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岳阳楼其一范文

时间:2023-04-02 19:24:5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登岳阳楼其一,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登临吴蜀横分地。徙倚湖山欲暮时。

万里来游还望远。三年多难更凭危。

白头吊古风霜里。老木沧波无限悲。

范仲淹千古名文中气象万千的巴陵郡,是岳州也即岳阳富于诗意的别名。位于湖南北部长江南岸的岳阳。今日已是一个车如流水马如龙的现代都会,它不仅是山水俱胜的嘉区。而且是历史人文的胜地。“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自从屈原行吟泽畔。在《湘夫人》中领衔一唱之后,历代诗人便纷纷登场。他们对巴陵胜状备具怀抱的讴歌,汇成了一部宏大多彩的合唱,北宋与南宋之交的杰出诗人陈与义,就是其中的一位。

陈与义的祖籍为四川青神,他的曾祖陈希亮任凤翔知府时,苏轼是其僚属。后来希亮迁居洛阳,后世即以洛阳为其籍,而籍贯长沙出生于洛阳的我,也有幸攀附陈与义为半个同乡了。与义字去非,号简斋,少年时在家乡已有“诗俊”之名,徽宗政和三年(1113年),他以太学上舍生即优等生的资格免试进士及第,时年23岁。本以为人生道路上会铺满阳光与鲜花,却不料是阴霾与荆棘。他除了任过开德府(今河南濮阳)教授之类的冷官闲职之外。还时遭贬斥。徽宗宣和六年(1124年)更是被贬到陈留(今河南开封市东南陈留镇)做了一个征收酒税的芝麻小官。这一时期,陈与义的诗不乏清词丽句,如《墨梅五绝》之一的“自读西湖处士诗,年年临水看幽姿。晴窗画出横斜影,绝胜前村夜雪时”。如《襄邑道中》的“飞花两岸照船红,百里榆堤半日风。卧看满天云不动。不知云与我俱东”。但毕竟好像小花小草的盆景,虽然可以使人获得赏心悦目的美的感受,却缺乏荡气回肠的力的震撼,而那些抒写郁闷牢骚的诗章,如“二十九年知已非,今年依旧壮心违。黄尘满面人犹去,红叶无言秋又归。万里天寒鸿雁瘦,千村岁暮鸟乌微。往来屑屑君应笑,要就南池照客衣”(《以事走郊外示友》)之类,也仍然未免局促于个人的小天地,而缺乏登高壮观天地间的大气象。

国家不幸诗家幸,时代成全和成就了诗人。靖康二年(1127年)正月,金人攻下汴京(今开封),徽、钦二帝被掳。在狼烟阵中马蹄声里,长达167年的北宋王朝寿终不正寝,而苟延残喘152年的南宋。则在君臣与百姓的仓皇南渡与南奔中拉开了序幕。这是一个铁与血的时代。这是一个天崩地坼的时代,这是一个壮士挥戈英雄抗敌而昏君当道奸相弄权的时代,这是一个志士仁人黎民百姓心存中兴希望而实际江河日下的绝望的时代。陈与义从陈留避难南行,前后三年,几经辗转,艰苦备尝,家国之恨与身世之愁齐来眼底与心头,不到40岁却已早生华发。南宋高宗建炎二年(1128年)早秋时节,他终于来到岳阳,次年秋日离开,先去广东,后奉诏赴南宋朝廷所在地浙江绍兴。在岳阳的一年多中,本来就崇尚杜甫的陈与义,其诗风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由个人而时代社会,由小我而天下苍生,意境宏阔深远,音调巷凉悲壮。留下了许多可圈可点可咏可歌的篇章,这篇《登岳阳楼二首》(其一)便是代表。

在萧瑟的秋风声中,在西下的夕阳影里,漂漉湖湘的诗人登上了风光依旧的岳阳楼。江山形胜如故。但国事已非,心情有异,前人说此诗“远诣老杜”,他确实是承续传扬了杜甫的香火。“登临”、“徙倚”之句已使我们想起杜甫《登岳阳楼》的“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了,“万里”、“三年”之辞,更使我们忆起杜甫《登高》的“万里悲秋常做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至于“风霜”,既是指节候,恐怕也寓指当时的严峻形势,而“老木沧波”则既是眼前的景物,也可视为憔悴早衰、悲从中来不可断绝的诗人的自画像吧。

篇2

诗的颔联“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仅用十个字,就写出了洞庭湖水势浩瀚无边无际的巨大形象,其意境的开阔宏丽历来为人称道。但是,我们不禁要问:诗中的意境只要是宽阔广大就好了么?杜甫为什么要写出如此阔大的意境来?诗人这么写,其目的仅止于“大”吗?等等。对这些问题的追问我们认为绝不是毫无意义的,因为诗人决不会为写景而写景,也不会无聊到与其他诗人“斗法 ”,比一比谁的意境更大。事实上,老杜此联,怎一个“大”字了得!

就内容来看,诗的颔联多是写景。而就登临岳阳楼来说,可写之景何其多也。高楼、大湖、君山、渔舟、帆影、远树、明月、繁星……无一不可入诗。然而,诗人用首句“昔闻洞庭水”提挈全诗,指明了诗人登楼后着意观览的对象和诗中要写的主要景物,所以诗的颔联两句都写了“洞庭水”。“吴楚东南坼”――视野扩大到了吴楚两地;“乾坤日夜浮”――洞庭湖把整个宇宙都包容了进去。诚然,这两句勾勒出了一幅雄浑阔大、气象万千的画面,但这是诗人心中的画面,仅凭肉眼是看不到的,是合理的夸张,它使人联想到曹操的咏海名句:“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观沧海》)结合诗人的生活经历、思想抱负和诗作的时代背景,必须指出,这“雄浑阔大”的意境表现出的是诗人伟大的胸襟和开阔的视野。伟大的胸襟是指诗人胸怀天下苍生,胸怀家国社稷,终其一生,痴心不改;开阔的视野是指诗人一生无时无刻不处于“望”中――“望”家乡,“望”亲朋,“望”长安,“望”朝廷。此时登临岳阳楼自然也是“望”,远眺中诗人似乎看到了“吴楚”大地,似乎看到了更遥远的北方……至此,我们可否这样认为:因为诗人始终心在远方,所以因情造境,写出了这一浩渺无边、雄浑阔大的画面。所以,写景更是为了抒情。

从炼字的角度更能看出景情关系。

先说“坼”字。“坼”是“分裂”的意思。诗人为什么要选用一个表示“分开”意义的词呢?既然是要表现洞庭湖水势很大,为什么不选用“连”“接”“合”(不考虑平仄的话)等字眼呢?可见诗人选用“坼”字大有用意。结合上文,诗人时刻处于“望”中,他一定要选用表示分开、隔开、隔断之类意义的词,因为诗人实在是与故乡、与长安“隔开”得太久了,此次登临也是因“隔”而“望”。结合全诗,因为“隔”才有了“亲朋无一字”;因为“望”于是才有了“吴楚”和“关山”。知人论世,诗人无日不在“坼”中,无日不在“望”中,强烈的主观感情使得诗人所触外物尽带诗人的情感,此所谓“移情入境”。因此,选择“坼”字,也可以说是诗人“心在远方”的必然结果。

再说“浮”字。有了上句“吴楚东南坼”,一般诗人是难以为继的。因为下句在内容和形式上都有明确的要求,不可随意。在内容上,由于首联首句的提领作用,本联下句也必须写“洞庭水”;在形式上,颔联下句末字要入韵(一般是平声),还必须与“坼”字对仗,应该是一个动词。那么用哪个词合适呢?这里“合适”的标准应是最能够表现眼前“水”的特点(客观)又最能传达出作者情感(主观)的字眼。现成的写“水”的动词,如“不尽长江滚滚来”之“滚”和“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之“流”,这两个字主要强调的是水的翻滚和流动之势,不符合“洞庭水”的特点;又如“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的“生”字,则又强调水的向上涌动之态。最现成的莫过于孟浩然的“波撼岳阳城”之“撼”了,然而此字着眼于波浪拍岸的声势。老杜终究是老杜,他选用一个“浮”字,平中见奇,俗中见雅,凌越先贤,超迈古今。这个毫不起眼的 “浮”字,正是着眼于整个洞庭水及其基本的功能――水能“浮”物。同时,诗人结合眼前洞庭水宽广浩渺的特点,自然生出夸张之义――天地万物仿佛都“浮”于湖水之上,于是就有了似不着力的下句“乾坤日夜浮”。同上句一样,这一句也显示了诗人的眼界、抱负、胸襟之阔大。不仅如此,洞庭湖水能“浮”万物,自然也能“浮”小舟,因此才有了第三联中的“老病有孤舟”,其手法与“天地一沙鸥”相同,而诗人的漂泊之意、凄凉之感也尽在这鲜明的对照反衬之中显露。

篇3

唐·杜牧

十载飘然绳检外,樽前自献自为酬。

秋山春雨闲吟处,倚遍江南寺寺楼。

2、客中作

唐·李白

兰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来琥珀光。

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处是他乡。

3、钱塘湖春行

唐·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4、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唐·王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5、送魏万之京

唐·李颀

朝闻游子唱离歌,昨夜微霜初度河。

关城树色催寒近,御苑砧声向晚多。

鸿雁不堪愁里听,云山况是客中过。

莫见长安行乐处,空令岁月易蹉跎。

6、题破山寺后禅院

唐·常健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竹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万籁此俱寂,但余钟磬音。

7、望蓟门

唐·祖咏

燕台一去客心惊,笳鼓喧喧汉将营。

万里寒光生积雪,三边曙色动危旌。

沙场烽火连胡月,海畔云山拥蓟城。

少小虽非投笔吏,论功还欲请长缨。

8、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唐·孟浩然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9、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唐·杜甫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10、春望

唐·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11、望岳

唐·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12、登岳阳楼

唐·杜甫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13、黄鹤楼

唐·崔颢(hào)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14、淮上喜会凉州故人

唐·韦应物

江汉曾为客,相逢每醉还。

浮云一别后,流水十年间。

欢笑情如旧,萧疏鬓已斑。

何因不归去,淮上有秋山。

15、客至

唐·杜甫

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见群鸥日日来。

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

盘飧市远无兼味,樽酒家贫只旧醅。

肯与邻翁相对饮,隔篱呼取尽馀杯。

16、登金陵凤凰台

李白(唐)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

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一水中分白鹭洲。

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17、渭城曲

唐·王维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18、春夜喜雨

唐·杜甫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19、关山月

唐·

李白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

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

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

戍客望边邑,思归多苦颜。

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

20、塞下曲

唐·李白

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

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

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

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

21、望月怀远

唐·张九龄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22、楚江怀古

唐·马戴

露气寒光集,微阳下楚丘。

猿啼洞庭树,人在木兰舟。

广泽生明月,苍山夹乱流。

云中君不见,竟夕自悲秋。

23、览镜书怀

唐·李白

得道无古今,失道还衰老。

自笑镜中人,白发如霜草。

扪心空叹息,问影何枯槁。

桃李竟何言,终成南山皓。

24、望庐山五老峰

唐·李白

庐山东南五老峰,青天削出金芙蓉。

九江秀色可揽结,吾将此地巢云松。

25、焦山望松寥山

唐·李白

石壁望松寥,宛然在碧霄。

安得五彩虹,驾天作长桥。

仙人如爱我,举手来相招。

26、宿巫山下

唐·李白

昨夜巫山下,猿声梦里长。

桃花飞绿水,三月下瞿塘。

雨色风吹去,南行拂楚王,

高丘怀宋玉,访古一沾裳。

27、夜下征虏亭

唐·李白

船下广陵去,月明征虏亭。

山花如绣颊,江火似流萤。

28、乌夜啼

唐·李白

黄云城边乌欲栖,归飞哑哑枝上啼。

机中织锦秦川女,碧纱如烟隔窗语。

停梭怅然忆远人,独宿空房泪如雨。

29、苏武

唐·李白

苏武在匈奴,十年持汉节。

白雁上林飞,空传一书札。

牧羊边地苦,落日归心绝。

渴饮月窟冰,饥餐天上雪。

东还沙塞远,北怆河梁别。

泣把李陵衣,相看泪成血。

30、与史郎中钦听黄鹤楼上吹笛

唐·李白

一为迁客去长沙,西望长安不见家。

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

31、黄鹤楼对联

其一

一楼萃三楚精神,云鹤俱空横笛在;

二水汇百川支派,古今无尽大江流。

其二

爽气西来,云雾扫开天地恨;

大江东去,波涛洗尽古今愁。

其三

何时黄鹤重来,且自把金樽;

看洲渚千年芳草;

今日白云尚在,问谁吹玉笛,

落江城五月梅花!

其四

心远天地宽,把酒凭栏,听玉笛梅花,此时落否?

我辞江汉去,推窗寄概,问仙人黄鹤,何日归来?

32、蜀相

唐·杜甫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33、蜀先主庙

唐·刘禹锡

天地英雄气,千秋尚凛然。

势分三足鼎,业复五铢钱。

得相能开国,生儿不象贤。

凄凉蜀故妓,来舞魏宫前。

34、杂诗

唐·王维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

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

35、登幽州台歌

唐·陈子昂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36、村夜

唐·白居易

霜草苍苍虫切切,村南村北行人绝。

独出门前望野田,月明荞麦花如雪。

37、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唐·岑参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督户铁衣冷难着。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38、晓征

明·戚继光

篇4

1.了解杜甫生平以及对其诗歌创作的影响。

2.掌握诗歌鉴赏的基本方法。

3.赏析情景交融、气象宏伟的艺术特点。

4.感受诗人深沉的苦痛与忧思。

【学习设想】

1.朗读吟诵。加强朗读训练,使学生通过吟诵感受画面的悲凉气氛和诗人深广的忧思。

2.情景再现。启发学生的创造性想象,再现秋江广阔的情景和抒情主人公的形象,通过再创意境理解这首诗的思想感情和艺术特点。

【教学时数】一课时

【课前阅读准备】

1.杜甫的生平经历

杜甫(712~770)唐代诗人。字子美。祖籍襄阳(今属湖北),生于河南巩县。因曾居长安城南少陵,自称“少陵野老”,后在成都被严武荐为节度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郎;后世称之为杜少陵,杜工部。其诗深刻反映社会现实,因此被称为“诗史”,他亦被称为“诗圣”。

杜甫出生在“奉儒守官”并有文学传统的家庭中,是著名诗人杜审言之孙。7岁学诗,15岁扬名。20岁以后可分4个时期。

(一)、玄宗开元十九年(731)至天宝四年(745),杜甫过着“裘马清狂”的浪漫生活。曾先后漫游吴越和齐赵一带。其间赴洛阳考进士失败。天宝三年,在洛阳与李白结为挚友。次年秋分手,再未相会。杜甫此期诗作现存20余首,多是五律和五古,以《望岳》为代表。(涉世不深)

(二)、天宝五年至十四年(746-755),杜甫困守长安,穷困潦倒。他不断投献权贵,以求仕进,但均无结果。直到天宝十四年十月,安史之乱前一个月,才得到小小的参军之职。仕途的失意困顿和生活的饥寒交迫使他比较客观地认识到了统治者的腐败和人民的苦难,使他逐渐成为一个忧国忧民的诗人。创作发生了深刻、巨大的变化。《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丽人行》、《兵车行》、《出塞》

(忧国忧民)

(三)、肃宗至德元年(756)至乾元二年(759),安史之乱最盛。杜甫也尽历艰危,但创作成就很大。长安陷落后,他北上灵武投奔肃宗,但半路被俘,陷贼中近半年,后冒死从长安逃归凤翔肃宗行在,受左拾遗。不久因直谏忤旨,几近一死。长安收复后,回京任原职。758年5月,外贬华州司功参军,永别长安。759年,对政治感到失望的杜甫辞官,于年底到达成都。组诗“三吏”、“三别”。

(现实主义创作达到高峰)

(四)、肃宗上元元年(760)至代宗大历五年(770)11年内,杜甫在蜀中八年,荆、湘三年。760年春,他在成都浣花溪畔建草堂,并断续住了五年。765年,严武去世,杜甫失去凭依,举家离开成都。开始了“漂泊西南天地间”的生活,时间多在船上度过。770年冬,杜甫死于长沙至岳阳的船上,年58岁。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蜀相》、《登高》、《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江村》、《登岳阳楼》(思想更深邃、诗风更沉郁)

2.写作背景

这首诗是杜甫大历二年(767)秋在夔州所作。夔州位于长江之滨、矍塘峡口,以水急、风大、多猿著称。诗中抒发的不只是诗人个人的不幸。当时,安史之乱已经结束四年了,但地方军阀们又乘隙而起,相互争夺地盘,造成社会动乱,民不聊生。在这种形势下,诗人只得继续“飘泊西南天地间”。他的郁闷是多种因素造成的,这里有时代的苦难,也有家道的艰辛,个人多病和壮志未酬,再加上好友李白、高适、严武的相继辞世。为了排遣浓云一样时时压在心头的郁闷,他抱病登台,但悲凉萧瑟的江峡秋景反倒使他增添了新的悲哀。

【教学步骤】

一、新课导入:(投影画面)

(音乐起)语调低沉,语速缓慢,满怀感情)1200多年前,一个秋天,九月初九重阳节前后。夔州,长江边。大风凛冽地吹,吹得江边万木凋零。树叶在天空中飘飘洒洒,漫山遍地满是衰败、枯黄的树叶。江水滚滚翻腾,急剧地向前冲击。凄冷的风中,有几只孤鸟在盘旋。远处还不时传来几声猿的哀鸣。棗这时,一位老人朝山上走来。他衣衫褴褛,老眼浑浊,蓬头垢面。老人步履蹒跚,跌跌撞撞。他已经满身疾病,有肺病、疟疾、风痹。而且已经“右臂偏枯耳半聋”。

重阳节,是登高祈求长寿的节日。可是这位老人,一生坎坷,穷愁潦倒,似乎已经走到了生命的冬季。而且此时,国家正处在战乱之中,他远离家乡,孤独地一个人在外漂泊。

面对万里江天,面对孤独的飞鸟,面对衰败的枯树,老人百感千愁涌上心头……放声高吟: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满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是的,那么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走近这位老人,走近他的生活,一起来欣赏1200多年前他为我们留下的这千古传唱的著名诗篇《登高》(投影课题)

我们一起随着音乐再来诵读一遍!(音乐起)

二、指导诵读

学习诗歌重在诵读,诵读能更好地领会诗的主旨,体会诗人所要表达的情感,更好地鉴赏诗歌。

那么怎样才能诵读得更好呢?(投影诵读要领)

1、理性的把握:理解诗的作者,理解诗的内涵,必须走进作者的内心中去,文如其人,言为心声。

2、感性的表现:语音、语调、表情、动作、音乐

三、赏析文本

1.鉴赏首联-----“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这首诗首联共写了六种景物:风、天、猿、渚、沙、鸟。分别用“急”“高”“啸哀”“清”“白”“飞回”来描写。十四字写六种景,极为凝练。

急风,使人感到非常冷。既有身体的,又有心灵的。但更主要是心灵的。

天高,显得天底下的人很渺小,很孤单。

哀猿,使人听到它的叫声非常悲凉。

飞鸟,可以是一只找不到食物的鸟。因为是深秋了,食物很少了。也可以是一只找不到家的鸟。它在到处盘旋,寻找自己的巢。还可以是一只跟鸟群失散的鸟。赏析时要敢于展开想象,用自己的想象去填充诗给我们留下的空白。总之,这是不是一只欢乐的鸟呢,是一只孤独痛苦的鸟。

我们不能把它想象成一只欢乐的鸟,而且只能认为是一只,而不是多只。这是因为我们都是根据杜甫此时此刻的处境去想象的。此时杜甫孤单地一个人在外漂泊。

2.鉴赏颔联------“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颌联只写了两种景物落木、长江。由落木,想到了树,由树及人,还是要联系杜甫的此时此境来联想。杜甫看到落叶飘零,肯定想自己像树一样,已是晚年,已老了。人已经到了生命晚秋。生命是短暂的。倏忽就是百年。杜甫生于712年,卒于770年,活了58岁,写这首诗时是767年,55岁,也就是去世前三年写的。

如果说“落木萧萧”是有生命短暂之感的话,那么,“不尽长江”呢?

应该是时间的无穷,是历史长河的永不停息的感觉。“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把这联上下两句的意思,联系起来总结一下,是互相对比着写的,也有衬托,人的生命越短暂,历史和时间越显得悠久。或者反过来说,历史和时间越悠久,人的生命就越显得短暂。“人的生命”,指的是个人的生命。人生倏忽百年,江山万古长青。

第二句,面对滚滚不尽的历史长河,杜甫感到有些无可奈何。还有一种很宏大的气势。但同时,作为一个现实主义诗人,一个有阔大的胸襟的知识分子来说,他不仅仅是无可奈何,也不是对生命的短暂想不通,更不是想违背自然规律而祈求长生不老,他知道人无论活到何时,都难免一死。这是一种必然规律。所以,他又感到豁达、坦荡、胸襟开阔。

3.赏析颈联------“万里悲秋常做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做客”和现在的“做客”不同,这里的“做客”是客居他乡的意思。杜甫这里是漂泊他乡、流浪他乡的意思。而且,杜甫此时是在战乱的年代。是长久的,不断的。“常”做客。杜甫从48岁开始,一直到58岁去世为止,11年中,一直在外漂零。写这首诗时已是第八个年头了。什么叫登台呢?登台,是九九重阳节的一种习俗。古人为什么登台?是为了祈求长寿。登台都是全家一起去,可是杜甫呢?是独自一人,登台的地点一般都是在自己的家乡,而杜甫呢?是在离家万里的他乡,悲凉的秋天。做客并登台,已是两层“愁”,是双倍的愁。想想看,再这样层层叠加上去已是六层了。再往深处想,杜甫登台是百年了。

“百年”,就是老年,拖着多病的身体,这样又是八层愁苦。

4.赏析尾联------“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造成杜甫愁苦的最根本的原因是什么呢?是国难,是连年的战乱。由于艰难痛苦和仇恨,使我两鬓斑白了。苦,是什么意思?在国势艰难的时候,我极度痛恨,我已经老了,以致两鬓斑白了。苦,是极度的意思。这样更表现出杜甫的忧国忧民。杜甫想为国家出力,平定战乱,但是由于年老多病而不能为国家出力了。是一种忧愤的心情,心急如焚。心急如焚,才白发丛生,两鬓染霜。心有余而力不足。“艰难”也不仅仅指国家艰难,更主要的还有个人艰难。因为杜甫此时已经是“百年”,也就是晚年了,而且浑身是病,他估计自己恐怕也活不多久了,所以此时的杜甫老人想的更多的应该是自己艰难的不容易的一生。颠沛流离,坎坎坷坷——几乎一直伴随着杜甫老人的一生。这里既有国家的艰难,又有个人的苦难,二者都有。他既忧国,忧民,又忧身。应该特别强调杜甫的一个独特之处,就是:古代许多知识分子常以“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作为处世准则,而杜甫却是无论穷达,都是兼济天下。

杜甫这个人特别爱喝酒,我们学过的杜甫的诗中,这已经不是第一次写到喝酒了。还能举出些喝酒的例子来,“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杜甫《九日》诗中有“重阳独酌杯中酒,抱病起登江上台”。杜甫客也喝酒,忧也喝酒。咱们中国似乎惟有酒能够淋漓尽致地表达或喜或化的感情。而且此时是重阳节呀,按习俗应该喝酒。但是老人却不能喝酒了。因为他有肺病等多种疾病,他因病戒了酒,而且还因为穷困,他也不一定能够有酒喝。借酒才能浇愁,至少能消散一些愁闷的情绪。可是却不能喝酒,这愁闷可怎么了却,怎么疏解呢?——只能郁结在诗的结尾,郁结在杜甫老人的心头。

情感蕴藏:

首联哀婉孤独

颔联沉郁高昂

颈联愁苦沉痛

尾联忧愤无奈

比较赏析

《秋兴·其一》和《登高》是杜甫晚期作品,它们分别创作于大历元年(公元766年)和大历二年(公元767年),当时作者在夔州。作者在夔州的一两年的时间内创作了许多千古流传的诗篇,除《登高》和《八阵图》等单首诗外,还有许多组诗,如《秋兴》八首,《咏怀古迹》五首,《九月》五首,在夔州的这段日子,是作者创作的丰收时期,也是作者生命即将结束前的回光返照————把生命的最后光辉洒向人间,洒向这片他用生命全心全力热爱着的土地(大历五年即770年作者卒)。此时期虽然“安史之乱”结束三四年了,但地方军阀又乘时而起,相互争夺地盘,社会一片混乱,在这种形势下,他只得继续“漂泊西南天地间”(《咏怀古迹·其一》),在“何日是归年”(《绝句·其二》)的叹息声中苦苦挣扎。时代的苦难,家道的艰辛,个人的多病和壮志未酬,所有这些像沉重的阴云时时压在他的心头,他只有以他的诗作去排遣那心中的郁闷与愁苦。

《秋兴·其一》是八首中的第一首。诗的首联,开门见山,直写秋景。“玉露(白露)”“枫树林”“气萧森”点明秋兴之依托,因秋景而起兴,感怀。颔联“江间”指代巫峡,“塞上”借边塞指代京城一带。“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点明作者身在巫峡,心想京城,由近及远排比类推,气势十分雄壮。“波浪”在下而说“兼天”,“风云”在天而说接地,用相反相成的语句,极力描绘了秋季阴暗萧森之景,衬托出作者低沉的心境。颈联“丛菊两开他日泪”点出滞留夔州已有两年,眼看两度开放,幽思不已,泪如泉涌。“孤舟一系故园心”说明作者漂泊在外,有家难归,寄身孤舟,故园之思,一心长系。作者在大历三年(公元768年)《登岳阳楼》中有诗句“老病有孤舟”,可见“孤舟”成为作者漂泊流浪的意象物,有家难归,魂系孤舟,其惨苦又有谁人知(大历五年公元770年作者卒于湘江孤舟中)。尾联“催刀尺”即赶制寒衣,强调天已寒冷,“急暮砧”即黄昏时急促地捣衣声。结尾两句紧承上联,用“催刀尺”“急暮砧”这两个声动相连的词组作铺张,把作者想回家的焦急心情进一步烘托出来。此外,诗中用字处处对仗而双关,“波浪”、“风云”、“两开”、“一系”、“催”、“急”等,有情有景,有声有色,忽近忽远,忽高忽低,犹如巫峡治水,时而盘旋回落,时而奔腾向前,与杜甫自己的澎湃思潮汇合在一起,诗意十分缠绵感人。

《秋兴·其一》和《登高》在写作上有许多共同特点:首先在感情基调上两首诗都有很浓的悲秋情结。世事艰辛,家丑国难,万里悲秋,老病孤舟,都化作千缕愁绪洋溢在字里行间,作千古一悲,千古一愁。

其次在结构处置上,两诗的首联,颔联都极力描写秋景图,营造了一个悲愁萧森的氛围,使后面的抒情都顺理成章,打倒了景为情基,情为景发,浑然天成,足见构思之妙。

篇5

语文教学中渗透环境教育,有其自身的特点。其一,语文的学科特点决定了环境教育应该是一种情感教育,是通过潜移默化的熏陶,促使学生在情感上发生变化,在情感上对环境保护产生一种积极的、不由自主的认同态度。其二,应该在美育的过程中渗透环境教育。祖国的语言文字是博大精深、丰富多彩的,前人留下了许多优美的文学作品。语文教学的目标之一就是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操,让学生去感受环境中美的事物,热爱美的事物。其三,在强调重视自然环境的同时,还应该进一步提出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提倡建立和谐、自然的人际关系和豁达、平和、宁静的心境。

在古诗的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环境意识,这是一个能发挥语文的学科特点,进行环境教育的有效途径。那么,怎样来进行这方面教学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点入手:

首先,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感受古代文人笔下所描写的自然景物的美,调动学生去想象,去置身于作者所描绘的一幅幅美丽的画面之中。以“四季”为例,杜甫笔下的“春”清新自然,如:“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高骈笔下的“夏”抒情浪漫,“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杜牧笔下的“秋”风光无限美好,令人遐想:“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岑参笔下的“冬”是那么富有想象色彩,“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犁花开。” 在作者的笔下,自然界中的一切仿佛都有了生命,是那样的鲜活,那样的清明透彻,那样的可爱。还有那奔腾不息的大江,烟波浩渺的大海,那绚丽的湖光山色,潺潺的小溪。那些名山秀岳、辽阔草原、迷蒙烟雨、小桥流水、落叶残花,无一不向人们展示出一幕幕美景。在教学中,我努力创设一种情境。因为情感是在一定的情境中产生的,具体的情境可以唤起学生相应的情感。通过图片、音乐等直观教具,创设出一个优美、清新的自然环境,尽可能的使学生想象自己置身于这样一个优美的环境之中,去细心体会大自然带给人的美感,并且让这此美感逐渐在学生的心灵中沉淀下来,对自然环境的热爱之情,也就会水到渠成,自然而生。

其次,在教学中,除了让学生感受诗文中画面的美以外,还应进一步深入探讨,引导学生讨论:为什么古人能写出这些意境悠远的诗文呢?大自然在这里充当了一个什么“角色”呢?引导学生思考自然与人的关系。要让学生懂得,在古诗文中,自然成了诗人抒感的重要对象,成了诗人情感外化的表现体,缺少了自然环境,作者就无以抒发自己的感情,无以激发自己创作的激情和灵感,没有“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的浩瀚气势,则不能抒发作者“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的豪情壮志;李清照“兴尽晚回舟,误人藕花深处”,没有那亭亭荷花,惊飞的鸥鹭,就不能表达她对生活那份执着的热爱;没有“枯藤老树,古道西风”就不能抒发那天涯孤旅子之情,可以说,是环境孕育了诗人,是诗人赋予环境以生命。

第三,在古诗文中,环境除了能表意抒情以外,对培养健康的人格,平静、豁达的心情还有重要的作用。或壮丽或秀美的自然环境,能促使作者调整自己的心态,以积极的态度去面对社会,并且能够给作者带来不少生活哲理的启迪。对这一点,我在教学过程中也应该引导学生去探讨、去思考。例如,孔子面对奔流不息的大河,发出“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的感慨,告诫自己和弟子莫要虚度时光;杜甫登临泰山,“一览众山小”,建功立业的壮志油然而生;周敦颐观莲花“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而表不同流俗的高洁品格;范仲淹登岳阳楼,观“巴陵胜状”,则“心旷神怡”,达到宠辱偕忘”的人生境界;陆游看梅花“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则更坚定不屈服于生活磨难的信念。“优美的自然环境能陶治人的情操”,在这些诗文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在这里,学生对自然的情感在一步步加深,由最初的“美感”到“喜爱”,由“喜爱”到“关注”,由“关注”到“思考”,层层递进,学生的环境意识在不知不觉中得到了提高。

另一方面,在感受古诗文美的意境,体会自然与诗人,自然与诗的关系的同时,还可以对照现在的自然状况,引导学生进行讨论的思考。比如,我在讲授《村居》一课时,就组织了一场讨论,题目是:如果让你选择你喜欢的生活居所,你选择诗中的环境还是现在的城中生活,并说明理由。学生非常踊跃,他们有喜欢诗中的田园风光,说它自然环境好,无污染,民风纯补;有的喜欢城市生活,说它科技发达,文明进步。更多的则希望能把两者合二为一。在经过点拨之后,大家成了共识--社会无论怎样发展,都需要一个优美的自然环境。不知不觉中,学生接受了一次环境教育。

篇6

一、 评价思想情感类

《尚书・尧典》中说:“诗言志,歌咏言。”可见,诗歌是诗人心志情感的产物,抒情言志是诗歌最显著的特征,因而诗人“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

正是基于这一点,评价诗歌的思想感情成为中考古诗鉴赏题中最常见的题型之一。今年全国各地中考语文试卷中有很多这种题型,如盐城卷《雁门太守行》:本诗描绘了一场边关战争,表现了守边将士什么精神?承德卷《钱塘湖春行》: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河南卷《行路难(其一)》:“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评价古诗词的思想情感有很多方法,如抓住主旨句、关键词进行分析,从诗歌的写作背景进行分析,从诗人的情感倾向、生活志趣进行分析等等。其实,只要我们了解常见的诗歌题材,把握不同题材诗歌的一般主题,这类题目往往就能迎刃而解。

古诗从题材角度看有这样一些类别:爱国诗、送别诗、思乡诗、咏史诗、山水田园诗、边塞诗等等。唐宋爱国诗人的代表是唐代诗圣杜甫和南宋诗人陆游。爱国情怀在不同时代诗人身上有不同的表现,杜甫是忧国忧民,陆游以及很多南宋诗人则是渴望驰骋沙场、收复失地、建功立业。送别诗一般表现与友人依依惜别的深情,这种情感之中往往还夹杂了对友人前程的忧虑以及对自己身世飘零的感伤,“惜友”的同时其实也是“惜己”。“思乡”是炎黄子孙民族情感的主旋律。古人常借助于对“归雁”的描绘抒发这种情感。咏史诗的特点是借古讽今,针砭时弊。山水田园诗通过描绘自然风光抒发诗人对壮丽河山、自然以及美好生活的热爱之情。边塞诗则是通过描绘边塞独特风光以及将士戍边生活表现渴望建功立业、孤苦寂寞、思乡伤怀等复杂情感。除上述题材外,古诗还能表现其他丰富细腻的思想情感,如怀才不遇的孤寂惆怅、豁达乐观的人生态度、新陈代谢的自然规律、物是人非的感伤失落、恬淡闲适的生活情趣等等。

二、 描绘艺术形象类

古人云:“一切景语皆情语”。这句话其实揭示了诗歌艺术的另一个重要特征:用形象抒情。诗歌中的艺术形象可分为主体形象和客体形象两类。主体形象即诗人自己,客体形象则是山川日月、花鸟鱼兽等自然景观。

今年这一类题目也多次出现,如黄冈卷《春望》:请对本诗尾联刻画的诗人形象作简要赏析。南通卷《书湖阴先生壁》:请你展开合理想像,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把“两山排闼送青来”所表现的画面具体地描述出来。陕西卷《西归绝句》:第四句以景语收住全篇,请用自己的话对此句加以描述。

解答这一类题要把握好这样几个方面:第一,准确理解诗句含义,尤其是重点词语的意思。如南通卷描绘《书湖阴先生壁》中“两山排闼送青来”一句的画面,句中“排闼”的意思即“推门”,如理解不当则会失分。第二,充分展开想像,将诗句中的形象补充还原成完整的自然生活场景。要避免的误区是将这类题简单理解为“翻译”。第三,融入诗人主观情感。诗歌中的形象因为渗透了诗人的情感而区别于自然状态下的客观物象,这种形象我们称之为“意象”,不同意象彼此交融构成“意境”。描绘画面从本质上说就是描绘诗歌的“意境”。第四,语言形象生动。遣词造句时要注意选用形象生动、有感染力的词语,同时还可以适当使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如果赏析抒情主体即诗人的形象,还要联系诗人的人生经历和作品的创作背景来进行。

三、 品味诗歌语言类

诗歌是语言的艺术。古人写诗讲求“炼字”,追求“语不惊人死不休”,因而留下了“一字师”“推敲”等文坛佳话,很多诗句更是传诵千古。品味语言因而理所当然成为了中考古诗词鉴赏的重要题型。

今年各地中考试卷中这类题目也屡见不鲜,如连云港卷《使至塞上》:颈联中的“直”“圆”两字用得十分传神,请说说它们的好处。杭州卷《春山夜月》:“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满衣”这两句诗妙趣横生,为后人传诵,请作赏析。成都卷《菊》:结合全诗,对“由来不羡瓦松高”一句进行简要赏析。

这类题目一般有两种类型:品味词语和赏析名句。品味词语要求体会出诗人炼字的妙处。答题时先解释该字的含义及表现的特点,再结合全诗分析其中蕴含的情感。此外,还可运用“替换法”辅助理解。以连云港卷为例,题目要求赏析《使至塞上》颈联中的“直”“圆”两字的好处。可先用“升”来替换“直”,用“红”来替换“圆”,这样就可以体会出“直”字表现了大漠孤烟的劲拔、坚毅之美;“圆”字给人以亲切温暖而又苍茫之感。在独立分析了两字的含义特点之后,再结合全诗分析其作用:这两个字不仅准确地描绘了塞外雄奇壮观的自然之景,而且巧妙融入了诗人的孤寂情绪。

名句赏析要把握好这样几个方面:第一,辨析诗句运用的修辞手法或表现手法。古诗常用的修辞手法有比兴、拟人、夸张、对偶、双关等,常用的表现手法有情景交融、托物言志寓理、借古讽今、以小见大、虚实相生、衬托(以动写静、以乐衬悲)等。第二,概括诗句内容。名句大多为写景、抒情、言志类,写景类要对景物及其特征进行概括,抒情言志类要用直白的语言将其内容表述一番。第三,点面结合,对精妙的用字作单独赏析。第四,揭示诗句蕴含的情感或哲理。

篇7

(一)“教”“学”热冷相对

“诗歌”是最纯粹的文学,对提高一个人的文学素养、培养其形象思维能力都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所以,诗歌鉴赏一直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诗歌教学却一直处于两难境地:一方面,相关研究如火如荼,诗歌鉴赏文本书籍、单篇诗歌教学指导、诗歌鉴赏习题等研究成果可谓汗牛充栋,语文教师大多跋涉其中,苦心孤诣;另一方面,学生对诗歌学习却是漠视加排斥,任教师怎样渲染、讲析、引导、训练,大多对诗歌始终抱着敬而远之甚至是反感的态度。诗歌教学不仅没能拉近学生和语文的距离,反而使大部分学生对语文更加疏远。

为什么这么广泛的研究和教学实践仍然不能将诗歌的教与学有效连通起来呢?一方面,正如现在的教育研究所关注的那样,还有一部分教师的努力没有切合学生的学习规律,教学理念亟待改变;另一方面,教材作为教学双方对话的平台、教学双方的焊接点却不能适合所有层级的学生,也是一个重要的原因。

(二)必修与选修教学“油水分离”或界限模糊

选修课的开设是高中新课改的亮点,也是难点之一。高中语文选修课是对必修课内容的延伸、补充、拓展和提高,选修课的开设,有利于构建多层次的语文课程发展体系,从而为学生有个性地发展创造条件。

首先,作为语文教师应该弄清必修和选修的关系,把握住高中选修课的定位。必修课强调“共同基础”,选修课重在“多样选择”,选修课与必修课的关系可以概括为八个字:继承、巩固、拓展、提高。两者之间既有继承性,也有相对独立性。继承性是指选修必须重视对必修内容的梳理和巩固,选修课仍然具有基础性;独立性是前者强调基础,后者注重拓展,强调探究,着眼于发展和提高。

然而在现实的教学实践中,却出现了对必修和选修两者关系没有弄清的现象,尤其是对古代诗歌教学,比较典型的是两种教学情况:

1.必修与选修教学“油水分离”

有些老师在实际教学中,在必修教材教学中不研究必修与选修的关系,将两者完全割裂开来教学,比如在教《杜甫诗三首》时,就不考虑选修中杜甫的诗歌,到选修教学时又将必修中介绍过的杜甫及其作品重复一遍,这就导致教学内容的重复,浪费了大量的教学课时,教学的有效性不高。

2.必修与选修教学界限模糊

可能是由于考试因素的存在,有些老师把选修中的古典诗歌上成了必修古典诗歌。在选修课的教学中,侧重培养学生对文本的欣赏与运用的能力,它力求唤醒学生的学习精神,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借此让学生运用前阶段必修课学习得到的学习方法进行尝试与运用,因而更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所以,老师不能将选修当作必修来上。

其次,虽然必修与选修有诸多不同之处,但它们并不是对立的关系。必修奠基选修,选修提升必修。根据教学安排,选修课是安排在必修课之后进行。必修课里所学到的知识和方法可视为给选修课作铺垫,开个头。在必修中所学到的能力、习惯、兴趣等应该保留并迁移至选修课中来,使之有所发挥,发展。教师在开展选修课教学时应有意识地随时联系必修课所学内容,同时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的主体性、创造性应像必修课一样受到重视,甚至更加受到重视。

那么,怎样才能实现必修与选修教学的有效结合这一课题就摆在了我们一线教学者的面前,笔者和本组的同仁们经过三年多的实践和探索,有了一点心得和体会,现总结如下。

二、有效结合方式

(一)教材的整合

1.理论思考

高中语文进入选修阶段后,人教版课标实验教材《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成为很多学校的首选。该教材的诗歌部分,包括25位诗人的30首诗,分别编放在“以意逆志,知人论世”“置身诗境,缘景明情”和“因声求气,吟咏诗韵”三个单元。编写者意在以鉴赏方法为主线确立单元主题,让学生在必修的基础上构建起诗歌鉴赏方法的能力体系,从而真正成为一个读者、一个鉴赏者。用心良苦,匠心独运,但在实际操作中却存在一些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

第一,以鉴赏方法为主线确立单元是否符合实际的鉴赏过程和规律?我们知道,多数诗歌的解读不可能单纯地依赖于某一种方法或是某一个角度,而某一种鉴赏方法或角度也很难贯穿于一首诗鉴赏过程的始终。只有综合使用多种手法多层面地鉴赏,才能全面准确地理解作品。名篇名作更是如此。比如:《旅夜书怀》被划在“置身诗境,缘景明情”单元,要鉴赏这首诗,除“缘景明情”把握诗的意境,也需要“因声求气”“知人论世”来体会诗的声韵,理解诗的主旨。同理,其他单元的其他诗篇也是如此。如果把鉴赏方法或鉴赏步骤生硬地割裂开来,理想化地确立单元主题,这与学生鉴赏诗歌的实际过程和认识规律不相符,即使每个单元教学各有侧重,也不可避免单元主题的交叉或是重复,不利于实现编者建构诗歌鉴赏方法体系的初衷。

第二,以鉴赏方法为主线确立单元是否有利于完善学生的认知结构?《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高中语文选修课是在必修基础上的拓展与提高。”这种拓展和提高不仅仅是篇目的不同,也不是语文课程目标上的根本改变,而是通过更丰富深化的语文教学内容,来进一步改善并充实学生的知识结构,让学生在自己的兴趣关注点上形成相对系统的认知。现行教材以鉴赏方法为单元主题的划分,使得“大家”的作品以及同类题材的作品支离化,如李白、杜甫的7篇诗作被零散地分布在三个单元。这对于大家的作品,对于同类题材的诗歌整体阅读而言仍是单篇教学,学生在这方面的认知无疑还会继续停留在必修阶段的只鳞片爪中。这显然不利于学生对大诗人及同题材作品的深入了解与准确把握,不利于系统认知的形成。

第三,以鉴赏方法为主线确立单元是否有利于实现古诗课程的最终目标?《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选取了中国历史上优秀的诗歌作品,承载着引导学生感受民族精神、传承民族文化的重要任务。而以鉴赏方法为单元主题的引领,很容易导致教学中过于关注鉴赏方法的建构,从而弱化甚至淡化对诗歌文化内涵挖掘的倾向。我们知道,鉴赏方法的学习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学习这些方法之后所要达到的最终目的。如果方法的学习没有指向生命与文化的作用,我们的教学也会走向纯技术的教导而丧失应有的价值。这显然与新课程精神以及编写者的意图是有偏差的。

第四,必修中出现许多和选修中是同一个作者的诗歌,笔者认为,将选修和必修相关作品按照一定标准重新组合,或许能成为一种思路或是探索。

2.实践操作

经过思考和实践,我们认为,如果以古代诗歌所蕴含的文化主题来重构单元内容,把教材现有的三个单元主题理解为解读一首诗的三个步骤或角度贯穿整个诗歌单元教学的始终,然后把必修相关诗歌分别归入到相应主题,是否更有助于学生古诗鉴赏能力体系的建构,更有利于古代诗歌选修课感受文化、传承精神这一最终课程目标的实现呢?是否更有利于我们的有效教学呢?笔者认为是可以的,因为以往的人教版教材和现行的人教版必修教材,基本上是在兼顾体裁知识和大家专题的同时,侧重以文学史为线索构成古代诗歌的单元内容。这种单元构成虽然表面上给人以“重知识轻方法、多孤篇少同类”的感觉,但在实际教学中,学生至少实现了对诗歌基本知识的掌握、名家名作的认知;在鉴赏方法的形成、审美品味的陶冶、文化人格的养成等方面也接近或基本是实现了大纲要求。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学改革,应该是在对传统的继承与思想的修正下进行,符合诗歌教学规律的单元建构需要我们在某种程度上加以继承或改进。比如“大家专题”单元就很好地指向了古代诗歌教学的最高目标――对文化的体认感悟;而必修课中在题材类别上的整体阅读不足则需要在选修课教学中进行弥补和调整。我们再深入思考一层就不难发现,不同题材的诗作反映了不同的主题,呈现出不同特点的文化。这与诗歌史上的“李白文化”“杜甫文化”等同属文化现象。如果我们以文化主题来重构单元,形成大家和题材类别专题,则不仅能很好地解决必修课诗歌单元“多孤篇少同类”的问题,实现从必修到选修教学目标的逐层递进和深入,也能很好地完成必修与选修教学与高考古代诗歌复习的顺利对接。

于是我们进行了以下的整合探索:

我们首先确立高中古代诗歌选修教学单元重构的基本原则,再依据重构原则建构出两个文化主题单元,最后依据不同的文化主题确定教学思路。具体分三个方面谈。

(1)文化主题单元的重构原则

在充分领会和尊重编写者意图的前提下,我们这样确立单元重构的原则。即以选修课的课程目标为指向,以诗歌所蕴含的文化精神为主线,以必修与选修教材的现有内容为基本材料,以学生鉴赏的思维过程为实施依据,兼顾课时和高考两个因素,对现有篇目做个别增补,构建出两个大的文化单元。把教材原有的“知人论世”“缘景明情”和“因声求气”等三个单元主题作为鉴赏诗歌的三个方法或步骤贯穿于古代诗歌必修与选修课整合教学的始终。这样更加符合学生的鉴赏实际过程,也能充实和丰富学生在必修阶段的认知系统,凸显古代诗歌选修课的文化性,从而达成古诗文选修课目标。之所以强调以教材现有内容为基本材料,一方面在于它的确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优秀作品,另一方面,这些作品与必修模块的诗歌作品共同建构了古代诗歌相对完整的作品体系,不重复、不交叉、与必修互为补充。所以,为凸显文化主题单元,除增加个别篇目外,一般不做替换。另外,也防止了在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时增删篇目的随意性和盲目性。

(2)文化主题单元的重构内容

现有教材为我们提供的文本资料,不仅有昂居于诗峰之巅的诗仙、诗圣之作,更有众多诗人群体所构建的丰富多彩的诗词文化风景。李白、杜甫作为中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诗人,其诗其人的意义早已超越了文学领域,超越了诗歌本身,已经成为中国历史上一种灿烂的文化。而大漠边关的雄心与愁心(边塞诗),山水田园中的诗意栖居(山水田园诗),怅望千秋一洒泪的感慨(咏诗怀古诗),命运际遇的咏叹调(咏怀诗),相思成疾的离别歌(思乡离别诗)等也都成为古代诗歌史上的一种文化现象。也就是说,除了李白文化、杜甫文化还有山水田园文化、边塞文化、离别相思文化等。因此,依据现有教材可重构出“大家作品”和“诗词风景”两个大的文化主题单元。在大单元的统领下,再依据诗歌的内容或题材特点分出小单元――共七个文化专题。其中“大家作品”包括李白、杜甫两个文化专题。“诗词风景”单元包括由不同题材类别的山水田园诗、边塞诗、咏史怀古诗、咏怀感伤诗、思乡离别诗等构成的五个文化专题。

文化主题单元一:“大家作品”

专题一:李白专题――《蜀道难》《梦游天姥吟留别》《越中览古》《将进酒》

专题二:杜甫专题――《秋兴八首(其一)》《咏怀古迹(其三)》《登高》《蜀相》《旅夜书怀》《阁夜》《登岳阳楼》《兵车行》

文化主题单元二:“诗词风景”

专题三:大漠边关――《采薇》《国殇》(屈原)、《燕歌行》(高适)、《出塞》(王昌龄)

专题四:诗意栖居――《归园田居》《定风波》《望海潮》《杂诗十二首其一》(陶渊明)、《积雨辋川庄作》(王维)、《夜归鹿门歌》(孟浩然)、《新城道中》(苏轼)

专题六:命运咏叹――《离骚》《短歌行》《琵琶行》《登建康赏心亭》《咏怀八十二首其一》(阮籍)、《拟行路难》(鲍照)、《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刺史》《虞美人》《书愤》

专题五:怅望千秋――《念奴娇・赤壁怀古》《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马嵬》《长恨歌》(白居易)、《扬州慢》(姜夔)

专题七:相思成歌――《氓》《雨霖铃》《涉江采芙蓉》《孔雀东南飞》《锦瑟》《醉花阴》《声声慢》《湘夫人》(屈原)、《一剪梅》(李清照)、《春江花月夜》(张若虚)、《苏幕遮》(周邦彦)、《菩萨蛮》(韦庄、温庭筠各一首)、《今离别》

需要说明的是,有些诗词由于内容的丰富性,在题材的类别上是有交叉或是有争议的。比如屈原《湘夫人》既可以归入相思离别类也可归入咏怀作品,我们可根据自己的理解归类,不必强求统一。个别诗词由于内容的特殊性,很难归入专题的某一类。如《李凭箜篌引》纯粹描写演奏技艺,描写音乐美的,限于课时又不便有更多的补充,个别鉴赏即可。

(二)教学内容及鉴赏方法方面的有效结合

除了以上将选修和必修教材有效整合外,笔者还和本组的其他老师进行了教学内容选择上和鉴赏方法方面的有效结合的尝试。经过课堂实践,我们认为在这一方面至少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可以在实际教学中进行有效结合。

1.从欣赏诗歌的方法入手进行结合

如老师在进行《短歌行》《〈拟行路难〉其四》的教学时,教会学生利用“以意逆志,知人论世”方法欣赏诗歌。在教学《涉江采芙蓉》和《苏幕遮・燎沉香》时,要求学生采用“置身诗境,缘景明情”方法来欣赏诗歌,如在这节课“情读”教学环节,要求学生运用最能打动自己的诗句,发挥自己的想象,将诗词描写的画面进行再现。

2.从诗歌所表现的情感角度入手进行结合

如教学《短歌行》《〈拟行路难〉其四》时,老师可抓住两首诗歌的类似情感,一“忧”一“愁”,一“求贤”,一“寻主(怀才不遇)”进行诗歌思想内容解读,这样对学生在阅读有类似思想感情的诗歌时,就有了欣赏铺垫,理解起来也较为容易,比如选修中的杜甫的诗歌。

3.从诗歌出现相同意向入手进行结合

如教学《涉江采芙蓉》和《苏幕遮・燎沉香》时,老师比较欣赏这两首诗歌拥有一个共同的意象――芙蓉。老师抓住这一共同意象,顺理成章解读出共同的情感――思乡。而老师没有仅仅停留在共同意象表达出共同乡愁这一情感上,而是顺势引用了大量其他有关“芙蓉”这一意象的诗歌,总结出古代诗歌中“芙蓉”表达出的三个情感,这让学生以后再阅读这一类诗歌时,解读情感就有了抓手。

4.从诗歌创作所处的时代特点相近入手进行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