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州桥课件范文
时间:2023-03-19 13:25:1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赵州桥课件,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1.学会本课生字词,能正确理解“世界闻名、创举、雕刻、遗产、雄伟”等词语的意思
2.熟读课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通过学习课文了解赵州桥的特点以及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
理解赵州桥的雄伟、坚固、美观以及设计上的特点。
教学难点:
理解为什么说赵州桥的设计是历史上的一个创举。
一、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1.熟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2.自学课文,扫清文字障碍,理解课文中生字词的意思
(二)教学过程
1.启发谈话,导入新课
同学们,你们都知道有哪些桥?它们都是什么桥?(学生在老师引导下说出南京长江大桥、黄河桥等等)。今天我们要学习一种世界上非常有名的桥――赵州桥(教师板书课题),它虽然没有南京长江大桥那样高大,但却是世界闻名,这是为什么呢?接下来我们就来学习。
2.自读课文,借助工具书理解生字词
(1)初读课文,借助工具书扫清文字障碍
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学生自学课文,教师巡回,针对学生遇到的问题进行指正
(3)检查学生自学情况
①课件展示本课生字词
②指名读生字词
着重对“世界闻名、安济桥、创举、雕刻、遗产、雄伟”等词语进行正音。
3.熟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1)指名逐段朗读课文,指名评价
(2)默读课文
思考这篇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用自己的话简单说说。
本节课我们初步学习了课文,了解了赵州桥的特点,为什么说赵州桥的设计是建筑史上的一个奇迹呢?下节课我们接着
学习。
二、第二课时
(一)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通过学习课文明白赵州桥在设计上的特点,以及为什么说赵州桥的设计是一个创举,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二)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同学们,桥的种类有许多,比如:吊桥、铁索桥、立交桥,还有拱桥(同时用多媒体展示图片),赵州桥属于哪种桥呢?学生回答:石拱桥。从古至今,我国有那么多的石拱桥,世界上也有许多石拱桥,可为什么唯独只有赵州桥世界闻名呢?
2.总结全文,抒感
(1)学完课文以后,你有什么体会(板书创举)
(2)联系课文说说你对赵州桥是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是怎样理解的?为什么说赵州桥的设计是历史上的一个创举?
3.总结全文
篇2
【关键词】现代教育技术;信息技术;教学效果;应用;辅助教学 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不仅引起教育方式和教学过程的深刻变化,而且改变了教师分析和处理教育教学问题的思路。教育技术以其特有的魅力,不仅在教育学科中渐渐赢得了相应的学术地位,而且在教育实践范围内,已经成为促进教育教学变革的催化剂。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是为了减轻负担,不仅是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而且还减轻教师的教学负担。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可以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从而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信息技术虽然给大家带来了极大的方便和实惠,但是如果老师在教学过程中滥用各种技术手段,就会使学习者出现信息迷航或信息过载的现象,就达不到预期设计的教学效果。下面我谈一谈信息技术在小学教学中的应用情况:
1. 用信息技术创设情景,以景激情俗话说“触景生情”,人的情感总是在一定情境中,一定场合下产生的。具体生动的情景,具有巨大的感染力,可以强化儿童的情感体验。当媒体手段能发挥其形象性、直观性的特点,创设与课文有关的特定情境时,让学生如见其人,如闻其声,身临其境,进入角色,从而产生情绪体验,增加感染力。例如:在《最可爱的人》的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手段将近几年来长江洪水肆虐时,奋不顾身跳入水中,用身体铸成人墙挡住决口的场面,制成课件,在屏幕上展示。把学生带入这一特定场景,使情感受到了熏陶,对的崇敬之心油然而生。这种内心的情绪体验,使他们坚定了向学习的决心,由“激情”而达到了坚定信念的最佳效果。这显然是运用传统的讲授法难以达到的效果。
2. 用信息技术可活化教材,把抽象的文字用直观的形式表现出来课本教材展示给学生的是一个静止的世界,单靠传统的粉笔加黑板的教学模式往往不能满足教学的要求。教师应根据教学大纲,教材的要求和学生的认知特点,把静态的教材转化成一个动态的认识活动过程。在课堂教学中有意识地运用多媒体技术来制作动画、课件、录音等,并与传统教学手段有机结合,共同参与教学过程,这样能够突出重点、分散难点,降低学习难度,形成了更为合理的教学结构,也使课堂教学更加生动有趣,完成了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的过渡,使教材内容得以“活化” 。这样,很适合小学生的年龄特征,达到集中学生注意力的目的,自然提高了课堂效果。 例:说明文是客观说明事物的一种文体,目的在于给人以知识,或说明事物的状态、性质、功能,或阐明道理。即使文章的语言再准确,也不可能在每个学生的头脑中形成完全相同的事物或事理。这时候,就需要用计算机把正确的事物呈现给学生。 比如在讲《赵州桥》一课时,有同学反映说没见过石拱桥,不知道什么是石拱桥,我就出示了赵州桥的图片及一段介绍赵州桥的录音,把赵州桥生动形象地展示出来,赵州桥的特点学生也就容易发现并记住,再总结石拱桥的特点也就水到渠成了。
3. 利用信息技术与同行进行网络研讨和学习在教学过程中,我常常遇到困惑和疑问,有时又急于得到一个定性的合理的结论,我就在网络中向同行请教。在网络教研中,广大网友对我教学设计中的点点滴滴,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使我充分认识到上课前应有严密的教学设计,应认真钻研教材,吃透教材,领会教材的编写意图,不能穿新鞋走老路。他们坦诚的建议,不同的思考角度和观点,使我受益匪浅--使我的业务能力得到很大的提高,不仅拓宽了我的视野和提高了教学观念,还使我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一如既往的应用信息技术与同行进行网络研讨来提高自己的教学素质。
虽然现代的媒体课件,可以集中大量信息和资料,利用各种媒体素材,生动形象的展现课程内容,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习兴趣,展现传统教学不能表达的内容,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但并不是说有了现代教育技术,就可以放弃传统教学。传统教学必须与现代信息教育技术有机的结合起来。一定要慎重应用教育技术于教学之中,并不是所有的学科内容都适合运用信息技术来进行教学,如果强行使用信息技术来展开教学,反而使得其反,加重了师生的负担,效果又不明显。甚至说会使课堂出现技术喧宾夺主的现象。如有一节语文课讲《葡萄沟》,学生在网上一会儿欣赏葡萄沟的风光,一会儿查葡萄干的生产工艺,一会儿画葡萄,一会儿品尝葡萄,忙活了半天,唯独忽略了学生对课文本身的理解感悟,整节课因技术应用不合理而显得支离破碎,在有意无意间使语文课变成了活动课。更有甚者,有的教师错误地认为:越是采用高级的技术软件,就越能体现教学的先进性;教学课件越是新颖,所用图片、动画和音响越多,就越能体现信息技术的作用。在这种误解下,结果却导致了学生的注意力分散或在新技术面前茫然失错。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千万不能滥用各种技术手段,使得课堂教学变成了新型技术装置的展览会。
现代教育技术应用于教学还有更多的优势,这显然是一个有更大潜力可探索的课题。要让计算机自然地成为教师教学的教具、学生学习的学具。就像圆规、三角板、直尺那样,真正发挥其工具的作用,为学习所用。要积极主动学习运用计算机软件,不让这些设备成为学校“先进”的摆设。一定要在现代教学理论的指导下,去潜心钻研,使其在教学改革中发挥更大的作用。相信不久的将来,大家一定会成为具有现代教育观念、能够善用教育技术的新型教育者。
参考文献
篇3
一、发挥辅助功能,突破教学重点、难点
在理解课文中的重点、难点时,传统的教学模式不但浪费了更多的时间、精力,而且效果不佳。校园网络的建成,使多媒体技术走进课堂,教师就可以凭借电脑多媒体提供的技术优势向学生提供动画、图像、解说、文字、音乐等多种信息。通过电脑手段,观其境、闻其声、触景生情,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学生也就能更好、更快、更准、更深地把握教学中的重点了。
二、利用网络多媒体技术,培养学生有个性的创新实践能力
《新课程标准》指出:“要转变学习方式,要尊重每一个学生的独特个性和具体生活,为每个学生提供富有个性的发展创造空间。”当前教学的突出问题,就是过于强调整齐划一,忽视学生的个性发展,而网络多媒体技术与各学科的整合正体现了新课标这一理念,完全冲破了“同一化”的禁锢,彻底改变了教师与学生的课堂角色,为学生的个性学习创造了有利条件。教师在多媒体网络环境下,由直接教学转为间接教学,由“幕前”转向“幕后”,成为教学过程的组织者、引导者,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过程的“主宰者”。他们可以利用多媒体计算机自由地选择学习内容、方法,并对已学习内容进行创新,学会学习。
如在学习《美丽的小兴安岭》时,课文中对小兴安岭四季景色变化的描写很详细,可以启发学生用所掌握的电脑知识从网络中去寻找“四季”景色的变化图片、动画效果、视频,然后将最贴近课文内容的图片、影像动画选取出来,自己制作小兴安岭的四季变化课件,从而达到教学目的。另外,文中提到小兴安岭又是巨大的宝库,到处是葡萄、榛子、木耳、人参、熊、松鼠等,对于这些学生均可自己从电脑中找到,可以下载、复制、粘贴。这样学习起来,既生动形象,同时又提高了学生们的动手能力,而对于一些电脑知识丰富的学生,还会将景色和景物制作成模拟的“小兴安岭”!这种个体化的学习给学生以心灵上的自由,为他们开辟了发展个性、大胆创新的广阔空间。
三、凭借网络多媒体优势制作课件,丰富教学资源
教学软件的开发,为教师的教学提供了极大的方便,但它毕竟不是万能的,我们的教学需要因材施教。因此,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学会制作实用、有效、直观的课件。可以说网络多媒体的运用不但是对传统教育的挑战,而且也是对教师能力的挑战,它要求教师应不断探索,紧跟时代的步伐,走现代化的教学之路。
如在教学《赵州桥》这一课时,由于现存的古桥不多,学生更难得一见,因此学生对于桥的认识,特别是桥栏杆各种图案的认识,是比较模糊和抽象的。笔者首先在“鹏博士”的素材库中,找到一段赵州桥的录像,然后通过运用豪杰解霸中的抓图功能,把课文中的“相互缠绕,嘴里吐出水花的龙”等有关图片抓取下来,放在Powerpoint的界面中,加上有“伸缩”功能的美术字说明,效果如同电影镜头一般形象、生动,深深地把学生吸引住了。学生终于明白赵州桥不但是古代著名的建筑,同时也了解到艺术的瑰宝。教师制作的课件还可以放进学校网的资源管理库中作为共享资源,让自己的劳动成果为其他教师共享。
四、网络多媒体技术与传统教学手段相结合,建立全新的教学技术应用观
篇4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数学教学应从学生实际出发,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通过实践、思考、探索、交流,获得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思维,学会学习,促使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生动活泼地、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课堂教学是教师的一种创造性劳动,生动的教学语言、巧妙的教学设计、精湛的教学图式,无不闪烁着教学的艺术亮点.而成功的课堂教学创境设疑,不仅是老师创造性劳动的结晶,也是学生自主探索、发展思维的重要途径.笔者根据新课标精神,对课堂创境设疑进行了长时间的探索,积累了一些经验,现将探索的做法与体会总结出来,以供同行参考.
一、创设情境,启迪思维
心理学研究表明,思维通常是由问题情境产生的,并且以解决问题为目的.创设情境,首先是创设问题情境.为什么呢?因为问题是新的学习要求和已有的知识能力之间的矛盾,这种矛盾是激发人的积极思维最直接的因素.在教学中如果没有对问题的探究,就不可能有学生主动积极参与,不可能有学生的独立思考与相互之间的思维的启迪,学生的思想和能力就得不到真正的磨炼与提高.教师在课堂教学时应根据教材的特点,有意识地将数学知识与学生原有的生活经验或数学背景紧密联系,选择内容编成问题,把问题作为教学过程的出发点,唤起学生解决问题的欲望,进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兴趣和迫切性.这就是所谓的创设问题情境,它是一种重要的教学手段.
创设问题情境的基本途径是:引入新概念、新方法之前先创设一个或数个具有挑战性的问题情境,学生运用旧知识已不能顺利地解决所提出的问题,引发学生原来的认知与新问题需求之间的冲突,从而产生学习新知识的迫切愿望.教师要抓住学生学习探求新知识的迫切心理来设计问题,使学生开动脑筋,积极思考.
如在学习新课标人教版九年级24.1.2“垂直于弦的直径”一课时,笔者是这样创设情境,启迪思维的:
多媒体显示:隋代李春建造的赵州桥。
提出问题:观察图象并思考问题:你知道赵州桥吗?它是一千三百多年前我国隋代建造的石拱桥,是我国古代人民勤劳与智慧的结晶,它的主桥是圆弧形,它的跨度(弧所对的弦的长)为37.4m,拱高(弧的中点与弦的距离)为7.2m,你能求出赵州桥主桥的半径吗?
(教学说明:赵州桥问题充分体现了数学与应用数学的关系,了解我国古代人民勤劳与智慧,要解决这个问题就要用到本课所探究的知识,这样较好地调动学生积极性,开启学生思维,成功地引入了新课.)
问题一提出,学生就象烧沸的一锅开水,蠢蠢欲动,纷纷讨论交流.让他们感到运用已学过的知识不能解决这个问题,从而迫切要求学习新知识.正当学生困惑不解时,笔者适时从赵州桥问题引导学生对圆的轴对称性、垂径定理及其推论进行探索.
师生共同探究学习圆的轴对称性、垂径定理及其推论.
进而运用新学的知识来解决赵州桥问题,让学生试着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地画出几何图形,并转化为数学问题进行解答,这样很好地做到了前后呼应,充分体现了学以致用,本节课教学也水到渠成.
因此,教师应当结合教材内容,面对现实生活,选取具有一定的挑战性,学生感兴趣的问题背景,将数学问题融入学生喜闻乐见的情境中,在情境营造的过程中伴随着教学情境的生成,从而打开学生的思维闸门,引发学生探求新知的欲望.
二、问题牵引,促进思维
数学教学不仅应当重视学生运用学过的知识探求新知,而且要注意数学知识之间的联系.问题牵引,在联系数学知识中起到了桥梁、纽带的作用.新课标指出:“教学中应当有意识、有计划地设计教学活动,引导学生体会数学之间的联系,感受数学的整体性,不断丰富解决问题的策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有经验的教师都很善于通过问题牵引进行课堂教学的.从知识的迁移规律来看,这样做是很有道理的.这是因为如果教师直接提出新知识、新概念,学生会感到突然,不易激起学生的学习热情.如果教师采用诱发的手段,在新知识的衔接上做些文章,使学生在新问题或新情境中应用知识,产生预期的变化,达到触类旁通的效果.这样,有利于学生从容应对数学问题,标新立异,促进发散思维,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如学习新课标人教版九年级24.3“正多边形和圆(一)”这一课时,笔者是这样进行问题牵引,促进思维的:
先用课件展示一些美丽的图案,让学生欣赏.
问题牵引:这是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看到的美丽图案,你能从这些图案中找出正多边形来吗?(笔者引导学生回忆、理解正多边形的概念)你还可以举出一些这样的例子吗?(鼓励学生踊跃发言)
接着又提出问题:通过观察图案,你们知道正多边形和圆有什么关系吗?(展示课件:在圆中依次出现几条相等的弦,学生会想到弧相等,笔者进一步引导学生明确只要把一个圆分成相等的一些弧,就可以作出这个圆的内接正多边形.)
提出第二个问题是为了创设一个问题情境,激发学生主动将所学圆的知识与正多边形联系起来,让学生积极探索,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接下来,提出三个问题,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探求新知:
[问题1]将一个圆分成五等份,依次连接各分点得到一个五边形,这个五边形是正五边形吗?如果是,请证明这个结论.
教师利用课件演示作右图,让学生观察、分析,并引导学生从正多边形的定义入手证明.
[问题2]如果将圆 n等分,依次连接各分点得到一个n边形,这个n边形一定是正n边形吗?
(将结论由特殊推广到一般,并教给学生这种研究问题的方法)
[问题3]各边相等的圆内接多边形是正多边形吗?各角相等的圆内接多边形是正多边形吗?如果是,请说明为什么;如果不是,请举出反例.
学生积极讨论,思考回答,教师讲评,目的是巩固所学的知识,同时教给学生学会举反例,培养学生思维的批判性.
因此,运用问题牵引,用活学习迁移的教学原则,有利于培养创造性思维,增强思维的深刻性、灵活性、独创性等思维品质,有利于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的发挥.
三、鼓励质疑,发展思维
古人云:“疑是思之初,学之端.”疑问是除旧布新的桥梁,是认识深化的阶梯,是创造发明的先导.通过疑问,才能推进思维的积极发展,提高学生的认识能力和智慧水平.教师不仅要创设问题情境,而且还要启发学生提问题,鼓励学生质疑,创设学生提出问题的环境,让学生想问、敢问、善问.质疑问难,本身就蕴含思维的火花,也是创新的起点.只要善于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才能在此基础上思考和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因此,数学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有意识地抓住教材的重点与难点,在学生感到困惑时创设一种让学生提问的机会,投石兴浪,激疑促思.
如在学习新课标人教版八年级20.1.1“平均数”一课时,笔者是这样鼓励质疑,发展思维.
展示问题:某市三个效县的人数及人均耕地面积如下表:
这个效县的人均耕地面积是多少?(精确到0.01公顷)
(学生分组讨论,并把所发现的问题发表出来.)
经过一番讨论,激烈争辩,有一个小组抢先把讨论结果公布出来:我们组讨论的结果是,这个市效县的人均耕地面积为x=■=0.18(公顷).这个结果一公布,马上引起其他组的反对,纷纷提出质疑.有的认为这是运用算术平均数,不能很准确地表达出某些数据的“平均水平”,有的认为这个市的三个郊县中,由于各效县的人数不同,各效县的人均耕地面积对该市效县的人均耕地面积的影响也不同,因此这个市效县的人均耕地面积不能是三个效县人均耕地面积.在笔者的引导下,达成了这样的共识:A县耕地总面积为0.15×15,B县为0.21×7,C县为0.18×10,将三个县的耕地面积总和除以这个县的人数总和15+7+10,才是这个市效县的人均耕地面积,即:
x=■≈0.17(公顷).
由此,笔者引导学生分析:算式中各部分表示的意义,与错误算式的对比,让学生谈谈对错误原因的认识,从而引出关键,即0.15,0.21,0.18这三个数据的地位并非等同,从而得出“加权平均数”的概念.
通过本例使学生发现算术平均数不能很准确地表达某些数据的“平均水平”,这与他们原有的认知发生矛盾,从而引出“加权平均数”的概念,也使学生深刻认识到学习“加权平均数”的意义所在.
篇5
关键词:多媒体;语文学习;课堂效率
进入21世纪之后,现代科学技术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变革。同样,多媒体技术的迅猛发展也给教育带来了极大的冲击,给课堂改革注入了新的活力。语文学习的重要性在于,作为一门综合性学科,它对于其他科目的学习起着很大的作用。
一、多媒体技术运用在小学语文课堂中的优势
1.吸引学生注意力,提高课堂效率
人人都知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课堂上,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就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兴趣。一旦对某个事情感兴趣了,就愿意关注它,力求深入地认识或者了解它,从而进一步参与其中。传统语文课堂中,教师只用一支粉笔和一张嘴,要达到好的教学效果是比较不容易的。如果想艺术地处理好一节课,让学生在听课过程中觉得是一种美的享受,那就是难上加难了。而多媒体应用到小学课堂之后,其在色彩、动画及表现手段上所具有的优越性,是传统教学手段和工具无法比拟的。这会直接吸引学生的目光,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做课件时,教师可以设计出栩栩如生的动画,这样课文内容可以直观地展示在学生面前。比如骄傲的孔雀、礼貌的喜鹊、如画般的桂林山水等。这样所产生的教学效果生动有趣,真正做到了寓教于乐。
2.最大程度还原真实环境,增加学生的情感体验
世间万事,情最动人。小学阶段的学生,理解能力是有限的,但是他们的情感却很丰富。所以在日常教学中,教师要把握住这一特点,注意用语言中所包含的丰富情感去感染学生。但是,在传统课堂中,教师往往是千方百计地根据课文内容用语言描绘。有时候,学生会对教师的喋喋不休反感。多媒体的运用,可以最大程度地形象化,让学生在最接近真实的环境里去感悟课本内容,从而引起他们情感的共鸣。如《桂林山水》一课,通过制作精美的课件向学生展现桂林那如诗如画的美景,让学生感受荡舟漓江的惬意,为他们营造出水美、山美、人美的情境,激发他们内心对美的追求。
3.化抽象为具体,提高认知
作为教师,要细心钻研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在授课时才能有的放矢。所以,在小学语文课堂里,也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认知特点,做到从直观到抽象,由感性到理性。多媒体技术的应用,使语文课堂变得丰富多彩,它不仅可以模拟文章环境,让学生在听到声音的同时,还能化抽象为具体,将教材的思想性和艺术性充分结合,启发学生的形象思维,使学生富于联想,乐于表现,提高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使他们能更好地学会语文,更加喜爱语文。
二、多媒体技术在小学语文课堂应用中应该注意的原则
1.新课导入
在上课伊始,就紧紧吸引住学生目光的话,就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多媒体传入课堂之后,在新课导入方面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教师可以结合当堂要学习的内容,合理设计新课导入的环节,紧紧抓住学生关注的目光,为下面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在《富饶的西沙群岛》一课学习中,教师可以多准备一些介绍岛上风光的图片,给学生展示岛上那美丽怡人的风光和五光十色的海底世界。这些图片或者课件由于生动形象,会强烈地刺激学生的感受,从而让他们对接下来的学习充满兴趣和好奇,从而更为迫切地想去了解美丽的西沙。这样就为接下来的学习做了一个很好的铺垫。
2.授课过程的合理运用
篇6
问题一:传统的质量观形成的教学模式仍在课堂教学中占主导地位。
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生命,是衡量一个学校办学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教育主管部门因家长望子成龙心切,被迫加大教学质量的考核权重,唯质量是问。教育主管部门向学校要成绩,学校向老师要成绩,评优晋级又要考核成绩。受这种评价机制制约,所以课堂教学目的的应试性,师生双边活动的单向性依然没有改变,可谓应试教育扎扎实实。
问题二:校本研训存在形式,针对性、实效性差。
不少农村学校开展研究课,常常简单化地将其与教师的“做课”捆绑在一起,不断地磨课,让学生热闹起来,让课堂热闹起来,师生种种良好表现带有表演性。校本研训一结束,常态课涛声依旧,甚至传统色彩更加浓厚。
问题三:师资不足,教师能力、素质参差不齐,缺少引领。
考调使不少农村优秀教师涌向城市,人事调配与上派制度使不安于现状的成熟教师各显神通走向条件更好的学校。这些正常合理制度流向,导致农村学校师资严重不足。教师能力、素质参差不齐,教学科研缺少引领,新招教师不得不独立登上讲台。他们没有教学经验,更谈不上教学技巧,教学中出现盲然性,根本无法保证课堂教学的质量。
问题四:家长的人才观、教育价值观滞后。
农村家庭的孩子绝大部分是留守儿童。年轻的父母为了养家糊口,为了过得更好,选择把孩子留给年迈的父辈,离家外出打工。年长的祖辈们有的文化很低,不能正确引导孩子的人生观、价值观。不求有功,但求无过,只求把孩子混大。
问题五:校园文化重形式轻内涵。
学校重视硬件设施的投入,整体面貌焕然一新,但学校领导因事务繁多,难以坚持走进课堂,难以关注课堂教学,课堂文化建设薄弱。
一、看看,我们都教了什么?
案例1:某班学习《狐狸和乌鸦》。分析完课文后,老师说:“学完这篇课文同学们有什么想法?大家想怎么说就怎么说,看谁说的与别人不一样”。学生纷纷发言。其中一位学生说:“你想得到一样东西,如果直接向人家要,人家可能不给,你得想办法和他绕圈子,骗他高兴,让他自己送上门来……”。老师说:“你的想法有道理,能联系生活解决问题,真聪明!”
案例2:在一节课上,二年级学生正在学习《带着尺子去钓鱼》一文。文中说,在丹麦,钓到22厘米以下的鱼必须放生,否则就会受到严厉的惩罚。课堂上,教师问学生:“他们会受到怎样严厉的惩罚呢?”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围绕“严厉的惩罚”大胆想象:“把钓鱼人丢到海里”!“没收他所有的钱”!,“让他坐牢20年”!“判他无期徒刑”……直到说出他们所知道的最严厉的惩罚“枪毙”。
语文课的价值之一是让学生获得积极的思想,让学生有正确的价值取向。《狐狸和乌鸦》是一则寓言,对这则寓言的传统解读是“爱听奉承活就容易上当”。作品中的狐狸是作为反面形象出现的。学生个人体验出“可以动脑筋不择手段地把自己喜欢的东西从别人那里骗过来”,这就充分说明误解了课文的价值取向,老师应立即指出其错误,引导学生正确理解课文。
同样《带着尺子去钓鱼》这节课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教学目标:就是让孩子知道,公民要遵守法律。但学生的回答恰恰是随心所欲,草菅人命,完全与教学目标相悖。
二、看看,我们是怎么教的
案例一:三年级学生学习《赵州桥》一课,老师问学生:“课文中哪些地方让我们知道赵州桥很坚固”?学生通过阅读,很快答出“1400年”。老师接着举例子:“我今年30岁”,“这位同学今年8岁”,以“30、8”这两个数据试图理解1400年的久远。试想:在古代没有任何现代科学技术手段,但赵州桥却保存如此之久远,如果仅仅只用“30、8”这两个数据能让学生体会1400年的久远吗?能让学生领会赵州桥的坚固吗?
案例一:仍然是《赵州桥》这一课,老师提问:“为什么赵州桥美观呢?”然后课件出示雕刻“龙”精美的图片让学生观察,引导学生说出雕刻的各种式样。接着进入下一个环节,让学生背诵该自然段,最终导致大部分学生不能正常理解背诵。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学生只有全身心地沉浸在语言环境中,方能知其意,得其趣,悟其神。既丰富了词汇,语感也得到熏陶;同时也达成了这节课的教学目标:读出自豪的感情。可教者却恰恰把这一重要过程忽略了,抛弃了阅读教学应遵循的最基本的认知规律:读。
案例二:在三年级一节数学课上,老师讲解长方形的周长。首先通过简单推理,得出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然后老师一声令下:背诵该周长的公式。个人背、同桌背、小组背、集体背,整堂课都在训练学生记忆,学生俨然成了记忆的机器。
数学课的价值之一是让学生获得思维方式,领略数学方法。引导学生探索规律、结论,不但要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才能形成理解性记忆。数学老师绝不能急功近利,只关注眼前的知识教学,将学生的思维限制在封闭的小圈子里。训练学生记忆公式,这只是知识的位移,技能的训练和应试的准备。扼杀学生的思维发展,最终导致思维僵化。
有老师经常这样讲:这些题我都讲了的,可学生就是做不来,现在的学生笨呀!把“不会做”责任一骨脑儿推给学生。为什么老师就不审视自己,在自身上查找原因呢?一堂课的优劣,教学质量的高低与老师的视野、知识水平、驾驭课标与教材的能力有相当关系。为什么我们就不试着改变自己,提升自己呢?
三、难道我们不会这么教吗?
案例一:在五年级一节数学课上,学生学习小数乘法。在练习巩固这一环节,老师让程度最差的学生板演,让程度中等的孩子纠正错误,让程度最好的孩子解说原因及算理。这样做的目的是老师让差生暴露思维过程,让中等生巩固思维过程,让优等生提炼思维过程,这样做几乎覆盖了班里所有类型的学生。“让每一位学生都得到发展”,真正达成了“因材施教”。
案例二:在小学一年级一节数学课上,老师出示一副主题图,让学生根据图意列出算式(3+5=8 5+3=8)。在学生已理解了把两部分合起来用加法算的基础上,老师延伸拓展,要求学生根据已知条件发现问题并提出问题。学生积极踊跃,文思敏捷,不但编出了加法应用题,有学生甚至在加法的基础上提出了减法问题(8-3=5 8-5=3)。是呀,口语交际并不是语文课的专利!看看,我们的数学课运用得多好,不但培养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更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为以后解决问题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成功的语文课,绝不仅仅是让学生知道一个故事,明白一个道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语言习得,形成能力,发展思维,陶冶情操,获得审美情趣。
篇7
一、巧用信息技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是学生学习最好的老师,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现行语文教学选材内容大都符合学生学习规律,贴近儿童生活,带有现代生活气息,但也有部分学习内容远离现实生活,这部分内容通过信息技术教学能有效弥补它的不足。比如,学习《琥珀》一文,学生很难理解地壳运动、松子球、琥珀、化石等术语。通过信息技术整理资料,在多媒体课件支持下将千万年的变化缩短为几分钟,便能够将有趣的琥珀形成过程、复杂的地壳运动形象、具体地展现在学生面前。通过信息技术教学不仅提高了学生学习兴趣,帮助学生理解、掌握课文,还能让学生掌握科学知识。
二、运用信息技术,提高学生阅读兴趣
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与习惯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要想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首先应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小学生情感具有激动性、情境性、易感染性等特点,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及时引入信息技术,能化理性为感性,促使学生开阔思路、拓宽视野、缩短认知过程,进而实现对事物的多层次认知,在体验中享受美感,形成兴趣。例如,《美丽的小兴安岭》一文,结合小兴安岭四季景色特点,描述了小兴安岭的物产丰富与美丽诱人,文章文辞优美、语言流畅,字里行间流露出对小兴安岭的热爱之情。但是,小学生缺乏生活经验,缺乏对小兴安岭的感性认知,单凭教师的讲解很难激发学生对小兴安岭的热爱之情。此时引入信息技术,创设具体情境便能起到良好效果。上课伊始,教师告诉学生:“我要带同学们到小兴安岭去旅游,请同学们上飞机、闭眼。”此时,教室里传来飞机飞行的声音,逼真的声音仿佛真让学生们来到了小兴安岭。学生们睁开眼睛后,看到大屏幕上显示的美丽的小兴安岭,学生们喜不自禁:“小兴安岭真美呀,树木真多啊,山林景色好漂亮!”置身于美丽的风景之中,学生兴致盎然,学习效果非常不错。此外,多媒体课件不仅可以插入图片,还可以插入声情并茂的朗诵,既能开阔学生视野、激发学生想象力,又能提高学生阅读兴趣。
三、拓宽语文知识面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应引导学生学习文字、语言,并培养、锻炼学生的语文能力。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合理运用信息技术,能有效拓宽学生知识面,更好地引导学生实现知识迁移、知识运用。例如,在学习《赵州桥》一文时,学生很难凭借文字想象出“桥拱的两肩上,各有两个小孔”这种桥的构造。教师就可以在网上搜集关于赵州桥的图片、建造过程、小故事等内容,穿插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帮助学生理解。再如,小学生的词汇量有限,掌握的汉字也不多,在学习、书写汉字时会有一定难度,无法准确掌握汉字结构特点,很多学生提起笔就忘了生字、生词的写法,但如果采取“死记硬背”的方法来强化记忆的话,不但效率不高,而且容易挫伤小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鉴于此,教师可以搜集汉字发展、变迁的纪录片让学生观看,让学生直观、形象地感受汉字的历史发展,进而了解汉字各个部首、结构的演化过程,以及相关含义,这不仅有效解决了错别字问题,还扩大了学生的知识面。
四、提高写作水平
要想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必须增加学生书面表达、口语训练的机会,真正让学生做到“能说、会写”。对此,教师可基于学生实际,充分运用信息技术,为学生创造、提供多种训练途径。合理运用信息技术,能激发学生写作兴趣,唤起学生的真情实感,进而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例如,在学习《富饶的西沙群岛》等描述自然风光、风景名胜的课文时,教师可在网络上搜集图片、视频等相关资料,在课堂上给学生播放“西沙群岛富饶的海洋资源”,或是蓝天、碧水、白云、大海等自然风光,让学生通过视频真实地感受这些美景,并充分感知课文语言以及文字带来的美感,当学生直观感受文章描述的景色后,在写作时自然会“言之有物”。
篇8
关键词:多媒体 语文 优势 问题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2117(2014)22-0-01
多媒体课件以其巨大的容量、丰富的表现形式、直观的感受而迅速得到人们的青睐。它的触角延伸到了各个领域,教育也不例外,越来越多的语文教师运用多媒体开展教学,教学手段的新颖性大大活跃了语文课堂,为提高语文教学效率发挥了积极作用。然而,有利就有弊,多媒体并不是完美无缺的,这是每名教师应该反思和总结的地方,并以此推动语文教学的高效发展。
1 多媒体在语文教学中的优势
1.1 创设情境,增强学生的审美感受力
创设情境教学是引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的较好途径,教师根据学习内容创设适合学生的教学情境,创造优美和谐的学习氛围,使学生身临其境,如在画中,这样就使学生的内心情感被充分调动起来,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学生与文章作者共同体验喜怒哀乐、爱恨情仇。生动鲜活的情境,激发了学生的想象力,唤醒原有认知结构中的有关知识和经验,使学生去同化或顺应当前学到的新知识,建立起新旧知识间的联系,赋予新知识以某种意义。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学习情境对学生的重大意义,认为学生的学习要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相联,只有在体验中才会增强对文章内容的深入理解。学习者只有在真实的社会文化背景下,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源,与学习对象进行交互,才能积极有效地建构知识。多媒体技术集文字、声音、图形、图像、动画、视频等为一体的优势无疑是创设教学情境的最有效工具。例如,在讲授陶渊明的《桃花源记》时,让学生在课前预习的基础上,要求学生不看课文,集中听配乐朗读,优美的语言、动听的音乐、充沛的感情,把学生带入了一个阳光明媚、鸡犬相闻、人们怡然自乐的情境之中,让学生沉浸在对美好世界的向往中,使学生的心灵得到净化。
1.2 化抽象为具体,突破难点
语文课程包括广泛的自然与社会知识,有一些文章的内容很难被理解,即使语文教师有再善辩的口才也无法描述抽象的事物,再有就是学生接触的社会生活较少,阅历很浅,有些知识无法理解和把握,如说明文的表达方式以说明为主,重在说明事物的外在特征、内在联系、相关性质、事物成因、作用功效等,在语言上注重科学性、准确性,缺少生动性,学习说明文往往受时间、空间的限制,不能到实地考察、观察实物或观察过程,显得抽象难懂。那么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把抽象的文字说明、声音进行巧妙融合,将图像的辅助理解、视频的绘声绘色等有机的结合起来,就能化抽象为具体,增强教学的直观性、生动性和形象性,弥补说明语言的语言抽象性,以致突破难点,有效地促进学生对学习内容的把握和理解。例如,在教学《中国石拱桥》时,将赵州桥的图片提供给学生,让学生说明赵州桥的特征,再体会课文中的“大拱的两肩上各有两个小拱”“桥面几乎与河面平行”二句中“两肩”、“各”、“几乎”等词的准确性,很显然比起让学生凭空想象要容易得多,而且,通过图示,学生的理解更深入,记忆更持久。如在教学《艰难的国运和雄健的国民》一文时,课文的教学重点和难点是理解本文中精彩的比喻句中所蕴含的哲理及洋溢的情感,理解一些含义深刻的句子。在多媒体教学中利用课件把教学中的重点语句,如“走到崎岖的境界,愈是奇趣横生,觉得在此奇绝壮绝的境界,愈能感到一种冒险的美趣”等一一列出来,逐一解决,则能更好地实现学生在重点难点上的突破。
1.3 丰富了教学内容,拓展了教学领域
在教育教学中应用网络技术,使信息更丰富,加快了资源的共享。为新课程改革中的中学语文教学提供了更加广阔的信息和知识舞台。不仅开阔了学生的视野,同时也使教学的内容更加丰富多彩,还有效地提高了学生学习的效率,并适时地拓宽了教学领域。有许多课文的时代离学生实际生活相隔久远,有的课文涉及大量的具有地域性质和人文性质的事物或要素,学生不可能去实地考察,仅仅依靠教师的说明讲解,不能形象地展示事物的特征,不能形成形象的直观感知,学习效果大打折扣,教学效率事倍功半。这时运用多媒体课件,展示教学相关的图景、事物形状等,还可以跨越时空,再现与文章时代背景有关的文学知识,再现当时时代的生活场景,展现实地情况,促进学生对文章内容的深入理解。
2 多媒体在语文教学中的弊端
多媒体在语文教学中的优势显而易见,然而,任何事物总有它不完美的一面,语文教师既要认识到还要理解到,合理、科学地运用多媒体,毕竟其只是辅助教学的一种手段,而不是语文课堂的“主宰”。因此,在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时要注意以下问题:
2.1 使用多媒体教学不应脱离对语言文字的品味感悟
如果课堂上教师过度迎合学生口味,一味追求新奇、刺激,只大量堆砌图片和音乐,大玩花样,就会流于形式,华而不实,从而导致学生脱离对课文中优美的语言文字的品味,给教学带来负面影响。
2.2 使用多媒体教学不应限制学生的形象思维
多媒体能够运用声像创设优美的教学情境,把知识形象直观地展示给学生。特别是学生所欠缺的那些经验情境,多媒体更能收到“百闻不如一见”的良好效果,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但是,凡事皆有个“度”,否则会适得其反。
2.3 使用多媒体教学不能抑制师生的主观能动性
有些教师在制作课件时总是力求将课件设计得非常全面,从导入、提问、分析、答案、板书到作业甚至各部分之间的连接语都全部放进了课件中。这种固定的教学程式在一定程度上压抑了教师的个性和特长,使教师的能动性难以很好地发挥。学生也没有机会通过与文本对话产生个性阅读感受,一些学生很有创意的、丰富多彩的见解也没有机会得到肯定。长此下去就会严重抑制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激活不了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创造性思维,造成思维的单一性。
2.4 使用多媒体教学不应超出学生的接受能力
不少教师将大量的资料揉合在一个课件中,这从正面上是有积极意义的,但学生的接受能力、反应能力毕竟有限,过多的资料使他们目不暇接,有些东西学生还来不及反应、来不及理解就过幕了。
篇9
关键词 小学语文 课堂教学 教学质量 对策
教学对策是在教学理念的指导下,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为了达到教学目标而运用适合教学特点,贴近教学生活实际的教学方法,以期提高教学效益的一种手段。《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应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造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小学语文教学效率的高低,与教学对策的选择有着密切的关系。下面从三个方面就教学对策选择的途径作些粗浅的探讨。
一、联系学生生活,激发学习动机
小学生自主、合作、探索性学习方式是在问题情境之中的学习,因此如何创设问题情境,就成为这一学习方式能否有效的前提条件。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的思维总是由问题开始的,并在解决问题中得到发展。学生学习的过程本身就是一个不断创设问题情境的过程,它可以引起学生认知冲突,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学生的思维在问题思考与探索中得到促进和发展,教学时必须采取适当措施,注意激发学生直接的和间接的学习动机。如:在作文教学中,同学们反映最多的问题是没什么可写,把写作当成一种负担,视作文是一件无用的苦差事。要提高学生对作文的认识,激发他们的写作兴趣,最好的办法就是在实际生活中唤起他们的写作热情。叶圣陶先生说过“生活就如源泉、文章犹如溪水,源泉丰盛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流个不息。”这段话形象地说明生活与作文的密切关系。特别是农村生活,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因此可带学生野外踏青,让学生用眼睛观察春天的美景,用耳朵倾听大自然和谐的乐章,这样学生作文就会有话可说,不仅踏青的过程会叙述完整,而且多处也会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方法对春天美景进行描写,有情可抒,他们或陶醉于大自然的美景中,或感慨此次踏青的收获。通过实践活动,学生就会认识到:作文是记录生活、交流生活的重要手段,只要认真去体会,多观察,用心去写,就会化难为易。
二、导语精妙,抓住人心
导语设计得如何,往往关系到全局和教学效果的好坏。因此,精心设计课堂教学的导语,也是摆在语文教师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著名特级教师于漪老师说过:课的开始,其导入语就好比提琴家上弦,歌唱家定调。第一个音定准了,就为演奏或者歌唱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而语文课堂的导入也应该精心构思,巧妙设计,具有形象美、情感美、和谐美、悬念美,使教学过程引人入胜,扣人心弦,生机盎然,充盈着美的气息,让学生感受一种神圣、魅力和诗意。好的导语,是一块磁铁,能牢牢抓住学生的心弦,将他们引入知识的海洋。看到一些著名教师的教案,会发现他们对导语的设计无不精心备至。从一定程度上说,一堂课的成功与否取决于导语设计。那么如何设计出高质量的导语呢?是不是一定要像小说一样充满悬念,跌宕起伏,极尽峰回路转、一波三折呢?其实不然,成功的导语只要做到以下几点即可深入人心:
1.激发兴趣,设置悬念
入选小学语文教材的课文内容很丰富,这就要求教师在设计导语时首先要考虑如何激发学生对这些课文的学习兴趣,能唤起学生的注意力,拓展学生的思维跨度,使学生处在心求通、口欲言的“愤”、“悱”之中。
2.触及重点,短小精悍
导语设计贵短,切忌作者生平、时代背景、创作过程等内容简单罗列,过于冗长的导语,除了有喧宾夺主之嫌外,易使学生疲劳,注意力分散。
3.创设气氛,营造氛围
语文课程蕴含着丰富的人文内容,对人们的精神领域产生着深远的影响,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学生随时受到语文材料的熏陶感染,并产生独特的体验。人文性和情感性决定了我们语文教师在课堂上要努力营造出动人的教学情境与氛围。而选进教材的课文,绝大部分是文质兼美、情文并茂的名篇佳作,教师在设计导语时,除了考虑知识的传授外,还必须把握文中的“情”,以创设一种使学生入情、移情、冶情的氛围。
在设计导语时“教无定法,贵在得法”,一堂课的导语设计可根据课文内容、学生程度随机应变,但不管采取何种形式,都必须遵循注意启发性、知识性、趣味性的原则。只要新课伊始就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拨动其思维之弦,让他们以最佳的兴奋状态投入学习活动,都是成功的导语,即:能够提高我们的课堂效率,更好的完成教学。只有这样,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三、充分运用现代教学媒体进行教学
篇10
【关键词】初中语文 教学 学生 主体地位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31-0060-02
一、老师应该重视教育观念的转型
在传统教学中,老师往往占有至高无上的地位,不论是在课堂教学中还是对学生的行为约束中,老师拥有绝对的权威性,使学生只能按部就班地服从老师的教育和安排,成为一名“优秀的学生”。久而久之,这种固步自封的教育模式,必将使学生的自主性与独立性受到严重束缚,并且容易使学生的个性呈现模式化、呆板化的现象。当前的社会教育,需要老师正确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理念,尊重学生个性化与自主化发展的权利,以丰富多彩的活动内容,作为培养学生学习个性化学习与发展的主要方式。使学生养成人格独立、思维独立的良好习惯,具备能够适应当今社会发展的创新力与自主性,建立起“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模式,真正实现素质教育改革的目标。
二、把课堂问题情境化处理,更加易于学生的自主认知与学习
学生学习兴趣的高低决定着学生对知识要点的吸收力与掌握力,老师应该抓住学生的这个特性,针对学生的实际掌握能力组织相应的教学活动,加强学生对语文知识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掌握自主性思维技巧。
比如,在讲授初中语文九年级教材的《阿Q正传》一文时,老师应该注重课文中人物描写时所用的技巧,比如神态、动作、心理活动等,并对当时的社会背景进行一定程度的讲解,使学生对人物描写方法的理解更加充分,并能体会到社会环境对人物塑造的影响和作用。由于现在的学生对阿Q所处的时代并不太了解,所以,老师在讲解时要注意对小说重点主题的把握,使学生对阿Q这一人物形象的塑造技巧有更加深刻的理解,并在老师的引导下,对重点词汇进行思考与探究,能以不同的角度对小说创作的方法进行解读,使该课文中展现的创作手法最大化地深入到学生心里。
三、充分利用多媒体,使学生的情感得到共鸣与释放
由于初中语文的部分教材内容过于枯燥与乏味,并与实际生活有较大的差距,会使学生在课堂上较难融入到老师的讲解中,导致教学效果不佳的局面。所以,老师应该尽可能地使用多媒体课件教学,以音频的形式帮助学生掌握知识要点,使学生有效融入到学习情境中。
比如,在讲解《赵州桥》一文时,老师可以利用视频课件对中国的石拱桥进行一定地展示与讲解,进而切入到课题《赵州桥》一文中,通过对相关内容的多角度讲解与展示,使学生在理解课文时更加全面。另外,老师也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对学生的阅读过程进行引导,比如阐明叙事文与说明文的区别,通过对相关结构的讲解,使学生对两种类型的作文有整体化的认知,然后再通过细读课文发散思维,并能主动思考研究语文知识要点,在产生情感共鸣的同时,提高语文学习能力。
四、对学生进行正面激励,帮助学生主体地位的确立
老师要对学生要有充分的信任与肯定,在学习中更多地放权给学生,真正体现学生主体地位。老师要注重对学生学习态度的正面激励,比如以鼓励、表扬、赞美、欣赏等语言激励学生,以及趣味物质奖励,使学生体会到自主化学习的乐趣、使学生充分张扬个性、释放灵性、提高思维能力。
让学生在自主探究与思考中掌握知识要点,并产生个性化的理解与认知。学生的创造性思维通常能让老师感到眼前一亮,在课堂互动中,师生之间产生的思想交流最为珍贵。比如同样是形容“涟漪”一词,有的学生会形容像爷爷脸上的皱纹,有的学生会形容像少女满怀深情的眼波,还有学生会形容是花仙子随风飘动的衣裙。同一件事经由不同的想像便会呈现不同的结果,体现了学生在学习中发挥主体作用的重要性。
五、结语
综上所述,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老师应该以学生主体地位的回归为核心,在教学中为学生提供充分发挥自主性学习能力的环境与空间,充分采取正面激励措施,积极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加强与学生的交流与沟通,培养良好的师生感情,使教育改革真正发挥出作用及优势。这样,老师合理科学、形式多样地建立起学生的主体地位,就必然会大幅、前瞻地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陈发珠.如何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地[J].考试周刊,2013.58.
[2]张惠锋.主体参与下的初中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教学策略探究[J].中学时代,201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