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毛经典作品范文

时间:2023-03-22 03:33:1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三毛经典作品,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三毛经典作品

篇1

在经历了东南亚多个国家的演出之后,四人共组的《珍》演唱会此前在京启动内地宣传并宣布内地巡演正式拉开。据了解,《珍》演唱会内地巡演将有北京、上海、广州和杭州等站,不过具体时间尚未最终敲定。齐豫介绍说,《珍》演唱会在新加坡和马来西亚演出时,她们以唱英文歌为主,而内地巡演将以各自的代表性华语歌曲为主。当接受媒体采访被问及男版“纵贯线”当初巡演席卷一亿元票房时,黄小琥笑说:“我们将是‘两忆’――回忆和追忆!”

PK纵贯线的春夏秋冬

3年前,一个汇集罗大佑、李宗盛、周华健和张震岳的“纵贯线”组合,在华语乐坛创造了一个票房奇迹;如今,齐豫、潘越云、黄小琥和万芳被大家亲切地称为“女版纵贯线”,再度掀起一阵怀旧风。

“这场演唱会,我们希望能够唱出女人的心声,同时带领观众回到从前的时光,从心底里感到温暖和美好。这场演唱会没有嘉宾噱头,没有豪华的舞台,而是让来看演唱会的朋友感受一场真正音乐性的演唱会。”黄小琥曾说:其他三人都“搞气质”,她则负责“搞气氛”,无论是肢体上的――唱快歌时背着观众摇屁股,或是语言上的――风趣谈话,还把福建歌曲《家后》感人肺腑的歌词,改成惹人发笑,总之都能引发观众嘻哈绝倒,也证明她存在的重要性。

在珍演唱会中,主办方说,4位女歌手将分别代表4种不同的个性、不同的声音以及不同的音乐风格,让人感受到女人的4个不同季节。齐豫就像“春天”,因为她的音乐风格像歌曲《橄榄树》般,有春天的味道;黄小琥是“夏天”,有一把火的热情;万芳是“秋天”,因为她给人的感觉最浪漫;潘越云则像“冬天”,内敛型的她,形象偏向神秘。虽然这样归类为四季不算牵强,但是春夏秋冬,总有那么一点点能让你回忆起《唐伯虎点秋香》来。

因为总是被拿来和“纵贯线”相提并论,所以采访中她们也被问到自认为和“纵贯线”有何异同。潘越云作为代表回答说:“他们4个人主要是创作者,而我们是演唱者,把他们的经典作品唱给大家听,我们都是用音乐来塑造经典。”,与“纵贯线”唱了一年就坚定地解散相比,她们提起组合将持续多久的话题时,显出了几分留恋。齐豫说:“如果歌迷欢迎的话,我想我们今后就还会唱下去,不一定唱过这一轮就要解散啊。”

新歌老歌各唱一半

当被问及杭州演唱会的曲目安排时,齐豫表示老歌和新歌会一半一半。“我们每个人都有很多经典歌曲,像我的《橄榄树》我是百唱不厌,如果你们百听不厌,我当然会唱。当然也准备了不少新歌。”除了曲目会“一半经典,一半惊喜”之外,齐豫透露4个姐妹还将两人一组表演。至于如何组合以及如何出场,黄小琥继续粗声粗气地表示:“告诉你们就不是惊喜了。

至于服装上有何亮点,齐豫依旧好脾气地回答说会准备新的衣服。也许是这个问题“激怒”了黄小琥,急脾气的她立刻开玩笑表示:“以后不要问一个歌手这种问题了!服装不重要,最重要的是唱功!当然我们如果穿得美,也是每个人天生丽质,无可厚非。”

说起齐豫与潘越云的经典作品《回声》,自然而然要提到另一位传奇女性三毛。1985年,齐豫与三毛制作《回声》专辑并与潘越云共同担任演唱。今年是三毛去世20周年,说起这位老友,齐豫回忆说:“当初是三毛拿了些自己写的诗词,希望她的文字能够变成有声。原本她是希望由不同的歌手来演绎,后来我们说服她,就由我和阿潘一起演唱。”

潘越云说,当时她们经常去三毛家开会。她写一首词,就会讲一个故事。“有时讲到伤心处,尤其是提及丈夫荷西时,她都会伤心痛哭,我们也会跟着一起哭。”齐豫表示:“我会与阿潘合作《梦田》。她走得很遗憾。听《回声》这个专辑是我纪念她的一个方式。这是我说服她用她的一生经历来写《回声》这个专辑,每听到这个专辑,就会特别感动。”

谈到这些年音乐风格的变化,齐豫表示:“我以前的音乐也是有些坚涩的,曾经一度以为,年纪大了,年轻人也不喜欢我的音乐了,我也与音乐绝缘了,但后来,朋友说音乐还是要一直有,现在的一些佛歌也是反应心灵变化。”

黄小琥是姐妹淘中的谐星

提及4人的关系,齐豫表示:“我们算熟识,已经很有默契。”“我们不会彼此嫌弃,或者看对方不顺眼。本来我跟阿潘是很静的,动不起来,万芳能动一点,加了小琥后,就生机盎然了。”平时会聊什么?黄小琥表示:“我们是姐妹淘,你觉得姐妹淘在一起会聊什么?”

篇2

北京:藏在胡同里的咖啡文化

了解北京的人一定知道:北京的标志建筑是曲折幽深的胡同,是温馨恬静的四合院。而隐匿在其中的咖啡馆,也大都散发着古朴静谧、内敛似茶的气质。

北京的胡同几经变迁,留下纯正格局的不多,位于北京市东城区的钱粮胡同,当属北京一条地道的老胡同。进入胡同自东向西行约200米,便可见到一家种满绿植、挂着蓝布门帘,却没有招牌的咖啡馆——钱粮美树馆。

钱粮胡同里建有不少名人故居,坐落于此的咖啡馆,似乎也沾染上一股“斯是陋室唯吾德馨”的雅致气息。

这里既无后海的喧闹,也无星巴克的浮躁。店里的杯盆碗桌、书籍海报,都是主人多年淘来的珍藏。

这里还会不定期举办讲座与展览,品读经典书目、交流文化心得。

暖暖的午后,坐在这样一个静谧之所,总会让人在恍惚间以为,百年前的文人骚客仿佛刚与我们擦肩而过。

青岛:异国风情洋楼咖啡馆

跟青岛人混在一起,去他们喜欢去的地方,畅饮啤酒也好,细品咖啡也罢,慢慢地,你便会与这个城市真正亲近起来。

要喝咖啡,朗园不失为青岛的一个绝妙去处。这座百年前的德国外交官官邸,面朝大海、背倚树林,散发出妖娆的贵族气息和古朴的怀旧味道,总让人忍不住想去揣度它的前世今生。

朗园总面积为300平方米,主楼共三层,内部主体结构及装潢也几乎维持原貌,纯木质墙体、古铜门窗开关等细节都尊重了历史技术和思想;室内装饰将古典欧洲的贵族气息与现代人士追求返璞归真的思想相结合,古典中穿透着时尚,自然中渗透着经典。

沿狭窄的楼梯拾阶而上,坐在朗园二楼窗前,透过窗户能看到窗下别致的花园和不远处的辽阔海面。端一杯咖啡,深吸一口海边清新的空气,远处望去,红瓦、绿树、碧海、蓝天,尽收眼底。

上海:探寻张爱玲的脚步

迷离的灯光,雨中的弄堂……电影《夜上海》里的老上海迷幻的梦境让人难忘。岁月变迁,如今的上海,少了摇曳生姿的旗袍倩影,多了行色匆匆的都市白领。有时候,只有坐在弄堂深处小楼里的咖啡馆,才能发现老上海藏在时光深处的诸多美好细节。

午后,踩一地明媚阳光,循着淡淡咖啡香,漫步在常德路,恍惚中仿佛置身于张爱玲的小说。在195号常德公寓前,我们收住脚步,细细打量这片六十年前,张爱玲居住过的地方。

张当年的寓所在五楼,一楼的咖啡馆,是她常去的地方。在那里,她的笔下流出许多精致俏丽的故事。经典作品《倾城之恋》便是其中之一。

如今,这一整座公寓已变成千彩书坊咖啡馆。推开大门,迎面而来的是整面书墙。墙上贴着的,是张的照片。书架上满满陈列着的,也都是她的作品。

旧式的皮箱、暗色花纹的墙纸、吧台上播放着《天涯歌女》的喇叭形状的老留声机,这一切,都让人仿佛回到张爱玲曾生活在这里的时代。

店里甚至有一种名为“倾城之恋”的饮品,下面是蜂蜜和红石榴糖浆,分别代表白流苏和范柳原,上面略带苦味的咖啡代表他们之前遇上的坎坷往事。调和后,咖啡的先苦后甜,代表生命里迟来的爱,让他们重获新生。

台北:台湾的文学地标

如果你是文艺青年,又或是对俄罗斯餐饮和咖啡抱有浓厚兴趣,那么这间被称为台湾文学地标的咖啡馆就非去不可。

明星咖啡馆建于1949年,创建者是1917年俄国革命时流亡至此的俄国沙皇贵族侍卫指挥官艾尼斯和随行同乡。

食物是治疗乡愁的灵药,几个俄罗斯人在这里专售俄罗斯糕点、饿式简餐与咖啡。在那个饮食习惯仍然保守的年代,西式佳肴在普通华人社会非常罕见。每天下午四五点,不少达官贵人的车纷纷来到这里,等着在第一时间购买刚出炉的面包,场面蔚为壮观。

1950年起,明星咖啡馆逐渐成为文人聚集的圣地,三毛、黄春明、林怀民、白先勇、陈若曦等人是这里的常客,《现代文学》、《创世纪》、《文学季刊》等文学刊物,也都曾在此编辑讨论。从那时开始,这里竟成了台湾文学的传奇地标。

白先勇在他那本名为《明星咖啡馆》的散文集中写道:“台湾六十年代的现代诗、现代小说,羼着明星咖啡馆的浓香,就那样,一朵朵静静地萌芽、开花。”

如今,当我们重新推开明星咖啡馆的大门,新旧时光一并重现。我们仿佛再次看到当年那些崭露头角的年轻作家在这里埋头写稿的身影。

咖啡馆共有两个楼层,一楼出售面包和糕点,二楼是咖啡馆。典型的俄罗斯风格装饰搭配素雅的窗帘和木质火车座椅式桌椅,别具风情。

在充满异域风情的咖啡厅里,遥望街道对面极具中国传统色彩的城隍庙,这杯香气四溢的“台湾人文史咖啡”,本身就令人沉醉。

图片说明: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东四北大街钱粮胡同32号

时间:周二—周日 11:00- 20:30

联络电话:010 — 64046297

地址:青岛市南区湛山五路6号(近太平角二路)

电话:0532 — 83875734

地址:上海静安区常德路195号

时间:11:00—22:00

电话:021 — 62499006

篇3

[关键词]儿童影片;成人化;单一化

作为70后,我们的童年是充实的、轻松的、幸福的,没有食不果腹、衣不蔽体的饥寒威胁,没有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课外辅导,没有前有埋伏、后有追兵的课业压力,有的是现在的孩子无法想象更无福享受的与伙伴们一起分享的那些无尽的游戏与快乐,更为重要的是,有一批优秀的国产儿童影片陪伴我们成长。已人到中年的我们对于那些经典作品仍能做到耳熟能详,儿童电影如《小兵张嘎》《鸡毛信》《三毛流浪记》《闪闪的红星》《霹雳贝贝》等,儿童电视剧如《小龙人》《十六岁的花季》等,儿童动画片如《黑猫警长》《葫芦娃》《没头脑和不高兴》《皮皮鲁和鲁西西》等,这些彰显时代特征的影视作品故事情节完整紧凑、引人入胜,人物形象鲜明、有血有肉,“三毛”“嘎子”“东子”“一只耳”等角色被我们所铭记。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它们代表了一个时代。

历史的车轮早在15年前就已经驶入我们这一代人从小就心驰神往的21世纪,但是我们遗憾地看到,在物质生活极大丰富的今天,影视作品的创作却较少观照孩子们的内心世界,缺乏能够体现中国传统文化内涵和特色的影视产品,从而导致孩子们记住了一大串国外制造的诸如奥特曼、哆啦A梦、哈利・波特等影视人物形象。

下面不再一一列举,仅以今年暑期档热播的儿童影片《西游记之大圣归来》(以下简称《大圣归来》)为例,来探讨一下中国儿童影视作品存在的主要问题。

《大圣归来》是我国本土动画电影,该片以神话名著《西游记》为题材,讲述的是孙悟空大闹天宫四百多年后,从小失去双亲的江流儿与行脚僧法明相依为命,一直将孙悟空作为崇拜的对象。江流儿因从山妖手中救出了一个小女孩,被他们一路追杀,误打误撞地解除了孙悟空的封印,但是悟空并没有立刻恢复法力。妖王布下夜店迷局,轻而易举地抓走了女童,江流儿冲进道场,恢复了法力的孙悟空打败了山妖,拯救了那些童男童女。

相比较近几年的儿童影片,《大圣归来》剧情紧凑,迭起,画面制作精美,人物形象典型,可圈可点之处甚多,因此自公映后名利双收,票房高,评价高。专家和观众皆赞扬影片既展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特色,又有迪士尼动画的英雄叙事风格,还兼蓄了日本动漫的魔幻风格,已成为中国动画电影塑造品牌形象的敲门砖,圆了我们中国人的英雄梦,使中国观众重拾了对中国动画电影的信心。诚然,电影作为高投入、大制作、高科技的产物,集中反映了一个国家的经济和科技实力,《大圣归来》是一个典型的代表。然而笔者却想在大家都为《大圣归来》点赞的时候客,观而冷静地找寻我国儿童影片的不足与差距,以期早日迎来中国儿童影视作品更加美好的明天。

首先是影片选材的重复化。《西游记》的故事家喻户晓,早在几十年前就开始“七十二变”了,以其为蓝本拍成的电影、电视剧、动画片、戏曲片不可胜数,仅电视剧这一种艺术样式就有六个不同的版本,电影有经过大幅度演绎的《大话西游》《西游・降魔篇》《大闹天宫》等,动画片如《大闹天宫》、戏曲片如《真假美猴王》等。为什么西游题材超越《三国演义》《红楼梦》《水浒传》其他三部名著,成为影视人关注的热点呢?主要原因是故事情节和人物关系简单,人物形象个性鲜明,娱乐、喜剧色彩浓厚,反映中国传统文化中“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正义最终战胜邪恶”“克服万难、终成正果”等观念,适合几乎各个年龄阶段的受众,老少咸宜。

由《西游记》改编的这些影视作品有的是基本忠实于原著,认真严肃地再现了原著中每一个精彩绝伦的取经故事,再加上演员们专业的表演、细致的后期制作,堪称精品,典型的如85版电视连续剧《西游记》,据说该剧的重播次数已经打破了吉尼斯世界纪录;有的影视作品在改编、拍摄过程中融入了较多的现代元素,对故事进行了合理化创新,人物的思想、语言没有完全契合西游人物的本来面貌,如张纪中版电视连续剧《西游记》,其中孙悟空的语言就是“与时俱进”的体现;也有的西游版本进行了让很多读者、观众大跌眼镜的“创新”,肆意糟蹋经典,毫无文化内涵。

虽然影片《大圣归来》进行了故事情节和人物的创新,加入了山妖、妖王等角色,将江流儿也就是小唐僧塑造成了行侠仗义、有勇有谋的“少年英雄”,将天不怕地不怕的孙悟空演绎成了胆小怕事、得过且过的普通人。故事情节上增加了小唐僧的身世、救小孩战山妖、帮助大圣归来等剧情,但是这些仍是观众们非常熟悉的西游原班人马,像唐僧、孙悟空、猪八戒、白龙马、土地神等,故事情节还是离不开大闹天宫、被压五行山、唐僧救孙悟空出五行山、从妖怪手下救人等西游的“招牌”情节,让我们在观看影片的时候情不自禁地联想到“猴王保唐僧”“救难小儿城”“斗法降三怪”等《西游记》经典桥段。

其次是电影内容的成人化。《大圣归来》执行制片人冯奕这样评价该片:“这其实是一部合家欢题材的电影,西游只是它的外壳,讲述的却是现实社会的话题,儿童可能看的是精彩的画面和西游的人物,成年人看到的可能是自己的过去或当下的自己。”[1]在这种创作思想的支配下,我们看到《大圣归来》里出现了一些“非儿童”的成人化情节,贯穿全剧的江流儿救人的故事便是一例。根据剧情和人物形象可以判断出江流儿的年龄在六七岁上下,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尚且不能照顾好自己,如何能解救一个比他小不了几岁的小女孩呢?更何况他就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小和尚,没有法力,没有武器,甚至没有武功,难道就凭着一颗善心和一腔热情就可以成就大事吗?然而在影片中,他被塑造成一个“小大人”,做了成人不敢做或者做不成的事情,这岂不是“揠苗助长”吗?

该片内容成人化的原因在于创作者没有真正了解儿童与成人在认识世界、把握世界方式上的本质区别。成人是以概念、判断、归纳、推理等方式认识和把握世界,而儿童对世界的把握则是通过情感契合的隐约性认识,正如里德所说的,儿童“有未受理性或推理思想影响的目光,有接纳不相容联系的目光,接纳那种非召唤而来、未经观察和检验而来到心灵中的自足意象的目光”[2]。其实,不必费尽心思进行所谓创造性的改编,《西游记》本身就具有吸引儿童的魅力。孙悟空和猪八戒是颇具喜感的一对搭档:孙悟空尖嘴猴腮、毛脸雷公嘴、罗圈腿,猪八戒黑脸短毛、长嘴大耳、肚子圆挺;孙悟空艺高胆大、机智勇敢、一身正气,猪八戒好吃懒做、贪财爱色、爱占小便宜。这两个人物形象完全迎合了儿童思维的“童话特点”和喜欢冒险、崇拜英雄的天性。在幽默的故事情节中,尤其是在孙悟空一次次聪明、机智的战斗中,我们可以看到儿童天真淘气的本性。因此,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应该从儿童的角度看待事物,借助个性鲜明、惹人喜爱的人物形象和生动感人的故事情节来表现深刻的主题,表达真挚的情感。“大自然希望儿童在成人之前就要像儿童的样子。如果我们打扰了这个次序,我们就会造成一些早熟的果实,它们长得既不丰满也不甜美,而且很快就会腐烂。”[3]因此,我们不应该把自己的价值观念和化强加在儿童作品身上,使作品中的儿童成为枯燥的“小大人”,而是要顺应儿童个性的发展,通过作品引导孩子的真实成长。

最后是人物性格的单一化。塑造的人物形象多是具有单一性格的,即好人绝对没有缺点,而坏人一定毫无优点,人物的性格是平面的而非立体的。《大圣归来》里的小唐僧也不幸成为“高大全”式的好人――关心民众、乐于助人、敢于承担、自我牺牲,他很可敬,但是却失去了一个孩子应有的“可爱”和“童真”。再来对比一下英国儿童影片《帕丁顿熊》,创作者把帕丁顿熊塑造成了一个顽皮的孩子,就以他初到布朗先生家里“大闹厕所”为例,他对于人类社会一些事物的尝试正是体现了孩子们的好奇心理。在生活中,孩子们看到电源插座想要用手去抠,看到遥控器要翻来覆去地按,拿到一个新玩具要千方百计地把它弄坏……帕丁顿熊用牙刷掏耳屎、用马桶水漱口、拿浴缸当小船等行为表现了儿童喜欢恶作剧的心理和行为特点,轻信陌生人以致差点儿成为标本则表现了他缺乏社会经验的弱点。就像原著作者英国作家迈克尔・邦德在伦敦帕丁站附近的一家商店里看到一只玩具熊,从而联想到在新闻纪录片里看到的那些在战争时期离开伦敦、流落街头的小孩儿一样,影片中帕丁顿熊的人物形象会让我们随时能够联想到可爱而又淘气的孩子们。

认为,任何个人都是在一定历史条件和关系中的个人,而不是思想家们所理解的“纯粹”的个人。人的性格本身就是一个繁冗复杂的系统,每个人的性格都是一个独特构造的世界,行为方式千变万化,心理特征千差万别。对于一个人的性格而言,总是善与恶、真与假、美与丑、喜与悲、刚与柔、粗与细、崇高与滑稽多重性格的排列组合。人的性格正是因为具备这些丰富的矛盾内容,才成为人。一个人,当他只有优点而没有任何缺点及弱点时,他便成了“神”;当他只有缺点而没有优点和长处时,他便成了“魔”。不管是“神”还是“魔”,都是性格单一化的极端表现。文学艺术一旦走入这种极端,就会变质,丧失了“文学及人学”的本性。

综上所述,《大圣归来》脱胎于《西游记》的故事情节,缺乏原始创新精神,不过是集合创新和消化吸收再创新。诚然,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几千年的文明史留下丰富的精神遗产,然而,作为现代的中国人却跳不出这精神遗产,殊不知这精神遗产也会有坐吃山空的时候。特别是儿童文化,中国的传统文化向来是以成人为本位的,古代的儿童非但得不到应有的尊重,而且还受到传统文化的蔑视――儿童是小大人,是比一号的成人。如此一来,儿童不可能拥有健康的、属于自己的精神生活,不可能充分享受童年的乐趣,他们长大进入社会后,就只能像“暂出樊笼的小禽”,“绝不会飞鸣,也不会跳跃”。[4]丰子恺在散文《给我的孩子们》中表白:“我的孩子们!我憧憬你们的生活,每天不止一次!……你们每天做火车,做汽车,办酒,请菩萨,堆六面画,唱歌,全是自动的,创造创作的生活。大人们呼号‘归自然!’……在你们面前真是出丑得很了!依样画几笔画,写几篇文的人称为艺术家,创作家,对你们更要愧死!”[5]

中国有五千多年的文明历史,可以展现的内容和题材十分丰富,但排除技术领域的差距之外,国产动画归根到底是输在想象,败在创意,失在策划。[6]先辈的话让我们不由得反思如今的儿童影视作品,大声疾呼“真儿童”快些回归!儿童影视作品的创作者们、工作者们一定要树立“尊重儿童生命”的儿童观,这是进行儿童文化创新的前提。尊重是最好的爱,不仅需要尊重儿童的独立人格,还需要尊重儿童的权利,同时必须尊重儿童的个体差异性与心灵自由性。我们应当让儿童拥有自己的人生权利,鼓励儿童充分享受童年的幸福,促进他们心灵的健康成长,巩固并扩展他们心灵中的生命欲求,为儿童进行生命的自我扩充和超越提供最大的可能性。

[参考文献]

[1]佚名.《西游记之大圣归来》未映先热 好莱坞模式做发行[EB/OL].http:///20150114/n407794051.shtml,2015-01-14.

[2]沈琪芳,应玲素.儿童诗性逻辑与中国儿童文化建设[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9:15.

[3][法]卢梭.爱弥尔[M].李平沤,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4:91.

[4]鲁迅.上海的儿童[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5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