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写的文章范文
时间:2023-03-21 05:03:2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鲁迅写的文章,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1、鲁迅的启蒙塾师寿镜吾先生,鲁迅说,寿先生极方正、质朴、博学。他教学严,有一条戒尺,但是不常用,也有罚跪的规则,但也不常用。他常帮助有困难的学生,鲁迅父亲病重,亟需一种“三年以上陈仓米”,鲁迅多方搜求未果便告知了寿先生。几天后寿先生自己背了米送到鲁迅家里,所以后来鲁迅无论求学南京,还是留学日本,或入京工作,只要回乡便不忘去看望寿先生;
2、鲁迅的日本老师藤野先生,鲁迅与他的日本老师藤野先生同样情深意厚,鲁迅说:“他是最使我感激,给我鼓励的一个”。到1926年,藤野先生的照相至今还挂在鲁迅北京寓居的东墙上,书桌对面;
3、鲁迅青年时期的老师章太炎先生,鲁迅对章太炎先生的感情要比前两位老师复杂些。章太炎因早年热心维新运动的反清革命,成为一个学者兼革命家,鲁迅不仅折服他渊博的学识及和蔼可亲的长者风度,更钦敬他的革命精神。
(来源:文章屋网 )
篇2
东江源小学 四(3)班 赖薪伊
鲁迅是谁?他是干什么的?为什么大人们都知道“鲁迅”而我却不知道?……带着诸多的问题,伴着丹桂的飘香,在金秋十月我来到了鲁迅故里——浙江绍兴。
站在鲁迅故居的前坪,我便猜想着:鲁迅的家怎么会这么大?他家以前一定很有钱,说不定他小时侯还是个“小地主”呢!我的脚步在不停地前行着,它们把我带到了鲁迅家人的卧室区,我看到了鲁迅的爷爷、奶奶、爸爸、妈妈以及其他家人的住所,等级鲜明的住房和房内的红木家具充分表明主人家的富有;光是鲁迅读书游戏的地方就让我大开眼界:上早读的地方叫“三余书屋”,白天上课的地方叫“三味书屋”,游戏玩耍的地方是“百草园”……如此看来,他们家一定很重视教育,并且特别注重对鲁迅的培养。如果当时的人们家家的环境都有那么好,家家都能这么重视教育的话,肯定就能多培养出几个像鲁迅一样的人才;如果把鲁迅以前的学习条件放到现在,小孩子不成材才怪呢!
最有意思的是在“三味书屋”了:书屋的一角摆放着鲁迅小时侯读书用过的桌子,桌面上刻着一个“早”字;书屋的侧面还留了一个小圆门,据导游介绍说,鲁迅小时侯上课时常常趁老师不注意从这圆门溜出去……哎,我以为就我们现在的孩子读书苦读书累呢,没想到名人小时侯读书也会迟到、早退,还会爬树掏鸟蛋、摘桑葚,挖地抓蛐蛐,下河坐乌蓬船,赶集看社戏……
篇3
话说鲁迅原名周树人,很多人会念错,念成“周村人。”
话说鲁迅之前到日本留学,本来是想成为一名医生的,想要在学有所成后,回到自己的国家为中国人治病的。可当他看到中国人在日本的樱花树下拍照,丧失本性的时候,他做出了决定,他决定不学医了,而是选择学文。因为他认为:中国人最该治的不是身体上的病痛,而是他们的思想,是他们的精神。于是鲁迅开始写文章。
话说鲁迅不仅是一名文学家,还是一名革命家,一生用笔作武器,用文章讽刺丑陋的社会风气以及人的丑态。
话说现在的学生,每个学期肯定都要学习几篇关于鲁迅写的文章,其中最为突出的就是他的散文集——《朝花夕拾》。
鲁迅,一名伟大的文学革命家,让我们永远记住他。
篇4
流言家的狐狸尾巴出自《朝花夕拾》小说,解释为:古代传说某些狐狸能够变成人形来迷惑人,但它的尾巴却始终不能变掉,成为妖怪原形的标志或辨认妖怪的实证。后因用“狐狸尾巴”比喻坏主意或坏行为的证据。
《朝花夕拾》创作于1926年,是鲁迅所写的唯一一部回忆性的散文集,原名《旧事重提》,后由鲁迅改为《朝花夕拾》,一向得到极高的评价。“朝”表示早年时候,“夕”表示晚年时期,这个词的意思是早上的花晚上来捡,这里指鲁迅先生在晩年回忆童年时期、少年时期、青年时期的人和事。作者说,这些文章都是“从记忆中抄出来”的“回忆文”。本书为鲁迅一九二六年所作回忆散文的结集,共十篇。前五篇写于北京,后五篇写于厦门。
(来源:文章屋网 )
篇5
鲁迅是谁?我相信只要读过书的人都会知道鲁迅。他是一位大文豪:时常穿着朴素的中式长衫,头发像刷子似的......他是一位战士——鲁迅。
鲁迅一生写过不少作品,其中《狂人日记》是鲁迅第一次用笔名发表的,我虽然从没有读过,但我却感受到鲁迅先生写的时候的用心、细致。最近,我读了一些关于鲁迅的文章,其中令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我的伯父鲁迅先生》,这篇文章令我最有感触。作者讲了伯父鲁迅在寒风中帮助一位脚踩了玻璃的车夫,事后手都冻僵了,从中体会出鲁迅为别人着想,乐于助人,为别人想的多,为自己想的少的可贵精神。鲁迅这种精神与品质都非常值得我们学习。从这里令我又想到一位慈善家——比尔盖茨。
比尔盖茨是世界排名第三的富翁。他不像某些人,仗着自己有钱就欺负别人,而是歇尽全力去帮助一些有困难的人。比尔盖茨夫妇承诺,在故后捐出580亿美金。580亿美金啊!多么庞大的一个数目,也是比尔盖茨的全部家产,他一份也不留给自己的儿子?是的,他要儿子白手起家,不依赖父母。比尔盖茨说:“当你有了一亿美元的时候你就明白钱不过是一种符号,简直毫无意义。”这句话更使他努力地帮助有困难的人,不必因为自己的生活苦而失去对生活的热爱。
我们要学习鲁迅和比尔盖茨那种乐于助人的高尚品质。这就是我从一个名人所想到的。
篇6
(一)建国前语文教材流变
中国古代的语文启蒙教材种类繁多、发展较早。以《史籀篇》《急就篇》《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等为代表的蒙学教材,以《诗经》《四书》等为代表的经学类教材,以及之后的《幼学琼林》《古文观止》《古文释义》等选文类教材无一不凝聚着先贤哲人的智慧思想。但封建时期的语文教育以科举为目的,现代意义上的语文并不是自成体系的,语文杂糅在历史学、哲学、经学等学科中。“1902到1904年,‘壬寅———癸卯学制’的颁布标志着‘中国文学’正式设科。这里的‘中国文学’并非纯文学课,是相对于当时设立的‘外国文学’而言的科目。从这时开始,语文教育开始真正走向独立,走向学科科学化的道路”。1906年科举制被废除后,《国语》《尚书》《国策》又成为主要教材。自从语文学科独立之后,语文教材的编写一直备受瞩目。林纾编著10册中学用教科书《中学国文读本》,每篇文首都有林纾的评论,精选周代到清代的经典,注重儒学与传统的传播。吴曾祺光绪34年编《中学堂国文教科书》为现代语文教材单元制奠定基础。谢无量1915年编的《新制国文教本评注》以散文为主,在前人的基础上增加了教材助读系统。语文教材的编写一直在趋于完善,但是这3本教材仍是以文言文为主。从“五四”之后,语文教材的选文内容与以往相比大不相同,大量新文化代表人物的优秀作品被选入教材,并且加入了外国优秀文学作品。教材的编写紧随时代脉搏,如顾颉刚、叶绍钧合编的《国语教科书》,与以往的教科书相比是有很大的突破的。还有沈星一编的《新中学教科书初级国语读本》首次选入鲁迅作品《故乡》、朱自清作品《背影》。1930年前后是语文教材编写的黄金时代,主要由民间编写,版本繁多。夏丏尊、叶圣陶合编的应用于初级中学的语文教材《国文百八课》,叶圣陶编纂、丰子恺绘图的小学教材《开明国语课本》至今仍风靡教材市场。其中,《国文百八课》第一次加入语文课后习题,对以往的教材来说是巨大的革新。“编者在《编辑大意》里说‘给国文科以科学性,一扫从来玄妙笼统的观念’,把选文按体裁分类,按‘文章学’系统依次排列,每一课为一个单元,有一定的目标,单元内含文话、文选、文法或修辞、习问四项,各项打成一片。这套教材的文体知识趋向系统化,读写任务趋向明确化,为以后新语文教材的编制,勾勒了一个基本的模式。”
(二)建国后语文教材发展
建国以后,语文教材放弃以前的“国语”或“国文”的称呼,改为“语文”,“于1950年由现代中小学语文开山者之一的叶圣陶敲定,根据叶圣陶的理念,口语为‘语’,书面为‘文’。亦即‘说出来的是语言,写出来的是文章’。小学教学应偏重‘语’,中学教学应偏重‘文’。当然,‘语’中有‘文’,‘文’中也有‘语’。语文教学的任务主要包括听话、说话、阅读、写作这四个方面”。这时有历时五年编写完成的分科教材《汉语》《文学》。从1958年一直到结束,使用的教材良莠不齐,有官方编写的,也有地方编写的,没有统一的教材编写大纲,但这个时期的语文教材有一个共同点,就是教材选文的政治气息浓厚,语文教育紧随政治形势。后,1978年国家草拟了语文教学大纲,才使语文教学再次迎来了春天。这时期有1978年人教社出版的去政治化“合编本”语文教材。“合编本”语文教材开始以年级划分基本层次,形成了近三十年语文教材的基本结构与组织形式。1986年9月,成立了“全国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语文教材的编写走向制度化与规范化,从中央到地方出现了教材编写的繁荣局面。到21世纪,国家级语文教材版本使用广泛的有人教版、苏教版、北师大版,地方性语文教材更是多的不胜枚举。纵观我国从古至今语文教材的发展流变,语文教材一直在经历一个不断专业化与蜕变的过程。但无论语文教材怎样变化,它所承担的主要角色是始终如一的,那就是基础母语教育,汉民族文化的传承与文明的传播。正是因为语文一以贯之的重要角色导致了社会舆论对于新课改后语文教材选文增删的不同声音。
二、语文教材角色设定与选文增删争论
(一)暴力描写挑战人文性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2011)对语文学科的性质是这样界定的:“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文教材的选文主旨必须与语文学科的性质相一致,语文的“工具性”顾名思义,即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运用能力,以及表达能力。可是语文学科除此之外,还有一个重要的角色就是培养一个人的文化素养,因此,“人文性”的理念应运而生。“人文”一词始于《周易》。《周易》云:“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这里的人文具有教化的意思。语文教学的最终目的是提高人的精神境界。语文教材是培养人文气质的主要载体,语文教材的选文对学生的人格培养与世界观的形成有着深远的影响。因此,首都师范大学教授侯会先生多次建议删除《鲁提辖拳打镇关西》曾引发很大的争论。他在博文中提到“《鲁提辖》一文的核心,无非是描写一个杀人场面,尽管血淋淋的内容被生动的比喻、花团锦簇的文字所掩饰,但丝毫不能改变一个生命当场陨灭的残酷现实。我不反对在大学课堂上给更为成熟的年轻人讲析这样的经典片段,然而这样的故事是否适合放在中学课本中,则是个问题”,支持者反对者各执己见。支持删除者认为,《鲁提辖拳打镇关西》一文中对鲁提辖的暴力行为充满了赞美,对中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是不利的。反对删除者提出,《鲁提辖拳打镇关西》这篇文章无论语言还是思想都可圈可点,而主题思想也是伸张正义,见义勇为。引发这样争论的根本原因,是社会各界对于语文学科与语文教材人文性见仁见智的理解。以《水浒传》为代表的这些经典名著中的经典章节,对于中学生了解我国传统文化是大有裨益的,而是否对塑造价值观产生负面影响确实需要讨论。
(二)时代性与经典性的博弈
语文教材的选文是经典化的过程,那些影响了几代人的文学作品即使时间距离遥远,仍能记忆犹新。例如《故乡》中闰土的形象,《谁是最可爱的人》中的志愿等形象,曹冲称象的智慧与谋略,这些选文都曾深入人心。时代不同,语文教材的编写应该紧扣时代脉搏。自改革开放以来,在多元价值观念的冲击下,坚持经典性还是侧重时代性的博弈在是否删除鲁迅先生的文章的讨论声中拉开大幕。2007年,鲁迅被选入教材多年的名篇《阿Q正传》《药》等被删除。连续几年鲁迅的文章在各地各版本的教材中都在减少。2013年,《风筝》也被删除。一时间,社会对于教材中鲁迅文章是否太多,是否该“去鲁”产生激烈的争辩。众所周知,鲁迅作品自上世纪20年代入选国语课本以来,一直在语文教材中占据重要地位。鲁迅作品能够被选入教材有着历史的必然性,从内容上来说,他一直站在最低层人民的立场上呼号;从思想上来说,又有一种锋利的批判性和尖锐的斗争性;从语言上来说,他的《狂人日记》是白话文的奠基之作,经过历史的锤炼与现实的打磨形成了极具个人特色的写作语言。从来没有一个人的作品像鲁迅一样受到语文教材的青睐,从小学到高中的语文课本占据了大量的篇幅。另一方面,鲁迅的文章在当前的语文教学中确实存在问题。首先,早期白话文与现代语言确实存在差异,晦涩难懂,这就构成了语言理解的障碍。其次,鲁迅文章表达的主题思想与当代兼容并包的文化氛围不太合适。第三,在讲授鲁迅文章的过程中过分肢解其主题,流于道具化。鲁迅的作品无疑是文学经典的代表,历久弥新。但语文教学需要新鲜血液,例如,新入选的巴金的《小狗包弟》,反映了作者的自我忏悔,是“反思文学”的代表作品。海明威的《老人与海》节选了老人与鲨鱼搏斗的片段以及老人与孩子的友谊,无论是思想性还是艺术性都非常值得中学生阅读学习。
三、转换思维:关注文本阐释
当大众把关注的点仍聚焦在教材选文增删的利弊争论上的时候,我们应该跳出这个圈子,站在宏观的角度上去关注语文教育本身,用宽容、平和的心态看待语文教材的嬗变。选文的进进出出所引发的争论不会停止,名著选段的争论也好,鲁迅“大撤退”的争论也好,最终都回归到了一个根本的问题———文本的阐释。
(一)发挥教师主动性,创造性阐释教材
教师创造性的阐释教材与主动的合理引导对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具有重要作用。一味地关注选文优劣而忽视教师的能动性,将整体的教学重点指向教材是不可取的。教材是“砖”,对学生认知能力的培养才是“玉”。《鲁提辖拳打镇关西》的传神描写与《水浒传》的艺术特色是一脉相承的。“它反映了当时‘’的黑暗社会现实,体现了‘路见不平,拔刀相助’的侠义精神,更赞美了除暴安良、见义勇为的英雄鲁智深。”。其中的暴力因子需要教师正确阐释。在信息化的时代,并非只有教材中的暴力描写会影响学生的人格发展,教师的任务是通过选文教会孩子怎样去明辨是非,远离暴力。让学生见微知著,通过课文打开明理克己的天窗。
(二)充分运用新成果,提高解读新颖性和深刻性
篇7
鲁迅先生临死前说:“忘记我。”这声音在巴金先生耳边回荡,我们怎么会忘记你呢?我们最最敬仰的鲁迅先生!我们的民族英雄!你为我们的民族付出了那么多!是您给了我们青少年及时的安慰,您为人民做了那么多,但是您有操心过自己吗?
您曾说:“我好像一头牛,吃的是草,挤出来的是奶、血。”你的行动证明了您这句话不是信口开河,而是一句时时刻刻警示着自己,更是警示着人民的话!你平时对人民付出的心血,使我们永远难以忘怀!您用自己的善良拯救了千千万万的人,并且让我们人民有了自知之明,开始改进。
在仅仅几十年的时间里,我们中华民族就从一个黑暗的社会进步到了世界强国之一!这里面的功劳是少不了您的!您走了,但您的精神永远与我们在一起,一直鼓舞着我们。
篇8
小明发现每天都有很多车来局长家,都是晚上,关着车灯,不响喇叭,静悄悄的来,静悄悄的走。
有一天,小明看到局长家来了一辆车,白天来的,车顶上闪着五颜六色的灯,还响着刺耳的喇叭。
从此,小明再也没有看到来局长家的车。
加上标点,总共146个字,一目了然很出色,细品细读更优秀。
正是这般地笼统,所以笼统出了味道,有意思。
由此,我想到了唐代开创打油诗的那位张打油,谁都知道他信口吟出了一首咏雪的打油诗:江上一笼统,井上黑窟窿,黄狗身上白,白狗身上肿。在此,我们无暇具体分析每一句的意思和它创造的意境,最起码这首诗被后人传诵,被不少人喜欢,看似挺俗,也挺俗中见雅的;即使你说它不雅,但挺让人咂摸的。更重要的是,就是由于这首诗,张打油开创了打油诗的先河。开某事物先河者,不管你喜欢不喜欢,只要这种形式被认同并被继承与发展,其价值与意义就是不言而喻的。
连诗都可以叙述,记叙文的关键不更该重在叙述吗?可是我们许多同学恰恰忽略了它。自从我们开始接触语文,不断接受的写作方法与技巧大多是描写,什么外貌描写肖像描写环境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细节描写不一而足,而且我们在不厌其烦地被灌输着这方面的讲述与练习。更麻烦的是我们被引导到了详细描写的极至——谁描写得最最细致入微谁就成为了最好。实则这是一个误区。鲁迅在《我怎么做起小说来》中曾说过:“总之是,要极省俭的画出一个人的特点,最好是画他的眼睛。我以为这话是极对的,倘若画了全副的头发,即使细得逼真,也毫无意思。”大家想一想,我们多少被表扬的例文恰恰不是画眼睛而是在画头发。相反一谈到叙述,我们了解的不过是顺叙插叙与倒叙。我们中的多少人做过专门性质的叙述训练与练习?可以这样认为,记叙文中最最重要的记叙手段被我们忽略得一带而过,我们酱在了永无休止的描写描写描写里。
其实,根本不必把叙述与描写严格地区分,简约的描写就是叙述。有人将鲁迅先生在《五猖会》中引用《陶庵梦忆》中的一段文字称为经典的白描,但是按照叙述与描写的定义,我们实在很难区别它到底是什么——
于是分头四出,寻黑矮汉,寻梢长大汉,寻头陀,寻胖大和尚,寻茁壮妇人,寻姣长妇人,寻青面,寻歪头,寻赤须,寻美髯,寻黑大汉,寻赤脸长须。大索城中,无。则之郭,之村,之山僻,之邻府州县。用重价聘之,得十六人,梁山泊好汉,个个呵活,臻臻无至,人马称娖而行……
短短的一百多字,高度涵盖了要寻之人的体貌;搜寻的过程;遍及城、郭、村、山以及相邻的州、府、县的地域;找到之后又用重金相聘;接下来人马还排成长队谨慎而行……从时间到空间,这里有多大的跨度,从主体到客体,包含了多少烦琐?但是正因为作者驾驭叙述的娴熟精妙,才居高临下张弛有致融会贯通的。怎么会是白描呢?——当然也有缘由,鲁迅先生接下来说,“这样白描的活古人,谁能不动一看的雅兴呢”?因为鲁迅先生道出了“白描”,那当然是白描的经典了!
不,鲁迅的“白描”不见得就是修辞学家意义上的白描;即使真是,那也不过是细致生动的叙述,不亚于描写甚至胜于描写。任何人的判断都不是金科玉律,我们应当为这般大容量且鲜活的叙述叫好!
篇9
我一直不敢谈及鲁迅先生,因为那深入骨髓与血液的敬畏,因为惭愧于自己内心的荒凉和粗糙。但读了他的诸多文章,又不得不令我想谈谈他。于是,我要写写心目中的鲁迅先生,是谓此文缘起。
初读鲁迅先生的文章,是在上小学时学他写的《三味书屋》一文,他的“时时早,事事早”,已根深蒂固的印在了我的脑海中。再后来,学了他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阿长与山海经》《藤野先生》等一系列文章之后,更加深了对他的理解。
再后来,读了他的《朝花夕拾》《呐喊》《彷徨》《野草》,让我感受深刻的,是鲁迅先生的爱国情操和民族气节。读完之后,总有一种忧郁,愤懑的心情和一筹莫展的情怀。
他的忧国忧民之心,可谓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真让我发自心底的佩服。不管身处何地,都不忘忠心报国。他弃医从文,想用文章唤醒中国人,可当时腐败的中国,已完全麻木,谁还会从他的字里行间,感受到一丝丝爱国的气息呢?
肖邦曾说:“爱祖国高于一切!”这句话充分印证在了鲁迅先生身上,在他的字典中,“爱国”是头等重要之事,先把这件事做好,再考虑其它的事也不迟。
最终,在五十多岁时,因终日积虑而得了不治之症,与世长辞了。从他的文章中,总能读出一些饱经风霜,看透世俗的味道,但也不乏抱有一丝希望,尽管是如此渺茫,尽管很难实现。
我读《朝花夕拾》的时候,便这样想过:那里是写着先生的成长史的,从少年到青年,重要的片断,差不多都留在了那里,然而他却未写那些惨烈的生活,如故土的灰色,虽笔下不乏沉重的影子,但依稀可以感到先生对乡俗中野性的力量的依恋。
但也丝毫没有放弃他那沉闷的风格,鲁迅先生打量旧我的时候,好像也有一点无奈,但他坦然直视自我,不乏也看看其中之“美”:长妈妈的憨态,藤野的慈悲,范爱农的耿介,都是人间少有的闪光。长夜漫漫,在冷冷的人世间上,假使仅存有这微茫的光点,那也是一种幸福了。而现代社会,无法说,也不知从何说起。
篇10
最初的几个月里,中国最大的奇观,就是一下子不知冒出来多少都督。城头变幻大王旗,王金发出任绍兴都督,这是王金发一生中,继落草为寇、在上海滩当杀手之后的又一传奇。
王金发当了都督以后,新朋旧友排着队来见他。最先拜访他的,自然是那些地方上的革命党人,譬如鲁迅和范爱农。鲁迅此时的身份是绍兴一家中学的监学。王金发见到鲁迅很高兴,委任他为山会初级师范学校监督,用鲁迅的话说:“我被摆在师范学校校长的饭碗旁边,王都督给了我校款二百元”。 王金发还允许鲁迅等革命党人办了一张《越铎日报》,这张报纸的创刊词就是鲁迅写的,当时署名是黄棘。
王金发当了都督以后,耳朵边全是肉麻的好话,很快就被捧得忘乎所以。鲁迅很看不惯他的做派。鲁迅后来在文章中写道:“他进来以后,也就被许多闲汉和新进的革命党所包围,大做王都督。在衙门里的人物,穿布衣来的,不上十天也大概换上皮袍子了,天气还并不冷。”
鲁迅后来在谈起他们当时为什么要办报时,曾说过是害怕王金发走向腐败,要用舆论监督他。因而《越铎日报》一开始就充满了战斗性,开首便骂军政府,骂那里面的军人。接下来胆子更大,骂都督、骂都督的亲戚、骂都督的姨太太、骂都督的同乡……凡是不顺眼的,都骂。
敢骂王金发,还真要有些胆子才行,鲁迅是条汉子,一起办报的人也都是硬骨头。革命能让所有的人头脑发热,连皇下台了,一个小小的都督,有了错,凭什么不能骂?而且这错都是秃子头上的疤――明摆着的。书生意气,挥斥方遒,一开骂就是十几天,连篇累牍,不顺眼的事实在太多,骂完了这个,又觉得那个也应该骂,于是接着骂。有人传话到鲁迅家里,说王都督很生气,他出钱办报纸,怎么还老骂他,真是太不给面子了。消息传得有些走样,又说王都督要派人拿手枪来杀人。鲁迅的母亲吓坏了,害怕自己的儿子有个三长两短――王金发那强盗脾气真犯起来,十个鲁迅他也敢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