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校生简历范文

时间:2023-03-16 18:34:2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在校生简历,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在校生简历

篇1

在学校里有笑声,有吵闹声,有读书声......我每天下课不是看书就是和一些女生一起聊天,我和韩翠渊是无微不至的朋友,可是好朋友有时候也吵架,不过没几天就合好了.

课间,我在写作业,有一题我怎么想也不会,便去问我的好朋友------韩翠渊,我走到她的位子边上,问:“韩翠,这道题怎么写?”,韩翠渊说:“你不要老是叫我这个名字好不好!”我说“知道了,韩翠渊,到底这题怎么写?”我看到她满脸通红,我就知道她肯定生气了。我想:叫你这个名字又怎么样,用不着这么生气呀。我又问道:“韩翠渊,这道题到底怎么写啊?”她说:“不知道,自己不会想啊,要我来教你;我也是自己想出来的。”我想:不教就不教,干嘛生这么气。我忽然想到一个鬼主意,想捉弄一下韩翠渊。我先向后走,再回过头来慢慢向前走,发现韩翠渊已经在认真做家庭作业了,趁她不注意我的时候,偷偷把她的文具袋拿走,并藏起来。过了一会儿,韩翠渊写错字了,准备拿修正液,没有看到文具袋,便开始着急,我将文具袋放在她面前,说:“对不起。”就这样,我们又成了好朋友。

你说我们是不是天造地设的好朋友呢?

篇2

【关键词】民族类院校;心理健康;调查方法

民族院校大学生心理特点与非民族院校大学心理特点虽有其共性,但由于特殊的区域文化、和民族风俗文化在三理矛盾期上也表现出自身的特点,例如民族学生由于一般出在地域偏远、交通不便、信息堵塞、市场经济发育滞后,教育观念有待更新,民族学生在理想和现实表现得更为突出,民族院校学生到了高校之后会面临重新比较平衡的过程,先前的优越感在与非民族学生相比较的过程中会出现自卑心理,由于较弱的基础教育及自身综合素质与教育资源丰富的学生相比有明显的劣势,表现为想学好但又学不好的状态,在一定程度给民族学生学业带来了一定的适应困难,在生活上每个民族都有特定的生活方式,民族地区学生在人际交往、学习适应和就业方面有较多的心理问题。

一、国外研究

国外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在价值取向、服务范围、队伍建设、实施途径等方面存在鲜明特点;在服务理念、研究范式、研究内容、工作实践等方面出现新的趋势。以美国为代表的欧美国家非常重视学校心理健康研究。美国的大学生心理健康研究已具相当规模化,研究量表多样化、研究内容多维化、研究范式实证化是其主要特征。深入研究并借鉴其先进的理念和做法,对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有诸多有益的启示。

二、国内研究

(一)国内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发展研究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一直是许多研究者争相研究的一个话题。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伴随社会的飞速发展及我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大学生所承受的心理压力不断加剧,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能力的呼声日益高涨,心理健康教育开始进入人们的视野并愈益彰显其独特的作用。大学生是承载着社会、家长高期望值的群体,从一定意义上讲,大学生产生一定的心理问题也正是他们想要有所作为、渴望有所成就所必须付出的一种代价。为了减少一些不必要的代价,不仅需要大学生自己的努力,而且,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负有不可推卸的重要职责。从社会发展来看,对心理健康的关注往往是伴随着现代化进程而突显出来的。全面审视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发展现状,在20多年的发展历程中,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在缓解学生心理压力、优化学生心理素质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但从教育实效性来看依然堪忧,在教育理念、教育内容、教育方式、教育队伍、教育质量等方面依然存在诸多问题,寻求进一步发展和提高是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在时展中不断获取自身价值和存在意义的必然选择。从而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有更多更好的帮助。

(二)国内民族院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发展研究

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心理健康不仅受学业、生活方面的影响,也许会有更为复杂的社会文化背景因素。但具体来看,少数民族女大学生在择业观念、恋爱观念、人际适应、学习适应方面的状况明显好于少数民族男大学生,而在发展创造力、自我观念方面的状况则明显差于少数民族男大学生。少数民族女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民族差异非常显著。汉族女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非常明显的优于少数民族女大学生,尤其表现在择业观念、发展创造力、人际适应三个方面。少数民族女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生源差异十分显著。在少数民族女大学生中,来自农村的心理健康状况非常明显的好于来自城市的,尤其表现在恋爱观念和学习适应方面。少数民族女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年级差异极其显著,尤其表现在择业观念、人际适应、恋爱观念方面。总的来说,其心理健康状况随着年级的升高有不断下降的趋势。

(三)Scl90自评症状量表

症状自评量表,又名90项症状清单(SCL-90),同时也叫做症状清单(HSCL,编制年代早于SCL-90,作者为同一人,HCSL最早版编于1954年)。于1975年编制,其作者是德若伽提斯。该量表共有90个项目,包含有较广泛的精神病症状学内容,从感觉、情感、思维、意识、行为直至生活习惯、人际关系、饮食睡眠等,均有涉及,并采用10个因子分别反映10个方面的心理症状情况。具有容量大、反映症状丰富、更能准确刻画被试的自觉症状等特点。包含有较广泛的精神病症状学内容,从感觉、情绪、思维、行为直至生活习惯、人际关系、饮食睡眠等均有所涉及。该量表可以用来进行心理健康状况的诊断,也可以做精神病学的研究。可以用于他评,也可以用于自评。

篇3

山西晋煤集团总医院 山西省晋城市 048006

【摘 要】目的:探讨将超声小探头应用于胃镜检查时,通过护理干预减少患者不适反应及协助检查顺利完成的方法。方法:对152 例超声小探头胃镜受检者实施护理干预,包括术前准备、术中配合及术后护理等。 结果:152 例超声小探头胃镜受检者成功率达100%,无并发症发生。结论:周密的术前准备、熟练的术中操作配合及术后详尽的健康教育,能缓解患者的紧张情绪,提高患者的耐受性,是检查顺利完成的重要保证。

关键词 超声小探头;胃镜;护理

超声胃镜检查术时间较长,患者常有恶心、呕吐、躁动等明显的不适感,往往给检查带来困难。因此,检查前的宣传教育、检查中的护理配合及生命体征监测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现将超声小探头在胃镜检查中应用的护理配合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选择2011 年3 月—2014 年10 月在我院门诊实施超声小探头胃镜检查的患者共152 例。其中男84 例,女68 例,年龄21-69 岁。均为经胃镜检查有上消化道病变需要进一步明确诊断的患者,包括食管癌5 例,胃息肉32 例,食管及胃平滑肌瘤42例,食管及胃间质瘤23 例,胃癌4 例,胃溃疡6 例,消化道慢性炎症21 例,十二指肠囊肿7 例,异位胰腺2 例,正常病例10 例。

1.2 器械及检查室准备

电子胃镜,多参数监护仪,超声装置为Fujinon 公司的SP702 型,超声微探头(频率为12MHz、20MHz)直径为2.5mm。超声胃镜自动注水装置,水温为37℃左右的无气无菌蒸馏水1500ml,胃镜检查包,纱布数块,活检钳。保证检查室光线及温度适宜、安静。连接好超声胃镜主机及配件,检查电子胃镜吸引、注气、注水情况,调试各仪器处于备用的状态。

2 护理

2.1 术前准备

(1)心理护理 。

(2)术前禁饮食。

(3)术前用药。

(4)。

2.2 术中配合

协助患者轻轻咬住口圈并固定,指导其均匀地用鼻吸气、口呼气,保持精神放松。若患者在操作过程中出现恶心、呕吐时,协助其口角处于低位,使唾液顺口角自然流出。待发现病灶后,协助医生向胃内注入无气无菌蒸馏水300-500ml, 由胃镜活检孔道置入超声小探头。根据病变的不同部位,协助患者摆好合适的:

(1)贲门下及胃体病变:超声检查相对容易,一般不需变换。

(2)胃窦及胃角病变:胃窦大弯的病变检查时,协助患者头偏向左侧,身体处于仰卧位。胃窦前壁的一些病变,根据病变部位不同则需要仰卧位。变换时暂停注水。注水过程中随时观察患者有无不适、呛咳。操作过程中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 监测血压、脉搏、呼吸、血氧饱和度,并保持呼吸道通畅。如确定病变部位需取活检时,应协助取检及送检。

2.3 术后护理

2.3.1 患者护理

检查完毕,提醒医生尽量将胃内的水吸出, 以防注水过多引起患者术后腹痛、腹胀等不适。去下患者的口圈,协助患者清洁面部及口腔内的分泌物,向患者交待术后2-3 小时开始进食温凉易消化的流质或半流质饮食,不可饮含气的饮料。有腹痛时及时来院就诊。因术前使用解痉剂,术后如患者出现视物模糊、头晕等不适,应留观1 小时后方可离开。

2.3.2 器械护理

将胃镜、超声小探头及附件进行及时严格的清洗、消毒, 防止交叉感染。

(1)胃镜退出后即用酶剂湿纱布擦净镜身表面及活检橡皮盖表面的黏液及污物,并按下吸引按钮抽吸酶洗液, 然后按压注水/ 注气按钮, 吹出送水/ 送气口处的黏液及污物。然后将胃镜送至内镜清洗消毒间内,按内镜清洗消毒规范进行常规清洗消毒,将胃镜各管道吹干后用消毒干纱布擦干镜身, 镜身涂抹医用硅油后悬挂于储镜柜中待用。

(2)超声小探头用流动水清洗,内镜专用多酶液清洗超声小探头表面的粘液,再用流动水冲洗,冲洗干净后放入消毒液中浸泡10-20min, 消毒后擦干, 用75% 乙醇溶液纱布擦拭后悬挂于储镜柜中待用,胃镜按消毒规范常规消毒。

2.3.3 附件护理

(1)用软毛刷在流动水中清洗活检钳钳瓣, 纱布擦洗钳身, 各种导管用注射器吸清水冲洗。

(2)将各种附件置于超声波清洗机内,洗涤10 min 左右。将附件取出, 清水漂洗干净。

(3)漂洗干净后将附件用消毒纱布擦干,带有开合关节的附件在其关节处涂上医用硅油后送消毒站进行环氧乙烷灭菌后备用。

篇4

大学生流动血库是指由一定数量的大学生无偿献血志愿者组成,在紧缺某种血型的血液或血液成分(血小板)时,能积极响应招募,及时赶到血站或采血车参加无偿献血的非正式组织。大学生流动血库由血站和学生志愿者组织共同管理。建立大学生流动血库,可以保证在发生自然灾害、突发事件等紧急情况下,能定向、及时地招募到一定数量的献血者,迅速、有效、有序、安全地满足临床紧急用血的需要,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1 建立大学生流动血库的可行性

在校大学生,一般年龄在18~23岁,正处于人生健康的黄金时期,身体健康,精力充沛,充满活力。他们思想活跃,易于接受新思想、新观念,关注社会,愿意参加各种志愿者活动。在大学生中开展无偿献血教育、动员和招募,较在其他人群中更为容易,建立流动血库具有很强的可行性。

镇江市现有在校大学生5万多人。从近2年的统计数字看,2005年无偿献全血人数中大学生占39.7%,2006年上升到44.4%;2005年无偿捐献血小板人数中大学生占19.4%,2006年上升到69.1%。大学生已成为献血队伍中的主要力量,他们为无偿献血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在大学生中建立流动血库,特别是成分血的流动血库,具有较广泛的群众基础。

2 建立大学生流动血库的主要做法

2.1 组织形式 首先,在驻镇3所高校(江苏大学、江苏科技大学和镇江市高等专科学校)发出倡议,组建镇江市无偿献血志愿者服务队。倡议发出后,得到3所高校团委、青志委的重视和支持及广大学生的积极响应。其次,制定了服务队的章程和奖励办法,召开了成立大会。3所高校共招募了218名大学生组成了无偿献血志愿者服务队。第三,对无偿献血志愿者服务队的队员进行培训,让他们初步了解和掌握无偿献血的知识。第四,在3所高校成立分队。每个分队选出队长,作为服务队的管理者和组织者,他们在血站和学生之间发挥着重要的桥梁作用。

2.2 宣传方式 在各无偿献血志愿者服务队负责人协助下,从2006年10月下旬开始,我们分别在3所高校的部分院校开展了无偿献血基础知识宣传。首先由江苏大学无偿献血志愿者服务分队在校团委的支持下,联系到汽车学院、能动学院、环境学院等9所学院组织了7场无偿献血基础知识讲座,每所学院讲座前由该学院的志愿者服务队成员进行组织和发动,并通过摆放宣传展牌、散发宣传单、播放无偿献血科普录像等形式宣传无偿献血知识,讲座重点进行了成分献血知识的宣传和推广。江苏大学的7场讲座和江苏科技大学及镇江高专各1场讲座共有千余名高校学生参加。通过宣传,大学生对无偿献血有了更多的了解、理解和支持,特别是对成分血的捐献有了新的认识。除了开展讲座,3所高校的志愿者还利用节假日在市区3辆采血车旁进行无偿献血宣传,服务过程中佩带志愿者服务证和印有“无偿献血关爱生命”的授带,在采血车附近发放无偿献血宣传单,培训或阅读《无偿献血志愿者服务队培训资料》后,接受市民关于无偿献血的咨询;节假日志愿者被邀请来血站参观,重点了解机采血小板的流程;利用课余时间随血站工作人员进社区、下农村宣传,协助建立市民流动血库;由江苏大学无偿献血志愿者服务分队牵头,校团委和血站联合举办无偿献血宣传展牌设计大赛,冠名“无偿献血杯”的校园歌手大奖赛和大学生辩论赛。

2.3 管理方式 流动血库由血站和各高校的志愿者服务队共同管理。在宣传的同时现场进行血型普查,免费为学生进行血型筛查,发放血型牌。参加讲座的大学生个人填写《流动血库个人档案表》。血站统一整理档案表的信息,并实行计算机管理。档案资料由血站献血管理科和3所高校的无偿献血志愿者服务分队队长各保留一份。分队队长主要负责与血站的联络;管理和更新无偿献血志愿者服务队;定期组织队员参加无偿献身宣传活动;协调组织在校园内开展无偿献血宣传工作;参与管理大学生流动血库;在校园内血情通报、动员和招募大学生参加无偿献血。

3 建立大学生流动血库的初步成效

3.1 无偿献血工作与高校学生教育及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有机结合,进一步推动了无偿献血工作在高校中的开展。建立流动血库的工作得到了学校管理者的重视,有的高校已把参加无偿献血活动作为学生社会实践的内容之一。

3.2 无偿献血工作得到了广大青年学生的积极响应。目前已1 032名大学生自愿加入大学生流动血库,其中483名大学生自愿加入捐献成分血的流动血库。

3.3 大学生流动血库运行初见成效。2006年11月,我市O型、AB型曾2次跌破血液库存警戒线,通过动员大学生流动血库,有150名大学生参加了无偿献血。在短时间内补充了血液库存,缓解了临床用血紧张。大学生流动血库也有力地推动了我市无偿捐献血小板工作,大学生成为无偿捐献血小板的主力军。据统计,2006年11~12月有85名大学生流动血库的成员参加了血小板的捐献。

4 工作中有待完善的地方

4.1加强宣传,扩大队伍。目前,我们只在部分院校开展了宣传,宣传的面过小,加入到大学生流动血库的人数只占在校学生总数的2%,还可以吸收更多的学生参加。我们计划明年将以一、二年级的大学生为主,建立起有500名的流动血小板库和2 000名流动全血库,这将会有效缓解非寒暑假期间我市的临床用血紧张状况。

篇5

关键词:学长制 学生管理 自我提高

2011年4月7日,国家教育部正式批准在齐齐哈尔职业学院基础上建立齐齐哈尔工程学院,升格为应用型本科院校以后,怎样搞好学生管理工作,促进学生管理工作更进一步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因此要从一个新的角度看待问题,而学长制的应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某些问题。“学长制”作为本科院校是教育管理的创新。

一、学长要从学生的基础工作抓起

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一个好士兵,但是当不好士兵的人永远也当不了将军,不要让学生输在“起跑线” 上。

二、认识校园文化建设,提高精神文明建设

认识校园文化建设是提高校园精神文明建设的体现,校园文化建设对于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很有帮助,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有其重要作用。因此要求学长要充分认识校园文化建设的意义,通过“传、帮、带”等有意义的活动丰富校园文化建设的内容。学长要注重发挥典型案例教学、课堂讨论、辩论等生动直观教育方式的作用,采取有效措施 ,共同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为校园精神文明建设做出积极贡献。

学长与学生好相触。因此学长的品质和形像直接影响学生的,这种影响靠任何外力的灌输和教育所不能排除的。为此,在建设校园文化过程中,学长要努力不断的加强文化修养,注重自身的一言一行,严于律己,勤奋刻苦,严谨创新,诚恳待人,以良好的诚信道德形象取信于学生,感染学生,激励学生。时刻体现出学长的先锋模范作用,给学生起到榜样的作用。

三、构建寝室制度文化,培养学生自我管理能力

在学长与学生接触的过程中,走访宿舍尤为重要。在走访的过程中不仅可以增进感情,还可以发现一些寝室和个别学生存在的问题,这些问题都是在平时的课堂上很难发现的。走访宿舍要有计划有目的,学长要填写详细的走寝室的记录,具体的记录下每一间宿舍的大体情况,每个学生的性格特点等。要给学长们明确一个概念,那就是学长走访寝室是和老师有区别的。有的候当辅导员在检查学生寝室的时候,个别学生表现出特别的内向,不愿意表达自己实际的想法,学生感觉即使说出自己的想法。也不能很好的全面的解决问题,可学长与辅导员在职务上或者生活上所扮演的角色就大不一样了。职务上辅导员单方面扮演着育者的身份,而学长则扮演着多方面的身份,学生更容易将学长视为自己的“良师益友”。所以学长走访寝室一定要做到勤、细、严。同时还要培养学长不定期走访寝室的习惯,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问题,把一切问题消灭在萌芽中。

学长要严格按照学院“品牌寝室”建设标准来构建品牌寝室。品牌寝室建设非常注重寝室内部美化,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特长及饰品等来装扮寝室。学长要长期跟踪辅导,不定期组织寝室评比活动,大力加强寝室文化建设,充分发挥寝室文化功能,不断培养学生自我学习的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四、学长要以平常心正确对待“特殊”学生

“特殊”学生是一个十分模糊的概念,“特殊”学生有很多种说法,如“后进生”、“问题生”、 “个别生”等等。实际上,“特殊” 学生就是那些带有问题行为的学生。学生的问题行为主要存在学习问题行为、生活问题行为和处世问题等几个方面。例如在学习问题上常见的有逃课生;在生活问题上常见的有留男生留长头发,女生染怪异的颜色等;在处世问题行为常见的有吸烟、打架、早恋、沉迷网吧等。每一个学生所表现出的任何问题行为,都是由于内因和外因两方面产生的。学长们要对有差异的学生,实施有差异的教育,最终实现共同进步。因此,学长在解读学生的问题行为时,要在坚持以学生为本的前提下,全面深入地了解诱发学生问题行为的内外原因、出现的情境和动机,以正确的观念分析问题行为的特点和性质,保护学生发展的可能和空间,切忌不要轻易对学生进行处罚,否则会严重的伤害学生的自尊心,增加学生的叛逆心理。

五、建立学校、社会、企业联合网络

区校共建,共建和谐新局面。长期以来,在学院团委领导的亲切关怀与指导下,学院志愿者服务队与市内各小区之间建立了长久的合作关系。青年志愿者以奉献为荣,以服务为本,在提供智力支持、参与社区文化建设及关注弱势群体等方面,取得了卓越成效。这也正是同学们这种吃苦耐劳和无私奉献精神为区校共建做出了很大的贡献,形成了正规化、规模化的“学院送人才,社区用人才,青年增才干”的区校共建新局面。学长要在此基础上,不断的培养学生无私奉献的精神,及时吸收新鲜血液,壮大青年志愿者队伍。

在校学习期间,学长要时刻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充分激发学生无私奉献精神。学长可以制定相关的活动计划,周期性的组织志愿者参加有意义的活动。在参加活动的同时,要求学生对每次活动撰写思想汇报,在“传、帮、带”的交流会上分享自己的活动感悟。通过一系列的教育活动,能够充分正确的引导学生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学长与学生共同参加活动时,学长可以很好的与学生进行交流,倾听学生的心声,充分的了解学生在学习上和生活上所遇到的困难,并能及时予以协调解决,在和谐的氛围中,共同努力,共同进步,逐步增强自愿服务意识。

在高校学生管理工作践行学长制的过程中,有少一部分的学长对“学长制”认识不够全面,在工作中对学生的了解和帮助不能够全方面的深入。由于大部分学长是党员或者是班级干部,肩上的担子会很重,有时候不能很好的顾及到自己所帮扶的学生,乃至耽误了学生工作,严重的影响了学生的发展。因此,首先要求学长必须能够很好的完成自身学习任务和工作任务。与此同时,辅导员与学长要经常沟通,加强对学长工作的监督与指导,及时的发现不足之处,及时予以纠正,培养出优秀的合格的应用性、职业型的创业者。

参考文献:

[1] 程墨.“学长制”为新生导航[N].中国教育报,2004.

[2] 郝文清.大学新生环境适应问题与应对措施[J].中国高教研究,2006,(2).

篇6

以前我看过人们在马路上大老鼠,那场面可真是壮观啊!一只老鼠搞得路过得人都见到喊打,真是老鼠过街——人人喊打呀!今天我可是大开眼界,亲身体会和老鼠同教室读书啊,这可是件前所未有的新鲜事啊!!!!

事情的原委是这样的,星期三的时候,我们正在上数学课时,忽然一位女同学尖叫着跳到了椅子上,老师问她:“为什么站在椅子上?快点下来啊。”那位女同学语无伦次的说:“老鼠、、、、、教室里、、、、、、教室里、、、、有、、、、、老鼠。”老师问她在哪,她说在桌子下,顿时全班一阵哗叫,有的跳过好手“涮”的一声“飞”到桌子上、椅子上,有的胆小的吓得在尖叫。老师就叫我们把脚提起别动,自己去拿工具大老鼠。只听见“拍、拍”几声,一只硕大的老鼠从教室东头窜到西头,所到之处引发一阵尖叫。那只硕大的老鼠也许被我们高分贝的尖叫吓傻了,躲在讲台下不敢出来。数学老师又是“拍、拍”几下,眼前一晃,那只老鼠竟然逃出了教室,同学们都大喊:“老师,快点追!”数学老师遥遥头说:“老鼠也是进来听课的,你们看,这只老鼠都那么认真了,你们要比它更认真哦!”老师的这句话逗得我们哈哈大笑。

打老鼠这件事很酷吧!也许你们听了我的故事也会想大干一场吧!

你们会打吗?如果不会,可以询问我啊!加我,q号是1342108788

篇7

关键词:在校本科生 实践动手能力 培养

当前,我国高校特别重视培养和提高在校本科生的综合素质,而培养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在全面提高大学生素质中占有重要地位。本科生在校期间在学好理论知识的同时还应具有较好的实践动手能力。现代企业都特别强调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缺乏实践动手能力的新进大学生适应慢、工作效率低,且二次培训耗时耗力耗费,这对企业造成损失。据调查,来校招聘的企业人员不断地抱怨目前大学生缺乏应有的实践、动手能力。如果高校毕业生实践动手能力不足,其创新能力就无从谈起,更不要说给企业带来新的活力和效益。可见,实践动手能力的获得和增强是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体现,也是提高创造能力的前提和基础,对于大学生择业、就业和创业具有重要意义。[1]

浙江海洋学院是一所以海洋教育为特色的省属本科高校,海洋渔业科学与技术专业办学始于1958年(当时专业名为工业捕鱼,1999年更名为海洋渔业科学与技术专业,以下简称海渔专业),目前列为国家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改革试点项目、国家特色专业和浙江省“十二五”优势专业,该专业紧紧围绕东海渔场渔业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浙江省海洋渔业发展,为海洋渔业企业、相关部门输送了大量人才。然后,一方面随着近海渔业资源的衰退,传统的海洋渔业面临着转型升级,国家致力于发展远洋渔业和渔业装备业,对本专业本科生实践动手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另一方面随着我国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本专业在发展过程中,特别是在人才实践能力培养方面出现了一些与时展需要不是很相符合的现象。

本文根据我国海洋渔业和本专业今后发展的趋势,结合自身的特点和已有基础,按照社会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初步探讨海洋渔业科学与技术专业在校本科生实践动手能力培养问题。

1.在校本科生实践动手能力不高的原因

笔者现均为浙江海洋学院海渔专业教师且都从海渔专业出身,通过总结多年海渔专业执教经验和对海渔专业学生的调查,现对海渔专业学生实践动手能力不高的原因进行分析,主要原因有如下三个方面:

1.1专业思想不够稳定

海渔专业在高考录取时为第二批次的提前批,且为艰苦专业。但是目前以独生子女为主的考生在被高考录取时,海渔专业并不是他理想的第一志愿,填写只是为了提高被学校的录取几率。由于对始业教育和专业见习等环节认识重视不够,或受少部分高年级学生负面诱导的影响,导致学生对本专业没有清晰的认识,认为海渔专业就是出海做渔民,就业待遇差、发展空间小、工作条件非常艰苦等等原因,致使少数学生入校后专业思想极为不稳定,对本专业的兴趣不浓,甚至失去兴趣,学习的动力不足,天天想着换专业,更不要说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和提高了,并影响了周围同学的学习和培养。

1.2进入大学前后思想落差大

有少数学生在进入大学前认为大学应特别美好,而在进入大学后却感觉与理想中的大学相距甚大。而且大学与高中相比,管理环境相对宽松,强调自主学习,空余时间较多,使得部分自觉性不高的学生迷失了自己的方向,旷课、过分热衷体育运动和沉迷于网络游戏等成为他们的选择,认为只要毕业时能够拿到文凭就可以了,甚至认为混混日子也能拿到文凭,因此他们更不会注重实践动手能力的提高了。

1.3实践动手机会在逐渐增加,但仍偏少

虽然我国高校很重视大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但是现实中大学生实践锻炼的机会很少。原因是条件有欠缺(包括实习经费不足),许多实践教学环节形同虚设或者是走走过场,效果差。[2]

在高校扩招的大背景下,尽管我校近几年来在实验设备、实验室、学科建设等方面投入了大量资金来改善实验实践等条件,海渔专业依托“水产实验教学省级示范中心”、“海洋渔业科学与技术”浙江省重中之重学科、“远洋渔业平台”等众多的平台购买了许多关于渔具材料性能测试、助渔助航、远洋渔业捕捞、数值模拟等方面的大型仪器设备,且较多是最新型的,如水平渔探仪、垂直渔探仪、鱿鱼钓机、金枪鱼钓具等。但由于大型仪器设备价格较高,因此购买的台数有限,于是提供给每个学生的实践操作机会仍然有限,会出现指导老师操作仪器其他同学观看的局面或者进行分组实验,其中动手能力强的学生可以独立做完实验,而其余学生只是走走过场。同时,海渔专业的某些实验课(如水生生物学实验、鱼类学实验等)接触的是海洋鱼虾类,极少数学生怕脏怕累,在实验课上不愿动手,只站在一旁观看其他同学操作,实践动手能力培养受到严重影响。而且,在专业调研、专业实习与专业教学实践活动中由于经费、人力资源的限制以及指导、考核、评价等制度的不完善,导致同学的积极性受到严重影响,阻碍了本专业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

2.培养和提高在校本科生实践动手能力的措施

目前,高校主要通过实践教学和社会实践环节等措施来培养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结合本校和海渔专业实际情况,我们在强调理论知识学习的同时,重视并加强对海渔专业在校本科生的专业思想教育,组织好学生的实践教学和社会实践内容,并通过各种手段引导、激励学生参与实践动手能力培养。笔者认为可以通过以下措施来培养和增强在校本科生的实践动手能力。

2.1重视并加强专业思想教育

积极、稳定的专业思想能帮助学生树立远大志向,是学生学习动力的重要源泉。

(1)大学生在刚进入大学时便会进行入学教育,也就是始业教育,其中也包括了专业思想教育。在始业教育中进行专业思想教育尤为重要,不仅可使学生较全面清晰地了解所学专业,及其课程设置,提高学生专业学习的信心和兴趣,而且促使学生确立远大职业理想。重视始业教育中的专业思想教育,需要认识到位,管理到位,下够功夫。首先,新生班主任要选好,最好选择海渔专业出身或具有海渔专业背景且有责任感的教师。其次,系主任、班主任可通过查档案和个别谈话等方式,了解每位学生的具体情况,做到对症下药、有的放矢。最后,请有多年执教经验且对专业有深刻认识的老师或海渔专业知名人士(船老大、公司老总、渔业科学家)做报告,为学生讲解所学专业是什么,怎么样,怎么做等问题,使学生从一入校就明确自己的学习目的和目标。专业思想教育中要让学生清楚认识所学专业,充分认识专业学习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从而激发学习兴趣,促使学生确立远大职业理想。

(2)专业思想教育要结合就业指导和就业教育,开设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课,让学生了解自己所学专业与以后职业的关系,引导学生转变角色,尽快适应大学生活,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目前,海渔专业的学生虽开设了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课,但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课是一门通识教育课,很多专业的学生在一起上,讲解的内容都是比较笼统的内容。海渔专业应结合海洋捕捞产业背景为学生单独设立针对性较强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课,这样海渔专业学生才能彻底了解自己所学专业的产业背景、职业需求等内容。

2.2重视并加强教学实践环节的管理

海渔专业的教学实践环节包括集中实践教学环节(如专业见习和调研、四项基本技能训练、海洋捕捞生产实习、渔具装配实习、毕业论文等)和主要课程实验(如渔具材料性能测试、网具工艺与装配、渔具模型制作、网具模型水动力试验、鱼类形态观察和分类鉴定、渔业资源生物学测定、海图作业、渔航仪器使用、气象观测和海洋水文测定等)。

(1)教师在给学生上实验课时除了教会学生实验的目的、原理、内容、仪器如何使用等之外还要尽可能给学生主动权,从仪器调试、错误修正、实验数据分析等全部由学生自行组织完成,以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接触各种设备,了解其功能、原理和构造,让学生每完成一次实验都有一种成就感。[3]

近几年,海渔专业在实验硬件建设投入较大,购置了水平渔探仪等大型仪器设备,要让这些设备充分利用起来,尽可能全面向师生开放。一方面要加强教师实验仪器方面的培训,由于实验室专任教师有限且专业教师不可能对所有仪器都熟悉并会熟练操作,因此可以请校外技术人员来我校进行仪器的使用和技术指导,也可以把专业教师送出去参加各种仪器设备的培训,如遥感卫星技术培训等,待专业老师学会后再来指导学生;另一方面实验仪器要切切实实地用在学生教学实验中,让学生接触较新型的仪器设备。

(2)海渔专业大一和大二年级在学年结束时分别安排有专业见习和四项基本技能训练,利用课程时间多安排内容,对学生严格要求,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例如专业见习可初步培养学生海洋捕捞技术,四项基本技能训练可培养学生的海上急救、海上求生、船舶消防、救生艇筏操纵等技术。

海渔专业大三年级在学年结束时安排有生产实习,主要是出海生产实习(跟随捕捞渔船出海捕捞20天)、千岛湖生产实习和绳网厂装配实习等,在生产实习过程中对学生严格要求、实时监督,使实习真正起到培养学生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和海上捕捞动手能力。在保留现有实习途径的基础上,一方面应逐步拓宽生产实习的途径(如到海洋与渔业局、渔业公司或渔政部门实习),另一方面待条件成熟时可逐步建立海上捕捞生产模拟实验室或小型3D海上捕捞生产放映室,主要包括助渔助航设备的使用模拟,渔船海上捕捞生产模拟等,让海渔专业的学生不出校门也可以体会到海上捕捞生产的过程和艰辛。

(3)充分利用校外现有产学研基地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海渔专业校外有固定的产学研基地,如杭州千岛湖、定海华隆绳网厂、宁波渔业公司等,这些基地可接纳学生进行教学实习和毕业实习,可让学生把书本上所学理论知识应用到渔业生产实践,达到理论与实践结合并培养和提高实践动手能力的目的。在这些固有基地的基础上,可适当与有关渔业装备、渔需用品生产或销售的企业单位合作,安排学生到这些公司单位见习锻炼。除学院安排外,可鼓励本专业学生自主和学校附近的渔业企业等公司联系,利用空余时间到该公司兼职锻炼,让学生提早接触海渔专业的相关行业,这样的学生待毕业后易被招聘单位喜欢和接受。

(4)鼓励学生积极参加科研并积极申请大学生科研项目。让学生尽早参加科学研究,科研项目多的教师应多让本科生参与到科研中来,并鼓励学生积极申报浙江省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和校级创新性研究和创新性实验项目等。指导老师在指导学生科研项目时,应严格指导学生,强调做科研的原则,以身作则。而学校相关部门则应完善项目申请、项目审核、项目监督、项目评价等方面制度,从项目人员、指导老师、项目创新性、项目成果等内容进行严格把关、严谨评价、多面权衡,确保项目可做可行可成。同时,要让学生明确申请课题的目的,不是为了报销经费和荣誉而去申请项目,而是要实实在在的做项目,得出有效的成果,切实培养学生实践动手能力与科技创新能力。

(5)重视毕业论文设计环节。首先,应充分向学生强调毕业论文设计的重要意义,将大学阶段所学的知识融会贯通,对原有知识进行突破和提高,把这些分散的知识集中起来解决某一方面的实际问题。通过这次设计大学生可以充分认识自己,可以在毕业前亡羊补牢,查漏补缺[2]。同时向学生强调在做毕业论文设计时应具有主动性,积极查阅资料和向指导老师联系请教;其次,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宣讲,让学生做一名诚信的人,做论文是不得抄袭他人的论文成果;在其次,在强调学生主动性的同时,指导老师也应及时督促、联系学生,并积极教育、引导、鼓励学生不要有畏惧困难,和学生共同解决毕业论文设计中出现的难题;最后,要解决好毕业论文设计和就业的关系。毕业设计主要是在毕业前的最后两个月完成的,这两个月还有部分未找到工作学生正在全力以赴去谋求一份职业,难以保证对毕业设计的全身心投入。因此,一方面应及早启动毕业论文设计工作,尽量让学生大四放寒假之前完成论文的写作工作(未完成的让学生在寒假期间尽量完成),另一方面学院和海渔系教师应积极利用广泛的社会资源为本专业毕业生做好就业指导和推荐工作。

2.3重视并加强社会实践活动

目前,大学生主要通过课堂学习获得理论知识,这些理论知识一般难以直接运用到现实生活中去。学生应多走出校园,到社会中去,多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把自己所学的理论知识与接触的实际现象进行对照、比较,把抽象的理论知识逐步转化为认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海渔专业社会实践活动的形式多种多样,如组织学生课余时间开展社会实践服务,如开展“三下乡”活动,由海渔专业的指导老师带队,带领学生到渔村渔港等地方对船员进行安全意识、选择性渔具渔法的使用和捕捞时对海洋哺乳动物的保护等知识宣传,使学生把自己所学知识服务于社会,学生在实践中开阔了视野,扩大知识面,锻炼和提高了实践动手能力和服务意识。

2.4逐步转变海渔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随着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转变,以往“重理论、轻实践”的教育模式已不能适应现代社会对人才新的需求。海渔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也需结合海洋捕捞产业的发展和行业需求的做出适时的转变。

目前,海渔专业课程结构有通识教育课、学科基础课、专业课和集中实践教学环节等四部分组成,其中集中实践教学环节所占比例为17%左右,可提高实践教学环节的比重,以切实增强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

当前,海渔专业学生在毕业生普遍存在就业难问题的大背景下也面临着极为严峻的就业环境,而大型渔业集团和中小型渔业企业却普遍存在着较大的专业人才缺口。本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可尝试让渔业企业进驻本专业,学校和渔业企业共同培养教育人才,进而改善本专业人才的就业环境,实现专业学生“学有所用”和渔业企业“有人可用”,在专业、学生、企业之间形成“三赢”局面。

2.5重视并加强学生体育锻炼

海渔专业为艰苦专业,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应首先使学生具有良好的身体素质,身体是革命的本钱。现在有些学生很少进行体育锻炼,经常沉迷于网络游戏,身体素质较差,这样的学生去海上实习如何克服晕船,如何参与海上生产?平时应加强学生的体育锻炼,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充分利用学生空余时间,经常开展一些体育活动,如系内各个班级之间的篮球、足球、兵乓球比赛等。利用海渔专业自身的特点,开展一些技能比赛,如渔业船员四项基本技能比赛等。这样既锻炼了学生的身体,也使学生之间得到了交流。

3.结语

海渔专业毕业生在毕业后能否真正成为一个适应社会发展、对国家建设有用的人,需要得到社会的检验和认可。因此,我们在本科生教育培养中在强调理论知识学习的同时,重视对海渔专业在校本科生的专业思想教育,组织好学生的实践教学环节和社会实践活动,并通过各种手段引导、激励学生参与动手能力培养,最终在大学毕业时努力把学生培养学生成为对国家有用之才。

参考文献:

[1]周岩.大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培养的探索[J].教学纵横,2010(7):50-51.

篇8

【关键词】实践活动 探索 合作 操作主体创造

“实践出真知”。加强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及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既是数学教学目标之一,又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那么,如何在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呢?

一、关注探索性实践活动

心理学研究表明:小学阶段的儿童对自己感兴趣的事情会尽力去完成,且在遇到困难时,他们会主动地去探究,努力寻找方法,使问题得到解决。因此,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创设出具有问题和故事情境的实践活动环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产生一种强烈的求知欲,为学生进行自主探索创造良好的条件。如:教学“三角形面积”时,上课伊始,我就给学生呈现下列问题情境:王师傅给徒弟小李一张长 42厘米、宽 8厘米的长方形红纸,让他做一个直角边分别是 10厘米和 8厘米的直角三角形小旗。如果你是小李,你准备怎样做?由于这个问题比较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问题一经提出,学生就跃跃欲试,纷纷拿出纸片,动手量量、画画、剪剪,小组讨论,学生在实践操作中总结做法,先截取长 10厘米的长方形纸片,然后沿剪下的长方形纸的一对角线剪开。这样,既感知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之间的面积关系,又唤起了学生主动参与实践的愿望。

二、重视相互合作的实践活动

数学实践活动,较课堂中数学学习有很大不同,更能体现小组合作的价值,在遇到富有挑战性、学生独立学习无法解决的问题时,往往需要合作,以提高活动的效率。但由于独生子女容易养成惟我独尊的性格,不会倾听别人、欣赏别人。因此,实践活动中应关注学生间的人际交流、观点交锋及智慧的碰撞,为学生形成健康的合作意识奠定基础。教师应提供让学生积极参与的宽松环境,让每个学生都有表现自己的机会。在活动过程中,学生与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和竞争,能使他们认识到如何正确对待自己、对待别人,有利于学生心理的全面健康地发展。如:实践活动“测量男女生的脉搏”,在学生掌握脉博的检测方法后,需要通过互助合作完成,在活动前,要分成若干小组,分工协作,做到人人有事做,个个口、心、脑并用。同学之间增强了合作的意识,培养了合作能力,使不同的学生得到了不同的发展。

三、开展操作性实践活动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手和脑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手使脑得到发展,使它更明智;脑使手得到发展,使它变成思维的工具和镜子。动手操作是一种特殊的认知活动,操作实践活动就是把学生手的动作和脑的思维结合起来,以活动促思维,调动学生各种感官参与学习活动,改变了“耳听口说”的学习模式,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学到了获取知识的方法。因此,在教学中要依据实践活动内容的特点,精心组织操作活动,让学生在自己动手操作的基础上,理解数学概念形成的过程,建立数学概念,并认识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的关系,使操作成为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肥沃土壤。如教“梯形的面积”时,向学生提出能不能将梯形转化成以前的图形来推导梯形的面积公式这个问题。然后学生分小组动手操作学具。得出以下结论:①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拼成平行四边形;②把一个梯形割补成三角形;③把一个梯形剪成两个三角形;④把一个梯形割补成长方形;⑤把一个梯形割补成平行四边形。

四、注重主体性实践活动

数学是从现实生活中抽象出来的。教学时,要依据教材的特点,充分考虑学生身心发展特点,结合他们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数学知识,设计富有情趣的活动,使他们有更多的机会从周围熟悉的事物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使他们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从而进一步感受数学和现实生活的联系。如教学轴对称图形时,我先布置学生收集他们喜欢的图形,再带领学生走出校园,让学生去观察广告牌、建筑物、树叶等物体形状,引导学生发现许多物体的形状是轴对称图形。又如,我们在带领学生到我省著名景区铁山寺游玩时,除了对学生进行爱祖国、爱家乡教育外,我还要求学生多观察并收集有关信息运用数学思想、数学方法去思考景区的建设问题。学生观察很投入,收集信息十分认真,讨论数学问题非常活跃。有学生运用步测的方法,计算出了景区大门到吊桥的距离;有同学通过测量景区公路的长度、宽度、厚度,以及混凝土路面沙、石、水泥之间的重量比,计算出了修建景区公路水泥、黄沙各要多少吨;有的同学通过了解景区的山林面积,再通过测量、估算,得出了山林木材的蓄积量..这样大大丰富了学生的数学知识,提高了学生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也使学生真正体验到数学就在我们生活中。

五、加强创造性实践活动

篇9

首先,依托网络载体革新高校管理工作方式是学生自由而全面发展目标的培养需要。在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呈现出许多新问题、新特点的社会文化语境中,教育载体也呈现出一些新的内涵和特征〔1〕。90后的大学生是与网络的兴起与发展一起成长起来的,伴随网络发展,学生一般均具有较高的信息素养,互联网作为学生探寻新知、结交朋友的重要渠道,已然成为其学习生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但一些学生缺乏自制力,网络载体的消极影响同样存在,积极而主动的适应网络发展的需要,将网络载体与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相结合,才能走进学生的心声,得到学生的理解和支持,提高学生管理工作和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效。其次,依托网络载体革新高校管理工作方式是保障学生学习权益的法律需要。高校学生享有广泛的权益,受教育的权利作为法律明确规定的一项权利,尤其重要。高校学生权利范围的广泛性决定了其权利保护途径的多样性。

依托网络载体,提高学生管理工作的透明性,是对学校学生管理随意性、不可预见性的有效约束机制,在实践中,当前许多学校开展的学生评奖评优、学生集体活动等教育工作,均能及时通过网络、手机、微信等方式告知学生,可以说,以往由于条件的限制,学生的知情权、参与权保障并不得力,网络载体使学生在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参与性得到了提升,对学生教育权益保障具有积极的作用。第三,依托网络载体革新高校管理工作方式是提高工作效率、节约工作成本的现实要求。传统意义上的学生管理工作是一个巨大的工程,对管理的物质成本和教师、学生的时间成本而言,都是较大的浪费。网络载体的使用,为建设数字化校园提供了可能性,数字化校园的建设包含着管理工作的数字化,因此,从现实意义上讲,数字化校园建设为高校提高管理工作的效率创造了优越条件〔3〕。数字化校园的建设,使得高校管理工作的每一项事项的商议,不再呈现为同时间同地点的会议模式,地点分离和时间间隔都成为新的可能。

二、信息化背景下高校学生管理工作面临的挑战

首先,网络载体的兴起打破了传统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科层结构权力平衡,学生在管理工作中的主体地位得到彰显。网络载体带来的最大特征就是教育管理权力结构的解体,教育信息传递过程扁平化,在传统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教育行政管理体制呈现出科层特性,高校内部不同行政级别承担不同的学生管理工作任务,并掌握不同的管理信息资源,即使存在许多信息载体,均未能对这种管理方式形成冲击。但是随着网络载体的兴起,学校、教师和学生在信息获取能力上面已经十分接近,学生获取信息的能力大大增强,这就给传统的教育管理权力形成挑战,这是因为,在传统意义上,教育管理者管理权力的来源之一就在于对信息的掌控,学生获取信息能力的增强,也给其带来了权利意识的觉醒,许多学生逐渐开始关注自身受教育权、获取经济补助、评优评奖中涉及的利益,特别是在信息的产生与整合中,学生从传统的被动接受主体转变为主动参与构建的积极分子,成为信息产生和再造的重要渠道。

其次,网络载体的兴起促进了管理信息载体的重构,对学生管理工作人员提出了更高的教育能力要求。在网络载体被广泛运用于学生管理工作之前,学校教育管理工作是一种按部就班的较为稳定的体系结构,在这个环境中,学生吸收信息的来源和教育方式均没有较大改变,但随着网络载体的逐步推进运用,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人员面临几个方面的挑战,(1)网络载体背景下的学生管理工作是相互协作的有机整体,这需要学生管理工作者改变以往“单打独斗”的局面,形成相互合作和资源共享的环境,合力完成教育目标;(2)网络载体背景下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对教师提出了信息能力方面的要求,需要教育管理工作者不断提高教育信息收集、整理和分析能力,高效获取新时期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新问题、新特点,采取有效方式为学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服务。

第三,作为一种信息交流的高效方式,网络载体促使学校管理体制和基础设施建设的革新。网络载体在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具有独特的优势,但由此带来的学校管理体系结构的失衡和对基础设施建设的更高要求,需要我们进一步思考学校层面如何适应和面对的问题。一方面,网络载体带来了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体制结构的变革,需要我们重新定位学生管理工作的角色和地位,网络载体对学校管理工作的促进主要体现在效率和质量两个方面。另一方面,网络载体的兴起对学校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提出了更高要求,校园网、校园媒体等建设亟待加强,当前学校学生管理工作中,网络载体的挖掘和运用极不平衡,功能受限,多被用于信息传达和整理上,通过网络载体进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促进学生自由而全面发展的重要目标未能显现出来,由于对其价值认识不到位,基础设施建设投入经费不足,这又反过来制约了学校网络载体的开发,导致学生管理工作长期在低水平徘徊。

三、网络载体在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运用的具体思路

调研表明,当前高校学生网络载体的运用已从传统的电话转变为QQ、微信、电子邮箱等,在信息获取过程中,比较注重信息反馈的及时性、互动性、私密性,学生为了获取学习资料和生活便利,受到网络载体运行制度的约束,这强化了其对组织的依赖。由此,当前的学生管理工作制度应体现出以下几个特征:

(一)依托网络载体进行学生管理工作的制度应体现柔性化特征。柔性管理是与刚性管理相对的,它是指在研究人们心理和行为规律的基础上采用非强制方式,在人们心目中产生一种潜在的说服力,从而把组织意志变为自觉的行动〔4〕。在当前我们强调“以人为本”与“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下,高校学生管理首先应该更多地在制度上体现柔性化,管理制度柔性化是在高校学生管理制度中把人的因素放在第一位,赋予规章制度“人性化”,让规章制度的人文性替代传统制度仅有的规范性,最终达到“发展人”的目的〔5〕。柔性化管理可以使学生通过运用网络载体,更能在高校学生管理制度的制订与实施中表达自己的利益诉求,使学生在这个过程中认为自己也是管理的一员,而不是简单地只是服从于管理的一员。

(二)依托网络载体进行学生管理的制度应具有交互性。网络载体的交互性特点,决定了它不受时间、地点的限制,学生管理工作可以通过网络媒体的运用交流学习心得、工作经验,这种教育载体能够激活了学生参与学习和交流的积极性。交互性要求高校学生管理工作注重双向交流,通过实践、反思,促进学生的知识积累和道德水平提高,即使是在教学过程中,交互性特征的充分运用也能提高教学效果。传统观念下的学生管理是一种单向的管理方式,学生只能选择遵守管理的规定,学生发展受到外界制度和环境的极大制约,但是,具有交互性的网络载体运用于学生管理工作,又可能导致教师的管理权力(权威)丧失,因此会对这项制度的推进有排斥情绪,如何通过对话和重构教师的学生管理理念,也是我们在强调构建交互式的网络载体需要思考的问题。

(三)依托网络载体进行学生管理的制度应具有依法治教的法治思维理念。从制度安排入手,健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日常工作制度,探索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运行机制,实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法制化,从而使思想政治教育的各组成要素处于合理、协调的状态,是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重要维度〔6〕。高校学生管理制度的一个总的理念即合法性,同样,高校在制订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日常工作制度时也要严格遵循合法性的要求,对学生管理的过程中要以法律为依据,同时坚持以事实为原则。随着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信息化建设的推进,学生管理工作中也出现一些新的法律问题,安全上网、合法上网成为管理中的难题,例如学生隐私权、参与权、知情权等,特别是学生学习权益受到侵犯后的救济渠道有了新的变化和要求。有学者指出,大学生学习权救济机制的构建应该明确学习权的价值位阶,重视参与主体的多元性,尊重和落实高校办学自以及健全校内救济机制(特别是申诉制度)〔7〕。随着大学章程的制定与实施,高校规章制度逐步健全,学生管理制度也不断完善,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也正有序地按照法治化的要求进行。

篇10

关键词:心理健康;锻炼方式;学习兴趣

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能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健康,不仅指身体健康,还包括心理健康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这就是现代的健康三维观。由此可见,体育与健康这门课所承担的责任是非常重大的,是必不可少,也是其他任何学科都无法替代的。一个人身体不健康,令人感受痛苦,而心理不健康,轻则承受身心痛苦,重则自杀甚至危害他人生命或危害社会的安定。报纸杂志上以及我们身边所常见的学生因考试失败、情感困惑或一点小事自杀,因一点过节或争执而走上杀人的道路,这样的例子已太多,实在令教育者痛心和汗颜。一个人的身体健康重要,而心理健康更重要,因此,在增强学生体质的同时必须切实加强心理健康教育,让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是每一个教育工作者必须高度重视并切实进行的一项工作。下面就本人在体育与健康课中如何对技校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培养技校学生健康心理谈谈自己的做法和体会。

一、具备健康的心理和心理健康方面的知识

教师可以说是学生的榜样,他的一言一行都影响着学生,许多学生甚至模仿着教师的一言一行。大部分的学生都是非常敏感的,能够感受到教师细微的变化,老师上课中的喜怒哀乐都影响并感染着每一个学生。试想如果老师喜怒无常、心理不健康,学生自然深受影响,难以形成健康的心理。所以,教师必须注意培养自己健康的心理,保持乐观、自信、自尊、自强的品质,影响并感染学生,同时学习相关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知识,不断充实提高自己,这是在体育与健康课中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健康心理的首要条件。有个别体育教师,对待学生比较粗暴,随便责骂学生。这样的教师只会使学生的心理受到伤害,从而形成不健康的心理。因此,体育教师首先要具备健康的心理和心理健康方面的知识,才能在体育与健康课中成功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二、实施快乐体育,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根据专家研究表明,适度负荷的体育锻炼能促使人的大脑释放一种内啡呔的物质,该物质能使人产生舒适愉快的心情,从而促进人的心理健康。而技校的学生,现在大部分都是原来中学的中下层学生,对体育兴趣不大,不愿意上体育课,因此,教师在上课过程中必须营造良好的气氛,实施快乐体育,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从而使学生获得健康心理。笔者的做法是根据技校学生的实际情况,结合学生的兴趣爱好,适当增加游戏和快乐体育项目,选择那些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与学生生活经验相联系、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运动技能作为课程的主要内容,认真设计好每节课的各环节,使学生上完一节课能获得愉,怀着期待下课。这样就能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

三、指导学生选择适合自己身心发展的体育锻炼方式

并不是所有人从事每项体育活动都能产生身心愉悦的效果。不当的运动量、不喜欢的运动项目、强迫性的锻炼甚至可能对人产生伤害,造成身心俱损的后果,这显然极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健康心理,只会导致学生出现恐惧、伤心、失望、难过等不健康的心理。只有参加适合自己的体育活动才能获得运动愉。每个人运动愉的产生既有共性,又有差异性,因此,作为教师,必须指导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最适合的体育锻炼方式进行锻炼,使学生获取最大的心理效应,促进身心健康。教师在课堂内外应多开展一些项目,以供学生选择,尽可能面向每一个学生,从而起到培养学生健康心理的作用。

四、充分尊重每一个学生

特级教师李镇西说:“永远记住:尊重学生,并不能取代教育本身;但剥夺了学生的尊严,就谈不上任何教育。”每个人都有自尊,都想获得他人的尊重,这是人性的需求,而自尊同时也是一个人心理健康的重要指标之一。在体育课中并不是每个学生的表现都很好,有的学生表现给人很差、很笨的感觉。对这些学生,有些教师会不停加以训斥,甚至讥讽,结果导致这些学生自尊受损,厌恶、害怕上体育课,不愿意参加体育活动,有低人一等的感觉,在老师和同学面前抬不起头,甚至专门与老师敌对,收不到好的教育效果。作家爱默生说:“教育成功的秘密在于尊重学生。”因此,作为体育教师应充分尊重每一个学生,尤其是表现较差的学生,这样有利于增强其自信,促进其转变,培养健康心理。例如,我任教的电脑班有个女同学叫黄×,性格比较怪,打篮球动作古怪,因此许多同学都取笑她,不愿与她在一队,她自己也感到自卑,就经常与其他同学争吵,无理取闹。对于黄×,我并没有瞧不起她,而是尊重她。为了改变她在同学们心目中的形象,我在全班同学面前表扬她打篮球时的拼搏精神,并且同时纠正她的一些篮球上的错误动作,要求她加强练习。经她个人的努力,她的篮球技术有了提高,我又及时在班上表扬她,从而改变同学们对她的看法,愿意与她交往,而黄×也变得自信起来,和同学相处融洽。由此可见,体育教师必须学会尊重学生,特别是尊重表现较差的后进生。

五、给学生更多的肯定和鼓励

心理学家威廉・詹姆说过:“人类本质中最殷切的需求是渴望被肯定。”我们每个人都渴望获得他人对自己的肯定和认同,渴望获得赞赏,我们小时候总希望得到爸爸妈妈的赞赏;读书时,渴望得到老师的赞赏;工作时希望得到同事领导的赞赏;相处时,渴望得到朋友的赞赏。没有赞赏时,我们失落、沮丧、怀疑自己,有了赞赏,我们热情、自信、勇气百倍。我们如此,学生更是如此。因此对优秀的学生,不要掩饰自己的赞美,对后进生,更加要多点肯定和鼓励,多些赞赏,这样才能让他们克服自卑,激发学习的热情,从而积极主动地学习。体育教师要用自己良好的思想品德、丰富的知识、高超的运动技巧去影响学生,以和蔼可亲的态度去帮助和鼓励学生,培养学生好学、善思、勤问、积极参加体育锻炼等良好的习惯,促进学生身体和心理上的健康。卡耐基说:“使人发挥最大能力的方法是赞赏和鼓励。”因此,体育教师不能吝惜对学生的赞赏,要让学生在赞扬赏识中健康快乐地成长。我们要善于发现和捕捉学生的闪光点和每一点进步,及时地予以肯定赞赏,并给予启发引导,使学生对自己充满信心,满怀兴趣地不断追求进取,把教师的肯定、鼓励和期望变为动力,最终取得更大进步,获得成功,使自己变得满怀自信,由弱者变为强者。例如,有一个去年从我校毕业的学生陈×,她身体比较胖,没有运动天赋,也不想运动,我针对她的情况,鼓励她先从打羽毛球、散步开始,培养运动兴趣和习惯,再参加其他运动,一年后,她不仅爱上了体育,而且体重也减少了近20斤。去年教师节,她专门寄回一张贺卡,上面说:“……感谢您昔日的教导和鼓励,曾经我在体育上失败过、绝望过,是您给予我信心和动力去攻破这个难关,感谢您……”有时候,教师一句肯定和鼓励的话,可以使学生信心百倍,同时可能改变学生的一生。

六、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地完成课标上的心理健康领域目标

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上关于心理健康有非常明确的领域目标和水平目标,每个领域目标同时又有具体的水平目标。作为体育教师,应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地创设一些专门的情境,采取一些特别的手段,促进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提高。当然,不可能每节课都要全部兼顾各个领域,但必须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地进行,不能只注重身体方面而忽视心理方面,两者应该并重。

参考文献:

[1]任治洪.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加强体育课教学[J].职业,2010(02):1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