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爱国人士范文

时间:2023-03-17 21:26:4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古代爱国人士,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古代爱国人士

篇1

关键词 哀而不伤;中和;悼亡诗;影响

一、“哀而不伤”:儒家的中和观

孔子曾经评价《诗经》中的《关雎》篇说:“乐而不,哀而不伤”[1]P30。“哀而不伤”,忧愁而不悲伤。多用来形容诗歌、音乐等具有中和之美。也比喻处事适中,没有过与不及之处。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主导儒家倡导“中庸”,反对片面化和极端化,这些在文学中则表现为主张有节制地宣泄情感。孔子所说“哀而不伤”就是这个意思。在孔子看来,喜怒哀乐是人情所不能避免的,而艺术正是人们用来表现这种情感的手段。适度的情感表现,对个人和社会都是有益的,而过滥的情感宣泄,则无论是对个人还是对社会,都是有害的。所以孔子主张适度的、有节制的情感表现,反对过滥、无节制的情感宣泄。而《关雎》对哀伤和欢乐之情的表现,即无过分之处,又无不及之处,合乎中庸之道,堪称典范,所以备受孔子的赞许。

中庸是儒家哲学、美学思想的基础和灵魂。孔子极其推崇中庸之道。他说:“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 [1]P63,同时,儒家还把中庸原则应用到了艺术审美领域之中。“中庸”即中和庸常之道也就是中和:“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有焉。” [2]186孔子在赞美《关雎》时提出的“乐而不,哀而不伤”显然是“中和”原则在文艺美学方面的运用。这也是被儒家文艺思想的继承者称为“温柔敦厚”的诗教。

从某种程度上说,人类对于情感的节制的行为,是人类文明进步的一个重要表现。对情感的合理的节制,有利于诗人们从根本上自觉的把握艺术创作和审美活动,即使作品能够起到表达和宣泄情感的作用,又使得作者不会被情感所驱使,自觉的避免出现一些过度、过激的情感和表达方式。

在《诗经》以后,虽然中国文学史上陆续出现了不少激情昂扬、充满浪漫主义的文人及其作品,如屈原、李白等,虽然他们在感情表达的深度和烈度方面相比《诗经》而言有了突破,但他们对情感的宣泄仍是有限度的,是以理节情的。他们仍然严守着“发乎情,止乎礼义”的道德规范,谏诤明志,心系主上,从不跨雷池一步。其激愤之情最终还是归于“哀而不伤”、“怨而不怒”的,与下层民众揭竿而起走向反叛之路的行为大不相同。而对于中国古代文人悼亡诗而言,影响更是巨大而深远。

二、对中古代文人悼亡诗的影响

悼,悲伤、怀念之意。悼亡,就字面意义而言,指的是生者对已逝之人的哀悼思念。“悼亡”一词,依王立先生的见解最早见于《南史・卷十一》:“宋文帝时, 袁皇后崩, 上令颜延之为哀策, 上自益‘抚存悼亡, 感今怀昔’八字, 此‘悼亡’之名所始也。” [3]P320悼亡诗,指的是“夫妻间丧偶后生者哀悼亡者的诗篇。” [4]P2悼亡诗,是关于爱与死的篇章。这里既有痛失所爱的悲伤,也有对生命终结必然与不可挽留、不可反复性的深沉思索。可以说这是人世间最令人悲伤、痛苦的两件事之一了。

文人悼亡中,即有对夫妻之间天人永隔的悲痛惋惜,也有丈夫对亡妻的不悔深情,更有由痛失爱妻的悲苦心境引发而来的对悼亡者自身未来前景的预见性的悲伤。但是,就算内心多么痛苦不堪,使人们还是会自觉不自觉的在诗篇中有所节制,也并没有在不可排除的死亡焦虑的压力下悲愤的抗议、呼号。不得不说,这是受儒家“哀而不伤”的中和的审美观的影响。

(一)中国式的死亡焦虑

生命只有一次,因此,人在活着的时候是无法亲身体验死亡的。而一旦亲历,便再无能力言说。正如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中所说:“向不在此在过度恰恰使此在不可能去经验这种过度,不可能把它当做经验过的过度来加以领会。”虽然自身的死亡不可在个体生命还存在之时有所体验,但是,他者的死亡却是可以经验与把握的。虽然“我们并不在本然的意义上经历他人的死亡过程,我们最多也不过是‘在侧’”,但我们能且只能以并非真正死亡的他者的身份来对其加以体验。悼亡诗的作者们,正是在亲身经历了身边最亲爱之人的死亡才深深意识到了死亡这一终结的真实存在,以及对自身生命的威胁。“闲坐悲君亦自悲,百年多是几多时。”[4]P74越是亲近的人的亡故,对于生者的打击与震撼也越大,使他们对生命及死亡的感触就更加强烈,思考也愈加深沉。

死亡,即生命的消失,是一件再自然不过的事情,人的生命只有一次,死亡更是无法逆转,已成既定事实,就回天乏术。这是无论每个人愿意与否,都必将面对的最终结果。“凡生于天地之间,其必有死,所不免也。” [5]P266加之中国古代的文人士大夫们,大多并不相信所谓的彼岸世界,而佛教对文人的影响只限于提供了一个精神上得以休憩的净土罢了。但是,任何个体生命,从其生命的本然意识出发,却始终都存在着将生命永恒的延续下去的冲动和渴望。这样的矛盾,造就了不可消除的死亡焦虑。这样的焦虑极易使人陷入一种猝然而生的痛楚、悲伤、绝望之中不可自拔。

然而,受讲求以礼节情的中庸之道的儒家“哀而不伤”的影响,更多的是内心形成一种较为缓和的悲伤与哀愁,即哀死的心理。在哀死的过程中,始终对死亡的自然性和不可逆转性有着相当的理智和冷静,而不是绝望的呼号和悲愤的抗议。表现于诗歌中,就会流露出一丝丝令人感伤、叹息不已的哀愁情调。受到“哀而不伤”的中和的思想的影响,哀死“是对死亡造成的世俗生存欢乐消失的哀伤,流露出来的恰恰是极其强烈的对现实生活的眷恋、执着。它仍然肯定人生,甚至是由哀伤而更加深沉的肯定、热爱热爱人生。”因此,文人们虽然对死亡深怀焦虑,但并没有因此而放弃人生、灰心失望,在他们的诗句中,也不会消极的否定人生,更不会将希望寄托于彼岸世界,而是在世俗的生活中慢慢的消解对死亡的哀愁。这是属于中国式的死亡焦虑。

(二)温柔的感伤

人总是要在失去了重要的东西之后才会愈加发觉它的珍贵。生命短暂,美好的事物总是稍纵即逝,再恩爱不移的夫妻,再好的爱情也终有分离,走到尽头的一天。不能再和人生中举足轻重的爱人聚于此刻,分享喜乐哀伤,相伴共同走完人生多彩的路程,怎不令人扼腕怅憾?与自己朝夕相处的妻子的离去,对诗人而言受打击的程度是不言而喻的。面对亲爱之人的死亡,似乎有太多要说的话还没来得及言说,太多的情感也未及表达。特别是在中国古代封建宗法制度盛行的社会中囿于封建礼教等诸多原因的影响,中国古代文人很少会,也不会想到要在日常的社会及家庭生活中轻易的写诗来对结发妻子一吐深情。“吾国文学,自来以礼法顾忌之故,不敢多言男女间关系,而于正式男女关系夫妇者,尤少涉及。盖闺房燕昵之情意,家庭米盐之琐屑,大抵不列载于篇章,惟以笼统之词,概括言之而已。” [6]P99 “男尊女卑的长期伦理价值取向造成了中国文学某种缺憾,这缺憾只得不可避免地由痛发失却爱妻的遗恨中部分地得到补偿……许多文人,也只有在悼亡哀祭之作中才得抒吐对女性的依依款曲。”[7]P326特别是当往日的欢乐、幸福、温暖同今天痛失爱妻的孤单、凄清、冷清相对比时,内心的哀伤更是难以抑制,凄凉、心酸。

但孔子说:“丧致乎哀而止。” [1]P200人失去亲人,不免产生哀痛之情,这是人性使然,但这种哀思之情要适可而止,不要沉溺于痛苦之中不能自拔。还要“哀而不伤”,要适度的、有节制的表现情感。所以,即使是如此悲伤难抑的事情,还是要有所节制。你看:

从来有修短,岂敢问苍天。

见尽人间妇,无如美且贤。

譬令愚者寿,何不假其年。

忍此连城宝,沈埋向九泉。

――梅尧臣《悼亡》其三 [8]P63

这是梅尧臣的一首悼亡诗。首联一句“从来有修短,岂敢问苍天。”可以看得到,作者深知死亡的自然性,生命本来就有长短,没什么理由去质问苍天。“岂敢”二字道出了诗人对死亡的无奈、无助的悲伤心境,无力回天,只能痛心。第二句道出了诗人对妻子的一片深情的思念,并从侧面体现了亡妇的可贵之处:看尽了人世间的美妇,却再也没有人能比你更加美丽、贤惠的了,这叫我如何不想念你。而“譬令愚者寿,何不假其年。”一句则道出了诗人内心的不舍,以及对爱妻亡故的事实的难以接受:愚钝丑陋的人可以活得长久,却为何不给我那“美且贤”的妻子多些时日的寿辰呢?这也只算得心中的一点感慨而已,并无抗议与不肯承认的想法。而最后,还是不得不对现实低头,要“忍此连城宝,沈埋向九泉。”虽然诗人心中不舍,却也无可奈何不得不“沈埋”。

这就是儒家“哀而不伤”的中和思想影响下的悼亡诗,没有激烈的言语,没有强烈到不可抑制的情感。有的只是字里行间那挥之不去的淡淡哀伤、落寞。而在寄托思念表达哀伤,对死者及其所带来的与生者共有的美好往昔、真挚情意的不舍的背后所隐藏的,是亡妻地位的无可替代性及生者对现实生命的深深眷恋之情。即使再悲伤的悼亡诗作,也不会走向极端。这是属于中国式的温柔的感伤。

三、小结

儒家思想对中国古代文学的影响是巨大而深刻的,其中儒家的“哀而不伤”的中和思想对诗歌的的影响更是尤为突出,这一点广泛的反应在中国古代的诗歌创作上,特别是在悼亡这一特殊题材的创作上。受儒家“哀而不伤”的中和的审美观的影响。文人悼亡中,即有对夫妻之间天人永隔的悲痛惋惜,也有丈夫对亡妻的不悔深情,更有由痛失爱妻的悲苦心境引发而来的对悼亡者自身未来前景的预见性的悲伤。但是,就算内心多么痛苦不堪,使人们还是会自觉不自觉的在诗篇中有所节制,也并没有在不可排除的死亡焦虑的压力下悲愤的抗议、呼号。让我们看到的是属于中国式的死亡焦虑,属于中国式的温柔的感伤。

参考文献

[1]杨伯峻.论语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2009.(2011.07重印)

[2]崔高维(校点).礼记[M].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7.(2000.03重印)

[3](唐)李延寿.南史・卷十一・列传第一・后妃上[M],北京:中华书局,1975.

[4]尚永亮,高晖.十年生死两茫茫――古代悼亡诗百首译析[M].西安: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89.

[5]张双棣,张万彬,殷国光,等.吕氏春秋译注[M].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87.

[6]陈寅恪.元白诗笺证稿[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1.

篇2

自从第一次听到“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这句豪言壮语时,就知道文天祥肯定不是“一般人”!之后在学习中对他的深入了解,我就越来越喜欢他,越来越崇拜他,甚至已经到了“迷恋哥”的地步!

“文哥”,我想对你说,你的一切我都崇拜,特别是你那种坚定不移,矢志不渝的爱国精神,虽然从古至今有很多爱国人士我都有所了解,但是你视死如归,顽强不屈,坚持不懈,坚定不移却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呀!

我特别欣赏好汉,但我尤其,特别欣赏你这样的汉子,在国家危难时,不是选择逃避,而是选择勇敢地站出来,你真是好汉中的“极品”!

我认为你能站出来誓死?I卫本国领土和尊严,这完全出于你对祖国的热爱,也是对祖国负责的表现,我想,如果你生活在当今这个社会,假如(PS:我只是说“假如”)现在处于国家危机时期,你会号召大家一起起来反抗,那么我们一定会胜利!而现在,有社会责任心的人实在是太少了,一旦出事,我想人们的第一反应就是逃跑,而没有想到反抗,来挽救祖国。

虽然你的反抗最终以失败告终,但我还是认为你是成功的,你是进步的,你的行为时保护本族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反抗外族侵略的伟大壮举!

你遇事,是那样的冷静,你做事,是那样的坚定不移!你做的一切,只是为了赢得自己的家园,而不是获得后人的赞扬,你做的这一切,不是为了自己,而是为了别人,你珍贵的无私品质值得我学习。尽管你是失败者,但我认为你就是一个最伟大的悲剧,这是我对失败者的最高评价了!

篇3

军阀无意中挖出无价之宝

1931年,蒋系军阀马鸿逵率部占领了山东省泰安市,马鸿逵决定在泰山脚下为死去的官兵修建一座纪念碑。

泰山脚下的蒿里山上有座文峰塔,塔早已被毁,马鸿逵决定在塔的原址上修建纪念碑。拆除已经损毁的文峰塔时,士兵们突然发现,眼前的土很特别,竟然有5种颜色,五色土呈方形,中间为黄色,四周为红、白、青、黑四色。

中国古代皇家祭祀时,要在社稷坛的坛面上铺设五色土,黄土居中,代表统治者的最高权威;东西南北依次为青白红黑,象征四面八方对皇帝的辅佐。

马鸿逵闻讯赶到现场时,士兵们刚挖出两个金盒。打开盒子,里面都整齐地摆放着一卷玉片,一卷由16块长方形的玉简组成,另一卷则由15块玉简组成。玉片晶莹剔透,上面都刻有文字,字体端庄清秀。马鸿逵心想,这些小小的玉片被这么郑重地放在金盒里,一定不是普通之物。于是,他不动声色地命人将这两卷玉片送到他的住处。

过了几天,马鸿逵秘密地带着这些宝贝前往北平,并请来了一位学者和两个资深的古董商人鉴定。这3个人对着玉片端详了很久,又仔细询问了玉片的来历,诧异的神色浮现在他们的脸上。马鸿逵忙问,这玉片到底是什么东西,值多少钱?3个人告诉马鸿逵4个字――“无价之宝”,并说出了背后的一段传奇故事:

唐玄宗即位登基后,开创了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开元盛世”。公元725年,踌躇满志的唐玄宗来到泰山进行封禅,并留下封禅玉册。

唐玄宗的封禅玉册共135个字,内容记述了李姓唐王朝受天地之命而建,承蒙天意,四海平安,所以来泰山封禅,感谢天地,并祝愿子孙、百姓享受天赐之福。唐玄宗命人将刻有祭文的玉册埋于地下。

唐玉册在地下埋藏了200多年,转眼到了北宋。有一天,宋太宗正在殿内批阅奏章,有太监呈上了一份玉册,这正是李隆基封禅的玉册。太监禀报宋太宗,此玉册是有人在泰山脚下发现的,特意呈禀皇上。宋太宗对此玉册爱不释手,将其作为国宝珍藏于内府。

宋太宗死后,宋真宗继位。宋真宗和辽国签订了丧权辱国的条约,史称“澶渊之盟”。之后,各方舆论谴责之声不绝于耳,宋真宗心情非常郁闷。

一天,宋真宗看到了唐玄宗的封禅玉册,旁边有大臣建议道:“皇帝何不东封泰山,利用封禅壮我皇威,也可以分散人们的注意力。”这一建议马上得到宋真宗的肯定。

宋真宗为了达到封禅的目的,一方面重金收买反对封禅的大臣,一方面雇用了大批老百姓假意向朝廷请愿,请求皇帝封禅泰山。宋真宗还命人参照唐玄宗玉册,设计出自己的封禅玉册。封禅仪式时,宋真宗将唐玄宗玉册埋在泰山祭台的底下,再将自己的封禅玉册放在了唐玄宗玉册的上方。就这样,宋真宗成为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位到泰山封禅的皇帝。

明洪武年间,一连几日的一场大雨将宋玉册冲出地面,一位山民捡到了宋玉册,并将其献给了官府。官员将它进献给了朝廷,皇帝朱元璋看到玉册后非常喜爱,下令在蒿里山修葺祭坛,并将玉册封埋于祭坛之中。

几经辗转入藏台北“故宫”

很快,唐宋玉册的事情就暴露了。1933年3月10日,北平《晨报》以大幅标题披露泰安惊现古代玉册,文中详细报道了马鸿逵发现玉册的经过。一石激起千层浪,一时间,各种人物四处打听,希望高价购买玉册。也有众多爱国人士,纷纷要求马鸿逵将玉册上缴国家。

然而,正当各方人士施加压力,逼迫马鸿逵交出玉册的时候,唐宋玉册却突然间消失得无影无踪。对此,人们有种种猜测。有人说,马鸿逵将唐宋玉册卖给了美国人;也有人说,在期间,唐宋玉册被日本特务给偷走了。

1971年的一天,在台湾的府邸来了一位来自美国的老妇人,老人坚决要求要将一件物品亲自交给。

当来到老妇人的面前,老妇人转身把随从手中捧的匣子交给。小心翼翼地打开盒子,只见里面是两卷用玉简做成的玉册――正是当年马鸿逵得到的唐玄宗、宋真宗封禅泰山时的玉册!

原来,这位老妇人是马鸿逵的结发妻子。当年,马鸿逵获得两份玉册后,一直将其视为珍宝。1950年,马鸿逵因为患病到美国医治,便秘密将唐宋玉册带到美国。

1970年,79岁的马鸿逵走到了生命的终点,如何处理唐宋玉册成为他最大的心事。经过多天的认真思考,马鸿逵觉得,这两件国宝不应该占为己有了,他临终前叮嘱妻子,一定要将玉册带回中国去。

篇4

这句话出自《诗经·小雅·鹤鸣》,原本的意思是其他山上的石块可以用来磨玉石,现在我们常把它当作是吸取别人的经验之说。那么,究竟如何的他山之石才能攻玉?他山来的石头又怎样才能攻玉?它们又是如何攻玉的呢?看来,不能简单地拿来石头就用。别人山上的石头,在别人眼里是石头,是见之又见的东西,是不稀罕的,甚至是弃之路旁的,而对我们来说,或许就是金玉,可以成为我们山上的宝贝,是值得炫耀的,是会发挥巨大作用的,是稀有之物。但我们是不是不加选择地就拿来别人的石头呢?我们是不是随便就可打磨了呢?还是我们一拿过来就奉为神灵,认为它是了不得的舶来品呢?不是的,这石头说到底还是要看你如何去取舍和使用的。

倘若我们能以鲁迅先生所说的“拿来主义”先拿来再筛选,进而有所留、有所弃的话,那么这样的他山之石定当是发挥了它们最大的作用了,而如果我们不知选择地是物就取就用的话,也是相当危险的,小则生病,大则危及生命。一个人如此,一个国家也是如此。不过有一点是应当肯定的,即先拿来再说,东西好坏我们姑且不论,只要是我们没有的,只要是他们常见的,称得上是“他山之石”的东西,我们都可以先拿来再说。这样的东西只要不是垃圾、不是人家非得扔掉的东西即可。但我们无法保证这些石头对我们是否有用,反正在他们看来是不值得一提了的。于是,我们就要拿出我们甄别玉器的手段来了,看看它们的质地,再看看它们的成分,敲打一下,细研一番,总之,要分析出个子丑寅卯来,于是再作打算,是去是留都能分明。

然而,不论怎么说,单从这句话当中,我们应该明白一点:在别人的看似平常的东西中,我们能发现对自己人生有珍贵价值的“金石”。

这种“金石”在认识上特别明显。我们常说“与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是不是那个“君”一定要把这“十年书”教给你呢?不是的。对他来说,他的这席话,也只是一块“石头”而已,是他平常而普通的生活当中的点滴而已,那样的话他可以每天讲上很多,但是这块“石头”对于需要它的人来说,却是至宝了,所以“胜读十年书”也不为过,它或许就此点亮了那个人心头的那盏明灯,或许就此为他的人生开辟了一条新的道路,或许就让那个人悬崖勒马了,……总之,这番话是创出了一个别样的天地。

历来,人们就在开着这样的玩笑,难怪乎“人类一思考,上帝就发笑”了。或许我们的祖先修筑长城只是像我们造房子一般平常的事,我们现在的人却将其当作顶礼膜拜的奇迹了;或许我国古代制造火药如同家常便饭,而外国人却拿它当作了人类的四大发明了;或许在王圆篆看守的敦煌藏经洞里的经卷,本就看似普通的很,但它却是人类文明的一个宝藏;……我们中华的许多“石头”成了西方国家的“金玉”,他们不远万里来取经,不辞辛劳来求法,看上去只是将我们生活中常见的东西拿了一点去,将我们日常的方法学了一些去,比如养蚕、纺丝,比如印字、造纸,等等,我们中华的老祖宗将他们当作是可有可无的东西,而他们却如获至宝地拿了就走,仿佛取到了真经一般。他们干什么去了呢?他们“攻玉”去了。他们将火药打磨成了利炮敲开了我们的国门,也敲开了我们的金银库;他们用纺丝打磨了风靡世界的服装;他们用造纸术打磨了让我们羡慕不已的现代信息文明……当我们再次想用自己的储蓄去购买他们的“石头”的时候,他们却不肯了,他们开出了很高的价格,他们连让我们采“他山之石”以“攻玉”的机会都不给我们了。于是,我们中的爱国人士大呼:人家不给我们,我们自己搞!结果费尽九牛二虎之力搞出来的东西却落后人家几十上百年。最后,还是不得不引进国家先进科技,期望有一天能“师夷长技以制夷”。

不过,我们的国民毕竟还是很聪明的,有很多地方又有了超越别人的兆头了,于是我们又沾沾自喜起来,开始向别人介绍经验、推广方法了,不知不觉中,我们的“石头”又落到了人家的山上,而我们想要去挖些“石头”来却难得很了。

篇5

2010年5月1日至10月31日,举世瞩目的第四十一届2010世界博览会在中国上海隆重举行。全世界20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将围绕“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为主题,通过展示、活动、论坛等形式,共同探讨城市发展之路,从而使上海世博会成为不同国家、不同文化之间的相互理解、沟通、欢聚、合作的大舞台。

这个星期,妈妈报了世博二日游,要不是爸爸出差了,这世博会会更加好玩。早晨,我们早早来到了候车点,拉着一箱重重的“装备”,注视着远方的车子,准备着出发。大巴车飞快地行驶着,窗外的景色一会儿一个样,刚开始是公路,接着变成了田野,后来又成了树林,就这样我们最终跨过了跨海大桥,经过风尘仆仆的五个多小时的赶路,终于来到了美丽的上海——这一高科技的大城市。

我们兴奋地下了车,背着轻巧的小背包,排着整齐的队伍浩浩荡荡地来到了检票口。检票口可又意思了,如同正在迷宫中游玩。其实这样的设计才叫合理呢,最大限度的排列使得五百人的队伍在原来容不下的情况下还有空闲呢。

走进西大门,映入眼帘的就是美国馆和特许商店了,旁边还有一台饮水机。我虽然不渴,但也想尝尝新鲜,反正是不喝白不喝,恨不得将可食净化自来水机里的水全部解决,一滴不剩,可又怎么喝得光呢?不能放过它!我心里想着,用手从包中拿出空水瓶,放到专用瓶的位置上,不到一会儿瓶子就装满了饮用水。

世博会的人就是多,护照也卖完了,各个馆门口人山人海,排队少则一小时,多则五小时,大家一定要带把折叠椅,不然腰酸背痛脚抽筋可够受的。我是浙江人,我爱浙江。浙江馆的主题是“幸福城乡,美好家园”。展馆内主展设计造型取自“青瓷碗”和“水”的意象符号,宛如一只青瓷巨碗,水波漫溢,“西湖揽胜”、“钱塘大潮”等场景投影在巨碗中心,循环出现。中国馆从外形上看上去像一个斗拱。斗拱是中国古建筑的重要元素,它位于柱与梁的中间,由屋面和上层构架传下来的荷载通过斗拱传给柱子,再由柱传到基础,因此它有着承上启下的作用。不过你如果想进去欣赏那如痴如醉的美景,要先预约排队起码四个半小时。也许会有人惊讶了,但是因为中国有13亿居民,大部分是爱国人士,所以也不足为奇了。

由于时间的关系,好多馆都没有去。但浦西的中国航空馆里的项目活动吸引了千名观众,我和妈妈也不例外。远望中国航空馆,似一团雪白的棉花糖,近瞧似一朵千变万化的云朵,充分表现了“飞”与“翔”的理念,表达了中国古代人民对飞的无限憧憬和希望,也表达了人类超越地心吸引力的梦想。因此,展馆外形如同一个无限的符号“ ∞”,是不是很有趣?美观是有了,但可不能华而无实。放心吧,展示绝对美奂美轮。航空馆有两大看点,第一是惊险神奇的4D电影,这一拥有不同声、光、电、气、水等特效体验,让人在云中飞腾,领悟了中国飞行的历史和未来。我觉得不是仅仅在坐“过山车”,而是在欣赏美丽的电影佳作。第二就是模拟飞机了,我早就盼望自己能亲手尝试开那庞大的空中巨鹰。这个项目也十分受大众欢迎。排队从一点半开始,到一点时就已经排得人山人海,幸好放弃了中餐来排队。还没轮到我呢,头脑里已浮现出刺激的感觉。又过了一小时,我终于走进了隔壁的展馆,抢了一架飞机,启动起来,飞机在我和一位新认识的温岭初一学生的驾驶下飞了起来,八十码起飞,机舱开始往上抬,人也由此飞了起来。由于我们操控不和,飞机一下一上,一左一右,到处颠簸,可真让我们身临其境。

育乐湾是少儿的乐园,我也亲身经历了一次。我的职业就是位光荣的邮递员。世博会里真是处处充满环保风味。瞧,这张长凳就是由856个牛奶饮料纸包装再生利用制成的,还有这五彩之色的垃圾箱,都是由废旧牛奶包装袋制成,你们说是不是很环保,这也就是奇妙的垃圾再生利用.

篇6

[摘 要]湖湘 奥林匹克 文化 重叠

中图分类号:G8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35-0257-01

1 湖湘文化与现代奥林匹克文化

1.1 湖湘文化

湖南人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民风民俗、社会意识、科学文化、物质文化的基础上凝集成的精神特质。湖南位于洞庭湖之南。“湘”指湘江纵贯全境是省内最大河流,“湘”湖南简称。湖湘文化有广义和狭义,广义湖湘文化指湖南一切古代文化成果、文化传统,包括器物、风俗、趣尚、思维方式、文学与艺术特点等是荆楚文化的一部分。与燕赵文化、巴蜀文化、关东文化、陇西文化等属同层面拥有同样外延。狭义湖湘文化指南宋初年形成的以湖湘理学为基础的湖南地域性学派。

1.2 奥林匹克文化

奥林匹克文化在西方近代文化蕴育下重叠世界上其他先进文化因素形成的世界性文化。当西方19世纪下半叶资本主义生产力逐步提高,物质财富日益增长,近代科学技术、文化教育迅猛发展,欧洲资本主义强国海外市场、殖民地的扩展及商品经济给人们带来的价值观念的深刻变化,世界各国间交流愿望日益强烈,通过体育特殊文化现象进行交流时代的到来。法国公爵顾拜旦顺应时代潮流,促古老文化重新焕发新机。因现代奥林匹克文化不是对古奥运会的简单复兴,吸收了最先进的文化成果,它排除了各国、各民族意识形态的限制,摈弃了文化思潮、哲学观念、宗教理念的狭隘性、个体性、模糊性和艰涩难懂,而是通过体育竞赛、身体锻炼的形式,用体育运动过程中大家公认的竞技规则、比赛方法、体育道德与世界上各个国家和地区的人们进行着无声的思想文化交流培养出一代代具有共同文化理念、身心健康的青年。四年一度的奥林匹克体育是世界性的文化精神盛会。

2 湖湘文化与现代奥林匹克文化重叠之必要性

2.1 湖南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需要

湖南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发挥自身的文化优势成分,湖南人虚心学习了解先进市场经济观念、原则、手段和方法,奥林匹克文化提供了现代文化氛围,体味到市场经济基本理念和精神,提供与世界沟通之桥梁,培养和造就具有现代精神和价值追求的人使奥林匹克运动更好地为湖南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服务。

2.2 树立现代湖南人形象和增强湖南人凝聚力的需要

湖湘文化是一种以农耕经济为基础的地域文化,古代湖南是三面临山、一面临湖的“四塞之国”,内部多山而舟车不便,呈现内陆性文化特征湖南人相对封闭的文化特征。湖湘性格方面有许多缺点,这些缺陷、弱点又与优点联系在一起。如湖南人刚毅、敢为人先,自我意识太强而欠缺合作精神;湖南人虽显得大气,形成虚骄之气而难客观把握自我与外部世界的关系。用新型的文化凝聚人心,塑造健康的心灵,造就新一代湖南人形象。

2.3 是培养湖南人竞争念识需要

奥林匹克文化在中国的普及,具有重要价值。中国传统文化缺乏竟争念识、科学观念,缺乏培养发展个性的环境。是发展奥林匹克运动所欠缺的,更是现代化建设人才所急需的心理品质。接受奥林匹克运动是全民现代化的基本训练,所以与奥林匹克重叠的价值难以估量。

3 湖湘文化与现代奥林匹克文化融合的可能性

中国传统文化和奥林匹克文化是相通的注重身心并重的健康观、追求积极进取精神、崇尚和谐统一观、关注人类和平等,这就为中国传统文化和奥林匹克文化的融合提供了可能。 湖湘文化作为一种区域文化,有着自己的精神特质或个性,即“独立根性”。湖湘文化与现代奥林匹克文化融合提供可能。

3.1 湖湘文化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与奥林匹克文化在奥林匹克盛典中发扬爱国情操,增进爱国主义情感相一致

近代湖南人以“若道中华国果亡,除是湖南人尽死”的坚强决心,坚定“吾湘变,则中国变;吾湘存,则中国存”的强烈信念,积极投身救亡图存的爱国洪流之中。无论时期,还是和时期,湖湘爱国人士既志向高远,又脚踏实地、身体力行。特别是时期,湖南一大批无产阶级革命家,更是把“心忧天下”的爱国主义传统提到新的高度。

奥林匹克运动是现代体育的核心,奥运会选手是代表国家、 地区或集团的。入场时要举国旗,胜利时要奏国歌、升国旗,开幕式、闭幕式显示不同国家的民族特色,比赛时还有无数的国人通过各种媒体关注每个运动员的表现,这些举措使体育价值、社会价值和个人价值联系在一起,英雄主义、集体主义、爱国主义高度一致,有力地激发了人们的民族自豪感,增强了民族凝聚力, 并给奥林匹克运动注入了强大的精神动力。

3.2 湖湘文化“百折不挠”的高贵品格与奥林匹克文化追求“更快、更高、更强”相一致

湖南人追求理想坚忍执著,战胜困难义无反顾。左宗棠抬棺抗击沙俄,谭嗣同“去留肝胆两昆仑”,就表现出强烈的“楚虽三户,亡秦必楚”式的历史责任感,展示湖湘文化“荜路蓝缕”、奋发图强的坚毅品质。奥林匹克文化是以古希腊理性主义为主导的思想超越自然,而“更快、更高、更强”则是这一思想的充分体现和放射。“更快、更高、更强”是对奥林匹克精神的高度概括,表明了奥林匹克运动的发展百折不挠、永无止境的追求目标,它永远激励着运动员去攀登高峰超越自己,超越对手、超越极限。

3.3 湖湘文化海纳百川的融合精神与奥林匹克文化的开放性相一致

湖湘文化历史的发展过程中是独具特色的区域文化,融汇百家、湖湘文化兼收并蓄的精神表现在众多方面: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的沟通与重叠;不同地域文化之间的沟通与重叠;不同学派之间的沟通与重叠;与外国文化的沟通和重叠等。奥林匹克文化是从古希腊文化中发展而来的,虽然黑暗的中古社会阻碍、排斥这种文化的发展,但是,现代奥林匹克文化却融合了当代世界先进的文化成果,并且还在更新和容纳新的文化,形成了与现代市场经济的价值理念相一致的世界文化体系。奥林匹克运动的世界性和开放性已经得到肯定。

4 现代奥林匹克文化对于湖湘文化的意义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湖南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关系相应地发生变化,市场经济的发展创造良好社会环境。奥林匹克文化是通过体育运动传播市场经济相一致文化精神,后奥运给湖南带来了无限商机,推动了湖南经济发展。

4.1 有助于进一步激发人们的爱国热情,提高民族凝聚力

中国经济迅速发展,科教文化事业的成就,综合国力、国际地位和人民生活水平都不断提高,自信心不断增强、凝聚力和向心力不断提高。后奥运时代促进中国的发展、爱国热情,增强湖湘自信心和自豪感形成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

4.2 有助于增强人们的市场意识,提高竞争力

奥林匹克文化以人同一起跑线上参与竞争,都享有平等的生存、享受、发展的权利和机会,它与现代市场经济体制具有本质的一致性。要使湖湘文化与现代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就要以现代奥林匹克文化为参照,树立竞争意识。竞争意识是建立在平等观念基础上的一种观念形态,在机会均等的前提下,强调人与人之间的非暴力竞争,并且倡导尊重对手,注重友谊,珍惜感情的社会道德风范,从而最大程度地激发出一个人的内在潜力,使人在奋斗中求欢乐,最终获得自身人生价值的实现。

4.3 有助于人们树立尊重与发展个性的意识

湖湘文化和中国传统文化一样强调伦理本位注重群体至上、忽视个人价值的实现,因而缺乏尊重与发展个性的氛围。在现代条件下,为了更好地认识自然、改造自然,与世界融为一体,就必须不断地认识自我、提高自我的价值,以最大限度地挖掘人的内在潜力和创造力。从这个意义上说,现代奥林匹克文化为自我发展创造了一个很好的机会和氛围。现代奥林匹克激励着无数优秀运动员顽强训练、勇敢拼搏,一次又一次刷新世界记录。运动员们的这种不断进取、勇争第一的精神意志,就是人类不断超越自我、战胜自我、发展个性的体现 。

4.4 树立开放之观念

经济全球化时代到来,奥林匹克运动的世界性和开放性,中国以开放态势走向世界,湖湘文化是中国传统民族文化中的奇葩从奥林匹克文化中汲取丰富营养展现内涵,将使奥林匹克运动更世界性、开放性和平等性、多样性。两种文化兼容互补构成全球文化。

参考文献

[1] 湖南师范大学文学院编.湖湘文化论集(上册)[M].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2] 庾建设编.湖湘文化论坛[M].湖南大学出版社,2002.

篇7

一、现实性艺术歌曲

现实性艺术歌曲中的“现实性”主要表现在:音乐是对当时中国历史现状、人民呼声、时代背景的一种反应。而这类型的艺术歌曲具有了直面社会、表现社会的实用功能。黄自的现实性艺术歌曲歌词主要源于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正值全面爆发的时期。每个国民将自己的命运与国家紧密相连。黄自作为一名音乐家,试图通过音乐作品来振奋人心,将中华优良的道德文化继续传播。其中较为著名的有《旗正飘飘》、《抗敌歌》、《天伦歌》、《热血歌》等。

以《天伦歌》为例,歌词通过悠悠白云与滔滔江水描述出人生路的漫长,进而突出自幼失去父母的孤儿之痛,用“何处觅源头”强化人生的苦难与遥遥无期,增加其凄凉感。第二段音乐转入小调,歌词通过“人世的惨痛,岂仅是失了爹娘”让人了解社会的黑暗与人世的荒凉,需要用“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博怀,达到相互关爱的目的。

二、抒情性艺术歌曲

在黄自众多的艺术歌曲中,抒情性艺术歌曲的艺术价值与创作技法公认最高。其抒情性艺术歌曲的歌词多采用中国近代诗人所创作的作品,其中《思乡》(韦瀚章词)、《春思曲》(韦瀚章词)、《玫瑰三愿》(龙七词)以深入人心。在创作上,他将中国传统的音乐元素如五声、七声音阶与西方古典创作技法相结合。在旋律的线条上,清新淡雅,浑然天成。倘若将这类艺术歌曲钢琴部分单独演奏,也不失为一首较为优雅的钢琴小品。如在《春思曲》中,黄自将d自然小调与d和声小调完美的混合,钢琴在轻柔、缓慢的演奏二连音的伴奏和旋与下行的旋律线条,配合歌词“潇潇夜雨滴阶前”便很容易把人们带进淅淅沥沥的春雨之中。

总之他的作品能将中国民族音乐与西方古典音乐在节奏、曲调和句法结构等方面与歌词意境结合巧妙,能体现出艺术歌曲固有的音乐风格与艺术特征。

三、古诗词艺术歌曲

黄自在出国接受西方音乐之前,受过较为系统的中国传统文化教育。因此,他不仅有着较好的古文功底,同时也对中国古典诗词有着强烈的爱好。在《音乐的欣赏》一文中他曾说过:“我小的时候,最喜欢读白居易的《琵琶行》。当时年幼,连字的意义都不能完全理解,更谈不上领略诗中深意我喜欢他,只因为他的音乐铿锵,念起来非常好听”。iii这种对诗歌的兴趣和喜爱许推动了他日后古诗词艺术歌曲的写作。

这一类艺术歌曲的歌词多采用古代诗人、词人的作品。如他就为、唐代诗人白居易的《花非花》、宋代词人苏轼的《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辛弃疾的《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王灼的《点绛唇?赋登楼》谱写过曲子。以《花非花》为例,全曲采用D宫五声调式。在旋律发展上黄自借鉴民歌的创作方式,以古曲“清平调”为基础保留住了主要骨干音位置,并用西方的模进手法进行创作。在和声的运用上,减少功能性,低音声部持续重复旋律进行。这样一来,整首作品不仅继承传统民族音乐的风格特点,同时也对原有的创作技法进行有效的实践。

因此,黄自先生的艺术歌曲演唱对于歌唱者有着较高的要求。在演唱时,歌唱者不仅需要有较好的美声唱法技巧,而且需要在掌握好中国语言、语音的特色基础上,借鉴民族歌唱中清晰的咬字、吐字方法。力求声音的圆润甜美、字正腔圆、气息沉稳、丰满明亮;要求具有共鸣的、抒情的音质,圆润连贯、起音柔和、准确、轻巧,并且富于音量、力度变化。因此,在演唱技巧上需要将传统美声唱法和传统民族唱法有机结合起来。

在诠释一首声乐作品时,如果能有完美的技术支撑,我们也只能说这是技巧的完美演绎,演唱者充其量也只不过是一个“工匠”。这样的表演是不能上升到“艺术”的级别的。声乐的表演不仅仅是技术技巧行为,它的生命在于要传达声乐作品中丰富的精神内涵。

鉴于声乐表演这一特殊的性质,我们必须要正确把握音乐作品之外的相关信息。如《思乡曲》,表演者最主要是把握它的主题定位,歌词描写的是一位少女对远方情郎的思念,表达少女的孤独和寂寞,上阙是对环境的描写,下阙诉说的少女内心活动,演唱时就要对上下阙分别处理。再如黄自先生所写的“现实性艺术歌曲”,表演者不仅要把握歌词的主题定位,还要把握当时的时代背景,也就是环境定位:中国正处在内忧外患的一个状态,国难当头,饱经沧桑的祖国遭受到日寇铁蹄的践踏;情感定位:黄自作为一个爱国人士,坚定的汇入了民族解放斗争的洪流中,他用他的音乐在告诉人们他的决心,也用音乐在鼓舞着人们加入这场战斗。

作为一名音乐表演专业的学生,笔者深知表演是音乐作品存在方式的一个重要环节,因为表演是创作者和欣赏者之间进行交流的纽带。严格来说,当作曲家把生动的乐思以乐谱形式记录下时,就已经抽掉了它的灵魂所剩下的则是一个乐音符号系列。音乐表演要把乐谱变成活的音乐,使之重获生命。杰出的二度创作能使作品中的精华体现得更明显甚至超过作曲家的预想,反之,则会违背作曲者的创作意图,甚至给音乐的欣赏者以精神上的折磨。在此我们可以看到音乐表演――二度创作的重要性。

在对黄自的艺术歌曲二度创作时,不仅需要一个正确、美好的声音,而且要掌握作曲家的创作意图,正确把握作品之外的相关信息。要结合当时社会各方面的诸多因素,如果对作品的时代背景、体裁特点等相关的理论知识缺乏准确的把握与充分体会,即使有再高超的演唱技法,也只是音符的机械重复,无本之木、如无源之水,毫无生机可言!

黄自的艺术歌曲无论从音乐内容还是形式上都有很高的艺术性和思想性,在对黄自艺术歌曲的分析中也可以看出,其十分注重创作技巧上的洗炼、追求艺术气质的深邃。所以在演唱黄自艺术歌曲时首先要提高演唱技巧,其次,而更重要的是要注意艺术修养的培养。只有表演者具有深刻的思乡、丰富的人生体验和深厚的文化艺术修养,当我们站在黄自的思想高度时,才能完美的诠释他的作品。

注释:

i全丽.中西方音乐的完美融合―浅谈黄自的《玫瑰三愿》[J].音乐生活,2008(1):29.

篇8

摘要:中华传统文化历经数千年的磨砺和蜕变才得以形成,是华夏子孙智慧的结晶,是民族历史上道德传承、文化思想精髓、精神观念形态的总体。其中,人文精神更是人们价值观、社会价值取向和民族的时代精神集中反映。在高等教育中,要认识到人文精神对其的重要性,要重视对当代大学人文精神的培养,使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相匹配,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更好地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人才。

关键词:人文精神;高等教育

中图分类号:D442.6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24-0037-03

在现代科技高速发展的信息时代,人文精神缺失已成为当今社会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大学生人文精神现状更是令人堪忧,学生人文知识匮乏、人文关怀缺失的现象屡见不鲜。因此,针对人文精神缺失的问题,高校教育要将改革重点放在人文教育上,注重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人文精神是人类在对自身的认识、自身的发展、自身的完善和自身的需要过程中形成的,并规范、指导和约束着人类自身的各种活动,表现为人生观和价值观。而大学教育作为国民教育的最高层次,更应注重对传统文化精神的继承和发扬,以优秀的人文精神濡染和塑造青年学子的心灵与人格。就目前我国国民教育来看,仍存在一些问题,需要通过教育改革进一步推动国民综合素质的提高。

一、国民教育忽视人文精神教育

从初等教育到高等教育,更注重专业课程教育,缺少对传统物质文化和人文精神的接触和感知,家长更注重学生学习成绩的提高,而不是人文精神的培养。很多中学生能熟练的用英语交流读写,却看不懂文言文;对牛顿、培根奉若神明,对老庄、孔孟却形同路人。我们培养了很多掌握西方先进科技知识的博士和硕士,但他们却是“黄皮白心”的“香蕉”,说起西方头头是道,谈到老祖宗却一无所知。提出“教育是帮助被教育的人给他能发展自己的能力,完成他的人格,于人类文化上能尽一份子的责任,不是把被教育的人们造成一种特别的器具。”但是着眼于现代教育,很明显,教育似乎更趋向于培养各个领域顶尖人才,不断提高各领域人才技术水平,却往往忽视了人才自身人格的完善和发展,导致人文精神缺失,逐渐沦为“器具”。

二、大学生人文精神缺失严重,文化底蕴浅薄

当代大学生人文知识匮乏,人文价值扭曲,缺少对传承传统文化的责任感,大多数大学生都陷入迷茫和空虚中。大学是每个学子心目中的“象牙塔”,而步入大学后,这塔里的生活太安逸,以致太多人迷失其中,整日无所事事。从高校的“牢笼”逃脱,像刚离开鸟笼的小鸟,不知道如何自己觅食。习惯了压迫式学习,突然间的自由难免让人措手不及,于是整日过着浑浑噩噩的日子,对待自己专业课程都草草了事,更不用f提高自身人文素养,传承中华文明了。大学本应该是学生学习广博知识,提高专业技能,接受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熏陶的园地。可是当下大学校园里的大学生似乎更注重科学知识的学习,却忽视自身的人文底蕴的提升。古人有“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宏图大志,而今,广大学子俨然把读书当做生存之道。敢问,有几人还在“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呢?又有几人如王夫之所言“夫读书将以何为哉?辨其大义,以修己治人之体也,察其微言,以善精义入神之用也”?

三、国民忽视传统文化的继承致其消亡流失

中华传统文化首先包括学术、文字、语言,之后就是六艺,即:礼、乐、射、御、书、数,以及后来衍生出的书法、音乐、武术等。以上除了语言和文字两项贯穿人们生活之中,其余普及度很低,有些甚至濒临灭绝。2003年,中国家喻户晓的皮影戏,被印度尼西亚申请为该国的文化遗产。2004年,在内蒙古流行的马头琴被蒙古国成功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2005年,我国传统节日端午节被韩国申报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国的传统文化被抢的消息传到国内时,国人一片哗然,痛骂者有之,鄙夷者亦有之,而更多的则是无奈和痛惜。

随着经济的发展,国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人们的生活方式也逐渐趋于西化。很多人信奉西方的天主教,热衷于庆祝西方的圣诞节、情人节、万圣节。却对春节、清明节、端午节等中国传统节日漠不关心,节日气氛愈发冷清。然而,在崇尚洋节日的同时,已经失去了对自己民族文化的保护和传承。不过,值得庆幸的是,在文化被掠夺后,一批爱国人士开始关注对传统文化进行保护继承和发展,开始反思文化流失的原因,并及时对文化加以保护,注重提升全民人文素养。在人类文明发展过程中国民教育出现问题无可厚非。社会物质文明越高速发展,就越要重视人文教育,重视社会精神文明建设。“文化,它是随便一个人迎面走来,他的举手投足,他的一颦一笑,他的整体气质。”这是龙应台笔下的文化,关乎个人,关乎社会,关乎国家。

中华传统文化发展是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改革开放后我国经济飞速发展,而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未来国际地位必然和它的思想文化发展息息相关。因此,我们必须大力发展文化,全面提高国民人文素质,尤其是注重提高优秀人才的人文素养。面对不同外来思潮、国际文化的冲突,紧张的国际关系以及目前激烈的国际竞争,高等教育更是赢来前所未有的挑战。虽然文化流失后已经唤醒一部分大学生,使其开始关注中华文化的传承,在掌握好专业技能的同时,注重自身人文素养的提升和民族文化的传承。也逐渐拥有成熟的价值取向,热爱祖国,关注民生,乐于奉献……但是我们在充分肯定大学生人文精神进步主流趋势的同时,也必须意识到仍有一部分大学生中仍然存在着人文精神缺失的现象,而且有些现象还相当普遍和严重。因此,如何将培养学生人文素养俨然已成为目前摆在各高校面前的一道难题,针对人文精神缺失的解决方法也成了当今教育改革的重点。

四、言传身教替代灌输式教育,全面提升学生人文素养

学生是教师最好的影子,要想让学生成为具有高尚思想品质和良好道德修养的优秀人才,那么教师更需要以身作则,在教书育人的同时,可以注重礼仪文化道德文化的教育。教育学家第斯多惠认为“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在平时与学生相处的过程中,教师应以身示范,耳濡目染,起到“润物细无声”的良好效果。

1.提高学生对人文精神重要性的认识,让人文精神逐渐融入学生自身人格中去,实现学生自我管理,主动提升自身人文素养。大学生与中小学生较明显的区别在于他们已经初步形成了自我的辨别力,有自己的评价标准,特别是对于精神意识一类的事物,如果没有内在的兴趣,他们通常会抵触甚至反对。因而。在传统文化的教育过程中,务必转变强制的灌输式教育方法,应当充分挖掘传统文化的精髓与魅力。就如苏格拉底所说:“教育不是灌输而是点燃火焰。”而点燃学生这团烈火的最佳人选便是教师。教师教育学生和生火也有着异曲同工之处。生火时不能将木材堆得太密,只有木材间有足够的空隙,火才会烧得旺。如果只是一味地添加木材,只会适得其反。这育人也是如此,如果只是一味地灌输,只会造成学生的反感和抵触。

2.师生间平等交往促进言传身教。高校和教师要打破传统教育的束缚观念,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积极地教育和引导,充分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让大学生了解到我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和精髓,了解到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意义和价值。古人云“师者,父母也。”意在告诫我们要对老师像父母长辈那样尊敬。而笔者更提倡二者相互尊重,平等相处。中华民族自古以来有严格的等级制度和思想,而这种等级思想作为传统文化在现代中国仍是普遍存在的。对待传统文化是需要“扬弃”的,继承和发扬优秀文化,汲取人文精神精髓,摒弃糟粕。师生间只有平等相处,互相学习,才会促进共赢。教师在课余时间与学生相处时,可以对其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引导其完善自身人格,促进其人文素质的提升,从而达到“修身、齐家”的目的。

五、重塑校园文化环境,让文化随处可栖

合理规划校园文化环境,将文化融入校园。古有“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与善人居,如人兰芷之室,久而不闻其香;与恶人居,如人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环境对于人的影响是显著而深远的,只有塑造古风古韵的校园环境,才能营造良好的校园氛围,使学校形成良好的人文气息。学校可以在学生休闲活动区融入传统古典风格,让学生可以切身体会古代亭台楼阁的独特韵味。在教学区、宿舍区等增设中华传统艺术品简介,比如琴棋书画、笔墨纸砚等。除此之外,还可以增设名人馆、传统文化体验馆等,让学生可以更系统地了解中国传统文化。

六、重视语文教育,积聚人文底蕴

目前,我国的高等学校极为重视英语教学,几乎都开设英语必修课。除此之外,大学生在大学期间还需要考取英语四六级证书。但是除了一些人文学科(如汉语言专业、历史专业)之外,几乎不开设汉语的教学课程。为培养学生人文精神,可以在高等学校中应普遍开设语文课程,或者增设汉语选修课,在培养学生科学精神的同时,使其接受人文精神的沐浴。语言文字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和信息载体,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汉字更是中华民族的瑰宝。汉字组成的古诗更是有它独特的韵味。它时而大气磅礴,“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它时而温柔婉转,“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它可以用来关注民生疾苦,“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也可以用来抒发“知音少,弦断有谁听?”的壮志难酬之绪……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势不可挡,现代科学和信息技术迅猛发展,新的交流媒介不断发展,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对语言文字运用的规范带来前所未有的挑战。在计算机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更应该加强大学生语文教育,以坚守住民族的根和魂。著名作家曹文轩提到:“我们的社会骨子里还存在着很深的‘重理轻文’的偏见,我们的教育生态环境是失衡的。与其大谈特谈素质教育,还不如首先提高目前中国学生并不乐观的语文素养。而且,对整个中华民族来说,语文水平的提高更是国家文明进步的标志。”因此,在大学接受专业知识学习的同时,更需要提升学生语文素养、文学素养,对于学生人文素养的提高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七、宣扬“仁爱”思想,守住民族之魂

“仁爱”是孔子提出的“仁”与墨子提出的“兼爱”思想。孔子把“仁”作为最高的道德原则、道德标准和道德境界。“仁,亲也。”人与人之间需要相互亲爱。而现在大多学生都为独生子女,性格比较自我,缺乏团结互助的品质,但是社会是个大集体,需要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帮助。大学教育更是作为学生进入社会前的关键纽带,对培养学生仁爱精神有着重要意义。人们经历了太多权谋的争斗,慢慢会失去对人最单纯的善和美的信念。古语说:大仁者不失其赤子之心。学生在追求知识、追求W问的同时,拥有越来越广博的知识,遇到过形形热人物,可是要始终怀着赤子之心、仁爱之心。

八、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开设更多传统文化相关的课程

学校可以扩大选修课范围,着重增加与传统文化相关课程,让感兴趣的同学可以进一步了解。更专业更系统地学习古优秀文化。另外要提高课程质量,真正让学生学有所用。可以根据各校的实际情况,开设书法、国画、象棋、古琴、琵琶等选修课,在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的同时,积聚自身文化底蕴,提高文化素养。对于优秀人才可以推送至专业艺术院校。这样,既可以提高学生的文化修养,继承、保存了国粹,也可以为国家培养、输送专门的艺术、体育人才。鼓励学校学生组织开展传统文化相关活动,增加学生了解兴趣,充分发挥学生组织作用,在一定范围内予以“零干涉”,真正做到应学生之需,讨学生之喜,让学生充分自主的学习中华传统文化。学校可以增设校园传统文化节,让热爱传统文化的同学们可以聚集在一起,沟通交流,切磋技艺。享受传统文化带来的乐趣、更好的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墨子曰:“国有贤良之士众,则国家之治厚;贤良之士寡,则国家之治薄。”只有拥有更多的贤良之士,才能增加国家的综合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孟子曰:“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前两乐更强调个人方面,而第三乐则是站在国家的角度强调教育的重要性。由此看来,一个国家的教育水平关系到整个民族的未来,而高等教育在国家教育中尤为重要,只有做好高等人才的教育工作,认识到人文精神的重要性,全面提高学生人文素养,才会使国家更富强。

国学大师南怀瑾说过:“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亡国都不怕,最可怕的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将自己的根本文化亡掉了,这就会沦为万劫不复,永远不会翻身”。要在清明节、端午节等传统节日中颔首我们民族节日文化的习俗。要学习儒家“仁爱”思想,体味传统文化氛围,提升个人人文素养。以此培育我们中华学子的“中国心”,实现国家民族的“中国梦”。

参考文献:

[1]肖峰.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4.

[2]徐继红.论传统文化教育与大学生人文精神的养成[J].漳州师范学院学报,2008,(2):147-1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