泊船瓜洲的诗意范文

时间:2023-03-22 04:42:3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泊船瓜洲的诗意,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古典诗词;王安石;泊船瓜洲;拓展阅读

教学王安石的《泊船瓜洲》等古典诗词文学作品时,我们不仅要引导学生细读深品,还要以此为基点,引导学生进行拓展性的阅读、思考、品鉴、比较、积累等,以期给学生带来愉悦的审美体验,培养学生高品位的古典诗词文化修养等。下面。我以王安石的《泊船瓜洲》为例,谈谈拓展阅读的具体方法。

一、立足文本,拓展语文基础知识

教学王安石的《泊船瓜洲》等古典诗词,我们首先应该引导学生在立足于《泊船瓜洲》文本的基础上拓展语文基础知识。因为,《泊船瓜洲》虽然篇幅不长、生字生词不多、诗歌内容与主题等浅显易懂。但是,基于学生的语文基础知识储备还比较薄弱之缘故,还基于学生的古典诗词文化修养不高之缘故等,对于这首诗歌中诸如“京口瓜洲一水间”中的“间”“钟山只隔数重山”中的“重”“明月何时照我还”中的“还”等多音多义字的读音与含义,对于这首诗歌中“春风又绿江南岸”中最富有色彩美、又充满勃勃生机的形容词“绿”活用为动词的品鉴等,如果没有教师的耐心引导和细心指导,学生很可能无法知晓,如此,则对于《泊船瓜洲》文本的意境、意蕴等的理解、品鉴等就无法准确与深入,甚至还有可能因为读错“间”“重”“还”等多音多义字而闹出笑话来。故此,教学这首诗歌,我们首先应该引导学生拓展最基本的语文基础知识:

1.请学生说说诗歌中的“间”“重”“还”各有几个读音,几种意义?然后再引导学生根据诗歌大意推测“间”在此的读音为“jiàn”,是动词,意思是“阻隔”;“重”在此的读音为“chóng”,是量词,意思为“座”;“还”在此的读音为“huán”,是“回”之意。

2.请学生议一议“绿”的词性和意义,然后再引导学生根据诗意推测“绿”在此中是动词,意思是“吹绿”。进而引导学生明白:在这首古典诗词中,作者选用表示颜色的形容词“绿”字活用为动词,而不采用常用的“到”“过”“满”“入”等动词,是为了给诗歌增添美丽的色彩与动态感。

二、以点带面,拓展古诗品鉴技巧

以点带面的拓展品鉴方法,是以作者王安石或者古典诗词

《泊船瓜洲》为延伸点,将与上述信息相关的古典诗词巧妙联系起来后,引导学生对之进行比较鉴赏,以此开阔学生的阅读视野,提升学生阅读、理解、品鉴古典诗词的水平。比如,可以以作者王安石为延伸点,引导学生谈谈此前学过王安石的哪些诗歌,诗歌的题目和内容分别是什么,能否再背诵出来。也可以运用多媒体设施将学生没有学过的王安石的其他诗歌比如《元日》《登飞来峰》等展示出来介绍给学生,引导学生读一读、抄一抄、背一背。还可以以《泊船瓜洲》为延伸点,运用多媒体展示与这首思恋家园、怀念故乡主题相类似的其他作家的诗歌比如唐代诗人王湾的《次固北山下》等,引导学生说说二者的主题、诵读节奏、情感基调等有什么异同。还可以以《泊船瓜洲》为延伸点,运用多媒体设施将写“船”意象的古典诗词比如唐代李白的《送孟浩然之广陵》等介绍给学生,引导学生比较阅读二者在内容、格律、风格等方面的异同,并由此引导学生明白:“孤帆远影碧空尽”中的“帆”字,本指挂在船舷上“利用风力使船前进的布篷”,但是在这首诗歌中的意思是“船”,这里采用的是借代的修辞格。

三、读写结合,积累古诗名言佳句

教学王安石的《泊船瓜洲》等古典诗词时,教师不仅要鼓励学生理解、背诵、默写其中“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等经典名句,还要引导学生在课堂内外收集、交流、整理、积累与此同样精彩、同样脍炙人口、同样流传千古的古典诗词名言佳句。如此,既可以加深学生对《泊船瓜洲》文本内容的理解,又可以丰富学生的古典诗词文化知识,迅速提高学生的古典诗词文化品位。比如,教师可以以作者王安石为生发点,引导学生收集、交流、整理、积累王安石其他诗歌中比如“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登飞来峰》)、“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梅花》)等名言佳句,引导学生读一读、写一写、背一背、议一议等。也可以以古典诗词《泊船瓜洲》为生发点,引导学生收集、整理、品鉴、交流其他诗人以思念家乡为主题的古典诗词中的名言佳句,比如“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王湾《次北固山下》)、“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崔颢《黄鹤楼》)等,鼓励学生写一写、读一读、背一背等。当然,无论从哪个基点拓展延伸,我们都应该引导学生知道上述名句的出处、大意以及成为经典名句的缘故等。

如上所述,对于王安石《泊船瓜洲》等古典诗词的拓展阅读教学,应该在立足文本,拓展语文基础知识;以点带面,拓展古诗品鉴技巧;读写结合,积累古诗名言佳句等诸多方面入手。因为唯有如此,才会事半功倍。

参考文献:

篇2

一、书声琅琅

语文教学要以读为本,以多种读书方式将语文课堂变得书声琅琅。让书声成为精神律动的音符,在朗朗书声中,学生用心灵去拥抱语言,在深情诵读中品评感悟。请看《泊船瓜洲》的教学片段:

师:掌握了朗读《泊船瓜洲》的节奏后,现在请大家细心揣摩诗意,你想怎样读这首诗?为什么要这样读?

(生放声自由读后汇报)

生:我想怀着忧愁的心情来读这首诗,因为这首诗流露出作者浓浓的思乡情。

师:很好,你就来读读吧!

生读(略显忧伤)

师:真的好思念家乡啊!读得真棒。有同他一样感受的同学吗?请都起立。大家一起来读一读。

(部分学生齐读)

生:我想怀着愉快的心情来读这首诗,因为王安石又官复原职了,他又可以施展自己的才华,此时他心里一定很高兴。另外,我觉得这里的“照我还”可以理解为“回到京城”。

师:见解非常独到,你真是一个爱动脑筋的孩子,我佩服你。有同他一样感受吗?请都起立。好,你们也来读一读。

部分生齐读(略显欢快)

生:我想以抒情的语气来读这首诗,因为江南的春天芳草萋萋,杨柳依依,春意盎然。家乡是多么美呀!他心中充满赞美之情。

师:新颖,有同样感受的同学起立来读一读。

生齐读(赞叹)

通常情况下,古诗朗读的教学基调往往是统一的,而在这节课上,教师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使学生在咏诵中读出新意,得出他人未曾有过的独特的感悟和新异的结论,并引导学生在比较中欣赏,让学生的情感在品析文本中跌宕起伏。

二、情感激荡

诺瓦利斯说:“人的心灵,人的情感是比理性更高的东西。情感本身是人的全部生存赖以建立的基础,只有经过情感体验,我们才能把一个陌生的、外在的、与己无关的对象变成熟悉的、可以交流的,甚至是融于心智的存在。”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自读自语,让学生的情与作者的情在潜移默化中产生共鸣,从而得到美的熏陶。请再看《泊船瓜洲》片段:

师:同学们,让我们再细读这首诗,看看诗中的哪些字用得生动传神?

(生自由读,同桌合作学习后开始汇报)

生1:我觉得“一”“只”这两个字用得好,说明此时王安石离家很近。

生2:我觉得“又”这个字用得好,从中我可以体会到王安石离家很久了。

生3:我觉得“何时”这个词用得好,王安石期盼还乡之情此时流露得淋漓尽致。

师:离家近、离家久、思乡切,却不能还?你们知道为什么吗?

生4:王安石一心想着改革、变法,为了人民,他有家不肯还。

生5:他“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为了国计民生,他像大禹一样过家门而不入。

师:好一个“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王安石,这样的一个人,难道不值得我们崇敬吗?

生(齐声):值得。

师:让我们怀着崇敬的心情来朗诵《泊船瓜洲》。

生:齐诵。(激情难抑)

师:此时,站在船上的诗人百感交集,心中有千言万语想诉说,想想诗人想对自己的父母、妻子、儿女、家乡父老说些什么?

……

在本环节的教学中,教师捕捉住了课文的“动情点”,“披文以入情”,用情真意切的话语引导学生剖析语言文字的意义和情味,把作者那浓浓的思乡情,殷殷的游子心再现出来;让鲜活的人物形象,走进学生心中。而放飞学生的想象翅膀更是神来之笔,教师充分利用古诗文字画面的“转换”“补充”“再创造”,设置情境,通过形象思维,借助联想,想象,让学生加深了对诗句内容的理解,从而更好地领悟了作者所要表达思想感情。

三、扎实训练

篇3

关键词:古诗教学;意象;探寻;品鉴

古诗词中的意象是物象的一种,是客观的物象和主观的情感融合在一起而形成的具有一定情调和意蕴的具体形象,它浸透了诗人的思想情感、生命体验、认识阅历,是(物)象与(情)意的融合。可以说,意象是古诗词的细胞,在古诗词学习中具有核心的意义。特别是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形象思维占明显优势,古诗教学中更加期待着能从机械、琐碎的讲解中挣脱出来,导向对古诗意象、内涵的丰满解读。笔者认为,意象的探寻及品鉴有利于学生对文本内涵的感悟,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诗词素养,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一、在文本阅读中感知意象

古诗词是我国优秀文化的象征,它以凝练的语言带给读者丰富的内心体验。诗中的形象早已附着、融合、凝聚了诗人的种种情思,只不过这种情思有时染得很淡,浮得很虚,隐得很深,其间又使用了暗示、映衬等种种手法,所以一时不能见悟。因此,理解古诗特定意象的含义,即掌握了读懂古诗的钥匙和密码。

王安石的《泊船瓜洲》一诗中,前两行诗句“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中,“京口、瓜洲、钟山”这3个地名意象值得品味。瓜洲是诗人泊船的渡口,隔江对岸的地方是京口,距京口不远的钟山是诗人的第二故乡。感知这几个地名意象,不仅理解了诗句的字面义,也是进一步理解诗意、从而入情入境的前提。因为这三者传达出的空间距离,学生的意见是多元的:有的认为作者此刻离家乡很近,从诗中的“一水间”“只隔”读出来的;有的认为此刻作者离他的家乡很远,因为在交通条件十分不利的古代,一条宽阔的长江,几座大山,真可谓是山高水长,路途遥远。这两种观点应该说都有道理。诗人“泊船瓜洲”,回首南望,那熟悉而亲切的“京口”仅一水相间,“钟山”也只隔“数重山”,真是近在咫尺。然而家乡却是可望而不可即,委婉含蓄地表现了诗人无可奈何的伤感心情。其实,一条长江,数重大山,相隔的空间上的距离也是很远的,诗人反以近写之,也是为了表现诗人对家乡的思恋,是其思乡之情的自然流露。

意象是情思的载体,古诗词教学应凭借这些直观可感的意象来窥察诗人的情思。对古诗词教学而言,“披文得意”必须以“意象”为中介。古诗词正是凭借意象的力量,超越时空,显现其永恒的本色。

二、在画面想象中还原意象

古诗词语言的精练、含蓄,意境的悠长、深远,给我们留下非常广阔的想象空间。古诗词教学若没有想象,就没有情境,就没有创意。阅读古典诗词,如果能够进行“意象还原”,进入作者写作的内容,与作者对话,“得作者之用心”,感悟作者面对的“世界”,这样的解读才会更为真实,更为深刻。

例如,教学苏轼的《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这首诗,我让学生展开想象:(1)这是一场怎样的雨?找出诗中的关键词句,圈画品味。(2)如果把这首诗画成画,你觉得可以画几幅画?分别给它们命名。学生通过抓住诗句中的关键词语,品出了这是一场大雨、美雨、急雨。通过举象将凝练的文字还原成一定的意象,于是,学生的脑海中便呈现出4幅画面——乌云骤聚、大雨突降、风卷天晴、水天一色。然后将诗歌中描绘的意象叠加成一个场,形成一种氛围,让学生进入这个共鸣共振的情绪中:一开始,“黑云翻墨”让人有点害怕;“白雨跳珠”让学生体会到这雨好有趣,好美,既像珍珠一样,晶莹剔透,又像顽皮的小孩。这雨同样深深地吸引着苏轼,苏轼离开杭州,15年后,再次游览西湖,他情不自禁地说:不见跳珠15年!最后,西湖的水像天一样明亮、平静、湛蓝,眼前陡然一亮,境界大开。我们仿佛看到苏轼开怀畅饮,陶醉在这西湖的美景之中。生动具体的意象与学生生活结合起来,学生走进了诗歌的美好境界,领略到了这雨带来的独特感受。

作为一个古老的美学概念,意象是诗歌最基本而又最重要的审美单元。踏踏实实地从文本出发,展开想象,就能触及意象;抓住了诗歌的意象也就抓住了诗歌的意境、风格及作者蕴涵在其中的思想情感。

三、在互动对话中品味意象

清末王国维说得好:“一切景语皆情语。”诗中的景物背后隐藏的是诗人的感情。这就要求教师应该根据古诗文本,去唤起或开掘学生心中隐藏着的文字文本或经验文本,构建广阔的“对话场”,在交流碰撞、相互作用中加深对诗中意象的理解。

综观张志和的《渔歌子》一词,前两行寥寥数笔,将江南的春天以及它所蕴涵的无限春意,写得异常生动、传神。后两行呈现的是一位睿智的隐者,踞坐于春季的溪涧,淡泊心志,垂钓于历史的长河,一幅隽永的画面。这个垂钓的渔翁,不但是景物的有机部分,而且是景物的中心,他的存在,让春雨中的江南更有诗情画意,能引发读者无尽的想象。因此,“青箬笠,绿蓑衣”是这首词的精妙之笔。作者通过对人物外在形象的勾勒——“青箬笠”“绿蓑衣”,来展示人物的内心世界——“不须归”。教学时,教师可以创设以下话题,与学生互动,让学生充分发表各自的看法,激起思维的碰撞,擦出智慧的火花:(1)谁来猜猜渔翁为什么不必归呢?(2)青箬笠,绿蓑衣,没有细节的刻画,只是一个淡淡的背影,却留给我们无限的遐想空间。请你发挥想象,想想渔人的神情,渔人的语言,渔人的动作……(3)渔人也许在对青山绿水说——,渔人也许在对飞鸟游鱼说——,渔人还在对自己说……(4)好友颜真卿在为他书写的一块碑中有这样一句话:随意取适,垂钓去饵,不在得鱼。看来这位烟波钓徒意不在得鱼,而在于得……

篇4

关键词: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21-255-01

古诗作为一种文化形式,已经是我国瑰丽文化的重要组成。从春秋时期就开始出现,对于小学生来说,接触到的古诗作品受到局限,所以学起来不是那么顺利,如何让其改变只是背诵的局面。需要教师进行分析并给予对应教学实践。下面具体分析:

一、从实际出发,通过兴趣激发,提高阅读能力

虽然处于小学阶段,但学生对于古诗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并且有一部分学生是乐于朗诵的,那么针对这部分同学教师要着重规范他们的阅读习惯,帮助他们更好的体验阅读古诗词的乐趣。而对于尚未对其产生兴趣的学生,教师则要充分激发他们对于古诗的兴趣,让他们爱上古诗,感受到阅读古诗的魅力,在这个前提下,古诗教学才能够顺利展开,教学效率才能够得以提升。文学作品是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的,古诗也是如此,在小学阶段教师应该注意就是学生生活性的引入,通过对素材的整理,取自于生活,这样学生对于自己所生活的环境十分熟悉,教师抓住这一点,在培养学生理解古诗能力的时候,注意联系生活实际,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这样必然会引发学生共鸣,激发学生对于古诗兴趣,久而久之,古诗鉴赏能力也会不断提高。比如:教学《梅花》时,教师通过让学生吟诵阅读,让学生充分联想出了“墙角”和“梅花”通过深入理解到逆境中的品行高洁之士,在把寒冷冬天开放举例为生活中某个人顽强的斗争精神。通过这种不抽象的实际引入,在加之兴趣引导,通过这种情境带入法,很快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和思维,不仅为学生理解古诗课文奠定了基础,同时也活跃了古诗课程教学气氛,提升了古诗教学有效性。

二、通过诗趣培养,提高小学生的文化底蕴

作为小学教师,首先要勇于把语文课堂知识进行延伸,向外开拓教学视角,古诗教学也是如此。学生对于古诗学习的思维是局限的,但是他们对于大自然以及生活的接触更为近些,教师要和学生共同努力找出适合学生能力提高的古诗学习方法,例如:古诗距离我们十分远,某个时间段的历史我们可以通过参考资料加深理解。作为教师要指导学生进行深入了解,在学习古诗课文前,先让学生通过资料查找,对作者以及生活年代进行初步了解,通过学生的查找他们对于作者印象加深,对于他们学习古诗是非常有帮助的。学生诗趣得到培养学习起来也更加快捷。这样一来,在结合举办一些课堂活动,写读书笔记等等的方式,进一步加强小学生学习古诗的能力。另外,在学完一首古诗后,可以以一带多进行相关链接,如学完王安石的《泊船瓜洲》和孟郊的《游子吟》,你是否还知道其他思乡、思念的诗;学完《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你还知道杜甫其他的诗作吗?与杜甫同时代的诗人还有哪些?以便进行拓展阅读,打开课外阅读的新视窗,当学生有了一定数量的积累后,完全可以跳出教材,进行组诗的教学,学生的品味在一步步提高,让他们感受到在古典文学中,自己所知仅是苍海一粟,从而激起他们更强烈的学习欲望。

三、淡化诗意,品析诵读,尊重个性化理解

一首古诗,诗人在创作时,有它特定的时代背景,不同的人,读它会有不同的见解,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教师如果把自己的理解强加于学生是不对的,也抑制了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正如《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出的,阅读是个性化的行为,由于每个阅读者的生活积淀,文化底蕴,审美情趣千差万别,这就表明,阅读反映学生个性心理的行为。有位哲人说:正是儿童承袭了人类最初的诗性性格,他们的智慧即指向眼睛看到的地方,也指向心灵看到的地方。教师不能以自己独白式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让学生在积极、主动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对诗意的理解、思考,从而受到情感的熏陶获得思想启迪。

诗意的理解,只要学生借助注释大体理解即可,在诗意理解上要充分体现并尊重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学生之间的相互合作交流。但是诗人寥寥数语要表达的情怀却在字里行间,古诗有“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意境美,这种意境美最好的表现方式,是通过激发学生的想象力,使诗情画意尽在学生脑海中。如何去展现,诵读是最好的方式。只有有感情地诵读,才能体会出诗的真味。如《泊船瓜洲》中的“一水”“只隔”“又绿”“何时还”等,都表达了一种浓烈的思乡情,学生通过品读理解,进一步体会到诗人思乡心切的心情,此时,再通过声情并茂的朗读与诗人产生共鸣,这诗与情,情与境的交融,则是古诗教学的最高境界,也才能使学生领略到古诗词独特的艺术魅力。学生吟诵诗文,抑扬顿挫,韵味无穷,不仅可以感受到汉语言的音律之美,诗文意境之美,形象之美,还可以积累语言,受到熏陶感染。

四、启发学生的想象力,加强古诗鉴赏能力

古诗中,每一句都诗不离画,同时画可赋诗。能够相互相通的最主要原因是两者都具有色彩美和意境美等等特点。通过学习,进而帮助学生体会其意境及含义。也可以让他们通过诗词中学习的意境去作画,进而提高想象力,强化古诗学习能力。如:《枫桥夜泊》一诗:“月落鸟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只有短短的四句,包含了二十八个字,但这种表现出来的美却那么生动,但诗人为什么有愁眠,通过一句一词的理解,充分开发学生想象,进而提高学生古诗学习能力。

总之,在小学古诗的教学中,如果通过教学能够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学习不被动,读诗有方法,从综合方面培养学生学习古诗的能力。通过引导他们发现古诗的每一句,每个词的意境美。充分将多种教学方式结合,使师生共同顺利完成古诗的教学与学习。

参考文献:

[1] 杨莉声.新课标视野下的小学高段古诗教学的现状与对策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4.

篇5

一、音乐渲染,激发美的心境

弱智儿童生性好动散慢而且情绪难以稳定,一段好的音乐不但能吸引他们的注意力,稳定他们的情绪,还能使他们对学习内容产生极大的兴趣,在学习过程中始终保持乐学好学的良好心境。

1.运用背景音乐,营造美的氛围

不少古诗本身就是广为流传的乐曲民谣,与音乐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在教学中把诗人细腻丰富的情感与悦耳动听的音律组合起来,将诗中的“情”化为可作用于听觉的“音”,不仅能渲染诗情,在课堂上营造美的氛围,也有利于学生感受古代语言文字的精妙。

比如袁枚的《听见》,描绘了夏日午后作者所见到的一种富有童趣的情景,在教学中我选用了与诗意相协调的钢琴曲《牧童短笛》。那优美动听的曲调、欢快和谐的节奏唤起了学生丰富的想象,一个骑在牛背上悠闲地吹着笛子在树林间穿梭漫游的天真无邪、调皮可爱的牧童形象跃然于孩子眼前,使孩子们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如临其境。又如教学《泊船瓜洲》时,选放一段江南丝竹《春江花月夜》,让学生微微闭眼,凝神倾听,领略青山秀水的诱人景色,融入到诗歌所描绘的美妙境界之中。

2.利用配乐朗诵,感受美的韵律

古诗短小精悍、对仗工整、平仄押韵、琅琅上口,适合朗读吟诵。在教学中,可以采用形象直观的画面、符合诗境的音乐配以韵律悦耳的录音朗读,为学生提供生动形象的语言,让他们身临作者之境、身受作者之情,加深对古诗的理解,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并积累消化成随时可提取的有用材料。

比如在指导朗读《江雪》时,在学生基本了解诗意、体会诗境的基础上,播放配乐朗读的录音去感染学生,让他们闭上眼睛,用心倾听,当他们的脑海中浮现出“寒江独钓”的画面时,开始让学生侧重听录音在朗读语气、语调、节奏等方面的处理。通过配乐朗读录音的示范,学生逐渐明白了什么地方读重,什么地方读轻,什么地方停顿,什么地方又一气呵成。在多次尝试并基本掌握了读的技巧基础上,再让他们跟着录音一起吟唱,孩子们很快就读出了诗的韵味,读出了诗的抑扬顿挫,同时也受到了美的熏陶。这样,不知不觉中提高了学生的朗读能力,而且使他们通过朗读,展开想象,揣摩了诗人渗透在字里行间的真情实感。

二、画面展示,表达美的感受

诗歌的语言不仅精练,而且具有鲜明的形象性。它特有的语言形式为学生创造性地表达对美的感受提供了很大空间,加上弱智学生的情感具有情景性、激动性、易受感染性的特点,适时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就能让学生以直观为线索,启发想象,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对美的感受,并在亲身体验中获得美感。

例如骆宾王的《咏鹅》,描写了鹅的色彩、形象与动作等等,由于弱智儿童想像力不足,加上平时缺乏知识积累,如此丰富的信息仅凭教师口头讲解是难以接受的。因此我根据诗意准备了活动的幻灯投影:亭台楼阁杨柳依依,一个孩子正在不断地向湖里那群“嘎嘎”欢叫的大白鹅抛撒谷粒。图中鹅的身子与掌部均可活动。教学时诗画对照,相映成趣,为学生的想象提供了丰富、鲜明的表象依据,使他们轻松地踏入诗歌意境。在此基础上,再让他们结合画面说说鹅的形象,他们就显得兴致勃勃并且滔滔不绝了。

又如袁枚的《所见》,在教学时我播放相关课件:活泼可爱的牧童骑在牛背上唱着歌儿,忽然从林中传来知了的叫声,儿童马上闭紧嘴巴从牛背上跳下来。这时,我问学生:你想不想到那个树林中去呢?你想去干什么呢?学生纷纷举手,有的说“我想跟牧童一样骑在牛背上唱歌”,有的说“我想去捉知了”,也有的说“我想到树林子里乘凉”。于是我又问:如果你就是那个牧童,你会唱些什么歌,还会做什么事呢?于是,孩子们又列出了很多表示高兴的乐曲,还有人说“我不去捉知了,我要跟知了做朋友”。这样,利用课件和教师的引导,丰富学生的想象,提高他们的口语表达能力,并从中积极地发现美,深深地体验美,真切地表达美,营造出一幅幅生动的景象。

三、品词析句,感悟美的境界

古诗语言精练,一字一词都是经过作者千锤百炼所致,具有妙不可言的效果,因此对重点字词的理解是学习古诗的要点也是难点。传统的古诗教学大多采用“串讲法”,教师逐字逐句地讲解,学生按照讲解记录以应付考试。这样弱智学生的兴趣被扼杀,思维被束缚,他们的智力非但得不到发展,感情也为之窒息,更谈不上对美的理解与感悟了。这个时候,多媒体技术就能克服时空限制,通过形、声等形式,将抽象的语言文字转化为直观、形象、具体的视听文字,这样就有利于学生抓住诗中具有深刻意义的词语,反复理解、推敲、体会语言文字的妙处。

篇6

一、词语与诗句理解及创造性思维培养的整合

由于古诗中的语言所表现内容离学生的生活和语言实际比较遥远,所以学生理解古诗的第一步应理解其中的一些影响准确领悟诗意的关键词语,但这些关键词语的理解一定要放在具体的诗句中去理解,不可脱离出来,使词语独置于诗的具体语言环境之外,如果脱离出来,就会影响理解诗意的效度。如教《望天门山》,有位教师先让学生自读,提出不懂的词语,学生提出了“楚江、孤帆”等词,他便引导学生逐个理解这些词语,等到学生全部理解了,就让学生说诗句的意思,可是学生却说不出来,这是什么原因,主要是学生在理解词语时与诗句意思毫不相干,词语的理解未能和诗句意思所处的诗意环境相匹配,反而延长了词义与句意结合的历程,形成了学生间歇性的思维中断,没有及时将词语的理解与诗句的理解整合,两者处于隔岸观火的相望状态。相反,另一位教师则在学生理解诗句意思时,先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推测句意,在推测句意中体现学生对关键词的理解,教师则由此可以判断其对词语的理解程度。如“天门中断楚江开”一句,有位学生猜测的句意是“天门山把楚国的江水从中间隔断了。”显然,学生对“中断”的对象及“楚江”这个词语的理解有误,这位教师引导学生看课本注释,学生马上理解了,说出了句意—“滚滚长江水把天门山从中间隔断了”。让学生推测句意的做法至少有四点好处:一是给了学生一个参与表达的宽松的心理空间。既然是推测,则没有高度的准确要求,即使所说错了偏了甚至反了,也不会招致别人的指责讥笑,学生敢说了;二是激起了学生探究思考的强烈欲望。学生的好奇心很浓,一说推测便会调动自己的知识储备和生活经验,积极思考,千方百计地使自己的推测结果接近诗句本意。学生愿想了;三是给教师及时掌握学生的理解程度、把握教学重难点,因学定教提供了一张晴雨表;四是能有效的训练学生准确地表达自己见解的言语能力。同时,学生在推测思考中综合各方面的知识经验,进行富于个性化的创造性理解,有效地培养和历练了他们的创造性思维。

二、诗与画及想象力培养的整合

古人的诗作,往往“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这说明诗与画有着不可分离的血肉联系,虽然我们的语文教学要以语文的方式去解决语文的问题,但恰当地借助其他手段,则可以加速学生的理解和领悟,特别是古诗所描写的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实际比较遥远,因此再古诗教学中,要做到诗与画的紧密结合。课本中有插图的要充分让学生观察,课本中没有插图的要尽量从别处找到相关的影像资料适时展示,一方面可以帮助学生理解字词句,另一方面可以帮助学生整体感悟全诗的意境,从而引导学生入情入境,再者还对想象力强的学生可以丰富他们的想象内容,对想象力弱的学生可以成为启示其展开想象的起点,借此使学生的想象空间变得广阔而充实。如《望天门山》中“回”字的理解是个难点,学生一看图便明白“回”是天门山使长江改变了流向的意思;诗句“孤帆一片日边来”学生借图一看便意思了然,特别是全诗景色雄奇、境界开阔的意境,学生通过看图加上想象,便会感到如临其境一般。由想象把画面变静为动,变狭窄为开阔,变浅近为悠远,从而从心领神会的角度最大限度地接近诗人描写的真实,感悟到祖国诗歌的博大精深,提升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及人文素养。因此我们说,古诗的教学一定要恰当地有机地将诗与画以及学生想象力的培养相整合。

三、诗意理解的明确性与模糊性及学生语感培养的整合

我们知道,语言具有模糊性特征,语言的模糊性特征能拓宽人的理解视野和想象空间。语文新课标也指出,古诗的教学应大体了解诗意,强调通过背诵积累体悟诗情,因此,无论是字词还是全诗的教学,都应做到明确和模糊的有机结合。如《泊船瓜洲》中“绿”字的理解,可以精确地理解为吹绿,而“春风又绿江南岸”的理解则可以大致体悟,给学生放飞想象的自由度和空旷感,精确和模糊的水融,可以细腻学生的情感,敏锐学生的语感,使学生在从部分到整体的不同层次的品味理解中,对语言的感悟能力得到充分的磨砺和敏锐。

篇7

古人云:“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诵读是学好古诗文最有效的途径。诵读教学,在古诗文教学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基于以上的认识,我校开展了经典诗文诵读的课题研究活动。几年来,我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摸索,对古诗诵读教学有了较深刻的认识。下面就结合古诗文的教学案例,从三个方面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初读,读准字音,感悟诗韵

由于几千年的时空距离,造成了古诗文与现代学生之间的隔膜。要想让学生真正地走近古诗文,学好古诗文,首先就要把诗句读准、读通,初步感悟诗的韵味。

对小学生来说,主要的方法就是借助拼音把字音读准,在自读时做到不错字、不少字、不多字,吐字清晰,字字响亮;同时要抓准韵脚,读好诗韵。如《泊船瓜洲》中的“间”字是仄音 jiàn ,如果读成平音“jiān”,就会影响朗读的和谐效果。对韵脚要恰当重读,非韵脚则读得轻一些,这样才能产生和谐应对的韵味效果。同时,朗读时有的字音要适当拉长一些,以表现出古诗回环起伏、委婉动听的音韵美。

二、诵读,感悟诗情,读出情味

感悟诗情最直接的做法就是反复诵读,在读中强调字词的轻重舒缓、语调的抑扬顿挫,一遍一遍地读出古诗文的情意和韵味。

1.重音

一首诗的重音处理得好不好,能直接说明读者是否能准确地表情达意。一般来说,高音响亮,多用于表示兴奋、喜悦的感情;低音幽沉,则用来表示肃穆、悲哀的感情。如在朗读《游子吟》中“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一句时,重音应落在“密密缝”和“迟迟归”上。这样的重音处理,能让人仿佛听到母亲的声声叮咛,看到母亲慈爱的面容,体味到诗句所表达出的浓浓母爱。

2.语调

诵读时要根据诗文内容处理好语调的平缓、上升,这样才能更好地表达出作者的感情。如《望天门山》的“天门中断楚江开”一句,“天门”读得平缓,“中断”开始上升,“楚江开”达到顶点,“开”更重。通过指导、模仿,读出正确的语调,学生就能体会到楚江不顾一切冲破阻碍的气势。

3.节奏

古诗文诵读节奏一般按音节或按语意划分。例如,“花落知多少”一句,依音节可划分为“花落/知/多少”;依意义可划分为“花落/知多少”。总的来说,诗歌中按音节划分节奏的居多。

另外,诵读的节奏要根据全篇基调而定。基调忧郁的,可用慢节奏;基调欢快的,可用快节奏。例如,《春日》中的“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这两句诗充分体现了诗人喜悦的心情。诵读时,节奏可以稍快,重音要放在“新”上,语调上扬,这样诗的感情也就读出来了。

三、吟诵,走入诗魂,读出意味

古人云:“三分诗,七分读。”意思是说一首诗的情感、韵味以及深刻的含义,要通过吟诵才能得以准确地表达出来。这里的“读”指的就是吟诵。只有在反复地吟诵中,才能读好语调、读出感情、品出韵味,浮现出诗的意蕴。因此,教师要苦练诵读基本功,必要时也可以编古诗词为歌而唱,如此课堂教学就能熠熠生辉。

1.引读

如教学《赠汪伦》时,可以这样引读:

师:今天,李白就要离开那风光如画的桃花潭了,就要离开那风趣幽默、志趣相投的好朋友了。此时,他——

生:李白乘舟将欲行。

师:李白在船上等了又等,还是不见汪伦的身影——

生:李白乘舟将欲行。

师:人生自古伤别离!就要出发了!李白在船上望眼欲穿,却迟迟不见汪伦来送别——

生:李白乘舟将欲行。

这样的层层引读,师生与诗人的情感产生了共振的感觉,为深入领悟古诗意境做好铺垫。

2.赏读

在精彩的图像和优美的音乐中诵读诗文,能更深刻地感悟文意、品味诗意。赏读时,教师可以根据文意、诗意配上相应的图片或影像,配上合适的音乐,让学生通过多种感官去感悟诗的意蕴,品读体味诗的意境。

如有位老师在执教李白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和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时,将课题以书法形式写出来,引起学生兴趣;教学时播放影像,再现送别场景,激发学生情感;朗诵时,配以《送别》古筝曲,引起学生共鸣。正是这种了无痕迹的“赏”,将学生带进了送别诗的意境之中。

3.展读

展读就是将同一作者的诗或同一题材的诗展现出来,让学生在比较中品味、总结,真正体味诗歌的巨大魅力。

例如,在教学《春日》后,可引导学生拓展诵读杜甫的《江畔独步寻花》,在“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中品味春的活力;诵读苏轼的《惠崇春江晓景》,在“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中品味早春的气息;在贺知章的《咏柳》中感受春天柳树嫩绿飘摇的风采。这样的教学设计,不仅使学生欣赏到诗人的妙笔,得到美的享受,而且让学生体会到:从不同的角度来观察能给人带来的不同的感受。 同时,还能扩大了学生的知识面,在对比中强化了记忆,丰富了积累,更好地激发学生读背古诗文的兴趣。

篇8

所谓古诗文辅读,指针对儿童的心理特点,在不加重儿童负担的前提下,激发儿童学习古诗文的兴趣,培养学生自学浅近古诗文的能力,适时、适量、适度辅助儿童吟诵古代经典诗词和文言文,儿童对有韵律的语言非常敏感,诗文最容易融进儿童的语言习惯中,让儿童从小吸收祖国传统文化宝库中的营养,陶冶性情,夯实文化底蕴。因而,古诗文辅读重点在“辅”,途径在“导”,落脚点在“育人”。与课外活动结合,与生活相连,日积月累,不断充实儿童的“库存”。

一、贴近儿童,选读诗文

1.对语文教材中的古诗进行相似链接

儿童在语文课堂上学会读诗方法,乘这股“东风”,鼓励他们积累相似的诗文。如学会苏教版《语文》(第一册)中的《江南》这首民歌,可以拓展开来学白居易的词《忆江南》、杜牧的诗《江南春》和王昌龄的诗《采莲曲》。这一组诗本身就是一幅幅生动的江南美景图,达到了深化理解、丰富积累的诵读效果。学生的思想感情在这一系列诗歌的强烈震撼中得到强化和升华。

2.按时序节令变化组织系列诗歌

诗中所描绘的情景,如能在自然中得到体验,这种感知的深刻是无法比拟的。依季节的变化,笔者引导学生把诗文整合成一个系列,如“春日寻芳”“夏日情趣”“秋日枫情”“冬日飘雪”。笔者曾经借踏春之际向学生介绍了一组咏春诗,学生兴趣很浓,因为他们踩着“草色遥看近却无”的草地,他们抚摸着“万条垂下绿丝绦”的柔柳,他们在“千朵万朵压枝低”“万紫千红总是春”的花园里尽情地欢唱……

3.以故事引导出相关的诗人和作品

儿童是天生的故事迷,当他们听了曹丕逼曹植七步作诗的故事,他们吟诵起《七步诗》来特别有感情;《铁杵成针》的故事他们听得津津有味,老师相继讲读文言文,在古今语言的对比中,学生初步体会古文字的韵味,不知不觉他们便喜欢上真实、亲切的小李白,教师引出李白的一串耳熟能详的诗,孩子们吟诵起来兴趣盎然,这样既学文又学诗。

二、以美激趣,喜吟乐诵

1.理解字词句,领略语言美

学生要欣赏语言,必先读懂。古汉语中常识性的知识应当教给学生,这是读古诗文的工具,但不宜讲得太深,宜着眼于为理解古诗的思想内容服务。古今词义的变迁现象:例如《江上渔者》“但爱鲈鱼美”中的“但”是“只”的意思,不是今义的“但是”。再如王安石的《泊船瓜洲》中的“绿”,是形容词活用,教者把十几次修改过程以故事的形式介绍给学生,活用法无须细讲,使其能体会语言的凝练美即可。还有其它如倒装、省略、互文等古汉语知识,可在具体诗文中给学生感性认识,在不断的诵读中以熟带生、举一反三、逐渐领悟,培养语感,努力达到自动化。

2.情景物交融,体味意境美

“一切景语皆情语”,同时,儿童的形象思维占优势,在辅读过程中充分挖掘诗的意境,营造氛围,给充足的空间让学生去想象。如学杜牧的《山行》,字字都是可感可触的秋景,句句皆意境,无须教师讲解,借助画面或身临其境地想象吟诵,便能体味其中的诗情画意,如果教师把诗意讲碎,学生再来品味,便觉味同嚼蜡,毫无兴致。认识诗的思想境界,感受作者的心灵美,也离不开对诗文写景状物的理解和自我的真切感悟,例如《咏石灰》,儿童明白了石灰的特征,了解了诗人的生活背景,自然能体味出诗人坚贞不屈的精神本质。

3.吟诵出节奏,品赏声韵美

古诗文平仄和谐,声韵动人。儿童喜爱韵律感强的语言,好念好听的古诗、韵文正合其口味,索性让其尽情吟唱,“以声动情”,抑扬顿拙、铿锵有力中便是情感。语言的习得本就是不断重复的过程,在反复的吟诵过程中,古诗文的语言会转化为儿童的潜意识语言。儿童在吟诵的悦耳声中,感受到音韵、节奏、抑扬顿挫的美,有的孩子还能依据这声韵,自己有滋有味地填词作诗呢。

三、细水长流,点滴积累

1.遵循感知规律,探寻辅读的课堂模式

儿童的感知特点是由表及里、由形象到抽象、逐步感悟。在每周的课外活动课里,抽出一节课进行辅读,在实践中摸索出“两个为主,六个环节”的辅读方法,即遵循“学生为主,诵读为主”的原则和“自学――质疑――辅导――赏读――拓展”的辅读模式。

2.辅读时间的点滴运用

篇9

关键词:小学语文 古诗 教学方法

一、立足诗词,放眼于培养学生的诗学素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生发展的基础。”素养的形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这里有量的积累,“课标”中指出,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应背诵240篇诗文,九年课外阅读量达以400万字以上。学生是最可塑的诗人,教师要着力发现培养。在这一过程中逐步培养学生的文学气质,诗学素养。《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要丰富语言积累,培养语感。语感强调了个人经验,个人感悟,个人语言修养。语感从何而来,古诗词则是培养学生语感的最好教材。我们培养的学生不是无情物而是有情人,他应有健康的人格、丰富的情感世界和艺术想象力,而非麻木冷漠之人。他不一定像林黛玉那样望月垂泪、见花生情,但也是一个内涵厚重,情感丰富的人。因此在大语文观理念的指导下,古诗教学应致力于培养学生的文学气质,诗学素养,对语言文学的敏感力,洞察力,使学生徜徉在文学的海洋中,领悟语言文字之精妙。由于古诗短小精悍,有好些诗在孩提时代学生已会背诵,教师应充分利用孩子已有的积累,加以引导,激活兴趣。如鼓励学生主动背诵,开展“每日一诗”活动;偶有学生用上一、两句诗词,大加褒扬;采用讲诗词故事,诵诗接龙,出游诵诗等多种形式激发学生背诗的积极性,开展诵诗擂台赛,评选背诗小能手。

二、淡化诗意,品析诵读,尊重个性化理解

一首古诗,诗人在创作时,有它特定的时代背景,不同的人,读它会有不同的见解,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教师如果把自己的理解强加于学生是不对的,也抑制了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正如《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出的,阅读是个性化的行为,由于每个阅读者的生活积淀,文化底蕴,审美情趣千差万别,这就表明,阅读反映学生个性心理的行为。教师不能以自己独白式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让学生在积极、主动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对诗意的理解、思考,从而受到情感的熏陶获得思想启迪。诗意的理解,只要学生借助注释大体理解即可,在诗意理解上要充分体现并尊重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学生之间的相互合作交流。但是诗人寥寥数语要表达的情怀却在字里行间,古诗有“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意境美,这种意境美最好的表现方式,是通过激发学生的想象力,使诗情画意尽在学生脑海中。如何去展现,诵读是最好的方式。只有有感情地诵读,才能体会出诗的真味。学生吟诵诗文,抑扬顿挫,韵味无穷,不仅可以感受到汉语言的音律之美,诗文意境之美,形象之美,还可以积累语言,受到熏陶感染。

三、多元教学,渲染意境,入情入境

诗中有画,画中有情,诗歌是艺术创作的结晶,它追求情景交融的美妙意境,要让学生领略到这妙不可言的意境美,是古诗教学的难点,因此这就要靠语文教师多样化的教学方式,使古诗教学丰蕴起来。好的语文课是一首优美的散文诗,好的古诗教学同样给人带来艺术的享受,令学生回味无穷、余音绕梁。例如,教学中师生依靠诗意情境作画,教师的深情范读,相配的古典名画,师生诵读时配以古乐激情,欣赏现代作曲家演绎的古诗词等等,都能让学生体会到诗文中的诗情画意,激起学生对民族文化的敬仰之情。教师只有通过多种手段、媒体才能使学生跨越时空,捕捉到古人那悠远、空灵的气息,陶冶情操。古诗词讲究格律,字斟句酌,值得推敲,通过品评、诵读,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习作品质。如有表现诗人才情的“快诗”《闻官军收河南河北》,那种一气呵成,畅快淋漓的美感,这和杜甫立志“语不惊人死不休”和“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是分不开的。也有体现诗人字字推敲、锲而不舍的千古佳句,“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教师引导学生赏析、品味的过程,也同时是向诗人学习习作的过程,这些隐性学习起到了潜移默化的作用,同时也提高了学生品评、鉴赏的能力,将使他们今后的语文学习受益匪浅。

四、拓展阅读,培养诗趣,积淀学生的文化底蕴

篇10

【关键词】小学语文;古诗教学;策略

1 引言

古诗作为陶冶学生情操、培养其审美情趣、提高其语文素养的重要手段,在小学语文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位置,其教学策略应体现其新理念和新方法。小学语文教材中选取的古诗立意高远,韵味十足,构思新颖,语言清新,有鲜明的节奏感,学生读诗犹如赏画。作为语文老师,该如何有效地进行古诗词教学?如何引导学生去学好古诗词?本人在新课标教学理念的指导下,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个人的做法。

2 重视古诗“背景”的价值,让学生更好地体会诗境

任何一首古诗,都有及其丰富的“背景”资源:诗人的生活经历与创作历程;与古诗密切相关的创作故事;古诗涉及的相关典故、传说;诗人的相关诗作;诗人所处的时代背景;诗人的创作风格等等。如果联系特定的背景和作者的生平、思想加以研究,就能走近诗人。教师应引导学生全面系统地了解了古诗的“背景”,体验古诗的内容、情感、思想。学生才能够真正地走进古诗中去,去领略古诗所表达的奇妙意境。如《江雪》一诗,诗人柳宗元通过自己的所见,展示了一位老翁在寂静、凄凉的寒江上独钓的情景。诗人为什么写一个老翁在这样的季节、这样的地方垂钓呢?其中的感情,学生很难一下子领悟出来。这时就应该让学生去搜集、查询作者的有关资料,让学生搞清楚这首诗的写作背景,了解柳宗元是巧妙地表达自己被贬后的那种失意寂寞的情怀和不愿与当权者同流合污的思想。

3 淡化诗意,品析诵读,尊重个性化理解

有位哲人说:正是儿童承袭了人类最初的诗性性格,他们的智慧即指向眼睛看到的地方,也指向心灵看到的地方。教师不能以自己独白式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让学生在积极、主动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对诗意的理解、思考,从而受到情感的熏陶获得思想启迪。那么诗意的理解,只要学生借助注释大体理解即可,但是如何去展现,诵读是最好的方式。只有有感情地诵读,才能体会出诗的真味。如《泊船瓜洲》中的“一水”“只隔”“又绿”“何时还”等,都表达了一种浓烈的思乡情,学生通过品读理解,进一步体会到诗人思乡心切的心情。此时,再通过声情并茂的朗读与诗人产生共鸣,这诗与情,情与境的交融,则是古诗教学的最高境界,也才能使学生领略到古诗词独特的艺术魅力。学生吟诵诗文,抑扬顿挫,韵味无穷,不仅可以感受到汉语言的音律之美,诗文意境之美,形象之美,还可以积累语言精华,受到熏陶感染。

4 读诗

古诗词语言精练、含蓄、优美,首先要让学生抓住重点字、词,读准字音,了解字义,让学生大声朗读,“不求甚解”地读,读通,读好,读到朗朗上口,在读中自悟。例如读孟浩然的《春晓》诗,让学生尽情地读,把诗中的所写的情景看成是一幅幅新鲜的画面,让它笼罩他们的全部意识,使学生聚精会神的观赏它。学习作者“不知知;知不知”的句式,将春天的景物展现给读者。当然“读诗”的方式要多样化,如教师示范读,学生领读,教师学生讲读,指名朗读和熟读成诵,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有所感悟,存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熏陶,受到美的教育。

5 诵诗

古人对“读”也有经典概括和诠释“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只要多诵读,遍数多,自然会琅琅上口,久久不忘,读的熟则不必解说,自晓其义也”等等。这里的诵就是背诵,只有背诵大量的古诗文,实现“读”的积累,才能充分地汲取古诗文的精华,得到古文化的滋润,从而丰富自己的语言。所以要让学生通过有效的“诵诗”,当然感受诗意,特别对于格律诗,更要注重激发学生在诵读中的直觉感受。完美的诗歌吟诵是建立在对诗歌精神的把握上的,而有效的“诵诗”又能促进学生对诗意的理解可见,诵读是学生积累故事提高古诗文教学有效性的关键。

6 多元教学,渲染意境,入情入境

诗中有画,画中有情,诗歌是艺术创作的结晶,它追求情景交融的美妙意境,要让学生领略到这妙不可言的意境美,是古诗教学的难点,因此这就要靠语文教师多样化的教学方式,使古诗教学丰蕴起来。好的语文课是一首优美的散文诗,好的古诗教学同样给人带来艺术的享受,令学生回味无穷、余音绕梁。

例如,教学中师生依靠诗意情境作画,教师的深情范读,相配的古典名画,师生诵读时配以古乐激情,欣赏现代作曲家演绎的古诗词等等,都能让学生体会到诗文中的诗情画意,激起学生对民族文化的敬仰之情。教师只有通过多种手段、媒体才能使学生跨越时空,捕捉到古人那悠远、空灵的气息,陶冶情操。古诗词讲究格律,字斟句酌,值得推敲,通过品评、诵读,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习作品质。

如有表现诗人才情的“快诗”《闻官军收河南河北》,那种一气呵成,畅快淋漓的美感,这和杜甫立志“语不惊人死不休”和“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是分不开的。也有体现诗人字字推敲、锲而不舍的千古佳句,“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教师引导学生赏析、品味的过程,也同时是向诗人学习习作的过程,这些隐性学习起到了潜移默化的作用,同时也提高了学生品评、鉴赏的能力,将使他们今后的语文学习受益匪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