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露节气诗范文

时间:2023-04-11 05:27:4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寒露节气诗,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寒露节气诗

篇1

(公历10月8-9日)

鸿雁来宾 雀入大水为蛤 菊有黄花

[宜]热水泡脚,保养头发,出游

[忌]运动过度,过度悲伤、情绪过激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说:“九月节,露气寒冷,将凝结也。”《通纬孝经援神契》曰:“秋分后十五日,斗指辛,为寒露。言露冷寒而将欲凝结也”此时气温较“白露”时更低,露水更多,原先地面上洁白晶莹的露水快要凝结成霜了,且带寒意,故名。

我国古代将寒露分为三候:“一候鸿雁来宾;二候雀入大水为蛤;三候菊有黄华。”此节气中鸿雁排成一字或人字形的队列大举南迁;深秋天寒,雀鸟都不见了,古人看到海边突然出现很多蛤蜊,并且贝壳的条纹及颜色与雀鸟很相似,所以便以为是雀鸟变成的;第三候说在此时已普遍开放。

寒露以后,随着气温的下降,很多疾病会发生,其中最应警惕的是心脑血管病,另外,中风、老年慢性支气管炎复发、哮喘病复发、肺炎等疾病也严重地威胁着老年人的生命安全。因此在这多事之秋的寒露节气中,应合理地安排好日常的起居生活,对身体的健康有着重要作用。

寒露不小心,寒从足下生――泡热水脚以暖足

寒露后,天气特点总的说来就是一个“寒”字。俗语说:一场秋雨一场寒。中秋节过后,秋风肃杀,天气渐凉,甚至会气温突降,寒潮来临,最容易引发慢性气管炎、肺气肿、风寒湿痹、关节疼痛。心脑血管疾病也特别容易在这个时期发作或加重。所以这个节气中,养生重点除仍需要预防燥邪损伤外,还必须防止寒邪伤人。特别是足部的保健尤为关键。寒露节气一过,就应注重足部保暖。

谚语说:“白露身不露,寒露脚不露。”孙思邈在《千金要方》中说:“每(年)八月一日已(以)后,即微火暖足,勿令下冷无生意,常欲使气在下。”意即每年农历八月初一以后,很快进入深秋和寒冬季节,应当重视足部保暖,防止下肢受寒。

我们知道,人的足部距离心脏最远,又直接与地面接触,故散热较快,最易受到寒邪侵袭。尤其是许多体质虚弱的人,脚经常是冰凉的,这就是因为血液从心脏出来到脚部循环减速造成的,因而有“寒从脚起”之说。因此,在寒露这个阶段,足部的保暖就是最重要的养生功课了。

有的人在冬天喜欢围炉烤火,常用炉火烤足,那样并不好,容易导致足部皮肤皲裂。“热水洗脚,胜吃补药。”暖足的最简单实用的方法就是热水泡脚。中医认为,足部是足三阴经、足三阳经的起止点,与全身所有脏腑经络均有密切关系,用热水泡脚,可以起到调整脏腑功能、增强体质的作用。所以,历代养生家都把用热水泡脚作为养生益寿的一项措施。典型的如清朝名将,不论行军打仗多么繁忙,只要时间允许,每天念念不忘的就是用热水泡脚。对此,张树元在《养生诗歌序》中说:“文正()之取法先代者有二事:一曰起早,二曰勤洗脚。”

做法是,先用脸盆准备半盆热水,旁边再准备一个热水瓶,然后双足入盆浸泡,水温宜高一些,但必须忍受得了,并以不伤足为原则。每次濯足最好在20分钟以上,水温低了就从热水瓶中倒入一些高温的水,务使水温始终保持热烫。坚持用热水洗足至少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好处:

(1)驱散寒气,温暖全身。

(2)促进周身血液循环,及时消除疲劳,特别是在急行军或长途跋涉之后,当即用热水浸泡双足,就能很快消除疲劳和恢复体力。

(3)早上运动之后用热水洗足可以健脑强身,故也有“晨洗脚,胜吃药”之说。

(4)夜晚就寝以前用热水泡足可以改善睡眠,使人提前入睡,有助于提高睡眠质量。

(5)用热水烫足还有利于治疗脚癣。

以下是泡脚的注意事项:

(1)泡脚时间不宜过长,以30分钟左右为宜,其间加入热水2-4次。在泡脚过程中,由于人体血液循环加快,心率也比平时快,时间太长的话,容易增加心脏负担。另外,由于更多的血液会涌向下肢,体质虚弱者容易因脑部供血不足而感到头晕,严重者甚至会发生昏厥。其中,心脑血管疾病患者、老年人应格外注意,如果有胸闷、头晕的感觉,应暂时停止泡脚,马上躺在床上休息。

(2)晚饭后1个小时以后才可以泡脚,不宜过早。因为饭后人体内大部分血液都流向消化道,如果立即用热水泡脚,本该流向消化系统的血液转而流向下肢,日久会影响消化吸收而导致营养缺乏。因此,最好吃完饭过1小时后再洗脚。

(3)泡脚水的温度要控制在42℃左右,水量以没过脚踝部为好。这是因为:一方面,水温太高,双脚的血管容易过度扩张,人体内血液更多地流向下肢,容易引起心、脑、肾脏等重要器官供血不足;另一方面,水温太高,容易破坏足部皮肤表面的皮脂膜,使角质层干燥甚至皲裂。

除了用热水泡脚外,散步也具有暖足的功效。《儒林外史》的作者吴敬梓晚年生活极其贫困,缺食少衣,唯一的财产就是一些书,那可是读书人的最爱,可他没有办法,只好忍痛卖掉,换得一食一餐。冬日取暖就更加谈不上了,冬夜冻得厉害,于是他经常邀几个好友,在夜色的南京城墙下行走,吟诗狂歌,边走边唱,走到全身暖和,脚发热为止,吴敬梓戏称为“夜间暖足”。可见,散步除了能去热,也能驱寒。

经常艾灸足三里和涌泉穴等部位,对下肢乃至周身的防寒保暖很有好处。

中医经络学认为,人体五脏六腑在脚上都有其相应的穴位。以脚趾来说,就汇集了6条经脉。大脚趾趾甲后方为肝经所循行,内侧为脾经所属,第二趾、第三趾为胃经所循行,第四趾是胆经所属,第五趾为膀胱经所属。洗脚后除擦摩脚背、脚底外,逐一抻拉脚趾,不仅能刺激足部穴位,还对强身保健有益。刺激大脚趾对眼睛、肝、脾有益;刺激第二趾、第三趾对食道、咽、肠胃有益;刺激第四趾对胆和提高吸收功能有益;刺激第五趾对膀胱、肾有益。拉抻脚趾时要两替操作,用力适当,15分钟即可。

肩周炎来袭,如何给肩膀松绑

根据调查资料显示,一般随着秋天的到来,医院接收的关节炎病患者越来越多,而且患肩周炎的病人比例很大。肩周炎为什么容易在秋季发病呢,我们不妨来看一下中医是怎么认识这种疾病的。在中医看来,肩周炎是人体肝肾亏损、气血衰落,遇到风邪、寒邪、湿邪乘虚而入,导致血不养筋、经气不畅而出现了不通则痛的病症。因此,在秋季阳气由生发开始转向收敛,气候也由炎热逐渐转成寒凉,最易导致肩周炎复发。

当然,肩周炎的发病原因,外因是风寒入侵,而内因则主要是身体内的血少造成。因为肩部是整个手臂三条经络开始循行的部位,这个部位的经气应该是比较充足的,所以您是看不到孩子患肩周炎的。而为什么叫“五十肩”?就是说50岁左右的中年人,随着年龄的增加,血液亏虚是最普遍的现象,血不足了,经络里的经气自然不充足,这时寒凉就可以乘虚而入,就很容易患上肩周炎了。由此可知,治疗肩周炎最重要的是补气血,再配合祛寒湿,就能很快治愈肩周炎。根据这一原则,饮食上应多吃具有理气、活血、通络作用的食物和强壮筋骨的食物,如羊肉、木瓜、丝瓜、韭菜、山楂、当归等。二是多吃一些具有驱寒功效的食物,如葱、姜、蒜、辣椒、牛肉、羊肉等。

在这里再给大家推荐一种秋季的补血佳品――桂圆。

桂圆果肉鲜嫩,汁多味甜,具有养血、健脾、开胃、益智的功效。因贫血引起的面容憔悴、黑眼圈、皮肤松弛、皱纹增多,常服桂圆,都能够得到改善。肩周炎患者想要补足气血,也可多吃些桂圆。

当然,尽管桂圆在补血方面确实有一定的疗效,但也有它的弊端,那就是质稠难消化,凡腹泻、脘部痞闷者均不宜食用。曾有人赌吃桂圆肉500克,据说当时吃进并不难,但后来食者因腹胀致死,当引以为戒。

另外,肩周炎患者还可喝一点酒,因为酒具有行气活血的功效。不过饮酒不宜过量,每天二两左右的白酒就可以了,饮酒利弊各占一半,正如《本草纲目》说的“少饮则和血行气、壮神、御寒、消愁遣兴……痛饮则伤神耗血。”常见一些人因饮酒过多,导致意识模糊,冲冲撞撞,直至昏倒,甚或损及生命。有人说在酒杯中溺死的人比溺水的人还要多,虽言之过甚,却应引以为戒。

除上述外,穴位也是缓解肩周炎症状的“良药”之一。最有效的穴位是位于拇指和食指指根间的合谷穴。只要刺激合谷穴,一般肩部酸痛可缓解或消除,但要用强刺激、强拧捏。如果是慢性肩痛,以香烟头灸治,也可得到最佳效果。

另外一个穴位是肩井穴。在治疗肩周炎上,这个穴位自古以来就是为医家必用的穴位。肩井穴位于脖子根部与肩头连接线的正中央。一压肩井穴,就会感到十分舒服的压痛(压时的痛楚),很容易找到。如果找不到,您还可以用另外一种办法,就是夹紧腋下,手指并拢于另一边的肩上。此时,中指接触之处即为肩井穴。

如果肩膀的酸痛扩及背部时,指压天宗穴即可见效。天宗穴是位于肩胛骨正中央的穴位,在肩膀背侧,左右皆有三角形的骨,即肩胛骨。

以指触摸肩胛骨的中央,应可感知骨变薄而形成的凹陷之处,压压看,若感到刺痛,即是天宗穴。为提高效果,也可以刺激其他的风池穴、天柱穴看看。

在使用上述疗法的同时,如果再配合适当的功能锻炼,效果就更加突出了。下面提供两种简单的功能锻炼方法,以供大家选择使用。

(1)爬墙:双脚并拢,面对墙壁,用双手或单手沿墙壁缓缓向上爬动,使上臂尽量高举,然后缓缓下回原处,反复数次。

(2)甩手:轮流甩动手臂。每天早晚各1次,每次10-20分钟。要持之以恒,循序渐进,幅度要由小渐大。

治疗期间,免提重物,注意局部保暖。局部可配合热敷,每天1次,每次10分钟。水温不要过高,以免烫伤。

秋季燥气旺,莫让“秀发去无踪”

浓密的头发不仅是美的象征,也是健康的体现。然而,美发的最大障碍――脱发,也令不少人心烦意乱,无可奈何。唐代大诗人白居易曾写过一首七绝:“多病多愁心自知,行年未老发先衰。随梳落去何须惜?不落终须变作丝。”

入秋以后,飞禽和走兽身上都会新生出纤细的绒毛,随着天气逐渐变冷,这些绒毛也逐渐长粗变长,焕然一新,覆盖全身,以利于御寒保暖,顺利过冬,这是自然造化规律。古人观察到了这一现象,并且把初生的细微纤毛称为秋毫,比喻细微的事物。我们熟知的明察秋毫、秋毫无犯、秋毫之末等成语都是这个意思。

人和动物一样,春夏的时候腠理开泄,阳气蒸腾,大多脱发、脱毛。当然,头发的脱落,同样是由于秋燥所引起的。

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呢?润燥自然是首当其冲的,但光润燥能否解决掉发问题呢?答案是不能。因为中医有两个说法:一是“发以血之余”,也就是说人的精血有了富余,才会有头发;一是“肾之华在发”,也就是说头发的营养虽来源于血,其生机则根于肾气,因此,头发的生长与脱落、润泽与枯槁,均与肾的精气盛衰有关。

从饮食上讲,要维护秀发的健康,除了润肺食物以外,还应经常吃一些补肝肾、益精血的食物。哪些食物具有这种功效呢?鸡肝、猪肝、鲤鱼、桑葚等都具有补肝肾、益精血的作用,但在治疗脱发上功效最为显著的当数芝麻,所以民间就有了“寒露吃芝麻”的习俗。在北京,与芝麻有关的食物都成了寒露前后的热门货,如寒露芝麻酥、芝麻绿豆糕、芝麻烧饼等。

芝麻能补肾养血,所以对头发早白,落发过多,头发干枯有明显作用。《太平圣惠方》的乌麻散,其组成为黑芝麻一味,量不拘多少,便是一张补肾养血、润泽皮肤、乌须黑发的良方。由此可见,芝麻开门,开启的不是神话中的宝物之门,芝麻的护发功效比神话中的“芝麻”还神奇,是食物中真正的宝物。

除了使用芝麻外,防治脱发的方法还有很多,其中,通过穴位按摩防治脱发,是近年来较受欢迎的一种方法。穴位按摩防治脱发,是以中医的经络学说为理论指导,用双手在身体的一定部位或经络穴位上按摩,使“气”和“力”的作用沿着经络渗透到体内,激发经气,调整脏腑,营卫气血,扶正祛邪,润养体表毛发,从而使头发黑亮浓密。

按摩手法如下:

将十指并拢,从前额正中发际处开始,用手指尖在头皮上自前而后轻轻来回交错揉动,好似洗头搓发一样,往返揉动20次。这样做可以促进头皮的血液循环,疏通经络,宣畅气血,从而起到活血化淤、祛瘀生新之功效,使头发再生。

做完推压法后,继续做穴位按摩法。具体操作方法是:将拇指(或食指、中指)的指腹面按在穴位上。然后,用手指原地不动地作顺时针或逆时针揉动按压,每个穴位按揉2分钟。注意按揉时手指要有一定力度,但不宜用力过度。同时要让身体放松,选取适当,并保持心情愉悦。

在进行穴位按摩时,可采用多种操作手法。如按摩头顶的穴位、百会、神庭、防老穴时,要使用食指(或中指),将双手食指(或中指)重叠放在穴位上进行按摩;按摩头部两侧的穴位,如头维穴可用双手食指(或中指)分别在左右两侧对称的穴位上按摩;按摩头后部穴位,如风池、健脑等穴位,要用双手支撑颈后,用拇指按摩;按摩下肢的足三里、三阴交穴,可用双手拇指(或食指)分别在左右腿部进行按摩。

穴位按摩防治脱发,虽然简单有效,但在按摩时,一定要认真操作。此法最好每日进行两次,早晚各做一次。如果工作学习较忙,也可间日进行,但要持之以恒。

重阳登高解秋郁,秋风送爽宜出游

秋风萧瑟,秋雨凄凉。的确,秋季里红衰翠减,百花凋零,“枯藤,老树,昏鸦”,容易让人触景生情,忧愁缠心。“寒蝉凄切……骤雨初歇”,柳永在初秋的阵雨中就感受到了一种凄苦之情;“已觉秋窗愁不尽,那堪秋雨助凄凉”,曹雪芹《红楼梦》中的这两句诗,更是写尽了秋日的凄凉和忧愁。

的确,秋风、秋雨常令人顿生秋愁,有趣的是,这个“愁”字竟是“秋”和“心”相叠而成。那么,为何秋风秋雨愁煞人呢?

秋天是肺金主时令。中医讲“肺主升降”,肺的宣发与肃降功能正常,才能把二氧化碳排出去,把氧气吸进来,把痰和废物咳出去,帮助心脏把气血津液散布于全身。

但是,秋天万物肃杀,人的阳气从表皮开始往内收,汗毛孔逐渐闭合,刚开始会有一个短时的不适过程,影响到肺的功能(肺主皮毛),人容易悲伤,这就是悲秋。在喜、怒、忧、思、悲、恐、惊等情志与内脏的关系中,悲正是肺之志。因此,悲伤的是肺,悲的情绪易影响到肺的宣发功能。而且秋季在中秋以前雨水较多,气候的特点是湿重。俗话说“一场秋雨一场寒,十场秋雨棉上身”。秋风肃杀,雨霏霏,面对草枯叶落、花木凋零,更容易引起人们特别是老年人和在外游子易触景生情引起凄凉,勾起忧郁及悲愁伤感的心绪。

用什么方法可以治疗悲秋的症状呢?

秋天登高,就是化解“悲秋”的办法之一。所以我国有重阳节登高的习俗,就像端午节吃粽子,中秋节吃月饼是一样的,是重阳节的标志活动之一。在这个时令选择登高不仅可以怀古、陶冶情操,而且通过登高,人们可以借此抛开工作烦恼,通过与自然的接触,缓解压力,放松自己,所以在秋高气爽、天高云淡的季节,人们登高远眺,高喊几声呼出胸中浊气,对抑制悲伤的情绪大有好处。这就是火克金,喜胜悲的中医含义。这种登高活动有很好的宣肺作用。

需要注意的是,大家在外出登山、欣赏美景的时候,一定要注意保暖,尤其要保护膝关节,切不可运动过量。膝关节在遇到寒冷刺激时,血管收缩,血液循环变差,往往使疼痛加重,故在天冷时应注意保暖,必要时戴上护膝。老年人运动时,不宜做屈膝动作时间较长的运动,要尽量减少膝关节的负重。

当然,心病当由心来医,宋代医学家陈直说:“秋时凄风惨雨,多动伤感,若颜色不乐,便须多方诱悦,使役其心神,则忘其秋思。”因此心理的调节也非常重要。

在秋日里,应少看一些感情缠绵、充满失意情绪的小说和电视剧,同时也要少一些怀旧情绪,尤其是老年人要多想想美好的未来。唐朝诗人刘禹锡有“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的诗,不仅给人以秋天的生气,更唤醒人们为理想而奋斗的英雄气概和高尚情操,如能有此乐观豁达的心情,何愁“秋愁”不去、忧郁不解呢?

另外,简单的穴位自疗法,可帮助放松及提振精神,这些穴位平常自己按一按,就能有效抗忧郁。神门穴又称心胸谋穴,在手腕内侧大动脉处,有三条大横纹,与横纹垂直的中央处约2寸位置。经常按摩神门穴对降心火有很大的帮助。

太冲穴在脚掌大拇指及食指中间约一寸半两根手指处,是可以克制烦躁易怒情绪的穴位。

内关穴位于手肘下方,往手腕变曲处沿着手肘方向二指腹处,介于两条肌肉中尺,压迫此穴位会有疼痛感。有失眠、神经痛、呼吸系统与循环系统疾病的患者可常按此穴位。

以上穴道都是您可以自己按摩的穴位,如果真的很不舒服,建议您还是要寻找专业的医生。一般来说,针灸疗程一次之后就得到明显效果。

霜降进补,调养脾胃是关键

霜降作为秋季进入冬季的一个过渡节气,是我国秋季中最寒凉的一个节气。从中医养生的角度来讲,这时候就应该适当地进补,为迎接寒冷冬季做准备。谚语有“补冬不如补霜降”的说法,认为“秋补”比“冬补”更重要。为什么呢?秋补是“打底补”,相当于是打地基,只有地基牢固了,冬补才会有意义,所以才会有“一年补透透,不如霜降补”之说。

那么,在这个季节,该选择什么样的进补方式呢?古人“秋补”一般既吃羊肉也吃兔肉。据史料记载,明朝皇帝在重阳节要到兔儿山,登高赏秋,饮酒,吃迎霜兔肉。所谓“迎霜兔肉”就是经霜(即霜降)的兔子肉,据说此时的兔子肉味道鲜美,营养价值高。

而在我国民间,有“煲羊肉”、“煲羊头”的习俗。俗话说“吃脑补脑”,据说吃煲羊头能辅疗“头风”等疾病。另有加“四珍”、“八珍”的补药煲羊肉,中医书上有辅疗肺病、疟疾的记载。

厦门民俗则是在霜降节气之时吃红柿,据说能补筋骨。柿子具有清热、润肺祛痰镇咳的功效,鲜吃可治甲状腺病,干制柿饼、柿霜都可配置药膳,辅疗咳嗽。

以上的这些进补方式都有一定的道理在里面,但在中医看来,霜降进补,最主要的还是健胃补脾。

因为秋季进补是为冬季进补打基础的,而脾胃是后天之本,是气血的生化之源,就是说,冬季进补能不能达到高效,关键在于脾胃是“受补”还是“不受补”,不先把脾胃养好,进补后承受不了,就会发生腹胀、不能消化甚至拉肚子等现象。

在饮食上,我们知道健脾最快的是山药薏米粥、红枣、牛肉、四季豆,可常食用这些东西。在这里,我们再给大家推荐一种“补而不峻”、“防燥不腻”的平补之品――芡实。给大家推荐芡实的原因,是因芡实在健脾补肾、止泻上,作用是最突出的,刚好对上了深秋补脾胃而冬季补肾的养生理论,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所以,深秋吃芡实是非常有利于身体健康的。

传说坡有一个养生之道,就是日日含吃芡实。据说他在每天闲暇之时,都会将刚煮熟的芡实米入口中缓缓含食,直至满口唾津,再鼓漱几遍,才徐徐咽下。所以有人曾问坡:“唐宋家,你们苏家就占了三位,究竟有何秘方?”坡笑曰:“家传益智强身之法,日嚼芡实一枚,后缓缓咽下。”

芡实的吃法很简单,既可炒着吃又可煮着吃,炒着吃最多的就是虾仁炒芡实。煮着吃最简单,就是清水烧开后,放入漂洗干净的芡实煮约5分钟,然后放入冰糖和用纱布包着的糖桂花,最后去浮沫,取出纱布包,连汤盛入碗中,吃起来香中带甜,口感细腻软糯,有一种特别的感觉,很有嚼头,吃完后,若有若无的清香久久缠绕在舌间。

当然,最为常见的是将芡实煮成粥来食用。用芡实煮粥,古代医书中记载很多,明代李时珍《本草纲目》称:“芡实粉粥固精气,明耳目。”《本草纲目》又称:“糯米合芡实作粥食,益精强志,聪耳明目,通五脏,好颜色。”《经验方》还载:“鸡头粥益精气,强意志,利耳目,鸡头实三合,煮熟去壳,粳米一合煮粥,日日空心食。”其他如《食鉴本草》、《汤液本草》、《随息居饮食谱》等均有记录。

“芡实粉粥”的具体做法:先将芡实煮熟,去壳,研粉,晒干备用。每次取芡实粉30-50克,粳米50-100克,如常法同煮成稀粥。如能再配合些山药粉或莲子粉各50克同煮,则效果更好。

不过,吃芡实时要用慢火炖煮至烂熟,细嚼慢咽,方能起到充养身体的作用。一次不能食用太多,以50克为宜。由于芡实有较强的收涩作用,便秘、尿赤者及妇女产后皆不宜食。

可以多吃点性温热而又不偏燥的食物,如核桃仁、黑豆等,或是服用一些滋补粥汤,如三七、胡椒炖鸡,黄芪、当归、生地、三七、葱白、生姜炖鸡等。

哮喘“拉风箱”,御寒得健康

深秋季节,秋风不仅吹黄了树叶,也带来了恼人的问题――哮喘。这些哮喘患者,每到秋冬季节便呼呼地拉起了“风箱”,咳嗽气喘如影随形挥之不去。不要认为拉拉风箱没什么大碍,而实际上哮喘的危害远比大家想象的要大得多。提起歌手邓丽君,《何日君再来》的歌声似乎还回响在人们的耳际,可她却因哮喘原因,早早地离我们而去。而被誉为“亚洲第一飞人”的著名影星柯受良,公布的死因也是哮喘病发作。在当今世界范围内,每年因哮喘而死亡的人数约有18万,已成为仅次于癌症的第二大致死和致残疾病,这个数据着实让人震惊。

哮喘最初得病是由于受到风寒或风热之邪引起的,加之治疗不当造成寒邪残留体内,这也就是哮喘的病根。秋冬季节气温骤降,中医称之为自然界“阳气衰减”。此时人体肺气较弱、肾阳渐衰,人体抵抗力相对减弱,空气中的寒气稍加刺激哮喘便会发作。

既然哮喘与风寒有关,那么要防治哮喘,首先就应注意防寒保暖。对于哮喘患者,防寒保暖重点部位在背部,因为肩背部有一风门穴,是风出入胸腔的门户。这个穴位的位置,刚好对应到我们的两扇肺叶,所以对肺的影响非常大。日本有个民间习俗,就是人到20岁左右,要“打肩灸”。什么是打肩灸呢?就是艾灸风门穴,因为日本把风门穴称为“打肩”,据说这个方法可以预防肺结核等呼吸道疾病。因此作为哮喘患者,一定不要让这个部位受寒,除不要穿露背的衣服外,平时也要适当按摩,把这个门关好,按摩的时间以不超过10分钟为准。按摩方法选择掌推、点按均可。

除了照顾好背部之外,也要特别预防感冒。在临床中,90%的哮喘是因为感冒引起的。在这里教给大家一种感冒的穴位预防法――按摩风池穴法。古代管城市叫城池,城指的是城市,而池呢,指的就是护城河。所以说,风池这个穴是风邪入脑的一个屏障,要想攻下这个“城”,就必须首先破掉这个“池”,按摩这个穴位的作用,就是要将“城”护卫起来,不让外敌入侵。按摩的方法为双手十指自然张开,紧贴枕后部,以两手的大拇指按压双侧风池穴,用力上下推压,稍感酸胀。每次按压不少于32下,多多益善,以自感穴位处发热为度。

当然,寒凉食物也贪食不得。所谓“形寒饮冷伤肺”,医家之言不可不听,有些患者刚才还谈笑风生呢,喝了点凉茶,吃了根雪糕,哮喘转瞬间就发作了,就是寒性食物在从中作祟。哪些食物是寒性的呢?寒性的食物中首先是冰水、冰棍、冰激凌、冰可乐、冰啤酒。其次是牛奶,虽然奶营养丰富,但只适合初生的婴幼儿。因为婴幼儿是纯阳之体,他们能够消化吸收奶。人成年以后,就应该停止喝奶。其他寒凉之物还包括生梨、西瓜、香蕉、菠菜等。

以上这些方法,只是针对“外寒”而采取的一系列措施,想要治疗哮喘病,还应消除体内的寒痰。如何消除体内寒痰呢?

中医上有句话叫“脾是生痰之源,肺是储痰之器”,痰湿产生的根源在于脾胃功能失调。为什么脾是生痰之源?就在于它是管湿气的,湿气多了化不出去就变成痰饮了,所以从根本上祛湿就要健脾。另外,中医里还有句话叫“脾为气之源,肾为气之根”,就是说气虽出于肺,但却是根于肾的。

因此,哮喘的治疗应着眼于调治脾、肺和肾三脏。您可在平时多吃一些兼补三脏的食物,如山药、栗子、核桃等,都具有三脏兼补的功效。特别是山药,称得上是三脏同补第一药食。对山药的功效,清代名医张锡纯在他的《医学衷中参西录》中多有阐明。他认为:“山药色白入肺,味甘归脾,液浓益肾,能滋润血脉,固摄气化,宁嗽定喘,强志育神。”张锡纯曾用麻黄配合山药,治愈了多起哮喘病例。由他所创的“山药芡实薏米粥”,经中里巴人的推荐后,已成为了一道家喻户晓的保健药膳。当然,这道药膳也是非常适合哮喘患者使用的。

除了食疗,我们也可选择与肺、脾和肾有关的穴位进行防治。如肺俞穴、脾俞穴、肾俞穴等都是哮喘患者很好的预防药,因为这些俞穴直接与脏腑相通,刺激这些穴位,可直接刺激到它里面的脏腑。由于这些俞穴都在后背的膀胱经上,因此可通过捏脊或者拍打后背的方法来进行刺激,刺激时不必拘泥于时间,什么时候都可以,至于按摩时间,则一般以2-3分钟/次为宜。

霜降寒邪盛,驱寒保暖有讲究

“春捂秋冻,不生杂病”,的确,秋天气候开始转凉时,衣服不要穿得太多,捂得太严,对于提高机体抗寒能力是有一定帮助的。但是进入深秋之后,“秋冻”就要格外小心了。

特别是秋冬交接之时,应随时终止秋冻的行为。因为秋冬之交时,人体阳气渐收,自然界生机闭藏潜伏,天寒地冻。所谓“一场秋雨一场寒”,这时常有强冷空气侵袭,常常气温骤降。若不注意防护,身体很快会发生一些不良反应。此时若再一味强求“秋冻”,就会适得其反。

中医讲,寒冷是百病之源。冷不仅容易导致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胃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患者旧病复发,甚至还会使冠心病患者出现心绞痛、心肌梗死,高血压病人发生中风等。另外,风寒也会损伤脾胃,容易造成肠胃胀气,消化不良。所以您看《红楼梦》中,贾府上下老老少少,由于平时活动量很少,日常饮食多偏于精致油腻,加上体质弱,秋冬时节特别容易患感冒。

因此,在深秋季节,人们也应顺应季节变化,避免风寒,保持温暖,防止阳气受损和疾病的入侵。

在防寒保暖上,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必须提高自己的抗寒能力。而运动是最好的方式。中国有句俗语叫“秋冬动一动,少闹一场病”,因此也有人提出了“药补不如食补,食补不如冻补”的主张。当然,深秋季节运动不宜太激烈,一般练到身体发热即可。如在家打打太极、做做柔软运动或者瑜伽等都是非常不错的方法。另外,还有一种非常值得给大家推荐的运动,那就是步行。唐代大医家孙思邈就提倡“行三里二里,及三百二百步为佳”,而《紫岩隐书》中也说“每夜入睡时,绕室行千步,始就枕”。

当然了,要让走的功效最大化,每天应至少散步半小时左右。需注意这里所说的走不是跑,而是缓步。缓步是一个什么概念呢?就是说您每分钟行70步左右就可以了,多了不行,少了也达不到锻炼效果。若遇上阴雨天,也不应停止运动,可在室内或有遮盖的室外进行。

二是,在气候寒冷的深秋季节,早起外出时宜进姜汤或牛奶、豆浆、红枣粥等热饮,以暖和身体。除此之外,食补尤为重要,可多吃蔬菜,适当增加动物内脏、鸡、羊肉等食物,不仅能补充因冬寒而消耗的热量,还能益气养血补虚,对身体虚弱的人尤为适宜。

三是,“秋冻”切莫逞英雄,五大特殊部位要谨慎照料。

(1)脚部

脚是人体的第二心脏,人体许多筋络的路线都起源于脚,尤其是脚腕以下部分,更是全身筋络活动的地方。人体的五脏六腑、四肢百骸,在脚部都有对应的反射区,刺激或锻炼脚,就能通过筋络给全身器官以积极有益的影响。祖国医学早就有“上病取下,百病治足”之说,因此,脚部的保暖措施在秋冬之际是必不可少的。

(2)肩膀

肩膀一直以来都是非常容易被忽视的受凉部位。大家有没有这样的经历,冬天缩在温暖的被窝里,但是只要露着肩膀,就会觉得很冷很冷,如果不理会它的话,第二天起来肩膀立马就会变得又疼又酸,这其实就是肩膀受凉受寒引起的。所以,在这个季节,我们一定要注意对肩膀的保护。

(3)腹部

腹部受凉对人体的影响也非常大。上腹受凉容易引起胃部不适,甚至疼痛,特别是有胃病史的人更要加以注意;下腹受凉对女性伤害大,容易诱发痛经和月经不调等,经期妇女尤其要加以重视。有些女孩爱穿露肚皮的时装,我们建议秋冬季节最好就不要穿了。同时,晚上盖被子一定要把肚子护好,这点同样适用于夏天的时候。

(4)脖子

脖子是寒气入侵的主要位置,很多人一到了换季的时候就会咳嗽,嗓子发炎,其实主要根结就在脖子。因为这个部位受凉,向下容易引起肺部症状的感冒,向上则会导致颈部血管收缩,不利于脑部供血。所以,秋天的时候,一条温暖的围巾可以说是老少皆宜,人人适用。

(5)膝关节

我们在看日韩剧的时候经常会发现,里面的女孩子们到了冬天还都是光着腿,看上去很漂亮。但是,这样做是非常危险的,由于关节周围的末梢神经对温度和气压变化特别敏感,因此受凉以后,会导致让寒邪侵入关节而引发关节炎。

当然,我们虽然反对短衣短裤地冻着自己,但也不提倡穿太多衣服让自己出汗。大家都知道,秋季是个收敛的季节,意思是要将人体的物质收藏起来,汗液也是人体阴液的一种,汗液过多,阴津伤耗,阳气外泄,不利于养生,更应引起大家的重视。

霜降多胃病,暖胃散寒方法多

秋冬季节是胃病的多发与复发时节。有统计表明,冬季胃病发病率几乎占了全年的一半。除了发病率增高以外,在秋冬之交,特别是胃溃疡病并发症的发生率增加尤其明显。国外曾有报告,溃疡穿孔率在每年11月份达到高峰,研究表明溃疡病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好发时间为10、11和12月份。

胃病为什么会在秋冬季节高发呢?祖国医学认为,秋冬两季,天地间阳气日退,阴寒渐生,胃病患者由于体内的寒气不易外散,加上外界寒冷的气候,非常容易发生胃痛、胃胀、呃逆、不想吃饭等症状。

因此,对付霜降时节高发的胃痛症状,温胃散寒是最有效的办法。如果这时有意识地选择一些暖胃食物,如南瓜、胡萝卜、甘蓝、红薯等,便可以达到养胃暖胃的目的。下面再给大家推荐一种温胃散寒的食物――花生。花生有“长生果”之称,是全世界公认的健康食物,在中国被认为是“十大长寿食物”之一。花生在治疗胃病上的作用,历代医书多有记载。《本草纲目》载:“花生悦脾和胃润肺化痰、滋养补气、清咽止痒。”《药性考》说:“食用花生养胃醒脾,滑肠润燥。”《本草纲目拾遗》则认为:花生有“悦脾和胃,滋养调气,润肺化痰”的功效。所以说在霜降这个胃病高发的时节食用花生,是非常明智的选择。

说起花生在暖胃散寒上面的功效,还有这么一个故事。

相传某年夏天,明代大医药家李时珍正在一座高入云霄的山峰采药,无意中看见地上蚂蚁成群结队,到处寻觅食物。突然,一颗长圆形的东西给蚂蚁拖出来了。他习惯性地拿到手中,油腻腻的,再用嘴细细咀嚼,好香,李时珍好生奇怪,但不知这是什么玩意儿,便先挖回几颗带回家中,种在地下。

不久,这颗种子和其他农作物一样萌芽、长叶、开花,地下长出一串串带壳的果实来。尽管他还弄不清楚这是何物,但已知是可供食用的果实,就发动百姓人人种上。待果实饱满时,百姓们挖来作食物充饥度荒,竟然还使不少胃痛患者的疼痛无形消失。人们不禁惊诧于这种不知名字的植物。

一位书生说:“这是仙人灵丹妙药的精华生存下来的,就称为‘华生’吧!”当时的“华”字与现在的“花”字同音,后人就称它为“花生”。

每天吃适量生花生(不要超过50克),对养胃有一定好处。

吃生花生时一般都是连着红衣一起吃,花生红衣可是个好东西。女性朋友,尤其是处于经期、孕期、产后和哺乳期的女性更应该常吃,对于养血、补血很有好处。同时,花生红衣还有生发、乌发的效果,常吃能使头发更加乌黑亮丽。

但是也不是所有的人吃生花生都有好处,比如有些跌打瘀肿的病人,就不宜吃。花生红衣能止血、促进凝血,跌打损伤、血脉瘀滞者吃得过多,会出现血瘀难散。另外,因为花生中含有的油脂多,需要多耗胆汁去帮助消化,所以那些做过胆囊切除手术或胆病患者,也不宜多吃花生。

除食疗外,我们还可通过穴位按摩缓解和治疗胃肠疾病。

中脘穴。中脘穴是治疗胃肠疾病中十分重要的一个穴位。它位于胸骨下端和肚脐连线的中央,大约在肚脐往上一掌处。指压时仰卧,放松肌肉,一边缓缓吐气一边用指头用力下压,6秒钟后将手离开,重复10次,就能使胃感到舒适。在胃痛时采用中脘指压法效果更佳。

天枢穴。此穴位于肚脐左右两拇指宽处。患者可平躺在床上,用中间三个手指下压、按摩此处约2分钟。天枢穴的主治病症包括消化不良、恶心想吐、胃胀、腹泻、腹痛等。

足三里穴。足三里穴位于外膝眼下四横指、胫骨边缘。在膝盖的膝盖骨下面,可摸到凸块(胫骨外侧髁),由此再往外,斜下方一点,还有另一凸块(腓骨小头)。这两块凸骨连线为底边向下作一正三角形。正三角形的顶点,正是足三里穴。按压6秒钟将手离开一次,重复10次,就可促进胃酸分泌,使胃感到舒服,而且还能起到止疼的作用。

由于肠胃喜暖恶冷,入秋后要特别注意胃部保暖,及时添加衣服,夜晚避免腹部着凉。

霜降宜进补

(公历10月23-24日)

豺乃祭兽 草木黄落 蛰虫咸俯

[宜]进补,防寒保暖

[忌]着凉,气喘发作

每年阳历10月23日前后,露水凝结成霜,表明霜降时刻已经到来了。

古籍《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说:“气肃而霜降,阴始凝也。”可见“霜降”表示天气逐渐变冷,开始降霜。气象学上,一般把秋季出现的第一次霜叫做“早霜”或“初霜”,而把春季出现的最后一次霜称为“晚霜”或“终霜”。从终霜到初霜的间隔时期,就是无霜期。也有把早霜叫“霜”的,因为此时盛开。

篇2

2.寒露到,寒风悄悄来袭,天气变化莫测,给你一丝关怀,晚上盖好被子,祝你生活愉快,事业有成,身体健康!

3.寒露时节饮食推荐:海带:补充维C活性多,降压防病营养高;雪梨:止咳润肺,清热润燥;苦瓜:邪热解乏,清新明目,益气壮阳;寒露将至,愿您注意防寒防冻,注意添衣裳多运动,保持好心情哦!

4.天寒了要加衣,为什么简单的事还要重复千遍的去说?寒露告诉你:我真的不简单。寒露节到了,我也要告诉亲亲们:天真的寒了,注意添衣保暖。

5.露水晨,寒气深;心意诚,问候真;做人正,内心仁;烦要忍,气勿生;恋爱顺,事业胜;寒露时,祝福至;祝你快乐时时,如意万事!

6.秋风秋雨渐渐凉,寒露含露雾气重,天气多变又无常,注意保暖添衣裳。祝寒露照顾好自己,保持健康。

7.寒露到,水果熟,个个带着真祝福,送桔子,祝你平安又大吉;送香蕉,祝你天天交好运,送核桃,祝你和和美美有盼头!

8.寒露沾湿石板路,秋色已深寒意浓,短信一行送祝福,简短数语暖心间,朋友,白露节到了,天气寒了,送你一件爱心外套,温暖伴你身边,好运随你永远。

9.寒露来到秋又凉,寒潮来袭冷风冽。今秋却然不觉冷,因为有你在身旁。发条短信来问候:亲,注意添衣,多多运动,寒露暖洋洋!

10.秋天开始凉,大地慢慢黄,寒露已到来,朋友要注意,莫忘添衣裳,小小短信送来的问候:朋友,多注意身体,愿君常喜。

11.寒露时节,睡眠增多,睡眠时容易血流不畅,造成血栓,所以要早睡早起,睡得比猪早,起得比鸡早。祝你寒露快乐!

12.让那秋风送去我暖暖的祝福,让寒露的节日里不寒冷。让南归的鸿雁带去我对你的思念,让你的寒露的节日里不孤单。让幸福快乐是你永远的主打歌。

篇3

寒露有雨冬雨少,寒露无雨冬雨多 (桂)

寒露多雨,芒种少雨 (闽)

寒露多雨水,春季无大水 (闽)

寒露有雨雨淋淋 (湘)

寒露有雨沤霜降 (粤)

寒露落雨烂谷子 (贵)

寒露有雨,以后多雨 (湘)

寒露若逢天下雨,正月二月雨水多 (粤、桂)

寒露若逢下雨天,正二月里雨涟涟 (湘)

寒露多雨水,春季无大水;

寒露少雨水,春季多大水 (闽)

寒露阴雨秋霜晚 (冀)

寒露雨风,清明晴风 (冀)

寒露霜降节,紧风就是雪 (赣)

寒露有霜,晚稻受伤 (苏、湘)

雾天寒露雪前赶 (冀)

寒露闹天,闹到立冬 (冀)

寒露前后有雷,来年多雨 (皖、湘等)

寒露过三朝,过水要寻桥" (粤)

受早一大片,受涝一条线 (贵)

天旱防雨涝,雨涝防天旱 (陕)

久旱东风更不雨,久雨东风更不晴 (桂)

天旱东风是火凤,雨涝东风雨太公 (宁)

篇4

文/赵薇

“寒露”是二十四节气中最早出现的“寒”字辈,在饮食上应多吃温润之品,如栗子、梨、荸荠、菱角、柚子等,尽量少吃辛辣、熏烤食物,以及西瓜、苦瓜等寒凉瓜果。

寒露节气前后,空气较为干燥,“秋燥”易伤人。营养专家提醒说,为远离“秋燥”纠缠,公众要常喝蜂蜜水盐水少食辣。

寒露以后,北方冷空气已有一定势力,我国大部分地区在冷高压控制之下,雨季结束,天气干燥。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营养科专家表示,喝白开水是一个不错的方法,但要想完全抵御“秋燥”带来的负面效应,最好在白开水中加些盐或蜂蜜。同时,要注意不吃或少吃辛辣烧烤食品,如辣椒、花椒、桂皮、生姜、葱及酒等。

霜降时节多喝“七宝粥”

文/西西

霜降霜降,天气渐冷,开始有霜。它是秋天的最后一个节气,也是秋季到冬季的过渡节气。民间素有“补冬不如补霜降”的说法,这从一个侧面也说明了霜降养生有多重要,而其中的重中之重正是进补。不过,这如此重要的进补,说的并不是大补特补,而是顺应秋季环境和人体特性的平补,同时结合当地此时节的天气因素,在平补的基础上偏于温和润。

那么,具体应该怎么补呢?因个人体质、情况有所不同,进补重点不尽相同。像晚秋很多人易生抑郁,遇此情况时,便可将合欢皮与郁金煮水每天代茶饮,若为了清润,还可加些麦冬。而每至深秋即会脾胃不适的人,则适宜将桂圆、花生、红枣、黄豆、白米、薏米和茯苓熬粥,如想清热除湿,这款“七宝粥”里还可或多或少加一些红小豆或绿豆。这款材料丰富、口感颇佳的粥,对于大众的晚秋养生也有一定功效。针对防秋燥,芝麻、蜂蜜、银耳都不错,适当多吃益处多多。

于平补来说,适合的食材很多,当然,中医讲究进补因人而异,量体裁衣,如想补得完美,最好辨清体质,酌情而补。

因而温热体质或患有热性疾病如发烧、咳浓痰等人群最好不要随意进补。保健养生虽然不像治病那样有严格的要求,但起码应分清寒热虚实,若不辨寒热妄投药膳,则容易导致 “火上加火”、“寒上加寒”。另外,四高人群(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高血粘)最好在医生指导下进补。

需要注意的是,进补要“量力而为”,不妨先估计一下自己属于什么情况,再对证进补―――

1、阴虚:常见潮热盗汗、五心灼热、口燥咽干、干咳少痰、眼目干涩、舌红少苔等。

补法:阴虚当滋阴,进补可选用大补阴丸、参杞蜂王浆、六味地黄丸、银耳、鳖甲、麦冬、沙参、黑芝麻等。

2、阳虚:常见面色光白、四肢不温、阳痿、纳少便溏、舌淡嫩等。

补法:阳虚当壮阳,进补可选用金匮肾气丸、鹿茸口服液、龟苓膏,以及鹿茸、紫河车、蛤蚧、冬虫夏草、杜仲等。

3、气虚:常见精神倦怠、语声低微、易出虚汗、舌淡苔白等。

补法:气虚当益气,可选用人参蜂王浆、补中益气丸,以及黄芪、党参、白术、山药等。

篇5

霜降是二十四节气中第18个节气,霜降是寒露之后的节气,寒露是秋天里的节气,那么霜降是什么季节的节气呢?霜降的降是什么意思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准备了二十四节气霜降是什么季节以及霜降的意思,欢迎参阅。

二十四节气霜降是什么季节秋季

霜降节气含有天气渐冷、初霜出现的意思,是秋季的最后一个节气,也意味着冬天的开始,霜降时节,养生保健尤为重要,民间有谚语“一年补透透,不如补霜降”,足见这个节气对我们的影响。

霜降是秋季的最后一个节气,是秋季到冬季的过渡节气。秋晚地面上散热很多,温度骤然下降到0度以下,空气中的水蒸气在地面或植物上直接凝结形成细微的冰针,有的成为六角形的霜花,色白且结构疏松。霜只能在晴天形成,人说“浓霜猛太阳”就是这个道理。

霜降节气含有天气渐冷、开始降霜的意思。东北北部、内蒙东部和西北大部平均气温已在0℃以下,土壤冻结,冬作物停止生长,进入越冬期。纬度偏南的南方地区,平均气温多在16℃左右,离初霜日期还有两到三个节气。在华南南部河谷地带,则要到隆冬时节,才能见霜。

霜降的意思降有落下的意思。白露开始早晚有露水,寒露节气时露水带有寒气,到了霜降节气时气温下降,空气中的水蒸气在靠近近地面的时候凝结成了六角形的霜花,霜花在靠近植物或者地面的时候沾附在上面,看起来像被冰凌包裹起来了。

霜降表示天气更冷了,露水凝结成霜。古籍《二十四节气解》中说:“气肃而霜降,阴始凝也。”可见“霜降”表示天气逐渐变冷,开始降霜。气象学上,一般把秋季出现的第一次霜叫做“早霜”或“初霜”,而把春季出现的最后一次霜称为“晚霜”或“终霜”。从终霜到初霜的间隔时期,就是无霜期。也有把早霜叫“霜”的,因为此时盛开,北宋大文学家苏轼有诗曰:“千树扫作一番黄,只有芙蓉独自芳”。

霜降的各种习俗霜降时节,各地都有一些不同的风俗,就像大家都熟知的清明节扫墓、重阳登高、端午节吃粽子、中秋赏月等等都是长久以来传承下来的节气民俗。关于霜降,百姓们自然也有自己的民趣民乐。

在我国的一些地方,霜降时节要吃红柿子,在当地人看来,这样不但可以御寒保暖,同时还能补筋骨,是非常不错的霜降食品。泉州老人对于霜降吃柿子的说法是:霜降吃柿子,不会流鼻涕。有些地方对于这个习俗的解释是:霜降这天要吃杮子,不然整个冬天嘴唇都会裂开。住在农村的人们到了这个时候,则会爬上一棵棵高大的柿子树,摘几个光鲜香甜的柿子吃。片片黄叶如花似梦,与红红的柿子交相辉映,好一幅深秋的田园风景图!不知给人们带去多少淳朴和美好情愫的回忆。

在闽南有一句谚语,叫做“一年补通通,不如补霜降”。从这句句小小的谚语就充分的表达出闽台民间对霜降这一节气的重视。因此,每到霜降时节,闽台地区的鸭子就会卖的非常火爆,有时还会出现脱销、供不应求的情况。乐得卖鸭子的老板们嘴都合不拢了,看来他们也必定会过一个开开心心的霜降节气了。

除了上面我们说到的鸭子、柿子,另有些地方到了这天一定要吃些牛肉。山东农谚更有意思:处暑高粱,白露谷,霜降到了拔萝卜。看来还真是吃什么的都有啊。

霜降时节正是秋菊盛开的时候,我国很多地方在这时要举行会,赏菊饮酒,以示对的崇敬和爱戴。

霜降时节正是秋菊盛开的时候,我国很多地方在这时要举行会。民俗专家表示,种种趣味盎然的霜降习俗,体现了人们追求身体健康的美好情感,同时,也给我国丰富多彩的民间习俗增添了一抹独特的色彩。

古人诗日:“九月团脐十月尖,持螯饮酒天。”民间也有“九雌十雄”的谚语。蟹又称“无肠公子”。在我国,常见的海蟹有南北海域的梭子蟹,广东的青蟹,雄青蟹育肥后叫肉蟹,各地沿海的黎明蟹,海南岛和乐县的和乐蟹等;淡水蟹则统称为中华绒螯蟹,其下又有河蟹、江蟹、湖蟹之分,主产于长江流域。名品有:阳澄湖大闸蟹、汉川刁汉湖螃蟹、安徽清水大闸蟹、崇明螃蟹、赵北口蟹、胜芳蟹等。

蟹的吃法多种多样,有清蒸,有醉制,也有将蟹肉蟹黄拆下作主料或配料的。较为着名的蟹菜有扬帮的蟹粉狮子头、芙蓉蟹斗;本帮的蟹肉排鸡腰;本帮的清炒蟹粉;苏锡帮的炒蟹黄油、蟹黄扒蘑菇。家常有油酱毛蟹、腐皮咸肉蒸毛蟹、面拖蟹、锅仔蟹等。

蟹肉质细嫩,味道鲜美,为上等名贵水产。螃蟹的营养也十分丰富,蛋白质的含量比猪肉、鱼肉都要高出几倍,钙、磷、铁和维生素A的含量也较高。

篇6

立春偶成

南宋

律回岁晚冰霜少,

春到人间草木知。

便觉眼前生意满,

东风吹水绿参差。

①律回:即大地回春的意思。黄帝命伶伦断竹为筒(后人也用金属管),以定音和候十二月之气。阳六为律,即黄钟、太簇、姑洗、蕤宾、夷则、无射;阴六为吕,即大吕、夹钟、仲吕、林钟、南吕、应钟。农历十二月属吕,正月属律,立春往往在十二月与一月之交,所以日“律回”。

②岁晚:写这首诗时的立春是在年前,民间称作内春,所以叫岁晚。

③参差:不齐的样子。

立春了,天气渐渐转暖,冰冻霜雪虽然还有,但已很少了。春天的到来,连草木也都知道。眼前的一派绿色,充满了春天的生机。一阵东风吹来,春水碧波荡漾。

这首诗中最生动的诗句是“春到人间草木知”,这句诗运用了拟人的手法:新春来临时,人们还没有感觉到,草木却已用自己的语言――“发芽”来告诉了大家,所以说它们是最先知道春到人间的消息的。

从诗中我们感受到,冰雪在消融,草木逢春,新绿渐露,开始透露出春的信息。眼前到处呈现出一片生意盎然的景象;春水碧波荡漾,也充满着活力。

篇7

霜降是寒露之后的节气,也是秋天的最后一个节气,并且霜降也是属于二十四节气中的节气,那么霜降节气意味着什么呢?为什么叫霜降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准备了24节气霜降节气意味着什么以霜降的由来,欢迎参阅。

24节气霜降节气意味着什么气温下降,越来越冷

霜降节气含有天气渐冷、开始降霜的意思。纬度偏南的南方地区,平均气温多在16℃左右,离初霜日期还有三个节气。在华南南部河谷地带,则要到隆冬时节,才能见霜。当然,即使在纬度相同的地方,由于海拔高度和地形不同,贴地层空气的温度和湿度有差异,初霜期和霜日数也就不一样了。霜降时节,凉爽的秋风已吹到花城广州。东北北部、内蒙东部和西北大部平均气温已在0℃以下。

“九月中,气肃而凝,露结为霜矣。”每年阳历10月23日前后,太阳到达黄经210度时为霜降。此时,我国黄河流域已出现白霜,千里沃野上,一片银色冰晶熠熠闪光,此时树叶枯黄,落叶缤纷。

霜降为什么叫霜降霜降的意思是天气逐渐变冷,开始降霜。气象学上,一般把秋季出现的第一次霜叫做“早霜”或“初霜”,而把春季出现的最后一次霜称为“晚霜”或“终霜”。从终霜到初霜的间隔时期,就是无霜期。也有把早霜叫“霜”的,因为此时盛开,北宋大文学家苏轼有诗曰:“千树扫作一番黄,只有芙蓉独自芳”。

南宋诗人吕本中在《南歌子·旅思》中写道:“驿内侵斜月,溪桥度晚霜。”陆游在《霜月》中写有“枯草霜花白,寒窗月新影。”形成露和霜的气象条件是晴朗微风的夜晚。夜间晴朗有利于地面或地物迅速辐射冷却,微风可使辐射冷却在较厚的气层中充分进行,而且可使贴地空气得到更换,保证有足够多的水汽供应凝结。

秋天的夜晚没有云彩,地面上如同揭了被,散热很多,温度骤然下降到0℃以下,靠地面不多的水汽就会凝结在溪边、桥间、树叶和泥土上,形成细微的冰针,有的成为六角形的霜花。

因为霜只能在晴天形成,所以有“浓霜猛太阳”的说法。有《霜降》诗云:“时逢秋暮露成霜,几份凝结几份阳。荷败千池萧瑟岸,棉白万顷采收忙。”

霜降的由来今年10月23日,太阳到达黄经210度时为二十四节气中的霜降。《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关于霜降说:“九月中,气肃而凝,露结为霜矣”。此时,中国黄河流域已出现白霜,千里沃野上,一片银色冰晶熠熠闪光,树叶枯黄,片片凋落。古籍《二十四节气解》中说:“气肃而霜降,阴始凝也”。可见“霜降”表示天气逐渐变冷,露水凝结成霜。我国古代将霜降分为三候:一候豺乃祭兽;二候草木黄落;三候蜇虫咸俯。豺狼开始捕获猎物,祭兽,以兽而祭天报本也,方铺而祭秋金之义;大地上的树叶枯黄掉落;蜇虫也全在洞中不动不食,垂下头来进入冬眠状态中。

“霜降杀百草”,严霜打过的植物,一点生机也没有。这是由于植株体内的液体,因霜冻结成冰晶,蛋白质沉淀,细胞内的水分外渗,使原生质严重脱水而变质。“风刀霜剑严相逼”说明霜是无情的、残酷的。其实,霜和霜冻虽形影相连,但危害庄稼的是“冻”不是“霜”。

霜降的各种习俗霜降时节,各地都有一些不同的风俗,就像大家都熟知的清明节扫墓、重阳登高、端午节吃粽子、中秋赏月等等都是长久以来传承下来的节气民俗。关于霜降,百姓们自然也有自己的民趣民乐。

在我国的一些地方,霜降时节要吃红柿子,在当地人看来,这样不但可以御寒保暖,同时还能补筋骨,是非常不错的霜降食品。泉州老人对于霜降吃柿子的说法是:霜降吃柿子,不会流鼻涕。有些地方对于这个习俗的解释是:霜降这天要吃杮子,不然整个冬天嘴唇都会裂开。住在农村的人们到了这个时候,则会爬上一棵棵高大的柿子树,摘几个光鲜香甜的柿子吃。片片黄叶如花似梦,与红红的柿子交相辉映,好一幅深秋的田园风景图!不知给人们带去多少淳朴和美好情愫的回忆。

在闽南有一句谚语,叫做“一年补通通,不如补霜降”。从这句句小小的谚语就充分的表达出闽台民间对霜降这一节气的重视。因此,每到霜降时节,闽台地区的鸭子就会卖的非常火爆,有时还会出现脱销、供不应求的情况。乐得卖鸭子的老板们嘴都合不拢了,看来他们也必定会过一个开开心心的霜降节气了。

除了上面我们说到的鸭子、柿子,另有些地方到了这天一定要吃些牛肉。山东农谚更有意思:处暑高粱,白露谷,霜降到了拔萝卜。看来还真是吃什么的都有啊。

霜降时节正是秋菊盛开的时候,我国很多地方在这时要举行会,赏菊饮酒,以示对的崇敬和爱戴。

霜降时节正是秋菊盛开的时候,我国很多地方在这时要举行会。民俗专家表示,种种趣味盎然的霜降习俗,体现了人们追求身体健康的美好情感,同时,也给我国丰富多彩的民间习俗增添了一抹独特的色彩。

古人诗日:“九月团脐十月尖,持螯饮酒天。”民间也有“九雌十雄”的谚语。蟹又称“无肠公子”。在我国,常见的海蟹有南北海域的梭子蟹,广东的青蟹,雄青蟹育肥后叫肉蟹,各地沿海的黎明蟹,海南岛和乐县的和乐蟹等;淡水蟹则统称为中华绒螯蟹,其下又有河蟹、江蟹、湖蟹之分,主产于长江流域。名品有:阳澄湖大闸蟹、汉川刁汉湖螃蟹、安徽清水大闸蟹、崇明螃蟹、赵北口蟹、胜芳蟹等。

蟹的吃法多种多样,有清蒸,有醉制,也有将蟹肉蟹黄拆下作主料或配料的。较为着名的蟹菜有扬帮的蟹粉狮子头、芙蓉蟹斗;本帮的蟹肉排鸡腰;本帮的清炒蟹粉;苏锡帮的炒蟹黄油、蟹黄扒蘑菇。家常有油酱毛蟹、腐皮咸肉蒸毛蟹、面拖蟹、锅仔蟹等。

蟹肉质细嫩,味道鲜美,为上等名贵水产。螃蟹的营养也十分丰富,蛋白质的含量比猪肉、鱼肉都要高出几倍,钙、磷、铁和维生素A的含量也较高。

篇8

在我们眼巴巴地期盼绿意时,天气却出现了异常的“倒春寒”现象,无意间,一场春雪给我们带来了意外的惊喜!雪,乐坏了孩子们,也喜煞了城市里的大人。盼了整个冬季却不见雪的农民更是把串串笑声撒进了村庄、田间地头。此时,一首《春雪》――“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呈献给孩子们,诵读后,所有赞美春雪的言语都显得乏味了。

第一站――惊蛰

我用一节课的时间给孩子们讲了24节气的来历。让孩子们对24节气有一个大概的了解。之后我在黑板上写出了24节气歌,第一次晨诵的内容确定为24节气歌:

地球绕着太阳转,绕完一圈是一年。

一年分成十二月,二十四节紧相连。

按照公历来推算,每月两气不改变。

上半年是六、廿一,下半年逢八、廿三。

这些就是交节日,有差不过一两天。

二十四节有先后,下列口诀记心间:

一月小寒接大寒,二月立春雨水连;

惊蛰春分在三月,清明谷雨四月天;

五月立夏和小满,六月芒种夏至连;

七月大暑和小暑,立秋处暑八月问;

九月白露接秋分,寒露霜降十月全;

立冬小雪十一月,大雪冬至迎新年。

抓紧季节忙生产,种收及时保丰年。

然后布置同学们回家查看日历,记录下令年24节气的具体日期。

接下来的日子里,我们选择了几条有关惊蛰的谚语及韦应物的《关田家》作为诵读内容,使孩子们朦朦胧胧地感悟着农历的踪迹。

正当我们喜度妇女节,诵读《游子吟》的时候,我班同学肖越惊喜地向大家报告:“杏花开了。”我一听,便跑到山上,看着漫山遍野的杏花,真是“一夜春风来,杏花满园开”。回来后,我精心挑选了两首描写杏花的诗供同学们诵读:“日日春光斗日光,山城斜路杏花香。几时心绪浑无事,得及游丝百尺长?”“春色方盈野,枝枝绽翠英。依稀映村坞,烂漫开山城。好折待宾客,金盘衬红琼。”然后布置大家周日和家人一起边观赏杏花,边吟诵诗句。

杏花诗诵后,我们随着春的脚步步入了桃花、梨花诗词的世界,先后诵读了6首古诗《江畔独步寻花》(两首)《惠崇春江晚景》《千叶桃花》《杂曲歌辞

桃花行》《次韵梨花》和一首宋词《桃夭》。“桃天――桃之天天,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桃之天天,有黄其实。之子于归,宜其家室。桃之天天,其叶蓁蓁。之子于归,宜其家人。”

当时,我带领同学们经过反复诵读之后,问大家读到“桃之天天,灼灼其华”你想到了我们班的谁?学生听后齐声高喊――潘金子。潘金子担任班长兼大队委,在同学们中威信很高。同学们说完,我赶快亮出了她的照片,大家不约而同地“哇”了起来,接下来,我告诉大家,什么样的女子才是最美丽的,然后,大家齐声把词朗诵给潘金子听。其实,这节晨诵已不仅仅是诵读了,孩子们还进一步明白了什么是真正的美!

“同学们,桃花落了,她把美好的光阴留给了果实,春天也总会过去,但是明年的春天再来时,你们还记得我们此时吟诵过的诗吗?还会记得你们此刻美丽如花吗?唐朝诗人崔护已为我们写好了《题都城南庄》,让我们来一起读一读: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第二站――春分

我给孩子们讲了有关春分的养生、趣事,并让大家搜集了有关春分的农事、谚语,从而使孩子们了解了今年的20日是春分。此时太阳运行到黄经0度,这一天为春季的一半,所以叫春分。春分这天阳光直射赤道,昼夜几乎相等。在这一站,我们诵读了唐诗《早春》和宋词《丑奴儿》。

第三站――清明

4月4日是清明节,利用一周的时间,我们诵读了两首唐诗、一首宋词――“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汨千行。料得年年断肠处,明月夜,短松冈。”

第四站――谷雨送春归

篇9

The “early rice” and “late rice” in the Song Dynasty

Abstract

The so called “early rice (zao dao)” and “late rice (wan dao) “ in the Song dynasty were not the same ones in the double harvest rice cropping system of modern sense, but the ones that harvest early or late, many of them belonged to middle and late-maturing varieties. The so-called “late rice” distributed mainly in zhexi ( now the south part of Jiangsu and north part of Zhejiang) due to taxes and rain, while the early rice became more and more popular in the other districts for the reasons of drought and famine .

早、晚稻的划分既是稻作技术自身发展的需要,也是社会经济和自然条件相结合的产物。虽然早稻和晚稻的概念在宋代以前即已出现,但大多在一些非常偶然的场合,并且早稻和晚稻都是孤立存在。宋代随着稻作技术的发展,早稻和晚稻的概念非常流行,且常常是相提并论,以致后来的一些学者往往以今概古,以为宋代已经出现了现代意义上的早稻和晚稻,甚至更有人认为是双季稻,从而错误地估计了宋代稻作的发展水平。本文试图从宋人有关早稻和晚稻的基本概念入手,考察早稻、晚稻在各地的分布,并分析形成此种分布的原因,以期对宋代的稻作有个更好的把握。

1、 早稻和晚稻的概念及其分布

现代农学对于早稻、中稻和晚稻的界定主要是依据生育期的长短来决定的。而宋代最通行的做法是依据收获期的先后来划分早、中、晚稻,如“早禾收以六月,中禾收以七月,晚禾收以八月”。[1]由于各地的水稻成熟期并不一致,[2]所依据的历法标准也不统一,有的分之以月份,有的别之以节气,即便是都按节气或月份,其差异也是显而易见,所以各地早、中、晚稻的划分不尽相同。如福建三阳,“其熟于夏五六月者曰早禾,冬十月曰晚禾。”[3]陆游有“秋词”三首,第一、二首分别提到七月、八月,第三首依时序当为九月,七月中提到“早禾”,九月中提到“晚稼”[4];又如浙江四明,“早禾以立秋成,中禾以处暑成。”[5]而江西西昌(今泰和)则以小暑、大暑节收割为早稻 ,寒露、霜降节收割为晚稻 。早、晚稻只是相对而称,此外并无严格的科学界定。

尽管宋代的早晚稻概念并非是现代意义上的早晚稻概念,但各地都已对自己所生产的稻做了早稻、晚稻,甚至于中稻的划分则是事实。早、中、晚三稻在各地稻作中所占比例如何?对于了解宋代的稻作情况来说是重要的。游修龄说:“宋代的水稻,在同一地区已有早、中、晚的不同,一般以早、中稻为多,晚稻较少。”[6]实际上,早、中、晚的播种面积因时因地各不相同。

两浙的浙东地区,早稻多于晚稻,如四明(今浙江宁波):“中最富、早次之,晚禾以八月成,视早益罕矣。”[7]台州:“晚稻……民间所种不多,仅当早稻十之一、二。”[8]越州:“统计会稽八县田亩,……晚稻居十分之四。”[9]十分之六则是早稻和中稻。浙西虽然在“七月初乃见新谷”,证明有早、中稻的存在,但却以晚稻为主,如湖州:“管内多系晚田,少有早稻。”[10]甚至有些地方“纯种晚秋禾。”[11]但这种情况也主要局限于太湖沿岸地区,远离太湖沿岸的浙西一些地区,也是早稻多于晚稻。如临安府之新城县(今浙江富阳县西南)“山田多种小米(即早籼),绝无秔稻(即晚粳)。”[12]

宋代,另一处晚粳种植比较集中的地区,是淮南地区。这里的水稻一般要到夏初,甚至于农历五月方始插秧。“淮南夏早收,晚秧亦含风”[13];“积雨涨陂塘,田塍插晚秧”[14]等宋人诗句描写的就是淮南插莳晚稻秧的情形。而在一些近水低洼地区,甚至到夏初才始撑着一种短小轻便的小划船在稻田中进行撒播。[15]插秧在初夏,收获却在初冬,贺铸有“楚泽初冬正获田”[16]之句,此诗作于历阳(今安徽和县)姥矶,时间是在戊辰十月晦日(十月的最后一天)。苏轼提到,元祐六年(1091),汝阴县(今安徽阜阳)百姓,因旱伤,“稻苗全无”,而被迫至淮南籴晚稻种。[17]乾道九年(1173)十一月,江南东路安抚使奉命收籴粳米,但江东诸州“尽是籼禾小米”,无奈只得“差官往淮南收籴”,可见淮南产粳米之盛。[18]但淮南也有籼米,宋政府在淮南所收籴的粮草中就既有大禾米(晚粳),又有占米(早籼),[19]只是不占多数。

属于江南西路,与淮南西路毗邻的兴国军(今湖北阳新)及其相邻的荆门军(今湖北武汉)也以晚稻为主。陆九渊在“与章德茂书”中提到:“江东、西,田分早晚。早田者种占早米,晚田种晚大禾。此间田不分早、晚,但分水、陆。”不分早晚稻,表明当地的水稻仍然是以传统的一季晚稻为主。南宋王十朋有“途中遇雨”诗,提到“晚稻短长熟”之句,此诗作于某年的八月二十六日到兴国军之后,[20]不久王十朋又入鄂州(今湖北武汉)境,留下了“秋深余晚稻,地旷僻闲田” [21]的诗句。

福建八州,上四州(建宁、剑州、邵武、汀州四州)似以早稻种植为主,而下四州(福州、兴化、泉州、漳州)则是以晚稻为主。这从南宋乾道六年(1170)六月,提举福建常平茶事郑伯熊报告中可以看出,他说:“福建路八州军府县,自入夏以来,阙少雨泽,其上四州军府虽时得甘雨,犹未霑足,早禾多有伤损;下四州军亢旱尤甚,晚种有不得入土者。”[22]或认为,这里郑伯熊把上四州军入夏后“早禾”雨水不足和下四州军晚稻不能插秧并提,说明下四州军在南宋已普遍种植两季水稻,上四州军恰恰只种一季稻。[23]这种理解是错误的。首先,这个报告出台于农历六月,事发在六月之前,即文中所称“入夏以来”,宋以四月为夏首,入夏以来指的是四月已来,也即四月至六月这段时间,如果是双季稻的话,这段时间正是双季早稻生长到成熟的季节,双季晚稻不能插秧是正常的,并不是一件大惊小怪的事,而作为一季晚稻,六月份尚不能入土就比较紧张,因为一季晚稻一般是在五月前后移栽的。

江西也是以早稻居多,然而各州县有所区别。洪州:“据洪州申……缘本州管下诸县,民田多种早占,少种大禾。其所种大禾,系在向去十月,方始成熟。……本司契勘,本司管下乡民所种稻田,十分内七分,并是占米,只有三二分布种大禾。”[24]此处,占米指的是早禾,大禾指的是晚禾。江州:“星子、都昌晚禾绝少,独建昌邑大苗米居多……此间土产皆占米,晚禾不多。”[25]“敝郡今秋少雨,晚田多旱,除星子、都昌,多是早田,被灾处少,唯有建昌一县,晚田数多。”[26]“夫都昌田禾,例宜早籼,非若星子早田,十居七八。”[27]抚州:“临川境内早禾最多”,[28]“乐安、宜黄两县管下,多不种早禾,率待九、十间,方始得熟。”[29]总的说来是“本州早禾少,而晚禾多。”[30]吉州:“早稻不过二三分”[31],十分之七八为晚稻。 转贴于

江东诸州“尽是籼禾小米”[32],似也是以早稻为主。荆湖的潭州(今湖南长沙):“早稻甚多,晚米甚少”,[33]早稻约占全州稻谷种植的70%。[34]“只有早稻,收成之后,农家便自无事。”[35]成都府之眉州(今四川眉山县)似也以早稻为主,[36]苏轼在《眉州远景楼记》中提到:“七月既望,谷艾而草衰,则卜鼓决漏,取罚金与赏众之钱。买羊豕酒醴,以祀田祖,作乐饮食,醉饱而去,岁以为常。其风俗盖如此。”[37]可见眉州的水稻一般都是在农历七月十五日以前收割。范成大在题为“峨眉县(今四川乐山县)”的诗中也有“泉清土沃稻芒蚤”[38]的诗句。

北方地区水稻分布较为分散,但以一季晚稻为多。史料记载,占城稻在皇家御苑中的收获期多在十月。晁说之(1059-1129)“秋吟诗”中有“崔子稻畦晚”之句,诗注云“崔德符监稻田务”,[39]稻田务的所在地在京西北路的汝州(今河南临汝县)一带,证明当地稻田务管辖下的稻田是以晚稻为主。但由于北方易受干旱影响,所以江翱也曾在汝州鲁山县推广一种早稻。[40]

尽管现有的材料还不足以全部勾勒出宋代早稻和晚稻的分布图,但综上所述,宋代南方水稻主产区,除浙西等地区晚稻较为集中之外,其它地区都是早晚搭配,并出现了早稻盛行的趋势。北方地区自古及今则都以晚稻为主。

2、 早稻盛行的原因

早稻主要分布在长江流域的四川、荆湖、江东、江西、浙东、福建等地。这些地方选择早稻种植,从其初衷来看,首先是着眼于抗旱。自古以来,长江中下游地区就是水稻的主产区,但这个地区的降雨量分布极不均匀,以江西为例,大部分地区春夏两季的降雨量占全年的75%,秋季只占15%。进入小暑后便转入到久晴少雨的干旱期,降雨量明显减少。其他省份,如浙江、江苏、安徽等,也有类似情况。而与此同时,由于气温高,蒸发量大,水稻的需水量加大。《种艺必用》引老农言云:“稻苗,立秋前一株每夜溉水三合,立秋后至一斗五升,所以尤畏秋旱”,《种艺必用补遗》则进一步指出:“凡晚禾最怕秋旱。秋旱则槁枯其根。虽羡得雨,亦且收割薄而尠矣。故谚曰:‘田怕秋时旱,人怕老时贫。’诚哉是言也。”提出把立秋作为水稻水分临界期。立秋前后是水稻开始孕穗(古人称为秀,或做胎)的时期,这以后水稻对水的需要量很大。明代《沈氏农书》说:“乾在立秋前,便多干几日不妨;干在立秋后,才裂缝便要车水。盖处署正做胎,此时不可缺水,古云:‘处暑根头白,农夫吃一吓’……自立秋以后,断断不可缺水;水少即车,直至斫稻方止。俗云:‘稻如莺色红、全得水来供’”。又据宋应星的计算,“凡苗自函活以至颖栗,早者食水三斗,晚者食水五斗,失水即枯”,“将刈之时,少水一升,谷数虽存,米粒缩小,入碾臼中,亦多断碎”。从分布区来看,也主要是缺水较为严重的地区,这些地区种一季都显差强,早稻因需肥水较少所以得到垂青。

宋人对干旱危及晚稻多有提及。如李纲在其江南西路安抚制置大使任内(1135一1139)曾上奏说:“(洪州)自入秋以来,阙少雨泽,已觉亢旱,又生青虫,食害苗稼……若更旬日内无雨,晚田决致旱伤”,“难以指准。”而早禾则因“春夏之间,雨旸调适,早禾已是成熟收割了当。”所以“管下乡民所种稻田,十分内七分,并是早占米,只有三二分布种大禾。”抚州知府黄震在咸淳七年(1271)七月二十一日《雨旸申省状》曰:“自六月初三日有雨,亢旱一月,至七月初二、初三,而后得雨,早禾虽赖以有收,自七月初三以后,又复兼旬无雨,晚禾凛乎可虑,本州早禾少,而晚禾多,关系非小。”[41]相比之下“临川境内早禾最多,晚禾虽被蝗旱,然所在有大歉之处,亦有大熟之乡,长短相补,亦得半收,早晚禾通计已是七八分成熟。”[42]朱熹在南康军任上也提到:“敝郡今秋雨少,晚田多旱。”[43]陈宓在《与江州丁大监》书中说:“此月初以来不雨,……建昌邑大苗米(即晚稻)居多,遭此晚稻大可虑。”[44]有见于晚稻易旱,宋代的一些地方官员积极致力于早稻的推广。朱熹就曾在晚稻种植面积较大的都昌推广早稻,他说:“夫都昌田禾,例宜早籼,非若星子早田,十居七八。”[45]

早稻需水量少,所以在一些易旱的山区发展较快。闽北山区宋初就有一种耐旱高产的稻种。据宋人杨亿《谈苑》记载:“江翱,建安人,文蔚之兄子也。为汝州鲁山令,邑多旷土,连岁枯旱,艰食。翱自建安取早稻一种,此稻耐肥、旱,实早,可久蓄,宜高原,至今邑人多之,岁岁足食。”[46]这里未言明此种早稻即占城稻,而且出现在有占城稻记载之前,应属早已有之。

除了干旱之外,早稻的推广还有其他方面的原因。如避水,早稻的生育期短,可以在每年的大雨到来之前,完成收获。这使得早稻除了适合于丘陵山区种植之外,也适合于在低洼易涝的地区种植。长江中下游流域虽然在入秋之后进入干旱期,但是在一些年份也有暴雨成灾的可能,这对于成熟收获期的晚稻来说是不利的。如,乾道元年九月二十四日,臣僚言:“伏见前月(即八月)以来,天作滛雨,江淮浙闽皆被其害,……稻穗之在田未刈者,经此巨浸已同腐草,高田虽无甚损,亦多芽蘖。”[47]解决办法就是尽量播种早稻。早稻品种之一的黄穋稻即具有这方面的优势。“浅浸处宜种黄穋稻,……黄穋稻自种至收,不过六十日则熟,以避水溢之患。”[48]早稻可以避水溢之患,所以“湖田多,山田少”的豫章(今江西南昌)“所种占米为多,有八十占、有百占、有百二十占,率数月以待获。”[49]又如避霜。一季晚稻常常要到霜降之后才始成熟,如果某年霜早,则要面临前功尽弃。何承矩在河北种稻时,头年因霜,未能收成,险些使屯田种稻难以为继,第二年改种江东早稻,取得成功。还有耐瘠。早稻对肥料的需求量比晚稻少。

丘陵山区往往比较容易干旱,且土壤肥力不及平原,复由于地势较高,易受冷害,所以早籼稻种植较多。如江东徽州,“大率宜籼而不甚宜粳”[50],临安新城县“山田多种小米,绝无粳稻”[51]。这也是宋真宗向高仰易旱之地推广早熟占城稻的原因。早稻与山冈联系在一起,如“早禾饱熟收山场”[52]、“北乡田少尽茅冈,早禾有种何妨种。”[53]福建上四州军,早稻多于晚稻也与此有关。这种格局到近代仍然没有多大的变化,据近人的调查,南京、镇江一带,地势高亢,山田多于圩田,亦只宜需水较少之籼稻。[54]

“救饥”也是早稻盛行的原因之一。宋代一般以晚米为籴纳对象,至于早稻很大程度上是农民自产自销,文天祥就曾提到,“吾州(江西吉州,今吉安)从来以早稻充民食,以晚稻充官租”。[55]农民生产的早稻除了大部分自我消费之外,剩余部份也进入市场,满足中下层百姓的粮食需求。早籼稻成为“自中产以下皆食之”[56]的大众食物。中产以下的大众,由于其自身的经济实力不济,不可能有很多的存粮,一遇青黄不接,就需要有一种早熟品种来接济,这就更为早稻的存在提供了一个契机。最早见于宋代方志记载的,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水稻品种,六十日,又名救公饥,其出现即与此有关。“六十日稻,名救公饥。传有孀妇居贫乏食,撷稻中先熟者,以养翁姑,因传其种。”[57]宋代新安也有这样一个品种,名红归生,米粒红,成熟最早,然不广种,少莳以接粮耳。宋人有诗云:“前村后村水车声,伊伊扎扎终夜鸣,皇天不雨四十日,高田何止龟兆出。田家眼穿望早禾,早禾不熟赖饥何?”[58]从中也可看出早稻在抗旱救饥上的用意。

早稻盛行的原因也为近人的调查所证实。民国二十四年(1935)夏秋,江西农业院作物组乘指导农民混合选种及采集单穗之便,附带进行水稻品种及栽培方法之调查,知各县水源缺乏为未种粳稻之首要原因。普遍粳稻生长期较籼稻为长,所需水分总量亦较多,本省雨量最多之月为五、六月份梅雨期内,七、八月以后,遂逐渐减少,故多数地方,均栽早熟籼稻,以期避免干旱之损失,此粳稻之变天然因子所限制而被据弃者一也;又因本省盛行二熟制,早稻收获后,可栽二季稻或其他旱作,如晚大豆、芝麻、养麦等。粳稻生长期较长,不适于二熟制,此受栽培制度之限制而被摒弃者二也;各县所栽之品种,有芒者绝无仅有,盖一般农民对于有芒之品种,多感脱粒之费力,调制之不易,交租时又被田主所拒绝而厌恶之。粳稻品种有芒者居多,此不合农民心理而被据弃者三也。[59]由于饥饿和干旱古已有之,因此,我们估计,早稻出现的时间比实际材料中的记载更早。 转贴于

虽然早稻的种植在于抗御自然灾害,但它的存在毕竟为多熟制的发展提供了条件。早稻可以避旱、救饥,但产量不高,救得一时救不了四季,同时在早稻收获之后还有较长的生产季节可以利用,于是古代农民可能很自然地就在早稻收获之后,种上晚稻或其它作物,以弥补早稻产量的不足。于是多熟制形成了。宋谢邦彦诗:“嘉谷传来喜两获,薄田不负四时耕。”[60]说的就是早稻的存在为多熟制的发展创造了条件。

3、 太湖地区种植晚稻的原因

然而,在宋代水稻的主产区,拥有“苏湖(常)熟,天下足”美誉的浙西地区,早稻仍然没有取代晚稻的地位,在水稻生产中仍然是以单季晚稻为主,并且一直保留到了近代。江南地区的晚稻一般是五月插秧之后,入秋后才能陆续成熟,直到九、十月份。宋人有词曰:“……,重来雨过中秋……看黄云、还委西畴……信吴人有分,……重到苏州。……”[61]从中可知,农历八月十五日中秋节时,水稻尚未收割。浙西晚稻收获的临界日期是霜降。苏轼有“乌程(今浙江吴兴县)霜稻袭人香”[62]之诗,曹组亦有“霜落吴江,万畦香稻来场圃”[63]之词,楼璹《耕织图诗·收刈》亦云:“田家刈获时,腰镰竞仓卒。霜浓手龟圻,日永身罄折。”从上述诗词中可以看出,当时浙西地区的水稻一般都是在霜降以后收获。诗中不提别的收获期,显然表明浙西地区的水稻一般都是在霜降前后收获的。回过来再看看播种期。苏轼有“种稻清明前……分秧及初夏”的诗句。表明北宋时期,湖州是在清明(四月上旬)前下种,立夏(五月上旬)初插秧。杨万里诗句:“浸种二月初,插秧四月中……吴盐雪花白,村酒粥面浓。”又表明南宋时期的吴中是在农历二月初(比清明稍早)浸种,四月中(比初夏稍迟)插秧。也就是说,太湖地区的水稻一般是在清明前后播种,霜降前后收割。即农历的二、三月到九、十月这段时间。一季晚稻的种植情况在许多品种的生育期上可以得到反映。

何以在各地盛行早稻的同时,太湖等地区依然以晚稻为主呢?游修龄总结了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是和宋代的温度变化有关。籼稻和粳稻在最低萌发温度方面,籼稻要求高,粳稻可以耐低温;在最低萌发温度方面,籼的要求强,粳的要求弱。总之,是籼的耐寒性弱,粳的耐寒性强。现在一般籼稻地区年平均温度在17度以上,粳稻地区则在16度以下。宋代气候转寒,北宋时期,我国东部的气温略低于现今,[64]南宋时期杭州的4月份平均温度比现在要低1-2度。[65]在这种温度条件下,太湖地区发展为粳稻中心。[66]二是稻麦两熟制扩展后,因小麦收迟,以种晚稻为宜。因而晚稻的比例扩大了。太湖地区晚稻品种的多样化,同宋以后稻麦两熟制发展有密切关系。[67]

除此之外,我们认为,太湖地区选择晚稻还有社会经济和自然地理等方面的原因。从经济上说,宋代政府的籴纳政策是太湖地区种植晚稻的一个重要原因。自然隋唐大运河开通以后,太湖地区是稻米的主要输出地,政府规定收纳一律以晚米为准,这可能与晚米的品质及贮藏寿命有关,晚稻的品质好且耐贮藏,适合漕运并供给政治中心的居民,而早米在这两方面的表现较差,故不在收纳之列。舒璘在论及粮食贮藏时说:“古之积储在谷不在米,验之于今,藏米者四五年而率坏,藏谷者八九年而无损,而谷之中又有高下焉。有大禾谷,有小禾谷。大禾谷今谓之粳稻,粒大而有芒,非膏腴之田不可种;小禾谷今谓之占稻,亦曰山禾稻,粒小而谷无芒,不问肥瘠皆可种。所谓粳谷者,得米少,其价高,输官之外,非上户不得而食;所谓小谷,得米多,价廉,自中产以下皆食之。”[68]孝宗乾道九年(1173)十一月十二日知建康府洪遵在上奏中也提到:“秈禾小米,久远不可贮储。”[69]由于晚粳具有食用品质好,耐贮藏的特点,所以规定晚稻为赋税征收对象,这不光是太湖地区如此,其它地方也都是如此,政府还将税收的起征日期放在晚稻成实之后。[70]适应政府的政策,虽然宋代各地都有晚稻栽培,但由于赋税较轻,有些地方在满足税收需要之后,可以种植早稻以满足自身的需要,而太湖等地的农民由于赋税负担重,必须大量种植晚稻才克完成,不仅如此,一些邻近地区由于自身产生晚稻不衍交纳税收,也到太湖沿岸地方来收购,如,临安府之新城县“山田多种小米,绝无秔稻,一岁所收,仅足支民间数月之食,虽丰岁亦须于苏、秀邻境籴运交纳。”[71]由于对晚稻需求量大,所以太湖沿岸的农民种植早稻的选择余地较小。这也是太湖沿岸地区,这里自古以来直到近代一直是以一季晚稻为主的原因之一。江南赋税负担沉重可能与晚稻种植相互关联。

无独有偶,在其它一些赋税较重的地方,晚稻的比重也比较大。北宋时期,发运到京师的米超过百万石的除两浙路一百五十万石外,还有淮南一百三十万石,江南西路一百二十万八千九百石。[72]淮南是晚稻的重要分布区已如上述。江西各地早晚稻比重不同,也可能与赋税轻重有关,在江西的一百二十万之输中,以吉州所占份额最多,宋人曾安止估计“漕台岁贡百万斛,调之吉者十常六七”[73]。李正民也说:“江西诸郡,昔号富饶;庐陵小邦,尤称沃衍。一千里之壤地,秔稻连云;四十万之输将,舳舻蔽水。朝廷倚为根本,民物赖以繁昌。”[74]从漕粮一项来说,吉州“实为江西一路之最”。[75]适应漕运的需要,这里种植的水稻十分之七八是晚稻,只有二、三分种植早稻。

从自然条件来说,我们认为,水旱变化比气候转冷对太湖地区晚稻种植的影响更大。这里再具体地分析一下雨水状况对于江南地区稻田种植制度的影响。明李乐《乌青志》中说:“种田之法忌过早,本处土薄,太早则虫易生。若其年有水,则必芒种前后可插莳也。如遇旱暵,即不妨迟至夏至。”可见决定当地水稻移栽早晚的因素主要在于水旱,而非冷暖,当然水旱也与冷暖有关。这段话还转辗于明清时期的乌青、乌程等方志及《沈氏农书》等之中,应该是浙西地区农民的共识。翻开所有的中国农书,几乎种田的趁早,早有诸多的好处,惟独在太湖地区提出,“种田之法,不在乎早”,这与太湖地区特殊的自然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这里提到了虫、水、旱三个方面的原因,实际上这三个方面的问题在几乎所有的地区都同样面临,就浙西而言,我们认为水灾是导致浙西地区种植晚稻的主要原因。

浙西地区在在入冬之后至春夏之交有个较长的降水过程,如果在这一段时间播种插秧,势必面临水灾。元祐四年(1089)十一月初四日,两浙西路兵马钤辖龙图阁学士朝奉郎苏轼状奏,“勘会浙西七州军,冬春积水,不种早稻,及五六月水退,方插晚秧”[76]。可见,冬春积水是浙西七州军选插晚稻的主要原因。积水不仅影响到插秧,还影响到下种。元祐六年三月二十三日,苏轼在一份奏状中又提到:“窃以浙西二年水灾,苏湖为甚。……自下塘路由湖入苏,目睹积水未退,下田固已没于深水,今岁必恐无望,而中上田亦自渺漫,妇女老幼,日夜车畎,而滛雨不止,退寸进尺。见今春晚,并未下种。”从这个奏状中可以看出,苏、湖一带的水田在当年,地势低的可能整年都种不上水稻,因此收成无望,而地势较高的,也由于淹水,到了三月下旬,所谓“春晚”,还没有下种。所以苏轼接着又说:“自今(即三月二十三日)已往,若得滛雨稍止,即农民须趁初夏秧种。”[77]也就是说,苏、湖等地的水稻播种期须推迟到四月以后,加上不少于一个月的秧龄,水稻移栽的时间最早也得在五月初以后。一些在五月或五月以前即已播种移栽的水稻,如果不幸赶上大水,则需再种。如,乾道六年(1170)闰五月十一日诏,“浙西州军大水,……官为贷其种谷,再种晚稻,将来秋成,绝长补短,犹得中熟。”[78]淳熙九年(1182)五月十六诏,“近者久雨,恐为低田有伤,贫民无力再种,可令浙东西两路提举常平官,同诸州守臣,疾速措置,于常平钱内取拨借第四第五等以下人户,收买稻种,令接续布种。”[79]“用心补种被水去处田亩”[80]虽然能够起到绝长补短的作用,但已付出了人力和物力(如种谷等)的浪费,因此,就宋代始人们便有意识地推迟播种和移栽的时间。明代宋应星说:“湖滨之田,待夏潦已过,六月方栽者,其秧立夏播种,撒藏高亩之上,以待时也。”[81]这种做法在宋代的太湖地区就已普遍采用。苏轼说:“去年浙中,冬雷发洪,太湖水溢,春又积雨。苏、湖、常、秀皆水。民就高田秧稻,以待水退。及五、六月,稍稍分种,十不及四五分。”[82]刘攽在一首自问自答的诗中写道:“种田江南岸,六月才树秧。借问一何晏?再为霖雨伤。”[83]其它一些低洼地区,如淮南,种植晚稻也都出于同样的原因。甚至岭南地区种植晚稻也是受到了雨水的影响。苏辙在“次韵子瞻连雨江涨二首”诗中提到由于连雨江涨,引发水灾,对于“东郊晚稻须重插”[84]。叶绍翁也有“田因水坏秧重播”的诗句[85]。除水灾之外,太湖地区盛行晚稻还有其他的一些考虑,如虫、旱等。如“五月将次尽,早秧都未移,雨师懒病藏不出,家家灼火钻乌龟。”描写的就是由于干旱,早秧不能及时移栽,家家以龟卜占雨的情景。凡此种种,都是浙西种植晚稻的重要原因。

太湖地区的一季晚稻一般是在农历四月底五月初移栽,至九、十月才能收获,自宋代以后,随着大小麦及油菜在南方的发展,有些农民开始在收获水稻的稻田中种植大小麦、油菜等春花作物,而大小麦及油菜等都必须在农历次年四五月以后才能收获,收获过后,再种早稻显然已来之不及,所以只得种植晚稻。正如清《潘丰豫庄本书》所说:“田有宿麦,遂废春耕,而大概莳秧在刈麦后。”因此,稻麦二熟水旱轮作进一步强化了一季晚稻在太湖地区的地位。

4、 宋代早稻的性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