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终眷恋着祖国范文
时间:2023-03-28 07:53:3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始终眷恋着祖国,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1.下列加点字注音,不全正确的一项是(5分)()
A.草毯tǎn沉吟yín绚丽xuàn祈祷qí
B.泥毡zhān篝火gōu矗立chù踱步duó
C.陡峭dǒu焦灼zhuó草坪píng逮捕dài
D.愠怒wēn逶迤tuō玛瑙nǎo夜阑lán
2.下面句中的横线上填入哪一个成语最恰当(5分)()
大家对您的剧本提了不少修改意见,我想再补充几点,供您参考,权当是吧。
A狗尾续貂B画蛇添足C锦上添花D节外生枝
3.下面句子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项是(5分)()
A.为了写好这条报道,我们调查了许多老杨的事迹。
B.他到现在还没有来,我断定他大概打球去了。
C.不但我支持他参加班长竞选,就连不少原先反对他竞选的同学也改变了主意。
D.通过大家的帮助,使我的学习成绩有了明显提高。
4.下面词语中,都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5分)()
A.四度赤水出其制胜濒临城下弃甲丢枪
B.千锤百练调虎离山风餐露宿趁胜追击
C.焚书坑儒物以类聚据理力争安居乐业
D.直上云宵小题大做举世瞩目无以轮比
5.下面文言句式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5分)()
例句:晏婴,齐之习辞者也。
A.王曰,何为者也?
B.对曰,齐人也。
C.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
D.晏子将使楚。
6.下列关于文学作品内容及常识的表述,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5分)()
A.《最后一课》的作者是都德,法国小说家。
B.小说的三要素是武打、爱情和穿越。其故事情节的发展过程可分为开端、发展、和结局。
C.格律诗可以分律诗和绝句;从形式上看,律诗每首八句,绝句每首四句。
D.《始终眷恋着祖国》一文,明线是时间先后,暗线是钱学森眷恋祖国的深情。
7.默写。(每空1分,共10分)
①不怕远征难,。
②像春蚕在咀嚼桑叶,,像山泉在呜咽,像波涛在澎湃。
③国破山河在,。
④夜阑卧听风吹雨,。
⑤橘生淮南则为橘,。
⑥千里之行,。
⑦言必信,。
⑧工欲善其事,。
⑨鞠躬尽瘁,。
⑩勿以恶小而为之,。
8.语文综合实践。(每小题5分,共10分)
①班级召开“十四岁,我们迈开青春第一步”主题班会,请你以主持人的身份设计一段开场白,在主题班会上说一说,听听大家的评价。(5分)
篇2
杨庆文同志不在了,但是他的精神活着,并将伴随着海事蓬勃的事业代代相传……
一个人,怎么去衡量自己存在的价值?我也曾渴望得到金钱、地位和权势,在这个“物质至上”的思想充斥着整个社会的年代,还有多少人能够摆脱利欲的诱惑保持自己高昂的头颅?
他,在外企工作17年,毅然放弃华南区业务经理的位置,苦苦追寻着组织的脚步。
他,在月薪过万美元的收入面前不动摇,毅然来到海事,眷恋着祖国母亲的怀抱。
他,炎热机舱里连续奋战5个小时,只为一身正气维护海事执法的尊严。
他做到了。作为一个平凡的海事工作者,而不是年薪60万的外企华南区业务经理!
这是怎样的一种情怀,这是怎样的一种情操?
我真想亲眼看看这位淡泊名利、一身正气的老大哥,我真想走进他的生活,了解一位海事战士是怎样做着他平凡而又伟大的贡献。可惜,他已经与世长辞,我只能从别人的口中拼凑起他的点滴……
我仿佛看到了坐在海事处受理大厅加班签证的杨庆文,他就这样静静的坐在那里十几个小时,认认真真的做着枯燥无味的签证;我仿佛看见了埋头苦读到凌晨一两点的杨庆文,妻子在身边轻轻的责怪,他依然没有合上眼前的法规和公约;我仿佛看见了为保证船舶安全航行为船舶安检的杨庆文,不厌其烦的查找着缺陷出现的原因,船员亲切的称他“贴心人”;我仿佛看见了用流利的英语、精湛的业务征服“劳氏”船级社工作人员的杨庆文,“劳氏”的负责人用不熟练的中文对他伸出了大拇指“中国PSC检查官,一流的!”……
忠于海事事业,服务祖国人民,奉献无悔的年华,超越不息求索的自我,这就是杨庆文。
杨庆文同志走了,他不会再回来,但是他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遗产。他用生命谱写了一首新时代的“海事之歌”,我们要继续将它传唱下去。
我们要像杨庆文同志那样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利欲驱人万火牛,江湖浪迹一沙鸥。”短短的一句诗就勾勒出了利欲熏心者的疯狂和淡泊名利者的高雅。杨庆文同志没有在权、利中迷惑,只因他树立了真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在他的眼里他始终将为祖国海事事业出一份力作为自己的目标,甚至成为了他的一种信仰。为了这个信仰,他苦苦的追寻了二十年,我相信如果再给他二十年他还会追寻下去。有了远大的目标,有了人生的追求,自然就会淡泊眼前的名利。我们现在往往缺乏的就是这种信仰!
为了祖国海上事业发展的人,海事的大门将永远向你敞开。来到了海事我们注定不会富甲一方,也不会权倾朝野,我们所拥有只有一份保证水上生命财产安全、保证祖国海洋清洁的责任。能真正意识到这一点的人才能像杨庆文同志那样放弃别人羡慕的外企高收入,义无反顾的来到这里。
我们还要像杨庆文同志那样熟练掌握各种海事业务,发扬刻苦钻研的精神,做一颗永不生锈的螺丝钉。
作为一个合格的海事人,必须掌握过硬的海事业务。海事工作者所应掌握的知识量,不次于任何一个工程技术类的博士。国际公约、国内法规、船艺、船舶建造规范等等,作为一名现场执法人员他们不仅需要熟练掌握一本本厚厚法律法规,更要有对不同船种、不同建造时间、不同建造规范船舶的一种认识和理解。如果不能严于律己勤学苦读,想成为一名合格的PSC检察官,普通毕业的大学生可能需要八年以上的时间,可是杨庆文同志仅用一年多的时间就做到了。这不仅仅是对海事事业的一种热爱,更是对自我的一种克制和超越!仅是这种严于律己和刻苦钻研的精神就值得我们尊敬,值得我们学习。
我们更要学习杨庆文同志甘于奉献的精神。
“让我先上吧”是杨庆文留给同事们的最后一句话,面对风浪,面对危险他义无反顾的走在了最前面……
为了事业、理想我们在做出选择的时候必须放下一些东西。无可厚非海事工作伴随着一定危险,锚地巡查、防抗台风、寒潮,处处需要我们衡量个人得失。没有甘于奉献的精神,任务来了我们怎么去完成?计较得失我们怎么去“让航行更安全,让海洋更清洁”?面对风浪止步不前,我们拿什么捍卫国家的尊严?
篇3
[关键词]质疑 标题 关键词句 文本空白 标点
[中图分类号]G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5962(2012)02(a)-0029-01
质疑文章的标题,标题是文章的“窗口”,是文章的眼睛和灵魂,是作者或编者根据文章中心和主要内容来深思熟虑而成的结晶。质疑关键词句,能揭示人物性格特点,能突出事物特征,能加强论证的严密性,提升说理的力度。质疑文本空白,可以加深对文本的理解感悟,诱发了读者的联想和想象,生成新的意义,引导着学生走进作者的精神世界,与作者进行心灵的沟通,情感的交流。质疑标点或能揭示人物性格特点,能突出事物特征,能加强论证的严密性,提升说理的力度。质疑课文难点,就可引导学生改变思维方向,达到化解难点、平缓坡度的目的。
《新语文课程标准》强调:“对课文的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并能运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讨疑难问题。”可见具有质疑能力是学生应该达到的一项学习目标。
那么质疑在阅读中有什么作用呢?从现代教学论观点看,教学过程既是学生的认识过程,又是学生思维的发展过程。而思维又是由疑问引起的。学生心中有了疑问,才会促使他们提出质疑,以解心中疑团,获取新知识。教师应营造有利于学生质疑的氛围,创造促进学生质疑的空间,鼓起学生质疑的勇气,使质疑在阅读教学中发挥重要作用。
1质疑文章的标题
标题是文章的“窗口”,是文章的眼睛和灵魂,是作者或编者根据文章中心和主要内容来深思熟虑而成的结晶。引导学生针对文章标题提出问题,既利于理解文章内容,又能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一般说来,可以从几个方面来质疑:(1)题目有何含义?在文中起到什么作用?(2)能否另外拟一个标题?理由是什么?(3)标题有什么特点?请作简要分析。
例如:在教《石壕吏》一课时,学生提出质疑:“这首诗的题目叫‘石壕吏’,为何写吏的部分少,写老妇的多,和内容似乎不太适合,题目是否改为‘石壕妇’更为适合?”对于学生这一问题,我没有直接回答,而是让学生从文中找答案,在学生处于“愤悱”之时,我因势利导进行点拨,领入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境界。学生通过想象,再现了诗的意境,明确了这首诗题为“石壕吏”,而内容写老妇的多,但无一不在写官吏的凶狠残暴。
2质疑关键词句
文章中人物的刻画,主题的揭示,情感的升华,离不开关键词句的叙述和铺陈,因为关键词句或能揭示人物性格特点,表现人物品质;或能突出事物特征,凸现说明的准确;或能加强论证的严密性,提升说理的力度。因此,教者若能引导学生对看似平常、实有深意的关键词句加以质疑,定能层层推进,巧妙地将阅读引向深入。那么,如何把握关键词句并加以质疑呢?关键词语,是指叙事文中描写人物语言、动作、神态、心理的词语及一些看似矛盾实则匠心独运的词;说明文中最能说明事物特征的词语;其他文章中与中心密切相关且用得好的词语。关键句子主要是指:最能体现人物思想品质的句子,含义隽永深邃的句子,表达生动的句子,能推动情节发展的句子。如《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有一句鲁迅先生说的话:“你想,四周围黑洞洞的,还不容易碰壁吗?”作为问题的思考起点,进行质疑:“这句话可以从哪几个角度来思考?”引导学生就这句话沿着不同角度进行思索。
3质疑文本空白
西方现代接受理论认为:文本的意义充满了未定性。文本的意义只有在阅读过程中才能产生;它是作品和作者相互作用的产物,而不是隐藏在作品中的微言大义。既然如此,质疑问难,启迪心智,可在文章空白下一番功夫,动一番脑筋。
阅读童话《七颗钻石》时,可以这样质疑:“文章中说,小姑娘在找水途中倒在地上睡着了,她可能做了一个很美的梦,请问,她此时做了一个什么梦?”在学习了《始终眷恋着祖国》后,可以如此启发质疑:“假如你是站在码头欢迎钱学森回国的一员,你最想对他说些什么?”
对文本空白的质疑,不仅促使学生深入研读文本,加深对文本的理解感悟,而且召唤着读者的阅读期待,诱发了读者的联想和想象,逐渐填补文本空白,生成新的意义。对文本空白的质疑探究,还引导着学生走进作者的精神世界,与作者进行心灵的沟通,情感的交流,愉快的对话。
4质疑标点符号
标点符号是书面语言中情感信息的载体,是言语主体借以传达情感信息的特殊表达方式。在阅读教学中,尤其在提升学生的朗读能力、提高学生的理解感悟能力、强化学生的审美体验乃至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等方面有独特的作用。因此,特殊标点符号或能揭示人物性格特点,表现人物品质;或能突出事物特征,凸现说明的准确;或能加强论证的严密性,提升说理的力度。
篇4
《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对课文的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并能运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讨疑难问题”。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是一切创造性活动的基础,是富有创造精神的人所必须具备的一种能力。教师应善于利用学生己有的知识,诱发学生质疑问难,鼓励学生从不敢问到勇于问,并通过引导,教给方法,让学生做到既勇于更善于质疑问难,提高学习的效率。
1 语文教育重视质疑问难能力培养的重要意义
1.1有利于处理好教与学的关系
阅读教学要“以学生为主,以自学为主,以读书为主。”授课前先让学生读书预习,提出疑难困惑。教师根据教学大纲和教材的要求,结合本班学生的实际需要来组织教学,教学的主观性和盲目性就能相对减少,针对性和实效性就会增强。这样,问题由学生提出,在老师的调控下进行教学,就可以使教学动机和学习动机得以统一,确保学生在课堂学习的主体地位,使“教”真正有效地为“学”服务。
1.2可发展学生思维,增强学习的兴趣
思维的发展从问题开始,每发现一个小问题,就会勾住学生的好奇心,学习成为一种自觉自愿的心理渴望,要我学就会变为我要学。问题越多,好奇心就越强,兴趣就越浓,注意力就越集中,思维就越活跃。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就会进入一个个角色之中,探讨自己提出的问题。
1.3有利于培养良好的读书习惯
要求和激励学生质疑,可促使学生在读书中,脑子动起来,思维活起来。要发现问题,就必须一边读一边想,一边领会一边揣摩。否则读了之后,脑中只有一片空白,发现不了问题。只有做到了边读边思,读后才有收获。此外,学生质疑问难,还可以培养学生咬文嚼字,悉心揣摩,比较推敲的良好读书习惯。
2 培养学生质疑问难的能力的策略
2.1鼓励质疑,增强创造信心
首先要让学生敢于提问,要破除学生怕提问,怕师生嘲笑的心理疑虑,让学生大胆地提问,毫无顾忌地问。凡是提问,不管好与坏,不管对与错,都要给予肯定和表扬。学生之间存在着差异,在质疑问难时,他们往往不能提在点子上,关键处,教师应以鼓励为主,消除学生的畏惧心理,激发他们质疑问难的热情。
2.2精心指导学生善于质疑
在预习中质疑。教学课文之前,安排时间让学生预习,预习中除要求学生完成一般的作业外,还应提倡学生“不提问题不读书,”“读书必发问”,让学生将初步自读课文过程中不懂的问题记录下来。在课题上质疑。课题是文章的眼睛,引导学生从课题入手,抓住题目中的关键词提出问题,捕捉文章的中心,是训练学生思维能力,提高阅读水平的有效方法之一。
在阅读理解中质疑。教师在阅读中要指导学生抓住文中重点词语、句子或段落质疑,从而更深入地理解课文。如教《童年的朋友》一文中,学生读了“用一根不断的线把我周围的一切连接起来,织成五光十色的花边”,为什么要这样比喻,它的妙处在哪里?这样的问题,都是学生在阅读的基础上根据自己平时的经验产生的疑问,对理解课文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3 教给学生质疑的方法具体措施
在培养质疑能力的过程中,老师要引导学生总结,找出方法。
3.1学会推敲
课文都是范文,在遣词造句,布局谋篇等方面是独具匠心的。为了加深对某些问题的理解,教师有时可以让学生从另一个角度上提出设想,推敲比较。如曾听上《草船借箭》这篇课文时,学生对“借”字提出了几点质疑:(1)既然是借,就应该和人商量,可是诸葛亮事先并没有告知曹操。(2)既然有借,就应该有还。可是诸葛亮只取不还,用“借”字是否恰当。(3)把借字改为取字或骗字,不是更正确吗?这些质疑是有一定的道理的。后来,老师从作者“赞扬诸葛亮真是神机妙算”的感情立场及写作目的等方面,引导学生作进一步的议论、推敲,学生对用“借”字之妙就有了深刻的理解了。
3.2辨析异同
在课文中,有时前后多次出现同一个词语或句子,但表达的意思各有差别,对此,教师可引导学生质疑、分析、领会其含义的异同。如在阅读《一面》时,学生就对课文中出现的“他的面孔黄里带白,瘦得叫人担心,好像大病新愈的人,但是精神很好,没有一点颓唐的样子。”和文中“黄里带白的脸,瘦得叫人担心;”对这两句话提出质疑: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还有同样一个词不同语境意思也不一样。
3.3找出因果
阅读课文时,如果对一些事物的结果溯源追因,或对一些事物的现状推断结果,也能从中发现“疑点”。如有的学生在学完《,你在哪里》之后,提出质疑:课文多次为什么要用上省略号?它省略了什么内容呢?这些疑问,都有助于对课文的深刻的理解。
3.4挑拣瑕疵
针对课文教材中一些“看似矛盾”的内容,敢于提出自己的意见。如,在学习《父母的心》这一课中,有学生提出了问题:问题是,“当贵夫人要孩子时,那位父亲还说‘这可谢谢啦……’并且把孩子‘买’给了对方,虽然这对父母眼含热泪,难分难舍地走出了舱房。后来把孩子换来换去。直至最后说‘您给我们的钱我们如数奉还,请把女儿还给我们吧。与其舍掉一个孩子,还不如一家六口饿死在一起好。’为什么当初同意,而后来又死活不同意呀?”学生从事物的表面现象发现本质和核心问题,虽然初读课文,因对课文不甚了解,一时还不能解答这些问题,但已设下悬念,引起阅读兴趣。
3.5准许异议
篇5
一、统一中考复习单元重组的标准
单元重组一定要做到科学合理,目标明确,标准统一。在认真分析学情、梳理复习内容、研究中考要求的基础上,笔者提出按文章体裁进行单元重组的标准。
按文体进行单元重组可组成相对独立的语文知识复习体系和语文能力发展体系,为达成中考复习目标服务。这样做符合学生应考的心理特点及复习规律,学生能按新的单元系统地进行自主复习与训练,从而巩固和完善所学知识与技能,提高语文能力,内化情感态度价值观。例如小说单元的重组。小说是常见的一种文学体裁,人物、情节、环境是小说的三要素,理解掌握小说三要素的相互关系是初中生应具备的小说鉴赏能力。小说单元的重组便于学生集中强化复习,能完善学生有关小说方面的知识结构,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还能积累素材,借鉴小说的写作技法,提高写作能力。
二、中考复习以文章体裁组元的实施
根据文体组元标准,笔者把初中六册语文教材的复习内容重新编排为文学作品、非文学作品和文言文三大模块,并细分为十个单元。具体实施如下:
(一)文学作品
第一单元:诗词
单元复习目标:背诵;理解诗词的意境,体会作者在诗中抒发的感情;品味诗词的语言特色。
以《诗人谈诗》为纲,涉及文本有《冰心诗四首》《天上的街市》《词二首》《现代诗二首》《有的人》《歌词二首》《组歌两首》《我骄傲》《我是一棵树》《中秋咏月诗词三首》《古代诗词三首》《七律・》《古诗四首》《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及诵读欣赏中的诗词。
第二单元:小说
单元复习目标:归纳故事情节;把握人物的性格特点;分析塑造人物形象的各种艺术手段的作用;体会小说的丰富内涵。
以《小说家谈小说》为纲,涉及文本有《孔乙己》《范进中举》《故乡》《在烈日和暴雨下》《多收了三五斗》《草》《伟人细胞》《甜甜的泥土》《三颗枸杞豆》《最后一课》《我的叔叔于勒》《变色龙》《父母的心》《窗》《热爱生命》《七颗钻石》《皇帝的新装》《安恩和奶牛》及名著赏析中的《西游记》《水浒传》《汤姆索亚历险记》《格列佛游记》《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作文训练:注重细节描写。
第三单元:散文
单元复习目标:体会散文的不同风格;反复品味散文意蕴深长的语言。
以《散文家谈散文》为纲,涉及文本有《春》《济南的冬天》《夏》《鼎湖山听泉》《林中小溪》《画山绣水》《蔚蓝的王国》《飞红滴翠记黄山》《绿》《雪》《阿里山纪行》《美丽的西双版纳》《蓝蓝的威尼斯》《海燕》《白杨礼赞》《石榴》《紫藤萝瀑布》《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月迹》《柳叶儿》《枣核》《繁星》《错过》《散步》《背影》《都市精灵》《幽径悲剧》《明天不封阳台》《囚绿记》《享受生活》《送行》《给我的孩子们》《为你打开一扇门》《端午日》《本命年的回想》及名著赏析中的《朝花夕拾》。
作文训练:抒发真情实感。
第四单元:剧本
单元复习目标:了解剧本所展示的矛盾冲突;欣赏人物语言;注意舞台说明。
涉及文本有《威尼斯商人(节选)》《市长(选场)》《江村小景》《一厘米》《(节选)》。
(二)非文学作品
第五单元:新闻、演讲
单元复习目标:了解新闻体裁及演讲稿的特点。
涉及文本:
(1)新闻:①消息:《三个太阳》《录音新闻》《“神舟”五号飞船航天员出征记》《新闻两篇》。
②通讯:《展示华夏文化魅力》《始终眷恋着祖国》《一双手》。
(2)演讲:《悼念玛丽居里》《在莫泊桑葬礼上的演说》《在联邦德国海姆佗市接见仪式上的答词》《在萧红墓前的五分钟讲演》《北京申奥陈述发言》五篇。
第六单元:记叙文
单元复习目标:把握中心意思;梳理记叙线索,注意详略;了解多种表达方式综合运用的作用;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和句子的含义和作用。
涉及文本:
(1)叙事文:《往事依依》《十三岁的际遇》《社戏》《斜塔上的实验》《老山界》。
(2)记人文:《我的母亲》《童年的朋友》《一面》《我们家的男子汉》《藤野先生》《生命与和平相爱》《我的老师》《台阶》《呼兰河传(节选)》。
作文训练:重视立意构思。
第七单元:说明文
单元复习目标:抓住被说明事物的特征;理清说明的顺序;掌握常用说明方法;了解说明文语言特点。
涉及文本:
(1)事物说明:《人民英雄永垂不朽》《巍巍中山陵》《凡尔赛宫》《松鼠》《松树金龟子(节选)》《国宝――大熊猫》《苏州园林》。
(2)事理说明:《宇宙里有些什么》《沙漠里的奇观现象》《我们的知识是有限的》《花儿为什么这样红》《叫三声夸克》。
(3)科普介绍:《在太空中理家》《奇妙的克隆》《送你一束转基因花》《环球城市・风行绿墙》。
(4)专题:《长城》《汉字》《广告多棱镜》《气候物象》《系统思想与统筹方法》《我心中的语文》。
第八单元:议论文
单元复习目标:抓住中心论点,了解论证过程;掌握常用的论证方法;揣摩议论文的语言。
涉及文本:《事物的正确大答案不止一个》《纪念白求恩》《敬业与乐业》《成功》《创造学思想录》《学问和智慧》《论美》《多一些宽容》《人的高贵在于灵魂》。
(三)文言文分单元复习
单元复习目标:读懂、读通、读透文章;归纳实词虚词的意义用法;句子翻译字字落实;把握课文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感情观点。
第九单元:文言文中的寓言、说明文
涉及文本:
(1)寓言:《古代寓言二则》《黔之驴》《愚公移山》。
(2)说明文:《梦溪笔谈二则》《黄鹤楼》《于园》《活板》《核舟记》。
第十单元:文言文中的记叙文、议论文
涉及文本:
(1)记叙文:《赵普》《晏子使楚》《人琴俱亡》《陈涉世家》《曹刿论战》《邹忌讽齐王纳谏》《幼时记趣》《三峡》《小石潭记》《记承天寺夜游》《口技》《送东阳马生序》《桃花源记》《与朱元思书》《捕蛇者说》《岳阳楼记》《醉翁亭记》。
篇6
一、重视课前活樱让学生亲近国学经典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几千年积淀下来的精美华章,涵盖方方面面。怎样让学生感知而又不花费大量的课堂教学时间呢?首先,为学生创造朗诵的氛围。学校为了提升校园文化氛围,精心组织了国学经典特色活动。校园内利用文化墙、宣传栏、黑板报等形式让学生随处可欣赏到古诗文佳句,如关于学习方面的会学“读书不觉已春深,一寸光阴一寸金”;勤学“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善学“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博学“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让学生在有意无意之间感受经典文化魅力,端正学习态度,乐于学习。班级内更是利用大课间活动让学生朗读经典佳作,如孟母的“三迁择邻”、“断机教子”体会天下父母的良苦用心。其次,抓住课前几分钟的演讲。学生可以讲些经典故事、人文历史、古典诗词等等。例如,一名男生对地方文化大禹治水的历史非常感兴趣,课前积极查阅书籍资料,准备的相当充分,课上的演讲也赢得了全班同学热烈的掌声。学生们突然间觉得原来涂山上的系马石、卧仙石、望夫石等竟如此充满诗意与文化。内心顿时对涂山的历史文化底蕴产生浓厚的兴趣,更为我们怀远历史上有这样的英雄而感到自豪。这样一来,既可以节约课堂时间,又能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了解到更多的国学经典。第三、优秀的国学经典文章意存高远,让学生经常阅读,书写经典,能培养学生的古典文学、美学底蕴。我校师生每天坚持诵读,并在每天的午读课中安排了十分钟的书写经典时间,让学生在亲近母语的过程中,语文素养得到提升,思维能力、审美意识、人格品质等方面都得到丰富和完善,人也变得更有活力和创造力。一系列的活动长期坚持下来,学生定会在掌握大量优秀国学经典作品的同时,接受祖国经典传统文化的熏陶,进而产生情感上的共鸣,这样必能极大地提高他们学习语文的兴趣,从而提高语文课的教学效率,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注重课堂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国学经典的兴趣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利用学生熟知的国学经典导入课堂教学不失为一个好方法。学生既丰富了知识,又会对教学内容产生浓厚的兴趣。比如教朱自清的《春》这课时,我用图片展示春季美景,让学生回想有关春的诗词。学生们侃侃而谈,“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这样的诗句让学生对春的特点一目了然,更利于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掌握。再如《端午日》的教学,学生可能知道这个节日会有吃粽子、赛龙舟等习俗,对于节日的由来就可能不是特别清楚,那么在导入时我采用讲屈原的爱国故事开始。学生就会被故事情节所吸引,对端午节的由来将会有更深刻的理解。
课堂教学的主体是对文章的分析,学生有时可能会因为知识的局限难以深入探究,久而久之就会产生一种厌学情绪。这时教师如果能够及时在课堂上补充资料,帮助学生拓展视野,学生肯定觉得眼前一亮,既会对文本产生浓厚的兴趣,又能很好的把握文章的主旨,这样教学效果将会事半功倍。比如教学《始终眷恋着祖国》时,涉及爱国情怀的表达方式,因为学生生活在优越的条件下,理解起来有点困难。这时可以给学生提供一个可以参考的人或一件事来帮助他们理解,道理不言而喻,学生自然而然就会明白道理,从而达到教育的目的。如岳飞一生精忠报国,千古传诵的经典《满江红》“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表达了岳飞的卫国之情,他恨不得把敌军个个歼灭,吃他们的肉,喝他们的血,对祖国失去大好河山而感到惋惜。学生在诵读中,深深体会到:我们作为祖国的新一代,做事应当像岳飞一样从大角度来思考,努力为祖国发展做出贡献。在教学挚爱亲情单元时,我们可以举一些历史上经典的文章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感受父母对孩子浓浓的爱。例如窦燕山积善行德,以身作则,对孩子要求非常严格,培养出五子成才的故事;战国时候,伟大的大学问家孟子母亲为了他能受到好的教育,三次搬家的故事;还有千古名句“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此类的经典故事和诗词教育效果绝非普通的说教可比,而且更容易触动到学生的心灵深处,深深体会到父母对子女无私的爱。
三、利用专题活动,深入了解国学经典
平时的教学,国学经典涉及的还是比较少的,要想让学生全面深入地了解,可以通过专题活动来系统的学习。由于课本没有提供素材,这就需要师生精心准备专题活动的资料。为此学生自发组建了国学兴趣小组,课下更是积极从校图书馆、互联网等渠道来收集专题资料。活动开展时,我要求学生踊跃参与,发扬创新精神。《古典诗词》专题活动,我采用指定内容背诵、接龙赛、抢答等形式来进行,学生情绪高涨,课堂气氛活跃。《经典故事》版块,学生们主要采用表演的方式来演绎。如传统经典《三顾茅庐》由于课前师生共同收集资料,对人物形象进行深入研究,并进行了讨论交流。演出相当成功,仿佛把我们带回了三国时代,重温了一遍历史。《对联世界》专题时,可以让学生观看这方面的视频,直观形象,使学生在愉悦的情境下获得新知。不管怎样,设计不同的专题活动,我力求出新,改变传统枯燥无味的讲解,让其为语文课堂教学服务,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从整个教学效果来看,文化传播功能明显,学生也乐于接受。
四、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深化推广国学经典
篇7
摘 要:艾青是中国新诗史上具有独特风格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的诗把现代主义艺术的表现性与现实主义艺术的写实性融合为一,把热切的拥抱现实与超现实的象征、隐喻和寓言结合起来,从而把现实的外在生活化为内在的自觉表现,创造了一个基于社会现实生活又超越现实表象的充满寓言、象征和想象的多维审美空间。
艾青是中国新诗史上产生过重要影响、并具有独特风格的现实主义诗人,是继郭沫若、闻一多之后推动一代诗风的重要诗人,也是20世纪中国诗歌中最有力的、以现代目光重新感受和想象了中国大地的苦难与希望的诗人。无论从创作实践,还是从诗歌理论上看,艾青无疑都是20世纪现实主义诗歌大潮中堪称标志性的诗人。
从在丁玲主编的《北斗》(1933年第2卷3、4合刊)上发表第一首新诗《会合》至1941年3月从重庆奔赴延安,是艾青诗歌创作的早期阶段。就像许多伟大的诗人一样,艾青初涉诗坛就显示出了与众不同的气度和风范:他早期的诗歌既包含了现实主义的悲愤与深沉、浪漫主义的抒情与追求,也体现了现代主义的技巧与变异,达到了现实性、理想性和现代性的有机统一。尤其是他早期作品的深沉而忧郁的现实主义抒情风格对中国新诗的发展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一
现实主义是中国新诗中最早形成的一股诗潮。、刘半农等先行者在试验新诗时,就已显示出关注社会民生、忠于现实的特色。20年代的文学研究会更是高擎“为人生而艺术”的旗帜,大力提倡写实主义,并以《小说月报》《文学周报》《文学旬刊》《诗》等刊物为阵地,推出了徐玉诺、朱自清、叶绍钧、郑振铎、王统照等诗人,形成了早期“实诗派”。面向生活,反映现实;讴歌进步力量,反抗黑暗统治;语言朴素、通俗、口语化等成为他们共同的美学追求和诗歌理念。到了20世纪30年代,新诗在继承“现实的、战斗的传统”的同时,进一步密切了新诗与时代和人民的关系,但对诗艺的忽视,又往往使其流于“幼稚的叫喊”。现实与艺术的矛盾使这个时期的新诗陷入了短暂的困顿。
艾青的适时出现为新诗走出困境带来了希望。1932年,艾青从法国马赛回到他深深眷恋着的祖国,面对国破家亡、民不聊生的社会现实,他没有躲在自己内心的港湾中顾影自怜、自吟自唱,而是把自己的艺术追求与社会现实融合在一起,以一颗真诚而敏感的心,用朴素而富有感染力的诗歌的语言塑造典型性格和典型形象。发表于1934年5月《大堰河——我的保姆》,以伤感和怨愤的调子歌颂了用乳汁养育自己的贫穷农妇,向不公道的世界发出了强烈的咒语。这首诗震动了诗坛,成为诗人的成名作,从此“艾青”的名字进入了我国现代诗歌史。翌年,艾青出版了自己的第一部诗集《大堰河》,收入《大堰河——我的保姆》《巴黎》《芦笛》等诗作九首,这些诗歌深深地根植于现实主义的土壤,又走出了平铺直叙的狭小圈子,自觉地吸收浪漫主义的营养,并与现代主义中的某些合理因素相结合,以沉郁的抒情和丰富的意象另辟蹊径,不仅提升了现实主义诗歌的艺术品质,使现实主义诗潮得以深化,又为新诗的发展开拓了新的空间。
现实主义作品是以形象的现实性和具体性来感染人,通过典型化的方法,对现实的生活素材进行选择、提炼、概括,从而深刻地揭示生活的某些本质特征。艾青认为,“最伟大的诗人,永远是他所生活的时代的最忠实的代言人;最高的艺术品,永远是产生它的时代的情感、风尚、趣味等等之最真实的记录。”①基于这样的认识和思考,他的诗都来源于他对现实语境的直接经验,是对国家民族命运的诚挚关心,显示出强烈的现实主义色彩。
艾青的诗歌作品始终是那“伟大而独特时代”的产物。感受时代的脉搏,倾听时代的呼声,紧跟时代的步伐,把个人的悲欢与时代的悲欢紧密地结合在一起,鲜明有力地传达出时代的呼唤和人民的声音,表现自己对社会现实的真切认识,是艾青的早期现实主义诗歌的基本内容。他说:“我们写诗,是作为一个悲苦的种族争取解放、摆脱枷锁的歌手来写诗。”②出于这样的创作动机,艾青诗歌中所表现出的思想感情和精神特征,具有强烈的历史真实性。1937年至1940年,是中华民族遭受苦难最深重最残酷,又是反抗战斗最激烈最悲壮的年代,这个时期的艾青几经辗转,“满怀热情从中国东部到中部,从中部到北部,从北部到南部,从南部到西北部——延安”③,这一段流浪,使他一方面接触到了社会底层人民苦难的现实,更使他深刻地体察到了中华民族所蕴涵着的伟大的精神和力量。他在此期间的创作,大致可以分为两组:一组是以北方生活为主,表现了灾难深重的民族命运的,如《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北方》《乞丐》《手推车》《补衣妇》《我爱这土地》《旷野》等;另一组是以诗人激昂的情绪为中心,以太阳和火为主要象征物,表现不屈不挠的民族精神的,如《他死在第二次》《给太阳》《吹号者》等。那绝望的《死地》也“依然睁着枯干的眼/巴望天顶/落下一颗雨滴”;那滚过黄河故道的《手推车》所发出的尖音也“响彻着/北国人民的悲哀”;那“万里的黄河/汹涌着浊浪的波涛/给广大的北方/倾泻着灾难与不幸;/而年代的风霜/刻画着/广大的北方的/贫穷与饥饿啊。”贫穷与饥饿、愚昧与闭塞、战争与死亡像阴影一样缠绕着这个古老的种族……现实主义的真实、深刻,在他的这些诗歌中得到了饱满、强烈的和木刻般深挚的表现。
这些一再激荡着读者心灵的作品,挟着对现实社会的深切关注、对光明理想的不懈追求以及甘愿为祖国献身的殉道精神滚滚而来,不仅令生活在苦难的中国大地上的读者产生了强烈共鸣,而且还以陌生的文本魅力,为读者提供了新的的审美经验,体现出20世纪30年代现实主义诗派深化的实绩。
二
艾青早期的诗歌创作,一方面继承了从新文学之始开始的对中国现实及其命运的追问,另一方面将这一追问延伸到了纵深处。阅读艾青的诗作,常常相伴而来的是感动、伤痛、沉重等交织在一起的复杂情绪,他哀叹中国现实的凄惨、黑暗:“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寒冷在封锁着中国呀……”(《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他忧虑危亡中民族的命运:“旷野啊——/你将永远忧虑而容忍/不平而又缄默么?”(《旷野》);他赞美赞美中国民众的宽厚、坚韧:“在时代安排给我们的/——也是自己预定给自己的/生命之终极的日子里,/我们没有一个不是以圣洁的意志/准备着获取在战斗中死去的光荣啊!”(《吹号者》)……个人的痛苦与不幸被他融入民族的悲哀与时代的痛苦中,忧郁悲苦的调子倾吐的是整个民族灵魂的哀痛,这使他的诗作获得了丰厚的历史内涵。
丰厚的历史感和深厚的民族忧患感已经足以支撑起这位杰出的民族诗人了。但是,艾青现实主义诗歌的审美价值远不限于此,其艺术触角继续延伸,已经深探到人类灵魂的最遥远处:宇宙和生命本体。如果说他早期诗歌中的民族忧患感表现为生命的现实存在,那么由对于宇宙和人生的体悟而获得的生命悲凉感则表现为生命的意识存在。这种生命的悲凉感在艾青早期的诗作中体现为挥之不去的忧郁的基调。
“忧郁”是构成艾青诗歌艺术个性的基本要素之一。艾青的诗中一再回荡着忧郁的调子,不仅《我爱这土地》《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等诗郁积着深深的忧伤,甚至在歌颂光明的诗如《向太阳》等作品中,也同样交织着忧郁悲怆之情。在艾青的忧郁里,生命的悲凉感已经成为一种难以抹去的情感底色。这种抒情基调是诗人敏感的心灵对民族苦难现实和人民悲苦命运的回应。当诗人在20世纪30年代刚刚登上中国诗坛时,心境中就已渗透着一股前途莫测的茫然,他心中萦绕着这样的诗句:“走过了路灯的/又是黑暗的路”(《路》)。在《生命》一诗中,他甚至写下了这样的诗句:“我知道/这是生命/让爱情的苦痛与生命的忧郁/让它去担载罢/让它喘息在/世纪的辛酷的犁轭下/让它去欢腾,去烦恼,去笑,去哭罢/它将鼓舞自己/直到颓然地倒下/这是应该的/依然,我的愿望/在期待着的日子/也将要用自己的悲惨的灰白/去衬映出新生的跃动的鲜红”。诗人在这里告诉我们,生命的理想境界是存在的,但必须用自己的悲惨的灰白去衬映,表现出一种与生俱来的生命凄凉感。抗战爆发后,全民族的抗战热情曾使诗人为之振奋,想要拂去往日的忧郁,但心境的深处仍潜伏着生命的悲凉感。1939年创作的《他死在第二次》,虽然注入了战士为国捐躯在所不惜的爱国情思,但仍然没有忘记对宇宙生命的哲学拷问。在诗的第十节《一念》里,诗人写下了对于生命的哲理性感受:“活着,死去/虫子花草/也在生命的蜕变中蜕化着……/这里面,你所想起的是什么呢?”诗人接着回答说:“多少年代了/人类用自己的生命肥沃了土地/又用土地养育了/自己的生命/谁能逃避这自然的规律。”诗人的用意非常清楚:生命本身无法求得至善至美的崇高理想境界,只能是生的苦役与死的永寂的轮回。即使诗人怀着巨大的热情投进太阳的怀抱时,这种生的哀戚感也未能被拂去。
这一特点表明:从一开始,艾青的诗歌创作便具有了世界的眼光,他的诗作汇入了世界诗歌的潮流,成为20世纪世界诗歌的一部分。
艾青早期诗歌所表现出来的世界潮流、民族传统与个人气质的交汇,显示出了中国新诗经过近二十年的发展,已经达到了新的高度。
三
艾青一贯追求和坚持现实主义,但并不拘泥于现实主义的单一模式,而是有所突破,有所开拓。他的诸多诗篇把现代主义艺术的表现性与现实主义艺术的写实性融合为一,把热切的拥抱现实与超现实的象征、隐喻和寓言结合起来,把对美好理想的憧憬与社会现实生活结合起来,从而把现实的外在生活化为内在的自觉表现,创造了一个基于社会现实生活又超越现实表象的充满寓言、象征和想象的多维审美空间。正如法国诗人贝尔娜所说:“艾青从一开始就是写实派,但他不是僵硬的,教条的,这是一种自由的现实主义,开明的现实主义,进取的现实主义。”④也就是说,他在恪守现实主义本质规定的基础上吸收了多种文学流派的营养,使现实主义在艺术上具有多种色调和开阔的格局。
艾青是在西方象征主义、印象派的熏陶下走上诗坛的,他读过声称要“从恶中发掘美”的《恶之花》的作者波德莱尔的诗,喜爱希望成为“通灵者”的写过色彩绚烂的《元音》的兰波的诗,这使艾青在创作伊始已对现代主义创作手法有了一定认识;但同时他又始终不忘自己是“大堰河”的“儿子”,一直在为脚下这块多难的土地和贫苦的人民唱着深情的歌。20世纪30年代,面对新诗创作已经形成的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的传统而现代主义方兴未艾的局面,艾青自觉地担负起了创造性综合这一新诗发展的历史使命,使自己成为现代中国第一个将现代主义的手法、浪漫主义的激情和现实主义的蕴涵成功地结合在一起的诗人。
艾青的这种融合集中体现在他对诗歌意象的捕捉上。艾青早期诗歌中所采用的意象,其外延相当丰富,就是说,他的诗歌是以现实主义手法对生活作真实的艺术再现。1937年初的作品《太阳》中有这样诗句:“震惊沉睡的山脉,/若火轮飞旋于沙丘之上,/太阳向我滚来……”不仅描绘了一种光明来临的具体化感觉,还强烈地暗示着光明时代到来时那种不可阻挡的雄伟气势。再如《死地》里有句“大地已死了……/它死在绝望里;/临终时依然睁着枯干的眼,/巴望天顶落下一颗雨滴……”以大地作象征的形象,刻画出人民在大旱之年痛苦绝望的情绪。成名作《大堰河——我的保姆》更是运用意象的典范,集中描述了她一生悲苦的经历:“大堰河,/今天我看到雪使我想起了你:/你的被雪压着的草盖的坟墓,/你的关闭的故居檐头的枯死的瓦菲,/你的被典押了的一丈平方的园地,/你的门前的长了青苔的石椅……”几个意象分别以坟墓、瓦菲、荒园、石椅这些物象的直观表现烘托出诗人对保姆大堰河悲惨身世的感念。这些意象注入了作者的主观感受,融入了诗人的情与感,使读者强烈地感受到诗中的意象描写已经不是单纯的写实了。
艾青诗歌意象外延的丰富多彩是与其内涵的深刻相一致的。例如在《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这首诗一开头就创造了一种富有象征意义的阴冷、凄怆的气氛和意象:“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寒冷在封锁着中国呀……”接下来用拟人的手法写道:“风,/像一个太悲哀了的老妇,/紧紧地跟随着/伸出寒冷的指爪/拉扯着行人的衣襟,/用着你土地一样古老的/一刻也不停地絮聒着……”这里的“风”和“雪”既是对大自然景象的如实描写,又是当时惨遭战乱的社会现实的艺术写照,不仅仅表现了自然界寒冷,更是对政治气候和民族命运的暗示,表达了深刻的思想内容,为诗篇后面倾诉心曲,抒发忧国忧民的深情做了铺垫。再如《乞丐》,为了表现中国劳动人民在日本帝国主义铁蹄蹂躏下流离失所至于沦为乞丐的惨状,对乞丐的神态和一些特征性的动作做了细致的刻画:“在北方乞丐用固执的眼/凝视着你/看你在吃任何食物/和你用指甲剔牙齿的样子。”从这些意象中既可以感受到乞丐那种饥饿的痛苦和渴求食物的欲望,同时又使读者对日本帝国主义入侵后的旧中国黑暗现实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
四
“如果说郭沫若是中国新诗中杰出的浪漫主义诗人,戴望舒是中国新诗中杰出的现代主义诗人,那么艾青则是中国新诗中杰出的现实主义诗人。在艾青的创作中,现实主义诗歌得到了最高体现。”⑤艾青的诗一面是对现实世界的诅咒,一面是对理想世界的徜徉和依恋,诗中所展示的视野的开阔与辽远、蕴涵的丰富与凝重及意象的圆融与透彻,无不显示出对此前现实主义诗学探索的深化和超越。他的现实主义诗歌创作上对于中国的汉诗写作具有不可替代的借鉴价值和规范意义。
艾青同时又是现代新诗发展的一个集大成者。他的诗歌始终关注着本民族的前途和命运,同时又把眼光延伸到整个人类的前途和命运,突出了民族性与世界性的融合,显示了诗人的博襟和宏大的艺术视野。
别林斯基说:没有一个诗人能够由于自身和信赖自身而伟大,他既不依赖自己的痛苦,也不依赖自己的幸福;任何诗人的伟大之所以伟大,是因为他的痛苦和幸福深深根植于社会和历史的土壤中。艾青的伟大正在于此。
① 艾青:《诗与时代》,《诗论》,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年版,第160页。
② 艾青:《诗与宣传》,《艾青全集》第3卷,花山文艺出版社,1994年版,第77页。
③ 《艾青选集·自序》,《艾青全集》第3卷,花山文艺出版社,1994年版,第22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