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歌颂母亲的古诗范文

时间:2023-03-14 09:33:5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关于歌颂母亲的古诗,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关于歌颂母亲的古诗

篇1

一.抓住诗眼——感悟情

《游子吟》这首诗琅琅上口、诗意简明,诗人通过朴实无华的诗句,通过平凡的生活细节,表现了一位母亲对儿子的深沉而无言的爱。这种感情,学生是很难一下子体会到的。 教学中,教师围绕重点诗句分析诗歌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有的教师抓住“密密缝”这个重点词,引导学生思考:母亲为什么要密密缝?让学生体会母亲对儿子的关心与牵挂,同时教师结合讲解当地的风俗——密密缝可以保佑远行的人平安早回,让学生更深切地体会到母亲的良苦用心。有的教师引导学生体会“意恐迟迟归”,让学生体会出母亲对儿子的担忧。几乎每位教师都引导学生体会“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所蕴含的比喻意,让学生体会母爱的博大,做儿女的无法报答,从而体会出儿子对母亲的无限感激之情,对母爱的由衷的赞美。通过这样的分析,学生对母爱有了一定的感悟。

二.创设情境——渲染情

古诗中的思想感情一般表现得比较含蓄。仅仅通过理解重点诗句,还不能真入进入诗所描绘的意境中。教学时教师采用多种方法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进入诗歌的意境中,品味深蕴其中的浓郁的诗情,获得强烈的审美体验,真正达到陶冶情操、净化心灵的效果。

1、结合写作背景

诗必有感而发,优秀的诗作都是诗人感情被现实生活激发、点燃后抒写的。由于作者所处的时代、社会生活及个人际遇、经历、创作意图、个性气质不同,诗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也不一样。孟郊一生颠沛流离,他每一次外出求学、应举和漫游时,母亲总是遵照当地的习俗细针密线地缝,盼望远行的儿子早早平安归来。这种伟大的母爱深深地激荡着孟郊的心。正是在母亲的鼓励、劝慰之中,孟郊第三次应考,终于考中进士,并得到了一个县尉的官职,有了较为安定的生活环境,诗人就任后,立即接来老母亲奉养。可是他觉得,母亲几十年的含辛茹苦,是无法报答的。因此,他深情地写出了《游子吟》。所以教师在引导学生体会“密密缝”所蕴含的感情时,出示了《游子慈母长相忆》,向学生比较详细地介绍这首诗的写作背景,对引导学生理解诗歌的内容,把握诗人的感情脉络,起到非常好的作用。

2、利用插图

课文中有一幅插图,再现了诗的情境,教学时,教师利用插图引导学生入情入境地想象他们母子二人此时此刻的所言所思所为,有的教师还满含深情地在优美的音乐中交流了自己的想象,使学生仿佛身临其境,用心体会,明白这件衣裳是用母爱编织的,这是一件爱的衣裳,她的每一针每一线,缝进了多少牵挂与嘱托,关心与担忧,它融入了母亲多少无言而深沉的爱呀。加深了学生对母爱的理解。

3、结合生活实际

生活中,每一位母亲都是爱自己的孩子的,有的教师引导学生回忆母亲平时对自己的关心与照顾、鼓励与帮助,从内心深处呼唤学生对母爱的理解;有的教师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交流母亲对自己的关心,情真意切;有的教师甚至把对母亲的感激也写成了诗,读给学生听……使学生与古诗产生共鸣,内心深处受到触动,从而体会到无论我们多大,无论我们走多远,都走不出母亲关怀的目光,学生对母爱的理解进一步升华。

三.反复吟咏——体味情

学习古诗必须遵循由感性到理性的认识过程。首先要使学生对诗歌充分感知,通过诵读,在头脑中想像,逐步形成诗歌所表达的整体形象。“书读百遍,其义自见”,道理就在于此。

教学中每位教师都注重了对古诗的诵读:初读时的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细读时读出诗的停顿、读出诗的韵味;品读时读出诗的意境,读出诗的情感。个人读、师生合读、配乐读等多种形式的诵读,使学生诗我两忘,达到情景交融、完美统一的境界。

四.拓展延伸——倾诉情

篇2

一、激发兴趣,引导学生想读书

由于孩子的年龄特征,课外阅读往往处于被动状态,一旦离开教师或家长的监督,很容易被终止。要想使阅读活动顺利进行,就需要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点,从他们的兴趣爱好和需求入手,因势利导,引导他们观察、描述自己感兴趣的事物,推荐给他们爱好的读物,以他们喜闻乐见的形式开展各种读书活动。可灵活运用“故事激趣法”“课文引趣法”“榜样激励法”“交流展示法”“评比促进法”等阅读方法,让学生在阅读活动中尝到知识的乐趣。

如,学完《第一次抱母亲》一文后,学生感受到母爱的伟大和儿子对母亲的爱戴和崇敬,此时,教师可让学生搜集有关母爱的诗歌、歌曲、小说、散文等,举行歌颂母爱朗诵会,从而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二、营造氛围,引导学生乐读书

学生只有置身于浓厚的读书环境中,才会激发读书热情,从而体会到读书的快乐。学校的宣传栏、教室外的走廊里张贴着关于读书的名言警句、古诗文配画等。高尔基说:“书籍使我和世界接近,生活对我也变得更加光明和有意义。”我们要让学生可以随时感受到名人名言的激励。学校将阅览室、图书室装饰得富于儿童色彩,使学生乐于前往;班级也建立了图书角,让学生在课余时间有书可读,学生可以随时将自己的好书捐给或借给图书角与同学交流传看;学校每学期举办一次“我读书 我快乐”的读书节活动,以吸引学生快乐阅读。

一个喜欢阅读的家庭更容易培养出一个喜欢阅读的孩子。因此,课外阅读必须赢得家长的支持和配合。我们可利用开家长会的机会,大力宣传课外阅读的益处;或印发《告家长的一封信》,提倡亲子读书活动,使课外阅读活动向家庭延伸、向社会延伸。

三、培养习惯,引导学生爱读书

1.计划的习惯

我们要合理安排读书时间,统一制定读书计划,要求学生严格遵守,并长期坚持下去。每周安排固定的时间,成立学习小组。一到时间,就有专人组织、专人监督,有规律地开展阅读,从不间断。长此以往,学生就逐渐养成爱读书的习惯。

2.多读的习惯

叶圣陶说:“多读作品,多训练语感,方能驾驭语言文字。为养成阅读习惯,非多读不可;同时为充实自己的生活,也非多读不可。”鲁迅也有“读书如蜜蜂酿蜜一样,采过许多花粉才酿出蜜来;倘若叮在一处所得就非常有限了”的体验。因此,教师要努力引导鼓励学生多读书。要持之以恒,避免一曝十寒;要博览群书,读好书,并从中汲取精神食粮。

四、教给方法,引导学生读好书

1.精心挑选读物

叶圣陶指出:“一要‘及时’,二要‘精选’。”要选择那些“内容比课本丰富些,写法比课本生动些”,能让学生在“阅读的时候感到触类旁通的乐趣”和“再读同类的其他读物的强烈愿望”的课外读物。

2.掌握最基本的读书方法

(1)浏览性阅读。主要针对一些名著,如《水浒传》《三国演义》等。教材中节选了中外名著的一些章节,在指导学生阅读原著时,教师可将要求放宽,只作走马观花式的浏览即可。

(2)吸收性阅读。针对知识性读物,既不能追求快速,又不能观其大略,而是要理解每个知识点,并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识记。

(3)细品型阅读。针对语言精美的读物,要求学生细细品味,感悟语言的优美,并通过背诵、摘抄来帮助记忆积累,积淀语言,培养语感。

3.学会做读书笔记

学生在课外阅读中应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良好习惯。读书笔记类型很多:摘抄型――摘抄好词好句、生活常识等以丰富语言、增长知识;提纲型――把读物的要点或基本内容提纲挈领写下来,掌握读物的内容及作者的思路,从中学习表达事物的方法;体会型――读完一本读物后,结合现实和个人经历写出对有关问题的认识及感想和体会,提高分析事物的能力;想象型――主要是续编故事,改写故事,发展联想和想象能力,从而培养创新思维。我们要通过提示范例、摘录讲评、交流感想等方式,提高学生做笔记的能力。

五、开展活动,引导学生多读书

1.构建书香校园

学校阅览室要全天开放;各班配备图书柜,布置“图书香角”;校宣传栏的展板要定期出刊;班上每月出一期“书林漫步”墙报,走廊悬挂“名人名言”;校广播台每周定时广播美文欣赏……这样,整个校园就能形成浓郁的书香氛围。

2.每天诵一首诗

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小学阶段必须背诵70首古诗词。教师可以在班内开展“每天一诗”活动。每天的早自习、课前预备时间,将古诗写在教室黑板的一角,请小干部带领大家读诗。

3.展评读书笔记

篇3

一、基础知识部分。(20分)1、下列加框字注音无误的一项是(2分)( )A.澄清(chéng) 糟蹋(tà) 颤抖(zhàn) B.凝视(níng) 应和(hè) 玷污(zhān)C.敷衍(yǎn) 收敛(liǎn) 岔道(chà) D.瞬间(shùn) 栖息(qī) 聒噪(guò)2、选出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2分)( )A.分歧 瘫痪 憔悴 不可抗拒 B.决别 仗义 脸颊 形影不离C.欹斜 徘徊 海鸥 美不胜收 D.惭愧 辉煌 辛辣 蛛丝马迹3、选出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2分)( ) A.《我的老师》这篇课文的作者是魏巍写的。B.山村里,满山遍野到处都是果树。C.我们讨论了并且听了老的报告。 D.每个学生都应该养成上课认真听讲的好习惯。4、依次填入下列句子中括号里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 )①昔日塔里木盆地丰富的水系( )着万顷绿地。②初到台湾的“团团”和“圆圆”表现不( ),在众目睽睽下悠然自得,以它们顽皮、娇憨的俏( )向台湾同胞拜年,祝台湾同胞团团圆圆、快快乐乐!③苏州园林是我国各地园林的标本,谁( )要鉴赏我国的园林,苏州园林( )不该错过。A.滋养 俗 样子 只要/就 B.滋养 错 样子 如果/就C.滋润 错 模样 只要/就 D.滋润 俗 模样 如果/就5、下面加线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2分)( )A.听了这个故事,同学们都忍俊不禁地笑了起来。B.老师语重心长地给我讲了沉迷网络游戏的害处。C. 他工作能力强,真是一位德高望重的好班长。D. 晚会结束前,她献上了一曲《烛光里的妈妈》,唱得栩栩如生。6、下列句子排列顺序恰当的一项是(2分) ( )①所以,那些能够取得成功的人在受挫时,是绝不会消沉的。②人生之旅是曲线的,人类的历史也是曲折的。 ③因为,他们总会透过暂时的风雨,探测到未来的阳光。④一切的挫折、低谷,只是前进道路上的小插曲而己。⑤但曲折,并非人生前途的黯淡和历史潮流的倒退——人生之途虽然曲折,但前程似锦:人类历史虽然曲折,但时代总是在曲折中前进。 A.④②⑤①③ B.②⑤④①③ C.②③⑤④① D.④③⑤②①7、对下列句子的运用修辞方法分析错误的一项是(2分)( )A、晋祠,真不愧为这国锦绣河山中一颗璀璨的明珠。(比喻)B、希特勒,墨索里尼,不都在人民面前倒下去了吗?(设问)C、西湖,仿佛在半醒半睡。(拟人)D、千万条腿千万只眼,也不够我走来也不够我看!(夸张)8、下列各项关于文学常识的搭配有误的一项是(2分)( )A、《再塑生命的人》——海伦•凯勒——美国女作家B、《济南的冬天》——老舍——北京人,现代作家C、《钱塘湖春行》——白居易——唐代大诗人D、《论语》——儒家经典著作——孔子,战国时期思想家、教育家9、关于《繁星•春水》,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2分)( )A、作者冰心,以宣扬“爱的哲学”著称。B、诗作以“小诗”为主,受印度诗人泰戈尔的《飞鸟集》影响。C、诗作的内容包含三方面:一是对母爱的歌颂,二是对童真的颂扬,三是对大自然的崇拜与赞颂。D、小诗“墙角的花/当你孤芳自赏时/天地便小了”出自这部诗集。10、下面语言不得体的一项是(2分)( )A.“人人讲究卫生,争当文明市民”(街道旁标 语)B.“再穷不能穷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学校 标语)C.“欢迎各界人士光临本院”(医院门口标语)D.“为了您和家人的幸福,请注意交通安全” (道路旁标语)二、古诗文默写。(8分)11、《论语》中阐释“学”与“思”的辩证关系的句子是: , 。12、子夏曰:“ ,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13、水何澹澹, 。14、 ,江春入旧年。 15、 ,浅草才能没马蹄。16、 ,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17、子曰:“饭疏食饮水, ,乐亦在其中矣。……”三、阅读分析。(27分)(一)《陈太丘与友期》(7分)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18、解释划线词语:(2分)太丘舍去—— 元方入门不顾—— 19、翻译句子:(4分)(1)陈太丘与友期行(2)友人惭,下车引之20、这则小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1分) (二)《春》(10分) …… 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园子里,田野里,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坐着,躺着,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风轻悄悄的,草绵软软的。 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花里带着甜味儿;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 。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花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 “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风里带来些新翻的泥土的气息,混着青草味儿,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鸟儿将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宛转的曲子,跟轻风流水应和着。牛背上牧童的短笛,这时候也成天嘹亮地响着。雨是最寻常的,一下就是三两天 。可别恼。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树叶儿却绿得发亮,小草也青得逼你的眼。傍晚时候,上灯了,一点点黄晕的光,烘托出一片安静而和平的夜。在乡下,小路上,石桥边,有撑起伞慢慢走着的人;地里还有工作的农民,披着蓑戴着笠。他们的房屋,稀稀疏疏的在雨里静默着。……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从头到脚都是新的,它生长着。 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 春天像健壮的青年,有铁一般的胳膊和腰脚,领着我们上前去。21、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有什么表达效果?请你说一说。(2分)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22、“春花图”中,作者写蜜蜂嗡嗡地闹着、蝴蝶飞来飞去,对写春花有什么作用?(2分)23、作者调动了各种感官去描写无形的春风。请问,文中划线句子是从哪个角度去描写春风的?写出了春风什么特点?(2分)24、“春雨图”中,作者除直接写雨外,还写了些什么?给我们描绘出一幅什么样的画面? (2分)

25、最后三个自然段,除了运用排比和比喻的修辞方法外,还运用了哪种修辞方法?这三段写出了春天的哪三个特点?(2分)

(三)妈妈是我心中的一团火(10分)①当我刚呱呱出生时,护士就不让妈妈见到我,悄悄地把我抱到哺婴室去。医生 地告诉她,我的左肘以下没有手。 ②有一天,7岁的我走出厨房嘀咕道:“妈妈,我不会削土豆皮,我只有一只手。”妈妈在做针线活,她头也不抬地说:“你回厨房去削土豆皮,今后再也不许用这个借口拒绝干活了。”我当然能削土豆皮,用我的右手持刀削皮,左上臂帮着托一下就行了。妈妈知道办法总会有的,她常说:“只要你尽的努力,就没有你不会做的事。” ③在我读小学二年级时,一天,老师要求我们从猴架这边荡到那边去。轮到我时,我摇头示意不会荡。有些孩子在背后笑我,我哭着回家。当晚,我告诉了妈妈。她拥抱我一下,并做出“让我想想办法”的表情。第二天下午她下班后,把我带回到学校去。她教我先用右手抓住杠棒,用力引体向上,再用左上臂夹住杠棒。当我费力地照她说的做时,她始终站在一边鼓励我。以后每天她都带我去练习。我永远不会忘记老师第二次把我们全体同学带到猴架处的情景。我在猴架上熟练地荡来荡去,曾经取笑过我的孩子们都目瞪口呆。 ④这就是妈妈对待我的办法:她不代替我做什么,不宽容我,而是坚决认为我能找到办法自己干。有一次我参加一个舞会,没有一个男同学来邀请我跳舞。我回家后哭了,妈妈久久不发一言,然后说:“喔!亲爱的,总有一天那些男孩子和你跳舞时会跟不上你的拍子的,你会看到的。”她声音虚弱嘶哑,我撕开蒙着头部的被子 kuī 见她在流沮。于是我懂得妈妈为我忍受了多少痛苦。她从来不让我看到她哭泣,因为她不愿我感到内疚呀。 ⑤如今当我有不顺心的事时,总感到妈妈仍在我身旁,仍在对我说:勇敢地面对困难,没有解决不了的事。26.根据拼音写出汉字(第④段)。 kuī_______见 (1分)27.在第①段的横线里填上一个意为“温和而曲折地(表达意思)”的词:_________ (1分)28. 比较一下第②段妈妈让“我”削土豆皮的事和第③段妈妈教“我”荡猴架两件事,说说母亲的表现有什么不同?为什么有所不同? (2分) 29. 当“我”在猴架上熟练地荡来荡去,曾经取笑过我的孩子们都目瞪口呆。这是一种侧面描写,它写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30. 这篇文章的主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31. 读完这篇文章,你有何感想?请写出来(不少于50字)。 (2分)

三、作文(45分)32.文题:那一天,阳光好温暖w 要求:①文中不得出现真实校名、人名; ②体裁要求:记叙文; ③书写工整,卷面整洁,不少于600字。 七年级语文试题答案一、1、C 2、B 3、D 4、D 5、B6、B 7、B 8、D 9、C 10、C二、 11、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12、博学而笃志13、山岛竦峙14、海日生残夜15、乱花渐欲迷人眼16、枯藤老树昏鸦17、曲肱而枕之三、 18、离开 回头看19、陈太丘和朋友相约同行友人惭愧,下车拉元方20、做人要守信用,懂礼貌21、拟人,写出了小草破土而出的情态,表现了春草旺盛的生命力22、侧面描写(烘托)了花多、花美、花艳、花香23、触觉 温柔(温暖、温和、柔情)24、树叶、小草、灯光、行人、农民、房屋安静而和平25、拟人 新、美、力26、窥27、委婉(婉转)28、前者因信任我能独立完成,所以放手;后者难度较大;除鼓励外还具体帮助我,体现母亲严格要求又循循善诱29、“我”在妈妈的帮助下取得了成功30、勇敢地面对困难,没有解决不了的事31、略32、略

篇4

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

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却与人相随。

皎如飞镜临丹阙,绿烟灭尽清辉发。

但见宵从海上来,宁知晓向云间没?

白兔捣药秋复春,嫦娥孤栖与谁邻?

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

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

唯愿当歌对酒时,月光长照金樽里。

突围的关键,就在题目中的一个“问”字。为什么会“问”起来呢?

在这首诗题目下面,李白自己提供了一个小注“故人贾淳令予问之”。这个贾淳是什么样的人士,目前还不可考。但是,他居然“令”李白问月,这里就有两点值得分析:一是,他与李白的交情不一般;二是,看来这位贾淳先生对于当时诗中关于月亮的流行写法有看法。一般写月亮的题目大抵都是描述性的,如春江花月夜,或者月夜、关山月,最老实的就是一个字:月。后来就有了咏月,到了拜月、步月、玩月,就是挺大胆的了。在全唐诗中,光是“望月”为题者,就有五十首。可能是这位贾淳先生对这样单调的姿态有点厌倦了,所以才敢于“命令”李白来一首“问月”。李白之所以接受这样的命令,可能也是受这个“问”的姿态所冲击,激发出灵感来。要知道,向一个无生命的天体、一种司空见惯的自然现象,发出诗意的问话,是需要才情和气魄的。在唐诗中,同样是传统母题的“雪”,也有对雪、喜雪、望雪、咏雪、玩雪,但是,就是没有问雪。在贾淳那里,“问”就是一种对话的姿态;而到了李白这里,则又不是一般的问问,而是“把酒问”:

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

这是李白式的问。停杯,是把酒停下来,而不是把杯子放下来。如果是把酒杯放下来,就和题目上的“把酒问月”自相矛盾了。这种姿态和中国文学史上屈原《天问》那样的问法是不太相同的:

天何所沓?十二焉分?

日月安属?列星安陈?

出自汤谷, 次于蒙。

自明及晦, 所行几里?

夜光何德, 死则又育?

屈原在这里更多的是对天体现象的追问:老天怎么安排天宇的秩序,为什么分成十二等分,太阳月亮星星是怎么陈列的,太阳从早到晚走了多少里,而月亮的夜光消失了怎么会重新放光,凭着什么德行,等等。这是人类幼稚时代的困惑,系列性的疑问中混淆着神话和现实。屈原的姿态是比较天真的。但是,李白的时代文明,已经进化到不难将现实和神话加以区别了。所以李白要把酒而问,拿着酒杯子问,姿态是很诗意、很潇洒的。酒,是令人兴奋的,也是令人迷糊的。酒是兴奋神经的,又是麻醉神经的。酒在诗中的功能,就是让神经从实用规范中解脱出来,使想象和情感得以自由释放。因此在诗中,尤其是在李白的诗中,“把酒”是一种进入想象境界,尽情浪漫的姿态:

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却与人相随。

人攀明月不可得,说的是十分遥远;而月亮与人相随,说的是十分贴近。这就构成了一种矛盾,似乎是很严肃的。但是,这完全是想象的,并不是现实的,因而是诗意的矛盾。人攀明月,本身就是不现实的。月行却与人相随,关键词是“相随”,也是不现实的。月亮对人,无所谓相随不相随。相随不相随,是人的主观感受,是人的情感的表现。这种情感的特点是什么呢?月亮对人既遥远,又亲近,到紧密地追随。这种矛盾的感觉,把读者带进了一个超越现实的境界,天真的、浪漫的境界。接下去,并没有在逻辑上联贯地发展下去,而是一下子跳跃到月亮本身的美好上去:

皎如飞镜临丹阙,绿烟灭尽清辉发。

这两句换了韵脚,同时也是换了想象的角度。前面一句的关键词是“皎”,是比洁白更多一层纯净的意味。有了这一点,诗人可能觉得不够过瘾,又以“丹阙”来反衬。纯净的月光照在宫殿之上。这里的丹,原意是红色,皎洁的月亮照在红色的宫殿之上。丹阙,似乎不一定在色彩上拘泥原意,可直接解作“皇宫”。古代五行说以五色配五方,南方属火,火色丹,故称;南方当日之地,丹又引申为有关帝王的事物,如丹诏(皇帝的诏书)、丹跸(帝王的车驾)、丹书铁券(皇帝颁给功臣使其世代享受免罪特权的诏书)等等,都不一定是红的。丹阙就是帝王的居所。下面一句,则写月之云雾。不是说云雾迷蒙,因为云雾是黑白的,而这里却说是绿烟。绿的联想是从什么地方生发的呢?我想应该是从飞镜来。今天我们用的镜子,是玻璃的,没有绿的感觉;而当时的镜子,是青铜的,青铜的锈是绿色的,叫做铜绿。有了绿烟,不是不明亮了吗?但是这里的铜绿,是被灭尽了的,一旦灭尽了,就是发光了。但是不说发光,而说“清辉”焕发。清有透明的意味,辉也不像光那样耀眼,有一点轻淡的光华。从“飞镜”到“绿烟”到“清辉”,构成统一互补的联想肌理。这是一幅静态的图画。接下去再静态,就可能单调,所以李白让月亮动起来:

但见宵从海上来,宁知晓向云间没?

这个动态的特点是:第一,幅度是很大的。从空间上来说,是从海上来,到云间没;从时间说,从宵到晓,从夜晚到清晨。第二,从活生生的“来”,到神秘的“没”。到这里,语气既可以是疑问,又可以说是感叹。这是本诗许多句子的特点。因为诗人虽然是问月,但是,并不指望有什么回答。只是表达自我对现成现象的挑战和惊讶。倒是下面的句子真格地问起来了:

白兔捣药秋复春,嫦娥孤栖与谁邻?

好像是对神话的发问,也并不在乎有什么回答,只是诗人的感兴。这在他的《朗月行》中也曾经发出过“白兔捣药成,问言与谁餐”之问。白兔捣药,老是捣个没完,和谁一起享用呢?这好像不过是问着玩玩而已,其实,深意隐约可感。关键是句子中的那个“孤”字。白兔是不是有伴?嫦娥是不是有邻?孤独感,正是诗人反复强调的意脉。接下去,跳跃性就更大了。一下子跳到:

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

这种孤独感从哪里来呢?从生命的感觉中来。第一,生命在自发的感觉中,并不是太暂短的,而是相当漫长的。然而,一旦和月亮相比照,就不一样了。“今月曾经照古人”,那就是说,古月和今月是同一个月亮,今人中却没有古人,古人都消失了,生命之暂短就显现出来了。第二,“今人不见古时月”。本来月亮只有一个,今古之间,月亮的变化可以略而不计,不存在古月和今月的问题。但是,李白作为诗人,却把“古时月”和“今月”作了区分。这是一个想象的对比,同一个月亮,因为古人和今人看了,就有了古月和今月之分。有了古今月亮的区别,古人和今人的区别就很明显了。由于古人已经逝去了,他们感觉中的月亮,已经不可能重现了。把古月今月对立起来,不过是为了强调古人和今人的不同。虽然古人今人是不同的,但是,他们在看月亮的时候,其命运又是相同的:

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

这就是我们所说的第三点。古人今人虽是不同的人,然而在生命像流水一样过去这一点上是一样的。和明月的永恒相比,在生命的暂短这一点上,古人今人毫无例外。这似乎有点悲观,有点宿命。但全诗给读者留下的印象似乎并不如此,相反倒是相当开怀的。原因是,李白对于生命苦短,看得很达观。最后用这样的话来做结:

唯愿对酒当歌时,月光常照金樽里。

对酒当歌,其中的“当”,是“门当户对”的“当”,“对”也就是“当”,并不是“应当”的“当”。这是用了曹操诗歌中的典故(《短歌行》:“对酒当歌,人生几何。”)。曹操是直接抒发“人生几何”的苦闷,而李白则是用一幅图画。这幅图画由两个要素构成:一个是月光,一个是金樽。本来月光是普照大地的,如果那样,就没有意味了。只让月光照在酒樽里,也就是把其他空间的月光全部省略,让月光所代表的永恒和金樽所代表的暂短,二者统一为一个意象。暂短的生命由于有了月光,就变得精致了。永恒不永恒的问题被诗人置之脑后,诗人就显得更加潇洒了。

这几句诗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属于千古绝唱一类。除了因为表现出当时士人对生命的觉醒之外,还因为其思绪非常特殊。在自然现象的漫长与生命的暂短、人世多变与自然相对稳定不变的对比中,显示出一种哲理的深刻。

李白没有辜负老朋友贾淳命意的期望,这首诗成为神品,对后世许多诗人产生巨大影响。如坡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辛弃疾的《太常引》(一轮秋引转金波)、《木兰花慢》(可怜今夜月)等等。王夫之在《唐诗评选》卷一中说这首诗:“于古今为创调,乃歌行必以此为质,然后得施其体制。”①此话,在今天的读者来看,可能有点隔膜。关键词是“歌行”,说的是,这首诗是歌行体,是李白时代的“古诗”。这种古诗与律诗、绝句不同,不讲究平仄对仗,句法比较自由,句间连贯性比较强,古人、今人,古月、今月,相互联绵地生发,明明是抒情诗,却似乎在推理,用的不是律诗的对仗,而是流水句式,情绪显得尤为自由、自如。

李白的这首杰作,并不是李面对月亮、施展才华的唯一选择,下面这首则从另一个方面展示了李白的心灵肖像。

月下独酌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

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一作“碧岩畔”)

这一首,又是以月光和酒为意象的主体,但从根本上是不相同的。上面一首中,把酒问月的姿态已经是够浪漫的了,这一首虽然仍然有把酒、举着酒杯的姿态,但是不同在于,没有把月亮当成被问的对象,而是在想象中把它当作有生命的大活人。

在内涵上,这一首也和上面一首不太相同。从标题上看就很清楚:月下独酌。关键词是一个“独”字。也就是孤独。上面一首,还有一个朋友在边上撺掇他问月;而这一首的诗意,就从没有朋友的感觉中激发出来,一开头就是: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很孤独,只有自己一个人,没有一个亲人,话说得很直白,属于直接抒情的手法。孤独比之群居,更受诗人青睐。在唐诗中,以独坐、独立、独游、独往、独酌、独泛、独饮、独宿、独愁为题者甚多。李白有许多以孤独为主题的诗,似乎对独酌之美很有体悟,光是以“独酌”为题的诗,他就写了七首。这一首是从《月下独酌》四首中选出的。其实其他几首也是很精彩的。如其三中说:“一樽齐死生,万事固难审。醉后失天地,兀然就孤枕。不知有吾身,此乐最为甚。”在醉意中可以忘却生死、荣辱等等的痛苦。正是因为这样,酒才是超越圣贤、神仙的自由的象征:“天若不爱酒,酒星不在天。地若不爱酒,地应无酒泉。天地既爱酒,爱酒不愧天。已闻清比圣,复道浊如贤。贤圣既已饮,何必求神仙。三杯通大道,一斗合自然。但得酒中趣,勿为醒者传。”这就显示出孤独之饮,并不是痛苦的,而是高傲的;孤独是寂寞的,然而又是自由的,是不为世俗所拘束,达到自由的精神境界的。当然,所有上述的诗歌,都是一种豁达的人生之悟。但是这种豁达,是一种直接激情的表白,以痛快淋漓、极端化、不留余地为特点。而我们面前的这一首,则是想象境界的描绘: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本来是独酌,没有亲人。本诗的立意就是在要打破孤独,举杯邀月,把月亮当成朋友,这是第一层次。对影成三人,这是第二层次。层次的上升,强化了欢乐的氛围,但同时也增添了孤独的色彩。本来在中国诗文中,形影相吊,是孤独的表现,李密在《陈情表》中创造了这种经典性的意象。但是,李白借用这个意象,反其意而用之,又没有绝对反其意,而是把它与自己的生命的特殊体悟结合起来。李白所强调的是,毕竟月亮和影子并不是人,把月亮和影子当成朋友,恰恰是没有朋友的结果。正是因为这样,这里抒发出来的感情,就不是一般单线的,而是复合的,一方面是想象中解脱自由,一方面则是现实的孤独压力,其间交织着欢乐和悲凉。这一点到了下面,情绪就酝酿着转折了: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毕竟月亮和影子的友情,缺乏人的特点。“不解饮”,也就是不能解愁,影子随身则更是徒然的,“对影成三人”,就完全是空的。这不是把想象境界彻底解构了吗?不然:

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虽然月亮和影子是没有生命的,但是不能因此而陷于孤独的痛苦之中,还是赶紧行乐,享受生命的欢乐。只要“我”进入欢乐的境界,月亮和影子的“徘徊”“零乱”,就有了生命的动态。但是,这种动态并不是生活的真实,多多少少是有点醉时的幻觉的。那是不是值得多虑呢?不:

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

哪怕是暂时的欢乐,也是应该尽情享受的。一旦真正醉了,没有感觉了,分散了,也就不是悲观的理由了。为什么呢?这里隐含着诗人在人世孤独的悲凉。

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在天上,在银河之上,会有相逢的日子。这当然是一种自我安慰,安慰中有沉重无奈。

这首诗完全是在想象中展开,其想象之奇特、精致,令人惊叹。我在《文学性演讲录》中对之有过分析:

文学想象来自感知的变异,感情冲击了感觉,作家的观察掺进了情感,就不是原来的样子了。月光照在大地上,有一个人在喝酒,月光把人的影子留在大地上,这是两个东西,不成其为文学想象,要成为文学想象就要发生变异。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本来在当时的传统诗文中,“形影相吊”早在晋李密的《陈情表》中就是孤独到极点、凄凉到极点的表现。而李白把这个意思写成诗歌却使之发生了根本的转化。主观特点是诗人的孤独感,客观特点是月光照着诗人的影子,这还不是诗的艺术想象。“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就不一样了,月亮就不是月亮了,而是一个有生命的对象了,成了“我”的朋友。但艺术想象之妙在于“对影成三人”,不仅月亮成了朋友,而且影子也成了朋友。有了这样的想象,诗人的孤独之感就得到充分的表现。本来只有一个人饮酒,很孤独,现在三人共饮了,应该是不孤独了吧。但更加孤独了,因为月亮和影子从另一个角度的衬托,越发使诗人形单影只。文学想象就是让客观对象的形态性质发生变异,使之和主体之间的关系发生变异,有了这种变异,感情就渗透进去了。

人、月、影子,本来是互不相干的,现在互相安慰了,但人更加显得孤独,而且这孤独由静态的变为动态的: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凌乱。

这是一种由静到动的变异。“我舞影凌乱”是客观事实,“我歌月徘徊”是想象,二者相对,形成一种结构,正好表现达到心灵默契的程度。

传统理论中“如实反映生活”一说,是不可能的,因为主体的介入,客观和主体特征结合起来,肯定有所变异,不是性质的变异,就是形态的变异,或者功能上的变异。这个道理很简单,但传统的理论忽略了。过去西方的理论家强调艺术的两种精神,如尼采在论悲剧起源时说,艺术有两种精神:一种是“醉”的精神,希腊的酒神狄俄尼索斯精神;一种是“梦”的精神,阿波罗的精神。“醉”的是不清醒的,无理性的,“梦”的也是不清醒的,朦胧的。有了这两种精神,就是想象的精神,才能变异。①

当然,并不是说,诗的想象一定要导致对象的变异,也有对象并不变异一样能够抒发深厚的感情的。我们来看杜甫的《月夜》:

今夜州月,闺中只独看。

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

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

读诗,可以不管作者生平、时代背景,直接从文本体悟欣赏,这是美国新批评学派的主张。这有道理,因为,一般读者根本就没有可能先弄清作家生平,再进行欣赏,就是根本不了解时代背景,也不妨碍读者对文本深入感悟。但是,这样的说法,多少有点绝对化。有时,有些作家十分经典,关于他的生平资料并不难得,参照了时代和生平,对于理解文本,有显而易见的好处,又何乐不为呢?

读杜甫,联系其生平,就十分必要而且可行。因为杜甫诗号称“诗史”,他的个人生活,和国家命运紧密相连。掌握时代和生平的资源,对于分析杜甫的诗,有很大的好处。例如这首《月夜》的写作时间是天宝十五年(公元756),安史叛军攻进潼关,杜甫带着妻子和儿子逃到州(今陕西富县),寄居羌村。一个月后,肃宗即位于灵武(今属宁夏)。八月,杜甫离家北上延州(今延安),意在前往灵武,投奔中央王朝。但不久就被叛军俘虏,送到沦陷中的长安。杜甫望月思家,写下了这首名作。

杜甫一生漂泊,常常有思念亲人的诗作,思念的痛苦大都是对全家的,如“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春望》)。具体到人,堂而皇之的,则往往是兄弟,如“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月夜怀舍弟》)。对月怀友,理直气壮,差不多每一个诗人都有大量的作品。当然,涉及到闺情的,戍客、游子思乡,闺中怀远,早在《古诗十九首》中就是很集中的母题。后来这方面的作品,大都是乐府古题,是很普及的。但是,那样的诗作中所怀念的女士,往往是没有人称的,是概括的,所表现的是普遍的人情,而不是个人的。有一个相当奇异的现象是,直接诉说思念太太,是很少的。检索《全唐诗》,公开以“寄内”为题的,也就是完全是为自己的妻子而抒情的,只有十二首。其中李白就占了三首,而这三首统统是在李白身陷牢笼之时所。在杜甫的千余首诗作中,赠给朋友的诗作蔚为大观,光是题目上冠有李白的名字,为李白而作的就有十首之多。而写到自己妻子、正面写自己对妻子的怀念,这首可能是惟一的,恰恰也是身陷囹圄之时。这也许是巧合。李白《南流夜郎寄内》中这样说:

夜郎天外怨离居,明月楼中音信疏。

北雁春归看欲尽,南来不得豫章书。

这里也写到了明月,而且是高楼上的明月,苦盼妻子的音信,看得大雁都飞尽了,还是得不到。像李白这样异数的诗人,写到想念自己妻子的时候,居然离不开普遍运用的“大雁”这样的意象,所表达这样一点感情,其实也比较一般,没有多少自己遭逢苦难的复杂情绪。

同样是身陷囹圄,杜甫以俘虏的身份,想念自己的妻子,则是比较别致的,唐诗研究专家霍松林先生在赏析这首诗的时候说:

题为《月夜》,作者看到的是长安月。如果从自己方面落墨,一入手应该写“今夜长安月,客中只独看”。但他更焦心的不是自己失掉自由、生死未卜的处境,而是妻子对自己的处境如何焦心。所以悄焉动容,神驰千里,直写“今夜州月,闺中只独看”。这已经透过一层。自己只身在外,当然是独自看月。妻子尚有儿女在旁,为什么也“独看”呢?“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一联做了回答。妻子看月,并不是欣赏自然风光,而是“忆长安”,而小儿女未谙世事,还不懂得“忆长安”啊!用小儿女的“不解忆”反衬妻子的“忆”,突出了那个“独”字,又进一层。①

因为对杜甫的生平有细致的了解,所以说得细致入微。当然,霍氏此说,并非完全独创,而是有文献根据的。《瀛奎律髓汇评》引纪昀的话说:“言儿女不解忆,正言闺人相忆耳。”又引许印芳曰:“对面着笔,不言我思家人,却言家人思我。又不直言思我,反言小儿女不解思我,而思我者之苦衷已在言外。”②杜甫表现对妻子的感情,不像李白那样从自我的角度来写其思恋之苦,而是写妻子和自己一样望月;其内心之感触如何,并无一字直接表述,只用“独看”两个字暗示。独看,就是孤单,对月之时,不是两人共看。独看,一为自身孤独之感,二为思念远方之夫,三为暗示内心深处的回忆。回忆什么呢?杜甫不说回忆共看,而说,小儿女并不理解母亲在“忆长安”。这里的“忆长安”有点蹊跷。小孩子不懂得回忆家在长安的情景,有什么好“怜”的?其实小儿女所不懂的是母亲在回忆。回忆是无形的,无声的,看不出来的,小孩子一点不懂得母亲在那里想爸爸,这才显得天真烂漫,可爱。杜甫在这里,拐了三个弯:一个弯,是自己在望月,思念太太,却写太太在望月,思念自己;第二个弯,不说是太太在回忆夫妻二人共看情景,却说小孩子家不懂得母亲在回忆的内涵。第三个弯,这种回忆应该是比较甜蜜的,正是往日的甜蜜,才衬托出此时的忧愁,这种忧愁是太太的,也是自己的,这种忧愁当然是苦的,但也是甜蜜的。

杜甫在这里,曲曲折折地表现出了对妻子的隐秘的温情。这种温情,不但在杜甫的诗中,即使是在李白的诗中,都是很少见的。如果这里还不是很明显的话,接下去就更清楚了。

香雾云鬟湿,

这当然是写妻子的美,但这种美,不是一般的美,而是女性的躯体之美。香雾,是写对妻子头发的嗅觉,这是极其亲近的人才会有的。“云鬟湿”,一方面是写妻子对月的时间很久,以至于头发都被雾打湿了。另一方面,湿是看不出来的,只有写对妻子的头发有触摸,才有感觉,这就更为亲近了,不但是情感的亲近,也是躯体上的亲近。杜甫越把妻子的美深化,同时也是向自己的男性的潜在感觉深入,在香和湿的嗅觉和触觉中,写出了男性的潜在意识。下面这一句,就更为大胆了:

清辉玉臂寒。

近一步写触觉。写女性的美,一般写头发,通常是视觉,因为看可以是远距离的,故为诗歌美化女性的共同法门。但写到头发以外,写到躯体,写到手臂,写到手臂上的温度,这就到了诗与非诗的临界点了。如果写的这种温度是由一个男性感觉出来的,那就有点危险了。然而,杜甫是有分寸的,对于玉臂的温度,及其感觉主体,他含糊其辞。“清辉玉臂寒”,是月光照射的结果;但是“寒”是人的感觉啊,月光怎么会有寒冷的感觉呢?也许是妻子自己的感觉吧,也许是杜甫的感觉吧,这就不必细究了,留给读者去想象罢。可以说,这两句,是杜甫对女性之美,从纯精神的思念到躯体的触觉的一次勇敢的突围。

最后两句:“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不说今天如何思念,而是说异日相逢时回忆,在帏帐之前,让月光照耀着两个人的眼泪。其实,这里暗示的是二人共看明月。既然今日不能共看,那就异日共看。明月的光华本来是照着两个人的全部身躯的,但是,杜甫却说,仅仅照着两个人的泪痕。月亮的光是没有热度的,居然把泪痕照干了。可见共看的时间很长,否则不足以把泪痕照干。为什么会有眼泪呢?为什么不替妻子把眼泪擦干呢?这就是说,让它默默地流,让它慢慢地干。为什么呢?因为回忆,回忆今日的独看。今日独看之苦,不是言语所能表达的。什么话也不用说,只要无言地相对,就能深深地体悟。可见今日之苦,何其深也。

拿这一首怀念妻子的诗,和李商隐的《夜雨寄内》相比,是很意思的。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