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帝的传说范文

时间:2023-04-06 10:41:1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炎帝的传说,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炎帝的传说

篇1

比如某证券营业所的一位普通清洁女工,“一不小心”听到高手们的交谈,于是把自己2万元的血汗钱投入股市,结果一转眼变成了4万元;一个小保姆留心着雇主的买入卖出,结果也“一不小心”把1万元炒成了10万元;而在校的某位大学生,从嘴里抠出来的钱投入股市,于是从穷学生摇身一变成为校园大款;最神乎其神的是深圳南山一个“小股神”,他3岁就看股票新闻,7岁就为父母当炒股军师,10岁就独自下单与父亲分账⋯⋯

在层出不穷的股市神话传说面前,进入资本市场必备的素质要求似乎变得十分多余。很多“股神们”直言不讳――自己不懂什么K线图,也不懂什么基本面,只是跟着别人炒就能挣到钱。一群连存折和股票户头的差别都分不清的人,也跟着排队进入了股市。

回望2007年5月30日到2008年5月30日这一年头,中国股市经历了数次大起大落。“几天前,我还以为自己是个百万富翁―现在却发现自己拿倒了望远镜”。这句话来自美国媒体对1929年股市崩溃的报道,尽管眼下的中国股市有着经济增长的强力支撑,但是“拿倒了望远镜”的人却是数不胜数。历次“股灾”,受伤最深的就是那些跟风入市的散户。研究华尔街股市的《市场、群氓和暴乱》一书这样总结1929年的“世纪股灾”:群体永远达不到自己最优秀成员的水平;相反,它却能将自身降低到最蹩脚的程度。

一份调查数据让有关部门显得忧心忡忡:目前14%的股民是借贷炒股,以房屋做抵等银行贷款和私人贷款炒股的股民各占7%。这样的数据已经表明中国有着相当高比例的股民对风险估计严重不足,再考虑到中国股民普遍缺乏个人自担风险的意识,中国股市需要忧虑的不仅仅是股民们的个人风险,更需要忧虑整个社会面临的巨大隐患。

股市凶猛。股民的信心和不服输,并不代表未来的风险有丝毫的减少。而风险的导火索,则是股民们日益浓烈的投机心态。在投机心态驱使下,股市变成了赌场,豪赌ST成为股市的热潮,而真正的价值投资被忽视。

健康的中国牛市,应该以价值成长为主导。作为投资者来讲,一定要善于甄别具备价值投资的品种,具有沙里淘金的眼光和技能。价值投资的核心内容就是具有资源垄断、主业突出、行业龙头、品牌价值、成长性高、自主定价能力强等特征。

做一个真正的价值投资者,必须同时坚持三个方面:寻找折价交易的机会、评估折价交易的股票的真实价值、买入到有实质意义的数量。很多投资者犯的错误,是仅做到其中某一方面或者某几方面。

篇2

2、P17这些文物印证了炎黄传说中的哪些内容?这些文物说明当时人们会纺织、养蚕、制造陶器、以船为交通工具(半坡遗址出土的船形彩陶壶),当时还出现了原始音乐(半坡出土的陶埙和河南舞阳出土的骨笛)。

考古发掘和古代传说对我们了解没有文字的历史有什么意义?考古发掘和古代传说相互印证,都是很重要的历史资料,可以从不同侧面揭示历史事实,帮助我们了解没有文字记载的历史的发展与沿革。

3、评价禅让制:这种原始的民主制度,能把各个氏族成员的微弱力量汇集起来,跟自然界进行斗争,对生产力发展起了促进作用。但是,当时人类社会处在最低的发展阶段,原始的民主制度还有很大的局限性,只能同当时不发达的生产力相适应。

P18[自我测评]

1.传说中,炎帝的功绩有:教人农耕、发明医药、发明陶器、开辟集市;黄帝的功绩有:开始建造宫殿、发明车船、制作衣裳、教人们打井。

2.古代两河流域、希腊、和中国的传说有什么共同特点:

①从传说反映的时间来看,大致都是在距今四五千年左右,处于新石器时代晚期;

②从内容来看,多是英雄人物的故事,反映了早期民众的英雄史观倾向;

③从历史资料的形式来看,都属于口述资料;

④从它们的意义或价值来看,传说故事中包含了一定的事实成分,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和历史价值。

3.为什么炎帝和黄帝被称为华夏族的人文初祖?

①黄帝、炎帝的发明创造从物质、精神方面改善了人们的生产与生活,推动了人类社会的发展。

②黄帝、炎帝等部落通过战争与融合定居中原后,共同开发黄河中下游两岸,形成了日后的华夏族,因此,炎帝和黄帝被尊为华夏族的人文初祖。

4、在保护文物古迹时,可能会与哪些方面发生矛盾冲突?

城市建设旅游开发资金短缺技术落后能源开发

(书上P20案例:埃及金字塔体现了文物保护与旅游开发之间的矛盾;平遥古城体现了文物保护与城市发展之间的矛盾;尼罗河沿岸古迹体现了文物保护过程中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之间的矛盾。)

5.保护文物古迹有何意义?

①文物古迹是中华民族的瑰宝,是人类共同的财富,它们可以在精神和物质两个文明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

②文物古迹有许多研究和欣赏价值,通过这些文物我们可以了解历史,了解自然,增长见识。

③文物古迹是我们认识历史的重要资料,也是文明传承的重要载体。

④保护文物古迹不仅是历史科学发展的需要,而且对于弘扬优秀民族传统文化、优化社会生活的人文环境、提高公民的人文素养等有着重要的积极意义。

6.怎样样保护文物古迹?

①根据具体情况和存在问题提出对古迹的整修建议;

②划定专门保护区,制定相应的保护措施和规章制度并加强宣传;

③落实消防措施,有专人看护;

篇3

一、学生分组

开学第一天,班主任根据学生的能力与水平,将全班学生平均分成6个组,一般每组9左右人。这6个组就是本学期各科所需要建立的学习小组,也就是新课程课堂教学中经常用到的小组合作学习的小组。这样的小组,要选出组长和副组长,要对本组成员进行编号管理。小组一经建立,其正副组长、组员编号在一个学期内是基本固定不变的。同一小组的成员,在编排座位时应当尽量靠近,以便课堂学习时小组内能就近互相合作交流。学期中座位变动时,也必须是整个小组的移动,不要拆散。

二、课文到组

新学期的第一堂历史课,我把全册教材的查

找、归纳、讲解等自学主讲任务分配到各小组,以便提前准备,能够及时上讲台当“老师”。《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教材共24课,除去4课活动课外,剩下20课需要讲解。第1课、第2课,我按照将要由学生讲课的模式讲,使学生掌握今后自己将要当“老师”讲课的模式和程序。从第3课起余下18课教材,我就将其一一分配到组,每组3课——

第一小组:第3、10、18课; 第二小组:第4、11、19课;

第三小组:第6、13、20课; 第四小组:第7、14、22课;

第五小组:第8、15、23课; 第六小组:第9、16、24课。

这样分配课次,有几大好处:一是都有任务,锻炼机会均等;二是任务明确,便于早做准备;三是三周一轮,负担不会很重。

三、提供提纲

对于交给各小组学生主讲的每一课,教师都应当提前两周向该小组组长提供预习提纲。因为学生的学习经验不够,对教材难以驾驭,把握不了教材的知识点、重点、难点,也不知道教学要求的高低层次及三维目标如何体现,教师通过提供预习提纲,使上述各项得到较好的处理,弥补学生主讲之不足,帮助实现教学目标,达到教学要求。

例如,第一小组将于第三周的第一课时主讲第3课《神奇的远古传说》,我在开学第一周周一就提供了该课的预习提纲:

第3课 神奇的远古传说

预习提纲

第一目 炎帝、黄帝和蚩尤

1、人物简介

⑴炎帝 ⑵黄帝 ⑶蚩尤

2、问题探究

⑷什么叫部落?什么叫部落联盟?

⑸华夏族是怎样形成的?

⑹为什么中国人自称是“炎黄子孙”?

⑺黄帝为什么被尊为“人文初祖”?

3、知识拓展

⑻“华夏”一词的来历

4、热点链接

⑼涿鹿之战

第二目 尧舜的禅让

5、问题探究

⑽禅让是怎么一回事?禅让的实质是什么?

⑾传说与史实有何联系和区别?

6、热度链接

⑿尧舜禅让

像这样的预习提纲,一般只需要提供一轮就够了。学生通过第一轮的训练,加上知识的增多,经验的增加,他们会很快从中感悟到许多,自己编写出预习提纲来。只是他们拟出的预习提纲不那么全面,不那么完全符合教学目标与要求,所以需要也必须有教师的及时提示、指导与修改。定稿后的预习提纲,应当一式十份,使该组成员都人手一份,以便于他们做课前准备。

四、小组准备

小组得到老师提供或审定的预习提纲后,就进入小组准备阶段。具体步骤有五:一是任务到人。即由组长将预习提纲中的探究题(如上面提纲中的⑴至⑿)根据本组同学的自学能力、自学条件等情况恰当地分配给本组同学去探究。每个同学都应当至少有一个题目的自学探究任务;自学能力强的同学,应当分给的任务多些,难度大些;自学条件好的同学(指方便上网查找、家里有资料可查或附近有人可请教),应当分给涉及面广些、难度大些的任务。二是个人探究。

本课,我为学生设计的作业有课内作业和课外作业两种。课内作业主要取自教材中的课中题和课后题,卡通资料框里的部分也常做课内题处理。课外作业采用“分层练结”的方式命题,一般分为基础巩固题和综合应用题两部分。基础巩固题一般是对本课内知识的巩固练习,适应于学困生;综合应用题则偏重于知识的前后联系、拓展、深化,适应于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这样设置作业,能使上中下学生各得其所,都有收获,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全班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真正实现“面向全体”。

历史课,我让学生当“老师”的做法是从去年秋季开始的。实施一个学年了,效果很不错。开始的第一轮,师生都很忙,那是因为没有经验使然。经过第一轮训练,学生很快就掌握了,他们积极性高,成就感强,准备很早且充分,主讲者讲得头头是道,听讲者听得津津有味,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主动学习、愉快学习和轻松学习。如果不是亲身实践和体验,我还不相信我的学生们能够当好这“老师”哩!看来,新课改提出的教师、学生角色定位的转变,在教学中恰当处理主导与主体的关系,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彰显学生的主体地位,不仅必要,而且可行,效果好极了!为此,我将继续进行实验和探索。

学生得到组长分配给自己的探究题后,就应该着手个人探究。探究办法一般是:读懂教材、上网查找、图书室查找或向他人请教。总之,要求尽可能获得关于本题的最详尽的资料。三是自写答案。学生通过自行探究,获得了比较多的资料后,根据探究题目的要求编写出此题的答案。此时的答案还是草稿,可用任意纸书写。以上第二、三步必须在下发提纲后7天内完成。四是老师审订。学生将自己编写出的答案草稿于第8天交给老师,老师则根据教学目标的要求对其进行审订,在第9天将审订稿反馈给原学生。五是制作卡片。学生收到审订稿以后,将其用碳素墨水笔工整地书写在卡片上,一式七份(课后发给每个组长一套,其他学生可借去抄写或者复印)。卡片的大小、用纸要统一,第一行居中写上课题,课题后标明题号,以便于装订收藏。这一步必须在第10天完成。第11至第14天,有任务的学生要进一步熟悉自己的探究题答案,并根据老师提供的图片、图表、影象资料等教具进行模拟讲课(一般在双修日模拟,老师进行全程指导),直到充分熟练为止。

五、师导生讲

学生准备两星期后,就进入老师导讲学生讲课阶段了。仍然以岳麓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第3课为例,我是这样导讲的——

㈠、老师复习导入: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原始的农耕生活》,请一位同学介绍一下当时的情况。然后老师指出:原始时代的生活除了从古迹和遗物中能了解到,还能从许多神奇的远古传说中得到印证。板书课题。将预习提纲用投影打出。

㈡、导学第一目炎帝、黄帝和蚩尤

A、老师讲解:炎帝、黄帝和蚩尤的传说踞今4000多年,大致在原始时代的后期;三位杰出的部落首领生活在黄河中下游地区;从时间和地域上来说,有关他们的传说资料可以和现代的考古资料互为印证,互为钩洹?

B、学生默读第一目教材,思考问题⑴至⑺。

C、老师投影展示《炎帝》、《黄帝》、《蚩尤》图,

学生1简介人物炎帝;

学生2简介人物黄帝;

学生3简介人物蚩尤。

老师随机补充或修正学生的简介

D、引导探究:

学生4讲解——什么叫部落?什么叫部落联盟?

师生随机补充或修正。

学生5讲解——华夏族是怎样形成的?

老师引导学生注意三点:①华夏族形成的基础是炎帝部落、黄帝部落和九黎族的一部分,他们是中原地区的主体居民;②华夏族的形成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③后人尊奉炎帝、黄帝为华夏族的祖先。

学生6讲解——为什么中国人自称是“炎黄子孙”?

学生7讲解——黄帝为什么被尊为“人文初祖”?

老师提问:为什么不称炎帝为“人文初祖”?(其他学生回答)

E、引导拓展知识

学生8讲讲——“华夏”一词的来历。

其他学生也可以发表自己异议,老师随机判别。

F、引导了解热点知识

老师提问:炎帝部落、黄帝部落和九黎族在发展过程中,发生了哪些战争?(其他学生回答)

学生9重点讲讲——涿鹿之战 (老师放影视片断配合讲解)

㈢、导学第二目 尧舜的禅让

G、学生自读本目教材,了解主要内容。

H、老师展示《尧帝》、《舜帝》图,然后指出:尧、舜是黄河流域著名的部落联盟首领。请其他两位同学分别谈谈他们有什么高尚的品质。

再问:假如你是部落联盟的首领,你将怎样挑选部落联盟的继承人?(其他学生回答)

I、引导探究

学生1讲解——禅让是怎么一回事?禅让的实质是什么?

老师提醒学生注意“禅”字读音shàn与佛教中“禅”字的读音shán的区别。

其他学生说说你所知道的哪些关于远古的传说。老师随机引导并判断

学生2讲讲——传说与史实有何联系和区别?

J、引导拓展知识

学生3讲讲——尧舜禅让

㈣、课堂小结

K、回顾本课所学

1、老师用投影出示本课的知识结构体系,帮助学生回顾与记忆:

神奇的远古传说

炎帝、黄帝和蚩尤是传说 多年前,生活在 中下游的杰出的部落首领。在炎帝部落联盟战胜。

黄帝和炎帝、黄帝部落联盟加上的一部分经过长期发展,形成了日后的。

蚩尤后人尊奉为华夏族的祖先,认为是中华文明的创始者,称他为尧舜的尧舜禹时期通过的方式产生部落联盟首领的制度,历史声称为禅让。

2、学生互相回顾本课所学,加深印象。

L、教师指出:炎帝、黄帝、蚩尤与华夏族的关系,炎帝、黄帝和蚩尤对中华文明的贡献,尤其是中华文明的创始者——“人文初祖”黄帝是本课的重点知识,要求重点掌握。

在整个新课的教学全过程中,学生始终唱主角,始终处在主动学习状态,老师始终是课堂教学的“导演”,只是起着引领、帮助、串联或者主持人的作用。

六、评价与练习

新授部分讲完以后,老师要组织其他学生对9位讲课者进行评价:先由其组长组织本组学生互相讨论,形成统一意见,然后由组长谈谈本组同学给9位讲课者的简要评语,并一一打出分数。组长在谈评语时,也可以谈些本组同学的想法或建议。5个组都评价完后,历史学科科代表统计9位讲课者每一位的最后得分交给老师,老师进行简要点评,并表扬有进步的,奖励优秀“讲师”。

篇4

提起中国传统文化小吃,民间素有北有鸡骨,南有龙丸之说。鸡骨,即出自河北曲阳的爆烧山鸡骨,如今早已失传。而龙丸则是指享誉赣南一带的著名传统文化小吃――中华龙丸。古人曾评价中华龙丸说:“汤中有丸,肉中有汤。”著名词人宋之问也有这样的词句评价中华龙丸:“琥珀汤中落玉丸,一杯浓酒到碧宵。”其实,关于中华龙丸还有一个动人的传说。

传说上古年间,黄帝和炎帝争夺天下,最后决战于逐鹿,这就是传说中的逐鹿之战。在这次决战中,轩辕黄帝战胜了炎帝成为了中原诸神之王。战败的炎帝则逃到了南方,终日里郁郁寡欢、食欲不振。其从人找遍了天下的名医良方也不能治愈炎帝的病疾,甚至尝遍了世间的百草也不能恢复往日的活力。后来炎帝在路过揭阳山时遇到了一位仙人,赐给了他一碗肉丸,炎帝吃了后顿觉得神清气爽、五脏俱和,恢复了往日的体魄。为了感激这位仙人,加之对故乡的思念,炎帝遂把这种肉丸命名为中华龙丸。

斗转星移、人世苍苍。昔日称雄的豪杰早已陨落,却把中华龙丸留在了人间,秦汉时期中华龙丸曾一度被道家所垄断,成为道家养生滋补之佳品,被称为“龙目养生汤”。唐宋之时,中华龙丸又成了赣南等地方官员送给皇帝的贡品,其制作技术及配方一直深藏于宫廷大内,一直是皇家的御用珍品。直到清末,清宫监人张有全将秘方盗出紫金城,中华龙丸才流传到了民间。

(二)乱世沉浮

中华龙丸传到民间后又遭受了几番变故,导致中华龙丸在中国的土地上绝迹,其配方一度消弭在历史的长河之中。直到解放后,中国龙丸才又出现在了中国香港的九龙,成为了享誉全岛的著名文化小吃。

中国龙丸来到香港也是几经周折,自从清宫太监张有全将其配方带出皇宫,他便回到了老家,把中华龙丸的制作工艺传给了亲友,使中华龙丸再度兴盛起来,成为当地的一大特色小吃。民国初期,北方地区战乱频繁、民不聊生。其时张有全已经谢世,其义子张冲带着中华龙丸的配制秘方逃到了香港,这样一直延续到了今天。

现在,中华龙丸已经成了香港著名的传统文化小吃,已其味道浓郁、营养丰富等特点,深受人们的喜欢。后又经享誉世界的著名厨艺大师欧宝胤先生的改良,使得中华龙丸又一次获得了新生,受到了香港各界人士的好评。改良后的中华龙丸具有用料考究,工艺独特,营养更丰富,味道更鲜美,色泽更艳丽等特点,并且正式已中华龙丸命名,并且注册了专利和商标,成了代表香港的特色文化饮食,被世界各国朋友所熟知。

2006年,中华龙丸更是被国际餐饮界权威机构评为“中国最有特色的小吃”,一时间受到了国际餐饮界的广泛关注。一些国际知名的餐饮企业还主动要求合作,希望能够把中华龙丸这个品牌作大做强,肯德基、麦当劳等一些跨国的餐饮企业还纷纷表示希望中国龙丸可以进入自己的企业,以便让自己的餐饮文化与中国文化有机的结合起来。此举在中国是绝无仅有的,这充分表明了中华龙丸与身所具有的文化魅力,以及在中国传统小吃界中不可撼动的地位,更是在世界饮食界舞台上展示了中国小吃所独有的风味与文化内涵,为中国的传统小吃在国际餐饮界赢得了良好的声誉。

(三)王者归来

如今,中华龙丸的传人张冲老先生已年逾古稀,其一手创办的张氏餐饮企业已颇具规模,现由其子张显生先生打理。而赋闲在家的张老先生虽然终日与儿孙为伴,享受着天伦之乐。但其内心却无时无刻不在思念着风光旖旎的故乡,希望把中华龙丸带回祖国内地。

2006年,张冲老先生终于完成了他的夙愿,回到了自己阔别已久的故乡。在那里张老先生斥资修建了多所希望小学,以及一大批公益事业。而且还把中华龙丸的专利配方和技术无偿地赠给了其在老家的亲人,并且叮嘱他们要把中华龙丸发扬光大,不但要让自己的家乡人吃到中华龙丸,更要让全中国人都能吃到中华龙丸。使中华龙丸不再成为被皇家独享的御用珍品,要让中华龙丸也能走进寻常百姓家。

2006年11月,张冲老先生在香港伊丽莎白皇家医院病逝,享年86岁。为了完成张冲老先生要把中华龙丸推广到内地的遗愿,其家乡的亲人已经在当地做起了龙丸生意,并得到了张老先生的长子张显生先生的大力扶持,以便更快地完成张老先生的心愿。

篇5

小暑是一年之中盛夏的开始,这一天来临之后,天气变得越来越热,关于小暑,小暑时间中的六月六是我国的民间传统节日,有着它自己的传说,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关于2021年小暑节气的传说故事_小暑时节有什么习俗与忌讳。希望可以帮助大家。

2021年小暑节气的传说故事六月六:

六月初六日为“天贶节”。据史书中的记载,小暑前后正好是六月初六日“天贶节”,“贶”即“赐”,即天赐之节。这是宋代皇帝在伏天向臣属赐“冰麨”和“炒面”之因,故称天贶节。

“六月六”相传这是龙宫晒龙袍的日子。因为这一天,差不多是在小暑的前夕,为一年中气温最高,日照时间最长,阳光辐射最强的日子,所以家家户户多会不约而同的选择这一天“晒伏”,就是把存放在箱柜里的衣服晾到外面接受阳光的暴晒,以去潮,去湿,防霉防蛀。

民间说“六月六”百索子撂上屋。相传传天上的牛郎星和织女星被银河分割在两岸,一年中只有“七月初七”这一天可以相会。但在他们中间却横阻着一条银河,又没有渡船,怎么办呢?所以六月六这一天,天下的儿童多要将端午节戴在手上、脚上的“百索子”撂上屋让喜鹊衔去,在银河上架起一座像彩虹一样美丽的桥,以便牛郎和织女相会。

相传这一天是“小白龙”回家的日子。因为“小白龙”犯了天条,被龙王父亲囚禁在很远的一个小岛上,失去了行动自由。唯有六月六这一天,龙王恩准其回家探母。“小白龙”由于探母心切,所以一路上昼夜兼程,带来了惊雷闪电,狂风暴雨。

伏日,古人说:伏是“隐伏避盛暑”的意思,伏日祭祀,远在先秦已见着录。古书上说,伏日所祭,“其帝炎帝,其神祝融”。炎帝传说是太阳神,祝融则是炎帝玄孙火神。传说炎帝叫太阳发出足够的光和热,使五谷孕育生长,从此人类不愁衣食。人们感谢他的功德,便在最热的时候纪念他。因此就有了”伏日祭祀“的传说。

《小暑六月节》:“倏忽温风至,因循小暑来。竹喧先觉雨,山暗已闻雷。户牖深青霭,阶庭长绿苔。鹰鹯新习学,蟋蟀莫相催。”

小暑时节适合种植什么1、生菜

我们在小暑时节可以种植一些生菜,生菜这种蔬菜一般育苗的时间和生长的时间都比较短,可以种植之后短时间内就能食用,生菜一般在七月上旬的时候开始撒种育苗八月上旬的时候将已经出苗的幼芽进行正常种植,大约在九月份左右就可以进行部分的收割食用,当然也不仅仅就只是生菜而已,茎椰菜之类的食材都是可以在小暑左右的时间开始栽种的,一般在十二月份左右的时候就可以拿来食用。

2、青菜

青菜的一直都是餐桌上经常可以看见的一种食材,青菜的种植时间一般也是在小暑左右的时间,在小暑时节大概七月份的时候开始做育苗准备,将种子洒在田间开始育苗,大约在九月份的时候就会看到自己种的青菜成熟啦。

小暑时节有什么习俗1、吃藕

自古以来在民间素有小暑吃藕的习俗,藕中含有大量的碳水化合物及丰富的钙磷铁等和多种维生素,Vc钾和膳食纤维比较多,具有清热养血除烦等功效,适合夏天食用鲜藕以小火煨烂,切片后加适量蜂蜜,可随意食用,有安神入睡之功效,可治血虚失眠。

2、晒书画、衣服

小暑时节,民间还有晒书画、衣服的习俗。民谚有云:“六月六,人晒衣裳龙晒袍”,“六月六,家家晒红绿”。“红绿”就是指五颜六色的各样衣服。因为这一天,差不多是在小暑的前夕,为一年中气温最高,日照时间最长,阳光辐射最强的日子,所以家家户户多会不约而同选择这一天“晒伏”,把存放在箱柜里的衣服晾到外面接受阳光的暴晒,以去潮,去湿,防止发霉臭了。

小暑时节的忌讳

有句俗话说“小暑南风,大暑旱”、“小暑打雷,大暑破圩”之说,意为小暑若是吹南风,则大暑时必定无雨,小暑日如果打雷,必定有大水冲决圩堤,要注意防洪防涝。

篇6

被称为炎黄子孙,是中国人的一种自称,比如,每年都会祭奠黄帝陵,炎帝陵。认为这是中华文化的发源,也是中国人共同的祖先。

炎黄二帝为中华始祖,传说他们出自同一个部落,后来成为两个敌对的部落的首领。两个部落展开阪泉之战,黄帝打败了炎帝,两个部落渐渐融合成华夏族,华夏族在汉朝以后称为汉人。

(来源:文章屋网 )

篇7

一、关于仰韶文化尖底瓶

教材第一学习主题“中华文明的起源” 第2课《原始农耕文化的遗存》,其第2小节“半坡遗址”讲半坡原始居民的农耕生活和文化遗存,其中说半坡居民“他们能制造各式各样的陶器,专门用来取水的尖底瓶独具特色”。同时附了一幅半坡尖底瓶彩图、一幅博物馆内的雕塑图——一位“半坡”少女正蹲在水边用尖底瓶取水。

《教学用书》多处讲到尖底瓶。该课“教学建议”部分说:“考古学者对半坡尖底瓶评价甚高,从彩图插页上可以看到完整的尖底瓶,从《半坡居民用陶瓶取水(雕塑)》图上可了解尖底瓶的用途”。“插图说明”部分对教材展示的“半坡居民用陶瓶取水(雕塑)”作如此解说:“通过此图可以看到半坡居民用尖底陶瓶取水的情况,以及半坡人的穿着打扮……”对尖底瓶的使用方法更有详尽的解说:“瓶腹大,底尖,腹部两侧有用作系绳子的耳环,空瓶放置的时候是倾斜的。汲水时手提绳子将瓶子放置在水中,因为瓶子是空的,重心在瓶子的中上部,于是瓶子马上会倒置在水上;随着水不断地进入瓶中,瓶子的重心就会转移到瓶子的中下部,瓶口也会朝上直立起来。整个过程是由瓶子自动完成的,不需要人力去摇动”。《教学用书》附录《本册封面和部分彩图说明》又对教材中的尖底瓶插图进行解说,仍然强调尖底瓶的“自动汲水”(所谓“自动汲水”与教材展示的半坡博物馆雕塑少女手执尖底瓶取水图也不吻合)功能,不过最后说“大多数学者认为这是半坡原始居民使用的汲水器,也有一些学者认为这是背水器或提水器”。

尖底瓶是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中的一种重要器物、标志性典型器物,自1950年代至今,中国文物考古界、科技界、教育界普遍视之为汲水器、运水器或储水器,这是没有依据的。经实验研究可知,半坡类型的尖底瓶绝大部分都只能盛装半瓶左右的液体(水),提携穿系双耳的绳索才不会倾倒出瓶中液体,而只有极少数尖底瓶才可以盛满液体[3]。笔者研究认为,尖底瓶应该是一种礼器,可能主要用于原始部落(氏族)举行的各种重大活动比如祈雨、祭祀、庆典、集会等,当然绝大部分尖底瓶所装仍应是水(以水代酒)而少数上层人物应该是盛酒,有少数尖底瓶(即盛满液体提携双耳不倾斜那种)也可能被用作水器。

笔者曾到陕西历史博物馆参观展览。该馆展出两件半坡类型尖底瓶:一件瘦小,最大鼓腹直接可能只有十几厘米,这个瓶盛水量(装满)很少,只能装几斤水,它不支持尖底瓶为汲水器、运水器、盛水器一说;另一件大尖底瓶,双耳位置明显偏低,如果盛满水再提携穿系双耳的绳索,我认为水一定会倒出来(其实川教版教材尖底瓶插图,凭目测也能看出,双耳位置明显偏低,重心可能在双耳之上)。尖底瓶问题显然需要教材编写者、审定者慎重考量,避免明显的错误和“以讹传讹”。

二、关于大汶口出土象牙梳

教材第2课第3小节讲“大汶口遗址”,其中讲到“有一座老年妇女的墓葬,墓穴很大,墓中有很多猪头骨,还有漂亮的项链、玉指环和玉臂环、精致的象牙梳、洁净的白陶、锃亮的黑陶和彩陶等,大大小小100多件”。同时配有一幅“大汶口出土的象牙梳”彩图。《教学用书》“插图说明”部分有一段文字专门介绍“大汶口出土的象牙梳”,说该梳“出自大汶口遗址中一老妇人墓葬。此墓属大汶口遗址中晚期墓葬,距今约四五千年。除象牙梳外,此墓还出土大批珍贵文物,说明老妇人生前家庭富有,社会地位高。象牙梳加工精细,反映了当时的原始手工业已达到相当高的水平……”。

据《大汶口》发掘报告,大汶口墓地共发掘133座墓,均属大汶口文化中晚期。墓葬有大、中、小之别,其随葬品的数量、质量相差悬殊,大墓最多达180余件随葬品,小墓仅数件或者没有。在大汶口这133座墓中,出土象牙梳两件:其中一件即教材与《教学用书》所介绍的非常精致、有繁复镂空雕刻图案且完整的象牙梳,它出土于M26,而不是那座最富有的老妇人墓;另一件没有雕刻图案、比较简陋且“仅存三齿”的象牙梳才是出土于随葬品最多且品位最高的老妇人墓即M10[5]。教材和《教学用书》显然将出土于M26的象牙梳误会为M10所出(《教学用书》在课文“教学资料”部分又有更详尽的“大汶口遗址资料”,仍然是将教材所附“象牙梳”误会为M10所出。它没有言及M26和另一件象牙梳)。

教材所展示的“大汶口出土的象牙梳”完好无缺,它有非常精致、繁复的图案雕刻,其内涵表达涉及到中国传统文化中最深奥、神秘的太极八卦、河图洛书及远古天文历法等,实为新石器时代中国古人之杰作(具体释读参见拙著《伏羲画卦——中华史前文明之魂》)。这个象牙梳图案内涵表达与中学生的知识结构、范围相差太远,但那种神秘、精致的雕刻仍会引起学生极大的兴趣(探索的种子往往是在这个时候埋下),教材及《教学用书》却没有涉及。如果了解它的出土背景,学生的兴趣和话题更会增加不少:最高贵最富有的老妇人墓出土的象牙梳没有雕刻图案比较简陋且“仅存三齿”(说明这是一把实用的梳子),而较次一些的、出土随葬品70余件的M26男性成人墓却出土了一件雕刻极精湛且完好无缺的象牙梳(说明它可能不是一件实用的梳子,而另有用途和意义),这种反差不值得探讨和深思吗?

三、关于炎黄蚩尤问题

由于我国史学界、考古界一直沿用时《民报》所用黄帝纪元(前2698年)或者依据《竹书纪年》、《帝王世纪》等古书所载“五帝”(黄帝、颛顼、帝喾、尧、舜,有的再增加少昊或帝挚)在位年代及禹、夏、商、周的积年进行迭加(两者均无可靠的文献依据、也无考古学证明),普遍认为黄帝距今约四五千年、处于考古学上的龙山时代(前3000——前2000年),而考古发掘又表明,古代文献和传说中炎黄或炎黄时代的发明创造又普遍出现或成熟于仰韶时代(前5000——前3000年)乃至裴李岗时代(前7000——前5000年),遂导致中学历史教材不可避免地陷入自相矛盾、思路混乱、不合逻辑、无法自圆其说的窘境。例如人民教育出版社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其第2课《原始的农耕生活》基本上否定第3课《华夏之祖》的主张。第3课及其《教师教学用书》相关内容极不严谨、科学,严重违反思维常识和逻辑、违背历史学科和《教学大纲》的基本宗旨。关于教材面临的这种困境和尴尬,笔者已有专文讨论和分析[6],这里不再赘述。川教版《中国历史》及其《教学用书》自然也避免不了这种困境和尴尬,下面我们仅以教科书为例作一简要说明:

教材第3课《远古的传说》第1小节“炎帝与黄帝的传说”,先讲“大约4000多年前,我国大地上分布着许多部落。相传,在黄河流域,炎帝和黄帝领导的两个部落十分有名。在南方,蚩尤领导的部落力量很大”。然后讲炎帝和黄帝的发明创造,之后再讲炎、黄以及他们和蚩尤之间的战争,以及后来融合产生华夏族。炎帝的发明创造是“他制作耒耜,教民耕种,被尊称为炎帝神农氏。炎帝还发明了陶器。他遍尝百草,从而发现很多可以治病的药物”;黄帝的发明创造是“创制历法,指导人们根据季节的变化播种、收割。他还发明了加工谷物和蒸煮食物的用具。传说铜器、车船也是他发明的”。课文中所讲炎帝、黄帝这些发明创造绝大部分都不是4000多年前才发生,而是早在六、七千年前乃至更早就出现和产生了。教材第2课《原始农耕文化的遗存》讲“河姆渡遗址”、“半坡遗址”、“大汶口遗址”:耒耜大量见于河姆渡遗址;河姆渡人、半坡人都以农耕为主要生产方式和生活来源;各种陶器是河姆渡和半坡居民的主要生活用器;加工谷物的石磨盘、石磨棒也在河姆渡和半坡时代普遍使用,课文中有插图介绍;蒸煮食物的器具课文没有专门说,但有大米、小米作为主食,蒸煮器物的存在和使用是没有疑问的;“木质的船桨和陶质的微型舟”已见于河姆渡。所以这些发明创造都不是“4000多年前”的炎帝、黄帝所为。草药、铜器、车等课文没有用考古材料证明是“4000多年前”炎黄或炎黄时代的发明创造,但据考古材料,草药可能在8000年前的河南舞阳贾湖遗址和浙江跨湖桥遗址中已经存在,铜器最早见于半坡时代的姜寨遗址,而最早的证据是近年在二里头遗址发现的车辙(只有3000多年),它们都不是“4000多年前”的炎帝和黄帝的发明创造。所以第3课所讲炎帝和黄帝的发明创造全部是假的,第2课介绍的考古发现也基本上把第3课关于“4000多年前” 炎黄的发明创造都给否定了。

关于蚩尤,教材说“在南方,蚩尤领导的部落力量很大”,而《教学用书》之“教学资料”却说“传说蚩尤为东方九黎族首领。活动中心在今山东、河北、河南三省交界处”。教材和《教学用书》也没有说明“南方蚩尤”与“东方蚩尤”是什么关系、为什么有这两种说法,所以二者互不相洽。至于炎黄从黄河上游往东方发展,在河北涿鹿东南的阪泉“经过三场恶战”,后来蚩尤又从南方或山东跑到河北,炎黄联合将其杀于涿鹿,这是按学术界流行的说法讲的。怎么讲通顺,讲出道理,恐怕很少有人去想这些问题。

四、其它

半坡遗址面积约5万平方米,已发掘1万余平方米。已探明半坡村落“居住区分两片,可能分属氏族内的两个族团或经济共同体,每片里有一座大房子,可能是氏族首领住所兼作氏族的聚会场所,周围是小的居室。两片之间以一条深1.5米、宽2米的小沟道为界”。居住区外是大防卫沟[6]。但是教材是这样讲的:“那时,半坡有一个相当大的村落。村落正中有一座很大的方形房子,是居民进行集体活动的地方。大房子四周有几十座方形和圆形小房,是居民的住房”。《教学用书》则说半坡村落居住区“中心为一座近似方形的大型房屋,仅存房基,估计有150平方米,它是氏族公共活动的场所。其北,45座中小型房屋,呈不太规则的半月形,面对大房子”。教材和《教学用书》讲的半坡村落与实际情况显然有所出入。尤其是教材的讲法,它让人以为半坡村落就是中央一座大房子,然后四周围着一些小房子——这是不符合实际的。

教材第2课第3小节讲“大汶口遗址”,说“在山东泰安大汶口,有一处原始农耕文化遗址。约6000年前——4000年前,一些原始居民在这里种植粟,饲养猪……”。《教学用书》“教学资料”则说“大汶口文化始于公元前4300年左右,终于公元前2000年前后。可分为早、中、晚三期。早期自公元前4300年左右至公元前3500年左右,处于母系氏族末期;中期自公元前3500年左右至公元前2800年左右,进入父系氏族公社阶段;晚期自公元前2800年左右至公元前2000年左右,已达到父系氏族晚期阶段”。教材和《教学用书》将大汶口遗址和大汶口文化的年代下限都定在前2000年左右,不知何据?在中国史前考古学文化中,大汶口文化属于仰韶时代(前5000——前3000年)的文化,而不属于龙山时代(前3000年——前2000年)文化,这是一个常识。大汶口文化中、晚期分界大体在前3500年左右,其下限为前2500年,之后为龙山文化。直到最近,学者们对大汶口文化的分期仍然是:早期前4200年——前3500年,中期前3500年——前3000年,晚期前3000年——前2600年[7]。

《教学用书》“教学资料”在介绍“氏族、部落、部落联盟”时说氏族发展的“第二阶段为父系氏族,大汶口文化中晚期的居民生活在父系氏族中。传说中的黄帝、炎帝、尧、舜、禹等所处的时代,进入了父系氏族社会解体时期”。按《教学用书》和教材主张的大汶口文化晚期年代为前2800年——前2000年,此时大汶口“居民生活在父系氏族中”,而处于“父系氏族社会解体时期”的黄帝、炎帝必然晚于前2000年,即距今不到4000年(已进入夏代),显然这是一个错误。而教材还强调“黄帝以后很久,尧担任了部落联盟的首领”(第3课第2小节“禅让的传说”),《教学用书》在“教学建议”部分也说“教材已指出,尧、舜、禹生活的时间在‘黄帝以后很久’,此点应让学生注意,以免他们误以为黄帝与尧生活的时间是紧紧相接”。按此推断,尧、舜、禹就应处于夏朝的中、晚期乃至进入商代,显然这很荒唐。可见教材和《教学用书》的编者忽略了这些问题。

《教学用书》在第2课的“教学资料”中说原产于黄河流域(黄土高原地带)的栽培作物有小麦、大麦,这是不符合实际的。小麦、大麦均是从西亚经中亚传入中国,目前中国境内发现的年代最早的小麦、大麦遗存是距今约5000年的甘肃民乐县东灰山遗址出土的炭化籽粒[8],而小麦传入中原地区,已是二里头时期,距今不到4000年[9]。

注 释:

[1] 龚奇柱主编“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四川教育出版社2003年6月第1版。

[2] 龚奇柱主编“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教师教学用书》,四川教育出版社2003年7月第1版。

[3] 孙霄、赵建刚《半坡类型尖底瓶测试》,《文博》1988年第1期;北京大学力学系王大钧、唐琎、张菁,西安半坡博物馆孙霄、赵建刚《半坡尖底瓶的用途及其力学性能的讨论》,《文博》1989年第6期。

[4] 王先胜《关于尖底瓶,流行半个世纪的错误认识》,《社会科学评论》2004年第4期,《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05年第6期。

[5]山东省文物管理处等《大汶口》,文物出版社1974年12月第1版。

[6]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半坡博物馆《西安半坡》,文物出版社1963年版。

[7]高广仁、栾丰实著《大汶口文化》77——78页,文物出版社2004年12月第1版。

[8]陈文华著《中国古代农业文明史》55页,江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年11月第1版。

篇8

首先在西安重点参观了半坡遗址博物馆和陕西历史博物馆:前者太早,还没有进入青铜时代;后者贯穿夏代,但没有一件夏代文物。然后前往宝鸡考察炎黄传说,参观宝鸡青铜器博物馆:青铜器成千上万,但没有夏代青铜器;炎黄故事丰富多彩反映了青铜时代的状况,姜、姬二姓与周人王室有关,与夏人没有直接联系。前往天水考察麦积山石窟和伏羲文化:都是汉代以后文化古迹。准时赶到兰州大学参加“西北开发与族际互动学术讨论会”。罗贤佑代表中国民族史学会指出西北是草原文明与农耕文明碰撞、交叠、交汇地区和东西南北民族走廊,政局动荡,民族关系错综复杂,多元文化明显,对中华民族与文化形成起构造作用。杨建新作为东道主对中国民族多元一体与中华文化提出了独到见解:民族不只是问题,不了解少数民族历史贡献就不能理解中国历史;强调民族国家认同很必要,但抹平民族特色不是办法。他祝愿大家身体愉快、精神健康,第二天我们就开始实地考察,自由交流。小麦加临夏伊斯兰文化盛行,夏河拉卜楞寺是藏传佛教文化中心,连结两者的大夏河流域正是齐家文化中心地区,很可能是夏民族与夏文化的起源地。

西去列车的窗口

北京到西安,夕发可以朝至。近来物质生活极度丰富,喝酒吃肉是家常便饭。从中午吃到午夜或从傍晚喝到清晨,不止一次;创造过连续七天餐餐吃肉、顿顿喝酒纪录。乐而不,醉而不倒;喝酒不误事,吃肉末伤身。经常喝酒吃肉又缺乏适当运动,医生警告脂肪肝已是中度。戒酒戒肉、加强运动,正是时候。肉我所欲,酒亦我所欲,为了健康应该暂时放弃酒肉。过午不食,我只带了茶杯和茶叶;坚决谢绝了陌生旅伴喝酒吃肉的邀请。独自旅行,望着西去列车的窗口,自然回想起缺酒少肉的童年时代。

我清楚地记得第一次喝白酒,是13岁初中时代。星期天和大人们一起送公粮,男子汉挑200来斤,妇女们挑100斤左右,我挑了75斤。全程约3公里,百斤工钱三毛五分,一路上我都在计算75斤可争多少钱,应该是二毛六分七厘五毫。交完公粮大家辛苦又兴奋,大伙买了一斤白酒,分成十杯,还剩下一杯没人喝。我犹豫和计算了半天,勇敢地喝下了,二毛六分七厘五毫就变成了一毛六分七厘五毫。我听到妇女们在窃窃私语:这小子没有用,长大了也娶不到媳妇。家乡俗话说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酒和肉,不是生活必需品。有酒有肉就是福,过年过节,敬神完后,人们才能喝酒吃肉。小孩有吃在后,一般吃肉不喝酒。

酒、肉不是南方或东方乡村生活的必需品。《史记·匈奴传》有杀敌喝酒的记录:“其攻战,斩首虏赐一卮酒,而所得卤获因以予之,得人以为奴婢。”酒乃天地之精华,人间之奖赏。商鞅规定杀敌进爵,可能是游牧民杀敌饮酒的演进。爵是一种特殊的酒杯,常见于商周文化遗址;也见于二里头,可能与夏有关。酒在商周祭祀或精神生活中起了关键作周,青铜礼器,除了煮肉盛肉的鼎、簋之外,实际上大都是青铜酒器。

东亚地区本土驯化的家畜是猪、狗、鸡;牛、马、羊均是外来物种,大约夏代进入东亚。狗肉不上正席,猪在新石器时代特别重要或神圣;青铜时代牛、马、羊才是高级祭祀用品。二里头已有吃烤肉习俗,西北手抓羊肉是传统,兰州牛肉面是特色,其内在联系耐人寻味。

《史记·殷本纪》:“(纣)于是使师涓作新声,北里之舞,靡靡之乐。益收狗马奇物,充仭宫室,益广沙丘苑台,多取野兽蜚鸟置其中。慢于鬼神,大最乐戏于沙丘,以酒为池,悬肉为林,使男女裸,相逐其间。”据说夏朝已有类似游戏,《列女传·夏桀妹喜》:“桀既弃礼义,于妇人,求美女,积之于后宫,收倡优侏儒狎徒,能为奇伟戏者,聚之于旁。造烂漫之乐,日夜与妹喜及宫女饮酒。为酒池,一鼓而牛饮者三千人,醉而溺死者,妹喜笑之以为乐。”酒池肉林狂欢节,梦回夏朝,火车已到西安。

西安与长安

微服私访,栖身钟楼国际青年旅社。钟楼鼓楼遥相呼应,古色古香;中间喷泉麦当劳,现代气息浓厚。明代古城修复如初,公路四通八达。古今中外巧妙衔接,匠心独运令人击节。汉代张骞通西域,开通丝绸之路。向达《唐代长安与西域》和谢弗《唐代的外来文明》表明长安是国际化的大都市。独自遥想汉唐盛世,环肥燕瘦,也想左拥右抱。

陕西历史博物馆是中国最好的博物馆之一,从新石器时代跳到了商周文化,难觅夏的踪迹。新石器时代末期石峁牙璋和有孔玉刀与二里头所见非常类似。短信询问许宏,他说陕北那批材料可能晚到二里头时期,牙璋来源于龙山文化应无问题。周代圆鼎众多,末见商代方鼎;当然不会有夏鼎或禹鼎,黄帝铸鼎更是遥远的神话或传说。镇馆之宝是一只大型石狮:那是汉唐时代外来文化落地生根的标志。青龙白虎朱雀玄武或麟凤龟龙为“四灵”或“四神”,是中国人最崇尚的四种动物。“人臣为虎,天象为狮”。狮子后来居上,取代老虎和麒麟,成了百兽之王。

安静平和的半坡村

半坡遗址是黄河流域典型母系氏族聚落遗址,中国第一座史前遗址博物馆,“西安旅游十大景”之一,被誉为“华夏第一村”。半坡类型房子有圆形、方形和长方形,半地穴式或地面建筑,小的12~20平方米,中型的30~40平方米,最大的达160平方米。半坡类型墓葬发现250座:埋葬小孩的瓮棺葬73座,小孩土坑墓3座;成人墓葬均为竖穴墓坑,多为单人仰身直肢葬,另有 2座同性合葬墓。其中唯一用木板作葬具的墓是一座小孩土坑墓,并有丰富而精致的随葬品,表明儿童在仰韶文化中受到特别重视。半坡遗址共出土石、骨、角、陶、蚌、牙等质料的各种生产工具5275件,生活用具主要是陶器完整的和能够复原的器皿1000多件,其他人工制品有陶埙两只和装饰品9类1900多件。

妇女是半坡主要的生产力,承担制陶、纺织、饲养家畜,男人则多从事渔猎,男女相对平等,未见男女合葬墓,儿童倍受尊重,且没有明显的贫富分化。半坡社会处于自然和平状态,还没有进入炎黄传说时代,也没有进入夏代。

炎黄故事:夏周传说

篇9

炎帝和他所带领的原始氏族先民,在长期的生产和实践中,创造了丰硕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为中华文明的发轫和中华民族的形成准备了最初的物质、文化基础。在炎帝神农氏时代形成的炎帝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直接源泉和重要组成部分,富有强大的生命力和广泛的包容性。炎帝文化历史悠久,它主要包括:农耕文化、中医药文化、陶器文化、市场文化等几个主要方面。

农耕文化

原始的刀耕火种,只能是广种薄收,而且经过多次种植的土地日趋贫瘠,收获量越来越少。这时,部落只有整体或部分迁徒,到新的地方披荆斩棘,烧荒垦土,刺穴播种,以取得更多的谷物。经过多次迁徙,炎帝部落来到黄河下游与长江下游之间的广阔平原。这里,土地平衍广袤,土壤松软肥沃,是播种作物的好地方。

频繁的迁徙,繁重的劳动,先民们疲惫不堪。为了让部落能够休养生息、安居乐业,炎帝决心改进耕地、播种和种植方法。《易经・系辞》说,神农“斫木为耜,揉木为耒,耒耜之利,以教天下”。《礼・含文嘉》说,神农“始作耒耜,教民耕种”,都讲到炎帝神农制作耕播工具――耒耜。

这一改进,不仅深翻了土地,改善了地力,而且将种植由穴播变为条播,使谷物产量大大增加。为了适应不同的耕播农活,先民们又将耒耜的主要组成部分制成可以拆装的部件,使用时,根据需要进行组合。

有了耒耜,才有了真正意义上的“耕”和耕播农业。炎帝部落开始大面积耕播粟谷,并将一些野生植物驯化为农作物,如稷、米(小麦)、牟(大麦)、稻、麻等。后人将这些作物统称为“五谷”或“百谷”,并留下许多“神农创五谷”的美好传说。

中医药文化

原始社会生产力水平低下,生产环境和生活条件恶劣,“疾病毒伤之害”成为先民生存的最大威胁。

上古先民长期采集、食用野生植物,他们发现食用某些植物,会发生呕吐、腹痛、腹泻、昏迷甚至死亡;而食用另一些植物,可以消除、减轻疼痛和不适,或解除中毒和昏迷现象。炎帝神农氏从中受到启发,决心利用植物为民治病。于是,他经常背着药篓,一手持石斧,一手持赭鞭,爬山涉水,去采集药用植物。高处采不到的,就将赭鞭甩上去,再扯下来;悬崖陡壁下不去的,就用赭鞭缠住岩石或树木,再抓着赭鞭下去。每采到一种植物,他都要辨别其气味,观察其颜色,嚼尝其滋味,感受其在体内的反应,判断其“平、毒、燥、寒”,确定其治病的作用和使用方法。他还根据植物的外形特点或功用起下名字,以便记忆和教给大家。

《帝王世纪》载,炎帝神农氏“尝味草木,宣药疗疾,救夭伤人命”,“磨蜃鞭茇,察色腥,尝草木而正名,审其平毒,旌其燥寒,察其畏恶,辨其臣使,厘而三之,以养其性命而治病”。《史记・补三皇本纪》说,神农“以赭鞭鞭草木,始尝百草,始有医药”。《淮南子・修务训》说,神农“尝百草之滋味,水泉之甘苦”。这些记载,生动地描述了炎帝神农氏在与大自然和疾病作斗争的过程中,经过不断探索实践,逐渐总结出各种治病疗疾的医药知识的动人情景。炎帝亲尝百草,在用药草为民治病的过程中,帮助人民认识了许多药物,掌握了许多治病的方法,从而成为了中医药学的鼻祖。

炎帝神农氏为了救民疾苦而舍生忘死,鞠躬尽瘁,“一日而遇七十毒”(《淮南子・修务训》),终因误尝断肠草而“崩葬长沙茶乡之尾,是曰茶陵”(《路史》)。后人不忘炎帝神农氏在开创医药方面作出的杰出贡献和献身精神,将我国第一部药物学专著归功于神农氏,称为《神农本草经》。我国的中医药学自神农氏首创以来,经过几千年的发展,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药学体系,在世界药学史上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

陶器文化

冶陶,是人类利用火,改变天然材料的性质,创制全新材料的开始。最早的冶陶技术是由炎帝神农氏发明的。《周书》说,神农“耕而作陶”。《逸周书》说,神农“作陶冶斤斧,耒耜徂耨,以垦草莽”。炎帝部落在“刀耕火种”过程中,发现被烧过的土块很坚硬,于是将泥土做成刀斧形状,然后放在柴火中煅烧,待泥土烧得透红后停火冷却,制成陶质刀斧,用于锄草垦地。

随着制陶技术的不断改进,先民们逐渐大量制作凿、锉、耜、纺轮等陶质生产工具和各种生活用具,陶业制作的规模越来越大,陶器的造型越来越多,并且有了红色或黑色的彩陶和各种雕塑陶。炎帝时代,已经有了陶质鼎(鬲)、甑、釜、罐等炊具和钵、碗、盆、盘、杯等饮食器具,此外还有汲水用的小口尖底罐、盛储东西用的瓮、罐以及灶与釜连成一体的釜灶等。陶器的发明和使用,给原始先民的生产和生活带来巨大变革,也为原始的文化艺术提供了重要的载体。先民们在各种各样的器皿之上,用拙朴的工具、质朴的色彩、纯朴的手法,描绘自然、记录生活、传递信息,孕育了最初的原始艺术。

炎帝神农氏耕而作陶,始创了陶器文明。我国陶器的发明不仅比北美洲和大洋洲等地要早,而且技术上也更先进。瓷器的出现恰恰是在制陶的基础上实现的,陶器的发明极大地改变了人类的生活方式,同时也为陶瓷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它们的发明和使用给人类的文明和进步筑建了一个坚实的台阶。

市场文化

耕播农业的兴起使原始社会实现了由攫取经济向生产经济的转变,社会生产力得以不断提高,社会生产行业日渐多样化,畜牧业和以制陶、纺织为主的手工业从农业中分离出来,成为专门的生产活动,实现了人类的第一次、第二次分工。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生产行业的分工,一些产品出现剩余,开始萌发以物易物、互通有无的交换活动。这种交换,首先是在部落内部进行,后来发展到部落与部落之间、产业与产业之间进行。

为了便于人们进行物品交换,炎帝想到了在部落的中心设立“墟场”,并约定在太阳照在头顶上的时候,让大家都到墟场上进行交换,这就是“日中为市”。对此,不少古籍都有记载。《易经・系辞》说,炎帝“日中为市,致天下之民,聚天下之货,交易而退,各得其所”。《汉书・食货志上》曰:“洪范八政,一曰食,二曰货。食谓衣殖嘉谷可食之物,货谓布帛可衣及金刀龟具,所以分财布利通有无者也。二者,生民之本,兴自神农之世。”可以说,炎帝创立的市场是我国商业发展的起源和基石。

此外,炎帝神农氏教先民造房屋,以避雨雪;织麻为布,以制作衣裳;制作了弓箭,用来防御野兽的攻击,狩猎以获取食物,又用来抵御外敌的入侵;发明了五弦琴,以娱乐百姓,这些都为我们今天的衣食住行奠定了最原始的基础。

精神文明之光

篇10

李白《蜀道难》有“不与秦塞通人烟”[1]名句,指出扼守蜀道秦岭关隘的“塞”的存在。作者和读者并不明究此“秦塞”是何处关塞,是因为蜀道秦岭线路本有多条,而“秦塞”亦实有多处。在蜀道历史中,几条秦岭线路在当时交通格局中的位置,先后各有主次轻重的变化。也就是说,不同历史时期蜀道秦岭区段有不同的主线路。这种变化的发生有多种因素,而关中地方文化重心的变化也显现重要的作用。分析咸阳?长安文化重心地位的形成与蜀道主线路移换的关系,可以深化对区域史和交通史以及相关社会文化现象的认识。

一、“故道”主线路时代从蜀道秦岭线路开通的年代先后来推断,位于陕西宝鸡以南的散关很可能是最早的蜀道“秦塞”。从文化遗存分布的密度而言,关中平原西部地区较中部地区和东部地区获得较早的开发,被神化的农学经验总结者曾经在这里活动[2]。蜀道的出发点因此曾经由自关中西部。

秦即有“故道”县,县治在今陕西宝鸡南。《水经注·渭水上》:捍水“出周道谷北,迳武都故道县之故城西”。地名可见“周道”和“故道”。而西周中晚期铜器散氏盘铭文中亦有“周道”字样。据王国维考论,周散国在散关一带,此周道即《水经注》“周道谷”之“周道”①。可见,这条道路的开通年代相当早。《后汉书》卷一三《隗嚣传》所谓“白水险阻,栈

①王国维《散氏盘跋》:“……顷闻之陕人言克鼎出处在宝鸡县南之渭水南岸。此地既为克之故虚,则散氏故虚必距此不远。因知‘散氏’者即《水经·渭水注》‘大散关’、‘大散岭’之‘散’。……‘周道’即‘周道谷’,‘大沽’者即《漾水注》之‘故道水’。”《观堂集林》卷一八,《王国维遗书》,上海古籍书店,1983年,第3册。

道败绝”,是说故道在今陕西略阳白水江一带的地段。故道又有由此通向天水地区的栈道。

所谓“故道”,应是蜀道其他秦岭线路得以开通并逐渐成为主线路之后的称谓。这条道路北端的“秦塞”即散关。散关被看作“关中”区域的界限标志之一。《史记》卷八《高祖本纪》记载:“怀王乃以宋义为上将军,项羽为次将,范增为末将,北救赵。令沛公西略地入关。与诸将约,先入定关中者王之。”司马贞《索隐》:“韦昭云:‘函谷、武关也。’又《三辅旧事》云:‘西以散关为界,东以函谷为界,二关之中谓之关中。’”《史记》卷七《项羽本纪》也写道:“人或说项王曰:‘关中阻山河四塞,地肥饶,可都以霸。’”裴?《集解》引徐广曰:“东函谷,南武关,西散关,北萧关。”又《史记》卷二二《汉兴以来将相名臣年表》:“都关中。”司马贞《索隐》:“咸阳也。东函谷,南?i、武,西散关,北萧关。在四关之中,故曰‘关中’”。关于“关中”区域限定的理解有所不同,也有说函谷关以内者,也有只说两关者,言函谷关、武关,或者函谷关、散关。《史记》卷八《高祖本纪》:“怀王……令沛公西略地入关。与诸将约,先入定关中者王之。”司马贞《索隐》:“韦昭云:‘函谷、武关也。’又《三辅旧事》云:‘西以散关为界,东以函谷为界,二关之中谓之关中。’”关于老子出关的传说,有解释“关”是散关的意见《史记》卷六三《老子韩非列传》说:“居周久之,见周之衰,乃遂去。至关,关令尹喜曰:‘子将隐矣,强为我著书。’于是老子乃著书上下篇,言道德之意五千余言而去,莫知其所终。”其中“至关”的“关”,有函谷关和散关两说。司马贞《索隐》:“李尤《函谷关铭》云‘尹喜要老子留作二篇’,而崔浩以尹喜又为散关令是也。”张守节《正义》:“《抱朴子》云:‘老子西游,遇关令尹喜于散关,为喜著《道德经》一卷,谓之《老子》。’或以为函谷关。《括地志》云:‘散关在岐州陈仓县东南五十二里。函谷关在陕州桃林县西南十二里。’”。散关因散国得名。可知,这条道路的开通当在西周甚至更早。

周原甲骨所见“[克]蜀”文字(h11:97)[3]和“蜀人”参与武王伐纣军事行动的历史记录《尚书·牧誓》:“千夫长、百夫长,及庸、蜀、羌、?、微、卢、彭、濮人。”孔氏传:“八国皆蛮夷戎狄属文王者国名。羌在西,蜀、叟、?、微在巴蜀。”《史记》卷四《周本纪》:“千夫长、百夫长,及庸、蜀、羌、?、微、?、彭、濮人。”裴?《集解》:“孔安国曰:‘八国皆蛮夷戎狄。羌在西。蜀,叟。?、微在巴蜀。?、彭在西北。庸、濮在江汉之南。’马融曰:‘武王所率,将来伐纣也。’”张守节《正义》:“?音矛。《括地志》云:‘房州竹山县及金州,古庸国。益州及巴、利等州,皆古蜀国。陇右岷、洮、丛等州以西,羌也。姚府以南,古?国之地。戎府之南,古微、泸、彭三国之地。濮在楚西南。有?州、微、濮州、泸府、彭州焉。武王率西南夷诸州伐纣也。’”,都反映蜀道早期开通的事实。而当时蜀道的主线路,很可能即秦汉人所称“故道”。所谓“故道”早期开通并成为蜀道秦岭主线路,很可能与周人在关中西部农耕经营的成功有关。《国语·晋语四》:“炎帝以姜水成。”炎帝传说和“姜水”的关系,暗示炎帝部族活动的地域。早有学者指出,“姜姓起源于陕西西部黄土原上”,探索炎帝传说的发生,应当注意宝鸡“姜城堡、清姜河、神农庙、?溪水、姜氏城”地名的存在[4]。应当注意到,这一地方正是在散关左近。

秦汉所谓“故道”者,有可能在早期开通的时代曾经称作“周道”。

二、褒斜道的开通和使用《华阳国志》卷三《蜀志》较早记载了蜀道“石牛”传说:“周显王之世,蜀王有褒汉之地,因猎谷中。与秦惠王遇。惠王以金一笥遗蜀王,王报珍玩之物。物化为土。惠王怒,群臣贺曰:‘天奉我矣!王将得蜀土地。’惠王喜。乃作石牛五头,朝泻金其后,曰牛便金。有养卒百人。蜀人悦之,使使请石牛。惠王许之。乃遣五丁迎石牛。既不便金,怒,遣还之。乃嘲秦人曰‘东方牧犊儿’,秦人笑之曰:‘吾虽牧犊,当得蜀也。’”不仅“石牛道”故事值得注意,我们还看到,秦人观念中另一有关“牛”的神秘传说,也与交通开发有关。《史记》卷五《秦本纪》:“(秦文公)二十七年,伐南山大梓,丰大特。”裴?《集解》:“徐广曰:‘今武都故道有怒特祠,图大牛,上生树本,有牛从木中出,后见丰水之中。’”张守节《正义》引《括地志》云:“大梓树在岐州陈仓县南十里仓山上。《录异传》云:秦文公时,雍南山有大梓树,文公伐之,辄有大风雨,树生合不断。时有一人病,夜往山中,闻有鬼语树神曰:‘秦若使人被发,以朱丝绕树伐汝,汝得不因耶?’树神无言。明日,病人语闻,公如其言伐树,断,中有一青牛出,走入丰水中。其后牛出丰水中,使骑击之,不胜。有骑堕地复上,发解,牛畏之,入不出,故置髦头。汉、魏、晋因之。武都郡立怒特祠,是大梓牛神也。”张守节又写道:“按:今俗画青牛障是。”[5]所谓“武都故道”、“岐州陈仓县南”、“雍南山”等信息,应当理解为道路北端的方位。如果联想到“姜姓”而“长于姜水”的炎帝“人身牛首”传说《艺文类聚》卷一一引《帝王世纪》:“炎帝神农氏,姜姓也,人身牛首,长于姜水。有圣德。”《初学记》卷九引《帝王世纪》:“神农氏,姜姓也。母曰??姒,有乔氏之女,名女登,游于华阳,有神龙首感,女登于尚羊生炎帝,人身牛首,长于姜水。有圣德,以火承木,位在南方,主夏,故谓之炎帝。”《绎史》卷四引《帝王世纪》:“炎帝,神农氏,姜姓也。母曰任姒,有?氏女登,为少典妃,游华阳,有神龙首感生。炎帝人身牛首,长于姜水,有圣德。”司马贞补《史记·三皇本纪》:“炎帝,神农氏,姜姓。母曰女登,有娲氏之女,为少典妃,感神龙而生。炎帝人身牛首,长于姜水,因以为姓。”,可以推知其发生时代很可能在秦人“地至岐”,因“周余民”多归服,与“姜”有关的地名移用至渭北之后拙文《论秦汉雍地诸?中的炎帝之祠》写道,《太平御览》卷七引《三辅旧事》:“姜泉在岐山县。《水经注》云:炎帝长于姜水,故以名也。”今本《水经注》卷一八《渭水中》写道:“岐水又东径姜氏城南,为姜水,按《世本》:炎帝,姜姓。《帝王世纪》曰:炎帝,神农氏,姜姓。母女登游华阳,感神而生炎帝,长于姜水,是其地也。东注雍水。”姜水应是雍水的支流。《太平寰宇记》卷三“岐山县”说到“姜泉”,又写道:“炎帝长于姜水,即此水也。”《元丰九域志》卷三《秦凤路·次府凤翔府扶风郡凤翔节度》说到“姜水”。《陕西通志》卷三《建置第二》:“姜。炎帝后姜姓,国扶风美阳,有姜氏城。(《路史》)岐水东径姜氏城南,为姜水。《帝王世纪》曰:炎帝神农氏长于姜水(《水经注》)。”同书卷一《山川三》:“横水。……一名姜水,在县南三里,自凤翔界流入,合雍水。《县图》:杜水……又历周原下,自下亦名岐水。又东径姜氏城南,为姜水,与雍水合。”看来,与炎帝传说密切相关的姜泉、姜水、姜氏城,应当都在雍城近旁。而渭水以南的姜水、姜城,其地名形成的时代以及与炎帝传说的关系,可以另外考察,载《文博》2005年,第6期。现在看来,渭北的“姜泉、姜水、姜氏城”等,不能排除来自渭南以“姜”命名地方的移民将地名带到新的居地的可能。《史记》卷五《秦本纪》:“十六年,文公以兵伐戎,戎败走。于是文公遂收周余民有之,地至岐,岐以东献之周。”所谓“周余民”,可能就是导致涉及“姜”的地名移用的移民。。

转贴于

清华简《系年》有涉及“褒姒”故事的文字:“王或取孚(褒)人之女,是孚(褒)(姒)。”刘国忠:《从清华简〈系年〉看周平王东迁的相关史实》,“简帛·经典·古史”国际论坛论文,香港,2001年11月30日至12月2日。《史记》卷四《周本纪》:“幽王嬖爱褒姒。”司马贞《索隐》载:“褒,国名。”张守节《正义》:“《括地志》云:‘褒国故城在梁州褒城县东二百步,古褒国也。’”《汉书》卷二七下之上《五行志下之上》:“幽王暴虐,妄诛伐,不听谏,迷于褒姒,废其正后。”颜师古注:“褒姒,褒人所献之女也。”可知西周末年关中往“褒人”所居“褒国”的道路已经可以通行。《华阳国志》卷三《蜀志》记载的秦王和蜀王“褒汉”、“谷中”之遇以及“石牛”、“五丁”传说,反映“周显王之世”褒谷已经成为南北交通走廊。

自“平王封襄公为诸侯,赐之岐以西之地”,后来文公“至?F渭之会”,“卜居之”,“营邑之”,以至宁公“徙居平阳”,“德公元年初居雍城大郑宫”,很可能秦人通过“褒”,与“汉”维持着经济交往和文化联系。

三、??娴涝缙诮煌ㄌ跫?读ナ汀肪矶??端玖パ罹??罚?ldquo;高祖受命,兴于汉中。道由子午,出散入秦。建定帝位,以汉诋焉。后以子午,涂路涩难。更随围谷,复通堂光。凡此四道,垓鬲允艰。”辛德勇先生据此考论,以为所谓“堂光”中的“堂”应当就是“党(???rdquo;的同音假借字。他又指出,“在??娴赖谋笨谖Ч瓤谕馍晕鞯奈己幽习叮?形骱何涔ο爻?rdquo;。《汉书》卷九九上《王莽传上》:“以武功县为安汉公采地,名曰汉光邑。”《汉书》卷二八上《地理志上》又说到武功县“莽曰新光”。“‘党光’中的‘光’,应该就是指这个‘汉光’或‘新光’。”因此,堂光道应该就是??娴赖那吧怼3??朴兴?钜於?猓?霉獾烙??娴赖娜〈?猜杂胁煌??刺霉獾涝谇亓氡逼伦呶Ч龋ㄎす龋?唇衲嗪樱???娴雷呗妫?澹┕龋?唇裎髀嬗???]。

《史记》卷五《秦本纪》记载:“(秦)厉共公二年(前475),蜀人来赂。”“(秦惠公)十三年(前387),伐蜀,取南郑。”同一史实《史记》卷一五《六国年表》则写作“蜀取我南郑”。又《秦本纪》:“惠文君元年”(前337),“蜀人来朝”。这一历史阶段的蜀道交通,很可能经由褒斜道或??娴馈?br />

四、商鞅时代交通形势《史记》卷五《秦本纪》记载:“(秦孝公)十二年,作为咸阳,筑冀阙,秦徙都之。”《史记》卷六《秦始皇本纪》:“孝公享国二十四年。……其十三年,始都咸阳。”《史记》卷六八《商君列传》也写道:“于是以鞅为大良造。……居三年,作为筑冀阙宫庭于咸阳,秦自雍徙都之。”定都咸阳,是秦史具有重大意义的事件,也形成了秦国兴起的历史过程中的显著转折。定都咸阳,是秦政治史上的辉煌亮点[7]在秦定都雍与定都咸阳之间,有学者提出曾经都栎阳的意见。笔者认为,司马迁的秦史记录多根据《秦记》,因此是较为可信的事实,是值得重视的。而可靠文献记载中并没有明确说明秦迁都栎阳的内容。就考古文物资料而言,栎阳的考古工作也没有提供秦曾迁都栎阳的确凿证据,其城址遗迹年代均判定为秦代或汉代。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栎阳发掘队:《秦汉栎阳城遗址的勘探和试掘》,《考古学报》1985年,第3期。据现有材料仍可肯定:栎阳始终未曾作为秦都。参见王子今:《秦献公都栎阳说质疑》,《考古与文物》1982年,第5期;《栎阳非秦都辨》,《考古与文物》1990年,第3期。。这一商鞅时代的重要决策,也影响到交通史的进程。

秦迁都咸阳的决策,有将都城从农耕区之边缘转移到农耕区之中心的用意。迁都咸阳实现了重要的历史转折。一些学者将这一举措看作商鞅变法的内容之一,是十分准确的历史认识主编《中国史纲要》在“秦商鞅变法”题下写道:“公元前356年,商鞅下变法令”,“公元前350年,秦从雍(今陕西凤翔)迁都咸阳,商鞅又下第二次变法令,……”人民出版社,1979年,第75页。杨宽《战国史》(增订本)在“秦国卫鞅的变法”一节“卫鞅第二次变法”题下,将“迁都咸阳,修建宫殿”作为变法主要内容之一,又写道:“咸阳位于秦国的中心地点,靠近渭河,附近物产丰富,交通便利。”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年,第206页。林剑鸣《秦史稿》在“商鞅变法的实施”一节,也有“迁都咸阳”的内容。其中写道,“咸阳(在咸阳市窑店东)北依高原,南临渭河,适在秦岭怀抱,既便利往来,又便于取南山之产物,若浮渭而下,可直入黄河;在终南山与渭河之间就是通往函谷关的大道。”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年,第189页。。《史记》卷六八《商君列传》记载,商鞅颁布的新法,有这样的内容:“?J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事末利及怠而贫者,举以为收孥。”扩大农耕的规划,奖励农耕的法令,保护农耕的措施,使得秦国掀起了一个新的农业跃进的。而推进这一历史变化的策划中心和指挥中心,就设在咸阳。

秦经营咸阳的时代,交通战略也有了新的思路。因东向进取的需要,函谷关和武关道路,首先受到重视。而蜀地的占领,必须有蜀道的交通条件以为可靠的军事保障。对于秦兼并蜀地这一重要的历史事实,我们在《史记》中可以看到司马迁如下的记述:秦惠文王更元九年(前316),(1)司马错伐蜀,灭之(卷五《秦本纪》);(2)击蜀,灭之(卷一五《六国年表》);(3)起兵伐蜀,十月,取之,遂定蜀,贬蜀王更号为侯,而使陈庄相蜀(卷七《张仪列传》),秦惠文王更元十四年(前311);(4)蜀相壮杀蜀侯来降(卷五《秦本纪》);(5)蜀相杀蜀侯(卷一五《六国年表》);秦武王元年(前310);(6)诛蜀相壮(卷五《秦本纪》);(7)诛蜀相壮(卷一五《六国年表》);(8)蜀侯辉、相壮反,秦使甘茂定蜀(卷七一《樗里子甘茂列传》),秦昭襄王六年(前301);(9)蜀侯辉反,司马错定蜀(卷五《秦本纪》);(10)蜀反,司马错往诛蜀守??,定蜀(卷一五《六国年表》)。从起初转贴于

(1)、(2)、(3)的“伐蜀,灭之”,“击蜀,灭之”,“伐蜀”,“取之,遂定蜀”,到(9)、(10)之最终“定蜀”[8]其中(8)与(9)、(10)有关“蜀侯辉”、“蜀守辉”的记载相互抵牾,当有一误,疑(8)中“侯辉”二字为衍文。,秦人征服蜀地,经历了三代秦王前后十数年的时间。这一系列军事行动,都必然是在蜀道畅通的条件下完成的。

五、秦始皇的“南阙”和

汉高祖的“蚀中”《史记》卷六《秦始皇本纪》记载:秦始皇三十五年(前212),“始皇以为咸阳人多,先王之宫廷小,吾闻周文王都丰,武王都镐,丰镐之间,帝王之都也。乃营作朝宫渭南上林苑中。先作前殿阿房,东西五百步,南北五十丈,上可以坐万人,下可以建五丈旗。周驰为阁道,自殿下直抵南山。表南山之颠以为阙。为复道,自阿房渡渭,属之咸阳,以象天极阁道绝汉抵营室也”。秦始皇规划咸阳的建设时,曾经有“周驰为阁道”,又“自(阿房宫)殿下直抵南山,表南山之颠以为阙”的设想。“表南山之颠以为阙”这一特别值得重视的构想,说明当时的建筑蓝图包含有贯通南北即“子午”的意识。“南山”之“阙”的设计,可以说明秦都咸阳有南行的重要通路。这样的规划,与沿子午岭北上直通九原的“直道”形成对应关系。而“子午”快读,与“直”音近。在咸阳、长安以南,确实有“子午道”通往汉中巴蜀。而子午道也有与“直道”?“子午岭”类似的情形。宋敏求《长安志》卷一一《县一·万年》写道:“福水即交水也。《水经注》曰:‘上承樊川、御宿诸水,出县南山石壁谷今案:亦作石鳖谷,今称石砭峪。南三十里,与直谷水合,亦曰子午谷水。’”今本《水经注》无此文。《太平寰宇记》文与此同,而不云出《水经注》。所谓“直谷水”,也就是“子午谷水”。又《长安志》卷一二《县二·长安》:“豹林谷今案:今称抱龙峪。水出南山,北流三里有竹谷水自南来会,又北流二里有子午谷水自东来会今案:“自东来会”疑当作“自西来会”。,自北以下亦谓之子午谷水。”“直谷”应当也是“子午谷”的快读合音《咸宁县志》卷一《南山诸谷图》中,“石鳖峪”旁侧标注“竹”,由此可以推想“竹谷”或许也应从音读的线索考虑与“子午谷”的关系。。另外,还特别值得我们注意的是,汉魏子午道秦岭南段又曾经沿池河南下汉江川道。“池”或为“直”之音转。也就是说,很可能子午道循行的河道,也曾经被称作“直河”[9]。

《史记》卷八《高祖本纪》说,汉王之国,“从杜南入蚀中。”程大昌《雍录》卷五“汉高帝入关”条说:“关中南面皆碍南山,不可直达,其有微径可达汉中者,惟子午关。子午关在长安正南。”“此之蚀中,若非骆谷,即是子午也。”《资治通鉴》(胡三省注)、《读史方舆纪要》、《史记会注考证》等都据《司隶校尉杨君孟文石门颂序》所谓“高祖受命,兴于汉中,道由子午,出散入秦”,以为“蚀中”可能就是子午谷。《三国志》卷四《蜀书·魏延传》记述魏延向诸葛亮建议,“欲请兵万人,与亮异道会于潼关,如韩信故事”。裴松之注引《魏略》说,其具体路线是“直从褒中出,循秦岭而东,当子午而北”,直抵长安。由三国时人所谓“韩信故事”,可知“道由子午,出散入秦”或许确是刘邦北定三秦的路线。看来,子午道在秦汉之际已经通行大致是没有疑义的。

李之勤先生曾经对子午道的历史变迁进行过深入的考证[10]。我们在对子午道秦岭北段遗迹进行实地考察时,也发现了相当丰富的古栈道的遗存[11]。《汉书》卷九九上《王莽传上》颜师古将“子午岭”和“子午道”并说,这位唐代学者应当引起我们重视的意见,还有将直道所循子午岭和子午道所循子午谷“计南北直相当”者联系在一起的说法,即所谓“此则北山者是‘子’,南山者是‘午’,共为‘子午道’。”

六、王莽通子午道《史记》卷八《高祖本纪》:“高祖常繇咸阳。”裴?《集解》引应劭曰:“今长安也。”《史记》卷九三《韩信卢绾列传》:“从东击项籍,以太尉常从,出入卧内,衣被饮食赏赐,群臣莫敢望,虽萧曹等,特以事见礼,至其亲幸,莫及卢绾。绾封为长安侯。长安,故咸阳也。”张守节《正义》:“秦咸阳在渭北,长安在渭南,萧何起未央宫处也。”所谓“咸阳”、“今长安也”与“长安,故咸阳也”的认识,表现出咸阳?长安共同作为关中文化重心的一体性。

《汉书》卷九九上《王莽传上》记载了交通史上一起重要事件。事在汉平帝元始五年(5):“其秋,莽以皇后有子孙瑞,通子午道。子午道从杜陵直绝南山,径汉中。”颜师古注引张晏曰:“时年十四,始有妇人之道也。子,水;午,火也。水以天一为牡,火以地二为牝,故火为水妃,今通子午以协之。”《资治通鉴》卷三六“汉平帝元始五年”胡三省注引张晏说之后,又写道:“按:男八月生齿,八岁毁齿,二八十六阳道通,八八六十四阳道绝。女七月生齿,七岁毁齿,二七十四阴道通,七七四十九阴道绝。”同样指出了王莽这一交通道路建设行为与皇嗣期待的对应关系。《太平寰宇记》卷二五《关西道一·雍州》“子午谷”条引《风土记》作:“王莽以皇后未有子,通子午道,从杜陵直抵终南山。”宋敏求《长安志》卷一二《县二·长安》引《风土记》则说:“王莽以皇后有子,通子午道,从杜陵直抵终南。”《太平御览》卷三八引《风土记》也说:“王莽以皇后有子,通子午道,从杜陵直抵终南。”乾隆《陕西通志》卷一六《关梁一·西安府长安县》引《风土纪》:“王莽以皇后有子,通子午道,从杜陵直

转贴于

抵终南。”同出《风土记》,而汉平帝王皇后“未有子”或“有子”,并成两说。子午道的开通或与皇后有??的事实有关,或与皇后有??的期望有关,都反映了王莽借用当时人交通意识中的神秘内涵,为帝权的争夺进行准备。明人彭大翼《山堂肆考》卷二六《地理·谷》“子午”条引《长安志》于是说:“王莽有意?汉,通子午道。”同书卷二二九《补遗·地理》“子午道”条写道:“王莽以皇后有子孙瑞,通子午道从杜陵直绝南山,径汉中。注云:女年十四,始有妇人之道。]子水午火也,水以天一为牡,火以地二为牝,故火为水妃。今通子午道以协之。又妇女有孕曰瑞。”也以为皇后已经“有孕”。事后太后下诏,言“开子午道”事是所谓“功德茂著”的成就之一。

子午道的地位如此重要,是因“直绝南山”的方向优势。

七、“罢子午道,通褒斜路”事及

“数道平行”形势《后汉书》卷六《顺帝纪》:延光四年,“诏益州刺史罢子午道,通褒斜路”李贤注:“子午道,平帝时王?通之。《三秦记》曰:‘子午,长安正南山名秦岭,谷一名樊川。褒斜,汉中谷名。南谷名褒,北谷名斜,首尾七百里。’”。这是在国家行政中心转移到河洛平原之后的事。

子午道和褒斜道的通行情形,又见《隶释》卷二三《司隶校尉杨君碑》:“右隶书,不著书撰人名氏,文为韵语,然其事迹粗可考见。其所颂者,杨君复余谷之路也。永平中,始诏开余谷,中间西羌乱,道绝不通,复由子午谷,险阻为患。司隶校尉犍为武阳杨厥孟文请废子午道,复由余谷。建和二年,汉中太守王升稚纪为之刻石颂德。其所谓余谷者,盖斜谷也。汉人用字多从省文如此耳。碑在兴元。”

然而《三国志》卷八《魏书·张鲁传》:“韩遂、马超之乱,关西民从子午谷奔之者数万家。”《三国志》卷九《魏书·曹真传》:“真以八月发长安,从子午道南入。”《三国志》卷一三《魏书·华歆传》:“太和中,遣曹真从子午道伐蜀。”《三国志》卷二二《陈群传》:“太和中,曹真表欲数道伐蜀,从斜谷入。”群以为“太祖昔到阳平攻张鲁,多收豆麦以益军粮,鲁未下而食犹乏。今既无所因,且斜谷阻险,难以进退,转运必见钞截,多留兵守要,则损战士,不可不熟虑也。帝从群议。真复表从子午道。群又陈其不便,并言军事用度之计。诏以群议下真,真据之遂行。会霖雨积日,群又以为宜诏真还,帝从之。”《三国志》卷二七《魏书·王基传》:“昔子午之役,兵行数百里而值霖雨,桥阁破坏,后粮腐败,前军县乏。”《三国志》卷三三《蜀书·后主传》:“八年秋,魏使司马懿由西城,张?由子午,曹真由斜谷,欲攻汉中。丞相亮待之于城固、赤阪,大雨道绝,真等皆还。”都说明子午道作用依然重要。

事实上,东汉晚期至三国时代,子午道和褒斜道等有时交替使用,有时同时使用。又《三国志》卷四《蜀书·魏延传》裴松之注引《魏略》说到魏延由子午道突袭长安的建议:“今假延精兵五千,负粮五千,直从褒中出,循秦岭而东,当子午而北,不过十日可到长安。”可知当时子午道的通行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