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之词范文
时间:2023-03-21 20:27:1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苏轼之词,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以诗为词;表现
中图分类号:I2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2)12-0005-01
在我国古代诗歌发展史上,词作为长短句的和乐新诗,是一种后来居上的抒情体式,宋代是词的黄金时代。苏轼在词学上的造诣极高,他对词体进行了全面的改革,突破了词为“艳科”的传统格局,提高了词的文学地位。
一、苏轼的“以诗为词”
苏轼的词学成就离不开欧阳修和柳永。苏轼的文才得到了欧阳修的赏识,作为自己的恩师,苏轼受永叔的影响当然是必不可少的。欧词对东坡的影响是:“疏隽开子瞻”,有理可循。这种影响可以概括为两点:一是欧阳修在《朝中措》中所表现的的“平山栏槛倚晴空,山色有无中”之疏放高远的气度;二是在《玉楼春》中所表现的“‘西湖南北烟波阔,风里丝簧声韵咽’之遣玩游赏的意兴”。欧阳修的出现标志了词体作法上借鉴诗体作法,但是以苏轼的高才是绝不会被欧阳修的文学主张局限的。欧阳修的疏放是一种借外景遣玩的外在情绪释放。苏之放是一种具有哲理之妙悟式的发自内心襟怀的旷放,从中可以见出二人之间的继承与开拓的关系。
苏轼对柳永的词是非常注意的,他对柳词是有着两种不同的评价,常将自己之作与柳词相比,如他写给鲜于子骏的一封信:“近却破做小词,虽无柳七郎风味,亦自是一家。”苏轼对柳永的评价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对柳词当中的一些之作表现出一种鄙薄和不满。其二是对其词的赞扬。赵令畴之《侯鲭录》卷七记载:“东坡云:‘世言柳耆卿曲俗,非也。如《八声甘州》之“霜风凄紧,关河冷落,参照当楼”,此语于诗句不减唐人高处。’”苏轼对柳词当中的兴象之高远表示欣赏。柳永在词作上的探索与创造,影响了后来者,这当中也包括苏轼。有学者这样归纳过柳永在词学上的创新,“柳永具有‘三创’之功:一是创体。柳永大力创作了慢词,扩大了词的体制,增加了词的内容涵量,也提高了词的变现能力……如果说没有柳永对慢词的探索创造,后来的苏轼和辛弃疾等人或许只能在小令世界中左冲右突而难以创造出辉煌的篇章。二是创意。柳永沿着李煜开启的方向,注意把词的抒情趋向转移到自我独特的人生体验上来,表现自我的情感心态、喜怒哀乐。……给词的情感增添了个体化、自我化的色彩,使词的抒情取向朝着创作主体的内心世界回归、贴近。苏轼虽然词风与柳永大相径庭,但在抒情取向上却是沿着柳永开辟的自我化、个体化方向前进。”的确,宋翔凤在《乐府余论》中这样说道:“词自南唐以后,但有小令,其慢词盖起宋仁宗朝,中原息兵,汴京繁庶,歌台舞席,竟赌新声。耆卿(柳永)失意无俚,流连坊曲,遂尽收俚俗语言,编入词中,以便伎人传习,一时动听,散播四方。其后东坡、少游、山谷辈,相继有作,慢词遂盛。”
二、“以诗为词”的表现
由此观之,苏轼的以诗为词就是水到渠成的必然产物了。苏轼对词的改革基于他诗词一体的观念和“自成一家”的创作主张。诗词同源,在《与蔡景繁书》云:“颁示新词,此古人长短句诗也。试勉继之,晚即面呈。”《祭张子野文》中苏轼也说:“清诗绝俗,甚典而丽。搜研物情,刮发幽翳。微词宛转,盖诗之裔。”苏轼从词的起源上追溯词与诗的关系,认为词与诗一脉相承,词本质上就是诗,“词是诗余”。东坡的以诗为词,主要内容大抵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阐述:1、改造了词体的艳科属性,而为士大夫之词,“无意不可入,无事不可写”将诗歌中的意境和题材用词来讲。从苏轼的《东坡乐府》中可见出东坡将政治情怀、报国壮志、民生疾苦、农村生活、朋友情谊等等全部涵盖进去。苏词之前的词只将清丽婉约为当行本色,但东坡另辟蹊径,在传统词风格基础上,创造出高远清雄的意境和豪迈奔放的风格,苏词中最为重要的风格就是其气象博大壮阔,善写高远之景,而充满感发之力。如《念奴娇·赤壁怀古》“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及《八声甘州·寄参寥子》“有情风万里卷潮来,无情送潮归”,前人评之“逸怀浩气,超然乎尘垢之外”,大有“使人登高望远,举手高歌”之意味。2、强调主体意识。词本是抒情文学,苏轼无意于改变词作抒情的文体特性,而是要拓展词的情感领域,扩大词的抒情功能,将只表现“爱情”的词扩展为表现“性情”的词,将只表现女性“柔情”的词扩展为表现男性“豪情”词,使词作像诗歌一样可以充分表现创作主体的丰富复杂的心灵世界、性情怀抱。3、“以诗为词”是将诗的表现手法移植到词中,在苏词中主要的表现为用题序和用典。之前的词,多数并无题序,他将词变为缘事而发,因情而作的抒情言志之体。但是由于词体长于抒情,不宜叙事,为解决这一矛盾,苏轼在词中与诗一样大量采用标题和小序的形式,使词的题序和文本成为有机统一体。大量典故入词,使词变成既是一种替代性、浓缩性的叙事方式,也是一种曲折深婉的抒情方法。议论化句式、比喻意象,以及典故入词,成为东坡体的典型特征。如“人有悲欢离合”,“但愿人长久”,“也无风雨也无晴”,“人生如梦”,“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等。苏词由此丰富了词的表现手法,对词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4、从本质上说,苏轼“以诗为词”是要突破音乐对词体的束缚,把词从音乐的附属品变为独立的抒情诗体。东坡在语言和音律上都是有所突破的,音律上,东坡完全不遵守词韵,他不是不懂音律,只是他性格豪放,不愿受词韵的束缚。王灼在《碧鸡漫志》中“东坡先生非心醉于音律着,偶尔作歌,指出向上一路,新天下耳目,弄笔者始知自振。”表明东坡强化了词的文学性,弱化了词对音乐的依附性,自此也为后代词人指出的“向上一路”,后来南渡词人和辛派词人就是沿此路进一步发展的。
三、“以诗为词”的评价
对于东坡“以诗为词”,朱大成认为“苏轼在词史上是一位从根本上扭转词的发展方向的人物”,“从理论上肯定词曲‘盖诗之裔’,在创作上将诗意、诗法、诗句等带进词里,以使词曲归于‘雅正’,在评论上以评诗的标准去评论词,以提高词品”。崔海正《东坡词研究》中“这一说法的实质是立足于是的立场来看词体,而不是立足于词本身来观察它的发展,这不免丧失了它的本体意义”。刘石也认为“苏轼豁达明朗、潇洒超旷的性格气质刚好与词的特质相悖,这也就是其‘以诗为词’改变传统词风的内部原因。”紧接着他提出“以诗为词”的实质“是指拿适用于创作自由较多的同时就是艺术要求较低的文体的创作手法来创作自由较少的同时也是艺术要求较高的文体”,“‘以诗为词’虽可以提高词的社会功能,难免在相当程度上损害词体特性,使词失掉一些词体特有的韵味。”
与苏轼同时代人陈师道在《后山词话》中所谓:“退之以文为诗,子瞻以诗为词,如教坊雷大使之舞,虽极天下之工,要非本色。”对苏词抱有成见,认为词之传统必以柔媚婉约为主,否则失掉词之本色。胡云翼在《宋词选》说:“致力于诗词合流以提高词的意义和风格,苏轼尽了他的责任,他的巨大成就撼动了但是的词坛”。“苏门文人尽管极口推祟苏词,可是却不承认‘以诗为词’可以作为规范。……这种狭隘的、保守的正统观念在很大的程度上阻挡并延缓了词的发展与提高”。
在笔者看来,“以诗为词”,是苏轼对于词创作的一种大胆尝试,一方面突破词的传统观念,将词与诗、文同等看待,他的词,除了应歌之作,兼以抒情言志,充实了思想内容;另一方面也突破了词体本身的局限,如在音律上,将诗法带入词中,丰富了艺术表现手段。但是,与此同时,苏轼也把诗中的弊病带入词中,《东坡乐府》中一些作品议论化、散文化偏向严重,运用典故较多。总之,“以诗为词”是一个复杂的文学现象,既要充分肯定它对词体发展的贡献,也不能无限夸大它的作用。苏词是整个词坛史上的一朵奇葩,对于后世辛派词人、清代陈维崧的创作都具有深远的影响。
参考文献:
[1]叶嘉莹.论欧阳修词.河北教育出版社.
篇2
原文:
《古意十四首 其十一》朝代:未知 作者:未知
福祸递隐伏,荣辱相因依。
贤达素知此,不肯如脂韦。
篇3
“分层次教学”思想源于孔子提出的“因材施教”的教育主张。“分层次教学”是在班级授课制下按学生实际学习程度施教的一种重要手段。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姆在“掌握学习理论”中指出,“许多学生在学习中未能取得优异成绩,主要问题不是学生智慧能力欠缺,而是由于未得到适当的教学条件和合理的帮助造成的。”“如果提供适当的学习条件,大多数学生在学习能力、学习速度、进一步学习动机等多方面就会变得十分相似。”这里所说的学习条件,就是指学生学习并达到掌握所学内容的必需的学习时间,给予个别指导和全新的学习机会等。“分层次教学”就是要最大限度的为不同层次的学生提供这种“学习条件”和“必要的全新的学习机会”。
二、“分层次教学”在实际教学中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1.从学生厌学、失学现象,看实施分层次教学的必要性
面对学生厌、辍学现象,学校进行了周密的调查与分析,原因有三点:一是学校总是以统一的教学计划,统一的教学内容,统一的教学进度对能力、知识、兴趣各异的学生进行施教,从而削弱了教学的针对性,这种“大一统”的教育模式是学生厌、辍学的基础原因。二是统一的教学模式忽视职业技术教育的内容,使学生产生一种现在的学习对从事未来的社会职业没有直接作用的认识。更重要的是对学科的知识学不懂、弄不通,逐渐失去学习信心,从而导致厌学、辍学,这是学生厌、辍学的基本原因。三是到了初中第四、五学期,学生的学习成绩好、中、差分化越来越明显,教学模式仍旧不变,中差生难以适应,他们觉得似乎受到冷落,觉得自己是多余的人,这是厌、辍学的根本原因。
2.从学生的主动发展,看分层次教学的重要性
人与人的差异不仅表现在学生先天的遗传因素有区别,而且表现在其身心成长与智能发展的后天条件有区别。因而每个人的发展方向、发展速度乃至最终达到的发展水平都是不同的。教师往往忽视这种差异,并受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喜欢成绩好的学生,排斥成绩差的学生;在课堂上提问成绩好的学生,而成绩差的学生往往得不到发言的机会,坐冷板凳,从而挫伤了这些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实行分层次教学不但能有效地解决厌、辍学问题,而且保障了学生受教育的权力,并且给他们均等的机会,促使每个人都能依靠自身条件,发挥自身潜能,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所提高。
三、实施分层次教学的具体措施
1.实行分层次教学,变统一的教学内容为不同层次的内容
经过我们的调查和分析,初中二年级下学期是学生成绩分化面和程度最容易扩大的主要时期。在初中二年级下学期把学习难度较大的两个学科,即代数和英语分别分成“A”“B”两个层次进行教学。学习有困难,基础较差的学生可以参加“A”层次学习,其他学生参加“B”层次学习。A层次的教学由学校根据统一的教学大纲调整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进度慢、难度小、讲得细、练得多,让学生掌握初中阶段的基础知识。参加B层次学习的学生,仍使用原教材,并按统一的教学计划规定的进度进行学习。这样既调动了成绩差的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调动了成绩的好学生的学习创造性。
2.实行A、B分流,变固定的班级授课形式为学生自由流动的学习体制
分流的标准和依据不是考试成绩,而是根据学生自己学习的实际水平。掌握选择权力的不是家长和教师,而是学生本人。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学习程度、学习兴趣和接受知识能力,分别选择代数、英语两个学科符合自己需要的层次。选择参加A层次学习的学生,在头两周试学后还可重新选择,还允许参加原班的B层次学习。在上数学、英语课时,参加不同层次学习的学生主动“流”向不同教室,上完课后再“流”回原来的班级共同参加其它学科学习。以原班级为基础,有分有合。这种“流动”学习形式实际上也体现了素质教育的精神,在学习上还学生一个自主――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在人格上还学生一个自尊――真正感到在学习面前人人平等。
3.掌握学生层次,精心设计教学案
实施分层次教学,必须分层次掌握每个学生的基础水平、接受能力和个性差异,做到因材施教,对教学内容适度调整。如补充过渡题,简化例题,精选层次题,构思拔高题。确定传授知识的起点、峰点和梯度。起点针对差生的起步而定,峰点是冒尖生可望达到的并非高不可攀的知识高度。梯度是适应差、中、优生各自的知识水平和接受能力所确定的教学内容的深度和广度。如同三级台阶那样,由低到高自然衔接,有其过渡性和可攀性。精心设计教案,立足教有所别,学有所得,推敲教学细节,优化教学程序,充实丰收因素,预想教学效果,选定最优教学方案。
篇4
关键词 中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体现素质教育
中国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和传统文化的文明古国,它也是一个诗的国度,历史留给后人们的这些璀璨的精华,让我们永远有吸取不尽的精神营养。如今这些古诗在我们的中学新教材中,更是熠熠生辉,占有一席之地,且在两年的中考试题中,这些古诗词的考试也占有一定的分值,因此,传承我们的精神文明,搞好古诗词教学是很好的一个途径,在大力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我们是否也让这一思想渗透在我们教育教学中的角角落落呢?那如何在古诗词教学中体现素质教育的思想,就我个人的观点发表一些看法。
一、打破旧的教学模式
过去的古诗教学,大都由教师牵着学生的鼻子走,先让学生逐字逐句地翻译,然后彻头彻尾地把诗意串讲一下,这样就万事大吉了,似乎就圆满地完成了教学任务,殊不知,这样在很大程度上却扼杀了学生,先是剥夺了学生独立思考的时间,后是占据了学生发挥想象的空间,因此,要想打破常规,我们在备课时就要多下功夫,要紧紧围绕以学定教的教学原则设计设计教学环节,从学生已知的入手,然后探索未知,我们可以在课前让学生去搜集与本节所讲诗词有关的内容,然后开场导入引出今天要学的古诗,而课中,安排学生自学,可借助工具书,给他们创造自读自悟的机会,使他们有一个潜心读书的过程,在充分自学的基础上,开始交流成果,汇报自己读懂了什么,师生共同讨论,互相补充,如有不明白的问题,老师安排质疑环节,启发学生共同探讨,这样仁者见仁智者见智,问题会很快迎刃而解,这样在交流自学成果的基础上,变单纯的“师教生”为“生生互学”“生生互补”,变僵硬的教师灌输为学生间的自我启迪,在朗朗的读书声中,在学生自由发表意见的探讨中,便完成了教学任务,这种设计,既突破了重难点,又体现出对学生的尊重和信任,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了学生,是学生真正成了学习的主人,从而充分地让学生自主学习、自悟、自得,不但渗透了学古诗的方法,也潜移默化地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叶老说:“教是为了不教”,因此“授人以渔”教会他们方法,让他们自己去发现、探索,岂不是让他们终身受益。
二、让学生理解、促进、消化和吸收
古人作诗词十分讲究语言的含蓄凝练,用词更是反复推敲,一字一词都包含了极其丰富的思想内涵,有的是传神之笔,有的是点睛之句,诗人追求的是“语不惊人死不休”的境界,因此引导学生抓住关键字词品味,体会诗人遣词造句的良苦用心,还可引导学生抑扬顿挫地读,读出节奏,读出韵律,因为古诗讲究押韵,平仄相间,句式整齐,节奏感强,当学生通过读、诵体会诗的意境时,不仅加深了对诗词的理解,而且这种美的语言就会潜移默化地渗透到学生的口语中去,有利于净化和美化学生的语言,增强语言的感染力。
著名语文教学专家张先生曾说:“唯有书读,方能精讲”,当学生通过自学熟读古诗词后,重点便是掌握古诗词的意蕴了,为帮助同学们更好地掌握古诗词的内容和作者的思想情感,我们就要充分调动学生的更种感官,深入诗文的意境,让学生对古诗词有升华理解和再创造的空间。如:为了增强教学效果,激发学生情感,感受大自然的壮美,我们给学生创设情境,营造氛围,我们可以配乐范读,或用投影打出画面,让学生入情入境,充分展开想象,再让他们配合这些去读,边读边思考,这样把读与理解,读与想象有机结合,使学生在读中感受诗词想象力,也领悟祖国语言文字的凝练与壮美,此外,除了读中感悟,我们还可以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去学诗,常言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情话意密不可分,我们可以指导学生依诗作画,即以绘画的形式把诗的意境再现出来,可以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加深学生对作品内容的理解,而且还能有效地训练和提高学生的审美想象,审美表现能力。
这样,从学生学习的需求出发,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激发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中积极参与的兴趣,彻底开放了学生,令学生利用各种方式加深对古诗文的理解,更为学生品味诗句意境,及理解后的再创造架起了一座桥梁。
三、以教师为主导
在古诗词教学中,落实素质教育,不仅要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还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当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困难时,或对某些难点形成不同意见,产生分歧时,大家会各抒己见,成为辩论会的辩手,讨论会的记者,而此时,老师就要顺势引导,随机应变,充当辩论会的主席,既要鼓励学生的独立见解,又要在重点、难点之处,适时点拨指导,恰当地梳理问题,使学生在从辩到悟的过程中获得提高,当然,除了教师点拨及时、准确到位外,还少不了教师的激励性语言,这种表扬,鼓励性的话语,更能增加学生的自信心,维护他们的自尊心,使他们更有兴趣地去学习本节课的内容,这样也能体现出素质教育的思想,从学生中来,到学生中去,改变了以教师为主角的地位,让教师切实地起到引导性作用,切实地为教学,为学生服务。
篇5
我省普通高校招生文理类分4个批次:本科提前批、本科一批、本科二批、高职(专科)批,每批次分若干段。第一次志愿填报的范围为:本科提前批(A段、B段、C段、D段、E段、F段、G段),本科一批(H段、I段、J段),本科二批(K段、L段),高职(专科)批(P段、Q段),体育、艺术类本科一批(T段、U段、V段),体育、艺术类本科二批(W段)(民办院校及独立学院)。
在此次填报志愿的录取段中,实行平行志愿的段为:本科提前批(B段、D段、E段、F段)、本科一批(I段)、本科二批(K段),以及体育艺术类本科一批(U段)、本科二批(W段)这些段设置9个平行院校志愿,每个院校志愿设置6个专业选项和1个专业调剂选项。
不实行平行志愿的段为A段、C段、G段、J段、L段、P段,以及体育艺术类T段、V段,以上段均实行“1+1”顺序志愿,本科一批自主选拔招生段(H段)除外。每个院校志愿设置6个专业选项和1个专业调剂选项。
省教育考试院提醒考生,系统登录密码是考生登录填报系统的身份确认密码,修改密码后,考生要牢记新密码。如不慎忘记,须凭准考证、身份证到报名所在县区招生办指定的填报点进行密码重置。
篇6
说实话,对于他的行为我是持保留意见的,但是对于他的勇气,绝对值得赞许。我的很多同学现在都在一些工厂(说得好听点是企业)里工作,他们中有绝大多数也和曾经的他一样干着相同的工作,他们也并不喜欢自己的工作,他们也说自己肯定不会一辈子干这个,但是迫于生计亦或是其它一些属于他们自己的原因,他们依然坚守在那孤独寂寞且光荣的岗位上,为企业奉献,为祖国添砖添瓦。我不愿意去评论他们的坚守亦或是离开,毕竟一个人,一个想法,自然也就会有一个活法。
每年春节过后都会有一个“裸辞潮”如约而至,作为一个大学毕业后一直在寻找,却依然未就业的人,我想对那些准备亦或是已经离开原来工作岗位的人说:这个社会自有其世俗的一面,让我们面对现实,忠于理想。
如果你不是已经找到了一份稳妥的好工作,那么最好不要去贸然辞职,因为资产阶级毕竟是资产阶级,而无产阶级则真的是一无所有,“冲动是魔鬼”这话一点儿都不假。一旦你没有了工作,身边人就会称你为“啃老族”,即使你的内心足够强大,也会被他们的冷嘲热讽所击垮。不要听信某某某白手起家,我告诉你那只是一个神话,这个世界上能将智慧与机遇完美结合的人的概率远远不及你去抓彩票中大奖。中国社会从来就是这样现实,“成王败寇”决定英雄归属,“盖棺定论”方知谁是赢家。
关于“年轻人是不是应该出去闯一闯”这个问题,我是持肯定态度的。但请你不要片面地曲解这句话的本意,不管你承认还是不承认,人和人之间的差距(包括家庭、智商等)是客观存在的,李泽楷的成功离不开李嘉诚的支持,而找遍全世界却只有一个马云,“闯劲”不应该是漫无目的的“裸辞”,而应该凸显出一种审时度势,一种智慧。人生的路还很长,一步一步地走,慢慢积攒资本和经验,不要过度羡慕他人的成就,请你记住:“成名的很早,往往会死的很惨”。
有很多的朋友跟我说,他觉得路边摆小摊的、做小生意的人收入也挺高的,而且非常自由,所以他也想等积累够一定的资本后干这一行。我不知道他们未来会不会还这样想,并且从事这一行,我只是知道这个行业其实并没有某些媒体报道的那么光鲜,全国“贴膜哥”不知道有成千上万个,但是只火了那一个。说白了,这个行业需要的是能够吃得了苦、受得了罪的人,城管来了你还得能跑。再说开小饭馆的,他们首先得证照齐全,然后选择地段,位置不好的当然便宜,但是赚不来钱,位置好的却贵得离谱,最后你没有点经营头脑也是不行,你还真以为这世上有只赚不赔的生意。
篇7
一、观题明眼
古人曾说过:“题者,额也;目者,眼也。”标题好比窗户,仔细审读可以了解作品的内容主旨揣测到其思想情感,同时为进一步鉴赏作品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赏鉴诗词即便如此。标题传达的信息很多,它通常涵盖了时令、地点、人物、情感、意趣等。标题往往是作品内容的集中的概括,是诗词的纲,是诗词的眼睛。我们不妨借助标题来举纲张目,由“眼睛”这个窗户来透视诗词的内容。下面我们结合实例看一下标题的作用。
(1)标题展示诗歌的内容
如,朱熹的《观书有感》,我们初读正文,大都认为诗人描摹湖光山色;但仔细阅读标题后,方知晓,整首诗讲的是作者读书的体会,半亩方塘好比一本书,天光云影指书中蕴藏美妙的风景,源头活水则指从书中不断汲取新的知识,才能使思想永葆鲜活。
(2)标题表达诗人的情感
征 人 怨
柳中庸
岁岁金河复玉关,朝朝马策与刀环。
三春白雪归青冢,万里黄河绕黑山。
这是一首边塞诗,写征人长期戍守边疆,转战塞外不能归乡的哀怨之情。四句诗中无一个“怨”字,但怨情自生,字字是“怨”,怨常年频繁调动,怨天天练兵备战,怨驻地寒冷单调。假如不观题目,要马上解读诗人的情感倾向,就非常困难了。
因此,我们要对诗词的标题给予足够的重视,这是鉴赏诗词快速答题最关键的一个环节。
二、知人论世
“知人”就是要了解作者其人以及作者与作品的关系。诗人的生平、经历、境况等会在诗歌中有所展现,并形成诗人独特的创作风格和个性,决定着诗歌的主题思想。如李白的豪放飘逸,杜甫的沉郁顿挫,陶渊明的恬淡平和,白居易的通俗鲜明,柳永的婉约含蓄。“论世”就是要了解作者所处的时代环境。诗人自身的经历与境遇离不开社会政治背景,了解他在什么情况下针对什么东西创作,也就是把作品与创作的时代背景联系起来考察。例如:
清平乐・独宿博山王氏庵
辛弃疾
绕床饥鼠,蝙蝠翻灯舞。屋上松风吹急雨,破纸窗间自语。
平生塞北江南,归来华发苍颜。布被秋宵梦觉,眼前万里江山。
辛弃疾是南宋著名的爱国词人,一生坚持抗金复国,但不受重用,抱恨终生。他的词作多为回忆过去如火如荼的战斗生活,抒写其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报国无门的愤懑情绪。这首词就抒发了他的壮志难酬仍忧国忧民的宏襟。
“知人论世”可帮助我们领悟诗人所处时代的诗歌艺术。我们在鉴赏诗词的时候,不妨高屋建瓴,把诗人回放到大的时代洪流中,力图站在他所处的社会现实的高度来品鉴诗作,探寻诗人所赋予的深刻内涵。
三、读文归类
所谓读“文”,指从整体感知诗歌的内容。诗歌按照内容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种类型:赠友送别诗、借景抒情诗、羁旅行役诗、边塞征战诗、山水田园诗、托物言志诗、咏史怀古诗、思妇闺情诗。
诗歌描写的内容不同,所表现的情感也不同。
通过对诗歌内容的辨认,有助于对诗歌情节的把握和情感的领悟。例如,送别诗多是叮咛对方,赞颂对方,或诉依依别情及别后的思念;边塞征战诗大多表现建功立业的渴望和保家卫国的决心;咏物言志诗大多借物言志,表现自己高洁的志向和节操;咏史怀古诗大多表现壮志难酬和昔盛今衰的感伤;山水田园诗或表达清闲恬淡的心情,或表达对隐居生活的向往。
四、看注解惑
篇8
关键词:苏轼 人生体验 童年经验 崇高体验 归依体验
在中国古代文学中,苏轼是为数不多的全才型人物,苏轼的诗以明快、爽利见长,“体格创变,而笔力纵横,……自是宋歌行第一手”(胡应麟《诗薮》);苏轼的词开豪放一派,摒弃柔弱纤巧,擅长驰骋挺拔,“激昂排宕,不可一世之概”《决庵手批东坡词》;苏轼的散文如行云流水恣肆,无有定型,“如万斛泉源,不择地而出,在平地滔滔汨汨,虽一日千里无难”(《经进东坡文集事略》卷四六《文说》)。苏轼其创作体裁宽广,题材广泛,文思敏捷,妙笔生花,可以说,苏轼是继李白之后的又一创作天才。苏轼在诗词文的造诣之高,很大程度上是得益于其丰富的人生阅历,人生经验导致其创作才思如泉涌,源源不竭。
何谓“体验”?体验,就是主体带有强烈情感色彩的、活生生的、对于生命之价值与意义的感性把握。对于体验的理解包含三个核心:生命、情感、意义,即指艺术家用敏锐的心理去感受生活中的悲欢离合,聚散圆缺,体悟个体人生乃至人类的生命意义。中国古代文论中关于“体验”的描述,最早可以追溯到《诗大序》:“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永歌之,永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苏轼在人生中的重要阶段分别实践了重要的人生体验,少年时的童年经验对其一生产生了积极影响,壮年时的崇高体验塑造了苏轼在世人心中永久的超逸放达的洒脱形象,晚年时的归依体验最终成就了苏轼恣意豪迈的一生。
一.“伫立望原野,悲歌为黎元”——童年经验奠定其“志君尧舜上”的人生道路
童年经验是指一个人在童年(包括从幼年到少年)的生活经历中所获得的心理体验的总和,包括童年时的各种感受、印象、记忆、情感、知识、意志等。“提到童年,总使人有些向往,不论童年生活是快乐,是悲哀,人们总觉得都是生活中最深刻的一段;有许多印象,许多习惯,刻固地刻划在他的人格及气质上,而影响他的一生。”①童年是一个人的心理发展的不可逾越的重要阶段,不仅仅是因为这个时期是吸取知识的重要时期,更由于这个时期对于个体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一个人的气质、个性、思维方式等的形成和发展都在此时期完成,今后的人生走向也基本在这个阶段完成,所以童年经验对于个体人生的影响会持续至生命的终点。
苏轼幼承庭训,其母程氏“亲授以书”(《东坡先生墓志铭》),苏轼在少年时读《后汉书·范滂传》时大为感动,遂问其母说“母亲能做范滂的母亲么?”苏母答“如果你能做范滂,我为什么不能做范滂的母亲呢?”苏轼少年时期就是在母亲的教导之下成长的,苏轼受其母亲的谆谆教诲,养成了苏轼“志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儒家积极用世的思想情怀,即使是后来王安石变法,苏轼被新旧两党排挤,一贬再贬,再艰难的处境,再悲惨的境遇,都没有消磨苏轼心中那份“兼济天下”、“悲歌黎元”的志意。苏轼的为民情怀是深植于骨髓之中的,这正是苏轼童年经验的体现。如苏轼在《和孔郎中荆林马上见寄诗》中“禾木不满眼,宿麦种亦稀。永愧此邦人,芒刺在肤肌。平生五千卷,一字不救饥。”表达出来的深切得悲痛,浓烈的愧疚之情无一不是在诉说苏轼对百姓疾苦的关怀,字字珠玑,体现出苏轼悲天悯人的济世之意志。苏轼像范滂那样的热血都表现在了对百姓的深沉情感上,苏轼笔下很少有那种激烈的讽刺意味浓重的笔墨,然而在《和子由闻子瞻将如终南太平宫溪堂读书》中却辛辣,尖刻地为百姓鸣不平“桥山日月迫,府县烦差抽。王事谁敢诉,民劳吏宜羞。”
二.“竹杖芒鞋轻胜马,一蓑烟雨任平生”——崇高体验塑造其恣意豪迈的达者形象
崇高体验是艺术家经由自然或社会的某种外在刺激所唤醒的压抑在内心的带有痛楚和狂喜成分的激情体验。崇高体验是艺术家从内心出发由衷的诚挚的高尚情感体验,它摒弃一切矫饰和虚伪。崇高体验成为美学领域一种与众不同、光彩夺目的“大美”,极致的美,充实而有光辉的美。②如果说童年经验是苏轼人生体验中侧重于人生意义、人生价值的体验,那么崇高体验就是苏轼人生体验中对情感淋漓尽致地表达和宣泄。苏轼敏锐地捕捉人生境遇中的每个瞬间,每种微妙的感动,宣泄于他的词作中,传达他或细腻委婉的情致,如《水龙吟·次韵章质夫杨花词》(似花还似非花);或传达他磅礴的正能量,东坡居士磊落洒脱的英雄主义浪漫情怀“引无数英雄竞折腰”,如银河中最璀璨的星宿,倾倒了一代又一代的文人墨客。这都是苏轼心中最真实的志意,真诚的表达心中最诚挚的情感,由此产生的兴发感动的力量和读者产生共鸣,由个体的生命感动升华成全体的生命境界,这既是苏轼崇高体验的精髓所在。
崇高体验大都是艺术家遭受心理挫折时的异常体验,崇高体验之所以被称为崇高体验是因为在挫折中艺术家凭借道德律令的内在要求,能够超越挫折。③在某一个契机,艺术家找到了心里的平衡,达到和谐的境界,瞬间心境变得开阔,世界变得明朗美好,登高望远的气魄和豪气充斥艺术家的内心,释放了之前的焦躁和低迷,整个人焕然一新,犹如获得了新生般喜悦和激动。在这种情况下的创作就往往有一种“念天地之悠悠”的历史感和沧桑感,或是承载着一种如“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的雄浑大气,彰显力与美,又或者是一种超然物外的不羁与恣意,淡然与潇洒。
三.“云散月明谁点缀?天容海色本澄清”——归依体验锻造其旷达、超脱的襟怀
归依体验是一种高层次的人类精神的存在状态,是一种升华了的人类体验。所谓归依就是寻找精神家园,所谓归依体验就是人们在寻找精神家园过程中所达到的神圣的精神境界,获得的充实、安适和永恒的感受。④归依体验必然是经历了痛苦、折磨和艰辛之后,以顽强的意志和不屈的品格战胜自我,克服自我,最终才能达到这样一种极致的精神境界,那是惊涛骇浪后的海阔天空,那是峥嵘砥砺后的平静淡然,那是“融七彩于一白”后的包容和谐。归依是持守、执着的归宿,秉承内心的一份坚持,守住最初的理想,经历了人生三境界,最终得偿所愿“蓦然回首,伊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苏轼的归依体验主要是宗教归依和自然归依。苏轼思想融合了儒释道三家的精华,其归依体验体现在释迦和老庄上,宗教归依既是归依释迦,自然归依则在回归自然,寄情山水之上。苏轼晚年的心态得益于释家的超脱,此时苏轼诗作中的景色,是山非山,是水非水,而是一种超然的精神境界。最好的体现莫过于《六月二十日夜渡海》“参横斗转欲三更,苦雨终风也解晴。云散月明谁点缀?天容海色本澄清。空馀鲁叟乘桴意,粗识轩辕奏乐声。九死南荒吾不恨,兹游奇绝冠平生。”苏轼历经磨难,在艰难的境遇里依然不改初衷,凄风楚雨终不悔,最终得到了心灵的释放解脱,归于宁静安逸,“云散月明谁点缀?天容海色本澄清”这样的境界怕是再无来者了。(作者单位:沈阳师范大学文学院)
注解
① 《冰心研究资料》,北京出版社1984年版,第42页
② 《现代心理美学》童庆炳主编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3年版,第141页
③ 《现代心理美学》童庆炳主编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3年版,第143页
④ 《现代心理美学》童庆炳主编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3年版,第192页
参考文献:
[1]《冰心研究资料》北京出版社1984年版
[2]《现代心理美学》童庆炳主编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3年版
篇9
高中语文新教材中,古诗词占有一定的比重。古诗词以其精炼的语言,丰富的想象,真挚的情感传唱千年不衰,成为中国文化史上一道靓丽的风景线。但由于其创作年代离我们较远,古诗词本身所蕴涵的独特意境、优美的韵味和深刻的寓意,很难被学生感悟。于漪老师说过:语文教学是“传之以情,以情激情”。作为当代语文教师,应是课堂教学的设计者、引导者,要千方百计帮助学生发掘出古诗词的内蕴,让真、善、美走进学生的心灵,激发学生学习古诗词的内驱力,从而提高古诗词教学的质量。
肖川博士也提出:“教学过程不仅是一个认知和交往的过程,还是一个审美过程,教学过程的审美特征体现于具有理智挑战的认知过程,体现于师生平等、融洽、和谐的交往之中,体现于师生的心灵对晤中,体现于充满愉悦和成功的体验之中。” 多媒体教学能较好地实现这一审美过程,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因此,在古诗词教学中,可以借助多媒体辅助教学,激起学生情感的波澜,促使学生投入到古诗词所描绘的特定的情趣氛围中去,以声传情,在影像中传情,寓教于乐,使教师、学生、作品三者情感产生共鸣;定能开创古诗词鉴赏新天地,共同演绎古诗词鉴赏的课堂精彩。笔者尝试从以下几方面去探索实践。
一.通过音乐及影像导入传情,体会古诗词的意境美
(一)创设情境,音乐导入传情
苏霍姆林斯基说:“情感如同肥沃的土壤,知识的种子就播种在这个土壤上。”在诗词鉴赏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抓住教材情感的个性,通过创设情境,以情感作为敲门砖,去拨动学生心灵的琴弦,点燃学生情感的火苗,以引起学生心灵的共鸣。由于古诗词和音乐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很多古诗词本身就是千古绝唱,音乐就自然而然地成了开启作者情感匣子的钥匙。在教学中把诗人复杂多变的情感与悦耳动听的音律结合起来,尽可能地将古诗词的“情”化为可作用于听觉的音律,激起了学生情感的波澜,这样更有利于学生深入体会古诗词的意境美。
如: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是一首送别诗,诗人与朋友的离愁别绪完全寓于水天一色的景色之中。在教学中我选用古筝乐曲《阳关三叠》,那舒缓、轻悠的旋律拨动了学生的心弦,激起了学生情感的波澜,唤起了他们丰富的想象,很自然地将学生带到了长江之滨、黄鹤楼下,仿佛看到一代诗仙李白与老友握手话别后,依然伫立江边,直到船帆的影子消失在水天之际的图景。音乐是最美的听觉语言,用音乐来诠释古诗,不仅让学生感受到了音乐美、词句美、意境美,又丰富了情感。
又如:柳永的《雨霖铃》,是首送别词,淋漓尽致地抒发了词人跟情人难舍难分的感情。教学时,可让学生欣常乐曲《送别》,利用饱含依依惜别之情的乐曲将学生不知不觉带回到一千多年前,他们仿佛看到词人与情人依依惜别的情景。这样,学生的心弦被拨动了,他们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如临其境,达到了“无声胜有声”的艺术效果。音乐确实很容易把人带入一种特定的情境,通过特定的音乐创设情境,激起学生情感波澜,能让学生更好地感受古诗词的意境美。
(二)巧用多媒体,影像导入传情
古诗词是十分重视形象描绘的,它经常通过具像来构筑一种意境,然后借助高度精辟的语言文字来表达内心的情感。俄国著名文学评论家别林斯基说:“诗人是用形象和图画说话的,大凡一首好的诗或词,都是诗中有画,具有自己独特的意境风格。”所谓“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就是这个道理。这样就有助于学生较为迅速地感知诗词,体会作者蕴涵在诗词中的思想感情。
《山居秋暝》这首诗,描写的是一幅秋天雨后清新自然的山中景色,于诗情画意中寄托诗人高洁的情怀和对理想境界的追求。学习这一课前,我制作了课件:一座雨后青松如盖的高山,一轮皎洁如镜的圆月,一条弯弯曲曲、洁白如练的小溪,淙淙流泻于山石之上,一群天真无邪的姑娘们洗罢衣服踏着月色笑逐着归来,一片片亭亭玉立的荷叶纷纷向两边披分,一艘顺流而下的渔舟划破了荷塘月色的宁静向远方摇去……整首诗展现在学生面前的是一幅非常直观的清新秀丽的山水画。让学生轻松走入诗的意境中,在诗的意境中受到美的熏陶和感染。在此基础上,再让学生去思考这一首诗表达的情感,那就显得轻而易举了。
又如在讲解《望海潮》这首诗词时,就可以这样安排教学程序:先利用多媒体在屏幕上展示杭州风光,音乐配画面,然后指着各个景点逐一向学生介绍杭州的秀美风光,然后,把“望海潮”来个特写,并声情并茂地向学生介绍:俗话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杭州西湖以其湖光山色之美令古代文人墨客留下了许多千古传诵的名篇,读后令人心旷神怡,今天就让我们跟随柳永的《望海潮》一起游杭州,感受词人笔下的美妙景色!到此,学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望已呼之欲出,在这种状态下学习,无疑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时,可在教完《望海潮》后,再播放一段杭州海潮美景的录像,让学生亲眼目睹杭州海潮的雄伟气势,产生身临其境的感受,这样,学生对这首词的气势和内涵通过影像资料的介入得到了更深刻的领悟。
篇10
[关键词] 心理素质; 静脉穿刺; 原因分析
[中图分类号] R395.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5-0515(2011)-05-171-01
1 资料与方法
1.1 对象与方法 观察我院2008-2010年临观室接受穿刺患者500例,其中男性320例,女性280例,500例中中老年患者380例,青年患者200例,儿童50例,穿刺失败80例,接受被调查护士8名。
1.2 方法 用碘酒消毒后进行穿刺
1.3 影响护士静脉穿刺的主要因素
1.3.1 影响护士静脉穿刺的有内,外界的因素,外界的因素有环境的因素,患者的因素,物品的因素。内部的因素有护士个性特征,心理素质,身体因素及职业因素等。先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分析护士心理素质不佳而导致静脉穿刺失败原因。
1.3.2 静脉穿刺的方法,传统的静脉穿刺是以针头与皮肤小于30度角度快速进针(1),病人感觉比较痛疼,护士在实践中改变以往的进针方法,用右手拇指和食指分别持针柄的前后段,中紧贴针柄下缘,使针头与皮肤呈40--70度快速刺入皮肤后,再呈10--20度沿血管方向穿刺,见回血后将针身改为与皮肤平行角度,顺静脉进针少许即可,大多数病人反映基本无痛。
1.3.3 目前社会上一些人还存在对护士工作世俗偏见,轻视护理工作,护士作为社会一员,护士工作得不到人们的尊敬,这种失衡对静脉穿刺的失败起着积极作用。
1.3.4 情绪 情绪的波动会影响护士穿刺的成功率。例如:有位静脉穿刺比较过硬的护士,一次在操作前遇到一件不愉快的事,结果十多个静脉穿刺几乎都是二针或三针,因此护士必须掌握情绪变化的心理过程,注意稳定自身的情绪变化,才能提高静脉穿刺的成功率,减轻疼痛。
1.3.5 身体素质 护理工作是一个特殊的职业,无论春夏秋冬,还是白天黑夜,24小时三班倒必然带来身体和心理上的变化,尤其是女同志在经期前心理状态不稳定,情绪起伏较大,易怒,忧郁,焦虑,应急能力下降,这些都将影响静脉穿刺的成功。
1.3.6 职业因素 作为一个护士,必须热爱自己的职业,只有具备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的思想感情,做到尽职尽责,严格遵守医院的各项操作规程,严格执行三查八对制度,对患者一视同仁,才能提高静脉穿刺的成功率。
1.3.7 根据不同的病人认真选择血管,作为护士不论患者血管粗细,深浅和有无弹性都要认真观察。老年偏瘦的患者,静脉看起来明显。容易穿刺,但他的特点是滑,脆,作为护士必须不断总结经验。掌握各种不同年龄,性别体形和不同疾病的患者的特点,如果只看到表象,不掌握其实质,穿刺时若不因人而异,穿刺失败必然在所难免。
1.3.8 物品因素,物品的优劣也会给护士造成一种不必要的心理负担,如针头钝平,止血带松弛缺乏弹性,注射器活塞不严实,输液管漏气,调节器不紧等常用物品质量差等问题,都会给护士穿刺成败带来影响,所以护士在穿刺前必须仔细检查所需物品,以免不必要的失误。
1.3.9 患者身份,患者是领导或者护士熟悉的病人,患者心理活动的外在表现,语言都可以成为不利于护士心理的刺激源,有的患者情绪差乱指责护士,有的患者过分挑剔,选择血管自己选择,这些都能形成一种与护士心理很不协调甚至不和睦的气氛,起到暗示,压抑的实际效应。适应性较差的护士就会因此而出现思想顾虑,紧张,慌乱。
2 结果 静脉穿刺500例中,统计结果如下:
表1 护士心理不佳穿刺时患者疼痛比例
表2 护士心理稳定穿刺时患者疼痛比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