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底两万里读书笔记摘抄范文
时间:2023-04-04 17:34:3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海底两万里读书笔记摘抄,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一、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热情
我国古代大教育家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是啊,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此,我努力探寻激发学生阅读兴趣的方法,下面是值得借鉴的几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1.推荐优秀读物,介绍主要内容
例如,教完《孔明借箭》后,学生对孔明的神机妙算深感佩服,于是我趁机介绍《三国演义》中的“桃园三结义”和“三顾茅庐”,并提出:“你们还知道哪些三国故事呢?”一石激起千层浪,班里喜爱课外阅读的学生纷纷给出了答案:“空城计”“三英战吕布”“七擒孟获”等。全班学生的阅读兴致大增,达到了良好的引导效果。
2.以教师的阅读感受,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从我自身的教学实践表明,教师介绍自己的阅读经历,讲述自己的阅读感受,最能激发学生的阅读欲望。例如,我讲述了自己初中时期阅读了《海底两万里》,至今仍印象深刻,书中一一介绍了无穷大海中的各种鱼类、植物,以及地中海下的神奇隧道等。结果,学生去图书馆借阅书籍时,争着要借《海底两万里》。
3.利用名人效应,引导学生进入阅读殿堂
我找来一些名人撰写的关于读书经历的文章,推荐给学生,利用名人效应,引导学生爱上读书。例如,我读到厦门大学易中天教授为一套名著作的前言,马上推荐给学生,让学生感受一个教育家的阅读经历,激起学生对阅读这个美好天地的向往。
4.提供优秀的阅读平台,让学生感受阅读的乐趣
如果没有优秀的适合学生的读物为载体,学生是不可能喜欢上阅读的,所以,教师要努力创造这个优秀的阅读平台。
前年我到一个较偏僻的农村小学支教,我积极地在班级里开展读书活动,并且根据每个学生特点,为他们推荐适合他们阅读的书籍。全班学生阅读的热情空前高涨。有一个男生在作文里写道:“以前我很讨厌读书,可是当我读了从图书馆借来的《十万个为什么》之后,我发现原来书里有这么多有趣的内容,从此我爱读书了。”
二、引导学生选择经典书籍阅读
厦门大学易中天教授说过:“如果我建议,我建议去读经典,经典都是经过历史检验的,充满前人的智慧。能成为经典的必是好书。”因而,我向学生推荐了《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推荐的阅读书目和新阅读研究所在国家图书馆的“中国小学生基础阅读书目”。这些经典书籍能够成为小学生的精神支柱,能够让他们拥有深厚的文化底蕴!教师应该很乐意地去当这位引路人!
三、教给学生阅读经典书籍的方法
1.学会精读
我经常为学生开设阅读赏析课,目的是为了指导学生学会精读,引导学生从作品的语言表达和思想内涵去分析、积累、背诵,培养学生精读、感悟的能力。
2.学会写读书笔记
“不动笔墨不读书”,我非常注重让学生学会写读书笔记,并教给方法:
(1)摘抄原文。阅读中遇到好词佳句进行摘抄,以加强语文积累。
(2)提纲式摘录。要求学生写出所读文章的主要内容,以培养学生总结、概括的能力。
(3)写读后感。引导学生抒发读书感受。评价文中人物、事件、语言等,以达到提高学生的认识能力、表达自己见解的能力。
3.确保读书时间
我让学生制订读书计划,合理安排阅读时间,确保每天认真阅读30分钟以上。我还利用每天下午的20分钟自习时间让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日积月累,学生养成了良好的阅读习惯。
四、提供课外阅读的展示平台
1.开展读书交流会
让学生有机会把自己摘抄的优美词句、读到的新鲜有趣的故事或自己的读书体会与大家分享。这个活动很受学生的欢迎,他们非常自觉地参与到活动中来,在发言时常常博得同学一阵又一阵热烈的掌声。这样一来,一批喜爱阅读的优秀学生带动起全班同学的阅读热情,阅读的浓厚氛围就建立起来了。
2.开辟“好书推荐”专栏
我在班级的“学习园地”上开辟了“好书推荐”专栏,由教师或学生在该专栏张贴推荐内容,专人负责审核,要求把所推荐书籍的大概内容介绍出来,若附上推荐理由则更好。这样,班级里关于阅读的讨论越来越多了。
3.优秀读书笔记展评
我在每一学期的期中和期末阶段进行“优秀读书笔记展评”活动,一批优秀的“读书笔记”亮相于全班学生,给认真做读书笔记的学生一个展示的平台,也给全班学生一个相互交流、相互学习的平台。
篇2
一、指导小学生选择合适的课外读物
阅读是一场心灵的对话。笛卡尔说:“读一本好书,就是和一位心灵高尚的人交谈。”因此,选择合适的课外读物尤为重要。而小学生年龄小,知识少,阅历浅,鉴别能力和免疫能力都比较差,需要在成人的指导下进行课外阅读。而在我们农村小学,学生家长的文化层次相对较低,家长或在家务农或外出打工,空闲时间或者打牌,或者搓麻将,即使有人拿起书本,也是那种不入流的消遣书,学生很难从家长那儿得到“读好书”的熏陶。为了营造有书可读,有好书可读的环境和氛围。老师义不容辞的肩负着向学生推荐优秀课外读物的重要使命。
为了开拓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知识,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读写能力,我配合阅读教学积极向学生推荐与课文内容密切相关的读物,为学生架起从课内向课外阅读的桥梁。如在学完《卖火柴的女孩》后,我便向他们推荐《格林童话》、《安徒生童话》、《一千零一夜》等引人入胜的读物;学科普文期间,我就建议他们阅读程度适合的科普读物;教学完《草船借箭》、《石猴出世》后,在我的指导下,学生们便兴致勃勃地去读了原著《三国演义》、《西游记》;我还精心挑选了学生喜闻乐见的经典儿童读物,如《海底两万里》、《木偶奇遇记》、《吹牛大王历险记》等。其次,我还适当推荐给学生一些有时代特色的畅销课外读物。比如,郑渊洁的“皮皮鲁”和“鲁西西”等系列童话故事,成为众多小学生童话梦中的主人公。通过阅读各类书刊,学生慢慢明白,语文课本中的文章只是一朵小小的浪花,还有更浩瀚的书海等待他们去遨游。让学生能慢慢走出语文课本,走向语文大世界,找到学习语文的乐趣。
二、指导小学生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
张之洞曾经说过:“读书不得要领,劳而无功。”因此除了指导学生选择读物外,我还教给学生读书的方法,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
1教学生掌握多种读书方法和技巧 曾指出读书之法:不同之书,区别对待。应读之书宜缓宜熟;应阅之书宜速宜多。阅书如攻城,轻骑剽悍,所向无前。可见,阅读应有多种方法和技巧,要根据不同的阅读目的和所读材料的不同,来选择恰当的方法。我主要教给学生精读、略读、浏览这三种读法。精读法主要是针对书报上的某些重点文章,提倡集中精力,精细地阅读,就是要一句一句地读,一句一句地理解,记忆内容,想象情境,感受意境美、文辞美,人物美;略读法速度较快,常常一目几行,迅速地把握读物的脉络和主旨,意在了解大概内容,对于长句要善于抓主干,遇到难词、生字,只要不影响对大意的理解,就可以跳过去;浏览的速度就更快了,对所读的书报,不是逐字逐句地读下去,而是快速地观其概貌。主要用来浏览报纸、搜集信息资料等。这样可以做到用最少的时间获取尽量多的信息。当然,有了一定的阅读经验和阅读能力以后,以上三种读书方法可交叉进行。
2教学生学会摘录批注 我国教育家徐特立曾说:“不动笔墨不读书。”这句话中的“动笔墨”,就是圈点批画记的意思,指出了摘抄记录的重要性。在这一阅读方法上,伟大导师列宁为我们作出了榜样。他读书时非常喜欢在书页空白处随手写下丰富多采的评论、注释和心得体会。在阅读时认真作符号、写批注,可以促使自己在读书时开动脑筋,记下某些感受,记录某些思想火花,这是一种卓有成效的读书方法。也是提高写作水平的有效阅读方法。在课外阅读中,发现文章中富有教育意义的警句格言、精彩生动的词句、段落,可以摘录下来,方便随时记背,积存进自己设立的“词库”中,为以后的作文准备了丰富的语言积累。也可在文本的空白处写下自我体会等等。摘抄可在读中进行,也可在读后补记,感想可长可短,语言繁简皆宜……同时还可以对自己订阅的报刊杂志,将其中的好文章剪裁下来,粘贴到自己的读书笔记中。总之,不必拘泥于形式,不必受制于空间。长期积累,终就“厚积而薄发”,就会合理用于写作之中,下笔如有神。这样既有效地提高了阅读效率,也更好地提高了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
三、培养小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不断增强课外阅读的自觉性和持续性
课外阅读如果缺少教师的检查和监督,有时候很容易虎头蛇尾,所以教师要在指导学生开展课外阅读的同时,重视抓好开端,由易到难,有计划地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1、循序渐进,分层要求 根据不同学段学生的身心特点,向他们提出不同的阅读要求,做到有计划地循序渐进。比如,对低年级学生,关键是要通过各种方法引导他们喜欢读书,让他们能够真正的读起来,读进去,带着一颗愉悦的心,在优美的语言文字中含英咀华,品味感悟,丰富情感,在大量的阅读中潜移默化地接受熏陶感染,为生命成长奠基!然后随着年级的升高逐渐拔高要求。
2、训练定时阅读和限时阅读的习惯 定时阅读指每天某一时间内阅读,限时阅读指每天限定一定的读书时间。为了保证阅读时间,我班开设了大阅读课。把每周星期五的第六节课定为阅读课,让全班同学在一起进行阅读,交流。阅读时有老师及时的点拨、引导,有效地提高了阅读的效率。
3、做好课外阅读的检查与评价 课外阅读的兴趣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培养的。为了激发学生持久的兴趣,提高阅读质量,把该项活动引向深入,教师要经常采取谈话、检查读书笔记等方式了解学生课外阅读的情况,也可以把检查阅读情况和班级活动、语文实践活动结合起来,鼓励学生将自己的阅读成果展示出来。比如,开故事会、专题知识抢答,批阅读书笔记、读书报告会等,以此促进学生广泛地“读”,大量地“读”。
4、表彰先进,坚持阅读 对课外阅读取得一定成绩的学生,评为班里的“阅读小明星”,把该生照片贴在学习园地上,并写上她最喜欢的关于读书的名人名言。教师及时鼓励,让他们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当学生在获得成功后,兴趣高涨,会坚持大量的广泛的阅读,良好的读书习惯也就随之形成。同时个人的进步往往又是同学们效仿的范例,这样班里就会形成浓厚的课外阅读氛围。
篇3
一、加强对课内阅读的指导
课内阅读是课外阅读的基础,教师应加强课内阅读的指导,让学生“得法于课内”。教学要在重视文本教科书的同时又超越文本,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教学新机制,这样,语文学习才会事半功倍。
1.开展创造性阅读,注重人文性与个性化
长期以来,在阅读教学中,学生并不是阅读活动的主动参与者,而是更多地依赖教师、迷信书本,成了知识的被动接受器。开展创造性阅读,就是要改变这种局面,通过学生的主动参与,实现“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平等对话。教师要引导学生品味语言,注重个性化朗读的指导,尤其提倡多角度的、有创意的阅读。在阅读中,特别是在把握文章的主旨时,应鼓励学生对文本提出自己的看法,而不是迷信权威、迷信书本。开展创造性阅读就是鼓励学生勇于发表不同的见解和感受,提倡“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只要言之有理,教师就应予以肯定,从而营造出民主、平等的对话氛围。只有这样,我们的阅读教学才能从那种“人云亦云”“异口同声”的模式中解脱出来。在阅读的同时,教师可以穿插各种小练笔,引导学生运用自己的语言,举一反三。
2.把课外引入课内,构建大语文教学动场
语文教学必须要树立大语文的教学观,把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有机结合起来。增加语文课的文化内涵,不能将经典名著、时文精品拒课堂之外,应在把握教科书的基础上提供有价值的材料,将课外阅读纳入语文课程体系,在“法定”的教学时空内,弥合课内与课外的鸿沟,让学生在有限的语文课堂内掌握最大量的信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1)把背景资料引入课堂,加深学生对文本的感悟。小学语文教材中有许多课文描述的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隔很远,学生理解起来有一定的难度,需要联系时代背景才能理解人物的情感。如学习柯岩的诗歌《种子的梦》,如果仅从表面上理解种子的梦想:吸收养分,积蓄着力量,梦想自己发芽、长叶、开花、结果,这是远远不够的。我在课前就布置学生搜集有关柯岩的资料,自己也把关于这首诗的背景资料打印出来。课堂上通过学生对资料的交流,了解诗人在“”中一家人深受迫害。诗人用人性化的语言描述种子的梦,抒发自己在艰苦的环境中不畏艰难、勇于拼搏的精神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祖国新生的寄托。这样加深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2)把经典美文引入课堂,加大课堂教学的深度和广度。抓住教科书中某些有价值的知识点,如体会文章的感情、揣摩人物的形象等,可以把与之相关的课外资料推荐到课堂上,与相应的教学内容结合起来,这样做既能加深学生对文本的理解,更能拓展学生的视野,为课外阅读打下铺垫。如学习《草船借箭》后,我选出《三国演义》中诸葛亮三气周瑜和大摆空城计的内容整理印发给学生,在学习课文的基础上,通过阅读,学生更加深入地感受到诸葛亮的神机妙算,激起了课外阅读《三国演义》的兴趣,班内掀起了读三国、品三国的热潮。
这样课内课外相结合,加深了学生对教材的理解,加大了课内阅读的深度和广度,开阔了学生的视野,启迪了学生的思维,也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语文素养。
二、有计划地指导课外阅读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让学生变聪明的方法,不是补课,不是增加作业量,而是阅读、阅读、再阅读。”有效的课外阅读作为课内阅读的延伸,能让学生真正聪明起来。
1.制定合理的阅读计划,推荐合适读物
好书,以它的健康思想教育人,以感人的事迹鼓舞人,以高尚的情操陶冶人,以紧张、惊险、曲折的情节吸引人,以科学的知识丰富人。只有教育学生读好书,才能使学生从好书中受到美的感染和陶冶,才能树立良好的审美观。小学生年龄小,阅历浅,教师要告诉学生哪些是好书,可以读,哪些是坏书,不可以读,不断提高他们的鉴别能力。教师要制定好每学期的读书计划,减少阅读的盲目性。
(1)推荐延伸性的课外书籍。在学生学习了课文之后,教师可以根据学习内容向学生推荐课外读物,进行延伸性课外阅读。如学习了《鲸》一文,推荐学生阅读美国作家赫尔曼•麦尔维尔的作品《白鲸》和法国作家儒勒•凡尔纳的《海底两万里》,进一步了解鲸的生活,了解海洋,激发学生探索大自然的兴趣。学习了《永生的眼睛》,教师可以推荐学生阅读《夏洛的网》,以激起学生对生命价值的深入思考。
(2)推荐符合学生认知特点的经典美文。经典文学作品都经过了几代人的阅读体验,其作用不言而喻。反映时代精神的美文,有助于学生把握时展的脉搏。但是,教师推荐的经典美文要符合学生的年龄、性格特点,选择符合他们认知特点的读物,才能最大限度地激发阅读的兴趣。一般来说,小学低中年级侧重提高想象能力,可提供童话寓言、民间故事、古诗和通俗的小文章。而高年级学生除了故事外,还对人物传记、传奇、惊险科幻小说等感兴趣。女生一般喜欢看故事情节较强的书,我向她们推荐《绿野仙踪》《鲁滨逊漂流记》《一千零一夜》等,而男孩对历史、科学、体育、科幻等方面感兴趣,于是我经常向他们推荐《水浒传》《中华上下五千年》《神奇的大自然》《科学之谜》等。由此可见,教师帮助学生选择课外读物要做到有的放矢,使每个学生的阅读积极性都调动起来。
需要注意的是,所推荐的读物类型要尽可能的广泛而多样,以满足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这样可做到因材施教,学生也各有所获。
2.及时指导,提高课外阅读质量
课外阅读为学生开辟了广阔的天地。教师要想使学生把课内学到的读书方法灵活地运用到课外阅读之中,就要及时地加以指导,开设阅读方法指导课,教给学生一些读书方法。
教师要及早让学生养成边读边想、不动笔墨不读书以及用眼卫生等习惯。开卷有益,但并非多多益善,“食而无化”是无益的,应该边读边想,做到不动笔墨不读书,不断地在重点词、句、段上圈点批注,抓住重点词、句、段去理解,再联系上下文去理解整篇文章或整本书的意思。
教师可根据不同的读物、不同年级学生的实际,指导学生写简单的读书笔记。写读书笔记是提高课外阅读质量的有效措施。读书笔记主要有四种:摘抄,如抄精彩词语、优美句段、格言警句等,积累语言;列提纲,如写出文章的要点、框架或故事梗概,便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写读后感,指导学生把原文的思想内容与自己的生活实际相联系写出读文后的感受;写书评,如评价书中的人物和事件。小学生的语言虽然是幼稚的,对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是有限的,不到位的,但他们对人物或事件的是非曲直已有一定的认识,通过写书评的练习,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认识能力。
3.学校家庭相结合,保障阅读时间
家庭的人文环境和自然环境对孩子起着潜移默化的熏陶作用。有许多成名人士正是因为有着良好的家庭学习环境,从小养成了良好的阅读习惯才受益终生。如果没有家庭教育的配合,学校教育可谓事倍功半。
因此,开展课外阅读要取得家长的支持和配合。我每次开学都要召开家长会,把自己制定的读书计划与家长交流,请他们提出修改意见,取得他们的支持;同时号召家长与孩子共读一本书,共同写下阅读心得。在读书汇报会上,请亲子阅读出色的家长介绍经验,以掀起亲子共读的热潮。阅读过程中,借助家校联系卡及时把学生的阅读情况汇报给家长。这样家校结合起来,有效地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保障了课外阅读的时间
4.及时评价,不断提高阅读兴趣
对学生的课外阅读进行评比激励,给予学生一定的精神鼓励和物质奖励,有利于提高学生课外阅读的信心与热情,激发他们主动阅读思考的积极性,从而提高语文素养。根据实际情况,我采用灵活多样的评比方法,如开展故事竞赛、智力竞赛、课外阅读知识竞赛等,评比学生的读书心得、优美句子摘录并颁发奖状。可根据学生课外读物的数量,评出不同星级的读书明星;学期末评选读书标兵,并颁发奖状和书籍。这样既鼓舞了先进,也对其他同学起到了促进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