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莱的诗歌范文

时间:2023-04-10 07:44:1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雪莱的诗歌,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雪莱的诗歌

篇1

【关 键 词】科学史 主体 史学理论

历史理论或史学理论的发展从来不只是在其思想系统内的自我因承和变革。从更广泛的范围来看,包括哲学思想、文学理论、政治伦理在内的诸种理论思潮作为更大的思想背景皆对其产生影响。而本文旨在从科学史的视角考察有关人类对自己生活环境与主体存在的认识与理解。就人类对生活环境的认识而言,大到宇宙天体以及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小到人类自身生活周边的自然生态环境不一而足。至于后者而言,主要在各社会科学领域内已经可见的研究有孟德斯鸠开启的自然环境决定论[1],汤因比的挑战—应战理论乃至戴维·哈维(David Harvey)的时空压缩理论[2]等,皆是着眼于人类与其生活环境的相互关系。在本文中笔者拟以前者为主要研究对象,力图探讨在近代随着天文学的发展与人类对宇宙认识的深入,地球和人类做为认识论视野中的本体性存在在宇宙中逐渐的缩小,伴随着这种缩小而来的是人类意识中主体的缩小乃至瓦解,直到进入后现代时期的无主体。当然,这种缩小并非物理性缩小,而是指随着宇宙科学认识的外延不断扩大,其在人的精神世界和思想意识中的逐渐缩小。而哲学思想的发展,基本也是“人”这一主体性存在物从中世纪的上帝为宇宙万物之中心到尼采的“上帝之死”、罗兰·巴特的“作者之死”再到福柯“人类之死”的发展流变历程,在这个发展历程中,伴随的是主体的不断缩小与消解。我们可能对后现代主义的褒贬不一,但无可否认,后现代主义的出现使得作为大写的“人”的主体已经隐没。从史学发展角度来看的话,这个过程则表现为史学学科化的形成、社会科学化取向的史学以及大叙事崩塌后后现代史学的出现。在此过程中曾作为史学撰述的主体的民族国家等宏大叙事逐渐坍塌,出现了无主体之后的“多维主体”与“多种主体”,呈现出一种“开放着的将来”[3]与“反传统历史主义的人文主义”[4]。因而笔者认为近代科学特别是天文学与天体物理学的发展与近代的哲学思想发展、史学理论范式的变革具有紧密关系—科学发现的外延大小和研究模式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人文学术的外延所至、思维模式及其趋向性,呈现出一种“趋同模式”(但这种“趋同模式”并非涵盖律)。本文以霍金的量子力学研究为例,对哲学主体与史学理论的发展进行科学史视角的考察。从这个更宏阔的视角来看史学理论的演变和未来走向,这也是思想理论范畴内“大历史”[5]的一种学术尝试。

随着经典物理学时代的结束,理论物理学进入由霍金开启的量子力学的时代。这位被誉为自爱因斯坦以后最伟大的理论物理学家不仅以个人的人生书写着生命的传奇,更是以其理论建树、丰富想象和科学的思想实验带领人类进入一个“没有王”[6]的时代。

现代宇宙学证明在黑洞和宇宙大爆炸处一定存在奇点,奇点可以被看做时空或宇宙的边缘或边界,而边界条件只能由宇宙外的造物主所给定,所以宇宙的命运就操纵于造物主的手里,这成为自牛顿以来困扰人类智慧的第一推动问题。[7]霍金把广义相对论与量子理论富有创见地结合,并运用“虚时间”概念,彻底解决了在宇宙大爆炸和黑洞的奇点处所有物理定律和可预见性都失效的难题。霍金创造的有限无界的宇宙模型理论是一个自足的理论模型,完全可以解决第一推动的问题——“只要宇宙有一个开端,我们就可以设想存在一个造物主,但是,如果宇宙确实是完全自足的、没有边界或边缘,他就既没有开端也没有终结——他就是存在。那么,还会有造物主的存身之处吗?”。

霍金更是通过“金鱼缸物理学”提出了有关人类存在和时间的更深层次的思考。几年前,意大利蒙扎市议会通过了一项法案,禁止市民将金鱼养在圆形鱼缸里观赏,提案者解释说因为在圆形鱼缸中金鱼眼中的“现实”世界是扭曲的。而霍金则认为金鱼眼中所看到的世界与我们看到的不同,那么我们怎么能肯定我们看到的世界就是真实的?人类说不定终其一生也在通过一片扭曲的镜片打量世界。因而他认为不必去评判现实,因为“哥白尼和托勒密就好比我们和金鱼,选择任何一种描述作为宇宙模型都可以,因为无论是假设是地球不动还是太阳不动,我们都能很好地解释我们所观察到的天象变化”;并且在时间观念上“量子物理还极大地挑战了我们对‘过去’的认识。在经典物理中,所谓的‘过去’就是一系列成为历史的明确事件,而在量子物理中,‘过去’是不确定的,仅仅是一系列事件发生的可能性,跟‘未来’没什么两样。甚至作为一个整体的宇宙,都没有一个明确的过去,或者说历史。”

可以看出,霍金的有限无界的宇宙模型和以量子态进行的宇宙物理研究彻底颠覆了我们在经典物理学体系下形成的关于世界的认识,以及关于过去、现在、未来的时间三维判断。霍金的研究告诉我们自己看到感受到的周遭世界未必是真实的;过去、现在、未来之间没有绝对的界限,可以在理论上进行时光旅行穿越虫洞回到过去或者未来;现实真实性的表述不是唯一的,所有的真实只是相对于不同视角的观测者而言的,所有的表述都有其存在的理由;没有统一的容纳一切的科学理论体系,我们无法跳出“鱼缸”从外面观测我们的世界,就像没有人能跳出自己的皮肤。霍金的研究成果使人类的生存具有了一种幻灭感,而这种幻灭感和社会科学领域福柯对人的主体性的否定所导致的“人之死”以及历史研究在后现代时期的宏大叙事的瓦解、形而上意义的丧失、真实性与客观性的质疑、真实与虚构的相对化、历史与文学的逻辑等同、历史诗学的出现是紧密相连的、合一的历史过程。

福柯在其代表作之一的《词与物》中考察了西方的“知识型”(episteme)史,他所谓的“知识型”是一个时期“基本的文化代码”,也可以理解为“无意识的思维模式”。他认为在每个历史阶段各种知识是在一个知识型的支配之下,各个历史时期知识型之间不是连续的发展和进步,而是断裂。而“人”则是晚近的发现,产生于19世纪的现代知识型。词语的秩序不表达真实的事物,而是人对物的表现(该观点无疑受到索绪尔语言学的影响)。“人”从而成为现代时期的知识主体和对象,产生了“人文科学”。但人文科学一定程度上把关于“人”的前批判分析变为有关“人”的经验物的分析,忽视了其中的无意识背景。随着精神分析、文化人类学、结构语言学的发展,开始对“人”的无意识结构进行分析,这时是对既是知识主体又是知识对象的“人”的挑战。最后他断言:“人是近期的发明,并正在接近其终点……人将被抹去,如同大海沙地边上的一张脸”。随着语言的凸现,“人不再被看做是一种自然事实,而是被当做一种历史性的知识概念”,现代‘人’的概念是现代人文科学的知识建构。”

福柯否定了人的主体性,导致的结果便是“人”要么成为派生于语言的存在,失去其中心地位;要么人与语言对立起来,语言占据了一直以来人的地位,人无立身之所。福柯对人的解构导致了作为现代人文科学主体和对象的“人”之死。

现在我们来反观“后”思潮影响下的历史学领域。总的来看,在后现代影响下的的历史研究在朝两个方向发展:一方面是全球史和跨文化研究的兴起,另一方面是小写历史的发展(包括微观史、黑人史、妇女史、儿童史、身体史、私人生活史等)。初看之下,这两个发展方向似乎是相反的,一方面其学术视野越来越大,另一方面其视野则趋于偏狭。但本质上看,这两个方面的发展其内在的理论逻辑是合一的:随着对现代性和理性的反思,历史研究中的大写历史和宏大叙事逐渐崩塌,“民族——国家”的书写主体和先验的、至高无上的、超历史的意义追寻一去不返;民族中心主义和欧洲中心主义开始退潮,反中心和多元性成为人类认识模式和历史研究的主题。在这个背景下,不论是视野较大的全球史和跨文化研究或者是视野趋于偏狭的小写历史的研究,都是力图超越以前写史的“民族——国家”的范畴及其先验的意义构成和意识形态的倾向性,都是力图改变欧州中心主义对近代世界史的规训与限制,脱离单一主体占据中心的状况,进而对20世纪的残酷历史进行反思与人类的未来发展进行展望。

我们以海登·怀特的理论创见来看,怀特的理论是在当代哲学、语言学、文学理论与文学批评杂糅发展的大背景下出现的,其最显著特征便是建立在语言学的基础上,或者说,是以语言学为中心的思考。怀特认为“在每一种历史表现之中,都存在不可避免的相对性。表现的相对性是用来描述并因而将过去的事件当做可能的解释和理解对象加以建构的语言的功能。”所以,“认识到表现的相对性是语言的功能,而过去的事件是语言构建的结果,这就说明了,要想在历史表现的层次上消除相对主义而追求外在于语言的绝对真实是不现实的;同时,它也意味着在要想在历史认识论中避免相对主义也不可能。”

怀特的理论在以语言为中心的基础上彻底地解构了现代史学的经验论,悬置了历史实在,进而思考历史文本在整体上的真实性。这个颠覆性的视角转换使得现代史学以人为主体的关于客观性、真实性、真理等概念的思考全部成为伪命题,一切的理论思考以语言为中心,客观性、真实性的思考也仅限于文本层面;真理符合论从怀特的理论视野中消失,其理论范畴中也彻底摒弃了以人为中心的历史思考,从而达到“文本之外无一物”(德里达语)的境地。毋庸置疑,怀特在理论层面的视角转换所带来的突破为史学理论研究开辟了新疆域,从而使科学与艺术之争这个永恒辩难失去了其理论基础。

可见,随着霍金在理论物理学方面的突破,彻底改变了人类思想意识中先前关于真实性和过去、现在、未来的时间判断和划界。他所有的这些理论突破是异常剧烈的,这也深深地冲击了人类的思想世界。在这个科学史的大背景下我们再考察并理解福柯的“人之死”和怀特的理论的出现就是自然而然的了。不论是福柯还是怀特其理论研究已经进入了“元”(meta)的层面,是对本领域先前的研究所进行的反省与话语分析,具有很强的反思性与批判性。甚至,他们分别对哲学视域的“人”和作为史学学科基础的真实性也加以解构,从而在他们的理论视野中再也难以寻到“人”作为一个主体的存在物。由此可见,在这个时期以幻灭感为特征的思想趋向与霍金等前沿宇宙学的研究是息息相关的。“人”作为主体在后现代时期的消失,使得价值判断标准相对化、文本解读的自由化、形而上意义的虚无化。就像《圣经·士师记》结尾时的那句经典表述:“那时以色列没有王,各人任意而行”。

科学哲学与人文心灵哲学的交叉及相互关系问题是学术界的一个前沿热点问题,本文从霍金为例并对其与现代哲学和史学思想关系作出诠释,试图开辟一个人文思想研究的更广阔的视角。科学史的视角为我们研究近代人类思想变迁提供了一个更加广阔的视角,从这个视角来看近代哲学、史学思想的变迁更加清晰,更能把握其方向,更具反思性;从这个视角来考察人类历史发展和历史研究,相对于二十世纪曾出现过的世界战争、大屠杀和种族屠戮等人类酿造的自我浩劫,使我们更能清晰地把握人类历史的走向,对于人类未来发展更具警示作用。

下面,笔者将从以下两个方面对全文加以总结。

(一)科学史与历史学对话的可能性及必要性

科学史的思想基础本质上是历史科学而非科学哲学,但长期以来科学史与历史研究两者却处于分离状态,这种分离限制了跨学科研究的深入发展。科学的发展总植根于特定的社会环境中,所以考虑科学发展就要尽可能考虑影响其发展的所有因素,乔治·萨顿甚至认为科学史的研究背景应该扩展到整个人类文明史的广度。而历史学由于其对社会背景的宏观和微观研究的学科特性,在为科学史探寻其学术社会背景时具有先天的优势。反观之,科学发展对历史研究和社会发展也具有巨大影响,比如杰尔拉德·霍尔顿(Gerald holton)就认为爱因斯坦所取得的科学成果对当代社会产生了深刻而广泛的影响,这表现在从科学领域到哲学、社会思潮、文学、艺术等各个方面;吴怀祺认为中国古代史学史和中国近代史学史的发展表明科学发展对史学研究有重大的影响,特别是在史料收集、研究方法、史学类型尤其表现在史学研究的思维方式上。

史学研究的思维方式问题现今成为史学理论的研究范畴,而科学史与史学理论的跨学科研究,一方面,有助于扩大史学理论研究的视野,吸收借鉴科学研究的经验基础,反思自己的研究方法和理论构建的正确性;另一方面,科学史与史学理论的跨学科研究也是关于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的异同关系这个永恒辩难的可能的理论出路,这有利于我们看到两者中更多同质性而非异质性的东西,在更深层次的研究中寻求一条可行的解决之道。

(二)从主体流变的视角来看后现代主义的出现

从主体流变的角度来看,主体“人”从“人为自然界立法”到后现代主义语境中人的消亡,近代的思想发展过程就是主体性逐渐弱化、“多种主体”出现的过程。随着近代历史发展特别是20世纪的残酷史实,学者开始对人的主体性进行深刻的反思。可以说,近代以来人的主体性逐渐削弱乃至在学理上的消亡是人类对自己的历史反思的结果。这种成长与反思是必需的更是必要的,因为人类对自己的主置的把握决定着人类的命运与未来走向。由此看来,在后现代语境中主体人的消亡和确定性的终结并非是用反叛和聒噪来吸引眼球,而是历史发展和人类思想因承的必然结果。

在这个思想层面上,我们再来讨论后现代主义对哲学研究和历史学科性的冲击和影响就毫无意义,其成为一个假命题。因为我们错将发生学概念上的后现代主义理解为起源学概念:在发生学上,后现代主义是知识结构的逻辑推理,是人类思想史上自我因承推演的自然结果;而当我们把其错以起源学来看的话,后现代主义成为一个凭空出现者,因而研究者往往将其与思想传统割裂开来而看做一个独立主体来研究其影响,所以将逻辑推理层面的研究误解为历史时间概念层面的研究。以主体变化的视角去看待后现代主义或许我们能够看到在以前的批判视野中所不曾看见的一面,从而能更深刻地理解后现代主义的学术渊源与价值取向。

史学理论未来的发展更是呈现出一种开放性的可能和以未来为导向的伦理思考。作为研究者我们可以有自己的理论坚持,但在心态上和理论视野上应该开放。拘泥于任何一种理论的学术态度除了局限当事人的眼界之外毫无益处。开放性、多元性、包容性、综合性已成为史学理论发展的趋势,我们也应以开放的学术态度迎接一个充满希望和挑战的未知的未来。

参考文献:

[1]见其《论法的精神》一书,在该书中,他将亚里士多德的理论进行发展,认为不同的气候对不同民族的身心塑造、政治制度、气质秉性、具有决定作用,“气候王国才是一切王国的第一位”。

[2]David Havey,The Condition of Postmodernity,oxford:Basil Blackwood(1989).

[3]埃娃·多曼斯卡.邂逅:后现代之后的历史哲学[C].彭刚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195.

[4]Josh Tosh,ed.Historians on History,Longman(2000).Introduction,p.12.

[5]“大历史”(big history)首先由大卫·克里斯蒂安(David Christian)于1991年在《为“大历史”辩护》一文中提出,更多的是一种适合于历史社会学和历史哲学的研究模式,国内研究详见刘耀辉.大历史与历史研究[J],史学理论研究,2011(4).

篇2

摘 要:在小学品德课教学中,引导小学生开展自主学习活动是进行创新教育的重要途径。自主学习作为一种符合小学生年龄特点与发展需要的学习方式,对促进每一个学生自觉主动地学习,养成文明的行为习惯,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都有其独特优势。笔者从品德课教学入手,探求小学生在自主学习活动中的实际表现与需求,并结合相关理论,运用个性化、合作化、开放化的有效性策略开展了一些实践与思考。

关键词:活动资源;活动体验;灵活多样;过程调控;反馈评价

中图分类号:G4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2)07-016-2

《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实验稿)》倡导“以儿童直接参与的丰富多彩的活动为主要教学形式”,强调“寓教育于活动之中”,要求教师在主体性活动中,“帮助儿童获得彼此联系的、不断深化的经验和体验”。小学品德课中的自主学习活动是指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基础和学习特点,采用自学、讨论、辩论、角色扮演、实践等方式进行自觉主动学习的学习模式。所以说,引导小学生开展品德课自主学习活动在提高品德课质量和效率上具有重要作用。

现就本人所执教的《我掉了一颗牙》一课来谈一谈引导小学生开展品德课自主学习活动的有效性。教师首先请同学们看蛀牙图片,说说蛀牙有什么危害?接着同桌讨论交流怎样保护牙齿?然后再说说怎样刷牙?最后请大家一起学着发言同学的样子做刷牙的动作。

第一次研讨:为什么教学效果不尽如人意?

以上是笔者在课堂上亲身经历的教学案例。用到了实地考察、图片欣赏、讨论、模拟演示等自主学习活动方式,但是效果却不尽如人意。

问题在于教者在组织自主学习活动前忽略了学生实践时的真实体验以及道德是在生活中形成的这一特点,仅仅把目光停留在完成教学目标上,虽然也设置了看图、讨论等自主学习活动,但是一年级儿童的认知与体验活动具有形象性的特点,他们更愿意投入到生动、有趣的游戏或者角色扮演等活动中。让学生观察蛀牙的图片,缺乏唤醒切身体验的兴趣与功能。至于讨论“怎样保护牙齿”的话题,那是既枯燥乏味又理性十足的活动,学生怎么会生成积极参与的热情?教师在组织活动时忽略了文本与生活的趣味链接,忽略了学生的情趣,让学生在课堂上得到和谐健康、积极主动地发展,只能是一种美好的愿望。

第一次顿悟:

正当我“白发三千丈,缘愁是个长”的时候,恰逢学校语文教研组在进行“高效课堂”的课型研究,我先后听了两位教师的课,并进行分析,从中深受启发。

〔教学片断一〕:

“言为心声”,语文课里,教师就更应当让学生畅所欲言,敢说会说,敢于发表独立见解。有个说话练习叫《我爱爸爸妈妈》,教者制作了精美的课件,有爸爸、妈妈怎样努力工作、认真学习的,尊老爱幼的,关心他人的,操持家务的以及“我”怎样爱爸爸妈妈等等。然而,当进入到要小朋友联系自己的家,说说“我爱爸爸妈妈”的时候,有的小朋友说的与多数小朋友不一样。有的说:“我爸爸不好,很懒惰,家里的事都要妈妈做,还骂妈妈。”有的说:“妈妈不要我和爸爸自己走了,我不爱妈妈。”……教师虽然事先没想到有小朋友会这么说,但作了临场应变:“是啊,很多爸爸妈妈都是很好的,但有的爸爸妈妈也会有缺点、犯错误,我们小朋友要帮助这样的爸爸妈妈改正错误,这也是爱爸爸、妈妈呀!大家说对吗?”教师热情、得体的引导,鼓励了学生在课堂上敢于真情诉说,畅所欲言,乐于作心与心的交流。

〔教学片断二〕:

课堂是教师、学生互动交流的场所,每一节课都是不可重复的激情与智慧的综合生成过程,在与学生的对话交流中,教师的教学机智往往产生无法预约的精彩生成。如:一位老师教学《牛郎织女》(二)时,学生就提出这样一个问题:“既然王母娘娘法力无边,为何还要带那么多天兵天将趁牛郎到地里干活时来抓织女,她怕牛郎吗?”问题让人始料不及,但这位教师却机智地引导学生讨论:有的说“王母娘娘理亏,因为她破坏了牛郎织女的幸福生活”;有的说“牛郎织女纯真的爱情让王母娘娘望而却步”;还有的说“王母娘娘即使法力无边,也斗不过人间真情”……教师机智的引导,引发学生对文本更深的理解与感悟。这样“智味”浓郁的课堂是无法复制的。

反思:

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如何有效地引导小学生开展品德课自主学习活动?

一、有效的自主学习活动应该将三维目标有序地整合在过程中。

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不仅关注知识与技能、行为与习惯目标,而且关注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要达成预设的目标,不是靠堆砌几个活动场景就能实现的。活动的设计可以由浅入深、循序渐进,教师心中既要明了设置的活动所要达到的目标,也要能够预知活动中可能出现的问题,未雨绸缪,早思对策,力求使活动进程与学生的需要、道德生成同步递进,

二、有效的自主学习活动应该是对文本与学生关系正确理解后的选择。

教师应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对教材进行整合、重组,使自主学习活动呈现出动态的、富有弹性的流程,并及时调整,拓展学生实践体验的空间。只有把课堂活动与家庭生活、课内教学与课外准备、教材的引领与发挥社会及家人融为一体,把学生在调查、访问、搜集、观察、比较和亲自操作中获得的有关自己成长的活生生的信息、资源充分整合到教材内容,让学生全方位、多角度的体验实践探索和发现的乐趣,学生才会在自我感悟中迸发生命的智慧,并享受到道德生成的快乐。

三、有效的自主学习活动应该引领学生多感官地投入,唤醒学生道德生成的意识。

教师组织自主学习活动,不是简单地引导学生进入机械的活动学习,而是创设各种真实的或近似真实的道德情境和道德冲突,充分发扬学生的主体性与创造性,发动学生全身心、多感官地参与和体验,让他们听听、看看、摸摸、闻闻、演演、想想、议议,强化或生成对外部世界的感受,唤醒学生道德生成的意识,培养学生的到的思索和判断能力。

四、有效的自主学习活动应该尊重学生的感受,引导学生深层体验。

自主学习活动的内容取材于儿童的生活,生活的美丑善恶为学生道德的生成提供了丰富多彩的素材。每个学生都是具有完整生命的人,面对参与的生活世界,他们的生命表现既有认知,也有情感、意志和行为。当投入到某个活动时,他们不仅会感知这是什么事?是好事还是坏事?随之还会萌发相应的情感、态度,然后是产生一定的行为。教学活动只有从学生的内心世界出发,从尊重人的意义出发,给于学生真正的思辨空间,进行正确的价值引领,学生才有可能体验到深层的东西。

第二次执教《我掉了一颗牙》一课:

教师组织“猜一猜”的游戏,把各种危害牙齿健康的细菌名称与危害编成谜语,让学生猜出它们;然后再领着学生玩“抓坏蛋”的游戏:

取出事先携带的小镜子,或者同桌互相检查,找找谁的牙齿受到细菌“攻击”了。学生面对自己的小蛀牙或他人洁白的牙齿,会产生羞愧、后悔、高兴、愤怒等种种体验。教师抓住情感体验生成之际,号召全班总动员,先让学生互动献上“打败坏蛋”之计谋,再操作“打坏蛋”之本领:刷牙、漱口等。

第二次顿悟:

一、充分挖掘活动的资源

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的课程资源是个很宽泛的概念,教师在组织自主学习活动时,首先要选用教材中所提示的活动范例,因为它们都是教材编写者力图体现本课程的目标和内容而设,但是要根据实际情况与学生的需要进行适当取舍。其次还要充分挖掘学校、社区以及家庭中的一切资源。然后还要重视发现学生生活中可利用的学习资源,要有意识地观察、捕捉学生生活实际中的相关问题和现象,以及学生身边的一些相关典型事例,把它们转变为活动资源,恰到好处地加以运用,最后还要充分利用课堂随机生成的问题资源。

二、关注儿童的自身兴趣

提高学生的道德认识水平,教师应该顺应儿童的心理,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巧妙创设各种妙趣横生的有利于学生感知、生成、构建的活动。自主学习活动应该呈现出一种儿童文化,使其充满“童趣”、“童乐”。

三、多样、灵活的组织活动方式

自主学习活动的组织形式可以根据目标、内容、条件、资源的不同而选择不同的实践活动类型。在一堂课的教学当中,有时可根据学生年龄特征选用自主学习活动方式,低年级的学生活泼好动,就多采用游戏、角色扮演等生动活泼的方式;中高年级的学生由于其活动能力的提高与道德认知的深入,则适当加入谈话、采访、资料调查等较为理性的自主学习活动方式。总之,教师要根据教学目标的需要,在安排和开展活动时灵活选用多种活动方式,并把它们整合成最佳组合。

四、把握组织活动的时机

把握组织自主学习活动的时机,其实就是要找准道德情感或认知生成的结合点。一般来说,学生形成道德行为的过程大致要经历这么几个过程:感知萌生、实践体验、获得感受、形成认识、转化行为。每一个过程的经历,或者在每个过程的临界处,即学生的道德情感与认知、行为生成处于愤悱欲启时,便是设置自主学习活动的绝佳时机。

五、注意活动过程的调控

教学中,教师必须做到统筹把握,综合、动态地实现对儿童及其活动的支持与指导。由于儿童在活动中行为、言语、想法,以及活动中可能出现的活动情况与活动结果,都是无法安全预设的,加上本课程又强调要凸显儿童在活动中的主体性与参与性,故教师在活动前不能对儿童活动统得过死,对活动过程的设计也应该是板块式的。在活动过程中,只要不违反儿童的生活逻辑、事物的发展逻辑,教师可以对活动过程的某个环节进行增删。也就是说,教师要始终处于活动的组织、引领、点拨、修正、提升者的地位,才能保证活动有效进行。

六、重视活动后的反馈评价

篇3

目前,我国的教育还处在一个流水线加工的时代,就像老师对着小猴子、小象、小猫说,“今天我们要考试,考试内容就是爬树”。不管学生的个性特点和特长,都用统一的模型去教育。

我们国家有课程标准,这是一种流水线的制造,这种制造就是教育的现实情况。大家觉得这个很正常,教育就应该是这样的。

那么,如果我们换一种思维方式,换一种场景,会出现怎样的情况?打一个比喻,假设餐馆的老板说,今后你到我的餐馆吃饭会很受欢迎,但是一吃就要吃六年。就如同校长招生之前说他的学校有多好多好,一学就学六年,这是一个固定的步骤,有固定的班级安排,让学生沿着固定的路径走下来,学生没有什么可选择的。这就是我们现在的学校,是流水化的生产。如果真是去一个餐馆吃饭的话,即便是五星级的酒店人们也不会想天天吃。

互联网为教育重组

提供前提和可能

未来的教育是选择合适的课程和学习,以适应儿童的发展,还是让儿童去适应固化的教育?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互联网动摇了传统学校赖以建立的两个基础。以前我们的学校、班级教育,总是要把孩子集中在一个地方,让他们在固定的时间,学习固定的东西,采用基于学科的方式组织学习。

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也使得传统学校赖以建立的两个基础不复存在。21世纪中后期,将会出现从根本上重新设计的学校,展示一系列重组的可能性,其中包括学校会根据学生的能力、学习时间以及其他因素组织学习。学校将为学生提供更个性化的学习,学校开始将网络学习融入其中,为学生提供更多的选择性、适应性以及更多的发展机会,这是未来学校的基本前提。

互联网为我们重组学校教育提供了前提和可能,让数据和信息资源成为互联网现代学校组成的核心资源,通过数据就可以精确了解学习者个性化的学习需求。

此外,互联网还提供了新的社会分工形态、实时协同的通信网,形成了大规模的社会化协同,可以为学习提供更好的支持、更多的反馈。另外,互联网还提供了新的四维空间、虚实结合的生存空间以及线上线下融合的业态,为学生提供线上线下融合的服务。

“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为教育重组提供了一种可能,这种可能是可以解决当前我国教育当中相互矛盾的悖论。以前我国的教育是想做到了大规模就做不到个性化,要做到个性化就做不到大规模,大规模使得每个人都获得教育,实现公平,解决教育可以覆盖每个人的问题,而个性化可以实现跟每个人能力相匹配的高质量教学。

因此,互联网解决了现在教育当中存在的一些悖论问题,这正是未来学校变革的原动力。未来的学校或许就是学生、家长和老师,根据自己的兴趣和价值观以及个人的情感来选择合适的课程、合适的教育。

当教育更具柔性、更个性化以及让学生、家长和老师有更多选择性的时候,或许今后学生上课可以在学校也可以在科技馆,因此,未来学校在具有更多的选择性的基础上,也会建立起促进个性化发展的教育体系。

未来学校形态

将可能是自组织形态

或许未来学校的形态将是一种自组织的形态,在对数据精确采集的过程中,学校可以了解每个学习者的特征,然后根据这个特征和学习者的能力安排不同的学习形态,这样就可以实现个性化、柔性的教育,建立适合学生个性成长的教育体系。这样的教育更多的是让学生参与,让他们在体验中成长。

也或许未来的学校将校内校外融合在一起,既可以使学生增长知识,还能促进学生思维的成长,这种对成长的助推是自组织形态的。或许未来学校的形态就是在完备学习数据基础上的一种自组织的形态。

今后数据将成为学校最重要的资产,学校的教学环境将变成打破校园边界、虚实融合的智慧生态的环境。在这种生态环境里,学生除了通过实体上接触老师、家长、同伴来接受教育,还可以通过手机、平板接触到更大的学习共同体,找到更适合自己的学习源,虚实交织在一起,融合在一起。在这种生态环境中,学生彼此之间、与教师之间、与家长之间,以及与社会专业人士之间将会存在不同于现代形态的互动关系。

未来学校里,学生的主体地位将明显地凸显出来,使学习的方式发生根本性的变革,每个人既是知识的生产者,也是知识的交互者。学校将是一个充满活力、人性化和高度社会化的,不再是静态知识的储藏地,而是开放的、流动的,社会性的、分布的、连接智慧的网络和个性化的发展空间。

未来学校的生态环境也不是一个割裂的学习空间,而是通过网络连接学生和未来生活的空间。学校是终身的、全面的、按需获得的。

学校教育开放将成为趋势

虚实融合的环境将是未来学校基本环境的演化趋势。学校的围墙正在被打破,学校的开放是大势所趋。可能大家都知道MOOC,这不是技术进步,MOOC真正的价值在于关系的变革。

变革使得优质教育服务供给打破了校园围墙的边界。以前学生在学校边界里,必须要接受学校的教育才能获得成长。现在学生觉得学校里的课不好,可以换别的课,可以获得社会上的服务。

实际上今后学校教育的核心业务,是要类似于现在学校后勤的社会化,有些教学的业务一定要通过社会供给解决。可能某些社会供给的质量比学校本身提供的质量还要高。

今后社会将可能为学校供给教育资源、教育服务,学校的围墙正在被打破。学校的开放是大势所趋。互联网时代的开放教育生态系统正在形成。以前学校里有教学内容和师生交流,有考核和文凭。现在互联网让这些内容和要素出现了竞争,因为互联网上有更优质的内容、更好的师生互动,也会有得到大家公认的考核和评估,还有开放的评分系统。

目前,学校的生态都在重构过程中,学习的消费者、内容的提供者、教学的服务者、资金的提供者、考试的提供者以及证书的提供者都在发生改变,互联网生态正在形成,“互联网+教育”的变革会重构学校教育的生态体系,这种生态体系是内容供给的重构,内容不只由学校来提供,而是学校教育和在线教育相融合。

另外,学校的学习环境会变成智慧化的学习环境,学校会无缝地接洽学生的服务,移动终端会作为丰富知识结构的一个工具。“教与学”方式的重构、管理和评价的重构会改变整个学校的运作流程。很多互联网业界人士认为,今后有了远程教育,有了互联网教育,学校是不是会消亡,其实这是不可能的。互联网不可能替代学校,但这并不意味着学校可以按照原来的流程运转下去,“互联网+教育”就是教育的转基因过程。

篇4

论文摘要:德育课作为中职生必修的一门基础课程,是学校德育的主渠道,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要内容。但由于德育课自身理论性较强,又比较抽象,再加上很多学生存在着认识误区,认为上职校关健是要把专业课学好,文化课尤其是德育课学的好坏并不重要。在这些因素的影响下,如果德育教师在讲授过程中不能很好地联系学生的实际,造成理论和实践的脱节,必然会影响教学的效果以及学生学习这门课程的兴趣。笔者结合自己十多年来的教学实践,得出这样心得:把德育课的课本知识与学生生活的实际联系起来,给学生展示一个美好的未来,学生自然会产生浓厚的兴趣。

传说中有一种水晶球,它可以让人们看到未来。每个人对自己的未来都是充满好奇的,而现实中却没有这样的水晶球。如果教师能利用课堂知识与现实的联系,给学生提供一个可看到未来的水晶球,让学生明白德育课所学内容不是远离现实的,而是与自己实际生活以及未来工作密切相关的,那教学的效果自然会水到渠成,学生的学习兴趣问题就会迎刃而解。

中职德育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原因

中职德育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表现在学生和教师两个方面:

1.学生对德育课存在偏见和误解

从学生层面来看,不少中职生对德育课存在偏见和误解,对课程产生先人为主的厌烦情绪,极大影响了德育课的教育教学效果。通过长期观察,我们可以发现:第一,中职学生对德育课重视程度不够。Www.133229.Com认为上职校关键是要把专业课学好,因此,对德育课学习的积极性不高。有的学生甚至认为德育课都是一些空洞理论,今后没有多大用;有的学生还认为课本上讲的和社会上的事根本就不是一回事,学不学都无所谓。由于认知内驱力不足,实用主义倾向严重,所以学生根本不愿把时间花费在德育课学习上。第二,一些学生心态浮躁,目光短浅,德育课学习打擦边球。中职学校实行开放式教学,学生群体情况复杂多样,有部分学生纯粹是为了拿个文凭,平时学习无动力、激情,考查、考试准备、复习不积极,根本不愿把时间花费在德育课学习上。

2.德育课教师在教学方法上存在问题

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灵魂,教师的教学工作决定并影响着德育课实效性。德育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主要存在以下两方面的问题:一是育人意识不强。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天职,但在教学过程中,许多德育课教师更多的是从教学内容和体系上把握课堂教学,较少考虑如何通过课堂教学强德育实效性。二是教师的教学方法影响学生学习动机。学生能不能认真听课并参与其中是影响德育课学习成败的一个重要因素,而能不能让学生有兴趣听课又跟教师讲课有着密切关系。激发中职生学习德育课兴趣的方法和途径—送学生一个可透视未来的水晶球

要想提高德育课教学的实效,教师要针对症结所在,积极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结合自己教学实践,笔者认为最重要的一点是要改变学生对德育课的认识,让学生看到所学知识的有用性,即在教学中注意把知识与现实尤其学生的未来联系起来,送学生一个可透视未来的水晶球。

曾经有这样一个故事:在一个郊区的玻璃厂里,几个实习工人面对每天流水线式的切割雕刻玻璃的工作非常厌烦,他们觉得这份工作太一般,太单调,看不出有什么用处。他们的师傅知道了他们的心事,没说什么,而是在周末带几个徒弟到城里玩。

汽车在公路上疾驶,很快进人了市区。街道两旁不时闪出一幢幢高大的楼房,有几幢楼房在阳光下反射出一种很亮丽的蓝色、黄色或红色。车上的几个徒弟看着两边的风景,指指点点,非常开心,他们也注意到了那几幢会发光的楼房。这时他们的师傅指着那些楼房说:“你们看,这些楼房为什么会折射出蓝光吗?是因为楼房的外部是用玻璃幕墙装饰的,而制造这些幕墙的玻璃就是你们每天雕刻的玻璃!’川真的?”徒弟们兴奋地望着那几幢楼房,眼睛里有一种少见的光芒。

这时,汽车在一家医院门前停了下来,儿个徒弟不明白师博来这儿做什么?看病吗?师傅把他们领到医院的婴儿室外,隔着玻璃看里面:一张又一张小床,躺着一个个可爱的或调皮的或正在哭泣的小宝贝。这时,他们注意到屋里有一个还有一个透明的玻璃箱,里边也躺着一个婴儿。“那个玻璃箱叫保温箱,是专门为早产的婴儿准备的。早产的婴儿为什么要呆在玻璃箱里边呢?因为那里边是恒温保湿的,可以最大限度保护婴儿,让他平安度过危险期。你们知道吗,做这种恒温箱的玻璃也是我们厂生产的!”“哦!原来我们生产的玻璃有那么多用处啊!”

从此以后,几个徒弟的工作态度有了明显的转变,他们不在把工作视为苦差,而是一件很有意义的工作!

同样的道理,如果教师在课堂上能有意识地运用美好的前景引导学生,创造机会,从不同角度,把学生所学德育课知识与他们的未来结合起来,让他们意识到自己所做的一切对未来是多么重要,从而引起对当下所学内容的重视,相信课堂教学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笔者认为教师要想在课堂上结合所教内容恰当地联系实际,引导学生看到美好的蓝图,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1.熟悉情况,因势利导

课堂上需要研习的知识内容很多,教师不可能将每一个知识点都与现实、与未来紧密联系起来。这就需要教师上课前通过各种渠道了解学生的知识能力基础、兴趣爱好、课外阅读等方面的情况,把握学生的思维动向。弄清楚了学生的所思所想,知道了学生关心的问题,教师的引导才具有针对性,也才能吸引住学生。当然,同一个知识点,不可能让所有的学生看到希望,但至少能让大多数学生看到希望。例如,对中专一年级刚人学的新生,我认为他们的情况一般可分为三种:一是对上职业学校存在偏见,认为自己不如上普高的学生,但是这部分学生非常想学有所成,知识能力相对较好;二是对自己的未来没有规划,很迷惘,走一步算一步;三是在初中时就对学习没有了兴趣,学习态度及行为习惯都相对较差。根据这些情况,我在他们进人新学校的第一节德育课上,首先让学生明白职业学校与普通高中的异同,使学生理解了无论是接受那一种教育都能殊途同归,最终都是为了成为一个合格的职业人,并展示报纸、电视报道等媒体材料,让学生了解当前的就业形势:有一技之长的中专生比有着专科文凭甚至本科学历的无特长学生更容易就业,帮助学生树立信心。同时导人,我们现在要学的这门课就是如何让你成功地成为一名职业人的课程,由此改变学生对德育课的印象,并激起学习这门课的兴趣。

z.联系实际,解除疑惑

教师在生活中要做有心人,不仅要掌握书本知识体系,还要注意它们在现实生活中的实际运用。当学生质疑课堂上学习的知识点没用时,教师就可以旁征博引,用现实中的实例与他们共同进行探讨。为此教师要注意在课堂上搭建一个和谐平等的对话平台,使学生乐于参与。比如,我在讲授“学习知识重要性”内容时,曾使用“贫穷的农家子弟因为发奋读书,最终考取大学,并成功创业改变自己和家庭贫穷面貌”的例子。这时有一个学生当场反驳说:“我觉得读书没有多大用处,我家旁边就有一个人今年还不到30岁,小学没有毕业就出去打工了,现在在外面办了工厂,今年春节回家还开了小汽车了!而许多比他文化程度高的人却贫困的很!”我并没有马上回答,而是转而把这个问题交给了同学:“请大家结合上述两个例子来进行讨论!各组组长把本组意见记录下来,并形成本组结论。”这一下班上可热闹了,大家纷纷发言,有支持那位同学观点的,有支持教师的观点的,而且每一组都对自己的观点进行了论证。讨论差不多了,我抓住时机再问:请刚才那位同学来说说你讲的那位成功人士,是从事什么工作的?

“模具制造。”

“他天生就会吗?”

“哪有天生会的,跟师傅学的嘛”

“哦!我知道了,如果他不学习也就不会,是吧”

“是,,

“所以学习很重要是不是?”

接着我继续总结:“我们所讲的学习知识,不仅仅是指学校教育,还包括社会教育,那位成功人士之所以成功,有两方面的因素,一个是机遇,还有一个就是他肯钻研爱学习,如果他不爱学习不肯钻研显然不能取得成功,如果他书读的再多点,知识更扎实点,他的成就可能更大,那么我们现在应该怎么做?”

“好好学习”,同学们齐声回答!

联系学生的思想行为实际展开讨论交流,使教学更具有针对性和说服力,能取得很好的效果。同时,调动了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引导学生反思,帮助学生形成了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3.榜样示范,点燃希望

篇5

【关键词】高职 建筑工程 实践教学 改革 思考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8-0205-01

在近代伴随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各类产业需要的各类专业人才也慢慢增多,这同时也刺激了教育产业的快速发展,这其中的高职教育俨然成为教育产业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也是发展前景最好的一部分。高职教育和普通高校教育不尽相同,高职教育更注重实践教学,提高学生的多项能力素质、动手能力等等,也是学生培养自己创新能力和自己动手的重要环节。目前各个企业对高职毕业的员工需求很大,应届毕业生并不能满足市场要求,还有应届毕业生与工厂所需要的人才不相符等情况。综上所述,高职的实践教学的改革已经被迫切需要。本文就建筑工程为例,分析实践教学改革所带来的思考。

1.高职建工的实践教学的改革内容

1.1教学模式的改革

现如今的教育方式存在很大的问题,以老师为中心的方式在如今已经过时了,现如今的教育要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角,老师则起到一个引导的作用,启发学生的学习思维,这样才能使教学的成果最大化,老师还应该丰富自己的教学手段,采用多媒体教学,引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还要加入适量的实践教学等模式,让教学变得更加灵活。灵活的教学使学生和教师产生更多的互动,让学习课堂氛围更好。

1.2 教学方法的改革

现如今的教学方法过于重视理论教学,实践教学对于当下的教育来说变的可有可无,这是必须要改革的。现如今需要的是建立一个能培养出具有理论基础的同时也具有强大的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的多方面人才的教学方法,而目前的教学方法明显不能满足新时期的教学要求,所以教学方法的改革刻不容缓。

1.3教学内容的改革

现如今的教学内容单一没有很多的实践讲解,不过如今的厂家收人时最注重的就是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所以教学内容也该相应修改,加强实践教学的讲解,重视专业技术运用的教学,改革实践教学体系。

2.改革加强高职建筑工程专业的实践教学的方式方法

2.1 进行多方面的技能培养,并评分等级,颁发证书

通过分析该专业的技能需要,对该专业的学生进行专业技能培训,开办各种讲座和技能专业课,还要强化实践教学,加强学生的动手能力,还要让学生参加相关技能的等级证书考试,合格者获得证书,以此鼓励学生,增强学生积极性,还能向招生企业证明学生的能力,整体提高学生素质,达到改革目的。

2.2改革人才培养方法,加强企业和学校的沟通合作

培养人才的原则应该是根据企业的需要,按照专业的火红程度,能确保专业培训的强度为其本原则,实行“按需培养”的培养方法。要改变教育的传统思维,应该注重知识的同时还要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操作能力,落实培养“人工结合”的专业型人才,并要以此为新的人才培养方法和要点,真正把以企业需求为主的原则落实在人才培养改革机制。如今体现工学结合的最重要的就是要加强建设学生就业岗位上的能力要求、强化学生的实践动手作业能力的课程体系,创造与行业公司合作开发出一套完整适合该公司的特色课程。所采取的教学方式应该符合企业的用人态势,根据企业招聘的类型周期性来培养人才,与企业按年签署人才招聘订单培养方案,按照企业的要求培养适合企业的特定人才。与此同时,根据企业的需要,学校还要招聘有工作经验的工程师教课。聘请高级工程师或者有大量经验的老工程师单人学校的特别顾问或者名誉教授。学校还要请教育部的高管定时来校视察,参观并提出改进意见,并对教改提出自己的砍伐和意见,帮助学校完成教改。

由于施工现场的选择很有学问,所以施工现场的选取也很能锻炼学生能力,教师应该不再选取过多施工现场给学生,而应该让教师将相关文件分发给学生之后,在给学生讲解规定何必要的任务和实践工作,然后由学生自己去寻找实习实践机会,找工地实习。学生找到实习地点之后,将实习所在工地的统一实习证明发回学校,在学校里由老师同意,这样学生就可以在该工地进行实习了。当学生在寻找工地时碰壁,遇见不顺时,也可以锻炼同学的耐性和交际能力,同时也会让学生珍惜来之不易的实习机会,一举两得,加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此同时同学的管理从学校的单方面管理变成了由学校、企业的双方面管理,企业发现同学的不足可以和校方反映并处理,学校也可以将学生平日在学校里的表现发给企业管理者,这样的双面管理可以在更好约束学生的同时,还能让企业更好的了解该同学是否适合企业,同时可以规范同学让该同学更加适合自己的企业,这样学生的成绩最终是由学校和企业共同评价,这样更具公信性,也更有说服力。学校还要在学生在校时请来工地上的建筑技术人员来当学员的导师,让工地中的“师徒相传”的模式体现在学堂上,这样也增强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扩大了知识来源,让学生无时无刻在实践中加强自己的能力,强化自己的技术特长,老工头的一言一行都能教授学生很多的知识理念,除了专业技术,还有很多的用人之道,还能培养学生在施工时的组织管理能力。这一系列的创新教学模式让学生的职业综合能力得到了很大的强化,能达到学校教学改革的目的,也基本能满足企业对招收员工的要求。

参考文献:

[1]王玉镇,杨力.如何提升职业教育教师实践能力的探讨[J]辽宁高职学报,2010(2):114~ 117.

[2]王君,岳成军.提高专业教师实践能力途径机制探析[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6):166~ 169.

[3]魏韦.浅谈职业教育教师实践教学能力的提高[J] .成功(教育),2009(9):136~139.

篇6

【关键词】交际教学法;大学英语;教学改革

本文是信阳学院2015年校级科研项目(编号:2015jp12)“教学档案管理规范建设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分类号】H319

1. 前言

在大学英语教学中运用交际法教学,不但能够完成新时期的教学任务,而且能够切实提高学生的语言交流水平。交际教学法的运用应当符合一定的规则,要侧重于交际过程,在课堂教学中所开展的教学活动务必要与英语交流有所联系,而并非单纯的纠错与指导,交际教学法的本质是知识与内容的互相交流,此教学法给学生提供了一定的表现机会,让学生在学习英语时能够充分发挥。

2.交际教学法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在大学英语教学活动中,培养大学生的英语综合能力是主要的教学任务。在掌握重点单词、短语、基本语法的基础上,大学英语教师应当加强对学生听、说、读、写水平的重视,使学生在学习与交际时,深入对英语知识的理解,培养其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提高英语学习的效果。如何在大学英语教学过程中融入交际教学法,教师应当做到以下几点:

2.1创造学习环境

良好的学习环境能给学生学习带来正面影响,尤其是在语言知识的学习过程中,因此,教师在开始教W活动之前,应当对教材内容充分熟悉,并以课堂学习的教学目标与教学内容进行备课,科学地安排教学流程。在课堂教学期间,教师应当积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加强学生之间、教师之间的交流沟通,活跃课堂氛围,为学生的语言交际提供平台,打造良好的学习环境。现阶段,英语教师在教学时采用的教学方法主要有语言游戏、课件、图片、影像播放、创设问题情境等,教师在利用该类教学模式开展课堂活动时,可以适当穿插交际教学法,比如,小组交流、开展情景活动、全班讨论等,进而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大部分同学积极的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2.2加强交际教学

在英语课堂教学的过程中,英语课本中的知识、内容以及素材是开展教学活动的核心,也是引入交际教学法的根本出发点。在教师解说教材语言知识的同时,应当引导学生对课文中的某个词语或者某段话进行分解并且深入解析;在完成基础知识的分解之后,教师应引导学生结合整体语境,将课文重新整合,对文章整体理解,了解每个词、每句话的重点与难点;在整篇文章讲解完毕后,教师可以要求学生经过小组讨论,重新归纳与理解,提出存在的问题并进行全班解答。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能培养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而且能提高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

2.3掌握英语知识

语言交际时表达自身思想、交流文化的主要手段,英语教师在讲解英语知识的同时,应当引入相关英语文化的介绍,使得大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拓展眼界,正确地处理语言和文化二者间的了联系。另外,学生在了解英语文化的基础上进行学习,有助于其语言交际能力的提高,学生在充分了解当地的文化风俗,能在特定的环境中把握自身的交际技巧,注重场合,从而大大提高学生对英语学习的自信心。因此,在进行英语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当适当引入相关的文化知识的介绍,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有利条件[1]。

2.4优化教学模式

交际教学法的运用突破了传统教学中教师话语叙述、学生被动接受的模式,优化了教师分析、学生理解、习题练习的教学流程。使用交际教学法,教师应当充分掌握学生的基本情况,了解个体间知识体系的差异,然后依据实际情况控制讲解深度,对教材知识进行重新处理,因地制宜的指导与实践。首先,开展教学活动应保证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深刻理解,重视学生的语言交际以及知识运用的能力;其次,教师应按照备课方案,积极创造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与教师之间的对话机会,鼓励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中,训练学生的交际能力;最后,在进行语言交流时,教师应以根据学生的发音准确性以及表达的流利程度,及时评判和纠正学生的错误。

3.交际教学法对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带来的启示

3.1转变学习目标

目前,我国许多大学校园的英语教学目标主要是提高学生的笔试成绩,将英语四、六级的考试作为重点教学任务,以学生的考试过关情况作为衡量英语教学水平的标准。一般情况下,英语教学的目的是在学生掌握英语知识的同时提高学生实际运用的能力。因此,引入交际教学法后,学校可以根据自身的情况,认识各学科之间的差异性,将各个学科的教学目标进行严格划分,制定具有针对性的英语教学目标。要求大学英语教师在进行英语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将英语学习的本质目标作为教学原则,是学生能够在日常生活中灵活运用英语进行交际[2]。

3.2转变评价体系

现今,许多大学校园的英语评价标准在于考核学生的单词词汇量、语法掌握程度、阅读理解水平、写作能力等。考查形式一般为期中期末考试,且考试成绩所占比例较大,而忽视学生平时学习英语的态度、英语语言交际的能力、课堂出勤情况等。这样的评价体系将会使学生不自觉的将考试作为学习的重点,难以提高学生实际运用语言进行交流的能力。因此,引入交际教学法后,各大高校应当重整英语学习的评价体系,加大语言交际情况在学生总成绩中所占的比例,鼓励学生在课堂中,积极参与到教师的解说中,训练自身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3]。

3.3转变教学任务

近几年,科技迅速发展,经济与社会不断进步,旅游业日趋发达,我国逐渐与国际接轨,国际化日益频繁的今天,英语语言交流能力的提升已经渐渐成为个人发展的需求。大学生作为国家重点培养对象,应当加强对自身英语交流水平的重视。因此,各大高校与英语教师也应该充分认识到新时期的教学任务,引入交际教学法,为学生打造良好的英语学习的环境。而对于学生来说,应当端正英语学习的态度,切实提高自身交际水平,为国际化发展做出贡献。

4.结束语

综上所述,要想提高大学英语教学的教学水平,完成新时期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大学英语教师就应当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转变原有的教学理念。英语教师可以在英语教学中积极融入交际法,充分发挥学生学习英语的热情,进而确保教师的高效教学,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刘小燕.大学英语课堂交际教学法研究[J].江苏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4,(05):20.

篇7

我们先来读一则小故事:

一个人要过一条宽阔的大河,河面上没有桥也没有船,此人不知如何是好。恰巧上帝在天上看见了,于是点化此人——伐木造船,乘船渡河。此人照办,顺利过河。过了河后,此人舍不得丢弃辛苦打造的船,背着船继续前行,越走越辛苦……不禁仰天长叹:此行何故如此重矣!上帝闻言惊异:过了河还背着船干什么?

这个故事与数学教学有什么关系呢?我们还是转入正文——《认识11~20各数》一课的教学思考与设计。这是“高效课堂·新修订课程标准全国培训活动”(徐州站)中的交流展示课。

一、教学目标的思考

对于《认识11~20各数》一课,苏教版小学数学教学参考上拟定的教学目标是这样的:(1)能正确地数出数量在11~20之间物体的个数,认识11~20各数,能正确读出11~20各数,初步掌握20以内数的顺序。(2)初步认识计数单位“十”,初步了解十进制,知道10个一是1个十、2个十是20。(3)初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初步培养数感。这个目标明确而详细。对于课时目标,这样拟定应该说也是可以的;不过,每个课时的教学目标都如此具体而确定的话,那累积下来会怎么样呢,能累积下来吗?

笔者曾经问过一名教师:“教学《认识11~20各数》,你期待学生最久远的收获是什么?”“数感、十进制,还有感悟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这位教师的回答简练而深刻。可是笔者并不满足,继续追问:“你期待学生最本质的收获是什么呢?”这位教师哑然……

当然,“本质”肯定不是考试的分数,而且,我们也不能大而化之地说是学生的数学素养。笔者在思考:通过《认识11~20各数》一课,学生有了知识(计数单位、十进制),有了能力(数出11~20、读出11~20、掌握数的顺序),也有了感悟(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之后,那更深层、更久远、更本质的收获是什么呢?

二、教学过程的设计

笔者深知学生不能成为知识信息的“储蓄”者,也不能仅是前人技能的再现者,而应是智慧的创造者。于是,我们遵循“智慧数学”的理念,凸显智慧的萌生、发展、生长和创造,设计了《认识11~20各数》一课。教学过程通过三个板块展开:

(一)第一板块:从小石子数起

教师和学生一起追溯人类智慧的萌生与发展,从小石子,到小棒(算筹),再到计数器,记数实物的简化是工具创造的过程;最突出的创造是“以一当十”,从1个大石子(重量与1个小石子不一样),到1捆小棒(形状与1根小棒不一样),再到1个珠子(完全一样的珠子),学生沿着先人智慧的历史足迹成长。

师(出示10个小石子)瞧,老师这儿有一些小石子,咱们也来数一数有多少个。

师今天的课呀,我们就从这些小石子数起。(展示幻灯片)在很久很久以前,我们的祖先以打猎为生,他们捕获1只猎物后就在地上放1个小石子,2只猎物呢?3只呢?(出示10个小石子)10只呢?就这样,猎物越来越多,小石子也越来越多了,数得过来吗?怎么办呢?聪明的祖先又想出了一个好办法,(演示10个小石子换1个大石子)看,你知道他们是怎么做的吗?

师小朋友们,这个大石子就是多少呢?

师这是古人用的方法,可是石子毕竟太重了,古人又想到了用算筹,也就是小棒,工具就越来越轻便了。(出示若干小棒)看,这儿有多少根小棒?

师10个小石子可以换1个大石子,那10根小棒怎么办呢?(演示动画)10根小棒就可以捆成1捆小棒。小朋友们,你会像这样先数出10根,再捆成1捆吗?动手试一试。

师捆好了吗?这1捆是多少?对,它就是1个十。1个十里有几个一呢?好,10个一就是1个十。

(教师出示“智慧心语”:记数的工具越来越轻便了。)

师请同学们用捆好的和散着的小棒表示出12。

师(出示1捆带2根小棒)刚才,小朋友们用小棒表示出了12。现在,想看看老师是怎么表示12的吗?(出示计数器)认识吗?它叫计数器,右边这一位是个位,左边这一位是十位,计数器上的算珠也可以表示数呢!看,这是12吗?说说你的理由。

师大家看,十位上这1颗珠子表示多少?哦,十位上这1颗珠子能表示1个十。真厉害,能以一当十!(板书:以一当十)一起读一读。知道是什么意思吗?

师瞧,人们多聪明啊!从小石子到小棒,刚才我们又认识了什么?从计数器上我们感受到了以一当十。

(教师出示“智慧心语”:以一当十。)

(二)第二板块:“十”就在我们身边

第一板块追溯先人智慧的历史足迹,让学生从中感悟智慧的萌生、发展,第二板块则回归学生实际的生活经验与认知基础,通过身边的1捆、1包、1盒、1袋、1份等感受“十”,理解“十”是计数单位,理解十进制,理解十个十个地数的优越,让学生从中体验智慧的生长。

师“十”其实就在我们身边。(出示1包餐巾纸)看,这是什么?老师把它打开,数1、2、3……多少?

师(出示1盒饼干)再看这1盒有多少?我们一起来数一数。

师老师这儿有“十”,你们的学具里说不定也有“十”呢,赶快找找吧。

师谁找到了“十”?请起立。你的“十”在哪?数给我们看看。

……

师大家看,十个是1包,十个是1盒,十个是1袋……身边的“十”还真不少啊!(出示3捆铅笔)看,这是多少?为什么?

师(出示多捆成捆及多支散装的铅笔)想拿50支铅笔,你准备怎么拿?

师为什么不一根一根地拿呢?

师拿62支怎么办?如果拿100支呢?

师看来,十个十个地数还真快呀!

(教师出示“智慧心语”:十个十个地数还真快呀,以后我们还会一百一百地数,一千一千地数……)

(三)第三板块:从小石子中“走出来”

“走出来”是指从实物到符号。数字符号的发明是人类的伟大创造,因此,这一板块中,学生在教师的引领下感受智慧的超越。

师“十”就在我们身边,但记数时我们总不能把计数工具一直带在身边吧。于是,人们就设法从石子、小棒、计数器中“走了出来”,创造了图形和符号。(出示数字“0、1、2、3、4、5、6、7、8、9”)瞧,阿拉伯数字就是人类伟大的创造。会数吗?我们一起数一数。有了这10个数字,我们就可以组成很多很多的数啦!

师(出示数字“12”)这是多少?对,它就是12。

师现在我们知道石子、小棒、计数器、数字都能表示12,你知道它们的“十”都在哪吗?

师(指着数字“12”)这里的“十”在哪?这个“2”表示什么呢?

师比一比,你觉得哪一种表示方法更简单?是呀,用符号表示更简洁了!

(教师出示“智慧心语”:用符号表示物体的个数更方便、更简洁。)

篇8

关键词:高中数学 创新能力 教学观念 教学环境

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教学不仅能帮助学生形成概念,获得知识和技能,而且能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探索精神,还有助于培养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的学习方法。因此,加强实验教学是提高物理教学质量的重要一环。组织和指导学生开展物理实验探究,对于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开阔知识视野、培养创新能力及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等都是很有益的。那么在新课程标准下,我们应怎样通过物理实验的改革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呢?

一、开展探究性实验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在做实验之前,教师要研究教材中哪些地方学生感到抽象、容易混淆、理解困难,并结合教学实际,研究解决的方法,努力开发一些直观的演示来展现给学生,这就是演示实验。演示实验能使学生获得感性认识,也能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引起学生的兴趣,对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起到一定的示范作用。但它是以教师为主体,学生也仅仅是旁观者,没有直接参与,不利于其创新能力的培养。教师要尽可能的将演示实验转变为探究性实验,学生可以在自己探索物理规律的实验过程中把动手与动脑结合起来,锻炼并培养自己的创新意识。这就需要教师对实验进行创新设计,包括教具的改进,实验过程的安排,问题的设置及解决的办法等。这种创新设计对学生将是一种很好的示范,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将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二、强化实验创新设计,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

高中物理教材上的实验有些地方可能比较抽象或者与现实有偏差,加之大部分学生过分依赖教材中说明的材料用具、方法步骤等原因,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挥。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实验的创新设计,鼓励他们善于发现问题,并敢于提出问题,对现有实验进行大胆创新。我们可在原有实验的基础上,适当改变实验方法、实验装置,优化原有的实验,进行新的实验。

例如在高一物理教材“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这一节的实验教学中,课本上参考案例所给出的前提条件是水平板必须光滑,但是在实际的实验操作过程中,摩擦力是不能忽略的。在这种情况下,学生通过实验,结果用拉力来表示小车受到的合力,实验不能验证这三个物理量的关系,学生由此提出疑问,在有摩擦力的情况下,又如何用拉力来表示小车受到的合力呢?提出解决的办法,再次实验。

三、利用设计性实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常规的教学实验,主要是理解实验原理、进行实验操作、得出正确实验结果的一种实验形式,基本上属于继承和接受前人的知识、技能。审视传统的物理教学,我们的观念总是强调确定性,排斥可能性,在这种教育的熏陶下,培养的学生往往长于求同,而弱于求异,其结果往往是墨守成规,缺少创新。要真正塑造创造型的人才,教师在教学中要鼓励学生勤于观察、敢于质疑、勇于发问,即便对那些已成定论的东西也不妨去重新审视或争论一番,使之不成为僵死的教条。诚如笛卡尔所说:“科学产生于怀疑”。充分利用设计性实验,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以测量性实验为例,由于每一种测量仪器都有其基本的固定的作用,如用刻度尺测长度、用天平测质量等,但如果要求突破测量仪器固有的功能(局限性)去测量一些看似没有因果联系的物理量,这对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品质无疑是一条“绿色通道”。 例如,试用一根卷尺估测一堆砂粒间的动摩擦因数。初看本题,可能无从下手,因为卷尺测得的长度与砂粒间的动摩擦因数似乎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两码事。但是,我们可以这样来思考,要测定砂粒间的动摩擦因数,必须让砂粒间发生相对运动;再联想到力学中一个常见的斜面模型,如图a,逐渐增大斜面倾角θ使木块在斜面上将要发生相对滑动。受这一模型的启发,我们可将题给的一堆砂从高处慢慢漏下,在地面上形成一个圆锥体,并不断增高以至高得不能再高,即表面砂粒将要开始滑动。如图b,此时的砂堆不就构成一个“蠢蠢欲动”的斜面了吗?隔离出其表面的任一颗砂粒,不就相当于斜面上的一木块了吗? 这样一来,通过θ这个中间变量即可把动摩擦因数μ的测量转化为可用卷尺测量的长度(圆锥的高h和周长l )。在物理实验中,将不易直接测量的物理量转化为另一种易观测的物理量进行测量的方法,称为转换法。本题运用的正是这种转换法。

四、开放实验室,提高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

具体办法可以采取自愿参加、定时开放的形式,或根据兴趣爱好组织专题研究和探讨,学生也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和需要,复习已经学过的实验的操作,自主选择实验方法或自主选择身边的材料去做各种实验,完成自己设计的小实验等。无论采取哪种形式和基于何种目的,这些实验都将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开放实验室是以学生为教学活动的主体,但是不能忽视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师仍然是整个活动过程的设计者和组织者,主导着教学活动的全过程。在开放实验室的过程中,教师要检查、修改学生的实验方案,指导学生的实验操作,解决学生实验过程中的问题,提出更高目标和要求。

五、教师应充分保护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兴趣。

篇9

[关键词]资产负债表 往来项目 表格总结法 T型账户分析法

中职学校会计专业的学生在报考“会计从业资格证书”的复习过程中,经常会碰到资产负债表不会填制的情况。笔者在多年的教学过程中发现,学生大部分报表项目是很快就能填好的,问题主要集中在“应收账款”、“预付账款”、“应付账款”和“预收账款”四个往来项目的填制上。学生经常把借贷方向搞混,一做就错,甚至演变成一看到综合题就害怕的情况。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学生考证复习的自信心和积极性,如不及时改变常规的教学方法,学生的考证通过率将会下降。有鉴于此,笔者在近几年的会计考证辅导教学过程中,设计出两种非常实用的方法,使学生在考证中轻松通过。

一、常规填列方法

根据企业会计准则及其讲解,资产负债表中“应收账款”、“预付账款”、“应付账款”和“预收账款”的填列方法如下:

(1)"应收账款"项目,反映企业因销售商品、产品和提供劳务等经营活动而应向购买单位收取的各种款项。本项目应根据"应收账款"和“预收账款”科目所属各明细科目的期末借方余额合计,减去"坏账准备"科目中有关应收账款计提的坏账准备期末余额后的金额填列。

(2)"预付账款"项目,反映企业按照购货合同规定预付给供应单位的款项等。本项目应根据"预付账款"和"应付账款"科目所属各明细科目的期末借方余额合计数填列。

(3)“应付账款”项目,反映企业因购买材料、商品和接受劳务供应等经营活动应支付的款项。本项目应根据“应付账款”和“预付账款”科目所属各明细科目的期末贷方余额合计数填列。

(4)“预收账款”项目,反映企业按照购货合同规定预付给供应单位的款项。本项目应根据“预收账款”和“应收账款”科目所属各明细科目的期末贷方余额合计数填列。

二、表格总结法(特殊教学法之一)

中职学生的学习能力比普高的学生差一大截,若用常规的填列方法教学,他们只会越听越乱。学生喜欢简单易记的东西,如果将上述复杂的填列方法总结成一张比较简洁的表格,然后再在课堂中传授其中的会计原理,学生就会很快掌握。这种方法适用于理解能力较差学生,他们只需要记住表格的计算公式就能轻松完成考试。

“表格总结法”教学设计如下:

【例】华天公司2011年12月31日结账后有关科目所属明细科目借贷方余额如下:

若采用表格总结法,则华天公司2011年12月31日资产负债表中相关项目的金额如下:

值得注意的是,采用表格总结法去分析填列,许多学生会时常搞混各个账户的性质,即使计算正确了,也会在填制报表时填错地方。特别是“预收账款”账户和“预付账款”账户,如上题,学生在资产负债表的左方刚刚填完第1题“应收账款”项目2,050,000,一心急就马上把第2题的的金额2,000,000填在了“应收账款”项目的下面报表栏,即“预付账款”报表栏。同样的,学生跟着就会很“自信”地把第3题和第4题的答案填在了报表的右方,即“应付账款”项目和“预收账款”项目。

这样的事情笔者在近几年的考证辅导教学中经常碰到。每一届的许多会计班学生都有向老师诉苦,说资产负债表太难填了,尤其是这些往来项目的计算,怕等到考会计从业证的时候考砸了。因此,笔者认为,在考证辅导的教学过程中,应该多用2-4个课时,认真详细向学生讲述填制的步骤,讲透它们的性质及其相对应的会计原理,然后再印发专项练习试卷给学生练习和巩固知识,这样的教学效果才能有成效。

三、T型账户分析法(特殊教学法之二)

上述的“表格总结法”一般只适用于理解能力较差的学生,学生背诵下来就能完成考试。然而,表格总结法只是空有“招式”,而没有“内功心法”,没有财务会计理论为依托,不适用于长期教学,也不适用于学生将来毕业走上财务岗位工作。“T型账户分析法”能够很好的解决这个“治标不治本”的问题,是最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

“T型账户分析法”教学设计如下:

1.“应收账款”与“预收账款”报表项目

2.“应付账款”与“预付账款”报表项目

【例】华天公司2012年12月31日有关总账和明细账户的余额如下:

则采用“T型账户分析法”分析如下:

1.“应收账款”与“预收账款”报表项目

2.“应付账款”与“预付账款”报表项目

从本例中,我们能明显看出各个账户的性质及其对应关系,这能让学生更直观地、更深入理解和掌握报表中的往来项目的内涵。学生在顺利通过考证的同时,还能成功掌握编制这些报表项目的“内功心法”,这也有利于学生毕业后将其运用到财会工作中去,一举两得!

总之,在会计从业资格考证辅导中,由于中职学生的学习能力较低,单纯照书按部就班教学的话,学生是很难完成编制资产负债表的考核。笔者以为,在长期的财会教学过程中,摸索并总结出一些特殊的教学方法,如上述的“表格总结法”和“T型账户分析法”,能起到非常不错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黄盈盈;谈谈编制资产负债表时应注意的问题[J];商业会计;2007年04期.

篇10

关键词:《西风颂》对比韵律意境

中图分类号:H315.9 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1672-1578(2012)03-0026-02

1 雪莱和《西风颂》

雪莱是英国浪漫主义卓越诗人,被恩格斯称为“天才的预言家”。雪莱一生追求真理,勤于创作,为人们留下大量优秀的作品。最著名的有诗剧《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抒情诗《西风颂》、《云雀颂》,论著《诗辩》等。

《西风颂》问世于1819年,当时雪莱正漫步在佛罗伦萨附近阿诺河畔的树林中,气势恢宏的狂风暴雨使诗人受到感染,于是产生了写作的冲动,构思出这首诗的几个意象,并写出了大部分的诗行。全诗风格奔放,气势磅礴,寓意深远。

在诗形上,这首诗采用五节十四行诗体,其韵律为aba,bcb,cdc,ded,ee五音步,抑扬格和扬抑格兼用,前后呼应,层层推进。

在音韵方面,雪莱使了与口语句子的长度最为接近的五音步抑扬格,压韵在最后一个重读的音节上,而且大多数的尾韵都属于单音节的阳韵,如:dead,bed以及 thou,blow等,沉重、铿锵的特点立刻显现出来;在诗歌的意境上,西风被雪莱刻画为一个可以直接对话的对象,他使用比喻的手段,西风被描绘为驱散幽灵的巫师(破坏者)和驾驭马车、播撒生命的使者(保护者),在作品中还引入了多个意象如“群鬼、姐妹、如羊群般的花蕾”等;不仅如此,雪莱还采用了色彩堆砌的方法,让各色残叶随风飞舞、使新生的花蕾随风摇曳的景象栩栩如生。

2 各种译本的出现

诗歌翻译的难度巨大,首先,诗歌翻译与诗歌创作不同,译诗须忠实于原诗。其次,翻译者在再现原诗的内容与美感的同时,还要尽可能实现达意、传神、存境的效果。各国读者喜爱并广为传颂《西风颂》的重要原因就是诗中“高远的理想,鲜明的自然的形象,随着事情变化的音乐效果”,以及“严谨的格律”。

20世纪20年代的时候,郭沫若先生就早已把这首诗译成中文,此后许多译者都曾尝试过翻译这个作品。在此选取王佐良、江枫两位译家的译文,通过分析二人对细节的不同处理,使读者能更好地体会该诗的音美、形美和意美。

3 两个译本的比较

3.1细节的比较

1.O Wild West Wind, thou breath of Autumn''s being

Thou, from whose unseen presence the leaves dead

Are driven, like ghosts from an enchanter fleeing,

王译:呵,狂野的西风,你把秋气猛吹,

不露脸便将落叶一扫而空,

犹如法师赶走了群鬼,

江译:哦,狂野的西风,秋之实体的气息!

由于你无形无影的出现,万木萧疏,

似鬼魅逃避驱魔巫师,蔫黄,残黑,

原诗当中的第一句是头韵修饰的方法,译文中无法表现出来,所以两人都采用了直译的办法,而being一词的翻译,也是很困难的。王译为“呵,狂野的西风,你把秋气猛吹”。Being被不露痕迹地归化为“秋气”而,使文字苍健有力。江译作:“哦,狂野的西风,秋之实体的气息!”这句语气平缓,对下文起了重要的铺垫。“实体”一词,有哲学本体的意味。

接下来的两行,王译为“不露脸便将落叶一扫而空,犹如法师赶走了群鬼” 夹杂文白,改变了成语,译者行文的简洁体现了出来,译文不跨行和节,显得干净利落,句法形式也不拘泥原诗。江译为“由于你无形无影的出现,万木萧疏,似鬼魅逃避驱魔巫师,蔫黄,残黑”,这些再加上此后几个表示颜色的词的处理,巧妙借助了汉字本身的瑰丽多彩,译文给人细腻的视觉感受。

2.Her clarion o''er the dreaming earth,and fill

(Driving sweet buds like flocks to feed in air)

With living hues and odors plain and hill:

王译为:为沉睡的大地吹响银号,

驱使羊群般的蓓蕾把大气猛喝,

就吹出遍野嫩色,处处香飘。

江译为:吹响她嘹亮的号角(如同牧放群羊,

驱送香甜的花蕾到空气中觅食就饮)

给高山平原注满生命的色彩和芬芳。

这里是第一部分的第四节。王先生译为“猛喝”一词的使用有相当力度,但“羊群般的蓓蕾”不免让人费解。江先生忠实于原文,也同时使用了括号,江巧妙地用两个动词“牧放”和“驱送”,使得羊群和花蕾的比喻其如其分,“就饮”二字也准确地描述了花蕾不仅从空气中吸收养分,也同时吸收水分的过程。

3.Wild Spirit, which art moving everywhere;

Destroyer and presenter; hear, oh, hear!

王译为:狂野的精灵!你吹遍了大地山河,

破坏者,保护者,听吧- 听我的歌!

江译为:不羁的精灵,你啊,你到处运行;

你破坏,你也保存,听,哦,听!

这是第一部分的最后一节,对于destroyer and presenter的翻译,二人译法有所不同,王先生沿用了名词结构,译为“破坏者,保护者”,引文前文没有交代和引入,后来又出现“听吧——听我的歌”的呼吁,译文因此给人的感觉是以让破坏者,保护者听我的歌。而江译的时候就避免了这各语义过窄的不当译法。江译为“你破坏,你也保存,听,峨,听!”。这里借助了动词转成主谓结构,不仅使功能上实现了对等,而且且逻辑主语的问题也得到落实。

4.The trumpet of a prophecy!O Wind,

If Winter comes,can Spring be far behind?

王译:吹响一个预言!呵,西风,

如果冬天已到,难道春天还用久等?

江译:让预言的号角奏鸣!哦,西风,

如果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

这里是诗的最后一句,王的译文两行都压韵,但后一行比较

(上接26页)

长,不太平衡。江译两行不仅压韵,且长度相当,准确无误。

3.2整体比较

两位先生译本的特点是较好地体现了译者重视原诗形体的特点和格律音韵效果。江译本在译文分行分节和断句时,大胆调整了句子顺序,尤其是部分倒装句和跨节句的句序,江译本体现出了他“译诗,应该是原作在完全符合译人语言诗歌规律的条件下的再现”的观点。王译本严格遵照了原文在句子顺序排列方面的次序,但相比于江译本,反而译文的通顺性方面略逊一筹,一些欧化结构的句子在译文中出现。在译文的格律和音韵效果上,江译本与原诗从头到尾都比较一致,使用以顿代步的方式大致重现了原诗中五步抑扬格的节奏感,而王佐良先生译本中的顿数则略显参差不齐,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节奏的有效转达。谈到意象的翻译问题,原诗本来具有的意象在这两个译本中都没有削减,王在翻译是不仅尽力保持原文的意象,而且有意识地大胆融入了个人的风格,这是他翻译观念和实践中“直译形象,灵活运用语言表达”的最好体现。

总而言之,两位译者在形式上都忠实于原文,同时采用了格律译法,译文较为准确达意,也能够较好体现原诗的意境。王译文多变灵活、短小精悍、简洁明快且跨行较少,与汉语诗歌习惯比较符合,各节诗歌的节奏、韵律和气势与原文较为统一,译文总体上一气贯通,使读者有酣畅淋漓之感。江译文的遣词造句采用了比较严谨的做法,目的是力求传达原诗中的形式美,汉语词汇丰富,句法多变和音调优美的语言优势在译文中被他发挥得很充分,使译文达到能够表达原诗的风格与意境的双重目的。

4 结语

通过对两个译本的赏析比较,读者从译作中得到了教益,在开阔了视野的同时,也给人以美的享受。翻译诗歌要力争达到茅盾先生所提出的要求,即“用另一种语言,把原作的艺术意境传达出来,使读者在读译文的时候能够像读原作一样得到启发,感受和美的感受”,译者仍需要不断地努力。

参考文献:

[1]江枫. 雪莱抒情诗选[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

[2]孙建. 英国文学词典作家与作品[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

[3]王宏印. 英诗经典名译评析[M].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4.

[4]文军,林芳意.识形态和诗学对译文的影响--以《西风颂》的三种译诗为例[J].外语教学,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