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美写景散文范文

时间:2023-04-12 02:59:1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优美写景散文,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优美写景散文

篇1

一、重美读,轻灌输

多年来,褒贬不一的应试教育模式磨蚀了独具个性化的写景散文教学特色,具体表现在教学过程中过于注重教师口传心授的主导地位,忽略了引导学生运用美读方式品鉴文本中蕴含的浓浓的诗情画意。这种唯利是图的应试教学法消减了写景散文固有的鲜活可感的艺术感染力,使学生对文本感性的审美体验异化为一种唯考试是瞻的理性认知,学生自然无法将文本中蕴含的情调、气韵、情感等美学元素转化为一种愉悦的、深刻的、唯美的、丰富的审美体验,更无法将之内化到心灵深处,散文教学中那些优美语感和艺术化语言表达能力等培养目标也就成了一句空话。

鉴于此,讲授郁达夫《江南的冬景》等写景散文时,应该将叶圣陶先生强烈提倡的诵读、美读引进课堂。因为叶圣陶先生所倡导的诵读、美读教学法,可以引导学生“先之以高声朗读,以昌其气;继之以密咏恬吟,以玩其味”(言),继而达到审美主体与审美客体的完全融合,即进入忘我而入境之艺术境界。教师引导、指导学生美读郁达夫《江南的冬景》等经典写景抒情散文之时,必须引导学生明白:美读的过程实际上是学生在文本中深切体味作者情感、探寻与作者的情感产生共鸣基点的热情洋溢的语文实践活动过程,是学生口、眼、耳、心、神态、形体等相互协调、适度配合的对文本高声吟诵或者浅唱低吟的过程,是一种基于普通阅读而又高于普通阅读的艺术鉴赏活动。

二、重点拨,轻模式

诸如郁达夫《江南的冬景》等优秀的写景抒情散文往往蕴含着极具个性的艺术魅力。教学时,如果沿袭一成不变的教学模式解读文本,比如介绍时代背景――整体阅读课文――概括文章段落大意――归纳文章主旨――品析文本艺术特点等貌似规范有序、实质刻板单一的任何文体皆可套用的教学模式,则势必斫伤《江南的冬景》等写景散文浑然一统的优美意境,淹没其蕴含着的浓浓的写景抒情意蕴。

因此,教学时应该根据《江南的冬景》等写景抒情散文文体的内蕴与特点,将点拨式教学引进课堂,即首先引导、指导学生找准最能体现文本特征的精妙之字词句,然后引导、指导学生以此为切入口进行细读深品,引导学生学会着眼于文本的艺术构思,落实于文本的艺术表达,促使学生的天然悟性与文本散发出的新奇灵性融会贯通。因此,前者要求我们教会学生善于寻觅文本中将作者的情感、才情和作品中的优美意境有机结合在一起的连接点,比如借景抒情、先景后情、托物言志、画面叠加、画面留白等艺术构思方法,循此而导入写景散文优美、深邃之意境的品鉴之中,让学生产生如临其境之真切感受。后者要求我们引导学生对文本中具有活化情境、美丽意境、高度概括的关键性字、词、句、段等解读文本内蕴的关键之处,进行反复吟咏、品鉴甚至比较阅读。

郁达夫的写景抒情散文《江南的冬景》蕴含着的优美、恬淡、独特的文学语言与另辟蹊径的审美视角、着眼于读者的视觉感官并令读者心旷神怡的五幅精美的“声色味俱全”的秋景画面等,皆因郁达夫对江南冬景如痴如醉般的热爱与陶醉而生。教学时,教师如果能够在学生声情并茂诵读《江南的冬景》之基础上,再运用散文文本中点明主旨与情感基调的关键性语句“这一种江南的冬景,岂不也可爱得很”等加以轻轻点拨,那么,学生对文本的阅读鉴赏效果一定会胜过一成不变、刻板单一的程式化教学千倍万倍。

三、重熏陶,轻训练

郁达夫的《江南的冬景》以清新简约的意象、白描写意的文风、文白相间的语言等描绘了江南冬景中诗画般美丽的景色。比如清晨的如粉晨霜、午后的风和日暖、垂暮的烟雨微茫、夜晚的白雪纷飞等,焕发出了自然简洁、清新明丽、内敛深沉的生命韵律,真可谓字字简洁和婉,句句宁静恬淡,充满着“美“与“生”的生活情趣和鲜活的生命神韵。既然如此,引导学生美读、品鉴郁达夫的《江南的冬景》,我们的眼睛和心灵就不能仅仅停留在作者精心描绘的唯美的江南冬景画面中,而应该引导学生的眼睛与心灵追随郁达夫抑或娓娓道来抑或切切私语抑或侃侃而谈的笔触,与作者一道尽情享受文本中描绘的这段美好时光,在文本中感知、领略、享受唯美的江南冬景带来的审美愉悦,与作者一道体味文本中诗意般的栖居带来的心灵慰藉。引导学生在美读的过程中,充分感受文本中人与自然的亲密和谐氛围,让江南的冬景中唯美的自然景观幻化成每位学生性灵的延伸,引导学生在文本中充满感性的晨霜、暖日、草根、乌桕、烟雨、酒客、垂暮等的喧哗和神秘雪夜的暮色中,平和、宁静、舒坦、惬意、心满意足地进入天人合一的唯美境界。

篇2

一、引导学生把握散文的形式美

散文具有“形散神不散”的特点,教师要在教学中引导学生通过对课文的阅读,来认真揣摩作者的思路,把握散文内在的行文线索和情感主线,让学生感悟到散文的结构特色和行文之理,从而在大体上把握住散文的形式特点。例如,苏教版九年级下册的《藤野先生》,从结构上来看这篇散文感觉似乎很“散”,从开头写清国留学生看樱花、学跳舞,再写了“我”从东京到仙台学医得到了“物以稀为贵”的礼遇,再写到与藤野先生相识、相处与离别,写到日本教员、日本“爱国青年”的表现,时间跨越20年,写到大小的事情10多件,人物也比较多。但是从文章的内在行文线索上看是按照时间的顺序,以自己的情感经历为线索将繁多的事件和人物串联起来,这既表现出藤野先生没有民族偏见、关心“我”的可贵精神,也凸现出鲁迅先生到日本求学是为了寻求救国救民的革命真理,表现了他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特别是文章开头的两个自然段描写“清国留学生”颓废庸俗生活的内容,表面上看起来好像是游离在主题之外,实际上紧扣主题,充分体现散文“形散神不散”的特点。

二、引导学生欣赏散文的语言美

尽管散文的风格众多,在语言上也各有特色,但是都具有精致的美感。在初中语文散文阅读教学中,教师要抓住课文中的精彩词句,加以分析讲解,引导学生对词语和句子的选用进行深入地分析,体会到作者语言运用的精妙之处,从而欣赏散文的语言美,帮助学生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初中语文教材中有很多精美的散文,也有很多精美的语言值得学习借鉴。例如,苏教版八年级下册的《紫藤萝瀑布》,作者宗璞写紫藤花“花朵儿一串挨着一串,一朵接着一朵,彼此推着挤着,好不活泼热闹!”用了“挨”“接”“推”“挤”四个动词,把紫藤萝花开时茂盛、繁华的景象以拟人的手法进行了生动描绘,带给人生动、活泼、欣喜的感觉,让紫藤萝瀑布的美景犹在眼前。又如苏教版七年级上册课文《春》,作者了大量的叠字:“偷偷的”“嫩嫩的”“绿绿的”等,不仅从形象上表现出了春天里小草嫩绿柔软的特点,音韵上也具有很强的美感。在散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重视朗读教学,“吟哦讽诵而后得之”。引导学生对散文的语言进行反复地朗读,读得正确、流畅、沉浸其中,才能读出文章的味道来,欣赏到其中的美感,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

三、引导学生体验散文的情感美

情感真挚是散文的一大特点,也是散文的内在魅力。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引导学生通过阅读,体验散文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不仅能够让学生更好地进行散文的学习,综合提高语言运用能力,也能够通过散文展现的不同情感对学生加以感染,提高学生的思想感情,培养其热爱祖国、热爱生活、善良宽厚等美好情感。例如苏教版八年级上册《背影》,文中所描绘的父亲的背影感动过许许多多的读者。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对课文的教学,让学生了解父亲在母亲去世,自己又赋闲在家,但仍坚持为“我”送行的事件,通过对父亲为“我”买橘子的场景描写,和“我”四次流泪所蕴含的思想感情,深切体会到父亲在家国两茫茫的时候送子远行的复杂感情和“我”对父亲的深情,并通过对课文的反复诵读,体会到父子间浓浓的亲情。

除了叙事之外,写景和抒情也是散文的主要形式。很多优美的散文都是情景相生,由景生情,由情而悟。例如《白杨礼赞》《月迹》等优美的抒情散文,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对文中的景物描写、名句和中心句、情感变化线索等的把握,体会作者想要表达的情感;而很多写景散文也会寓情于景,情景交融,例如《济南的冬天》,“最妙的还是下点小雪呀!”通过对雪景的描写,可以看出作者对济南冬天的喜爱。

四、引导学生感悟散文的哲思美

篇3

《竹林深处人家》是初中语文七年级(上)第三单元中的第三篇课文。本单元带领学生走进大自然,领略自然风光。每篇课文都向我们展现了色彩斑斓的大自然,学习这几篇课文既是提高听、说、读、写能力的重要途径,又是一次美的巡礼;从中既可得到语文的滋养,又可受到美的熏陶。

因此,教学这篇课文,应该引导通过阅读,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理解文章准确生动的语言,把握课文通过描绘景物的情状和特征,并在描写中融入自己的情感特点。教学本课,重在让学生“品味―探究―体验”。

【学情分析】

学生通过本单元前几篇课文的学习,已懂得写景要抓住景物的特征,合理安排写景的顺序,并会运用适当的表现手法。因此,教学这篇课文,应该引导学生继续巩固已学知识。本文篇幅较长,面面俱到的分析,会把美文肢解,破坏学生对美文的全面体会,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在泛读的基础上选择重点段落精读,感悟美点,让学生自己在品味的基础上发现竹林的美丽、竹乡生活的恬静,体会作者的情感。适当拓展课程资源,倡导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理解、积累文中字词;

2.学习多角度写竹的方法;

3.能有感情地朗读自己喜欢的课文语段,品味描绘竹景的形象生动的语句。

二、过程与方法

自主―合作―探究。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作者对江南竹乡的特殊情感。

【教学重点和难点】

1.抓住景物特征写景的方法;

2.移步换景写法的特点及运用。

教学课时:两课时(两节连起上)

教学工具:多媒体、卡纸等。

【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①谈话:同学们,今天我们继续学习写景散文,出示课题《竹林深处人家》。看到这个题目,你想到些什么问题呢?把它写下来。(学生可能会想到:竹子多、密;在浓密的竹林中有人家;“竹林”点明了“人家”生活的环境和地点,体现了江南竹乡的特色;“深处”体现了竹林的茂盛和环境的清静等等。)

②学生自由发言,要求其他同学认真倾听,并积极发表不同的想法。

③现在我们走进课文,看作者是怎样体现这些内容的。

2.整体感知

(1)初读

①学生自读课文,要求圈出自己认为的生字难词,并写在小卡上。(看、做)

②在四人小组内交换看生字卡,并相互指正。(小动)

③开火车读出屏幕上的字词。(流程性检测)

④同桌互相听读课文,要求读准确,读顺畅。(再次强化生字词,再读课文,熟悉文本内容,为后面理解感悟做准备。)

(2)泛读

①学生放声朗读课文,划出自己最喜欢的句段。(做)

②想(喜欢的理由)+做(在原文旁写下喜欢的理由)。

③小组内交流:各成员先说说自己喜欢的语段及其理由,然后确定本组最喜欢的一句或一段,多角度地进行分析并在学习卡上简要记录讨论成果。(听、想、做)(小动)(此环节意在为学生搭建一个互动平台,学生们可能会从文中找出作者从色彩、声音、气味等各方面对竹子进行细腻描绘的句段,从视觉、味觉、嗅觉、听觉等方面来谈,从而深切体会写景散文的特点。)

④小组代表发言。师作点讲、精讲。(如果学生做得好,就自然过渡到下一环节。)(请不同内容、不同学习水平的三个小组)

3.研读课文

重点研读前三段和结尾写竹乡人家生活氛围的语段。

①思考:作者从哪几个角度描写竹海景象?竹乡人家的生活有何特点?前文写竹海与竹乡人家的生活有何联系?

②小组讨论交流以上问题,并选一个问题准备作交流发言。

③小组代表发言。

④师小结:并出示板书:

远望――竹林如海“仿佛全被竹的海洋淹没了”

竹海景象近看――深入竹海(如,在“海底隧道里走过”)

四顾――穿过竹海“除了竹子还是竹子”

4.拓展延伸

①学生谈谈学习本文的收获。(先思考,然后写下来。学生可以畅所欲言,教师引导学生注意从写景散文的特点出发,多角度去考虑。)

写景散文的基本特点:特征突出,顺序明晰,语言优美,情景交融。本文采用了移步换景的写法,大量使用了比喻修辞手法,动词极具表现力,写出了色彩,从多种感觉来写等等。

②四至六人小组合作: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写句子,看哪组写得又多又好,接着写在学习卡上。(想+做)

③展示成果:各小组粘贴本堂课的学习卡。

④互看学习卡(每个组至少看两个组的学习卡)。看:一看记录内容是否完备,二看修辞手法是否运用得当,三看与自己所在小组的学习卡相比有何优劣。评:说说自己看到的好的或急需改进的。(这一环节可促学生自己总结,反思,既找到自信,又看到不足,比教师指出更有效。)(时间机动处理,如果时间充裕,可让每一个小组都有展示的机会。)

篇4

下面我们就来看看一位同学修改前后对同一景物两段不同的描写:

1.晚秋的天空是澄清的,山脚下的高粱熟了。

2.晚秋是澄清的天,像一望无际的平静的碧海;强烈的白光在空中跳动着,宛如海面泛起的微波;山脚下片片的高粱时时摇曳着丰满的穗头,好似波动着的红水;而衰黄了的叶片却给田野着上了凋敝的颜色。

很显然前者只能算是景物叙述,而后者才是景物描写。前者虽然也涉及景物,但只是简单地介绍,而像这样的介绍却存在于我们大部分同学的作文中,缺少多角度的观察和感受,自然写不出优美的文章。经过细腻地观察并进行修改,后者则是从形象、色彩等方面进行感性的叙述,并综合运用多种修辞方法,自然给读者带来不一样的美感。

我们该如何做到多角度描写景物呢?这里介绍几种方法:

一、选好时机,定点观察

契诃夫认为“风景描写只有在适当的时候,在它能像音乐或者由音乐伴奏的朗诵,向读者传达这样那样心情的时候才合适,才不至于把局面弄糟。”选好写景的时机后再选择一个合适的固定位置,用固定立足点和变换立足点观察景物的方法,或远观、或近看、或仰视、或俯瞰。同时还要注意观察的顺序,是由近及远还是由远及近;是由上而下还是由下而上,这些都是指空间的变换,还能以时间的变化和游览的先后为顺序,这样所描写的景物不但从多角度叙述而且不会杂乱无章。例如《答谢中书书》一文中,作者写景时仰观“高峰入云”,俯视“清流见底”,平视“两岸石壁,五色交辉”,这就是采用空间观察顺序,使描写景色具备了空间感;而《观潮》中写景时则采用远望“方其远出海门,仅如银线”,近看“则玉城雪岭际天而来,大声如雷霆,震撼激射,吞天沃日,势极雄豪。”这就是运用了由远及近的空间顺序写景。由此可见,观景的点有变化,所观察的景物形态、色彩、情状就自然各不相同,自然也写出了景物的不同特点。

二、 移步换景,变化角度

苏轼《题西林壁》中写道:“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由此可知观察角度的不同(俯视、仰视、远眺、近看),景物的视觉形象会呈现出千姿百态,如果再加上观景时走动起来,变换远近距离、高低位置和各种视角,观察同一景物的不同侧面、局部,以及不同景物的各个方面,然后依次进行描写,自然能使读者对所描写的景物产生更加全面的认识,获得完美的感受。例如《社戏》写“我”跟小伙伴们乘船“飞一般径向赵庄前进了”,沿途所见夜景,包括自然景物和人文景观都随着人物的观察角度的移动一一展现出不同的景象。同样的景物由于观察点的移动而呈现出异彩,让读者细品之后竟然有种想要走进赵庄的夜晚之感。

三、精细观察,描写景物

篇5

摘要:《项脊轩志》是归有光的散文代表作,通过平实的描述和生活细节的把握,抒发了对故人,故地和故事的怀念之情。其抒情手法主要是通过对项脊轩景象和环境的描写,和对往事的回忆描述来展开的。

关键词:项脊轩志;抒情

[中图分类号]:I206[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1)-19-0017-01

明代散文家归有光创作的《项脊轩志》是其诸多散文作品中的经典,文中内容涉及物景、人事、见闻、回忆、感慨等,文章看似凌乱而漫无边际,但细细读来却显得思路清晰,层次分明,其中亦能体味作者的匠心独具和浓郁的感性色彩。《项脊轩志》采用平实的描述,把握生活中细节,并以此为基础抒发对故人,故地,故事的无比怀念之情,其朴实真切的抒情手法为后人所推崇。

一、寓情于景

《项脊轩志》写景主要是围绕“项脊轩”展开。“项脊轩”是归有光青少年时期生活和读书的地方,是一个极不起眼的小书斋,但这个小书斋在作者的心中留下了许多深深的印记:他在这里读书,在这里和大自然对话,在这里倾听老妈妈讲述往事,在这里享受祖母的慈爱,聆听祖母的教诲,在这里与妻子琴瑟和好,闲谈家常……这座“百年老屋”似乎成了作者个人生活和家庭生活的见证人,因此,作者要“志”,以项脊轩的过去、现在、故事、人物为线索,以朴实、细腻、简洁、通俗的语言写出了作者对亲人的深切怀念以及难以明言的感慨,作者通过感情的抒发,并表达自己向往的一种淡泊之情、宁静之情。

“项脊轩,旧南阁子也。室仅方丈,可容一人居。每移案视顾,无可置者。”正是这么一个小而旧的弹丸之地,经作者修葺后,屋顶不再漏雨,开了四扇窗,绕着院子筑起墙,使南面的光反射进来,屋里便亮堂起来。院子内有种植了兰花、桂树、翠竹等植物,使原有的栏杆增添了光彩。同时还借来了满架的书籍,有时放声吟唱,有时端坐读书。大自然的各种声音都可听见,院子是静寂的,小鸟飞来啄食,人来了也不会飞走。夜晚,每月的十五夜色让人喜不自禁,月光如流水,桂树影交错,树影随风晃动,这一切让人乐不可支。这便是作者描绘的“项脊轩”周围优美、恬静、简谱、诗意的环境。

作者写“项脊轩”周边的环境,写他的生活方式,突出“万籁有声,而庭阶寂寂”,而能听到万籁的声音,恰恰是因为很安静,在嘈杂喧闹的街市里是听不到万籁之声的,作者通过写万籁的声音,就是要反衬项脊轩的静;写小鸟“时来啄食,人至不去”,写出了鸟与人相亲相和的情感,说明环境不仅对人是可喜的,对小鸟也是可喜的,小鸟也对这个地方恋恋不舍。这种外在环境正是为了衬托作者内在心境,这是一种宁静、淡泊的心情。

在文章结尾,作者只用了“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 ”的枇杷树景象,这是一棵具有特殊纪念意义的枇杷树,是他在妻子去世的时候,他亲手种下的思念树。作者对妻子的思念之情,并没有随时间的流逝而淡化,反而就像这棵枇杷树越长越茂盛,对妻子的怀念之情也越来越深挚。所以,此处既是写景,也是写情,写出了作者对妻子的深切怀念之情,这是写景当中运用的抒情笔调。

二、寓情于事

作者在文中除了描述了“项脊轩”的环境和景象之外,还讲述了母亲、祖母、妻子围绕书斋发生的生活琐事。“然余居于此,多可喜,亦多可悲。”一句过渡,由景转事,通过回忆曾经发生在“项脊轩”的往事,来抒发作者对故人的怀念。

“先是,庭中通南北为一。迨诸父异爨,内外多置小门,墙往往而是。东犬西吠,客逾庖而宴,鸡栖于厅。庭中始为篱,已为墙,凡再变矣。”通俗、生动地写出了庭院的变化,而后直写变迁,此时的家庭已经弄得不成体统了,抒发了作者的哀伤、悲愤之情。

作者从幼年、成年、中年三个阶段来回忆发生在祖母、母亲及妻子身上的一些琐事,并以此表达对故人的怀念之情。幼时的记忆有更多感性的色彩,特别是通过老妪的回忆加以渲染,以“指扣门扉”的细节将母亲对儿子的关爱之情描绘的淋漓尽致,让人为之动容;成年的回忆有更多理性的东西,不仅吃饭穿衣这样的琐事,而更多的是写祖母对作者的殷切期望,“儿之成,则可待乎?”,满心的希望,“持一象笏至”,则具体的将祖母的勉励和期望和盘托出;最后是中年对妻子的回忆,“从余问古事”,“凭几学书”展现了生活的宁静和美好,“闻姊家有阁子,且何谓阁子也?”写出了小姑娘的天真烂漫,极富生活化的情趣,这虽是一些生活小事,但这个时候的记忆写得非常真实深刻,充分描画出了深挚的伉俪之情。

从总体上看,写祖母、母亲、妻子都抓住小事来写,这符合人物的心理特点,一般情况,对亲人的回忆往往不是记住一些大事,而是记住一些小事,这些事虽然很小,但和作者有密切的联系,并曾深深打动过作者,也给读者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非常深切的感受,令人铭记不忘。

篇6

领悟和感受散文的美是散文教学的重中之重。首先,品味散文的形式美,在审美欣赏的过程中,读者一般都是从形式的感知入手,通过想象和联想达到美感的形神交流,最后和作品的感情产生共鸣。散文的形式美包括多方面:语言文辞美、表现手法美、结构美等。有的作家极重视美文的结构艺术,它们有的像扇面画幅,咫尺之间,烟波云海,意境深邃;有的像苏州园林,方圆几亩,峰回路转;有的谈古论今,言近旨远;有的曲径通幽,别有洞天……总之,散文的结构千变万化,没有定规,正所谓行云流水,随物赋形,美不可言。我们应着眼作者思想感情的波澜。其次,感悟散文的内容美。散文再现的生活美,表现的情感美、哲理美,以及再现与表现相统一而形成的意境美,是散文呈藏蓄状态的内容美。散文和其他文学类别一样,反映社会生活既要再现客观对象的形神状貌,又要表现作者的主观思想感情,是再现和表现的统一。因此,欣赏散文的美,要把握再现的生活美、表现的情感美和哲理美。再现的美与表现的美和谐构成了声如耳闻、形如目睹、景如亲临、情同身受的意境美。它是多方面的,如形象美、色彩美、音乐美、含蓄美。再次,享受散文的风格美。散文的风格美是散文作品的内容美和形式美的统一体现出的独特艺术美。有的如大江东去,波澜壮阔;有的如小桥流水,明月清风;有的如浓桃艳李,怡红扶绿;有的如疏梅浓竹,苦艾寒芹……对于具体的某一作品,欣赏者首先要根据其作品内容与形式上的特点,判断它是阳刚美还是阴柔美。如果是用雄浑的笔墨、豪迈高昂的格调描绘轰轰烈烈的生活场景和大波大浪,表现叱咤风云的英雄人物的生活片断,宣泄作者奔放激越的情感,使读者产生惊奇、狂喜、赞叹等大起大落的心理情感,那么,这样的散文风格就属于阳刚美;如果是用优美细腻的笔墨、委婉柔和的色调表现日常生活的细波微澜和自然界中的柔美景象,给读者带来一种平缓、亲切、随和、舒坦、闲适、宁静、愉快等心旷神怡的心境,那么,这样的散文风格则属于阴柔美。

二、把握文章结构,提炼关键语句

阅读散文还要善于抓关键的语句。从内容上看要抓住能揭示文章题意主旨的语句;从表达方式上看要注意文章中那些直抒情意的语句;从结构上看要注意起领收束或承上启下的语句;从修辞上看要注意那些运用修辞手法的及语意比较含蓄的语句等。清代学者刘熙载说:“揭全文之旨,或在篇首,或在篇中,或在篇末。在篇首则后者必顾之,在篇末则前者必注之,在篇中则前注之,后顾之。”也就是说,关键语是文章的精神聚点,是文章的标志。郁达夫说过,在散文中“总要把热情渗入,不能不达到忘情忘我的境地”。作者的感情总是会凝聚在文中一点,找到这一点就等于抓住了文章的核心。对学生筛选能力的考查主要体现在他们在阅读过程中能否找到符合题意的关键句。阅读时最好能把书中的精彩片断摘录下来,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义,品味精彩语句的表现力,把自己的体会感受写出来,根据自己的理解对作品作出客观的评价,这样对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语文素质大有裨益。

三、朗读品味多样化,倡导形式多样的学习方式

篇7

一、开门见山开头

“白杨树实在是不平凡的,我赞美白杨树!”

“在苍茫的大海上,狂风卷集着乌云。在乌云和大海之间,海燕像黑色的闪电,在高傲地飞翔。”

“我与父亲不相见已二年余了,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

通览以上三篇文章的开头,我们可以看出一个共同的特点:干脆利落,直接入题。即我们常说的开门见山。《白杨礼赞》,大作家茅盾借用“白杨树是不平凡的”,出语即点出白杨树的不同凡响,让人觉得赞美它是水到渠成,顺理成章的事。《海燕》这篇散文诗开头首先交代了海燕勇敢高飞的战斗环境,接着从“色”“形”“神”三个方面,显现了海燕迅猛高飞的战斗英姿。著名散文家朱自清先生的名作《背影》开篇点题,为下文写寄寓深挚父爱的“背影”设伏。运用这种方法,能给人以直截了当、爽快畅达之感。

二、悬念开头

设置悬念是故意留下疑团,以激起读者心理期待的一种开头方法。开头设置悬念,能一下子抓住读者的心,激发人们去思考,起到引人入胜的效果。如:

“动身访美之前,一位旧时同窗写来封航空信,再三托付我为他带几颗生枣核。东西倒不占分量,可是用途却很蹊跷。”(萧乾《枣核》)

“声乐家苏林教授发现了一件奇怪的事……`参加考试的200多名考生中,有一个20岁的女生陈伊玲,初试成绩十分优异,声乐、视唱、练耳和乐理都列入优等,尤其是她的音色美丽。而复试时却使人大失所望。苏林教授一生桃李满天下,但这样年轻而又有才华的考生却还是第一个,这样的事情也还是第一次碰到。”(何为《第二次考试》)

这两个开头是初中课文中悬念开头的典型例子。这种开头常用在有着激烈矛盾冲突或意外结局的记叙文中,它只客观描述事实,把问号栽种到读者心里,先在读者心中打个结,再慢慢将结解开,以造成极有吸引力的叙事效果。《枣核》一文,开篇就设个悬念,“再三托付”,用途却很“蹊跷”,究竟有何奇怪呢?读者的心一下子就被俘虏了。再说《第二次考试》,文章伊始说就“事情奇怪”:陈伊玲初试成绩“十分优异”,复试时使人“大失所望”,提出奇怪,不讲原委,设置悬念,抓住读者。这种写法,值得学习与借鉴,训练时多提醒学生学习利用。

三、抒情开头

以抒情性的语言开头,或咏物抒情,或融情入叙,最突出的特点是感人。在文章的开始便以强烈的情感紧紧抓住读者的心,为下文的进一步展开做了必要的情绪铺垫。我们以朱自清的《春》为例说明:

“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

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欣欣然张开了眼。山朗润起来了,水涨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

《春》这篇优美的写景抒情散文,描绘了大地春回,生机勃发的动人景象,赞美了春的活力带给人以希望和力量。文章一开头,作者便用抒情性的笔调宣告春天到来,充满喜悦,从宏观上勾勒春天,画出春的轮廓,表达出自己对春天的美好感受。

抒情开头在一些优秀作文中也经常出现。我在进行作文教学时,不忘对学生进行补充教学,引入优秀的抒情开头例子,如“结束了一天繁忙的学习,倚着窗儿,望那深蓝的天空,疏星点点。月的清辉引出我多少遐思。老师,我似乎又看到了您!”让学生觉得耳目一新,通过经常性的训练,使学生受益匪浅。

四、写景烘托式开头

这种开头方法有利于为人物的刻画和事情的叙述设置入情的意境和氛围。作为一种实用易解的行文技法,在中学《语文》课文中有许多可资典范的例子。如:

“山,好大的山啊!起伏的青山一座挨一座,延伸到远方,消失在迷茫的暮色中。”(彭荆风《驿路梨花》)

本篇课文开头以对山的描写为情节的展开作铺垫。如此大山,暮色又迫临,对行进在路途中的人,夜间的住宿确乎是一个必须而又难以解决的问题。他们的心情该是多么焦急啊!由此可见,对小茅屋主人的猜度与赞美等一系列的情节展开铺垫,是为“写景烘托”式开头 。

“时间是晚上八点。太阳虽然早已下落,但暑气并没有收敛。没有风,公园里那些屹立着的古树是静静的,树叶也是静静的。露天的劳动剧场也是静静的。”(叶君健《看戏》)

篇8

通过写景状物来抒发内心的情感是诗歌永恒的主题。高中语文课本中编排了大量的诗歌,是学生学习写景状物抒情的绝佳素材。文章围绕四个方面阐述写景状物对抒情的铺垫作用,旨在通过引导,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

【关键词】

高中语文 诗歌 写景 状物 抒情

《中学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中学语文教学要培养学生鉴赏诗歌的能力,从写景状物中能感受形象、品味语言、领悟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从历年高考试卷中可以看出,诗歌鉴赏是必考的试题内容。诗歌总是借景抒情、或触景生情,或寓情于景。因此,读懂诗歌必须从读懂写景状物来握诗人思想感情。只有在此基础上才能进行形象、语言、意境、风格等方面进行赏析。

一、学习古人写景状物,通过描写景物抒情

一直以来,诗歌在情感表达方式上总是通过一定的载体进行,这个载体就是景物。因此,古人就把思想感情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来获得生命的共感。诗人通过观赏山水等景物,在描写过程中探索自然界的变化,并从中获得人生的启示。这样,就借山水来拂去世俗的尘埃,消除心中的烦恼。感情的寄托总是与自然界一草一木息息相关,从与山水的感情交流中不仅领略了山水风景丰富多彩的美,而且也激发诗人对人世沧桑变迁的感慨。所以,诗歌这种文学作品最常用的艺术手法就是通过写景状物来抒发自己的思想感情。高中语文课本中无论是《诗经》还是《楚辞》或者唐诗到宋词等,在名家辈出的年代,涌现出一大批璀璨夺目的写景抒情的诗歌。因此,在高中语文教学中要引导学生通过写景抒情类诗词的学习,让学生学会对自然景物的表写来抒情。从写景状物中学会抒发自己内心的情感,学会关心国家大事,学会关心人民的疾苦。这样,在借助诗歌养分的同时把民族的根深深地扎在心里,从而在走遍天涯海角之时,也深深地打上中国人的烙印。

二、通过工整句式表达,使音律显得抑扬顿挫

我们知道,诗歌讲究严格的对仗句式。对仗就是我们所说的对偶,对偶能表达的意思更有气势、更充分,更节奏鲜明。从句式结构上来看对偶分为严对和宽对两种。严对就是上下句字数相等,词性一致,平仄相对,不重复用字。例如:杜甫在《登高》中有“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一句。这两句集中的表现了秋天的景色,诗人在登高的同时仰望那茫无边际的天空,此时正值深秋,那萧萧而下的树叶,衬托诗人悲凉的心情。再俯视看看那奔流不息滚滚而来的长江水,一股愁绪涌上了心头。其中对仗的是“天”与“风”、“高”与“急”、“沙”对“渚”、“白”与“清”,朗读起来有节奏感。达到了奇妙难名的艺术境界。诗人在写景的同时,便深沉地抒发了自己内心的情怀。诗人写景还用了“无边”、“不尽”,让下文的“萧萧”与“滚滚”更加生动形象化。这样的描写既让人联想到落木的声音,以及长江之水汹涌之状,在无形中透露出韶光易逝与壮志难酬的感怆。这也是杜甫沉郁风格的集中体现。

三、通过写景借题发挥,推敲作者思想情感

鉴赏诗歌不仅看诗人如何写景状物,还要认真推敲诗人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诗人有不同的人生观与表达技巧,所以往往从不同角度来表达。主要通过这样的表达技巧:首先,是诗人对人生的理性思考,通过写景状物来借题发挥。例如:杜牧在《题乌江亭》时,他为项羽的自刎而深深惋惜,于是有“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的感慨。但是,王安石却认为项羽的失败是必然的,于是有了“江东子弟今虽在,肯为君王卷土来”这样的感慨。其次,诗人能把历史与现实结合到一起,进而发出对个人遭遇的感慨。例如:《赤壁怀古》中把周瑜与诸葛亮的建功立业与自己的遭遇结合到一起。而辛弃疾在《京口北固亭怀古》同样把历史人物与自己的遭遇结合到一起进行对比。最后,诗人抓住历史史实来借题发挥,从而抒发自己的情感。例如:李商隐在《贾生》中的感情抒发。同样对昭君出塞的史实,杜甫有“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的同情之情。而宋代的王安石却有“人生失意无南北”的感慨。因此,写景状物只是借题发挥,我们必须从中来推敲诗人的思想感情。

四、抓住特征进行描写,领会鉴赏诗词意境

国学大师王国维说:“一切景语皆情语。”写景是为了抒情,在抒情过程中营造优美的诗歌意境。诗歌具有优美的意境,而意境总是通过意象产生的。我们在鉴赏诗歌写景抒情的时候通常把是否到达“情景交融”的地步作为衡量标准。因此,探寻诗歌的意境是鉴赏写景抒情诗不可缺少的环节。写景、状物是为了后面的抒情,而抒情又必须要借助景与物。例如:现实主义作品《诗经》中《采薇》是以一个戍边士兵口吻在写景状物的:“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这句诗历来被认为是写景抒情最好的诗句,其中的“雨雪”写出了征人返回乡途中的艰辛。此时,与来时的“杨柳依依”景色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从而抒发了“物是人非”的情感。但是,我们知道写景、状物与抒情在很多时候可以有所侧重。有时候以写景状物为主,有时候以抒情为主。但都是对具体景物的内心感受。因此,诗人不仅尊重景物特征来描写。同时,在写景状物过程中带上诗人的主观感受。

总之,鉴赏诗歌必须从写景状物开始,通过景物来推敲诗人的思想情感。因此,在鉴赏诗歌时首先要看诗中如何描写景,景物的特点是什么;其次,看诗人运用怎样的技巧写景状物,取得的效果如何;最后,看诗人如何借助景物抒发思想感情。这样,诗歌鉴赏能力就会逐步的提高。

【参考文献】

【1】高武.寻找诗性的回归――诗歌教学探微【J】.散文百家,2014(07)

篇9

【关键词】朱自清;散文;语言艺术特色

朱自清散文的语言优美流畅,朴素简洁,清新隽永。朱自清主张“用笔如舌”、“用笔如画”,他多用“活的口语”,注重语言的创新。他一生都在为正确地使用祖国的语言文学,为祖国语文字的纯洁和健康而斗争。”(他在《语文续拾》、《经典常谈》、《论通俗化》、《标推与尺度》、《语文零拾》等大量文章中谈论到语言的建设和发展)。朱自清散文之所以有着超乎寻常的艺术感染力,同他善于熔化中国古典诗文的词汇,吸取西方语言及句式,提炼群众口头语言的精华,创造出新鲜活泼、自然朴实的散文语言分不开的。朱自清的散文不论是写景抒情类的、叙写日常生活类的、还是描写社会类的,都在作品的语言方面显示出了独特鲜明的艺术特色。那就是:

一、精选口语入文

朱自清先生为使口语入文,把北京话作为挑选和提炼口语的标准。在他的散文创作过程中,始终恪守这个标准,因而他的散文语言与今天的普通话几乎一样,活跃在中国人的交际生活中。

首先,善于使用富有个性化的北京话口语。《春》里,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园子里,田野里,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坐着躺着。打几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风轻悄悄的,草软绵绵的。

草“偷偷地”“钻出来”,写出了小草在人们不在意的时候破土而出,就像孩子捉迷藏时从暗处钻出来,充满了孩童情趣。“坐着”、“躺着”、“打滚”、“踢球”、“赛跑”、“捉迷藏”,一连串动词无不童趣盎然。“两个”、“几脚”、“几趟”、“几回”这些不定量的数量词,表明孩子们在天然的运动场上随意玩耍,直到尽情尽兴为止。

其次,善于使用北京话独具特色的简短句式、反问句式。《松堂游记》里。“白皮松不算奇。多得好,你挤着我我挤着你也不算奇,疏得好,要像住宅的院子里,四角上各来上一棵,疏不是?谁爱看?这儿就是院子大得好,就是四面八方来得好。”论《吃饭》里,“可是法律管不着他们吗?官儿管不着他们吗?干吗要怕认呢?”、“谁怕谁?”,句式简短,充满感情,朴素自然。风华从朴素中来,朱自清先生的散文句句明白如话,平易自然,堪称朴素美的典范。

二、运用多种修辞手法

作者善于运用多种修辞手法使散文的语言呈现出艺术的美感。如《荷塘月色》:“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前一句用渺茫的歌声描绘出缥缈、悠远,似有若无的荷之清香,动静相宜,虚实相生。后一句则用小提琴演奏出的名曲旋律来形容光与影的浓淡,烘托出一种温馨、幽雅的氛围。给读者以联想和想象,使人如浴荷塘月色之中,渐入诗境。

三、巧用叠词、双声叠韵词语、儿化词、整散句

首先,叠字叠词的巧妙运用,形成独有的节奏感和韵律美。朱自清先生的散文中,叠字叠词随处可见。《威尼斯》里用了“微微”、“茫茫”、“走走”、“来来去去”、“老老实实”、“疏疏落落”等,使语言铿锵有力,朗朗上口。《荷塘月色》里,一开头就点明题意:“忽然想起日日走过的荷塘”,“日”原是时间名词,这里是表示时间的量词,重叠后有浓厚的形容词意味,更显得荷塘是作者非常熟识的,衬托出“心里颇不宁静”;“月亮渐渐地升高了”,“渐渐”,表明夜已深了,因为“心里颇不宁静”,所以就愈感到时间过得慢:“妻在屋里拍着闰儿,迷迷糊糊地哼着眠歌。迷迷糊糊”写作者的感受;“我悄悄地披上大衫,带上门出去。”“悄悄”表面上是修饰披大衫这个动作的,实际也是写“我”当时的心境。“悄悄”不能只是寂静无声,而多少还带有“忧心忡忡”那种思绪,语意双关,意味深长。

其次,富于变化的长短句、整散句的交错运用、较有规律的停顿、抑扬有致的句调、层次,使文章摇曳多姿,鲜活生动。《匆匆》里,“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但是,聪明的,你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是有人偷了他们吧:那是谁?又藏在何处呢?是他们自己逃走了罢:现在又到哪里呢?”这篇散文中,大部分句子只五六个字,常常形成排比问而不答,飘忽即过。词语的色调也极婉转,轻盈的燕子,婀娜的杨柳,娇艳的桃花。组成一幅多美的画图。“去——来”、“枯——青”、“谢——开”既有词义上的对比,又有音韵平仄上的变化,再加上以“了”“呢”等的语气词缀在句尾,从语言的音乐性上,赋予他的艺术语言以“既能悦目,又可赏心,兼耳底,心底音乐而有之”的美感特征。

总之,朱自清的散文在语言方面表现出了独特鲜明的美文艺术风格,为中国现代散文增添了瑰丽的色彩、恒久的魅力。

参考文献:

篇10

一、听读法

听读法就是教师范读课文精彩段落,学生在教师示范下,反复诵读,直到把握文章脉络、结构,领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为止。这是利用声音的要素,在听读过程中,逐步地感受文章的内在节奏、气势和情调,感受语言的内蕴,领会布局谋篇、遣词造句的精妙,体会作者的思想情感。臧克家在他《重读〈岳阳楼记〉》一文中说:“对于《岳阳楼记》和《醉翁亭记》中写景抒情的段落,儿时朗读,百遍如新,沉醉其中,如饮美酒。”可见,反复诵读的效果和意义非同一般了。

二、听想法

听想法指学生听教师范读与思考句子、段落内容相结合的一种方法。教师在范读完一段内容之后,提问:这段话说的是什么?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让学生思考。以朱自清散文《春》第四段为例,具体教学步骤如下:

1.教师范读后,提问:这一段先写什么?后写什么?再写什么?怎样具体描绘的?从那些角度写的?

2.教师再读,请同学们仔细听,学生边听边思考问题。

3.学生回答问题。

通过让学生反复听的方法,积极引导听觉,调动学生思考。教师范读时,要讲究语气、语调,要读出文章的声情和韵味来。必须强化的知识可以加强语气。学生回答问题后予以评析,并给于适当的鼓励,以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三、听视法

听视法即一边看课文或音像、教学挂图等资料,一边听范读。这一方法,既借助了娓娓动听的声觉形象,又利用了形象直观的视觉形象,把学生吸引到作品的意境之中,使之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从而更显明地感知课文中的形象,更深切地了解课文的内容,体会作者的感情,唤起共鸣,受到教育。同时,还可以得到多方面的美的享受。

例如,学习《岳阳楼记》,可以分三个层次:

1.入画:即教师范读课文,并展示“岳阳楼”、“洞庭湖”的彩色照片,出示“霪雨霏霏”和“春和景明”课件,这样借助听觉和视觉形象,启发学生展开想象,脑海里呈现出一幅声色俱佳的画面,产生身在图画中的美感。

2.生情:教师朗读,讲解岳阳楼“大观”、洞庭湖上的不同景象的同时,启发学生反复体验画面所表露出作者的情感。

3.悟理:引导学生体会作者对登楼者览物而生的两种不同感受所持的态度,感悟作者由此而生发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生活理想和政治抱负,并借此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

四、听记法

听记法即对文中精彩的句子、段落,教师朗读后,要求学生将其记下来。这一方法是在理解文章内容的基础上进行的,有助于巩固知识和深入领会课文,同时也训练了学生的记忆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