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节手抄报内容范文
时间:2023-04-01 18:14:4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母亲节手抄报内容,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1、母亲节(Mother's Day),是一个感谢母亲的节日。母亲们在这一天通常会收到礼物,康乃馨被视为献给母亲的花,而中国的母亲花是萱草花,又叫忘忧草。
2、节日是民族文化的结晶和载体。文化记忆很大一部分是节日的记忆。多年后,许多往事都淡忘了,但过节的情景却历历在目。同时,节日具有广泛覆盖、不断重复、寓教于乐的特点,对人影响至深,所以重大的人伦节日对培养民族精神和凝聚力都是至关重要的。真正的母亲节应该扎在心里面,去体悟母亲的爱。我们中华母亲节一面提倡母爱、母教;一面提倡爱母、孝亲。另一方面,父母给予子女生命,对子女有一种出于本能的无私的慈爱。设立中华母亲节,就是为了让天下父母的爱心有一个得以彰显、让人认真体认的节日;让天下子女的孝心有一个受到唤醒、并精致表达的节日。
(来源:文章屋网 )
篇2
母爱是伟大的、无私的、仁厚的。把我们的祖国比作母亲,那是对母亲的最高赞誉。祖国给了我们幸福的生活,母亲给了我们毕生的心血。一起来看看5月10日母亲节主题活动总结最新精选5篇,欢迎查阅!
母亲节主题活动总结1
今年5月10日是母亲节,我们学校借此机会在学生中开展了一次“报恩父母,奋发图强”的系列教育活动,得到了同学们的热烈响应,收到了良好的教育效果,下面是我们的活动总结:
1、字里行间表真情。开展了给妈妈写一封信的活动,教育学生牢记父母恩情,感谢父母的辛劳养育,表达自己的成长之意。
2、亲手制作献祝福。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亲自制作贺卡,融入浓浓深情。在活动中,教育学生懂得感恩。
3、亲情档案藏心底。要求每个孩子制作亲情档案,了解家人的生日、爱好、特殊的日子等,把爱家人的心化为具体的行动。孩子们在活动中才发现,自己的生日等重要的日子和自己的饮食习惯、喜好等,父母很了解,可自己却不了解自己的父母,在对比中深化孩子的爱心、孝心、感恩心。
4、主题班会忆母恩。利用班会形式教育孩子理解妈妈的辛苦。
5、唱歌曲,念恩情。在五月份我班制定了唱歌颂母亲的歌的计划,每周一歌有:《母亲》、《妈妈的吻》、《摇篮曲》、《世上只有妈妈好》。
6、制作手抄报活动。同学们精心制作手抄报,集文字与绘画于一体,用图文并茂的形式来展现孩子们对母亲的爱。
7、化为行动共和谐。要求孩子们为妈妈或社区做一件有意义的事,并记录经过,写下感想。在做的过程中,孩子们体会到父母的辛劳,体会到小区清洁工人的辛劳,促进家庭和谐,社会和谐。
这次活动不仅营造了孩子们共同“感恩母亲,体验亲情,传承美德”的良好氛围,而且让学生体会到了父母的艰辛,增强了爱家、爱父母、爱生活的感情。
母亲节主题活动总结2
今年5月10日是母亲节,我们学校借此机会在学生中开展了一次“报恩父母,奋发图强”的系列教育活动,得到了同学们的热烈响应,收到了良好的教育效果,下面是我们的活动总结:
1、字里行间表真情
开展了给妈妈写一封信的活动,教育学生牢记父母恩情,感谢父母的辛劳养育,表达自己的成长之意。评出24封情真意切的信件。
2、亲手制作献祝福
学生在美术老师的指导下,亲自制作贺卡,融入浓浓深情。在活动中,教育学生懂得感恩。
3、亲情档案藏心底
要求每个孩子制作亲情档案,了解家人的生日、爱好、特殊的日子等,把爱家人的心化为具体的行动。孩子们在活动中才发现,自己的生日等重要的日子和自己的饮食习惯、喜好等,父母很了解,可自己却不了解自己的父母,在对比中深化孩子的爱心、孝心、感恩心。
4、自立计划促成长
每个孩子写出自己的自立计划,从学习、生活等方面给自己定出目标,迈出坚实的成长步伐。评出优秀自立计划24份。
5、化为行动共和谐
要求孩子们为妈妈或社区做一件有意义的事,并记录经过,写下感想。在做的过程中,孩子们体会到父母的辛劳,体会到小区清洁工人的辛劳,促进家庭和谐,社会和谐。共评出24个爱心小天使。
这次活动不仅营造了孩子们共同“感恩母亲,体验亲情,传承美德”的良好氛围,而且让学生体会到了父母的艰辛,增强了爱家、爱父母、爱生活的感情。
母亲节主题活动总结3
为了进一步加强少年儿童思想道德教育,弘扬中华民族敬老爱幼的传统美德,让学生了解母亲为自己成长所付出的艰辛,懂得如何去感恩,如何去关爱他人、关爱社会,小学把5月列为“感恩教育活动月”,并开展了“感恩母亲”的系列教育活动。5月10日中午,学校的德育组长对这一系列活动进行总结:
小学围绕五月份的“感恩母亲节”开展了“母亲节——倾听、倾情、倾诉”感恩活动。活动主要分知恩篇、感恩篇、报恩篇3大篇。小学以感恩活动为载体,通过形式多样的活动去引导学生懂得感恩,并取得预期的效果。
老师表扬了在感恩教育活动月中积极参与各项活动的班级和个人。在这个“感恩教育活动月”里,学校号召学生们积极为母亲多做事,对母亲多说知心话,回到家里,要懂得为母亲捶捶背,为母亲分忧。全校学生都认真完成了“我为母亲做些事”这个环节的活动内容,并按学校统一要求对自己的活动过程进行了记录。通过些活动,学生们用自身的经历体会了母亲的艰辛和不易,也让学生更懂得感激父母的养育之情,而孩子们在活动中的优良表现,也让父母看到了未来的希望。一年级的小朋友在记录表上写道:“妈妈我爱你,我帮你捶捶背。”
感恩母亲系列教育活动,拉近了儿女们同母亲的距离,加深了儿女与母亲的感情,让孩子与母亲的心贴得更近了。
母亲节主题活动总结4
母亲节来临之际,我校组织全校师生开展了感恩母亲节系列活动。莘莘学子通过手抄报、贺卡、写信传情等方式开展。通过一声问候,一个举动真诚表达了自己对父母的爱意。
看着同学们将一些信件寄出,好像看到一封封薄薄的信封承载着最深重的情意驶向养育他们的母亲手中一样欣慰。再看一份份富有创意的的手抄报,我们看出的是每个母亲的谆谆教诲,欣赏着一张张精致的贺卡时,我们体会到的是游子对母亲的深切思念,在评比时,我们经常在挣扎犹豫,那一份份深情是无法用一等奖、二等奖来评定的。我们只能以庸俗的眼光将它们挑选出一些展示,我们展示的不是作品本生而是它们背后母与子的故事。
本次活动的总体效果较好,活动中吸引了不少学生,活动参与人员热情很高,还有部分老师参与进来,经过全体组织人员的共同努力,母亲节活动开展顺利。通过本次活动我们从个人到学校都有不小的收获。就个人而言,培养了我们的组织能力以及和同学们相互沟通和协作的能力。就学校而言,我们全体师生为了同一个目标奋斗时,更是体会到了团结的重要性,还有团队合作的各取所长,相信我们学校在今后的工作中会协作的更好,这也可以为以后的活动积累不少经验。
同时本次活动依然存在不足之处,主要表现在以下:
由于准备时间仓促,活动形式不够多样化,所以在此基础上。我们可以在以后类似的活动提前做些准备,进行多维度的思考,使活动更加绚丽多彩,吸引同学。
总之,这次活动虽然组织不是很娴熟,但这也丝毫不影响林辛小学的同学们为自己的父母表达爱意的心愿,更让那些羞于在自己母亲面前表达爱意的同学有了一个方式。
母亲节主题活动总结5
为了弘扬中华民族孝敬父母、珍视亲情的传统美德,在我校校园内营造一种感恩母亲、关爱母亲和尊重女性的良好风尚,让学生懂得感恩。为此,我校开展了一系列的活动。现将近期内的主要活动总结如下:
1、广泛开展宣传活动
充分利用展板,标语,校园广播,黑板报进行了大力的宣传。宣传母亲用自己毕生的精力和无私的爱为生育、哺育、教育子女所作出的不懈努力。歌颂母亲平凡而伟大的奉献精神。
2、开展形式多样的主题活动,营造爱母亲、懂感恩的良好校园氛围
(1)我校德育处在母亲节来临之前,给全校同学布置一道特殊的作业,即要求同学们在母亲节来临之时为自己的母亲做一件实事或送给母亲一个礼物。
(2)我校团委在x月x日那天,利用假期组织校学生会的代表共计十人前往慰问我校年级学生中的单亲母亲3人。
(3)我校12个教学班,在德育处的要求之下,开展一次以“歌颂母亲”为主题的主题班会活动。
中学通过形式多样的庆祝活动,让同学们在活动中懂得了知恩、感恩、报恩。激发了他们爱母亲、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操。
篇3
关键词: 语文教学 作业设计 优化手段
语文作业设计是语文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能力和语文素养的重要手段。传统的语文作业布置形式单一,缺乏趣味性、开放性和探究性,作业内容仅限于本学科知识的范围,多数采用反复抄写生字、词语、片段的方法,学生无需动脑就能应付完成,不利于训练学生的思维,不利于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当然少量的抄写是应该的,也是必需的)。现代社会需要高素质的人才。语文作业应立足于学生的发展有效设计,作业设计应体现知识性、趣味性、能力性和探究性的特点,采用多种形式,让学生在听、说、读、写、画的实践中全面提高自身语文素养。优化语文作业,可以这样做。
一、仿写、续写
课文都是经过筛选后的精华,对学生的习作有很好的指导意义。课文为学生提供了许多练笔的机会,如“仿写”、“续写”、“写颁奖词”……通过对课文资源的挖掘,设计形式多样的作业,让学生模仿迁移,增加写作实践机会,无疑是读写结合的一条有效途径。
如学习朱自清的散文《匆匆》,作者用诗意盎然的语言具体描述了日子去来的匆匆,通过朗读,学生体会到作者是通过日常的一些活动:洗手、吃饭、睡觉等来写出时间在不知不觉中飞逝,因此鼓励学生联系自己日常的一些活动,仿照这样的写法再写上几句,把孩子们眼中匆匆而逝的日子用他们的心、用他们的笔记录下来。
生一:玩电脑的时候,日子从键盘上悄悄过去;聊天的时候,日子从嘴边悄悄地溜过;放风筝的时候,日子伴着风筝飞走了。
生二:看电视的时候,日子从电视屏幕前溜去;踢足球的时候,日子从我们脚边飞过;玩耍的时候,日子从我们的嬉戏声中流去。
多么真切的感受,多么美的语言,学生在读中学会了感悟生活,读中学习表达。这样的作业设计,使语言得以运用,情感得以表达,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得到完美的统一,学生的语文素养切实得到提高。
又如学习完课文《提灯女神》,鼓励学生仿照CCTV《感动中国》栏目中为获奖人物写颁奖词的方法,为南丁格尔写颁奖词。学生在与文本、作者、充分对话的基础上,被她伟大的人格所感染,便饶有兴趣地写起来。我惊喜地发现,他们的颁奖词语言或质朴,或华丽,但都情真意切,透着强烈的感染力。
生一:她用爱心点亮生命,用责任心演绎人间真情,她是天使,她是爱的化身。
生二:她不顾世俗偏见,放弃优裕生活,选择护理事业,她不仅帮助伤病员解除肉体的痛苦,还给予伤病员精神的安慰,她是战士们心中的女神。
写“颁奖词”这种作业设计方式,开启了学生的心智,激活了学生的思维,使学生的情感与文本产生共鸣,从而获得心灵的触摸、相拥和感动,实现语言与精神同构共生。
二、做资料卡
布置学生预习作业,让学生搜集与课文相关的资料,自制名人档案(包括姓名、字号、生卒年、生平简介、名人小故事、名人名言等),有的学生还配有名人肖像、字画等,这种形式的作业不仅能锻炼学生对信息搜集和处理的能力,还能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感悟,更重要的是将此形式迁移到阅读过程中,并把它作为一种学习方法,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阅读能力。
三、观察体验
在平常的教学中,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利用双休日、节假日,鼓励学生到社区、到大自然、到风景名胜地走一走,看一看,丰富自己的见闻,把个人的真实感受记录下来,积累习作素材。
暑假期间,我校一栋新教学楼竣工,校园面貌焕然一新,老师和学生到校都有一种新鲜感。上课第一天,我给学生布置的作业就是观察我们的校园,观察校园的变化,学生兴趣盎然,拿着小日记本三五成群在校园里观察着、议论着。学生不仅写出了校园的变化和美,还感受到了浓浓的校园文化,从而抒发了对母校的热爱和在学校学习的幸福感。
四、画图想象
为了更好地学习课文,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感受语言文字的魅力,通过画图想象也可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例如,在教古诗《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时,为了体会诗的意境,学完了诗,我布置的作业就是把诗默写一遍,再根据自己对诗的理解画一幅图。第二天,大大小小的画交上来,看着一幅幅流露真情的画,对我而言,与其说是批改作业,不如说是在欣赏作品,学生从中也切实感受到“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的美和深远的意境。这样的作业不仅加深了对诗的理解,更培养了学生的审美情趣。
五、排演课本剧
小语教材中有些课文是短小的剧本,如《花木兰》、《奴隶英雄》等,可以布置学生自愿组成小剧组编演课本剧,还可自制一些简单的道具,为了表现人物特点,学生就得认真读书,揣摩人物的语言、心理、动作、神态等,学生试着演一演,将文字转化为具体的形象,让学生在具体生动的学习情境中去感受、去发现,大大增强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也培养了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的精神。
六、办手抄报
篇4
20xx感恩母亲节活动方案范文1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5月13日是母亲节,为进一步加强我校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弘扬中华民族敬老爱幼的传统美德,让学生了解母亲为自己成长所付出的艰辛,理解母亲对自己的期望,懂得如何去感恩,如何去关爱他人、关爱社会,开展“母亲节——倾听、倾情、倾诉”感恩活动。
一、指导思想
把学生中鲜活、感人的母爱事例,广泛传播,教育、引导学生珍爱母亲,珍惜母亲,明白拥有一颗感恩的心,我们才懂得去孝敬父母;拥有一颗感恩的心,我们才懂得去尊敬师长;拥有一颗感恩的心,我们才懂得去关心,帮助他人;拥有一颗感恩的心,我们就会发奋学习,真爱自己;拥有一颗感恩的心,我们就能学会包容,赢得真爱,赢得友谊。拥有一颗感恩的心,我们就会拥有快乐,拥有幸福。
二、活动安排
1、各班通过班会活动广泛发动学生搜集感动自己的有关母爱的真实故事,通过征文、讲故事等形式,让学生去感悟到母亲在自己成长的道路上所付出的艰辛,感受到母亲的伟大,体会母爱的真正内涵。
2、引导学生积极“感恩”实践活动,让母亲感受到孩子们所带来的那份舒心、称心和开心。队员们也感恩于母爱的春晖,体验到弘扬孝敬美德的重要,从小树立起那份应尽的责任。从而培养学生关爱家庭,敬爱母亲,孝顺母亲的好品德。
三、具体活动方案方案
1、为母亲捶一捶背。
2、为母亲洗一洗脚。
3、为母亲做一点力所能及的家务。
4、向母亲道一声温馨的祝福。
5、送给母亲一个深情的拥抱。
6、送给母亲一份自制的小礼物。
7、给母亲唱一首反映“母爱”歌曲。
8、给母亲写一封感谢的信。(全班交流后,2—5年级每班上交一封。)
9、搜集一句关于母爱的格言(每班上交2句)
四、活动要求
高度重视——各班要以此活动为契机,精心组织,合理安排,强势开展对学生的感恩教育活动;加强宣传——要充分利用手抄报、书信、网络、贺卡等文化阵地,把精美的母亲节心意卡、感人的母爱故事,通过宣传,展览,形成浓厚的感恩教育氛围;注重实效——要全方位,多层次的开展此活动,在此基础上,可将感恩活动的内涵,进一步延伸,教育引导学生学会主动感谢与关怀他人,学会与同学和睦相处,了解体会父母师长的辛劳,懂得助人以及回馈他人,培养感恩的心,做一个感恩的人。
20xx感恩母亲节活动方案范文2一. 活动背景: 五月份得第二个星期天,作为一个向母亲表达爱的节日,往往被快捷的生活节奏所代替,出于自身的不善表达,很多人也往往不知道以 什么的方式来表达对母亲的爱。母爱是世界上最伟大的爱。这样的一个节日, 我们希望人们能放慢生活的节奏,与我们一起,来共同表达对母亲的爱以及祝福。
二. 活动主题:爱在心中,感恩更美。
三. 活动地点:成栋学院,中央广场(待定)
四. 活动时间: 5 月 10 号到 14 号
六.活动流程:
一.校内部分:
(一).“感恩母亲树”
1. 5 月 10 号用彩灯彩带装饰好“母亲树”并在当晚点亮“母亲树” 。
3. “母亲树”5 月 10号到 14号从晚上六点持续点亮到 11 点半。
二.校外部分:
(一). “感恩母亲树”:活动内容大概与校内一样。但是“母亲树” 有商家提供 。 (二). “美丽妈妈街头留影” 5 月 13 号当天活动在中央大街设点,商家 : 准备好即影即出的照相机,为经过广场的带着小孩的妈妈在母亲树前免费拍照, 拍完后一张贴于我们之前准备好的墙板上,另一张则留个妈妈做纪念。
(三). 亲情电话连线” 此环节旨在为在外务工人员和在外地读书的学生们提供一个便捷的表达爱的 方式,活动当天将在中央大街两个入口设点,由商家提供10 部手机,免费让他们打电话联系自己的母亲送上祝福。
七. 活动前期准备:
1.4 月 14 号前将策划书交给外联部,联系商家。联系电影放映商家。
4.5 月 4 号前策划部准备好相关道具材料,联系好场地
5.4 月 25 号前联系好特校方面。
八.资金预算:
2.母亲树祝福书签:500 张 2. 500*0.5 元=250 元
3.宣传费用(三条横幅,两条是用于校内,一条是校外活动现场.7 张宣传海报: 四张校内三张校外):横幅:3*60=180 元
4.亲情小灵通由商家提供
5.贴相片的展板也由商家提供 海报:6*30=180 元 小计:360 元
6. 即影即出照相机:商家提供
7.流动资金:200 元 7. 共计:1010 元
20xx感恩母亲节活动方案范文3一、活动背景
五月,阳光灿烂、暖风拂面,那是因为在这亲情融融的季节里,我们有一次迎来了“母亲节”。母亲,多么神圣而纯洁的字眼,叫一声妈妈,是那最纯真、最动人的原始蕴藏。那是我们对母亲最深切的呼喊,很多人也往往不知道以什么方式来表达对母亲的爱,母爱是世界上最伟大的爱,这样的一个节日,我们希望人们能放慢生活的节奏,与我们一起,浓情五月,感恩妈妈。
二、活动名称:爱撒满人间,感恩母亲节
三、主办单位:药学系团总支
承办单位:药学系团总支青年团
活动对象:药学系团总支全体成员
四、活动时间:20xx年5月13日
五、活动地点:步行街、街道、人口密集的地方(双汇广场)
六、活动流程:
1、前期准备工作
A、联系各商店做赞助商
B、做好宣传
C、提前安排好各成员任务
D、打理好一切,校报记者对活动过程全面记录,做新闻材料
2、活动当天
A、早上8:00在4号楼前集合
B、点名宣布活动纪律,出发
C、给带着孩子的妈妈打招呼,送祝福,母亲快快
D、把鲜花给孩子,让孩子献给妈妈
E、美丽妈妈街头留影
3、后期活动
A、负责人对活动进行
B、把照片冲洗后公示
C、参与者写活动心得
七、所需物品:
志愿者帽子20顶,鲜花20束;相机1部;团总支旗1面
八、经费计算:
鲜花由赞助商赞助,条幅100元(尽量争取赞助)
九、细节及要求:
篇5
“班主任,肩负着班级成长和进步的重任,是辛苦的;班主任,分享着孩子们更多的喜怒哀乐,又是幸福的。”这是我担任班主任以来最大的感受,当然在“累但却快乐着”的同时,也收获了几许个人见解,很乐意与大家分享。
一、结合时代特点,创建“个性”班级
“70后想加班,80后厌加班,90后不想上班”不同的时代造就人不同的特点。我的学生都是90后,他们强调自我,崇尚个性。那我就将计就计,号召学生和我共创“个性班”。
实例一:周一早晨坚持跑步。学校安排周一早晨举行升国旗仪式,所以跑步锻炼就取消了,但为了证明“我们是个性的”,每次,当别的班带离操场后,我班同学还要坚持锻炼。当然这除了显示“个性”外,还向孩子们灌输了“健康第一”的思想,也许是巧合,在冬季的一次"发烧集中期",我班请假人数最少。
实例二:科代表接送老师。同一个老师,很有可能同时代好几个平行班的课,尤其是物理,政治,地理,历史等。那么与代课老师搞好关系尤为重要。因此,我们选择了“接送”这一个性的方式去加深感情,去赢得科任老师的喜爱,而且我发现,这种方式的确能降低学生和老师的“摩擦发生率”。一个同事曾和我分享过这样一个细节:“本来心情不好,看到学生来接我上课,顿感烟消云散。”当然我觉得这个方法还可以改进,为了加大同学和老师的交流频率,可以安排学生轮流接送老师,比如,同桌两个,一人负责值日,一人负责接送老师,无形中师生就多了沟通的机会,有利于教学的开展。
实例三:学生是“班会”的主人,我是客人。一个简单的例子,一场宴会,宾客操心着什么装,送什么礼就够了,但主人呢?所以我把班会交给学生,让学生为班级付出,有付出,才有爱,付出越多,越爱。而且学生主持班会这一形式,充分调动了学生的表现欲,正顺应了学生喜欢“凸显自我”的特点。当然作为“客人”的我,要在结束后分享自己客观而诚恳的“个人评价”,仅供大家参考。
二、做到“超前化”
1.思想教育超前化。在与学生交谈时发现,90后的思想比我们想象的要成熟,所以就要求我们的思想教育必须超前化。要通过事例早早地让孩子感受社会竞争的激烈性和残酷性。
2.活动安排超前化。21世纪是一个信息社会,它要求时效性,那么必须培养孩子早计划,早安排的观念。
实例一:离国庆还有一周时,我安排学生设计迎国庆手抄报一张,撰写爱国名言一句。大家有充分的时间做准备,所以大家的手抄报和名言质量都很高。请欣赏五位小名人的杰作。
祖国,在我心中最伟大,最神圣。
――李晨
要治国,先要爱国。――刘夏梦
今日只读圣贤书,明日为国展宏图。
――樊康
人小不敢忘爱国,人大不敢忘忧国。古有将领文天祥,今有航天杨利伟。――李艺湛
祖国,我的母亲,我在你的呵护下茁壮成长,我该怎样报答你呢?唯有勤奋。
――仇丽
实例二:刚进入12月份,我就提醒大家准备元旦节目。这样有两个好处:一、让大家觉得学校的生活有意思,有“盼”的感觉;二、大家提前准备,节目才能保质保量。有了这样超前的准备,我们的元旦庆祝会才敢邀请家长,才能圆满举行。
实例三:作为教师,都有一个同感,每到期末复习阶段,学生就会出现浮躁情绪,那就得提前预防。这学期我们班在元旦收假后就采取了每早7点进行期末宣誓的形式,用誓词的内容鼓励和约束学生。与您共享我们的誓词:“在这神圣的时刻,在这庄严的殿堂,我们用青春的名义,用火焰般的激情告诉世界:我们是最棒的,我们班是最棒的。我们要用勤奋书写青春,我们要用刻苦描绘未来。我要做到:坚持早到,认真听讲,及时高效完成作业;尊敬老师,团结同学,讲文明话,做文明人。我们承诺:群马加鞭,全力以赴,冲刺期末检测,争取优异成绩回报自己,回报师长和社会。八年级二班,加油吧。”
三、保持“圆桌会议”的心态
以前中外会议,尤其是那些正式的会议或宴会,非常讲究主宾的席位座次,一般都是让主、尊、长者居中而坐,宾客则根据其身份、地位、辈分,一左一右,依次安排在主位的两面;但如果碰巧客人都是显贵尊长,就不好办了。公元5世纪时,英国的亚瑟王想出了一个办法,即他和他的骑士们举行会议时,不分上下席位,围着圆桌而坐,这样就避免了与会者因席位而引起的纠纷。于是便形成了“圆桌会议”。圆桌会议不分上下尊卑,含有与会者“一律平等”和“协商”的意思。
在班级管理中,我始终坚持:
1.学生一律平等。无论是班干部还是班里普通的一员,班主任的平等对待,不姑息迁就,不,手握同一把标尺,公平对待每一位学生。这一点自己做得很到位,在学生的英语作文中,好几个同学描述到:My English teacher treats us fairly.
2.多分享。生活中的新鲜事,只要可以,我都能第一时间和我的学生分享,时间久了,他们也愿意与我分享他们生活的点滴,这就又劈开了一条沟通的渠道,学生愿意走近我,最终达到“亲其师,信其道。”的目的。
3.多协商。学生是“班级”这个集团的最大股东。班主任的“一意孤行”,或者“军令如山倒”都只能在短时间奏效。
因为初中生正处于“想给世界证明自己长大了”的时候,他们非常愿意发表自己的观点,所以要给学生提供表现的机会。比如,制定班级制度时,大家认为哪一条该放在首要位置?一个学生犯错误了,怎样帮助这个学生承认并改正错误?教师节到了,同学能帮老师干些什么力所能及的事,做哪些事老师更喜欢?母亲节到了,父亲节到了,做哪些事父母会更欣慰?带着商量的心态和口吻,班里再大的问题也迎刃而解。
篇6
一、班级文化的含义
班级文化是班级内部形成的独特价值观、共同思想、作风、行为准则的总和。它是班级的灵魂所在,是班级自下而上发展的动力和成功的关键。班级文化的内容主要分为三个层面:一是精神层面,如班级的学风、班风、班级言论、观念文化(人生观、价值观)、人际关系等;二是物质层面:如教师的墙画、标语、学生书画作品展示等;三是制度层面:班级的班规、行为规范等。
二、班级文化的建设
1.整洁的环境文化环境育人,一切的教育归根结底在于自我教育,而环境的熏陶和影响更能促进自我教育。在良好的环境中,学生会自然而然的受到教育和影响。但在当前,有些班主任对于学生的学习十分重视,而对于环境卫生工作认识不够,甚至认为其可有可无。这是一种错误的看法。“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都说班级是我家,怎样让自己的家舒适干净,这样得让每个学生都养成打扫卫生、保持卫生的好习惯。一个优秀的班主任,往往十分重视班级的卫生工作,并把卫生工作和劳动教育密切结合,把它作为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行为习惯、吃苦耐劳
精神的重要手段。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培养学生良好的卫生习惯和卫生意识、创造出一个窗明几净的优雅整洁的学习环境,就是教育的一种成功。2.丰富的板报文化及时组织学生出好黑板报,黑板报可在学期初按周来计划,也可结合各种传统的节日和活动来出黑板报;可以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手抄报竞赛活动,可以以个人为单位组织,也可以以小组为单位来组织;还可以组织人人参与的班级写字绘画比赛并加以集中的板报展示,教室的一角还可以设计成“小荷才露尖尖角”之类的学生作品展示区域(作文、书法、绘画、作业等皆可),培养学生动脑动手能力。
3.激励的墙面文化在教室的前后墙(黑板上方)可以拟写好诸如“自尊、自觉、自信、自强”等之类的激励人心的班训,如北京市光明小学的口号:“你在这点行,我在那点行;今天若不行,争取明天行!”教室两边的墙上可以悬挂名人名言,也可以悬挂学生自己拟写的励志话语。班级的奖状可以集中张贴在“班级荣誉”墙上,这样就发挥出良好班级文化的激励功能。
4.规范的制度文化“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一个班级要想有长远的发展,就必须有比较规范的制度文化。作为班主任,在接班之初,就要有自己的班级建设计划,逐步地建立起班级制度体系。譬如:班级班规,班干部的选举和工作制度,班级卫生制度,班级活动制度,等等。这些制度可以通过班会讨论来制订,也可以通过小组承包、班会投票等方法来确定。制度一经制订就要按章办事,有奖有罚,对于表现好的给予一些物质奖励和精神奖励,对于表现不好的实施扣分,并加以惩罚,这样下来,“奖”的那一块越来越满了,而“罚”的那一块越来越少了。发挥出了良好班级文化的约束功能。
5.多彩的活动文化优秀的班级,应该是全班同学的精神家园,应该是丰富多彩、具有魅力的,应该充满关爱、友谊、热情和活力。而这些都必须通过班级活动来实现。班级活动,可以在学校的大框架下进行,比如运动会、艺术节、学科竞赛;也可以结合传统的各种节日来安排,比如端午节、国庆节、教师节、父亲节、母亲节等;还可以在征求全班同学意见的基础上自己来设计和规划,比如班级的组内篮球赛、春游、野炊、读书会、文艺晚会,等等。通过这些,可以丰富学生的校内生活,增强班级的凝聚力,提升班级的自信心,增进同学之间、师生之间的感情,共同的价值观念、心理意识形成了共同的目标和理想,学生把班级看作一个命运共同体,“班兴我荣、班衰我耻”成为发自内心的真挚感情,并会变成他们的实际行动。发挥着良好班级文化的凝聚功能和导向功能。
篇7
[关键词]小学英语;作业设计;有效;作业评价
小学生课堂学习英语的时间是有限的,且课后接触英语的机会很少。因此,课外作业的重要性凸显。当前,传统的抄、读、背等英语作业形式使小学生感到厌烦。因此,必须从效果出发,精心设计作业,让学生快乐地完成,使课堂教学因有效的课外作业得以延伸。
一、当前小学英语作业设计的几个弊端
1.枯燥无味
教师为能达到巩固课堂教学内容的目的,布置给学生大量的抄写作业。久而久之,学生对这种机械化的抄写作业表现得麻木,达不到提高语言运用能力的目的。
2.目标单一
教师要求学生对单词、词组和句子进行重复的抄写,大多仅仅是为了单纯加深印象,对付测试。
3.任务统一
每位学生的课外作业在数量、内容上都是一样的。枯燥、单一的课外作业打击了学生英语学习的积极性。
二、小学英语作业设计应遵循的原则
1.以培养学生兴趣为目的
小学英语课程的任务之一是培养学生学英语的兴趣,产生对英语文化的积极的情感,掌握学习英语的能力,成为学习英语的主人。
2.以发展学生能力为手段
英语课程改革的重点“强调课程要紧贴学生的兴趣和认知水平,组织体验、参与、交流等多种学习形式,发展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在发展学生综合运用语言能力方面,教师应创造出丰富的课外作业形式,使其为发展学生能力服务。
3.以养成良好方法为途径
教学的意义在于帮助学生掌握学好英语的方法。因此,教师在布置作业时,应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方法为出发点,把作业的重心放在加强训练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上。
三、小学英语作业的具体形式
1.趣味性作业
(1)收集单词。在学习新单词时,可以让学生收集相关的材料,并在课上交流。如:闽教版小学英语第四册教材中《Days of the week》教学中,我让学生收集自家的台历及挂历,学习台历上有关于一周七天的词汇,从而加深学生对本课内容的认知,也加强了教学的趣味性。
(2)收集生活中的英语。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学生接触英语的机会很多。如:VCD(光盘)、TV(电视机)、KFC(肯德基)、CCTV(中央电视台)、WC(厕所)等等。闽教版小学英语教材中出现了中西方国家的重要节日,如:New Year (新年)、Mother’s Day (母亲节)、Children’s Day (儿童节)、Easter(复活节)、Teachers’ Day(教师节)、Thanksgiving (感恩节)、 Christmas Day (圣诞节)、 Spring Festival(春节)等。让学生收集生活中的英语知识,不仅达到了巩固复习所学知识的目的,还促进了学生学习方式的多样化。
2.实践性作业
(1)动手学英语。如:利用新年、圣诞节、母亲节、教师节等传统节日,让学生亲手制作英语手抄报、贺卡、书签等。又如:在五年级教材《Emotions》单元的教学中,教师可以让学生制作表示不同心情的面具,用于课堂教学表演,使学生快乐地学习,并将知识点牢记于心中。
(2)画画学英语。小学生都喜欢画画,根据这一特点,教师可根据课文特色布置画画的作业。如:学习新单词时,我让他们自己作卡片,即在卡片的一面画上图,在另一面用四线格写上英语单词。又如:在闽教版小学英语的教材《Sports Day》单元教学中,我与学生在课堂中边学习文本内容,边与他们通过绘画的方式一起学习run, do long jump, do high jump等单词和词组,并加以对话及动作上的配合,从而巩固了课文内容知识。
3.创造性作业
(1)创编简单的英文歌谣。英语教材中有许多歌曲,唱起来琅琅上口,用新知识的内容替换歌曲中的歌词,能够加快学生对单词和句子的掌握。如《Happy Birthday to you》可创编成《Good morning to you》;《Are you sleeping? Are you sleeping? Brother John.》可创编成《Can you swim? Can you swim? Yes, I can.》等。此外,也可举行英语童谣、歌曲比赛,针对学生现有学习掌握的情况,充分施展学生的创编能力。
(2)用英语创作。在当前的英语教学中,教师应以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为宗旨。单纯地让学生背诵课本上的对话,会让他们找不到说英语的感觉。更好的做法是让他们根据新课主题,运用所学句型,联系已学知识,小组配合完成对话,这样容易激发学生英语学习的兴趣。
四、作业完成形式多样化
多样化完成作业的形式,能锻炼学生与他人的团结合作能力,同时加强与他人之间的相处模式。
1.小组合作完成的形式
比如,在学习完每课的《Learn to say》后,我都会将全班同学分成小组,让他们根据自身的特点,以小组为单位分配各自任务,共同完成。
2.师生合作完成的形式
如:教师在课堂作业时,可以根据教材已有的话题进行师生互问互答,共同完成学习任务。在此过程中,教师应充分尊重学生的自尊心,让学生从中获得成就感。
3.家长配合完成的形式
家长在学生的学习中,不单纯是单一的监管人,更要监督学生作业的完成情况。如:在闽教版小学英教材《Shopping》单元中,教师可以让家长使用“How much is it?”进行询问日常生活用品价格,让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得到语言应用能力的锻炼。
五、科学评价作业
1.合理及时地评价作业
(1)以表扬性评价为主。学生都希望得到他人赞许的评议和目光。因此,对小学生的英语作业,教师应多以肯定与鼓励为主,对其存在的问题和错误,委婉地指出。
(2)评价要及时。教师在批改完作业后,未能就学生的作业及时给与反馈,将导致学生产生消极的态度,不利于学生正确对待作业。我认为,凡是教师布置的作业,就一定要及时检查,并把情况及时反馈给学生,及时评价可以让学生及时发现作业中的问题,对易错知识点得以巩固。
2.尝试新的批改方式
(1)学生互批。在课堂作业评讲时,利用小组合作的方式,同学之间分工合作,让学生自己来充当小老师,通过自身的认知水平与观察力,从中发现同学与自身在作业中的不足,并进行指正与纠正,从而提高今后作业的正确率。
(2)画而不改。让学生借鉴教师的批改情况,自行订正,教师对学生圈画的地方及时检查,纠正失误。
(3)变换成绩。教师在批改作业时,依据学生作业的反馈情况给予奖励。如:盖一个笑脸的小印章,或者写上批语:你订正了嘛? 太棒了加油!今天不够细心哦等,既达到了对学生的要求,也提高了作业的实效性。
3.有针对性地评价
(1)比赛形式。以班级或小组为单位,展出课后作业并让学生主动参与评价,激发学生作业的积极性。
(2)书面评语。教师根据学生英语的不同层次和英语学习情况写一些简短的评语:Great!Perfect!Well done!Very good!比如对一个作业情况不理想的学生,教师应写上鼓励的言语;对一个后进的学困生,教师在作业的书面评语中,应写上积极、鼓励、信任的评语,让学生在作业中找到自信,更好地完成作业。
(3)现场评比。在现有的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多给予学生自我展示的平台,对表现积极、踊跃的学生及时进行肯定与奖励;对主动性差的学生提出真诚、中肯的意见,让学生在今后的作业中更上一层楼。
只有当作业变成学生学习英语的乐趣时,在乐趣的驱动下,学生才会善学、乐学。今后,在英语新课标的引领下,教师应根据学生和教材的特点,设计贴近生活、形式多样的英语作业,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参考文献:
篇8
一、学校概况
盖州市沙岗学校是2004年中小学合并的九年一贯制学校,一校三址(两所村小)。现有32个教学班(主校区中小学各12个班,两所村小各4个班),1050名学生(中学377,中心小学601,希望小学41,西五小学31),107名在岗教师。
二、创新德育模式,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1、坚持以德为本,立德树人。
学校高度重视德育工作,制定了《德育工作常规实施细则》,《养成教育实施方案》,《星级班级评比实施方案及量化考核细则》,确保了各项德育工作的有序开展。
工作中,以养成教育为主线,积极开展各项主题教育实践活动,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
开展感恩励志教育。通过感受亲情故事、实践亲情行为,开展感恩母亲教育活动,创办感恩教师手抄报,培养学生感恩之心、报恩之行和施恩之德。
开展节假日传统教育。通过开展“文明礼仪伴我行”、“雷锋在我身边”、“祖国在我心中”、“同抒校园情,共筑中国梦”等系列教育活动;以国旗下讲话、重大节日为契机进行征文,演讲比赛,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丰富学生道德认知,提高道德修养和道德素质。
此外,我校坚持每周开展主题教育班、团、队会。寓无形的德育教育于有形的德育活动之中,逐步引领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2、弘扬传统文化,培养学生良好习惯,开展“知礼仪,懂感恩,践行弟子规,诵读国学经典等活动。将良好行为养成与传统文化教育有机结合,通过厅廊文化,弘扬国学,让学生近距离学习、了解并践行传统文化,学经典,懂礼仪,做文明学生,引领学生健康成长(学校被评为市传统文化基地校,并在盖州市实验小学参与了弘扬传统文化活动展示)。
3、班级管理实行日检查、周评比、月总结,每月按比例评出星级班级和星级学生予以表彰。注重评价过程的自我教育功能和集体教育功能,注重评价结果的导向性和激励性,极大的提高了学生参与班级管理的热情和能力,形成了良好的校风、班风和学风。
4、积极开展阳光体育活动,每天坚持晨跑和大课间活动,认真组织“一校三队”和书法、美术小组活动训练,有效开展社区实践活动和生态文明环境保护活动,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
三、优化课程结构,完善课程体系
1、统筹国家课程。
严格按照省市有关课程规定,开齐开全国家课程,保证课时,不随意增加和减少。加强各类课程、不同学科之间的联系和整合,增强课程的综合性。注重小学、初中课程的相互衔接,明确各学段的教育任务和课程标准要求。从强化教学目标与学习目标入手,注重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强化学科教学的德育功能,形成全科育人的教育教学氛围。
1、全面落实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努力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按照省、市教育部门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设的指导意见,结合学校实际,采取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方式落实课程计划:
(1)信息技术每周1课时,课时安排编进课表,选聘信息技术掌握熟练,且具有研究精神的年轻教师兼职担任信息技术教学工作,根据课表按时授课,确保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和利用信息技术能力得到增强。
(2)研究性学习采取分散形式落实,各学科结合学科实际,制定学科综合实践活动课计划,开展实践活动。如文科根据沙岗实际情况布置的污水处理问题和垃圾污染等社会热点现象进行的社会调查,理科开展测量、升华凝华现象等实验探究。另外结合重大纪念日,班级园地等学习板块,编制手抄报,举行口语交际比赛等多种方式进行。这样即保证了课时的充分利用,也有效的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热情,更有助于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怀。
(3)社区服务教育结合,母亲节、重阳节等传统节日,集中开展。
(4)社会实践与劳动技术教育,按照盖州市教育局统一安排的素质教育基地实践活动集中进行教育。
(5)小学设专职书法教师,开设书法课,有书法活动室,根据学生的兴趣与爱好,开展书法兴趣小组活动。
3、整合地方课程、完善校本课程。具体实施安排如下:
地方课程
小学1-6年级,开设魅力辽宁,人与自我、人与自然、人与社会,每周2课时。
中学7-9年,开设魅力辽宁,人与自我、人与自然、人与社会,每周1课时。
由于师资紧张,在地方课程师资安排上均采取兼职的方式,小学的魅力辽宁,人与自然课程主要由思品学科教师兼任,人与社会、人与自我,分别由信息学科和综合学科教师兼任。中学上述四个学科分别由地理学科、思品学科、生物学科、历史学科教师兼任。这样即保证了地方课时,又兼顾了学科间的联系。
校本课程
以弘扬传统文化为主线,与德育教育有机结合,利用晨会、班团队会时间有计划、有目的、有针对性的开展。
小学
1-3年级:以《弟子规》为主要教育內容,每周总计1课时
4-6年级:以《安全与健康》为主要内容,每周总计1课时
中学
七年级:《中小学生文明礼貌》为主要内容,每周总计1课时
八年级:《中小学生自救自护常识》为主要内容,每周总计1课时
九年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为主要内容,每周1课时。
结合本地经济文化发展实际,为了让学生了解家乡发展变化,激发热爱家乡情怀,初步拟定编拟以沙岗地方志为主要内容的《美丽沙岗》校本教材。同时根据沙岗地区经济发展需要,还确定编拟《西瓜大棚栽培实用技术》和《葡萄大棚栽培与管理技术》两本校本教材。丰富学生的知识技能,为建设家乡,富饶家乡打下坚实的基础。
四、深化教学改革,全面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1、进一步推进教学方式改革。
组织全体教师召开课改专题会议,学习研讨《辽宁省全面深化义务教育课程改革的指导意见》和《辽宁省义务教育课程设置方案》,明确课程课改的重要性和迫切性,增强课程意识。
2、大力推进学习方式的改变。
几年来,我校一直在倡导主体参与式教学,推行导学案授课,变教学目标为学习目标,变教师教为学生学,根据不同年级、不同学科、不同学生,大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学习能力,目前,多数学科已经初步形成了适合本学科新授课和复习课等多课型的的导学案教学模式,中学各学科已经在合理构建知识体系的基础上完成了学科教学模式群的建立,并在教学中推广使用。
3、大力推进教科研工作,切实提高课堂实效。开展以学科教学模式研究与小课题研究为主的校本教研,遵循以问题即课题的研究思路,从教学自身实际出发,以教学中的实际问题作为研究的课题,讲求小而实,杜绝大而空,采取以教研组为研究单位开展教研活动,具体操作流程为:个人说模---集体备课---课例展示--听评研讨,另外通过公开教学,学科模式交流等多种形式,进行课例研讨,专题研究,公开教学采取全体参与方式,学科模式交流分文科、理科进行。通过各种活动的开展,努力营造良好的研究氛围,促使教师在研究中学习,在学习中提高,在反思中进步。
五、存在的问题及今后打算
(一) 存在的问题
1、九年一贯制学校管理有待进一步科学规范。作为一校三址的九年一贯制学校,主校与分校、小学与初中如何做到统一规范又各具特色,建立科学有效的管理模式和管理体制,是需进一步探索解决的问题。
2、九年一贯制学校建设需进一步完善。
新教学楼尚未竣工投入使用,专用教室数量和面积严重不足。
3、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教育和传统文化的传承教育还存在条块分割状体,从内容到形式,需要建立完整的目标系统、保障系统和评价系统,确保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的培养和训练落到实处,收到实效。
4、主体性教育还有待完善。我校主体性教学模式已经形成,但主体性教育综合体系还未形成,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生活的主体、社会活动的主体,需在实践探索中逐渐完善。
(二)今后的打算
1、构建彰显学校特色文化的课程体系。课程是学校文化的核心,弘扬传统文化,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除了按照国家课程设置规定保证均衡性的前提下,还要考虑课程设置的综合性和选择性。更要突出课程的特色,才能因时因地,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和氛围,同时特色文化课程更易被学生所接受,因此通过课程设置来发掘学生潜力,才能实现学校的育人的目标。
2、加大教与学评价体系的实践研究。要实现学生的自主学习,有着许多因素和条件。其中,对学生学习的评价体系起着很关键的作用。新课程标准的评价体系的建立对于发挥学生主体的独立性、主动性、积极性与创造性,从而实现学生的自主学习有着积极的作用。具体的评价策略和手段还有待完善。
3、开发教学资源、拓展教学空间,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开展社会实践活动。
总之,课程改革以来,我校的办学方向、办学条件、教师队伍、学校管理等各方面的工作,都有了长足的进步与提高。我们将以此为动力,从实际出发,进一步更新教育观念,深化课程改革,构建主体性教育体系,再创沙岗学校的新辉煌!课程改革以来,我校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认真按照《辽宁省全面深化义务教育课程改革的指导意见》,积极推进素质教育,不断深化课程改革。现将各项工作做以汇报。
一、学校概况
盖州市沙岗学校是2004年中小学合并的九年一贯制学校,一校三址(两所村小)。现有32个教学班(主校区中小学各12个班,两所村小各4个班),1050名学生(中学377,中心小学601,希望小学41,西五小学31),107名在岗教师。
二、创新德育模式,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1、坚持以德为本,立德树人。
学校高度重视德育工作,制定了《德育工作常规实施细则》,《养成教育实施方案》,《星级班级评比实施方案及量化考核细则》,确保了各项德育工作的有序开展。
工作中,以养成教育为主线,积极开展各项主题教育实践活动,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
开展感恩励志教育。通过感受亲情故事、实践亲情行为,开展感恩母亲教育活动,创办感恩教师手抄报,培养学生感恩之心、报恩之行和施恩之德。
开展节假日传统教育。通过开展“文明礼仪伴我行”、“雷锋在我身边”、“祖国在我心中”、“同抒校园情,共筑中国梦”等系列教育活动;以国旗下讲话、重大节日为契机进行征文,演讲比赛,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丰富学生道德认知,提高道德修养和道德素质。
此外,我校坚持每周开展主题教育班、团、队会。寓无形的德育教育于有形的德育活动之中,逐步引领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2、弘扬传统文化,培养学生良好习惯,开展“知礼仪,懂感恩,践行弟子规,诵读国学经典等活动。将良好行为养成与传统文化教育有机结合,通过厅廊文化,弘扬国学,让学生近距离学习、了解并践行传统文化,学经典,懂礼仪,做文明学生,引领学生健康成长(学校被评为市传统文化基地校,并在盖州市实验小学参与了弘扬传统文化活动展示)。
3、班级管理实行日检查、周评比、月总结,每月按比例评出星级班级和星级学生予以表彰。注重评价过程的自我教育功能和集体教育功能,注重评价结果的导向性和激励性,极大的提高了学生参与班级管理的热情和能力,形成了良好的校风、班风和学风。
4、积极开展阳光体育活动,每天坚持晨跑和大课间活动,认真组织“一校三队”和书法、美术小组活动训练,有效开展社区实践活动和生态文明环境保护活动,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
三、优化课程结构,完善课程体系
1、统筹国家课程。
严格按照省市有关课程规定,开齐开全国家课程,保证课时,不随意增加和减少。加强各类课程、不同学科之间的联系和整合,增强课程的综合性。注重小学、初中课程的相互衔接,明确各学段的教育任务和课程标准要求。从强化教学目标与学习目标入手,注重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强化学科教学的德育功能,形成全科育人的教育教学氛围。
1、全面落实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努力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按照省、市教育部门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设的指导意见,结合学校实际,采取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方式落实课程计划:
(1)信息技术每周1课时,课时安排编进课表,选聘信息技术掌握熟练,且具有研究精神的年轻教师兼职担任信息技术教学工作,根据课表按时授课,确保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和利用信息技术能力得到增强。
(2)研究性学习采取分散形式落实,各学科结合学科实际,制定学科综合实践活动课计划,开展实践活动。如文科根据沙岗实际情况布置的污水处理问题和垃圾污染等社会热点现象进行的社会调查,理科开展测量、升华凝华现象等实验探究。另外结合重大纪念日,班级园地等学习板块,编制手抄报,举行口语交际比赛等多种方式进行。这样即保证了课时的充分利用,也有效的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热情,更有助于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怀。
(3)社区服务教育结合,母亲节、重阳节等传统节日,集中开展。
(4)社会实践与劳动技术教育,按照盖州市教育局统一安排的素质教育基地实践活动集中进行教育。
(5)小学设专职书法教师,开设书法课,有书法活动室,根据学生的兴趣与爱好,开展书法兴趣小组活动。
3、整合地方课程、完善校本课程。具体实施安排如下:
地方课程
小学1-6年级,开设魅力辽宁,人与自我、人与自然、人与社会,每周2课时。
中学7-9年,开设魅力辽宁,人与自我、人与自然、人与社会,每周1课时。
由于师资紧张,在地方课程师资安排上均采取兼职的方式,小学的魅力辽宁,人与自然课程主要由思品学科教师兼任,人与社会、人与自我,分别由信息学科和综合学科教师兼任。中学上述四个学科分别由地理学科、思品学科、生物学科、历史学科教师兼任。这样即保证了地方课时,又兼顾了学科间的联系。
校本课程
以弘扬传统文化为主线,与德育教育有机结合,利用晨会、班团队会时间有计划、有目的、有针对性的开展。
小学
1-3年级:以《弟子规》为主要教育內容,每周总计1课时
4-6年级:以《安全与健康》为主要内容,每周总计1课时
中学
七年级:《中小学生文明礼貌》为主要内容,每周总计1课时
八年级:《中小学生自救自护常识》为主要内容,每周总计1课时
九年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为主要内容,每周1课时。
结合本地经济文化发展实际,为了让学生了解家乡发展变化,激发热爱家乡情怀,初步拟定编拟以沙岗地方志为主要内容的《美丽沙岗》校本教材。同时根据沙岗地区经济发展需要,还确定编拟《西瓜大棚栽培实用技术》和《葡萄大棚栽培与管理技术》两本校本教材。丰富学生的知识技能,为建设家乡,富饶家乡打下坚实的基础。
四、深化教学改革,全面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1、进一步推进教学方式改革。
组织全体教师召开课改专题会议,学习研讨《辽宁省全面深化义务教育课程改革的指导意见》和《辽宁省义务教育课程设置方案》,明确课程课改的重要性和迫切性,增强课程意识。
2、大力推进学习方式的改变。
几年来,我校一直在倡导主体参与式教学,推行导学案授课,变教学目标为学习目标,变教师教为学生学,根据不同年级、不同学科、不同学生,大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学习能力,目前,多数学科已经初步形成了适合本学科新授课和复习课等多课型的的导学案教学模式,中学各学科已经在合理构建知识体系的基础上完成了学科教学模式群的建立,并在教学中推广使用。
3、大力推进教科研工作,切实提高课堂实效。开展以学科教学模式研究与小课题研究为主的校本教研,遵循以问题即课题的研究思路,从教学自身实际出发,以教学中的实际问题作为研究的课题,讲求小而实,杜绝大而空,采取以教研组为研究单位开展教研活动,具体操作流程为:个人说模---集体备课---课例展示--听评研讨,另外通过公开教学,学科模式交流等多种形式,进行课例研讨,专题研究,公开教学采取全体参与方式,学科模式交流分文科、理科进行。通过各种活动的开展,努力营造良好的研究氛围,促使教师在研究中学习,在学习中提高,在反思中进步。
五、存在的问题及今后打算
(一) 存在的问题
1、九年一贯制学校管理有待进一步科学规范。作为一校三址的九年一贯制学校,主校与分校、小学与初中如何做到统一规范又各具特色,建立科学有效的管理模式和管理体制,是需进一步探索解决的问题。
2、九年一贯制学校建设需进一步完善。
新教学楼尚未竣工投入使用,专用教室数量和面积严重不足。
3、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教育和传统文化的传承教育还存在条块分割状体,从内容到形式,需要建立完整的目标系统、保障系统和评价系统,确保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的培养和训练落到实处,收到实效。
4、主体性教育还有待完善。我校主体性教学模式已经形成,但主体性教育综合体系还未形成,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生活的主体、社会活动的主体,需在实践探索中逐渐完善。
(二)今后的打算
1、构建彰显学校特色文化的课程体系。课程是学校文化的核心,弘扬传统文化,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除了按照国家课程设置规定保证均衡性的前提下,还要考虑课程设置的综合性和选择性。更要突出课程的特色,才能因时因地,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和氛围,同时特色文化课程更易被学生所接受,因此通过课程设置来发掘学生潜力,才能实现学校的育人的目标。
2、加大教与学评价体系的实践研究。要实现学生的自主学习,有着许多因素和条件。其中,对学生学习的评价体系起着很关键的作用。新课程标准的评价体系的建立对于发挥学生主体的独立性、主动性、积极性与创造性,从而实现学生的自主学习有着积极的作用。具体的评价策略和手段还有待完善。
3、开发教学资源、拓展教学空间,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开展社会实践活动。
总之,课程改革以来,我校的办学方向、办学条件、教师队伍、学校管理等各方面的工作,都有了长足的进步与提高。我们将以此为动力,从实际出发,进一步更新教育观念,深化课程改革,构建主体性教育体系,再创沙岗学校的新辉煌!课程改革以来,我校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认真按照《辽宁省全面深化义务教育课程改革的指导意见》,积极推进素质教育,不断深化课程改革。现将各项工作做以汇报。
一、学校概况
盖州市沙岗学校是2004年中小学合并的九年一贯制学校,一校三址(两所村小)。现有32个教学班(主校区中小学各12个班,两所村小各4个班),1050名学生(中学377,中心小学601,希望小学41,西五小学31),107名在岗教师。
二、创新德育模式,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1、坚持以德为本,立德树人。
学校高度重视德育工作,制定了《德育工作常规实施细则》,《养成教育实施方案》,《星级班级评比实施方案及量化考核细则》,确保了各项德育工作的有序开展。
工作中,以养成教育为主线,积极开展各项主题教育实践活动,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
开展感恩励志教育。通过感受亲情故事、实践亲情行为,开展感恩母亲教育活动,创办感恩教师手抄报,培养学生感恩之心、报恩之行和施恩之德。
开展节假日传统教育。通过开展“文明礼仪伴我行”、“雷锋在我身边”、“祖国在我心中”、“同抒校园情,共筑中国梦”等系列教育活动;以国旗下讲话、重大节日为契机进行征文,演讲比赛,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丰富学生道德认知,提高道德修养和道德素质。
此外,我校坚持每周开展主题教育班、团、队会。寓无形的德育教育于有形的德育活动之中,逐步引领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2、弘扬传统文化,培养学生良好习惯,开展“知礼仪,懂感恩,践行弟子规,诵读国学经典等活动。将良好行为养成与传统文化教育有机结合,通过厅廊文化,弘扬国学,让学生近距离学习、了解并践行传统文化,学经典,懂礼仪,做文明学生,引领学生健康成长(学校被评为市传统文化基地校,并在盖州市实验小学参与了弘扬传统文化活动展示)。
3、班级管理实行日检查、周评比、月总结,每月按比例评出星级班级和星级学生予以表彰。注重评价过程的自我教育功能和集体教育功能,注重评价结果的导向性和激励性,极大的提高了学生参与班级管理的热情和能力,形成了良好的校风、班风和学风。
4、积极开展阳光体育活动,每天坚持晨跑和大课间活动,认真组织“一校三队”和书法、美术小组活动训练,有效开展社区实践活动和生态文明环境保护活动,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
三、优化课程结构,完善课程体系
1、统筹国家课程。
严格按照省市有关课程规定,开齐开全国家课程,保证课时,不随意增加和减少。加强各类课程、不同学科之间的联系和整合,增强课程的综合性。注重小学、初中课程的相互衔接,明确各学段的教育任务和课程标准要求。从强化教学目标与学习目标入手,注重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强化学科教学的德育功能,形成全科育人的教育教学氛围。
1、全面落实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努力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按照省、市教育部门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设的指导意见,结合学校实际,采取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方式落实课程计划:
(1)信息技术每周1课时,课时安排编进课表,选聘信息技术掌握熟练,且具有研究精神的年轻教师兼职担任信息技术教学工作,根据课表按时授课,确保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和利用信息技术能力得到增强。
(2)研究性学习采取分散形式落实,各学科结合学科实际,制定学科综合实践活动课计划,开展实践活动。如文科根据沙岗实际情况布置的污水处理问题和垃圾污染等社会热点现象进行的社会调查,理科开展测量、升华凝华现象等实验探究。另外结合重大纪念日,班级园地等学习板块,编制手抄报,举行口语交际比赛等多种方式进行。这样即保证了课时的充分利用,也有效的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热情,更有助于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怀。
(3)社区服务教育结合,母亲节、重阳节等传统节日,集中开展。
(4)社会实践与劳动技术教育,按照盖州市教育局统一安排的素质教育基地实践活动集中进行教育。
(5)小学设专职书法教师,开设书法课,有书法活动室,根据学生的兴趣与爱好,开展书法兴趣小组活动。
3、整合地方课程、完善校本课程。具体实施安排如下:
地方课程
小学1-6年级,开设魅力辽宁,人与自我、人与自然、人与社会,每周2课时。
中学7-9年,开设魅力辽宁,人与自我、人与自然、人与社会,每周1课时。
由于师资紧张,在地方课程师资安排上均采取兼职的方式,小学的魅力辽宁,人与自然课程主要由思品学科教师兼任,人与社会、人与自我,分别由信息学科和综合学科教师兼任。中学上述四个学科分别由地理学科、思品学科、生物学科、历史学科教师兼任。这样即保证了地方课时,又兼顾了学科间的联系。
校本课程
以弘扬传统文化为主线,与德育教育有机结合,利用晨会、班团队会时间有计划、有目的、有针对性的开展。
小学
1-3年级:以《弟子规》为主要教育內容,每周总计1课时
4-6年级:以《安全与健康》为主要内容,每周总计1课时
中学
七年级:《中小学生文明礼貌》为主要内容,每周总计1课时
八年级:《中小学生自救自护常识》为主要内容,每周总计1课时
九年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为主要内容,每周1课时。
结合本地经济文化发展实际,为了让学生了解家乡发展变化,激发热爱家乡情怀,初步拟定编拟以沙岗地方志为主要内容的《美丽沙岗》校本教材。同时根据沙岗地区经济发展需要,还确定编拟《西瓜大棚栽培实用技术》和《葡萄大棚栽培与管理技术》两本校本教材。丰富学生的知识技能,为建设家乡,富饶家乡打下坚实的基础。
四、深化教学改革,全面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1、进一步推进教学方式改革。
组织全体教师召开课改专题会议,学习研讨《辽宁省全面深化义务教育课程改革的指导意见》和《辽宁省义务教育课程设置方案》,明确课程课改的重要性和迫切性,增强课程意识。
2、大力推进学习方式的改变。
几年来,我校一直在倡导主体参与式教学,推行导学案授课,变教学目标为学习目标,变教师教为学生学,根据不同年级、不同学科、不同学生,大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学习能力,目前,多数学科已经初步形成了适合本学科新授课和复习课等多课型的的导学案教学模式,中学各学科已经在合理构建知识体系的基础上完成了学科教学模式群的建立,并在教学中推广使用。
3、大力推进教科研工作,切实提高课堂实效。开展以学科教学模式研究与小课题研究为主的校本教研,遵循以问题即课题的研究思路,从教学自身实际出发,以教学中的实际问题作为研究的课题,讲求小而实,杜绝大而空,采取以教研组为研究单位开展教研活动,具体操作流程为:个人说模---集体备课---课例展示--听评研讨,另外通过公开教学,学科模式交流等多种形式,进行课例研讨,专题研究,公开教学采取全体参与方式,学科模式交流分文科、理科进行。通过各种活动的开展,努力营造良好的研究氛围,促使教师在研究中学习,在学习中提高,在反思中进步。
五、存在的问题及今后打算
(一) 存在的问题
1、九年一贯制学校管理有待进一步科学规范。作为一校三址的九年一贯制学校,主校与分校、小学与初中如何做到统一规范又各具特色,建立科学有效的管理模式和管理体制,是需进一步探索解决的问题。
2、九年一贯制学校建设需进一步完善。
新教学楼尚未竣工投入使用,专用教室数量和面积严重不足。
3、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教育和传统文化的传承教育还存在条块分割状体,从内容到形式,需要建立完整的目标系统、保障系统和评价系统,确保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的培养和训练落到实处,收到实效。
4、主体性教育还有待完善。我校主体性教学模式已经形成,但主体性教育综合体系还未形成,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生活的主体、社会活动的主体,需在实践探索中逐渐完善。
(二)今后的打算
1、构建彰显学校特色文化的课程体系。课程是学校文化的核心,弘扬传统文化,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除了按照国家课程设置规定保证均衡性的前提下,还要考虑课程设置的综合性和选择性。更要突出课程的特色,才能因时因地,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和氛围,同时特色文化课程更易被学生所接受,因此通过课程设置来发掘学生潜力,才能实现学校的育人的目标。
2、加大教与学评价体系的实践研究。要实现学生的自主学习,有着许多因素和条件。其中,对学生学习的评价体系起着很关键的作用。新课程标准的评价体系的建立对于发挥学生主体的独立性、主动性、积极性与创造性,从而实现学生的自主学习有着积极的作用。具体的评价策略和手段还有待完善。
3、开发教学资源、拓展教学空间,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开展社会实践活动。
总之,课程改革以来,我校的办学方向、办学条件、教师队伍、学校管理等各方面的工作,都有了长足的进步与提高。我们将以此为动力,从实际出发,进一步更新教育观念,深化课程改革,构建主体性教育体系,再创沙岗学校的新辉煌!课程改革以来,我校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认真按照《辽宁省全面深化义务教育课程改革的指导意见》,积极推进素质教育,不断深化课程改革。现将各项工作做以汇报。
一、学校概况
盖州市沙岗学校是2004年中小学合并的九年一贯制学校,一校三址(两所村小)。现有32个教学班(主校区中小学各12个班,两所村小各4个班),1050名学生(中学377,中心小学601,希望小学41,西五小学31),107名在岗教师。
二、创新德育模式,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1、坚持以德为本,立德树人。
学校高度重视德育工作,制定了《德育工作常规实施细则》,《养成教育实施方案》,《星级班级评比实施方案及量化考核细则》,确保了各项德育工作的有序开展。
工作中,以养成教育为主线,积极开展各项主题教育实践活动,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
开展感恩励志教育。通过感受亲情故事、实践亲情行为,开展感恩母亲教育活动,创办感恩教师手抄报,培养学生感恩之心、报恩之行和施恩之德。
开展节假日传统教育。通过开展“文明礼仪伴我行”、“雷锋在我身边”、“祖国在我心中”、“同抒校园情,共筑中国梦”等系列教育活动;以国旗下讲话、重大节日为契机进行征文,演讲比赛,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丰富学生道德认知,提高道德修养和道德素质。
此外,我校坚持每周开展主题教育班、团、队会。寓无形的德育教育于有形的德育活动之中,逐步引领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2、弘扬传统文化,培养学生良好习惯,开展“知礼仪,懂感恩,践行弟子规,诵读国学经典等活动。将良好行为养成与传统文化教育有机结合,通过厅廊文化,弘扬国学,让学生近距离学习、了解并践行传统文化,学经典,懂礼仪,做文明学生,引领学生健康成长(学校被评为市传统文化基地校,并在盖州市实验小学参与了弘扬传统文化活动展示)。
3、班级管理实行日检查、周评比、月总结,每月按比例评出星级班级和星级学生予以表彰。注重评价过程的自我教育功能和集体教育功能,注重评价结果的导向性和激励性,极大的提高了学生参与班级管理的热情和能力,形成了良好的校风、班风和学风。
4、积极开展阳光体育活动,每天坚持晨跑和大课间活动,认真组织“一校三队”和书法、美术小组活动训练,有效开展社区实践活动和生态文明环境保护活动,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
三、优化课程结构,完善课程体系
1、统筹国家课程。
严格按照省市有关课程规定,开齐开全国家课程,保证课时,不随意增加和减少。加强各类课程、不同学科之间的联系和整合,增强课程的综合性。注重小学、初中课程的相互衔接,明确各学段的教育任务和课程标准要求。从强化教学目标与学习目标入手,注重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强化学科教学的德育功能,形成全科育人的教育教学氛围。
1、全面落实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努力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按照省、市教育部门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设的指导意见,结合学校实际,采取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方式落实课程计划:
(1)信息技术每周1课时,课时安排编进课表,选聘信息技术掌握熟练,且具有研究精神的年轻教师兼职担任信息技术教学工作,根据课表按时授课,确保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和利用信息技术能力得到增强。
(2)研究性学习采取分散形式落实,各学科结合学科实际,制定学科综合实践活动课计划,开展实践活动。如文科根据沙岗实际情况布置的污水处理问题和垃圾污染等社会热点现象进行的社会调查,理科开展测量、升华凝华现象等实验探究。另外结合重大纪念日,班级园地等学习板块,编制手抄报,举行口语交际比赛等多种方式进行。这样即保证了课时的充分利用,也有效的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热情,更有助于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怀。
(3)社区服务教育结合,母亲节、重阳节等传统节日,集中开展。
(4)社会实践与劳动技术教育,按照盖州市教育局统一安排的素质教育基地实践活动集中进行教育。
(5)小学设专职书法教师,开设书法课,有书法活动室,根据学生的兴趣与爱好,开展书法兴趣小组活动。
3、整合地方课程、完善校本课程。具体实施安排如下:
地方课程
小学1-6年级,开设魅力辽宁,人与自我、人与自然、人与社会,每周2课时。
中学7-9年,开设魅力辽宁,人与自我、人与自然、人与社会,每周1课时。
由于师资紧张,在地方课程师资安排上均采取兼职的方式,小学的魅力辽宁,人与自然课程主要由思品学科教师兼任,人与社会、人与自我,分别由信息学科和综合学科教师兼任。中学上述四个学科分别由地理学科、思品学科、生物学科、历史学科教师兼任。这样即保证了地方课时,又兼顾了学科间的联系。
校本课程
以弘扬传统文化为主线,与德育教育有机结合,利用晨会、班团队会时间有计划、有目的、有针对性的开展。
小学
1-3年级:以《弟子规》为主要教育內容,每周总计1课时
4-6年级:以《安全与健康》为主要内容,每周总计1课时
中学
七年级:《中小学生文明礼貌》为主要内容,每周总计1课时
八年级:《中小学生自救自护常识》为主要内容,每周总计1课时
九年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为主要内容,每周1课时。
结合本地经济文化发展实际,为了让学生了解家乡发展变化,激发热爱家乡情怀,初步拟定编拟以沙岗地方志为主要内容的《美丽沙岗》校本教材。同时根据沙岗地区经济发展需要,还确定编拟《西瓜大棚栽培实用技术》和《葡萄大棚栽培与管理技术》两本校本教材。丰富学生的知识技能,为建设家乡,富饶家乡打下坚实的基础。
四、深化教学改革,全面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1、进一步推进教学方式改革。
组织全体教师召开课改专题会议,学习研讨《辽宁省全面深化义务教育课程改革的指导意见》和《辽宁省义务教育课程设置方案》,明确课程课改的重要性和迫切性,增强课程意识。
2、大力推进学习方式的改变。
几年来,我校一直在倡导主体参与式教学,推行导学案授课,变教学目标为学习目标,变教师教为学生学,根据不同年级、不同学科、不同学生,大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学习能力,目前,多数学科已经初步形成了适合本学科新授课和复习课等多课型的的导学案教学模式,中学各学科已经在合理构建知识体系的基础上完成了学科教学模式群的建立,并在教学中推广使用。
3、大力推进教科研工作,切实提高课堂实效。开展以学科教学模式研究与小课题研究为主的校本教研,遵循以问题即课题的研究思路,从教学自身实际出发,以教学中的实际问题作为研究的课题,讲求小而实,杜绝大而空,采取以教研组为研究单位开展教研活动,具体操作流程为:个人说模---集体备课---课例展示--听评研讨,另外通过公开教学,学科模式交流等多种形式,进行课例研讨,专题研究,公开教学采取全体参与方式,学科模式交流分文科、理科进行。通过各种活动的开展,努力营造良好的研究氛围,促使教师在研究中学习,在学习中提高,在反思中进步。
五、存在的问题及今后打算
(一) 存在的问题
1、九年一贯制学校管理有待进一步科学规范。作为一校三址的九年一贯制学校,主校与分校、小学与初中如何做到统一规范又各具特色,建立科学有效的管理模式和管理体制,是需进一步探索解决的问题。
2、九年一贯制学校建设需进一步完善。
新教学楼尚未竣工投入使用,专用教室数量和面积严重不足。
3、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教育和传统文化的传承教育还存在条块分割状体,从内容到形式,需要建立完整的目标系统、保障系统和评价系统,确保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的培养和训练落到实处,收到实效。
4、主体性教育还有待完善。我校主体性教学模式已经形成,但主体性教育综合体系还未形成,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生活的主体、社会活动的主体,需在实践探索中逐渐完善。
(二)今后的打算
1、构建彰显学校特色文化的课程体系。课程是学校文化的核心,弘扬传统文化,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除了按照国家课程设置规定保证均衡性的前提下,还要考虑课程设置的综合性和选择性。更要突出课程的特色,才能因时因地,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和氛围,同时特色文化课程更易被学生所接受,因此通过课程设置来发掘学生潜力,才能实现学校的育人的目标。
2、加大教与学评价体系的实践研究。要实现学生的自主学习,有着许多因素和条件。其中,对学生学习的评价体系起着很关键的作用。新课程标准的评价体系的建立对于发挥学生主体的独立性、主动性、积极性与创造性,从而实现学生的自主学习有着积极的作用。具体的评价策略和手段还有待完善。
3、开发教学资源、拓展教学空间,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开展社会实践活动。
总之,课程改革以来,我校的办学方向、办学条件、教师队伍、学校管理等各方面的工作,都有了长足的进步与提高。我们将以此为动力,从实际出发,进一步更新教育观念,深化课程改革,构建主体性教育体系,再创沙岗学校的新辉煌!课程改革以来,我校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认真按照《辽宁省全面深化义务教育课程改革的指导意见》,积极推进素质教育,不断深化课程改革。现将各项工作做以汇报。
一、学校概况
盖州市沙岗学校是2004年中小学合并的九年一贯制学校,一校三址(两所村小)。现有32个教学班(主校区中小学各12个班,两所村小各4个班),1050名学生(中学377,中心小学601,希望小学41,西五小学31),107名在岗教师。
二、创新德育模式,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1、坚持以德为本,立德树人。
学校高度重视德育工作,制定了《德育工作常规实施细则》,《养成教育实施方案》,《星级班级评比实施方案及量化考核细则》,确保了各项德育工作的有序开展。
工作中,以养成教育为主线,积极开展各项主题教育实践活动,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
开展感恩励志教育。通过感受亲情故事、实践亲情行为,开展感恩母亲教育活动,创办感恩教师手抄报,培养学生感恩之心、报恩之行和施恩之德。
开展节假日传统教育。通过开展“文明礼仪伴我行”、“雷锋在我身边”、“祖国在我心中”、“同抒校园情,共筑中国梦”等系列教育活动;以国旗下讲话、重大节日为契机进行征文,演讲比赛,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丰富学生道德认知,提高道德修养和道德素质。
此外,我校坚持每周开展主题教育班、团、队会。寓无形的德育教育于有形的德育活动之中,逐步引领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2、弘扬传统文化,培养学生良好习惯,开展“知礼仪,懂感恩,践行弟子规,诵读国学经典等活动。将良好行为养成与传统文化教育有机结合,通过厅廊文化,弘扬国学,让学生近距离学习、了解并践行传统文化,学经典,懂礼仪,做文明学生,引领学生健康成长(学校被评为市传统文化基地校,并在盖州市实验小学参与了弘扬传统文化活动展示)。
3、班级管理实行日检查、周评比、月总结,每月按比例评出星级班级和星级学生予以表彰。注重评价过程的自我教育功能和集体教育功能,注重评价结果的导向性和激励性,极大的提高了学生参与班级管理的热情和能力,形成了良好的校风、班风和学风。
4、积极开展阳光体育活动,每天坚持晨跑和大课间活动,认真组织“一校三队”和书法、美术小组活动训练,有效开展社区实践活动和生态文明环境保护活动,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
三、优化课程结构,完善课程体系
1、统筹国家课程。
严格按照省市有关课程规定,开齐开全国家课程,保证课时,不随意增加和减少。加强各类课程、不同学科之间的联系和整合,增强课程的综合性。注重小学、初中课程的相互衔接,明确各学段的教育任务和课程标准要求。从强化教学目标与学习目标入手,注重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强化学科教学的德育功能,形成全科育人的教育教学氛围。
1、全面落实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努力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按照省、市教育部门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设的指导意见,结合学校实际,采取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方式落实课程计划:
(1)信息技术每周1课时,课时安排编进课表,选聘信息技术掌握熟练,且具有研究精神的年轻教师兼职担任信息技术教学工作,根据课表按时授课,确保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和利用信息技术能力得到增强。
(2)研究性学习采取分散形式落实,各学科结合学科实际,制定学科综合实践活动课计划,开展实践活动。如文科根据沙岗实际情况布置的污水处理问题和垃圾污染等社会热点现象进行的社会调查,理科开展测量、升华凝华现象等实验探究。另外结合重大纪念日,班级园地等学习板块,编制手抄报,举行口语交际比赛等多种方式进行。这样即保证了课时的充分利用,也有效的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热情,更有助于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怀。
(3)社区服务教育结合,母亲节、重阳节等传统节日,集中开展。
(4)社会实践与劳动技术教育,按照盖州市教育局统一安排的素质教育基地实践活动集中进行教育。
(5)小学设专职书法教师,开设书法课,有书法活动室,根据学生的兴趣与爱好,开展书法兴趣小组活动。
3、整合地方课程、完善校本课程。具体实施安排如下:
地方课程
小学1-6年级,开设魅力辽宁,人与自我、人与自然、人与社会,每周2课时。
中学7-9年,开设魅力辽宁,人与自我、人与自然、人与社会,每周1课时。
由于师资紧张,在地方课程师资安排上均采取兼职的方式,小学的魅力辽宁,人与自然课程主要由思品学科教师兼任,人与社会、人与自我,分别由信息学科和综合学科教师兼任。中学上述四个学科分别由地理学科、思品学科、生物学科、历史学科教师兼任。这样即保证了地方课时,又兼顾了学科间的联系。
校本课程
以弘扬传统文化为主线,与德育教育有机结合,利用晨会、班团队会时间有计划、有目的、有针对性的开展。
小学
1-3年级:以《弟子规》为主要教育內容,每周总计1课时
4-6年级:以《安全与健康》为主要内容,每周总计1课时
中学
七年级:《中小学生文明礼貌》为主要内容,每周总计1课时
八年级:《中小学生自救自护常识》为主要内容,每周总计1课时
九年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为主要内容,每周1课时。
结合本地经济文化发展实际,为了让学生了解家乡发展变化,激发热爱家乡情怀,初步拟定编拟以沙岗地方志为主要内容的《美丽沙岗》校本教材。同时根据沙岗地区经济发展需要,还确定编拟《西瓜大棚栽培实用技术》和《葡萄大棚栽培与管理技术》两本校本教材。丰富学生的知识技能,为建设家乡,富饶家乡打下坚实的基础。
四、深化教学改革,全面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1、进一步推进教学方式改革。
组织全体教师召开课改专题会议,学习研讨《辽宁省全面深化义务教育课程改革的指导意见》和《辽宁省义务教育课程设置方案》,明确课程课改的重要性和迫切性,增强课程意识。
2、大力推进学习方式的改变。
几年来,我校一直在倡导主体参与式教学,推行导学案授课,变教学目标为学习目标,变教师教为学生学,根据不同年级、不同学科、不同学生,大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学习能力,目前,多数学科已经初步形成了适合本学科新授课和复习课等多课型的的导学案教学模式,中学各学科已经在合理构建知识体系的基础上完成了学科教学模式群的建立,并在教学中推广使用。
3、大力推进教科研工作,切实提高课堂实效。开展以学科教学模式研究与小课题研究为主的校本教研,遵循以问题即课题的研究思路,从教学自身实际出发,以教学中的实际问题作为研究的课题,讲求小而实,杜绝大而空,采取以教研组为研究单位开展教研活动,具体操作流程为:个人说模---集体备课---课例展示--听评研讨,另外通过公开教学,学科模式交流等多种形式,进行课例研讨,专题研究,公开教学采取全体参与方式,学科模式交流分文科、理科进行。通过各种活动的开展,努力营造良好的研究氛围,促使教师在研究中学习,在学习中提高,在反思中进步。
五、存在的问题及今后打算
(一) 存在的问题
1、九年一贯制学校管理有待进一步科学规范。作为一校三址的九年一贯制学校,主校与分校、小学与初中如何做到统一规范又各具特色,建立科学有效的管理模式和管理体制,是需进一步探索解决的问题。
2、九年一贯制学校建设需进一步完善。
新教学楼尚未竣工投入使用,专用教室数量和面积严重不足。
3、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教育和传统文化的传承教育还存在条块分割状体,从内容到形式,需要建立完整的目标系统、保障系统和评价系统,确保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的培养和训练落到实处,收到实效。
4、主体性教育还有待完善。我校主体性教学模式已经形成,但主体性教育综合体系还未形成,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生活的主体、社会活动的主体,需在实践探索中逐渐完善。
(二)今后的打算
1、构建彰显学校特色文化的课程体系。课程是学校文化的核心,弘扬传统文化,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除了按照国家课程设置规定保证均衡性的前提下,还要考虑课程设置的综合性和选择性。更要突出课程的特色,才能因时因地,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和氛围,同时特色文化课程更易被学生所接受,因此通过课程设置来发掘学生潜力,才能实现学校的育人的目标。
2、加大教与学评价体系的实践研究。要实现学生的自主学习,有着许多因素和条件。其中,对学生学习的评价体系起着很关键的作用。新课程标准的评价体系的建立对于发挥学生主体的独立性、主动性、积极性与创造性,从而实现学生的自主学习有着积极的作用。具体的评价策略和手段还有待完善。
3、开发教学资源、拓展教学空间,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开展社会实践活动。
总之,课程改革以来,我校的办学方向、办学条件、教师队伍、学校管理等各方面的工作,都有了长足的进步与提高。我们将以此为动力,从实际出发,进一步更新教育观念,深化课程改革,构建主体性教育体系,再创沙岗学校的新辉煌!
课程改革以来,我校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认真按照《辽宁省全面深化义务教育课程改革的指导意见》,积极推进素质教育,不断深化课程改革。现将各项工作做以汇报。
一、学校概况
盖州市沙岗学校是2004年中小学合并的九年一贯制学校,一校三址(两所村小)。现有32个教学班(主校区中小学各12个班,两所村小各4个班),1050名学生(中学377,中心小学601,希望小学41,西五小学31),107名在岗教师。
二、创新德育模式,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1、坚持以德为本,立德树人。
学校高度重视德育工作,制定了《德育工作常规实施细则》,《养成教育实施方案》,《星级班级评比实施方案及量化考核细则》,确保了各项德育工作的有序开展。
工作中,以养成教育为主线,积极开展各项主题教育实践活动,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
开展感恩励志教育。通过感受亲情故事、实践亲情行为,开展感恩母亲教育活动,创办感恩教师手抄报,培养学生感恩之心、报恩之行和施恩之德。
开展节假日传统教育。通过开展“文明礼仪伴我行”、“雷锋在我身边”、“祖国在我心中”、“同抒校园情,共筑中国梦”等系列教育活动;以国旗下讲话、重大节日为契机进行征文,演讲比赛,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丰富学生道德认知,提高道德修养和道德素质。
此外,我校坚持每周开展主题教育班、团、队会。寓无形的德育教育于有形的德育活动之中,逐步引领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2、弘扬传统文化,培养学生良好习惯,开展“知礼仪,懂感恩,践行弟子规,诵读国学经典等活动。将良好行为养成与传统文化教育有机结合,通过厅廊文化,弘扬国学,让学生近距离学习、了解并践行传统文化,学经典,懂礼仪,做文明学生,引领学生健康成长(学校被评为市传统文化基地校,并在盖州市实验小学参与了弘扬传统文化活动展示)。
3、班级管理实行日检查、周评比、月总结,每月按比例评出星级班级和星级学生予以表彰。注重评价过程的自我教育功能和集体教育功能,注重评价结果的导向性和激励性,极大的提高了学生参与班级管理的热情和能力,形成了良好的校风、班风和学风。
4、积极开展阳光体育活动,每天坚持晨跑和大课间活动,认真组织“一校三队”和书法、美术小组活动训练,有效开展社区实践活动和生态文明环境保护活动,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
三、优化课程结构,完善课程体系
1、统筹国家课程。
严格按照省市有关课程规定,开齐开全国家课程,保证课时,不随意增加和减少。加强各类课程、不同学科之间的联系和整合,增强课程的综合性。注重小学、初中课程的相互衔接,明确各学段的教育任务和课程标准要求。从强化教学目标与学习目标入手,注重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强化学科教学的德育功能,形成全科育人的教育教学氛围。
1、全面落实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努力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按照省、市教育部门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设的指导意见,结合学校实际,采取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方式落实课程计划:
(1)信息技术每周1课时,课时安排编进课表,选聘信息技术掌握熟练,且具有研究精神的年轻教师兼职担任信息技术教学工作,根据课表按时授课,确保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和利用信息技术能力得到增强。
(2)研究性学习采取分散形式落实,各学科结合学科实际,制定学科综合实践活动课计划,开展实践活动。如文科根据沙岗实际情况布置的污水处理问题和垃圾污染等社会热点现象进行的社会调查,理科开展测量、升华凝华现象等实验探究。另外结合重大纪念日,班级园地等学习板块,编制手抄报,举行口语交际比赛等多种方式进行。这样即保证了课时的充分利用,也有效的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热情,更有助于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怀。
(3)社区服务教育结合,母亲节、重阳节等传统节日,集中开展。
(4)社会实践与劳动技术教育,按照盖州市教育局统一安排的素质教育基地实践活动集中进行教育。
(5)小学设专职书法教师,开设书法课,有书法活动室,根据学生的兴趣与爱好,开展书法兴趣小组活动。
3、整合地方课程、完善校本课程。具体实施安排如下:
地方课程
小学1-6年级,开设魅力辽宁,人与自我、人与自然、人与社会,每周2课时。
中学7-9年,开设魅力辽宁,人与自我、人与自然、人与社会,每周1课时。
由于师资紧张,在地方课程师资安排上均采取兼职的方式,小学的魅力辽宁,人与自然课程主要由思品学科教师兼任,人与社会、人与自我,分别由信息学科和综合学科教师兼任。中学上述四个学科分别由地理学科、思品学科、生物学科、历史学科教师兼任。这样即保证了地方课时,又兼顾了学科间的联系。
校本课程
以弘扬传统文化为主线,与德育教育有机结合,利用晨会、班团队会时间有计划、有目的、有针对性的开展。
小学
1-3年级:以《弟子规》为主要教育內容,每周总计1课时
4-6年级:以《安全与健康》为主要内容,每周总计1课时
中学
七年级:《中小学生文明礼貌》为主要内容,每周总计1课时
八年级:《中小学生自救自护常识》为主要内容,每周总计1课时
九年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为主要内容,每周1课时。
结合本地经济文化发展实际,为了让学生了解家乡发展变化,激发热爱家乡情怀,初步拟定编拟以沙岗地方志为主要内容的《美丽沙岗》校本教材。同时根据沙岗地区经济发展需要,还确定编拟《西瓜大棚栽培实用技术》和《葡萄大棚栽培与管理技术》两本校本教材。丰富学生的知识技能,为建设家乡,富饶家乡打下坚实的基础。
四、深化教学改革,全面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1、进一步推进教学方式改革。
组织全体教师召开课改专题会议,学习研讨《辽宁省全面深化义务教育课程改革的指导意见》和《辽宁省义务教育课程设置方案》,明确课程课改的重要性和迫切性,增强课程意识。
2、大力推进学习方式的改变。
几年来,我校一直在倡导主体参与式教学,推行导学案授课,变教学目标为学习目标,变教师教为学生学,根据不同年级、不同学科、不同学生,大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学习能力,目前,多数学科已经初步形成了适合本学科新授课和复习课等多课型的的导学案教学模式,中学各学科已经在合理构建知识体系的基础上完成了学科教学模式群的建立,并在教学中推广使用。
3、大力推进教科研工作,切实提高课堂实效。开展以学科教学模式研究与小课题研究为主的校本教研,遵循以问题即课题的研究思路,从教学自身实际出发,以教学中的实际问题作为研究的课题,讲求小而实,杜绝大而空,采取以教研组为研究单位开展教研活动,具体操作流程为:个人说模---集体备课---课例展示--听评研讨,另外通过公开教学,学科模式交流等多种形式,进行课例研讨,专题研究,公开教学采取全体参与方式,学科模式交流分文科、理科进行。通过各种活动的开展,努力营造良好的研究氛围,促使教师在研究中学习,在学习中提高,在反思中进步。
五、存在的问题及今后打算
(一) 存在的问题
1、九年一贯制学校管理有待进一步科学规范。作为一校三址的九年一贯制学校,主校与分校、小学与初中如何做到统一规范又各具特色,建立科学有效的管理模式和管理体制,是需进一步探索解决的问题。
2、九年一贯制学校建设需进一步完善。
新教学楼尚未竣工投入使用,专用教室数量和面积严重不足。
3、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教育和传统文化的传承教育还存在条块分割状体,从内容到形式,需要建立完整的目标系统、保障系统和评价系统,确保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的培养和训练落到实处,收到实效。
4、主体性教育还有待完善。我校主体性教学模式已经形成,但主体性教育综合体系还未形成,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生活的主体、社会活动的主体,需在实践探索中逐渐完善。
(二)今后的打算
1、构建彰显学校特色文化的课程体系。课程是学校文化的核心,弘扬传统文化,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除了按照国家课程设置规定保证均衡性的前提下,还要考虑课程设置的综合性和选择性。更要突出课程的特色,才能因时因地,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和氛围,同时特色文化课程更易被学生所接受,因此通过课程设置来发掘学生潜力,才能实现学校的育人的目标。
2、加大教与学评价体系的实践研究。要实现学生的自主学习,有着许多因素和条件。其中,对学生学习的评价体系起着很关键的作用。新课程标准的评价体系的建立对于发挥学生主体的独立性、主动性、积极性与创造性,从而实现学生的自主学习有着积极的作用。具体的评价策略和手段还有待完善。
3、开发教学资源、拓展教学空间,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开展社会实践活动。
总之,课程改革以来,我校的办学方向、办学条件、教师队伍、学校管理等各方面的工作,都有了长足的进步与提高。我们将以此为动力,从实际出发,进一步更新教育观念,深化课程改革,构建主体性教育体系,再创沙岗学校的新辉煌!课程改革以来,我校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认真按照《辽宁省全面深化义务教育课程改革的指导意见》,积极推进素质教育,不断深化课程改革。现将各项工作做以汇报。
一、学校概况
盖州市沙岗学校是2004年中小学合并的九年一贯制学校,一校三址(两所村小)。现有32个教学班(主校区中小学各12个班,两所村小各4个班),1050名学生(中学377,中心小学601,希望小学41,西五小学31),107名在岗教师。
二、创新德育模式,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1、坚持以德为本,立德树人。
学校高度重视德育工作,制定了《德育工作常规实施细则》,《养成教育实施方案》,《星级班级评比实施方案及量化考核细则》,确保了各项德育工作的有序开展。
工作中,以养成教育为主线,积极开展各项主题教育实践活动,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
开展感恩励志教育。通过感受亲情故事、实践亲情行为,开展感恩母亲教育活动,创办感恩教师手抄报,培养学生感恩之心、报恩之行和施恩之德。
开展节假日传统教育。通过开展“文明礼仪伴我行”、“雷锋在我身边”、“祖国在我心中”、“同抒校园情,共筑中国梦”等系列教育活动;以国旗下讲话、重大节日为契机进行征文,演讲比赛,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丰富学生道德认知,提高道德修养和道德素质。
此外,我校坚持每周开展主题教育班、团、队会。寓无形的德育教育于有形的德育活动之中,逐步引领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2、弘扬传统文化,培养学生良好习惯,开展“知礼仪,懂感恩,践行弟子规,诵读国学经典等活动。将良好行为养成与传统文化教育有机结合,通过厅廊文化,弘扬国学,让学生近距离学习、了解并践行传统文化,学经典,懂礼仪,做文明学生,引领学生健康成长(学校被评为市传统文化基地校,并在盖州市实验小学参与了弘扬传统文化活动展示)。
3、班级管理实行日检查、周评比、月总结,每月按比例评出星级班级和星级学生予以表彰。注重评价过程的自我教育功能和集体教育功能,注重评价结果的导向性和激励性,极大的提高了学生参与班级管理的热情和能力,形成了良好的校风、班风和学风。
4、积极开展阳光体育活动,每天坚持晨跑和大课间活动,认真组织“一校三队”和书法、美术小组活动训练,有效开展社区实践活动和生态文明环境保护活动,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
三、优化课程结构,完善课程体系
1、统筹国家课程。
严格按照省市有关课程规定,开齐开全国家课程,保证课时,不随意增加和减少。加强各类课程、不同学科之间的联系和整合,增强课程的综合性。注重小学、初中课程的相互衔接,明确各学段的教育任务和课程标准要求。从强化教学目标与学习目标入手,注重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强化学科教学的德育功能,形成全科育人的教育教学氛围。
1、全面落实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努力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按照省、市教育部门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设的指导意见,结合学校实际,采取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方式落实课程计划:
(1)信息技术每周1课时,课时安排编进课表,选聘信息技术掌握熟练,且具有研究精神的年轻教师兼职担任信息技术教学工作,根据课表按时授课,确保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和利用信息技术能力得到增强。
(2)研究性学习采取分散形式落实,各学科结合学科实际,制定学科综合实践活动课计划,开展实践活动。如文科根据沙岗实际情况布置的污水处理问题和垃圾污染等社会热点现象进行的社会调查,理科开展测量、升华凝华现象等实验探究。另外结合重大纪念日,班级园地等学习板块,编制手抄报,举行口语交际比赛等多种方式进行。这样即保证了课时的充分利用,也有效的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热情,更有助于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怀。
(3)社区服务教育结合,母亲节、重阳节等传统节日,集中开展。
(4)社会实践与劳动技术教育,按照盖州市教育局统一安排的素质教育基地实践活动集中进行教育。
(5)小学设专职书法教师,开设书法课,有书法活动室,根据学生的兴趣与爱好,开展书法兴趣小组活动。
3、整合地方课程、完善校本课程。具体实施安排如下:
地方课程
小学1-6年级,开设魅力辽宁,人与自我、人与自然、人与社会,每周2课时。
中学7-9年,开设魅力辽宁,人与自我、人与自然、人与社会,每周1课时。
由于师资紧张,在地方课程师资安排上均采取兼职的方式,小学的魅力辽宁,人与自然课程主要由思品学科教师兼任,人与社会、人与自我,分别由信息学科和综合学科教师兼任。中学上述四个学科分别由地理学科、思品学科、生物学科、历史学科教师兼任。这样即保证了地方课时,又兼顾了学科间的联系。
校本课程
以弘扬传统文化为主线,与德育教育有机结合,利用晨会、班团队会时间有计划、有目的、有针对性的开展。
小学
1-3年级:以《弟子规》为主要教育內容,每周总计1课时
4-6年级:以《安全与健康》为主要内容,每周总计1课时
中学
七年级:《中小学生文明礼貌》为主要内容,每周总计1课时
八年级:《中小学生自救自护常识》为主要内容,每周总计1课时
九年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为主要内容,每周1课时。
结合本地经济文化发展实际,为了让学生了解家乡发展变化,激发热爱家乡情怀,初步拟定编拟以沙岗地方志为主要内容的《美丽沙岗》校本教材。同时根据沙岗地区经济发展需要,还确定编拟《西瓜大棚栽培实用技术》和《葡萄大棚栽培与管理技术》两本校本教材。丰富学生的知识技能,为建设家乡,富饶家乡打下坚实的基础。
四、深化教学改革,全面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1、进一步推进教学方式改革。
组织全体教师召开课改专题会议,学习研讨《辽宁省全面深化义务教育课程改革的指导意见》和《辽宁省义务教育课程设置方案》,明确课程课改的重要性和迫切性,增强课程意识。
2、大力推进学习方式的改变。
几年来,我校一直在倡导主体参与式教学,推行导学案授课,变教学目标为学习目标,变教师教为学生学,根据不同年级、不同学科、不同学生,大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学习能力,目前,多数学科已经初步形成了适合本学科新授课和复习课等多课型的的导学案教学模式,中学各学科已经在合理构建知识体系的基础上完成了学科教学模式群的建立,并在教学中推广使用。
3、大力推进教科研工作,切实提高课堂实效。开展以学科教学模式研究与小课题研究为主的校本教研,遵循以问题即课题的研究思路,从教学自身实际出发,以教学中的实际问题作为研究的课题,讲求小而实,杜绝大而空,采取以教研组为研究单位开展教研活动,具体操作流程为:个人说模---集体备课---课例展示--听评研讨,另外通过公开教学,学科模式交流等多种形式,进行课例研讨,专题研究,公开教学采取全体参与方式,学科模式交流分文科、理科进行。通过各种活动的开展,努力营造良好的研究氛围,促使教师在研究中学习,在学习中提高,在反思中进步。
五、存在的问题及今后打算
(一) 存在的问题
1、九年一贯制学校管理有待进一步科学规范。作为一校三址的九年一贯制学校,主校与分校、小学与初中如何做到统一规范又各具特色,建立科学有效的管理模式和管理体制,是需进一步探索解决的问题。
2、九年一贯制学校建设需进一步完善。
新教学楼尚未竣工投入使用,专用教室数量和面积严重不足。
3、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教育和传统文化的传承教育还存在条块分割状体,从内容到形式,需要建立完整的目标系统、保障系统和评价系统,确保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的培养和训练落到实处,收到实效。
4、主体性教育还有待完善。我校主体性教学模式已经形成,但主体性教育综合体系还未形成,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生活的主体、社会活动的主体,需在实践探索中逐渐完善。
(二)今后的打算
1、构建彰显学校特色文化的课程体系。课程是学校文化的核心,弘扬传统文化,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除了按照国家课程设置规定保证均衡性的前提下,还要考虑课程设置的综合性和选择性。更要突出课程的特色,才能因时因地,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和氛围,同时特色文化课程更易被学生所接受,因此通过课程设置来发掘学生潜力,才能实现学校的育人的目标。
2、加大教与学评价体系的实践研究。要实现学生的自主学习,有着许多因素和条件。其中,对学生学习的评价体系起着很关键的作用。新课程标准的评价体系的建立对于发挥学生主体的独立性、主动性、积极性与创造性,从而实现学生的自主学习有着积极的作用。具体的评价策略和手段还有待完善。
3、开发教学资源、拓展教学空间,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开展社会实践活动。
总之,课程改革以来,我校的办学方向、办学条件、教师队伍、学校管理等各方面的工作,都有了长足的进步与提高。我们将以此为动力,从实际出发,进一步更新教育观念,深化课程改革,构建主体性教育体系,再创沙岗学校的新辉煌!课程改革以来,我校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认真按照《辽宁省全面深化义务教育课程改革的指导意见》,积极推进素质教育,不断深化课程改革。现将各项工作做以汇报。
一、学校概况
盖州市沙岗学校是2004年中小学合并的九年一贯制学校,一校三址(两所村小)。现有32个教学班(主校区中小学各12个班,两所村小各4个班),1050名学生(中学377,中心小学601,希望小学41,西五小学31),107名在岗教师。
二、创新德育模式,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1、坚持以德为本,立德树人。
学校高度重视德育工作,制定了《德育工作常规实施细则》,《养成教育实施方案》,《星级班级评比实施方案及量化考核细则》,确保了各项德育工作的有序开展。
工作中,以养成教育为主线,积极开展各项主题教育实践活动,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
开展感恩励志教育。通过感受亲情故事、实践亲情行为,开展感恩母亲教育活动,创办感恩教师手抄报,培养学生感恩之心、报恩之行和施恩之德。
开展节假日传统教育。通过开展“文明礼仪伴我行”、“雷锋在我身边”、“祖国在我心中”、“同抒校园情,共筑中国梦”等系列教育活动;以国旗下讲话、重大节日为契机进行征文,演讲比赛,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丰富学生道德认知,提高道德修养和道德素质。
此外,我校坚持每周开展主题教育班、团、队会。寓无形的德育教育于有形的德育活动之中,逐步引领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2、弘扬传统文化,培养学生良好习惯,开展“知礼仪,懂感恩,践行弟子规,诵读国学经典等活动。将良好行为养成与传统文化教育有机结合,通过厅廊文化,弘扬国学,让学生近距离学习、了解并践行传统文化,学经典,懂礼仪,做文明学生,引领学生健康成长(学校被评为市传统文化基地校,并在盖州市实验小学参与了弘扬传统文化活动展示)。
3、班级管理实行日检查、周评比、月总结,每月按比例评出星级班级和星级学生予以表彰。注重评价过程的自我教育功能和集体教育功能,注重评价结果的导向性和激励性,极大的提高了学生参与班级管理的热情和能力,形成了良好的校风、班风和学风。
4、积极开展阳光体育活动,每天坚持晨跑和大课间活动,认真组织“一校三队”和书法、美术小组活动训练,有效开展社区实践活动和生态文明环境保护活动,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
三、优化课程结构,完善课程体系
1、统筹国家课程。
严格按照省市有关课程规定,开齐开全国家课程,保证课时,不随意增加和减少。加强各类课程、不同学科之间的联系和整合,增强课程的综合性。注重小学、初中课程的相互衔接,明确各学段的教育任务和课程标准要求。从强化教学目标与学习目标入手,注重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强化学科教学的德育功能,形成全科育人的教育教学氛围。
1、全面落实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努力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按照省、市教育部门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设的指导意见,结合学校实际,采取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方式落实课程计划:
(1)信息技术每周1课时,课时安排编进课表,选聘信息技术掌握熟练,且具有研究精神的年轻教师兼职担任信息技术教学工作,根据课表按时授课,确保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和利用信息技术能力得到增强。
(2)研究性学习采取分散形式落实,各学科结合学科实际,制定学科综合实践活动课计划,开展实践活动。如文科根据沙岗实际情况布置的污水处理问题和垃圾污染等社会热点现象进行的社会调查,理科开展测量、升华凝华现象等实验探究。另外结合重大纪念日,班级园地等学习板块,编制手抄报,举行口语交际比赛等多种方式进行。这样即保证了课时的充分利用,也有效的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热情,更有助于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怀。
(3)社区服务教育结合,母亲节、重阳节等传统节日,集中开展。
(4)社会实践与劳动技术教育,按照盖州市教育局统一安排的素质教育基地实践活动集中进行教育。
(5)小学设专职书法教师,开设书法课,有书法活动室,根据学生的兴趣与爱好,开展书法兴趣小组活动。
3、整合地方课程、完善校本课程。具体实施安排如下:
地方课程
小学1-6年级,开设魅力辽宁,人与自我、人与自然、人与社会,每周2课时。
中学7-9年,开设魅力辽宁,人与自我、人与自然、人与社会,每周1课时。
由于师资紧张,在地方课程师资安排上均采取兼职的方式,小学的魅力辽宁,人与自然课程主要由思品学科教师兼任,人与社会、人与自我,分别由信息学科和综合学科教师兼任。中学上述四个学科分别由地理学科、思品学科、生物学科、历史学科教师兼任。这样即保证了地方课时,又兼顾了学科间的联系。
校本课程
以弘扬传统文化为主线,与德育教育有机结合,利用晨会、班团队会时间有计划、有目的、有针对性的开展。
小学
1-3年级:以《弟子规》为主要教育內容,每周总计1课时
4-6年级:以《安全与健康》为主要内容,每周总计1课时
中学
七年级:《中小学生文明礼貌》为主要内容,每周总计1课时
八年级:《中小学生自救自护常识》为主要内容,每周总计1课时
九年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为主要内容,每周1课时。
结合本地经济文化发展实际,为了让学生了解家乡发展变化,激发热爱家乡情怀,初步拟定编拟以沙岗地方志为主要内容的《美丽沙岗》校本教材。同时根据沙岗地区经济发展需要,还确定编拟《西瓜大棚栽培实用技术》和《葡萄大棚栽培与管理技术》两本校本教材。丰富学生的知识技能,为建设家乡,富饶家乡打下坚实的基础。
四、深化教学改革,全面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1、进一步推进教学方式改革。
组织全体教师召开课改专题会议,学习研讨《辽宁省全面深化义务教育课程改革的指导意见》和《辽宁省义务教育课程设置方案》,明确课程课改的重要性和迫切性,增强课程意识。
2、大力推进学习方式的改变。
几年来,我校一直在倡导主体参与式教学,推行导学案授课,变教学目标为学习目标,变教师教为学生学,根据不同年级、不同学科、不同学生,大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学习能力,目前,多数学科已经初步形成了适合本学科新授课和复习课等多课型的的导学案教学模式,中学各学科已经在合理构建知识体系的基础上完成了学科教学模式群的建立,并在教学中推广使用。
3、大力推进教科研工作,切实提高课堂实效。开展以学科教学模式研究与小课题研究为主的校本教研,遵循以问题即课题的研究思路,从教学自身实际出发,以教学中的实际问题作为研究的课题,讲求小而实,杜绝大而空,采取以教研组为研究单位开展教研活动,具体操作流程为:个人说模---集体备课---课例展示--听评研讨,另外通过公开教学,学科模式交流等多种形式,进行课例研讨,专题研究,公开教学采取全体参与方式,学科模式交流分文科、理科进行。通过各种活动的开展,努力营造良好的研究氛围,促使教师在研究中学习,在学习中提高,在反思中进步。
五、存在的问题及今后打算
(一) 存在的问题
1、九年一贯制学校管理有待进一步科学规范。作为一校三址的九年一贯制学校,主校与分校、小学与初中如何做到统一规范又各具特色,建立科学有效的管理模式和管理体制,是需进一步探索解决的问题。
2、九年一贯制学校建设需进一步完善。
新教学楼尚未竣工投入使用,专用教室数量和面积严重不足。
3、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教育和传统文化的传承教育还存在条块分割状体,从内容到形式,需要建立完整的目标系统、保障系统和评价系统,确保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的培养和训练落到实处,收到实效。
4、主体性教育还有待完善。我校主体性教学模式已经形成,但主体性教育综合体系还未形成,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生活的主体、社会活动的主体,需在实践探索中逐渐完善。
(二)今后的打算
1、构建彰显学校特色文化的课程体系。课程是学校文化的核心,弘扬传统文化,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除了按照国家课程设置规定保证均衡性的前提下,还要考虑课程设置的综合性和选择性。更要突出课程的特色,才能因时因地,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和氛围,同时特色文化课程更易被学生所接受,因此通过课程设置来发掘学生潜力,才能实现学校的育人的目标。
2、加大教与学评价体系的实践研究。要实现学生的自主学习,有着许多因素和条件。其中,对学生学习的评价体系起着很关键的作用。新课程标准的评价体系的建立对于发挥学生主体的独立性、主动性、积极性与创造性,从而实现学生的自主学习有着积极的作用。具体的评价策略和手段还有待完善。
3、开发教学资源、拓展教学空间,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开展社会实践活动。
总之,课程改革以来,我校的办学方向、办学条件、教师队伍、学校管理等各方面的工作,都有了长足的进步与提高。我们将以此为动力,从实际出发,进一步更新教育观念,深化课程改革,构建主体性教育体系,再创沙岗学校的新辉煌!课程改革以来,我校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认真按照《辽宁省全面深化义务教育课程改革的指导意见》,积极推进素质教育,不断深化课程改革。现将各项工作做以汇报。
一、学校概况
盖州市沙岗学校是2004年中小学合并的九年一贯制学校,一校三址(两所村小)。现有32个教学班(主校区中小学各12个班,两所村小各4个班),1050名学生(中学377,中心小学601,希望小学41,西五小学31),107名在岗教师。
二、创新德育模式,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1、坚持以德为本,立德树人。
学校高度重视德育工作,制定了《德育工作常规实施细则》,《养成教育实施方案》,《星级班级评比实施方案及量化考核细则》,确保了各项德育工作的有序开展。
工作中,以养成教育为主线,积极开展各项主题教育实践活动,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
开展感恩励志教育。通过感受亲情故事、实践亲情行为,开展感恩母亲教育活动,创办感恩教师手抄报,培养学生感恩之心、报恩之行和施恩之德。
开展节假日传统教育。通过开展“文明礼仪伴我行”、“雷锋在我身边”、“祖国在我心中”、“同抒校园情,共筑中国梦”等系列教育活动;以国旗下讲话、重大节日为契机进行征文,演讲比赛,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丰富学生道德认知,提高道德修养和道德素质。
此外,我校坚持每周开展主题教育班、团、队会。寓无形的德育教育于有形的德育活动之中,逐步引领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2、弘扬传统文化,培养学生良好习惯,开展“知礼仪,懂感恩,践行弟子规,诵读国学经典等活动。将良好行为养成与传统文化教育有机结合,通过厅廊文化,弘扬国学,让学生近距离学习、了解并践行传统文化,学经典,懂礼仪,做文明学生,引领学生健康成长(学校被评为市传统文化基地校,并在盖州市实验小学参与了弘扬传统文化活动展示)。
3、班级管理实行日检查、周评比、月总结,每月按比例评出星级班级和星级学生予以表彰。注重评价过程的自我教育功能和集体教育功能,注重评价结果的导向性和激励性,极大的提高了学生参与班级管理的热情和能力,形成了良好的校风、班风和学风。
4、积极开展阳光体育活动,每天坚持晨跑和大课间活动,认真组织“一校三队”和书法、美术小组活动训练,有效开展社区实践活动和生态文明环境保护活动,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
三、优化课程结构,完善课程体系
1、统筹国家课程。
严格按照省市有关课程规定,开齐开全国家课程,保证课时,不随意增加和减少。加强各类课程、不同学科之间的联系和整合,增强课程的综合性。注重小学、初中课程的相互衔接,明确各学段的教育任务和课程标准要求。从强化教学目标与学习目标入手,注重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强化学科教学的德育功能,形成全科育人的教育教学氛围。
1、全面落实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努力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按照省、市教育部门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设的指导意见,结合学校实际,采取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方式落实课程计划:
(1)信息技术每周1课时,课时安排编进课表,选聘信息技术掌握熟练,且具有研究精神的年轻教师兼职担任信息技术教学工作,根据课表按时授课,确保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和利用信息技术能力得到增强。
(2)研究性学习采取分散形式落实,各学科结合学科实际,制定学科综合实践活动课计划,开展实践活动。如文科根据沙岗实际情况布置的污水处理问题和垃圾污染等社会热点现象进行的社会调查,理科开展测量、升华凝华现象等实验探究。另外结合重大纪念日,班级园地等学习板块,编制手抄报,举行口语交际比赛等多种方式进行。这样即保证了课时的充分利用,也有效的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热情,更有助于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怀。
(3)社区服务教育结合,母亲节、重阳节等传统节日,集中开展。
(4)社会实践与劳动技术教育,按照盖州市教育局统一安排的素质教育基地实践活动集中进行教育。
(5)小学设专职书法教师,开设书法课,有书法活动室,根据学生的兴趣与爱好,开展书法兴趣小组活动。
3、整合地方课程、完善校本课程。具体实施安排如下:
地方课程
小学1-6年级,开设魅力辽宁,人与自我、人与自然、人与社会,每周2课时。
中学7-9年,开设魅力辽宁,人与自我、人与自然、人与社会,每周1课时。
由于师资紧张,在地方课程师资安排上均采取兼职的方式,小学的魅力辽宁,人与自然课程主要由思品学科教师兼任,人与社会、人与自我,分别由信息学科和综合学科教师兼任。中学上述四个学科分别由地理学科、思品学科、生物学科、历史学科教师兼任。这样即保证了地方课时,又兼顾了学科间的联系。
校本课程
以弘扬传统文化为主线,与德育教育有机结合,利用晨会、班团队会时间有计划、有目的、有针对性的开展。
小学
1-3年级:以《弟子规》为主要教育內容,每周总计1课时
4-6年级:以《安全与健康》为主要内容,每周总计1课时
中学
七年级:《中小学生文明礼貌》为主要内容,每周总计1课时
八年级:《中小学生自救自护常识》为主要内容,每周总计1课时
九年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为主要内容,每周1课时。
结合本地经济文化发展实际,为了让学生了解家乡发展变化,激发热爱家乡情怀,初步拟定编拟以沙岗地方志为主要内容的《美丽沙岗》校本教材。同时根据沙岗地区经济发展需要,还确定编拟《西瓜大棚栽培实用技术》和《葡萄大棚栽培与管理技术》两本校本教材。丰富学生的知识技能,为建设家乡,富饶家乡打下坚实的基础。
四、深化教学改革,全面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1、进一步推进教学方式改革。
组织全体教师召开课改专题会议,学习研讨《辽宁省全面深化义务教育课程改革的指导意见》和《辽宁省义务教育课程设置方案》,明确课程课改的重要性和迫切性,增强课程意识。
2、大力推进学习方式的改变。
几年来,我校一直在倡导主体参与式教学,推行导学案授课,变教学目标为学习目标,变教师教为学生学,根据不同年级、不同学科、不同学生,大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学习能力,目前,多数学科已经初步形成了适合本学科新授课和复习课等多课型的的导学案教学模式,中学各学科已经在合理构建知识体系的基础上完成了学科教学模式群的建立,并在教学中推广使用。
3、大力推进教科研工作,切实提高课堂实效。开展以学科教学模式研究与小课题研究为主的校本教研,遵循以问题即课题的研究思路,从教学自身实际出发,以教学中的实际问题作为研究的课题,讲求小而实,杜绝大而空,采取以教研组为研究单位开展教研活动,具体操作流程为:个人说模---集体备课---课例展示--听评研讨,另外通过公开教学,学科模式交流等多种形式,进行课例研讨,专题研究,公开教学采取全体参与方式,学科模式交流分文科、理科进行。通过各种活动的开展,努力营造良好的研究氛围,促使教师在研究中学习,在学习中提高,在反思中进步。
五、存在的问题及今后打算
(一) 存在的问题
1、九年一贯制学校管理有待进一步科学规范。作为一校三址的九年一贯制学校,主校与分校、小学与初中如何做到统一规范又各具特色,建立科学有效的管理模式和管理体制,是需进一步探索解决的问题。
2、九年一贯制学校建设需进一步完善。
新教学楼尚未竣工投入使用,专用教室数量和面积严重不足。
3、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教育和传统文化的传承教育还存在条块分割状体,从内容到形式,需要建立完整的目标系统、保障系统和评价系统,确保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的培养和训练落到实处,收到实效。
4、主体性教育还有待完善。我校主体性教学模式已经形成,但主体性教育综合体系还未形成,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生活的主体、社会活动的主体,需在实践探索中逐渐完善。
(二)今后的打算
1、构建彰显学校特色文化的课程体系。课程是学校文化的核心,弘扬传统文化,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除了按照国家课程设置规定保证均衡性的前提下,还要考虑课程设置的综合性和选择性。更要突出课程的特色,才能因时因地,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和氛围,同时特色文化课程更易被学生所接受,因此通过课程设置来发掘学生潜力,才能实现学校的育人的目标。
2、加大教与学评价体系的实践研究。要实现学生的自主学习,有着许多因素和条件。其中,对学生学习的评价体系起着很关键的作用。新课程标准的评价体系的建立对于发挥学生主体的独立性、主动性、积极性与创造性,从而实现学生的自主学习有着积极的作用。具体的评价策略和手段还有待完善。
篇9
某日,语文课上,学生在教室内做练习,一位同学上讲台交作业时被同桌伸出的脚绊倒,跌倒在地。这时,全班同学居然哄堂大笑。类似此类事件在班内屡见不鲜,面对这个新接手的班级,我意识到自己遇到了一个巨大的挑战。为什么我们班的学生会这么不懂事?我想原因很多,但有两个字却不得不提:感恩。“别让中国现在的孩子成为不懂感谢、不愿感激、不会感动,只知索取的冷漠一代。”这是某政协委员在两会上的观点。针对班级学生的现状,我在班内开展了“班级需要一种爱――感恩”的主题活动,试图通过感恩教育唤醒学生内心的爱,树立团结友爱的班风。
二、实施过程
(一)宣传发动
1.以“团结友爱”作为班风,将《感恩的心》定为班歌,利用班会课向学生发出开展“班级需要一种爱――感恩”的活动倡议。
2.班主任和班委会成员共同拟定《感恩教育活动方案》。
3.班内办好一期感恩教育主题黑板报。
4.利用中午休息时间在班内播放感恩系列影片,号召学生唱感恩歌曲。
5.征集以“感恩”为主题的宣传口号,张贴于“感恩墙”上,营造感恩氛围。
(二)感恩行动
1.感恩父母――感激父母养育之恩,孝敬父母。
(1)班级开展《父亲、母亲,我想对你说……》真情告白活动。
(2)开展体验活动,体会父母养育自己的辛苦。
①听妈妈讲怀孕的故事,感激父母赐予生命。
②多与父母敞开心扉交流,每天对父母说一句温馨的话语。
③开展以“爸爸、妈妈,你们辛苦了”为主题的写家书活动,要求学生以此为题,给父母写一封家信。
④为父母过节,适逢母亲节、父亲节,感恩节等节日给父母过节,向父母说一声谢谢。为父母送上一张自制的贺卡,让父母享受一份感动。
⑤学会体谅父母,当父母忙碌了一天回到家中,为父母倒一杯水,拿一双鞋,尽可能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让父母感受到来自子女的关爱。
(3)开展主题为“算算亲情账,感知父母恩”的班会,发动学生向父母了解从出生起到现在家长为自己在精力和经济方面的付出,并谈谈自己如何以实际行动回报父母的养育之恩。
(4)观看亲情影片,如《妈妈再爱我一次》等,写观后感。
2.铭记师恩――感激老师培育之恩,尊敬老师。
(1)开展“我当小老师”的体验活动。了解老师一天的工作内容,体会老师教育学生的良苦用心,主动帮助老师做擦黑板、整理讲台等力所能及的事。
(2)搜集有关名人尊师重教的故事,以故事中的主人公为榜样。
(3)开展向老师献真情活动。可以主动给老师写一封信,跟老师谈一次心,为老师做一张贺卡,对老师提一个建议,向老师表一个决心。
(4)开展征文比赛,参考题目《我想对老师说……》、《给老师的一封信》、《师恩难忘,师情永存》,抒发对老师的爱和感激。
3.回报班级――感激同学友爱之情,爱心行动回报班级。
(1)开展“送给同学一句鼓励话”活动。要善于发现同学的闪光点,并经常鼓励身边的同学。
(2)体会身边值得感恩的小事,记载到“感恩小记”本中。寻找对自己帮助较大的一名同学,通过电话或信件等形式向对方表达自己的感恩之情。
(3)感恩从身边小事做起。明确每个同学在班级中的责任与义务。履行基本义务,遵守校规班规。班内“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做好自己的工作,并对此负责。对同学的劳动成果要感恩,如不随地乱扔垃圾,受到同学帮助要多说“谢谢”等礼貌用语。
(4)组织一些集体活动,如拔河、跳长绳、接力跑等比赛,让学生懂得要想取得胜利,必须团结合作,克服斤斤计较的缺点,感受友好合作的快乐,激发感恩的情感。
(5)开展“手拉手共同进步”的征文演讲活动。
4.回馈社会――感激社会关爱之情,义务劳动回馈社会。
(1)组织学生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参观苏州姑苏区的名胜古迹;感受吴中区的人文荟萃;体验园区、新区的辉煌建设成就,让每位学生真正了解苏州近几年的巨大变化,激起他们爱家乡、爱祖国的热情。
(2)帮助社会上弱势群体,如去敬老院探望孤寡老人,为生活中有困难的同学献爱心等。
(3)开展“我是环保小卫士”等活动,保护环境,身体力行,从我做起。
(4)国庆前夕开展“迎国庆、颂经典、唱红歌”合唱朗诵比赛。
(5)开展“学雷锋”活动。出一份“学雷锋”手抄报。组织学生为文明和谐社会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三、实施效果,取得成绩
活动开展一段时间后,我明显感觉到班内学生在进步。现在的班级,呈现文明、和谐、向上的良好局面。班风正,学风浓,学习成绩名列前茅,班级多次被评为校文明班集体。孩子们的改变,使我体会到感恩教育的重要性。同学们在感受到关爱的同时,也越来越愿意将自己的爱心奉献。
四、经验总结
1.以点带面确定范围,提高学生感恩认识。
感恩内容范围较广,考虑到我班学生活动范围较小,就从“感恩父母”、“铭记师恩”活动入手,以点带面,逐步将活动范围扩大到“回报班级”、“回馈社会”,辐射全程。
2.寓教于乐策划活动,加深学生感恩体验。
感恩教育需要主体的参与,为此我精心策划了丰富多彩的感恩活动。学生从感性的品评到理性的思考,再到心灵的碰撞,经历了深刻的体验过程,心中不禁蓄满了深深的感恩情结。
3.关注细节深入生活,推动学生感恩行动。
陶行知老先生曾说:“生活即教育。”感恩教育不能只停留在理论上,更要落实在行动中,当学生把感恩之心化为感恩行动之时,感恩教育便初见成效了。
4.三位一体构建网络,升华学生感恩品质。
篇10
1 在课堂教学中实施德育
语文教材含有丰富的德育因素,语文课堂是学生德育的重要阵地,语文教师承担着在课堂教学中渗进德育的重要职责。只要教师能结合教材,坚持教学和德育“双轮驱动”,就一定能在教给学生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健康的思想情感,高尚的品德修养,让课堂绽开德育之花。
1.1 在指导朗读中渗透德育
语言具有一种音乐美,或音韵铿锵,激越高亢;或柔和婉转,音调悠扬;或抑扬顿挫,优美和谐。在朗读的过程中,感情表达的恰当、情态摹仿的真切,能使听者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这样就能大大增强文章的美感,从而陶冶学生爱美的情趣。如教《鸟的天堂》〉一课,通过学生反复朗读优美的诗句,从而认识大榕树的奇特和美丽,体会大榕树上众鸟纷飞的壮观景象,从中受到热爱大自然、热爱美的教育。
1.2 在字词句教学中渗透德育
在教学过程中,抓住一些重要的词语、句子,让学生透过这些词句,想象出具体的事物形象,体会到语言文字的优美。如教《 草原》第一段时,我抓住“柔美”“渲染”“墨线勾勒”“翠流”“这种境界,既叫人惊叹,又叫人舒服,”等词句,引导学生根据这些词句进行想象,在脑海里勾勒出草原的辽阔与美丽,从而体会到语言文字的优美,激发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
1.3 在分析课文内容中渗透德育
通过对文章内容的分析,可以让学生从中受到思想教育。如教《长城》一课,通过看图和对课文内容的分析,使学生认识长城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血汗和智慧的结晶,是世界历史上的伟大奇迹,从而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以及对古代劳动人民的赞叹之情。又如教《将相和》一课,要让学生充分感受到蔺相如那种有勇有谋的性格和以国家利益为重的崇高品质以及廉颇那种知错就改的优良品德,从而提高学生良好的道德素质与行为习惯。
1.4 在现代化教学手段中渗透德育
现代化手段如投影、录像、多媒体等,具有直观形象、生动的特点。如教《一夜的工作》一课,可通过多媒体课件教学,播放总理一夜工作的情况,从而使学生深深体会到不辞劳苦的工作和艰苦朴素的生活作风,激发起学生崇敬与爱戴的思想感情。同时,使用先进的教学仪器,又能激发起学生热爱科学的浓厚兴趣。
2 在作文教学中实施德育
俗话说:“文如其人”。作文是学生思想的流露,感情的倾诉,人格的体现,学生的作文是否有鲜明的主题,是否有健康的思想,一定程度上可看出学生的品德水准。在作文教学中,我始终以德育为主导,让学生感受生活,说真话,写实情,以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良好的道德品质和积极进取的精神。
2.1 在积累材料中初步感知
小学生写作文时的材料积累大致来自两个方面:一是观察、感受生活时的材料积累;二是阅读书报时的材料积累。抓住了这两方面适时进行德育渗透,便可使学生在积累材料的过程中受到感染和熏陶,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品质。
2.1.1 指导学生多贴近自身的实际去进行观察和感受。如指导学生写《我的家乡》一文时,可先布置学生多了解、调查家乡的过去到现在所发生的变化,然后适当的引导,使学生感知这些变化的渊源。这样,学生作文时就能从家乡今昔的变化中抒发爱国爱乡情怀,受到一次深刻的爱国主义教育。
2.1.2 对于学生的课外阅读活动,要帮助其选择有益的书刊,加强课外阅读方法的指导,使他们在领会、吸收优秀作品的构思、立意、语言表达等方面能力的同时,逐步洗涤自己思想上的尘埃。
2.2 在指导审题时加以引导
作文教学,应抓好审题这一环节。在指导学生审题的过程中适当地引导,提高他们思想道德水平。如《记一位乐于助人的同学》,应引导学生向这位“同学”学习“乐于助人”的良好品质。对于一些较含蓄的文题,可以先多角度、有深度地启发学生谈谈自己的写作思路,这样,就能在训练过程中既使学生提炼出正确、鲜明的主题,又能在教师的引导下使学生的思想认识不断得以提高。
2.3 在活动作文中注重德育渗透
喜爱活动是小学生的天性,组织开展丰富多采的教育活动,既愉悦了身心、陶冶了品行,同时也能充分调动起学生习作的积极性。当然,开展活动应该注意选择时机,做到“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2.3.1 节日作文。一年之中,各种各样的节日不胜枚举,每个节日都有自己特定的意义。比如,母亲节、父亲节,节日这一天,做件什么事来表达自己对父母的敬爱之情呢?要鼓励学生先做后写。“做”是指导学生学习的必要环节,是理解的延伸和升华,是能力形成的前提和基础。指导学生在“做”字上下功夫,其本身就是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
2.3.2 劳动作文。劳动教育也是德育的内容之一。组织学生养花、养鱼、养鸟、种草、种树、种庄稼,并做好观察日记,寓劳动于活动之中,寓作文于劳动之中,是对学生进行美化净化居所、保护生态环境、珍爱劳动成果等社会公德教育的最佳着力点。
2.3.3 爱心作文。给生病的同学补课、向战斗英雄献花、帮孤寡老人扫除庭院、给“希望工程”捐款、参加全国“手拉手”等“献爱心”活动,并将所见所做所想记录下来,都是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的良好契机。
2.4 在作文评讲中注意德育强化
小学生的作文从整体上讲,不足之处尚多,优秀习作略少。尽管如此,教师在评讲学生作文时更应注意做到有针对性地进行德育强化。要善于发现和抓住学生习作中的每一处优点和细小进步,尤其是对于作文中表现出来的反映奋发向上、积极进取精神的应大力给予表扬,为学生树立学习的榜样。
3 通过课外活动实施德育
课外活动比起课堂教学来,内容更为丰富形象、更加自由活泼。因此,学生往往对此兴趣很浓,通过课外活动,学生能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接受教育,形成自己的思想观点和养成良好的道德习惯。
3.1 组织课外阅读
许多课外读物包含着丰富的德育内容,如文学作品、音乐欣赏等,我适时引导并有针对性的组织学生阅读,组织他们开展一些讨论,互相交流,写心得体会。
3.2 组织与语文相关的实践性活动