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小报怎么做范文
时间:2023-03-19 23:44:4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读书小报怎么做,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职业学校 德育工作 教育
对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简称德育工作)是学校的一项重要工作,是教育者用社会所要求的品德规范影响受教育者,启发他们自觉接受教育,形成教育者所期望的思想品德过程。笔者认为,明确落脚点、把握着力点、选准开掘点是做好德育工作的关键。
一、明确落脚点,培养四个能力
德育工作的根本任务是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人。
1.做人的能力
如何做人,怎样活着,一直是人生的重要课题,也是青少年的重要课题。培养学生做人的能力,要把正确的政治方向放在首位。德育工作应引导学生正确地认识社会发展和自身成长的关系,不仅教给他们怎样做人、为谁活着,而且教育他们怎样才能做一个社会所需要的人。
2.适应社会发展的能力
在当今社会大变革的时代,没有适应能力是不行的。德育工作要教给他们适应社会发展的能力,做社会前进的弄潮儿,而不被社会淘汰。
3.适应生产需要的能力
要适应生产的需要,不仅要教育学生学好目前的书本知识,而且要引导他们适应环境,在生产的实践中锻炼成为骨干。
4.分辨事物和知识更新的能力
社会上的事物是错综复杂的,如何辨别是非而不是跟着感觉走,如何在今后的实践中不断地进行再学习,德育工作应在这些方面给学生以启迪和教育。
古人云: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德育工作不仅要教育学生为什么、做什么,而且要教给他们怎么做、怎么做好,要在提高学生认识和改造世界的能力上花气力。
二、把握着力点,采取六种措施
“六育人”是实施德育的六种形式,是开展德育工作中必须抓好的着力点。“六育人”具有联系教学紧、覆盖面广和教职工参与人数多等优点。
教书育人,在教书的过程中要赋予其育人的要素,将育人贯穿于教书之中,使传道与授业解惑融为一体,它是育人的很好时机和场所,而只教书不育人不是完整的教育;
管理育人,在良好的管理中起全面育人的作用,包括严明的纪律、严密的制度、严格的要求等,对学生形成良好的作风习惯,其本身就是一种教育;
服务育人,在校的所有教职员工,凡是直接与学生打交道、服务于学生的,都负有对学生的教育责任;
环境育人,学校是育人的地方,优美的校园环境、优雅的校园文化、优良的校园秩序和良好的校园风气定能陶冶学生们的情操,培育良好的思想修养。
形象育人,指以教师为主的全校职工的个人形象,包括言谈举止,行为作风,及至仪表着装,这些都是潜形的教育。有其师必有其徒,教师们的个人形象对学生的影响不可低估;
实践育人,学生们不仅要参加教学实践,更要参加生产实践,这其中的影响和教育往往是十分重要十分深刻的。因此,对实践育人的形式应当引起德育工作者足够的重视。
三、选准开掘点,疏通六个渠道
思想品德的教育,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如果说“六育人”是面上的教育,那么选准开掘点,疏通各种渠道则是向深度的发展,它具体可以在以下六个方面进行。
1.课堂教育
通过课堂讲授,系统地进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思想品德教育,即以往常用的报告式的正面灌输。
2.活动熏陶
通过生动活泼、引人入胜、内容健康的第二课堂实施,如读书竞赛、演讲比赛、文体活动和典型报告等,让活动寓教于学、寓教于乐、寓教于做,使学生在活动中受到启迪和教育。
3.管理渗透
通过对学生学习、实习和活动过程,对其进行养成教育,以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和道德风尚。它既包括以学生科和班主任为主实施的日常管理教育,也包括校规、校纪、学籍管理方面宏观的教育,一句话,要将教育渗透于管理的全过程。
4.阵地传播
通过校园文化、板报广播、自办小报等宣传阵地,对学生实施引导教育。抑不正之风,扬先进之光,指人方向,教人上进,激人进取。
5.社会媒介影响
通过电影电视、幻灯广播、读书阅报等社会新闻媒介的作用,引导学生及时了解国内外形势和党的方针政策,正确分辨社会现象并了解社会发展,以增强学生参与社会的责任感和报国之志。
6.群体互教
篇2
一、妙用习题,强化读写训练
教材中设计的练习题,教师需要花力气钻研,使之成为可操作的内容,做到化难为易,揭示规律,总结学法,形成能力。同时,我们还要正确认识学生。大多数学生理解语言文字的能力往往要高于表达运用的能力。但是在平时的阅读教学中,我们重理解轻运用,对语言文字的运用、训练不到位。久而久之,学生的语文素养难以真正提高。因此,我们应更加关注培养学生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加强读写训练,尤其是要重视教材中读写练习题的指导和落实。我认为要提高课后练习指导的有效性,关键是提炼方法、加强指导。
(一)提炼方法
要提炼出行之有效的方法,首先要正确把握教材。先要“钻进去”,作为一般读者阅读教材,“潜心会本文”,“披文以入情”,与作者产生情感的共鸣。再“跳出来”,站在学生的角度,依据教学目标,结合课文特点及思考练习的提示,确定本课语言训练的内容。诸如,需要理解的词句,需要积累的语言,需要习得的学法,需要揣摩的写法。如果教学内容比较精当,可以瞄准课文的重点,训练的难点,学生的疑点,语言发展的生长点。
(二)有效指导
小学生读写能力的培养,不可能一蹴而就,如果通过适当迁移、学以致用等方法加强训练,就能更加有效。
1.灵活呈现,适当迁移。语文课后练习是教材的有机组成部分。苏教版国标版的课后练习设计体现了新课程理念。课后练习题中,往往将听、说、读、写、思等能力分解为若干的训练点,按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的顺序,有计划、有系统地安排,层次感很强。有些读写练习不仅可以引导学生加深对课文的理解感悟,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运用语言表情达意的能力。然而在实际教学中,普遍存在这样的现象:有的教师或不加任何指导把它布置为课外作业,结果学生束手无策;或在课堂上稍作指导,但没有落实训练,也难以达到练习设计的目的。结果许多学生的写作要么三言两语,内容空泛,语言生硬,要么不得要领,胡凑字数。面对课后读写练习,我们不能仅仅是教学生练习,也不可局限于练习本身,还要注意灵活运用读写练习在课堂上触发生成点,由此引发学生的对文本研读,对语言文字的内化。
2.集中训练,学以致用。《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综合性学习有利于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精神的主要途径,应该积极倡导”、“综合性学习主要体现为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听说读写能力的整体发展”。苏教版语文教材中单元练习的编排体现了新课程的理念,重视了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训练,为学生搭建起语言实践平台,拓宽了学习的空间,增加了语文实践的机会,为学生综合性学习能力的发展提供了很好的语言实践材料。“处处留心”的设计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将图和对应的词语连接起来”、“用合适的词语来描述图中的情景”、“奇妙的传播种子的方式”、“读词串画场景配诗句”、“认脸谱说性格”等,以及“读读背背”、“口语交际”,内容涉及生活的方方面面,激发了学生的表达欲望,提高了学生的表达能力。
二、海纳百川,丰富读写内容
古人把阅读比作根,把作文比作叶,根深才能叶茂。这一形象比喻说明读书是学生摄取作文知识的重要来源之一。但阅读最重要的是提高学生领会文章内涵、作者意图以及表现方法的能力。指导学生留心周围的人和事,看看社会,看看家庭,就让学生有取之不尽的材料,再加上从课外阅读中吸取了范文中文句或技法的精华,学生就很容易把自己的东西在习作中表达出来。“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将所读的书与生活中所感受到的获取的材料结合起来,学生就不再怕作文了,作文能力也提高了。
(一)营造愉悦的读书氛围
大文豪鲁迅说:“文章怎么做,我说不出,因为自己的作文,是由于多看和练习,此外并无心得和方法。”可见,多读、多写是提高作文水平的有效途径。新课程标准要求广泛阅读各类读物,并量化了各学段的阅读量,学生的书读多了,可是为什么作文还是鲜活不起来,丰富不起来呢?阅读是作文的基础,所谓“劳于读书,逸于作文”,“下笔如有神”的境界是建立于“读书破万卷”的基础之上。
1.营造校园读书的大环境。催人奋进的读书名言、赏心悦目的书画作品、诗情画意的校园绿化能让人走进美好的读书殿堂。在我校的墙壁上悬挂着古今中外的教育家、思想家、科学家的名言,让学生沐浴书香、感受阅读的情趣。同时,我们还重视营造开放、自然的阅读氛围,创设课外阅读的有利条件,让学生爱读书、读好书。为提高图书资料的流通率、使用率,学校的图书室、阅览室全天对学生开放,学生凭借书证借阅图书。
2.建设班级读书的小环境。营造浓郁的班级读书氛围对激发学生的读书兴趣,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十分重要。如在班级成立图书角,教师向学生推荐优秀读物,引导学生正确选择图书,并把学生自己购买的书籍进行交流,达到学生一人购买一本书能读到多本书的效果。班级布置也突出“读书”这一主题。把学生制作的读书小报、书画张贴在教室里,并设计出一个展示学生读书收获的专栏。专栏中有关于读书的名言警句,有学生或老师的读书手稿。学生在这样洋溢着浓浓书香的班级文化环境中阅读着经典,收获着快乐。
(二)指导学生多观察生活,多写生活
篇3
家长育儿心得体会范文1时间过得真的很快,恺恺在幼儿园学习已经二年了,明年就是大班的小朋友了。作为家长的我们在幼儿阶段的教育宗旨是:宝宝健康快乐的成长,能养成好的生活和好的学习习惯,倒不是说要在幼儿园一定要学到什么知识。既想让孩子快乐健康的成长,又要丰富孩子各种各样的知识,这并非是件容易的事,那样对孩子包袱也重。以下是我们个人的一些心得:
一、注意聆听孩子关于他自己的事
家长关心孩子,不仅用眼“看”,而且要用耳“听”。”“听”就是要鼓励孩子多谈自己的事(幼儿园及他身边的事),通过“听”听到他的心声从而正确引导孩子。
二、鼓励为主、批评为辅
孩子是需要鼓励,鼓励就是动力。每当孩子有一些进步时,我们都会极力鼓励他,这样他就会很高兴,自信心大增。错误时,比如说谎等等,我们还是要对他严厉的批评。同时也会听他为什么要这样做的原因,告诉他是不对的,不可以这样做。
三、要拥有一颗童心
和孩子在一起,像孩子一样的和他玩,融入到他的世界。跟孩子一起做一些游戏,做手工等等。要拥有一颗童心就要站在孩子的角度,不要敷衍了事应付他。
以上是我在教育孩子上的一些体会。“说说容易做做难”,我们对孩子教育往往存在这样那样的不足,望老师给予更大的指教,共同让孩子得到更大的进步。
家长育儿心得体会范文2贺今年4岁了。这几年也积累了一些育儿心得,以下我就从五方面谈谈自己几年来的育儿心得:
一、先倾听再出主意
孩子会经历很多“危急时刻”,并非我们想象中的那么无忧无虑。不仅要帮孩子走过这段时刻,而且帮助她消化理解害怕、生气、失望、尴尬、伤心这些情绪,对于父母来说是很关键的。先是应该多倾听孩子,确定她的感受,然后再充当军师,这样孩子会学会在困境中和他人沟通,更有自主性。
二、每天都会跟孩子说一次“我爱你”,每天都会给孩子一个拥抱
我跟好好爸爸约定好,每天都要跟好好说一次“我爱你”,无论是什么时候都行,有时候是她刚睡醒,有时候是晚上要睡觉的时候,有时候是去接她放学的路上。这时候,孩子也会笑眯眯的跟我或者她爸爸说“我也爱你”。我们总认为爱是应该用行动来表示的,但是,为了让孩子知道怎样去表达,我们还是应该要常常虚实结合一下。
三、善用表扬和鼓励
由于好好吃饭有包饭的习惯,而且吃一口饭要非常久的时间,以至于吃顿饭要一两个小时的时间,我每次喂饭都催她要吃快点,不能慢吞吞的,再后来我就只有夸奖她了,她吃进一口我就表扬一下。可是到现在已经夸成了习惯,她也不以为然,无所谓了。所以,家长一定不要滥用表扬,如果把孩子每天正常该做的事(像自己收拾玩具、走路之类)都拿来表扬,久而久之,孩子很可能就会把它当做谋取利益的交换条件,或是要挟家长的资本。
好好的胆子不够大,很多时候很多事都不敢尝试。在家的时候什么事都依赖我们给她做,这样什么事都指望我们怎么行呢?我跟我老公就在很多时候试着鼓励她,她平时在家也喜欢画图画剪纸,可她拿着笔又不知怎么画,于是就老叫“妈妈你给我画”,我就把笔拿在她手上,鼓励她说“你一定会画得比妈妈好”就听了这句话,她会很快的画好。现在她已经会拿着笔没事就画,画圆呀,三角形,还会一一把画的图案剪出来。
四、避免批评和指责
过多的批评和指责对孩子的心理成长是没有好处的。特别是当已经有人对某件事向她提出批评的时候,再在旁边横加指责,我认为是非常错误的,那样会很伤孩子的自尊,从而产生逆反心理。这种时候,就应该心平气和地、耐心地教育她,先通过讲故事的方式让她自己对故事中的行为进行评判,然后将故事中的行为与他的行为进行对比,让她知道自己的过错,最后表扬一番她的长处,告诉她这件事虽然做错了,但是没关系,只要能改正你还是和以前一样棒,是个大家都喜欢的好孩子。那样不仅使她找回自信,还能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以后一定会改正的。
五、让孩子帮忙做事
平时在家我总是让好好做一些在餐前摆好餐具、餐后收拾餐具等力所能力的杂事,有时在我洗东西时,就会让她帮我端只小凳子。这些事可能在我们家长眼里都是一些微不足道的事,可就是这种小的不能再小的事才能陪养出具有良好习惯的人,只要我们多留心这种小事,就会让孩子收益一生。
以上只是我个人一点初浅的育儿心得,相信各位家长朋友一定有比我更好的育儿方法。当然,教育孩子更需要整个家庭齐心合力,一致教育,同时还要配合幼儿园老师,做到家园共育,才能使我们的孩子在各方面得到更好的发展。
家长育儿心得体会范文3对于孩子的教育,我一直是在摸索中前进的,我始终认为对于孩子的教育不能一刀切,要根据每个孩子的特点进行教育,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哈佛大学教授霍华德•加德纳博士于1983年提出多元智能理论,认为人类的智能是多元化而非单一的,每个人都拥有不同的智能优势组合,如:爱因斯坦虽然在数学和科学方面天赋异常,但在语文、肢体动觉和人际方面并未显示出同等过人的天分;舟舟虽然是个先天愚型儿,但在音乐方面却是一个奇才,进一步证明了“天生我材必有用”、“行行出状元”,每个孩子都有他的优势智能,,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殊的智能优势,我们做家长的要善于发现孩子的闪光点,善于发现孩子的智能优势。对于孩子的教育,我有几点体会。
一、培养他的学习兴趣。
孩子具有好奇、好问、好动的特点,我们应充分利用它来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我儿子经常问一些火车和飞机方面的知识,可我对这方面的知识了解的很少,我就鼓励孩子利用电脑来查相关的资料,通过查找资料,孩子从电脑中学到了许多知识,如今我儿子只要有他不知道的,他就利用电脑查找,电脑成为我儿子学习的工具。
对于学习方面,我经常鼓励我的儿子,考试只要还过得过去,我经常是鼓励表扬他,我不会说人家孩子考的这么好,你怎么考的这么差,对于孩子的每一次考试,我始终持肯定的态度,我经常对孩子说:你考的不错,非常棒!我觉得好孩子是夸出来的,多表扬表扬你的孩子,你会发现你的孩子会越来越棒。相反,你如果一味地批评他,如果你的孩子因为没考到100分,你就批评他,那久而久之,你的孩子会失去了对学习的兴趣。记得我有一次去接孩子,正好在路上听见一孩子正对他的妈妈说,他今天体育考试得了98分,班级最高分,我想这孩子满怀希望他的妈妈表扬他一句,可我只听到他的妈妈说了这么一句话:体育考试得第一名有啥用,你语文、数学、英语考个第一名就好了。我想这孩子犹如被当头浇了一盆冷水。一味的去追求孩子的分数,而忽视了孩子其他方面的发展,这样的教育注定会失败。
我的孩子正因为我的“鼓励”教育,我发觉孩子学习是很轻松的,考试没有压力,不象有的孩子对于每一次考试压力都很大,生怕考不好被父母批评,越是患得患失,越是考不好,这样的孩子会对学习感兴趣吗?!
二、正确引导孩子
知心姐姐卢勤老师指出,有三种孩子容易网络成瘾。第一种是学习失败的孩子;第二种是学习特别好的学生;第三种是家庭关系不和谐的。这三种孩子共同的心理特点是“孤独”,所以,要预防孩子上网成瘾,首先要解决的是孩子的学习问题、心理压力问题和良好的家庭环境问题。
我觉得家长的引导很重要,我儿子不玩游戏,他是利用电脑来学知识,作业做好了,我就让他玩一会电脑,所谓的玩电脑,无非就是查查资料,做幻灯片。记得一年级时,他好奇心特别强,问我幻灯片怎么做,教教他,可我当时还真不会做,我就叫他自己去摸索,结果被他“摸索”出来了,
一年级的时候就喜欢做幻灯片,后来逐步的他摸索着做电子小报了,老师布置的要求做电子小报的作业,都是他独立完成的,我从来不代劳。我觉得培养孩子的自立能力很重要,尽管他的电子小报做的不怎么样,但我觉得他已经很棒了。这个学期他摸索出如何做证件,还有照片的剪辑,还有他把旅游去的照片做成电影的模式放映,还有他能把图片做成3D的模式。
在我看来,儿子的电脑技术很高,我们给他提供了自己去探索的空间。我们鼓励孩子创新。
我发现有的家长经常以奖励的方式来给孩子玩游戏,如这次考试成绩很好,就奖励孩子玩一个小时的游戏,我觉得以这种方式来奖励孩子不可取,这无形中培养了孩子玩游戏的习惯。记住:良好的习惯会使您的孩子受用终生的,做家长的一定要正确引导孩子,不要让您的孩子养成玩游戏的习惯,我觉得每个孩子生下来都是一张白纸,关键是家长如何在这张白纸上描绘。可见,家长的正确教育和引导至关重要。
三、培养孩子阅读的习惯。
高尔基曾经说过“读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读书的好处,应该是众人皆知的。
孩子对读书的兴趣,很大程度上是受家长的影响,从小时侯起,我就有意识的培养孩子阅读的习惯,我们一家人经常一起看书,我们大人看报,小孩看书,这无形中给孩子营造了一个阅读的良好氛围。
我们很多孩子对阅读没有兴趣,很大程度上是受家长的影响。问一问自己:我们一天中有多少时间是花在阅读上呢?连我们自己都没有一个好的阅读习惯,怎么能强求孩子们去读书呢?
我的儿子非常喜欢看课外书 ,今年我儿子已看了将近50多本的书,他的知识面也很丰富,孩子做好作业后,他就看课外书,在电脑上查资料。
四、要善于发现孩子的长处
“父望子成龙、母望女成凤”,这是为人父母者的天性使然。但如果这种期望超过了孩子所能承受的,就变成孩子的负担,就妨碍孩子幸福健康地成长。我儿子是学钢琴的,学了将近四年的钢琴,我们俩都身心疲惫,儿子在钢琴上花的时间也很多,每年的暑假花了很多的时间在钢琴上,可我觉得收效微乎其微,孩子在这方面没有天赋,不感兴趣,如果再投入太多的时间和精力势必会影响孩子学习和其他方面的发展,我一直在反思我的教育,我觉得对于孩子的培养要扬长避短,与其花大力气去补他的短处,还不如在他的长处方面多花点时间,或许有意外的收获。
我的儿子擅长编儿歌,自从幼儿园开始就编儿歌,已经编了将近60多首的儿歌,其中有一首儿歌《三只小鸡》被刊登在小学生拼音报上,
最近儿子的另一首诗歌《美好的生活》被刊登在新金山报上,还有一首《庆“六一”》的诗歌将在5月20日被刊登在新金山报上。儿子很棒,他擅长编儿歌,我应该在这方面加以引导,不断发挥他的长处。
五、多带孩子出去旅游
家长对孩子的培养不能只是枯燥的说教与关在室内的“圈养”,“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也能为家庭教育打开一扇崭新的窗户。因为教育无处不在,关键在于用心去做。
我觉得旅游能激发孩子的求知欲,我在带儿子子出去旅游时,让儿子事先做足准备,如查阅资料,了解当地的地理条件、风俗民情等,把孩子“想去玩”变成“想去了解”。同时,在游玩的过程中,通过亲身体验,让孩子们更好地了解书本上抽象的知识,化抽象为具体。
我去年暑假带儿子去了二个地方,一个是北京,一个是云南。去北京,我们是自助游,在去之前,我让儿子做足准备,日程安排、旅游路线都是儿子规划的,我们还带了个小电脑,及时查找相关知识,去年的北京游我是跟着孩子去的,都是由他来规划旅游线路,每天当我们拖着疲惫的身子回到酒店,儿子就开始规划第二天的旅游路线,查找各旅游景点的相关知识,我只是给他把关,看他安排的合理与否,这次的北京游相信儿子收获不少,从中儿子的能力也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我觉得孩子不能只会读书,综合素质更重要。
以上是我育儿的几点粗浅心得,我深知,儿子的每一步成长都浸透着老师的心血和汗水,真诚感谢帮助我儿子获得知识、快乐成长的老师们!
家长育儿心得体会范文4我们对孩子的期望:健康的身心、良好的习惯、广泛的兴趣;身心健康是孩子一生幸福的基础;良好的习惯是一生幸福的保障;广泛兴趣是一生幸福的源泉。
我们家孩子既属于放养型,自然生长;又属于群居型,熏陶成长。
为什么说是放养型呢,因为我们在她学习跟生活上基本属于放权型,让她自己来选择。
在学习上我们对她的要求都是在她这个年龄段能做到的,我们不强求她学多少知识,如果她想学我们一定提供条件,如果她不想学我们也不会去逼她。我想在学龄前最重要的是培养良好的习惯。我们平时在家基本不开电视,她跟我们在一起时要么画画要么看书要么玩玩具,如果画画我们就陪在她身边上上网,如果看书我们就陪着她也看看书,如果她玩玩具我们就陪着她一起玩一会儿。她跟着她婆婆时那是肯定会看电视的,我想没有哪个孩子不看电视的,她一个人或者跟她弟弟妹妹在一起时看动画片,跟着她婆婆在一起时就会跟婆婆看婆婆喜欢的,但她看电视的时间一般都不长,而且看电视她学会了好多字,比如社会写真、喜羊羊、灰太狼等,都是看电视学会的字;看电视也让她学会了要尊重别人的喜好。她现在知道婆婆爱看社会写真、爸爸舅舅姨夫喜欢看球赛、舅妈喜欢看湖南卫视。她跟他们在一起看电视时一般都选择他们的喜好,但是一到广告时间肯定是看她的动画片了。所以适当给孩子看电视也不是没有好处的。
在生活上我们从来不包办她的事,她自己的事一般都是她作主。比如今天想穿什么衣服,明天想去哪玩,是学画画还是学乐器,我们都让她作主。我个人感觉一个孩子如果你把家长的意愿强加给她,她也许会接受但那是因为家长的权威作用,我更多地时间是让她去思考。比如今天想穿什么衣服她隔天晚上就会把衣服准备好,因为她有过早上再找衣服换来换去结果差点迟到的例子,所以她懂得做事要早准备;还有像我们经常带她出去嘛,一般出发之前我会做个计划再列个物品清单,她经常看到我这样做,后来要去那儿玩时她会很注意去看那儿的天气预报,也会把自己的物品整理好,如果她自己整理的物品少带了她就自己承担后果,或者没得玩具玩或者没得零食吃。所以我们在这样的事上不替她作主,让她学会思考,学会选择,学会承担责任。
为什么说是群居型呢,因为我们家庭的关系,家里平时生活在一起的人比较多,跟她同龄的孩子有三四个,她们经常在一起吃饭、在一起玩游戏。如果其中一个孩子的表现不错时我们都会去表扬他,这样就让其它的孩子有了榜样,觉得哪样做是对的哪样做是错的。
家长育儿心得体会范文5大家好,我们是小嘉豪的父母。转眼间小嘉豪已五岁多了,他是个开朗、自信、快乐、聪慧的孩子。由于工作的原因,日常孩子的饮食起居、上学接送等主要由爷爷奶奶照顾,我们并没能样样亲力亲为地照顾孩子的一切。孩子逐渐成长所面临相应的正确引导教育更让我们感受到教育孩子并非是件简单的事情。在教育孩子成长的同时,掌握好方法及把握好尺度是我们家长的责任亦是我们的难题,深怕稍不注意就纵容孩子养成了诸多陋习。好在现在孩子上幼儿园后,在老师们的精心培育下正茁壮成长,他的每点进步都给我们带来惊喜!
身为父母的我们最大的心愿就是尽量能让平安、健康、快乐伴随孩子的一生。下面就试着浅谈一下我们的育儿心得:
1). 言传身教,以身作则。小孩子的模仿能力很强,身边的人都是他的模仿对象,所以平时我们会注意自己的言行,尊敬老人,注意清洁卫生,热爱劳动,让宝宝在日常生活中受到熏陶感染,从而养成良好的品德。
2). 欣赏教育。我们发现欣赏孩子是培养他的自信心很好的方法。自信有助于他现在与将来勇敢地面对来自各方面的挑战。身为父母的的我们的一个眼神、一个手势、一声赞扬都是一种无形的力量,可以鼓舞孩子的斗志,增强孩子的信心,激发孩子的勇气。当他放学回家自觉跑去洗手间按洗手液洗手时、当他早上起床自觉去刷牙洗脸时、当他主动帮忙照顾妹妹时,我们都会赞他:“嘉豪你真棒!”并传递了肯定与欣赏的眼神,这使宝宝深受鼓舞,深切明白这样做是对的。爱孩子是父母的天性,实践中使我们明白:激励和表扬的效果远胜斥责与打骂。
3). 教导孩子必须尊重他人,讲礼貌。要让宝宝知道这个世界不是以自己为中心的,尊重他人的人才会被人尊重,对人有礼貌的人才会被别人所接受。
4). 相信孩子能行。孩子在现阶段已经有了自己的主见,更多的时候他愿意自己动手做事情,而我们会放手让他自己去做,而不是一味地代劳,觉得孩子做不好,或者有危险。其实在他每学会做一件事情都需要一个过程,如果不让孩子自己去试、去做,那么他将永远学不会。而我们只需在旁看着,在他请求帮助时正确引导他,或者事先指导、示范一下就可以了。
5). 培养孩子的兴趣。培养孩子的兴趣要从他的好奇心开始。孩子现阶段总爱问“为什么”,对新鲜事物都感到好奇,有时对我们来说不存在“为什么”的问题他们也会问。如有一个星期天,我们跟他说:“宝宝,今天我们出去玩。”他马上问:“为什么?”这个在我们看来没有疑问的问题,宝宝也问出来了,他可能不理解今天怎么不用上幼儿园了,今天怎么不在家里玩。“今天是周末,宝宝不用上学,爸爸妈妈也休息不用上班,所以我们想带你一起出去玩…” 当孩子提出问题时,我们如果嫌烦,敷衍回答了事,这样会扼杀了孩子学习的积极性,长此下去,孩子会因为怕父母嫌烦而不敢再提问,失去了对事物的好奇心,也就失去了培养各种兴趣的基础。
当孩子所提出的问题我们一时不能正确解答时,不可不懂装懂,要向孩子说清楚“这个问题我现在不会回答,等我看过书后就告诉你。”这样做孩子不会认为你在敷衍他,反而学到了解决问题的方法。总之我们应该保护孩子爱提问的天性,并多加鼓励,且以此为契机培养孩子的兴趣爱好。
家长育儿心得体会范文6时间过得真的很快,恺恺在幼儿园学习已经二年了,明年就是大班的小朋友了。作为家长的我们在幼儿阶段的教育宗旨是:宝宝健康快乐的成长,能养成好的生活和好的学习习惯,倒不是说要在幼儿园一定要学到什么知识。既想让孩子快乐健康的成长,又要丰富孩子各种各样的知识,这并非是件容易的事,那样对孩子包袱也重。以下是我们个人的一些心得:
一、注意聆听孩子关于他自己的事
家长关心孩子,不仅用眼“看”,而且要用耳“听”。”“听”就是要鼓励孩子多谈自己的事(幼儿园及他身边的事),通过“听”听到他的心声从而正确引导孩子。
二、鼓励为主、批评为辅
孩子是需要鼓励,鼓励就是动力。每当孩子有一些进步时,我们都会极力鼓励他,这样他就会很高兴,自信心大增。错误时,比如说谎等等,我们还是要对他严厉的批评。同时也会听他为什么要这样做的原因,告诉他是不对的,不可以这样做。
三、要拥有一颗童心
篇4
一、培养孩子的自控能力
入学半个学期,还有不少孩子不懂听铃声进教室、不懂做课学准备。在课堂上常常会有孩子因为鸡毛蒜皮的事发生争执,课间活动打小报告的比比皆是。这些“熊孩子”为什么不守规矩?是否与家长的教养方式方法有关?在生活中这样的“熊孩子”随处可见:在超市,有的孩子买了这样要那样,稍不如意就倒地耍泼;在餐厅吃饭,孩子自顾自地玩耍,甚至跑来跑去,家长尾随其后,给他喂饭;在游乐场,总有一些孩子动不动就对其他孩子横眉冷对,甚至拳打脚踢,或者家长苦苦哀求也不肯回家……虽然,他们各有各的“熊样”,但是根源往往只有一样:不仅是非观念薄弱,更重要的是缺乏最基本的自控能力,无法控制自己的欲望和要求,不能控制自己的情绪和行为。
可是,家长应该如何培养孩子的自控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呢?首先,要培养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比如:要求孩子按时睡觉、准时起床、按时吃饭、不偏食、不挑食,注重孩子道德规范的培养,如在公共场不大声喧哗,不乱扔垃圾,不摘花草等。家长长期坚持一贯的要求,不作无原则的迁就,不让孩子随心所欲,孩子就会逐步学会约束自己。其次,要帮助孩子提高辨别是非的能力,告诉孩子应该怎么做,给孩子分析为什么不能做损人利己的事。再次,要引导孩子参加健康的、积极的活动。让孩子在活动中消耗过多的精力,发泄不良的情绪。正向行为增加,负面行为自然就少。孩子们自然会把积极向上的体育锻炼与游戏活动带到课间。最后,我认为对孩子的一些不良行为家长要有预见性,要有前瞻性,如吮吸手指。等到已成为顽习、恶习再去纠正,就只能事倍功半,甚至花几十倍、几百倍的功夫才能纠正。其实,学习习惯、阅读习惯的养成也是一样的道理,等到习惯于不学习、不阅读再纠正就难了。有些家长每天都会询问孩子:今天有没有人欺负你?你们班今天谁干了坏事?谁是你们班最坏的孩子……表面上看家长们很关心孩子,但这些家长是否想过,也许你就是他的榜样――只看到别人的缺点。你为孩子悲观消极的人生观埋下一颗种子。
二、培养孩子的注意力
小学生注意力的稳定性和保持性还在不断发展,特别低年级孩子注意力还不稳定,这是很正常的。但是有不少孩子注意力集中时间别说10分钟~20分钟,连两三分钟都难以坚持,这主要表现在:不会倾听、不会执行指令、不会跟随集体行为、写字与作业过程中难以安坐。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曾经说过,注意力是心灵的天窗,只有打开这扇天窗,才能让智慧的阳光撒满心田。注意力是孩子获得知识、掌握技能、完成各种智力操作和学习任务的重要心理条件。
家长应该为培养孩子的注意力做哪些努力呢?
(一)为孩子创造安静、整洁、适宜的学习环境。孩子天性活泼好动,有意注意持续时间短、自制力较差、容易受外界干扰,所以安静整洁的环境,不仅能陶冶孩子的情操,而且能让孩子免受干扰,为培养孩子的注意力起到非常积极的作用。
(二)家长在日常生活中应简洁明了地给孩子下指令。据我所知,很多家长习惯不停地给孩子下重复指令,甚至一个指令爷爷下完奶奶下,奶奶下完爸爸下……久而久之,养成孩子充耳不闻的坏习惯。
(三)鼓励孩子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作业。有些家长因为孩子做作业注意力不集中,就在孩子身边“站岗”。导致孩子依赖性强;有些家长利用题海战术,导致孩子厌学,注意力更涣散;还有些家长超前教学,抢老师的“饭碗”,导致孩子上课时注意力无法长期集中。
(四)在孩子成长过程中注意培养孩子的听力,与孩子平等对话、平等互动。与孩子互讲故事、读书。鼓励孩子用自己的话描述所听、所见、所想。而家长则是他最忠诚的听众,成为孩子专注倾听的榜样。
三、培养孩子阅读习惯
阅读不仅是人一生最重要的学习能力,更是培养学习能力的重要途径。爱阅读的孩子更专注,这能帮助他在课堂上投入同样多的专注;爱阅读的孩子知识面广,更容易对课堂上的知识举一反三,爱阅读的孩子会思考,更容易在学习中发现课堂知识的有趣之处;爱阅读的孩子想象力、综合归纳能力、分析判断能力会更强,更容易吸纳课堂知识;爱阅读的孩子会主动学习,因为阅读本身就是主动学习的活动……这些能力可能一时无法体现在考试成绩上,但未来一定会体现在考试成绩上。
阅读终生有益,阅读习惯和阅读能力却不是一朝一夕可以获得的,需要长时间地培养、积累。
(一)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要培养孩子的读书习惯,最重要的是父母的态度。如果父母视阅读为生活乐趣的一部分,经常津津有味地读书看报,对待书报总是兴趣盎然,孩子会对书籍充满着好奇,自然会在书的国度中流连忘返,自然会乐于读书。相反,如果父母不读书,却想让孩子读,他就会说:“你们自己都不看书,为什么要让我看?”所以家长就是孩子阅读最好的榜样。为了营造阅读氛围,家长应该给孩子买一个书架,专门放他的书,让孩子想看书的时候就有书可看。
(二)经常带孩子上书店,让孩子挑选自己喜欢的书籍。“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让孩子看他自己爱看的书就是最适合他的,无论是动漫、科幻、天文地理、武侠、历史……只要不是黄色读物或其他不良读物,家长不要干涉限制,如果发现孩子喜欢某一个作者的书,就把该作者所有的作品都找来看,这一招对于诱导孩子阅读很有效。同时父母要多注意图书信息,经常推荐一些优秀读物给孩子看,如果孩子对你推荐的书不感兴趣,你就坐在一旁自己看,当看到好玩的地方时,马上讲给他听或者指给他看,相信他一定会夺过你的书细细品味。买书是最好的教育投资,让孩子养成读书的习惯定会让孩子终身受益。
(三)和孩子一起阅读。很多家长谈起让孩子阅读总是摇头叹息,无计可施。其实,让孩子爱上阅读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和孩子一起阅读,很多专家建议,同孩子一起阅读,至少要坚持到他们小学毕业。大部分孩子在12岁之前,倾听理解能力要比阅读能力强。所以,父母为他们念书比他们独立阅读收益会更大。
在轻松的气氛下,安排一小段时间与孩子一起读书,如每天挑选出固定的时间,如晚上7:30~8:30,作为家庭成员共同阅读的时间。这时孩子面对的世界比以前复杂,会有很多想法和困惑。家长和孩子在睡前很放松地共读,轻松地聊一聊,不仅可以了解孩子的思想与他最近遇到的问题,给孩子一些建议,还是建立密切亲子关系的最好时机,轻轻松松地让孩子爱上阅读。
如果说孩子的中小学教育是一场长跑,阅读习惯赋予孩子的就是持久的耐力,阅读需要家庭内沉浸式的影响。
篇5
关键词:小学语文 ;新课程理念 ;课堂教学
语文教育实质是对人的培养和塑造,其根本目的就是要把学生培养成具有鲜明个性、完善品格的人。由此可见,如果我们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关注学生的发展,去建构新型的课堂,那么我们的语文教学就会真正迈向一个崭新的境界!
一、改革教学设计的内容,构建民主开放的课堂
一般来说,教师备课,向来是非常详细的,且不说内容的环环相扣,即使学生可能出现的问题,可能出现的回答,所用的教学时间均在教案中有所体现,若是照着教案“教”下去,那应该是一堂较完美的课。但“教是为了不教”,“教”是为了“学”,宗旨是为了学生的发展,如果一堂课只有“教”的行为没有“学”的行为,那么学生的“学”就不是真正的“学”,学生的“发展”也谈不上真正的“发展”。所以我在教学设计中坚持既有“教”的设计,也有“学”的设计,有“教” 的行为,也有“学”的行为,如果遇到实际教学时间、环节与设计的时间、环节不一致时,我常是忍痛割爱,将精彩留给学生,让“学”的环节充分发展。
二、采取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实践中不断完善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我逐渐建立了新型的师生关系,逐渐改变以前单一、被动的学习方式,逐步建立和形成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2.1自主学习阶段,授之以渔,付之以行动,解决“怎么做”、“做什么”的问题,包括六个步骤:①自选内容进行课前三分钟演讲;②结合单元总体目标和导语提示自定目标,明确意向;③自读课文,正音释词,编自然段序号;④自主作答,“我认为本文的内容是什么?
主旨是什么?”;⑤参照课后习题再读课文,力求找到答案;⑥归纳小结自主学习阶段的疑难问题,整理在预习本上。此阶段总的原则是大胆地想,大胆地说,大胆地写,还给学生心灵的自由,使课堂真正活起来,让学生尽情展示自己的学习所得和独特体会。
2.2合作探究阶段,设置任务,学会交流合作。
怎样才能在课堂上实现合作探究学习呢?我尝试过二人组合(同桌)、四人组合(前后两排)、随机组合(设置情景,临时调用,如表演课本剧、分角色朗读),教会学生承担不同的学习任务,如记录员、组长、主持人等。学生在小组学习中,不仅形成与人交流的能力,还学会了发言、倾听、评价、质疑,在交流中形成了与人合作的能力。
三、坚持面向所有学生,尊重学生情感体验
在以往的教学中,尤其是在教研活动或赛课中,为了课堂出彩,我常常设计一些有一定难度的问题留给优秀的学生,如全班最善朗读的去朗读,最善表演的去表演,最善画画的去画画……实际上只有一些学生在课堂上“跑龙套”,支撑整堂课框架的只是为数很少的学生,大部分学生沉默不语,课堂上没有他们的一席之地。久而久之,他们就失去了对学习的兴趣。所以总有一种奇怪的现象,刚进校时活蹦乱跳,畅所欲言的孩子在学校呆了两三年后居然连手都不敢举了。“随着年级的递增,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递减。”有此教训,我尽量兼顾各层次的学生,分层教学,分类要求。设计教案时,注意要求和难易度的各不相同,让学生有选择性地参加,有选择地完成,照顾不同层次的学生,使每个学生都能根据自己的不同情况进行不同的学习活动。并且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采用不同的评价方式,尤其慎重地评价差生,善于捕捉他们的闪光点,使他们感到老师的信任鼓励,获得心理上的满足感,这就为学生提供了“动”的欲望和可能,使学生感到我也要参加,我也能完成,增强了自信心,从而也留住了学生的心,让他们各尽其材,各得其所。
由此,我领悟到语文教育的确应该是大众教育而非精英教育。作为语文教师,我必须面向全体学生,必须尊重他们的情感体验。我期待着我的课堂能成为全体学生的情感乐园,是激发全体学生想像的肥沃土壤,是学生心中的伊甸园。
四、坚持学以致用,积极开发课程资源
至于体现新课标理念的辅阵地综合实践活动是联系课内外的纽带,是语文服务于生活的体现,是提高学生综合能力的捷径。所以,我尽量利用各种机会,尽可能地开发课程资源,想尽千方百计引导学生关注自然、关注社会、关注人生,从而使学生增强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近一年来,我指导学生利用各种教科书、教学挂图、工具书、其他图书、书刊、电影、电视、网络、图书馆、博物馆、布告栏、广告牌等收集资料。开展过以下活动:口语交际(“向你推荐我”、“成长的烦恼”)、演讲会(每日一讲,课前3分钟)、辩论会(不定期)、故事会(“约会名人”)、读书会(设会长、副会长各一人,各司其职)、诗歌朗诵会、小报比赛(“黄河颂”)、竞猜热线(“戏曲大舞台”)、调查报告(街头错字)、焦点访谈(“黄河,母亲河”)、语文知识竞赛(“探索月球奥秘”)。
虽然以上活动并不是每次都精彩,每次都完美,总是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但至少让学生走出象牙塔,参与到社会生活中去,活学活用语文,明白生活处处有语文,这就是最大的收益。
五、坚持教学反思
首先,反思本节课最有创意的细节。就教师方面看,指教学过程中产生的独特的理解,新颖的组织课堂教学的方式手段,能维持学生兴奋点的提示或暗号等。就学生方面看,指对课文的独特理解、体验、领悟,可资借鉴的学法,收集筛选材料的独特视角。
其次,反思本节课中最成功的细节,如新颖独到的导入方式,别具一格的情景设置,层次分明的提问,凸现思维的点拨,标新立异的板书,行之有效的教学设计,衔接紧密自然的巧妙提问,形象活泼的教辅用具,让学生迷途知返的暗号等。
篇6
【关键词】家庭教育;心理健康;家庭治疗
做为一位心理辅导老师,在两年多的工作中,我发现学生许多心理问题的产生都和他们的家庭教育中的问题息息相关。
家庭治疗理论认为,家庭是一个系统,家庭中任何一个成员所表现出来的心理行为问题或某种不良心理症状都与家庭交往方式、家庭结构有很大关系。在接触过家庭治疗理论后,我在工作中与学生谈到他们所出现的某种心理行为问题时,就会更注意探寻其所产生的家庭系统内部的原因,帮助学生认识家庭环境,认识自己的父母,进而促进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
确实,人是环境的产物,有什么样的环境,就有什么样的人。在工作中,我发现影响高中生心理健康主要有如下家庭教育因素:
一、不关注孩子的心理需求
高中时代是青少年走向成熟,走向独立的时期,心理学家称这段时期为心理断乳期。高中生具有自己广阔的内心世界,当今的社会环境丰富多彩,孩子不是学习的机器,他有自己广泛的兴趣爱好,也有自己种种的心理需求和权益,而这些是最容易被父母忽视的。
一个高二年级的学生是足球迷,为了观看世界杯比赛,多次与母亲发生冲突。母亲跟我说她儿子以前都很听话,可现在都听不进她的忠告,都快期末考了,还天天看球赛,不复习,有时她就强行关掉电视。其实在我和学生的交谈中,我发现他是一个稳重,有想法的男孩。他说,母亲太自私了,阻止了他很多兴趣爱好,以前他都采用顺从的态度,只保留了足球这一兴趣,现在连他唯一的兴趣也要剥夺。他的很多同学也看世界杯,虽然他们父母也会阻止,但没有人像他妈妈这样“侵犯人权,毫不尊重人的”。
父母应该对孩子的行为有所约束,但不应该采用粗涉的方式。毕竟高中生长大了,他们的成人感越来越强。父母与孩子可以心平气和地商量,哪些时段的球赛直播可以看,哪些会影响到学习不要看。如果孩子喜欢的球队比赛时孩子看不了,可以帮孩子录像,等孩子有时间时再看。父母通情达理,孩子就会心服口服,一方面使父母的教育有效,另一方面也增加了亲子关系,让孩子体会到被尊重的感觉。
二、家长在家庭关系中责任不清
工作两年多来,家长的求助中有一个问题特别突出,就是感到对待孩子的办法、招数太少,不知所措。特别是针对孩子迷恋电脑的现象,痛心又无奈。
还有一位高一学生家长说,儿子以学习成绩相要胁,如果不帮他的电脑升级,他就要彻底放弃自己的学业。听这位母亲说话我都觉得心酸,她说儿子在初中时是一个非常优秀的学生,自从中考后迷上电脑游戏,就完全变了。高一上成绩还不错,高一下后成绩就一塌糊涂。现在她都不知该不该满足孩子的要求,不满足的话真担心孩子就真的无心向学,一辈子就这样毁了。
还有一位母亲对我说,她已经对儿子没有其他求了,只要他愿意走出家门就好了。孩子现在在学校上课无精打采,一回家就开始上网,对她的劝导采取漠视的态度,而且儿子都不愿意外出,不愿意与其他人交流,天天上网,这令她很担心,不知如何是好。
上述案例家长们都谈到了对于孩子出现的问题,感到无能为力。孩子是会揣摩父母的心理的。若是家长表现出软弱无力、无可奈何、丧失原则,他就得得寸进尺,我行我素。
现在,不少独生子女容易“以自我为中心”,不顾后果,甚至很少想到要对自己行为的后果负责任。家长希望孩子能来“知心室”和我谈谈,但由于孩子反感,而拒绝到“知心室”。
其实,父母应该与孩子共同成长,对孩子出现的形形的问题,应该“责任回归”,让孩子意识到自己的责任,并从生活和学习的方方面面去引导孩子做一个负责任的人。
有位教育家说过:“孩子正是在错误中成长的。”青少年一个很重要的特点,就是他更相信自己尝试过的结果。家长可以为孩子把握大的方向,但在小细节方面应该放手让孩子去尝试,孩子正是在实践中通过大大小小的“错误”逐渐认识自己的不足,从而学会自律,学会不断完善自己。
一位家长说她每天看到儿子的长发就烦,特别是在家时孩子还特别喜欢将头发弄得乱七八糟,提醒他好多次,他依然我行我素,她与儿子常因这个问题发生冲突。当然,在学校管理中,对学生的发型和服饰是有规范的,在家长看来,这就是孩子的“错误”。但在与这位家长的交谈中,我发觉她儿子是个体贴的孩子,一个学习自觉性挺不错的孩子,只是在发型和打扮上追求个性。因此,对于这样的学生,不论学校还是家长,都不应该只是简单粗暴地不要求孩子怎么做,而是要有耐心引导。高中生的个性逐渐发展成熟,他们更关注自己的外表,希望自己的打扮有个性,符合潮流。
其实父母想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就要试着去学习一些“新潮”的事物。了解孩子为什么喜欢这些事物,与孩子一起探讨喜欢这些事物的利与弊。而不是简单地以自己的标准采用一票否决。
三、矛盾的家庭教育
一位高三学生到咨询室几次后跟我说,他觉得他目前心理状态不稳大多是由母亲造成的。他说,除了在学校学习外,在家的大部分时间他也用来读书,有时会读到深夜。母亲看到他这样努力,会跟他说让他注意休息,可是,当他真的觉得累了休息一会,看看电视、上上网时,母亲却开始唠叨个没完,说他这个时期还顾着玩,没努力读书;有时他晚睡早上起不来,母亲也一直喋喋不休说他懒,缺乏斗志。他说母亲有时希望他不要太累,他休息时又怪他不努力,母亲的矛盾也影响了他,让他有时都分不清自己究竟是努力了还是没有努力,成绩不好时也会怀疑自己是不是不够努力,这种患得患失的心态造成自己考试时发挥不稳定。后来我从这位学生的老师处了解到,他其实是个自制力很强的学生,制定严谨的学习计划,执行得也很到位。这位母亲没有看到自己孩子是个意志很强的学生,他对自己学习生活的安排十分合理,母亲却无法体会他想劳逸结合的需求,一味地责怪和唠叨。
矛盾还体现在父母教育方式不一致上。在工作中我发现现在家庭关系已由“严父慈母”转变为“严母慈父”。很多学生都说更喜欢与父亲交流,因为母亲似乎想干涉自己生活的方方面面,唠叨不停,而父亲则只会在需要时给一些提醒。求助的家长也多为母亲。母亲们也常跟我抱怨父亲总不配合自己的教育方式,比如一位母亲,她提到对于孩子厌学,她采用讲理和耐心等待的方式,父亲则成天逼着孩子去学校,认为母亲这样惯着孩子不行。父母不一致的教养方式使这个学生在父亲和母亲面前采用不同的应对方式,这样不利于她人格的发展。
影响学生心理健康的家庭因素绝非仅仅上述几种,还有许多。家庭教育作为教育双翼中的一翼,其作用不可忽视。从小的方面讲,不良的家教方式会影响孩子的学校教育效果;大的方面讲,会影响孩子的人格成长,更严重的是关系到社会整体素质的提高,制约国家和民族的发展。在咨询中,我常常会与学生的痛苦和家长的心酸产生共感,以下是我对上述问题思考后提出的几点建议:
四、对于学校方面来说,主要做好以下两方面工作:
(一)加强家庭教育指导,尤其要加强家庭心理教育指导。
家庭教育指导,即如何指导家长搞好家庭教育,是家庭教育事业发展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在工作中发现,其实很多家长虽有强烈的搞好家庭教育的主观愿望,但由于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指导,家庭教育走了不少弯路,甚至步入误区。
现代家庭教育指导对象已从幼儿、小学生、初中生的家长延伸到高中生家长,在指导内容上,将由主要普及家庭教育基本知识向家庭心理教育指导转变,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良好的个性心理,良好的人际交往心理及良好的意志品质。
为此,我校学生处“知心室”与家长学校联合,于今年初推出了“家长茶座”小报,宗旨之一就是要加强家庭教育指导。家庭教育工作将成为学校工作的“刚性”任务,通过县家教宣讲团,通过每一次家长会,通过家长学校,《家长茶座》报,对家长进行家庭教育指导,注重抓转变家长家教观念的工作。
(二)加强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合作。
在咨询中发现部分学生在人格上普遍存在着注意力薄弱、懒惰、缺乏责任感、合作能力差的缺陷。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缺乏合作是一个重要原因。因此,我校创办“家长茶座”小报,评选“优秀家长”,就是希望增强家校间的交流与合作。下一步,家庭与学校合作的范围、层次将有明显的变化,由以关心孩子的学习为主,扩展到关心孩子的品德、人格及心理的发展。
五、对于家长个体来说,主要做好心理沟通工作
家庭教育,实质上是一种与孩子心理沟通的艺术。为此,父母要研究自己孩子的个性心理特征,通过经常掌握孩子的心理脉搏,这样才能知道如何引导孩子发展。心理沟通是最有效的家教途径,那应该如何沟通呢?
如何与孩子进行心理沟通呢?父母可以借鉴心理咨询的方法,遵循下列三个步骤:
1.倾听。家庭中每个成员都有自己不同的角色,表达方式可以不同,但要达成某些共识,要有相同的目标。家长要注意倾听孩子的心声,这样接下来的沟通才能有的放矢。
2.判断,澄清。在倾听的过程中思考。公正的态度来自客观的判断,用心倾听,自然可以听出孩子想法中的不合理或偏颇之处,寻到症结,找准切入点。
3.咨商。最关键是商量。与孩子一起探讨,高中阶段是价值观形成的重要阶段,父母尤其应该与孩子认真讨论价值观的问题:一件事是否值得去做,做与不做的利弊是什么,以事实,以理去和孩子讨论。这里也有关键的点,就是自己少说教,多提问,多引发孩子的思考。
4.共同制定措施。引导他们选择积极的行动,双方达成共识,制定措施,并且落实措施。
5.耐心地等待。在落实措施的过程中,父母需要的是耐心的等待和观察,孩子想改变也不可能一蹴而就,而且有时还是需要监督的,因此,适当的提醒也是少不了的。
大量的理论和实践的经验都告诉我们,在青少年的心理发展的过程中,家庭起着非同小可的作用。青少年渴望和家长沟通,也热切希望自己的种种正当言行能得到家长的支持、理解和帮助,更希望心理危机时有来自家庭的亲情安慰。
做父母一定要学会尊重孩子,建立平等和谐的亲子关系,创造温暖宽松的对话氛围。要知道在高中生的成人意识很强,他(她)感受到了你的尊重,自然会说出真心话,说出他们的想法。要尊重孩子的天性,客观地评价孩子;尊重孩子的人格,多鼓励;尊重孩子的发展,积极地约束。
家庭对孩子的心理发展是如此的重要,因此,当孩子出现心理行为问题时,父母不仅要反思自己言行,而且还要反思自己为孩子的成长所营造的家庭环境,然后积极与孩子进行心理沟通,找出有问题的环节或因素,进而对家庭环境或因素作出相应的调整或完善,最后达到标本兼治,促进孩子心理持续、稳定、健康地发展。
【参考文献】
篇7
一、良好的行为用榜样来引导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的一言一行都是给学生无言的教育。教师应为人师表,言谈举止、衣着住行,都应给学生作出表率。因为在小学生的眼里,自己的老师是神圣的,教师的举止经常渗透于孩子的言行。列宁说“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榜样是会活的教科书,具有生动、具体、形象的特点,对小学生具有很大的说服力、更强的感染力,对他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具有潜移默化的暗示、指导作用。现在,许多学生卫生习惯差,果皮纸屑随手乱扔,操场上、教室里随处可见垃圾,可同学们却视而不见。有人往垃圾筒里扔,也是很少一部分。我们严厉地批评、惩罚也只能改变一天两天,时间长了又会重犯,因为他们意识上还得不到改变。针对这种情况,我们组织班会展开讨论,使学生在认识上有所转变,但许多学生道理都懂,行动上却难以改变。于是我从自身出发,从平时的小事中对学生进行熏陶。
因此,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我不光动嘴去说服教育学生,更多的时候是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塑造学生。如要求学生注意卫生保洁,不乱丢果皮纸屑。每天我走进教室,如果发现教室地面上有纸屑,我就会很自然地弯腰把它捡起来,放进垃圾桶;久而久之,学生就会感到爱护环境的重要。要求学生不要在楼道大声喧哗,我必须会轻声细语的对学生说话等等。有时我的一个眼神,学生就会马上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并很快改正。
总之,要求学生做到的,我们老师应努力要求自己先做到。
二、善良的品质在细节中形成
在和孩子平时的交流中,我会利用一切时机对孩子进行思想道德的熏陶。对于小学生来说,什么是对的、善的、恶的,在他们的头脑中没有一个明确的概念,这需要我们老师一步步的引导。我们班有个学生说话不流利,上课嗲着说话,回答问题咬字不清,都会有同学偷偷嘲笑,甚至有时哈哈大笑。我不动声色,等全班安静下来之后,慢慢地说“刚才你们在笑的时候,老师是怎么做到?”有孩子举手说:“老师没有笑,在认真听。”我顺势引导孩子,“对啊!老师在认真倾听他说话,我们其他同学也应该像老师一样,养成认真倾听别人说话的好习惯,这样,你才是一个有礼貌的学生。”如此几次,抓住生活中的细节给孩子讲做人的道理,比我们老套的说教要更有成效。虽然孩子身上已经有了这样或者那样的坏习惯,但我相信只要逐步引导,还是能让每个孩子都有一个正确的是非、善恶观。
三、不良的习惯在关怀中消失
作为班主任,我深刻的理解,不管什么样子的孩子他们都有追求上进,希望获得别人肯定和赞扬的渴望,哪个孩子也不想故意与老师作对,他们之所以经常的犯错,是因为他们已有的习惯在作祟。
我们班有一位“问题”学生,总是爱动,上课注意力不集中,骚扰别人,其他学生也不时地打小报告、找麻烦。我曾经很认真的和他谈话,但是并没有多大的改观。直到有一天,我发现大扫除中他有非常卖力的表现,我在班里表扬了他,并和同学商量,由他暂代劳动委员工作,他和同学们都欣然接收了我的建议。每天早上,他都第一个出现在区域打扫卫生;每天打扫除,他都和值日生一起打扫干净才离开;每天的作业,也开始认真完成;每天他都能和同学逐渐学会了礼让,能和同学们和睦相处,更可喜的是,他能主动为集体做好事。他的变化,所有同学都给与了肯定。
四、美好的心灵在活动中显现
以有趣的活动培养学生的习惯,在我校,学校场地有限,学生人数多,课间追逐打闹严重,对学生的安全管理是难题。为此,我采取了“礼仪之星”活动,课间派两名班干部协助老师管理学生,学生之间互相监督,追逐打闹的学生按班规扣分,每天扣1分,每周被扣除5分的,本学期就取消评选“礼仪之星”的资格。活动后,课间追打疯玩的少多了。下课前2分钟让孩子们比一比,谁的课桌底下最干净,这时孩子们就会自动检查周围的卫生并清理。渐渐地,孩子们养成了讲卫生的好习惯。另外,我在课间、放学或者在教室里和操场上到处走走,观察学生的活动情况,然后在星期一的班队会上总结。对文明休息、热爱劳动、遵守纪律的学生予以表扬,对大声吵闹或野跑野玩,做剧烈运动的予以批评。让学生自评,比一比谁的好习惯多。让学生互评,找找别人身上有哪些好习惯,自己身上还有哪些不良习惯,并制定自改计划。久而久之,学生的这种美好的心灵就逐渐形成了。
一位教育家说过:“在孩子的心灵中播种理想,就会收获行为;播种行为,就会收获习惯;播种习惯,就会收获品德;播种品德,就会收获命运。”辛勤的耕耘会结出了累累硕果。
五、成功的教育在家校中产生
凡是家庭教育抓得紧,抓得好,儿童更能受到良好的教育,在学校里接受教育就比较快,反之就比较困难,进步得也比较慢,甚至有的还会变坏,比如有些个体商户或农民平时很忙,精力不在孩子身上,任其自生自长。闲暇时,有了大把钞票无事可干,就在家里不是宴请亲戚朋友,就是玩麻将打扑克,他们无心去顾及孩子,更严重的是他们的言行举止、生活习惯直接影响着孩子的健康成长。有一次,我们班有两位同学在放学的路上,捡到了一个钱包,一个同学说要拾金不昧交给老师,另一个同学说我妈妈说过,捡到钱交给老师是傻瓜,结果这两位同学就把钱给分了,拿了钱去玩电子游戏,买玩具。这就说明家长对学生的影响何其严重。
在我们班里,有的学生经常迟到,不完成作业,或作业质量欠佳,或者上课不专心听讲,小动作多,还结伴贪玩,爱说假话骗人等等,这些都和家长的影响或他们周围环境的影响是分不开的。这种现象在我们学校每个班级都不同程度存在着,这些学生大多天资聪明,学习成绩却属于后进者,我们大部分教师颇感头疼,对他们产生厌恶或放宽尺度的方法来对待他们,这样下去将会更严重地挫伤这部分学生的健康成长,甚至将来会给我们的社会输送一批不合格的人才。
教育者叶圣陶曾说过,“我们在学校里受教育,目的在养成习惯,增强能力。我们离开了学校,仍然要从多方面受教育,并且要自我教育,其目的还是在养成习惯,增强能力。习惯越自然越好,能力越增强越好。”让孩子始终保持良好的行为习惯,家庭的作用也是不可忽略的。我们家长也经常反映孩子在家中和在学校简直就是天壤之别。那么大的差距究竟问题在哪儿呢?其实,我不说大家也明白这个责任就在我们家长。家庭是儿童教育的第一课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教育与孩子的成长同步,并且带有持续性与稳定性等特点;家长的言传身教、情境影响对孩子更具有感染性和潜移默化。
六、注重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