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叶品牌营销范文

时间:2023-03-15 13:39:0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茶叶品牌营销,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茶叶品牌营销

篇1

“茶文化”三个字在中国茶叶界已经根深蒂固,“文化营销”也在中国茶叶界日益风行,突然冒出个“文盲营销”自然与茶叶界主流格格不入,甚至会触痛一部人的神经。

于是,不少专家在未认真了解“文盲营销”内涵的情况下,就开始发表观点,以“拨乱反正”。为了让更多的人了解茶叶品牌的“文盲营销”,我在这里综合之前的两篇文章,再来谈一谈茶叶品牌的“文盲营销”。

1问:茶叶品牌“文盲营销”是什么?

中国茶文化有千年之久,底蕴深厚,但也日益泛滥,不少茶叶企业在塑造品牌时,未能把握“七寸”,形式大过内容,例如,有的茶叶包装过度精美,甚至有让人“买椟还珠”的想法。

“文盲营销”,是相对于文化营销而言的一种茶叶营销方式,其倡导营销要回归茶叶产品的本质,重心在于强调茶叶在物质层面的功效,同时淡化茶叶几千年来的文化沉淀,让目标受众迅速知晓茶叶的益处,从而渐渐养成健康的饮茶习惯,最终推动茶叶企业乃至茶叶行业的发展。

2问:茶叶品牌“文盲营销”为什么重要?

就茶叶营销现状而言,“文盲营销”非常重要,尤其是在经济持续发展,生活水平逐步提高,健康意识普遍增强的今天,远卓品牌策划机构认为,“文盲营销”至少有三大作用。

其一,“文盲营销”可以让更多的消费者了解茶叶的种种好处,从而认清茶叶的功效,选择茶叶作为自己的主要饮品。

其二,“文盲营销”可以大幅降低消费者的购买成本,从而让更多的消费者喝得起茶,或者说喝得起好茶。

其三,“文盲营销”简化了喝茶流程,直奔主题,保留了茶叶物质功效的核心部分,可以增加消费者的喝茶频率,从而有助于茶叶产业的做大做强。

当然,远卓品牌策划机构认为,茶叶除了物质功效,还有精神功效,重点关注精神功效的消费者依旧可以选择自己喜爱的喝茶方式,毕竟是萝卜青菜,各有所爱,大家都有选择的权利,我们不能搞“一刀切”。

3问:茶叶品牌“文盲营销”的关键在哪里?

深入才能浅出,先“文化”再“文盲”。茶叶要做好“文盲营销”,茶叶品牌的相关决策者一定不能是文盲,这一点很重要。

不管是地方政府,还是茶叶企业,相关决策者都必须深刻洞察人性,抓住人性中的共性,将其通俗化,然后与茶叶品牌的核心价值结合在一起。

例如,脑白金的营销就可以说是典型的“文盲营销”,“今年过年不收礼,收礼只收脑白金”,一句大白话,将脑白金的礼品定位演绎得淋漓尽致,谁都听得懂,谁都容易记,尽管有人叫骂,而且是骂个不停,但是,脑白金的营销非常有效,十多年了,依旧是红红火火,笑傲保健品市场。

具体说来,远卓品牌策划机构认为,茶叶品牌进行“文盲营销”,要努力抓住以下五个关键。

关键一,茶叶企业要洞察时势,挖掘并结合竞争状况,确立自己差异化的品牌诉求,洞悉人性的共性之处,并将二者有机结合起来。

关键二,结合之后,茶叶企业要将其共同的诉求做通俗化、锋利化处理,以便目标受众能够快速理解、铭记在心,为未来的市场拓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关键三,茶叶企业要简化品牌的外延,用目标消费者最能接受的方式与消费者进行沟通和传播,促进消费者对品牌的理解和认可,同时,逐步构建茶叶品牌独一无二的核心价值。

关键四,即使是要针对部分茶文化爱好者进行营销,也需要将相关的诉求通俗化,让人一看便能理解。例如,很多茶叶在包装上大动脑筋,引经据典,其实质还是想让目标受众在第一眼就能感受其“用心良苦”,或“匠心独运”。

关键五,必须强调,茶叶品牌的“文盲营销”绝对不是否定文化的重要性,更不是主张地方政府或茶叶企业,可以不研究中国文化,不研究茶文化,不研究消费者的心理特征,而是强调茶叶品牌的营销要与时俱进,简单化、通俗化,直插目标受众心灵中最关键的那一块,直接拨动目标受众的心弦。

4问:茶叶品牌开展“文盲营销”,要拒绝“文化营销”吗?

“文盲营销”是茶叶品牌营销的一种方式,其倡导营销要审时度势、与时俱进,回归茶叶产品的本质,重心在于强调茶叶在物质层面的功效,同时暂停过度的文化渲染,或者说“淡化”茶叶几千年来的文化沉淀,让目标受众迅速知晓茶叶的益处,从而逐步养成健康的饮茶习惯,最终推动茶叶企业乃至茶叶行业的发展。

不难理解,远卓品牌策划机构认为,“文盲营销”只是在一定程度上“淡化”文化,但不是完全拒绝文化,中国茶叶本身就是一种历史文化的积淀,拒绝文化来谈“文盲营销”,“文盲营销”就是空中楼阁、无本之木。

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彻底拒绝“文化营销”的茶叶品牌不会成功。

5问:茶叶品牌实施“文盲营销”,要遵守哪些步骤?

与一般的营销策略相似,远卓品牌策划机构认为,实施“文盲营销”,茶叶品牌同样要经过周密的市场调研、品牌定位、品牌支点提炼、品牌传播、渠道建设、产品质量控制、危机管理、各类促销等步骤。

其中,茶叶品牌实施“文盲营销”的差异主要体现在具体的实施策略上,而不是纲领性的步骤上。所以,远卓品牌策划机构认为,茶叶品牌必须充分把握“文盲营销”的实质,而不能陷入营销的形式主义。   6问:茶叶品牌开展“文盲营销”,茶叶企业老板应该做什么?

品牌即人品,这是品牌的本质。与其他行业一样,茶叶品牌实施“文盲营销”的关键就在于老板。只有老板的思维变革了,跟得上市场的变化和节奏,茶叶品牌才能有效实施“文盲营销”,否则,“文盲营销”必然是“盲人营销”,找不到方向,死路一条。

茶叶企业老板才是真正的营销总监,我们必须认识到这一点。所以,远卓品牌策划机构认为,茶叶企业老板应该做的事情就是:认真研究茶叶消费者,认真研究茶叶经销商,认真研究茶叶的各类竞争对手,切实洞察茶叶消费的本质,为“文盲营销”做开路先锋。

7问:茶叶品牌开展“文盲营销”,地方政府可以做什么?

与茶叶企业老板类似,茶叶品牌开展“文盲营销”,地方政府第一步也是把握大势,解放思想,从实际出发,认真研究本区域的茶叶特征、茶叶消费者特征,认真研究茶叶行业的主要竞争对手及本区域茶叶品种的主要竞争对手,看到茶叶消费的各类实质问题,为区域茶叶企业的“文盲营销”搭建各类平台,如,学习培训的平台、咨询实践的平台、交流提升的平台等等。

例如,2009年11月初,安吉白茶品牌世外茗源的一些前瞻性观点,诱发了轰轰烈烈的“白茶娶妃”事件,让众多消费者知道了安吉白茶的特征和优势,这一“文盲营销”事件,对于整个安吉白茶行业来说都是件好事,地方政府可以继续推动“白茶娶妃”的进程,扩大“白茶娶妃”事件的影响力,辅助安吉白茶品牌做强做大,为更多消费者提供更为健康的茶叶饮品。

8问:茶叶品牌怎样开展“文盲营销”,才不会降低茶叶品牌的档次?

茶叶品牌“文盲营销”是一种营销策略,茶叶企业在运用的时候,要因地制宜,顺其自然,不能把“文盲营销”理解为没有文化、没有档次、没有品位、没有个性的营销。

例如,劳力士手表和宝马汽车给国人的感觉就是贵,或者说,他们就是富人或成功人士才能享用的品牌。这实质上与脑白金的营销一样,也是“文盲营销”,简单通俗、直截了当,不仅谁都能够理解,而且很容易让人记住宝马和劳力士是档次高的品牌。

茶叶品牌开展“文盲营销”要抓住目标受众的心理特征,顺应消费者的思维模式,将其通俗化、锋利化,为其提供快捷有效的满足,尤其是初期物质层面的需求。但是,远卓品牌策划机构认为,茶叶品牌一定不能忘记对茶文化的巧妙运用,更不能彻底拒绝茶文化。这就如,我们认可劳力士和宝马的档次,其背后还有对瑞士手表文化和德国制造文化等多种文化的认可。

我们不能孤立静止地看待茶叶品牌和“文盲营销”,这一点地方政府和茶叶企业都值得注意。

9问:茶叶品牌实施“文盲营销”的实质是什么?

透过现象看本质,我们才能走得更轻松,走得更久更远。经济在平稳发展,信息在飞速膨胀,消费者的欲望也在变化中渐渐回归,反应在茶叶等饮品的消费上就是,消费者的健康需求日益超越面子和虚荣的需求。

所以,远卓品牌策划机构认为,当前茶叶品牌实施“文盲营销”的实质是,一种基于竞争和消费者需求的经营回归策略。茶叶品牌实施“文盲营销”,就是紧扣大势、积极创新,将茶叶优势和品牌特征,一针见血、通俗易懂地展示给目标受众,快速猎取消费者的芳心,直接促进销量增长和品牌提升。“白茶娶妃”事件威力的恰恰说明了这一点。

10问:茶叶品牌“文盲营销”要不要利用“文化营销”?

茶叶品牌搞好“文盲营销”,不仅不能拒绝“文化营销”,而且要认真分析和利用“文化营销”。我在讲茶叶品牌营销课的时候经常说,“文化营销”的一个境界就是“文盲营销”。

篇2

关键词:四川茶企业;品牌宣传;对策

众所周知,四川是我国的重要茶叶产地,域内拥有享誉中外的诸多名茶(如:峨眉竹叶青、名山蒙顶甘露茶、青城山苦丁茶等)。由此,在探讨主题时需更加关注那些只具有区域性品牌优势的茶企。为此,本文选取广元市旺苍县某茶企的“绿茶”产品作为研究对象。但从茶文化的视角来看,绿茶产品在缺乏文化根基的情形下,难以将其推向高端市场领域,从而也就在价格竞争上存在劣势。“峨眉竹叶青”因佛教文化而得以扬名中外,青城山苦丁茶因道教文化而被国内外消费者所熟知。那么生产这两种茶叶的茶企,在营销策略的选择上便能够“借力打力”,而对于旺苍县的绿茶生产企业而言,则需要另辟蹊径来实现最终的品牌营销目标。

1问题的分析框架

为了本文论述的需要,这里需要搭建起问题的分析框架:

1.1品牌的内在结构组成

根据营销学来考察产品结构,其从内到外可以分为:核心产品、有形产品、附加产品。具体而言,核心产品主要指代产品的使用价值,这也是满足消费者的关键环节;有形产品则指向产品的标示、外观,其主要在于增强产品在市场中的识别度;附加产品可以理解为“客户关系管理”,但客户关系管理的内涵却因产品使用价值的不同而存在差异。若是产品属于快消品类别,那么客户关系管理的内容之一便是巩固与渠道商之间的合作关系。可见,品牌塑造是一项系统工程。

1.2品牌营销的方式方法

品牌营销的最终目的主要在于两点:(1)提升产品的市场知名度;(2)增强消费者对产品消费的忠诚度。作为第一步的“提升知名度”,其手段实施的方式方法则十分广泛。如,广告宣传、促销活动、商业赞助活动等。但这里也需要注意一个问题,即厂商在应用中仍需进行成本控制。以广告宣传为例,该项方法并不为企业创造价值,而且高昂的广告费用也并不能确保企业获得预期的品牌营销目标。因此,对于那些仅具有区域性品牌影响力的企业来说,品牌营销中的成本控制需要得到强化。

1.3茶企品牌营销的要求

茶企在实施品牌营销工作时,需要根据消费者对茶叶产品的消费偏好来制订策略。对于国人来说,茶叶不仅是一种快消品,而且其中还承载着国学文化、处世态度,以及作为重要时间节点的礼品。在本文开篇之处就已提到,茶企开展品牌营销工作的目的,应着力将产品推向高端市场,这样才能在价格竞争和非价格竞争中做到游刃有余。因此,作为具有区域品牌优势的茶企,在实施品牌营销工作时应遵循成本控制、综合应用多元化营销手段、赋予茶叶文化底蕴等要求。

1.4维护茶叶品牌的手段

如何巩固品牌营销所获得的阶段性成果,成为了本文所关注的问题。从现阶段的诸多文献中可以感知到,不少作者都以一种静态的思维方式来建构品牌营销工作,似乎认为品牌一旦建立便可以一劳永逸。显而易见,市场竞争的持续进行、不同等级茶叶产品需求弹性的差异性等因素,都促使茶企需要在进行前瞻性品牌营销的同时,着力维护现有的品牌价值。

2品牌营销的着力点分析

由于本文所选取的茶企属于县域民营企业,受到企业特定发展阶段经营目标的决定,其在茶叶品牌宣传上更为务实,即最终目标定位于在全川提升该产品的市场知名度。为此,这里可以从三个方面来对该茶企的品牌营销着力点展开分析:

2.1品牌分层方面

品牌分层的思路为,将茶叶产品按品质进行分层,并对不同层次的绿色赋予特定的品牌名称。这样一来,不仅可以打破消费者对该茶企已有品牌的固有认识和理解,也能较好的针对不同目标市场消费者的需求。根据经济学原理可知,Ed高端品牌茶叶>Ed中低端品牌茶叶。这就为茶企的市场营销策略提供了多元选择途径,即针对高端茶叶制品可以通过降价促销来获得更大的销售利润。

2.2商业赞助方面

在成本控制要求下,作为县域茶企应着力从“深度品牌营销”的角度来选取宣传策略。所谓“深度品牌营销”可以理解为,通过与社会公众进行广泛互动,并在互动中形成“正的外部性”效应,进而提升产品品牌的市场知名度。那么在这一解释框架内,商业赞助形式应是较好的方式方法。

2.3品牌维护方面

县域茶企受到自身区位比较劣势的制约,需要大量借助渠道商的网络优势来推动茶叶产品。为此,在品牌宣传中所获得的阶段性成果,往往表现在本企业的茶叶产品在渠道商的销售量显著提升。从中可以知晓,品牌维护的目的在于保障渠道商销售量的持续增长态势,这就需要建立起与渠道商的紧密合作关系。不难看出,以上所做的分析只是就茶企品牌宣传的核心问题进行了讨论,但从可操作性的角度出发,当前应着重完成好上述三个方面的事项。之所以未能强调“互联网+”在其中的作用,这根源于营销实践中所反馈出的问题,即茶企线上所开展的品牌宣传活动,无法满足消费者的个体体验需求,且在网络维护、营销人员配备等环节都将消耗茶企的组织资源,所以在本文中只在“展望”部分对该项营销方式进行论述。

3对策

根据上文所述,对策可以从以下5个方面展开构建:

3.1遵循产品结构厘清营销思路

前面已经对产品结构进行了分析,即茶企需要遵循核心产品、有形产品、附加产品的营销要求,分别厘清各自的营销思路。由于品牌塑造的目的在于提升产品市场知名度和建立消费者忠诚度,那么企业就需要在夯实核心产品上下工夫。核心产品作为茶叶的使用价值,就要求茶企在茶叶加工工艺上下工夫(这是品牌宣传的核心环节)。在产品标示设计上应考虑到品牌的需要,也应将本土文化元素纳入其中。

3.2合理选择商业赞助合作伙伴

开展商业赞助活动应建立在双赢的基础之上,这就要求赞助伙伴无论在社会声誉度,还是公众覆盖面上都应具有优势。由于本文所研究的茶企需要在全川建立起品牌知名度,所以赞助对象可以选择公益性事业部门(如社区活动)。这样一来,不仅可以将茶叶与其它饮品的赞助对象进行有效区分;同时,也能塑造起企业茶叶产品的亲民的形象,从而在全省各个社区中进行推广,通过消费者的试用便能借助“核心产品”来获得品牌识别度。

3.3恰当植入本土性茶文化元素

若要恰当植入本土茶文化元素,首先就需要恰当的选择和提炼出这些茶文化元素,其中应注意“事实就是”的原则,并与其它知名绿茶的茶文化保持一定的距离。这里需要指出,以重庆某知名药企所推出的某“矿物质饮品”,其所宣扬的功效已经超出了公众的接受程度,所以导致其在品牌宣传上出现了一定的负面效应。对此,县域茶企应作为反例来借鉴。作为红色根据地的旺苍县,可以借助红色文化元素来塑造茶叶品牌。

3.4有效实施茶叶品牌分层策略

县域茶企若要将自身的产品推向省内高端市场,则需要考虑打破传统品牌所带来的约束。本文建议,可建立统一品牌下的系列品牌,其中现有品牌应作为统一品牌下的中低端茶叶产品之用,而应着力设计出符合高端产品的品牌名和标示,所以在品牌宣传上应将人力和物力着重放在高端品牌的推广上。

3.5加强与渠道商的深层次互动

与渠道上的深层次互动仍然需要建立在双赢的基础之上,这里不建议一味的进行返点促销活动,而是以企业派专人进行网点维护、技术支持、供应链管理,来增强渠道商的便利性。这样一来,便能在获得渠道商信任的同时,对市场需求状况有了第一手资料。综上所述,以上便是笔者对文章主题的讨论。

4展望

针对大数据时代的到来,未来茶叶生产企业还需要在这一背景下加强精益化管理。针对市场人员技能提升方面,数据识别和利用工作尽管属于前期准备环节,但对于培训工作的成效也至关重要。在此基础上,应分别建立起单向度和多向度的培训工作。

4.1单向度

针对不同部门员工的岗位需要,培训官应站在大数据时代的高度,强调形成识别和利用数据对组织发展的意义;并在此基础上,再强调员工个体在掌握了这些技能后在职业发展中的意义。然后,具体从技术层面向员工进行岗位能力培训。

4.2多向度

需要指出,组织各部门员工在日常工作中实际上,已经建立起了信息识别和利用的能力。如在百度中根据输入关键词来搜集信息;在行业网站或企业贴吧中去了解有关信息等。可见,在多向度的培训中就是鼓励员工相互之间交流心得,并在非正式组织中形成学习型小组。

5小结

本文认为,作为县域茶企,在品牌宣传上需要另辟蹊径。具体的品牌营销策略应围绕着:遵循产品结构厘清营销思路、合理选择商业赞助合作伙伴、恰当植入本土性茶文化元素、有效实施茶叶品牌分层策略、加强与渠道商的深层次互动等5个方面来构建。

作者:张焱 单位:四川城市职业学院

参考文献:

[1]陈陪爱.茶企的品牌化战略:对消费者生活方式的塑造———也谈文化营销[J].市场瞭望,2014(12):41-42.

[2]黄丽萍.科学营销助茶企快速发展———立伦营销策划机构大红袍案例[J].茶博览,2012(5):26-29.

[3]月蓝.盯住茶杯建好茶园———谈谈茶叶营销反向思维[J].致富天地,2015(7):76-77.

篇3

笔者不是茶叶品赏和鉴别的顶级专家,茶叶顶级专家做不了茶叶营销,只会把茶叶的发展诱导到歧路,茶文化的延伸不是引领茶叶营销,而是茶叶营销的发展来弘扬茶文化的发展。所以搞清茶叶的发展史是进行高层次的茶叶营销和弘扬中华茶叶文化的关键。

中国是茶树的原产地、茶叶的起源地,是世界产茶、饮茶最早的国家,制茶饮茶至今已有几千年的历史。陆羽《茶经》系统总结了唐代及其发前的茶叶生产、饮用的经验,也提出了精行俭德的茶道精神。陆羽及其同时代的一些文人,都非常重视饮茶的精神享受和道德规范,而且非常讲究饮茶用具和煮茶的艺术,可发说中国的茶道、茶艺从此产生。茶文化是中华文化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历史悠久,内涵丰富,对社会文明进步与经济发展作用很大。

研究茶和茶文化的发展史,还能观察到中国历史上不论是儒家、释家、道家和民间人士都非常重视茶文化中所蕴含的精神文明,非常重视茶与文化的结合。

综上所述,古人经营茶叶,是借助文化经营高档茶叶,百姓的饮茶大部分是自制的。对茶叶营销的需求不强,所以,单纯的玩文化就可以做好茶叶营销了,而不同地区的茶文化有所差异,各地都在致力于发展自家的茶叶品牌和茶叶文化,虽然这种文化资源运用的不怎么样,但总能自圆其说,搞出新的牵强附会的历史名人典故来。以至于发展到现在,各种茶叶品牌画地为牢,各地政府都在宣传自家的文化,在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各种茶叶品牌的大规模出现搞的消费者头都乱了,不知道到底那个品牌那个地方的茶叶是好茶叶。

在市场调研中,发现,除了普洱和安溪铁观音有较好的表现外,大部分茶叶都没有走出地区或者没走出省份,自产自销现象普遍。记得当年乔家大院的乔二爷都知道南茶北贩,纵横全国乃至俄罗斯,今天的茶叶后继经营者倒不如前辈了。也许有的朋友不以为然,现在的很多地方茶叶想走出去,不过是不知道怎么走出去摆了,或者曾经走过,失败了,就放弃了。

今天的茶叶怎样进行营销?怎样逐步培育出大的世界级的茶叶品牌?史立臣笔者认为茶叶经营者必须思考清晰以下问题:

1. 茶叶到底是文化还是商品?

2. 使用茶文化拉动茶叶营销还是把茶文化仅仅作为茶商品的一个支撑点?

3. 我们要走的路是茶文化带动茶叶营销还是茶商品带动茶叶营销?

4. 茶叶消费群体是高层次的有闲有钱者还是大众?

5. 茶叶包装营销和散茶营销到底那个是主流/

6. 茶叶营销到底需不需要现代的营销手段和技术?

7. 到底如何给消费者一个清晰的茶叶消费概念?

8. 茶叶营销的渠道到底在那里?

9. 茶叶品牌建设如何建立新的思考模式?

10. 如果茶叶没有标准,那么如何建立自己的标准?

下面就上述问题进行分析,以图建立新的茶叶营销的思考体系:

1. 茶叶到底是文化产品还是商品?

纵观茶叶发展历史,似乎茶文化总是和茶叶营销结合到一起,如影随行,以至于现在的茶叶经营者做茶叶营销就考虑茶文化的传播和带动,文化传播有一个特性,就是慢,需要长期的经营的积累,最后形成文化的积淀,但茶叶营销却需要快速的实现经营目标,这造成了两者的内在冲突,于是茶叶经营者的企业总是慢慢腾腾,不死不活,按文化的带动就是这个结果,总也长不大,因为时间不够。世界级的茶叶品牌从来不把茶叶作为一种文化产品,而是作为普通的商品进行经营,因为茶叶是商品,所以可以付诸很多的内涵,赋予更多的理念和传播的亮点,中国的茶叶经营者是否先把茶叶看成一种商品再进行营销构思?

2. 使用茶文化拉动茶叶营销还是把茶文化仅仅作为茶商品的一个支撑点?

之所以把这个问题单拎出来进行讨论就是为了让茶叶经营者有一个清晰的思考,不要动辄就拿文化说事,茶叶企业经营的是商品,要的是经营茶叶的销售业绩,最后收获的是经济效益,文化只是茶叶经营和传播的一个支撑点,不是全部,做世界级的茶叶品牌就要先考虑市场的需要的消费者的需要,不是你把茶叶一加诸文化就了事,就能形成大规模的销售业绩,就能带来大规模的利润。我们要销售市场和消费者需要的茶叶商品,而不是你强加在你的地方茶叶之上的文化产品。所以在进行茶叶产品线规划时首先要考虑的是细分市场的接受度和认可度,而不是把那些陈芝麻烂谷子的老掉牙的诸如“君” “士” “玉” “道”等强加在茶叶分类上,这不是产品线规划,是在自己给自己找麻烦,笔者经历了某个企业的茶叶产品定级,好像茶叶经营者和规划者除了这些就不会别的了,大家翻烂了古书,去找牵强附会的陈词滥调,却不花费哪怕一半的时间去进行市场店调研,去研究消费者到底需要什么样的茶叶。企业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搞出一堆垃圾,再化大价钱去宣传这堆垃圾,消费者的饮茶观念,污染消费者的购茶理念。而那些健康的,时尚的,新鲜的很多茶叶自身固有的东西却不去宣传,比如信阳毛尖,湖南黑茶本身就有很多的亮点和宣传焦点,可却没人去挖掘,而这却正是消费者关注的地方和可以带来大规模销售的东西。看看立顿的宣传:广告词是“从茶园直接进入茶壶的好茶”(Direct from tea garden to the tea pot)。语言简练,平淡无奇,小学生都懂,可是却沁人心脾,直击消费者的内心,就像用大锤照着消费者的心上“咣”来那么一锤子,让人怦然心动。

3. 我们要走的路是茶文化带动茶叶营销还是茶商品带动茶叶营销?

茶文化营销主题元素:高雅茶事,孤芳自赏的茶文化是纯文化。是一些闲官,儒商、 艺术家的“茶以载道”, 它只是极少数人曲高和寡的嗜好,只代表个体的艺术品位,而不代表茶商品定位与产品销售主张,更不能体现市场的价值诉求点。以文化引导市场只能满足极少部分消费需求。艺术不能代替市场竞争。

茶商品营销主题元素:茶商品则是商业社会产生的一种茶文化产品,它面对的是市场,市场需要什么就生产什么。茶商品需要体现主题包装和品牌内涵,可以和消费者产生共鸣、促进销售,培养忠诚度,是一种需要市场认可,庞大销售业绩支持,体现赢利性的商品。它有准确的市场定位和强烈的诉求点。

结论:文化是为了产品服务,而不是产品为文化服务;“文化”是为了产品的销售,而不是牺牲销售来证明自己的品牌(企业)有文化! 茶是商品不是艺术,中国茶叶企业,不能为了文化做文化,中国人把茶当艺术,而西方人只把茶当商品,所以外国有世界排名的大茶商,中国没有。

笔者结论:中国茶业营销:“文化过度、营销不足”

4. 茶叶消费群体是高层次的有闲有钱者还是大众?

品位高雅,茗醇而乐,古时品味好茶是有钱人的专利。老百姓不需要也饮不起好茶。这是古代的阶级性观念,现在的名优茶经营者还在玩味这些恶俗的营销观念,以至于面对世界级茶叶品牌软弱的无缚鸡之力,任人宰割。不否认,高档次的诸如政府官员企业大老板等是高档茶叶的消费群体的一部分,但大家都盯着这块蛋糕就没什么意思了,广大的大众消费市场视而不见,专盯礼品茶叶,这是营销能力弱的表现,茶叶是什么?柴米油盐酱醋茶,是大众生活的一部分,不是特权人物的专利享受产品,不是只有逢年过节才消费的节日性产品,为什么茶叶企业不能很好的注意到这一点,进行系统的营销思考?哪一个企业把名优茶主向大众消费群体推广,那么这个企业距离世界级的茶叶商就不远了。

5. 茶叶包装营销和散茶营销到底那个是主流?

笔者进行了大规模的市场调研,组成了十几人的调研队伍,发放了几千份调查问卷,调研的结果是90%的消费者希望购买到包装茶叶?什么是包装茶叶?是有产地,有生产厂家,有生产日期,有QS认证,等等。可是,去市场看看,大部分所谓的名优茶在茶铺里面都是一桶桶一罐罐,上面没有产地,没有生产厂家,没有生产日期,没有QS认证,能证明是好茶叶的只是经营者的嘴,上嘴皮一碰下嘴皮,普通的茶叶都能说成是顶尖级的茶叶,还可以把非信阳毛尖说成是号称淮南第一茶的信阳毛尖,于是,消费者买回去后喝起来觉得不爽,就会下结论:1.信阳毛尖不过如此,2.散名优茶信不过。

散茶销售的弊端:

1.产区,品种、等级无法保证

2.重量无法保证

3.分销商销是否销售厂家茶叶无法保证

4.质量风险,如果分销商销售的冒名厂家茶叶出现质量问题危及消费者,茶叶生产厂家只有一条路可走。

5.无法为品牌建设提供支撑

6.渠道物流无法准确控制

7.无法提高市场覆盖率

……………

茶叶企业想做大茶叶销售规模,树立良好的品牌形象必须放弃散茶销售,实行专业化包装,用品质的观念、新颖的包装、独特的广告宣传以及优质的服务,为企业品牌和产品品牌树立良好的形象,以此来打动消费者,促进销售,拉动市场。

6. 茶叶营销到底需不需要现代的营销手段和技术?

和茶叶企业的高层,中层和销售一线的人沟通,发现这些哥们都是营销色盲,什么细分市场,4S,4R,什么渠道结构,经销商管控,都一头雾水。也许几个茶叶企业不能代表整个茶叶行业,但在郑州的茶博会上和许多企业的老板和展会人员进行交谈也发现这些人不是真正懂得营销,很多都是处于理论略知状态,至于怎样把营销技术和手段方法运用到茶叶营销中去很是茫然。

茶叶企业的营销观念落后,动辄就贡茶御茶,动辄就龙啊凤啊,不考虑产品的诉求点是什么,不考虑市场的需求是什么,销售就往茶叶店批发市场跑,经营就考虑建几家专卖店。尤其在招聘上,先考虑的是懂不懂茶,不考虑懂不懂营销,懂茶有什么用?能带来销售吗?能销售的不用会品茶,能说出茶叶的好处,自己茶叶和其他茶叶的独特性,能知道怎样把销售业绩做上去,能帮助茶叶企业建立起品牌,能为茶叶企业带来利润就行。品茶专家不能做营销专家,尤其企图单单依靠文化进行营销的品茶专家更不能做茶叶营销。

7. 到底如何给消费者一个清晰的茶叶消费概念?

市场调研中发现,很多消费者很是迷茫,一芽一叶好还是单芽好,采摘的早好还是晚好。消费者些许知道一些怎样选购茶叶,但不知道怎样泡茶才能喝道好的茶汤。企业的包装盒设计的很是有档次,却连怎样泡茶怎样储存茶叶都不去教给消费者,其实这一块正是一个茶叶企业区分其他竞品的一个落脚点,却不知道运用。

8. 茶叶营销的渠道到底在那里?

和茶叶企业的销售人员进行沟通,和他们聊经销商的问题,发现这些销售人员口中的经销商竟然是终端茶铺,翻阅企业经销商的目录,赫然发现98%的所谓经销商都是茶叶店铺。悲哀,连终端和渠道都没有分清晰。渠道通常指水渠、沟渠,是水流的通道。但现被引入到商业领域,引申意为商品销售路线,是商品的流通路线,所指为厂家的商品通同一定的社会网络或商而卖向不同的区域,以达到销售的目的。故而渠道(marketing channel)又称网络。渠道必须具有流通性质,否则就不能称之为渠道。

茶叶是日常消费品,它必须符合消费者的购买习惯的购买便利性,那么,凡是消费者能达到的地方都是茶叶企业的渠道控制点和铺货点,茶叶应该像饮料一样,在任何地方都利于消费者购买,这任何地方就是茶叶营销渠道的中点或结点。茶叶店铺和茶叶批发市场只是茶叶渠道的一小部分。

9. 茶叶品牌建设如何建立新的思考模式?

有名品而无名牌,这是对目前中国茶业说得较多的一句话,也成了许多茶界人士的心病。西湖龙井天下闻名,但有多少消费者能说出某个牌子?没有!比如信阳毛尖的知名度,如果非要套用“品牌”这个词,那最多也只能说生产信阳毛尖所有产品的河南信阳的地域知名度。而作为品牌而言,最根本的是在消费者心目中建立一种信任关系。而这个特定地域产品,常常是有众多分散且操守不一的企业在经营,因而难免会出现“劣币”或者“搭便车”的现象。这些现象的存在,直接导致信任关系的建立,从而阻碍品牌的建立。以信阳毛尖为例,信阳市现有茶叶品牌200余个,其中拥有一定生产基地且已注册的品牌50多个 。目前,信阳市没有国内消费者认可的信阳毛尖品牌,也没有让河南消费者认可的信阳毛尖品牌,信阳的原产地标示没有给当地的信阳毛尖更好的发展,反而给假冒伪劣者可乘之机,因为加诸原产地标示的包装可以随意买卖。此时,消费者就无法将信心建立在“信阳毛尖”字面上,无法仅仅根据“信阳毛尖”来完成自己的购买决策。

在混乱的茶叶市场环境下,对那些有思路有实力的茶叶企业是很好的机会,可是那些企业能利用这些机会呢?

就本人的理解而言,中国茶业目前尚处于品牌意识的觉醒阶段。即便要说中国茶业有品牌,那也还是处于非常弱小的阶段。这一局面,是中国茶业目前的软肋。但如果换个角度,未尝不可以说这是目前中国茶业存在的巨大机会。谁能真正理解品牌并大力度建设品牌,谁就有可能在未来中国茶业赢得有利地位

茶叶品牌建设如何建立新的思考模式?

1. 重新定位品牌内涵,加强品牌营销;

2. 摒弃散茶,专做包装茶

3. 明确目标市场,规划产品系列;

4. 调整市场网络体系,加强网络管理;

5. 加强产品的标准化管理。

10. 如果茶叶没有标准,那么如何建立自己的标准?

很多消费者整不明白某种茶叶的好坏标准是什么,等级标准是什么。中国茶叶不是没有标准。但在交易与定价中,相关标准很难产生作用,形成实际上的标准缺位。拿名优茶来说,基本都有各自的感观品质标准,但这些定性而不是定量、对于普通消费者而言晦涩难懂的文字要真正发挥作用,谈何容易!比如,有多少普通消费者能在购买茶叶时去按照开汤、嗅香气、看汤色、尝滋味、评叶底的动作去进行鉴别?又有多少普通消费者能分清楚用来评价不同级别绿茶滋味的“鲜醇”、“清爽”、“醇厚”、“浓醇”与“醇和”?

篇4

体验营销的概念最早出现于20世纪70年代,由美国学者首先提出,到了21世纪初开始传入我国。该理论主张从消费者的感官、情感、思想、行动和关联五个方面来定义并设计营销方式,推动消费者产生更多愉悦体验,进而增强对产品、服务及品牌的信赖和情感。在当今感性消费的时代背景下,体验营销迅速成为全球营销界的流行词汇,星巴克、迪斯尼、苹果等国际知名企业都成功运用了体验营销策略,造就了各自令人欣赏的人文特质和品质。因此,茶叶体验营销可以理解为:通过感官、情感、思考、行动和关联诸方面进行营销设计,以茶叶及相关服务为道具,激发并满足消费者的各种体验需求,引导消费者对茶文化的理解和欣赏。

二、基于体验营销理论研究

信阳茶叶品牌经营的可行性分析将茶叶感官体验、情感体验、思考体验、行动体验和关联体验五个维度有机结合,进行营销策略整合,信阳茶叶品牌有其特有的先天优势:信阳气候宜人,素有“北国江南,江南北国”之美誉,是我国著名的宜居之城。城内山灵水秀,遍布茶山茶园、茶香浓郁。同时,信阳茶文化历史悠久,从茶叶采摘、制茶工艺到茶水冲泡都有专门讲究,各式各样的茶馆、茶市场早已是其重要的城市地标。信阳毛尖绿茶香醇味厚,与洞庭碧螺春、西湖龙井同为三大著名绿茶,为品牌经营和发展起到重要的支撑作用。刚刚起步发展的信阳红茶在研发和提升品质的基础上,品牌认知度和认同感正在培育中。进入21世纪,人们在快节奏的生活工作的背景下,开始寻求更多精神层面的放松,健康休闲成为很多人的理想生活状态。喝茶品茗便成为一种全新的时尚潮流,人们对茶叶产品的消费是希望获得超越解渴的更多的身心体验,强调舒适享受休闲时光的“慢生活”理念。富有茶韵的自然景观、极具品位的茶馆茶楼、蕴含美感的茶艺技能等,都会使现代消费者获得全方位的愉悦和放松。通过构建这些体验,营造特有的茶文化氛围,无形之中增加了消费者的参与感,从中放松心情、体味快乐,美好的身心回忆有助于品牌认知的巩固。

三、体验营销在信阳茶叶品牌经营中的应用对策研究

根据体验营销的核心架构,可以试从感官营销、情感营销、思考营销、行动营销和关联营销五个方面对信阳茶叶品牌进行整合运营,通过一系列融入生活方式的体验对消费者产生强烈的心灵震撼,美好难忘的回忆可以进一步提升消费者的品牌忠诚度:

(一)提升信阳茶叶的感官体验茶叶感官体验是以茶叶消费者五种感官———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上的愉悦、快乐和满足为诉求的。视觉方面,茶叶的条形汤色、茶产品的外观包装、茶楼会所的装修风格、茶艺人员的着装特色以及整个城市的茶乡韵味,都会产生眼球效应,令消费者加深品牌印象;听觉方面,注重整体氛围的渲染,整个城市的茶市场、茶楼会所、旅游景区可以巧妙搭配悠扬古乐或是采茶民歌作为背景,令消费者心旷神怡、体会茶风;还可以通过一些茶知识普及、茶文化竞赛等活动的展开,使消费者进一步加深对信阳茶的五官感受,以色悦人,以味诱人,进而增强消费者的感官认知和品牌认同。

(二)提升信阳茶叶的情感体验茶叶情感体验是以消费者在茶消费过程中获得情感上的满足和心理上的认同为诉求的。从情感出发进行营销更具人性化,可以真正触动其内心,产生愉悦体验。茶乡人民的朴实好客、售“茶”人员的温馨热诚都能够充分触动消费者的内心情感,创建茶乡、人人有责,提高信阳整体城市文化素养和主人翁姿态是创造茶叶情感体验的重要前提。其次借助一定的情感广告和情感包装可以进一步促使消费者升华其内心的美好情感,这种情感可以是对茶叶的喜爱,也可以是对休闲生活方式的追求,还可以是对古乐器皿的赏玩。

(三)提升信阳茶叶的思考体验茶叶思考体验是以消费者在茶消费过程中能够被激发更多自由联想和创意思考为诉求的。消费者在消费茶叶的过程中,如果可以学到很多新知识、新观念、新的处世之道,一定会体验到更多的欣喜和满足。因此信阳茶叶品牌的经营除了单纯的宣传,还应适当为消费者普及茶叶鉴赏、茶文化、茶道及茶艺的相关知识,还可以扩展融入收藏文化、礼品文化、休闲养生等富有内涵的体验学习,博大精深的茶文化和富有深意的人生哲理会充分激发消费者的好奇心,加强对茶叶品牌的深层印象。

(四)提升信阳茶叶的行动体验茶叶行动体验是以消费者在采茶、购茶、品茶、论茶等各种体验之后身体行为、生活方式及待人处事随之发生改变为诉求的。茶园可以组织识茶、采茶活动;茶场可以组织制茶工艺活动;茶楼会所可以组织茶艺、品茶活动,总之一系列体验式活动的开展,可以让消费者完全参与进来,进一步加深对茶叶及品牌的印象。同时,整个体验过程也给消费者带来了绿色、天热、和谐的全新生活方式,甚至增加了广结精英的机会,从而给消费者带来了更加丰富化的生活体验。

篇5

[关键词]茶叶;消费者行为;营销策略

一、茶叶市场概况

1.茶叶市场分析。我国的茶叶市场呈现如下特点:(1)茶叶种类多,行业企业多。由于历史、地理原因,我国茶叶种类众多,大约有上千种茶叶,与茶叶种类多相对应的就是我国从事茶叶种植、加工的企业数量众多,分布广泛,据统计我国目前有大约8000万茶农、7万家茶企。(2)管理无序,标准缺失。产品种类和行业企业众多本就容易形成混乱的市场局面,行业管理不健全和产品标准的不易操作更导致了茶叶行业出现比较混乱的局面。我国现行茶叶品质标准中,关于茶叶的感官品质都采用定性语言描述,消费者难以理解和应用,致使标准在交易定价中很难发挥作用,形成实施上的标准缺失情况。(3)企业实力弱,品牌意识弱。我国茶叶企业数量虽多,但多数都非常弱小,规模上亿的企业屈指可数,而且没有能够主导行业发展的企业。2008年,7万家茶企共实现茶叶总产值300亿元人民币,7万家茶企,注册了自己品牌名称的还不到1000家。

2.茶叶消费者分析。企业的产品最终都要面向消费者,消费者是茶叶的最终购买者和饮用者,通过对茶叶的消费者进行分析,可以让厂商明白面对的顾客是什么样的,有什么样的特点,可以让茶商在开发、销售时有更强的针对性。调查结果表明目前郑州饮茶更多是政府和企事业单位比较多,占56%。其次是离退休人员,占23%,还有就是普通的工人。从饮茶的职业来说反映出茶叶在日常饮用中功能性划分:一方面用来招待客人,主要集中体现在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另一方面是茶叶的保健功能,这部分主要集中在老年人群。

二、郑州茶消费者消费行为特征分析

1.茶叶消费的文化性。目前在郑州有很多消费者,特别是一些大学老教授、机关老干部,他们常常在家或单位和老朋友、老同事边品茶边聊天。他们之所以饮茶不仅仅是因为茶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底蕴,而且还像他们的人生那样品起来有点苦涩可回味起来却有无尽的甘甜和清香。可以说茶叶作为一种文化产品,其消费档次、品味等比较高,有助于陶冶人的情操。

2.茶叶礼品消费旺盛。茶是天然的礼品,在购茶动机的调研中有34%的人购买茶叶是作为礼品。现代人生活节奏加快,工作压力大,平时缺乏身体锻炼,他们在获得成功的同时也面临着严重的健康问题,因而送礼送健康理所当然成为时尚。茶叶中含有多种具有药效功能的成份,经常饮茶不仅能够消除疲劳而且能有益身体健康。茶的价值、价格很难辨别,接受者会认为你关心他的健康,收下茶叶也不会被认为是受贿,有着这些原因,茶叶成为了天然的礼品。

3.茶叶消费的感性化。茶叶是一种文化产品,它也像画、古玩、音乐那样能给人以美的享受,但它也像这些文化品一样不易鉴别。调查表明:郑州市消费者对茶叶比较了解的人群只占21%左右。53%的消费者只是略懂一点茶叶,14%的消费者购买茶叶是凭感觉购买,有12%的消费者不了解茶叶。这就造成了郑州消费者对茶叶缺乏了解,缺乏对茶叶消费的认同感和消费信心,茶叶消费更多的是停留在感性消费上。

4.茶叶消费注重品牌。由于茶叶鉴别的难度较大,郑州大多数消费者茶叶知识有限,因而消费者很自然的选择了品牌茶叶,虽然品牌茶叶价格可能要高一些,但茶叶的品质有保证。调查数据显示出郑州消费者从茶叶专卖店购买品牌茶叶占绝对优势,达52.6%,其次从大型商场购买茶叶占20%而从茶叶市场购买茶叶占26.4%,这反映了目前消费者对茶叶的辨别能力较弱时,选择在信誉度较高的专卖店购买品质有保证的品牌茶叶是消费者的最佳选择。

5.消费从众化心理。商品消费行为模型告诉我们在同一个地方、在相同的外部因素及刺激因素作用下,消费者的消费心理活动体现出相似性。茶叶作为一种消费品也体现出这种现象,我们在调查中有60%的人是从朋友哪里获得茶叶信息的,和朋友一道购买茶叶的,他们接受的茶叶类别、品牌、价位也都和朋友的相似。

6.消费者购茶价位二元化。调查显示大部分郑州消费者购买50~100元左右价位的茶叶占41.2%,其次是300~800元左右的价位占32.3%,而100~300元也有一定的人群占16.5%,800元以上的消费人群占少数约占3.3%,因此郑州茶叶的消费大部分在低档和中高档。这主要是因为大部分消费者购茶是自己喝,由于经济原因和对茶叶认知少的原因,他们选择的茶叶价位一般较低。茶叶消费的另一个主要市场是礼品市场,这个市场的消费者选择的茶叶价位相对较高。这样就造成了郑州消费者购茶价位的二元化分布,高价位和中低价位茶叶消费较少。

三、郑州茶叶市场的营销对策

1.品牌营销策略。

(1)市场拓展策略。品牌营销须重点建设、传播茶业品牌差异化的核心形象,继而形成市场营销的品牌竞争力。就郑州市而言茶叶企业的定位应瞄准中高端的礼品茶叶和中低端的个人需求茶叶,根据这一定位结合企业自身规模调整优化产品结构。同时根据快速消费品营销特点,加强市场调研和产品研发的力度,以产品差异化形成品牌竞争力,保持茶叶产品线的创新与延伸。从原料、加工工艺与设备等方面入手不断推出新产品,以满足细分化市场的消费需求,深度拓展品牌茶产品的市场空间。

(2)产品包装策略。当前,茶叶消费需求呈现动态变化,茶叶包装研发也应与时俱进,需具有科学性、经济性、规范性、品牌性、装饰性及环保性等,不断保持差异化的技术创新。包装茶增值空间大、盈利性强、消费需求旺盛,亟需顺应茶包装多样化、个性化、艺术化、工程化及规模化的发展趋向,不断推出符合时代潮流、适应市场需求的系列化包装茶,发掘和把握更大的市场商机。

(3)宣传促销策略。品牌宣传促销包括渠道促销和消费促销两个层面,渠道促销策略主要有提高铺货率、销售费用率、返利率、销售资源分配比例,提供渠道及终端品牌形象设计与宣传支持等。销售促销首先要加强市场、目标消费群的调研分析及信息反馈,深入分析消费者层次、茶叶消费程度、成长潜力、消费传统或倾向,制定针对性强的品牌促销推广方案。通过这些品牌营销策略的运用,切实在郑州市场上建立茶叶的独特品牌,利用品牌效应提升消费者信任感和认同感,增加销售。

2.价格策略。许多对消费者购买行为调查和分析的资料表明,在消费品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影响消费者购买行为的诸多因素中,价格和质量当首推前列。在当今买方市场基本稳定的经营环境中,运用价格策略进行有效的市场竞争,仍是企业决策的重要内容。根据郑州茶叶市场的特点,可以采用分类定律、按茶叶商品走销情况率、按费用水平定率、鼓励优质、最高限价策略等。

3.文化策略。茶叶作为中国文化载体之一,在销售过程中更应突出其文化性。云南普洱茶在文化营销上做出了典范,马帮驼茶进京、故宫普洱回乡省亲等都取得了很好的商业效果。郑州茶叶销售也应该注重文化营销,茶叶企业应该充分挖掘茶叶的文化内涵。企业可以在郑州举办品茶、斗茶文化节,茶艺表演、茶叶知识竞赛等多种体现茶文化的促销活动。

参考文献

[1]蔡 玲.对浙江茶叶品牌化运作的思考[J].时代经贸,2007(4):60

篇6

100年后的今天,世界茶叶销售额为1800亿元人民币,而中国茶叶市场规模仅为180亿元人民币。 目前,中国茶叶在世界上是面积第一,产量第二,出口第三,创汇第四,处在茶叶大国而非强国的尴尬局面……

笔者多年来一直从事市场营销策划诊断与行销分析工作,帮助过一些中国茶叶企业的发展,本篇只就中国茶叶企业(品牌)的“市场营销能力”表现,谈几点自己的看法:

当代中国茶叶,最缺乏市场营销与品牌建设

1、茶叶企业品牌建设不力:

纵观中国茶叶市场20多年的发展,中国茶叶在 “品牌竞争力”建设中明显处在下风,中国茶品牌竞争不赢英国的“立顿”、日本的“三得利”就是品牌建设不力的证明。

2、中国茶业行业行销能力缺乏:

随着竞争的加剧,茶业行业竞争的边界将被打破,茶叶品牌不仅要与其它茶叶品牌竞争,还要跨行业与咖啡及其它饮料进行竞争,20年来,中国茶叶市场经受过三次跨行业冲击:

1)第一次是80年代“咖啡的冲击”

2)第二次是90年代初“碳酸饮料、果汁、啤酒的冲击”

3)第三次是“矿泉水的冲击”。

目前,茶叶跨行业竞争不过咖啡就是中国茶业行业缺乏营销能力的证明。

中国茶叶企业在市场营销工作中存在的严重误区

一、“文化”的误区

茶业在中国有几千年的发展历程,自然有厚重的文化背景与底蕴,历史上也不知被多少文人墨客盛情讴歌。

但是茶叶行业倡导的“文化”,首先应该是一种“商品文化”,一种“主题包装文化”,一种可以和消费者产生共鸣、促进销售,培养忠诚度的“文化”;而非孤芳自赏、不食人间烟火的“纯文化”。部分儒商、 艺术家的“茶以载道”, 它只是极少数人曲高和寡的嗜好,只代表个体的艺术品位,而不代表商品定位与产品销售主张(USP)……

企业要发展,“货币承认”才是市场营销行为的第一要素!市场需要“量”的支持,茶叶的销量与产品赢利能力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我们要时刻清醒认识,轻飘飘的艺术行为代替不了厚重残酷的商业竞争!材米油盐 酱醋茶!它首先是生活必须品!才能成为艺术品!

市场行为必须分清主、次;分清“皮”、“毛”——正所谓:皮之不存,毛之焉呼?!

“文化”是为了产品服务,而不是产品为文化服务;“文化”是为了产品的销售,而不是牺牲销售来证明自己的品牌(企业)有文化!

茶是商品不是艺术,中国茶叶企业,不能为了文化做文化,更不能被艺术误导:印度、斯里兰卡供养着世界十大排名茶商,中国为何没有世界级大茶商?因为中国人把茶当艺术,而西方人只把茶当商品。

中国茶业营销:“文化过度、营销不足”——快走出“叫好不叫座”的文化误区吧。

二、产品的误区

产品严重同质化,原因是中国茶叶企业只关心“产品”不关心“商品”;只关心“如何卖”不关心“如何买”。认为只要自己的产品好,就应该好买,而忽略了市场竞争与产品差异化。

没有有效的挖掘、提炼出自己产品的独特卖点,更缺乏品牌的“归核——品牌内涵的缩定,走进了产品严重的同质化怪圈。因为缺乏品牌区隔、就缺乏品牌的鲜活度,缺乏品牌支撑,产品的附加价就不高,企业的赢利能力就会下降,产品也因此缺乏持久的竞争力与生命力。

实际上,中国茶业市场将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供大于求,茶叶行业的生产弹性大。只要茶价上涨,茶叶产量当年可以大幅度增加;只要某市场价格较好,库存茶叶马上就会从全国各地涌入。所以,再好的“产品”卖不出去就是“废品”!

——市场将永远根据供需关系发展,永远按市场规律决定生存!

不仅产品同质化,甚至连产品卖点、促销活动、广告媒介宣传传播的方式、卖场布置、产品成列、视觉色彩、专卖店(专柜、货架)装修风格、渠道模式、产品价格全都同质化……让人哭笑不得!

所以,中国茶叶企业(企业家)要学会:

用“比较”的眼光,有“宽度”的看自己的产品;

用“竞争”的眼光,有“高度”的看自己的产品;

用“商品”的眼光, 有“角度”的规划自己的产品!

中国茶叶企业,不要被一大堆荣誉奖状的产品迷失!人人都有的“同质化荣誉”不是卖点,快快回归到商品的本身,走出产品同质化的误区!

三、意识的误区

1、危险的“机会主义”:

不愿做基础工作,投机取巧(不炼内功,吃伟哥),梦想一夜成名。对必要的、必须的市场基础工作与最基本的市场投入,都想用“技巧”来解决,希望跳开速成!回避科学的客观的过程,用小聪明来代替严谨的市场行为!

2、缺乏做品牌的勇气与决心:

缺乏市场投入的观念与市场营销策划能力;害怕竞争与风险,缺乏专业运做能力与团队,把“偶然”当“必然”,把“狂潮”当“”。 不注重品牌建设,靠着一知半解的品牌知识,恶意炒作,把轰动的“影响力”当知名度;又把“知名度”又当作“品牌”,急功近利,说的是“长远规划”,实际是想捞一把就走!

“叶公好龙”般的做品牌,嘴上挂的是品牌,心理也知道品牌这个“东东”能多赚钱!一旦需要他对必要的品牌建设投入时,一下子就“原形毕露”……

3、缺乏创新思维:

孙子兵法曰:“兵马未动,粮草先行……”,现代商战的“粮草”更多指的是思想,只有创新的思想,才有创新的行动!

一切竞争从设计时开始,最好的竞争手段是避免竞争,决胜终端不如 决胜开端! 遗憾的是多数企业都只是从“战斗层面”去考虑问题,没有从“战术层面”、“战略层面”去考虑,没有从源头上领先,往往陷入价格战、同质化的泥潭。

孙子兵法又曰:“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再次伐兵、其下攻城……”

但由于历史的原因、行业的原因,往往中国茶叶行业

习惯了用“经验决策”代替“科学决策”。

习惯思维、意识保守,做市场缺乏系统的思维、长远的规划,只凭“商业感觉”;特别不注重“软件”建设,把市场投入、专业的营销策划思想当“投入”而不当作“投资”!

4、缺乏专业的鉴别能力与借力发展的思想:

不借势、借力、借脑发展。实际上,中国还是有非常专业的营销策划公司,遗憾的是企业往往没有鉴别能力,不能正确的选择营销策划公司,一旦被一些只有“嘴上功夫”却没有真正实战能力的“伪策划、广告公司”误导后,就对营销策划本身的重要价值产生了疑问!封闭了自己与真正专业团队的合作之路,“因腻废食”实在非常可惜!

5、战略心态不稳健:

茶叶行业(项目),是一个比较特殊、浪漫写意的项目,因为与文化联系紧密,看起来很美!但实质是属长期慢热型、高投入、高风险、高竞争、典型的供过于求的行业。决定了茶叶行业,投入周期长、竞争激烈、回报慢。

所以,做茶叶“产业”不能靠激情,它的成功,必须有强大的资源实力做支持!特别是要有打持久战的稳健心态相匹配,要讲科学与规律,要“雄心”与“耐心”并存!

四、营销的误区

中国茶叶行业,从“销售时代”正式进入“营销时代”但多数茶叶企业对营销的专业技能缺乏了解,特别对深度营销、价值管理、渠道建设、营销模式、销售政策、物流配送、产品协销、促销活动、危机攻关、品牌建设、产品成例、广告传播、产品服务、网络维护、销售团队管理、资源分析、资金链管理等系统过程,缺乏专业度,更缺乏整合资源、产业政策研究、融资、资本运作能力!

在营销的技术与战术中,没有正确解读市场的能力:例如:往往错误的认为,“概念”就是卖点,“口号”就是卖点(宣传)!“广告”宣传了,就是与消费者沟通了!或者认为只要自己提出了一个“卖点”就是有了产品的定位,消费者就认同了,其实,定位不在产品本身而在消费者的心灵!

五、企业管理的误区

由于“历史的原因”与“产业特性”, “小农经营”为主体的茶业经营体系与现代茶业的矛盾还将在职相当长时期存在,影响着我国茶业全球化和产业化进程。小生产与大市场的矛盾;小规模生产、小农家庭化经营方式、传统的茶叶加工方式与茶业产业化、全球化经营的矛盾,以及传统而原始的交易方式、管理方式严重阻碍了我国茶业企业的发展。

中国茶叶企业,以“家族式企业、家长制管理”居多,还没有真正向现代企业转型。没有引进专业的营销队伍,汇聚技术、管理、策划、广告、销售、服务、物流等专业技术人才。

由于没有专业人才,市场运作就靠老板凭经验、拍脑袋、靠关系、讲运气。市场策略缺乏组合拳,没有计划性、系统性、比例性、节奏性、连续性、出了问题就救火。

有人的时候,轰轰烈烈,摩拳擦掌,策略却有问题;策略清楚了,资源、锐气却没有了;投入广告的时候,市场工作没有启动;启动市场的时候,又没有了广告支持;建了渠道,却不去维护巩固,渠道流失时,又开始补救;管理庞杂、效率低下、人浮于事、管理成本极高……

篇7

什么是品牌?

品牌(brand)一词来源于古挪威文字brandr,意思是“烙印”,非常形象地表达出了品牌的含义――“如何在消费者心中留下烙印?”品牌是一个综合、复杂的概念,它是商标、名称、包装、价格、历史、声誉、符号、广告风格的无形总和。

近几年,国内茶叶市场空前火热,不仅传统茶企业不断提升拓展而且有新资本不断加入,新一轮的市场繁荣已经来临。然而,在繁荣背后,中国仍有数万家茶叶企业正艰难地行走在茶园、茶厂、茶店之间,苦苦思索着如何做强做大、

而此时,已经有一个这样的群体,他们不种茶、不做茶,却懂得如何把茶卖得更远、卖得更有价值。他们看好中国茶业前景,并以崭新的品牌意识、专业的营销理念和对茶叶独到的领悟强势介入。本期“观茶论”我们一起走进这些专业从事茶业品牌营销的公司,他们的出身各不相同,却各怀独门绝技,引领着许多正处于发展期的中国茶企悄然发生着质的转变。

独门绝技之变的是观念和思维,不变的是企业文化

作为国内最早从事茶业包装设计的企业,金汇通一直是国内茶企耳熟能详的名字。从一家礼盒包装公司发展成为拥有金汇通创意茶事和金汇通创意纸品两个自主品牌的创意设计发展股份有限公司,金汇通始终坚持为茶企追求个性化、可持续的发展,打造世代相传的品牌,同时在产品中体现经营者的个性、观念,在包装设计上体现企业的文化内涵。

在接受采访时,上海金汇通创意设计发展有限公司福州分公司总经理张龄月表示,在刚进入福建市场时,时常向一些茶企的经营者宣导品牌的理念,但他们却表现出不屑一顾的样子。认为在这方面花钱不值得。如今,随着茶企品牌意识的加强,越来越多的企业找到金汇通为其开展品牌营销策划。“有些品牌虽然有自己的Logo、VI,但是受地域的限制,无法进一步提升品牌的知名度。我们会根据企业的产品特点,帮助其定位,并根据其既定的消费区域,量身定做合适的经营模式,使其逐步摆脱地域限制。此外,我们还会帮他们规划得更长远一点,通常是3~5年。制定未来的发展规划。也是我们的行业规矩,使其品牌在3年后有个提升,不断加强品牌影响力。”

金汇通创意茶事位于福州五里亭茶叶批发市场内,店中摆满了各式各样的包装,门店经理周郑铃介绍,店里有800~1000种款式的包装,来定制包装的多以中小型企业为主。鉴于茶叶市场的消费趋势,茶叶包装的变化潮流很快,一些实力很不足的企业如果自己开发包装,会有一定的资金与库存压力。因此,创意茶事会建议并帮助企业选择一些包装。

三问“金汇通”

1、什么是金汇通创意茶事?

张龄月:金汇通创意茶事是金汇通为服务茶行业而打造的以茶包装为主营的专业渠道,采用以产品创意、生产制造、渠道营销为一体的模式发展,以品牌和商号的授权与商合作。专卖店包括茶包装、茶礼品、茶书籍、茶点、茶设计、茶品牌服务等经营项目。

2、在策划“中茶”时,金汇通是如何创意的?

张龄月:“中茶”代表的是中国茶叶,是走向世界的中国茶叶。“我的世界茶园”这一主题的图片中有代表不同国家茶园的采茶女模特,向外界传达的就是世界、国际的观念,也象征着中国是世界的茶叶基地,茶文化在中国源远流长,包罗万象。我们所提供的服务,是为了使“中茶”对自身的定位更加清楚,为它走向世界奠定基础。

3、您如何定义品牌?

张龄月:随着消费者的消费日趋理性化,不可避免地出现产品的同质化,如果不能形成品牌,就随时有可能被淘汰出局,因而差异化很重要。如果一个企业有好的产品、好的包装,那么整体形象就会得到提升。因此,金汇通建议企业品牌策划、开发包装要循序渐进、步步为营,既要变也要不变,变的是观念和思维,不变的是企业文化。

独门绝技之开启茶行业整合传播新模式

这几年,随着茶市的兴起,也涌现出了一批茶叶专业媒体,不少报纸、电视、广播等传统媒体也纷纷开辟出专门的茶叶板块,一时间,茶行业的广告成为媒体领域的香饽饽。4年前,福建华彩传媒的胡加法就是看中了茶业兴起的前景,毅然投身媒体行业,成为省内多家媒体的茶行业商。

在经营媒体的过程中,胡加法发现许多“外表光鲜”的茶企其实还处于行业发展的初级阶段,品牌意识薄弱,认知度低。于是,他开始有意识地关注茶产业的动态。“在2006年左右,泉州的茶企开始逐步发展连锁加盟经营,当时却没有一家专业的营销策划公司可以为他们提供可行性方案。他们只能参考发展较成熟的泉州鞋服企业的运作模式和管理经验。”对市场第一线的深度认识让胡加法开始考虑华彩传媒的转型,从单一的媒体广告商向品牌创意设计、品牌营销策划、茶事活动策划等一站式服务提供商的转变。

这么大的转变主要源于他在媒体上的深耕,积累起了全国庞大的数据资源,这些资源不仅涉及全国各重要产茶区,还包括各地知名企业、媒体等。正是依托这些资源。今天的华彩传媒已经能够为客户提供面向全国市场的营销策划。胡加法说,茶叶长期作为小农式经济的代表,在这几年忽然出现“井喷”式发展,企业化、规模化的产业发展势必造成行业专业人才、服务、规范等各方面的紧缺。一个成熟的行业必然是往细分化、专业化的方向发展。也就需要一个专业性综合型的服务提供商。

目前华彩传媒的客户以成长型的企业为主,其中有从传统家庭作坊发展成的茶叶企业,市场宣传意识较弱;也有外来资金介入的茶企,实力雄厚,宣传推广意识较强。华彩依据其在市场上的不同定位和企业发展程度,整合其拥有的媒体和产业资源,为客户选择最好的媒体宣传平台、最好的企业配套服务等等。

三问“华彩”

1、您觉得目前福建的品牌营销公司最突出的问题是什么?

胡加法:创意不足,模仿太严重。这几年茶行业的兴旺给予了营销公司很大的“希望”,但是真正介入之后,很多公司才发现行业资源十分有限,且要求极高。目前福建的茶业营销公司数量不多,规模有限,服务的侧重点也不同,有的侧重茶事活动策划推广、有的侧重产品包装设计、有的侧重企业文化宣传等,还没有能为茶企提供“一站式”服务的综合性营销公司。

2、华彩传媒的优势是什么?

胡加法:我们掌握茶业的第一手资料,拥有包括平面、广电、网络在

内全方位的媒体平台,因为再好的策划也要有好的宣传途径。我们还拥有众多包装企业,提供监理评级服务,可以为客户推荐评级。

3、华彩传媒下一步的目标是什么?

胡加法:华彩传媒的定位是成为集茶叶行业刊物出版、品牌创意设计、品牌营销策划、茶事活动策划、综合媒体、互联网信息服务、企业营销全案规划等中国茶行业一站式服务提供商。

独门绝技之“懂茶”了再做策划

厦门,一个品牌茶企争相云集的地方,传统的闽南茶韵与开放、时尚的国际化都市风相结合,使厦门在茶叶包装创意和设计领域的优势尤为凸显。在这其中,有一家公司在10年时间里,先后为华祥苑、武夷星、八马、安溪铁观音集团等多家省内一线茶企做品牌策划设计,并以其个性、差异化的营销理念独树一帜――黄建聪和他的“它山石”茶业品牌策划。

黄建聪1997年开始从事包装设计,1999年从设计“华祥苑”的商务茶包开始涉及茶行业,与华祥苑携手的8年时间,“它山石”全程负责华祥苑茗茶品牌策划设计,包括标志、品牌统一视觉识别体系VI设计、包装体系设计、常年品牌推广物料策划设计等等。与华祥苑的成功合作不仅让“华祥苑”一跃成为福建品牌茶企的代表,也让“它山石”积累了宝贵的茶行业品牌营销经验。他说,茶行业目前还处于浅品牌时代,中国茶企有品牌的概念是近十年的事情,“它山石”的品牌策划建立在对茶业市场的把握之上,其次才讲究艺术性。

在黄建聪看来,茶是地域性很明显的传统产业,地域决定了茶叶的基因和血统,赋予了茶叶独特性和稀缺性,但同时也决定了茶叶同质化的命运。中国是世界名茶大国,但不是世界(茶叶)名牌大国,多数品牌只停留在做产品阶段,只在比谁家的茶更纯正地道。“茶产业的品牌经营应该突破这一基于地域之上的同质化竞争,要从文化角度找到自己不同的市场策略和定位,目前品牌策划方面大量的模仿完全没有必要,有很多可挖掘开发的内容。”

10余年的茶叶品牌运作经验,不仅让黄建聪深谙了一套成熟的品牌营销方式,也让他自己深深地爱上了喝茶。“我做其它行业的品牌策划,就不会对这些行业产生兴趣。唯独茶,现在已经纯粹是个人的爱好了。”所以他始终坚持先“懂茶”再策划的原则,他说。饮茶本身就是一种文化,茶叶品牌推广应该注重茶这一独特、丰富的文化魅力,以品牌定位、市场需求为根据,从不同的策略点构建富有时效性和差异化的品牌内涵(文化),结合创新营销、科学管理、特色服务等一系列品牌建设手段,打造富有差异化和市场力的优势品牌。

黄建聪坦言,与其他行业相比,做茶行业的品牌策划最累,细节很多,但或许就是这份对茶叶的特殊情感。让他和他的“它山石”能屡屡以文化创新的营销理念,成为茶业品牌营销的典范。

三问“它山石”

1、您觉得目前福建的品牌营销公司最突出的问题是什么?

黄健聪:目前茶行业在品牌营销方面还有些保守,茶叶作为传统的行业在保持其独特性的同时,也要导入新的理念;目前茶业的品牌化发展还停留在单一的企业阶段,还没有形成行业整体的品牌化发展。

2、“它山石”的优势是什么?

黄健聪:我们拥有10余年与一线茶企品牌携手进行品牌运作的经验,深知茶的独特魅力,始终坚持先“懂茶”再策划的原则,从项目实态的调研诊断入手,以策略为先导,注重市场需求的时效性、针对性,讲究系统全面的品牌整合期,划。强调品牌文化的重要性,以文化为根基,主张个性、创新、差异化的视觉表现。

3、对目前的茶业品牌营销发展有没有什么期望?

黄健聪:茶叶品牌策划市场潜力巨大,更多的策划创意机构应该抓住时机,发挥自身的创作热情,投身到茶品牌策划中,助力中国茶产业品牌的发展。有更多的同行参与进来,大家一起来推动中国茶行业整体的品牌化发展。希望不久的将来,茶叶品牌创意将成为福建又一涉茶产业的风景线。

独门绝技之以文化做先导,以工厂为基础

周晟最早从事的是礼品策划,做了8年,2002年,因为帮华祥苑做包装设计开始介入茶叶包装领域。当时正值“茶王赛”最兴盛的时候,茶叶消费开始往高端走,“茶礼”的概念开始出现端倪,抱着试一试的心态,周晟决定留下来开拓茶叶包装市场,成立了新泽西(厦门)实业有限公司。

当时茶叶包装领域能称得上精品的很少,辨识度不高。为了能迅速成为行业的领军人物,周晟给自己定下了“只服务茶业龙头企业和茶业销售区域龙头的原则”,在他看来,只有与行业领头的企业合作才能迅速了解茶叶包装高端市场的需求,在最短的时间内占领制高点。他的确做到了。公司设计生产的木制包装已经销往全国各地,并成功打开了韩国和日本市场。

在为茶企设计包装的过程中,周晟发现他为一款包装提供了从取名到设计、到定价,再到市场推广等一整套服务,最后却只赚取了包装成本,其中的脑力劳动完全得不到体现。于是,2008年,周晟成立了“周异推略”,旨在以创异、创意的品牌理念为茶企提供全案服务。

“周异推略”目前主要选择二、三线的茶企为服务对象,与茶界打交道久了,周晟觉得目前中国的茶行业整体发展不够成熟,从业人员的流动性很强,而专业人员较少,这直接导致了行业整体模仿程度高,难以逃出既定的一些推广概念,比如铁观音企业在推高端茶品的时候,还有很多逃不出“皇家礼茶”的概念。他认为,对茶企的品牌策划首先要从准确、差异化的定位开始,“比如武夷山一家叫金红袍的茶企,由于其是进入三姑景区的第一家企业,就被定位为一个地标式的企业。”“客到山前必有茶”的品牌口号更是把地标式的含义表现得淋漓尽致;同样是武夷山茶企的“节节清”。由于企业丰富的历史和文化底蕴,与武夷山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相结合,就演变出了“山水茶・节节清”和“诚信・节节清”的品牌理念。”周晟把正在操作的项目向我们一一做了诠释。

周晟说目前的“周异推略”以五套体系运作:(1)基础vI识别;(2)与文化配套的服务体系;(3)与产品定位相符的包装设计;(4)加盟店整体空间形象设计;(5)加盟连锁的培训与管理。策划前期,周晟都会花大量时间与企业主做沟通,通过实地的市场考察、地域考察,全面了解一家企业对市场的希冀,为企业量身打造符合其品牌的定位与营销模式。

拥有一支实力强劲的品牌营销团队和相应的包装设计生产能力,“周异推略”摆脱了以简单的传统包装物来占领市场的品牌推广,坚持以文化做先导,以工厂为基础。“茶行业没有文化高度是没有前途的”周晟,如是说。

三问“周异推略”

1、您觉得目前福建的品牌营销公司最突出的问题是什么?

周晟:目前市场上针对茶业二线茶企进行品牌营销的公司很多,但大多是以单一活动策划案或包装策划设计为主要品牌营销手段,挖掘企业自身文化、打造统一整体的营销模式的公司却很少。

2、“周异推略”在发展过程中遇到最大的难题是什么?

周晟:目前最大的难题就是质量与时间的较量,对一家企业整体的品牌策划从确定到实施、再到出效果,不是一天两天就能完成的,好的策划需要时间锤炼,经典的案例更需要时间的考验。但现在很多茶企都处于急需发展的阶段,他们想重塑品牌形象也是希望企业能有一个质的飞跃,这就出现了比较矛盾的地方。

3、专业品牌策划营销公司的介入,会给茶行业带来哪些改变?

周晟:简单地说,专业品牌策划营销公司的介入,会让茶行业越来越规范,强者更强。

独门绝技之文化+营销为茶企注入独有的文化概念

位于厦门湖里区大唐世家别墅区里的一幢三层小楼,就是立伦茶业营销策划机构的所在地,总监黄文阳长期从事市场研究工作,进入茶行业也有五六年的时间,他说茶和别的商品不一样,文化底子很深厚,不能把它当成纯商品来买卖。茶叶营销一定要结合其承载的文化元素,长期走南闯北的黄文阳深知全国的茶叶市场很大,单纯的商品炒作模式很难支撑起这么大的市场,企业在走出去的过程中必须注入文化的元素,才能使茶叶的商品价值得以最大体现,也才能让茶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

黄文阳带我们参观了位于小楼院子里的培训室,“我们现在每周都有举办针对不同群体的培训,有针对店堂服务的,有针对部门经理的,也有针对企业老总的。”企业培训是立伦营销策划的重要项目之一,黄文阳解释说,目前许多茶企都致力于打造自己的企业文化,却不知文化的弊端也随之浮现出来。因为许多企业管理人员自身对茶文化的认识不足,片面的理解和盲目的模仿导致了目前福建茶企品牌定位的不明确,发展模式单一。“比如‘魏荫’、‘八马’等企业走的是制茶技艺传承人的路线,其它的铁观音企业不具有这样的先天优势,单纯地模仿只能东施效颦,对品牌的塑造无益。培训就是要让企业里的每个成员都能对中国的茶文化,对企业自身的文化有一个清晰的认识。”

黄文阳说,茶叶蕴含的文化内涵很丰富,包括儒释道禅在内的文化元素都是可以挖掘的,但有了文化不等于就有了文化营销,企业做文化最终是为了市场营销,是为了出效益,而文化要想影响消费者,就要先定位营销哪个群体。比如厦门的“般若堂”,营销的对象就是佛教信众;而“鹭岩茗茶”定位为宋代的优雅儒家文学风,营销的对象就是儒士群体。

如何走文化营销之路?怎么做品牌连锁经营?如何运用文化元素管理企业团队?如何把茶叶的特点融入到茶业的品牌营销中?黄文阳坚信,文化是一个品牌在树立过程中一定要走的路。

三问“立伦”

1、您觉得目前福建茶业的发展现状如何?

黄文阳:目前,福建茶行业整体发展还处于不成熟的阶段,企业主对于品牌的影响力和认知度还较弱,尤其是在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加盟连锁的拓展、管理和监控的能力有限,因此造成了“扎堆难做大”的现象,外地市场的扩张则受到了很大的局限性。

2、您觉得专业的品牌策划公司首先应该从哪些方面服务茶企?

黄文阳:茶行业目前处于起步阶段,门槛不高,水准参差不齐,所以规范运作、形成统一的企业文化才是专业品牌策划公司为茶企服务的第一步。要让茶企明白“文化+营销”的模式是市场中缺乏的,在众多的消费者中,区分出自己的目标受众,锁定这个人群的特点,针对性地挖掘自身产品的文化底蕴,输入相应的品牌文化,自然就可以达到市场营销的目的。

3、您是怎么定义品牌的?

黄文阳:品牌需要时间和资金来沉淀,更需要文化的参与。

独门绝技之好名称+好形象+好运作=好品牌

黄武疆第一次策划设计“茶”,是在大学时,美术课程自主命题,他就以茶为主题,

设计了一系列与茶有关的作品,由于立意新颖,颇受好评。1996年,他为家乡平和的一茶厂设计了一套包装,到现在还在用。

2002年,黄武疆开始为朋友林玉辉策划设计“茗仁堂”品牌识别系统,2006年初,他参与创意“山国饮艺”这个品牌,众所周知,《三国演义》是一部中国古代诸侯国战争史,也是一部著名军事谋略史(已广泛应用于现代商业之中)。当时我认为起名“山国饮艺”可以借助《三国演义》谐音迅速扩大提升知名度。”黄武疆说,“山国饮艺”是在《三国演义》思想上进行高度提升,从“战争到和平再到统一”,这是何等境界?此乃茶也。东方茶道的核心精神就是“和”!那么“山国饮艺”品牌在起名时把“三”改为“山”,寓意中国是茶的故乡,好山出好茶,闽地尤甚,自古产茶,而好茶者必长在云雾缭绕的高山上。因此“山国”可以理解为“茶之国度”;从“演”到“饮”则突出茶作为中华的国饮渊源流长;“艺”是文化、是艺术,对“山国饮艺”深刻的文化内涵进行了升华。伴随着这个让人过目不忘的好名字,在短短3年时间内,“山国饮艺”以200多家加盟店的傲人业绩,创造了中国“国饮文化传奇”。

2008年,黄武疆为“九峰茗茶”进行了全方位的品牌整合,全新的形象得到了业界的一致好评。黄武疆说,严格意义上来讲,茶品牌策划机构属于文化创意产业。它是茶企的外脑,可以给茶企更正确的方向,更理性的执行,更有效的社会价值;它是茶产业链中灵魂性的环节,是文化创意产业与实体经济有效结合的节点,从而保证茶企更强大的经济获利能力。茶品牌策划公司服务茶企,茶企的发展也反过来促进茶品牌策划公司成长,两者可以相互促进发展,共同壮大茶产业。

三问“品牌无疆”

1、茶品牌策划公司与茶企合作的方式有哪些?

黄武疆:1、项目合作:针对茶企当前所需服务,为其提供确凿可行的方案并协助其实施。2、常年顾问(类似品牌托管):这是与茶企较为紧密的合作关系,一般是建立在双方有一定的合作基础,彼此了解对方品行、做事风格等等,常年顾问合作能够提供较为系统、较为全面的服务。

2、一个好的品牌需要具备哪些因素?

黄武疆:好名称(名正言顺)+好形象(视觉识别、文化内涵)+好运作(经营管理、营销模式)=好品牌。

3、对于把厦门打造成为中国茶叶包装之都有何看法?

黄武疆:近年来中国茶企蓬勃发展,这离不开福建茶商的推动,厦门又是福建茶商的集结地,北有安溪铁观音、武夷岩茶、福安红茶,南边有漳州天福、平和奇兰、广东单丛等产品和基地,这些茶叶对外拓展几乎都不约而同选择了厦门。近几年,厦门的包装业发展也特别快,目前已经形成了集开发设计、生产成型、铭牌配套等完整的茶叶包装产业链。此外,厦门品牌茶店成熟的经营模式已经成为全国的典范,所以,厦门成为“中国茶叶包装之都”是很有可能的。

茶企的声音:相信术业有专攻

2009年7月,带着“把中国茶做得更好”的目标,福建八马茶业正式携手叶茂中品牌营销策划团队,这也是营销大师叶茂中策划介入中国茶业品牌整合的第一案。3个月后,以“商政礼节茶”为品牌定位、以“大礼不言”为核心广告语、“茶到礼到心意到有情有义有八马”为注解

语、由著名影星许晴代言的八马品牌新形象惊艳登场。专业的营销理念、先进的品牌形象意识,八马与叶茂中的强强联手令业界震撼!

此次携手叶茂中策划机构对八马品牌整合,王文礼说,1996年在大家对“品牌”、“连锁”这些词汇还不甚了解的情况下,八马就率先引入品牌策划和连锁经营,并取得了阶段性的成功。实践证明。现代企业管理是专业化细分管理,每个人都有局限。而各行各业都有大师,要善于取长补短;要相信“术业有专攻”,越是竞争,越要超越;既要自信,更要学习;要找自己最大的弱项“开刀”。叶茂中作为资深营销策划人和品牌管理专家,具有多个行业策划成功经验,先后为200多家企业进行过整合营销传播策划和品牌设计,善于以追踪企业成长轨迹、颠覆传统成长模式为企业创造佳绩。在叶茂中与八马团队的沟通交流中,叶茂中的一些想法让八马高管茅塞顿开,同时也信心百倍。“立顿除了品质一般,其他都好;铁观音除了品质好,其他都一般。”叶茂中如是说。

王文礼认为,中国的茶叶不缺生产的高手,缺的是营销的高手。这是中国的茶叶长期以来受计划经济束缚所致。这一次承载着千年古老文化的茶与现代商业化营销策略的结合必将创新动力融入茶行业,带给茶行业新的发展前景。

三问“八马”

1、作为安溪铁观音企业的领军者,八马是从什么时候就进入了品牌营销时期?这些年八马走过了哪些品牌营销阶段?

王文礼:早在1997年,在安溪的大部分铁观音企业只懂得把最好的原料没有附加值地售给外贸或全国各地茶叶批发商的时候,八马就开始意识到唯有品牌才能走得长远,才能有定价权,才能有核心竞争力。

八马的品牌策划经历了4个阶段。第一阶段,八马提出了“来自发源地最真诚的奉献”的核心广告语;第二阶段,八马提出了“百年执著、专家品质”的核心广告语;第三阶段,八马提出了“心造极、韵自成”的核心广告语;第四阶段,八马提出了“大礼不言”的核心广告语。每个阶段的品牌诉求,八马一直都离不开八马品牌是传承和尊贵的基本调性,但在不同时期,茶叶市场有不同的背景,于是,八马紧紧根据市场发展做出相应的战略。

2、八马选择叶茂中营销策划机构的原因是什么?

王文礼:我们国家是茶叶大国,但不是茶叶强国,主要原因在于企业品牌太弱小,市场占有率太低。茶叶品牌如何找到“蓝海”,策划大师会凭借敏锐的市场洞察力,更多地从消费者的层面来诊断你的企业市场营销问题。叶茂中认为,茶叶企业的通病是“太爱自己”,不会有取有舍。想要满盘通吃,最后“满盘皆输”。作为国内第一品牌策划人的叶茂中第一次接茶叶的案子,也是出于很慎重的考虑。

篇8

而中秋、国庆双节的到来,红红火火的国内茶市中,一向不愠不火的网上茶叶销售也突然开始前所未有地发起力来,叫板实体店,与实体店展开全国销售竞赛,这似乎揭示了国内茶业竞争的新方向。

知名营销专家叶茂中称,“2012年才是茶企真正的网上营销元年,它将开辟一个新“钱景”。”

上卖茶,成了茶企眼中的香饽饽

的确如此,2012年开春以来,国内知名茶企网店陆续开张,网络营销相当热络火爆。

6月,九峰茗茶旗下独立域名的电子商城和淘宝店同时正式上线,此前,元泰茶业旗下闽红茶业2月上线,再往前推一个月,清铧茶业网店开始运营,熹茗茶业紧随其后,也开通独立门户网站进行网络销售。更早些时候,厦门山国饮艺旗下的尚客茶业,以及天福茗茶、八马茶业、中闽弘泰、森舟茶业等茶企也都开通了自己的网店。

时至今日,网络营销、电子商务的重要性已经获得了包括天福、八马、安溪铁观音集团、华祥苑、日春、中闽魏氏等在内的很多国内茶企的认同,他们纷纷创立了自己的官方销售网站,或在淘宝网之类的B2C销售平台上开设直营网店,让茶企真切地尝到了网络直营的甜头。据淘宝网统计,时下在总数达到500万家的门店中,茶叶销售类的门店已达5万多家。淘宝网统计数据也显示,2009年春茶交易额仅为3.5亿元,2010年交易额已突破7亿元,2011年交易额更是高达12多亿元,三年平均同比增长100%。此番成绩,不得不让人赞叹电子商务的巨大推力与贡献。

福建安溪茶叶协会相关负责人介绍,单是安溪一县从2005年至今,网络总销售额已突破1亿,预计再过两三年,网销茶叶或达3亿元,复合年增长率将达到45%以上,其中70%的营业额是面向省外销售。早在2003年,厦门就有网商主攻茶叶销售,发展到如今,年销售额可达到5000多万元,而这一销售业绩相当于一家茶叶公司20家连锁店的年销售总额。

中国茶叶销售模式一直单调落后,依赖一级级的经销商费力推动茶叶销售,严重制约着茶业,尤其是外销茶的发展。同时,一直以来,茶叶销售始终难逃“关系营销”“人情营销”的俗圈甚至“贿赂营销”的骂名。而以开设上千直营店、加盟店,建立营销通路并获得成功的仅有天福等少数几家,其他公司如华祥苑、研茶园、竹叶青、中茶等则大多致力于多级渠道建设。但随着国内电子商务的迅猛发展,网络营销的重要性进一步得到传统茶叶大企的高度重视,它们借助其资金、基地、品牌、产品、人力等资源上的综合优势,陆续增加了本企业茶叶产品的网络销售业务,并在这一两年取得长足进展,对中国茶叶行业整体上网,拓宽茶叶销售渠道方面起到了重要的示范和推动作用。

与此同时,一大批国内中小型茶企和茶叶经销商,甚至是茶农也借助网络的发展,纷纷在C2C平台,如淘宝、拍拍上开设非常个性化的茶叶网店,直接面向中国庞大的网络消费群体,并且取得了骄人的成绩。小型茶企缺乏强有力的资金支持发展线下门店,因此线上网店、网络营销更是大多小型茶企的首选。

可以说,茶叶的网络零售潜力巨大,原因也非常明显:市场覆盖范围大,全天候销售以及互联网低成本、跨时空的特性,让茶叶可瞬时覆盖到全国乃至全世界任何一个角落成为可能。知名茶企发展网上零售,优势更加明显:知名品牌能较大程度地解除网上消费者的顾虑,从而将品牌优势延伸到网上零售,利用无形资产获得很大的发展空间。而对于新入行的茶商而言,店面租金压力以及客户关系不稳等都是制约其赢利的不利因素,不要租金、成本低、回报高的网络销售渠道对他们而言无疑是必然选择。

另外,网上营销还能开辟国际贸易机会。目前开展出口业务的主要途径是参加国内外的展销会,这种方式的优点是可以当面交流,缺点是成本较高,投入人力、精力大。而建立一个英文、日文、韩文等外文版本的茶叶网站并进行国际网络营销,将开发无限国际市场。阿里巴巴等大型国际贸易网站也是茶企寻找国际贸易机会的平台。

因此,茶叶网络营销如今似一块香饽饽,越来越受国内茶企的青睐。

作深度不同,茶叶网销又如烫手的山芋?

电商市场的重要性毋庸置疑,诸多国内茶企前赴后继足以说明情况。然而勿庸讳言的是,福建茶业厂商网络营销经营状况却参差不齐,有的日成交量可在数百单以上,有的却成交寥寥,甚至半年没有一单。为何同样的茶业电商却有如此大的差异?

“不少茶企开展电子商务,往往是三分热度,过一段便疏于管理、维护,更遑论用心去策划推广,成交量寥寥也不足为奇。”点晶广告公司王总进一步指出,“成本太高是主要原因,一家拥有独立门户网站进行电子商务销售的茶企,每年在人力、推广、物流等方面的投入成本,基本在几十万元甚至上百万元。像八马茶业,为扩展电子商务业务甚至单独成立一家运营公司。但是能有像八马这样实力的茶企毕竟很少。”

华祥苑茶叶负责人也坦言,他们投入网店的费用比例还少,网络销售对品牌茶企而言只是辅的销售渠道,主要还是定位为门店销售的补充,其销售量在总销售额中占比不大,更多的是把网店当作一个品牌展示平台。

2012年初,国内知名网络茶叶零售商店“也买茶”突然宣布“暂停”网站的运营,震动了整个茶业电商领域。但是业界普遍认为,“也买茶”的退出,并不是说明茶叶网络营销没前途,而是电商领域竞争越来越激烈。“也买茶”不管是在经营战略还是营销策略上,在与其他网商的对战中都处于下风——它在控制质量的同时还要保持低价,又无法吸引足够的浏览量,最终,成本成为压垮“也买茶”的最后一根稻草。

打造电子商务平台,拓展网上销售渠道,茶企不仅仅要解决平台问题,还要有应对支付、营销、物流体系、售后服务等方面的一系列复杂问题。知名营销专家李光斗认为,整体而言,国内茶叶网络营销总体上仍处于初级阶段,态度、手段、策略及售服都远跟不上现在电商发展的需求,“钱”并不是主要问题。一些专家甚至尖锐地表示,许多茶企网销水平还停留在“供销社时代”。

相比数十万之多的实体茶叶店,目前国内 “涉网”的茶企还很少,所占比例不到1%。如此悬殊的对比,足以说明茶叶这个行业的传统经营烙印之深,但也说明了其网络营销潜力之大,亟需改变的就是态度和营销策略。

除了在营销策略方面跟不上形势发展之需要,目前国内网上茶市场仍存在混乱之处。中闽魏氏提出,茶叶网络营销还必须解决一个大问题,那就是诚信,但是电商领域让人心烦的失信问题屡见不鲜,让茶企网络营销有点受伤。

当前国内茶叶网络营销市场又一大问题是品牌杂乱,“傍名牌”现象严重,令消费者难辨真伪。比如淘宝网上出售八马茶业产品的就有20多家,店铺中还有名为“八马茶业沃尔玛专卖店”“八马茗茶厂家指定唯一网络专卖店”等等,扑朔迷离;而出售安溪铁观音集团“凤山”牌铁观音的淘宝网店同样也有20余家,到底哪家才是正宗的就难以辨别?

本来产品销售网店增多、扩大销售量是件好事,但网销却常出现同品不同价、价格战满天飞等问题。福建、江西、安徽等茶叶主产区的茶企一般都是采用全国统一价,但习惯于上网淘便宜货的消费者嫌贵不买账;网上打折,又破坏了产品的价格体系,造成线上线下价格不一。

这些现象和问题,构成了国内茶企在网络销售上的尴尬与困窘,有时就如烫手的山芋,扔也不是吃也不是。

企网销,致胜之道在哪?

尽管茶企网络销售有着各种问题与挑战,还有一些难以逾越的软实力门槛,但Web 2.0网络时代的到来带来了巨大的商机,如果茶企不能迎合这个新媒体时代,那么今后茶企的生存空间就会越来越小。

因此,面对网络制胜的年代,面对营销手段日益多元化的需求,国内茶企如何进一步结合自身定位,以及产品的特性,打造符合自身目标市场定位的营销策略,以求脱颖而出呢?

行免费体验,提高客户参与热度

免费品尝在传统茶叶渠道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网上销售照样可以效仿,甚至做到极致。厦门尚客茶品上线第一个月就免费送出了4万份体验包,体验活动持续了很长一段时间,尚客茶品由此很快便获得了第一批回头客并立足市场。

不过,进行此类活动需要注意的是,茶企要充分研究客户的饮食、饮茶习惯,针对目标客户进行派送。但是线上派送产生的物流费用可根据企业实力与规模,决定是否要由客户自己承担,这样也可以进一步筛选出目标客户。

免品活动可在网店开张或者新茶上市时推出,以便让更多的人加入到体验行列之中,培养潜在的消费群体。

于创新,大胆融入时尚元素

茶企要在网络营销出类拔萃,就要勇于创新,不断融入社会时尚。现在一些先进茶企都在网店不同程度地糅合了时尚元素,大胆创新。比如天福茗茶的网店,就模仿时下正红火的“舌尖上的中国”推出“舌尖上的茶食品”,给自家的茶食品销售添上一把火;八马推出的“18渡”品牌系列茶,包装时尚大胆,与八马传统厚重大气的包装设计完全不同;刚上线的九峰茗茶也在网店推出四款包装设计时尚新颖的茉莉红茶,情侣款包装正迎合了白领的消费心理。

而为避免线上线下的价格冲突,一些品牌茶企也在渠道方面进行创新,针对性地推出专供网络的产品,与门店产品进行区分。

销要别出心裁,人无我有

为适应茶企业销售季节性强的特点,中国茶叶品牌网率先创立茶叶优惠券模式。2009年春节之前,茶叶品牌网经营者苏秋水偶然看到打折网站的优惠券运作模式,就马上运用到茶叶网销上。于是茶叶优惠券栏目应运而生,消费者到网站打印茶叶优惠券,到品牌茶企实体店购买享受优惠。此举使目标客户有了较强的网上购买冲动,并最终促成成交,较快地提升了企业的销售业绩。

名汇茶业在网上“一泡起卖”的营销也让人眼前一亮。一般商家的铁观音只按盒、按袋、按罐卖,而名汇茶业却别出心裁,按泡卖,而且是从一泡起卖,更为叫绝的是一泡只卖2元钱。买家买多少,名汇就寄多少。名汇这种一泡2元的铁观音净重为5克,不过,由于是在网上,省去了其他经营性费用,名汇的毛利也都能保证,一般达到10%左右。更为与众不同的是,“名汇品中国”的礼盒装茶(内装8种中国各地上等的名茶)也可自由组合,买家可以从顶级绿茶、红茶、黄茶、黑茶、白茶中随意选择组合,因此不少买家都一次买几十包。名汇因此在网销中取得了长足的进展。

另外,茶企还可以通过抓住顾客对“团购”“秒杀”“每日特价”等活动有所偏好的消费心理进行网络销售的博弈。

做异业联盟,提高网店关注度

所谓的异业联盟是指茶企联合其他行业的商家,在特定的活动中把自己的产品也销售出去。茶企可以和具有同样目标客户群体的机构合作,如团购网站、品牌汽车俱乐部、高端社交网站、网游企业等,与发起团购的商家捆绑合作或向这些机构的收费会员派发体验产品。

八马茶叶厦门某经销商就很好地结合了团购网站的销售模式,在短短半年时间内让网上茶叶销量超越门店销量,并保持至今。他们选择了知名度较高的10多个团购网站长期合作,以180克特殊包装的八马茶叶作为销量少、利润高的冷门团购产品的赠品赠送给消费者,实际上是参与团购的商家以较低的价格购买了该产品,实现了薄利多销的目的。

持诚信,敢于承诺退货

天道酬勤,商道酬信。诚信是网销成功永恒不变的真理,坑蒙拐骗,只能做一锤子买卖,之后就再也没人会理你,这是网销的大忌,道理也不用多讲。

诚信的另一个涵义就是要敢于承诺退货。目前,茶叶网销能做到不满意就退货的大概凤毛麟角,但是能作出退货承诺,往往就是迈出了成功的一大步。李劲松在淘宝开了一家名叫“中国后街”的普洱茶网店就是坚持“信誉”“信义”,实行近乎无条件的退货制度,生意却越做越大,单周最高支付宝交易额达60多万元,单月最高销售额突破200万元。

有一次,一个买家采购了10万多元的大单,买家收到商品后主观上认定该商品为假冒伪劣商品,要求退货。李劲松二话没说,立刻答应退货。在退货程序完成后,李劲松凭自己多年的茶叶知识给对方进行了专业的评论与分析,让对方感到信服,这个购买者后来反而成为他稳定的回头客、经销商。李劲松坚持认为:在退货前给出太多解释是苍白的。在相信自己商品质量的前提下,最重要的是赢得顾客的信任。正是这种对诚信的重视与遵守,使得李劲松积累了许多长期稳定的客源。

好服务是关键

良好的服务是致胜之本。在网络上,茶企可通过一次次交易和交流为每位客户建立起详细的信息系统库,除录入日常的交易记录、客户基本情况等信息外,还应该收录客户的诸如家庭组成、生活习惯、吃住喜好等全方位资料,据此,平时还可以按个人状况、企业规模以及经营阶段对其在人文方面进行适量关注和关怀,让消费者享受到温馨体贴的服务。

福州绿工坊茶叶公司是福州众多小型茶企中的一员,开网店从事电商已达3年以上,并颇为成功。绿工坊营销部经理秦全志称,“零距离购茶服务”是绿工坊的服务法宝。绿工坊变被动等待为主动出击,先由公司业务人员在网络上主动寻找、开发新的销售群体,再通过与客户聊天沟通,进而见面品茶,达到贴身服务,个性化营销的目的。绿工坊一些客服经理坚持每天在线18小时以上,甚至吃饭和睡觉都在电脑旁,努力为客户做好服务。

在客户关怀互动方面,安溪铁观音更是发挥到了极致。比如安溪铁观音的客户咨询系统的话术,由软件厂商为其设计了至少200多个标准问答话术,客服人员可以根据关键词匹配,直接发给相应的咨询客户,大大节省了时间,而且成功率高,减少了人为回答不正确而丢失客户的几率,而且这个话题库一直在持续改善中,让客户十分满意。

另外,在Web 2.0时代,茶企还应针对各自品牌的定位,努力掌握营销技巧,充分利用搜索引擎、社交论坛、新闻源、应用程序、RSS、电子邮件、IM、微博等IT手段进行网络营销,传播品牌价值,拓展客户群体。

篇9

那么在如今的Web2.0时代,茶叶企业如何吸引消费者的注意力,如何把茶行业的服务理念、营销思路、服务举措转化为客户的服务能力,使消费者自觉融入茶营销体系?立伦茶营销策划机构站在整个茶行业的高度指出,茶叶企业应当紧跟时代步伐,集思广益、锐意进取,高度重视网络博客营销模式的探索,寻求网络平台的新突破。

什么是博客营销呢?简单来说,博客营销就是利用博客这种网络应用形式开展的网络营销活动。博客具有营销细分程度高、互动传播性强、传播成本低及有利于长远利益和培育忠实消费者等基本特征。“博客粉丝超过10万,就是一份发行规模可观的都市报。”这就是现今网络上流传的对博客影响力的非官方解读。由此,不难看出博客营销的巨大力量。正是博客这种性质决定了博客营销正逐渐成为各行各业不可或缺的全新营销通道。

博客具有“自我为中心”快速传播信息的特点,人人都可以传播并转发、评价信息,是茶叶企业获取消费者意见、赢得优质口碑、进行舆情监测的有效平台。对于茶叶企业的服务品牌而言,博客具有网络化口碑营销的先天优势。而且,在这润物细无声的变“被动推介”为“主动接收”的过程中,企业也能更直观地找到自己或忠实或潜在的“粉丝”,跟踪评估他们的消费习惯,有的放矢地进行茶叶的品牌推广或品牌文化的传播。在博客综合多元的属性与功能下,立伦策划认为,茶叶企业应该抓住以下几个要点进行博客营销。

首先,搭建自己的企业博客。开通企业博客通常有三种形式:一是企业网站自建博客频道;二是开通独立域名的博客;三是在第三方博客平台上搭建。立伦策划建议茶叶企业建设初期应选择在第三方平台上搭建企业博客。这样能够利用第三方博客平台的一些优势,在短期里扩大企业博客的影响,等到后期有经营企业博客的经验和操作实力以后,可以再考虑建立企业的独立博客。一般来说,应选择点击率高,人气旺的网站的博客托管网站,同时设置自己独特的个性化风格企业介绍,一方面有利于外部搜索引擎收录认证,易于传播;一方面给消费者真实感、亲近感,感觉到在网络的背后有一个亲切和蔼的人在与其进行亲密交流。

其次,要聚合框架。茶企入住博客时,首先要问问自己,我们的营销目标是什么?对于目标的制定,一方面我们要结合展示茶企文化、标准服务、品牌培育等进行思考;另一方面我们要尽量从访客角度去换位思考,让访客在每个页面都能很容易的找到自己正在查找的信息。

第三,要寻找目标消费者。茶叶企业的博客都有其特定的目标群体,而且每个消费者关注点是不一样的,我们可以通过什么方法寻找契合受众,实现精准营销呢?一是通过标签找目标。通常情况下,博客用户都会根据自身的喜好为自己的博客贴上不同的标签。根据这些粉丝的特点,我们就可以对他们进行年龄、身份、职业、爱好等方面的归类。茶叶企业的消费者是广大茶叶爱好者,因此与茶叶有关标签的博客用户就是我们的目标用户。二是通过话题找目标。我们可以通过搜索引擎搜索针对茶话题讨论的人群。如我们发现某些用户经常参与茶叶类话题的讨论,那这些博客用户就是我们的目标客户了。

第四,实现精准营销。根据消费者对茶叶消费的习惯,经过专业策划,将其品牌诉求巧妙植入个性化的电子“微柜台”,通过别出心裁的主题、创意、内容、表现形式的设置,加深终端客户对茶企品牌的印象,打开消费者的心扉。

篇10

关键词:茶叶 ;市场 ;发展 ;浅析

一、中国茶叶市场的营销模式

1.1坚持“老行业、新经营”的理念,把现代企业管理模式融入传统行业中,通过委托加工,什么茶好就卖什么茶,通过搭建直接面对消费者的营销平台,化解销售压力的营销模式。

1.2以袋泡茶形式在销售上锁定在普通民众的消费生活区,同时充分利用各种宣传方式,吸引年轻人的眼球的营销模式。

1.3从健康、营养的角度出发,将传统的茶重新定位到养生的范畴,而吃茶的品类模式。

1.4传统的茶叶批发市场模式,目前,大约有60%的茶叶是通过批发市场进行销售的。

二、茶产业发展的推动因素

2.1各级政府对茶叶产业给予了高度重视,加大了对茶产业的投入,并且通过科技创新、结构调整、大力拓展国内外市场等措施,促进了我国茶产业的发展。如,在西部开发、扶贫政策和退耕还林等政策和资金的扶持下,各主要产茶省都发展了相当数量的新茶园。

2.2茶叶放开经营后,我国茶叶企业发生了结构性变化,大多数国有加工、流通茶叶企业实现了股份化、民营化转制。茶叶产业的发展,也吸引国内大的集团纷纷进入茶叶领域。如:云南制药企业盘龙云海和云南白药集团已经涉足茶产业并有所发展。

2.3由于竞争的加剧,只有引进资金,迅速扩张才能在市场中生存。如:拥有国内最大茶叶基地的云南龙生集团,在资本市场上成功引进了上千万元的风险资金。

2.4茶叶加工由手工转向机械化,通过对加工工艺的改进,茶叶品质也在不断提高,适应了市场对高品质茶叶日益提高的的需要。例如乌龙茶等。此外大型的精制企业大多数已经通过ISO9000系列、HACCP等质量认证。从2005年开始,国家对茶叶企业实行QS认证,进一步促进了茶叶初精制企业厂房和设备改造工作的开展。

2.5茶叶本身蕴藏了十分丰厚的文化内涵,茶叶市场首先应该是茶文化市场,缺乏文化氛围的前提下建设茶叶市场,显然显得枯乏和单薄。近几年,各地广泛开展的各项茶文化活动,有效地普及了茶文化,宣传了茶知识,带动了茶叶消费的增加。以“十大名茶”贵州都匀“毛尖茶”发展为例,目前,全国许多大中城市都有“毛尖茶”茶商和茶农的营销网络。都匀毛尖茶早在明清时期即为朝廷贡品,1915年获巴拿马金奖,1982年在长沙全国名茶评比会上评为“中国十大名茶”,1993年又获国际抗衰老食品博览会金奖,被誉为“茶中极品”,有如此殊荣之都匀毛尖茶,这是因为:都匀“毛尖茶”发展的一个十分重要原因就是政府重视茶文化的推广。

三、存在的问题

目前,中国茶叶在世界上是产茶大国,但还不是产茶强国。与世界各主要产茶国比,我国茶叶生产还存在许多问题:如,当前,我国名优茶生产还不能实现全程的机械化加工,大多数还是采用手工制作,作坊式生产;而且生产产品的标准化水平也不高。而在日本不论是茶园的管理,还是茶叶的加工,也都基本实现了标准化管理,机械化生产。

四、肤浅的看法及策略

不断变化和发展的中国茶叶市场给企业带来众多的机会,因此,把握未来的发展趋势是行业发展、投资的关键。根据当前茶叶发展现状,我有以下几点观点:

4.1产量增加,市场热点不断,多茶类协调发展已经成为我国现阶段市场主要特征。如普洱茶热的兴起,对我国现阶段茶叶市场将会产生较深远的影响。首先,其他的茶叶都是愈新愈好,而普洱茶越陈越值钱,还具有收藏价值。其次,与其他茶叶品种相比,普洱茶生产能够形成规模生产。此外,其他茶叶品质最主要取决于原料,而普洱茶更多是在工艺、品牌的树立。我国是多茶类的国家,如何根据消费者不同的需求,通过对加工工艺和品饮方式的改进,形成市场卖点,促进需求的增加,使各个茶类都能够协调发展,需要形成依靠创新和大家进一步探讨。

4.2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现在许多企业已经开发出有机茶,走打造名优茶品牌之路。随着QS制度的全面实行,茶叶销售逐渐要从散装茶销售转向包装茶的销售,通过包装和品饮方式的创新来促进饮茶方式的改变。另外,为了不制约当前茶叶企业规模扩张的问题,我国茶叶市场需要稳定“老百姓”品牌的茶叶、中低档品牌的包装茶叶。

4.3为了适应目前茶叶消费多元化和个性化发展趋势。从市场发展看,茶叶销售今后除了传统营销模式外,网络营销等新型营销模式也应该应用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