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绍翁的古诗范文

时间:2023-04-04 18:21:2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叶绍翁的古诗,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叶绍翁的古诗

篇1

一天早晨,窗外的空气格外清新。小鸟叽叽喳喳的鸣叫着,在枝头上飞来飞去。叶绍翁走到窗前,望着窗外满目春色,突然想起了一件事情。啊,整整一个冬天没有见到好友马翁了。他现在还好吗?冬天大雪封山,行动不便;现在天气转暖,春色满园。我何尝不去看看他。老哥俩开怀畅饮,聊天赋诗,顺便也可欣赏一下他的满园春色。

想到这里,他急忙更衣,带上他的酒葫芦就要出门。为了防备冰雪融化,道路泥泞,他特意穿上了儿子为他用木头制作的底下带刺的“泥屐”。走出家门,屋外清新的空气,满目的春色,使他顿时感到心旷神怡。也许是他的心情好,也许是想尽快见到老朋友,他感到脚下特别轻快,几十里的山路,一转眼就被他甩到了身后。

看见了!看见了!马翁那熟悉的房子,高大的院墙,小小的柴门,已经清晰地出现在他的眼前。他仿佛已经看见了老朋友那熟悉的面孔,闻到了桌上的饭菜酒香。他快步如飞地来到马翁门前,整了整衣冠,轻轻的叩响了马翁的柴门。可奇怪的是,过了好久好久,也没有人来开门。他高喊了几声,也没有人答应。他倒背双手,在门外轻轻地渡着步子,心想,好一个小气鬼老马翁,你是耳朵聋了,还是怕我的木屐踩坏了你园中的苔藓和鲜花,而故意躲在家里不开门?你要知道,我可是赶了几十里的山路来看你的,我还给你带来了一壶好酒哪!你总不能让我乘兴而来,败兴而归吧!想着想着,他又伸手去敲门。忽然,他的眼前一亮,只见柴门的上方吊着一个大铜锁。啊,原来主人不在家。唉,我可是错怪老朋友了!

看看天色已晚,老朋友还没有回来,叶绍翁就围着马翁的院墙外面转起圈来。他想,马翁院子里的鲜花一定开了,有迎春花、山、桃花、杏花、玫瑰花……他想着想着,简直就想一步跳过院墙,好好欣赏一下里面的景色。可惜,高高的院墙,紧闭的柴门,他什么也看不见。

叶绍翁进不了院子,十分失望。他正想离开,忽然,他看见在围墙的拐角处,一枝白里透红的杏花从围墙里面伸了出来。他站在墙外,仔细的欣赏着这随风飘香的花朵:红红的花瓣,白白的花心,好像正在对他微笑。他仰面朝天,一动不动的看了好几个时辰,简直就像着了迷一样。

诗人毕竟是诗人。一枝出墙的红杏,引起了他的无限联想,他好像已经看到了满园的春色,于是生发了“关不住”的妙想。叶绍翁面对那出墙的红杏,高声朗诵道:“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这时,在诗人的眼里,一枝飘香的红杏,已经演变成生机勃勃的春景。他未进园而胜似进园,那桃红柳绿、姹紫嫣红的满园春色,尽在诗人的想象之中,而且充满了无穷无尽的韵味。

诗人充满激情的高声朗诵,召回了他的朋友。这时,马翁从外面回来了。他一见叶绍翁就忙着躬身行礼:“老朋友驾到,柴门紧锁,有失远迎,失礼失礼,恕罪恕罪”。叶绍翁忙说:“马翁免礼也!我来时也没有给您打招呼,不知者,不为罪呀!”……

两个老朋友寒暄一阵,就进了家门。这时,展现在叶绍翁眼前的,果然是一派生机勃勃、五彩缤纷的景象:美丽的迎春花,鲜艳的桃花,白里透红的杏花,婀娜多姿的垂柳,清清的小池塘,活蹦乱跳的小鱼儿,满地的绿草、鲜花,仿佛使人进入了梦的仙境。

篇2

【关键词】诗情画意 情境教学法 古诗词教学 运用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5962(2012)09(a)—0046—01

教育学家赞可夫所说:“教学法一旦触及学生的情绪和意志领域,触及学生的精神需要,这种教学法就能发挥高度有效的作用。”所以,欢快活泼的课堂气氛是取得良好教学效果的重要条件,学生情感高涨和欢欣鼓舞之时往往是知识内化和深化之时。笔者认为,中国古诗词因为本身具有一种独特的“意境”而与这种“情境教学法”存在某种内在的暗合。因为在古诗词作品中,“意”不是裸地说出,往往借物来表现,“境”不是纯客观的物象,而由意所触发。而既然“意”需借物表现,那想要理解诗中之意就必须要置身“物”中,即需要走进作者借“物”创设的情境,才能真正感悟到“意境”。

1、诉诸视觉的情境

常言道:“百闻不如一见。”眼睛所看到的东西往往是最为直观,最易产生直接感受的。教师通过搜集与诗词相关的实物或图画,在课堂中予以展示,学生根据实物展开思考,就更容易顺利的进入诗词中的情境。

一位教师在上《望庐山瀑布》一课时,就在课前准备了有关庐山瀑布的许多视频或图片资料。画面上草木清翠,郁郁葱葱,危峰矗立,山峦叠障,而香炉峰被烟雾笼罩,在阳光的照耀下,一团团紫烟不断从山谷中升起,山前一道瀑布如一条白练挂在山壁上,山势陡峭瀑布也气势雄伟,景象美不胜收。学生观看了图画后不由自主地赞叹到:“瀑布真长,像从天上掉下来的。”如此一来,对“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一句的理解也就变得轻而易举了。

2、诉诸听觉的情境

声音元素在课堂中的恰当使用同样能为情境教学的实现起到很大的辅助作用。课堂中的声音除了人声和自然声响之外,我们为了创设诗词描绘的意境,可以利用音响设备,为课堂提供环境声和音乐来增加情境的真实感。环境声比如诗词中经常出现的水声,雨声,动物声等对于学生进入情境都有很好的引导作用。音乐的作用同样不容小觑,音乐的情感渲染常常会带给人一种直抵心灵的触动感。在为古诗词教学创设情境的过程中,音乐也能起到非常有益的作用。

许多老师都曾在课堂音乐运用上下过功夫。有位教师在上《寻隐者不遇》一课时,不但找了许多名山的图片,还加入了一首古曲做背景音乐。上课伊始,就向学生展示课件,学生一面欣赏画面上高山巍峨,山上有苍松翠柏,眺望群山,山顶若隐若现,山腰处云海茫茫……配以教师精心选取的一首古琴曲,古曲宁静悠远,恰映隐者心境,在此背景音乐下教师从容深沉地朗诵起课文,学生已被此情此景所吸引,置身景中,很快就进入了作者的情境世界中。

3、诉诸想像的综合运用

除了视听觉具体的形象的引导,教师作为课堂的“导演”需要用各种有效的方式引导学生发挥想像,来进入到诗词的意境当中去。教师可以通过生动的语言,形象的肢体表达甚至角色的扮演来创设情境,当然也可以通过调动学生,让学生来展示抑或扮演诗中角色的方式,这样可能起到非常理想的情境教学的效果。

比如一位教师在教授《游园不值》一课时,道具只有书中的挂图,和一幅叶绍翁的画像。教师在上课伊始就出示叶绍翁的画像,请学生说说画像上的人是谁。待学生大体了解了作者后,教师巧妙地自己摇身一变,成了叶绍翁本人,提出带领小同学们去他一个朋友家的园子里赏赏春。教师在讲台上仿佛真的成了诗作者,按照诗中的节奏和过程,一路不住地关注同学们注意脚下的苍苔,小心滑倒。这样一来学生立刻来了兴趣,仿佛小小教室里的神游真的成了他们的踏青之旅。学生们兴奋的心情溢于言表。老师随后敲敲教室的门,“咦,怎么敲了这么久主人都没有来开门,莫非主人出门了?唉,看来我们进不去了,同学们你们现在是什么心情啊?”教师此处一句合情合理地提问既是问学生现在的心情,又是让学生体会叶绍翁“游园不值”的心情,学生在这种情景下非常自然地表达了自己的失望情绪,教师继续引导学生:“既然来了,我们就想像一下园内的景色吧,看看哪位同学能用四字词语说说你想到的景色。”这样一来,水到渠成,学生非常踊跃自然地说出了很多诸如“万紫千红、鸟语花香、满园春色”等等的词语。这样的教学设计可谓构思巧妙,借助想像的力量综合的运用各种因素,引导学生进入到了诗歌的具体情境当中,从而更真切地感悟古诗词的意境。

篇3

1、萧萧:风声。

2、梧叶:梧桐高大挺拔,为树木中之佼佼者,自古就被看重,常和凤凰联系在一起。凤凰是鸟中之王,最乐于栖在梧桐之上,可见梧桐质地高贵,在古诗中有象征品格高洁美好之意。

出自叶绍翁的《夜书所见 》,萧萧梧叶送寒声意为瑟瑟的秋风吹动梧桐树叶。

(来源:文章屋网 )

篇4

一、入诗中境

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只有在读中体会古诗的情感表达,才能把握作者的创作意图,达到对古诗的认知与审美效果。我国著名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鲁迅说过:“意美以感心,一也;音美以感耳,二也;形美以感目,三也。”诗通过一定的意境来反映生活,表达情感。而意境是诗中描绘的画面和作者的思想感情交融而形成的艺术境界。只有全方位地沉浸到诗人所描绘的情境中去,才能化静为动,变抽象为具体,变诗境为我境,使之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历其事。

二、品诗中情

文章不是无情物,强烈的情感是诗歌的一个重要特点。古诗教学中,要指导学生自己以读通情,准确地传情会意;以读激情,激发其产生丰富的情感体验;以读移情,充分品味洋溢在诗句里的情感,从而与作者的感情共鸣,心灵相通。如,在教学《静夜思》时让学生轻声朗读,潜心体会如水的月光静静地流淌,流淌过床头,流淌过静夜,也流淌过旅外游子的心的情景,然后配乐朗读,引导学生先乘上语言的小舟,进入诗文的语言环境,展开思维的翅膀,出神入化,“神与物游”。学生仿佛和诗人一起进入这明月如霜的晚上,在这夜深人静的时刻,思乡的惆怅便渐渐弥漫开来。这样便切身地体会出诗人当时孤独的心情和思乡之情。

三、悟诗中理

教材中,有一些深含哲理而又形象鲜明的古诗,我们称之为“理趣诗”。这样的古诗教学,靠抽象的讲解、分析是不能让学生深刻领悟其中的道理的。因此,可通过指导感情朗读,带学生赏景、激情、悟理。如,叶绍翁的《游园不值》,作者游园的目的是为了寻春,柴扉紧闭未免让他失望,但是一枝出墙的红杏使他领略到了满园春色,又给他带来了一份惊喜。短短的四句诗写出了作者由期望到失望,再到他的期望意外得到满足而非常得意的心理变化过程,显得情趣盎然。教学时,先指导学生在反复诵读中,悟出这样的道理:这首诗道出了内容与形式、本质与现象之间的关系问题。内容或本质是一定会通过形式或现象反映出来的。最后,再引导学生齐读全诗,并联系生活经历谈体会,以进一步深化对这首诗的理解。

篇5

关键词:读古诗;知诗人;明诗意;悟诗情

古诗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古诗时代久远,意义深刻,难以理解,不便于小学生学习,笔者就在古诗文教学中,教学生掌握“读、知、明、悟”四个基本环节,谈一点个人浅显的认识。

一、读古诗

古诗是我国古代文化的瑰宝,读起来朗朗上口,易记、易背,特别适合小学生诵读。读古诗时,教学生学会找“韵脚”,使学生知道古诗中每句诗的最后一个字韵母相同或者相近的部分就是韵脚。如:在《静夜思》这首诗中,“光、霜、乡”的韵母都是“ang”,这首诗的韵脚就是“ang”。学生找到了韵脚,朗读的积极性就会得到提高,很容易记住古诗并背诵下来。

二、知诗人

学习古诗,先了解诗人所处的时代背景、诗人的性格特点,有助于我们深入理解古诗的内容。“唐诗、宋词、汉文章。”小学生所学的古诗主要以唐诗为主。在小学生古诗词必背篇目中,三分之二以上都是唐诗。在记诗人的朝代时,我们只需要特别记住不是唐代的诗人即可。如宋代诗人苏轼、王安石、叶绍翁、杨万里、陆游等几位。三国曹植、元代王冕、明代于谦、清代郑燮和龚自珍就行了。词人需特别记住唐代张志和的《渔歌子》。采取“记少不记多”的方法记住诗人的朝代,其他默认为唐代诗人、宋代词人。

三、明诗意

明诗意就是理解诗意。理解诗意的方法多,以下简介几种:

1.抓关键字理解诗意

如杜甫的《绝句》一诗中,只要抓住“鸣、上、含、泊”四个关键字来思考:①黄鹂鸟在什么地方鸣叫?②白鹭鸟飞上什么地方?③“含”是包含的意思,指从窗外望去,窗外的景色犹如嵌在窗子上。诗人从窗外望去看到怎样的景色。④什么地方停泊着什么?回答了这几个问题,也就理解了诗句。

2.结合图画,发挥想象理解诗意

学习唐代诗人孟郊的《游子吟》时,通过观察母亲在油灯下缝补衣服的情境,想象一下母亲心理活动,很容易理解“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的含义。

3.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编故事理解诗意

在学习南宋诗人陆游的《示儿》时,出示问题让学生续写故事:诗人陆游临终前究竟放心不下什么呢?他又会给儿子叮嘱怎样的遗愿呢?请你熟读古诗《示儿》续编一个故事。学生很容易明白诗人放心不下的是国家没有统一,诗人的遗愿是南宋朝廷的军队收复中原。

四、悟诗情

“借诗言志”“借诗抒情”。古诗不仅有优美意境,还能抒发诗人的喜、怒、哀、乐之情。一般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赞美祖国壮美河山,表达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例如:李白的《望庐山瀑布》。另一类是诗人自我情感的流露,表达对现实的不满以及对下层劳动人民的同情。例如,张继的《枫桥夜泊》、王昌龄的《凉州词》。在理解古诗的基础上,感悟诗人的情感是学习古诗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在古诗文教学中,教师要教会学生把握“读、知、明、悟”四个基本环节,掌握学习古诗的方法。

篇6

一、 加强诵读,体会古诗的语言美

古诗的语言美,首先是指语言的音韵美。凡是诗,即使不唱,诵读起来也朗朗上口,抑扬顿挫,自然而然中产生乐感,让人感受到优美流畅的音韵美,错落和谐的节奏美。如李绅的《锄禾》:“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诗中一、二、四句的“午”“土”“苦”押韵,但句内平仄交错,句间平仄相对,充分显示出语言的音韵美。

古诗的语言美,还体现在一种凝炼美。古诗字数有限,因而在用词上讲究精确恰当,有时一字一词,都包含了极丰富的内容。如李白的《望庐山瀑布》:“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一个“生”字,不仅把香炉峰写“活”了,也把山间烟云冉冉上升、袅袅流动的景象生动地表现了出来,给人以动态美。

因此,教师在教学古诗时首先就要引导学生感受和理解古诗的语言美。可以将朗读作为一根主线贯穿始终,辅以其他形式的读,让学生体会出诗歌的音韵美和凝练美。然后指导学生运用多种方法,如查阅资料等来弄懂诗中的词义、句意,在正确理解诗的内容的基础上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只有反复朗读,仔细品味,学生才能真正感受到古诗的语言美。

二、 激发想象,感受古诗的画面美

教古诗时,我们常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可见诗与画是有共同点的,是能够相通的。 从小学课本中所出现的古诗来看,有不少“诗中有画”的名篇。如叶绍翁的《游园不值》:“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诗人着眼于春天,抓住青苔、红杏等景物的特点,用自然清新的语言,描绘了一幅春色满园而富于生机的“红杏出墙”图。再如杨万里的《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全诗一句一景,合起来好像是一幅美丽动人、浑然天成的画卷,让人眼前仿佛就立刻出现了满池的荷叶荷花,相映成趣,令人赏心悦目。

诗和画虽然有某些共同的审美特征,但是,画是视觉艺术,诗是语言艺术,两者还是存在明显的区别的。毕竟诗只是用语言描述出来的“无形画”,缺少直观性。因此,在古诗教学中,还必须通过语言这个媒介,启发学生去想象,才能使学生感受到诗中的画面美。 转贴于

课本中每首诗都配有插图,诗句描写的情景,都通过图画再现了出来,使原本难以意会的诗句变得形象可感。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借助各种教学媒体,充分利用文中插图,放飞学生想象的翅膀,使之自由地在思绪的天空翱翔。

三、 披文入情,体味古诗的情感美

就古诗而言,诗人往往将自己的感情、愿望寄托在所描绘的景物之中,使自然事物好像也有了人的感情,从而创造出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事物的情感是随着人的情感变化而变化的。正如清代吴乔在《围炉诗话》中所云:“诗以情为主,景为宾,景物无自生,惟情所化,情哀则景哀,情乐则景乐。”

篇7

【关键词】语文教学 完美课堂

从课程方式来看,无论从教材的钻研、教案的设计、教法的选择还是教学氛围的营造等都深入细致,孜孜以求,力争为学生、更多地为听课者奉献一顿美味的教学大餐。而伴随着下课的铃声,教师恰到好处地说着“谢谢大家”,成为令人称道的演出,成了首选的“完美”风景。为了这个“完美”,公开课就成了“集体智慧的结晶”;为了这个“完美”,公开课就越来越变成了“无懈可击”的表演;为了这个“完美”,公开课就越来越讲究“精雕细刻”的形式;为了这个“完美”,公开课就越来越成了各种“模式”或生搬硬套或惟妙惟肖的翻版。

一、课堂教学时间的延误也情由可原

现行的评课标准有许多,而这些标准中,有一条几乎达成了一种“共识”,即:能否在“法定”的时间里“圆满”地完成教学任务,成则“完美”,“不成则要打折扣。

于是我们在公开课时掐着时间进行,将每个环节设定好所用的时间,当下课铃声响起,教学环节刚好能结束则大功告成,对于这种“完美”的划定,我们下意识里已默认了、习惯了。如果说能在规定的时间真正达成了目标、发展了学生的能力,这种真正的完美的确是成功的。但大多数情况是这样的:当我们在完成教学环节时,总要去面临孩子不断新生成的课堂问题。教学是动态的,常常一个环节设定的时间到了,而教学任务尚未完成,于是为了整堂课结构的臻美,我们不惜漠视课堂的动态生成,草草结束一个环节,又匆匆开始另一个环节,牵着孩子走,而颠覆了“以孩子的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那我们何必要求公开课上的“准时到达”呢,我们平时设定的课时要拖延,但不是一样圆满地完成了教学任务吗?

例如,学完了《古诗两首》后,孩子们有些提议:一学生说我读过许多描写乡愁的古诗和文章;一学生说我还知道好几首王维和叶绍翁写的古诗,我说:“你们能去搜集一下吗?”孩子们一致同意,于是在下节课里,孩子们汇报背诵、朗读了许多有关“秋景”“乡愁”的古诗,还呈例了许多王维和叶绍翁的诗。在上述课例中,如果我上到搜集古诗这一层次,也已经按教学设计完成了教学任务,但对于学生来说,这堂课还会让他们难忘吗?是十分“完美”的吗?不!

课堂知识包括课本提供的知识,教师个人的知识,师生互动产生的知识。在课文课堂教学中,丰富的课外知识很容易灌输进课堂,这就增加了语文课堂教学后续性学习。

二、课堂教学内容的有缺未必不是堂好课

新课程的语文教材增加了许多内容选择上的灵活性,练习的内容也有了很大的弹性,但对于低中段孩子来说,识字和个性化阅读始终是重点。每上一课,我总是奢望能将识字和阅读及其他的一些教学任务完美结合,顺利完成。这种思维定势实现于公开课上,执教者总希望通过一堂课展现给大家三维目标的和谐实现、师生的多元交流等等,似乎这成了评价一堂课优劣的标准。而过少地去考虑这堂课是否收到了实效,这种课型是否易于操作、推广。然而让听课者看到的往往是前者多于后者。

例如《秋天的雨》第一课时,我预设目标是认识生字,会写五六个生字;能正确流利地阅读课文;并对秋天有所感受。当我实施教学时,发现孩子大多数已完成了识字任务,课文也读得很流利。于是当我引导孩子阅读第二段时,我边运用道具(树叶)边做动作边示范读,孩子们兴趣大增,完全投入了秋天的情境当中,读了还想读,演了还想演,有好几次我试图将孩子的思维从朗读中牵回到写字上来,都很难成功,索性我就将写字这一内容从本堂课中删除掉了。结果孩子整整朗读了一节课,孩子们自己似乎成了那银杏叶、枫叶、田野、果子、,兴致勃勃地表演着,自我陶醉在“秋天”里,下课了还在意犹未尽地表演。

教学内容丰富多彩固然是一堂课的精彩,但如果在内容的选择安排上不遵从孩子的意愿,不从孩子的角度出发,那么再多的精彩也只是教师个人的精彩;如果为了内容、结构与预设的丝丝入扣而不去关注课堂即时生成的问题,孩子的情感体验,那么这种精彩怎么会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精彩呢,又怎么称得上是“完美”呢?还不如让内容的有缺来成就孩子的精彩。因此,我想语文课堂未必需要负载面面俱到的任务,允许“有缺”,但不是说不要任务、不要目标,因此,遇到这一问题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我们应该花更多的时间来钻研教材,站在孩子的角度安排课时内容,真正让这些内容能对孩子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对他们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等产生积极的影响。

篇8

来到苗圃,放眼望去,我被一片花繁叶茂的果树林迷醉了。粉红的桃花,雪白的梨花,桃红的三角梅……都开得笑盈盈的,万紫千红。在阵阵微风吹拂下,枝叶轻轻地摇曳,宛若碧波荡漾,在阳光的照耀下,那醉人的绿也闪烁着点点金光。我们一边走一边观赏春天美丽的景色。你看,那棵树怎么长得像金元宝似的?哦,原来是园艺师的作品。路旁的小树苗都长出了嫩嫩的枝芽,一阵风吹来,树枝摆了几下,好像在说:“欢迎你们来游玩。”

顺着那条蜿蜒的石板路往前走,我们来到一块大草坪,草坪上的小草迎着微风,向我们频频点头,小草上面还有一颗颗露珠,就像一颗颗晶莹透亮的珍珠。还有许多叫不出名的花儿,正在争先恐后地向我们展示春天的魅力。

快看!那里有许多雕像,个个雕得栩栩如生,逼真动人。有老鼠、有兔子、有虎等等。那里有一只铁牛非常神气地抬着头,看着我们,好像放开嗓子叫道:“欢迎光临!”那边还有用木头做的七匹狼栩栩如生,那只领头狼更是张牙舞爪,似乎要向我们扑来。

顺着那条蜿蜒的石板路往前走,我们来到一块大草坪,草坪上的小草迎着微风,向我们频频点头,小草上面还有一颗颗露珠,就像一颗颗晶莹透亮的珍珠。还有许多叫不出名的花儿,正在争先恐后地向我们展示春天的魅力。

篇9

一、开篇引题,激发兴趣

导课,是一节课的开端,应该对新课的讲授起到铺垫、引入的作用。恰当合理、引人入胜的导课,不仅能迅速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还能给予他们愉悦的心境,便于充分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为本堂课的成功奠定良好的基础。我们往往可用一个朴素而又喜闻乐见的俗语、谚语或古诗来激发学生学习新知的热情和欲望,从而顺利导入新课。例如,讲授高二生物《遗传和变异》引言时,我们就可先列举“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及“一猪生九仔,连母十个样”这样的一些俗语,并设疑:“这些俗语分别讲述的是自然界的何种现象?”然后集体讨论分析:龙的后代仍然是龙,凤的后代仍然是凤,老鼠的后代也仍然保持其亲本打洞的特性……这实际上都生动反映了生物的遗传和变异现象。通过这样的一些俗语,就把深奥、抽象、难于理解的遗传变异现象,化为简单、直观、通俗易懂的歌诀,大大降低了知识的难度系数,并能迅速把学生的思绪顺畅地领入新课,有效增强了学习的趣味性。又如讲授高二生物《植物的矿质营养》时,我们就可采用先介绍“庄稼一枝花,全靠肥当家”这一谚语和“种庄稼有收无收在于水,收多收少在于肥”这一俗语的方法,并设疑,引导学生思考矿质元素在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的作用,从而有效导入新课。再如讲授高二生物《植物的激素调节》时,我们也可先介绍“朵朵葵花向太阳”这一俗语,并引导学生回忆南宋叶绍翁的古诗《游园不值》中的“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这一诗句,还可补充北宋司马光的《客中初夏》中的诗句:“更无柳絮因风起,惟有葵花向日倾”,最后设疑:红杏为何会出墙?葵花为何向日倾?引导学生分析植物的向光性,顺利导入新课。

二、课中切入,帮助理解

新知的落实,是一节课的重点所在、目标所指,而有些新知难度较大,这时不妨在讲授新知时,适时切入一些俗语、谚语或古诗。这样不仅有形象感、亲切感,缩短新知与学生心灵之间的距离,还能降低知识难度,有助于学生迅速牢固理解新知。例如我们在讲授高二生物《生态系统》中森林生态系统的作用时,例举:“山上多植树,胜似修水库。有雨它能吞,无雨它能吐。”这一俗语,用来形象说明森林生态系统在涵养水源、调节气候等方面的作用。又如我们在讲授高二生物《生态因素对生物的影响》时,为了形象说明温度对生物的影响,可引导学生回顾唐朝白居易的古诗《大林寺桃花》中的“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这一诗句,并可补充宋朝欧阳修的《答丁元珍》中的“春风疑不到天涯,二月山城未见花”,激活学生的思维,解释诗句反映的现象。这样可使学生感受到课堂教学的成就感,享受成功的喜悦,以鼓励其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三、结课印证,巩固新知

篇10

一、追溯悠远的背景,讲述有趣的故事

每一首诗词的诞生,都有它独特的背景,或欣喜、或悲凉、或相思、或祝福……正所谓“字字句句总关情”。一首古诗词就是一个故事、一段佳话。苏轼在外为官,思念阔别已久的弟弟,在万家团圆的中秋之夜写下了“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缠绵;李白从秋浦前往泾县游桃花潭,受到当地人汪伦的热情款待,临别时写下了“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的感激……

语文教学中,我们应不遗余力地引导学生去追溯诗词的写作背景,将那感人的故事通过自己的笔尖生动地讲述出来。这样,不仅能激发学生阅读经典诗词的兴趣,而且能指引学生将诗词读深、读透。这样的练笔也一定是有血有肉、生动有趣的,相同的故事在不同学生的笔下流淌出的应该是别样的精彩。

二、捕捉鲜活的事物,描摹眼中的精彩

古代诗词内容丰富,形式多样,题材各异,有写景抒情的,有咏物言志的,有怀古咏史的,有边塞征战的。其中写景诗和咏物诗里都不乏许多鲜活的事物,可爱的鸣蝉,纯洁的莲花都是诗人歌咏的对象。千百年过去了,诗人笔下美好的事物仍然在大自然中焕发着勃勃生机,陶冶着一代又一代人的性情。如今,面对清幽的梅花,苍翠的青松,忙碌的蜜蜂,孩子们心中又会有怎样的赞美和见地?

三、紧扣精美的诗行,想象美妙的景象

诗词讲究的是凝练,短短的五个字、七个字,不知包涵了多少人间万象,波澜壮阔。“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诗句的背后有着怎样欢乐的场面?“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又让我们想到怎样的秀美?

在教学叶绍翁的《游园不值》时,我让学生抓住“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进行一次小练笔,其中一个孩子这样写到:“迈进大门,顿时被眼前的景象惊呆了!虽没有奇花异草、珍禽异兽,虽没有高山流水、仙气缭绕,但这儿有的是一片安静祥和,鸟语花香,令人气爽神怡……正对大门的是一栋简朴的小木屋,虽没有雕梁画栋,龙飞凤舞,但有的是朴素、自然……一棵高粗的杏树,树上开满了粉嘟嘟的杏花,伴着金色的花蕊,仿佛是红色的绸带,里面镶着金色的天丝……”从整体到部分,从园前到屋后,洋洋洒洒六七百字,描写得细腻自然,一个令人神往的怡静小院跃然纸上。

孩子的天性是想象,教学中,我们何不有意识地抓住这些精美的诗行,让孩子们想象出美妙的景象,让这些美妙的景象在习作中绽放出异样的光芒。

四、鸟瞰完整的诗篇,作出完美的解读

古诗词的教学中,练笔的契机不仅仅存在于一个字,一组词,一句话,鸟瞰完整的诗篇,还有太多的时机有待我们去发现、去捕捉。例如,学了《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让学生写写当时的情境怎样?分别在即,他们会说些什么?做些什么?孤帆远去,李白伫立江边又会想些什么?这便是补白;学完《寻隐者不遇》,让学生写写诗人告别童子后所发生的故事,这便是续写。此外,翻译、扩写、改写、看插图写话等都是不错的练笔方式,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用自己的智慧和语言对诗歌作出完美的解读。

五、体味深远的意义,写出独特的感受

细细品味,简短的诗词往往蕴含深刻的道理。小学语文课本所选古诗词中,就有一些这样的“哲理诗”,这些诗词,除了描写景物、叙述事件外,往往蕴含着深刻的道理。苏轼的《题西林壁》道出了“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的玄机;王之涣的《登鹳雀楼》告诉我们“站得高,望得远”的深刻道理;于谦的《石灰吟》赞颂了宁可粉身碎骨也要坚守高洁情操的情怀……学生是有思想的个体,教师可以借此引导学生多侧面、多角度去思考,激发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和创造力,精心品味古诗词所蕴含的深远意义,写出自己独特的感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