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露寺多景楼范文

时间:2023-03-23 19:36:1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甘露寺多景楼,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通过查阅史料,实地调研,从北固山的地理位置特征,自然风貌特征,历史人文背景等方面进行分析,探究北固山被称为“天下第一江山”的历史缘由。

关键词:北固山 历史 景观

中图分类号:TU986 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北固山,位于江苏省镇江市区东北部,古时便为各地游人所称道,有“京口第一山”之称。自江面远眺北固,横枕大江,石壁嵯峨,山势险固,因此得名北固山。而其又美名曰“天下第一江山”,如此大气的称谓,是谁为其加冕,而它又有什么资格能获得这个称谓呢?

一、北固山概况

镇江位于长江下游南岸的冲积平原,居长江三角洲的顶端,以南是连绵的宁镇丘陵山脉,向西是茅山山脉,且西接南京、东毗常州,北与扬州、泰州隔浩浩荡荡、奔流不息的长江相望。全市总面积3843平方公里,人口311万。【1】“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北宋王安石途经镇江如是写道。镇江北固山所处位置

北固山是镇江市重要的文化旅游资源,其集中反映了三国文化,在镇江的城市发展脉络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北固山景区文脉底蕴深厚,当地政府已将北固山景区纳入《金山—焦山—北固山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目标是打造自然山水与人文积淀相交融、历史文化与现代气息相呼应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重现“大江风貌”神韵和“东西浮玉”美景。

二、北固山——天下第一江山的历史渊源

根据史料记载,第一个唱响“天下第一山”的人正是战国时期的刘备,建安十四年(公元209年),孙刘联姻,刘备招亲于镇江的北固山甘露寺,与孙权的妹妹孙尚香喜结良缘。一日,刘备来到雄踞长江南岸的北固山,眺望长江,只觉视野壮阔至极,又俯瞰山下,悬水峭壁,江水相雄,可谓满眼风光,气势非凡,不禁赞道:“北固山真乃天下第一江山。”三百年后,梁武帝游镇江,巡至北固山,只见涛涛江水、悬水绝壁,于是兴致勃发,龙颜大悦,挥毫御书“天下第一江山”六个大字,并将其刻御碑置于山上。两位帝王对于北固山英雄所见略同的赞誉,可谓跨越了时代,跨越了界限。镇江北固山“天下第一江山”的美誉,由此便千古流传。

梁武帝的碑刻由于历史变迁遭受毁坏遗失。到了宋代,名士吴琚在登北固山揽胜之余,恰闻得梁武帝御碑毁坏遗失,深感惋惜,便欣然为镇江重新书写“天下第一江山”,其用笔端厚凝重,与北固山壮丽,雄厚的气势融为一体,由此也了却了数百年来镇江人心中的遗憾,为镇江留下了千古人文佳话。

镇江人很珍惜吴琚的情谊和墨缘,将他亲书的“天下第一江山”书法刻于北固山石碑之上。不过,奈何历经风云变幻,那方石刻又一次遭毁,现今立在北固山甘露寺长廊中的“天下第一江山”石刻,是清代临摹吴琚之书再次重刻而成的。它表达了镇江人对历史传承的重视,其间也包含着默默地传承吴琚这位北宋著名书法家与镇江的那段笔墨情缘。【2】

三、北固山现状调研

通过对北固山历史文脉的了解,更是令笔者心生向往。那么北固山是否如古人所描绘的那么奇美呢?笔者专程前往镇江一探究竟。

略过镇江的秀山秀水,直驱车来到北固山景区南侧正门,从南侧山脚望去,山体并不显高大,其主峰高度据载仅53米,其由前峰、中峰、后峰三部分组成,其中后峰是主峰。景区内植物荫郁,但游客并不多。

进入山门,不远处有景点“试剑石”,相传是三国时期孙权和刘备借此石祈愿一统江山的地方,试剑石的东侧是东吴太史慈和鲁肃两位要员的墓地。继续向前走,沿着铺装小径,穿过售票厅,沿东吴古道上山,便是北固山的主要建筑—甘露寺,相传这处便是刘备当年招亲的地方,周瑜设下美人计,却“赔了夫人又折兵”,后来这段故事被改编为京剧《龙凤呈祥》,至今仍在各地戏台演出。【3】

“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辛弃疾在自己的诗词中多次提及北固楼和北固亭,正是位于甘露寺的北侧,筑于山顶,面临长江,风光壮阔,与万里长江上的岳阳楼和黄鹤楼并称为长江三大名楼。据资料记载,北固楼始建于唐代,后由于战争毁坏多次重建或修缮,现存建筑为近期镇江政府开发三山景区旅游资源而进行的建筑复建。复建的多景楼为两层的重檐结构建筑群落,由多个景廊贯通,建筑面江而建,四面皆景。登上多景楼,于二楼凭栏北望,万里长江一望无际,但由于江中的泥沙淤积,现已形成了江心洲,水面成为内江,(现命名为金山湖),而长江的主航道已移到大江北侧。自北固楼远眺西北方,金山之上的慈寿塔依稀可见,而向东北遥望,焦山的标识-万佛塔则历历在目,视野宽广,令人赞叹。古人喜欢在此陶冶情操,开阔胸襟,抒发爱国情怀,就不足为奇了。

多景楼向东,穿过几处门洞,踏上石阶,便是临江亭。相传孙夫人闻知丈夫刘备于白帝城病逝,悲痛欲绝,便来到临江亭望江祭夫,而后投江自杀,这与曾为他们结下姻缘的北固楼不过百丈之内,两人的故事就此画上句号,而吴蜀两国的战争却并未因此停息。

下山迂回至江边栈道。此时仰望北固山,豁然开朗,只见近乎于垂直的石壁,宛如鬼斧神工之作,仿佛露出了它的真容。山体虽然不高,但因为其周围并无其他更高的山体或者构筑物相衬,因此视觉上也是十分高大的,给人挺拔雄伟之感,仿佛立在江口的一尊巨佛,令人心生敬畏。

回望江面,仿佛看到了一幕幕活生生的历史话剧,历史的演替和人物的更迭,让这尺寸之地,满载厚重的历史积淀,游人至此,不免沉浸在历史风云之中,染上浓浓的惆怅。当年徜徉在北固楼旖旎风光中的人物,如今已成了旅游观光客眼中的风景了,他们给北固山涂上了浓浓的文化色彩,增添了厚重的历史内容。

登北固楼望长江全景效果

江面仰望北固山全景效果

四、结论

正所谓“山不在高,有仙则灵”。北固山虽然山体高度有限,但凭着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获得“天下第一江山”的殊荣并非浪得虚名。北固山的特别之处总结如下:

(1)位居要关-是文人骚客抒怀之地,古代兵家必争之地。

(2)峭壁如削-自江面仰望,石壁近乎垂直,巍峨雄壮。

(3)山顶建筑-建筑依山面江而建,是北固山历史文化的载体。

(4)视野壮阔-登北固楼望长江,可见水天一色,涛涛江水。

(5)三山互映-北固山、金山及焦山成掎角之势,相互映衬。

刘备独具慧眼,以“天下第一江山”六个字,唱响了镇江北固山之美,千百年间,刘备的这句“一家之言”,却赢得了代代人的共鸣。北固山的美,美在它的山水灵性,奇观异景;美在它以其风貌独特的自然美引来了天人合一的人文美,正式如此,才有历朝历代的名人贤士慕名前来寻访名城镇江,寻访北固山“天下第一江山”的美。

参考文献:

【1】黄翔,王乃举.隐性历史文化旅游资源的显性化途径分析—兼论湖北省三国文化旅游资源的品牌塑造[J].资源环境与发展,2006 (02): 44.

篇2

九华山以地藏大愿“地狱未空,誓不成佛”而闻名海内外,此大愿以及大愿与自然群山风光、群寺相结合而产生的浓浓文化氛围形成九华仙境,吸引着国内外信徒和游客。九华山地藏菩萨是四大菩萨之一。据佛经介绍,地藏菩萨是在释迦牟尼既灭之后,弥勒未生之前,中间相隔五十七亿六百万年,众生赖以救苦的大悲菩萨。传说释迦牟尼佛在切利天为其母摩耶夫人说法时,嘱地藏长住世间,命他为幽冥教主,救济三恶六道众生之苦。地藏自誓必度尽六道众生,始愿成佛,立下“众生度尽,方证菩提”,“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地狱未空,誓不成佛”,“虚空有尽,我愿无穷”的坚誓名言,充分体现了大乘佛教学术思想,化小乘厌离世间为积极人世的精神。

“九华一千寺,撒在云雾中”。九华山位于安徽省青阳县西南20公里,是中国著名的佛教圣地之一,与山西五台、四川峨眉、浙江普陀并称中国佛教四大名山,崛起于长江之东,方圆一百多公里内,群峰罗列,九座主峰高耸入云,如莲花削成。山势峻奇高险,苍翠峥嵘,变幻万千,素有“灵山仙境”、“奇秀甲江南”之美称。唐朝诗人刘禹锡《九华山歌》中说九华山“自是造化一尤物”。“尤物”缘于:九十九峰之秀,怪石林立,峰峦叠嶂;僧众云聚,梵宫佛殿掩映山林之奇,王守仁诗赞曰“何人不道九华奇,奇中之奇人未知”;缘于灵气,肉身不腐和地藏大愿给人神秘之灵。在地藏大愿的笼罩下,九华山的丛林建筑选址,包含着从观念到实体建筑的佛家仙境原理。第一,利于修道。佛教认为,修行的第一要素即割断尘缘,与世无染。释迦修道之初,在菩提树下结跏趺坐,在野鹿苑说法;达摩一苇渡江,见高山秀丽,遂居而悟禅;慧理至杭,见飞来峰颇似印度灵鹫峰,乃筑室而居。可见佛徒皆效法佛祖,丛林建筑多选佳丽之地,于是代代相传,遂成定制。第二,利于广召信徒。游人人寺观光,信徒入寺降香,佛殿肃穆庄严,钟磬贯耳。当人们置身于丛林所掩映的梵宫佛寺中时,与宗教净化意识并生的是身清气洁的审美感受。幽深的丛林与净土世界似乎更有环境、氛围的暗合之处。

在“风水宝地”九华山共存寺庙九十九座,可谓“灵山仙境,丛林深深”。九华山从寺院规模来说,则以祗园、万年、东岩、甘露四寺居先,号称九华四大丛林。九华山的寺庙中最有特色最出名的,当推神光岭的全国重点寺院肉身宝殿。这里为安葬金乔觉的塔院。殿宇高大雄伟,殿门上高悬着“东南第一山”。1917年民国临时政府大总统黎元洪书赠地藏大愿匾额“众生度尽,方证菩提。地狱不空,誓不成佛。”正是如此大愿,使九华丛林如莲花竞放。除肉身宝殿外,九华山的全国重点寺院还有:化城寺,乃九华山总丛林的著名开山寺,位于化城峰上。相传晋隆安五年(401)天竺僧杯渡于此筑室为庵。后金地藏金乔觉在此东崖峰上“闭目石室,其旁折足鼎中,唯白土少米烹而食之”([唐]费冠卿《九华山化城寺记》)。建中初年(780年),池州太守张岩崇仰金地藏高风,奏请朝廷移檀公旧额“化城”置于新寺,寺曰“化城”。祗园禅寺位于金山总水口迎仙桥东,创建于明代,原属化城寺东寮。百岁宫,位于东崖之巅,初名摘星庵,又名万年禅寺。传明无瑕和尚一百一十岁上示寂,人称百岁公,因称庵为百岁宫。甘露寺踞于化城山腰定心石下,原名甘露庵,又名甘露禅林,因曾经满山树顶尽挂白露,故名甘露。寺内现设有“九华山佛学院”。天台寺,又称“地藏寺”、“地藏禅寺”,位于天台峰顶的青龙背上,故寺以山名,有“不登天台,等于没来”的说法。出寺外上至岗头,可见岩石上有一巨大脚印,传说为地藏菩萨留下的足迹。旃檀林又称“旃檀禅林”,位于化城寺西南,背倚一琵琶形山峰。慧居寺座落在天台山西麓,始建于清代,原名“慧庆庵”。1938年由当时的主持僧普明募化扩建,初具丛林规模,易名为“慧居禅寺”。上禅堂位于地藏塔下,原名景德堂,始建于明代。清康熙六年(1667)由玉琳国师弟子宗衍和尚重新扩建,改用今名。

二、性灵抒发:文人诗情勃发的胜地

诗禅的生命本体同一,诗歌语言与禅不可言而欲言的境况,恰恰有许多契合点。以诗的语言表达九华佛教的仙境具有独特的优势。魏晋以来,佛教兴盛。魏晋文人寄情畅神于自然山水。唐以后的禅宗,更讲究人与自然的融合关系。禅师们常常沉浸在青山白云、流水清泉中,领悟生命的真谛。在题材方面,佛寺以及佛教文化是诗歌所青睐和描写的重要对象。历代文人墨客、高僧大德纷纷慕名九华山而至,吟诗作赋,挥毫泼墨,诵经著述,潜心清修……留下数千篇珍贵的诗文书画。

九华山因李白、刘禹锡等诗作而名闻天下,,形成名胜古迹。李白在《改九子山为九华山联句》中留下“妙有分二气,灵山开九华”和“青荧玉树色,缥缈羽人家”的诗句。他在《望九华山赠青阳韦仲堪》中说,“昔在九江上,遥望九华峰。天河挂绿水,秀出九芙蓉。我欲一挥手,谁人可相从。君为东道主,矜此卧云松”。“九华山”这一名称从此逐渐传开。

诗与禅之所以能互相融通,主要因其有相似的特质,即“将经验之世界转化而为心灵之世界”。关于二者皆“含蓄不露”的特质古人早有论述,如司空图说“不著一字,尽得风流”,严羽说“不涉理路,不落言筌”等。佛教大兴以后,参禅、谈禅、“以禅入诗”成为中土诗人的风尚。金地藏初来九华时曾作诗《酬惠米》表达对老乡的感激之情,“弃却金銮纳布衣,浮海修身来华西。……而今飨食黄精饭,腹饱忘思前日饥”;他还作诗《送童子下山》给与他一道修持的童僧,“空门寂寞尔思家,礼别云房下九华。爱向竹栏骑竹马,惯于金地聚金沙。瓶添涧底休拈月,钵洗池中罢弄花。好去不须频下泪,老僧相伴有烟霞”,以示关切之情。

晚唐诗人罗隐多次登临九华山,写《九华山费征君所居》诗,在颂扬费冠卿的高行之后,抒发作者“尽夕为君思曩日,野泉呜咽路莓苔”的不尽怀想;在《忆九华》诗中,他深情地写道,“九华f翠荫柴扉,长忆前时此息机。黄菊倚风村酒熟,绿蒲低雨钓鱼归。干戈已是三年别,尘土那堪万事违。回首佳期恨多少,夜阑霜露又沾衣”。

借山喻人,物我相融,禅景合一,既尽情地赞美九华山,又抒发自己的愤慨之情。唐代杜牧的《郡楼望九华》,写的是在池州府城楼上遥望九华山,诗中写道“凌空瘦骨寒如削,照水清光翠且重”,正因为选取的视角是“遥望”,所以进入诗人眼中的是壮阔雄伟的全景式轮廓。

唐代著名诗人刘禹锡眼中的九华山,如他在诗前小引中说的那样,他之所以写《九华山歌》,是赞叹九华山“九峰竞秀,神采奇异”,为九华山“地偏且远,不为世所称”而惋惜和不平,从而写诗“歌而大之”。“九华山,九华山,自是造化一尤物,焉能籍甚乎人间”。诗人为九华山的美而不显抱不平,确信天生丽质的九华山终能誉满人间。他借山 喻人,物我相融,既赞美九华仙境,又抒发自己的性情。明代诗人江道昆的《望九华》有“九华秋色媚江滨,片片芙蓉照水新”等。他们都把握住了九华山美的特点,从不同方面进行审美观照和表现。

晚唐诗人杜荀鹤,九华山下石台人,自号“九华山人”,他用质朴的白话写明道言志的诗作。他曾在《自叙》诗中写道:“宁为宇宙闲吟客,怕作乾坤窃禄人”,在落泊和隐居中留下了丰富多彩的“杜荀鹤体”诗歌。南宋著名禅僧宗杲《游天台》诗有“踏遍天台不作声,钟声一杵万山鸣”之语,质朴地道出了天台的圣景。

三、禅外有“禅”,诗外有“诗”

唐宋以来,赞赏九华山的诗文数千首,现存古代书堂、书院、书屋10余处,名人题刻60多处,文物2000多件,人们可从中充分领略九华山佛教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诗人们除了自己留下大量歌咏佛理的诗歌为后人学习外,他们本身的丰富阅历和寻访足迹也为人敬仰。

自唐宋以来,当地人为了纪念李白、王阳明等文人在九华山留下的足迹而建立的“太白洗砚池”、阳明书院等也成了后人瞻仰的“诗”。诗人将刹那间的感触升腾为深邃的思想,以简单的文字抒写了蕴涵哲理的人生性情。诗外禅味,凭主体的感悟而得,中国诗歌也因此增添了许多神秘而空灵的色彩。李白为欣赏九华山的景色和寻仙访道,留下了很多遗迹、逸闻和诗篇。著名的李白书堂,就在九华街化城寺与龙女泉之间。李白曾在这里建草堂隐居,附近有“太白井”、“太白洗砚池”。无相寺墙壁上一块碑刻中有《唐李白宿无相寺五言古风》诗。李白当年游九华山时,曾在这座无相寺住过,这首佚诗记载了诗仙游山时的体验,今天的广大读者也在“体验”着诗人的“体验”。

王阳明遍览九华之胜,他写道,“春宵卧无相,月照五溪花。掬水洗双眼,披云看九华。岩头金佛国,树梢谪仙家。仿佛闻笙鹤,青天落绛霞”。诗歌描绘了精深的佛理想像与自然景物带来的天籁般美妙意境,并将二者融合为一,堪称佳品。后人在九华街建了一座阳明学院,以表示对这位大师的仰慕之情。禅外之禅,诗外之诗,构成了九华山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李白――费冠卿――刘禹锡――晚唐九华山诗人们已完成了九华山诗歌古迹化。诗人们是来欣赏九华圣境的,今天他们的诗歌古迹成为我们欣赏的对象。

明清时期是九华山佛教的“黄金时期”。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朱元璋赐金修缮化城寺。明朝末代皇帝朱由检还给在九华山活了100多岁的无暇和尚赠款建万年寺(即百岁宫),赐封他为“应身菩萨”。康熙在位期问,曾三次派朝廷官员到九华山朝山进香,赐予重金,赐御书“九华圣境”四个大字。乾隆一生致力于刻经、译经事业,在南京御书“芬陀普教”四个字,赐予九华山化城寺。现在,九华山珍藏着珍贵文物有1300多件,主要有明代皇帝圣旨,明版《大藏经》,明代无瑕和尚《血经》、古印度《贝叶经》、释迦牟尼铜佛像,铜铸“谛听”及“地藏金印”等。民国时期,黎元洪、段祺瑞、林森、、于右任等也先后为九华山寺院题词、赐额或进香,都在此留下或诗或禅的感慨。今天的游客,却在诗外禅外品咏着品咏者的诗禅之情。

篇3

关键词: 地域意象 生成机制 古典诗歌 北固山 美学原理

“地域意象”是指用以表现特定区域的人文景观、地方特色,并且由于大量、长期、反复地使用,以至于成为承载该区域地方经验、历史记忆、文化遗产的故实、典故,不仅流播于当地,而且流通于外地的地理文化意象[1]。这里的“地域”,并非单指特定的地理空间区域,更包含着诗人从现实继承的、理解的与想象的空间,蕴含着诗人在观察这一空间时的感受、情绪、主观的情境认识和价值判断[2]。这里的“意象”,作为中国传统美学的重要范畴,指的是“主观的生命情调与客观的自然景象交融互渗,成就一个鸢飞鱼跃、活泼玲珑、渊然而深的灵境”[3]。在中国传统诗歌意象研究中,“地域意象”是较独特值得关注的一类。举例来看,如果说“花”、“鸟”、“月”等传统意象是因其自然属性与人事的悲欢离合存在暗合而逐渐成为诗歌创作中承担有一定意蕴的特定符号的话,那么地域意象如“北固山”其巍峨险峻的自然属性显然不足以让它承担起家国之思、英雄豪情这样深刻而丰富的文化内涵,因此必然是人文活动的改造、人文精神的灌注在其中发挥了更重要的作用,那么这种作用是如何发生的?它需要经历哪些阶段?有着怎样的美学和心理学基础?便是本文探讨的主旨所在。

一、地域景观的自然存在

地域景观的自然存在状态是其成为诗歌中地域意象的先决条件。倘若地域景观的自然属性本身不足以满足创作主体的审美需求,那么创作主体就不能相应地对地域景观进行文化上的关注和创造,地域意象的生成就无从谈起。

地域景观的自然存在状态可以从两方面进行分析:一是审美客体能否为审美主体带来心理愉悦,二是审美客体在地域空间中所处的地理位置是否值得关注。

首先这种心理愉悦并不限于单纯或单一的喜悦感、和谐感,审美愉悦包含人类情感从最低的音调到最高的音调的全音阶,是我们整个生命的运动和颤动[4]。具体而言,北固山除却其前中峰嘉木繁荫、山光水色浑然一体所带来的优美感之外,其后峰临江枕水、绝壁如削更给人带来了宏壮雄伟之感,因此陈从周先生曾评说:“看莽南徐,苍苍北固,如此三山,大有三山镇京口、此地镇长江之慨!”[5]

其次,特殊的地理位置使得人们对地域景观给予更多的关注,至少能够使地域景观作为诗歌创作的背景出现在文学文本中。就北固山而言,其位于京口地区(今属镇江市),地理位置颇为独特。一方面京杭大运河与长江在此交汇,形成“十字黄金水道”,作为南北交通枢纽、漕粮要道,优越的地理位置增大了北固山景观被发现和鉴赏的可能。另一方面京口因山为垒,缘江为境,优势天成,地理位置的特殊性也使得京口北固成为古代兵家必争之所。《北固山志》载:(东晋)蔡谟尝起楼于上以置军实[6]。可见最初北固山更多的是以“军事山”的形象出现的。

独特的地理位置不仅为军事活动提供了可能,更是为文人的诗歌创作提供了丰富的历史素材,为后世文人挖掘其历史文化底蕴奠定了基础。

二、人文活动的干预

中国传统美学给予“意象”最一般规定的是“情景交融”,传统美学认为,“情”、“景”的统一乃是审美意象的基本结构。不妨列出这样的公式:

意象=感情+景观

在公式{1}满足的前提下,地域意象若想在诗歌中不断发展上升,就依赖于感情的上升、景观的上升,“感情的上升”是指文人诗歌中所抒发的感情与社会现实的联系日益密切、表现的意蕴日益深厚,“景观的上升”是指自然景观日益优美宏壮、人文色彩日益浓厚。

感情和景观的上升则需要人文活动的干预,具体表现为人文活动对自然景观的“改造”,从而使得自然景观逐渐向人文景观过渡。人文景观的形成进一步增强感情的多样性,感情的多样性使得诗歌创作呈现出多重主题,而在特定的时代背景下,多样性的文学主题中会有一项被格外突出,最终使地域意象成为富有特定历史文化内涵的、在文学中承担有特定功能的符号,至此地域意象在历史发展的潮流中走向成熟。根据上述分析并结合公式{1},我们又可扩展、推导出如下公式:

根据上述公式{2},我们便可以对以北固山为代表的地域意象做出一定的分析。实际上,特定的时代、文化背景及文学发展规律都会对上述各个阶段产生影响。就文学发展的规律而言,魏晋时期被称为“文学的自觉”时代,文学“美”的价值属性得到进一步确认。萧子显在《南齐书・文学》中将文学与“神明”、“气韵”、“空灵”等表示审美属性的词语联系起来,无疑已经明确认识到文学蕴含着有别于其他文化形态的特殊的审美属性[7]。在这样文学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北固山的优美风光便能够被创作主体发现,并成为诗歌中反复吟咏的对象。从现有史料看,北固山首次作为文学创作的意象出现于诗歌中正是在刘宋时期,元嘉四年(427),宋文帝刘义隆巡幸丹徒,时谢灵运陪同出游,曾作《从游京口北固应诏》。这一时期的北固山大多仅仅以原生态的自然形象出现于诗歌创作中,本身并不承担创作主体的过多感情。但不管怎样,北固山意象在这一时期进入文学创作的视野。

自然景观的审美价值被发现以后,人文活动对自然景观的“改造”便成为可能,这种“改造”一方面使得地域景观更光鲜生动、更富有人文色彩,另一方面为文人的创作提供生成的空间。

实际上通过“搜韵”网站在对唐宋有关北固山意象的诗词的收集和整理过程中,发现在唐代北固山文学已经呈现出遁世隐逸、羁旅宦游、人生感怀、咏史怀古等多重文学主题,这与中国古典诗歌发展到盛唐走向成熟的文学发展规律同样密不可分。实际上在唐代,表现羁旅宦游的北固山诗歌更显著,例如孟浩然的《早春润州送从弟还乡》、李嘉v的《留别毗陵诸公》、齐己的《送东林寺睦公往吴国》、李颀的《送卢少府赴延陵》等,这与北固山特殊的地理位置有较密切的联系,尤其是隋代京杭大运河的开凿,使得京口地区变成交通的中转站,更成为人生命运的中转站,因此表现好友伤别之情的诗歌及面对未知旅途、进行人生思考的诗歌便大放异彩,北固山意象开始由冷静的、沉默的自然山水逐渐带有人的感彩。

值得一提的是似乎越到王朝末路,咏史怀古的诗歌便越有兴盛的倾向,文人的情感便越有上升的空间,晚唐五代时期同样如此。以北固山为例,一方面它曾是三国时期吴国都城所在,刘备与孙权曾于此商讨破曹大计,梁武帝曾在此登临,手题“天下第一江山”的美名,北固山自身具备的历史文化底蕴是诗歌咏史怀古主题的土壤。另一方面,它毗连金陵,北望广陵,在众多诗歌中总能看到北固山与金陵、广陵两所城市的对话,例如“石头城外青山叠,北固窗前白浪飞。尽是共游题版处,有谁惆怅拂苔痕”(齐己《怀金陵旧知》)、“石头城下泊,北固暝钟初”(贾岛・送朱可久归越中)、“天远楼台连北固,夜深灯火见扬州。回头却望金陵月,独倚牙旗坐浪头”(杨蟠・《陪润州裴如晦学士游金山回作》)。北固山总能够以一个旁观者的视角,既漠视金陵这所所经历的六朝兴衰,又观望长江北岸繁华一时的扬州是如何在连年的征战下变成断壁残垣。北固山的这种身份,尤其容易唤醒文人在登临此山时对于历史兴衰的感慨。

北宋时期,宋太祖推崇守内虚外的养士政策,对于传统士大夫而言,宠命优渥的生活环境使得北固山诗歌呈现出更多的宦游享乐、酬唱赠答的文学主题。宋《嘉定镇江志》载:甘露寺多景楼不知其所始……登北固山题咏者多不及多景,则楼当建于本朝无疑[8]。多景楼面向长江,凭栏远眺,江山秀色尽收眼底,这一方面使得多景楼成为宋代文人登临赏景的场所,另一方面成为文人雅聚、开展文学竞赛的所在。例如苏轼就曾于多景楼写下“多情多感仍多病,多景楼中。樽酒相逢,乐事回头一笑空”(《采桑子・润州多景楼与孙巨源相遇》)的丽词佳句。此外,北宋时期三教融合的思想使得文人对于社会现实、对于人生自我都有敏锐的洞察;宋代尖锐的民族矛盾、繁华表象下尖锐的社会矛盾使得传统士大夫对于社会政治的动荡亦极为敏感,因此这一时期北固山文学同样不乏人生感怀、咏史怀古之作。这些作品虽然并非北固山诗歌的主流,但促使北固山诗词逐渐与深沉社会现实紧密联系起来,这一方面推动自然景观向人文景观过渡,另一方面由文人情感与人文景观交互作用所产生的多类文学主题中,逐渐显示出一种英雄之气和兴亡之悲,为南宋辛弃疾等爱国词人的北固山词的出现开了先河,为北固山这一意象的最终成熟奠定了基础。

宋室南渡以后,民族矛盾日益加深,北固山以深厚的文化底蕴及在民族战争中显著的地理位置,成为士人登临吟啸,抒发爱国情怀的首选之地。这一时期的代表文人如辛弃疾、陈亮、刘过等辛派词人,他们均为矢志复国之士,面对国家和民族的灾难,他们壮怀激烈、大声疾呼,写下了诸如“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宋・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天下英雄谁敌手”(宋・辛弃疾《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登高怀远也学英雄涕”(宋・陈亮《念奴娇・多景楼》)、“江流千古英雄泪”(宋・刘过《多景楼》)等大量英雄诗词,有着强烈的战斗精神,充满英雄的悲慨,使得北固山这一意象开始逐渐承担起家国之思、英雄壮志这一深沉的文化主题。

至此,从魏晋到唐宋,历经将近一千年的演变,以英雄文化、爱国主义为主题的北固山地域意象最终得以生成。在整个过程中,我们看到在人文活动的参与下,文人情感是如何与景观相互作用生成多种文学主题,在文学的历史发展潮流中,多个文学主题又是历经怎样的消长起伏最终发展成为传达特定价值取向的诗歌意象。

三、文人意识的附加

在公式{2}中,人文活动“改造”自然景观对于地域意象生成是必不可少的,但这种“改造”具体包含哪些内容,又是如何发生的,仍有必要进行详细论证。

人文活动对自然景观的“改造”包含两方面内容:一是物质的,即人力施加于自然景观使其发生形变,如阁楼庭院、廊台楼榭的修建等;二是精神的,即文人意识的附加。物质层面不属于本文探讨的范畴,文人意识的附加是本文探讨的重点。

在文人意识附加的过程中,“移情”是重要的心理基础。移情作用说源于立普斯,他的理论是以几何形体为依据的。立普斯认为希腊建筑中多立克石柱本是一堆无生命的大理石,但是我们在观照石柱时,它却显得有生气、有力量,仿佛从地面上耸立上腾,这就是移情作用[9]。他认为在这个过程中“类似联想”发挥了关键作用,即凭借以往的经验解释目前的事实,我们最原始推知事物的方法也就是根据自己的活动和情感,测知我以外一切活动的人物和情感[10]。多立克石柱承受重压的姿态唤醒了我们出力抵抗、毫不屈服的人生记忆,在人们进行审美的凝神关照之际,我们忘记了物我的差别,于是出力抵抗、耸立上腾这些本来只是我们心中的感受便投射到石柱身上,似乎变成了石柱自身所带有的自然属性。

立普斯的这些观点同样适用于分析文学作品中以北固山为代表的地域意象。宋乾道五年(1169),陈天麟的《重建北固楼记》云:“兹地控楚负吴,襟山带江,登高北望,使人有焚龙庭空漠北之志。”[11]陈亮在《念奴娇・登多景楼》中亦言:“一水横陈,连岗三面,做出争雄势。”北固山如何能做出“争雄势”?登临北固何以使人有“焚龙庭空漠北”之志?实际上并非北固山自身带有这些特性,而是在南宋时期,民族矛盾激化、国家处危难关头的社会背景下,文人的自我意识投射到北固山,从而使北固山呈现出人才有的姿态和情感。

立普斯的移情作用说侧重于由我及物,但实际上文人意识在对自然景观进行附加时常常是双向的,不仅外物可以感染上审美主体的情绪,审美主体也常常会潜移默化地受到审美客体的影响。即如朱光潜所言:“有时我的情趣也随物的姿态而定,例如睹鱼跃鸢飞而欣然自得,对高峰大海而欣然起敬,心情浊劣时对修竹清泉即洗刷净尽,意绪颓唐时读《刺客传》或听贝多芬的《第五交响曲》便觉慷慨淋漓。物我交感,人的生命和宇宙的生命互相回震荡,全赖移情作用。”[4]107

地域意象也同样如此。北固山横枕大江,巍峨峭立的山峰与浩渺奔腾的江水浑然一体,登高望远,纵目天极,心胸怎么能不开阔、情性怎么能不摇荡,反观北固山势,前锋、中锋、后峰三峰连贯南北,犹如巨龙卧饮长江,气势何等雄伟壮观,立于此处何人不想吟啸壮丽词句?正如清人周镐所言:“予每读卢肇诗‘海日生残夜,江春发旧年’辄为此山悲壮半晌。”[12]

通过对文人意识对自然景观的附加过程的具体分析,结合公式{2},我们便可以进一步得出如下公式:

通过公式{1}{2}{3},我们便得出了以北固山意象为代表的、能够传达特定的文化意味、具有象征符号功能的地域意象生成的一般过程。

在本文中,我们梳理出以北固山为代表地域意象是如何在文学发展的过程当中,逐渐上升为能够承担家国之思、英雄壮志的文化符号。首先,地域景观要能够成为地域意象,其内在的审美属性要被审美主体唤醒;其次,地域意象要想在文学创作中逐步上升、逐步丰富其内涵,人文活动的干预发挥了重要作用;最后,我们着重分析人文活动对自然景观的精神改造,即文人意识的附加,在这个过程中移情作用至关重要。综上,通过{1}{2}{3}三个公式,便得到了地域意象生成的一般规律。

参考文献:

[1][2]潘泠.汉唐间南北诗人对地域意象的不同形塑――以《乐府诗集》为中心[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15.

[3]宗白华.艺境[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7:151.

[4]叶朗.美学原理[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145.

[5]徐苏.江山雄北固[M].镇江:江苏大学出版社,2013:11.

[6][清]周博义.京口三山志[M].台湾:成文出版社,1974:1635.

[7]童庆炳.文学理论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59.

[8][宋]卢宪.嘉定镇江志[M].江苏:江苏古籍出版社.1988:277.

[9]立普斯.论移情作用[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4.

[10]朱光潜.文艺心理学[M].北京:中华书局,2012:153.

[11]巩本栋.辛弃疾评传[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8:181.

篇4

和上次一样,大山也用它那特有的热情迎接了我们;雷雨,闪电和着狂风,我们行驶在大山之中;回忆着两年前和这片大山的那段感情,我们或多或少的都有些触景生情,我们急切的想知道我们将要去的“宏村”现在如何了?我们十天的考察生活又会给我们带来什么?很多很多的问号出现在我的脑子里,我想我会用这短短的十天去一一地解答他们------

凌晨四点,到了我们的目的地——宏村。

死寂的村子,让人感到恐惧------

男生们麻利地搬好了行李,洗好澡后就早早的休息了。虽然很累,但内心的一丝兴奋加上窗外汹涌江水的咆哮声,还是使我们久久不能入睡------

当然还是这一天,接近中午醒来时,真的象所说的那样太阳已经照到我们很多人的头顶了。一个阳光明媚的日子,有机会去拜访一下老朋友了!

还是那座桥,岁月好像并没有影响我们似的影响它,依旧是那样的苍老;昨晚汹涌咆哮的江水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潺潺的小溪,这就是大自然的力量,只能叹服!清澈见底的水,当年我们就是在下面淌水,抓蟹,篝火,历历在目,就想发生在昨天,原来记忆也这么美好------

白天的村子热闹许多,比起夜晚的死寂,简直是判若两境,或许这正是我们这些生活在大城市的人所不曾能感受到的吧!比起两年前,这里增设了许多的小商店和摊铺;可以看到的是这里的人们更懂得了利用这里无限的商机;可是同时村民的那一份淳朴,村巷的那一份幽邃,先人留下的那份希望也渐渐地消失了。面对这琳琅满目的纪念品,我不知道是该高兴还是悲哀------

一天的调整休息就在这种复杂的心情中结束了。当晚,带队老师布置了任务并且分好了组,我知道我们真正的挑战来了,不仅是专业技术上的或是耐心毅力上的挑战,我想这更是在团队合作,协调上的挑战。 很多时候都会问自己:你能和别人合作的很好吗? 我从不怀疑过自己的能力,过分的自信有时让我感觉不是很好,所以我想对我的挑战也许后者更重要。真正能理解这其中的意味的人也许就已经算是一种成功了吧!当然,生活刚刚开始,更多更大的挑战还在等着我们,我们现在应做的就是从中去体验,并且学会什么------学会什么呢?

现在想来,真的庆幸当初得到了测量“承志堂”这样一个极为艰巨的任务。这座被誉为“民间故宫”的清代徽州民居给我们带来了很多的麻烦,是的!不过它带给我们更多的是欢乐,是经验,是生活!我已经把它当成是我的一个老朋友,就是这个朋友陪伴了我们整整十天,给了我们一个可以证明自己的地方,让我了解了它,同时它也了解了我。我不会忘了它,希望以后我去探望它时,它也会记得我!

有必要介绍一下我的这个朋友:

“承志堂”位于宏村上水圳中段,建于清咸丰五年(公元1855年),是清末大盐商汪定贵的住宅。

整栋建筑为木结构,内部砖、石、木雕装饰富丽堂皇,正厅有两进、三开间,左右有小厅堂,还有书房厅、鱼塘厅,以及娱乐场所排山阁、吞云轩等。全宅有9个天井,大小房间60间,庭院内有花木果树、水井、池塘,总占地面积约2000平方米,建筑面积3000余平方米,是一幢保存完整的大型民居建筑。全屋系木、砖结构,饰以砖、木、石,“三雕”。(单木雕即花了二十个工人雕了四年之久。)全屋有一百三十六根木柱。两层楼房有七处。 大小门口有六十个。当时造价花去白银六十万两(其中木雕上所镀黄金有一百两)。

全屋分内院、外院、前堂、后堂、东厢、西厢、书房厅、鱼塘厅、厨房、马厩等。还有搓麻将牌的“排山阁”,吸鸦片烟的“吞云轩”。还有保镖房、男、女佣住房。屋内有池塘,水井、用水不出屋。

大院前堂,按照过去宗族规定,只是迎接贵宾或婚娶寿诞喜庆日子,才大开中门的。额坊上的木雕图案是“唐肃宗宴官图”,长约六尺,高一尺余,图上雕有四张八仙桌,众官员坐、站、行、立姿态各异。图东西两头有服务人员,东边烧开水的手拿蒲扇扇风炉和西头理发的坐在高凳上给官员挖耳朵。每个图案线条清晰,构图饱满,行止逼真。在五、六分厚图案中,雕出六、七个层次。据北京故宫博物馆来人讲。故宫大梁上不能雕人物画像,否则把皇帝踩在脚下,有犯上之嫌。只能雕龙、凤、狮子、麒麟等吉祥物。所以这种图案只有民间住宅才有。

天井下檐四根支柱,雕有渔、樵、耕、读图案。叫门之上,即渔樵耕读之下,有一长幅图案,“百子闹元宵图”,全图一百个小孩,全是男孩,过去重男轻女,避免女孩站在男儿头上,不吉利。再详细看,有舞龙灯的、凤灯的、还有狮子灯及其它各式各样的花灯的。图中有旱船,船上有小孩,船下有四个轮子, 还有敲锣的,打鼓的,放鞭炮的,吹喇叭的,踩高跷的,两手捂耳的,千姿百态,惟妙惟肖。

东西两边门上呈古钱币形,也像古元宝倒挂,财到的意思。又像商人的商字。除皇上封的七品官以上走中门进出之外,其他吏是小官,都要从“商”字下边进出,意思是商人高高在上。四周木雕图案有“董卓进京”,“三英战吕布”,“战长沙”, “战宛城”,“定军山”,“甘露寺”,“长板坡”,等徽剧节目。拱栅里雕的是倒挂双狮滚绣球。东西厢房门上是“吉祥如意”,图中雕的行双鱼的意思是年年有余。厢房联花门上有八个方格,系 “明八仙图”,图中雕有铁拐李,吕洞宾,张果老,汉钟离,曹国舅,蓝采和,韩湘子和何仙姑等。每个仙家还带一个道童,共计十六人。太师椅靠背上雕的是暗八仙图,看雕的道具来定仙人。腰板上雕的也是渔樵耕读四大弟子,还有南帝段王爷人物像。腰板之下雕的是福、禄、寿、禧四星高照。

前厅楼上是闺房,房顶有天窗,采光性能好,便于闺女绣花描红。阳台花栏轩设有燎望窗,小姐从这里可以窥望楼下大厅上,特别是相亲时,小姐可以把来提亲的才子看个仔细。 如合心称意,就会共结连理。瓦面上雨水流到天井四周锡制的水槽里,叫做“四水归堂”,而水沿着锡管流入地下水沼,就叫“肥水不外流”,有聚财之意。

后堂和前堂结构基本相同,但所有木雕图案就不同了。后堂主要是长辈住的地方,柱石上有寿字,称作“高党”。额枋上雕的是“郭子仪上寿图”图中间雕的是郭子仪 老夫妇,两边是贺寿的文武百官,跪着拜寿的是儿孙晚辈。下枋雕的是“九世同堂图”,描写的是山东郓城张继昌(又名“公艺”)家九代相见的故事。

后堂左侧下首厢房叫“吞云轩”。天花板上彩绘云雾袅绕中有罂粟花,这是徽州一带清代鸦片烟室的装饰。后堂左侧上首厢房叫“排山阁”,是专门给搓麻将牌的地方。阁后有暗间,可以临时回避衙门当差人的“敲竹杠”以及当时的小妾回避正房太太之用。

后堂右侧通向厨房,有六十平方米地面,过去有一大排灶台,还加上有二楼。厨房通西厢天井有水井一口,办几十桌酒席都很宽松。

最具有特色当数“轿廊”西边的鱼塘厅(如右图),是当时的管家住的地方。它的构造是大三角套小三角,厅的顶和地面都是由三角形组成。池塘周围有木结构“美人靠”栏背。十步石梯到水池,上有一方天井,下有两口明塘。坐在厅中,抬头望月,俯首观鱼,其乐无穷。它的正面墙设有一扇石雕漏窗,雕的是“喜鹊呈腊梅”图案,名曰“四喜图”,又称“喜上眉梢”,这是徽州石雕精品。还有大门上,花园门额上的砖雕花样繁多,丰富多彩,可与木雕与石雕媲美。这节俭的取得科学情趣的结合,是少有的建筑佳品。

这就是我通过这十天所了解到的这个朋友的基本情况。一些专业的数据我想在这里不用过多的提及,因为图纸上都会很清楚的。倒是这些我们听到的有关于它的典故更应该详细的说说,可以这么说,我现在对于它的了解已不亚于村里任何一个导游了。当然这些数据,故事的得来并不是一帆风顺的。

可能起先谁也没有估计到为了得到这些资料和数据会遇到很多的麻烦。由于体量的过于庞大令我们一开始根本无法入手,还有房屋本身结构上的复杂性使我们一度有点灰心丧气;当然,由于我们大家的努力这些困难被我们一一地克服了。体会最深的是在整个过程中对建筑测绘的认识;无论是从建筑大轮廓的把握上,局部细节的处理,还是其中相互的连接,等等,我们都走了不少弯路。最后通过分析和反复的论证我们还是的出了最为精确的数据尺寸。这些在实地的工作中所得到的经验是我们在课堂中永远无法得到的,因为有些结构很难通过想象去完成;更甚至于有时你看着实物也会有这样那样的误差和错觉的产生。这样反复的验证和观察对我们对于建筑结构的理解和体量的把握上有很大的帮助,这样的锻炼对于我们将来在自己的专业领域的学习和研究的帮助是不可估量的,所有的同学都受益非浅。

应该说虽然我们没有很先进的测量设备,但是我们还是很好的完成了测量的任务。一些自创测量方法更是我们智慧的体现,也许这正是此次测绘考察的真正目的。

事实上,我们得到的又何止是这些?同学间的了解,从刚开始模糊到最后的清晰,无论是意料之中还是意料之外?总是一份珍贵的收获,因为当你了解了一个人时就是多了一段经历,多了一份对自己的了解。有什么比这样的经历更好的收获呢?还有那一份对老屋的情结,我永远忘不了。正由于此吧,当我最后告别十天来朝夕相处的这位老朋友时,一阵莫名的伤感,我也不知道为什么------

我想这个朋友所经历的远比我所要了解的要多的多,相对于它来说,我们所遇到的那些所谓的困难有算得了什么呢?我相信它是有生命的,它肯定知道我们这几个小孩这十天想干什么;我相信它有灵性,是它在我们困难时会给我们灵感;我相信它的善良,因为当看到我们克服了困难获得了想要的数据时,它笑了------

又是一个很早很早的清晨,我们踏上了回故乡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