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克服困难的作文范文
时间:2023-03-24 09:36:0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有关克服困难的作文,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非智力因素 培养 兴趣 情感 意志
Brief talk about how to cultivate the non-intelligence factor
Lu Jingui
【Abstract】There is no doubt that any one can get a certain grade is relative to his brain, but the non-intelligence factor can not be ignored also. In teaching, we should advance the braining developing and at the same time, we should pay attention to the cultivation of the non-intelligence factor to cultivate students’ interest, feeling and purpose.
【Keywords】Non-intelligence factor Cultivation Interest Feeling Purpose
一个人在生活中或事业上取得一定的成绩固然与智力因素有关,但非智力因素的作用也是不可忽视的。某种意义上说非智力因素是举足轻重的,有时会起到决定性的作用。因此在教学中,我们要不断促进智力的发展,同时也要注重非智力因素的培养。智力因素的发展有利于非智力因素的发展。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又能促进智力因素的发展。既然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关系到一个人的成功与否,那么如何培养?怎样培养?就我二十几年的教学经验谈一点看法。
1.兴趣的培养。常言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使学生从心里喜欢所学的知识,不产生“厌恶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这是素质教育的要求,也是新课标的要求。首先,教师应更新观念,以多种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观念是行为的灵魂,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要贯彻新的理念,不能搞一言堂、填鸭式教学和用我说你听的陈旧方法,而是用鲜活的教学方法,引导、启发、探究。把枯燥的问题讲得活灵活现,使学生没有厌烦感,而是有兴趣听。在农村小学教学,学生的语文、数学成绩差距很大,原因就是对语文不感兴趣。而让学生写作文更是一件头痛的事。究其原因就是兴趣所致。这时教师就要用引导、启发、鼓励、拖着走等方法,激发学生的兴趣。小学语文每篇文章都很优美,针对小学生爱听故事的心理特点,我们就用讲故事的方法,引入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学生主动学习和自觉学习的能力。其次,我们还可以动手。如我讲“云横秦岭”时,让学生画图来表现这个词的含义,通过画图,发挥了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使学生亲身感受到这个词的含义,借以引发学生的求知欲。在讲数学路程问题时,我把学生带到操场上,亲自指导,学生自己相向而行或相对而行,环形上走,既动手又动口、动脑,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将思维引深,最后分析归纳,完全让学生操作。这样就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通过观察质疑,使学生心理受到刺激,产生强烈的欲望,最终尝到了数学的“甜头”,逐渐进入角色,达到预期的目的。
2.情感的培养。情感也称感情,是人们对客观事物所持的态度的体验。在教学中,教师创设良好的情境,注重学生的情感变化,使学生时时以饱满、振奋、积极、愉快、自豪的情绪投入学习。古人云:“亲其师,信其道。”教师要培养学生积极的情绪,先要建立民主的师生关系。师生关系和谐融洽,教师关心学生,学生才会爱戴老师。采取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导之以行的方法,会收到良好的效果。其次,当师生关系融洽和谐时,教师要掌握尺度,把握时机,及时鼓励。在课堂上口头表扬鼓励,或在作业中善用激励的批语。学生听了或者看了,心情振奋,情绪高涨,在愉快的情绪下,把学习看作一种乐趣,产生好学和乐学的积极态度,营造力争上游的氛围。学生的力量和信心足了,学习效果也就明显提高了。再次,教师用名人成才的故事激励学生。教师用古代的或现代的名人成才的故事来陶冶学生的情操,因为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我给学生讲《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的作者和主人公后,学生的情绪变化极大,出现了出乎意料的场面。所以,教师要经常教育和引导,培养良好的情绪,教育学生爱憎分明。这样不仅能使学生正确处理好个人与集体的关系,而且还使学生善于调节和控制自己的情绪,使学生在集体中愉快地学习和生活,以促进他们的身心健康。
篇2
随着当今语文考试制度的改革, 作文已经占据了中学语文的半壁江山。作文成绩的好坏直接影响着语文分数的高低。毋庸置疑, 作文是令学生头疼的事情之一。
我们写作时经常会有这样的感受:总觉得无话可说或是写出来的文章脱离实际生活,感情不真实。这是因为我们感知事物时具有无意性与随意性的特点,导致写作总是缺乏素材,不知道如何下笔。因此,一些实用的写作技巧和方法对于我们写作能力的提高是有积极作用的。针对当前中学生写作存在的问题,我想从写作的兴趣、灵感、构思、语言和个性化五个方面和大家交流一下。
兴 趣
兴趣是获得知识、学习技能、开发智力的动力。因此,只有对作文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语言训练才会有成效。那么怎样才能培养写作的兴趣呢?
首先,需要提高写作的直接兴趣,即提高对事物或活动本身感到需要而引起的兴趣。尽量把作文与我们的生活需要联系起来,只有当我们觉得写作不是因为别人的要求而是自己的需要时,文章才能真正写好。
其次,将间接兴趣转化为直接兴趣,即把对某一活动或事物的兴趣迁移到写作上,逐步产生写作兴趣。我们可以通过老师精心设计的作文命题,诱发生活积累,引起写作欲望,以培养作文兴趣。
再次,利用多读、多思、多写激发写作兴趣。多读,旨在学习他人优秀的写作技巧和方式,为独立写作积累丰富的经验素材;读书贵有心得,如果只读不思考很难有大的长进;多写是为了养成练笔的好习惯,熟能生巧。
最后,品尝成功的快乐。奖励是培养写作兴趣的催化剂。尽量为你的作文争取发表的机会,当你意识到你的作文将有许多读者阅读时,写作的积极性会更浓,写作的意识也会更强。
灵 感
写作灵感,是我们在写作活动中,由于一些事物启发而产生的富有创造性的思维,是作者在苦思冥想的过程中,由于某种偶然因素的诱发,突然茅塞顿开而捕捉住的富有创造性的构思。灵感来源于人们知识经验的沉积,启迪于意外客观信息的激发。灵感的作用是巨大的,力量是神奇的。培养写作灵感,设法进入灵感思维状态,可以极大地提高我们的写作水平。
我们应对写作灵感予以更多的关注,并努力从以下几个方面培养和激发写作灵感:
首先,注重积累,丰富潜意识,充实显意识。灵感是潜意识与显意识相互沟通,相互作用的结果和产物,知识经验是灵感产生的重要基础和必要前提。
其次,勤思多想。虽然灵感是发生在瞬息之间的事情,实际上它是平时刻苦研究后思维上的一种突破和飞跃。
再次,培养写作兴趣,以积极有效的写作来催生灵感,控制灵感。人的创造力大小,固然与先天的智力因素有关,但良好的兴趣和爱好更是左右一个人取得成功的内在精神动力。
构 思
前苏联著名作家法捷耶夫认为在整个写作过程的三个阶段中,最困难的是构思期。只有有了缜密的构思,在行文时才能专注于语言的表达,才可能有形式和内容的全新面目。而现实写作中作者不善于事先考虑材料的安排,往往有了一点点意思或少许材料就急于下笔,结果是层次混乱,内容无重点。
要有良好的构思能力,我们应从以下四个方面做起:
首先,着重提高认识的深刻性,实际上就是对客观事物认识的准确性和深刻性。准确而深刻地认清事物的本质,把握时代脉搏。
其次,着重强化文体规范意识。练武有套路,习字有字帖,书法要临摹,一个初学写作者自然也离不开模仿,这是传统教学中的精髓,也是学习写作的一条基本规律。
再次,着重提高扩散思维能力和想象力。事实上,在人的心灵深处,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也就是对创造和发展的需求。写作是最能表现思维个性的创造性活动。
最后,着重提高写作意志。在写作活动中最复杂、最艰苦的构思阶段,我们常常需要排除干扰,不断克服困难。意志就成为一个激发兴趣和排除困难的重要因素。在写作构思中,往往会出现材料庞杂而无从下手以致悲观泄气的情况,这就要求我们养成锲而不舍、持之以恒、不达目的不罢休的“写作精神”,进而形成坚定的写作意志。
语 言
语言是思想的外衣,作文品质的优劣必须依赖语言的好坏来实现,语言讲究美,无非是要求语言在规范得体的同时,具有感染力,生动形象、精练深刻、朴实自然,达到“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的目的。作为我们中学生,积累的知识经验相对较少,语言的表达能力还不够强,要达到“语言美”的确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因而我们有必要在语言的锤炼上下一番功夫,同时通过一些有效的途径步入“语言美”的殿堂。
一、语言规范,言简意丰。语言规范是国家法定或是语言表达中约定俗成的,具有一定的标准,特别是国家规定的语言、汉字、常用词语的规范。我们中学生的写作,应根据写作需要,确定表达的内容和中心,合理安排内容的先后,详略得当地组织和运用语言。中心思想明确,不节外生枝,词句简明扼要,用词精当,语段有条理不杂乱。
二、运用修辞,引用美句,虚实交融。做到语言美,要大量运用各种修辞和表现手法,使语言变得生动起来,让人物形象活跃起来;还可以引用优美的诗句短语、名言警句等,给人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起到令人回味的效果;虚实交融指语言表达的情感要“来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要虚实结合,力戒空洞。
三、长句和短句齐用,整句与散句并驱。长句能使表达严密精确,条理贯通,气势宏大;短句简洁明快,活泼有力,节奏性强。整句使人读之朗朗上口,整齐和谐,既有节奏感,又有韵律美。散句自由活泼,富有变化。作文时,如果能有意识地把两种句式穿插交织,则能使语言既整齐和谐,又参差错落,既有音乐美,又有节奏感。
四、利用仿写,培养语言创新的作文基础。仿写句子,是我们语言创新的必经之路,只有仿写到一定的程度,笔头才会活起来,妙语佳句才会从其笔下源源流出。仿写到一定阶段后,兴趣盎然了,可以在老师的引导下进行语言的创新训练,进入那种“登泰山而小天下”的境地。
个性化
俄国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每个学生都是一个独一无二的世界。”写作是抒写心灵,展示个体的窗口。个性化写作是个体在写作过程中极大地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构思具有新颖的审视角度,内容具有独特的价值判断和审美情趣,表达方式灵活多样,使其个性在写作中得以凸现。
我们写作的作文大多是文思狭窄、内容雷同、语言陈旧, 缺乏独创精神。要实现个性化写作,就需要在拓宽思路,关注情感,扣合作文与生活的联系等方面有所创新。
一、积累丰富的素材,拓宽写作思路。善于积累生活中独特的经历感受,作文时才可以写出自己想写的内容,勇于尝试独到新颖的写作角度和写作风格,思路不要受到传统观念的束缚,敢于把自己独特的见解、思想、感悟,用自己最擅长的方式表达出来。独立思考,不人云亦云。
二、作文“求诚”,抒发真情实感。叶圣陶先生说作文要“求诚”,即表达出自己真实的想法和看法,不胡编乱造,节外生枝,这样写出来的文章才是真情实感的流露,才有可读性,真正打动读者,引起读者共鸣。
三、把作文同生活紧密联系起来。作文在展现个性,勇于创新的同时,一定不能脱离生活实际,任凭自己的思想在虚无缥缈中遨游,要始终与生活实际紧密结合,通过发掘生活中有写作价值的素材,将自己独特的视角和写作风格表现出来。
篇3
关键词: 社会情感策略 大学英语写作教学 应用
一、社会情感策略的研究
语言学习策略在第二语言习得中起着不容忽视的重要作用。因此,有关学习策略的研究越来越受学术界关注。采用把影响学习的各种变量结合起来研究的方法,学者们纷纷提出了“语言学习策略”的概念及其分类。其中O’Malley和Chamot根据信息加工、处理的理论将策略分为元认知策略(metacognitive strategies)、认知策略(cognitive strategies)和社会情感策略(socio- affective strategies)。认知策略是大脑对输入的信号进行加工和处理的过程,用于学习语言的活动之中的主要内容为重复、利用资源、利用肢体语言、翻译、归类、记笔记、演绎、重新组织、利用语境、利用关键词、迁移、推论和精加工等。元认知策略用于管理和监控认知策略,包括提前准备、集中注意、选择性注意、自我管理和监控及自我评价等。社会情感策略用以调控学习者的情感、动机和态度等,为学习者提供了更多接触语言的机会。学习者为促进某一语言学习任务的完成而跟别人进行交流或自我调整就是运用社会情感策略的过程,具体策略包括合作学习,求解与澄清疑问,消除紧张不安,自我鼓励,控制学习情绪,背景文化了解,等等。社会情感策略对学习者第二语言的学习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二、社会情感策略与写作教学
英语写作可以说是大多数中国学生尤其是非英语专业学生的薄弱环节,如何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是广大师生所关注的问题。大学生要提高写作能力,不仅要加强语言输入,而且需要通过大量的练习掌握写作技能。也就是说,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仅靠在课堂上写几篇习作和老师的点评是远远不够的,更重要的是靠学生自己课后大量的练习并掌握写作技巧。因此,如何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让他们有英文写作欲望,帮助学生培养自主写作的意识,是值得每位大学教师深思的问题。
激发学生写作兴趣实际就是在写作过程中运用社会情感策略。学习者的学习动机、学习态度、自信心及忧虑程度等各种因素,对写作技能的培养有很大的影响。积极向上的情感有助于学生积极参加学习活动,不会认为写作是老师布置的枯燥无味的任务;强烈的学习动机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写作效率;较强的自信心有助于学习者克服写作中的困难。在英语写作课堂中,注重社会情感策略的运用,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我调控情绪的能力,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同时,培养他们与人合作的精神,使他们建立良好的自我激励系统,克服困难,愿意写作,爱上写作。
三、社会情感策略在大学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应用
(一)写作前利用情感因素感染学生。
一个乐意写作、带着积极情感去写作的学生,肯定比那些缺乏热情、乐趣或兴趣的同学,或者比那些对写作感到焦虑和恐惧的学生,更加轻松,效果更好。因此,在写作前教师可利用情感因素感染学生,让他们觉得有话可说,有意见可以发表。在选题时要考虑学生所感兴趣的话题和社会热门话题,注重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讲课时,教师除了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和情感表达外,更重要的是还要从新时期大学生的心理特点出发,创设一些生动活泼的现实生活情境唤起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兴趣,让学生置身于一定的情境中,形成相应的情感体验。在英文写作教学中可以运用挂图、影像、音响、新闻资料等一系列情境手段,让学生触景生情、受到感染,迸发创作灵感。例如教授Environment Protection的英文写作课时,教师在课堂上先用图片展示地球这个美好的家园:茂密的原始森林、广阔的蓝色海洋,奔腾不息的江河、一望无际的草原、辛勤劳作的人民、各种和睦相处的动植物,对着这些美丽的风景、和谐的家园,学生们热爱家园之感会油然而生。再给出另一组环境受到破坏的照片作为对比:工厂冒出滚滚浓烟,被砍伐的森林,海滩上死亡的动物,严重营养不良的非洲难民。这两组图片强烈的对比无疑会唤起学生爱护家园的意识和保护环境的责任感。因此,他们就会迫切地在习作中表达自己的观点,并提出建议。
(二)教师反馈,情感鼓励。
可见,积极的情感对学习至关重要。那么,如何在对学生作文进行反馈时加强这种情感呢?教师在写英语作文评语时要善于挖掘出隐藏在文字背后的学生的情感、态度并加以评价,用真心、诚心和学生进行交流。教师要改变居高临下的姿态,站在真正理解尊重学生的角度,摒弃传统的说教形式,做他们的知心朋友,把英语作文评语作为增进师生心灵交流的桥梁。此外,作文的评语要尽量多用委婉、商量、探讨的词语,例如I’m expecting clearer/more beautiful hand-writing from you next time.要比Pay more attention to your hand-writing.更好。最后,教师在写英语作文评价时要有针对性。教师反馈应该因人而异,因材施教。对不同个性特征的学生,采用符合他(她)的特点的语气和词语。不同水平的学生也应该采取不同的评价标准。对于擅长英语作文的学生,要表扬中有指正;对于中等水平的学生,教师要以鼓励为主,并指出学生作文中使用不当的词汇、句型等,让学生自己更正;对于那些不擅长写英语作文的学生,要尽量从内容或者形式上,找出其闪光点,对几个准确的词语,几句符合语法规则的句型做出标识,并加以赞扬,激起学生写作的兴趣。只有这样,学生才能感受到来自教师的关心、重视和尊重,从而受到激励,更加认真地对待写作。
(三)学生互评,情感交流。
写作是一种书面表达形式,其目的就是进行思想交流。同伴互评作文为学生的作文提供了真实的读者,实现了思想交流的目的。来自同伴的肯定的评语和积极的中肯的修改意见会使被评阅者备受鼓舞,大大增强写好作文的自信心和求胜心。寸有所长,尺有所短。学生评阅他人的习作,或多或少能够从同伴的习作中吸取一些遣词造句方法和安排内容、结构方面的长处,而且印象深刻,从而有利于他本人写作水平的提高。另外,经常评价别人的写作有助于读者本人更加有批判性。由于同伴反馈,读者和作者可以进行高度的反馈和互动,双方也可以进行有意义的协商。同时,也可以产生出一系列的交际行为及较为复杂的社会认知互动,例如争论、解释、澄清和辩解等。当学生认为同伴反馈有益时,就会取得鼓励参与者的热情的效果。
在学生互评的过程中,学生通过小组合作讨论,各抒己见,互相交流信息,集思广益、取长补短,共同解决新的问题、掌握新知识。这样,不仅扩大了学生的交流面,形成了学生与学生之间交流的新形式,克服了师生单向交流所造成的心理负担,而且提供了学生间互帮互学的机会,激发了学生的主动思维,学会了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培养了学习能力,培养了主动参与、与人合作、与人沟通等现代意识,形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
四、结语
语言教学的实质是交际,语言是用来表情达意的,写作就是用来进行思想交流的。写作过程是情感输入和输出的过程。没有情感参与的课堂教学,不可能具有发展性和创造性,也不可能感染和激励学生,给他们信心、力量及克服困难的勇气。在教学中使用社会情感策略,不仅可以感染学生,增强写作动机,而且可以鼓励学生,培养写作兴趣。最重要的是情感策略在学习中的有意识使用,会使学生把合作看作是一种有效的学习方法,能使他们能从同学互评作文过程中学到很多东西,培养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的能力,最终成为能够自主学习的人。
参考文献:
[1]戴曼纯.情感因素及其他[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0,(6).
篇4
一、利用教学内容与方法的新颖性,引发学生对学习内容的直接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
如,利用电教手段,采用游戏、模拟等方式。我在教生字“裹”时,第一步把“裹”折成“亠”“果”“■”三个部分,并分别写在三张明胶片上,先把前两张拼成上下可活动的复合片:“■”,然后再和“果”组合成左右可以活动的复合片。第二步教学时,我先把“衣”字上下拉开,反复数次后,问学生:“小朋友,你们谁能想象出这个动作的意思呢?(表示把衣服铺开)接着再把果横向拉倒到“亠”和“■”中间问学生:“小朋友,你们能说出这个动作又表示什么呢?”(表示用衣服把果子包起来)这样“变静为动”,引起学生的注意。
二、实施启发式教学,创设问题情境,激发认识兴趣和求知欲
如,在正式讲授内容之前,提出与课文有关的一些问题,以引起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的认识兴趣和求知欲。创设“问题情境”,即在教学内容和学生求知心理之间造成不协调、悬念,从而引发强烈的解决问题的愿望。教《半截蜡烛》时,为了导入,让学生了解课文的主要意思,老师先介绍故事发生的时代背景――第二次世界大战,然后出示课题,同时提问:“使人类蒙受灾难的二战与半截蜡烛有什么关联?这是怎样的半截蜡烛?围绕半截蜡烛又发生了怎样扣人心弦的故事呢?”让学生带着这些的问题去初读课文,有目标,有兴趣。
三、根据作业难度,恰当控制动机水平
不同难度的任务所需要的动机强度不同,对于简单的任务,需要较高的动机强度;对于困难的任务则需要较低的动机难度。教师在教学中应注意以下两点:
1.让学生独立完成一些难度适中的任务
自读课文,意在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让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独立阅读,教《读书要有选择》一文,首先帮助学生回忆《精读和略读》和《读书做记号的学问》这两篇课文,复习读书之方法,然后要求学生运用这些方法,默读课文,边读边做记号,想每个自然段的意思是什么,并结合课文自学生字新词,最后教师加以总结。《读书要有选择》一文便可以独立地完全掌握。
2.根据课题难度,恰当控制适中的任务
在教学叶圣陶先生《记金华的双龙洞》时,注意引导学生仔细斟酌,做到不仅读懂,而且有所感悟。如,引导学生在阅读中展开想象,使课文中描写的景象,尤其是关于孔隙的“窄”、内洞的石钟乳、石笋的描写能够在头脑中再现,从而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引导学生在理解内容的同时,品悟作者在观察、构思、表达等方面的匠心。但要求不能太高,《如梦令》的教学重点是使学生在理解词的内容基础上,在大脑中建立形象,体会词的意境,通过反复阅读,让学生进入词所指描绘的情景。老师适当梳理词句,提示构成画面的主要景物,学生想象并练习运用语言描述。
四、充分利用反馈信息,有效进行奖惩
让学生知道自己的成功,激起其进一步学习的愿望。表扬鼓励比批评更能有效地激励学生积极的学习动机。我在语文教学活动中,采用多种奖惩方法,如课堂思维活跃,踊跃发言者加一颗星,根据发言精彩的程度,依次加直至五颗星,这样课堂气氛活跃,学生的思维也调动起来,愿意与教师互动,充分发挥了他们的主观能动性。有效地进行课堂学习,作业书写认真、工整、漂亮且正确率较高者加星,优秀的作文加星,评讲时,在班组朗读,一个单元累计一次,优胜者还有奖励。这样大部分学生语文学习的积极性提高了,成绩不断进步,效果喜人。诚然,不是每个学生都能积极配合,适当的惩罚也很有必要,譬如,不认真对待作业,那就得让其重做,在重做的过程中既巩固了知识,也纠正了其作业态度。
篇5
英语写作能力作为大学生英语交际能力的一个侧面,早已明确地列入我国大学英语教学的目标之中。然而,多年来的全国大学英语四六级统考的有关资料客观地显示出:大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未能达到大学英语教学大纲中对写作所规定的要求。在学生的试卷中普遍存在表意不清、内容浅薄空洞、语言僵化死板、句子之间缺乏逻辑性、中式英语等问题,甚至有些学生在写作中还有严重的语法错误。产生这种情况的原因是:写作在大学英语的教学中没有得到充分的重视,学生的兴趣不高;传统的大学英语写作教学方法不利于学生写作水平的提高;学生在写作过程中受挫,写作的自信心不够。因此,如何提高大学生的英语写作能力,是大学英语教师亟待思考和解决的问题。
二、改进英语写作教学,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一)采用多种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浓厚的学习兴趣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与创作激情,增强他们克服困难的信心和决心。因此,在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中教师要注重对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教师可以让学生坚持写英语日记,可以写一天的见闻,写对某件事的感触,在写日记的过程中能尽量灵活运用所学过的句子和词汇。在实际写作教学过程中,教师还可以设计一些与学生生活息息相关的作文题目,让学生能写,乐意写。如教师可以让学生看一些简易英文小说,然后写读后感;或者观看语言浅显易懂的电影,然后让学生根据电影的内容进行小组讨论,并就所观看的内容和小组讨论结果,写一份报告或者感想。另外,教师还可以采用丰富多彩的课堂活动,如对某一课文段落进行缩写、改写;按范文模仿写作;参与写作竞赛;进行汉英互译练习;向班级英语墙报、学校英语小报以及社会英语报纸杂志投稿。所有这些写作活动都能帮助学生不断保持写作的新鲜感,不断提高写作意识,并不断表现和检验自己的写作能力,最终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二)运用“过程写作法”,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传统英语写作教学采用的是“教师讲授一学生练习一教师评阅”单向交流模式,师生互动不强,学生在写作过程中较被动,致使学生学习积极性受挫,教师工作量增加,教学效果较差。“过程写作法”是美国西北大学教授Wallace Douglas提出一种新的英文写作方法,它以学习者为中心,旨在把注意力从评价、评估学生的成品转向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写作过程。过程写作法将写作大体分为写前阶段、写作阶段和文章的修改与编辑阶段。在实际过程中,这三个阶段循环往复、穿行。与传统英语写作教学相比,过程写作法不同之处在于:通过分组讨论而实现学生积极参与及互相交流;通过教师对学生作文初稿到成稿的多次批改而实现教师监控及师生间的相互交流。实践证明,过程教学法是改进大学英语教学、提高学生写作水平的有效途径。它不仅有利于学生了解自己的写作过程,培养学生掌握根本的写作方法,而且还能充分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这在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三)以读促写,帮助学生提高写作能力
“阅读是培养学生英语应用能力的一种重要形式,它和写作一样同属书面能力。读和写的关系相当密切,互为促进,只有通过阅读的逐步领会,才能转化为写作的正确表达。”阅读和写作存在着相互促进的关系,通过大量有效的阅读,学生可以通过学习文章的优点,使之变为写作的素材,拓展词汇量。学生写作时难以下笔,其主要原因就在于他们缺乏大量的阅读积累。要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学生只有通过阅读各种题材的文章,扩展知识面,提高认识能力,在阅读过程中体会作者的语言运用和组织文章的技巧,从而获得足够的知识素材,如此进行写作活动,学生的写作能力自然能得到提高。
篇6
关键词:初中语文;创新教育;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2)03-0065-01
语文教师不仅要重视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更应重视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在教学内容上要从单纯的语言教学转向既学习语言,又学习文化和科技知识;在教学方法上,不仅研究教法,而且要研究学法,以便真正实现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目的。那么语文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呢?现结合本人几年来的教学实践,谈几点粗浅的看法。
1.创设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增强教学的民主性
民主性是创新教育不可或缺的内在特性。教学管理学的研究表明,民主型的领导方式,会使学生心情舒畅,思维活跃,表现出较高的独立性,学习效率高。学生感到宽松、融洽、愉快、自由,没有任何形式的压抑和强制,才能自由与自主地思考、探究,毫无顾忌地发表见解,大胆果断地决策并实施,才有可能发展自己的潜能,实现创新。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主体地位,尊重学生个性差异,允许学生犯错误并改正错误,给每位学生以展示自己才能和水平的时间和空间。例如当学生一时回答不出问题时,教师要有耐心,给学生充分的思考余地:"再想想"、"是否换一个角度考虑?" 、"请先坐下思考一下"等等。即使学生回答错了,也不应立即否定,可先让他坐下,请别的学生回答或请大家讨论,以保护学生的学月积极性。教学中尤其要创设条件,给后进生、学困生以更多的成功的机会,善于发掘他们的 "闪光点",并给予积极的良性反馈,使他们拥有成功体验,形成正确的"自我概念",增强学习和创新的自信心,增强克服困难的勇气。
2.改变教学观念 果敢大胆创新
摒弃传统教育观念,树立大语文教育观。
传统教育极大地压抑了学生创造性思维多向发散,创新能力创新精神受到扼杀。现行的素质教育,就是要培养复合型创新人才。所以,我们要树立大语文教育观,即以语文教学为主干,其他各个学科及学生生活的各个层面,犹如分支,形成知识树,让学生从语文教学中汲取营养,然后在其他学科和生活的各个层面消化吸收,转化为各种能力。在消化吸收中发现和创新,使学生常学常新。
2.1创造性的进行阅读指导与作文训练。在课文中适时地对重点段进行阅读指导,可有针对性地出一些题目来让学生做,以提高他们的阅读能力。但课内阅读是十分有限的,更多的是课外阅读,学生自主阅读,只有大量地课外阅读才能真正起到增长见识的作用,因此要对课外阅读进行艺术的指导、有创造性地指导。
作文只有"读书万卷",才能"行万里路",有了材料,才能"下笔如有神",作文重在积累材料。在作文训练中,就要加强检查力度,增加交流次数,提高评析质量。另外,还可借办黑板报、手办小报,向社报投稿等方法激发学生创作欲望,提高写作层次。
2.2在语文教学中有创造性地进行审美教育与德育教育。 审美教育是培养学生感知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而初中语文课本集中古今中外名篇佳作颇丰,这就要求教师加强自身的美学修养,在实践中勇于探索、积累经验、寻找规律,教学中给学生讲一些美学理论,另外,要让学生在对作品的分析理解中认识每一种具体的美,如音乐美、结构美,内容美、音乐美、艺术美等。可结合教师讲评提高鉴赏美的能力,进而来创造美,发现美,提高美的创造力。
在语文教学中可根据不同的课外内容来解决这个问题,可及时的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用故事中的人物的高尚品德来感染学生,用文章所体现的积极内容来陶冶学生。并且语文教师要以自己的一言一行来言传身教,用周围一切可以利用的媒介来点化学生。让学生丛点滴做起,做一个有崇高道德的人。
3.鼓励大胆质疑,勇于探究,增强教学的参与性
俗话说:"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不疑则不进。"思生于疑,大胆质疑,勇于探究,是培养学生创新观念和创新能力的基础。教师不仅应该传授语文基础知识,培养基本技能,更应该注重在学生的探究和自主学习中,形成独立思考、独立学习的兴趣、能力以及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以自主探究为主要特征的创新能力,贯穿和渗透于语文教学各个环节中、在教学中,除了让学生知道 "是什么"之外,还要注意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是这样"、"能够是什么",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发表独特见解、设想,完成富有个人特色的创造性作业。对于教师的分析和有关观点,应允许学生有不同看法,不要也不必强求一律,禁锢学生思维。对学生质疑问难、敢于亮出自己观点的做法,教师要进行积极性评价,或给予表扬,或加以鼓励,使之有一种成就感,弘扬这种探索精神。 同时,教师要加强学法指导,教给学生质疑探究的方法。要善于引导学生在课内外收集材料,通过倾听观察、对比异同、评论反话等手段,自主地进行探究。在教学中,可打破单一的班级授课模式,展开讨论,获取知识,真正体现学生主体地位,增强教学的参与性。写作教学是实施创新教育的一个良好载体。创造性思维有很多特性,变通是关键。在作文教学中,可着重启发思路,引导学生展开"换位思维",经常进行"一题多做"、" 一人多面"、" 一事多评"等多角度的思维和写作训练;同时结合学生思维的活跃性,进行儿童诗、童话写作等尝试,从而起到事半功倍、一举两得的效果。
4.鼓励学生创造性学习实践,加快学生创造性能力形成
能力的获得需要实践的土壤,创造性的学习能力的形成同样离不开实践。荀子曾说过:"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学至于行之而止也。"这充分说明了实践对于学习的重要性。因此,教师应从培养开拓性、创造性人才的战略高度出发,认识引导学生参加创造性学习实践的重大意义,并采取有效措施,调动学生参加创造性学习实践的积极性,以加快其创造性学习能力形成的过程。
总之,语文教学中,学生创造性学习能力的培养是多方面的。教有法但无定法,教师要不断地更新教学理念,根据创新教育理论和学生的特点及教学要求,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来提高学生的创造性学习能力,以适应新课改的需要
参考文献
篇7
一、进行了英语学情分析。
这一学年教授两个班为理科普通班的学生,英语基础不太理想,没有一个学生能达到优秀(120分)档次,而且能及格的学生人数微乎其微。不少学生感到英语特别难学,对英语学习比较头疼。开学之初即对学情进行了认真分析。在日常教学中认真落实因材施教和因人施教。
二、把教学计划落到实处。
本年度教学工作重心即在进行基础知识的复习上巩固和加深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提升期解决问题的能力,所以教学工作安排上把重心放在了对课本知识的复习上。三轮复习中,首轮复习是从20XX年8月中旬到20XX年3月中旬,内容是高一年级课本22个单元,高二年级课本20个单元,高三年级课本16个单元。对这58个单元的复习安排是第一学期复习到高三年级第6单元(20XX年1月底)。课本复习安排是每单元课本复习用时1节课,优化设计1节课,英语周报1课时,单元基础知识总结和反馈1课时。平时复习中把高中英语复习语法项目中的13个专题适当融合进去。通过练习和讲解,增强学生对语法的理解和对英语用法的复习巩固。
三、大量练习促进学生对基础知识的巩固和能力的提高。
课本复习是学生能力提高的关键。从开学之初即对课本知识点认真归纳和总结,通过练习的形式进行学习反馈。主要是各地市的模拟试卷,认真把握教学工作中的练习环节。
四、听力训练作好提高成绩保障。
征订了两套听力风暴,共有80套,供学生在课上或课下时间进行听力训练之用。这两套材料都是高考播音者录制的,含金量高,所以标准的听力材料成为学生最为得益的听力助手。
五、扩大阅读,培养英语能力。
课外阅读必不可少。给学生提供了两个网址:一个是21世纪报,一个是China Daily。网站兼顾新闻、娱乐、科技、校园、地道美文等多方面内容。学生除了可以增加阅读量还可以把一些精彩的文章当作范文来背诵。这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丰富和开拓了学生的视野。
六、认真批阅学生英语作文,推荐学生优秀作品。
本学期为近十个学生的英语作文进行多次单独批阅,主要是提高他们的书面表达能力,在一定程度上鼓舞了学生的英语学习积极性。
又送走了一届学生,不管成绩好坏,作为一个新老师,在工作中存在着诸多的不足。在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我将更严格要求自己,努力工作,发扬优点,改正缺点,开拓前进,为美好的明天贡献自己的力量。
高三英语教师教学总结范文【2】 任教以来,我一贯坚持党的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热爱党的教育事业,积极投身于教改,始终保持兢兢业业,勤勤恳恳的工作作风,始终保持旺盛的学习热情和进取欲望,不断汲取现代教育理论的精华,无私奉献,师德高尚。一学期终于结束了。下面简单地回顾一下开学以来所做的一些英语教学工作。
一、面向全体学生,为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1、创设各种情景,鼓励学生大胆地使用英语,对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失误和错误采取宽容的态度。
2、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和直接交流的机会,以及充分表现和自我发展的一个空间。
3、鼓励学生通过体验、实践、合作、探索等方式,发展听、说、读、写的综合能力。
4、创造条件让学生能够探究他们自己的一些问题,并自主解决问题。发展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
二、关注学生情感,创造民主、和谐的教学气氛。
学生只有对自己、对英语及其文化有积极的情态,才能保持英语学习的动力并取得成绩,刻板的情态,不仅会影响英语学习的效果,还会影响其它发展,情态是学好英语的重要因素,因此我努力创造宽松民主、和谐的教学空间。
1、尊重每个学生,积极鼓励他们在学习中的尝试,保护他们的自尊心和积极性。
2、把英语教学与情态有机地结合起来,创造各种合作学习的活动,促进学生互相学习,互相帮助,体验成就感,发展合作精神。
3、关注学习有困难的或性格内向的学习,尽可能地为他们创造语言的机会。
4、建立融洽、民主的师生交流渠道,经常和学生一起反思学习过程和学习效果,互相鼓励和帮助,做到教学相关。
三、加强对学生学习策略的指导,让他们在学习和适用的过程中逐步学会如何学习。
1、积极创造条件,让学生参与到阶段性学习目标,以及实现目标的方法。即让学生体会到成功学习的。
2、引导学生结合语境,采用推测、查阅和协调的方法进行学习。即充分利用好词典。
3、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进行自我评价,并根据需要调整自己的学习目标和学习策略。即教会学生发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新课程改革不是纸上谈兵,后必须要与实践相结合,即将努力学习,积极进取,积极参与课程改革,在课改中不断学习,不断实践,不断反思等有机结合起来。在以后的教学中我将会更加注重总结和积累,获得更有效的、更适合学生发展的教学方法。
高三英语教师教学总结范文【3】 在过去一学期的英语教学中,现作如下几点总结。
这学期开始,我大体上了解学生英语水平,我因材施教。具体做法是:培养学生课前预习、课后复习的良好学习习惯;坚持用英语授课,要求并鼓励学生用英语思考问题、回答问题;根据高考要求,从高一年开始就需要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教会学生一些阅读技巧,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另外,课后要多与学生接触,做好后进生得思想工作。
一、高中英语教学要始终贯彻交际性原则,强化学生主体意识
让游泳者到水中去。这是交际语言教学理论的思想核心。贯彻交际性原则亦就是要把教学活化为实际:.建立课前五分钟会话,培养课堂交际氛围。如一进课堂老师说:Itsnicetoseeyouagain。/Itsfinetoday,isnt?/Howareyoutoday?星期一上课问:Didyouhaveagoodtimeintheweekend?学生会作出不同的回答,引出更多的对话,从而达到交际的目的。
适当让学生表演对话或课文内容并结合周报Talkshow。针对近期所学内容,布置学生课后进行讨论排练,然后在课堂表演。多鼓励,少批评。为了使学生更爱开口,在练习中,要重视运用鼓励性语言,不断强化学生参加交际的信心。
二、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只有通过辅导学生掌握一套科学的学习方法,并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才能使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得以发挥。具体包括:培养学生的预习能力、各种方法掌握英语基本知识的能力、学生自己整理所学知识的能力。另外,自学能力的提高还得益于大量的独立的阅读,于是学期开始就要要求学生人人必备一本英汉词典作为工具书,如,高考必备词典,让学生勤查字典。
三、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教学效果。具体做法是把语言教学与日常生活联系起来,上课可以结合时事、热点,给学生讲有关政治、历史、社会等各方面的新闻、幽默等。还可以通过开辟第二课堂,如举办讲故事、戏剧表演等。
四、巩固教学效果发展学生智能
教学的一个根本目的,是要求学生学会独立思考、独立自学,最终成为一个能独立工作的合格人才。课内教学的双边活动是至关重要的,但由于学生多,时间少,而学生主动活动机会则不多。所以,课外作业便是学生个体完成作业的独立活动的基本形式。
课外作业,有助于学生发展智能和创造性才能,有助于培养学生灵活地应用知识解决问题,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能力,并能培养学生按时完成任务的习惯和责任心,以及克服困难的精神。因此,教师要在作业的布置和批改上下工夫,不仅要重视答案的公平性、客观性和唯一性,还要重视学生的选择性和创造性以及答案的开放性和多样性。
五、备课,既备学生,又要备教法
备课是一个必不可少,十分重要的环节,。备课不充分或者备得不好,会严重影响课堂气氛和积极性。我明白到备课的重要性,因此,每天我都花费大量的时间在备课之上,认认真真钻研教材和教法,不满意就不收工。虽然辛苦,但事实证明是值得的。
备课充分,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上课效果就好。但同时又要有驾驭课堂的能力,因为学生在课堂上的一举一动都会直接影响课堂教学。因此上课一定要设法令学生投入,不让其分心,这就很讲究方法了。上课内容丰富,现实。教态自然,讲课生动,难易适中照顾全部,就自然能够吸引住学生。
所以,老师每天都要有充足的精神,让学生感受到一种自然气氛。这样,授课就事半功倍。回看自己的授课,我感到有点愧疚,因为有时我并不能很好地做到这点。当学生在课堂上无心向学,违反纪律时,我的情绪就受到影响,并且把这带到教学中,让原本正常的讲课受到冲击,发挥不到应有的水平,以致影响教学效果。我以后必须努力克服,研究方法,采取有利方法解决当中困难。
篇8
【关键词】高效课堂;语文教学;能力培养
随着新课标实施的不断推向深入,我们广大的教育工作者也越来越清楚地认识到,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需要高效课堂,新课标实施需要高效课堂,教师由教书匠向研究型教师转变需要高效课堂,促使学生学习方式的根本改变也需要高效课堂的实现。
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凡事我们都追求高质量和高效率去完成,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我由衷的期盼我的学生在有限的学习时间里,学到最大量的知识,能力能够一天天的提高。虽然我已经从事语文教学二十多年,也历经由过去的“填鸭式”教学到国家推行素质教育,再到现在我国大部分地区教学推广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可是到底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应怎样做才是对学生的发展是最好的呢?下面就我接触高效课堂的教学模式谈几点见解:
1 以积极的态度对待教学工作。
我从教二十多年,不可避免地干久了某项工作出现了怠性,在这个时候,对于工作的人有两种选择:一种是凭经验去“混”工作,另一种则是找出工作中需要突破的地方,想尽一切办法超越自我。我想,后一种才应是我追求的。因此,我必须端正教学心态,运用动态的观点来看待我的教学工作,在具体的教学实施过程中去探索适合我所教的学科和我的学生的好方法、好手段,力争让学生在学知识的同时得到能力的提高,并能激发出学生的潜质。要让学生的学习经历成为我们为师者的幸福之源,那我们就永远都会处于一个乐观、积极、向上的教学心态中。
2 更新教学理念,实施高效课堂教学。
在新课标理念下,对于我们老师的要求是要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是一个引领者的角色。听了杜郎口中学语文老师李文浩上的一节高效课堂教学示范课,使我觉得他对这一理念的渗透是很到位的。在短短45分钟的课堂教学中他调动全部学生积极参与,使学生不时地发表自己的见解和想法。
高效课堂教学中分“四步教学法”。第一步:学生自主学习,教师个别指导。学生自学是通过自己学习教材和参考书来获得知识的一种方法,它是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养成读书习惯,扩展知识面必不可少的途径。例如我教朱自清的《春》时,先出示本课的教学目标,具体的教学内容。这一步是让学生自主阅读学习,独立思考阶段。创设一定的情景,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第二步:学生当众演示,教师全面辅导。让学生根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自由学习十几分钟后,我就鼓励学生当众演示、评论。然后我借助电教平台、幻灯片等教学设备向同学展示本课内容情景,把文中绘春的五幅景象展示,当学生看到“春草图”、“春花图”、“春风图”、“春雨图”、“迎春图”时,他们领略了作者把春天的景物写活了,领会了《春》所描绘的景物充盈着跃动的活力与生命的灵气。这样直观地把本课内容具体地展现出来,能使学生获得大量的感性认识,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第三步:学生消化吸收,教师巡回辅导。演示结束后,根据学生的掌握及反馈等情况,我一方面对反馈信息进行处理,引导学生回应;另方面布置一些相应的堂上作业让学生当堂练习。通过引导学生回应反馈及练习,不但能巩固知识形成技能,还能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克服困难的意志,一丝不苟的作风及审美能力;而且对于能力的形成和发展,学习兴趣和探索精神的激发,科学思维的培养,学生学习质量的提高起着重要的作用。第四步:引导学生做最后总结回顾,教师布置作业。我引导学生对本节课知识进行回顾,使知识能系统地留在学生的脑海中。最后,布置适量的课后作业,真正做到让学生既会说又会做。
综上所述,高效课堂教学,能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启发学生独立思考,锻炼其归纳、分析、表达能力。同时也少了教师“填鸭式”的讲解,少了学生“机械式”的学习。
3 教学方法要有创新意识。
创新思维的培养,听起来是老调重弹,且在教学实践中常被许多教师忽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是教师一种优秀的教学手段,是一种隐性的大方向,培养学生具有创新意识,教师自身也应该被创新意识浸润,让创新意识渗透到教师的血液里。这都说明创新思维的培养是教学的必须。喜新厌旧是人类的通病,但它却是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是人类创造力的源泉。通常情况下,对于同一学科,学生可能三年或两年要面对同一位教师,如果这位教师的教学方式和方法几年如一日,一成不变,那么学生便会感到厌倦,产生讨厌学习本科的情绪,所以,教师要有思变的意识,寻求创新教法才能收到高效课堂的教学目的。这时,教师应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不同的学生特质,深入备教材,备学生,设计不同的教学方法,否则,天天把培养学生创新精神挂在嘴边,又有何用呢?
4 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体会到学以致用。
课堂的高效率不仅仅表现在完成教学任务,而且是要让学生会运用新知识。之所以课堂效率低下,就是因为学生有时觉得学的知识没有用,没有兴趣,所以,我到处搜集与学好语文和写好作文有关的知识并整理给学生,以此感染学生。我还指导要求学生要善于观察生活,善于积累生活材料,善于阅读课外书并做好读书笔记,学生能这样积累素材,写起作文就得心应手。语文的学习无处不在、无处不有。当学生觉得学习的知识是可用时,他们便能体验到学习的快乐,同时能力也有明显的提高。
探索高效课堂教学是长期的任务,要持之以恒。高效课堂的出现,是在新课标的理念下,对我们教育工作者的新要求,我们应当好引领者的角色。我们期盼高效课堂,但是教学内容有难易,学生的学习能力又有差异,所以,我们要想使课堂效率高,就必须得有一颗钻研的心,发挥我们的教育教学智慧,才能启发学生的学习潜质,实现我们的愿望。
总之,我们唯有坚持不懈,才能在探索中进步,在探索中提升自己,在探索中创造业绩。
参考文献
[1] 《语文课程标准》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5、7
篇9
[关键词]:典型问题 教学目标 写作兴趣 教学模式 教学评价反馈
美国著名语言学家乔母斯基认为:“语言是受规则支配的体系,人类借助这种规则能够听懂从来没有接触过的句子,说出从未学过的话语。无论是学习本族语,还是学习外语,都要教会学生掌握语言规则。不管学生发音多么好,词汇掌握多么多,如果不能在有限的规则内产生和理解无限的句子,那是永远不能学会语言的。”而在当今的高中英语教学中,写作一直以来都令广大师生头痛:学生拿起笔来搔首弄耳,老师批改起来痛心疾首。这恰恰反映了我们的传统英语写作教学并没有重视和加强对如何引导学生习得英语写作能力方面的指导,而只是要求学生多记单词及习惯用语,多背常用句型,掌握写作格式等等。本文通过分析目前英语写作教学中存在的几个典型问题,就课堂写作实践及如何提高中学生英语写作能力做了一个初步的探索。
一、高中英语写作教学中存在的几个典型问题
问题一:高中学生多数能读懂教材中的文章,并能回答出就文章内容所提出的问题,但对文中词汇写作中的迁移应用不能灵活掌握,所学内容多停留在passive words阶段,不能“激活”用之于写作,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会看不会写”。
问题二:学生常用理解汉语词汇意义的方法来理解英语词语,组织句子。通俗的说,即所谓的Chinglish,可以说,以中文思维进行英语写作是大部分学生的一个通病,学生习作中经常会出现:I think you to do it.或者He opens the radio.此类的句子。这反映出,我们日常的英语写作教学对母语迁移的负作用重视不够。在中学英语写作教学过程中,从心理学的层面上,母语对英语写作有着十分明显的迁移作用。母语作为学习英语写作的背景,严重干扰和影响着英语写作教材的效果。
问题三:学生作文中常出现的word by word translation现象
在表达“我们班有30位同学有近视,为了我们的眼睛,我们不应该在太阳光下看书”的时候,班里很多同学都翻译成了There are 30 students have near-sighted. In order to our eyes, we should not look books under the sun.” 这样的表达,就只停留在了逐字的对译上,而缺乏起码的连贯性和语法准确性。
二、高中英语写作的教学目标
要搞好高中教学阶段英语写作的训练与指导,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英语写作能力,英语教师必须认真阅读新的《英语课程标准》对写作能力的要求,从而做到知己知彼,有针对性的指导训练。作为一名教师,首先,我们必须明确以下七大点的写作技能教学目标。
1.能根据题目提取文章内容知识。
2.能根据题目收集和查阅有关写作素材。
3.能对这些杂乱无章的素材进行整理和取舍。
4.能陈述自己的写作目的和读者对象的特点。
5.能根据文章主题列出写作提纲并能按照拟好的提纲组织文章内容。
6.能根据文章体裁,结构和格式要求正确运用语法,修辞知识谴词造句,有效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态度等。
7.能对写出的文章进行适当的修改。
这些写作目标不仅阐明了写作的教学内容(教什么),而且揭示了写作技能的学习内容(学什么)。因此,教师只有明确英语写作的教学目标,才能依据教学目标选择有效的教学方法,有的放矢地指导学生的写作学习,从而提高他们的英语写作能力。
三、高中英语写作的教学策略
英语写作能力的知识本质和写作教学目标的实质,为我们揭示了英语写作学习和教学的基本内容,这一切为“如何教”提供了科学的理论依据和切实可行的操作程序或步骤,教师可以从构建学生的知识体系(陈述性知识,程序性知识和策略性知识)入手,结合写作教学目标,选择相应的教学方法和策略来实施自己的教学。
(一)、营造良好的写作氛围,激发和保持学生的写作兴趣和动机
生活是源泉,兴趣是动力。教师在教学中应注重引导学生热爱生活,关注生活,从日常生活中获得写作素材,捕获写作实践机会,提供新颖,时尚的话题或热点,焦点内容作为写作内容,激发学生写作热情和兴趣,培养和提高写作能力。
1、结合生活实际训练写作
教师可根据日常生活中的一些文化,体育,娱乐等活动,编写写作素材。结合中外文化交流活动,中西方节日(New Year Day,Christmas Day,The Spring Festival,Mother’s Day, Teachers’ Day)等,体育活动(Olympic Games,World Cup,体育明星等),娱乐(包括音乐类型,舞蹈类型,歌星,著名乐队,影视明星,艺术创作等)整理写作素材,指导训练和评析。
2、结合新闻时事训练写作
结合不同时期的新闻时事进行写作训练,不仅能够极大的调动学生们的写作热情,提高写作能力,而且能够让学生更多的了解当前国内外发生的重大事件,扩展学生的视野。近期国内外一系列重大事件和热点,焦点新闻,都是很好的写作素材。这样的写作既生动,又富有时代气息,能抒发学生们的真情实感。
3、结合多种应用文体训练写作
教师在写作教学中要注重写作文体的丰富多彩,避免单调性。文体要兼顾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题材形式中可以有中英文提示作文,图画表格提示作文,阅读材料作文等;应用文包括日记,书信,便条,通知,请假条,寻物启事或失物招领,演讲稿,欢迎词,感谢信,读后感,观后感,e-mail等。
4、高中英语写作的反馈,评价及主动协作意识的培养
反馈与评价在英语写作教学中能使学生和教师了解教与学的情况,从而促使教师改进教学的方式和进程。它是教学过程中一个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
a)学生的自我反馈和评价
这种反馈与评价强调学生根据自己本身的特点,基础状况,过去成绩等做出符合实际的自我鉴定。鼓励学生多注意自己的进步,让学生始终有一种成就感。如可以指导学生隔一段时间就自己检查并修改以前的习作,让他们自己去发现以前的错误之处,在克服困难的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
b)学生相互之间反馈与评价
不同的学生在掌握语言信息方面总存在着一定的差距。由于这种差距的存在,学生相互之间就有进行传递和交流信息的可能。而且有关研究表明,学生相互之间的平等交流更有助于对知识的记忆和问题的理解。因此,在批改学生习作时可以采取学生互评的方法。通过这种互评的形式,有助于学生之间相互取长补短。另外,批改作文必须对全文字斟句酌,反复推敲,必须考虑多种答案的可能,必须查阅一些资料或与同学进行一定的交流讨论,这对培养学生英语思维能力有一定的作用,从而达到主动提高的效果。
C)师生间反馈与评价
这种评价的作用主要是使教师及时了解学生的具体情况,以便在以后的教学中及时做出相应的调整。其主要方式是通过教师批改学生的习作来实现的。在批改的时候,应注意以下几点:
1.一些较为简单的错误只要指出即可,改正留给学生自己去做
2.对学生容易混淆或难以弄清的错误,教师应该给出例句
3.对于比较典型的问题,教师应该在课堂上集中讲解
四、 结论
英语写作教学是中学英语教学的一个难点。提高英语写作教学的效果不在于教师讲了多少,不在于学生练了多少,而在于教师如何有效地结合听,说,读的训练为学生搭建“脚手架”来帮助和引导学生自己去构建一种英语写作能力,同时要不断地做出及时的反馈和合理的评价,在行动中不断反思,研究,再实践。学生写作习惯形成的过程就是被动逐渐转化成主动的过程。而良好的写作习惯会使学生终身受益。成功的写作过程,对学生而言,不仅仅是写作的积累,而且会对整个高中阶段的性格养成产生影响。
参考文献:
1.《英语学习与课堂教学》 皮连生 上海教育出版社
2.《主体参与型教学探索》 王升 教育科学出版社
篇10
关键词:课堂参与;沉默;教学活动
随着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形式已被越来越多的大学英语教师认可和接纳,因为只有这样的课堂形式才能更有效地开发学生的潜能,培养学生的个性和创造力,提升学生的素质。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活动形式更强调学生的积极参与和师生间的互动。没有互动的英语课是失败的,互动充分是英语课成功必不可少的一个要素。因为外语教学目标的实现,必须通过课堂教学进行,换句话说,课堂教学实际上就是外语教学目标的具体执行过程(束定芳)。
外语课堂教学不但是学生接受外语输入的地方,而且更重要的是,在教与学的过程中师生双方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理解、相互启发、相互补充,教师与学生分享彼此的思想、见解和经验,交流彼此的情感、观念与理念,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但笔者注意到在大学英语学习的两年时间里,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却不是我们所期望看到的发展轨迹:他们不是随着学龄的增长在课堂上变得更活跃、更主动地参与到教师所组织进行的任何一项课堂活动中,反而在大学英语学习的第二学年会表现得更沉默、退缩。绝大部分学生只是在课堂上记笔记,听老师讲授,做与课文内容有关的练习,而不愿意积极参加课堂上教师所组织的语言交流活动,如小组讨论、对话、口头发言等,与一年级时的英语课堂相比,他们对语言交流的兴趣和愿望在一定程度上有所下降。当教师面对一群沉默、缺乏合作、没有热情的学习者,挫折感会很强,精心设计的教学活动也可能流于形式。为了解学生在课堂上始终保持沉默的真正原因,在查阅相关文献和借助已有类似研究的基础上,笔者连续对自己任教的几届学生做了不同形式的调查,其中包括:问卷调查、命题作文、面对面的访谈、师生信箱等形式。从调查结果分析得知:出现学生课堂沉默现象的原因是教学双方诸多因素综合作用影响的结果。其中,与学生的学习态度、动机、性格等密切相关,也与教师的综合素质、教学方式方法、社会因素等密切相关。其具体表现 在:
(1)有一定数量的学生是属于Wit i k i n(1977)所描述的“场依存”型学习者,在课堂上,喜欢正式的、以教师为主的教学安排(罗立胜等)。
(2)学生大二阶段在英语课堂上不愿说的另一个原因还在于有很大一部分被调查的学生有着很强的工具动机:为了能通过英语四、六级考试。但是,工具动机的影响力不会持续很长时间,这一点已被事实证明。许多学生在他们通过四级考试后便停止学习英语。调查发现,被采访者中有59.6%的人说他们在课后不说英语,缺乏练习口语技巧的机会使他们在课堂上不愿用英语交流。
(3)在大学的第二学年由于学生的课程量加大,学生的学习负担过重,这使得为数不少的学生在没有预习新课文的情况下进入课堂,由于学生没有预习,他们很难在课堂上较好地进入到以内容为基础的语言交流活动中。
(4)教师组织的语言交际活动可能不适宜,或方法不当,未能充分地调动起学生参与这些活动的积极性。为彻底摆脱这一尴尬,打破大二学生大学英语课堂的沉默,笔者尝试从以下几个方面着力解决这一难题。即:培养和保持学生强烈的学习兴趣和动机;创造和提供学习和交际资源(课堂和课外);帮助学生获得学习策略;帮助学生解决学习中的困难。
首先,变学生英语学习的“工具性动机”(instrumentalmotivation)为“融合性动机”(integrative motivation)。工具性动机指为达到某种目的,如找工作、阅读和翻译技术资料等而学习语言的动机;而融合性动机指学习者对目标语社团有特殊的兴趣,期望参与或加入该社团社会生活。研究已经表明,两种动机都能促进外语学习,但后者更能持久、有效。打破大二学生在英语课堂上的沉默,就是要不断激发和保持学生学习外语的兴趣,同时,尽可能帮助学生将学习外语的工具性动机转化为融合性动机,即对目标语及其文化本身的兴趣(束定芳)。鉴于此,教师应对学生提供更多情感支持,营造和谐、积极、平等、无威胁的课堂氛围。如在讲授(全新版)大学英语第一册第一单元Gr ow i n g up时,笔者有意引导学生回顾他们的中、英文写作之路,给学生比较多的参考性问题,让他们自愿、愉快地回忆自己的英语学习过程,尤其对自己的英语写作过程进行有意义、有目的的反思,借助不同程度、不同个性学生的回答,引导学生学会肯定、珍视和欣赏同伴的回答,尤其关注、耐心对待每个沉默的学生。在提问时,多给沉默学生回答的机会,多给一点时间让他们去思考,不要催促他们,也不要急于找其他同学回答,以免引起他们更深的焦虑;同时,对于学生的点滴回答,教师给予鼓励和肯定,让学生意识到参与的价值及意义。教师及时的肯定,尤其是自己所学知识可以在实际的语言实践中得到充分的运用并取得成功能使学生体验到一种“成就感”,这种成就感不但能激发学生进一步学习的信心和决心,而且可以形成外语学习的良性循环,使课堂教学脱离沉闷。
其次,发展语言策略能力。有时学生在课堂上的沉默是受到自身有限的英语口头表达水平的制约。语言策略能力训练能让学生学会如何运用交际策略,清楚流利地表达意思,达到交际目的。同时,保持交际渠道的畅通,不断接受更多的“输入”,提高语言水平。此外,培养学生运用交际策略的能力,还能增强其驾驭语言的自信心,克服自卑心理、紧张和焦虑感,积极开口说话,促进课堂的活跃。语言策略能力训练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增强策略运用的交际意识;积累运用交际策略的知识;训练运用交际策略的能 力。
再次,在课堂上,教师要合理设置学习任务。在问卷调查中,有52.3%的学生对所教的东西不感兴趣、不熟悉,从而不愿参与。所以在设置任务时,教师可遵循以下三个标准:①提供机会――提供机会让学生经历真实和实用的英语,让每个学生参与并作出贡献;并让学生进行语言实践,用语言做事。②培养能力――挑战学生运用英语作为工具完成任务的能力,有助于培养语言学习的可持续发展能力;有利于培养识别和克服困难的能力。③有超越语言学习的需要――刺激学生在真实环境里应用语言的自然愿望;能使学生获得成功感;能使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负责任等(夏纪梅,2003)。遵循这三个标准,在近年的课堂教学中,针对学生实际语言能力发展,主要采用短剧表演法、情景对话法、新闻报告法,有效地改变了大学英语课堂的沉闷。如在讲授(全新版)大学英语第一册Valentine’sD a y时,对于正处在青春期的青年学生,这是一个他们可以有感而发的话题,笔者要求学生在课下自由组合,在课堂上以故事讲述、小品、小剧目等多样的形式演绎他们所
理解的爱情,他们所憧憬的爱情,这大大激发了学生的表现欲,同时也使学生从中体会到英语表达在日常生活中的价值,激发了他们充分利用课堂进行语言吸收的动力和积极性。又如,在每堂英语课开始前,利用10分钟的时间叫两个或三个同学用四句或五句简单的句子报告当前国内外发生的大事。每一次教师都对学生的表现做点评,指出学生新闻播报的优劣。这样做至少有两点好处,一是让学生体会到他们的英语学习与自己的生活是息息相关的。二是让学生在课堂能有所获,更好调动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意 识。
最后,帮助学生克服学习中的困难。根据经验,学生学习外语的困难主要集中在习惯用法、语用知识和相关的社会文化背景知识方面。而依照S t e r n (1992)所说语言课程是一个多面的课程(multidimensional curriculum),它必须包括四方面内容。第一,语言知识(l a n g u a g esyllabus);第二,社会文化知识(cultural syllabus);第三,交际活动(communicative syllabus);第四,基本的语言教育知识(general syl labus)。他认为外语课程应该是这四方面的综合(刘夏芬)。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在这些方面尽量提供相应的帮助。除了对学生的学习困难进行预测之外,更重要的是经常对学生进行需求调查和分析,针对不同学生不同的学习困难,提供及时的帮助。
为打破大学英语课堂的沉默,教师的一切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对语言的本质、外语学习的特点以及外语课堂教学的根本作用的反思基础上。教师必须把课堂变成激励和保持学生学习外语兴趣的场所,一个给学生提供最大最有效语言输入的场所,一个学生的学习成果能得到展示的地方,一个学习困难可以得到解决、学习策略得到充分培训的地方。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达到师生互动的目的,促进大学英语课堂教学的整体效果。
作者单位:西华大学外国语学院
参考文献:
[1]龚智敏.对大学英语课堂沉默现象的探讨[J].宿州教育学院学报,2002,(9):35-38.
[2]顾凯.动机理论与外语学习[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2):112-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