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博英语范文

时间:2023-04-10 17:50:2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世博英语,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世博英语

篇1

世博英语演讲稿

On December3, 2002, the Bureau of International Expositions (or call it BIE) announced that Shanghai will host Expo2010. the BIE had received bids from five cities to host Expo2010. Among the 5 nice cities, the BIE chose Shanghai at last! It’s really an exciting news for not only Shanghainese, but also all of Chinese people. Here are some details about it.

世博英语演讲稿

Loot at this profile carefully. The title is “The 2010 World Exposition ,Shanghai, China ”。 this is the logo.

And the theme is “better city., better life”。OK, let’s guess who is the image representative? Yeah, you’re right, Yao Ming!

篇2

1.播客的定义及其特点

播客(Podcasting)的英文全称是PersonalOptionalDigitalcasting,它是一种个性化的可自由选择的数字广播技术。通过播客人们可以自己制作或下载的视、音频信息,让其他人在网络上实时收看或收听,实现信息共享。播客与博客的主要区别在于:博客所传播的信息以文字或图片信息为主,播客则传递以音频和视频为主的信息。可以说播客就是有声有色的博客,是一个以互联网为载体的个人电台或电视台。播客的开放与共享性使得每个用户都可以免费获得自己的空间制作视音频节目并将其上传到网站上与他人分享,用户也可以选择或订阅别人提供的视音频节目并下载到移动终端。这种开放与共享的机制使得每个人即是资源共享的受益者又是资源的创造和提供者,播客正在成为一种新型高效的网络学习方式。

2.播客的开通

如何开通自己的播客呢?以新浪为例:新浪播客是在新浪通行证(博客的登录名)基础上进行申请完成的,如果已经成功申请过博客,那么用户就已拥有了一个播客。在自己博客首页“活力地带”区,会自动生成“我的播客”。如果还没有开通新浪博客,也还没有注册新浪通行证,在播客首页()可以直接进行播客申请。需要说明的是新浪播客限定大小是不能超过100MB,若视频超过100M,可以使用相应的软件进行压缩或切割。新浪播客支持的格式是MPEG、AVI、MP4、3GP、RM、RMVB、MOV、WMV、FLV、ASF等,如果格式不相符,使用转换工具也可以转换格式。

二、播客在教学中的作用

广播电视编导专业主要培养在广播电视系统和文化部门从事广播电视栏目和频道策划、节目编导制作、电视教材设计、节目主持、文字撰稿、新闻采访等方面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摄、录、编等技术是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的学生应该掌握的最基本技术。这个专业领域的课程特点决定了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单纯依靠口头讲授将很难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教师必须采用各种方法使自己的教学达到声画并茂、有声有色。而播客的图文并茂、声画并茂的特色将大大提高这一领域的课程教学效果。

1.播客对教师教学的帮助

广播电视编导专业课程的最大特点是需要把教师的讲解和相应的视频作品结合起来,实现教学理论与实践的相辅相成。但是非常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使得教师根本无法在课堂上播放更多的视频资料。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就可以把自己的播客和课堂教学密切结合起来。

首先,教师可以利用播客指导学生课前预习,形成兴趣教学。例如在编导课程上教师在讲解特技拍摄之前,可事先安排学生观看教师在播客上的包含各种经典特技镜头的影视片段,让学生首先从感性上充分体会特技拍摄的魅力,形成对后续学习的浓厚兴趣,进而提高教师的课堂教学效果。第二,教师还可以利用播客帮助学生在课下巩固所学内容,扩充学生的知识面。教师把电子教案在个人博客上的同时,再更多的相关播客供学生观赏评价。教师的播客包含丰富多彩的内容:可以是教师或师生共同努力精心制作的各种短片,可以是往届学生的实验实习作品,还可以是精心选择的与教学内容密切相关的各种网上视频资源。第三,教师可以利用播客辅导学生自学。有时候在某些课程的教学过程中经常会安排一些自学章节,但是这些章节的自学效果却又很难保证。为此教师可以根据自学部分的内容特点,编制成各种表达方式的章节性电视教材在播客上供学生在课下学习收看。例如在编导课上,对于电视教材编制的理论基础这部分内容就可以编制成表达方式为讲演型的电视教材在播客上,供学生在课下收看,这样就会大大提高这些章节的学习效果。第四,教师可以利用播客补充教学不足。例如编导课上教师在讲解特殊环境摄像时,对于深海摄像、航天摄像等内容,教师在课堂上讲得再好也只能是空口无凭。为此教师可以先在课堂上进行面上的介绍,再安排学生在课下观看自己播客上的关于深海摄像和航天摄像的视频,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并极大地丰富学生的视野。而对于虚拟演播室特技部分的教学,教师还可将一些当下流行的涉及到虚拟演播室技术的国内外大片的片段上传至播客供学生在课余时间欣赏。另外教师还可以通过查看学生发表在自己播客上的意见和看法,获得丰富的反馈信息,和学生进行更深层次交流,进而提高教学效果。

2.播客对学生学习的帮助

在信息高度发达的网络时代,学生早已不满足于单纯地通过听教师的课堂讲授获得少量的知识。面临日新月异、竞争激烈的社会,他们急需海量的知识来充实自己。网络新宠——播客能呈现丰富多彩的信息内容,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例如为了配合电视节目策划课的教学,教师可以在播客上上传大量优秀的电视节目供学生观摩学习,学习那些优秀节目的制作方法,体会优秀节目的制作思路。在编导课上教师在要求学生进行电视教材的摄制之前,可在播客上一些比较典型的往届学生的作品,并指明这些作品中的闪光点或不足之处,这样学生就可以在正式实践操作之前获得很多非常宝贵的经验。另外学生还可以把自己制作的作品在自己的播客上,与其他同学交流共享,取长补短共同进步,不断提高自己的摄、录、编水平。为此对于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的学生来说传统的书、纸、笔已经远远不能满足学习的需求,还应具备摄像机、个人电脑等一些基本的硬件设备。并做到在毕业前每人都拥有自己优秀的作品。

三、播客的其他应用

1.播客与校园网结合

校园网是学生进行课外学习和交流的重要虚拟社区,将播客引入校园网不仅大大丰富学生的学习资源还可为学生交流与共享知识提供一个方便的平台,方便学生与校内或其他学校相关专业的学生进行更广阔的交流。

2.播客与课外活动结合

针对播客的内容和制作技术,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的学生可以定期举办播客大赛。既丰富充实了学生的课余文化生活又能不断提高学生的摄、录、编水平,为将来走上工作岗位打下坚实的基础。

四、总结

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使人们又迎来了崭新的播客时代,据统计,在国外将播客应用到教学中的大学已经有145所之多。但在国内目前还没有播客在教学中得以很好应用的实例,我们应该进行更进一步的思考让集文字、声音、影像于一身的播客为广播电视编导领域的教学做出卓越的贡献。

参考文献:

[1]徐晶晶,黎加厚.播客Podcasting在教学中的应用研究.2002.

[2]杨帅,白海城.播客在教育领域中的应用.云南师范大学,2007.

[3]DaveJobbings.播客在网络应用的潜力.信息技术教育,2007,(03):31-33

篇3

关键词:反拨效应;高考英语

1 语言测试的反拨效应

语言测试的反拨效应即语言测试对教与学及其参与者的影响(Hughes, Arthur 2000)反拨效应有可分为有益的(beneficial)和有害的(harmful)两种即正负两种效应。按照Bailey的观点,测试的反拨 效应的影响主要体现在15个方面如:教师和学生对考试的态度,对教材的选择,对教材的态度,对课外资料的选择等。

语言测试的种类依据不同的标准可分为多种类型,形式上也千差万别。下面仅从高考英语的测试方面谈一下其正面的反拨效应。

2 高考英语的反拨效应

高考由国家考试委员会统一组织,是国家选拔人才的重要途径,其参加的考生数量之多规模之大是相当惊人的,据统计2015年的参考人数已突破942万,并在近几年仍会上升。可以说高考的变化哪怕是一个题型 的变化都会波及到几千万人,其对整个社会及教育影响极大。

高考被称为“指挥棒”,高中阶段的教学一切以高考为中心,因此对于高考各科目测试的反拨效应必须要做慎重和全面的分析和估计。而高考各科中 不管文科还是理科,语文数学外语是公共三大科,参考人数最多,高考英语,除少量考生参加小语种外都要参加,此外英语还有其特别的一点即牵涉到提前录取的问题,因此高考英语显得格外重要其内容和形式的变化对全国都有很大影响。对高考英语测试的反拨效应不可不慎重考虑!

2.1 高考英语试卷分析

近五年的考英语试题类型基本固定,以2015年全国高考英语卷为例,试卷分为四部分:

第一部分 :听力测试 (二节) 共计 30分;

第二部分 :阅读理解 (二节) 共计 60分

第一节 阅读短文 共计45分

第二节根据短文内容,从短文后的选项中选出能填入空白处的最佳选项,(共计15 分)

第三部分 :英语知识运用 (二节) 共计55分

第一节 完形填空 共计30分

第二节 用单词的适当形式填空 共计 25分;

第四部分 :写作(两节)满分 35分

第一节 :短文改错 10题 每题 1 分 共计10分;

第二节 :书面表达 1题 25分 共计25分。

英语试卷并非一贯如此,历史上也有变化 ,从总体上来看,英语命题方向和思路是减弱了语法方面的考察力度,注重了对学生听力 阅读及写作方面的考查。但从语言学习的“听 说 读 写”四方面来看,最明显也是最致命的缺陷就是 高考英语只考察了三个方面,缺乏对口语的考查。下面就高考英语正反两方面即其有益的和有害的反拨效应 我以潍坊市寿光一中为例加以分析。寿光市有五个重点高中激烈竞争,一中和现代中学规模最大 2015年本科上线,一本上线人数,一中文199人,理528人,共727人,现代中学总人数上相当,在寿光的高中里高考是一切的中心,高考就是教学的指挥棒,高考的反拨效应可谓立竿见影。

2.2 正面的效应

高考英语各题型中对教与学产生最积极影响的就是两个分值最大的即第一题听力和第四题阅读理解,两者分别占30分和40分。这就促使不管教师还是学生 在态度上对听力和阅读这两大语言能力加以重视;促使教师为学生们多选择材料,而学生则会相应的加强这两方面的训练,这对于英语的学习起了良好的促进作用。尤其是阅读部分的第二节,该类文章内容涉及到人类的日常生活,例如:举止行为、生活习惯、饮食起居、家庭生活、服饰、婚姻、恋爱以及娱乐等。文章虽然篇幅短小,但是内容丰富有趣。如果平时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在事实细节、语义转换、词义猜测和简单推理判断等方面的能力,此题无疑是送分题。但是这类文章虽读起来轻松,试题做起来顺手,但绝不能掉以轻心。因为稍不留神,就会丢分。高考题中语法题量的减少也大大减轻了学生 的心理负担,有时间对其它语言能力加强训练,而完形填空的设置则有利于学生的推理能力和语法能力的综合运用;而短文改错,涉及了平时课堂教学中反复让学生练习的名词单复数、形容词、副词的相互转换,介词的应用以及时态、语态、非英语动词的使用。这些有利于促使学生对语法和句法的运用和理解,避免书面语和口语的小错误同时也会促使教师加强语法和句法方面的讲解;最后的书面表达则考查学生的综合能力,对学生的表达能力及 书法都提出了要求,这必然也要求教师对学生的书写等方面加以把关。针对高考英语的要求,寿光一中采取的教学措施是:每天晚饭后都会 有20分钟听力测试,同高考的题样完全一致并要求教师监督所教两个班;对于阅读首先要求学生在背过两篇课文同时订购英语报纸阅读,并一周拿出一节课阅读,教师首先加以分析文章包,画出重点,学生摘录并背诵;背诵全部语法,一周写两篇作文,教师批改并矫正书写。对于其它题型,每个单元结束都至少有三套练习题,并有教师的阅读和短文改错的补充材料。每一单元要求一次抽测,两个月全年级一次统考!

总之,对于语言测试的反拨效应对于语言测试者来说必须要有清醒的认识,必须做慎重而全面的分析和评估,尽量发挥其积极的正面作用以求对教与学产生有益的影响。

参考文献

[1]Arthur Hughes.1989 Testing for the English Teachers Combridge: Co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Adams M.L. and J.R. Firth (Eds) Testing Skills. Washington D.C.: Foreign Service Institute.

[3]Bachman. L.F 1986 Evaluation of communicative English Proficiency New York: Mcgrow Hill

[4]武尊民:2002 〈〈语言测试的理论与实践〉〉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5]李筱菊:1995 〈〈英语测试的科学与艺术〉〉 湖南教育出版社

篇4

【摘要】在教育活动中,教育和受教育者之间的沟通是一个保障教育效果的重要环节。随着网络的发展,博客成为教育活动中日益广泛的沟通方式,发挥了重要的辅助作用。文章对教师博客的作用,以及在我国发展的现状和问题进行调研,并给出建议措施,为教师博客在我国更好、更快地发展提供有益的参考。

关键词 教师博客;作用;现状;问题;建议

中图分类号:G6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0568(2015)18-0015-02

随着互联网的迅速发展,各种新的应用广泛应用到教学活动中,为教学效果的提升提供了更多的手段。博客是近年来兴起的互联网应用方式,以其简单方便和传播沟通快等特点迅速普及开来,同样也在教学活动中扮演了新的角色。教学博客是教师以博客主人身份提供数字化教学的新的形式,通过博客既有的特点,结合教育活动的特点,支持在新技术手段下的信息时代新的教学方式。

本文首先分析教师博客的特点和作用;然后结合相关调研报告,分析教师博客在目前我国的应用和发展现状,指出其中存在的问题,并探索相应的解决思路。为教师博客在我国更好、更快地发展提供有益的参考。

一、教师博客的特点和作用

笔者根据调查,认为教师博客的作用如下:

1.普通博客的优点,教师博客同样具备。博客是一种满足“五零”条件(零编辑、零技术、零体制、零成本、零形式)而实现的“零进入壁垒”的网上个人出版方式,以其简单方便和实效性保证了个人网络话语权的充分发挥。同样,这种简单有效和快速的特点也在教师博客的应用和推广中一览无遗。

2.促进教师的反思和教学知识积累。美国的著名学者波斯纳有一个教师成长公式:经验+反思=成长。教育反思是教师专业化成长道路上重要的一个环节。教师博客则为教育反思提供了一个良好的载体和工具。一旦形成良好的博客习惯,在每一个新课件、每一个新的教学事件发生之后通过博客来进行记录,在记录过程之中会自然进行分析、思考和总结,有助于优秀教师的迅速成长。虽然每一次教学活动由于对象和时间的不同都各有特点,但同时也需要看到,教师的工作具有一定的周期性和重复性,通过博客方式将教学活动中产生的感受、习题、教案分门别类整理保存,会使教师的成长之路越来越轻松,优秀的教师在形成足够的积累之后可以将精力投入到各种教学形式的改进和工作上去。

3.促进教师之间的沟通和交流,形成知识共享的平台。沟通的便捷是博客的一个主要特点,通过教师博客这种专业化的知识/经验通道,通过教师和教师之间的沟通和交流,一方面会避免教师的职业倦怠,另一方面也会很好地促进知识的共享和积累。教师博客为此提供了强大和完善的平台。另外也可以发现,如果能够对教师博客进行一些有意识地组织和规范,通过专家经验的集约化管理,会对教学知识的积累提供更强的支持。

4.促进教师和学生之间的沟通,形成对课堂教学的良好补充,支持教学活动的多样化需求。教师博客的开放性使它成为了传统科学教学方式的良好补充,突破时间、空间的限制。延展了教学活动的时间,从课前的教学主题、教学形式、课件准备和课堂预习,学生都可以通过教师博客参与进来,课后,教师博客更可以轻松保证学生和老师之间的沟通和答疑解惑。另外,教学活动的多样化需求越来越强烈,不同知识基础、能力水平和个性特征的学生,对学习、研究的理解、掌握程度和进度会有差异,课堂教学的先天特点限制了对他们进行差异化教学的可能性,而教师博客则可以完美地支持这一点,对课堂教学形成良好的补充。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在教师博客的支持下进行自主学习。水平相对落后的学生可以通过复习旧知识学习新知识,而水平超前的学生可以直接学习新知识,每个人都可能根据自己的基础和需求选择学习内容和学习进度,真正实现教学活动的多样化。

二、教师博客在我国发展的现状和问题

在百度上搜索“教师博客网”,结果有109万条数据,这也直接证明了教师博客的蓬勃发展态势。综合分析相关文章对教师博客在我国的发展现状,分别进行区域性调查和分析,得出如下结论:

1.发展迅速,但存在地区和教师层次、学科的不均衡现象。从相关数据中可以看到,地区方面,东部地区的教师博客远远多于西部地区;教师层次方面,在中小学教师博客人群中,初、高中教师拥有的个人博客数远远少于小幼教师;学科方面,教师博客主要集中于语文、数学和外语方面。笔者分析,以上不均衡现象的产生,分别由于地区经济发展水平、教学压力,以及对不同学科的重视程度等因素导致。

2.已有一定成效,但影响力和作用还有待加强。通过对部分地区学生的调查可以发现,虽然总体来说教师博客辅助课堂教学收到了一定的成效,但不可否认,学生认为效果明显所占的比率很小,仅为8%,并没有达到最理想的状态。导致这种情况的原因主要有:①教师对博客的熟悉和掌握利用程度还有待加强;博客对于教学活动的补充还有很多很好的功能没有被教师充分了解和利用,另外,在版块设计和博客维护方面,大部分教师的水平还有待提高;②教师对教师博客的重视程度和持续性参差不齐,这直接影响了内容的质量和有效性;③部分教师博客在博客起步阶段对个人知识积累(教案等)的保守态度影响了博客的分享质量。

3.多数属于教师个人行为,缺乏从上到下的宣传、培训、组织和激励。目前大部分教师博客还属于教师的个人行为,缺乏组织。这直接导致了上面提到的教师博客的内容质量以及部分教师的保守和消极态度。但同时,也应该看到好的趋向。一方面是部分商业性专业教师博客网的兴起,通过市场和经济手段带动了教师博客的发展和质量保证。另一方面,部分地区教育管理部门也在做一些制度上的尝试。例如,2007年6月,温州瓯海区教育局在《关于开展教师素质年活动的实施意见》一文中鼓励教师建立个人博客,将自己的教学手记、课堂实录等写进博客,并且明确指出将把教师博客的考核结果列入年度考核内容并作为教师晋升职称的必备条件。

三、小结和建议

通过对教师博客特点、作用和现状的分析,笔者意识到,如果充分利用好教师博客这一信息时代的新兴技术手段,能够对传统的课堂教学方式起到良好的补充,拓展教学活动原有的时间、空间限制,实现教学活动的多样化,并极大地改善了教学的质量和效果。

教师博客目前在我国已经获得了广泛的应用和长足的发展,但同时也存在很多问题,本文总结了教师博客发展的不均衡、质量和效果的不够理想及缺乏组织等现实情况和存在的问题,并进行了简单分析,最后提出若干建议:

1.加强宣传和引导。新生事物的成长离不开良好的土壤,相关教育主管部门可以发挥行政力量,调动市场和行政管理资源,加强教师博客的宣传和引导,推进其推广和发展。

2.促进教师博客的市场化发展和管理。相关主管部门可以通过相关的管理规定,将教师博客的发展和商业专业教师博客网等机构相关联,通过市场化的力量促进教师博客的长期健康快速发展。

3.加强规范性和组织。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可以将教师博客的应用和开展与教师培训,甚至教学考核相结合起来,促进教师博客质量和效果的大幅提高。

篇5

关键词:测试;法律英语教学;反拨作用

目前,全国设有外语专业的高校多达950所之多,设有法律专业的院校也多达500多所,但是据统计,当国际纠纷或跨国案件发生时,全国真正能够用外语直接参与到法庭诉讼、仲裁等法务工作中去的高端法律人才只有2000余人。可见,大学法律英语教学面临着如何培养法律应用型人才的任务。高校法律英语教学中普遍存在教学和测试相脱节的问题。Hughes认为教学与测试是“伙伴关系”,两者相互关联、相互影响。测试既为教学服务,又直接影响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对教学产生一定的反拨作用,这种反拨作用可能有益于教学,也可能妨碍教学。本文拟将测试理论中的“反拨作用”与法律英语教学现状和学生自主学习相结合,探讨如何充分发挥测试对教学的积极“反拨作用”,并对构建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中心,以测、教、学为一体的具有专科特色的法律英语教学模式进行探讨。

一、测试的“反拨作用”

测试对教学的反拨作用受到很多国内外学者的重视,很多教育家著书立说探讨测试与教学的关系。“反拨作用”是指语言测试对教学和学习所产生的影响,测试可对教学产生有益的影响也可产生有害的影响。测试对教学产生影响,语言测试的反拨作用分为显性和隐性两种。所谓显性反拨作用是指测试使教学成为直接而明显的应试教学。而隐性反拨作用是指对教学无处不在、根深蒂固、不易察觉的影响。虽然不同类型的测试和测试的不同方面对教学和学习的影响程度不同,但其反拨作用的存在是勿庸置疑的,因此必须对测试的反拨作用具有充分的认识并深入研究,以最大限度地发挥测试对教学和学习的积极促进作用。

二、法律英语教学现状

在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我国的一些高校就开设了法律英语课程。近年来,各地方院校也相继开设了法律英语课程。各院校开设的法律英语课程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法律英语人才短缺的问题。但是,人们不得不承认很多法律院校的毕业生不能满足用人单位的需要,究其原因是法律英语教学与现实生活脱节。学生掌握法律英语和驾驭法律英语的能力不足以应付繁杂的现实工作需要。因此,如何培养具有实际工作能力的法律工作者,是政法类院校急需解决的问题。

某些院校在大学英语教学中融入了法律英语教学,这是有意义的尝试。但是在具体教学过程中出现了诸如课时分配、教学手段、专业师资力量缺乏等问题。在诸多问题中培养学生掌握、应用法律英语的能力问题居于法律英语教学的核心问题。但是,现实情况是很多老师在教学过程中掌握不好法律英语与基础英语的结合点,有些老师几乎不占用任何课堂时间进行法律英语辅导,只是在期末时划出重点让学生识记某些专有名词或详读部分段落。学生掌握的知识具有片面性和应试性的特点。因此,加剧了测试的显性反拨作用的负面影响,不利于提高学生的法律英语运用能力。这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教学理念是背道而驰的。

目前,现行的法律英语测试多是终结性测试。终结性测试对于检验学生一段时期的学习效果起到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但是由于学期设置的局限,无法起到引导学生学习的作用。学生往往在学期末参加法律英语测试,测试的结果无法及时反馈给学生。学生最终获得的是一个抽象的分数,无法判断其能力欠缺的具体方面。因此,这种终结性考试没有完全融入法律英语教学环节,学生学习法律英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不强。高校法律英语教学的目标应当立足于培养学生自主进行学习的能力,正如罗杰斯所说:“真正受过教育的人是那些学会如何学习的人。”

三、测试在法律英语教学中的应用模式

测试作为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如果设计科学、合理将对教学产生有益的促进作用。科学的语言测试能对教学现状提供准确客观的描述,为教学提供大量的反馈信息,供教师分析教学中的长处和短处,改进教学提高教学质量。Bachman认为,“如果测试的过程反映此课程传授的技巧和能力,将会产生积极的反拨作用。”因此,只有将测试与教学进行衔接,充分发挥测试的积极的反拨作用,才能建立以测试为引导的、以学生自主学习为核心的法律英语教学模式。具体操作建议如下:

1.模拟现实需要,提高测试效度

效度是指测量的有效程度或测量的正确性,即一个测验能够测量出所要测量特性的程度。效度的内涵十分丰富,一般包括内容效度、构想效度、共时效度、预期效度、卷面效度。一项测试的内容效度和构想效度往往是重点考察的方面。内容效度指试卷的试题内容是否代表了考试内容规范所规定的内容,主要指试题与所要考查的语言知识、技能或语言能力的相关性、代表性,与考生的合适性。一般来说,一项测试的内容效度越高,就越能精确地了解所要测试的内容,并产生较好的正面反拨作用。构想效度是试卷质量的关键,它是指我们把一项测试成绩作为要测试的能力或构想的指示物对它所能进行解释的程度。

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在学生自主学习英语的目的中,最主要的两个目的是满足未来工作需要和应付考试需要。因此,发挥测试的引导作用应将测试内容与培养目标、学生最后踏入社会所需技能结合起来。以培养分析能力、思辨能力为主要依托进行测试设计,提高测试的效度。Krashen和Terrell认为“能激发教师去教与学生去学的内容是考试规定的要考的内容”,并举例说明:“如果我们想让学生学一门第二语言,我们所出的考试内容应与促进习得活动的应用有关”。因此,在设计测试的方式与内容时,应模拟学生在工作中将要遇到的工作环境与内容要求,提高学生对可能出现问题的敏感度,有的放矢地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正如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所言:“教学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

2.积极进行信息反馈,检验测试信度

每个测试环节都应与学生进行沟通,及时收集反馈信息,加强测试的信度。因为信度对于教育测量尤其重要,只有信度高的教育测验才能成为教育工作者有用的工具,才能为教育工作者提供可靠的信息,为教育预测和决策提供客观依据。

Bachman把信度定义为“测试的一致性”。简言之,就是测试结果的可信度、可靠度。如果使用同样一份试卷,在两种不同的场合、环境中,在较短的时间间隔内,施与同样的学生,如果测试结果基本吻合,那么证明该测试是有信度的。一份试卷的测试结果如果缺乏信度,就没有使用价值,同时也减弱了考试的公正性。因此,一个好的测验必须是稳定可靠的,多次使用所获得的结果是前后一致的。

3.建立一套有组织、有体系的形成性组合测试模式

在现有的终结性考试的基础上,加入形成性考核。根据教学大纲要求和学生将来实际工作需要,制定一套有组织、有体系的形成性考核模式。每次考核体现阶段性和逐级性的特点。加大测试的引导作用、充分体现学生日常的努力程度。将每次考核的结果与学生及时分享,指导下一步学习计划。因此,法律英语学习无需占用大量课堂时间,可以让学生根据自身情况自主学习。教师可以因材施教,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指导。学生的终结性考试成绩与平时形成性考核一起作为组合性考试,其成绩不仅体现了最后考试中的学生综合能力与发挥状况,还包括了学生平时积累与努力。

篇6

关键词:高风险;英语学习;反拨效应

中国人口众多、教育资源紧缺且分布不均,受经济、政治和人口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建国以来,我国的高等教育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其特点有二:一是我国高等教育规模增长迅速;二是高等教育规模与世界平均水平相比仍存在一定差距,未能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需求。随着社会对学历和人才的重视程度不断增加,越来越多的民众呼唤更高效、更公平公正的高等教育选拔机制。选拔性测试涉及人数众多、影响范围广,基于考试结果的决策会对个人、学校、教育体系乃至社会产生重大影响,影响重大利益分配。此类选拔性测试的考试风险性高、权重大。本文采用半结构式访谈研究方法,以考研英语为例,尝试探索大规模高风险考试对语言学习和大学英语教育产生的影响。

一、基于语言测试理论的高风险考试反拨效应研究

考试,尤其是高风险的选拔性测试,必然会对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产生一定的影响,然而这种影响的正负与否,学界仍无定论。相关研究发现,反拨效应的正负与否,主要在于能否能够实现决策者和试题设计者的教育目标,是否能够实现学习者的学习目标[1][2]。英国学者Alderson和Wall认为,反拨效应与“考试质量没有直接的关系。任何一门考试,不论试题质量好坏,都有可能带来正面或者负面的反拨效应”[3]。高风险考试经常因其对教学的消极负面影响而广受诟病,这种消极的影响即为负面反拨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首先,高风险考试涉及社会的方方面面,然而其风险性主要是由考生来承担,其风险性直接影响学生的未来。其次,高风险考试容易引发学生的情感焦虑,影响学生的学习态度。再次,在高风险考试驱动的课堂教学和学生自主学习上,学习的重点倾向于分散的知识点而非真实能力的掌握和发展。充分意识到高风险考试的社会权重和考试可能引发的对学习的反拨效应,许多学者开展了相关理论和实证研究,以期探索负反拨产生的原因。Messick认为效度较低的考试可能引发负面效应,无效的考试会带来一定程度的负面反拨效应[4]。其他学者则跳出考试本身,关注于考试之外的因素[5]。考试是选拔机制的具体体现,受经济、政治和人口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同理,考试的反拨效应也受到相应的经济、政治和人口等诸多因素的影响。Shih指出,高风险考试存在“外部因素、内部因素和考试本体因素”[6],会对考生的学习和心理造成影响。外部因素包括几个维度:社会经济维度、学校教育维度、家庭背景维度、朋友同伴维度、考生个体维度。内部因素包括考生个体差异、个性特征。考试本体因素包括考试风险、考试目的、考生现有语言水平、考试题型、考试结构、考试内容、测试技巧等维度。外部因素、内部因素和考试本体因素相互作用,共同决定高风险考试的反拨作用。考试反拨现象异常复杂,欲推动正面反拨效应需从多方面共同努力,如保证考试效度,灵活采纳多种考试方式,加强考试各相关方的相互沟通,均可推进正面反拨效应。本研究聚焦全国研究生入学考试,尝试探索大规模高风险考试对教学的反拨效应。就个人层面而言,随着“知识改变命运”的观念逐渐深入人心,民众接受高等教育的意愿日渐强烈[7]。当今中国,社会竞争激烈异常,竞争重心逐步上移,高等教育成为许多人参与社会竞争的起点,越来越多的本科应届生和往届生加入到考研大军中,对研究生入学考试这个“敲门砖”[8]也就格外关注。就社会层面而言,作为高等教育考试制度的具体体现,全国研究生入学考试不仅仅承担着选拔本科应届生和往届生的艰巨任务,同时还肩负着推动教育教学改革、提升社会学术文化、促进社会阶层流通等多方面的社会职能。因此,整个社会对高风险选拔性考试的关注也日渐加深。

二、研究方法

为探究大规模高风险考试对英语学习和大学教育产生的影响,笔者于2015年9月至11月在上海、北京、浙江三个省份的六所不同层次的高校开展调研,对十五位应届生和五位往届生开展访谈。访谈涉及五类问题,从大学生的考研意愿、本身英语水平、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备考意识、学生对选拔性考试利害意识以及焦虑情绪、对选拔体系多元评价的看法等开展深入调查。此外,笔者还对部分高校教师和学生以及家长进行了访谈,并通过观察大四英语考研英语课堂,获取了第一手的课堂观察资料。

三、研究结果

(一)考试风险的客观性和主观性

对应届生和往届生的学生访谈分析表明,考试的风险的界定有一定的客观性和主观性。从客观性上说,研究生入学英语考试是考研的必考科目,考研国家线的设置意味着考研英语是典型的高风险考试。考研国家线是教育部依据硕士生培养目标,结合年度招生计划、生源情况及总体初试成绩情况,确定考生进入复试的基本要求标准,其中包括应试科目总分要求和单科(含英语)分数要求[9]。国家按照一区、二区确定考生参加复试基本分数要求,英语单科分数线在各个学科门类下设置不同的最低分数线,大致在34分至46分之间。应届本科毕业生和非应届毕业生均需要满足基本分数的要求。因此,考研英语的风险性客观上受高等教育规模、高校录取率以及录取方法的影响,是典型的高权重、高影响力的大规模考试。从主观性上说,高风险考试是指那些考试结果会对考生个体造成重大影响的考试。此类主观因素在不同的考生群体下呈现不同的特点:一、对于那些本身英语水平较弱,较难满足英语科目基本分数要求的考生,考研英语属于高风险考试。在访谈中F学生提到“去年我考Z大,就是因为英语差了一分,没有进入面试。尽管我总分高出了国家线20分,但是英语卡住了,一切都完了!所以我今年除了在学校上考研英语的课程,还参加了在线培训课程。今年,考研英语是我的重中之重,我一定要把它啃下来!”(F学生访谈记录)。由此可见,此类学生对考研英语设置了极高的权重。二、对于那些英语水平很强,需要通过考研英语上的高分去提高整体考研分数的考生,考研英语也属于高风险考试。三、较之前面两类,本身英语水平处于中等水平的考生,对于考试风险性的界定就相对较弱一些。由此可见,考试的风险性既在客观上受考试分数最低分数线的影响,也在主观上受考生个体对该考试所持态度的影响。

(二)考试驱动的考生信念和学习行为

本研究对十五位应届生和五位往届生开展访谈,聚焦大学生的考研意愿以及学生对选拔性考试利害意识。访谈分析表明,多数学生对于高风险考试抱持较为负面的信念和态度,但是这并不意味着考生将采取“反考试”的学习行为。高风险考试反拨效应相关研究表明,学习者信念和考试驱动的学习行为和备考实践之间并不完全是简单的线性逻辑关系。在很多情况下,考生信念和学习行为甚至有可能是互相矛盾的。换言之,尽管多数学生对考研英语作为选拔性考试这一特征的态度较为负面。考生仍认为,大规模考试本身比较公平,考研英语考试题客观准确,能够体现其英语水平。在备考与英语学习的关系上,学生认为备考就应该围绕真题和模拟题进行,最有效的对策就是题海训练。在这种信念指导下,大多数学生的具体备考行为基本与考研英语保持了高度一致。正如C学生所阐述的,“我知道英语学习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是需要听说读写一起。但是考试又不考口语,又不考听力,我如果练习听说,那不是很傻吗?”(C学生访谈记录)。由此可见,在选择学习目标和内容时,学生更多将考试题型作为最终参考指标。此外,在学习模式上,大部分学生采用大量的默写、背诵与习题演练等方式。在运用题海战术中,由于试题过于琐碎,题目与题目之间缺乏必要的逻辑联系,学生这种高强度训练不仅剥夺了其自由思考的时间,甚至有可能限制和扰乱其思维和能力的发展。在考试驱动的学生自主学习和备考中,学生最为关注语言知识的学习和诵读,其次是反复操练真题和模拟题,语言能力的运用和用英语“做”事基本上被忽略。从试题命制者的角度看,选拔性考试的正面反拨作用发挥的非常有限。除此之外,高风险考试还带来其他一些消极影响,例如在学生群体中存在消极学习、滥用旧试卷当教材等现象。

(三)考试驱动的教师信念和教学行为

在本研究调研的六所高校中,有五所高校积极适应时展和学生需求,把考研英语课作为一门选修课,让大学三、四年级高年级学生选修。基于课堂观察,笔者发现,考研英语的题型改革在课堂上发挥了较好的反拨效应,主要体现在教师信念和教学行为中[10]。主讲教师以考研英语考试大纲为核心,紧紧把握高风险的考试脉搏和趋势,传授高效实用的解题策略和针对性极强的英语学习技巧。在高效率、高强度、高密度的考研英语课堂上,授课教师营造幽默愉悦的课堂氛围,让学生们的潜能得以最大程度的发挥。在攻克阅读题型中,授课教师精辟分析考研试题的规律及其语言特点,为学生介绍“信息定位法、语篇分析法和词汇联想记忆”[11]等解题技巧。近年来的考研英语的题型改革在写作部分增加了应用文写作,力图增强输出性的语言技能。在课堂观察中,笔者发现授课教师顺应题型改革,在授课过程中为学生提供各类了应用文体写作的范本,用各种方式强化写作能力训练,加强各类应用文体的写作能力。在应用文写作的教学中,采用个性化、分层次教学,实行弹性教学进度。授课教师根据学生的进度进行辅导答疑,原则是进度快的吃饱,进度慢的吃好。在检验学生的习得情况时,授课教师采用灵活多样的测试方式,如互通英文书信等。此类实用性很强、针对考试题型的课堂活动恰恰体现了考研英语题型改革的正面反拨效应。在对高校英语教师的访谈中,笔者发现,在中国乃至亚洲考试文化的影响下,多数授课教师对选拔性考试的公平公正原则表示认同,但是对高风险考试所带来的教学负面影响深表无奈。这种矛盾普遍存在于教师之中。因此,在具体研究高风险考试对大学英语教学的反拨效应时,应该有针对性地理解授课教师在不同维度下对高风险考试所抱持的观点来讨论考试和教学的关系,从个体、群体、社会的角度探究高风险测试对英语学习的反拨效应研究。

四、结论

考试的风险性既在客观上受考试分数作用的影响,也在主观上受考生个体对考试所持态度的影响。本研究发现,中国高等教育改革正朝着多样化的方向发展,然而由于选拔性考试的社会权重和巨大风险,仍对英语学习和大学教育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在考试驱动的学生自主学习和备考中,学生最为关注语言知识的学习和诵读,其次是反复操练真题和模拟题,语言能力的运用和用英语“做”基本上被忽略。综上所述,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应尽快在考试内容上推进改革的步伐,进一步推进人才选拔的基本标准和社会公平性社会需求[12]。高风险的考试的正面反拨效应的推进不应只局限于考试效度的提高和保证,需要考试各相关方的相互沟通。教育界、决策者和试题设计者应根据社会和学习者个人的需求设定教学模式和教学内容,外语学习者应理性规划对学习精力和外语学习资源的投入,制定出可供社会参考的评估性和选拔性外语测试。

参考文献:

[1]亓鲁霞.意愿与现实:中国高等学校统一招生英语考试的反拨作用研究[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4.

[2]詹颖.高风险英语考试对学习的后效研究:现状与展望[J].中国考试,2012,1(1),14-21.

[3]Alderson,J.C.,&Wall,D.DoesWashbackExist?AppliedLinguistics[J].1993,14(2),115-129.

[4]Messick,S.ValidityandWashbackinLanguageTesting.LanguageTesting[J].1996,13(3),241-256.

[5]刘云生.教育的根本宗旨是促进人类共同生存——对人类发展和社会进步教育宗旨的质疑[J].中国教育学刊,2015(12):22-25.

[6]Shih,C..Newwashbackmodelofstudents'learning[J].TheCanadianModernLanguageReview,2007,64(1):135-162.

[7]刘振全,付鹏.分析入学考试成绩、保证考生入学质量[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1992(6):53-57.

[8]罗文标,张本慎.由1995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英语考试引起的思考[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1996,57(3):47-50.

[9]教育部考试中心.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英语考试分析[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

[10]陈吉棠.也谈硕士研究生课堂教学问题——从英语课程与教学论专业维度说起[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6(8):48-52.

[11]杨平.议测试中的限时限区答题[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1995,43(1):43-44.

篇7

关键词:世博会 传播影响力 评价体系 TOPSIS

上海世博会的举办在世界各地都产生了很大的反响,并影响了上海等地相关行业的发展,周千猷、张亚斌(2011)认为上海世博会对于宏观经济具有很大的影响力。同时,事件活动近些年来引起了人们极大的关注,事件活动的举办对于举办地的经济等方面不仅在举办时段会产生巨大的影响,举办结束后仍然会产生很大的影响。世博会由于其本身的特性,影响力更为久远,然而查阅文献发现学者们的实证研究视角大多集中在世博会对于举办地经济、旅游等某一侧面的影响,如姚沛等(2011)认为世博会对于上海旅游业的影响力将长达85年。考虑到世界博览会的宗旨是促进各国经济、文化、科学技术的交流与发展,其特点是把科学性和情感结合起来,将人类发展的新概念、新观念、新技术展现在世人面前,因而衡量一届世博会是否成功召开最重要的标准不是其是否带动了当地经济或旅游等的发展,而是在于其新理念、新技术的传播能否为人们的生活方式、社会的发展带来巨大的变化和推进,这依赖于世博会的总体传播影响力,因而对世博会传播影响力做出评估并从中找出有助于世博会成功举办的决定性因素是一个非常有意义的问题。

世博会传播影响力评价体系构建

考虑到世博会自身所担负的责任,评价一届世博会的影响力最重要的因素是对于观念和技术等的传播性,而首次传播的程度必然会影响再次传播以及后续的传播。我们在经济分析的基础上并结合数据的可得性,确定了以下五个指标:举办天数、参观人数、建筑面积、参展国数和投资成本。举办天数表明了开放的时间;参观人数越多,表明世博会的吸引力越大;建筑面积反映了建设的状况;参展国数越多,参与交流的国家越广泛;而投资成本的多寡表明了举办国的重视程度。世博会的开放程度、吸引力度、建设程度、广泛程度和被重视的程度对于首次传播影响程度起决定性作用,因此所选定的5个指标反映了世博会传播影响力度的大小,可以作为评定世博会传播影响力的最重要指标,从而构建了如图1所示的世博会传播影响力评价体系。

从图1可以看出世博会的传播影响力受到开放度、吸引度、建设度、广泛度、重视度五个方面的共同作用,而对于每个方面,都可以找到相应的具体指标去进一步量化出上述的五个方面。我们所建立的指标体系避免了主观性,全部指标均依赖于客观数据,且包括了影响世博会传播影响力的主要因素,因而所建立的指标具有代表性和合理性。

历届世博会传播影响力评估

(一)世博会传播影响力评价模型―TOPSIS

用于评价的模型很多,如模糊综合评判法、层次分析法、因子分析法和主成分分析法等,然而这些评价方法中有些需要人为的定义权重,如前两种方法,这必然会影响评价的客观性;有些对数据有一定的要求,如数据不能通过因子分析中的KMO检验,显然不能用因子分析。目前比较先进的评价方法还有遗传算法和基于BP神经网络的MIV变量筛选法,但这两种方法需要用目标函数作为初始规划,然而目前对于影响力的评估没有一个明确的目标函数,因此这两种算法都行不通。同时,总体影响力往往是多种影响力组成的,基于这些考虑,我们最终选定了近年来兴起的一种多目标决策分析方法―TOPSIS法。

TOPSIS法是一种简捷有效的多指标评价方法,通过原始数据进行同趋化和归一化处理,消除不同量纲对结果的影响,找出最优值和最劣值,然后比较各评价对象与最优值与最劣值的接近程度来评定优秀等级。TOPSIS模型的优势在于:它不需要目标函数,也不需要通过检验,仅仅依靠几组数据去求出与最优值与最劣值的接近程度,就可以比较出目标的优与劣。

TOPSIS程序流程如图2所示。这里得到的与最优值的接近程度Ci,我们定义为影响力度。Ci值在0与1之间,该值越接近1,表示评价对象越接近最优水平,影响力越大;反之,该值越接近0,表示评价对象越接近最劣水平,影响力越小。

(二)数据来源与处理

从世界博览会网站和上海世博会网站查找到1900年以后世界所有综合型世博会在举办天数、参观人数、建筑面积、参展国数和投资成本方面的数据。

对表1中的五个指标进行趋同化处理,将其中低优化指标Xij通过倒数变换而转化成高优指标X`ij,然后再建立同趋势化后的原始数据矩阵。在转换时我们发现表1中五个指标都是随着时间有上升的趋势,这样原始数据就可以作为标准化数据矩阵X。

(三)世博会的传播影响力

首先建立归一化矩阵,用归一化公式 计算归一化矩阵Z,如表2所示。

根据Z矩阵得最优向量与最劣向量:Z+=(0.4358,0.4390,0.4516,0.5505,0.6102),Z-=(0.1816,0.1129,0.0479,0.0602,0.0001)。其中,

计算各界世博会的指标与最优向量和最劣向量的距离Di+、Di-及与最优值的相对接近程度(影响力度)Ci,由Di+=

,Di-=,则得Ci=Di-/(Di++Di-)。

依据上述公式代入数据求得反映传播影响力度的值Ci,按时间顺序给出Ci值并绘图,得到图3。由图3可以看出,上海世博会在历届综合型世界博览会中传播影响力最大,其次是1970年日本大阪世博会,这符合历史事实。1970年的大阪市是日本最大的城市,也是第一个办世博会的亚洲城市,高达1500亿日元的投资很快收回,且盈利颇丰,大阪博览会成为世博会历史上成功的经典,当时展示的新兴事物如悬浮列车、电视电话等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和普及。上海世博会的影响更是巨大,直接经济效益达到了800多亿人民币,其主题是:城市,让生活更美好,展览的一大亮点就是低碳科技的创新。

影响世博会成功举办的决定性因素

将世博会传播影响力评价体系中的5个指标与世博会传播影响力的值作相关性分析,结果见表3。从表3可以看出,各个指标对世博会传播影响力均起到了正向效应,但投资成本和参展国数两个指标对世博会的传播影响力起到了最大作用,它们的皮尔逊相关系数分别达到了0.850和0.823,且显著性水平均处于0.01以内,即在统计学意义上呈现出了非常显著的正相关性。在现实实践中,投资成本越高说明举办国在场馆的建设、交通设施、宣传等各方面投入了更多的成本,这一方面会吸引更多的游客参观,另一方面有助于世界各地对于该届世博会的了解。参展国数代表了直接参与到该届世博会的国家,参展国数越多必然有助于世博会的新理念和新技术在世界各地的传播。参观人数是另一个与世博会传播影响力呈非常显著正相关性的指标,它们的相关系数为0.665,参观的人数越多,世博会中所展示的新事物被人们所了解的程度和范围自然会加强和扩大。然而世博会举办的天数和建筑的面积对于世博会的传播影响力不能起到很显著的正向效应。

综上,成功举办一届世博会,首要的因素是承办地必须给予足够的重视,建好配套设施,同时世界各国的参与程度也是决定世博会传播影响力的关键因素,各国参与程度高,且世博会展览地配套设施比较齐全,也会吸引更多的游客参观,而参观人数对世博会的传播影响力有显著的正向效应。成功的世博会在推动世界进步的同时,对于当地经济的发展也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如上海世博会、大阪世博会等。而上海世博会在目前所举办的综合型世界博览会中的传播影响力最大,将低碳生活理念广泛的传播到世界各地,对于未来城市的发展方向和人们该如何生活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周千猷,张亚斌.上海世博会宏观经济影响力的系统动力学分析[J].系统工程,2011(1)

2.姚沛,刘喜波,李明.上海世博会影响力的定量评估[J].数学的实践与认识,2011(12)

3.雷启立.主体隐匿的景观创制―论“后世博”时代的文化表象[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4)

4.杨利,谢炳庚.基于上海世博会背景下的永康市会展旅游发展思路[J].经济地理,2011(8)

5.许静.论世博主题的演绎与文化表达[J].商业时代,2009(27)

篇8

关键词 字幕机;体育直播;应用

中图分类号:TN94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7597(2013)032-084-01

在我们收看的电视节目,除了声音和图像,还包括在图像上叠加文字或图形来进一步说明节目内容,尤其是在体育转播中字幕机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比如足球世界杯转播中,观众实时看到的球员入场名单、球员换人名单、球员进球、犯规人员的名称都是由字幕机完成的。随着电视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发展,体育直播赛事的字幕的作用显得越来越重要,因此字幕机的功能和作用也就显得尤为重要,在电视节目制作过程和播出字幕的专用电视信号发生器和处理器就称为字幕机,它是现代电视节目播出同时也是体育赛事直播中不可缺少的设备。

1 体育直播系统简介

在电视台的体育直播间中,很多电视媒体在节制作过程中使用图文字幕制作播出系统,该系统可以实现了单一字幕机能同时播出多个字幕等多层功能,并且还结合体育直播工作的特点,提供了多种播出控制方式。同时,观众对于电视体育赛事的播报的时效性越来越高的要求,通过图文字幕滚动播出能方便观众在收看体育赛事的同时,接受到其他赛事实况的最新讯息。

2 字幕机的主要功能

1)目前主流的字幕机一般都具备人性化的软件界面和一体化的编播环境,具有操作实时字幕板卡,无需生成就可实时播放的功能。

2)字幕机的播出方式目前广泛使用移动播出和旋转播出两种方式。在直播赛事中需要有大量信息时,利用字幕机的故事版调整方向,就可实现移动播放字幕,此外还有旋转播放方式,这种特效主要是在体育直播赛事中的慢镜头应用特别多,能做出很多艺术效果,旋转播放方式通过调节旋转的圈数和中心轴线,就可以使得字幕实现渐变效果或者深入淡出的效果。

3)字幕机还具有制作字幕特技的功能,比如说图文二维特技,功能十分强大,并且效果一点也不逊色于TVART、PhotoShop、3DMax等播出后期包装软件。在视觉上整体特效能很好的和体育比赛的画面融为一体,在直播时收到良好的效果。此外,字幕机还有三种字幕播出方式,制作人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分别使用。在正常的直播中,可以采用传统的字幕播放方式;而在直播过程中,有其他场次的大量信息传来时,就可应用链表形式播放;在直播比赛中场休息时,可应用故事版形式播出。

4)字幕机另外一个功能是可以实现人机语言同步,该功能主要是在同一画面中完成对字幕的添加、修改、保存等操作,同时还可以对不同的字幕设置不同的播出方式,并且汇总所有的字幕然后进行最后的特效渲染。该功能主要在歌唱比赛或者相对节奏比较慢的体育直播比赛中被大量应用。

5)字幕机具备故事板制作功能。在制作时,不同的素材对应单一或多种故事板,同时每个故事板包含多个层,通过对其进行移动、拉缩的调整的方式可以很轻松地改变故事板上素材播出的先后顺序和播出的帧数,通过故事板上多层效果的叠加,完全可以制作出令人满意的效果。字幕机故事版可以根据需要将整个故事板或当前工作区打包成动画文件,并用于字幕对象播出,真正的无限层故事板打包。

3 字幕机在体育直播中的实际应用

在体育直播过程中,电视台为了使比赛直播更加直观、新颖,针对字幕机的功能特点主要是在两个环节上进行充分应用。

3.1 体育直播赛事前的准备工作

为了使体育赛事直播显得更有活力,电视视频制作者一般会利用字幕机制作有新意的电视画面字幕,以目前比较流行的TL1000C字幕机为例,运用到了字幕机的二维特技功能。操作步骤是先分多层设计好背景部分,把背景图像拉到故事板的第一层,同时把用于在背景上的说明性字幕拖到背景层下的各层,然后加入不同的一系列变化参数,同时加入不同方式的出入屏方式,时间顺序需排列好即可。故事板各层中内容的播出时长可通过直接拖动素材长短进行调整,在播出完成后出现在故事板中的共有28层,因此整个故事板无需打包即可实时播出。

在体育比赛直播中,解说员在介绍比赛两队的阵容、积分榜时,可以通过数字切换字幕机的事先制作好的具有3D动态变化的动画标版,使画面生动,方便了广大观众收看直播比赛,也充分展现了体育直播的有效信息传播,通过使用多层实时播出的字幕系统对奥运会、世界杯、世锦赛、全运会等体育赛事直播有着非常好的播出效果。

3.2 直播体育赛事过程中的工作

在很多体育赛事的过程中,像欧洲足球冠军杯、中国超级足球联赛等体育直播比赛的中场休息的二十分钟里,电视工作人员会把比赛中出现的精彩镜头剪辑好呈现给大家,但是因为时间等因素,很多剪辑镜头还是不能很好的反应出比赛的精彩画面,很多剪辑效果显得普通无常,观众看的也索然无味,观众也无法完全把赛事的精彩镜头细致的看完,针对这一情况,可以使用字幕机的特效功能,例如在实现动态镜头切换,就可以使用字幕机的触发功能;实现整个镜头全景播放,可以使用3D动画播放。在需要制作球员进球特效时,就可以用3D视频制作软件制作进球特效。而这些特效的制作结果调入字幕机的电视图文创作系统里的故事板,并且通过数字连线切换触发接口,选择好适当的参数模式。这样就可以在中场休息时播放经过特效加工后的比赛画面。通过这样的设置就使得画面充满了艺术感和镜头感,观众也看的十分过瘾。

4 结束语

在实时性要求很强的体育赛事直播中字幕机的作用大有可为,电视转播工作者应利用现有设备进行功能上的充分发掘,必将能把体育赛事直播工作做得更为精彩,让观众享受到更优良更精细的体育赛事。

参考文献

[1]方德江.电视节目制作与多媒体技术的应用[M].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7.

篇9

进行区域营销活动,最大的优势就是它更切合市场实际,更符合单一市场竞争的特点。所以准确把握市场特性,及时掌握竞争信息是实现区域营销突破的前提和基础。

一、准确了解市场特性,才能使区域操作思路更加贴近实际。

我们讲市场特性,包括当地的消费水平,消费习惯,渠道特点,终端促销活动喜好等。比如低消费地区,消费观念不强,更容易推广口感较强的花色奶和乳饮料;另外,有些市场的零售终端可能喜欢终端特价活动,而其他一些地区可能更容易接受渠道激励或者返利。我们只有把握了这些信息,并进行有效的分析,才能有效地展开区域营销活动。

在08年1月份,所有市场统一执行公司大力度买赠活动,250利乐枕执行终端四赠一,这也是提前抢占春节渠道的大好时机。但是根据以往经验和市场实际,我负责的A市场终端更喜欢渠道买赠,终端买赠不利于渠道压货,对渠道与竞品的冲击不大。为了解决这种问题,我们在按照公司要求强力执行的前提下,在1月下旬,又单独设计了累积进货实物奖励活动,分不同等级对累积进货进行奖励,实物奖励既包括价值十几元的被罩、也包括价值上千元的彩色电视机。在这次区域营销活动的配合下,整个终端渠道上已经充满了蒙*的250小枕,甚至到正月十五都没怎么看到伊*的250小枕。区域营销活动突破带来了销量的突破,1月份A市场实现单月小枕销量8万件,比平时翻了一翻,甚至追赶上当时西北销量最好的西安市场。

在对区域产品的操作上,我们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在A市场,百利包产品渠道利润非常低,属于打击竞品的产品。为了改善这一现实问题,我们进行了渠道和消费者调查,迅速做出决断,将20袋装百利包纯奶转化成18袋装百利包纯奶,包装规格的变化降低了价格,更适合于这一低消费群体,同时,新的价格体系又增加了渠道的利润,提高终端店主售卖的积极性。销量也得到迅速增长,百利包纯奶单月销量由调整前的5万件左右增长到调整后的7万件左右。

二、及时掌握竞品信息,才能对竞品进行有效的区域活动打击。

一个市场的销量,不但受到自己操作的影响,同时受到竞品的影响,包括其活动力度,活动方式以及产品新鲜度等。同时我们还要会通过表面信息去分析竞品的意图。例如特价活动,有可能是为了对我们进行攻击,也可能是为了处理库存。通过对竞品信息的准确了解,把握竞品活动意图,我们才能有效抵对,甚至抓住机会,对竞品进行强力的打击。

在A市场,伊×唯一能与我们抗衡的就是伊*百利包装酸酸乳。6月底开始,伊×意图通过大力度的终端激励活动来提高他们的市场分额,刚开始以特价17元赠一袋价值2元的洗衣粉的方式执行,后来又转化成20元赠三袋价值两元的洗衣粉。由于竞品高估了赠品洗衣粉的作用,又夸大了洗衣粉的价值,本来1.5元/袋的洗衣粉,故意宣传成2元/袋,引起了消费者的反感,连续的洗衣粉赠送又引起了对消费者刺激的疲劳。

篇10

但是,由于近几年社会经济环境影响和媒体广告多样化的冲击,广播电视报的发展乃至生存都面临着巨大的挑战。省会城市广播电视报广告经营额1999年比1998年下滑幅度一般都在10%-30%左右,有的甚至下滑接近一倍,地市级广播电视报2004年比2003年下滑幅度达到30%左右。尽管济宁广播电视报广告收入仍然艰难递增,但面临的市场趋势也非常严峻。竞争对手逐年增加,除了省报当地版、当地报、周末版等,还有一些不花钱的令人眼花缭乱的小信息报、小彩报等。有的在媒体广告的宣传中采取低价位、多打折、高回扣等不正当的竞争手段。在这种形势下,我们始终把规范广告经营作为报社重要的工作之一,坚持广告与创收同步提高,积极拓宽市场领域。

搞好报纸定位 强化经营意识

广播电视报是生活娱乐性报纸,家庭渗透率强,读者信誉度高,阅读周期长。所以,要针对特点把开拓市场的立足点定位在:房产、家庭轿车、生活日用品等与家庭生活息息相关的广告内容上。

另外,采编人员要努力提高报纸质量,把报纸办出特色。在读者满意的前提下,全身心关注、理解和支持创收,后勤人员要为创收人员提供便利。报社所有人员要拧成一股绳,才能出效益。也可以说,在市场经济年代,报社采编工作是基础,发行工作是根本,广告创收是目的。只有思路对头,才能为广告经营打下扎实的基础。

改善运行机制 选贤任能

广告创收的竞争,实际是实力的竞争,而实力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谁拥有人才,谁就拥有智慧。

2002年济宁广播电视局实行局(台)合一的改革机制。所有的电视广告和报纸广告统一扎口管理。由于管理严谨,发挥了人才优势,2002年的广播电视报广告创收突破了300万元大关,达到了358万元。从实践看,广告人员不仅要有编辑人员的知识涵养,还要有较强的经营意识,要有任劳任怨,吃苦耐劳的品质,更要有开拓创新,敢于碰硬,无私奉献以及不怕吃官司的度量。其实,选拔一个优秀的广告人才并不比选拔一名优秀的编辑人才更容易。“不能写稿的人去拉广告”,这是一种陈旧的思维方式。实际上,现在的广告业务人员不仅要具备较好的语言表达能力,而且要会写文章,如市场调研、广告文案等业务文字稿。我们在选拔广告人才时采取了向社会公开招聘的方式,没有报社正式编制,工资与广告创收总额挂钩,按比例提取。每月一结算,没有广告进账就没有工资报酬,实行自然淘汰制。济宁广播电视报在2002年招聘的业余广告人员已成为一支精通业务的生力军,至今活跃在社会各个行业,积极努力培育广告市场,开发广告资源。这支队伍年广告创收总额占全年任务的近1/2,但是费用都是从创收任务中提取,不用报社负担。用人体制活,广告业务人员的职能充分调动起来,就能适应广告市场竞争的新形势,广告收入不断增长。

完善管理 公平竞争

激励广告创收,引入竞争机制,关键是政策倾斜。济宁广播电视报规定,一切为创收让路,广告统一扎口,为广告部创造了良好的工作环境。

广告工作成绩如何,不是凭广告占用报纸的版面大小,主要看广告实际收入,广告款能不能入账,最终体现在广告效益上。为此,我们制定了广告最低收费标准,实行统一价格,总编和业务员一视同仁,并且由局监察室统一审核,对每期报纸所刊登的广告逐条检查,广告合同一式四份,交款与否,价格高低,一目了然,从而避免了错登漏登现象的发生。

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是我们办报的立身之本。我们坚持广告宣传的正确导向,认真贯彻执行国家有关法规,严格依法开展广告经营活动,规范广告的做法。抵制虚假广告,维护企业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确保广告真实、合法、健康发展,提高报纸广告的信誉和知名度。报社总编重视并亲自抓广告,经常组织报社广告工作人员学习国家《广告法》及有关法规,反复向广告业务人员强调“四不准”,即不准搞虚假广告,不准搞违规广告,不准搞人情广告,不准搞新闻广告。一旦发现类似广告,坚决严肃处理,一切后果自负。为此,业务人员在接收广告的时候先进行初审,即对有关合法手续以及广告内容初步审核,不违背广告有关规定再签订合同,不能只认“钱” 不认“法”。在之前,由广告部主任进行复审,分管社长终审,在保证社会效益的前提下,搞好经济效益,对含有不良倾向的广告、虚假广告和浮夸成分的广告,一律不予刊登。由于严格自觉执行广告法规,坚决抵制假、冒、伪、劣广告,维护了广播电视报的信誉,受到社会好评,济宁广播电视报广告部连续两年被省报协评为“广告经营管理先进单位”。

办好“精品园 ”关注大集团

广播电视报最为吸引人的版面是封面,以及铜版纸的所有彩色版面,冲击力大,关注率高。《济宁广播电视报》为了增强广告的影响力和吸引力,精心设计这块“精品园”,使之美观大方,受到企业和商家的欢迎。今年上半年,济宁广播电视报完成的190万元的广告任务中,有三分之一左右属于“黄金版”的广告收入。我们认为办好“黄金版”广告,不仅为企业和商家广告信息、展示产品形象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同时也为读者提供了一种赏心悦目的视觉享受,另外,有实力的大企业集团始终是我们精心维护的合作伙伴。前几年,广告业务人员一味地去“拉”广告,引起企业的反感。近几年,广播电视报积极培养业务人员到企业和商家帮助搞策划,进行市场调研和创意,并取得了较好的广告效果,使企业尝到了甜头。在去年的创收任务中,有近 1/2的广告是靠为企业作广告策划和创意所得的。例如 :济宁移动公司近两年始终是广播电视报的协作大户,每年投入广告费100万元。这是该报创刊以来,年度最大的一笔广告经营收入。济宁广播电视报每期用一整个铜版彩面刊登该公司的广告,每期共同设计、排版、定稿,在社会上收到了非常理想的效果。该公司所属的各大商店在全市消费者中树立了良好的服务形象。

立足本地 面向全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