如《邹忌讽齐王纳谏》中的一句:
忌不自信。
这个句子,直接就句式提问也未尝不可,但总有些“无用功”之感,会的不问也会,不会的问了也白问。但如果从成分分析入手,问学生主语是什么?(邹忌),谓语呢?(信),“信”的对象呢?并与现代汉语作一翻比较,学生就能很快说出该句的句式特点,并能准确地把它翻译出来。
成分的界定,不仅有助于我们把握句式,理解词义,有时对我们的思维还起着积极的制约作用,使我们的翻译规范而不随意。如《荆轲刺秦王》中的:
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送之。
这个句子有同学就翻译为:太子丹和宾客知道这件事的,都穿着白衣服,戴着白帽子来送荆轲。严格说来,是不准确的,因为不懂语法,“知其事”是修饰“宾客”的作了宾客的定语,但被后置了,正确翻译该是“太子丹和知道这件事的宾客”。
四、通过分析句子间的关系,理解句意,确定词义
同词的组合一样,一段话中的句子也是按照一定的顺序连缀起来的。而这“一定的顺序”又反过来制约着我们的言语行为,规定着你说了“因为”,就得说“所以”,前面有个“如果”,后面就应该有个“那么”。因此,我们也可以从句与句的关系分析,推断词句的意义。
在文言文的阅读中,准确地解读和推断文言词句,对于阅读者来说,既是阅读必备的综合能力之一,又是一个难点之所在。但它却是准确解读文言文的前提,是关键。
95年高考文言文材料中有一句:
吾谓汝知天下之理,今闻此言,故犹未也。
篇9
2010年江苏省13市中考试题中,文言文阅读所占分值从10到16分不等,有12市都选用了课外文言文,或与课内文言文比较出现,或单独出现。这对所有考生文言文阅读的能力无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就“常见文言实词的意义和文言虚词的作用”而言,文言虚词如“之、其、而、以、于、因、为”等,相对容易归类识记,只需再加灵活掌握。而文言实词数量较多,需在理解的基础上强化记忆,结合语境理解词义,比较,辨析,归纳,找出词语运用的有关规律。
掌握文言实词,其中把握“词类活用”至关重要。所谓“词类活用”就是指某些实词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临时具有了某种新的语法功能。这种语法功能与现代汉语相比具有明显的不同,部分考生在试卷上习惯“就事论事”,这样解释文言实词,往往是错误的。现在我就介绍几种常见的“活用类型”:
一、 名词作动词
名词活用为动词,一般情况下是两个名词连用,必有一个名词作动词;副词后面直接带名词,名词就活用为动词。活用后的意义仍和这个名词的意义密切相关,只是动作化而已。如“神弗福也”(《曹刿论战》)中的“福”,原为名词,幸福、福气,转化为动词“赐福”之义。 这种活用在初中课文中非常常见:
尉果笞广(用竹板打)陈胜王(称王)
夜篝火(用笼子罩)乃丹书帛曰(写)
妇抚儿乳(喂奶)腰白玉之环(挂在腰间)
中考实例(2010年扬州市)
① 自当有史官书之(名词活用为动词,书写、记载)
② 汝怀齿欲讼我耶?
(你把牙齿放在怀里想要告我的状吗?这里的“怀”,名词活用为动词,放在怀里)
二、 形容词作动词
同样道理,形容词后面带了宾语,形容词就转化为动词。如“亲贤臣,远小人”(《出师表》)中的“亲”和“远”,本为形容词,这里转化为动词,即“亲近”和“远离”。还有如:
互相轩邈(比高远)此叫我先威众耳(威服)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偏爱)
中考实例(2010年泰州)
漉水中淤泥实中(填实)
三、 形容词作名词
在句子中,形容词如果处于主语或宾语的位置,具有明显的表示人或身份的特征和意义,形容词就转化为名词。如“无鲜肥滋味之享”(《送东阳马生序》)中的“鲜肥”,就是形容词转化为名词,作“新鲜肥美的东西”讲。例如:
此皆良实(善良诚实的人)将军身披坚执锐(铁甲,武器)
攘除奸雄(奸邪凶恶的人)优劣得所(才能高的人和才能低的人)
考试实例(2010南京市鼓楼区第二次调研)
乃令出裘发粟与饥寒(挨饿受冻的人)
四、 动词作名词
动词出现在主语或宾语的位置上,表示与这个动作行为有关的人或事,这时它就活用作名词。如“猛浪若奔”(《与朱元思书》)中,“奔”理解为“奔驰的骏马”。课文中的例子还有:
乡邻之生日蹙(生活)殚其地指出,竭其庐之入(出产物,收入)
五、 意动用法和使动用法
意动和使动用法有较相似之处:意动用法是指谓语动词具有“认为(以为)……怎么样”的意思;所谓使动用法,是指谓语动词具有“使……怎么样”的意思。如:
吾妻之美吾者(以……为美)固以怪之矣(认为……奇怪)
渔人甚异之(对……感到诧异)心乐之(对……感到快乐)
忿恚尉(使……恼怒)必先苦其心志(使……痛苦)
君将哀而生之乎(使……活)无丝竹之乱耳(使……受扰乱)
中考实例(2008泰州)
上下皆怪之(以……为怪)
六、 名词作状语
在文言文某些特殊的语言环境中,名词放在动词的前面,它不是动作行为的施事者,而是对动作行为起着直接的修辞限制作用,从而担负起形容词、副词的语法功能,充当了动词谓语的状语。这些名词常常是表方位、时间等修饰限制的。如《小石潭记》中出现的“潭西南而望”,“西南”是“向西南”的意思,用来修饰“望”,限制其方向。又如《醉翁亭记》中的“朝而往,暮而归”中的“朝”“暮”,就是典型的时间名词作状语。它们往往用“而”或“以”同动词相连接。当然,其他名词也可以作状语,以修饰动词:
木格贮之(用木框) 手自笔录(用笔)
斗折蛇行(像北斗,像蛇) 北定中原(向北)
父母岁有裘葛之遗(每年)
中考实例(2010镇江市)
篇10
初中教材中入选的文言文篇目,大多是传世不衰的名家名篇。对刚接触文言文的初中学生来说,如何培养他们的阅读兴趣,在鉴赏中感受文本的美,提高他们的文化素养,陶冶他们的情操,培养他们的审美情趣就成了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
初中学生学习文言文,有三条基本要求:第一是诵读,第二是不依靠译文,用心领会文章的意思,第三是自己动手,积累词语。那么,教师应如何引导学生把这些要求都落到实处呢?
一、初识课文重诵读,培养学生文言语感和对文意的感知能力。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学习文言文,熟读课文是第一件要做的事。于漪老师曾说:“要反复诵读,把无声的文字变成有声的语言,读出感情,读出气势,如出自己之口,如出自己之心。”①真到了这种境界,文意将会自见。出于这样的目的,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我设置了四步:第一步,听读课文,认准字音。这一步是培养学生兴趣的一个重要环节,教师千万不能忽视。在范读时,应做到声情并茂,尽可能用自己的情绪去感染学生。如果自己没有这个条件,可让学生听朗读带,务必让他们感觉到文章的美,以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读准字音着重是读准生字、多音字、通假字。如陟(zhì)罚臧否(pǐ)、以遗(wèi)陛下(《出师表》);不亦乐(yuè)乎(《论语》)等。对多音字和通假字,关键是要弄清某字在一定语境中的意义,这样才能确定读音。反过来,读准了字音又能帮助理解句义。第二步,合读课文,明确节奏。这一环节,学生一边随录音或范读轻声诵读,一边标画节奏,对一些难以确定停顿的句子,首先应借助注释、已有的语法知识,或前后文的提示,弄懂句意,这样才不致读破句子。如“其一犬坐于前”(《狼》),学生往往把它读成“其一犬/坐于前”。第三步,分读课文,领会文意。在这一阶段里,教师可设计形式多样的读书活动,如个人读,分组读,可配乐朗诵,也可开展朗诵竞赛,使课堂上的琅琅书声不绝于耳,使学生以诵读为乐,养成自觉朗读的习惯。第四步,齐读课文,总理全篇,对课文有一个整体认知。
通过这样的反复诵读,培养了学生的文言语感,学生对全文内容也有了初步的了解,为分析、理解课了很好的铺垫。
二、分析课文注重学生参与,充分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的潜力,培养文言文阅读能力。
多年以来,很多教师形成了一种模式:文言文对于初中学生来说比较难,因此,为了让学生学懂,教师不但精讲细讲,而且把课文一句一句翻译给学生,甚至还让学生写下来。这种方法其实不适于学习文言文,尤其不适于初学文言文。
初中文言文的课下注释很详尽,加上学生已对课文进行了熟读,所以,教师要相信他们的能力,要放手让他们自己去疏通文意。疏通文意时,应力求把握住一句或一段话的意思。学生的注意力始终放在对原文的直接理解上,从而改变“字字落实”、“对号入座”的死读古文的方式。对于学生不能解决的问题,教师可适当点拨。按照这样的方法,即使像《出师表》这样有一定难度的文言文,学生也能完全读懂。值得注意的是,在疏通文意的过程中,一定要“愤”而后“启”,“悱”而后“发”,以提问的方式使学生的思维积极活动起来。
分析文章,切忌“满堂灌”,教师可紧扣学习重点设置几个问题,启发学生思考,不作繁琐的讲解。繁琐的讲解,往往使学生产生厌烦的情绪,效果也不见得好,教师一定要把基点放在学生自行领悟上。因为学生已经对课文进行了熟读,对文意进行了疏通,这时通过学生间的讨论交流,相互点拨,绝大多数问题可以解决。如教学《送东阳马生序》,我设计了这样几个问题:1.作者是如何写出自己读书时条件的艰难的?2.复述作者读书时的勤奋情形,想一想,这勤奋和前面所说的艰难生活条件有什么联系?3.与作者读书相比,太学生的读书条件怎样?文章是如何进行对比的?4.通过这种对比,作者得出的结论是什么?弄懂了这几个问题,学生对文章的主旨也就领悟了。最后再让学生谈谈学完这篇文章的感受,学生的收获会更丰厚。
为了让学生自主地进行学习,并针对初中学生注意力容易转移这个特点,教师可适当变化上课的形式,除了提问、讨论这些常见的方法之外,还可以开展竞赛或者进行小组之间的互相提问、抢答比赛,利用这样丰富多彩的方式吸引每一位学生参与课堂活动,使课堂学习具有一定的趣味性,让学生乐于参与、主动参与,使学生在轻松心态下进行自主学习,从而提高他们的文言文阅读能力。
三、注重对重点文言词语分类整理,引导学生养成积累语文材料的好习惯。
初中学生学习文言文,文言词语的积累是非常重要的。叶圣陶先生曾说过:“语文教本只是些例子……从语文教本入手,目的却在于阅读种种的书。”②新课标也要求初中学生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阅读浅显的文言文。所以,学习文言文,务必使学生掌握文言词语的一些规律性用法和特殊的意义,然后把这种能力迁移到文言文学习中。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可设计相应的当堂小测验或练习,目的是对古文中常见的一些实词以及一词多义、古今异义的现象让学生理解并熟练掌握,对一些虚词在不同句子中的不同作用让学生加以识别。课标要求学生“用摘录或制作卡片等方法积累阅读材料”。学习文言文,摘录尤其重要,可以指导学生准备常用文言实词、虚词、通假字、古今词义差异、词类活用等卡片,摘抄一些成语、警句、诗词曲中的名句。或者要求学生准备一个笔记本,制作“常用文言词简表”,列出“词、词类、意义、例句”几个栏目,对文言词语进行整理归纳,使知识系统化。当然,仅有整理归纳还不够,还应让学生对所学过的知识进行联系、归类、比较。通过归类比较,提高学生在文言文阅读中的词语辨析能力。
总之,初中文言文教学,教师应牢固树立以学生为本的理念,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为目的,在教学实践中积极探索,通过改革教法、加强学法指导等手段,让学生热爱文言文,快乐地学习文言文。这样,我们就一定能在新课程改革中,迈出最坚实的步伐,实现素质教育的目标。
参考文献:
①于漪《面面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